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狮城舌战

_17 (现代)
加坡是个小国,这一条件是否构成其现代化成功的条件?值得思考。从文化
上来说,由于这种原因,保持其原有文化的努力就得加倍。新加坡人口中主
要有华族、马来族和印度族三种,其中绝大多数人口是华族。因而,从总体
上说,还是可以称之为“华人社会”。其文化主体是华夏文化,尽管在现代
化过程中受到西方现代文明浪潮的层层冲刷,其文化选择还是华夏文化,政
府在保持和光大华夏文化方面花了很大气力。
从上述两个方面可见,新加坡改变一种文化因素较为容易,但要维护
一种文化因素就较为困难了。在人口众多的国家则相反,难的是改变其中的
一种文化因素,反过来说,一般毋庸做什么人为的努力,文化就会长久传承。
说到新加坡广播局举办华语辩论的初衷,倒也反映出一种历史和文化
上的反思。新加坡广播局举办辩论会的基本目的之一是推广华语,推广华语
文化。有一位先生在赛前的新闻招待会上说:我们要证明,华语不仅可以谈
人生,谈社会,谈历史,谈文学,而且也可以谈现代的高科技,现代的物理
学,现代的生物学,等等。我想这也反映了一种东西文化上的情结。在中国,
我想这不是一个问题,或者说没有人认真思考过这是一个问题。但是,实际
上是有问题:因为这个说法的前提就是认为科学技术是从西方传入东方的,
而基本的科学的概念在东方的语言中是没有的,基本上移译西方的概念。我
想语言的翻译是没有问题的,主要在于一个社会的共识和对概念内容的理
解。不过,这个问题带出的社会问题是:东方社会如何走向现代化?值得深
思。日本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后现代化社会,它的语言就有许多特色,主要是
外来语充斥,大多数直接用音译。而有些地区的发展,如香港和台湾,比较
多地在汉语里直接夹用英文单词,如同一种“语言三明治”。中国大陆的传
统是意译,有一个消化的过程,不过这几年,商场上流行音译,主要是为了
增加一点“洋气”,有时反而让人觉得土气。我想语言中出现的这些差别,
实际上反映了一个社会在变化中的态势,尤其是人们的心态。这不仅是语言

受到了现代化的挑战,而且也是一种文化受到了挑战。是不是如此呢?
受到了现代化的挑战,而且也是一种文化受到了挑战。是不是如此呢?
其中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华人社会的文化传统与现代西方文化的冲突问
题。1986年我在香港大学参加一次学术讨论会,香港大学的一位华裔教
授曾对我感叹说,香港社会令人有一种严重的孤独感,这种孤独基本上来自
文化传统的散失,香港人在英国当局治理下基本上接受西方教育的熏陶,中
国文化传统没有得到发扬光大。然而,华人社会不可能完全接受西方文化和
西方生活方式,在一种生造的文化氛围中感到冷漠、孤寂和无依无靠。自然,
这里说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感受。新加坡的情况与此既相似又不相似。新加坡
也有长期的殖民统治历史。新加坡于1819年开埠、归荷兰统治。1824年割让给英国,到1959年新加坡全面自治。除二次大战期间的1942年2月至1945年9月被日军占领外,由英国统治了一百多年。与香港
不同的是,新加坡自1959年起全面自治,后于1965年8月9日脱离
马来西亚联邦,成立了独立的新加坡共和国。此后由华人为主的政府进行治
理。前一阶段与香港有相同之处,后一阶段与香港有不同之处。如果说香港
由于政府的作用促进了西方文明的渐升,新加坡的境况又是如何呢?
