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学会和领导说话

_3 余世伟(当代)
  ③如果你跟领导上下班走同一条线路,要减少一起上下班的次数。如果领导请你搭乘他的便车,要委婉拒绝。
  (2)不要跟领导有亲昵的举动。
  同性之间,无论你的领导多么随和,即使他毫不介意,也不要跟他发生亲昵的举动,那是你们关系亲密无间的最有力的证据。异性之间,更不该对你的领导有亲昵的举动,那会给别人留下关系暧昧的印象。
  (3)减少跟领导开玩笑的次数。
  在适宜的时间和地点,跟领导开个并不过分的玩笑,倒也无妨。但经常跟领导开玩笑,就会让人觉得你俩的关系不一般。
  (4)尽量别出现在领导的私生活里。
  有些领导喜欢让下属帮自己做一些私事,若你答应做了,不但会牺牲你的时间,还会引起同事们的猜疑。当然,如果你拒绝,可能会抹了领导的面子。所以,实在没有恰当的借口,偶尔帮一两次忙也行,但次数一多,就一定要想方设法委婉拒绝。
  7. 上下有别,跟领导开玩笑一定要把握好分寸
  生活中,几乎没有人讨厌幽默,幽默的人也往往更容易让别人喜欢和亲近。可以说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是一个人智慧、心态、风格、语言能力的集中体现。
  虽然幽默是一个好东西,但用在和领导说话时还是有一定学问的。其中的关键是与领导开玩笑要符合双方的身份,开玩笑的目的是赞美他、抬高他、尊重他,玩笑的内容是善意的、阳光的、积极的,要让领导觉得,普通的语言到了你的嘴里说出来就是不一样,就是中听。如果开玩笑不懂得把握分寸,就很容易招致领导的反感,甚至冒犯领导的尊严,后果便不堪设想。
  因此在和领导开玩笑之前,一定要提醒自己:领导永远是领导,不要期望在工作岗位上能和领导成为多么好的朋友。即便自己以前和他是同学或是好朋友,也不要自恃过去的交情和领导乱开玩笑,特别是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
石倩是某机关单位后勤部的行政人员,她开朗乐观,工作积极,就是开玩笑不注意把握分寸,总是得罪人。上班不久,她发现后勤部的张主任斯斯文文,对下属也总是笑眯眯的,很和蔼可亲的样子,就开起了张主任的玩笑。这天,张主任穿着一身新衣服来上班了,灰西装、灰衬衫、灰裤子、灰领带,正好在走廊上被石倩碰上。石倩夸张地大声说道:"张主任,您今天穿新衣服了!"张主任听了咧嘴一笑,还没来得及品味喜悦的感觉呢,石倩又加了一句:"整个人活像一只灰老鼠!"张主任听后哭笑不得。
  由于接连开过火的玩笑,张主任根本不愿意接触石倩,以至于石倩无法与领导经常沟通交流,工作开展得也很不顺利。
  在这个案例中,石倩的玩笑开得有些过火了:看到主任穿新衣进行一下评价倒也无可厚非,但把穿一身灰色衣服的主任说成是形象猥琐的灰老鼠就显得太过分,太不礼貌了。要知道,作为领导,肯定渴望得到领导应有的尊重,而石倩的玩笑却带有贬损之意,张主任听了怎么会高兴呢?如果石倩不及时反省并改正跟领导开过火玩笑的毛病,她的职场之路肯定会越走越窄。如果石倩见了张主任后这样说:"呀,张主任,您今天穿新衣服啦!真精神!"张主任听后肯定会面上乐呵呵心里美滋滋的,又怎么会对石倩印象不好呢?
  在工作过程中与领导开玩笑,的确可以拉近和领导之间的距离,融洽和领导以及同事们的关系,但一定要把握好分寸,不能太过分,否则玩笑不当,就会使自己在不知不觉中陷入被动,以至影响前程。
  一天,程大清所在的公司来了个客户,要找他的领导签字。领导签完字以后,对方连连称赞领导的字写得好,说:"您的签名可真气派!"程大清正好走进办公室,听到称赞声后,一阵坏笑:"能不气派吗?我们领导暗地里练了3个月呢!"此话一出,领导和客户的表情立马都变得很尴尬。
  后来,领导就开始找他的茬。有时候,由于加班造成浑身疲惫而出点小差错,领导就会指责程大清对工作不负责任,任凭程大清怎么解释都不行。程大清觉得很委屈,以前自己或同事也会出现点小漏洞什么的,领导也没说过这样的狠话啊。他后来明白了,现在领导对自己这样,很可能是那次的玩笑让领导感到他的尊严遭到了侵犯。
  由此可见,玩笑万一开得不好,对方听了心里就会不舒服,在领导面前尤其如此。事实上,在不是关系很密切的人面前开黑色玩笑是很不受欢迎的,尤其是自己的领导就更得当心,因为过火的玩笑里包含了太多的领导认为是不尊敬和戏弄的成分。
  指点迷津
职场处处皆学问,如何说话更是重中之重,玩笑开过了头,就容易遭到领导的反感。所以,和领导开玩笑,把握分寸至关重要。
  也许同样的一个问题,你觉得没有什么,然而领导听起来却会觉得问题很严重。那么,该如何把握分寸呢?这里有两个小忠告:
  (1)懂得挖掘别人的优点。只有你的眼睛里所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优点时,你的玩笑开起来才会更动听一些。
  (2)在开玩笑时一定要注意场合,要清楚自己到底该不该说,该怎么说,如果拿不准,最好还是别说。
  8. 审时度势,有建议要这样提
  在工作过程中,作为下属常有向老板"进谏"的时候。可是当你酝酿好了想法,并且为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后鼓起勇气提出来之后,往往发现领导并没有听你的。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我们又该怎样给领导提建议呢?
