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人脉关系课

_3 曾仕强(当代)
第10章 人际关系的艺术(1)
诚恳的艺术
人际关系需要技巧,但必须以诚恳为基础,否则技巧便成为权术,会破坏人际关系。如何在人际关系中做到为人诚恳呢?有四种安全有效的做法。
用自信赢得别人的信赖
自己对自己抱持信赖感,才能使别人对自己产生相当的信赖感。任何人依凭自信而成功,其比例远大于依赖聪明才智而成功。可见,自信对人际关系而言十分重要。
东西方人的自信来源有很大不同。西方人的自信直接来源于自己对自己的信心;中国人比较谦虚,大多不敢直接对自己产生信心,因为自信的人很容易一不小心就变成自大,从而遭到天谴。所以,我们的自信通常指对上天的信心,认为“自己那么凭良心、讲道义,行事正大光明,一切公正无私,老天爷不保佑,还有什么天理可言?”相信老天有眼,会帮助自己,就是心目中有老天爷的自信。
尽管我们要对老天爷有信心,但还是要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努力表现出自信的一面,比如:
1.走路时提起肩膀,抬头挺胸,而且快步踏出,比一般人走的速度快25%左右。
2.经常保持微笑,因为微笑可以带来信心,驱散我们的恐惧和烦恼,微笑也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3.大方地注视对方。无论见面或者谈话,都能够自然地将视觉的焦点放在对方的眼睛上。
4.说话时使用丹田之气,以有力而清晰的语调来说话。
5.能够以自己的热心激发对方的热心,表现出自信信人的风貌。
将心比心,为他人考虑
要体现自己的诚恳,在人际关系中必须合理考虑他人的立场,至少要做到以下六点:
1.设法放松对方紧张不安的情绪,放心地对我们畅所欲言。只要把心中的话说出来,彼此就比较容易沟通。
2.表现出幽默乐观的态度,使对方觉得我们相当诚恳而主动,认为和我们交往有意义而且有价值。
3.及时称赞和祝福对方,使对方明白我们能够欣赏别人的优点和成功,亦即能够主动地爱别人。
4.对方如果遭遇不幸或失败,我们也要及时给予支持,衷心鼓励他,当他的精神支柱。
5.凡事将心比心,使对方明白我们的诚意,对方也将会以同等的诚意来响应我们。
6.万一有误会,要诚恳地解释。如果自己有错误,应该马上改正,不可以以自我为中心,陷入盲目的利己主义。
以自我为中心是破坏人际关系最有力的武器。任何人只要凡事只想到自己而不考虑他人,必然被视为自私自利而得不到他人的支持和欢迎。
站在他人的立场,别人才可能依据“互相”、“彼此”的交互精神,同样站在我们的立场来合理地回应。大家都将心比心,彼此有共识,当然容易沟通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轻松幽默地批评他人
闻过则喜是一种美德,可惜做得到的人委实太少。所以,非不得已最好不要批评别人,尤其不可以在背后议论别人,以免引起他人反感。实在有批评的必要,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在愉快的气氛中,在不惹对方厌恶的情况下,若无其事地说出对方的错误比较有效。因为突然大声责骂,对方心理上会产生强烈的抗拒。
2.先赞美,后指责,最后安慰他。这种方法被称为“三明治”法,对方会比较容易接受。
3.私底下劝告,不要公开批评,但是要当面。对方或许一时难受这种做法,但过后冷静下来,会对你心生感激。
4.看关系、论交情,再来决定批评的语气。
5.借用别人的话来批评对方,譬如“有人说你相当不近人情,但我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或者“我看你整天忙于工作,偏偏有人还在批评你的工作负荷太轻”,等等。假借别人的口气,对方一般不会恼羞成怒。如果对方问起是什么人说的,最好说记不得了,他就知道是我们顾全他的面子才这么说的。
借用第三者的话并不是欺骗的行为,而是为了让听者的面子不受损伤,使他比较容易接受。
欲正人,先正己
人性原本有善有恶,也可善可恶。一般人偏向性善,其实是对人的一种良性期待,我们把它称为善意的期待。特别是中国人,你对他好,他没有理由不对你好。同样的道理,我们自己先抱有善意,再期待对方善意的响应,多半能够心想事成。反过来说,一开始就认定对方缺乏诚意,对方十分敏感,一下子就看出来,当然不会诚意地响应我们,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只要我们愿意相信别人,别人就会以诚实的态度来对待我们。因为人与人相处原本就像照镜子,照镜子的人笑容可掬,镜中人自然也笑得十分可爱。
要想获得别人的善意,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自己热心,也会感染别人产生同样的热心;对别人冷淡,别人照样会对自己冷漠。
