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花香满径》

巴克莱(爱尔兰)
<花香满径>
一月 幸福
·一月一日·幸福
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的因素:
一是有希望。
二是有事做。
三是能爱人。
有希望。
亚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礼物,表示他的慷慨。他给了甲一大笔钱,给了乙一个省份,给了丙一个高官,他的朋友听到这件事后,对他说:“你要是一直这样做下去,你自己会一贫如洗。”亚历山大回答说:“我哪会一贫如洗,我为我自己留下的是一份最伟大的礼物。我所留下的是我的希望。”
一个要是只生活在回忆中,却失去了希望,他的生命已经开始终结。回忆不能鼓舞我们有力的生活下去,回忆只能让我们逃避,好像囚犯逃出监狱。
有事做。
一个英国老妇人,在她重病自知时日不多的时候,写下了如下的诗句:现在别怜悯我,永远也不要怜悯我,我将不再工作,永远永远不再工作。
很多人都有过失业,或者没事的时候,他就会觉得日子过得很慢生活十分的空虚。有过这种经验的人都会知道,有工作不是不幸,而是一种幸福。
能爱人。
诗人白朗宁曾写道:“他望了她一眼,她对他回眸一笑,生命突然苏醒。”
生命中有了爱,我们就会变得焕发、谦卑、有生气,新的希望油然而生,仿佛有千百件事等着我们去完成。有了爱,生命就有了春天,世界也变得万紫千红。
一月 生活的规律
·一月二日·生活的规律
让我指给你三条生活规律。
第一条规律是:要幸福,不可让自我做中心。
我们快乐,要知道有人的内心正在十分痛苦;我们想笑,须知有人正在流泪。抱着新生的婴儿去礼拜堂接受祝福,是家庭的大喜事;可是有的家庭,看见人家的婴儿,却会想起痛苦的往日,也许是一个新婴的夭折:一个可爱的小宝宝,因为失事、或者生病而突然丧失。
因此,我们很幸福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人人都是如此幸福;要想到并且记住他人的痛苦。
第二条规律是:在幸运之时,永远不要只顾自己。
古罗马人有句格言:“财富像盐水——越喝得多越渴。”这话说得真对。越是有钱,越不容易慷慨。
约翰·卫斯理生活的一条原则是:尽量省,尽量给。他在牛津的时候,一年赚三十镑。他用二十八镑生活,两镑赠给别人。他的收入增加到每年六十镑、九十镑、一百二十镑的时候,他仍旧用二十八镑来生活,其余的都给了别人。
越富足越不能自私,富足与自私绝不能携手同行。
第三条规律是:在善事上,不可自以为义。
基督徒要是逢人便夸自己善良,其害无穷。他哪知道,离开上帝最远的人正是自认为与众不同的人。善良的内涵是谦卑。真正良善的人是圣经比喻中的税吏,他从心底里说:”主啊,可怜我这个罪人。“这种人在上主面前,才是真正的义人。
一月 时间(一)
·一月三日·时间(一)
历史上伟大的人物差不多都感叹人生太短,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时间可以给他用。
英国著名传记作家麦凯尔,在他给英国小说家巴里爵士写的传记中说:每次他辞别巴里爵士的时候,这位爵士总会说:“欢迎再来,要快点,打个电话通知就行了。”然后他会接着说:“我不喜欢早早预约时间,说来就来,不用客气。”巴里爵士知道时间的不足。
诗人马尔维写过这样的一首诗:……在我的背后,我总听到时间的马车如赶来。在我面前却是无穷无尽、无边的沙漠。
诗人R·斯蒂文森也有这样的吟唱:起床的鼓声在我耳畔响起,那催人的声音还未完全忘记;清晨已来临,
晨露仍留在田野,晶莹闪烁;我现在稍事休息,数算钟声时不免心中战惊,唯恐太快听到报时的晚炮声,而我的工作尚完成。
诗人济慈总是担心尚未写出脑中丰富的文思,就已离世而去。
我们年纪渐大,而时日越来越短,有几件事应该记住:做事绝不可做到一半便放下,恐怕一放下便永远完成不了。
决定做一事,必须细心思考。想做的事太多,时间却太少,要拣真正有价值的事来做。
一天过完,若与人吵过嘴,有过任何嫌隙,千万别留下;恐怕与人的不和,永远无法弥补;与人的争吵,永远不能复和。
一月 时间(二)
·一月四日·时间(二)
要是把我们一生可用的时间仔细计算,真是少是令人吃惊。试用三件小事来说:
我们花在吃东西上的时间。
假定我们每天用十分钟吃早餐,十分钟吃午餐,二十分钟喝下午茶,二十分钟吃晚餐;就已经是六十分钟。这也就是说一天用在吃的时间至少是一个钟头;一个礼拜要用七个钟头。这也等于说,我们一天要用二十四分之一的时间吃东西;或者说,我们每年要用差不多十五天的时间,全部花在吃东西上面。要是我们一生活七十岁,其中有三年是用在吃东西上!
