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人间是剧场

_2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当代)
〈禅定〉
弥勒菩萨对奢摩他修持给过很好的忠告。修持奢摩他时,当我们的心受到干扰,我们必须记住对治的方法,就是回去专注呼吸。每当我们受到干扰,都必须有这样的正念,我们称此为应用对治法门。但有时我们用得太多,也可能导致昏沉或烦乱。你们了解吗?假如你太担心,换句话说,假如你不停地使用对治——对治、对治、对治——几乎在没有毒害时也使用对治,事实上这会成为一个问题,成为昏沉和烦乱的起因。
〈禅定〉
最好做短时间的奢摩他,特别是对那些初学者而言。短暂,但次数要多。假设你要做十五分钟的禅修,那么中间至少要重新开始三十次,当中做短暂休息。慢慢地,我们可以禅定得久一些,也许在十五分钟之内重新开始十五次,当中做短暂休息。有时也可做真正的休息——起身走走,做些其他事情。再过一段时间,你可以在十五分钟的禅修中间重新开始七次。让禅定保持短暂,是重要的一环。假如你一开始做太久,你会对此技巧感到厌烦。我们是人,不喜欢无聊,我们总想要变化,变化饮食、变化服装,我们喜欢变化。
同样的,灵性道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需要有相当的耐性。我们必须让自己喜欢这个道,所以我们要让禅定短暂,而次数要多,如此我们就能养成习惯,它将成为我们的一部分,简单易行。好比学习喝酒,我们刚开始只喝一点点,而不会一次喝上两三瓶,否则喝到想吐,我们就不会再去碰酒。奢摩他应该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你要习惯它。为了养成习惯,我们只做短时间的禅定,但次数要多一点,分段要多一点,这很必要。中间暂停的时候,如果可能,仍然记着你在呼吸。我们总是忘了我们在呼吸。
我们也不应该限定禅修的时间,不应该限定只在早上或只在晚上禅修,你应该在任何时间修持禅定。修持的时间总是此刻,从来不是未来。永远不要离开你的奢摩他,你要现在就做,而不要想明年、下个月、或下个周末再去做。反正也就大概四十五秒钟的时间——特别对初学者而言,这很容易的,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做,那只需要坐直,专注于呼吸。如果在心受到干扰之前,我们就能自行决定停止禅定,然后再开始,这样很好。再说一次,在干扰来临之前,停止禅定。如此我们会对这个技巧感到自在,会有战胜干扰的感觉。在干扰来临之前,我们已经停止。所以只做短的禅定。
你真的不应该作“这是禅修时间”这样的计划,然后在休息时失去觉知。当然,你可以专门拨出某个时间修持,譬如早上或晚上的某个时刻,这很有帮助。但除此之外,你应该在任何可能的时间修持奢摩他,这只需要一分钟,并不困难。然后我们逐渐加长时间。
〈禅定〉
禅修的时候,只是身体坐直,观察呼吸。这么做有什么效果?它创造出一个观察的空间。事实上这个技巧本身只是个花招,重点是让我们认出不断轰炸我们的思绪和干扰。
我们仍然会生气,但可以说,我们知道我们在生气。当我们生气并且知道自己在生气,生气看上去就很幽默了。我们可以把这个气赶到某个方向去,我们拥有较大的控制权。我们在生活当中受挫折,就是因为对情绪毫无控制能力,这一点都不好玩。佛教的全部目的就是玩得开心,不是吗?为了玩得开心,我们必须拥有控制权。如果别人对你有控制权,那就不好玩了。
〈禅定〉
奢摩他需要很多纪律,特别对初学者而言,纪律相当必要。因此喇嘛常常建议我们,要参加团体禅修。当然,我们绝对应该独自修习,但团体禅修也有帮助,因为我们有骄慢、有自我,这骄慢和自我总是告诉我们要有竞争心。当我们在团体中禅修,我们努力不睡着,因为不希望被认为是个糟糕的禅修者。我们没有勇气说:“嗯,如果我是最差劲的那一个也没关系。”我们总希望自己是最厉害的,是最迅速的,我们有这样的竞争心。所以,既然我们有竞争心,或许我们也可以把它当做修道的工具。
