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人际关系圣经:看透人性的弱点

阿尔贝隆尼(意)
必读网(http://www.beduu.com)整理
第1节:假面具(1)
  第一章 人性的光明与黑暗
  假面具
  每一个人都会学习如何包装自己的外表,使自己受欢迎。一位母亲不仅教导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需求及欲望--特别是倾向暴力、冲动的一面,还会教导孩子替别人着想、考虑到其他人也有自己的禁忌。她们同时也告诫孩子们:愿望不会一次全部实现,孩子们必须学会接受这个事实,不能对这种情形有所抱怨。对弗洛伊德而言,"自我"就是由自己的冲动与团体生活需求之间的妥协形成的,这正是文明社会在形成的过程中带给每个人的沉重负担。
  每个人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和他的社会地位一样,都有特殊的要求。他必须发展某些特质,或压抑另外一些特质--就像戴上面具一样。就算是在最亲密的人际关系中,例如亲子、夫妻、朋友甚至情人之间,都必须依照某些规则,小心行事。在这些关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无心的过失,而受到伤害的一方只能自我克制,不能采取报复或攻击性的行为。"以牙还牙"的原则只能用在敌人身上,互相喜爱的人必须学会真心宽恕对方。
  但是绝大多数的人并不会消化、吸收这种学习到的行为,让它变成自己人格的一部分。这些行为只是一个外壳,一个掩护冲动本性的面具,一个保护、隐藏不同人格的盔甲;有时这个面具甚至呈现出一个和真实性格完全相反的人格。贪婪的人会用慷慨的假象掩饰自己的贪婪,结果却造成了浪费--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得到别人的赞赏,他们在过度慷慨之下反而造成无谓的浪费。
  同样的,吝啬的人会用节俭、谨慎、有智慧的面具隐藏自己的本性;只不过真正节俭的人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只有在因为贫困而担心未来的生活时,节俭才是一种慷慨,就像节俭的母亲是为了自己儿女的需求着想才省吃俭用的。
  当人们放弃一段友好的关系,当他们争吵、断绝关系时,观察这些面具、盔甲的消失过程是很有趣的一件事。人们会在最严重的争执中撕下所有的面具,因为它们已经没有用了;他们已经没有必要对外塑造一个和蔼的形象,而对方的友善和好感对他们也毫无用处了。一个人抛开宽恕和谐的面具之后,他以前一直小心隐藏、不为人知的一面就会显露出来。
  现在让我们以之前提到的两种人--贪婪的人和吝啬的人为例。当贪婪的人终止一段关系时,他们想要夺取一切的个性立刻显露无遗。他们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所有的东西,就算用抢的方法也在所不惜。有些人离婚时甚至会将保险箱一扫而空,把家具全部搬走。贪婪的人和吝啬的人不一样,他们不在乎一个物品是否有价值,他们会连没有价值的小东西也拿走--一个摆饰,一叠白纸,甚至是一面纪念奖牌。在争夺遗产时,他们不惜用偷的方法也要把东西弄到手。争执会在这种人心中引起一股无法抗拒的掠夺欲望,让他们沉醉在强烈的满足感中。他们完全不会考虑自己的行为有没有任何不良的后遗症。
第2节:假面具(2)
  吝啬的人则会以不同的方式流露出真正的自我。吝啬的人对物品价值的判断力远远超出贪婪的人数倍。只要一段关系中出现小小的不如意,这种人就会开始把最贵重的物品据为己有。一般的人际关系都会不时发生摩擦及冲突,这不但使吝啬的人得到的物品数量日渐庞大,还让他们用"未雨绸缪"来解释这种行为。吝啬的人的另一个特点是:除了累积物质之外,他们还会储存"记忆",这种人对自己受到的委屈会一直耿耿于怀;他们并不是因为害怕,所以不敢把心中的怨恨形诸于色,而是因为吝于表达感情--他们连愤怒之情也吝于给予。正是因为过度克制,所以他们更容易通过报复讨回所谓的公道。
  观察隐藏嫉妒心的人也很有意思。嫉妒通常会隐藏在对不公平待遇的愤怒之下;而嫉妒最原始的本质就是地位低的人对地位高的人的怨恨。嫉妒产生的第一步是确认彼此之间的差距。此时可能会产生试图消除这些差距的行为--提升自己来拉近与对方的距离,属于羡慕或模仿,嫉妒则是通过贬低对方的价值、把对方拉低到自己的等级来消除这些差距。嫉妒心强的人会一直想向自己和大众证明成功者不配得到这些赞赏。所以,当我们遇到一些永远都愤愤不平、永远都见不得别人成功、跟别人谈话时永远都是用酸溜溜的口气、对别人做的事永远都抱持怀疑或批评态度的人时,不要怀疑,这些人可能都戴着假面具隐藏自己的嫉妒。他们就是尼采和席勒所说的"愤怒的人们"。
  当这种人和别人发生争执、断绝关系时,他们隐藏在灵魂深处的真实面目--也就是拼命控诉他人的无情法官--就会出现。每个人在争执中都会翻出旧账、挑出对方最难堪的错误,但是一般人也会记得甜蜜的时光和对方的种种优点。当嫉妒心重的人发生争执时,他们把对方的优点忘得一干二净,满脑子只记得对方的缺点。他们的脑海中浮现出一连串令他们感到极度愤怒、只能不停谴责的恶行,此时他们会完全沉醉在扮演大法官的角色中。
  真正慷慨的人也会在争执中显露出真正的性格。为了保护自己不被贪婪的人不断剥削、利用,这种人有时会表现出一副冷酷、漠不关心的样子。他们会试着维持客观的立场,但是一旦关系决裂,这种安宁的假象被粉碎时,他们往往会手足无措,感到非常不安。他们最常见的反应是不解,接着会想找出自己的错误,并且责备自己没有试着挽回情势。慷慨的人会尽可能避免对立和冲突,因为他认为对立、怨恨等负面情感会传染给周围的人。但是这种避免冲突的行为反而会让他们受到贪婪者的掠夺、吝啬者的怨恨以及嫉妒者的谴责。慷慨的人并不了解这些人这么做的真正原因,所以会慢慢遗忘他们对他做过的种种恶行,但是这种遗忘反而被敌视他的敌人视为愚昧和健忘。
第3节:贪婪(1)
  贪婪
  有些人总是觉得自己亏欠别人;另一些人则总是觉得别人亏欠自己。第一种人,虽然很慷慨、很努力,总是尽量多做事,心里却一直有一个疑问,有一种不安的感觉,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他们会替别人着想,把他人的问题视为自己的问题,了解他人的愿望、诉求以及那些问题的紧迫性,并扛起解决问题的责任。然而,当他们为自己做些事时,却觉得自己很自私。正因为周围的人不断地提出需求,而他们本身的力量却有限,所以这种人永远都觉得亏欠别人。
  相反,另一种人则一直觉得没有人真正关心他的愿望和需求。他觉得所有人都很自私,只关心自身的问题,没有用慷慨公平的态度对待他。这种人非常清楚自己的权利,一直觉得其他人对他不公平、对他有所亏欠;他认为别人替他做事是理所当然的,而且和他实际应得的还差一大截呢。在他们眼中,别人永远都处于负债的地位。
  这是两个极端对立的例子。然而,每个人在他生命中的某一时期,都可以在自己和周围的人身上看到"永远的债务人"与"永远的债权人"的影子。一般来说,孩童和青少年是父母的债权人,这很符合逻辑,因为他们完全依赖父母。孩子那种以债权人自居的态度是精神健康的象征,因为他们一定要"接受"才能生存,所以必须学习如何要求;父母则有义务照顾自己的孩子,并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一切。父母关心自己的孩子,常常替他们担心。当他们忽视孩子时,会有罪恶感--到这里,一切都还算正常。可是,如果孩子们长大后,还继续保持幼年或青年时期对父母予取予求的态度,或是期待拥有同样的权力,那就不正常了。对这些孩子而言,就算父母老了、病了,他们做得还是不够多;这些孩子会成为永远的债权人,而父母则变成永远的债务人。这些父母会尽量为孩子付出,可是永远会被说成做得不够,永远被指责,永远处在罪恶感中。
  当然,也有可能发生相反的状况:有些父母会奴役孩子,特别是和他们住在一起的女儿。他们永远都需要孩子的帮助,只要孩子离开一下,他们就觉得不舒服。他们用各种手段对孩子进行精神威胁,直到孩子们不得不觉得自己是永远的债务人为止。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只要孩子们为自己做任何事,就会有亏欠父母的感觉。
