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残酷才是青春

_2 索达吉堪布(当代)
做一件事情,要让人人都说好,这个要求太高了,连佛陀也做不到。所以,凡事只要问心无愧就好,不管别人怎么说,只要自己发心清净,就应该坚持到底。
往昔佛陀在世时,提婆达多、善星比丘、达玛多匝、外道六大本师等人拼命地与佛陀作对,不管佛陀对他们如何慈悲,他们都不为所动--有人说佛陀戒律不清净,有人说佛陀见解不究竟,还有些外道见佛陀的庄严金身具足九种丑相……佛陀在经中也亲口说过:“世间上对我有信心者,其数量如指尖上所沾之微尘,而没有信心者,如同大地的微尘。”
圆满如佛陀者尚且如此,身为凡夫人的我们,就更不用说了。
曾有个企业老板,一心一意想利益所有员工,希望每个人都说自己好,但始终无法实现这个愿望。不管他怎么绞尽脑汁,付出再多的财力、物力,仍有一些人跟他唱反调。所以他特别想不开,有一次跟我诉苦,我就告诉他:“佛陀都无法让所有众生满意,我们恐怕更不行了。你的心愿虽然不错,但可能还要再考虑一下。”
要知道,众生真的难以一一取悦,《伊索寓言》中就有个故事:
有个老人和一个小孩,用一头驴驮着货物去赶集。
在回家的路上,小孩骑在驴上,老人赶着驴子走。路人见了,指指点点说:“这孩子真不懂事,让老人走路,自己享受。”
小孩忙下来让老人骑上。旁人又说:“这老头怎么忍心让孩子走路,自己骑驴?”
老人听了,赶紧把孩子抱上来,两人一同骑。走了一段路,又有人说:“这一老一小太残忍,把小毛驴都快给累死了。”
两人只好下来走路,可还有人笑话他们:“有驴不骑,真是大傻瓜!”
最后,实在没办法,二人扛着驴子回家了。
可见,不管做什么事情,要让众人全都满意,这是绝对做不到的。权衡之下,大多数人认可,也就可以了。
我曾让很多人提意见,看看我讲课讲得怎么样--
有人说:“你叽里咕噜讲那么快,谁听得懂?慢一点!”于是,我就故意放慢语速。
有人又抗议:“你慢吞吞的,谁也不想听,我都打瞌睡了,讲快点好不好?”那不快不慢的适度在哪里呢?这个确实没法把握。
如果我讲得稍微广一点,有人就说:“你啰啰嗦嗦讲半天,我还有事情呢,发挥得少一点,不要太啰嗦了!”然后我就简略一点。
结果又有人抱怨:“你讲得这么略,肯定谁都不懂。我除了听法以外,没有别的事情,应该讲广一点,多引用教证、理证。”
既然怎么做都不满意,后来,我只有凭自己的能力和良心来划一条线了。
藏地也有个家喻户晓的故事:
有家人娶了一个新媳妇,媳妇刚进门时,婆婆对她挺不错,她贤惠能干,但唯一有个缺点就是不爱说话。后来婆婆非常不满,说她像哑巴一样,就因为这个原因,非要把她休掉。
她丈夫也没办法,只好听母亲的话,把她送回娘家。
回去的途中有一座岩石山,两人翻山时,听见山上一只鸪鸪鸟“叽咕叽咕”叫个不停。她丈夫听得心烦,就拿出箭来想射死它。
这时,媳妇唱起了一首歌:“世上之人难取悦,少语嫌弃被赶走,多语鸪鸟被射杀,不知彼等需什么?……”
的确,有时候在生活中,我们这样做不行,那样做也不行,有些人建议“适中”一点,但适中的标准也因人而异,每个众生的根基、意乐不同,判断的结果也有天壤之别。实际上,要令大家全部满意,这是根本办不到的。
所以,凡事只要问心无愧就好,不一定非要得到所有人的赞叹,只要对得起自己良心,别人不满意也没办法。毕竟佛陀都不能满足所有众生,像我们这样的区区小人,又怎么可能做到呢?
