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庶女·明兰传》

_17 关心则乱(现代)
的,这也是在给盛家光耀门楣,回头你们也能得益。”想了想又说:“你
也上回给栋哥儿做的那个书包袋子我觉得很好,这回你哥哥去赶考,你先
把别的活计放一放,也给他做些好用的罢,你哥哥也会念你的情。”
  明兰点头,当初她见小长栋身边的小厮不得力,上学去许多东西还得
自己拿,索性给他做了个三层袋的双肩书包,锦绣纹路的肩带,白云蓝天
绿草的花样,用盛老太太不用的散线檀香佛珠在袋口出系着松紧带,既轻
便又好看,小长栋喜欢的什么似的。
  自己手艺受到肯定后,明兰十分鼓舞,便在上回长柏送来一对金鱼之
后,她做了个石青色松竹梅的扇套送过去,长柏一高兴又回送了桐城特产
的编花竹篓笔筒过来。
  明兰觉得自己当初决定学习方向的无比英明;女孩子的学习方向还可
以选择,男孩子的努力目标只有一个——科举。
  考科举的好处多多,考的好可以当官,考的一般可以当吏,考的不好
的也可以在村子当个私塾先生,重要的是一旦有了功名就可以免税了,即
便是个秀才见了县太爷也不用下跪;科举不仅对平民男子具有改变命运的
重大意义,对于像盛长柏这样的官宦子弟也很重要。古代的官职不是世袭
的,盛老爹是官,但他的儿子们却也得靠自己本事考科举才能获得官职,
否则盛家的兴旺便只这一二代了。
  这些都是盛老太太说的,说的时候口气中自然透出一股郑重之意,明
兰悄悄偷瞄她几眼,从很久之前明兰就发觉自己这位祖母很奇特,虽然出
身侯府权贵,但却对那类靠萌袭的公孙公子很是不屑,反对那些靠自己本
事考科举的学子却有一种莫名的好感,估计当年她就是这么看上诗文倜傥
的探花郎盛紘他爹的了。
  明兰一边推理前情,一边不自觉的伸手想再去拿一个粑粑,却摸了一
个空,发现盛老太太已经叫房妈妈把点心收进暖盒里送走了,盛老太太回
头瞧见明兰伸在半空中的白胖小手,眉头一皱,苦口婆心的劝道:“小明
丫,听祖母的话,你可一天天大了,不好像小时候那么吃法了,回头胖过
了头,穿衣裳都不好看了。”
  明兰讪讪的把小胖爪子收回来,她这不是掩饰美貌伪装低调呢嘛!
  第28回出门一个月后,长柏青着面孔虚浮着脚步回来了,见过祖母爹
娘就一头栽进房间闷头闷脑睡着了,这回盛紘倒没拿架子训话,他自己是
考过,知道乡试和之前考秀才县试府试院试截然不同,真是要生生脱去一
层皮。
  乡试在省城济南举行,考完后不几日便放了榜,所以早在长柏回家之
前吉报就已经传到了登州,长柏哥哥考了十几名,成绩大是不错,盛紘为
了显得自己很见过世面并没有大肆铺张,只请了一些同僚好友并庄先生在
家里办了几桌琼林宴庆贺一下。
  在席面上,听众人夸口,盛紘心中得意,看看左边知府大人,想起他
那斗鸡走狗败家子,看看右边通判大人,想起他那寻花问柳猪头崽,心里
真是舒畅极了;里头女眷宴上,王氏也是风光体面,一众官太太们谄词泉
涌,家中有适龄女儿还隐隐透出想要结亲意思,王氏一概装傻充愣,只晚
上与盛紘说了,骄傲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宛如农家大嫂辛苦多年收获大白
菜受人赏识了一样——都是土地好呀。