  在两性关系中,有些男女成功地将对方置于"永远的债务人"的地位。例如,如果是男方在工作,他会一直让妻子感到在经济上对他的依赖,或是常常责备她不会赚钱,还拼命花钱。同样,也有许多女人确信自己被剥夺了应有的权利,所以把另一半置于一个永远觉得自己无能、贪心、自私,而且永远都亏欠她们的地位。
第4节:贪婪(2)
  各种不同流派的思想家也都在玩相同的把戏--把看法不同的对手放在"永远的债务人"的地位。加尔文主义者将财富与成功视为上帝的恩宠,他们崇拜有钱人、歧视穷人,认为穷人应该永远都处于债务人的地位。相对的,马克思主义则严厉谴责这种想法,并且灌输给它的信仰者一种"无限制的权力"的感觉:不管资本家做什么、赚多少钱、散播多少财富,他永远都是债务人。因为他们觉得资本家剥夺了他们的权利。而女权主义者则认为男人剥夺了女人的人权,所以女人有权利提出任何要求。
  "提出要求"、"成为债权人"以及"把对方推向债务人的地位"这三种权利,可说是成功者的奖品。因为在"永远的债务人"与"永远的债权人"的对决中,一定是后者占上风,他们总是能将对手钉在无力反击的位置上。如此一来,债务及债权的观念也可以用权势的逻辑来解释:和经济逻辑一样,债务人永远都受到债权人的掌控。
  以上的观察都是从经济、思想、权力、优势、支配、威胁及征服的观点来看的,可是从道德的观点来看,谁比较崇高?是一直觉得自己亏欠他人的人(永远的债务人),还是一直觉得别人亏欠自己的人(永远的债权人)?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说,将自己置于债务人的地位,把自己的所有都贡献给别人,却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的人,在道德层面上比较崇高。
  在我们看来,永远的债权人对自己的权力感到自负,确信别人要一直替他做事,而且永远都做不够,这种人显得卑鄙、自私。以道德的观点来看,觉得自己自私的人事实上并不自私,相反,将每个人视为自私鬼、不断抱怨他人的人才是真正的自私鬼。
  道德将权力、经济和统治的规则完全颠倒过来,因为真正替人着想的心、慷慨和爱是无法衡量的,所以才能一直不断地付出。就像恋爱中的人永远都觉得自己为对方付出的不够多一样,这种人不会要求,只会给予--他们就是真正的"永远的债务人"。也就是说,慷慨的人永远都觉得自己应该还可以做得更多。
  然而,这在道德上产生了一种矛盾的结果。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没有折中的地位,你只能是其中之一。如果慷慨的人觉得自己付出太多,开始期望得到回报,他就不再是一个慷慨的人,反而成为与债务人同等级的人了;恋爱中的人一旦开始质疑"对方给了我什么"、"我爱上对方是否获得任何利益"时,他就不再是一个恋爱中的人,反而成了一个可憎的债务人。在道德的世界中,没有自私与慷慨或是无私与贪心的混合--自私和慷慨混合起来还是自私,无私和贪心混合起来还是贪心。
  如果从思想、金钱和权利的观点来看,永远的债权人无疑是赢家;但是从道德的观点出发,只有永远的债务人才是拥有美德的人。
第5节:嫉妒(1)
  嫉妒
  嫉妒是一个人由低处往高处看时的心情,因为他无法达到心中的典范,所以他必须贬低、消灭这个典范,也因此,可说嫉妒是羡慕和模仿的好友。在《阿玛迪斯》这部电影中,意大利作曲家萨里埃利非常赞赏年轻的莫扎特,并认同他的天分,但是他无法阻止自己恨莫扎特,到最后还是把他害死了。在社会、团体、职场等场合中,嫉妒都是一种特别强烈的情绪,特别是牵涉到成功与否的时候。当典范的特质越相似、越接近自己的能力范围时,嫉妒就越强烈、越凶狠。这时,嫉妒的人不免自问:为什么是他成功,而不是我?为什么老天如此不公平?于是一个政客会嫉妒另一个同党的政客,记者嫉妒另一个记者,水电工嫉妒另一个比他赚更多钱的水电工。
  这种同行相嫉的风气也被一般人接受;只要你加入一个同业团体,就可以发现嫉妒不只存在,还被公然讨论、公然承认(虽然当事人会有些不好意思)。你会听到"不要生气,他们只是在嫉妒你"这类的话。在私人关系中,明晰显现嫉妒的机会反而比较少,尤其是在两性关系中;虽然它还是存在,但会以一种比较微妙的方式显现,它会隐藏,会令人感到羞耻,往往连说出来也成为一种禁忌。
  从一些妻子比较成功、赚钱比较多、比较有名的例子中,我们可以证实这一点。在我们的社会中,长期以来,男人习惯性地成为一家之主,是领导、扶养、保护这个家的核心人物。这不是能在短短一个世纪里就会消失的文化,只要观察一下至今意大利、北欧及美国的父母仍分别替男孩与女孩买不同的玩具就不难理解了。在另一方面,到现在为止,女性的偶像崇拜还是停留在传统型:小女生们疯狂地喜欢偶像歌星,令她们兴奋的不只是那些音乐,还有歌星们的成功;就算她们长大后成为经理或各种职业妇女,她们还是会在男性身上寻找一些特质,如坚强的意志、战斗力或温柔而优雅的个性。如果用一个陈旧的名词来表示,这种魔力其实就是"魅力":它代表受到上天眷顾,代表这个人是"被选出的人"。
  对于热衷事业的女性,男人会因为怕被她们超越而采取一些劝退的行动:他会将女人的努力贬得一文不值,强调她的失败,特别夸大职业生活的负面因素和危险。他不会把其他女性的成功归功于她们的特质,而是归功于她们的男伴或丈夫,就好像女人若不借由家庭背景或出卖自己的身体就无法达到成功似的。
第6节:嫉妒(2)
  有时候,男人会将这种情绪化为怀疑,变得喜欢猜忌。事实上,猜忌背后所隐藏的是竞争的心理。女性成为一个他必须打败的对手,在试图夺回失去的优势的过程中,他会慢慢消耗自己的力量,直到这些徒然的疲劳变成憎恨和一种想摧毁无法达到的目标的渴望。
  另外还有一种男女关系间的嫉妒,它比较狡猾、比较难解释。这种嫉妒常常会和其他感觉混在一起--例如挫折感、失望或是不忠实引发的猜忌。我们在以下情况中可以明显地看到这种情绪:一个出身平凡的人成功地和一位大家崇拜、赞叹、爱戴的名人--一个"他/她"一开始也崇拜爱戴的人结为连理,虽然整个过程中,男女并无差别,但是由于大多数的名人都是男性,所以我们不妨以女性的角度来观察这类案例。
  一开始,女方会惊讶自己竟然如此幸运,也会很高兴自己是"被选出的人",而不像那一大群默默无名的崇拜者。她知道有很多人嫉妒她的好运,私底下她也会因此感到一丝窃喜,但她不会花太多时间去思索,因为她还迷失在对她的男人的崇拜中。
  他们同桌吃饭、同榻而眠、穿着同样精致的服饰,共同拥有高级轿车和别墅,享受同样的特权;一段日子之后,女方就会开始把自己视为和丈夫同样高贵,想变得跟他一样。以前丈夫是神,而她只是平凡人,但现在她觉得自己也升格为奥林匹斯山上的神明了。在另一方面,她观察他的日常生活,看他做最平常的事情,发现他也是一个普通人,也会感到害怕,也会妥协,他并不能创造一切,只是将他人的贡献组织一下罢了。这时,女方就会问自己:为什么只有丈夫被崇拜而她没有?严格说来,他们之间一点差别都没有!由此她产生一股怨恨,一股新生的嫉妒,变得多管闲事,渐渐开始取代丈夫的地位,开始以他的名义说话,严重到男方必须击退她的入侵,避免自己和女方的人格变得混淆不清。
  然后女方就会开始猜忌,觉得到处都是情敌。如果她不能升到与男方同样的阶级,就必须将对方降格到自己的阶级。她会仔细观察对方的弱点、缺点和卑微之处;她会把观察到的一切都放大,并且沾沾自喜地跟别人谈论;她会渐渐看不到男方身上那些其他人仍然继续崇拜的特质。她会深深感到不平:为什么一个跟大家一样、甚至比她还要卑微的人(这只有她自己这么认为而已)可以受到那么多的赞美?最后,她会自认是在伸张正义,终其一生尽力毁灭男方的传奇故事,将他的缺点弄得众所周知。
  会想到这种情况是出于嫉妒的人并不多。一般人都会以为这是因为男方亏欠她,有了外遇,或是太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忽略女方了。嫉妒在抱怨、愤怒,特别是猜忌中隐藏得太好了。因此这种状况会发生在许多家庭、许多夫妻之间。有些男人听到别人赞美自己的妻子或看到她在社交界中的成功时,就会大发脾气--这里当然也涉及猜忌,但严格来说,这不是猜忌,而是嫉妒。也有女人会猜忌丈夫的工作,以及他的成功、他的长时间不在家、他所接受的认同--但这不是猜忌,是嫉妒。事实上,并没有情敌存在,没有失去爱情的危机。猜忌是由爱所生,嫉妒则不是,它和爱情一点关系都没有。只要对方稍微往上爬升一点,他们就要马上把他往下拉回来,如果不行,就把他摧毁。所以,嫉妒只是恨的另一种表现。
