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庶女·明兰传》

_7 关心则乱(现代)
  王氏神清气爽,事情朝她最希望的方向发展,那狐狸精没有得逞,如
兰不用离开自己,还甩出了个不烫手的山芋,这登州真是好地方,风水好,
旺她!于是第二天,她也起了个大早,指挥着丫鬟婆子给明兰收拾,打算
待会儿请安的时候就直接把人送过去。
  众人忙碌中,华兰威严的端坐在炕上,小明兰坐在一个小矮墩上,听
大姐姐做训示——不许睡懒觉,不许偷懒不锻炼,不许请安迟到,不许被
欺负……华兰说一句,她应一句,早上她本就犯困,偏偏华兰还跟唐僧念
经似的没完没了,明兰就纳闷了,不过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居然比她
当年女生宿舍的管理员阿姨还唠叨,委实是个奇葩。
  “你听见没有?整日头傻呵呵的想什么呢。”华兰葱管般的食指点着
明兰的脑门。
  明兰清醒过来,喃喃感慨道:“他可真有福气,有大姐姐这般体贴照
顾着。”
  “谁?”华兰听不清。
  “大姐夫呀。”明兰努力睁大眼睛,很呆很天真。
  屋里忙碌的丫鬟婆子都捂嘴偷笑,华兰面红过耳,又想把明兰撕碎了,
又羞的想躲出去,明兰很无辜的眨巴眨巴大眼睛瞅她,用肢体语言表示:
怎么了,我说错什么了吗。
  王氏人逢喜事精神爽,精神爽带动出手爽,为了显示她其实个十分贤
惠慈爱的嫡母,她给明兰带去十几幅上好的料子,缎面的,绒面的,烧毛
的,薄绸的,绫罗的,刻丝的……因是直接从华兰的嫁妆中拿来的,所以
十分体面,还有几件给如兰新打的金银小首饰,也都给了明兰,足足挂满
了一身。
  请安后,明兰被妈妈领着去看新房间,如兰蹦蹦跳跳也跟着去了,而
王氏和华兰继续和盛老太太说话,王氏犹如一个送货上门的推销员,因为
担心被退货,所以对着盛老太太没口的夸奖明兰如何老实憨厚如何听话懂
事,夸的华兰都坐不住了,笑道:“老太太您瞧,太太她生怕您不要六妹
妹呢,可着劲儿的夸妹妹。”
  一屋子主子仆妇都笑了,盛老太太最喜欢华兰这副爽利的口齿,笑着
说:“小丫头片子,连自个儿亲娘都编派,当心她克扣你的嫁妆,回头你
可没处哭去!”
  华兰再次红透了脸,扭过身去不说话,王氏满面堆笑:“老太太说的
是,我就担心这丫头在家里没大没小惯了,回头到了婆家可要被笑话了。”
  盛老太太朝着王氏侧了侧身,正色道:“我正要说这个。自打华儿订
下婚事,我就写信给京里以前的老姐妹,托她们荐个稳重的教养嬷嬷来,
那种从宫里出来的老人儿,有涵养懂规矩的又知书达理,让到我们府里来,
帮着教华丫头些规矩,只希望太太不要怪我多事才好。”
  王氏大喜过望,立刻站起来给老太太深深拜倒,带着哭腔道:“多亏
老太太想的周到,我原也担心这个,若是同等的官宦人家也算了,可华儿
许的偏偏是个伯爵府;虽说咱们家也算得上世家了,可那些公侯伯府里规
矩大套路多,一般人家哪里学得,别说那忠勤伯府,就是将来交往的亲朋
顾交怕不是王府就是爵府,华儿又是个直性子的,我总愁着她不懂礼数,
将来叫人看轻了去!老太太今日真是解了我心头上的大难题,我在这里给
老太太磕头谢恩了!来,华儿,你也过来,给老太太磕头!”
