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花香满径》

_22 巴克莱(爱尔兰)
·十一月三十日·上主的法则
谈到太空旅行,有一个很发言人也很重要的事实,我们都应该记住。科学家准备太空遨游的飞行器械的时候,无不经过很精密的测算。这种测算的根据是地上的物体运行的法则,应该可以丝毫不变的适用在二十五万英里外的太空。他们有十足把握,在地面上运行的科学的法则也适用于太空。后来事实证明他们是对的。
有科学的法则,也就有找出这些法则的心智。把这些不变的法则加在全宇宙上的那个心智一定是在我们这个地球之外。换句话说,那是上主的心智。太空旅行证明了不仅仅地球属于上主,整个宇宙也是祂的。上主不是人类头脑虚构出来的东西。上主的心智和祂的法则放之四海而皆准,运行在全宇宙间。
关于上主的本性我们所知道的两件事现在得到证实。
上主是是无所不在的。
《诗篇》的作者说得一点都不差:“我往哪里去躲避祢的灵,我往哪里逃避祢的面。……我若展开清时晨的翅膀,飞到海极居住,就是在那里,祢的手必引导我,祢的右手,也必扶持我”(诗一三九7-10)。
约拿走了半个世界想躲避上主,发现上主仍在那里等着他。上主无所不在,没法躲避。
上主是可以依赖的。
太空科学家对自然律深信不疑。这自然律其实就是上主的法则。这些法则在人类从没有去过的地方完全有效。太空人实际上是拿他们的生命交在上主的手中来作太空飞行的,因为上主的法则适用于全宇宙,所以他们可以胜利归来。
要是上主的科学法则,有全宇宙的适合性。而且百分之百可靠且准确,那么上主关于爱的法则也是一样可以信赖的。
美国诗人惠蒂埃写道:我不知道祂的海岛怎样可以像手掌举出在海上,我只知道我无论飘向何方,
总飘不出祂的大爱怀抱。
十二月 怎样去认识上主
·十二月一日·怎样去认识上主
上主有三个困难的问题。
祂的第一个问题是:“怎样才能让人认识我?”
人毕竟是人,不能成为上主后,才能认知上主。上主要是不来将就人,人无论怎样寻求,也不能认识祂。人必须靠上主的启示,才能认识祂;靠理智的推测是没有用的。
上主怎样把祂自己启示给我们呢?
祂通过世界的华丽和富实来让我们认识祂。
祂通过人来体现祂。
祂通过耶稣基督来彰显祂。
祂的第二个问题是:“怎样才能让人仰望我?”
人生的许多经验都是为了让人有机会思想上主的。上主许多时候借着人身体的痛苦和软弱向人说话。苏格兰布道家莱顿(1611—1684)在他患病的时候说:“我在病床上所认识到的上主比我一生还要多。”有时候上主借着人的失败向我们说话,有时候我们得丧失不关重要的东西,才能让我们回头去得到与我们的生命密切有关的东西。
莱顿说得好:“要是上主的美善不能把人领向祂,人的软弱和绝望会把他掷回上主的怀抱。”
人生的经验,人生的苦难,是要让人转向上主,思想祂。
祂的第三个问题是:“怎样才能让人爱我?”
