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全]平常禅:活出真实的自己

_2 艾兹拉·贝达 (美)
  接下来要找到一个妥当的时刻,回顾一下当时真正发生的事,然后就可以透过静坐重新创造出当时的那份不适感。每逢我们的内心产生挣扎或企图自圆其说时,其实我们都在做这件事。不过我现在所说的是要透过静坐的练习,刻意并带着觉知来做这件事。如果我们刻意重塑那份不适感,可能会忆起当时所发生的事-当时身在何处?说了些什么话?生起了什么感觉?我们将当时的情况夸大一些,为的只是和原始的感觉产生连结。做这件事的重点是为了在修行的环境里经验到那股愤怒(或其他任何情绪)。即使我们无法重塑当时真正的情绪反应,我们仍然可以用某种方式来转化它-但是在充满着困惑和妄念纷飞的情况下是绝对做不到的。
  我从净香那儿学到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也就是把重塑情绪经验的过程分为三个部分-客观情况、情绪的本身,以及随着情绪反应所产生的态度上的对策。这么做可以带来了了分明的洞见。
  举例而言,你的配偶或工作多伴对你说了一些批评的话,在你还没有察觉之前,你已经生起了愤怒的反应。因此当你重塑这个经验时,首先要问自己:"当时的客观情况是什么?那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其实当时所发生的事多半是一些从口中说出的气话,或是从耳朵听到的怨言。话语本身通常没什么情绪,是你将情绪反应移植到客观事件之上的。认清了这一点,接下来要看的就是情绪反应的本身,你当时感觉到的是哪一种特定的情绪?其实我们通常都不知道那是什么情绪,所以必须非常诚实而精确地辨认出那份感觉。接下来要看的则是态度上的对策;你的对策到底是什么-是顺从、是攻击、还是退缩?虽然对策有别于反应,它们仍然是可以被料到的一些模式。
  我们一落入态度上的对策,就很难厘清自己的愤怒了,尤其是对策之中如果还包括归咎或自圆其说的成分,并且还伴随着一股自以为是的感觉。如果我们能停止归咎,便能集中焦点在原始的反应之上。我们首先要问自己的是:"我的信念到底是什么?"有时这些信念会很快地浮出表面,有时却很难捕捉得到。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下一步亦即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体证身体上的情绪能量。一旦能真的安住在愤怒之中,便可能触及到那些会造成表面反应的核心恐惧。如果依照这种方式不断地修持,就会在愤怒的周围拓展出一种强大的空寂感。只要我们不再把愤怒当成是"我",就不会那么容易深陷其中了。
  不表达负面情绪和不自圆其说
  过去几年我一直在练习转化愤怒的方法,每一周我会选出一天来练习我所谓的"不展现负面情绪"。从早上醒来的那一刻直到入睡,我都有意识地不去表达负面情绪,包括内在与外在。然而这并不是一种用来激发德行的修练方法,它所以有效是因为它能让我看到愤怒的根由。愤怒不表达出来就会很自然地被察觉。我很清楚地看到自己想利用信以为真的妄念替愤怒火上加油,但我也可以选择下去执着或固化那些念头。我的修持是不认同"我"这个观念,也不认同它的欲求和它的评断,而是要认同当下更宽广的内在空间,如此我就能直接安住在肉体上的愤怒能量了。有时愤怒会因此而很快地消解,甚至不留下任何余愠。
  有一位交通警察,在我以滑垒的方式驾车穿越交通号制时,把我拦截了下来。我立刻准备扞卫自己的合理性。我感觉到怒火生起,肾上腺素开始涌出。但是我突然想起那是我不展现负面情绪的一天。我立刻看到自己如何想护卫那个"我一以及它的思想,同时也立刻感受到底层的那股怕失控的恐惧。我在我的身体上经验到这些状况,却选择了另一种反应的方式。当这名警察开始写罚单时,我的心情竟然还能保持愉悦。
  如果我们能认清愤怒会生起只因事与愿违,那么放下愤怒就不是困难的事了。最难解决的是我们一心只想发怒,所幸这种一日禅修的方式还能让我们看到其他的可能性。我们会看到愤怒如何从不如意以及想要自圆其说中生起。我们也会看到当愤怒生起时,既不需要将它表达出来,也不需要以自圆其说来护卫自己。
  有时我们很可能会认为人生必须以愤怒的方式来对抗。也许某些情况需要我们采取行动,如果没有一点愤怒,我们就可能不会有任何行动了。但是当我们看到不公不义时,如果所采取的行动是由愤怒促成的,难道这不会使情况变得更糟吗?假设我们不发怒,又有什么东西能促使我们创造出正向的改变呢?
  从修行的角度来看,不论我们觉得自己多么合理,发怒是永远无法自圆其说的行为。但这并不意味情况需要我们采取行动时,我们却告诉自己不该行动。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我们的行动可以不带有愤怒。只要我们用信以为真的念头在怒火上加油,就是在障碍自己以清明的心来采取行动。只要被愤怒的负面能量所操控,就是把自己的心给紧紧封闭了。大部分的情况之下,我们仍然受到恐惧的操控,而把生命的一切-包括个人、小团体或大型机构在内-视为敌人。这种情况会让我们扎根于狭窄的"自我"感中。每当我们以这种方式来合理化自己的愤怒时,我们对更大的视野或基本的连结感就视而不见了。
  我曾经当过一项大工程的监工,某回我因工作被严重地批判了一顿。我心知肚明那种批评是不公平的,不过仍然生起了强大的愤怒反应。虽然我立刻知道要修行,愤怒的能量却不放过我。我试着对那份排拒感说"YES",并试图接受那股受伤和恐惧的能量,但我的念头仍然不断地形成归咎和自圆其说来护卫我的"自我"。
  第二天我改变了以往的修行方法,我告诉自己要"绝不归咎,也不自圆其说",并将其奉为圣旨。我发现除非我以强而有力的方式来阻断妄念,否则念头一定会继续助长那股怒火。自圆其说的妄念不断生起,我则不停地打断它们,回头觉知身上出现的灼热感及反胃的感觉。一天下来,我终于能长时间安住在肉体的觉受上。我开始有能力接受被伤害的感觉和自己的排拒感,并且能觉察到底层的恐惧而不落回到归咎。我将这些感觉直接吸入心中,让它们穿透自我防卫的外壳。
  那天快要结束时,负面能量已经完全消失了,不过我还是需要处理一下金钱和一些实际的问题。因为不再有任何负面能量,所以能够很清明地解决那些需要被解决的问题。如果不以如此精进的态度来转化我的情绪反应,毫无疑问地,我一定会封闭住自己的心而损害到所有的人。这样的修持方式既快速又真诚,它会让你产生一种统合感,并且能看到更大的视野。
  我们一旦深入地转化愤怒,即使面临困难,也能拓展出一份空间感。只要在狭窄的自我感的周围拓展出更大的觉知空间,也许就能瞥见转愤怒为解脱的真谛了。这份解脱将为人生带来立即的行动及清明度,而我们的意志力也会转化成对人生真相的清晰理解,并且能找到清楚的方向和目的。也许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会开始选择为生命服务,而不再只是希望它能为我们服务。但是一陷入负面的愤怒能量,慈悲与友爱的开放胸襟就不见了。
  因此,每当愤怒生起时,请你留意它,并将其视为你的觉醒之道。请看清楚它如何从你那不满意的心情之中生起,看一看你是否会将它表现出来,还是会将它塞回去。如果你将它表现出来,请体会一下个中滋味是什么:你会不会以担忧的方式来表现它?还是会将它发泄出去,即使是以很隐微的方式?请看一看你会不会认同自己的念头,然后将注意力拉回到肉体上的愤怒觉受。请对自己的核心恐惧保持开放,不过只有当你停止归咎时才能做到这一点。请看一看你是否想让自己封闭在愤怒中?深刻地感觉一下继续活在愤怒里的那份痛苦,你将发现那股失望感会穿透你的心。
  第九章 如何转化恐惧
  .......以科学家的态度来观察恐惧,也就是要抱持着一份想要发现恐惧是什么的好奇心。任何时刻只要恐惧一生起,就要立刻问自己:"这是什么?"而答案永远都蕴含在当下身上所出现的觉受之中。
  修行生活最重要的就是转化恐惧。恐惧只会让我们封闭而无法超越那层防身之茧;一旦向恐惧妥协,它就会变得更坚实。我们会因此而强化自己的防身茧,并且会紧缩和自我设限。恐惧会令我们逃避那想像出来的结局,但是向恐惧妥协而制造出来的替代式人生,不已经是一个恐怖的结局了吗?