  王氏说着眼泪就下来了,华兰忙过来,还没跪下就被盛老太太扯到怀
里,老太太一边叫房妈妈扶起了王氏,一边拉着大孙女,殷切的看着她,
哽咽着说:“你是个有福气的孩子,你爹爹为你的婚事是到处打听比量,
那后生的人品才干都是数得着的,你上头有老候爷护着,下边有夫婿娘家,
将来要懂事听话,等过几日那嬷嬷来了,你好好跟她学规矩,学行事做派,
将来到了婆家也能有个尊重;啊……想那会儿你还没一个枕头大,这会儿
都要嫁人了……”
  华兰忍了忍,泪水还是淌了下来:“老祖宗放心,我会好好的,您也
得好好养着身子,孙女将来要常常来看您呢。”
  盛老太太心里伤感,朝房妈妈点了点头,房妈妈从里头取出一个极大
的扁形木盒子,木质看起来有年头,但是盒子四角都镶嵌着的錾云龙纹金
带环纹却华丽生辉,房妈妈把盒子送到炕上,盛老太太接过,对华兰说:
“你的嫁妆几年前在泉州就打造好了,你爹娘都是尽了心力的,也没什么
缺的了,这副红宝石赤金头面是我当初出嫁时陪送来的,今儿就给了你了。”
  盒子打开,屋内顿时一片金灿流光,那黄金赤澄,显是最近刚刚清洗
过的,红宝硕大闪亮,每颗都有拇指那么大,大红火热,耀眼夺目,连出
身富贵之家的王氏也惊住了,有些挪不开眼,华兰更是怔住了一口气。
  房妈妈笑着把盒子塞进华兰手里:“大小姐快收下吧,这上面的红宝
可是当年老侯爷从大雪山那边的基辅国弄来的,打成一整副头面给老太太
做嫁妆的,从头上的,身上的,到手上的,足足十八颗,用赤足金仔细镶
嵌打造出来的,两班工匠费了三个月才打好的,就是戴着进宫里去参见贵
人也尽够了,大小姐呀,这可是老太太的一片心意,快收下吧。”
  华兰一时激动,埋在老太太怀里哭了起来,一边谢一边哭,王氏在一
旁也抹着眼泪,这次的眼泪绝对货真价实。
  ……
  老太太要养六姑娘的事已然定下,一上午就传遍了盛府,林姨娘听闻
后,当场摔了一个茶碗,墨兰坐在一旁抹眼泪,哭的泪水滚滚:“我说不
去不去,你非让我去,瞧吧,这回可是丢人现眼了!”
  一旁几个贴身的丫鬟都不敢吭声,整个盛府都知道这几天墨兰在老太
太跟前殷勤服侍,都以为去的人会是墨兰,谁知临门变卦,这次可丢脸可
丢大了。
  林姨娘站在屋中,钗环散乱,秀丽的五官生生扭出一个狠相,恨声道:
“哼,那死老太婆要钱没钱,又不是老爷的亲娘,摆什么臭架子,她不要
你,我们还不稀罕,走着瞧,看她能得瑟到哪儿去!”
  第11话
  明兰并不一直都是这么消极怠工的,想当年她也是一个五讲四美勤劳
刻苦的好孩子,戴红领巾,入少先队员,入共青团,她每回都是头一批的,
从小到大虽没当过班长,各种委员课代表却常常当选,当宣传委员时的黑
板报得过奖,当组织委员时带领大家看望生病的老师,当英语课代表时带
领大家每天早读,当学习委员时她还成功组织过一条龙抄作业活动,除了
五年级那次当文娱委员被中途轰下来之外,她基本上还是老师喜欢同学信
任的好学生。
  没曾想到了这里,明兰的际遇一落千丈,这次她从王氏那搬到盛老太
太处时,竟然只有一个比自己更傻的小桃愿意跟她去,其他的丫鬟一听说
要跟着去寿安堂,不是告病就是请假,再不然托家里头来说项,那个妈妈
更是早几天就嚷着腰酸背痛不得用了。
  “小桃,你为什么愿意跟我?”明兰希冀的问。
  “可以……不跟的吗?”