我们花在睡觉上的时间。
假定我们每晚用八个小时睡觉,这等于一天的三分之一。换句话说,我们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花在睡觉上面。假定我们一生活七十的话,我们用在睡觉上的时间将近二十四年。
我们花在学习上的时间。
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可是礼拜天和礼拜六下午不用上学,这一下就去掉八十天;剩下只有二百八十五天。可是我们还有许多的假期。比方说每逢圣诞、新年,我们要放两个礼拜的假;复活节又要放一个礼拜,还有暑假整整两个月。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假期。因此,差不多另外的七八十天又不见了;剩下的只不过一百八十天左右。
可是不要忘了,我们并不是整天上学的,我们每天大概上课六个钟头。六个钟头只是一天的四分之一。一个学期大约一百八十天,四分之一只是四十五天。这也等于说,我们一年用在上学的时间只不过四十五天左右。前面说过,我们一年要用一百二十二天,也就是三分之一的时间睡觉。我们小的时候,睡觉的时间差不多是长大了的三倍。也可以说,我们小的时候睡觉的时间是学习时间的三倍。
真的这样计算下来,我们不能不承认,时间是何等的可贵。怪不得古人要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因此,关于时间,我们应该常常记住三件事:
第一,我们一生只有那么多时间,用完了不会再增加。其次,谁也不知道自己还会有多少时间可用。第三,如果要学习,应该趁着现在去学;假使现在不学,将来能够用在学习上的时间会越来越少。
现在就是你学习的时候。
一月 时间已到
·一月五日·时间已到
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十四章谈到那些喜欢说话、喋喋不休的人。英国著名圣经注释家古奇在写这一章做的注解里说:“即使明知是来自上面的默示,他也没有权要求人家全神贯注、放下一切来听。传讲上主的信息,应该可以做到非常简洁。我们过份要求别人拿出时间、全神贯注来听,常常不是因为希望人家留意你所讲的道,而是为了满足个人的虚荣。”
古奇说话一向温和;相形之下,这段话说得十分严峻。我不敢说,他把虚荣心当作说者的动机究竟对不对,不过有一件事我很清楚:讲道的所以冗长,常常是因为讲者事前没有充分的准备。
演讲有一条不变的法则:无论是演说或讲道,越短越需要事前的准备。因此,演说的人要把话说得精简,必须清楚知道他要说些什么,以及怎样把要说的讲出来。
讲道词很少有不能修短的。耶稣在一两分钟、甚至三十秒钟的比喻里讲的信息,比一个钟头冗长的讲道还多。
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在他写的《人类所冀望的虚荣》这本书里面说:“人生如舞台,后浪推前浪。”一个人工作做得很好,没有谁愿意把他赶走;也没有谁愿意恶待人。当我们想到有许多人在一个地方勤勤恳恳工作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甚至五十年,无怨无艾的时候,真是应该心存感谢。但无论怎样,总有时间已到的时候。