  我的好友艾略特o芬图夏(Eliot Fintushel)写过一本名叫《请不要伤害我》(Please Don't Hurt Me)的科幻小说,书中的主题是超感经验。每当书中的人物彼此相遇时,他们从不说"哈罗",他们彼此打招呼的寒喧话竟然是:"请不要伤害我!"这真是对那操控人生的恐惧的精确描述。思考一下我们有多少恐惧,你会很奇怪为什么我们尚未变成这个议题的专家。恐惧是修行和生活中最难掌控的领域,如果将我们所恐惧的事物列出一张清单,绝对是相当可观的。我们最基本的恐惧包括了害怕生病、怕受苦、怕失控和绝望,以及害怕未知等等。此外我们也可能怕失去所爱的人,或是怕丧失地位及物质上的安全感。我们更可能怕别人的批评,怕被人当成一名蠢蛋。我们既害怕死亡,又怕死亡的过程,而其中最强烈的恐惧,可能就是恐惧的本身了。
  还有许多恐惧是因人而异的,端看我们的人格发展如何而定,其中包括害怕亲密关系、害怕性关系、怕面对挑战、怕背叛、怕孤独、怕负责任等等。转化恐惧的修行,第一步就是要开始察觉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中都有恐惧的成分-友善的背后往往有恐惧,野心、沮丧和愤怒的背后当然也都有恐惧,甚至还可以把愤怒诠释成尚未体会到的恐惧。
  第一个阶段 以享乐钝化恐惧
  我们的对策之中有许多不同形式的恐惧,不过我们通常都无法察觉自己的所做所为之中竟然有这么多的恐惧。恐惧经常被愤怒或藐视所掩盖,我们也经常以各种活动或娱乐来钝化恐惧。我在中学和大学时,这种情况非常明显,那时人们如果问我有没有恐惧,我一定会回答:"我是个没什么恐惧的人,恐惧并不是我的问题。那个年代的我很喜欢参加派对,喜欢跳舞,也爱喝酒。当时我的目标只是要享受人生,做一个受欢迎的人,而且自以为相当成功了。多年之后回顾起来,我甚至把那个阶段视为人生的黄金时光。
  直到几年前我才开始洞悉到早年和恐惧的关系。有一回我放了一张60年代流行的老歌唱片,当时我发现自己生起了一股苦乐参半的怀旧之感。在这股怀旧感中,我发现胃部一带竟然出现了类似焦虑的搅动。我心想:"为什么一记起那段黄金时光,竟然会有焦虑感?"这时我才意识到那首歌唤醒了细胞的记忆。其实长久以来的焦虑从未消失过,可能就是这股焦虑驱使我不断地追求享乐,只是我没察觉到罢了。
  第二个阶段 企图消解恐惧
  活到二十初头,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恐惧。我就是从那时开始修行的。很快地,我进入了转化恐惧的第二个阶段,也就是企图消解掉它。因为看到恐惧如何局限了我的人生,于是开始依照传统的修行方法企图将它们歼灭-对抗它们,将它们推开。克服恐惧,并因而解脱,这是多么高尚而有价值的事业啊!然而这样的方法往往是我们典型的颠倒妄想所导致的结果:怀着想要去除恐惧的期望来对治恐惧,结果往往会产生误导和带来制约。
  由于当时我并不认识这个真相,所以不断以征服的方式来对治我的恐惧。譬如我会走上街头向人要钱,或是走进商店里乞讨食物。向人要钱或乞讨食物对我而言是很困难的事,因为我一向把自己看成是有教养、善良而又有责任心的人。这么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是不可能向别人要东西的。以上述的方式来挑战自我形象,使我感到相当恐怖和备受威胁。
  我二十五岁的时候加入旧金山葛吉夫(Gurdjieff)的修行团体,他们派给了我一项任务,那是我绝不会想到要做的事-自己编一首歌,然后到渔人码头沿街卖唱。夏日里的渔人码头起码有几百个观光客到处闲逛,等着搭电车,我的任务就是为他们唱歌。换句话说,我必须刻意地愚弄自己一番。
  我必须在大庭广众面前唱一首类似巴布o狄伦所写的歌,然后拿出我的帽子向大家要钱。我当时身上穿着一件嬉皮装,头上戴着一顶黑色礼帽。然而,我不但不是个嬉皮,甚至根本不喜欢嬉皮,当然也不想被视为一名嬉皮。
  即使到现在我都还记得当时站在街头的那种茫然若失、浑身颤抖的模样。当时我觉得自己快要昏倒或呕吐了,但是因为我的意志力很强,又急于摆脱恐惧,所以还是把那首歌唱完了。我真正的动机其实是不想有任何害怕的感觉,于是我唱完我的歌,开始向人们讨钱。不久之后我又做了一次这件事,每做一次就感觉轻松一些。后来我发现自己竟然开始喜欢起这件事了,不过当时我并没有察觉,我只是以一个受限的自我取代了另一个受限的自我。同时我也没有察觉,这样的修行方法并不能转化恐惧的根源;我只不过是在对治恐惧的内容罢了。如果你想以解除恐惧的方式来对治它,那么恐惧的内容一定会没完没了地延续下去。
  我当时并不了解这个道理,所以接下来的好几年里,我都在企图摆脱恐惧。我决定要找到一份能强迫我杜绝恐惧的日常工作,于是我放弃当老师和电脑程式设计师,转而当起一名木匠来。这真是向未知跃进了一大步。当时我的体重只有一百二十磅,而且根本不熟悉木匠的工作。我每天必须面对崭新的情况,借以拓展我本有的局限。几年下来,我几乎每天都要面对崭新而又危险的情境,事情就这么变得越来越容易了。
  这样的生活方式虽然有它的价值,但仍然没有涉及到恐惧的根源。我仍然是在对治恐惧的内容,而不是在对治恐惧的本质。虽然我变得强壮了一些,但仍然是以某个受限而恐惧的自我,取代了另一个只有在某种情况才能摆脱掉恐惧的自我。这样的修持方式是十分有限的,因为它不能驱除我们对自己所抱持的错误形象。
  第三个阶段 利用呼吸修行法转化恐惧
  在三十出头的时候,我开始进入了面对恐惧的第三个阶段,当时我已经是一名正式的禅门徒生了。我大部分的时间都不再直接攻击恐惧,而改为比较间接的方式。我学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之上,并且发展出加强下丹田的方法。当时我仍抱持着一种模糊的理想概念,就像许多习禅的学生一样,以为只要自己坐得够久、够努力,也许就能解脱恐惧了。既然恐惧只是一个幻觉,又何必太在意它呢?我只需专注在呼吸、咒语或磕一万个头,恐惧就会因此而消失。这些修炼方法看起来十分诱人,而且在某方面也确实会造成明显的效果,不过仍然无法触及到恐惧的本质。
  多年之后,在一次长达三十天的闭关中,我遭遇到某种情况而必须面对更多的恐惧。当时我采用的修行方法乃是直接将恐惧的能量吸入下丹田,我试着转化恐惧,让这股能量变成我下丹田的内力,结果我的下丹田确实变得特别有力。虽然这个方法帮我度过了困难重重的一个月闭关,可是我并没有真的在转化恐惧;我只是想把它排除掉罢了。这个方法跟其他的方法一样有限,因为它无法帮助我看透那奠基在恐惧之上的自我概念。
  几个月之后我得了一场重病,大约有八个月的时间,我必须面对前所未见的恐惧。随着这场疾病的发展,我的恐惧开始倍增,因为此病极可能无药可医。我首先出现的是对身体不适感的恐惧,接着是害怕这份痛苦会与日俱增而不可收拾,然后又害怕自己会依赖别人或是孤立无援。在自怜和沮丧的底端还埋藏着一股害怕失控的恐惧。此外,我当然也怕自己会因此而丧命。我从一名健康活跃的人变成了一个丧失活力的人,这时,专注在呼吸之上或是将能量吸入下丹田已经不管用了,因为我连集中注意的气力都没有。我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恐惧中翻搅,连最基本的清明度都丧失了,更何况是如法修行。
  第四阶段 经验恐惧
  在绝望之下我决定打电话给净香o贝克;几个月之前我曾经和她见过一面。听完了我的故事之后,她告诉我说:"艾兹拉,我知道这场病令你很不舒服,但是你必须认清这就是你的道途。"不知怎地,这句话突然把一切都翻转了过来。在我的一生中,这可能是我第一次真的愿意拥抱恐惧,愿意随它去,而没有把它排拒于外。转化恐惧的第四个阶段就这么开始了,我从此不再把它看成是敌人或障碍,而愿意将它包容进来。
  后来我虽然逐渐康复起来,可是对生病的过程体悟得仍然不够清楚,于是我又开始回归到早先的禅修方式-借着专注于呼吸来达到内心的静定。然而这种静定的状态仍然不是如实存在,因为当我的身体状况好转之后,强烈的恐惧又开始生起。这时我已经固定地去求教净香,向她学习以截然不同的方式修行和转化恐惧。她要我以科学家的态度来观察恐惧,也就是要抱持着一份想要发现恐惧是什么的好奇心。任何时刻只要恐惧一生起,就要立刻问自己:"这是什么?"而答案永远都寓含在当下身上所出现的觉受之中。