来到新加坡,就会发现新加坡对华夏文化传统十分重视。在有些方面,
恐怕超过了所有的华人社会。如新加坡对儒家思想的提倡和推崇便是一例。
新加坡人保持了华人的优秀素质:勤劳、纯朴、好客。我们接触到的所有新
加坡华人,都给我们留下了热情友好,谦虚纯朴,彬彬有礼的印象。新加坡
华族本为华人,所以与其他地方的华人并无二致,黑头发,黄皮肤,黑眸子。
绝大部分华人都能讲十分流利且标准的华语,其水准远远高于香港的广东普
通话,也高于上海的普通话。会讲普通话,在新加坡衣食住行都没有障碍。
而且新加坡通行简化汉字,中国去的人没有障碍。而台湾倒用繁体字,大陆
的年轻一代多有不适;反过来也一样,台湾不少人不识简化汉字。
体现华夏文化精华的是伦理道德。在这个问题上,目前新加坡极力推
行儒家伦理。华人社会人际关系的核心为家庭伦理。新加坡的华人家庭带有
较浓烈的传统色彩。年轻人很多还住在父母家里,晚上外出一般出于礼貌也
会向父母说一下。父母也喜欢这样的合居生活。我曾到一位相当有地位的华
人家里作客,吃饭时他家里人在座。儿子已经大学毕业,但其父母对其问寒
问暖,不停地夹菜送汤。这种情形恐怕是华人社会典型的行为模式。在欧美
国家已难以想象。欧美国家的青年一旦长成,便离家独居,自己生活,不再
依靠父母。父母也觉得这样做天经地义。虽然近年来有“返古”之风,即子
女愿意留在父母身边,主要是独自生活费用昂贵,青年人不堪负担,但离家
独居还是主流。新加坡现代化后,亦有不少青年人自己去找“组屋”(一种
政府建造的低价出售的房屋)。但总体上说,华人社会的家庭观念依然存在,
并在很多方面主导着新加坡社会的生活。如此等等。总之,新加坡的华人保
持了较多的华人社会的传统。
新加坡提出的问题,或者说在辩论之外提出的问题,是一个中国要发
展的问题,这是众多的中国人对国家和民族的不解情结。从辩论这一件小事
上,反映出多少人对祖国的热烈希望。中国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中国在我们
的思维中,中国在我们的血液里,中国在我们的一切里。辩论,使我们每一
个人更深地体验到这一点。在出发前一天,我们应上海银河宾馆的盛情邀请,

前往那里住一晚上,以便第二天早上更顺利地抵达机场。那天,银河宾馆所
属的华亭集团总裁吴怀祥、副总裁沈懋兴,银河宾馆总经理朱馁根和团委书
记黄嘉宁等人一起请我们和校领导吃饭,言谈之中,那浓烈的中国情结,给
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晚上我们聚在银河宾馆的一间房间里,顿时感到肩
上的担子重了许多。在决赛结束的那天晚上,我打电话给前校长谢希德教授,
那时我反倒很平静,我说:“谢校长,我们赢了。”谢校长说:“谢谢你们。
我本来准备等电话等到12点钟。”我顿时很感动。后来听说她打了电话给
一些人,分享消息。那天晚上,我们乘地铁的时候,出站时发现多出来两个
人,一直跟着我们聊。我悄悄地问:“认识他们吗?”大家都说不认识。后
来那个人说:“我是中国人,是来这里发展商业的。我在地铁里听到中国人
胜利了,我就觉得兴奋,我们中国赢了!在地铁里一看是你们,就跟着你们
了。在国外,你就觉得中国是一个让人感动的字眼。”他们一直和我们走了
很久,然后才依依不舍地分手了。
前往那里住一晚上,以便第二天早上更顺利地抵达机场。那天,银河宾馆所
属的华亭集团总裁吴怀祥、副总裁沈懋兴,银河宾馆总经理朱馁根和团委书
记黄嘉宁等人一起请我们和校领导吃饭,言谈之中,那浓烈的中国情结,给
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晚上我们聚在银河宾馆的一间房间里,顿时感到肩
上的担子重了许多。在决赛结束的那天晚上,我打电话给前校长谢希德教授,
那时我反倒很平静,我说:“谢校长,我们赢了。”谢校长说:“谢谢你们。
我本来准备等电话等到12点钟。”我顿时很感动。后来听说她打了电话给
一些人,分享消息。那天晚上,我们乘地铁的时候,出站时发现多出来两个
人,一直跟着我们聊。我悄悄地问:“认识他们吗?”大家都说不认识。后
来那个人说:“我是中国人,是来这里发展商业的。我在地铁里听到中国人
胜利了,我就觉得兴奋,我们中国赢了!在地铁里一看是你们,就跟着你们
了。在国外,你就觉得中国是一个让人感动的字眼。”他们一直和我们走了
很久,然后才依依不舍地分手了。
我是罗洁。”罗洁是1988年复旦大学队的一辩,后来去了美国读书。