强迫人来顺从祂,绝不是上主的旨意。祂唯一能够用的,只是爱的感召。祂所要的人的顺从,必须是发自爱心的。因此我们看见了上主在人生中、在世事上,特别是借着耶稣基督所彰显的大爱,我们终于不能不说:“我们爱,因为上主先爱我们”(约壹四19)
十二月 绝不可失去的东西
·十二月二日·绝不可失去的东西
人生有几件东西是绝不能失去的。
我们不应该丧失自制的力量。
一个容易发怒的人,是社会上一大问题。遇到脾气暴躁、不能自制的人,就像遇到火药管,处理不慎就会爆炸。人的脾气一来,会说出、做出事后深深痛悔的事。
发现死海古卷在中东的昆兰社团,是一个隐居的地方。古时候如果有人要参加这个著名的教派,第一个所要问到的问题,就是他的人际关系。换句话说,他要答复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你和他人相处得好吗?”凡是想参加教会侍奉的人都应记住:要是和人处不好,别进去。要是有脾气,先把脾气去掉;要不然干脆放弃。
我们不应该丧失冷静的头脑。
一旦有危险或者灾难发生,最大的问题不是那些受害的人,而是那些张惶失措,呼天喊地的人。
诗人吉卜林说:“真正成熟的人的记号是:在你四周的人都失掉了理性、群起责难你的时候,你仍旧能够保持冷静的头脑。”
我们不应该失掉希望和人信心。
我们很容易是自己、对工作、对教会、对整个世界失去希望和信心。
画家笔下的希望之神大都是年轻且充满活力的,昂首阔步,笑对风暴。英国画家瓦茨(1817—1904)对希望的认识高人一等,他笔下的希望之神是满身创伤,衣裳破碎,伤口还在淌着血;手里的七弦琴只剩了一根弦,但是她的双目却闪耀着光芒。
这才是真正的希望——一种遭遇了人生万般坎坷,仍旧带着笑注视前路。对基督徒来说,这是又真又实的生活,他们的生命是充满了希望。这希望不仅止于今生,而且进入来生,是不朽的,是永远的。
自制的力量,冷静的头脑,充满希望的信心,是我们绝不可失去的人生三宝。
十二月 应该多姿多彩
·十二月三日·应该多姿多彩
在西方,对比之下,基督教可说是平淡而缺乏姿彩,基督徒也大都无声无色。
先从衣着来看。
做牧师的有什么理由一定要穿黑色的衣服,戴黑色的礼帽,披黑色的雨衣呢!一个为上主报好信息的人,有什么理由要穿得像天天去参加葬礼一样呢!
要是能把牧师的服装来一次彻底的大改革,教会的形象一定会大大不同。
对生活的整个态度也是如此。
在许多人心目中,信仰这回事十分平淡,只是对现世的否定。修女们通常都被当成救死扶伤的圣徒;可是在小孩子眼中,看见那黑袍、黑鞋、黑袜和苍白的脸色,感觉会是不同。
多么盼望能有更多的基督徒给世人一种乐享生活的好印象。
有位犹太都教师说过一句饱含真理的话:“到了审判的日子,每个人都要把他快乐地享受过的和没有快乐享受过的美好事物一一交代出来。”真正为人纪念的基督徒,真正能吸引世上男女归信上主的基督徒,应该是像圣弗朗西斯那样笑对人生的基督精兵。他们住在一个充满天父所造的美丽事物的世界,哪能不发生喜悦的欢歌?
基督徒不要再平淡而缺乏色彩,应该开始变得多姿多采,让世人可以重新看见基督信仰的缤纷光彩。
十二月 真信仰(一)
·十二月四日·真信仰(一)
英国圣经学者莫法特在他所作的《前天》一书中,对宗教信仰下了一些评断。
宗教信仰是疯狂的。
罗伯特·欧文谈到“信仰疯狂的不同面貌”。
为信仰而疯狂,有的错误,有的正确。错误的是走向狂热主义,形成宗教迫害和极其野蛮的行为。
罗兰夫人说过一句有名的话:“自由,自由,多少罪恶曾假尔名以行。”我们要是回头读读教会的历史,几乎可以说:“宗教,宗教,多少罪恶曾假尔名以行。”