  因为我们不愿经验从恐惧中坐起的那股焦躁感,所以会有反弹。谁愿意跟恐惧和不适共处啊?我们总是想逃避它、克服它或击溃它。我们还会加上一大堆的负面思考,为自己的恐惧感到愤怒和羞愧。但何不将恐惧视为自我制约的一部分呢?经验到恐惧并不意味我们是坏人,因为恐惧只不过是一种制约反应罢了。既然这就是眼前所发生的事,我们何不借着问自己"这是什么?"来好好地看一看它。恐惧就像所有的情绪一样,也可以分成两个主要的部分:思维活动和肉体上的觉受。其实愿意与恐惧共处以及对它感到好奇,已经是很重要的进展了,因为你不再把它推开或是想要克服它了。培养与恐惧共处的意愿,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如实接纳我们的人生。
  每当我们问自己"这是什么?"的时候,就会听见脑子里出现一种根植于恐惧的呐喊:"我做不到这一点。""未来会发生什么事?""事情不该是这样的。""别再想了。"此外我们也会听到一些自责的声音:"我永远是不够好的。""我是没希望的。"修行就是要把这些念头当成妄念来看待,即使它们显得如此真实而具体。接着就要开始经验肉体上的恐惧感,其中包括各种不舒服的觉受:胃部和胸部一带的扰动、窄化的觉察力、肩膀的紧迫感、嘴部的僵硬感,或是反胃及虚弱感。
  只要愿意经验恐惧,我们就会发现,这份恐怖的感觉只不过是由一些强烈的肉体觉受及某些深植于内心的自我信念所组成的。这些觉受和念头并不是问题所在,最重要的是我们不想去经验它们。让我们感觉如此糟糕的原因,其实来自于我们对恐惧的逃避欲望,以及我们对它的负面性的执着。因为我们执意想逃避恐惧的感觉,故而封闭了内心。
  我们只要愿意将恐惧包容进来,并且将它看成是"如实存在的东西",而不是"我",它就失去了力量。我们会发现,即使我们感到非常恐惧,身体却没有遭受到真正的危险,与其惊慌失措地对抗恐惧或排斥它,不如反过来拥抱它。我们就这样放下了对恐惧的惊怕。勇气并不是恐惧的反面;只有愿意经验恐惧,才能培养出勇气。这么一来,我们对恐惧的执着就松了,跟自己的真心也因此而重新连结起来。
  与恐惧共处的学习过程并不是那么清楚分明的。对我而言,在强烈的恐惧生起的阶段里,我几乎时时刻刻都在挣扎。这一刻我只想逃跑或将它推开;下一刻我却想击溃它。有时我也臣服于它而几乎有能力拥抱它。最后我终于认清恐惧并不是实存的,它只不过是一些强烈的觉受和一些受制的无能为力的念头罢了。
  我们一旦愿意将恐惧包容进来,就进入了转化它的第四个阶段。我们会发现恐惧虽然存在,却不感到害怕了。当恐惧生起时与其说:"噢,不!"倒不如学会说:"它又来了,不知道这回它是什么模样?"这么做到底会发生什么事?答案是恐惧的实质性和力量会因此而逐渐消散。
  如果我们能甘愿与恐惧的经验共处,而不去压抑它、表达它、批判它或是在其中翻搅,我们的觉知范围就会因此而拓宽。在这个寂静的氛围之内,恐惧的念头和觉受仍然可以在我们心中自由流动。因此,觉察的修炼可以释放和转化被我们称为恐惧的僵固情绪和念头。一旦熟悉了恐惧,慈悲心就会自然生起,而让整个挣扎的过程放松下来。到了这个阶段,我们自然会有能力把爱灌入到修行里。
  如果能体验到当下的恐惧而不生起任何批判或信念,我们就会发现它并不是那么难以忍受的。其实如果能真的安住在肉体的恐惧觉受之上,就有可能体会到一份深沉而具有扩展性的安详感,并且能感觉到恐惧转化之后的空寂与爱。坚实的恐惧感一旦有了孔隙,生命的原始自性就会透过来。
  我们为这份开放性所付出的代价,当然就是要冒险面对那些能够被觉察到的危难。虽然我们并不是永远都甘心付出这个代价,不过进入第四个阶段的修练时,与恐惧共处的意愿自然会增强。我们开始有能力面对各种层次的恐惧,譬如当我们听到医院的检验报告传出坏消息时所生起的巨大恐惧,或是接到一通不愉快的电话所生起的几乎无法被察觉的微小恐惧,或者是意外地失去一笔小钱时的中度恐惧,都可以拿来当作修持的对象。我们会越来越注意到自己原先是在趋乐避苦,并且能逐渐把每一个当下视为另一个修行的机会。
  第五个阶段 认清恐惧的真相
  第五个阶段转化恐惧的方法是-利用恐惧这个征兆来检查自己哪里卡住了?哪个地方是有所保留的?哪种状况是对生命开放的?举例而言,我们是否能看到在追求成就之中有多少成分的恐惧,我们是否在借着成就来逃避那份无价值的感觉。检查一下我们的关系,看看自己是否经常想躲避那份被拒绝的恐惧,或是害怕自己不被对方欣赏及喜爱?我们能不能利用这些情况让自己甘愿趋近恐惧,也就是对未知开放。如果真心想体会恐惧的滋味,绝不能同时希望它消失。甚至不能称之为"恐惧"-因为这个名称也只是介于我们和真实经验之间的一种概念上的滤网罢了。
  在第五个转化恐惧的阶段里,我们也许会选择面对它,甚至可能会寻找它。但已经不再想克服它或摆脱掉它;我们一心只想认清恐惧的真相,看一看除了自己的护身茧之外还存在着些什么东西。我经常会献出一天的时间对恐惧说"YES",这意味着即使感觉到一丝丝的焦虑,也要试着趋近这份恐惧。然而其中并没有那种"我在受苦"的沉重感,而是怀着一份轻松的心情来面对它。恐惧是无人能幸免的人类制约之一,缺少了这份轻松的心情,我们如何能超越这层防身之茧?
  转化恐惧并不意味从此不再生起恐惧的反应,而是不再相信这些反应就是我们了。修行乃是:不再相信那些似乎早已根深蒂固的反应就是我们自己。真正的我们比这些受制的恐惧要巨大得多,一旦能真的体验恐惧,就会看透这份错误的认同,甚至能瞥见更宽阔的存在感。
  目前我的修行仍然在持续着,我当然还没有解脱恐惧,甚至不敢想像自己能从恐惧中完全解脱。然而最重要的是,我不再置身于长久以来操控我的恐惧隧道了。这条恐惧隧道长久以来一直显得那么真实,我以为自己永远也不可能从其中解脱了。算一算我花在对治它的时间,显然我是个学习速度很慢的人,不过也是个不屈不挠的人。回顾过往,我发现自己并没走错方向,因为困惑和错误的修行,都是行者生涯中必要的部分。
  现在每当恐惧生起时,我虽然仍有一丝想要排除它的欲望,但几乎已经能立刻察觉内心的真相。你问我还想不想要消解掉它?答案是这种欲望已经很少了,因为那只不过是以另一种方式来逃避人生罢了。因此,我通常会将恐惧吸进胸中,心甘情愿地去感受它的质地和真相,然而又同时知道它并不是我。我的心跳虽然加速,我的胃虽然有点翻搅,但这一切也只不过是觉察到危机时的制约反应罢了,心里仍有一种轻松而开阔的感觉。一旦有了觉察力,坚实的恐惧就变得有浸透性了。那么剩下来的又是什么呢?答案是,只有生活的本身及越来越开阔的存在感。
  第十章 如何转化痛苦
  要想转化痛苦和苦难,必须持之以恒地透视自己的信念,并且以温柔的觉知来觉察我们一直想逃避的部分......我们将发现痛苦和苦难并不是赛程的终点.....
  尚o多明尼克o鲍比是法国杂志的总编辑,他写过一本名叫《潜水钟与蝴蝶》的着作。1995年的某一天,四十三岁的他突然因中风而罹患了闭锁症候群,在这之前,他一向是充满着活力与创意的。虽然全身瘫痪,他的心智却能完全照常运作。躺在病床上数个月之后,他发现自己仍然能眨动左眼皮,于是他想出了一种沟通的方式,也就是利用眼皮眨动的次数来显示不同的字母。他透过这种方式逐字逐句写出了这本书,借以描述闭锁在体内长期卧病的想法及感受。这本书出版后的第二天他就与世长辞了。书中某章的标题是"我的幸运日",作者描述那天提醒他进食的闹钟持续响了半个小时。那种哔哔哔的刺耳声钻进了他的脑门,令他紧张得汗流不止。汗水沾湿了黏在右眼上的胶带,但松掉的胶带还黏在睫毛上,使得眼球不断地被磨擦着。接着他的导尿管也松脱了,身体浸泡在尿液里。这时突然有一名护士走了进来,她竟然忘了他的存在,只是机械化地将电视打开便走了。他一个人眼睁睁看着萤光幕上播出的一句电视广告词:"你是一名天生的幸运者吗?"
  作者描述这件事的语气没有丝毫自怜,只是平铺直叙道出了他的想法和感觉。我们只要想像一下自己在相同的情境不会有什么反应,感恩之情便自然生起。
  抗拒痛苦
  一般而言,我们根本不想和痛苦有任何牵扯,大部分的生物都会有这种反应。这似乎是演化过程中的自然倾向。但人类似乎更有能力将自己的痛苦扭曲成一般所说的苦难。
  假设伴侣离开了我,我的心中出现了一个苦涩的窟窿,里面充斥着恐惧和渴望。妄念不停地转动着:"从此没人再等着我了。""人生为何如此艰辛?""一切又有什么意义?"这时本能的冲动一定是不想安住在那个充满抗拒和孤独的窟窿中,于是苦难便出现了。
  然而苦涩是如何转变为苦难的?
  那一刻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假设某一天我醒来时感到浑身不舒服。这样的情况与日俱增,疼痛和不适感使我变得越来越衰弱,于是内心生起了渴望解脱的呐喊:"我到底是怎么了?""这实在是太难忍受了。""我会有什么结果呢?这时心中自然会产生对身体的疼痛及不适的排拒感,接着苦难便出现了。
  然而疼痛是如何转变为苦难的?