  沧海桑田,一种落魄潦倒的空虚感迎面而来,明兰拉着小桃的手,灰
头土脸的离开,她觉得这是非战之罪,好比你被分进了一家任人唯亲的家
族企业,再怎么卖力干也还是二等公民,又何必上进呢,哎,还是去看看
新单位吧。
  寿安堂的正房有五间上房,正中的叫明堂,两旁依次过去是梢间和次
间,前后还有几间供丫鬟婆子值班居住用的抱厦,这是典型的古代四合院
建筑,明堂有些类似现代的客厅,梢间和次间是休闲间或睡房,老太太自
己睡在左梢间,把明兰就安顿在左次间,因为中间隔的是黄梨木雕花槅扇,
明兰住的地方又叫梨花橱。
  昨晚房妈妈刚收拾出来的,摆设很简单朴素,一概用的是冷色调,石
青色,鸦青色,藏青色……唯有明兰睡的暖阁用上了明亮的杏黄色。
  刚安顿好,老太太房里的丫头翠屏就来传话,说老太太要见明兰,明
兰便跟着过去,看见老太太披着一件玄色八团如意花卉的厚锦褙子,半卧
在炕上,炕几上放着一卷经书和几挂檀木数珠,还立着一个小小的嵌金丝
勾云形的白玉罄。
  她看见明兰,招招手让她过来,明兰请过几次安,知道礼数,先行过
礼,然后自觉的站到炕旁以45度角立在老太太跟前,抬头等着训示,盛老
太太看她一副小大人的拘谨样子,笑着把她拉上炕,温言道:“你是我养
过的第四个孩子,前头三个都和我没缘分,不知你又如何?咱们来说说话,
你不必拘着礼,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说错了也不打紧。”
  明兰睁着大大的眼睛,点点头,她也没打算说谎,和这些一辈子待在
内宅的古代女人相比,她那点儿心机真是连提鞋都不够。
  “可读过书吗?”盛老太太问。
  明兰摇摇头,小声的说:“大姐姐本来要教我《声律启蒙》的,刚教
了头两句,她就被关起来绣嫁妆去了,刘妈妈看的严,大姐姐溜不出来。”
  盛老太太眼中闪了闪笑意,又问:“可会写字?”
  明兰心里苦笑,她原本是会写的,可这里就不一定了,于是小小声的
说:“只会几个字。”
  盛老太太让翠屏端了纸笔上来让明兰写几个瞧瞧,墨是早就研好的,
明兰往短短的胳膊上捋了捋袖子,伸出小手掌,微微颤颤的捏住笔,她小
时候在青少年宫混过两个暑假的毛笔班,只学到了一手烂字和握笔姿势。
  她用五根短短的手指‘按、压、钩、顶、抵’,稳稳的掌住了笔,在
素笺上写了一个歪歪斜斜的‘人’字,然后又写了几个简单的字,‘之,
也,不,已’等等。
  老太太一看明兰这手势,先心里暗暗赞赏,这孩子年纪虽小,但胳膊
手腕却姿势很正,悬腕枕臂,背挺腰直,目光专注,但因人小力弱,字就
不大雅观了。明兰把记得起来的二三笔画的字都写完了,最后又写了横七
竖八的墨团团,老太太凑过去仔细辨认,竟然是个笔画复杂的‘盛’字。
  “谁教你写字的?”老太太问,她记得卫姨娘不识字的。
  明兰写的满头大汗,用小手背揩了揩额头,道:“是五姐姐,她教我
描红来着。”
  盛老太太笑出声来:“教你描红?怕是让你替她写字,她好去淘气吧。”
  明兰红了脸,不说话,心想这群古代女人真厉害。
  “这个‘盛’字又是谁教你的?描红贴上没有罢。”老太太指着那个
辨认不清的墨团问。
  明兰想了想:“家里到处都有,灯笼上,封贴上,嗯……还有大姐姐
的嫁妆箱子上。”
  盛老太太满意的点点头,去摸了摸明兰的小脸,一摸之下立刻皱了眉
头,这个年纪的小孩子但凡能吃饱,都是脸颊胖乎乎的,可明兰的小脸上
却拧不出一把肉来,于是板着脸道:“以后在我这儿,可得好好吃饭、吃
药,不许浑赖。”
  明兰觉得必须为自己辩解一下,小声说:“我在吃的,也从不剩饭,
就是不长肉。”
  盛老太太目光温暖,却还是板着脸:“我听说你常常吐药。”
  明兰觉得很冤枉,揉捏着自己的衣角轻声分辨:“我不想吐的,可是
肚子不听我的话,我也没有办法呀,这个……吐过的人都知道!”
  老太太目光中笑意更盛,去拉开明兰的小手,帮她把衣角抻平,平静
道:“不但你的肚子不听你的话,怕是连你的丫鬟也不听你的话罢;听说
这回只有一个小丫头跟着你来了?”