因此如果有机会,去参加团体禅修是很好的一件事。我想这就像是去健身中心。假如你买个健身器放在家里,常常是用个两三天,你就不再用了,到头来这个工具被扔到车库里,不是吗?但假如你到健身中心,看到许多曼妙的身躯,看到其他人很努力地在运动,这会给你一些启发。这本来是多么错误的动机!但至少它引导你向前。作为一个修道助力,混淆是可以被接纳的,所以没关系。
奢摩他很简单。坐直,专注于呼吸,这就是你要做的。你要保持简单,不要复杂化。呼吸就发生在当下,不在过去,不在未来,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运用呼吸很好。呼吸发生在每时每刻——吐气时,它离开、结束,永远不再回来,然后我们再次吸气。
如果可以,你也应该做奢摩他的周末闭关。你每天做几分钟禅定,随时想修就修,在不同的地方修——不要只在佛龛前面,而是在每一个地方。同时在有空的时候,一个月一次或一年一次,你应该做个密集的奢摩他闭关。你可以发誓禁语,然后就只是坐着。西藏有相应的传统,叫做“宁通”(nyinthun)和“达通”(dathun)。“宁通”是指一日闭关,即一日修持,你可以发誓禁语或发其他誓,然后整日修持奢摩他,或者只在中午吃个饭。慢慢习惯之后,你可以进行“达通”,也就是一个月的奢摩他闭关,一天三座奢摩他,只有奢摩他。
修持三摩地,可以只是为了获得控制自心的力量,这已经很不错了。但假如你是个大乘佛法的修行者,你还应该在奢摩他禅修开始之前皈依和发菩提心,在结束时做功德回向。奢摩他禅修具有非常多的福德,特别是如果你在开始时皈依和发菩提心,你该这么说:“我坐在这里观察我的呼吸,所以我不致被干扰;假如我不被干扰,就表示我变得很有力量;假如我很有力量,就表示我可以帮助许多众生。”这就是我们在做的。仅仅是坐着就有很多福德,获得福德并不一定需要很多行为。仅仅坐着,观照当下,观察呼吸,就累积了很多福德。
讲法地点:澳大利亚,金刚总持寺
日期:1999年
第二部分 十二缘起法
因为你们当中有些人对佛法的观念还很陌生——这可能是你们头一次接触密续道或金刚乘,所以我想就金刚乘之道说几句话。一些著名的佛教人物,例如帝洛巴、毗鲁巴、库库瑞巴,他们的传承已延续很长一段历史时间,然而从世俗的观点来看,他们所做的一些事情是不被社会接受的。譬如帝洛巴生吃活鱼。佛教徒生吃活鱼?当他吃着鱼头的时候,鱼尾巴还在他嘴边摆动。而毗鲁巴是个酒鬼——人们是这么说的,总之他喝酒,而且经常喝酒。库库瑞巴则常常跟他的宠物——一条母狗,睡在一起。金刚乘常令人感到惊骇。
十二缘起法
无明实际上就是对标签的执著。在所有标签当中——譬如花、桌子、椅子、地、水、火等,有一个可能是最危险的,不只是危险,还最具有破坏性,最难以捉摸,同时基本上是其他所有标签的根源。这个标签就是“自我”、“我的”或“我”。
因为你们当中有些人对佛法的观念还很陌生——这可能是你们头一次接触密续道或金刚乘,所以我想就金刚乘之道说几句话。一些著名的佛教人物,例如帝洛巴、毗鲁巴、库库瑞巴,他们的传承已延续很长一段历史时间,然而从世俗的观点来看,他们所做的一些事情是不被社会接受的。譬如帝洛巴生吃活鱼。佛教徒生吃活鱼?当他吃着鱼头的时候,鱼尾巴还在他嘴边摆动。而毗鲁巴是个酒鬼——人们是这么说的,总之他喝酒,而且经常喝酒。库库瑞巴则常常跟他的宠物——一条母狗,睡在一起。金刚乘常令人感到惊骇。
告诉你们这些事情,是因为当我说佛法更强调智慧时,我想让你们意识到自己又是如何做的。尽管有生吃活鱼、酗酒成性等几乎是野蛮而不被接受的行为,然而这些人物所留下的不可思议的智慧之道,却是现今世上所知道的可以减轻痛苦的唯一方法,是我们可以修持传承的道,是我们可以拾级而上的阶梯。
告诉你们这些,也是因为我们要开始谈论十二缘起法。
第一个要谈的是“无明”。我们曾经说过,无明是由“生命之轮”图中央位置的猪所代表的。无明是什么?我可以非常简单地说,无明实际上就是散逸。当心攀缘某个事物,就是无明,散逸分心的行为就是无明。