  那一刻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整个转变的过程就起始于逃避疼痛的那股自然反应。我们不喜欢这些痛苦乃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受苦是因为我们总认为人生应该没有痛苦,因而对痛苦产生了本能的厌恶。但是这种抗拒痛苦的信念,反而强化了我们一直想逃避的东西。当我们把痛苦看成敌人时,就是在固化它。所以,一有抗拒,苦难便出现了。
  只要一经验到痛苦,我们几乎立刻会产生抗拒。在身体的不适感之上,我们会很快地加上一层负面评断:"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在我身上?""我受不了了!"等等。不论我们是否将这些心声说出来,我们对它们都是深信不疑的,于是就强化了它们的摧毁力量。我们不将其视为一张移植过来的滤网,反而毫不质疑地当真了。这种对妄念的盲信,进一步固化了肉体上的疼痛感,而使它变成了更沉重的苦难。虽然在观念上我们都能接受佛陀所提出的苦谛,然而一旦真的感受到痛苦,却极不愿意和它产生牵扯。
  疾病和苦难就是道途
  当我们深陷痛苦时该如何修行呢?这时如果在口头上告诉自己要"跟痛苦合一"或"没有所谓的自我"是既无助益,也无法带来慰藉的。首先我们必须明白,痛苦和苦难就是我们的道途及导师。当然这份理解还不至于让我们爱上自己的痛苦和苦难,可是它确实能使我们不再把痛苦当成敌人。我们一有了这份理解,面对人生的态度就起了根本上的变化。我们会开始面对人生各种的痛苦和苦难。
  1991年初,我得了一场严重又不断复发的免疫系统疾病。在病中,我的肌肉会反击自己。最主要的症状就是肌肉无力,像是患了重感冒似的-感觉上我的细胞似乎被污染了-最糟糕的是我不断地想呕吐。虽然并没有真的吐出来,但感觉十分不舒服。不消两周的时间,这些症状便开始转变成典型的心理疾病:愤怒、自怜、忧郁。我觉得非常的无助,同时还有一种绝望感-我怕从此以后会被排除于人生之外,但是我并不想抱怨。我感到孤立纯粹是因为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此外心中还有一股罪咎感,认为自己无法完成应尽的责任。也有一股羞耻感是来自于一份错误的信念-认为自己有所不妥,才会罹患这场疾病。虽然我并不认为自己会死亡,可是对死亡的恐惧却凌驾于所有的感觉之上。此外我也害怕濒死时的痛苦,害怕完全失去掌控,甚至怕死在恐惧的感觉里。
  一方面我必须对治那些非常明显的身体症状,另一方面又得对治一层又一层的黑暗思想。那些强烈而被信以为真的想法不但使我的病情恶化,它们本身也有一种痛苦的本质。就在这时,我的一位二十五年交情的挚友因心脏病发而死亡。即使静坐了多年,我还是没准备好面对这些接踵而至的情况。我觉得自己缺少了一位心灵导师,就在这时我打电话给净香,并且接受了她慈悲而正中要害的点化。她使我领会到疾病和苦难就是我的道途。此外净香还提到史迪芬o勒文的《生与死的治疗》这本书,她说这本书也许能为我带来一些助益。
  打完那通电话,我对"将困境视为道途"这个观念的理解突然有了改变。以前我一直认为我的人生太艰辛了,所以无法修行。把这些困境视为我的道途,意味着我必须包容它们,停止抗拒。很幸运地,我接受了净香的谏言,并且真的把它们放在心上。多年之后回想起这些事件,汤玛斯o莫顿的话语突然涌上心头:"只有当你的心变得如顽石一般僵硬,甚至连祈祷都变得不可能时,你才能领会真爱以及向神求助是什么意思。"
  盲目的信念只会助长苦难
  和净香谈话之后,我开始阅读史迪芬o勒文的那本在疾病中修行的力作。每天我以五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禅修,一直持续了两年之久。我逐渐学会辨认肉体的痛苦、对痛苦的抗拒,以及奠基于情绪之上的妄念。我开始能看到,那股肉体上的不适感就像是圆圈的中心点,周围环绕着一圈抗拒感,其外又环绕着一圈情绪和妄念。因为反胃的情况一直持续着,它反而提供了一个让我修行的实验室。一遍又一遍地将觉知拉回到反胃的感觉之上,我因此清楚地看到几个特别顽强的信念:"我受不了了!""我到底会有什么结局?"以及"我真可怜。"我了了分明地看着这些念头,并重复标明它们。"我真可怜"也许听起来没什么了不得,但我还是不能过份强调这股无言情绪的力量。此外像"我受不了了"之类的情绪反应,也足以提醒我们已经陷入了信念系统中。
  缺少了觉察,这些信念系统会很快地溜掉,让我们连质疑其真实性的机会都没有。但如果有了觉察,我们就会看到这些念头只不过是妄念罢了,甚至会发现它们根本不是真实的!这么一来,我们就不会再用那些盲目的信念来助长自己的苦难了。
  一旦厘清了这些信念,就比较容易觉察到抗拒的本身。认清抗拒是一种身体上的感官经验,实为修行上的一大进步。不再将抗拒视为敌人,便能逐渐融入于抗拒的感觉之中。每当我们经验到紧缩、抗拒和执着时,都要试着去觉察它们。我们要以轻柔的觉知来软化这些能量,突破那痛苦的边界。
  一开始要直接进入痛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当时我完全无法直接面对自己的反胃与作呕,但逐渐趋近痛苦的边缘之后,就越来越能直接面对它了。当我不再相信自己的念头,也不再跟心中的抗拒对立,便只剩下那股想要反胃的感觉了。这股感觉已经不再是一种苦难,而只是肉体上的经验罢了!我很清楚地看到我们如何以奠基在恐惧之上的妄念-从痛苦中生起的一种反应-来紧抓住我们的苦难。这些念头又会被我们的抗拒倾向进一步地固化。
  将慈爱吐纳给生病的身体
  当时只要一有空,我就做深呼吸,将慈爱吐给我的身体和我的免疫系统。怀着这份情感和开阔的心胸,我发现自己竟然能直接进入那股作呕的感觉里。当我不再把反胃视为一种痛苦而只是强烈的能量时,我发现自己竟然生起了一丝默默的喜悦感。有时我甚至会生起深刻的感恩之心,那几乎是无法以平常的标准来加以估量的。但是痛苦的感觉如果太强烈,我们也许就很难对它开放了,不过在大部分的情况里,痛苦都不如我们想像的那么难以忍受。虽然令人不悦的感觉仍然存在,我们还是有可能如实去体验它们,不时地以轻柔的觉知来感受那份痛苦,甚至能中和掉那份感觉。当然,我们不可能持续地将痛苦从无意义的苦难转化成开阔的感觉,但至少可以试着看透那些紧抓不放的信念和抗拒,而逐渐能温柔地安于真相。但即使是看透信念和抗拒都是很困难的事,因为我们的局限实在太深了。这些未经探索的信念往往是埋藏得最深,一直在默默操控着我们的人生的。举例而言,我们之中有多少人在生重病时会想要"跟疾病抗斗"?即使我们知道该如何对治那份不适感,我们还是很容易陷入错误的信念里-譬如时下所流行的"疾病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只要能清明地修行就能打败疾病"。几乎所有的人都相信身体有病代表我们的修行有缺失。我们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以为只要修行得够久、够努力,就能看透所有的问题。在这个观点的底端有一个深埋的信念,那就是,人生应该是(或可以是)没有痛苦的。然而佛陀的基本教诲却是:痛苦只是痛苦罢了。
  暗自相信只要修行够努力、够深入,痛苦就能解除,这样的观念经常是奠基在恐惧之上的。我们最恐惧的可能就是失控时的那份无助感了。譬如像我这样的人,很可能会认同那些有成就的人,或能够借由知识来掌握人生的人,因为我们并不想去经验无助之中的恐惧。孰不知这份无助之中的恐惧往往会让我们经验到真正的慈悲。将疾病化约成某种盲信而无需再面对它,这种一笔勾消的方式比起真的去感觉疾病所激发的无劝与失控,确实要容易得多。真正的关键就在臣服于那份无助感。只有放弃追问为什么(心智想借由"知道"来获得掌控),我们才能安于当下的真相。这个真相并不只是肉体上的不适感,还包括了与这份不适感相关的深层信念。我们是那么急于找到疾病或痛苦背后的意义,以至于经常忽略了近在眼前的不可思议的教诲。
  从苦难中学习
  "朽木也能开花"是一则古老的禅宗谚语。我们经常以为痊愈意味着疾病和痛苦从此不再出现,其实痊愈并不意味肉体从此就没病了-如同朽木还能恢复青春一般。治疗并不是只针对肉体上的病症,有许多人被治愈了,但肉体仍然会生病死亡。也有许多肉体重获健康的人并没有真的痊愈。治疗指的是净化道途使自己能通往豁达的心性-一颗与众生一体的心。一旦能体悟到这份开放性,那么不论肉体发生了什么事,照样能开出鲜花来。在《潜水钟与蝴蝶》这本书中,作者虽然完全瘫痪,而且遭遇到无止境的痛苦,但其心仍然如彩蝶一般自由飞舞。治愈或整合意味着不再认同这副肉身或是"我的苦难"。我们认同的是一个更宽大的存在感。
  其实这颗心一直是开放的,道途上的那些障碍就是多年来的制约-各种的自我保护、伪装、深埋的信念、自认为应该怎么样的那份理想、恐惧、困惑以及对真实人生的抗拒。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不想有痛苦和苦难。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想得到别人的照顾。我们都希望别人能替我们安排好所有的事,或是希望人生的境遇能变得更理想,或者遇到更伟大的经验。然而除非我们愿意从苦难中学习,否则那条通往开放心胸的道路仍然会受到阻碍。除非我们不再逃避痛苦,否则苦难仍旧会持续下去。也许最大的痛苦就是对痛苦的抗拒了。