2.对别人采取充满敌意的行动,别人也会回以相同的行动;自己对别人大声吼叫,别人也会提高嗓门,大声说话。所以,希望对方冷静下来,首先要降低自己的火气。
3.说话的声音和脸部的表情都可以传递我们的期待信息,对方接受后,也会做出适当的反应来自动改变。
4.相信别人,表现出自己的信心。别人看到我们的表情,了解我们的想法,自然会更加尽力表现,实现我们的期待。
人际关系中应有的基本态度
人际关系中应有的基本态度,我们归纳为下述七点:
对人有礼貌
礼貌有如穿在身上的衣服,它虽然不能使我们健康,也不能使我们长寿,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对人有礼貌,不见得马上有实际的收益。有些人就是因为这样而不重视礼貌,认为没有礼貌,人家也不能对自己怎样,何必约束自己,处处讲求礼貌。
其实,礼貌的作用一在和谐,使大家相处愉快;二为守序,大家在一起,有礼貌才能秩序井然;三为守分,表现合乎自己的身份;四为恭让,发扬以让代争的精神。
有些人认为礼貌就是形式化的东西,这种人往往嘴巴很甜,心里头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中国人在这方面的感觉十分灵敏,如果只有表面上的礼貌,心里却丝毫不关心,很快就会被看出来。
有些人采用制式化的礼貌,也就是千篇一律,对谁都是一样。这种亲疏不分的礼貌,会给人不近人情之感。既然人与人的关系不同,所表现的礼貌也应该不同。
礼貌不可以过分,因为礼多必诈,很容易引起人家的警惕,以为你有什么企图。
礼貌的本质在于“敬”,也就是看得起对方。人如果存心看不起,光是讲求表面的礼貌是没有用的,自尊尊人才是真正的礼貌。中国人不喜欢形式化或制式化的礼貌,我们通常表现得相当具有机动性。有时候这样,有时候又那样,随时因人、因事、因地而制宜,只要合理,人人都喜欢(见图7-1)。
图7-1 对人要有礼貌
保持适当距离
保持适当距离,并不是要大家都戴着假面具彼此尔虞我诈,而是以诚恳的态度让对方拥有合理的自由,在和谐中保持各自的独立。过分不分彼此,就会不知不觉中伤害别人,尤其是自己与群众很难全都十分熟悉,更容易触及他人的隐私,碰到他人的伤痕。所以,唯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有些话不方便说就不说,有些事不方便做就不做,才能保证安全。我们主张“有事不怕事,无事不惹事”,因此,人与人之间,特别是自己与群众之间,必须保持相当的距离。
君子对待他人要和,却不能够结党营私、朋比为奸。因为各人有各人的私生活,我们应该互相尊重,不要过分干扰别人,彼此保持适当距离,才是君子之交。
中国人讲求大同小异,主张“君子和而不同”,便是容许大家在团体中拥有个人,是一种兼顾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做法。有些人把中国人归入个人主义者,认为我们以个人为主;有些人却把中国人归为集体主义者,认为我们以集团为主。说中国人是个人主义者,既对也不对;说中国人是集体主义者,同样也对也不对。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我们把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合在一起想,有时候这样,有时候则那样,连中国人自己都常常摸不清楚。
游走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之间,只要不以个人的利害作为唯一的取舍标准,只要坚持趋吉避凶的原则,以正大光明为标准,合理就好。
不可锋芒毕露
《论语·学而》开头有三句非常著名的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正好指出中国人的三大缺点。“学而时习之”的“习”不是复习,也不是温习,而是习惯,学而必行,才能养成习惯。中国人学而不用,以致知道得多,做得少,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有朋自远方来”,我们彼此相处,往往重视现实,过分势利。有办法的时候,再远的亲友也远从千里而来;一旦贫穷失势,住在隔壁的亲戚都不愿意加以理睬。“人不知而不愠”,生怕人家不知道自己有这么大的本领,因此逢人就要把自己吹嘘一番。
这“孔门三乐”之中,就现代人而言,“人不知而不愠”反而是最重要的。因为现代人不要说做到“人不知而不愠”,简直已经到了人不知而大怒的地步,而且情况愈来愈普遍。有机会表现,绝对不放过;没有机会,也要制造机会猛“秀”一番。锋芒毕露还不算,丑态百出才过瘾。现代台湾地区的泛政治化导致政治人物破坏了善良风气,真是罪过。
老子针对中国人好锋芒毕露的缺点,倡导深藏不露,却遭受世人许多批评。其实,老子的话是没有错的。锋芒毕露的人必然成为众人打击的目标。树敌太多的结果,多半是自己倒霉。