自走后,也没有联系,这会儿突然打电话到我的房间。罗洁问:“我们胜利
了没有?”我说:“胜了。”她说:“太好了。”我问:“1988年的事情忘
记了吗?”她说:“怎么可能?”因为时间太紧,我就赶快下楼去了。回到
上海,收到她已经寄来的几本畅销书。抵达上海虹桥机场的时候,一出海关,
竟然有那么多的人在迎接我和张一华,实在令我大吃一惊。我昨天夜里在电
话中告诉张霭珠老师,不要来接我们,也没有告诉我们的航班号。我很激动,
我们为复旦做了很少的一点事,但是大家给了我们太多的荣誉。这样的故事,
实在太多,不能一一道来。
这样多的人,从内心深处来说,只有一种解释,这就是大家对中国的
一种期望,而绝不是一种对个人的期望或情感。
中国的未来是什么?新加坡是一个现代化后的华人社会,它已经遇到
了西方文化带来的种种挑战,正在寻求应战的方法。这个过程对所有的华人
社会都是有启迪的。当然,新加坡并非十全十美,有一位美国教授对我说,
他不喜欢新加坡的生活格调。这里面包含了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差异。对
我们来说,重要的不是价值判断,而是这个“样本”提出的问题。目前,许
多地方的华人社会均在走向现代化,尤其是有十一亿人口的中国。1988
年,美国历史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写了一本书,名叫《大国的兴衰——1500年至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畅销不衰。他提出一个论断,
宣称美苏衰落不可逆转,世界进入多极时代,美国、苏联、西欧、日本和中
国将称雄于世,中国尚有差距,但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前景可观。这一天
会到来吗?如果到来了,中国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呢?这场挑战是世界各地
的华人社会共同面临的。新加坡的历程告诉我们,从现在起,我们就应当积
极研究现代化后的华人社会,特别是现代化后的中国社会。
我方在第三场时曾通过四辩表达了我们的思虑:
复旦四辩:光阴荏苒,逝者如斯。在物质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同时,
而人类的精神家园可谓是花果飘零。在这个时候,我们要警惕,人性本恶这
个基本命题。可喜的是,在东方的大地上,我们说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已

经从一阳来复开始走向了新的春天。我们也相信,通过传统文化的精华,必
将使人类从无节制的欲望中合理地扼制并加以引导,从他律走向自律,从执
法走向立法。人类才可能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黑夜给了我黑色的
眼睛,而我注定要用它来寻找光明。(第三场陈词)
经从一阳来复开始走向了新的春天。我们也相信,通过传统文化的精华,必
将使人类从无节制的欲望中合理地扼制并加以引导,从他律走向自律,从执
法走向立法。人类才可能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黑夜给了我黑色的
眼睛,而我注定要用它来寻找光明。(第三场陈词)
我们的队员,我可以说,我是爱他们的。辩论结束了,我无情地说出
了一个事实: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大家都不愿意听,因为这一场辩论使我
们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感情。我是轻易不动感情的,在这个时候,我也没有。
但是,我知道,我内心深处有着无比壮阔的感情的波澜。回忆着我们一起的
日日夜夜,我想到了张霭珠老师对整个辩论队的慈母般关怀,吾金教授每天
风里来雨里去的身影,尚立和他所带领的那一支兢兢业业的陪练队伍,一华
老师在新加坡每天明显消瘦的脸庞,姜丰在医院里时那焦急的眼神,季翔在
训练中精益求精的自我磨炼,严嘉始终昂扬高涨的斗志,昌建那始终虚弱的
身体以及他对自己多病的母亲的无限思念,张谦最后返回长沙时与我们告别
时的流连的深情,小兰被累得心力疲乏仍然坚持的毅力..他们都是有血有