  人生的苦境是我们最好的导师
  有时我们根本无处可逃。当你遭遇到最困难的情境时,你会很清楚自己再也逃不了了。但谁能告诉我们事情必须遭到何种地步才能放下抗拒的反应?谁又能告诉我们要花多久的时间才学得会心甘情愿地顺受?到什么时刻我们才明白人生的苦境就是我们最好的导师?回顾那段最失落的日子,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那场病和随之而来的所有包袱-我所有的苦难-全都是翻转我人生的触媒。
  当时我一点也不想要我的反胃感或是我的疾病;我也不想要自己的失落感。我一心只想让它们消失,所以"我的苦难"便生起了。明白了疾病便是道途,我才越来越清楚:治疗并不是针对肉体的康复,或是要让痛苦完全消失,它真正的意义就在心甘情愿地让一切现象如实存在。它也意味着去觉察那些会阻碍开放心性的情绪或信念。不过我当然还是希望身体能恢复健康,所以我会继续做一些对健康有益的事,譬如寻求正统医疗的照顾,或是享受吃巧克力和看电影的乐趣。然而我真正的发现却是,自己已经不再否定痛苦、苦难和困境的价值了。
  最严重的病症被克服之后,我开始能正常运作,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有多么容易落回到旧日的习性里。其实我大可利用这免疫系统疾病减轻的机会来粉饰太平,幸运的是,我已经知道这么做只会让我继续在薄冰上滑行。于是我开始在一周中选定一天作为"生病之日"。那一天不论我觉得多么舒服,都要把它当作生病的日子来过。也许我不会像往常真的生病时那样成天躺在沙发上,但是我会刻意放慢自己的行为举止。这么做使我更能欣赏觉知的深度:观察思维的活动而不陷入其中,毫不抗拒地感觉生命的质地,认清自己不需要过度忙碌,不再执着于慰藉,透视恐惧的根源,享受日常琐事之中的宁静及喜悦。我非常重视这一日禅修的练习,因为它能帮助我调整事物的优先顺序。九年来,这样的修持我一直没间断过。
  同时我也成了一名临终关怀的义工。我的工作是陪伴那些患有绝症的人,或是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这项"修持"对我而言十分有价值,因为那些情境所带来的强烈感受能帮助我停留在边缘地带。看到别人在受苦,看到别人在死亡的苦难中挣扎,自己那些尚未治愈的痛苦也会浮现出来。然而我已经明白痛苦只是一种如实存在的现象,只要一抗拒它或相信了那些从痛苦中生起的妄念,我们就把自己的痛苦转成了"我的苦难"。每一次的临终关怀工作都会提醒我,真正的治疗最需要的就是认清我们的痛苦,尽可能去经验它的质地,并允许它穿透我们的心,让心胸变得开放豁达。这样的治疗不可能只凭着努力或是和自己对抗而达到。你必须明白你其实是所向无敌的,然后才能以轻柔的方式治愈自己。这份理解越是深化,越是愿意随顺生命,我们就会在过程中发现生命最重要的元素:慈爱。
  虽然过去的几年里我还算健康,但偶尔旧疾还是会复发,往往长达几个小时或几天。每当我退化成婴儿状态卧病在床时,我就会以近乎显微镜似的微观来觉察自己如何从疼痛转成苦难。抗拒的妄念充斥着我的头脑,随之而来的则是恐惧和自怜的噪音。我只要如实倾听这些噪音,它们就会失去力量。我的觉知直接深入胸中-将气吸入胸中,吐气时则将慈爱释放给自己。虽然我相信觉知是让身体恢复平衡的有利工具,但谁知道这些过程是如何运作的?只有一件事我可以确定,那就是只要我们抗拒痛苦,只要我们将困境视为障碍,我们就会继续和自己对立而永远得不到真正的疗愈。我们将永远被锁在自己的潜水钟里。
  要想转化痛苦和苦难,必须持之以恒地透视自己的信念,并且以温柔的觉知来觉察我们一直想逃避的部分。如果能以这种方式修练,我们就会发现苦难根本是多余的。这份洞察力会带给我们继续转化苦难的勇气,即使是那些看似永无止境的痛苦时刻,我们也会有勇气面对。从其中将生起一份对自己以及对全人类的慈悲之心。我们将发现痛苦和苦难并不是赛程的终点;原来它们才是最有效的觉醒工具。
  第十一章 如何转化烦恼
  将困境视为道途,让它们来觉醒我们心中的解脱渴望,意味着我们愿意包容它们,不论个中的滋味是什么。简而言之,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学习开放和觉醒。
  觉得人生失去了和谐,工作忙得不可开交,有这样的感觉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2600年前佛陀就提出来,我们永远都得面对痛苦和苦难。我们永远都会有"八十三种烦恼"-财务上的安定需求、关系中的困难、对健康状况的担忧、对成就以及被接纳与否的焦虑等等。也许现代人有这么多困扰的原因就出在第八十四种烦恼-我们根本不想有任何烦恼。
  以清晰简洁的话语提醒自己回来面对真相
  许多人在练习静坐时心中往往怀着一份期待,希望静坐能帮他们释放压力而得到内心的祥和。静坐在这一点上显然是有些功效的;即使是最肤浅的静坐方法也能带来安详感。不过,还有一些更需要悟性的禅修形式则会帮助我们超越表面的安详,进入更完整的觉察。在这个更大的觉知空间里,我们才终于能以平等心来对待生活中的起起伏伏。
  然而每当我们深陷情绪烦扰时,能想到要修行就已经不错了。一旦陷入妄念的漩涡和猛烈的情绪里,如何能真的修行呢?但总不能逃避困难的情境而跑去打坐吧?!每当我们把情绪反应当成遮盖创伤的綳带时,即使静坐随息也不可能得到安宁。
  当清明的觉知被狂乱的情绪搅动时,不妨以清晰而简洁的话语提醒自己回来面对真相。这时我们必须学会以确切而有效的方式修心。虽然修行无法化约成一种方程式或是一些简单的技巧,但仍然有某些指导方针可以帮助我们面对难以处理的情绪,尤其是那些从深层的恐惧和痛苦中生起的反应。下面所列举出的四句警语可以帮助我们在迷失时找到方向。
  第一句警语是觉醒心中的解脱渴望。从表面上来看,觉醒解脱的渴望意味着我们还记得修行这件事。只要我们还记得修行,便自然会将自己的烦恼视为道途。与其把自己的烦恼当成敌人,或是以妄念来固化它而形成"我的"沉重剧情,何不将烦恼视为一种开放心胸的机会。
  当我们发现自己一团混乱时,可能会认为:"人生不该是这样的。"眼前的焦虑和心中设定的理想画面不太符合,这时我们就会感觉不对劲。然而事情并没什么不对劲,问题出在我们总是以"我想怎么样"的狭隘观点来处理人生。这样的观点其实是奠基于恐惧之上的。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一份美好的感觉,情绪烦扰当然不是一种美好的感觉,因此我们本能地想逃避它。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往往会助长恐惧,而恐惧又会助长不舒服的感觉,难怪我们总是把情绪烦扰视为除之而后快的敌人。
  我们必须将这种颠倒的观点扶正,才能明白何谓把困境当成道途。我第一次体证到这个教诲时-不只是在头脑中产生理解而已-感觉自己和人生的关系终于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生命的主题不再是感觉好不好或是喜不喜欢眼前发生的事,而是能否觉醒或能否学会不再逃避恐惧。这并不意味我必须喜欢眼前发生的每一件事;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愿意敞开心胸面对人生的困境并不代表你必须喜欢它们。将困境视为道途,让它们来觉醒我们心中的解脱渴望,意味着我们愿意包容它们,不论个中的滋味是什么。简而言之,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学习开放和觉醒。
  第二句警语则是觉醒心中的好奇心,其方法就是要问自己:"这是什么?"这里听指的好奇心并不是一种无聊的表现,也不是分析式的探索,而是透过体证来认清当下的真相。只要我们还在抱怨、认为自己很可怜或企图逃避,或者把"这是不公平的"以及"我办不到"之类的念头当真了,我们就无法借由体证来认清当下的真相。妄念时常令我们陷入进退两难的状态;它会令事情变得僵固、阴暗、无解。一旦能觉醒心中的好奇心,我们就能一再地回到当下的肉体觉受。回到肉体上的真实经验,你会发现这些觉受是不断在变动的、光明的,而且是有解的。
  几年前我被检查出有前列腺癌的迹象。当时我并没有选择做切片检查,反而以静坐、针灸和草药治疗了六个月。然后我又做了一次检查,看看是否还有残余的癌细胞。我知道如果切除了前列腺,从此以后很可能会小便失禁和阳萎,因此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检验的结果。当时我不断地问自己:"这是什么?"然后练习安住在肉体的觉受里。那股由恐惧和自怜所组成的情绪能量非常强大,想要逃离的欲望也很强烈,但是我仍然不断地回归到当下肉体上的真相,后来这份努力终于拦腰斩断了恐惧的坚实性。"这是什么?"像一道镭射光一般使我能专注在恐惧的经验之上。如此修炼了两天之后,我发现自己所恐惧的事一样也没发生,而且从未发生过!除了由我的念头所造成的痛苦之外,真正的痛苦并不存在。这份了悟十分有效地穿透了我的恐惧泡影。不过,这份洞见并不是来自于思想,它是从安住于当下的真相中所产生的。因为心里有一份对真相的好奇,所以产生了洞见。