依照佛教理论,对概念的执著就是无明。我们以一个抽象概念为例,譬如桌子。我们创造出“桌子”的标签,但实际上这个标签是抽象的。当我们看着桌子,我们并非真的看到一个具有“桌性”的实体,而是看到木头、钉子等这些东西。如果你把桌子拆开,木头是木头,钉子是钉子。在桌子的现象之中,有许许多多部分不见得被指称为“桌子”,但是当它们聚集在一起时,就有了“桌子”的概念,然后我们创造出这个标签。不过这还好,不算是大错误。可是当你认为这个概念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当你认为桌子有真实的存在,错误就接二连三地发生了。
无明实际上就是对标签的执著。在所有标签当中——譬如花、桌子、椅子、地、水、火等,有一个可能是最危险的,不只是危险,还最具有破坏性,最难以捉摸,同时基本上是其他所有标签的根源。这个标签就是“自我”、“我的”或“我”。
如同桌子一样,当我们说“我”,其实是在指称某个抽象的东西。这本来不要紧,糟糕的是对自我的强烈执著。自我由盲人的图像所代表,它在时间之牙也就是愤怒的怪兽的正下方。这个无明的概念做了什么?它是如此强烈的一个概念,如果给它权位、装备、金钱、力量,它便能够摧毁全世界。我们都有潜力以自己的方式变得有一点像侯赛因,有一点像本·拉登,有一点像布什,或者有一点像拉姆斯菲尔德。我们都有可能变得像他们一样。为什么?因为我们对自我的爱执非常强烈。讽刺的是,为什么对自我的爱执会如此强烈呢?只因为它不能确定它是存在的!非常讽刺,不是吗?就好像当有件事情还未确定,你会有着魔似的冲动去确认它,你非获得确证不可,而且这种情况会一再发生。“自我存在”的不确定性需要不断被确认,你需要去确认它。
你怎么确认自我?你采取行动——结交朋友,上街购物,做喜欢的事,这些让你觉得自己真的存在。而这就是第二支因缘——行,由一个做陶器的人的图像来表示。在传统的佛教术语里,“业”就是行。当我们缺乏安全感,我们必定会做一些事,或服用抗抑郁药物或进行禅修和持咒,不管做什么,所有这些行动就是要证明自己的存在。十二支因缘在排列上是有顺序的,但不要认为这中间要花上一点时间,譬如说先有了无明,然后停顿一下,才有行动,不是这样。它们非常的迅速,几乎是同时发生。
行动的当下,伴随着识。“识”以猴子的图像来表示——它非常聪明,总是蹦蹦跳跳,到处乱窜。你认为它在这里,下一分钟它就跑到那里去了。不过你也知道,那些听话的猴子总是被各种绳索拴住,不管它们多么聪明,仍然不知道该如何解开这些绳索,逃离虐待它们的人。识基本上是由无明产生,猴子是聪明的傻瓜,是聪明的白痴。但这样说好像对猴子有点不公平。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你想要确认无明的自我,出于自我存在的不安全感,你产生行动,行伴随着识,如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然后又发展出名色,这由“生命之轮”的第四个图像——船——来表示。船代表个体,船上有五个旅人,象征五蕴。无论个体去哪里,五蕴都无从选择地跟着走。它们要去哪里?它们哪儿都不去,只是一而再地流转于轮回的大海上。五蕴基本上说的是关于身份的建构——你自己的身份。你成功地建构了一个身份——自己,我,佛教徒,印度人。
一旦建构了身份,接着你需要什么?这个我、这个自己,少了别的东西似乎就没有了价值,因此变得很寂寞。它需要一个可以攀缘的地方,需要有事情可以做,譬如工作或娱乐。“生命之轮”图上有着五扇门的空房子代表感官对象,也即入——色、声、香、味、触。借着“我”的概念,借着自己的身份,我们从这间房子穿进穿出。它本来是一个空房子,里面什么也没有,但我们以为里面有很珍贵的东西;而当你在屋内,你又会认为外头有非常珍贵的东西,于是你再度走到外面去。我们进进出出,创造了更多的现象,它们又会引发什么?——触。西藏人对于绘画就是不在行,“触”由一对接吻的男女表示,意味着产生了感官(根)与感官对象(境)的接触,识与境的接触。有了“触”,接下去又会发生什么?——受。“受”以中箭的单眼来表示。