  其实,能够做到审时度势,在适当的时机向领导提出建议,被采纳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同时,也要了解领导习惯以什么样的方式接受下属的信息。不同的老板接受信息的方式是不同的。有的领导喜欢书面材料;有的领导喜欢数据分析;有的领导喜欢面对一块书写板,让你不停地在上面书写,因为他喜欢这种视觉效果。只有先了解领导喜欢用什么方式接受信息,你才能投其所好,将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更好地传达给领导。
  会议室里,按照惯例正在召开部门月度工作布置会议。经理下达了这个月要实现业绩增长30%的命令,可是身处市场一线的小组主管刘辉认为目标太高了,根本不可能实现。刘辉心里盘算着:小冯经验还浅,小赵又马上要离职了,最近还听说经理要提高部门业绩指标,如果真的提高任务,自己肯定完不成。当天已经是1号了,再过两天就要分配业绩指标了,刘辉觉得必须要给经理提点建议,要不然等到指标公布了再想修改就困难了。
  但是,他并没有在会上提出来,而是在会后写了一份《关于申请增派业务员的报告》。写好后,刘辉来到经理办公室,敲门进去发现有人在和经理谈话,便说了声:"我在外面等。"就退了出来。不一会儿,里面的人出来了,刘辉便进了办公室,关上门坐到了椅子上。
  "经理,我这里有一份申请报告,麻烦您批示一下。"说着,便将写好的报告递了上去。
  经理拿了过去,看了一眼标题便明白是刘辉想要增派人手的申请。报告的开始,是目前刘辉所负责业务组的情况分析。几个表格,很清晰地反映出了目前该业务组人手不齐的实际情况,同时几个业绩报表也反映出了近几个月的业绩增长情况。看过报告后,经理在批示处写道:"再议,请负责人尽力挽留小赵,并请人力部门着手进行相关人员的招聘和筛选准备工作。"接过报告,刘辉又和经理说了几句话,然后便回自己办公室了。
刘辉走后,经理拿出已经做好的业绩分配表。想了想刚才刘辉的报告,觉得这个月给刘辉制定的"业绩增长30%"的目标似乎很难实现,于是又斟酌了一下。
  3号那天,经理在部门月度工作布置会上宣布:"刘辉的业务组这个月的业绩增长目标是10%。"同时经理说:"其他组比刘辉的组目标要多一些,是因为他们组里的小赵18号就要离职了,而小冯现在还需要锻炼和学习,所以这个月就酌情少给一些任务。不过人力部门已经开始招聘新人了,等人手配齐后,就不会有这种情况了。"
  刘辉笑着说是。
  在职场上,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与领导沟通、给领导提意见是非常必要的,但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否则就可能引火烧身。如果刘辉在听到经理下达的任务指标后,当场指出困难程度,很可能会被领导回绝,从而实现不了自己希望降低任务指标的目的。
  指点迷津
  假如你想对领导的工作提出建议,不妨采取下列方法:
  (1)提意见之前先试试"风向"。
  试探领导是开明的人还是固执的人,揣测他会有什么反应。如果发现他表现出防卫的姿态,最好迅速改变话题。
  (2)态度很重要。
  说话要注意"态度诚恳,言语适度",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你的意思。即使对方不完全赞同你的观点,也不会影响到他对你个人的看法。
  (3)不要只提意见,更要提供办法。
  提意见时一定要设身处地地站在领导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不仅要提出意见,更要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才能赢得领导的信任和赏识。
  (4)提供更好的处理问题的资料。
  你也可以换个角度向领导求助,好让他自己察觉到哪里出了问题,或许不用你指出来,他就能体察到你的难处。
  (5)所有的成绩都要归功于领导。
  你的建议目的是为了改善工作,不是出风头。因此,问题解决了,成绩要归功于领导,这样才能使你身处顺境,免遭人妒。
第三章
  赞美说到领导心坎上,
  是博得其好感的捷径
  俗话说,良言一句胜过三冬送暖。刻意地夸赞领导虽有阿谀之恶名,但在与领导说话交流过程中,能适时地送上几句夸赞领导的话,对上下级关系的融洽上,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1. 话中带上几分夸,上下相处更融洽
  俗话说,良言一句胜过三冬送暖。刻意地夸赞领导虽有阿谀之恶名,但在与领导说话交流过程中,能适时地送上几句夸赞领导的话,对上下级关系的融洽上,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职场中,一个下属学会和领导说话与不懂得跟领导说话,在处理上下级关系上所收获的效果截然不同。
  作为下属,为了使我们工作起来更顺畅,使自己和领导之间的相互帮助更多一些,使团队能发挥更大的力量,我们应该学会说一些能够使领导更容易接受的话。其中,得体的夸赞领导的话,无疑帮助最大。
  为了让工作任务和目标向预期的方向顺利进行,和领导之间营造一种融洽的工作氛围至关重要。例如,当工作紧张连续加班使得领导感叹年龄不饶人时,做属下的若能随声附和一句"您老当益壮",既能让领导开心,自己也能赢得良好的情绪反馈。如此适度的夸赞,何乐而不为呢?