  第三句转化烦恼的警语就是觉醒心中的幽默感,或者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大的视野。任何时刻如果我们执着于某个由妄念所造成的问题,不妨想一想马克吐温的一句名言:"我是一个很老的人,我有一堆的问题,不过这些问题从未发生过。"
  有一个拓展视野的方法是,把眼前的困难看成是内心的局限正在耗尽自己。一旦记住这一点,就可以对自己说:"它又来了,不知道这次会是什么模样?"但这并不是一种逃避问题的把戏,而是要获得足够的洞识以便深入困境之中,不被困境淹没。另外我们也可以问问自己:"这个困扰以前有没有出现过?"它当然出现过,而且是再三重复的。我们能不能如实看着它,将其视为我们的局限之一。以这样的方式来看待困境,往往会让我们突破对它的认同;然后它就会提供一个内在的空间或更大的包容性;它会拓宽紧随着烦恼而来的窄化视野。
  我的潘朵拉盒子被打开之后,就不得不向净香求教了。我告诉她内心发生的一切状况,譬如必须接受内心诸多的恐惧,令我感到十分阴郁及窘迫。她微笑地看着我,然后说道:"这件事十分有趣,让我们来仔细看一看。"她给我一种感觉,好像我们谈的不是我,而是一个"东西"。她的话语中有一片很大的视野,但又不意味恐惧只是一个幻觉,我们可以置之不理。她让我明白这些只不过是我的局限罢了。这样的态度使我能够以较轻松的心情看着"我的恐惧",并因此而看到一件幽默的事实。以前父亲一直不断提醒我一句格言:除了恐惧之外没有什么是值得恐惧的。后来这句话竟然说服了我,使我对恐惧生起了强大的畏惧之情-和他最初的美意刚好背道而驰。培养幽默感以及更大的视野,终于让我爬出了那条恐惧隧道。
  从此我发展出一种练习,时常一练便是一整天。每次当我发现自己陷入情绪反应或自我批判时,我会立刻回来觉知我吸入的气息,然后告诉自己说:"这些反应都不是我。"这么做让我认清那些反应或批判只不过是一些局限罢了。然后我会利用吐出的气息来软化苦难的棱角。
  此法并不是一种积极思考,也不是粉饰太平,而是要了了分明地看着自己的念头。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安住在肉体的觉受之中,如此便能减轻自我中心的观点和近视的倾向。这些都是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在修行的历程里,此法能提醒我们看到更大的视野,也能帮助我们培养慈悲心。
  因为深信自己应该与众不同,所以才造就了粗重的烦恼。尤其是修行多年之后,我们往往会认为自己不该有这么多的情绪反应,应该能超越一些局限了。实际上,修行并不是这样运作的。修行的实况如下:起先我们手里牵着一只顽强的大丹狗,它想到哪里,我们就被它拉到哪里。多年之后我们仍然能感觉眼前这只狗的力量,而且还会听到它吵着要朝某个方向走。这时我们的局限仍旧健在。但是再仔细瞧一瞧这只狗,我们会发现它只不过是一只吉娃娃罢了。对治这只吉娃娃的方式就是任由它吠叫,然后轻轻地拉一拉链子就够了。
  第四句警语乃是觉醒心中的慈爱,也就是以心中无批判的觉察照亮那些我们不想要的面向。这句警语不能过度强调,因为我们很自然会想确定自己最负面的问题是什么。对这些问题我们很难生起慈悲心或友爱,不过一旦能以慈爱之心软化我们的自我批判,那股沉重的悲剧感就会减轻许多。
  举例而言,每当困惑生起时,与其谴责自己,不如去认清及体验当时所发生的事,并学会将慈爱的觉知拓展到这个充满困惑被称为"我"的生命身上。当疾病出现时,与其把自己看成一名失败者,或是去分析自己为什么会生病,不如将心中的慈爱觉知拓展到这副肉身之上。其结果是自己的心会变得越来越柔软,越来越开阔。持续而规律地练习觉醒心中的慈爱,它就会逐渐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一种面对人生的自然反应。
  有时当情绪烦扰特别强烈时,那些曾经学过的对治烦恼的方法都不管用了。密不透风的强烈情绪让我们觉得迷失,甚至快要被淹没了。在这些最黑暗的时刻里,修行就是要将觉察拉回到我们心中,借由吸气直接将那些痛苦的情绪吸到胸中。那种感觉就像是把旋风般的肉体觉受吸到心里,然后单纯地将它们呼出来。然而我们并不是在企图改变什么,只是让自己的心变成一个更宽大的觉察容器,然后在这个容器里去经验烦恼。
  我们一旦迷失在这些最黑暗的情绪里,往往会以最严苛的方式批判自己。我们会固化自己的负面信念,认为自己是没价值的、软弱的以及无望的。我们似乎永远也无法跳脱出自己的羞耻感了。但如果能将这些痛苦的感觉直接吸入心中,便能拦腰斩断这些深埋的核心信念。将它们吸入胸中是一种慈悲的举动;以这种方式来打破我们负面的自我批判,就能帮助我们拥抱生而为人的普世性痛苦。
  这项修持会将我们带到悬崖的边缘,让我们面对这个边陲地带。把气吸入胸中,把那股气直接引入心窝一带,即使感觉自己快要被那份痛苦消灭了,也仍然要向它开放。这样我们就会明白它并不能消灭真的我们。接着我们可能会经验到心中的空性而软化对自己的无情批判,甚至连最阴郁的情绪也会变得轻松起来。于是我们开始体悟到觉察是具有疗效的;为了得到这份疗效,我们必须再深深地吸一口气。
  以下是四种对治情绪烦扰的基本警语:
  (一)觉醒心中的解脱渴望:将我们的情绪烦扰视为觉醒之道。
  (二)觉醒心中的好奇心:借由问自己:"这是什么?"来体证当下所出现的肉体上的觉受。
  (三)觉醒心中的幽默感:从一个更大的视野来看自己的困境,只是单纯地将其视为我们局限里的一些"东西"。
  (四)觉醒心中的慈爱:让心中的空间治愈我们最深的羞耻感和最阴暗的心态。
  打开心门与真相共处
  在运用这四句警语时,我们必须回来问自己一些最基本的问题:"眼前的这些念头到底是什么?""此刻我心中的画面是什么,我的需求又是什么?""我认为目前的情况'应该'变成什么样?"我们必须一遍又一遍标明自己的念头,以便了了分明地看到那些我们赖以维生的理想和期待。我们一边揭露自己最深的信念,一边要不断回到当下的肉体觉受里。
  心甘情愿地安住在我们的情绪烦扰中,不再抗拒眼前的真相,乃是产生真正转化的关键。这意味着我们已经学会去迎接困境。然而迎接困境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并不是要我们刻意去寻找自己最深的恐惧、羞耻感或渴望。它指的是,当我们和这些烦恼相遇时,我们应该打开心胸面对它们所带来的试炼。如果想敞开胸怀,就必须转化道途上的障碍。我们都知道面对心中最深的恐惧是非常痛苦的事,但是到了某个阶段,不去面对它们反而是更痛苦的事。这个时刻通常是修行生活的转换点。
  在"说什么都好"(Say Anything)这部电影里,一名高中生想跟班上最漂亮最聪慧的女孩约会。他的朋友不断地告诫他说,像他这样的"儍蛋",一定会受到那个女孩的伤害。然而他却张开双臂大声叫道:"我想要被伤害!"他知道自己必须冒一点险,才能真的打开心门。
  当我们深陷在自己的剧情中时,不妨有意识地记起,这种情况只会阻碍我们活出真实的人生。因为感受到恐惧、羞耻和苦难所带来的制约,于是我们将它吸入我们的胸中,如此便能穿透替代式的人生所造成的障碍。一旦开始超越那个所谓的自我-我们所有情绪烦扰的宝座-便进入了更宽广的觉知里。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情绪烦扰不论多么严重,都只不过是一些妄念、记忆和觉受罢了。我们真正的身分比起这副肉身或这出个人的戏码显然要大得多。
  一次、两次、甚至是十几次看到这幅更大的画面,都不意味从此我们就没有情绪反应了。但如果能把这幅画面记在心里,确实能帮助我们不再那么快、那么强烈或是那么长时间地迷失于情绪烦扰中。我们会开始明白甚至相信自己的烦恼都是有解的。最后我们会认清,情绪状态不论多么混乱或痛苦,它的底端也只不过是一些执着的妄念,夹杂着一些强烈而不适的肉体觉受罢了。这项修持只要求我们做到一件事,那就是心甘情愿地与真相共处。一旦允许自己面对那些我们想逃避的东西-不舒服的感觉-我们的烦恼就变成了解脱之道。
  第十二章 工作与修行
  如果处在一个令人不舒服的工作情境里,我们通常的反应定必须另寻出路。但是在实修生活里,我们并不是以快乐或舒服与否来衡量一件事的价值....从修行的角度来看,坏事最后往往都变成了好事。
  二十五岁左右我所从事的是一般白领阶级的工作,起先当老师,后来又当起了电脑程序设计师。但是我并不快乐。我厌恶自己的工作,而且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苦思自己真正的"志业"是什么。当时我正开始在修行,有位同修建议我,每当我对工作的焦虑生起时,心里应该避免去思考这件事,而只是试着去感觉眼前身体上所出现的实况。当时我完全不了解他建议的方法是什么意思,可是基于一份急迫感,我还是试着去做了。如此修行了几个月之后,虽然并没有洞悉到自己该从事什么工作,不过却发现,一旦放下妄念而集中注意力在当下的实况之上,确实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份觉察的本质。某一天,几乎是突如其来的,我发现自己今生的任务就是要成为一名木匠。虽然我完全没有做木工的经验,可是我心里却很清楚,学习做木工一定会让我意识到许多令我退缩的恐惧和自我信念。
  我到底能为世界带来什么贡献?