所以,有能力的人不必在言语或行动上显露锋芒,而应该先冷静了解环境,再适应环境,得到大家的认同,然后再来改造环境,这时表现得人人乐于接纳,才是“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的真本领(见图7-2)。
图7-2 君子不可锋芒毕露,应待时而动
慎防引起别人的疑忌
引起别人的注意是一种彰显自己的方法,但如果引起的是别人的猜疑和嫉妒,那就有害而无益了。所以,为慎防引起别人的疑忌,就要做到不露则已,一露就要特别谨慎。为此要注意下述四点:
1.自己打破平衡局面,势必引起大家心理上的不平衡,这时就要更加谦虚有礼,切勿沾沾自喜。
2.得意时要想到失意时可能遭遇的困境,事前防患总比事后补救要好得多。
3.有功劳得到上级赞扬或奖赏,别人心里多少会不高兴,这时要想办法分享功劳或表示功劳是众人成全的结果,并衷心感谢大家的帮忙。
4.要有“同台演出”的意识,切记不可“唱独角戏”,不要急于自我表现,不要一味逞能,不要低估或欺骗对方,不要自以为是,唯有你赞美我,我赞美你,彼此产生一体感,才能减少别人的疑忌。
中国人不太喜欢自我推销,因为人就是人,并不是物,为什么要推销自己?难道想把自己卖给别人不成?彰显自己的目的在引起大家的注意,使大家对我们产生良好、深刻的印象,而不是引起别人的疑忌。
别人不注意我们,无从建立关系,别人注意我们,如果产生的是不良印象,不如不让他们注意,反而更好。可见,我们不但需要引起别人的注意,更需要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以上四点看起来十分容易,做起来却并不简单,所以必须慎思慎行,才能有效。
逢人只说三分话
中国人喜欢逢人只说三分话,而且这三分还是不太重要的部分。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中国人狡猾,而是谨慎考虑的结果。特别是在多元化社会,什么都没有定论,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在西方可能是愈辩愈明的真理,我们则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说还好,愈说愈糊涂。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比较丰富,同时脑筋也比较复杂。同样一句话让三个人听会产生三种不同的效果,同样一件事,由五个人来分析,也会产生许多不同的结果。
说话留余地才不会失言害了自己。不必说的不说,不该说的不说;人不对不说,地点不对也不说;时未到,暂时不说,时已过,不说也罢。逢人只说三分话是为了测试对方的反应,用这三分话来观察人、时、地是不是合适。如果合适,就“事无不可对人言”,如果不合适,就必须奉行“沉默是金”!
第11章 人际关系的艺术(2)
说话要自留余地,慎防逼死自己,这是任何人在与他人沟通的时候都应该遵守的法则。
把“逢人只说三分话”和“事无不可对人言”这两句话合在一起想,当做与人沟通的上下限,在许可的范围内寻找合理点,自然不会逼死自己。
见机赞美别人
前面说到人不可锋芒毕露,但如果长久不为人知,有本事和没有本事岂不毫无差别?中国人的本领便是在“人不知而不愠”之中,有一套深藏不露的方法,即站在不露的立场来露,站在不求人知的立场来为人所知。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人捧人。有机会赞美别人,别人知道了,也反过来捧我们。如此一来,大家都有人赞美,于是在不求人知的氛围中,大家都为人所知。
赞美别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相当困难。首先,要有恢宏的气度,不可以见不得别人好。其次,要具有辨别力,才不致出现瞎吹乱捧的场面。这种场面在娱乐界屡见不鲜——丑八怪捧成俊男,怎么看都不美的人也捧为美女。结果呢?大家很恶心,不把他们的话当话,因为他们本来就是闹着玩的,根本没有人正经,也就见怪不怪,不去怪它!第三,要诚心诚意去欣赏别人的优点,而不是心存“我捧你,你一定要捧我,否则我会找机会把你打下来”的念头。赞美人要给大家看,不可以借赞美人来立自门户,形成排斥外人,结果却害死自家人的小圈圈。
一般人千万不要养成瞎抬、乱捧的不良习惯,把自己的信用破坏得天天往下滑落。赞美别人,多少要有一些根据,要与事实相去不远,只是夸大了一些。只有这样,被捧的人才觉得受用,而相关或不相关的人也比较听得进去。
赞美别人要遵循五个原则,分述如下:
1.不要害怕面对面称赞别人。尽管对方未必完全相信,但是说出来总比不说出来要好。如果不方便当面赞美,可以打电话,切忌不可说得吞吞吐吐,以至连自己都觉得很可笑。
2.找机会向对方求助或征求意见。这种方式往往能够产生比直接称赞对方更好的效果,因为对方比较容易相信我们的诚意。