  盛紘一口回绝:“太太莫要心急,柏儿是长子,他婚事自当郑重,这
会儿且不急着与他说亲,待到明年开了春闱,若是杏榜提名,再与他找一
门名声好家世好亲事才是正理。”
  王氏迟疑道:“若是不中呢?难不成非得等到中了状元才成亲,可别
误了柏哥儿年纪。”
  盛紘道:“只等明年便是,若是不中我也不会非等到三年后。太太要
为柏儿想想,我这辈子是入阁进中枢无望了,了不起将来混个堂官,有个
三品体面荣休便足了,柏儿将来在朝堂之上纵是有恩师同年提携,也不如
找个厚实岳家才好;那些清贵书香人家找女婿起码也得挑个进士吧。”
  这番话原是二十年前盛老太太与盛紘说,当初他也是刚中了举便有人
上门提亲,却被盛老太太俱都回绝了,说他父亲早亡,盛家又是经商起家,
除了几个念旧情亡父同年,朝中并无人提携,这才巴巴等到盛紘次年中了
名次靠前进士,才娶到了王家二小姐,之后虽是盛紘自己上进,却也受岳
家助益匪浅。
  现在想来,盛紘官场顺遂,从未被上司欺压刁难,官场上人来人往也
多有体面,焉不知不是恩师杨阁老和王家面子,盛老太太实是真知灼见。
  齐衡成绩约挂桂榜百名,不过对于像齐家这样权贵公侯之家子弟,齐
衡简直是奇葩,据说从太祖时代算起,整个大周朝封了爵位家族子弟考上
科举不超过四十个,虽然他们做官不少,但大多都是萌袭恩封或后来捐官,
总觉得在正途科举出身同僚面前有些直不起腰来,这次齐衡考举,齐大人
和平宁郡主大喜过望,连忙传信给京城齐公府和襄阳侯府,一时间齐衡成
了全王孙公子杰出代表之一。
  相比盛家只是办了几桌筵席,齐家摆了半个城流水宴,光门口鞭炮就
放了几百两银子,还扛了几箩筐白面馒头施舍于穷人,第二日齐大人和平
宁郡主便带着他们新出炉举人儿子齐衡上盛府联络感情。
  明兰清早刚起床,正坐在镜台前打哈欠,一听说姑娘们也要去见齐大
人夫妇,立刻让丹橘把刚梳好反绾垂髫打散了改成垂髫双鬟髻,插上一对
赤金缠丝玛瑙花小流苏钗,穿上一件浅玫瑰红绣嫩黄折枝玉兰于前襟腰背
交领缎袄配月白素缎细折儿长裙,胸前依旧是那副金光灿烂项圈和玉锁,
打扮妥当后让盛老太太看了,老太太觉得太简单,又叫取了一对金丝镶粉
红芙蓉玉镯子给明兰戴,谁知明兰手小不好戴,老太太叹了口气,便换上
两对嵌南珠赤金绞丝虾须镯。
  明兰抬起胳膊看,只见滚圆白胖手臂上各悬着两只叮咚响镯子,顿觉
吃力。
  齐大人长不如盛紘儒雅轩昂,但胜在一股子尊贵之气,看着比郡主娘
娘好说话,见了盛府几个儿女都一一问了话,然后让郡主分送了一个沉甸
甸锦绣荷包;盛老太太受过礼后,便回去歇息了,留下两对夫妇和几个孩
子说话;因齐家和王家还有几分七拐八弯亲戚关系,论起来算是表兄妹,
所以也不多避嫌了。
  “…多亏了庄先生辛苦教导,方有我儿今日,本想好好谢谢,谁知先
生近日告了假去走亲访友,只好等下回再登门道谢了。”齐大人捋着颚下
微须,看着很开朗。
  盛紘笑道:“那段日子庄先生给他们两个讲课一日都不曾歇,着实累
了,他们前脚去济南,庄先生后脚就躺下了,起来后说,要趁着他们赶考
还没回来赶紧去走走,否则一开始上课又不得空了;回头等庄先生回来,
咱们摆上一桌子,好好喝一杯。”
  齐大人击掌大是赞同,转而又叹道:“庄先生真有古圣人教书育人热
忱严谨之风!”