我们有时候会觉,生活有点变动总是好的,因为无论是个人、团体或教会,时间一久常常容易变得僵化,因此需要有些新方法,新眼光和新活力。
在教会的事工上,有一件很不幸的事。这就是不能让希望退休的人,在他想退的时候退下来。为什么?因为他在经济上没有能力再做别的事,只好留在原来的岗位上。我希望,我能知道什么时候我该退出舞台。
一月 圣灵
·一月六日·圣灵
圣灵不单是忧伤时能安慰我们的朋友,也是我们生活艰困的时候灵性的力量。问题不能解决、前途十分昏暗,或者生活将近绝望,圣灵都会是我们的力量。
圣灵是帮助我们应付生活的力量。
十七世纪时人们就解释说:圣灵是安慰者。在拉丁文里面,安慰者一词有一个形容词fortis,意思就是勇敢;也就是说,安慰者是把勇气添加给我们的人。我当然知道安慰的重要,也时刻记得圣灵的安慰在现代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但是把圣灵的工作限制在安慰上,是把圣灵所具有的无比力量大大减弱。
希腊文parakletos很难有一个适当的翻译,也许译成帮助者比较接近原意。
我们都知道用一个字可以引起许多联想,不过翻译究竟是翻译,不会神圣到不可更易。过去的人把parakletos翻成“安慰者”,很容易使圣灵变成老年人的避难所,而不是年轻人灵感的来源;很容易使圣灵变成忧伤人的安慰,而不是勇敢生活的鼓舞力量。其实圣灵两者都是,而用“帮助者”才可以同时兼顾这两个意义。
因此我们若让“帮助者”来替代“安慰者”,不但不会限制圣灵的工作,还可以让祂在我们的心里增添新的力量,把祂带进我们更广大的生活中去。
一月 业余的兼职
·一月七日·业余的兼职
找一份业余的兼职。
你也许不懂我为什么要这样说。你且听我解释。
我有一次去威尔士见到一位教应用数字的教授,他写过一本关于圣经哥林多前、后书的注释。又遇到一位教生物化学的教授,他每逢礼拜天去各处礼拜堂讲道,十分受欢迎。
在我自己的大学里,我认识两位教授,都是在教会里弹管风琴的能手。一位是教造船工程学的,另一位是教妇产科的。
我又认得一位教数学的教授,他是研究盖尔语的专家。另外一位教意大利文的教授,是禽类的专家。还有一位教机械工程学的专家,他又是个诗人。另一位教空气动力学的,他自己是有名的演员和戏剧导演。
我又认得一位牙科的教授,他用不同的笔名,写了许多儿童的故事,又是诗人,又是苏格兰民间故事的专家,又是考古学者。我还认得一位天文学家,他写了好几部非常出色的科学幻想小说。
这个名单可以一直开下去,都是一个人同时做两件甚至两件以上的事。我举出这些例子只想说明一件事,这些人之所以能在自己选择的专业里做得那么出色,就是因为他能同时做两件事。那份业余兼职,可以使他们的主要工作,保持高效率。
有一个关于使徒约翰的故事。说有一天人家看见他在玩鹧鸪鸟,问他为什么不去工作。他的答复是:“一张弓如果老是拉得紧紧的,很快就失掉了射箭的力量。”这也就是说,人人都需要一点休憩的时间。他既专心于他本身的工作,也需要有放松的时间。
想办法给自己找一点业余的兴趣吧!有了业余爱好,主要的工作可以做得更好;而生活中的闲暇,不再会成为问题,反而能让你生活得更圆满。