教会把所谓的异端分子烧死,用憎恨的心来传讲天父的爱。这样的日子,不问是过去或是现在,都不属真正的宗教信仰,而是疯狂。
]为信仰而疯狂也有它对的一面。耶稣的亲友就曾说过耶稣:“祂癫狂了”(可三21)。基督徒不动摇的忠心,百分之百的忘我,无私的服务,牺牲小我的施予,能为朋友舍命的爱,这些在把眼光放在现实世界和它的物质标准的人来说,好像是疯狂的。
有时候,一个努力生活的人,在无神的世界里面,看来也好像疯狂。
宗教信仰是幻想。
罗马历史学家吉本,在基督教会刚刚建立不久,说过一句带嘲讽的有关宗教信仰的话。他说:“宗教不问是哪一种,在一般人心中都同样真实;对哲学家来说,却是同样虚假;对执政的人来说,却同样有用。”在哲学家眼中,宗教信仰不过是幻想,所以有一种心理学把宗教信仰所说的天父和天父的大爱,看成是人自己的需要的反射;事实上,只是一个美丽的梦。
对这种说法最有力量的反击就是:一切的幻想到最后都会发现是虚幻的,因为人如果真的把生命寄托在幻想上,这些幻想立刻会崩解。可是基督信仰却一直是千千万万的人和每一代的人,都能见证的伟大的支持生命的力量。
十二月 真信仰(二)
·十二月五日·真信仰(二)
说宗教不好的话,已经介绍了一些;现在要介绍莫法特所说的一些好话,他对宗教信仰有很不同的看法。
信仰是对人生的挑战。
信仰当然不常常是一种挑战。有人反对宗教,因为“它不是人生的战斗前线,而只是后方的救护。”有些人觉得宗教信仰不是让人勇敢地走出去面对人生;只是失败后创伤的将息。
有时候,宗教信仰好像是为来世而有,所关心的是死后而不是今生;而所谓的来世,也不过是小说家斯蒂文森所说的“去坡度一次永生茶会的神仙故事”。
可以趔的信仰的确是对人生的挑战。真信仰能唤醒一个人对自己和对世界的不满,让人可以同时看见现状的不足和前景的美好。信仰让一个人有勇气去把不足的变成美好。真正的宗教信仰可以鼓励一个人去改变自己和世界。
宗教信仰是力量也是平和。
小说家易卜生很看不起敬虔的生活,好像一个人一敬虔就失去了生命的力量。
可是多少个世纪以来,历史的事实一再证明,信仰能让胆怯的成为勇士,懦弱的变成强壮,能化失败为胜利。使心灰意懒的人成为生活的主人。这是因为信仰能让人得到平和。这种平和不是躲避,不是偷安,更不是对现状的默认,而是一种泰然的力量,可以应会诊任何在今天或在永世里会发生的事。这种平和是力量开出的花朵。
疯狂、幻想、挑战、力量与平和都是世人对宗教信仰的不同看法。真正的信仰到底是什么呢?只有从生活的实践上去证明它。
十二月 阔别
·十二月六日·阔别
十八世纪英国布道家约翰·卫斯理的弟弟查理·卫斯理,是一个十分吸引人的布家领袖,我们从查理所写他的传记中,可以充分认识这一占。查理不像他哥哥,他的婚姻生活幸福而美满。
查理也像约翰,在外旅行的日子多,在家的日子少。可是即使在旅行路途上,他也有办法和他的妻子莎丽遥遥越过山河的阻塞相见。他和妻子事前商定每天都在同一个时间祷告,又在某些特别的日子选定一个相同的时间同时祷告。这样,二人虽然分离,却好像能在天父的施恩座前见面。
有一次,查理去到爱尔兰布道,他给莎丽的信中说:“记得每逢礼拜一的中午和每天下午五点钏的时候来见我。”因此每个礼拜一的中午十二时和每天傍晚五点钟的时候,他们守住同时祷告的信约。他们之间虽有千山万水,仍旧能够见面。
我们都有朋友,有些已经不在我们身边,要是二人之间有真诚的友谊,即使阔别许多年,那份友谊会香浓如故,丝毫不减。可是约翰逊博士有一句话应该常常记住,他说:“与朋友的关系应该经常修好。”友谊像花木,好好照料,一定欣欣向荣;疏于栽培,便要枯萎。我们因此要注意几件事:
你和朋友离开后,常常给他写信吗?