3.依据事实,以诚恳的态度来满足对方被人尊重的内心需要。比如,常以对方知识丰富、本领高强、经验老到来满足对方在知识、能力、判断力等方面的虚荣心,易于使对方对我们产生信赖和好感。
4.具体说出对方的优点,寻找可以满足对方需要的赞美之词,可以让他感到无比的高兴。
5.诚恳称赞对方为之得意的成就。如对对方事业和子女的成功加以适当赞美,但不可存心讨好。
不存心讨好任何人,是我们一再重复的观点。因为有太多的人对讨好产生误解,这种人一方面痛恨讨好的行为,一方面却又不知不觉地讨好他人。
看到他人讨好的行为便心生厌恶,自己讨好他人的时候,却又觉得如此才是有礼貌的表现。原因除了对自己和对他人使用双重标准之外,就是自己对自己内心的动机最为明白,没有讨好的心,却有讨好的形,当然不是讨好的行为。别人的动机我们不清楚,就容易认为别人是在故意讨好。
小心群众运动
群众运动可以把领导者造成知名人物,却也可以无情毁灭、伤害许多人。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轻意使用群众运动。
人有理智,也有感情。群众运动未发之前,大家都强调理智,保证有能力控制得住。一旦群众运动发动起来,感情淹没了理智,事态随之扩大,加上领导者为了增强力量,必设法刺激群众的感情,弄得群众情绪更加高昂,进而发展到难以收拾的地步。但是,事过境迁,等大家冷静下来,就会觉得自己被人利用了,便会怀恨在心、愤愤不平,对领导者十分不满。
就算群众得到某些好处,也会产生新的期待,希望领导者再次发动更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以满足他们愈来愈高的需求。领导者如果不能保证满足群众的需求,最后还是会令群众失望,最终被群众遗弃。所以,有意利用群众运动,必须切实具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否则能发不能收,难免遭受灭亡的噩运。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大家十分熟悉的道理。群众可以把一个人捧起来,照样能够把他打下去。非不得已,实在没有必要搞群众运动。
如果实在不得已,一定要发动群众运动,还是以立公心为根本原则。为公聚众总比为私搞群众运动要安心得多。
不造神、不聚众、不敛财,应该是发动群众运动时必须秉持的三大原则。人只要活着,就不是神,不要把自己捧得像神一样,这是发动群众运动者首先要明白的道理。
和谐的艺术
人际关系的理想状态究竟是什么?和谐?有些人认为落伍。合理?似乎相当正确。但是,合理的标准又实在太过模糊。圆满?要求沟通圆满还有可能,希望人际关系圆满好像有点过分。现代?够时髦,却令人摸不着头脑,不明白它到底代表什么。想来想去,我们依旧沿用“和谐”这两个字。中国人讲求“和为贵”,孔子希望“君子和而不同”。待人和气而不同流合污,不但切合现代人的实际需求,也可以由“和”而“安”,帮助企业或家庭达到安人的境界。
和谐的表现:从容不迫
待人处世要和谐,人际关系也需要和谐。和谐代表一种和气,“和气才能生财”,这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主张。和谐的表现,正是当年朱子所说的从容不迫。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机构,如果真能够从容不迫,无论人际关系还是公共关系都是第一流的。
从容不迫并不是“反正无所谓,因此不急不忙”。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已属不忠厚,而不忠厚的人即使从容不迫,也不过是自欺欺人式的从容不迫,而不是真正不忧不惧式的从容不迫。
一般而言,社会上有两种和和气气的人。一种是内心忧惧,以致到处讨好的人,这种人虽然表现得和和气气,内心却是相当虚伪且缺乏诚意。另一种人则是内心不忧不惧,不讨好任何人,也不欺压任何人,心正意诚地和和气气。我们不寄望前一种和气的人会与他人产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因为这种人心里必然有所企求,达不到就会当面或背后制造不和谐的气氛。我们衷心希望后一种和气的人来共同缔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因为这种人不会“和稀泥”,也不会表里不一地明和暗争,在危难时刻还能够同舟共济,实在是当今社会最迫切需要的人。
和谐的目标:化解矛盾
化戾气为祥和,是和谐人际关系的目标。中国人常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种“化”不是“和稀泥”式的化,而是“皆大欢喜”式的化,是真正的中国功夫,着实不简单。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基本理念有三,分别说明如下:
1.简化人际关系。往昔农业社会,尽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但大家有较长的时间来互相认识,也有较多的时间来调整彼此的关系。现代商业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动很大,只有彼此之间的关系得到简化,才能够产生实质的作用。为此,我们建议把人分成四个层次,由自己开始,再由个人到家人,然后推及朋友,最后推及一般人:亲戚之中,近亲并入家人,远亲纳为朋友;同时把朋友这一层次的范围加以扩大到同宗、同事、同乡、同学、同业、邻居、同年以及熟悉的外国人;一般人这一层次则包括点头之交、陌生人、群众以及一般的外国人。
2.有差别地爱人。尽管有很多人在大力倡导平等的爱,我们仍旧赞成中国人原有的“自差别的爱人”。爱是有差别的,父母就是父母,不同于朋友;认识的人便是熟人,不同于陌生人。对不同层次的人给予不同的爱,以免出现“爱所有的人,结果爱不了任何人”、“爱人类却天天和家人吵架”的怪现象。要爱人,先要爱自己;要爱别人的父母,先要爱自己的父母。人对人的爱一方面要真挚,一方面更要合理。
3.心存谅解。人与人之间既然不可能没有差别地爱,那么,彼此互相谅解就成为“化”的必要条件。如果你对他比较好,对我不太好,我应该充分谅解,认为你之所以有这种表现,必定有原因。人人反省,并且反省之后能自我改善,以谅解的心情来化解人际之间的各种不公平问题,人际关系自然日趋和谐。心存谅解,自然容易化掉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和谐的手段:在技巧中融入伦理
我们发现,希望大家抱持互相谅解的心情来化解矛盾事实上愈来愈困难。因为现代人受到西方平等观念的影响,已经愈来愈没大没小,很不容易在这一方面保持谅解。于是,我们才依据正名的原则,把人际关系正名为人伦关系。
有些人对伦理有成见,一提起人伦关系,就认为它是阴险、权术和圆滑的代名词。为此,我们认为人伦关系有以下特点:
1.正直而不阴险。有些人一提起中国人的人际关系,马上联想到“狡猾、阴险、邪恶”这一类字眼,实在令人觉得遗憾,因为中国人最讨厌的其实就是这些行为。
人伦关系既然主张把更多的人当做朋友,那么正直便成为最重要的原则。正直指顺理而言、顺道而行、公正无私(见图7-3)。正要正大光明而不走向偏道,直并不是有什么就说什么,而是坚守“应该说的才说,不应该说的绝不说”的原则,做到“不可不说,不可乱说”。公正无私才会诚信相处,彼此安宁。
图7-3 正直的真谛
直,不可无礼。急切暴躁不是真正的直,有话就说也不是直。人人都认为自己正直,实际上,能做到正直的人少之又少。“山上有直树,世上无直人。”愈来愈多的人弄不清楚什么是正直,实在是可怕之至。吵吵闹闹未必是正直,圆通也不见得就不正直,这是大家必须切实加以明辨的。
中国人最奇怪的地方就是每当反省自己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十分正直、诚恳、实在、认真、勤奋、负责,好像所有的美德自己都有。但是只要是其他的中国人,就会想起丑陋的一面,如奸诈、阴险、欺骗、圆滑、虚伪、马虎、浑水摸鱼、推卸责任,似乎所有的恶行都出现在其他中国人身上。
我们对自己和别人实行双重标准的做法随时展现无遗,可惜自己通常不会注意,以致以为事实如此。
我们也不要受人际关系丑陋一面的暗示,以致自卑到毫无信心。只有先对中国人恢复应有的信心,才可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艺术绝非权术。人际交往需要适当的润滑油来减轻彼此之间的摩擦,促进人与人的互动。这种润滑油,我们称之为人际技巧,其实就是一大堆花样。
耍花样的人,很容易惹人厌恶,引起他们反感;但是,完全没有花样、一切直来直去的人也不容易受人欢迎,更谈不上感人。中国人欣赏艺术,讨厌权术,即是十分明白人际关系非有技巧不可,亦即不可以完全没有花样。心正的人就算花样一大堆,也会被称为讲究艺术;心不正的人,如果花样一大堆,便是玩弄权术。艺术和权术一字之差,表示彼此的动机颇不相同,前者以心正为出发点,后者则因心不正而表现出损人不利己的行为。
现代中国人最好不要盲目排斥人际技巧,否则很难彼此和谐。我们应该分辨清楚:心正的人,有花样并没有不好,不必曲解他或排斥他;对于那些心不正的人,不论他怎样玩技巧、耍花样,都要小心提防,以免上当。
权术和艺术从形式上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以致很多人分不清楚,也看不明白它们之间的区别。有人把权术当做艺术,结果遭受很多人的反感;有人则把艺术看成权术,极力加以排斥,结果不仅自己寸步难行,还被人视为不近人情。
人与人之间自然需要一大堆花样来促进彼此的互动而又维持和谐。我们既不可以盲目排斥花样,认为凡有花样的都属权术;也不能心不正地玩弄权术,把别人当做傻瓜。因为这两种极端的态度对自己都没有好处。
富于艺术,绝不玩弄权术,应该是大家努力的目标!