  在决定工作的方向时,必须放下无止境的对利害得失的衡量,因为答案只有在真的理解自己是谁、自己的人生该怎么过时,才会翩然而降。如果不放下头脑的执着,也不去意识肉体上所出现的不知该如何是好的烦躁感,那么这层理解将永远被障蔽住。觉知之光一旦能穿透层层的紧张和不安,我们就会对人生的目的产生一份清晰的认识。但如果一心只想在头脑中获得解答,这样的洞见就不会出现。
  透过思维活动来做出决定,其实是一种想找到立足点的人性倾向。促使我们去思考这个问题的驱力,则是一份对安全感的执着。我们以为凭着一些思考的过程,就可以不去经验伴随着无常而来的无所依恃感。孰不知,深入于这份感觉之中,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只要愿意经验肉体上的这份无依无恃感,我们的心就会逐渐变得清明起来,因为这么做会让我们看透自己恐惧的根源。不过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心甘情愿地放弃主观思考的耽溺倾向。不过,我并不是在建议大家从此以后就不用思考了,因为我们永远都必须考量一些实际的问题-金钱、教育等等-然而这些逻辑性的事实,不该是我们思考人生志业时的主要焦点。
  也许有一个问题我们问得还不够:我到底能为世界带来什么贡献?我们通常只会专注地分析自己能从工作或事业中获得什么,因此很少会考虑自己在贡献社会时所能得到的那份满足感。我们不妨将"我到底能为世界带来什么贡献?"视为一则公案,然后将脑子里的分析思考放下,以便进入未知中。提出这个公案之后,就把焦点集中于当下的完型经验之上。这么做并不能立刻带来任何解答,或许也不是什么愉悦的经验,因为它会让我们再度面对那份无依无恃的感觉。虽然如此,安住于当下的经验仍然是真实又令人叹为观止的,而且能让我们远离那流转不停的心智活动。另一个时常在工作中不断面临的困境,就是感觉自己进退维谷、焦虑或不快乐。我们要的也许并不是另一份职业,却不断地质疑自己是不是该换工作了。在修行的体悟之中,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如果处在一个令人不舒服的工作情境里,我们保守的反应通常是认为有某些事不太对劲,而必须寻找出路。但是在修行生活里,我们并不是以快乐或舒服与否来衡量一件事的价值。我们必须发现烦恼的价值,并且要学会让烦恼来转化我们。借由修行我们才终于明白,感觉上不舒服的事不必然是自己所不想要的事。某个感觉上很糟的情境并不一定是坏事。从修行的角度来看,坏事最后往往变成了好事。
  每一份工作都是一次修行的机会
  如果你对自己的工作生起了强烈的反应,那么这其中一定有某些值得学习的东西。问题并不在工作的本身,因为假设有两个人正在做相同的工作,其中有一个人可能觉得很满意,另一个人却只感觉到苦恼。我们的情绪反应主要奠基在我们为这份工作带来了什么问题,而不是这份工作的本身有什么问题。我们的反应永远都和我们带来的包袱有关-各种的期望、需求和计划。
  但这并不意味我们该为了修行的理由而留在某份工作里。不过我们至少要考虑一下我们在这份工作中到底能学会什么,然后才决定是否该离职。只要你还有强烈的情绪反应,留在那份工作里经常是有助益的,因为你大可趁这个机会看透自己的信念系统和恐惧。只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即使进入另一份工作,相同的恐惧和信念还是会伴随着你。但如果停留在某份工作中是不切实际的,那么你不妨设定一段时间,并发愿在这段时间里尽力学习。
  即使我们喜欢自己的工作,或是并不打算离开目前的工作,我们还是可以在大部分的上班日里进行觉察的练习。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改变自己和工作的关系,不再将工作与修行一分为二,而是将工作视为道途。我们时常会忘掉自己真正的工作是什么,我们真正的工作就是去发现自己是谁。如果能记得这一点,就不会那么轻易地将工作和修行一分为二了。我们会开始认清,自己遇到的每一件事都可能是修行的机会,即使是在工作的职场中。要达到这种转化,长期以来的受制观点和习性必须转变;但是我们只能一步一步地转化自己和工作之间的关系。这时正念的修持就变得特别有帮助了,也就是要留意当下这一刻的质地。
  正念即是修行中的蓝领阶级工作。其中没有任何浪漫、神秘或令人兴奋之处,因为要对治的都是一些日常生活里最琐碎的基本问题。一旦不再追求细微需求的满足,就会开始明白每一件事都可以变成修行的机会。我们会发现拿起电话筒、关上门、留意周遭的声音、甚至上厕所时,都可以提醒自己在当下保持觉醒。这样我们的工作就变成了觉醒的契机。
  观察职场里不断出现的情绪戏码
  在工作中修持的关键之一,就在观察职场里不断出现的情绪戏码。不论我们发展出的核心信念是什么,不论我们行为上的对策是什么,它们一定会在工作中制造出混乱,如同它们在关系里制造混乱一样。比较不个人化的工作环境,通常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在生活中的每一个层面不断重复的模式。
  早在十一岁的时候,我就开始在每个夏季里为父亲工作,持续了十年一直没间断过。我的兄弟姐妹和我一起在他的礼品店里帮忙售货,这间礼品店坐落于亚特兰大城的海滨大道上。虽然我们都是非常能干的售货人员,父亲还是会为了生意下滑而大发雷霆。很不幸的是,他的怒火通常都会针对某一个小孩而发;那个小孩通常都是我。父亲发起脾气来十分的生猛有力。他会怒斥我努力得不够,或是责备我不知感恩,老是在敷衍了事。每当他大吼大叫时,店里的人都被吓得不知如何是好,然后他会踏着重重的步伐走出店外。那些神经紧綳的顾客,尤其是我服务的那些人,这时往往会开始疯狂采购。回想起那种情境,感觉上似乎有点可笑,不过当时的我可是一点也笑不出来了。
  我觉得自己被不合理地挑毛病,自然十分光火。可我就是那种典型的乖男孩,所以我总是会更加努力。我开始将我所销售的东西列出一张清单,并且在一天的工作结束时,将所有的钱数加起来,然后拿去给父亲看,向他证明我已经达到他的标准了。许多年下来,在各种不同的事情上,我都继续采取"列清单"的对策,来证实我是有价值的。我觉得如果自己能明显地层现出成就、生产力和价值,就可以避开那份伯自己没价值的恐惧了。
  当然,如同所有的对策一样,这个对策也从未生效过。或许它能让我达到某些外在的成就,并驱使我凌驾于他人之上,但是它从未让我意识到自己最核心的恐惧-我是不够格的。那份核心的恐惧以及每天都会从其中生起的焦虑感,只能暂时搁置一旁。我们只要一天不认清自己是透过想像出来的画面在采取行动,只要一天不敞开心胸去经验这些画面底端的层层防卫机制和恐惧,我们就无法产生有意义的转化。后来我终于看到这股心理动力的真相,然后才有能力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来面对自己那些根深蒂固的模式。从此以后我就不再企图符合自己所设定的标准,也不再按照自己所列出的清单来行事,而开始真的去觉察恐惧的本身。
  我们真正的工作就是去发现自己是谁
  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看到自己"列清单"的版本。你是不是还在把自己当成一名"孩子"来看待,总想取悦某个被你盲目视为权威的人物,并且想从他那里得到赞许?或者你的模式是不断地忙,忙,忙,总想在同一个时段里转动过多的盘子。你能不能看到忙碌的上瘾本质,看到你如何利用它建立起自己的价值感,让自己不去面对那份"什么都不是"的恐惧?我们也许会认为自己必须尽力让盘子继续转动,然而只消一场慢性病就会使我们看到这个想法是不真实的。我们并不是这个世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那些我们自认为必须做的事都可以委派给别人,或是暂时不做也无妨,甚至从计划中撤销都行。问题不在于我们必须做多少事,而是我们时常会利用工作来固化和支撑自己的自我感。活出实修的生活,意味着从任何一种受制的自我感中解脱,尤其是那些奠基在恐惧之上的自我感。
  也许你的习性比较倾向于担忧,譬如为工作的表现、工作的安全感或是经济上的保障而担忧。不论担忧的内容是什么,真正的关键在于我们只是对担忧的本身上瘾罢了;更精确一点地说,就是对维持住"自我感"上瘾。不论你的问题是什么,修行的方法都是相同的。首先,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习性模式到底是什么。第二,我们必须认清自己编织出来的画面和信念是什么。第三,我们必须亲自体验恐惧以及从恐惧中所生起的信念和行为。如果能以这种方式来善用我们工作的环境-善用情绪的变化来帮助我们去除对自我的认同-我们就不会再陷入职场的混乱中,而能利用这些混乱作为转化自己的工具。
  在倦勤中修行