大多数的人在书信上都有疏懒的毛病。一个家庭要是有一位勤于写信的人是十分幸福的。
今天我们有了电话,比写信还方便。
有时候。我不能决定到底电话是福还是祸,特别是当电话的铃声从晚上一直响到深夜的时候,我旅行的日子也很多,在外时,我每晚一定给妻子打个电话,因此收到电话的帐单时,数目常常十分惊人。可是电话可以解两地的相思,每一分钱花的都值得;每一秒钟花的都有价值。
思念也有它一定的作用。
世上有许多的事很难解释,无法从理论上去说明。精神感应这回事比我们所知道的应该还奇妙。心中思念之情,的确可以跨越万水千山,传给所爱的人。
两人之间虽有千万重山的阴隔,借着书信、电话、思念和祷告,可以一一把它夷平。
十二月 片面的真理
·十二月七日·片面的真理
我们说的话如果半对半不对,是很危险的。
我们有时说:“天父会给我们预备。”
这当然是对的,但必须能先自助才有天助。我们祷告说:“给我们日用的饮食。”这不是说我们可以坐在安乐椅里,舒舒服服的打盹,一觉醒来,就会看见满桌都是饭菜和糕点。谁都心里明白,要有饭吃,得耕得种,还要打谷,还要辗磨;得付出辛苦的代价,才可以糊口。
“天助自助者”这句话,真是至理名言。
如果要天父供应我们所需,我们先得助祂一臂之力。
我们常常说,天父要是给了我们一个任务,“祂一定会给我们力量去完成”。
这话也是半对半不对。
舍己的奉献,让艰苦的工作化为神圣。这话说得真是对。答应做一件事,虽然有献身的热诚,去不等于说,可以不经过操练、学习,便能负起责任。艰苦的锻炼成了他来完成他不可逃避的责任,天父假如呼召了你我,我们必须帮助祂来完成祂交付的工作。
我们常常说:“天父会给我们开路。”
这当然对。不过我们必须起来去找路,偷懒和不负责任,都是天父所不容许的。
天父常常氢门指给我们看,我们得自己去找出钥匙,还得去打开那门,自己走进去。
对天父的信赖,要有正确的态度。信赖不是守着等天父替我们做,而是靠着天父的帮助,自己动手去做。
有天父在一起,无事不成。天父给我们的是一个个的希望,让我们去把这些希望变成现实。
十二月 观点与角度
·十二月八日·观点与角度
一个在法国的讨论小组,主持人是一个牧师。在这个小组里不同信仰和背景的人有机会坐在一道交换意见。参加的人读完了耶稣和撒玛利亚的女人在井边的故事以后,牧师开始问每一个人读了这故事后所得的最深刻的印象。他先问那位基督徒:“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基督徒回答说:“我最惊奇的是耶稣为什么会向一个淫妇讨水喝?”
这个所谓基督徒是站在体面的观点说话的。
体不体面是他衡量事物的标准。这当然不是基督徒的标准。
你也许还记得邓肯牧师在圣餐礼中对一位女信徒所说的话。她不敢拿过圣餐杯。这位伟大的教牧对她说:“姊妹,请接过去。这是为罪人预备的,也是为你预备的。”
教会是罪人的家,主耶稣是罪人的朋友。
基督徒的真正的目标不是去找一些体面的人,我们首要的工作,也不是去建设新环境。重要的是先改造人,让他们成为新人。
一旦有了新的人,有了新的心,趔的良善,真正的圣洁,就会随之而来。然后这些新人才能去创造新的环境。基督教的目标不是那些属世的、俗套的对面子的讲求,也不是只单单注意环境物质的改善。我们的目标是人的重塑。
凡是达不到这个目标的计划都派不上用场。
十二月 耶稣的怒气(一)
·十二月九日·耶稣的怒气(一)
暴怒是不好的,要说明什么是暴怒比说明怎样善用一个人的怒气要容易得多。怒气用得好,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事事物物要怎样用才最适当,有一个可靠的方法,这就是看耶稣怎样用它们。
让我们耶稣怎样发怒,以及哪些事物引起祂生气?