  一天,将要下班的时候,孙晓萌接到领导打来的电话:下班后陪我逛一下商场。孙晓萌当然听得出电话里领导的语调虽然平和,但平和里还是夹带了一些命令的。作为领导的秘书,她自然不敢怠慢,很快就答应了。下班后,她拎起包,把那件单薄的风衣搭在臂弯里,就走出了办公室。
  和领导一同进了电梯后,孙晓萌才看到领导今天穿了一件短款雪白羊绒雪狐领外套,下配紫底碎花百褶裙,手挽白色精致小坤包,不禁惊呼:"您今天真靓!"女为悦己者容,领导一听马上喜形于色:"哪儿啊,都是以前买的,没怎么穿过,你觉得这样穿行吗?"
  孙晓萌兴奋地说:"太行了,干嘛不早穿呀,到现在才让我一饱眼福......"领导听得心花怒放。
  到商场买完东西走出来时,孙晓萌和领导都有些沉默,可能是逛街都逛累了。但孙晓萌不愿意让这种沉默僵持太久,于是她又开始了对领导的夸赞:"瞧您这身段,小姑娘似的,哪像这岁数的人啊!"领导一听,疲惫的脸立马变得容光焕发。
  从此,领导更加喜欢和信任孙晓萌了。
  "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人人都懂,但生活中却很少有人能真正地"闻过则喜"。虽然有时候恭维奉承是言非心生,但大多数人仍是乐意姑妄听之,面对"赞美"依旧欣欣然自我陶醉。
  在社会学中,有个理论叫"人人需要肯定",这表明人们对赞美的需求只是急缓的程度不同而已,这也是好话谁听了都受用的重要原因。
  阚飞是某中专学校的教师,在与领导的日常交往中,她发现机关干部出身的领导,在面对高学历的下属时,总有一些不自信,具体表现为有时候为了证明自己也学富五车,总喜欢在一些场合显示自己的风雅。对此阚飞看在眼里,每每在众人面前便会夸赞领导的文学功底深厚。如此一来,既给领导增添了信心,也让领导增加了对自己的好感。
  人人都需要赞美和激励,领导也不例外,只是下属需要运用一些委婉的策略。一般来说,领导比较在意自己的权威,所以许多领导不能直接面对来自下属的改善建议。但如果下属能够把建议包装成对领导成就的适度赞誉,就很可能会因满足了领导的成就感而激发其向着下属期待的方向努力。同时,还让领导对自己有了更多的好感和信任。
指点迷津
  赞美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阳光。只要你善用赞美,就会为你赢得广泛的人际关系,并帮助你与领导相处得更加融洽。
  话中带上几分夸,上下相处更融洽。夸赞领导,不妨再参考一下以下两点:
  (1)观察领导日常的工作业绩,在不经意中当着领导的面提示这些业绩,领导定会飘然在曾经的成就之中,并因此对你这个"念他好"的人多一份关注,甚至是喜爱。
  (2)巧借他人的"夸赞"来表达你对领导的敬意,是一种不露骨的恭维。毕竟,"众口称赞"总比你单独一个人的赞美来得更有力量。也许你会担心这样做会让别人夺去你的光彩,实则不然,智慧的领导对你这个"二传手"会更为感激。
  2. 不落俗套的赞美,才是领导最爱戴的"高帽"
  赞美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美好行为的褒扬性评价。从一定程度上讲,赞美可以激发人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营造出美好的心境,促生进取的动力。而赞美的一方在赞美、鼓励别人的同时,也会改善自己与周围的关系,打造有利于自己的生存环境,丰富自己的生存智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人类本性上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可以说,希望得到尊重和赞美,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
  当然,赞美也需要智慧,要懂得掌握分寸。赞美不要跟在别人后面,鹦鹉学舌,那样只能落入俗套,不会有什么新意。正如巴尔扎克曾经说过的:"第一个形容女人为花的人,是聪明人;第二个这样形容的人,就一般了;第三个再将女人比喻为花的人,纯粹是笨蛋。"不难看出,赞美别人,需要我们善于挖掘,从独特的视角出发,察别人所未察,言别人所未言,这样才能发现新亮点,搞搞新意思,给被夸赞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一位在公司做行政工作的雷女士,既漂亮又聪明,而且嘴巴也很甜。她的领导非常爱打扮,又很会搭配衣服,稍一动手,就能变换出很多新衣服。而那位甜嘴巴的雷女士,却成为了这位领导的苦恼。因为每天早上一到公司,雷女士那种令人不舒服的赞美声就涌入耳中:"哇噻,经理!又买了一套新衣服,对不对?颜色好漂亮喔!穿在您身上就是不一样。"隔天一见面,又来了:"看看看!又一套,很贵吧?还有项链、耳环,也是新的吧?我就缺这个本事,不会像您如此会打扮。"不仅如此,雷女士还当着客户"恭维"领导,说辞几乎都是:"在我们'经理'英明的领导之下,我才有今天的成绩,好多人都问我跟我们'经理'多久了?其实也没多久啦,但是大人大度,她肯教我嘛!对不对?"
  领导终于被雷女士的过分"恭维"弄烦了,只好告诉她:"不是你没看过的就是新衣服,我的衣服有的已经穿了五六年啦,只是保养得好,配来配去就不一样了而已!你一嚷嚷,人家还以为我多浪费呢!以后请别再说我的衣服啦!"
可见,这位"甜嘴儿"雷女士给领导送的高帽就很不得法。首先,内容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其次,她的赞美给人的感觉是不真诚。触犯了这两条送"高帽"的大忌,她的领导会喜欢才是怪事。
  那么,怎样才能完美地送出你的赞美呢?