3.圆通不是圆滑。一般人误把圆通当成圆滑,或者认为自己相当圆通而别人却十分圆滑,最好能够分辨清楚。
正正当当的人需要圆通的修养,以“有事不怕事、无事不惹事”的态度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自己愉快,别人也愉快,又能够走正道而万事顺畅,这才是我们追求的和谐。
第12章 人际关系与沟通(1)
良好的沟通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人际关系与沟通彼此影响,两者可以互补,也能够相克。如果人际关系良好,沟通也会比较顺畅;沟通良好,也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反过来说,人际关系不良会增加沟通的困难;沟通不畅会促使人际关系变坏(见图8-1)。
图8-1 人际关系与沟通相生相克
中国社会尤其重视关系,彼此的关系良好,就算偶尔说错话,也没有什么关系。若是关系不够,或者关系不好,那就会每一句话都要被“鸡蛋里挑骨头”,以致很有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前述的“有关系,没关系;没关系,有关系”,应该另有一番不同的诠释。
人际关系与沟通,可以简称为人际沟通。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人际沟通是不可或缺的活动,必须勤加练习,多加磨炼,养成小心因应、用心体会、虚心检讨的良好习惯。一方面使自己的沟通能力不断增强,一方面促使自己的人际关系获得改善。我们这样做的目的不在讨好任何人,因为讨好所有的人,结果讨好不了任何人,若是讨好少数的人,势必得罪更多的人。何况中国人警觉性很高,也就是怀疑心很重,很难达列讨好的目的。不如用心保持和谐、互动、互助的良好状态,通过好好沟通来互相感应。若能心意相通,大家都愉快,那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愉快的氛围中把正当的事情办理妥当,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所以,不善于沟通的人,最好加强人际关系来弥补自己的缺失,人际关系不是很好的人,最好培养沟通的能力,以求改善人际关系。事实上,两者之一获得改善,对两者都有所助益。
什么是沟通
沟通的认识误区
有人以为:人与人之间互相交谈,你说给我听,我也说给你听,便是沟通。事实上,这种情况可以说是聊天,也可以说是交谈,却未必是沟通。
还有人认为:沟通是我说给你听。我是发信人而你充当收信人;我发出一条信息给你,你收到信息以后,把它译解,然后采取令我满意的行动。
但是,我说给你听,你未必愿意听;就算听了,也不见得能译解,即使真正了解我的用意,你也不一定按照我的愿望去实现你所了解的信息。
我很热心地说给你听,并不能保证沟通的效果良好;我很确切地说给你听,也不能肯定沟通的正确性。尤其是有些人一心想要说服他人,更是误解了沟通的真意。
所以,沟通不是片面的“我说给你听”。“我说给你听”并不是沟通的法宝,过分表现自己,抢着要说话,对沟通没有好处(见图8-2)。
图8-2 沟通不等于我说给你听
可是,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说话给别人听。好像有机会说话,就不应该放过,以免被大家怀疑不会说话。
老板的感觉应该十分灵敏。他们说:“以往的员工了不起有话不说,现在的员工,特别是受过沟通训练以后,变得没有话也乱说。”对付有话不说的员工,固然要花费一些心力才能够让他们把话说出来;对付那些抓住麦克风不放、没有话也乱说的员工,老板恐怕要更加费心才能够有效加以制止。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多听人家的话,可以学习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会对自己有很大的助益。因为天下到处皆有学问,一辈子都学不完。然而,仅仅“你说给我听”也不算有效的沟通,因为我完全听从你的信息,我的心里会忍不住会嘀咕:“为什么?难道我一点主张都不能有?万一你的信息有一些问题,由谁来承担责任?”
如果说为了保住饭碗,我们会因“为五斗米折腰”而怨气满腹,行动自然打了折扣,无法满足对方的预期要求。最糟糕的是,你说给我听,我认为听懂了,也愿意去做,结果却证明原来我听错了,等于没有沟通(见图8-3)。
图8-3 沟通不等于你说给我听
坚起耳朵听所有的声音,结果是什么声音也听不见,单听一种声音会被它闹得睡不着觉。同样道理,聆听每一个人的话,或者聆听同一个人所有的话,也等于什么话都没听进去。所以,中国人听见一句话会赶紧问“谁说的?”便是以“谁说的”来做适当的过滤。甲的话可以听,乙的话就不必听;同样一个人所说的话,有些部分可以听,有些部分根本不能听。一味听人家说的话,也不算沟通。
有所听,也应该有所不听。把听和不听合在一起,不分开来看,才是会听话的人。