  盛老太太孤寂了很久,今日接二连三的动了笑意,不由得调侃起来,
没想到面前那个瘦弱的小人儿竟然一脸正经的回答:“我听大姐姐说过,
水往低处流,人却是要往高处走的,不论我去哪儿,也没什么人愿意跟我
的。”
  “那你又为什么愿意来?我吃素,这里可没肉吃。”老太太问。
  “不吃肉打什么紧,能安心吃饭就好。”明兰大摇其头。
  童音稚稚,余意怅然,老太太看着小女孩一会儿,然后也摇起头来,
搂着明兰叹气道:“只剩一把骨头了,还是吃肉吧。”
  其实老太太心里的话是,她们都一样。
  盛老太太给明兰指了个新的老妈子,姓崔,团团的圆脸,话不多,看
着却很和气,抱着明兰的时候十分温柔;老太太看小桃和明兰主仆俩一个
比一个傻,又将身边的一个小丫头丹橘给了明兰。丹橘一来,小桃立刻被
比的自惭形秽,她不过比明兰大了一岁,却稳重细心,把明兰的生活照顾
的周周到到。小桃是外头买来的,丹橘却是家生子,她的老子娘都在外头
管庄子田地的,因家里孩子多,爹娘看不过来,所以小小年纪就进府了,
后被房妈妈看中,挑来寿安堂伺候。
  盛老太太是候府出身,虽然生活简朴,但规矩却很严,一言一行都有
定法,这里的小丫鬟老婆子都瞧着比别处老实些,明兰是个成年人灵魂,
自然不会做淘气顽皮之态,崔妈妈刚接手就对房妈妈说六姑娘性情敦厚、
好伺候。
  晚上睡觉前,丹橘早用汤婆子把被窝烘暖了,明兰让崔妈妈换好了亵
衣,抱着直接滑进了暖洋洋的被窝,然后轻轻拍着哄着睡觉,夜里口渴了
或是想方便了,明兰叫一声便有人来服侍。第二天早上明兰一睁开眼,温
热的巾子已经备好,暖笼里捂着一盏温温的金丝红枣茶,先用巾子略敷了
敷额头和脸颊,待醒醒神后,崔妈妈又搂着迷迷糊糊的明兰喝下后,再给
她洗漱净面穿衣梳头,小丹橘就在一旁服侍衣带扣子着袜穿鞋,再出去给
盛老太太请安。
  一连串动作行云流水,自然妥帖,丝毫没有生硬之处,小桃在一旁看
的目瞪口呆,一点也插不上手,明兰直到站在老太太炕前要行礼时都还没
回过神来,直觉胃里暖洋洋的,身上也穿的厚实,大冬天早起一点也不难
受。
  老天菩萨,明兰来这个世上这么久,第一次享受到了这种一根指头都
不用动的尊荣,腐败啊,堕落啊,明兰深深忏悔自己的腐朽生活。
  给老太太行礼请安后,老太太又把明兰搂上炕,让她暖暖和和地等众
人来请安,过不多久,王氏带着孩子们来了,中间缺了墨兰和长枫,说是
病了,王氏一脸关心状,明兰偷眼看去,只见老太太神色丝毫未变。
  “两个一块儿病了,莫不是风寒?这病最易传开了,我已经差人去请
大夫了,只希望佛祖保佑,两个孩子无事方好。”王氏忧色道。
  明兰在心里悄悄竖起了大拇指,这一年来王氏演技见长,那眼神那表
情,不知道的看见还以为长枫和墨兰是她生的呢。
  盛老太太忽道:“回头让老爷亲去瞧瞧,两个孩子搁在一块,得病也
容易染上,枫哥儿也大了,不如趁早分开好些。”
  王氏吓了一跳,心头却一喜,惊的是老太太已经多年未曾计较这个了,
这会儿怎么突然发兴了,喜的是由老太太给林姨娘颜色瞧,总比她自己出
手正道些,连忙道:“老太太说的是,枫哥儿和墨姐儿最得老爷欢心,这
次一块儿病了,老爷是得去瞧瞧。”
  盛老太太淡淡看了她一眼,低头喝茶,王氏笑着转头去看明兰,只见
她身着一件簇新的桃红色羽纱袄子,整整齐齐的站在一旁,又嘘寒问暖了
几句,明兰谈几句搬新家的感受,华兰又插科打诨了几句,大家乐呵呵的
笑了一阵后,便回去了。
  人走后,房妈妈立刻领着一串捧着八角食盒的丫鬟从外面进来,她自
己扶着老太太下炕,崔妈妈领着明兰来到右梢间,看见丫鬟们已经把食盒
里的早餐摆上了一张黑漆带雕花六角桌,等老太太坐下后,崔妈妈把明兰
抱上圆墩;明兰刚一坐上,看见桌上的早点,就下了一大跳——不会吧,
鸟枪换炮呀!