第7节:控制欲(1)
  控制欲
  最近我很惊讶地发现有一些关于离婚的争论具有两种极端的倾向:全然支持男性,反对女性;或者全然支持女性,反对男性。就像在政治斗争或法律判决中,一定有一边全部都错,而另一边全部都对一样。事实上,在观察两者的真实行为时,我们会发觉他们都同样是慷慨及贪婪、无私与自私的混合物。
  两性之间当然有差别,这点我在关于性欲的书中特别强调过,但是爱的基本结构却是一样的--而用来压迫或操纵对方的手段通常也是由同一个主体变化出来的。
  两人互相操纵对方的几率比我们承认的还要高出许多,在有些案例中,我们甚至会觉得这对夫妇整天都在压迫对方。侵略性操纵的基本形态是什么?就是扰乱对方,使他失去自信,让他变得犹豫不决,最后则让自己成为他思想上的主宰。
  大约一个世纪前,前苏联学者巴甫洛夫用以下这种方法造成许多只狗精神紧张:一开始,他先让狗习惯看到圆圈时表示有食物,看到椭圆时表示会受到轻微的电击。在狗对圆圈的正面反射动作及对椭圆的负面反射动作形成后,巴甫洛夫开始将圆圈渐渐扩大,将椭圆渐渐缩小,一直到两者看不出差别。这只可怜的狗因为无法分辨出两种刺激而发狂了,经过许多个月才康复。
  在夫妻关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造成类似效果的机制;虽然结果可能因男女之别而有所差异,但是基本原理都是一样。
  通常当男性赚钱比较多,成为一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时,他就会通过降低妻子的地位、不让她出去工作或贬低她的工作来达到操纵她的目的。他会像对待一个无法独立思考的小女孩一样对待她;他不会对她凶,反而会非常彬彬有礼,可是不论妻子买了些什么,他都会批评说她被骗了、她应该小心点、她不应该受别人的影响。
第8节:控制欲(2)
  有时为了动摇妻子的安全感,他会批评她的背景,从她父母、朋友、死党的行为中找出些许的不妥、虚假或愚蠢。他还会如此批评妻子所受的教育:"就是因为这样,你才会一直出错!"她每次买的衣服颜色总是不相配,出去买菜时总会花一大笔钱买些无用的东西,或者没有在应该省钱的地方节省,家里永远整理得不够整齐,食物永远都煮得不够好吃--至少会嫌她盐放得不够。相对的,丈夫所选的朋友,他建议买的轿车,她听从他的意见而去度的假期都是完美的。而他也不会忘了强调那一切都是他的功劳。
  这种用批评所组成的疲劳轰炸,这种用隔离、排除妻子亲友的做法,到最后会造成女性持续的焦虑,使她再也无法自己作决定,只能焦急地等待丈夫的认可;她作每一个选择之前,都必须先听听丈夫的意见--她完全被丈夫掌控了。
  以上是男人最常用的方法,而女人所使用的则是一种被动式的操纵。例如,她会让丈夫必须持续为某些事烦恼,还会在丈夫工作时打扰他,叫他回家,或者替她跑腿、打电话给某人。晚上睡觉前,她会将自己的忧虑讲给丈夫听;早上一起床,便告诉他一个不安的噩梦。丈夫要出门前,她会依依难舍;他出差时,她会在晚上打电话跟他说一些令他不安的话。妻子总是露出一副哀伤、忧虑、痛苦的表情,还会更加展现出自己的脆弱。如果丈夫不高兴,她会增进他的不悦;如果他在忧虑,她会使他更焦急。她的脸上永远都看得到无声的谴责。
  如此一来,丈夫必须一直自问:我到底亏欠她什么?我在哪一方面忽略她了?有时她会突然变得温和有礼、亲切、慷慨到牺牲自我的程度,那么丈夫的罪恶感就会更大,可是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罪恶感,因为妻子的脾气实在太飘忽不定了。有些时候,妻子会显得好像不存在,或是变成聋子一样……
  渐渐的,男方会失去信心,变得焦虑不安,必须随时盯着妻子的脸,看看她到底高不高兴。直到最后,他无法自己下评语。被妻子刻意表现出来的情绪所影响,等于必须完全依靠妻子。
  我们由以上例子得知:不同的做法所造成的结果是一样的。丈夫利用妻子天生的依赖性,妻子利用丈夫的责任感--不论如何,他们都能将对方的信心击垮,造成对方心中的混乱,让对方一直有失败的感觉,从而成功地支配对方。
第9节:野心(1)
  野心
  年轻人通常都期待从老年人身上得到了解、同情及帮助,特别是那些已经达到巅峰、有权有钱的人。在年轻人的想象中,这种人应该对他们所做的一切、所得到的一切都感到心满意足,因此应该能和全天下和谐相处。他们认为老年人所有的野心都已经得到满足,侵略性已经收敛,在经过那么多年后,对竞争者的恐惧也都已经消失了。年轻人还会认为,老年人应该对他们有好感,被他们的青春所吸引,而且也会根据自己过去的生活经验和对人的观察给年轻人提供机会,知道如何让年轻人发挥。年轻人把老年人想成一种没有激情、没有弱点的生物,永远友善、主观、平静、慈祥、足智多谋。所以,当一个年轻人在老年人那里受到委屈,最常见的反应就是感到无力、迷失,甚至惊恐--因为从旗鼓相当的对手那儿受到委屈是可以理解的,但在老年人那儿受委屈却会把年轻人对世界的正面印象摧毁,使他相信这世界上没有一个可以让他躲在里面安心成长、表达自我的地方。
  年轻人的这种期待来自老年人的外在形象--一个宜父宜师的形象:一个父亲很高兴被自己的孩子超越,一个老师很高兴教导一位有天分、随时准备学习的学生。
  然而这种期待并不符合事实。一般男性只会对自己的孩子慈祥,绝对不会对一个陌生孩子慈祥;老师们--至少大学教授是如此--大多都只会照顾自己的学生,对其他老师的学生就有主观的偏见。老年人的慷慨和兴趣只针对被他们视为生命延伸的那些年轻人。基本上他们和年轻人一样-- 一样有野心,一样会恐惧。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没有人会真正察觉到老化。老化被认为是一种外在的变化:身体变形,失去美丽和力量,罹患疾病的几率大增,疲劳成为一种常态。这些都是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一些变化,就像跌断一条腿或在车祸中脸部受伤一样;但他的思想、灵魂、真实的自我并没有消失在生理衰变中,只是被困在这个身体中罢了,就好像被活埋、监禁一样。他只能无力地看着囚禁他的栅栏,一直期待可以恢复自由,可以成长、变得更好、变得更丰富。生命对他们而言,依然是一种成长、一种不断向上的进步。
  所有的人,不论年轻或年老,一生中都会不断渴望进步和得到新的认同、新的成功。达到巅峰的有权有钱的人并不会因此而满足,反而会有还未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的感觉。于是最伟大的演员一直希望下一部影片是他今生的代表作,画家期待看到毕生的杰作,作家会等待灵感完全发挥;爱因斯坦一直到死前都在追求将地心引力与电子学合而为一,意大利知名企业家伽迪尼在买下一家公司后,开始梦想并购更大的企业。
第10节:野心(2)
  许多被认为是专属于年轻人的优缺点在老年人身上同样可以找到,只不过换成另外一种面貌出现罢了。例如说急躁,再也没有比急躁更可以代表年轻的了:急于要得到某个东西、急于同时做一百件事,以及对拒绝的不耐烦。但是老人也会急躁,他们受不了别人迟到,他们马上就想要拿到某些东西。年轻人急于发挥自己的优点,而老年人则急于看到自己的功劳被众人认可。
  大胆投资以确保未来的生活,这也被认为是年轻的特点。事实上,所有的企业家在任何年龄,都会为了未来作投资,就像他们的未来是永恒的;相对的,年轻人也急于找到一个安定的饭碗,最好是公家机关,以确保老年时有丰厚的退休金。年轻人间的竞争比较明朗,以决斗、体育竞赛的形式出现,激烈但无法持久;老年人的竞赛则比较像国际象棋或是外交关系,比较坚持、稳定。年少的自大表示对自己的行为结果有信心,也表示莽撞;年老的自大代表已经做完一切、发现一切的过度自信。但这些并不代表他们之间谁比较小心或比较谦虚!当年轻人想要从老年人那里得到了解和帮助时,便会发现他们也有和自己一样的优点与缺点,只是被掩盖在表面的礼貌下,或是以不同的面貌出现。