感恩那些不让我自以为是的人
俗话说:“善泳者死于水,善武者死于斗。”越是自己擅长的东西,越容易让自己栽跟头。所以,我们即便在某方面有一技之长,也不应自以为是,恃才而骄。
每个人在青春时代,都曾年少轻狂过,也曾自以为是过。倘若没有良师益友的指引,自己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样的缘分。
以前,苏东坡从小就天资聪明、过目不忘,每看完一篇文章,便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多年苦读下来,他已算是饱学之士了。
一天,他乘着酒兴,挥毫写下一副对联,让家人贴在大门口:
读遍天下书
识尽人间字
过了几天,苏东坡正在家看书,忽听仆人通报门外有人求见。他出来一看,是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只见她指着门上的对联,笑眯眯地问道:“你真已读遍天下书,识尽人间字了吗?”
苏东坡一听,很不高兴地答道:“难道我能骗人吗?”
老太太就从口袋里摸出一本书,递上前说:“请帮我看看,这上面写的是什么?”
苏东坡接过书,从头翻到尾,又从尾翻到头,竟连一个字也不认得。他不禁羞愧万分,遂伸手想把门上的对联撕掉。
老太太忙上前阻止:“慢!我可以把这副对联改一下。”于是在每句前面各添两个字,变成:
发愤读遍天下书
立志识尽人间字
完后并谆谆告诫:“年轻人,学无止境啊!”
人生之路,坎坷多艰,所以,若想安稳地走下去,我们一定别忘记“学无止境”这句话,恒常观察自己的心态,万万不能骄傲自满、得少为足。
誓言坚定者是上等人
一个人若出尔反尔,谁都会看不惯他,在单位或家庭里,他做什么都会不顺,最后自己孤苦伶仃,就像枯树一样无有凉荫,再努力也不会得到财富名声。
对于誓言的态度,龙猛菩萨曾讲过三种人:
上等人对自己所承诺的一切,犹如在石头上刻的文字,纵经种种侵蚀,亦不会磨灭。
中等人的誓言,假如没有外缘影响,一般不会改变,但若遇到一些违缘,则很容易放弃当初的承诺。这就像在泥土上写的文字,写完后不会马上消失,但若被人兽践踏、风吹雨淋,字迹很快就模糊不现了。
下等人的许诺,如同在水中写的文字,随时随地都在变,今天答应这个、明天答应那个,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不需要任何外缘,誓言轻易就舍弃了。
上述三种人中,誓言坚定者才最令人信任。这种人绝不会轻易承诺一件事,然而一旦经过详细观察,自己已经承诺下来了,哪怕是三千大千世界统统毁坏,他的誓言也不会动摇。所以,我们一定要做这种人。
以前我在建小学的时候,有一个老板说:“我本想资助你一百万左右,但可惜先答应了别人。要不,我去跟他说个谎,把这笔钱转给你吧。”
当时我如果巧言花语,很可能得到那笔钱,但我还是拒绝了:“既然你对别人承诺在先,遇到再大的困难也千万不要改变。”
他说:“那个人不一定如法。”
我告诉他:“如法也好、不如法也好,你好不容易承诺了,承诺完了再反悔,可能会失去良知。算了,你还是做个好人吧,我这边慢慢想办法,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要知道,有智慧的人,纵然舍弃生命,也不愿违背自己的誓言。凡是已经承诺的,就算没什么重大意义,哪怕只是一件区区小事,也不能轻易舍弃。
比如跟别人交谈时,说以后会帮助他,借给他一点钱,甚至请他吃一顿饭……这些事情虽然小,不兑现也不会给对方带来什么损害,但是既然已经答应了,就应该一直放在心上,绝对不要食言。
一个人若出尔反尔,谁都会看不惯他,当然也没人愿意相信他的话,在单位或家庭里,他做什么都会不顺,最后自己孤苦伶仃,就像枯树一样无有凉荫,再努力也不会得到财富名声。
所以,有些人若经常遭受挫折,所想的总是事与愿违,那没必要去怨别人、怨环境,有时候也该反省一下自己!