一月 刚柔互济
·一月八日·刚柔互济
生活里头最大的一个恩赐,就是能够刚柔互济。
顽固执拗、坚持己见,和意志坚强大不相同。我们常常把偏见和坚持原则混为一谈。我们说我们在坚持原则,事实上只不过是坚持我们的偏见而已。
有人说:前后一致固然好,但毕竟不是最好的德性。一个人最伟大的地方是能够知道什么时候坚持住原则,什么时候变通。
坚持自己的宗旨是好事,但不可不给他人留有余地。
生活里面的一个大危险,特别在教会里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凡是自己不懂的就指责,认为信仰只有一条路,做事只有一种方式。
其实在没有指责他人之前,若能虚心去了解为什么他和我们不同,事情可能做得更好。
坚持信仰是好事,但却不可自以为是。
基督徒生活中的一个悲剧,就是信心比较坚强的,自认为福音派,动不动就指责信心比较软弱的偏离正道,说人家不信、说人家是现代派,自由主义者。凡是在信仰上没有与他们同样经验的人,就等于没有基督徒的信仰经验。
可是我们要知道,也得感谢上主,认识上帝的路有许许多多条,而信仰的经验是没有垄断独占的。要在神的家里成为中坚,必须刚柔互济。
一月 专心
·一月九日·专心
要做到专心有两件不可缺少的事。
第一要有兴趣。要是一个人对一件事没有兴趣,他很难对这件事专心。有了兴趣,专心自然会来。
一件事要是从长远看有好处,也便会产生兴趣。
有些事,其本身并无趣味,可是我们若发现做了以后就有某种意义,一样能产生兴趣。就以弹钢琴来说吧:天天练习,枯燥乏味,可是对一个决心成为钢琴家的人来说,会毫不觉得苦。体操的练习也是苦事,可是决心要成为体操巨星的人,反而会觉得乐趣盎然。
所以要对一件事情有兴趣,即使这件事本身枯燥乏味,若能从长远看,从最后的目标着眼,就能产生兴趣,就会专心。
一件应该做的事,而又能够完成它,我们才能专心。
要专心唯一的办法,就是决心把每次一件应该做的事完成。要是下意识老是惦着应做却没有完成的事,只能分神,哪能专心?
一月 休息(一)
·一月十日·休息(一)
英国约克郡大主教加伯特在他长寿的一生中,见过许多伟大的人物;美国总统罗斯福逝世的时候,他正在罗马。他去到美国大使馆向大使柯克亲自吊言。
加伯特事后告诉人柯克说的话:“他讲到罗斯福的时候,心情十分激动。他说罗斯福内心好像有一股巨大的复苏的力量。”一九四○年,柯克看见罗斯福疲劳万分,神色憔悴,走进他的游艇。可是一个钟头以后他再出现时,已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看起来好像年轻了二十岁。罗斯福的女儿说:“这就是爸爸。自从他染上小儿麻痹证以后,他已养成了一种能够积极休息的本领,让他能一生工作不辍。”
“积极休息”这句话听来很新奇,可也是最有意义的一句话。为什么大多数人,休息常常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常常休息过后,仍然感到非常疲劳。
什么叫积极休息?
如果只是身体休息,思想不能休息,这不能算是休息。
我们要是坐下来、或是躺下来,可是头脑仍在那里活动,思潮仍旧起伏,这样休息,是没有用的。真正的休息是身体与头脑都停止活动。要怎样才能让头脑真正休息呢?