  首先,赞美领导的话要有你的独到之处。对你的领导而言,可能有一些赞美是他经常听到的,这些赞美往往是针对他最突出、最明显的特点的,如外表看来比实际年龄更年轻、相貌英俊、气质不凡等等。这些赞美之辞,对他而言已听过很多次,甚至已成为习惯了,再听到同样的赞美,其效果必然会很一般,容易被领导看成是常规的交往程序,而不再具有特定的意义,甚至还会因此认为你对他没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呢。
  其次,要把赞美的效果推向极致,你应该尽可能使自己对领导的赞美新颖些,与领导经常听到的赞美有所不同。新颖的事物总是优先引起人的注意,这时的赞美才能真正起作用。但既强调赞美的真诚基础,又要尽量新颖,这就需要你细心观察领导,深入了解领导,赞美的内容由外及内,发现领导不易为人所发现的优点。
  指点迷津
  要想在办公室里出人头地,赢得领导的青睐和同事间的和睦,可以有很多种方法,但赞美领导和同事是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的必备手段,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更是事业成功的良性催化剂。
  当然,赞美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是自然而然的善意的行为,不需要你绞尽脑汁,处心积虑,也不需要你赔尽小心。
  下面还有一些如何用好"赞美"的小贴士:
  (1)把每一次赞美都当做是一次学习的过程,把他人的优点作为自己仿效的榜样,别人也就会很乐意地帮助你。同时,要在实践中学会更自然地表达你的好意。
  (2)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立即表示赞同,要给自己一些时间去表现出你的谨慎和细致,然后给别人进一步表明观点的机会,让对方说服你,这样你的赞同就会显得更加有价值。
  (3)不管在什么场合,针对什么人,都要用适当的方法加以赞美,你可以把它看做是对未来的一笔投资。哪怕是别的部门的领导,甚至是你并不喜欢的人,也应该对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加以赞赏,这同样会给你带来回报。
  (4)赞美和恭维领导不仅是说好话,还要说好听的话。例如,对领导的问候、关心、敬重的适度,同样是一种赞美与恭维。
  3. 赞美的关键:找准领导身上的"闪光点"
  虽说赞美是一件好事,却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一般来说,如果你不喜欢某个人,有个简单的方法可以改变你对他的态度,那就是寻找他身上的优点。而且,只要你用心去找,就一定会找到一些。一旦你发现了他人身上具备的某些长处,你也就能对他"另眼相看"了。
每个人都不会拒绝别人真诚的赞誉之词,包括领导。但赞美之词一定要有闪光的地方,不可过于流俗。拿破仑对于奉承一向很反感,这一点他的士兵都知道。然而有一个聪明的士兵却对拿破仑说:"将军,您是最不喜欢听奉承话的,您真是位英明的人物!"拿破仑听后不仅没有斥责他,反而十分受用。
  这位士兵之所以能赞美成功,就是因为他了解拿破仑的脾气秉性,深知他讨厌奉承的话;但他又很聪明,准确地赞美了拿破仑的"闪光点"。
  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人会对别人对自己的赞美无动于衷。现实生活中,有人精通赞美之法,有人却不会赞美别人。大文豪萧伯纳曾说过:"每次有人吹捧我,我都头痛,因为他们捧得不够。"可见,高帽子是人人都爱戴的,关键是赞美的人能不能抓住被赞美之人的"闪光点"而已。
  "一战"结束时,德国惨败,皇帝威廉二世顿时成了全世界最令人讨厌的人,连他的国民也都与他为敌。正当他准备亡命荷兰时,却意外地收到了一位少年的来信,信中充满了稚嫩的赞美词:"不管别人怎样想您,我永远都爱您!"
  威廉二世看了这封信后非常感动,立即给这位少年回信表示希望能与他见面。少年的母亲带着他拜见了威廉二世,后来还意外地促成了皇帝与少年的母亲之间一段美好姻缘。
  有时候根据对方的地位、性格等适当地赞美对方,维护和提高对方的地位,还可以有效地缓解与对方的对立关系。
  1671年5月,伦敦发生了一起震惊世人的盗窃案。一伙盗贼潜入伦敦市郊的马丁塔,想盗走英国的镇国之宝--英国国王的皇冠。然而,这伙盗贼技艺不够高超,被守塔的卫队给擒住了。
  事后查明,这伙盗贼一共有五个人,是集团作案,为首的是一个叫布雷特的家伙。此人能言善辩,机警诡诈。
  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听说有人去盗他的皇冠,非常震惊,决定亲自审问这群胆大妄为之徒。
  盗贼头目布雷特被押到了国王面前,查理二世看着这个其貌不扬的人,实在看不出他有什么特别之处。于是开口问道:"听说你还有男爵的头衔?"
  "是的,陛下。"布雷特老实地回答。
  "我还听说你这个头衔是因诱杀了一个叫艾默斯的人而得来的?"
  "陛下,我只是想看看他是否配得上您赐予他的那个高位,如果他轻而易举地就被我打发掉,陛下就能挑选一个更适合的人来接替他的位置了。"
  查理二世沉思了片刻,觉得布雷特不仅胆大包天,而且口齿还很伶俐。于是又厉声问道:"你的胆子可真不小啊,居然敢来偷我的王冠!"
  "陛下,我知道我的行为有点狂妄,不过我只是想借此来提醒您关心一下我这个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兵而已。"
"什么?可是你并非我的部下啊!"查理二世惊奇地问道。
  "陛下,我从来都不曾与您为敌过。现在天下太平,所有的臣民不都是您的部下吗?我当然也是您的部下啊。"
  查理二世感到此人更像一个无赖,于是便直接问道:"那你说吧,我该怎么处理你?"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我应该被处死。但是,当我们五个人死后,每一位至少会有两位亲属为之落泪。而从陛下您的角度来看,多十个人的赞美,总比多十个人的眼泪要好得多,您说对吗陛下?"