不忏悔过失就只有受罪
人没有一点过失是不可能的,但有了过失务必要懂得忏悔,否则,倘若一犯再犯,未来就不知会变成什么样了。
在这个世上,除了诸佛菩萨以外,没有过失的人极为罕见。但有了过失也不要害怕,只要依靠忏悔的力量,知错能改,罪业就能慢慢消除。
唐朝时,有个人不信佛教,一次他到朋友家中,看到桌上有本《金刚经》,便随手把经书撕毁,丢到窗外。
回到家中,他突然不能说话了,家人屡次延请名医治疗,但仍然没有丝毫起色。
五六年之后,他偶尔听邻居念《金刚经》,方才恍然醒悟,知道这是以前毁经的果报。他心中十分后悔,于是每天耳朵贴着墙,静听邻居诵经,并合掌默默忏悔。
过了一个多月,有天他到寺院去,碰到一位慈祥庄严的老和尚。老和尚问他有何事,他指着嘴巴,示意自己不能言语。这时老和尚从袖中抽出一把刀,在其舌下一割,他便立刻能说话了,摸摸嘴,没有出血,也无疼痛。
他的泪水顿时夺眶而出,一个劲儿地磕头致谢。此时,老和尚为其念起了《金刚经》,声音和邻居的诵经声一模一样。
不久,他又来到该寺拜访老和尚,但寺中都说无有此人。他疑惑不信,到处寻找,不经意走进罗汉殿,看见须菩提尊者的像与老和尚相仿,这才恍然大悟:诵经的邻居和老和尚,全是须菩提尊者的化现。
后来,他请人绘制了一幅尊者圣像,至诚地礼拜供养,又亲自书写《金刚经》并终身持诵,最后成了非常了不起的修行人。
要知道,故意撕坏佛经,是极为严重的罪业,但若了知过失后诚心忏悔,就会像《亲友书》中所言,即便是嗔心最大、贪心最大、痴心最大的人,后来也会改邪归正,犹如月亮拨云而出一样,获得圣者的果位。
藏族有种说法:“无结疤树寻不到,无过之人找不着。”汉地也有句俗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因此,人没有一点过失是不可能的,但有了过失务必要懂得忏悔,否则,倘若一犯再犯,未来就不知会变成什么样了。
祈祷文殊菩萨,就知道如何为人处世
《大忿怒续》中说:“一切菩萨当中,文殊菩萨的加持最大。”
现在有些人智慧不够,为人处事时不辨取舍、不懂分寸,若能经常祈祷文殊菩萨,不仅可以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而且,生生世世都不会变成愚昧众生。
文殊菩萨,是三世诸佛的智慧总集,是一切诸佛的长子。《释尊广传》中记载:纵然是释迦牟尼佛,往昔也在他面前发过菩提心。
全知麦彭仁波切说,任何人忆念文殊菩萨,就能开启世间、出世间一切智慧之门--出世间智慧,指证悟空性、无缘大悲等超胜境界;世间智慧,则是取舍因果、待人接物的道理。
《宝积经》十五品的《文殊刹土庄严经》中还说:“念诵千百万佛陀的名号,也不如念文殊菩萨的名号功德大。”
文殊菩萨虽现为菩萨身份,但实乃古佛再来。《宝鬘经》云:“文殊菩萨早已成佛。”《文殊菩萨净土庄严经》中也说:“文殊菩萨以菩萨形象利益众生。”另有经典言:“文殊菩萨于未来成佛。”由此可知,文殊菩萨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
同样是佛,诸佛的功德原本平等无别,但从文殊菩萨不共的愿力而言,若要开启智慧,他这方面的威力,决定超胜其他诸佛。
藏地历代有许多大德,最喜欢念的,就是《文殊真实名经》和文殊心咒。不管是谁,也不管是什么身份,只要修持文殊法门,持诵文殊心咒“嗡阿Ra巴扎那德”,那无论是修行佛法,还是为人处世,智慧都必定大大增上。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索达吉堪布精彩问答
若有人问佛陀:“应当如何对待爱情?”佛陀不会劝所有人出家,也不会让所有人学佛。佛陀会说:对感情不要太执著了,否则一定会带来痛苦,这些痛苦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完全是自作自受、作茧自缚。
问:人如果做了坏事,向神祈祷,就可以得到幸福吗?