  郡主笑道:“…盛大人能请庄先生至登州,真是便宜了我家衡儿,这
些日子衡儿于府中多有叨扰,太太更是费心费力照看着,我这里多有过意
不去,就怕误了府中哥儿读书。”
  王氏也笑着回道:“几个哥儿一块儿读书倒比独个儿强些,衡哥儿又
是个懂事知礼孩子,谈不上什么叨扰,郡主娘娘大可放心。”
  郡主扶了扶鬓边珠钗,看了一眼长柏,眼中颇有满意之色:“这倒是。
你家大哥儿有衡儿一起读书,自是更好了。”话说很有礼,神色间却难掩
一股傲色,仿佛齐衡在盛府读书是给了他们面子似,王氏眼神垂下,不语。
  这种时候就看出盛紘本事了,明兰第一次看见自家父亲在上级面前表
现,不卑不亢,长袖善舞,说话得体又知道尊讳,他朗声道:“读书靠多
是自己用功,那些苦寒出身士子何尝有这般那般讲究,太祖爷时刘李二相,
先帝时三杨,纵横捭阖,运筹帷幄,何等能耐,他们可也都是贫寒子弟出
身,那可真是叫人敬佩!”
  开刘相正是齐大人外祖父,齐大人素来最景仰这位先祖,听了面色大
好,赞道:“正是!咱们两家虽境况好些,可你们也不许懈怠,堕了祖宗
名声。”
  这话是对着男孩子们说,盛家三个男孩和齐衡一起站起来,垂首应声,
齐大人见盛紘三个儿子都生眉目清秀,不由得道:“盛兄好福气,三位公
子俱是一表人才。”又看看几个女孩,道:“儿女旺盛乃阖家之福。”
  郡主娘娘顿时神色有些不自在,不过这几抹不虞转眼即逝,见郡主不
高兴,王氏自是知道前后,便笑道:“虽说多子多福,可咱们又不是那庄
户人家,急等着男丁干活争产,所谓儿好不用多,要是争气呢一个就够了,
要是不争气呀,越多越头痛。”
  郡主娘娘眉眼展开,笑道:“姐姐说是。”
  说着随手拉过一旁如兰,细细看起来,不住夸她端庄大方,十分喜欢
等等,又摘下腕子上一个玉镯给如兰套上,如兰被夸满脸通红,神色间颇
有得色,故意瞥了墨兰和明兰一样,眼中似有示威。墨兰脸色苍白,自她
进屋后只接过礼物时说了句话,至此便没有机会开口,细白手紧紧攥住手
绢,明兰正捏着那个锦绣荷包细细感觉,猜度着里面是什么,根本没看见
如兰眼色。
  这边郡主和王氏拉着如兰说着话,那边盛紘和齐大人正对着四个男孩
考教学问,齐大人早年也是一上进青年,可惜还没等他去考科举便受了萌
封,虽说后来官做不小,但看见那些正途出身科甲官员总觉得底气不足,
所以对读书好少年郎都十分赏识,问过几句后,发觉长枫侃侃而言,出口
成章,而长柏却惜字如金,一派虚涵若谷,齐大人忍不住对盛紘言道:
“贵长公子端一副当年王家老大人品格。”
  他口中这位王家老大人便是王氏亡父,长柏外祖父。
  这位王家外祖父当年是屈指可数得了善终能臣干吏,历经三朝不倒,
低调沉稳,无论高起低落都荣辱不惊,无论伺候哪个皇帝,就算一开始有
心结,最后都不得不欣赏重用,堪称一代人杰。很可惜,王家几个舅舅才
干学问都并不出众,但凭着祖萌和皇帝顾念,还是稳当做着官,让盛紘好
生羡慕。
  其实长柏样貌酷似盛紘,但秉性却奇异转了弯,拷贝了四分之一血缘