我们要想那些使人们得到平安的事,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
一月 休息(二)
·一月十一日·休息(二)
虽然有时候我们应该停下一切的工作来休息,但休息并不一定要什么都不做。最好的休息是把工作的性质变动一下。
若论工作量,很少人能超过英文新约圣经的翻译者詹姆斯·莫法特。他的一位朋友告诉人,莫氏的书房里有三张桌子,一张摆着他正在翻译的圣经译稿。一张摆的是他的一篇论文的原稿。在第三张桌子上是他正在写的一篇侦探小说。
莫氏休息的方法就是从一张书桌搬到另一张书桌,继续工作。
疲劳常常只是厌倦的结果,要消除这种疲劳,停止工作是不行的,必须变换工作。
生活的一条规律是:一个人要是能做一种以上的事,他会活得更有劲;即使这件工作无关重要,只要他喜欢便行,如集邮、园艺、木工。
真正的休息需要不断和能力的来源保持接触。一个人疲劳了,其实是他本身的力量已经用完,一定要跟本身以外的能源去接触。
就像汽车的电瓶要是用完了,光是把电瓶拿出来是不够的,一定要把它拿去充电,得到新的能源,才能够再使用。
一月 圣经的话语(一)
·一月十二日·圣经的话语(一)
格兰特博士写过一本叫做《怎样读圣经》的书,他在书里面介绍了菲利普·梅兰克森的读经方法:“要做优秀的神学家和圣经忠实的解释者,必须先是一位文法专家,然后应该是一位辩证学家(能把各种不同的解释加以比较的人),他最后必须是一位有见证的人。”
让我们来研讨一下他所提出的方法。
圣经学者必须是一位文法专家。
这也就是说,研究圣经最主要的目标,是找出神的话语的意义,去发现圣经的含义。
有人问斯特里特牧师:“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查考圣经?”他的答复是:“……正确的研经方法是查经式的。因为读经的第一件事是经文的意义。要将圣经的话语作属灵的解释和应用,当然先得明白神的话语的意义。”
伟大的圣经学者给了我们许多研读圣经的材料和指导,我们若把这些有用的材料放在一旁不用,是对圣灵、对上主的亮光一种最不可饶恕的罪过。要是我们不去找出圣经的正确的意义,我们会陷入一种极大的危险中,就是照自己的意思来解释圣经,不理上主要我们明白的意义。
格兰特博士说到一位古代犹太教的教师讽刺另一位教师的话说:“当伊莱兹拉比解经时,他开始总会说:‘圣经!我解经时请祢闭口。’”
讲道的人和解经的人,要是不先查考一下伟大的虔诚的圣经学者已经说过的话,这种狂傲自大哪能不令人惊异。要人人都懂希腊文和希伯来文是不可能的,但我们至少应该知道那些懂这两种圣经文字的人对圣经说过些什么话,心存谦卑,承认自己一样需要研究圣经材料的帮助。
一月 圣经的话语(二)
·一月十三日·圣经的话语(二)
研究圣经的人必须是辩证学家。
这也就是说,他一定要愿意把不同的解释作比较。有很多所谓的圣经学者,极力反对教皇无误说,可是另一方面却强调他们自己的解释无误。
一个老是说自己对的人,绝不能成为一个学者。一个人要是能听自己不同意的人的意见,他在灵性上、在知识上所能得到的益处,该是何等的大呢。
研究圣经一定要听每一方面的意见,不能够故意无视那些不合自己胃口的解释。
研究圣经的人必须是有见证的人。
希腊文新约圣经Nestle(尼斯勒)编本,是今天新约圣经学生得益最大的一本圣经。这本圣经在它的序言里面,一开头便印着圣经注释权威本格尔(Bengel)所说的一句话:“Tetotumapplicaadtextum;remtotamapplicaadte”,意思就是说:“把自己的一切都应用在经文上,把经文中的一切都应用在你自己身上。”
不错,研究圣经也应该像我们研究其他的书一样。我们研究其他的书所用的严格方法与验证,都同样可以用在圣经的研究上;可是我们研究圣经的目的和研究其他的书不同。
我们研究圣经是要充分的认识耶稣基督,明白祂对我们心灵所提出的救赎方法,以及祂对我们生活的指引、教训和要求。
因此研究圣经并不是一种愉快的智力上的活动,不是一般人所说:“头脑望高。”研究圣经是要把自己摆在圣经的书页前面,一边读一边问:“主啊!祢要我为祢做什么?”