耶稣看见伪君子就生气。
伪君子三个字在希腊文里面与“演员”是同一个字。伪君子是一个装腔作势,扮神弄鬼的人,他的生活就是欺世盗名,他嘴里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又是另外一套。伪君子是一个方行不符的人。
耶稣不喜欢外表上的敬虔,祂喜欢内心的良善。凡是在人面前一套,在人背后又是一套的人;凡是在主日假装虔诚,在别的日子彻头彻尾世俗的人;凡是口里讲爱、讲服务,在生活上却充满了仇恨和自私的人,都会让耶稣见了生气(太六2,5,16;七5;十五7;二十二18;二十三13—19)
耶稣对不负责任的事十分生气。
耶稣很少在话语中责骂人应该下地狱,可以在他讲的富人与拉撒路的比喻中,用了不少的话责骂那富人(路十六19—31)。这个有钱人做过些什么事呢?原来有人把讨饭的拉撒路放在他的门口,他既没有叫人把拉撒路搬开,也没有在经过的时候踢这个讨饭的一脚。他把拉撒路当成门口景观的一部分。他自己有钱,而拉撒路却穷得要讨饭,了却毫无感触。这种贫富的悬殊在他眼中看为当然,从来心里没有想到造成拉撒路今天的境况,他也有份。他对一个在痛苦中的同胞,居然一点责任感也没有。
俗语说得好:财主进地狱,不是因为做了不应该做的事,而是因为没有做应做的事。
耶稣的怒气是针对人的自私而不负责任而发的。
十二月 耶稣的怒气(二)
·十二月十日·耶稣的怒气(二)
耶稣不喜欢重制度而不重人。
耶稣有一天在会堂里,传统的犹太人静静地站在一旁,要看耶稣会不会医治一个有病的人,因为那天是安息日。耶稣怒目看着祂周围的人(可三1—6)
凡是看重神学的系统或者教会行政的系统却不爱上主、也不爱自己同胞的人,耶稣非常讨厌。今天教会的一个大毛病,就是时时抱住制度,反把天父放在一边。这,一定会让耶稣生气。
耶稣不喜欢一切的剥削。
这正是耶稣要洁净圣殿的原因(可十一15-19)。在约翰的记载中,我们看见愤怒的耶稣,拿着鞭子,把那些做买卖的人赶出去(约二13—17)兑换银钱的人,用不合理地高的兑换率来剥削到圣殿里朝拜的人。在殿里买一对鸽子要付出比外面高过几近二十倍的价钱。耶稣愤怒是因为有钱的人凭借既得的利益来剥削穷人。
引起耶稣愤怒的是什么呢?是虚伪、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是看重制度胜过上主和人、是为了私人的利益剥削人。保罗说:“生气却不要犯罪。”对像这一类的事,生气是必要的,也是一种美德,不是犯罪。
十二月 变质
·十二月十一日·变质
“百合花要是腐烂了,气味比败草还难闻。”
这真是人生的悲剧。本来是最好的事物,会败坏到变成最不堪受的东西。
试以希特勒所看重的四大美德做例子来说明。
对国家的爱。
爱国是很高贵的事,可以对国家的爱可以变质到高抬自己的民族,以世界的主人自居,看不起其他一切的人。对国家的爱也可以变成白人至上主义,以致看不起其他的种族。爱国心可以变成征服他人土地的欲望,养成对权力的贪求。爱国可以导致用暴力和强权来宰割他人的野心。
面对逆境的勇气。
有勇气面对逆境,能使人不畏艰苦。但是同样的勇气,可以让人变得顽固,变得自私,形成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小世界,反而看不清环境,不能脚踏实地的去面对它。
忠于领袖。
忠于领袖应该是很值得赞扬的美质,可以保罗发现对领袖的忠心让哥林多的教会分裂,因为信徒分门别类,说是属矶法的、属阿波罗的,或都属保罗自己的,对一个领袖的效忠能成为破坏和分化教会的力量。
因此在教会里面所要求于信徒的,不是对自己领袖的效忠,而是对我们的唯一的领袖的忠心。这位领袖就是耶稣基督,对祂的忠心应该高于一切。
为了达成目标,甘心服从。
要达到伟大的目标,一定需要大家遵守纪律,服从命令。可是常常会变成只是为了服从而服从,失去了要服从的目的,就好像禁欲主义能变成只为了禁欲而禁欲。
服从也好,纪律也好,要不是为了去达到高尚的目标,就会变得毫无价值。