  查理二世没想到他会这样回答,接着又问:"那么你觉得自己是个勇士还是懦夫?"
  "陛下,我现在连个安身的地方都没有,到处都有人在抓我。直到去年我在家乡搞了一次假出殡,让一些人认为我死掉了,才不再被人抓。这显然不是一个勇士的行为。因此,尽管在别人面前我是个勇士,但在陛下的权威面前,我是个懦夫。"
  查理二世听到布雷特强词夺理的辩解,居然大悦,不仅赦免了他,还赏给了他一笔数额不菲的钱财。
  由此可见,当你懂得赞美别人时,对方就会感到非常高兴,并对你产生一种好感。所以,要想增进双方的关系,拉近彼此的距离,不妨找到对方闪光的地方,进行恰当的赞美。
  指点迷津
  一滴水珠也可以拯救沙漠中的迷路者。一两句赞美之言,表面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但如果我们用辩证法的观点去看,就会发现一件小事往往能引发大事,几件小事累积在一起,就可能产生出人意料的结果。可见,赞美虽是小事,却不可小视。
  回到本书的主题,要找到领导身上的"闪光点",该如何下功夫呢?下面是几条建议:
  (1)善于发掘"素材"。
  要学会赞美领导,就要学会从小事开始赞美。在平时的工作中,让自己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发掘赞美的"素材",看到小事背后存在着的重大意义。
  (2)合理地给领导戴高帽。
  为领导"戴高帽"固然不错,可尺寸也要合乎领导的头才行,滥戴过重的高帽其效果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如果领导发现你言过其实,就会觉得你只会耍嘴皮子,不够牢靠。所以宁可不去恭维,也不要胡乱夸赞。
  (3)细微之处下功夫。
  赞美领导有着多种多样的方式,而要达到你期望的目的,就要从细微之处下工夫,不要忽略你所发现的领导身上每一件值得赞美的事。
  4. 有时候,拍马屁也是一种本事
  一说到"拍马屁",很多人就会心生厌恶,眼前立刻就会浮现出这样的景象:溜须逢迎,点头哈腰,一副奴才相。人们之所以对"马屁精"甚为不屑,是因为人们认为拍马屁是龌龊之极的事。这种认识的产生,究其原因,恐怕与长期以来对拍马屁的种种错误认识有关。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把拍马屁和有效沟通混为一谈,造成职场人士沟通能力下降。如果有人与领导关系亲近,或是前后脚跟着领导走进办公室,后面就会有一些同事挤眉弄眼,露出鄙视的神情。久而久之,似乎只有远离领导,孤立领导,才是自己"无欲则刚"的良好道德的体现。
  其实,对马屁精不屑一顾的人,他们本身就在人际沟通与交往的能力方面有所缺乏。这类人在职场中收获的结果往往是,眼看着别人升职、加薪,自己还在原地踏步,于是酸葡萄心理油然而生:"哼!有什么能耐,不就是会拍马屁吗!"然而他们不知道,在职场上,有时候拍马屁也是一种本事。
  电视里,职场专家在高谈阔论:"马屁"是语言中的钻石,我们要学会赞美别人。
  和汪江晨同租房子的张子豪一脸不屑地说:"哼,马屁精!"随即,张子豪抄起遥控器就要换台,"我就最看不上溜须拍马的人了,就懂耍嘴皮子!"也难怪,自打进了职场,张子豪就一直在这个问题上耿耿于怀--办公室里吃劲儿的活儿都是他干的,可领导却偏偏青睐另一个"能力低下"的家伙。"不就因为他会拍马屁吗!"张子豪愤愤不平。
  而作为一个小部门领导的汪江晨则恰好相反。他正在体验被下属赞美的奇妙感觉。前些天的一次会议发言之后,他手底下的那几个小美女一下子围拢过来:"老大,你讲得太棒了!""就是,真给咱们部门长脸!""下回有机会教我们两招!"......汪江晨连连摆手,嘴上说着"哪里哪里",心里还是忍不住乐开了花。
  无可否认,那些溢美之词确实有一种让人难以抗拒的魔力。"拍马屁"这件事听上去虽然不那么体面,但实际上却是建立职场沟通渠道的有效方式之一。作为一名职场人士,抛开对这三个字的成见,试着去赞美你的领导和同事吧,或许你的职场人际关系从此变得越来越好。
  黑格尔有一句哲理名言叫"存在即合理",也就是说,世界万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存在基础。拍马屁尽管千百年来被人们深恶痛绝加口诛笔伐,但仍然生生不息,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可见其存在是有着深厚的人文和心理基础的。
  去年11月份,年轻漂亮的女孩魏晓倩来到一家公司做文员,她的领导是一个年近40的中年女性。每天早上,魏晓倩一看见领导进门,就会大声道:"经理好!"接着,魏晓倩会忙着打扫领导的办公室,不是擦桌子,就是拖地板。有时领导穿了件新衣服,她就会马上恭维说:"您穿这件衣服真精神!"领导刚刚换了个发型,她就会又惊又喜地夸赞:"哎呀,这个发型把您衬得年轻了很多!"结果,魏晓倩的这些话把这位中年女领导赞美得飘飘然。部门例会上,领导总是表扬魏晓倩进步快,甚至还把下一期到总公司培训的唯一名额给了她。
也许现代职场的确有些事情让人感到很无奈,但是领导掌握着你的薪水、职位、培训、重用等方面的诸多"生杀大权"......大家都在职场里打拼,都不容易,为了多加点儿薪水,晋升得快一点儿,你对自己的领导说几句好听的话,将拍马屁当做是一种正常的交流沟通方式来对待,又有什么不好呢?