我说给你听,或者你说给我听,都属于单向传达,不算沟通。有时候我说给你听,有时候你说给我听,彼此交换意见,而且所说的话还要有交集。这种意见交流可以算是初步的沟通,但要收到预期的效果仍需要双方进一步的努力,因为你说说,我说说,有时候说得很愉快,却没有任何结果;有时候说得很有内容,事后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种情况充其量只能算是聊天,不是充分沟通。我们可以通过聊天来进行沟通,却不应该把沟通当聊天处理。
沟通的要素与目的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或者组织与组织之间传达思想、意志、观念或决定的过程。是通过信息的有效交流,建立对彼此有意义的关系,并通过发展、控制、制衡和维持正常的关系,以增进彼此的了解,达成谅解,谋求协调,建立共识,促进共同目标的达成。整个过程必须具有发信人、收信人、信息以及传递信息的通路四个要素,且四要素都能够有效地协调配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发生问题,都会影响沟通的效果(见图8-4)。
图8-4 沟通的四要素
沟通应该有预期的目标,然而不适宜一开始便说出来,比较符合“先隐藏起来,再合理表露”的原则。
“这件古董十分名贵,难得见到。我多年来一直想亲眼目睹,始终没有机会,想不到今天有此荣幸。我家里也有一个小的,当然比不上这件。不过,如果大驾光临寒舍的话,我也十分乐意拿出来请教请教。”
这一番话以“这件古董十分名贵”作为开始,通过“多年来一直想亲眼目睹”来表达感情,借着“我家里也有一个小的”来建立“同好”的关系,以达到“邀约大驾光临寒舍”的企图。
以事物作为沟通的桥梁,既具体又不致引起对方的怀疑。中国人警觉性普遍很高,所以显得十分多疑。任何话一出口,对方大多不会就听到的话来判断,多半会在听到的话之外去猜测用意。可见,弦外之音往往比说出来的话更重要。
表达感情的目的在引出双方的情感交流,使双方产生共鸣,以此来建立友善的关系。只要关系良好,对方就不容易拒绝,比较有把握达到企图。
尚未进行情感交流使马上表达企图,很容易被拒绝。由情(引起情感的交流)入理(双方互动找出共同的道理)应该有利于良好的沟通。情感未充分交流之前,各人有各人的立场,也有各自的想法,当然不容易沟通。不如在沟通之前,先让彼此的情感做一番交流,等到大家情绪稳定后再来沟通,效果应该更为理想。
总之,我们认为沟通有四大目的(见图8-5):
图8-5 沟通的目的
1.说明事物。由发信人陈述一些事实,引起收信人的思考,以便影响收信人的见解。
2.表达感情。发信人表露自己的感觉、主观态度,甚至成见,主要目的在以自己的情感打动收信人的心,与其产生相当程度的感应。
3.建立关系。暗示彼此的情分、友谊,建立友善或不友善的关系。因为不友善的关系有时会引起强烈的共鸣,反而有利于沟通,所谓“请将不如激将”便是一例。
沟通可能建立两种不同的关系,一种是统御式的,使对方接受或屈服;一种则是对称式的,使对方产生相同的反应。这两种关系通常是相辅相成的,很少单独存在。
我们原先具有的关系对沟通关系的建立经常拥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力。比如,原先是主管与部属的关系,沟通的时候,主管大多倾向于建立统御式的关系,而部属则大多希望出现对称式的关系。这时候双方都应该依沟通所要达成的目的做出适当的调整。统御式关系比较有利的时候,部属最好主动配合主管,使其觉得具有统治的力量。反过来说,对称式关系比较容易激发部属的潜力,因此必要时主管应该降低姿态以符合实际需要。
建立关系之后,仍需继续沟通,以求适时调整,保持正常,所以,沟通是持续性的。犹如人体内的血液一样,乃是一种循环不息的历程。
4.进行企图。沟通不可能全无缘由而是有所为而为的行为,不管沟通是明的还是暗的,都是为了达到某种企图。但是,不能开门见山的时候,就应该逐步来实现沟通,千万急不得。
这四大目的,通常具有连贯性,不过,它的次序有时候可加以变动。譬如先表达感情,使对方十分有面子,然后才说明事物,也是一种良好的沟通方式。关系特殊的人,不妨先把关系说清楚,在感情的交流上获得有利的进展,然后才说明相关的事物,更容易达成企图。切忌一下子就把企图暴露出来,使大家高度警惕,严加防范,反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隐藏企图更有利于目的的达成。
沟通的层次
沟而不通、沟而能通以及不沟而通分别代表沟通的三种层次,各有不同特性。
沟而不通
沟而不通的现象普遍存在。沟而不通相当于没有沟通,浪费时间是小事,影响到以后的沟通,那才是大事。
说或不说,都可能沟而不通。
开口说话,有说得不对的时候,也有说得很对的时候。说得不对,听的人可能很生气,就可能当面指责,使说的人简直下不了台。听的人也可能表面上装成无所谓的样子,心里却十分介意。
说得很对,实际上也相当危险。对方很可能因为我们说得很对而觉得没有面子。对方觉得没有面子,就很可能会恼羞成怒,以致蛮不讲理;修养好一些的人表面会很平静,但内心是听不进去的;再好一些的人,表面上会表现得很高兴,却毫无我们期望的反应。这些情况,都是沟而不通的常见现象。
那么,闭嘴不说呢?对方如果看到我们不开口,也来个不理不睬,连“沟”都没有,何来“通”呢?就算对方开口说话,若是不在乎我们有没有反应,或者把他想要说的话说完了就不再说下去,岂不是同样沟而不通?