外祖父,盛紘虽然不是很喜欢王氏,但对她带来优良基因十分满意,不过
当他面对形神皆似自己次子长枫时,心情不免又有些微妙变化。盛紘道:
“若真像了泰山老大人便好了,就怕只是画虎不成。”不论多满意,父亲
嘴里往往吐不出儿子象牙来。
  盛紘和齐大人扯着长柏回忆起王老太爷音容笑貌,王氏和平宁郡主扯
着如兰说话,王氏三句话不离本行,忍不住夸起自家女儿这儿好那儿好来
了待到王氏夸如兰夸到针线时,郡主眼光闪了闪,瞥见一旁幼小娇憨小明
兰,心里一动,忽道:“我正要说这个呢;说起来我要谢谢你家六姑娘了。”
  王氏呆了呆,平宁郡主笑着把齐衡招过来,齐衡看见坐在一旁明兰,
小女孩正一脸茫然,齐衡好笑,便细细说了原委;那日盛老太太吩咐明兰
给长柏做些活计之后,明兰立刻贯彻执行,她打听了考场之内所有衣物都
不能是夹层,又想到秋深天寒,便从库房里找出一大块厚绒来,细细裁开
了,做成一对从脚尖一直套到大腿护膝(类似长筒袜),谁知叫某天来蹭
饭齐衡看见了,觉着好玩,便也要了一对,在奉上一本绝版《镜花错针谱》
后,明兰勉为其难答应了。
  “刚到济南前两日还好,谁知开考前一日天儿忽阴冷起来,坐在那石
板搭号舍里头,一股子寒气就从脚下蔓上来,亏得有六妹妹做护膝,一点
儿也没冻着。”长柏这时也过来了,站到王氏身旁,温言道。
  郡主笑道:“衡儿,还不谢谢六姑娘,她小小年纪就这般伶俐,真是
难得。”
  齐衡撇了撇眉毛,道:“谢是要谢,可账也是要算。”
  “什么账?”如兰惊疑不定去看明兰。
  齐衡走到明兰面前,哼道:“你在我那护膝上绣了什么?”
  明兰把小手一摊,无辜道:“没什么呀?考场里不准有字,我就绣了
个记号在护膝上,免丢了呀。”
  齐衡笑出一口漂亮白牙:“就知道你个小丫头会赖!”然后转身对一
个小丫头吩咐了几句话,转过来继续说,“她在则诚兄护膝边上各绣了一
颗小小松柏,端是苍劲挺拔,可是她在我护膝上绣了…哼哼…”
  这时那小丫鬟回来了,齐衡接过丫鬟手里一团毛茸茸物事,拿到众人
面前,只见叠好生整齐一团绒布上闪着一小片东西,众人凑上去瞧——上
面端端正正绣着一只小小金元宝,圆滚滚胖嘟嘟,憨态可掬,甚是有趣。
  王氏失笑道:“这是何意?”
  郡主娘娘倒是明白了:“哦,衡哥儿字元若,元宝元,你便绣了这个?”
  明兰红着脸点点头,一小下一小下缩到长柏背后去,长柏也很讲义气
挡在前头。
  大家看看俊秀飘逸齐衡,再看看那只肥头大耳小金元宝,顿时都笑了
起来,连如兰和墨兰也捂着帕子笑着,小长栋掩着小嘴咯咯不停。
  齐衡故意捏了把明兰小耳朵,道:“即便我比不上你兄长,也不至于
像只金元宝呀!小丫头,你偏心偏没边儿了!瞧我以后还给不给你带好玩!”
  明兰被当众揪耳朵,白胖一张小脸窘涨红,用力扯开齐衡手,拼命争
辩道:“你字里面元,元宝元,不都是一个字嘛!金元宝那么大那么胖,
可费了我不少金线!你不喜欢金元宝,那我下回绣元宵好了!”
  众人几乎笑倒,那边齐大人和盛紘也听见了,盛紘指着明兰笑道:
“你个小丫头,都快胖跟元宵一个样儿了!”