  丰盛的一大桌子,红沉沉的枣泥糕,紫酽酽的山药糕,一盘热气腾腾
的糖霜小米糕香气四溢,酥脆金黄的炸香油果子,捂在蒸笼里的小笼包子,
居然还有一碗撒了香菜末子的荞麦皮馄饨,面前放的是甜糯喷香的枣熬粳
米粥,旁边搁着十几碟各色小酱菜。
  明兰握着筷子,有些发傻,她对那次寿安堂的寒酸早餐印象十分深刻,
她抬眼看了看老太太,轻声说:“……这么多呀。”
  老太太眼睛都没抬,开始细细品粥,房妈妈眉开眼笑的接上话:“是
呀,今儿个老太太突然想尝尝。”她劝了那么多年都不肯听,这会儿算是
托了六姑娘的福,老太太终肯停止过那么清苦的生活了。
  明兰心里感动,又看了看老太太,小嘴巴动了动,低下头,又抬头小
小的看了她一眼,低低的说:“谢谢祖母,孙女一定多吃长肉,给您长好
多肉。”
  老太太听到前半句时只是心里微笑,听到后半句时,忍不住莞尔,什
么‘给您长好多肉’,当她养小猪么?房妈妈更是侧过头去捂嘴笑。
  早饭过后,祖孙俩又回到炕上,盛老太太拿出了本《三字经》出来,
让明兰念两句来听听,看她认识多少,明兰十分心虚的拿过来,决定给自
己抹黑,于是一开口就是:“人之刀,生木羊,生木斤,习木元……”
  老太太险些一口茶喷出来,连连咳嗽了好几下,明兰吓了一跳,连忙
绕过炕几去给老人家拍背顺气,一边顺一边还很天真惶恐的问:“老太太,
我念错了吗?”
  老太太深吸了好几口气才缓过来,看着孙女一脸懵懂,强撑着道:
“你念得……很好,只是错了几个字而已,不妨事的,慢慢学就好。”
  十二个字只对了三个,25%的正确率,明兰内心很忧伤,想她堂堂一大
学生装文盲容易么?
  当天忧伤的不止明兰一个,傍晚盛紘下衙回家后,王氏立刻把盛老太
太的原话加上自己的理解汇报了一遍,盛紘连官服都没换,黑着一张脸就
去了林姨娘处,关上门后,外头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只依稀听见哭闹
声,咆哮声,外加清脆的瓷器摔破声……
  大约半个时辰后,盛紘脸色发青的出来,丫鬟进去服侍时,发现林姨
娘房里狼藉一片,林姨娘本人匍在炕上,哭的海棠带雨,几乎昏死过去。
  得知这个后,王氏精神振奋的连灌了三杯浓茶,然后分别给元始天尊
和如来佛祖各上了一炷香,嘴里念念有词,即使知道盛紘去了书房睡觉也
没能减低她的好心情;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王氏决定以后要加
倍孝顺老太太。
  第12话
  第二日请安时,长枫和墨兰兄妹俩果然‘病好了’,王氏拉着他们兄
妹俩嘘寒问暖的,一会儿问是什么病,一会儿又问病好的怎么样了,长枫
还好,墨兰却是羞红了脸,众人按次序给老太太行过礼后,长枫兄妹俩双
双给老太太请罪。
  “让老太太挂念了,我们原也没什么病,只是前日晚睡着了些凉,昨
日早起便觉着头重脚轻,本也不打紧,可我想着老太太刚才大好,要是被
我过了病气可怎么是好?又因三哥哥与我住的近,林姨娘恐病气也传给了
哥哥,所以索性连哥哥也留扣下了。”
  墨兰细声细气的说,脸色憔悴,身姿娇弱,看起来似乎真是病了一场,
长枫白净的小脸有些讪讪,跟着道:“也不知怎么了,昨日一早起来,妹
妹就病了,我也不让出门,让祖母操心了,老太太可别怪罪。”
  说着连连作揖,明兰在一旁看着也觉得不似作假,盛老太太看着一脸
惶然的长枫,面色微霁,温言道:“枫哥儿快十岁了,该有自己的屋子和
使唤人了,也好便利读书,没的整日和妇孺一起,耽误了功课。你大哥哥