肉的人,有自己鲜明性格的人,有自己特点的人,比起其他的人来说可能他
们的特点还要多一些,这一切的一切在我的脑海中是难以磨灭的。我的眼前,
依然闪现出那一幕幕难忘的情景。但是,社会往往是无情的,所谓“天若有
情天亦老”,社会总是让陌生的人相识,让相识的人熟悉,让熟悉的人知己,
让知己的人分离。也许,这才是人在社会上生活的本质规律。
通过辩论,辩论队员肯定是有所得的。我希望这些所得有利于年轻一
代更透彻地思考中国的未来发展。我们也一样。
闲话辩论心理
林尚立
辩论是一种游戏,但又不完全是游戏。说它是游戏,因为它按一定的
游戏规则进行;说它不完全是游戏,因为它的根本目的不是娱乐,而是讨论
问题,交锋思想,引起大众对某些重大社会问题的思考与关注。辩论赛是辩
论的游戏化,与辩论本身不同。辩论是为了探究问题,辩明真理,没有规则;
辩论赛是就一个问题,持相互对立观点的双方而展开的唇枪舌剑的较量,它
关注的不是问题的解决,而是辩论本身,因而,带有一定的表演性。
既然是比赛,就会有胜负。辩论赛是集知识、思辨、技巧于一体的智
能性活动,因而,比赛的胜负由诸多因素决定。就比赛本身而言,心理是决
定比赛胜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这里的心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辩手本身的
心理素质;二是辩手与观众沟通所营造的心理氛围。心理对辩论赛的作用,

犹如水对舟的作用:水可载舟,水亦可覆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心理氛围,
能够保证比赛按设定的战术方案进行,赢得主动,从而为获胜奠定基础;而
不良的心理状态与心理氛围,将可能使精心准备的思路、战术方案无法得到
体现,比赛陷于被动。
犹如水对舟的作用:水可载舟,水亦可覆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心理氛围,
能够保证比赛按设定的战术方案进行,赢得主动,从而为获胜奠定基础;而
不良的心理状态与心理氛围,将可能使精心准备的思路、战术方案无法得到
体现,比赛陷于被动。
一 辩论中的人格力量
辩论赛中,辩论正反两方的观点各持一端,都力图在陈述与辩论中证
明本方观点正确,对方观点站不住脚,越是高水平的精彩辩论,双方的观点
越是鲜明,交锋也越是激烈,因而,比赛中的一方要想完全说服对方,并因
此而获胜是基本不可能的。就本届大决赛而言,辩题是:人性本善,台大正
方,复旦反方,立场是:人性本恶。关于人性善、恶问题,中西方思想家讨
论了二千多年,至今依然争论不休。在就这么大问题的三十多分钟辩论中,
一方要想说服另一方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各方都可以找出许多理论和实
例来论证本方的立场。
哈佛大学的杜维明教授在评点这场大决赛时说:我听了正方一辩关于
人性本善的充满激情的陈述后,似乎被她说服了,而听了反方一辩关于人性
本恶所作的逻辑严密的陈述,似乎又被反方一辩说服了。杜维明教授的这段
评点,表明双方的立论都有一定的道理,也都能让人接受。显然,在这种双
方都言之有理、论之有据的辩论赛中,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在这短暂的时间里
说服对方或使对方在自己的立场上完全退却。在这样的比赛中,最后的胜负
就取决于哪一方能更好地说服观众和评委。
说服观众和评委,就是让观众和评委更乐于接受你方的表现,更乐于
认同你方的观点。
达此目的,靠两方面力量:一是以理服人,二是以德服人,前者是知
识的力量,后者是人格的力量。知识力量能使人们信服观点的论证,人格力
量则能使人们接受辩手本身,并进而在有意无意中相信和支持该辩手的论证
与反驳。
在辩论中,人格力量的首要基础是辩手言谈举止所表现出的完美人格
和高尚品德。能言善辩是做一位辩手的基本素质,但所言所辩要让人接受,
首先让人接受的不是所言所辩的内容本身,而是辩手自身。如果一位辩手,
无法让人心悦诚服地接受和认同,那么他所说的观点和所作的反驳在使人接
受的过程中就会大打折扣。对此,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智者亚里士多德在两
千三百年前就有精辟的论断:“与其他人比较,人们更容易和更坚定地相信