  明兰一边捂着耳朵,一边卖傻装乖,偷眼去看王氏,发现她似乎并未
不高兴,有些放心,再去看如兰和墨兰,却见她们脸色略有僵硬;明兰心
里一沉,她很清楚,她扮演无知孩童日子已经不多了。
  第29回
  明兰很清楚,自己住在寿安堂好处不单是吃穿用度提升,而是一种舒
畅生活节奏,不必仰人鼻息看人脸色,可以娇憨自在过日子;在寿安堂住
了这些年,明兰从来不曾受到过王氏刁难,和兄弟姐妹更是没说过几句话,
每日和盛老太太腻在一块儿,在她跟前读书写字或做针线,晚上便睡在老
太太隔壁。
  如兰每次心里不平衡时,也想给明兰寻些麻烦,可如果她要找明兰,
必得经过重重关卡,寿安堂大门,正屋里房妈妈,梢间里崔妈妈,待她一
路杀进梨花橱逮住明兰,盛老太太就在隔壁念经,她又如何找茬,连给王
氏请安都被老太太推说年纪小身体不好给暂免了。
  自从搬进寿安堂,再无一人给明兰受过气白过眼,盛老太太对她种种
维护,明兰心里一清二楚,也万分感激,可是随着墨兰搬入葳蕤轩,明兰
知道这种愉快日子快要结束了。
  “…姑娘们渐渐大了,该有自己屋子了,葳蕤轩如今还空着一处,不
如让明兰搬过去,也好让她们姊妹多相处些日子,回头嫁了人也不知何日
才能相见。”长柏中举回来后一日,王氏来请安时,笑着对盛老太太说道。
  在里屋写字明兰听见了,心里咯噔一声,看了眼炕几对面正帮她磨墨
丹橘,她也是一震,外间一时无声音,只有盛老太太低低咳嗽声,这时房
妈妈笑着说:“太太说是,昨儿个老太太还同我说该让六姑娘自个儿住了;
……可是,太太也知道,这些年亏得有了六姑娘,这寿安堂热闹活泛许多,
老太太身子虽说好些了,可这要是…….”
  房妈妈拖长了声音,王氏神色有些尴尬:“倒是我疏忽了,自然是老
太太身子要紧;只是叫别家知道家里就明兰没自己屋子,还以为我刻薄明
兰呢…”
  房妈妈忙接过话:“太太说也有理,不单她们姐妹要多处着,姑娘大
了也得学着管自己屋子,没老腻在祖母身边长不大;是以老太太说了,不
如就将寿安堂东侧空着那排屋子收拾出来让六姑娘住,那儿离寿安堂和葳
蕤轩都近不是?”
  这个提议十分和谐,王氏同意了,立刻指挥人手收拾屋子去了,明兰
惴惴从里屋出来,走到盛老太太跟前,低着头拉着祖母苍老手,摇啊摇,
盛老太太把小女孩拉上炕床,心疼搂着,良久方道:“你总学着自己过日
子,怎么管制丫鬟婆子,银钱收支,和兄弟姐妹们来往,…祖母不能挡在
你前头一辈子啊。'~www.79Xs.COM又更新了~~'”
  明兰抬头看着盛老太太布满皱纹脸,灰浊老迈眸子,只觉得心里一酸,
怔怔掉下眼泪来,埋到祖母怀里:“…明兰会乖乖,一定不给祖母丢人。”
  ……
  小姐住绣楼多是南方特产,北方人素喜高阔爽朗,所以流行独立小院,
寿安堂东侧那处小院原先不过是个赏雪看湖别院,规模不及葳蕤轩一半大,