  另一方面,如果老年人想要在年轻人身上找到自己缺乏的优点,也会犯同样的错误。20世纪60年代的年轻人认为自己是完美的,所以许多老年人也就以他们为榜样。许多人都期待世界可以经由年少的慷慨、纯净、无邪、天真而重生,但是那些年轻人还是犯下了和父母同样的错误及罪行。
  世界上并没有纯真或黄金的年代,也没有无私或贤明的年纪。贪婪和自私会在小孩身上出现,并继续在青少年、壮年及老年期出现;优点也是一样,只是优点通常都少得可怜,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符合我们理想优点的人也少得可怜。
第11节:权威(1)
  权威
  我们常常在和一些平凡的人谈话时,发现他们拥有独特的心理洞察力,并对此感到万分惊讶。虽然这些人从来都没听说过弗洛伊德或荣格,他们对人性的认知却可能已经达到这些著名心理学家的水准。这种人可以说是无师自通的心理学家,他们所学的是生活的心理学,是从他们每天必须面对的挑战、必须解决的人际问题,以及必须度过的危机中学来的。
  有时一位公寓管理员的意见会令我们感到惊讶。我们会惊叹地自问:这位女士并没有读过心理学,她为什么能领悟他人行为背后隐藏的原因?经过观察之后,我们发现这种能力来自她的工作。一栋集合式公寓中有好几百位居民:年轻人与老年人、恋爱中的人、贫苦或生病的人、脾气火暴或报复心强的人、慷慨温柔的人、有钱人或游走在法律边缘的人;此外,还有房东叮咛她要特别注意的房客、想要混进去的推销员、设在公寓中的公司的供货商或客户、住户的诸位亲朋好友,以及最不受欢迎的人--流氓、小偷和毒贩。
  这位女士必须认得出上述所有的人,她必须根据极少的线索察觉他们的个性:从他们走路的方式、所穿的衣服、脸部的表情或说话的音调。
  如果她想维持和住户之间的友善关系,她必须见机行事:她要了解什么时候能开玩笑,什么时候不要插嘴;了解如何转达一个坏消息,或是如何在不触怒父母的情况下教训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在一般公司的经理身上也可以发现类似的特长。他们每天都必须面对许多员工,了解员工的问题,因此他们也必须深入了解员工的心理。这个任务的重点不在于了解一个手势或一个行为的意思,而是聆听的能力。因为员工们不只会谈到公司里的人际关系,还会提到自己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一些需求、噩耗,以及一些无法预测的意外。站在经理面前的不只是员工一个人,还有他整个家庭和家庭所衍生的问题--年迈的双亲与学龄的孩子,另一半的不忠与精神的压力。如果一个经理级主管对这些问题的敏感度够高,又能扮演好理想上司的角色,他就会成为了解人性的专家。同样的情况也会发生在用心工作、热爱工作的商人、工匠,甚至是柜台服务员身上。
  这些人学习的素材都是来自多彩多姿的日常生活。他们通过观察、比较和思考找出事件的关联性,就像科学家、戏剧家或作家一样;只是他们并不会出书,不会自傲、自认有资格教导别人--他们都是一些谦虚的人。
  以上这些人的行为与本质都和所谓的学者专家南辕北辙。学者专家的学问来自于书本,而不是日常生活;他们不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不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只会重复前人说过的话。但是在其他人眼中,他们却是公认的"权威人士",是被长久以来的"习俗"肯定的人。对天主教而言,权威人士就是《新约圣经》的作者、教皇或圣·奥古斯丁(以前是圣·托马斯);对马克思主义来说,权威人士就是马克思,或是列宁或罗莎·卢森堡;对许多心理学家而言,弗洛伊德或荣格的著作就是圣经;对社会学家而言则是卢曼与戈夫曼(以前还有伯森)的作品。
  这份各界权威人士的名单可以不停地列下去。所有权威人士的共同点是:当他们遇到一个问题、一个事件或一个悲剧时,他们不会去分析这个状况,而是去翻一本书,引用其中几句话。他们所做的不是寻找知识,而是一种类似驱魔仪式的行为--他们不在乎是否能找到真正的关键,而一心只想消除问题。因此,只要以前有人写过相关的文献供他们研究就够了。这种人不可能谦虚,因为他永远都把公认最权威的知识像一件豪华礼服般穿在身上。就像亚里士多德的信徒一样:他们认为亚里士多德已经把宇宙的真理都解释完了,身为弟子的他们当然可以不费丝毫力气就从老师的思想中知道所有的事。
第12节:权威(2)
  一般人常常把这种只会引用文献的"权威"误以为是文化。而那些聪明、拥有学习的欲望和调查能力的人刚接触到这些权威人士时,会觉得自己十分愚笨,并且感到羞愧。可是经过缜密的思考后,他们发现那些人拥有的只是空洞的知识--因为无法解释任何事所以毫无用处的知识。那些权威人士都错了,因为真正的文化和生活息息相关。虽然那些伟大的戏剧家、小说家、科学家--从莎士比亚到歌德,从贝多芬到威尔第,从巴斯德到弗洛伊德--都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他们还是用惊叹、好奇的态度来接触人群以及和人性相关的事物。他们的知识是用来了解人类的极限,而不是用来炫耀的;他们的知识用于了解事物的真正意义,并且将他们的发现加以整理,告诉其他的人。
  自古以来,真正有用的文化一直都是知识和观察生命脉动的完美结合。
恶行
  意大利的某个乡下,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位少女骑着单车来到河边,在那儿一边等她的男朋友,一边晒太阳。这时突然出现一个男人,他偷看她、欣赏她,想将她据为己有。他走过去跟她搭讪,但少女并不领情。这个男人决定来硬的,少女便用一块石头砸他,最后那个男人竟将她勒死了。这是一则广播和报纸都会报道的社会新闻,没有比这更简单又更惊人的消息了。惊人是因为杀人是非常严重的罪行,简单则是因为害人一向都出奇容易。
  大家对恶行常会有一个错误的观点:将它视为一件不正常的事情、一个例外、一种不容易发生的情况。事实上,使坏、害人却是出奇的容易。在心理学发展之初,弗洛伊德就发现了这个事实,他证明"自我"及"良心"是人们在放弃立刻满足自己的冲动之后才会产生的概念,而文明则是抑制及时行乐的产物。
  我们会问自己:那个人为什么要欺骗、撒谎、杀人?而答案竟然是因为对他而言,这么做在当时是最简单、最容易、最舒服的解决之道。
  我们通常会认为恶行和纠纷、狡猾、小聪明有关,其实我们应该把它和冲动、怯懦、懒惰联想在一起。一个贪心的人只会想到自己,他的心中充满卑鄙的想法,无法理解别人、认同别人。
  坐火车时,你很容易就会觉察到一个贪婪的人存在--因为他们会马上占据两个座位之间的扶手,把他们的行李往你身上推,并且霸占所有的空间。他们不会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只会掠夺、要求别人。
  说谎的人的行事风格也很简单:他们只会说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他们讲了多少个谎言,就能分裂成多少种人格,并一心期望自己前后说辞的不一致不要被人察觉。
  相比之下,要做好事就显得很困难了,因为仅靠一时突发的善心是不够的。要做好事必须要先认识对方,知道他的希望及需求,将这些需求视为己有,还要能够预测行动的后果,并且负起应有的责任。一个妈妈只会亲吻孩子并不够,还得要养育他、供他吃穿、适当地呵护他;她必须持续守护他,同时又要避免过度保护,让孩子可以自由独立地成长。
  所有的美德--从勇气到无私、谦卑与慷慨--不管是由一种自发性的冲动(如怜悯)产生的,或只是一股对正义的突发渴望,它们都必须具有持久性。勇敢的人必须每次都勇气十足,公正的人必须每一次都做到无私;他们不能等明天再发挥这些优点,或者只有在周末才变成圣人。所有的美德都必须马上、当场发挥出来,而且始终如一;只要有一秒钟不注意,它们就会消失。
  最伟大的慷慨会被一时的自私污染,而谦卑则可能会转变成自负和骄傲。所有的美德都需要持续的保护、持续的反省、持续的用心,并且用智慧来体会。