沟而不通,主要有下述三种原因:
首先,对方听不进去。中国人听话,通常并不注意对方说了些什么,却相当注重对方怎么讲。
对方听进去之后,才会进一步思考、分析说话人所说的问题。说话人怎么讲也就是基于什么样的立场来说话,成为听话人听不听得进去的关键。只有当说话人和听话人保持相同的立场,取得听话人的同情,与其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听话人才肯放心听下去。所以说,得到与听话人关系密切的人的推荐,或者找人从旁协助,是与听话人建立关系的捷径。
其次,把对方惹火了。中国人虽然普遍讲理,但是生气的时候却又十分不讲理,如果一不小心把听话人惹得火气很大,就会沟而不通。
中国人的情绪说起来十分有趣。由于警觉性很高、疑心很重,因此情绪的起伏很大。往往一句话听得不顺,就会想得很多,而且愈想愈多,也愈想愈火。就会以“你把我惹火了,我当然不讲理”为借口,干脆蛮不讲理。
所以,唯有小心翼翼,步步为营,在讲话前先摸清楚状况,有把握时再开口说话,保证每句话都不能讲错。对方肯说时,一定让他说,这样才不会把对方惹火,才能顺利沟通。
第三,对方故意气我们。有时候为了拖延时间,或者变更行程,甚至是存心考验,对方会故意无理取闹弄得沟通难以顺畅,造成沟而不通的困境。所以,必须体会对方的意图,以求做出合适的反应,不该激动时不能动气,必要时也可以顺势生气,从而化解困境,顺利沟通。
沟而能通
对于中国人来说,听的一方处于听得进去、心平气和以及有面子的状态时,即使说话人有话直说、有话实说,也能够做到沟而能通。什么时候听得进去?就是关系够、交情深以及场合对时,换句话说,也就是人、时、地、事都合理时。
关系够不够,自己心中有数。关系够的人,交情未必深厚。也许平日少往来,亲戚的交情反而不如挚友那样深厚。关系够、交情深,若是场合不对,也不能直言、说实话。
在关系、交情、场合都对时,听者当然听得进去。
听的人很有诚意,不管说的人如何唐突、无礼,都能够给予合理响应。如果双方都能够有诚意、能包容、不计较,当然沟而能通,一点障碍都没有。
此外,当对方觉得很有面子的时候,大多比较容易沟通。中国人普遍存在“在有面子的情况下,自己要约束自己,要讲道理,以免被人家瞧不起”的心态,我们经常听到“给他那么大的面子,还不知道讲理,实在不要脸”的评语,可见,身为中国人必须谨记“愈有面子,愈要讲理”的法则。大家都有面子的时候,彼此都讲理,当然沟而能通。
努力做到上述关系够、交情深、场合对、有诚意、能包容、不计较,大家有面子,沟而能通自然水到渠成。
沟通原本就应该沟而能通。但是,事实上沟而不通的情况到处可见。究竟是哪一方的错误呢?
我们如果把目标指向听话的人,指责他为什么不好好聆听、为什么不理性地回应、为什么不直接把心中的感受说出来……我们可以提出很多质疑,而结果却等于零。因为再多的抱怨也无济于事,听话的人不会由于说话者的抱怨、指责而改变他的态度。
最好把方向掉转过来,反求诸己,调整说话者的态度,比较容易沟而能通。调整的主要原则有三点:
首先,妥当性大于真实性。说话的时候,务必提醒自己,说妥当话而不一定说真实话。同样一句话,说得妥当一些,对方比较容易接受,说得过于真实,对方往往接受不了,反而听不进去。
其次,同情性大于同理性。先引起对方的同情,再进一步讲理,通常比较有效。开门见山,一下子就讲道理,常常引出对方的反面说词。两人立场不一致,愈说愈动肝火,当然沟而不通。
第13章 人际关系与沟通(2)
第三,合理性大于合法性。中国人除非对簿公堂,大多不愿意从法律角度谈事情,因为谈法伤感情,导致彼此很难沟通。我们的要求比较高,只接受合理的法,不接受不合理的法,因此,合理不合理比合法不合法更为重要。合理成为沟而能通的主要的条件,先由情入理,情理不通时再讲法。
不沟而通
中国人十分讲究人与人之间的默契,高度的默契便是不沟而通,是一种难得的沟通美景。请看下面的例子:
有一次,董事长主持会议,由于他十分重视这次会议的品质,因而对上级贵宾喜不喜欢打开会议室的窗户非常介意。
打开窗户,恐怕外面的嘈杂声音会传进来,使得上级贵宾不耐烦;关闭窗户,又怕空气不够流通,影响上级贵宾的情绪。只要窗户的开启或关闭不合上级贵宾的意思,就可能降低会议的成果,所以董事长对比十分介意。
他没有办法直接请示上级贵宾要不要把窗户关起来,或者让它打开,因为问了等于白问,上级贵宾大多会这样回答:“随便,都可以。”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