  指点迷津
  所谓拍马屁,多是指部属遵从、附和领导,目的不外乎是借着讨好领导,在组织里获得个人加薪和升迁的机会。有一些职场人士对拍马屁敬而远之,不是不想拍,而是缺乏必要的拍马屁技巧的训练,总担心马屁没拍成,反而被马踢,赔了夫人又折兵,更担心会戴上"马屁精"的帽子,所以,有拍马屁之心而没有拍马屁之能,只好悻悻作罢。那么,练就拍马屁的本领需要哪些技巧和认识呢?
  (1)少当面拍领导马屁。
  当着领导和周围同事的面直接夸赞领导,虽然也是一种不错的拍领导马屁的方法,但很容易招致同事的轻蔑、嫉妒和排斥。而且,这种正面歌功颂德的方式能够产生的效果并不大,甚至有负效果。
  (2)充分地了解领导。
  作为职场中人,若想获得拍马屁的最佳效果,首先,你应该充分地去认识你的领导,细致入微地了解、掌握领导的言谈举止、性格特点以及管理风格等个性特征;其次,就是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用才能的展现以及真情的流露去抚慰领导的心灵,以此来达到展示自我、迎合领导意图的最佳效果。
  (3)不做超级"马屁精"。
  如果一个人将拍马屁看成是工作中的必须,所拍的马屁没有任何目的而且拍得毫无意义,又使自己陷入窘境的话,这就只能算是一种病态了。因此,那些就算是拍在"马蹄子"上也不愿回头的超级"马屁精",需要立即进行心理治疗。
  (4)不能虚伪地拍马屁。
  如果你不欣赏领导,也不喜欢领导,认为他并不值得赞美,就不必假惺惺地去赞美,虚伪的赞美只会让领导觉得你是在嘲讽他,而不是夸赞他。
  5. 当心!赞美也有"安全用量"
  世间没有绝对的对错好坏,凡事能把握分寸,就是一种智慧。在夸赞这个问题上同样存在着分寸拿捏不同、后果也会不同的现象。如果赞美得当,那就是一种美德;而不得当的赞美则容易成为一种谄媚,难免遭人轻视。所以,把握赞美的分寸十分重要。
  真正的懂得赞美的人,会将强弱、分寸拿捏得很得当,把赞美的火候控制得很好,张驰有度,收放自如。不过,话说回来,赞美的分寸也是很不容易把握的:好的赞美甚至比好的批评更像一门艺术,而糟糕的赞美还不如不赞美。即使是好的赞美,如果过度,也会失去本该有的魅力。和一切会让人上瘾的东西一样,赞美也存在着"安全用量"。
如果我们对一位清洁工人进行这样的赞美:"你真是一位了不起的成功人士呀!你具备非凡的气质!"对方一定会认为我们是神经病,因为这些话虽然好听,但是跟其却没有任何关系。
  有些非常善于赞美别人的高手,在刚开始的时候,也会犯这样的错误。下面介绍一位名叫卡尔迪的保险推销员运用赞美时犯下的一个错误。
  卡尔迪去一家小公司的老板那里推销保险。进入办公室后,他便赞美起了这位年轻的老板:"您如此年轻,就能当上老板,真了不起!能请教一下,您是多少岁开始工作的吗?"
  "18岁。"
  "18岁!天啊,真是了不起,在您这个年龄,很多人还在父母面前撒娇呢。那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当老板的呢?"
  "两年前。"
  "哇,才做了两年的老板就已经有如此气度,一般人还真培养不出来。对了,您怎么这么早就出来工作了呢?"