  害人很容易,奉承邪恶也很容易--在人类的历史上,有多少人在强盗、掠夺者和征服者面前下跪?现在人们低头的对象换成了成功者:我们赞叹那些狡猾的资本家和不择手段的政客!相对的,做好事一直都很困难,一直都被那些运用最可耻的手段得到权势的人讥笑。从以前到现在都是如此。
第14节:学习与成长
  学习与成长
  人类的活动基本上可分为三种:娱乐活动、维持生命必需的活动,以及为了成长而进行的活动。在幼年时,以上三种活动都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虽然父母在为孩子选择玩具时,首先考虑到的是孩子的喜好,但事实上玩具也可以帮助孩子成长。当父母叫孩子帮忙做一些小事情时,通常也会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小朋友在打陀螺、骑三轮车、用积木堆房子或是帮忙洗碗时,也都是从游戏中学习。
  在成长的过程中,与学习及工作相关的活动会渐渐和娱乐及游戏分开。青少年觉得上学读书很累,不想帮忙做家事,动不动就不高兴,他们一心只想和朋友出去玩。在青少年时期,人们会依循幼年期--也就是所有的活动都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的模式行动。即使到了大学时代,还是有些学生会告诉你:他们之所以没有读某个科目或某个作家的作品,是因为他们"不喜欢"这个科目或这位作家。然而一旦进入社会,人们就会屈服于社会的要求,这个时候就会形成三种不同类型的人。
  第一种是所谓的"娱乐型"。他们的人生目标就是娱乐,对他们而言,工作只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做完了才有玩乐或享受的空闲时间。一般而言,这种人非常期待下班、周末和娱乐时间的到来;他们会一边盯着时钟或手表看,一边计算着离下班或下课还有多少时间。他们可以整夜泡在酒吧或舞厅里,常常计划要去哪儿度假,要住哪一间旅社,而且逢人就把他们伟大的玩乐计划朗诵一遍。他们非常喜欢从事户外活动,如果没有更好的节目,娱乐型的人也可以整个晚上待在电视机前,或是找朋友一起吃饭、聊天。这种人最受不了无所事事,所以一定要找事情来填补时间。
  第二种是所谓的"忙碌型"。他们完全投入到工作与事业中,唯一的愿望是统治一切、控制一切。他们并没有真正的娱乐活动或兴趣,他们参加宴会或旅游都另有目的--这些活动只是他们用来建立人脉关系的手段。他们从来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也从不问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哪里。这种人没有一点空闲时间,而且常常强迫其他人遵循同样的步调。此类最典型的人物包括狂热的政治人物、毫无怜悯心的企业家、永不疲倦的商人、专制的管理者、热衷学术斗争的大学教授,以及固执的家庭主妇。
  第三种人会将学习、知识与自我成长定为人生目标,我们可以称他们为"探险家"。这种人和前两种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常常通过阅读、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学习并自我反省。就算遇到挫折、痛苦,甚至遭到背叛,他们都会问自己:"我可以从这次的经验学到什么?""这次的挫败可以帮助我更加了解自己和周围的人吗?"探险家出国旅行时,会先预习这个国家的历史,并且和自己国家的历史作比较。如果他们必须在一个场所等候,他们会利用这段时间观察周围建筑的风格和来来去去的人潮。每当他们重新认识一个人,他们会非常注意这个人所说的话,希望可以从新朋友身上得到新知识、新观念。对忙碌型的人来说,对自己有用的人才是好人,无用或阻碍他的人就是坏人。探险家型的人并不会对初识的人产生太主观的看法,他会尽可能去了解所有的人。
第15节:接受现实
  接受现实
  有些人可以同时做一百件事,而且把这一百件事都做得很好。他们非常忙碌,每天的行程都排得满满的;涉猎的范围不只是自己的专业,还包括许多不同的领域。有些公司的负责人可以同时参加慈善活动、政治活动,还撰写文章、小说或者作曲。这些人可以同时进行实验计划、到处旅行、筹备会议、创办期刊、和全世界维持联系。但是有些人连单单只做一件事都有困难,所以就把其他想要做的事一再延期,延到有时间的时候,或是到等现在所有麻烦的事都解决后、放假的时候、可以搬到乡下去住的时候、孩子长大后、退休以后等。可是,一直这样拖延下去,这些人不论今天或以后,都没有办法完成任何事
  我的一位旧识原本是颇为成功的广告公司负责人,他一直梦想有一天可以创作曲子,但是他总觉得都市中有太多责任和刺激让他分心,因而无法专注于作曲。有一天,他终于将公司交给别人管理,并且搬到乡下的一间大农舍去住。这是一个最糟糕不过的决定!不到几年,我的这位旧识就和他以前的朋友及曾合作过的文艺机构失去了联络--而且,他一首曲子也没有写出来。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周围环境的人际关系以及每天要处理的种种事物都会强迫我们思考。前面提到的第一种人之所以很有创意,是因为丰富的日常生活提供给他们许多刺激及灵感;他们参加的每一次会议、所进行的每一项工作计划、要解决的每一个问题,都会带给他们新的挑战,这些挑战使得他们的脑筋持续受到新的刺激,因此他们能一直发明新的事物,永远都有新的目标要达成。这种人有时会有一些空闲,但它们后来也都成了充满创意、紧凑紧张的工作时间--他们所拥有的少量时间促使他们加快思考速度。巴尔扎克是在编辑的督促下完成其作品的;如果伟大的作家不需要工作的话,他们也许就不会留下那么多作品了。
  有些人可能会想等退休以后再开始写小说,但是他们不知道到那个时候,他们会觉得当初所想的每一件事距离现在都好遥远,而且毫无意义--因为那些他们想用小说表达出的障碍、兴奋、疑问和愤怒都已经不存在了。
  我们所想到的主意和所做的计划,都是为了解决现实的问题,回应他人提出的问题,和他们沟通或是说服他们。恋爱时,我们会觉得需要跟所爱的人一直说话,和他或她聊无数件事,然而,当这一段感情结束后,我们连以前曾经说过什么都不记得了。同样的,退休的主管或政治家一旦失去说话的对象,就会变得无话可说。
  有些人可能会提出异议:马基雅维利在独居以后才开始写作。但是,他的独居是因为被放逐,而他一直将被放逐这件事当做一场奋战。他之所以写作,是为了批评他的同乡、批评意大利人,为了动摇他们、劝谏他们、动员他们;而且马基雅维利极度痛恨这种无助的状态,他常常哀求佛罗伦萨人给他一点事做,任何事都可以,就是不要让他整天无所事事。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充实现在的生活,学着接受并承担它给我们的种种负担与麻烦,然后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个可以反省的空间--一个既面对现实又超越现实的空间。从面对现实的角度来看,我们受到的刺激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奋斗、找寻答案;从超越现实的角度来看,我们不会一受到刺激就让它左右我们的思绪,同时可以对自己的处境加以省思。
第16节:偏见
  偏见
  通常,我们认为文化可以把人们的灵魂升华到另一个更高的境界--在这里,科学家、作家和艺术家可以自由追求真实及美感,不用理会其他人的偏见、怨恨和妒忌,并且欣赏所有新奇、有创意的事物--但事实并非如此。就像政治、宗教和企业界一般,文艺界中也分成几个互相对抗的小团体;他们一面极力提高"我群"的地位、价值,另一方面则尽可能毁谤那些被认为是敌人或意见和他们不同的对手。
  在一个思想被钳制的时代,某位作家可能因为推崇某些主义、是犹太人、无神论者或天主教徒而被放逐。纳粹认为"精神分析"是犹太人发展出来的一种科学,所以将弗洛伊德的著作烧毁;到现在,我对纳粹当时的强烈憎恨仍感到害怕。一直以来,我还听到一些没有知识的人任意对20世纪最伟大的学者提出各种恶毒的评语,只因为这些学者是属于另外一个党派或学派。这些人也许根本没读过那些学者的作品,就贸然主张人们不能认识、不能研读这些作品。