王氏连着收拾了三次,盛老太太看了都不喜,说太过简陋不适居住。被盛
紘知道了后,立刻请了泥瓦木匠将那小院里外整修了一边,重新粉刷油漆
修葺,足足弄到过年盛老太太才点头,发话等开年便让明兰搬过去。经过
这一折腾,盛府上下都知道六姑娘明兰是盛老太太心头肉,便是搬出了寿
安堂众人也不敢怠慢轻视。
  因为这个缘故,这个年明兰过格外抑郁,给祖宗牌位磕头时泪眼汪汪,
看着烟花都会平白掉两颗泪,日日扭着盛老太太不肯放手,连睡觉都赖在
祖母屋里,常常睡醒了脸上都是湿,盛老太太每每瞧见了也是一番叹息,
却并不言语。
  出了正月,老太太挑了个风和日丽好日子,房妈妈点齐了兵马,将明
兰一干事物打点清楚,浩浩荡荡搬家去了,明兰拜别了盛老太太,一步三
回头离开了寿安堂,这个世界她第一个可能也是唯一一个避风港湾,那里
有全然无私关心她爱护她祖母,可是,这世上没有人能为她遮风挡雨一辈
子,这世界终得她自己去面对。
  搬新家前一天,明兰捧着新做好扇套去找盛长柏,请他给她小院题个
名字,其实她倒有一肚子好名字,什么‘潇湘馆’‘蘅芜苑’‘秋爽斋’
‘稻香村’‘芦雪庵’,一个比一个文绉绉,只是想起那些薄命女子下场,
觉得还是不要触这个霉头好。
  长柏哥哥收了润笔费,立即文思泉涌,大笔一挥——暮苍斋。
  暮苍斋有三间坐北朝南大屋,正中被明兰做了正堂,充当客厅,左梢
间做了卧室,右梢间做了书房,大屋两侧各一间耳房,前后再两进抱厦,
供丫鬟婆子们住;这地方十分临近寿安堂,基本上被寿安堂外园子包裹来
里头,一条回廊连接两地,如果这里明兰惨叫一声,那里盛老太太立刻就
能听见赶来救火。老太太用心良苦,明兰十分感动。
  盛家六姑娘基本配备是崔妈妈一名,大丫鬟两个,小丫鬟四至六名,
外屋杂役小幺儿不等,比墨兰如兰排场是差远了,不过暮苍斋原就小,明
兰又怕人多是非多,乐得顶着谦虚名头不添人;况且盛紘素来重官声,不
肯弄出骄奢之风,是以盛家小姐月例银子是二两白银,不过这是明面上账,
事实上如兰有王氏资助,墨兰有林姨娘赞助,盛老太太也每月给明兰另行
送钱,大家心照不宣罢了。
  乔迁那日,盛老太太坐镇正堂,兄弟姊妹们都来祝贺,长柏哥哥送了
个润泽如玉汝窑花囊,上头还插着几支鲜嫩红梅;如兰送了一个雕花绘彩
花鸟大理石笔筒;长枫送了一整套《山海志》;墨兰送了一对手书门联和
一副亲绘渔翁垂钓图;最后长栋畏缩拿出贺礼,香姨娘亲手绣春夏秋冬四
季整套帐帘,分别粉翠蓝杏四色,绣着四季斑斓花鸟鱼虫,甚是精致,看
着长栋一副不好意思样子,明兰偷偷凑到他耳旁:“告诉姨娘,我很喜欢。”
  小长栋立刻面上喜色。
  第二天一早,明兰破例没有睡懒觉,早早到了寿安堂请安,瞧见也是
眼皮发肿盛老太太,祖孙俩搂着又是一顿好叙,盛老太太把明兰前前后后
看了三遍,活似孙女在外头睡了一夜便掉了三斤肉一般,叨叨着问暖阁漏
不漏风,地龙热不热,炕床烧怎么样?