让我们再回来谈自我。我们有自我,它缺乏安全感,同时又非常骄傲,非常的自我本位。因为这个缘故,我们必须去做一些事。当我们做的时候,产生了识、名色,创造出某个我们所归属的身份、趋势或潮流。借由名色、趋势的协助,我们在外遇到了感官的对象,当碰触到的刹那,便产生了觉受——未必是乐受,有时是苦受。“受”产生了,会引起渴望,也就是“爱”,这以一个喝酒的人来表示。自我碰到乐受时,会渴望更多;碰到不悦意触或苦受时,则渴望去除它、超越它、战胜它。我们是多么执著于去解决问题,不是吗?在苦受和乐受这两种情况里,不管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这些经验,都产生某种全心全力要摆脱问题、解决问题的感觉,在这两种情况中,你都产生渴望。
“爱”的渴望会引生“取”,以一个摘水果的人来表示。我们想要取——取得资讯、财产、食物、饮料。一旦取得,会引生执著——你对渴望的和刚刚得到的东西紧握不放,这在十二因缘中被称为“有”,以孕妇的图像为表征。“有”引起“生”,而有了生,自然就有衰老,就有死(亡)。
以上就是十二缘起法的简单说明。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题目,在《阿毗达摩俱舍论》和《阿毗达摩俱舍论本颂》里有极为详细的讨论,我向你们解说的只是最基础的部分。
我们并不只是在谈人类行为的演化过程——首先是无明,接着是行动等,虽然这些确有其事。我们谈的是一瞬间所发生的事。好比我们走进一间咖啡店,点了一杯卡布奇诺,因为无明引生出行动,又引生出其后的种种,直到我们喝完卡布奇诺,那也就是死亡。开胃小菜,头痛,或其他的事也是如此,在我们的每一项行动中,在我们生命的每一个层面,都存在着十二缘起法。
讲法地点:澳大利亚,悉尼
日期:2003年
第二部分 生命之轮
生命之轮
我们生命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脱离生命之轮。当你脱离这种存在,就获得了解脱。
我相信你们当中许多人都看过“生命之轮”图,那是一幅相当常见的图画,几乎在每一座佛寺都看得到。事实上,某些佛教学者相信,这幅画比佛像更早出现,或许是最早存在的佛教图记。
大体而言,这幅画描绘的是生命。我猜想对于生命,我们有强烈的好奇。然而生命的定义如此分歧,我们必须对它达成一个共识。我知道许多人称这幅画为“生命之轮”,但其实,藏文sridpa并不指生命,而是指“可能的存在”——某物也许存在,也许不存在,但存在是可能的。这是一种根据佛教所作的对生命的诠释,我认为它意味深远。而khorlo意指“轮”、“曼荼罗”,也具有某种深长的意涵,因为当我们谈及曼荼罗时,我们是在讲混沌,同时也是在讲秩序。因此我们是在谈关于生命的混沌秩序。
我曾问别人“生命”(life)这个英文词的含义,得到许多答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复苏”(comingtolife)和“变成活生生的”(becominganimated)。我觉得,当我们用到“活生生”这个词时,我们是在说某种类似意识的东西。因此当我们谈到生命,我认为我们基本上是在以某种方式谈论跟心、意识、觉察有关的东西。
这里有个问题:生命的目的为何?但在我们讨论生命的目的之前,先要想想生命到底是什么。根据佛教,生命只是感知,一种相续不断的感知,这已成为佛法主要的、根本的教导。并且佛教利用许多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导,我猜其中的一种就是透过图像。如果你问佛教徒:“生命是什么?”他们会说:“就是这幅图,这就是生命。”总之,就像我说的,生命是一种感知。感知什么?谁在感知?就是图中央这只黑猪在感知。这很难一下子说明白,因为得去界定什么是无明,这是佛学研究当中的主要题目。在佛教里,当我们界定何者是无明,何者不是,并不是基于伦理道德,而是基于智慧。所谓无明,是一个处于异常状态的心;而当这颗心处于正常状态,就是智慧。