  "因为家里只有我和妹妹,家里穷,为了能让妹妹上学,我就出来干活了。"
  "你妹妹也很了不起呀,你们都很了不起呀。"
  就这样一问一赞,最后赞到了那位年轻老板的五姑六婶七舅妈,越说越远了。最后,这位老板本来已经打算买卡尔迪的保险的,结果也不买了。
  后来,卡尔迪才知道,原来那天自己的赞美没完没了,本来刚开始时,那位老板听到几句赞美后,心里很舒服,可是卡尔迪说得太多了,搞得他由原来的高兴变得不胜其烦了。
  赞美对方若能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会令对方感到很舒服;但赞美得多了,会过犹不及,使得赞美没有新鲜感,让对方吃不消,以至于"撑了胃"。
  指点迷津
  赞美是一种满足别人心理需要的行为,是尊重别人的一种表现。不过,赞美也是有"安全用量"的,多了会撑,少了无效。那么在职场上,怎样才能拿捏好赞美领导的"安全用量"呢?下面这三点建议,很简单但很重要:
  (1)赞美领导要真诚。只有你的态度真诚,领导才会乐于接受你的赞美,觉得你的赞美是发自内心的,不存在什么虚假的成分,甚至恶意。
  (2)赞美领导要"确有其事"、"确有其由"。有充分的理由赞美领导,领导才会接受。否则,领导会觉得你另有企图。
  (3)赞美领导要有度。如果你一味地去赞美一个人,他听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产生厌恶的感觉。因此,只有在必要和适当的时候才应该去赞美。切记,赞美也有"安全用量"。
  6. 恰当的恭维,会让领导很受用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夸赞,领导也不例外。其实,领导更渴望被人赞扬,尤其是来自下属的称赞、恭维与敬仰。
  自古以来,为何善于赞美和恭维的人总能受到别人的喜欢,总能得到领导的提拔呢?而那些远离领导、不亲近领导的人虽"劳苦功高"却常常"藏在深闺无人问"呢?因为人性的核心是情,激活人性的也是情,一旦情相同,性就相近,"赏识"就会从领导那儿逐渐传递给下属。如果下属用好恭维和赞美,在领导那里得到的就将会是"糖"而不是"苦"。
明朝建国后的某一天,明太祖朱元璋在大殿上想,江南之地已归己有,便命画工将江南山川画于殿壁之上。画工答道:"臣未遍迹山川,且才识浅薄,不敢奉诏。"朱元璋勃然大怒:"小奴才,胆敢违旨抗命,可否知罪?"于是命刀斧手将画工推出去斩首。此时画工急中生智道:"陛下息怒。您遍历九州,见多识广,而且是您的江山,您了如指掌,有劳陛下先画个轮廓。"朱元璋一听,果然转怒为喜,然后挥笔画了一个轮廓,让画工开始润色。这时画工却说:"陛下江山已定,岂可动摇。"没想到,这句话说得朱元璋心头大喜,不但免去了画工的死罪,还赏了他三百两银子。
  为了让上级脸上有光,有时候你可以让他代你接受因你的设想或发明而得到的荣誉。你将发现这样做是不会过分地使你为难的。虽然许多下级一般不愿意这样做,但是,那些有能力的下级却往往赞同这种做法,而且有时候会鼓励他人也这样做。如果你与上级的关系十分牢固,你会发现这种做法将会有利于你长远的利益和奋斗目标。正如一个精明的英国人说的:"一个人在世界上可以有许多事业,只要他愿意让别人替他受赏。"
  很少有领导不喜欢被下属恭维的,这是由领导超乎一般人的强烈的自我价值的肯定愿望所决定的。而当领导向你提出你本无力承担或不愿接受的某些工作要求时,你可以把这些要求归入到领导所独具的能力范畴之内,在赞美领导业绩和能力的同时暗示此类工作只能由领导亲自去完成,作为下属无权或无资格参与其中,就像刚才说到的那位画工一样。
  赞美是一门学问,恭维是一门功夫,里面的名堂可不少。有的人恭维功夫可谓炉火纯青,既没有阿谀逢迎之嫌,又能让领导开心。
  有一回,某君到一位擅长书法的领导王局长家去拜访,寒暄过后,话题很快就落在了书法上。只听到某君谦虚地说:"王局长,这些年我虽然努力练字,书法水平却提高很小,恐怕主要是不得要领,能请您稍稍泄露一点'秘诀'吗?"王局长听了之后马上来了兴致,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他的书法"经"来。"我最大的体会是,练字要做'无剑胜有剑',就跟令狐冲练剑一样,平时心中多揣测,多看多记,关键在于心得,不一定非要整天坐在那里练字不可......"某君很高兴地说:"现在得您'真传',以后我一定要用心去练,相信肯定能大有长进。"王局长很开心,在临别时还送了他几幅字让他临摹。
  某君对王局长的夸赞,就是一种"无赞胜有赞"的炉火纯青的恭维。
  一般说来,爱什么懂什么,一个人爱好书法,必定有丰富的书法知识;一个人爱好钓鱼,钓鱼经验必定丰富。你没有必要恭维其爱好如何如何,这样的话他必然听得太多,如一阵风吹过其耳畔,在其脑中留不下半点痕迹。这时,只要你虚心地讨教一番,作毕恭毕敬状,他必定会耐心地向你传授其中之奥秘。
指点迷津
  在职场中,并不是所有向领导表示称颂的人都能得到领导的喜欢,恭维必须恰如其分,夸赞必须掌握适度。恰当的恭维,会令领导很受用,但不合适的赞美,只会给你添麻烦。
  下面是一些简要的经验之谈:
  (1)领导需要的是恰如其分的称赞,以便自己可以从中了解到哪些是应该保持的优点,哪些是需要克服的缺点。另外,领导也并非是对称赞自己越多的下属就越喜欢。当听到某个下属千篇一律的恭维话时,即使知道对方是真诚的,听得太多也会腻的。而这时,如果从未称赞过自己的下属开始赞扬自己,领导往往会十分重视这种赞扬的价值。对此,心理学家认为,这里存在着一种"得失效应"。
  (2)多往领导脸上贴金,你将从中得到不可估量的好处。当领导脸上充满光彩时,你的脸上也跟着充满光彩;领导提升,你提升的机会也就增多。
  7. 适度赞美,职业发展事半功倍
  哪里都会有喜欢恭维领导的人,如果你所处的部门的领导是一位刚直不阿的人士,那么他也许更看重下属的业绩,但他也喜欢被赞美;若是你遇上了一位喜欢听"好话"的领导,你就更要努力地练练赞美的本领了。
  其实,不得已的口是心非和适度的恭维,不能与昧着良心的"哈巴狗"式的拍马屁相提并论。倘若能在维护自我尊严的同时,又能多给对方一点面子,岂不是两全齐美?跟领导相处,有时候和男女之间相处的情形有些相似,都需要适度地掌握"哄"的艺术。天底下谁不爱听甜言蜜语呢?谁又希望和一个整天数落自己、让自己泄气的人同处一室呢?