一月 说出来
·一月十四日·说出来
要是看见一个人走错了路,要是看见一个人把事情搞得一团糟,要是看见一个人自毁一生,同时也损害到别人,让他人心碎,要是看见这些你仍旧袖手旁、一言不发,你就大错特错。
你有责任说话。
应该说的时候就说。
应说的时候不说,等到太迟了才说,会使事态无法挽救,再说也没有用。事前的预防总是胜于事后的治疗。
一条危险的弯路,旁边有个深渊,最好的方法是在弯路旁边造个石栏;胜过叫一辆救护车等到深渊的底下,去收拾失事汽车里面的受伤者和尸体。
应在适当的时候说。
一句话在不应当说的时候说,会比不说还有害。因此说话要等到适当的时间。一个忠告、一句警语,最好是在私下里告诉当事人,不要在大庭广众中提出来,免得引起对方的愤恨。
说话的方法要适当。
不错,我们应该说真话;但同样重要的,是要用爱心来说真话(弗四15)。要是说的虽是真话,却刺伤人家的心;或者说的虽是真话,语气却是毫不留情的指责,或是一派教训的口吻;那么你所提的警告、或是责备和忠告,就得注定失败,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话说得越温和,收的效果越大。
圣经要我们关照我们的弟兄(创四9)。这也就是说:我们不应看到人将毁灭时袖手旁观,一句话也不说,让他人自毁一生、或者伤害旁人。在这种重要的时刻,不应该沉默;应该把话说出来。好的话语胜过真金。
一月 乐观与悲观
·一月十五日·乐观与悲观
“要是能有乐观的人打前锋,由悲观的人殿后,那是再理想也不过的事。”
这是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的话,说得很有道理。要是你打算做件大事,而能有这两种人同在你的工作人员里面,是绝对有益无损的。
认为天下无难事的人,有他一定的用处。
有一种人,遇到问题,会想出各式各样新奇的解决方法。这些方法可能不切实际,但都值得你考虑一下。
也有一种人可以毫无准备,却毅然决然的去干。
还有一种人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做了再说。认为这次做得不好,可以吸取经验,终能有好的结果。
也有一种人,什么事都抢着干,不问后果。
在情况恶劣,险象环生时,这些人都不是毫无用处的。
另外有一种人刚好相反,十分怕事。
他不到凡事都准备妥当,完全可以控制,绝不妄动一步。
他必须把前面道路上每一个弯、每一个角都看得清清楚楚,才肯走第一步。他谨小慎微,不轻易许诺,深怕招来失败。
希腊人喜欢把人分成两种:一种人是要从后面赶才肯走,一种人需要用缰绳拉才能走。这两种人在耶稣的门徒里面都有。
耶稣的门徒里面有彼得,也有多马。这两个人在布道工作中,担当他们各自的角色。
好的领袖两种人都会用,而且相得益彰。
一月 回转
·一月十六日·回转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肯回转,可说是一个大缺点。
圣经明白告诉我们,人生最重要的一个行动,就是回转。
圣经应许我们,只要能“尽心、尽性归向耶和华你的上主”,便有幸福也有富足。
《使徒行传》记载,在安提阿城有许多人相信并且归向基督(徒十一21)。上主给保罗的任务,就是要劝外邦人从黑暗转向光明,从魔鬼的权势下转向上主(徒二十六18)。保罗的大喜乐,是看见帖撒罗尼迦人从拜偶像转向真神,来侍奉又真又活的上主(帖前一9)。
圣经许多地方都用到回头、回转之类的字眼。不回头哪有他路可走?“归向”这个词是从拉丁文的动词convertere直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回转。
人的一生当中,有若干很重要的回转。
我们必须从自己转向他人。
基督徒的生活不可以是自私的,不可以是以自我做中心的。基督徒生活伟大的美德是怜悯和同情,要做真正的基督徒应该关怀他人,关怀到能够忘记自己、进入别人生活里去的程度,用他人的眼来看,用他人的心来感觉,用他人的头脑来思想。
我们必须回转,不向内看,而向外看。
我们必须从过去转向将来。
基督徒的一个特点,是永远向前看。他知道自己过去的罪和失败,从心底里感到懊悔;可是他也知道因为基督的恩典,他已得到赦免。他更知道还有比这更好的事在前面等着他。我们必须不向后看,只向前看。
我们必须从世界转向上主。
希腊斯多亚派的哲学家们喜欢说:生活的唯一方法,就是生活在永生的荫庇下。我们很容易误入歧途,忘记了上主;可是人是必死的,到那天,我们仍得面对上主,又怎可以忘记祂。我们必须回转,思念上面的事,不想地上的事。
一月 完美的配搭
下一页 尾页 共24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