简单地说,该如何界定正常或异常呢?龙树对正常的定义是:某个事物不依赖于他者之时。如果一个实体依赖于另一个实体,那么我们永远无法确认这个实体的颜色或性质是否真的就是它的究竟本质,因为它依赖着第二个实体,而第二个实体总是有可能腐化第一个实体。因此依照龙树的看法,一个依赖对境(或客体)的心,一个依赖各式教育、权势、观修的心,是异常的心。如何才是正常的心呢?就是心完全放下一切对境,放下完全依赖和部分依赖他者的一切实体。
这下你可以说,就是那只代表我们的无明的猪,导致这一切感知。这幅图画还不是最理想的,鸡跟蛇应该从猪的口里吐出来,因为猪会生出代表贪欲的鸡和代表嗔恨的蛇。请不要以狭隘的心态来看待这些动物,这些争论毫无用处,请你务必要了解这是一种象征式的教授。
总之,猪代表无明,从无明产生渴求,渴求是贪欲之母;从无明也产生恐惧,恐惧是嗔恨之母。所以我们有三种基本的心理,是这三者在感知事物,它们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去感知事物。
有时候出于无明,一个人生起想要求好的希望;出于求好,这个人在举手投足间表现出慈悲与非暴力。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的感知是较有裨益的,可以说他经验到的是类似天道和阿修罗道的感知。但有时候,从无明生起的贪欲与嗔恨制造出大量混乱——杀害、盗窃、摧毁自己或他人,由此产生无益的、痛苦的、愤恨的感知,就类似所谓“下三道”,即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当中所描绘的感知。这些便是六道。
这里需要留意很重要的一点。当佛教徒讲到地狱时,并不是指在地底某处的一个实际存在的地方;讲到天堂时,也不是指某个事事顺利的所在地。我们并不是在讲一个可以迁移过去的地方。当我们讲到下地狱,并不是指受惩罚,事实上我认为对佛教徒来说,惩罚是一种新的概念。虽然我们会说:“如果你造了如是这般的恶业,你会因为这恶业下地狱。”但我们的意思不是说,有某个名为“业”的人,会强迫你去体验下三道,以示惩罚。就像我们先前说的,那是一种感知,端赖你的心,视你的心理状态而定。
现在我们来讨论六道。既然地狱道最糟糕,就让我们先谈它,然后把它放到一边。地狱道真的是意义深长,它描绘了一切形色的痛苦。中央坐着阎罗,好像地狱之王——我猜想他也是地狱的天使,他不是骑在哈雷机车上,而是舒服地坐在骷髅做成的宝座上。一个有趣的问题是:这个家伙是谁?从许多大乘经典中,我们得知他不是别人,正是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又是谁呢?文殊师利是智慧的象征。于是我们可以说,坐在那里决定谁要受什么苦的地狱之王,其实就是你自己究竟的智慧本性。地狱道的情况,包括在热地狱里被火烧,在寒地狱的冰雪山脉中受冻,此外这里还有各种动物。我必须告诉你们一件事,“生命之轮”之所以被画在寺院的外墙上(连佛陀本人也鼓励这种做法),原因之一就是要把这些意义极为深远的佛教哲学教授给心思比较单纯的农夫或牧人。因此生命之轮的这些图像,只是为了传达给一般受众,是一种方便法门。地狱之王阎罗手持一面镜子,这极具象征意味——要想免除地狱之苦,你不必寻找外在资源,只需注视你自己也即做止或观的禅修就够了。
关于地狱道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事。你可以看到画中有一道白光向上升起,象征着地狱也是无常的,并不是一旦下地狱你就完了,毫无出路,不是那样。毕竟地狱只是你的感知,如果你能改变你的感知,就能脱离地狱,因此画中还描绘了一个正在离开地狱的人。