明年打算去考童试了,现下正用功呢,连太太妹妹也不多见。虽说我们这
样的人家捐个生员也就是了,可到底不如考出来的好,你也要好好上进,
将来或光宗耀祖,或自立奉亲,都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老太太这番话不但是说给长枫听的,也是说给林姨娘听的,真真是肺
腑之言,长枫立刻就肃容直立,恭恭敬敬的给老太太拱手作揖;那边的王
氏听老太太提及长柏,喜上眉梢,得意之情无可掩饰,长柏还是一副寡言
少语的样子,眉毛都没抬一下。
  老太太又拉着长枫说了几句话,始终没理墨兰,她的小脸慢慢涨红了,
窘的手足无措,盛老太太这才看了看她,慢慢的说:“墨丫头这次受风寒,
大约是前几日在我跟前孝敬时落下的因头,天寒地冻的,你身子又弱,自
然抵受不住。”
  墨兰含泪答应,小脸侧抬,看着老太太泪汪汪的,又是可怜又是委屈,
道:“不能在老太太身边服侍,终是我没福气,这几日心里难受,才会着
风寒的。都是孙女的错,孙女想左了,请老太太责罚。”说着就跪到炕前,
小身子摇曳颤抖,屋里的丫鬟婆子也看着不忍。
  盛老太太看了她一会儿,让翠屏把她扶起来,拉到身前,温和道:
“墨丫头呀,我没让你来这儿,你不用往心里去,不过是太太身边事多孩
子多,我替她看一个,好让她轻省些;你一个小姑娘,切不可心思过重,
累及身子便不好了;还是要多养养,将来还要学女红针凿规矩礼数,且得
受累,便是你六妹妹我也是这么说的。”
  墨兰泪珠在眼眶里转了转,便没掉下来,点点头,依偎到老太太身前,
华兰见状也过去轻轻劝慰,王氏转头去看看如兰,不由叹气,如兰正不耐
烦的点着鞋子,一双眼睛巴巴的看着外头;再转头看明兰,发现她只呆呆
的低着头看自己的脚,又觉得自己女儿也还好。
  众人回去后祖孙俩照旧自用早饭,今天的早饭又多了一样新鲜狍子肉
和江米熬的肉糜粥,明兰从没吃过这种肉,觉得特别香,不禁多吃了一碗,
看小女孩鼓着脸颊吃得香,老太太也忍不住也多用了些,一旁的房妈妈看
的也高兴;明兰觉得吧,吃饭这种事是需要氛围的,对着个病恹恹扒米粒
的林黛玉,就是八戒也会没胃口的。
  吃完饭,老太太又叫明兰脱鞋上炕,这次她给了明兰一本描红册,让
她伏在炕几上描红,写一个字认一个,一边写,老太太一边轻声指导,没
多久,盛老太太就发现明兰记性甚好,一上午可以记住十几个字,尽管人
小力弱,字大多歪歪扭扭的,但一笔一划却颇有章法,起笔划横时,自然
的会向左先一倾,然后再稳稳的朝右划过去。
  这一来,盛老太太就教出了兴趣,她怕一整天都叫明兰习字小孩儿家
会闷,又拎出一本诗集,挑了几首朗朗上口的短诗,一句一句念给明兰听,
第一首就是那著名的《鹅》,一边念,一边解释诗里面的字意。明兰有些
囧,但还是装模作样的跟着念,两遍跟过之后就会‘背’了,盛老太太愈
发喜欢,把小女孩搂在怀里亲了一亲,老太太年轻时颇有才名,所以当初
才会颇看顾林姨娘的。明兰被搂的头发散乱,夸的脸红心跳,不过骆宾王
七岁能作诗,她六岁背首诗应该很正常吧。
  “明丫儿,知道这诗的意思吗?”盛老太太脸上的皱纹似乎都舒展开
了。
  “祖母说了里面的字后孙女就知道了;……从前有三只鹅,它们弯着
脖子朝天唱歌,白色的羽毛浮在绿色的水上,红红的鹅掌拨动清水。”明
兰朗声答道。
  “可喜欢这首诗吗?”老太太听的笑容满面。
  “喜欢,这诗里既有颜色又有声音,就是没见过鹅的人也好像看见了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