堪布答: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许多人。那么,身为佛教教主的佛陀,到底是怎么说的呢?《中阿含经》中就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
曾经,有一位名叫伽弥尼的天子前去拜访释迦牟尼佛。
他问:“人如果做了坏事,向神祈祷,可以得到幸福吗?”
佛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反问道:“如果把大石头扔到河里,你向神祈祷,它会浮上来吗?”
伽弥尼摇头答言:“不会。”
佛说:“人如果造了恶业,即使向神祈祷,也绝对得不到幸福,因为恶业一定是会堕落的。”
佛又问伽弥尼:“如果把油倒在河里,你向神祈祷,它会沉下去吗?”
“不会。”
佛接着开示:“所以,人如果造了善业,即使你向神祈祷,要他堕落,也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善业一定是会上升的。”
问:我学佛后,发现身边的朋友占我便宜、欺负我,都尽量宽恕他们,因为一切如梦如幻,又何必执著?但是,如果我继续忍辱,别人会把我看作最愚蠢的人,我该怎么办呢?
堪布答:忍辱是很明智的选择,你还是要不断地安忍、不断地宽容。
虽然世间上有个别人,对这种做法不一定理解,但我们这个社会确实需要包容与关爱。不管别人怎么样侮辱、欺负我们,我们还是应当以德报怨,用最广阔的心态去爱他,这就是菩萨无碍的安忍。
问:我认为有些事会对一个人好,可是对方不理解我,跟我的想法不同。这时候我是想办法改变他,还是一味地迁就他呢?
堪布答:佛教中讲了,每个人前世的业力不同,所以,爱好、思维千差万别,经常发生冲突也很正常。
包括一家人,没有结婚前,两个人不太了解对方,结了婚以后,由于思想不同、行为不同,好多矛盾就产生了,他喜欢的我不喜欢,我喜欢的他不喜欢,由此动不动就会吵架。此时要尽量地忍让、宽容,假如做不到,彼此都各执己见,那冲突肯定会此起彼伏。
要知道,你的想法,也不一定每次都正确。你感觉好的事物,拼命地想强加给别人,但也许并不适合他。所以,在与任何一个人相处时,随顺对方非常重要。
哪怕出门住一个宾馆,一个人喜欢开灯,一个人非要关灯,脾气不好的话,在这小小的问题上,也会发生很大的争执,最后自他都非常苦恼。但如果随顺别人,懂得一切随缘,那么他开心,你也很开心。
现在很多家庭不和,成天闹离婚,也是因为性格合不来。一个人说中午喝稀饭,另一个人却非要吃面,然后话不投机就吵了起来,甚至最后大打出手,这有必要吗?没有必要。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随顺众生。
问:对于活熊取胆汁,您有什么看法?
堪布答:以前我写过一本书叫《悲惨世界》,在书中,我讲述了许多残害动物的事例,比如生吃猴脑等。站在尊重生命的角度,我觉得人类应停止对动物的杀戮。
动物跟人类一样,也有苦乐感受。如果肆意践踏动物的生命,到了一定时候,必会招致可怕的报应。但由于受现代教育的影响,有些人不一定认可我的观点。不过,我在这方面可以举出一百个依据,你都无法驳倒。
希望大家一方面要保护环境,一方面也要保护动物,这些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所以,今后请尽量不要杀生,即使你不能吃素,也不要为了吃肉而点杀活物。
问:我是一名银行职员,在工作时会有一些应酬,领导让你负责点杀活物。如果不点,就违背了领导意愿,会受到批评;点的话,又直接造下了杀生的罪业。有人说:“若不是真心杀生,可以回去忏悔。”但我经常又杀生又忏悔,就会养成不好的习惯。请问,在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办?
堪布答:遇到这种情况,你要么只有离开单位,要么只有点杀。
你点杀的话,过失肯定会有,因为众生的宝贵生命,就是你下命令夺走的。天天这样习惯性地忏悔,确实也不太好。
但不管怎么样,忏悔和不忏悔相比,还是忏悔好。除此以外,可能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本章完)
首页 上一页 共2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