接下来是有各种动物的畜生道。西藏人并没有见过很多动物,澳洲人来画畜生道会画得更好。画里有水中的动物和陆地上的动物——我猜他们一定忘了空中的动物,像是鸟。
再下来是饿鬼道。这里的生命都有很大的肚子、很细的脖子和很小的嘴,总是又饥又渴,到处寻找食物。有意思的是,坐在那边的一些饿鬼戴着珠宝,但他们如此吝啬,不愿意把珠宝给别人。他们当然不给!可是他们自己也用不着,他们只是想把那些珠宝保留到明天或明年。
然后是天道,这里有城堡、跳舞天女、点缀着各种装饰的华树,人们在聆听音乐、弹奏音乐和沐浴当中度过一生,每件事物都如此完美。还有阿修罗道,他们就跟天人一样富足,只是他们有一个问题——热衷争斗,因为他们总是充满嫉妒。
比方说,他们经常与天人打仗。为什么呢?在阿修罗道有一棵树,叫做“满愿树”,爱嫉妒的阿修罗殷勤地照顾它。然而树是如此高大,当它开花结果时,往往都长在最顶端的枝头,只有天人够得着。于是阿修罗的一切努力都白费了,这可真是触动了许许多多的愤怒与嫉妒,因而引起阿修罗道与天道之间的许多战争。不幸的是,天道几乎总是获胜,但善嫉的阿修罗就是不放弃,他们觉得自己总有一天会扳倒那些住在天道的家伙。
在人道,我们看见痛苦——生、死、老、病;同时我们也看见享乐,比方说我们看见人们思考、冥想、发现新事物。因此我们有六道。大体而言,当感知来自嗔恨时,你是在体验地狱道;当感知来自执著、执取或贪吝,你在体验饿鬼道;当你的感知通过无明过滤,你在经验畜生道;当你生出很强的慢心,你就投生到天道;生出嫉妒心,投生到阿修罗道;而当你贪欲炽盛时,你投生到人道。
“生”或“投生”这两个词意涵广大,不全然表示此刻我们在人道,不在其他五道。虽然据说依照我们造了何种业,我们可以去往其他道。譬如说如果经验地狱道的业最强,我猜想你将会改变形体,以另一种形体存在去经验地狱。但根据大乘佛教,六道可以是发生在一天当中的事情。
比方说,有一天你回来很晚,或是刚刚经过一个失眠的夜晚,于是早上醒来时,你有些迟钝,或仍昏昏欲睡,这就好像在经历畜生道。又或许你醒来之后,某个你不喜欢的人打电话给你,于是你的一天都毁在早晨的这第一件事情上,你真的很愤怒,这就是在经历地狱道。后来,为了摆脱地狱般的感受,你看电视,也许正好在演《海滩游侠》(假设我现在正在谈及一个男人,一个正常的男人),里面的风光让你感到有点兴奋,那么这时你在体验人道。而你看完电视又去散步,路上碰见你的邻居,他其实已经很老而且长相怪异,却挽着一位美丽无比的女郎。你有一点点羡慕和嫉妒:“天哪!任何人都行,但怎会是他?”这就是在体验阿修罗道。接下来你去参加一场反战游行,但不见得是带着良好的动机,而更多是出于“这是去做政治正确的事”的想法。那是傲慢,不是吗?我猜想你在那场反战游行中甚至会对着某些我们自己选出的代罪羔羊吼叫。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天道——一种政治正确之类的慈悲,一种“做正确事情”的自以为是的态度。你自以为神圣,所以十分傲慢。最后,在这一天的某个时候,或许你经历了一段很美好的时光,而你不想跟别人分享,也许这就是饿鬼道。所以当我们讲六道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讲一天当中可能生起的体验,而不是指某一个另外的地方。
生命之轮最重要的面向是:不论你在哪里——地狱、天堂、饿鬼道都无妨,你都受制于一个规则、一个权威、或一位独裁者。那是谁?时间。这个怪兽的图像就代表时间。它有多糟糕呢?噢!它很糟糕,因为时间意味着不确定、无常、改变。当然,它有它的优点,但我们通常不太了解。比如说,你可能体验到天道,但那是会改变的。今天不改变,明天也会改变。你也可能体验到地狱道——它同样会改变!在地狱道这种情况下,改变就是好消息。无论你在哪里,包括经验到的三种心理(无明、贪欲、嗔恨),它们都是无常的,这就是时间。
那么我们生命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脱离生命之轮。当你脱离这种存在,就获得了解脱。
问与答
问:是什么得到解脱?