  事实上,每个偏见的背后都有一个有组织的团体、一部宣传机器、一些所谓的"知识分子"。他们决定捧红或摧毁哪些作者,决定哪些书、哪部电影可以看或不能看,就像天主教廷编列禁书目录一样。而一般的群众就像鹦鹉一样,只会重复别人灌输给他们的观念,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
  问题是,现在大家几乎都处在这种状况中。我们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的,都曾有过老师,心中也都有好恶的标准,所以当我们接触到某些作者、某部电影、某个电视节目时,会条件反射地否定它们的价值。有时候是因为我们真的认为它们很难看,有些时候则是因为它们很好看、很受欢迎,所以我们产生了妒忌,为此感到愤愤不平。
  即使我们本身没有明显的感觉,但是由于我们都属于某个特定族群、特定种族或特定团体,一旦成为当事人,往往没有办法客观地判断事物的真正价值。我们越相信对手有实力、有能力聚集大批的跟随者,就会更加批评、攻击他们。我们多少都有一点像当年批评伽利略的那些人:他们就是因为害怕自己看了伽利略的望远镜后,将不得不同意他的理论,因而不愿意去看。
  然而,如果我们想成长、想要有自己的意见,势必要先脱离群体的束缚。当我们发觉自己过度排斥一个作家,或是毫无原因地排斥他的作品,就更应该提起勇气去认识他,主动以平和、友善的态度去对待他。如果我们无法把一个人当成朋友,是不可能去聆听、了解他的,哪怕只是一瞬间也不可能。
  当我们脱掉"群体偏见"这副有色眼镜之后,将会发觉那些原本可憎又没有内涵的作者其实也和我们一样,是一个敏感又有丰富经验的人。我们也会觉得这个世界变得更宽广,自己的身心更加轻松,呼吸更加顺畅--因为我们自由了。
第17节:爱情的魔力
  第二章 爱的剖析
  爱情的魔力
  我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各种不同形式的爱情,包括坠入情网、假性恋爱、迷恋,等等,后来还研究这些不同的爱在不同阶段的演变:从幼年、童年、少年、青年,一直到成年。虽然我从未有系统地研究过老年人的爱情,但是从我搜集到的真实故事中,不难发现他们的爱情在本质上也和其他阶段一样。人类不论是在七八岁,或是七八十岁,都会恋爱。青年和成人提起儿童的爱情常常只会笑一笑,想到老年人的爱情则只会无奈地耸耸肩--但是他们都错了!当然,一个小孩子在情感上还依赖着他的父母,而且他也不可能自己组织一个家庭,或是发生性关系;而老年人会因为感觉到社会的不赞同,甚至是讥笑,因而克制自己。但是不论是小孩或老人,恋爱的心情都一样:悸动、心跳加快、希望、等待、固执的期盼、相遇的欢乐,以及失望的苦涩。人类心灵的本质不会随着时间改变,会改变的只有生理、物质和社会的条件。
  从外表来看老年人,我们可能会认为与外表上的退化相对的一定是扭曲、被限制的精神,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的内在仍然是年轻时的那个人,拥有同样的回忆、同样尚未满足的心愿、同样的梦想,以及同样的希望。身体的老化只构成物质上的阻碍,老化并不会改变"自我",只是把精神限制在一具不再合适的躯体中。
  受老化作用伤害最深的是女性,因为男性对异性外在的美非常敏感;而女性却从小就学会"内在"才是评论一个人的重点。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可以崇拜一个五十岁的偶像,因此有许多二十岁出头的女性会很乐意嫁给已经超过六十岁的劳勃·瑞福或是劳勃·狄尼洛,但是现在已很难找到疯狂迷恋珍娜·露露布里姬妲或是碧姬·芭杜的年轻小伙子了。
  欲望之火是不容易熄灭的。一个失去双腿的人会继续渴望能够奔跑;一个失去双臂的人会继续渴望拥抱别人;无法动弹的人仍会保留他喜爱、憎恨、嫉妒、害怕的东西;一个囚犯会继续梦想获得自由的一天。老年人其实是活活被封在一具老化躯体中的青年,所以,就像浮士德一样,他会梦想找回青春。但他并不是想回到以前那段肤浅、笨拙、没有经验的时光,他要的是能够保有目前心智的重生--拥有同样的梦、同样的渴望,同时保有经年累积下来的知识,以及年轻、有活力、美丽的身躯。
  由于我们都渴望重生,所以会继续渴望爱人与被爱,因为爱情--就算只是短暂的迷恋,也代表一种再生、一种觉醒。当我们坠入爱河时,我们会奇迹般地以年少时的天真与纯洁来观看这个世界,同时会觉得自己心中充满对生命的渴望和欢乐--不论在任何年龄都一样。
第18节:忠贞的爱
  忠贞的爱
  有一种爱既阴郁、充满嫉妒,又富有侵略性。它使人渴望得到爱人的身体,只因为那具躯体属于别人,他想要从别人那里夺过来;因为他喜欢新鲜,喜欢冒险,喜欢沉浸在不同的灵魂和身体中。但是也有相反的爱--一种独占、彼此忠贞的爱。在这种爱情中,爱人的身体不曾被他人碰过,是纯净无瑕的。
  有些人比较偏向杂交,而其他人则比较偏好忠贞、一夫一妻制。一般而言,男人比女人偏好杂交,因为女人通常都会努力寻找一个特别杰出、有特殊价值的伴侣。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在一生的恋爱中发现忠贞的意义。
  在精神分析(1895年由弗洛伊德和布罗伊尔提出)发展了一百年后,我们已经习惯把爱情视为一种升华的性欲,但事实并非如此。性欲是一种生理反应,就像饥饿、口渴、睡眠和愤怒一样,满足后就会消失,而爱情会一直占据我们的心灵,越满足就变得越强烈。
  恋爱只是一种感情,它并不会使人们自动变得忠贞。我们有可能陷入热恋,但是并不忠于对方;因为我们还不确定对方对我们的爱,因为我们正在抵抗自己的感情,因为我们人在远方,因为我们还不习惯去爱对方,又很容易对其他的诱惑心动。如果其他的关系无法满足我们对爱的需求,我们的身体虽然背叛了对方,但内心却依旧忠实,或者就算对方对不起我们,我们也会继续爱他/她。有时候,我们也不希望对方对我们忠实,因为让我们真正感到兴奋的是追求、征服,以及把他/她从别人身边抢过来的过程。
  到何时我们才会希望独占所爱的人?只有当我们完全投降,确定对方就是"这世界上唯一让我想和他永远一起生活的人"时,才会这样。只要我们还在犹豫、仍然持保留态度,我们永远都会对自己的不诚实找出一堆解释,也为对方的不忠实找出一堆借口。只有当我们在对方身上找到那种完全被爱的感觉时,我们才会希望对方以同等的爱回报我们。但是要小心:保持忠实所需要的不只是渴望与感情,同时还要有意志,使忠实成为一份合约、一种责任。我们不需要把它写在纸上,不需要法院的认证或签署正式的文件,爱会创造出它自己的正当性--可是情侣间的融合必须成为两人的终生计划,一种道德上的责任,一种道德上的价值。直到这时,沉浸在恋爱中的躯体才会成为奉献给爱人的圣礼。
  真正陷入爱情的人都知道爱是一种计划、一种责任,所以才会彼此宣示忠实。但是,现代社会扭曲的思想和不良的心态,使人们无法完全了解两个人的结合是基于爱与道德,如此一来,背叛就会开始出现。也许刚开始我们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关系,但严重的是背叛在原本纯洁的关系中加入了欺骗、心理上的保留,尔后一切都会渐渐受到污染而腐败。
第19节:爱情的迷思(1)
  爱情的迷思
  目前社会上有许多担任不同职位的职业妇女:包括律师、医师、政府官员、公司经营者、记者等等,其中不少是时髦聪慧的美女。可是这些成功的女性都感觉到一般的男性比较喜欢传统的女性:不出外工作,专心照顾老公和家庭的专职主妇--一个不必为了工作奋斗,没有和男性在政治或文艺界中辛苦竞争过的女性。
  面对男性的这种态度,一个事业有成的女性当然会感到惊讶、伤心。她们之所以会感到惊讶,是因为她们认为当自己在求学或是努力工作时,男性应该会更加赞赏她们;因为除了原有的女性魅力,她们会更加了解男性世界,成为一个更好的伴侣。但她们发现事实刚好相反,因此更加深了她们的不平。这时,她们只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男人会这样?