  周璇是一家杂志社广告策划部的骨干,专业的策划技能和独到的策划理念,给她赢得了不少的客户并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有一次,老板亲自为一个重要客户赶一个策划方案。完成后,老板还是象征性地拿到会上让大家头脑风暴一番,一来说不定还真能激荡出更好的建议,二来也能顺便看看到底谁真正佩服自己,谁懂得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
  当老板的文案被拿出来时,立即引起了大家强烈的共鸣:"到底是老板啊!真是技高一筹!""老板过的桥比我们走过的路都多,真是大开眼界,我们怎么没有想到呢?"一时间种种赞扬歌颂之词不绝于耳。这时,细心的周璇看到,老板在得意的同时,嘴角还挂着不屑的表情。
  周璇到底是职场老手,她心想:"如果我现在还用那老掉牙的一套歌功颂德,说不定会被老板归入趋炎附势之辈的行列。"于是她灵机一动,只是用佩服的惊讶的眼神望着老板,然后嘴巴作"O"形状,仿佛自己有许多真诚的赞美的话要说似的,但自始至终却一句话也没说。
后来的好几次,当别人都在用俗不可耐的马屁用语来奉承老板时,她却总是用自己独树一帜的方法来赞美老板,效果都非常好,令老板很受用。
  春节前公司吃团年饭时,她被安排和老板同坐一桌。微醉后的老板拍着她的肩膀说:"周璇啊,好好干,我知道在咱公司只有你是真心佩服我的!......"
  第二天,同事们都向周璇请教与老板沟通的技巧,这位"白骨精"(注:企业高级白领的一种绰号)并不隐瞒,而且毫无保留地总结道:"在老板发表言论时,你一定要有意无意地露出佩服的样子,微微点头,再加上咱们'白骨精'特有的肢体语言,老板就会以为你很有诚意。现在都啥时代了,拍马屁也要与时俱进嘛!"
  讨好领导如果能够对路,可以让踏实工作的人在职业的发展上事半功倍,也可以让能力欠佳的人增加生存的资本。很多人给讨好领导的人下了卑贱的定义,似乎讨好领导就是等同于出卖尊严。这种想法实在是给自己下了束缚个人发展的套,导致自己的职业前途发展得不是很理想。
  切记,和领导搞好关系,也是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当你学会和领导说话,你才能真正地了解你的领导,知道他喜欢什么,反感什么。而当你学会了赞美你的领导时,你就更容易赢得领导的信任,更容易使职业发展事半功倍。
  指点迷津
  除了上述的经验总结和分析,我们还可以对下面的两点学以致用。
  (1)了解领导内心是前提。
  下属只有了解上级领导的个性心理,才方便与他沟通。领导者首先是一个人。作为一个人,他必定有其性格、爱好、作风和习惯。
  在与领导者交往的过程中,要永远记住,领导者都希望下属恭维他、赞扬他。所以,你要找出领导的优点和长处,在适当的时候给领导以诚实而真挚的恭维。你可以请领导畅谈他值得骄傲的东西,请他指出你应该努力的方向,然后你要恭恭敬敬地掏出笔记本,把他说的要点记录下来。这样做会很容易地获得领导的好感,使领导觉得你是一个对他真心敬佩、虚心学习的人,是一个有培养前途的人。
  (2)恭维要适度。
  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恭维领导要适度,要在确切了解对方内心世界的基础之上去恭维领导。有时候,即使是自己不喜欢的领导,你也要给予适度的恭维。
  只要学会适度赞美,再加上做事上踏实认真,你的前途发展将事半功倍。
  8. 欲指出领导的不足,不妨以赞美为开端
  领导也是人,而不是神,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疏忽或者失误。面对这种情况,有的下属会抓住问题,开门见山地说出领导所犯的错误。不过,批评就像一把利剑,可以救人,也可以杀人。当你随便拿起这把"剑"直接去"救"你的领导时,十有八九你加薪无望、升职无望。
但如果你能巧妙地提出建议,比如在准备指出领导对一项工作任务考虑得不够周密或者有工作失误的时候,先别急着全盘否定领导的意思,而要先找到可以肯定的"点"进行赞美,然后再指出问题的要点所在,这样领导就不会感到没面子,也乐于听取你的建议了。
  "哈哈......就这么定了,这个周末我们就准备在周边的小区做这款保健品的宣传推广!"对于经理的自以为是,陶向平早就不耐烦了,这么重要的产品推广计划,怎么能在不做市场调研的情况下就草率决定了呢?陶向平耐不住自己的急性子,当面就提出了反对意见。
  "经理,你的决定太草率了,我觉得还是应该先做调研,再做决定。"
  "草率?"这个字眼似乎狠狠地刺激了经理,他刻意把它提了出来。"做事情就得有魄力,等你什么都调查好了,黄花菜都凉了。小陶啊,这方面你还是得多跟市场部的小冯学学呀。"
  陶向平碰了一鼻子灰。
  事后,经理确实没有实施原本定下的社区推广方案,而是转而进行市场调研。可是,奇怪的是原本由陶向平负责的调研工作,经理却全权交给了市场部的小冯。
  原来,对于经理的决定,小冯与陶向平有着相同的看法。但与陶向平不同的是,小冯并没有直接指出经理的不对,而是私下里对经理说:"我非常佩服您一贯果断的工作作风。但是,咱们这款保健品属于高档产品,而周围的居民区都是一些工薪阶层的老百姓,就怕咱们费了功夫而成效不佳呀。"
  经理觉得小冯的意见提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决定采纳,并且把调查工作交给了小冯。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