完美的人:无论在什么问题上都是这样,而且当一个问题意见分歧又不能确
切断定时,更是这样。
某些作者在有关雄辩术的论文中认为,讲演者表现出的人格完善丝毫
不能增加其劝导能力,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恰恰相反,他的个人特点可以永远被看作是他所拥有的最有效的劝导
手段。”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论断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中得到了充分证明。
由此可见,要做一个好辩手,就必须首先争取做一个完善的人,如果
人格不完美,做人的品位不高,那么再怎么伶牙俐齿的辩手,在常人眼里,

都只不过是巧舌如簧的辩手,而不是真正的辩才。具有完美人格和高尚品德
的人,在其言谈举止中,就会充分体现出人类的智慧和人性的优美。柏拉图
说:“如果有一个人,在心灵里有内在的精神状态的美,在有形的体态举止
上也有同一种的与之相应的调和的美,——这样一个兼美者,在一个能够沉
思的鉴赏家眼中岂不是一个最美的景观?”无疑,当一个具有充分人格力量
的辩手将艺术化的辩论技巧,优美的辩论风度与完美的心灵和品德高度统一
在一起时,他所展现给人们的将不仅仅是辩论本身,他将给人们展现一种智
慧的艺术、一种善的艺术和一种美的艺术。我十分欣赏本届大决赛中,复旦
大学代表队四辩在总结人性本恶,但人经过教化将趋向善这样基本立论时所
说的最后一句话:“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要用它来寻找光明。”词
语虽简短普通,但却能让人感受到其中智慧、善和美的统一,体会到一种内
在的人格力量,因而,在观众中引起的共鸣十分强烈。
都只不过是巧舌如簧的辩手,而不是真正的辩才。具有完美人格和高尚品德
的人,在其言谈举止中,就会充分体现出人类的智慧和人性的优美。柏拉图
说:“如果有一个人,在心灵里有内在的精神状态的美,在有形的体态举止
上也有同一种的与之相应的调和的美,——这样一个兼美者,在一个能够沉
思的鉴赏家眼中岂不是一个最美的景观?”无疑,当一个具有充分人格力量
的辩手将艺术化的辩论技巧,优美的辩论风度与完美的心灵和品德高度统一
在一起时,他所展现给人们的将不仅仅是辩论本身,他将给人们展现一种智
慧的艺术、一种善的艺术和一种美的艺术。我十分欣赏本届大决赛中,复旦
大学代表队四辩在总结人性本恶,但人经过教化将趋向善这样基本立论时所
说的最后一句话:“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要用它来寻找光明。”词
语虽简短普通,但却能让人感受到其中智慧、善和美的统一,体会到一种内
在的人格力量,因而,在观众中引起的共鸣十分强烈。
在这样情况下,谁精通哪一领域的知识,谁就是哪一领域的权威,谁
知识积累越丰富,谁就对问题越有发言权。任何人都无法研究尽所有的社会
问题,但真正的辩才却应该能够辩论所有的社会问题,并说服别人认同或支
持自己的看法。这其中靠的不是三寸不烂之舌,而是辩手本身的知识积累和
理论素养。深厚的知识积累,能使辩手在辩论中旁征博引,融会贯通,滴水
不漏,使对手无机可乘;良好的理论修养,则能使辩手更深、更新、更广地
把握辩题,判断是非,应对问题,使对手感到遥不可及。深厚的知识底蕴和
良好的理论素养的有机结合,将在一定程度上带给辩手某种超凡脱俗的魅
力,从而给人一种权威感和信任感。这些无疑都丰富了辩手的人格力量。心
理学的实验证明,能给人一种权威感和信任感的人,其思想和看法易对人产
生影响。对辩论赛来说,这种影响力越强,越有利于最终获胜。
俗话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里的“道”,既含有“理”,也含有
“德”。“理”和“德”是世界文化普遍认同的基本价值,中华文化尤为重视。
因此,以德服人是符合人类文化价值倾向的,尤其符合中华文化的价值倾向。
在中华文化中,德具有至上的地位,中国人在追求人生的“三大不朽”(立
德、立功、立言)中,将立德置于首位。“德”是中华文化所崇尚的一个最
高价值,所以,在申办奥运时,设在蒙特卡洛路易斯饭店里的北京奥申代表
团展示室所悬挂的一条醒目对联是:“德无量寿无量,日长明月长明”,其所