答:问得好。就是这只猪,蛇跟鸡也一起得到解脱。从哪里解脱?从这六种感知解脱。与感知一起运作,其实正是佛教的主要道路,一切都跟它有关。全都是你的感知在指挥你的生活,不是吗?比方说,当你爱上某人,是你的感知在指挥你的恋情、你的亲密关系。如果感知受到干扰,哪怕只是一点点,你对那个人的观感也一定会改变。也许有人告诉你,跟你约会了二十年的人在特定的月圆之日会长出尾巴,如果这个说法能够说服你,你对这个约会了二十年的人的看法就会改变,下次他打电话给你,你得考虑考虑!
感知被很粗略地分为六种。事实上佛教徒认为,这些并非我们仅有的感知,而是我们所有感知的概括。与感知一起运作,的确是佛教道路的根本基础,尤其是对金刚乘来说。比如在萨迦派关于道果的教授中,有一部分被称为“三现分”,就用了相当的篇幅来教导这一点。
奇怪的是,就连文化也可以分为偏于动物取向的、偏于天道取向的、或偏于人道取向的。虽然为沟通方便起见,我们现在必须将感知分为上三道与下三道,但并不是说一个就比另一个优越。佛教徒并不判别高下。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根据佛教,天道也罢,地狱道也罢,凡落入时间怪兽魔爪之下的,都没有用。阶级制度在此没什么意义,它们全都没用,全都不重要。
我们可以说巴勒斯坦跟以色列一直在进行的战争体现着阿修罗道,这是个近乎天道的领域。看到埃塞俄比亚、印度、孟加拉的饥荒,你几乎可以说这是饿鬼道。而对于需要用各种骇人听闻的玩具——像是皮鞭、铁链那类东西——来挑逗的无餍足的心,我想可以说它正在体验些许的畜生道。
假如我们类比阶级制度,或者如果我们需要判定这六道的价值,佛教徒会说最好的就是人道。为什么呢?因为人道有选择。天人不作选择,因为他们太安乐了。当你太安乐时,就没有选择,你变得自负。地狱道也没有选择,只有痛苦。而人道,不是太安乐,也不是太痛苦。当你不那么安乐也不那么痛苦时,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的心接近正常状态。当你非常兴奋,陷入狂喜,就不是处在心的正常状态;而当你完全置身于痛苦,你也无法经验到心的常态。只有人拥有最佳良机达到心的正常状态,这就是为什么你总会在佛教徒的祈愿文中读到:“愿我们能够离于此道,但若我们无法于此生达成,愿我们投生人道,而非他处。”人道比天道更好。
问:时间这位仁兄似乎相当令人敬畏。您今天演讲的重点就是要逃避这位仁兄,摆脱它的掌控吗?
答:对,那就是解脱。我们必须超越时间。如果我们使自己从时间与空间中得解脱,那么我们就完成了要做的工作。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也就没有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先生,我们就不用再为童年与过去的一切郁郁不安。
讲法地点:澳大利亚,悉尼
日期:2003年
首页 上一页 共2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