  第一个答案也是最明显的一个:大多数男性都喜欢高高在上,不论在经济、文化或是工作能力上都想超越女性。这些男人喜欢扮演老师,喜欢教导女人并给她们一堆忠告。在公司里,经理时常教导秘书如何做她的工作;他对秘书用崇拜的态度来请教自己感到沾沾自喜,总是会忍不住多说她几句;而他在家中的地位也必须高过孩子们。
  不论女性主管的性格有多么甜蜜亲切,她们基本上和男性主管处于同等地位;她们有权力反驳男性主管的见解,并在部属或是认识的人面前给他难堪。每一次和女性主管共处都等于是一种对决,因此男性主管必须小心斟酌他所说的每一个字。
  这时,为什么大多数男性比较喜欢传统女性的第二个原因就出现了:因为和这类女性在一起时,气氛比较轻松,而她们的态度都比较温和亲切。对男人而言,在工作和娱乐(包括享受和性爱)之间必须有所区分;下班之后,他们希望把工作上的一切问题、冲突和压力都抛在脑后。这时,女人就成为一种娱乐、一段充满刺激的冒险的来源,在一家灯光幽暗、充满笑声及美女的PUB里是这样,回到安静祥和、远离尘嚣的甜蜜的家也一样。
第20节:爱情的迷思(2)
  第三个原因则比较微妙:诱惑需要一个人投入很长的时间和全部的注意力。一位不用集中精神在繁忙的工作上、不用全心投入事业的女性有许多可以自由思考的时间。她有充分的时间可以回想和男性相处时所发生的一切,并且分析对方的一举一动,从自己的记忆中找寻某些行为的意义,以前是否遇过同样的情形,等等。她可以发觉隐藏在男性心中的深层欲望,学习分辨有意义的行为和表面功夫,并加以诠释。如此一来,这位女性对男性的了解往往会超过他对自己的了解,并且很清楚如何和他相处,哪一些话题可以引起他的注意,以及如何激起他的欲望。
  把这三个原因加起来,就可以解释男性为何有这种不公平的想法。
  不过摩登时髦的都会新女性也可以从下面的现象中得到些许的安慰:男性也会遭遇同样的情况。有一些聪明稳重、能力较强的男性会因为一般女性比较喜欢轻佻世俗、可以娱乐她们的男性而感到非常难过。如果必须在温文尔雅但有些严肃沉闷的男性和一位轻佻风流、有一部漂亮的汽车、看起来很会玩的男性之间做选择的话,大多数的女性,特别是年纪较轻的,都会选择第二位,因为她们宁可挑一个可以常常陪伴她们、而不是把时间花在工作或研究上的男人,一个会带她们去看夜景、喜欢旅游、熟知所有最热门的娱乐场所的男人。这种男人或许有些虚伪,可能是感情骗子或虚有其表的草包,但是他们绝对比第一种男人来得性感刺激。
  第二种男人也是因为有多余的思考时间而受到女人青睐:他们整天只要思索如何博取女性的注意力就好了。
  现代的职业妇女渐渐发现两性间的平等,包括受到同样的委屈:有深度的思想、博学和知识都成为发挥性感魅力的阻碍,因为这些特质都属于责任与严肃的范围,而欲望则属于游戏与娱乐的范围。"求爱的艺术"是一门需要很长的时间以及非常空闲的脑袋才能学会的课程。
第21节:自主的女人
  自主的女人
  一个人在度假时,也会显示出个人的感情生活。在海边、山上、湖边的度假胜地,人们会依照私生活的相似性--而不是职业类别--聚集成小团体。因此我们会看到青少年集团、有幼儿的夫妻集团、老年人集团、单身男女集团以及分居或离婚、拥有丰富婚姻经验的女人集团。最后这一种人通常会出现在高级度假区,属于富有阶级,不过偶尔也会出现在其他阶级中。
  在陈腐的刻板印象中,她们是一些"可怜的女人",被另结新欢的丈夫抛弃,只能过悲苦的隐居生活。这根本是一派胡言。在世界各国,从美国、日本到意大利,通常都是女方主动要求离婚,所以她们这种状况并不是遭到配偶的离弃,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相较于婚姻或是同居关系,她们选择了一种可以为所欲为的生活,选择成为家中唯一的主人。
  许多女人认为自己的家是一座小型的人间天堂,所以会依照自己的冲动、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感受去建造它。因此,一个家会反映出女主人最隐秘的性格。对男性而言,家是一个可以休息、聚会,可以感受到爱的庇护所。对女性而言,家是她内心世界具体化的产物。
  当两个人结婚或同居时,通常都是由女性决定家中装潢的风格;就算两个人一起选择家具,大部分也是由女性决定摆设位置、空间应用、灯光效果及气氛的营造。
  因此家会成为居住其中的男女情感上的"照妖镜"。如果她深爱着这个男人,她会喜欢他的存在,欢迎他使用家的空间,留下他的足迹。就连脏乱也会被认为是一个好的信息:他觉得很舒适、他可以放轻松,不用担心会不会造成别人的困扰。这表示男方被女方的内心世界所接受。
  但如果女方开始觉得男方是一种造成困扰、脏乱,又粗鲁的存在时,就表示她的爱情慢慢冷却下来了。这时她们会开始要求男方一回家就必须穿上拖鞋,以免弄脏刚打好蜡的地板;或是嫌他用过的洗手间总是乱七八糟的;嫌他不爱干净(不常洗澡),或是有洁癖(太常洗澡);嫌他把烟灰掉在地毯上,用完的杯子、看完的报纸到处乱放;嫌他睡觉时打鼾,占了太大的床位或是抢被子。
  接下来,女方会进一步厌恶男方在家中的实质存在:她会觉得男方是个又占地方又粗鲁又毛茸茸的累赘。这时,她会开始让家里变得脏乱,变得让男方无法居住。这是一种对他说"你是入侵者"、"滚开"、"离开我的领土"的信息。
  感情问题会经由这种"领土语言"渐渐浮出表面,男方也会渐渐被逼到边缘,一直到他真正离开为止。通常他会认为出走是他自己作的选择,事实上,他是被赶出去的。
  在这种情况下,分手或离婚都是女方争取自由、争取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的过程的最后结果。她永远都不会放弃这个空间,所以她们不会再婚;当她们展开一段新感情时,她们会坚持拥有各自的房子。她们会把男人定位成暂住的客人,而不是自己内心世界中固定的存在。
  但如果没有加上房子的所有权及一笔固定的赡养费,她们所得到的自由并不是一种完整、永久的自由。因此这些女性通常都会以高明的手段达到这些目标,而且成功率都很高。在富有阶级中,有不少女性可以经由离婚得到她们的母亲或外祖母经由婚姻才能得到的东西--社会地位和经济上的安定,另外还加上了自主权。我们可以说这是女权主义最大的胜利之一。
第22节:只要爱情不要婚姻的女人(1)
  只要爱情不要婚姻的女人
  现在有许多年轻女性不想结婚。她们可能已经订婚了,可能正在热恋中,和男朋友处得很好,甚至住在一起,但是她们一点都不想结婚。有时候反而是男方先提出结婚的要求,但是女方可能会在不得罪对方的情况下,尽量拖延、转移话题,或是将这件事当做笑话,一笑置之。
  这是一种直到不久以前都无法想象的行为。从前的意大利母亲会随时注意金龟婿的出现,女孩本身则会怕变成老处女,忧心地看着时光流逝。如果一段订婚关系拖太久的话,她们会给予未婚夫适当的压力,要求他赶快下定决心,提出婚期。如果他没钱办一场像样的婚礼,长辈们会默许两个年轻人私奔,等到生米煮成熟饭后再回来。
  从前,婚期必须由男方主动提出,女方通常处于被动地位。到现在,男方还是会期待由女方,特别是女方的家人,主动暗示他娶对方;如果他们没有提出这种要求,男方会觉得很奇怪。而他们会更惊讶现在的女孩比较喜欢轻率、没有约束、随时都有可能结束的订婚关系,而非婚姻关系的隆重誓言。