表达的精神就是:以“德”服人。在这样的文化精神下,辩论赛中以德服人
就更具价值和意义:有“德”,就能在更高的价值层面上把握辩题,判明是
非;有“德”,就能与观众在精神上获得共鸣,从而为比赛营造良好的心理
氛围;有“德”,就能得到观众的同情、支持和认同,从而获得取胜的力量;
有“德”,就会形成“真理在手,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良好心境,从而在辩
论中从容不迫,应对自如。以德服人,是人格力量的胜利。人格的力量虽然
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在辩论赛中所起的作用却是决定性的。
二 辩论赛前的心理调节
从接到辩题到正式比赛,一般都有赛前准备过程。在这过程中,除了
要精心思考立论,收集材料,组织论据外,还要充分做好赛前的心理调节。
由于赛前准备都比较紧张,所以人们常常注意了前半部分的工作,而忽略了

后半部分的工作,也就是说抓了“硬件”,忽略了“软件”,结果经常是后悔
莫及。任何比赛都要注意赛前的心理调节,辩论赛更应该注意,因为辩论赛
中由于紧张说错一句话而被对方抓住,就完全有可能导致整场比赛优势的丧
失,陷入全面被动。因此,赛前的心理调节是准备辩论赛的一项十分重要的
基础性工作。根据自己的体会,我认为赛前的心理调节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后半部分的工作,也就是说抓了“硬件”,忽略了“软件”,结果经常是后悔
莫及。任何比赛都要注意赛前的心理调节,辩论赛更应该注意,因为辩论赛
中由于紧张说错一句话而被对方抓住,就完全有可能导致整场比赛优势的丧
失,陷入全面被动。因此,赛前的心理调节是准备辩论赛的一项十分重要的
基础性工作。根据自己的体会,我认为赛前的心理调节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这种协调显然不是让立论服从自己的信念,相反,而是让自己的思想
和情感向立论靠拢,并尽可能地将立论内化为自己的信念,那怕是暂时的。
这个过程应该是在对辩题作全面、科学的分析,并形成具有一定科学性的立
论中完成。因而,在这个过程中,不是完全摒弃自己原有的信念,相反,应
积极地将自己的信念带进去,在分析和思考中努力找到立论与自己信念的契
合点,这样就能很快地将原先不愿接受的立场转化为自己从心里认同的立
场。显然,认知协调是一个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接受过程,而不是被动的
接受过程。俗话说:据理力争。如果心理上无法接受辩论所应据的“理”,
那么不论怎么“争”都将是无力的。世上许多事都是知易行难。协调认知的
重要性,理论上大家都清楚,但真要哪个人去实践就难了。本届大决赛的辩
题是:人性本善。在准备辩题的正方时,我们队的队员从立论到逻辑推演都
统一得比较快,因为,人性本善都是大家心之所向。可是到了准备辩题的反
方时,大家的心就不那么统一和顺畅,总觉得有些解不开的疙瘩和理不清的
思路。后来几经反复,不知费了多少口舌,争了多少次,临走前才把基本观
点一致起来,并为每个辩手所接受。正是因为大家最终都从心理上接受了人
性本恶,但教化能使人抑恶扬善这一基本立论,所以大决赛中,每个队员都
显得比较胸有成竹,对自己的立论和观点充满信心,相信它就是真理。这种
精神和心理状态为最后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二,个体与群体的心理协调。辩论赛是由各方四人组队进行的,是

一种团体性的比赛。在立场确定的情况下,四个辩手都应在同一立场上与对
手作刀来剑往的较量。一旦哪个辩手游离了本方立场,整个队将陷入被动挨
打的局面。所以,这种辩论赛十分强调四个队员之间的默契和协同作战的整
体意识。要形成默契,四个队员就要心心相通;要能协同作战,形成整体,
就要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使个体真正融入群体,使群体变成一体,在
辩论场上异口同声。
一种团体性的比赛。在立场确定的情况下,四个辩手都应在同一立场上与对
手作刀来剑往的较量。一旦哪个辩手游离了本方立场,整个队将陷入被动挨
打的局面。所以,这种辩论赛十分强调四个队员之间的默契和协同作战的整
体意识。要形成默契,四个队员就要心心相通;要能协同作战,形成整体,