最好的事物很容易变成最坏的东西,这件事真应该让我们警惕。要防止这种悲剧发生,唯一的办法是让耶稣基督成为一切的中心。要是能让祂作中心,其他的都能走上正轨。
十二月 自我批评
·十二月十二日·自我批评
加伯特大主教在他八十一岁生日那天写有如下的一段日记:“大家一起对我非常客气,是我不配受的。他们把我看得太高,说我是肯献身的教牧,心地慈祥的老人,也是敢说话的先知。他们没有看见那个真我是何等的自私、自高自大、希望得人称赞,非常懒惰、贪心、怯懦。人到老年才明白已经坐失了多少可以改过的好机会。”
加伯特天赋有肯自我检讨的恩赐,这应该是一切恩赐中最大的一个。
希腊哲人劝人:“认识你自己。”我们大都透过玫瑰色的镜片来看自己,大多数的人都不能看出自己的缺点。能敢于自我批评,能看出自己的缺点,是很重要的修身的功夫。
怎样才能学习到对自己坦率的检讨呢?怎样才能发现自己的短处呢?一定要先有一个标准、一个模范,可以来和自己作比较,才能学到功课。
历史上有一些人十分的纯全,让别人见到会自惭形秽。法国克莱尔修道院的伯尔纳修士就是一个例子。院里的僧侣都不敢到他面前来,因为和他一比较,就会发现自己是何等不足。
雅典政治家阿尔西巴特曾经对苏格拉底说:“苏格拉底,我恨你,因为每次我见到你,就看出我的真面目。”
耶稣为我们树立了可以比较的标准。
活在世上的人都能从批评中得益处,只要他能虚心的去接受。活在这世上的人也都能从学习自我检讨中得到进步。唯有能看见耶稣所建立的标准,才能真正认识自己。耶稣因祂自己受的羞辱,让我们得到恩佑,可以起凡入圣。
十二月 你有受人批评之量吗?
·十二月十三日·你有受人批评之量吗?
考验人的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看他怎样接受批评。
有的人听到批评会十分恼恨。
对人家的批评恼恨的人,会陷入三种不利的状况。
第一,因为他自认是世上最重要的人物,所以他不能居于人下,为一个领袖或任何目标的达成而服务。
第二,因为他自认只有他自己是对的,所以不能和旁人合作,一道行动。
第三,因为他不肯承认自己无知,有任何缺点。所以不能虚心学习,也不会有进步。
有的人听到批评意气用事。
有些人只要听到一点点批评的话,就会停手,把工作放下不干,就像儿童游戏,闹意气不玩一样。对这样的人不可以纵容他,如果他们要走,就让他走吧;没有他们,事情反会做得更好。
有的人听到批评会做出过分敏感的反应。
这种人感情分外脆弱,很容易受到伤害,也很容易灰心、沮丧。这种人听到批评,倒不闹意气,而是心灰意懒,把事情搁了下来。
有的人会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
我们常常听到古代的智都告诉我们说,真有智慧的人是能承认自己无知的人;一个能有真正进步的人,是明白学无止境,事情永远可以做得更好的人,因此他会不断想办法把事情做好。
满招损,谦受益,对自己做的事自满的人,永远不会进步。
十二月 你会批评人吗?
·十二月十四日·你会批评人吗?
接受批评固然是一种艺术,给人批评也是一种艺术。
有些批评完全是为了要刺伤对方而发。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差不多人人都有若干权力的欲望,有的人无情地残酷地批评别人,希望人家怕他、畏他。
批评他人可以是因为自觉了不起。
我们自认为比别人高明,看不起人家,挑剔人家的毛病,好像自己是个完人。事实上,谁能无过。
自以为高明而做的批评很少见效,因为缺乏同情。要批评他人,请记得布道家惠特斐尔德的名言,他看见一个人上断头台的时候说:“若不是上主的恩典,我也会去。”
正确的批评有两种:
为了把事情做好而作的批评。
圣诗作者以撒·瓦特少年时赴礼拜与父亲一道回家,嫌礼拜唱的圣诗太过于枯燥。他的父亲对他说:“你何不给我们写一两首好的圣诗。”瓦特立刻开始了圣诗的写作,后来成了英文圣诗作者中首屈一指的人物。
还有发自爱心的批评。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