  坐在一旁王氏端着茶碗,表情有些复杂,早年婆媳没有闹翻时候,她
也当过一阵子好儿媳,其实盛老太太这人颇难伺候,秉性高傲清冷,多说
笑两句她嫌人家闹,多殷勤些她嫌人家烦,多关心体贴她些她又觉得被人
干涉,即便是当初林姨娘养在她身边时也没见她怎么热络,因是王氏当初
便不愿意如兰来寿安堂受冷遇,也不知这六丫头烧对了哪路香,竟这般受
宠;当初刘昆家提醒该把明兰迁出来了,她并不放在心上,细想起来倒是
有理。
  如果将来非要将明兰记在自己名下,那自己也得端起嫡母款儿来,该
培养感情就培养感情,该教导就教导;而且姑娘家大了,老是在寿安堂里,
那齐衡进进出出多有牵涉,也是不好;重要是,最近陡然发现,在老太太
教育下明兰行止得体,读书女红都多有进益,反观自己如兰却依旧一派天
真直率,专会和墨兰斗气使性,全无长进,把明兰迁出来,也好让如兰多
和她处处,多少有些好影响。末了,王氏在外头也有个好名声。
  想到这里,王氏心情舒畅许多,端起茶碗呷了一口,三个女儿请安比
两个看起来排场些了不是。
  搬入暮苍斋第二天,明兰就积极了履行义务,在寿安堂吃过早饭后,
让丹橘看家,带着小桃和燕草去了正院给王氏请安,看见两个姐姐已经坐
在房里,正面是铺锦堆棉炕床,墨兰和如兰面对面分坐在两边,时不时冷
眼对看上一眼,宛如王八和绿豆。
  明兰暗叹一声,心道终于开始了;走到当中,笑道:“两位姐姐好,
瞧着是我迟了。”一边说,一边不动声色坐到如兰旁边,只是老太太拉着
她多说了两句,寿安堂离王氏这里又远,不过如果她能拿出当年800米达标
功力来也能及时赶到,可惜这年头小姐连大步子都不能迈一下,害她只能
关起门偷偷做些广播体操和瑜伽锻炼身体。
  墨兰当即冷笑一声:“六妹妹是老太太心头肉,便是迟了会儿又什么
打紧?难到太太还敢为了这一刻半刻迟,来责罚妹妹不成?”
  明兰摸摸自己袖子,把衣襟抚平了,如同抚平自己心情,慢条斯理道:
“四姐姐一大清早好大火气,听姐姐说,太太若是不责罚我,便是太太没
胆量,若是责罚了我,老太太未免觉着不快,姐姐一句话可绕上了两位长
辈呀。”
  如兰睁大了一双眼睛,转脸看着明兰,满眼都是不敢相信和窃喜,那
边墨兰也是被噎住了,作为穿越者明兰可能不怎么记得,可是墨兰却清楚
记得五岁前明兰是何等懦弱好欺负,她不止一次使唤差遣过她,如兰也对
她呼呼喝喝不知多少次,可之后明兰被带进寿安堂后,便好几年都没怎么
相处了,平日见面也是只客套说几句,印象中只记得明兰十分老实懦弱,
呆呆傻傻。
  墨兰目光陡然锐利:“你…说什么?你怎如此污蔑!”
  明兰心里暗笑,和林姨娘一样,墨兰果然是外头柔弱内里强悍,其实
如果是真柔弱又如何混得今日风生水起,明兰浅笑:“哦,看来我误会了,
原来四姐姐不是想让太太责罚我呀。”
  墨兰气内伤,如兰长大了嘴,心里大喜,喜孜孜挽起明兰胳膊,亲热
道:“六妹妹以前身子不好,叫老太太免了给母亲请安,今日第一次来迟
了也没什么?适才香姨娘服侍我娘吃过早膳后,刘妈妈找母亲有事,几位
姨娘也叫去了,这会儿也还没出来呢,不妨事!”
  敌人敌人就是我朋友,这是王氏传给如兰理念,平日里她和墨兰斗嘴
十次里倒有七次要输,如今凭空降下外援,立刻精神大振;明兰如何不知
这里面弯弯绕,只不过选择站边最忌讳就是墙头草摇摆不明,有卫姨娘死
在前头,她和林姨娘这一边是好不到哪里去了。
  如兰找到了战友,拉着明兰说东说西,一会儿说新进袍子肉好吃回头
送些给明兰,一会儿又说她新得了幅《九九消寒图》要和明兰一起看:
“小时候六妹妹就和我住一块儿,可惜后来去寿安堂便不怎么亲近了,要
是咱们住一块儿就好了。”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