就要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使个体真正融入群体,使群体变成一体,在
辩论场上异口同声。
杜维明教授在评点大决赛的两支队伍表现时,认为复旦大学代表队在
比赛中表现了一种流动的整体意识,并对此表示赞赏。实际上,这种流动的
整体意识既是复旦代表队在整场辩论中在理论和逻辑上的层层推进过程的反
映,也是复旦代表队整体协同作战的意识与风格的反映。纵观整个比赛过程,
可以看到整体协调作战的意识与风格是复旦代表队取得最后胜利的一个关键
性因素。一个队的整体风格,是靠四个队员来共同塑造的;一个队的比赛,
是由四个队员来共同完成的,因此,对每个队来说,除了要有良好的默契外,
还要有良好的整体意识。每个队员肯定有每个队员的风格与习惯。每个队可
以根据不同风格队员的组合来设计整个队,但是任何一个有风格的队伍都不
是不同风格队员的简单组合,其风格都是根据队员的不同风格所作的再设计
结果。因此,在组队参加比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队员的风格与
整队风格对每个队员要求之间的矛盾,从而在心理上导致个体与群体的不协
调。在这样情况下,就必须有一个协调与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应是消极
的适应,而应是积极的配合。不否认按整体风格要求,个别队员的长处或者
说某些富有创意的精彩表现会受到抑制,但是如果这种抑制能带来整体效果
是完全值得的。一个队的整体风格是一种有机的风格,它应在队员的自觉选
择中形成。一旦一个队整体风格对每个队员的要求确定下来,也就同时确定
了每个队员在比赛中要表达的内容及其表达的方式。因此,一个队员要能自
觉地适应整体的风格及其要求,就应该有很好的整体意识,协调好个体心理

与群体要求之间的差异,明确自己在比赛中所“扮演”的角色。说得明白些,
就是在整体中,每个队员都应有舍得牺牲自己风格和表现机会的心理素质,
只有这样,流动的整体意识才能形成。如果每个人都”扮演”好自己应该“演”
的角色,那么整体就会光彩耀人。复旦代表队之所以能给人一种强烈的整体
感,主要就是因为每个队员都很好地“扮演”所应“演”的角色,显示出鲜
明的个性。新加坡人对他们四个人的风格作了很个性化的总结:姜丰:亲切,
不温不火;季翔:严肃,理性;严嘉:机智,幽默;蒋昌建:成熟,稳重。
正是这四个个性与风格鲜明的辩手,才组成了一支强有力的队伍。
与群体要求之间的差异,明确自己在比赛中所“扮演”的角色。说得明白些,
就是在整体中,每个队员都应有舍得牺牲自己风格和表现机会的心理素质,
只有这样,流动的整体意识才能形成。如果每个人都”扮演”好自己应该“演”
的角色,那么整体就会光彩耀人。复旦代表队之所以能给人一种强烈的整体
感,主要就是因为每个队员都很好地“扮演”所应“演”的角色,显示出鲜
明的个性。新加坡人对他们四个人的风格作了很个性化的总结:姜丰:亲切,
不温不火;季翔:严肃,理性;严嘉:机智,幽默;蒋昌建:成熟,稳重。
正是这四个个性与风格鲜明的辩手,才组成了一支强有力的队伍。
赛前的心理调动是靠个人的自我调节、激励,队员间的相互鼓励和教
练的积极引导来共同完成的。赛前,每个辩手都会不同程度地感到压力、紧
张。一旦压力感太强,紧张过度,人就很难进入兴奋状态,这时感情也就很
难调动。因此,赛前进行必要的心理放松和情绪调整,是每个辩手必须做的
工作。在这次复旦代表队的训练中,我主要指导陪练队伍的比赛。
陪练队在赛前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在他们看来,与正式队比赛,赢一
场赚一场,输了,不赚也不赔,因此,他们在正式开始比赛后,有些队员很
快就兴奋起来,而且感情十分投入。由于心理相对比较放松,没什么顾虑,
所以,有些队员也会不时地调侃正式队员,出一些事先没准备的幽默。陪练
队员的表现说明:赛前辩手自我心理的调动与调节对辩手在比赛中的表现具
有决定性的作用。赛前辩手的自我心理调节,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采用不同
的方法:如和别人说笑话,放松一下,提前到现场感受气氛;四周走走看看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