  有时候女方会不想结婚,不想和某位特定的男性缔结约束一生的关系,因为她们觉得订婚只是一种尝试,而尝试的结果有可能是负面的。可是大多数的女性都很爱对方,也确定对方很爱自己,而且她们并不想把他甩掉。这些女性一直拖延步入礼堂的原因无非是想延长热恋的黄金时期:没有任何责任,没有任何承诺。热恋中的男女在一起是因为他们喜欢腻在一起,可以高高兴兴地一起玩、一起旅游,一起做一堆事情。
  当女性急于结婚时,表示她并不确定自己或对方的感情。这时,婚姻对她来说只是一种可以稳定一段感情、可以绑住对方的一种手段,就像一对感情不睦的夫妻想要借由生孩子来挽救濒临崩溃的婚姻一样。
  真正坚定、坚强的爱情不需要约束,因为爱情本身就拥有无限的自信--对恋爱中的男女而言,每一天都是灿烂的一天,因为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对方的爱恋。这是一种没有束缚、充满自由的爱情。当拥有这种情感的人看到周围尽是一些因为责任而结合的夫妻时,会感到无比的压迫感,而婚姻在他们眼中就像是一座坟墓。
第23节:只要爱情不要婚姻的女人(2)
  有时年轻女孩之所以不想结婚,是因为她们不想要婚姻带来的责任和繁忙的生活:一个充满柴米油盐酱醋茶,必须事事精打细算的日常生活,以及一个束缚女性自我的母亲角色。
  她们都觉得结婚后,自己不但必须放弃无忧无虑的生活,还要被迫扮演最传统的女性角色--妻子。她们必须附和丈夫、照料他的饮食起居、帮助他步步高升、帮他分忧解难。如此一来,她们会失去自我,变成丈夫的附属品,需要丈夫提供金钱,任何事都需要得到丈夫的首肯,还要像自己看过不止一次的沮丧妻子一样,使用女性伎俩来诱惑丈夫。
  除此之外,这些女孩认为如果自己接受了婚姻和传统的妻子角色,最后也不得不接受母亲的角色。到那个时候,她的生活将毫无选择地越来越像自己的母亲。
  因此,她们选择连开始都不要开始,将时光停留在青春期;就像彼得·潘一样,选择永远不要长大,选择活在幼年的魔幻冒险中,而不是成年后的无味生活。
第24节:狗与乞丐(1)
  第三章 我们的生存之道
  狗与乞丐
  拿波里有一句谚语:"恶犬咬的永远都是穿得破破烂烂的乞丐。"就算只以字面上的意思来解读这个谚语,我们也会发现它说的是真的。我们常常会发现很多狗--连大都市中有教养、有规矩的小型狗也一样--在看到飘扬的布料,特别是黑色、破旧的碎布时,都会吠得特别大声,而且叫得最凶、最大声的,通常是小型狗。也许这是因为破布刚好在它们面前飘动,所以它们会特别注意。可是说来奇怪,狗可以察觉一个人是不是虚弱、是不是生病或是犹豫不决:当这个人强壮而充满自信时,这些狗就不敢出声。而现在这些狗却露出狰狞的面目,凶猛地狂吠着,并且试图咬这些在社会上处于弱势的人。这时需要一个强壮有力的人出面威吓这些狗,把它们吓跑。而被攻击的人就算再虚弱无力,只要有一丝反抗的意思,也能吓跑这些狗。
  这句拿波里谚语中提到的狗并不限于真正的狗,这些"狗"也可能是那一股深藏人心、促使人类伤害弱者的邪恶力量。遇到比我们有权势的人,我们多多少少都会有些阿谀献媚,至少会摆出一副尊敬这些人的样子。我想很少人敢公然对抗一个有名的公众人物。在这种人面前,一般人都会表现出有礼谦卑的模样;一旦伟人离开后,这些原本谦卑的人就会开始在他们背后说坏话、散播谣言,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这并不表示这些人必须在掌权者面前克制自己的不满。一般而言,他们的确感受到这些伟人的魅力,真正仰慕他们,对于能和他们谈话感到相当荣幸。但是等这些人远离伟人后,他们的攻击性、抱怨、怀恨等不满情绪就会爆发出来。
  拥有财富和权势的成功人士都知道自己身边并没有几个真正诚实的好朋友,而且他们也知道身边的支持者都只是盲目地追随流行趋势。所以,今天的支持者可能因为一个不实的谣言变成明天的敌人。当一个人气势变弱时,就会引发周围的人心中潜在的攻击性--邪恶的人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被这个人的脆弱所吸引--"脆弱"会激发出人类灵魂中邪恶的冲动。
  真正的仁慈并不常见。最常被我们称为仁慈的情感,事实上只是一时的同情心泛滥而已,就像抢匪会同情被他抢劫的受害者,而刽子手也会同情被他处决的死刑犯一样。只有在好人、心胸宽大的人身上才能看到真正的仁慈。仁慈是爱的一种表现,我们能够仁慈对待的只有我们深爱的人。
  一个受到打击而变弱的人不能期望别人对他仁慈。如果托多拉(意大利一件轰动一时的司法案件中的主要被告)名列被告时没有积极地反抗,他很可能就会被消灭、被完全击溃。托多拉最后赢得胜利是因为他用尽所有方式对抗敌人,因为他一直都没有放弃积极战斗。
  不被击倒是一件非常不简单的事:我们面临的困难会消磨我们的意志力,使我们向这些困难低头投降。面对身体或心理上的侮辱时,人们最自然的反应就是封闭自己,扑倒在地面上、消极地等待暴风圈离去,并乞求他人的仁慈。
  有许多人,特别是出生于贫苦或是机会较少的地区的人们,都会发展出一种基本的悲观看法,以对自己和他人的不信任作为一种面对失败的心理准备。这些人不断地告诉自己他们一定会失败,眼前的情况没有任何有效的解决方式,一切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无望了。如此一来,他们的确避开了失败带来的失落感,但他们同时也使失败成为无法避免的结果。
  悲观、没有信心和冷漠都是一种心理上的防御机制,但是在保护一个人的心理的同时,它们也削弱了这个人和外界的互动关系。任何一个经营者在寻找人才时,都想找到一个充满活力、热诚、肯付出而且完全投入工作、拥有勇气和自信心的年轻人。但是在较贫穷的地区出生的大多数年轻人对自己完全没有信心,一直相信自己无法成功,因此也失去了原本可能拥有的机会。美国人一直很诟病欧洲人的悲观主义以及对自己的能力毫无信心的态度。反观美国社会成长的动力,就是相信只要你有勇气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它。
第25节:狗与乞丐(2)
  "恶犬咬的永远都是穿得破破烂烂的乞丐"--拿波里人的这句谚语很有道理。但是你从这句谚语得到的教训是双面的,它可能会把一个人推向消极的悲叹或是积极的行动。我们由生活经验得到的结论是"人性本恶"。在这个世界中,冤屈只会吸引更多冤屈,而软弱胆怯就像避雷针一样,只会引来更多的恶意,对此我们束手无策。很多选择走上"悲叹"这条路的人只会抱怨、自怜,然后再继续抱怨下去,这使他们越来越虚弱,就像亲手把自己的衣服撕得更破烂一样。
  但是我们还有另一条路可以走--也就是反抗。没有人可以百分之百避免经济不景气,就像没有人可以完全避开疾病;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维持自己的坚强意志,并且用意志力来抵抗一切。
  很多人就是靠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力战胜了可怕的身体缺陷、重大的损失和严重的疾病等困境,这些人的生活照样充满了活力和创意。经济上的困境只有靠自己坚强的意志,通过不断的尝试及试验来改善。
  某位社会学家曾经说过,投降是失败者替胜利者提供的一项免费服务。因此,当我们面临生命中的种种难关时,永远都不可以认输。
第26节:令人感到疲倦的人
  令人感到疲倦的人
下一页 尾页 共2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