  接着要面对的议题就是倦勤。倦勤不但意味着我们已经失去了工作的动机,同时也代表自己不再从工作中找到满足感,而已经生起了负面的犬儒心态。在修行生活里转化倦勤的第一步,就是要加倍地觉知自己为这份工作带来了什么问题。换句话说,与其去注意工作的情况有什么缺点,或是同事有什么缺点,不如回来看看自己。举例而言,我们可能会深信不疑:"我即使受了这么久的训练,还是做不好这类的工作。"或是"我只是在虚应故事。"也许这些想法可能是真的,然而,只要生起任何一种对眼前情境的强烈反应-譬如挫败感、愤怒、犬儒心态-都清楚地显示出我们必须放下归咎,仔细思考一下自己到底为这份工作带来了什么问题。我们的期待与需求到底是什么?我们在何时开始对成就产生了执着?何时开始认为自己已经能掌控结果,让事情顺利,并且有能力改变他人?把自己看成是唯一能把事情做好的人,或是对事情的成果开始产生执着,都必定会导致倦勤所带来的挫折感和失望,因为我们根本无法决定事情的结果是什么。
  这样的态度会让我们错失问题的关键:我们对成果的执着几乎都根植于必须支撑某种形象,或是不想去经验失败之中的恐惧,以及自己什么都不是的那份恐惧。我们迟早得面对虚假的安全感遭受挑战或消失时的无依无恃感。我们迟早得深入到以下这些信念和恐惧的底层-我们是不够好的,我们永远也达不到理想的标准。
  在倦勤中修行,意味着我们必须认清自己的动机、期待或计划-所有会掌控我们人生的基本信念系统。我们必须意识到那些会产生制约的意象和自我感,我们也必须学习面对及经验那些一直在掌控我们的恐惧。但是面对这些恐惧并不是一项黑暗阴郁的任务。在更宽广的觉知空间里,我们将以越来越轻松开阔的心情来经验这些恐惧。就像那些层出不穷的苦难一样,倦勤与否也是可以任由你选择的。从修行的角度来看,倦勤往往是一块最丰饶的沃土。
  我并不是在暗示我们在职场遇到的困境都是自找的。某些困难确实需要被提出来,不过我们对这些困难所生起的情绪反应毕竟是自己的问题。进一步来看,如果我们卡在自己的情绪反应里,就无法清明地对治工作中的真实挑战了。只要执意于达到某种特殊的结果,或是想以某种方式来获得声誉,那份执着就会让我们无法全心全意去完成自己的工作。这种态度也会阻止我们因尽心工作而得到满足。我们越是能在工作中修行,并透视自己对事情该如何进行的那份需求,就越能以最真实的方式生活,而得以从考虑不周的冲动及恐惧里解脱。
  第三部分 生活在禅中
  第十三章 刚与柔
  刚与柔的交互运作就是修行的精髓。不去领会刚柔交织的意义,很可能会在修行的过程里自我设限而无法真的圆满或满足。因为那会将我们的自然能量窄化成一道受限的能流。
  有则故事描述的是某位禅门和尚断臂以示求道的决心,另外一个意象则是佛陀那莫测高深的微笑,这两幅画面细腻地显示出候选生活里两种相互影响的面向。一方面我们要精进地修持,一方面却要学会放下。我们经常会被这两种态度弄混乱。就是因为我们的思想总是非黑即白,所以会认为修行必须是这样或那样才行。我们要不是看重纪律而奋力修持,便是发现自己必须放下执着而不再想达到某种特殊的境界。最后我们终于调柔了心性而能够任由事情自然生灭。
  举例而言,静坐的精要就是安住于当下,全神贯注于眼前的这一刻。但真正原状况却是妄念不停地涌出-计划、幻想、自我交谈和担忧等等。为了不执着于生生灭灭的妄念,我们必须学会一次又一次地将觉知拉回到当下,并且要觉察每一个当下呼吸的情况、身体的觉受以及周遭的环境。此外,我们也要学会如何清楚而精确地标明自己的念头,这样我们才能了了分明地认清自己正在想些什么,同时又能突破对这些妄念的认同。如果能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妄念只是妄念罢了,我们就不再把它们当真了。
  然而在修持的过程里难免会遇到高低起伏,这时隔不久们就必须依循纪律精进地修行了。每一刻我们都会面临选择;到底是要过修行生活,还是要图个舒服和安全。从修行之中我们学会不去贪图舒服或安全感,虽然自己一心只想放弃这份看似无望的解脱企图。
  我们很容易把解脱道误解成一种僵化的、近乎军事训练的修行方式。我们经常以为,除非严以律己,否则会崩溃瓦解,甚至会从此丧失认真修行的自我形象。所以我们才会继续对抗那些自以为会阻碍修行的部分。就在这扭曲的过程中,我们逐渐陷入了无情的自我批判,而误以为修行就该如何如何,或是我应该如何如何。
  然后,我们也许会突然发现自己的真相从而摆荡到另一个极端。我们想起了教诲里一向强调"天下本无事"。活在这一幕幕的生灭剧情里,我们既不需要做什么,也不需要达到什么境界,更不需要变成什么理想中的人。我们放下了纪律,只是轻松地安住于当下。我们试着让事情自然地生灭。但是,我们一边放松地调柔自己的心,一边又会摆荡到军事化的自律活动里,因为天下本无事并不意味光们真的体证到天下本无事。假装自己已经达到这个境界,就是在粉饰太平。这么做只是在规避厘清混乱所必须付出的努力罢了。
  刚与柔的交互运作就是修行的精髓。不去领会刚柔交织的意义,很可能会在修行的过程自我设限而无法真的圆满或满足。因为那会将我们的自然能量窄化成一道受限的能流。
  刚柔交织的修行方式很难说清楚,我们必须亲自体证,才能明白那是怎么一回事。总之,我们必须学会在每个当下选择回来安住于肉体的觉受中,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即使是迷失于自己不喜欢的面向-困惑、焦虑或挫败感-仍然可以培养出慈悲、友爱和空性。我们不再陷入狭窄和黑暗的视野里,也不再对自己抱持沉重而严厉的观点。我们终于学会把自己的问题看成是单纯的局限,就像是一些老旧的创伤及信念系统。
  以轻松的心情来面对痛苦
  每当我们发现自己转入头脑的次元时,我们惯常的反应模式往往是自我批判和层层的论断:"这太难了""我办不到""我是没希望的"然而这些信念只会加厚心的坚硬的外壳。如果能培养出一份空间感,我们就会停止那严苛对待自己的模式,而不再认为自己的问题是不好的,或者自己的问题只是一种幻象。柔软的态度往往会让我们与生俱来的慈悲及友爱自然浮现,而且能让我们安住于当下所后起的任何现象。但这并不意味我们从此会喜欢上自己的问题,而是终于能以崭新的方式和它互动了。
  我们的戏码、痛苦以及苦难,有时感觉起来就像死亡一样。修行生活的功课就是要认清,这沉重的感觉不外乎是一些深植的信念和强烈的肉体觉受罢了。这体证式的理解将带给我们安住于痛苦的一份空间感。可是我们仍旧得付出一些努力;不能只是在痛苦之上加个空无的标签,然后假装没事就算了。这样的方式绝不是实修。我们要学习的是以轻松的心情来面对痛苦,因为只有轻松的心情才能将意志-也就是自我、奋力或挣扎-转化成心甘情愿地顺受。
  举一个在静坐中安住于痛苦的的例子。当我们的膝盖、脚踝或背部全都觉得酸痛时,我们该如何对治?或许有时必须咬紧牙根通过某些考验,但是也可以逐渐学会仁慈地与身体共处,不再认同身体或酸痛感。有时我们也要运用一些毅力-纪律和决心-来停止对下述这些妄念的认同:"这实在是太痛苦了"以及"我再也忍不住了"。如果能做到的话,我们那缺乏幽默感的自我中心倾向就会放松下来,但这并不意味我们就该喜欢上自己的痛苦,我们只是不再需要跟痛苦抗争或是和自己抗争罢了。我们甚至会发现自己竟然能欣然面对不愉快的感觉。在透视信念系统的过程里,我们的进展就是逐渐学会安住于当下的真相。这就是柔性的修行方式。
  刚与柔的交互运作就是修行的精髓
  这种刚柔交织的修持最适合用来对治上瘾症。第一个阶段对治上瘾症的方式,当然就是要先觉察自己的上瘾行为是什么,并且要看到这股上瘾的冲动延伸至哪些领域。这个阶段要学会的是如何以清晰坚定的觉知来观察眼前所发生的事。此阶段的关键就在发展出自我观察的法门,否则又如何才能看到自己一直想忽略或否定的面向呢?如果无法认清我们的上瘾行为是什么,我们基本上是无法对治它们的。
  一旦能清楚地看到眼前所发生的事,接下来就要进行第二阶段的修持,也就是要制止上瘾的行为。这便是我们所谓的刚性自律功夫,不过柔性的功夫也还是用得上,因为柔性功夫可以让我们不至于迷失在自我批判的狭窄视野里。如果我们奋力对治自己的上瘾症,那我们势必会认为自己的上瘾症是不好的,或是认为自己有上瘾症,所以是坏人。这种移植过来的沉郁感,会让我们的上瘾行为更难戒掉;为了让修行生效,我们必须软化那些严苛的自我批判。
  第三个阶段的修持就是要体证上瘾行为出现时那股冲动。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用到刚性的自律功夫,才能在心中提示自己:这是什么?然后就以镭射般的觉知回来观察当下肉体上所出现的实况。我们一旦能体证到那上瘾的的冲动,接着便可以转变成柔软的心态,允许事情自然发生。如果能在吸气时感觉一下那份渴欲的质地,会是特别有帮助的事。因为在吸气时如果能觉察到那份渴欲的感觉,往往很容易使它软化下来。
  最后一个阶段的修持就是要体验在上瘾倾向底端被压抑下来的痛苦。这时同样要用到刚性自律功夫(在心中问自己:"这是什么?"),同时也要运用到任由感觉自行生灭而不再自我批判的柔性方法。在这个阶段里,我们必须怀着一份友爱与豁达的品质,否则就会继续和自己抗争,而且很容易陷溺于自惭形秽和绝望的想法里。如果能在这个挣扎的过程中记得带着一份轻松幽默的心情,就能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那么即使是最顽固的模式 ,也都能获得转化。当我们陷入最封闭的情况时,只需要把气深深地吸入心中,就会发现一个能够容纳一切的巨大空间,包括那些最坚实的恐惧和最严厉的自我批判在内。每一个阶段都要再三地重复练习才行。
  学会完整地接纳我们的生命
  另外还有一个柔性修持的方法的例子。当我的免疫系统失调时,我时常感到疲惫不堪和反胃。我发现自己在对待这些症状时,就像在对待敌人一般。但自从人在恐惧的念头上加标签以后,便开始有能力看透它们。最后我终于看到自己最深的误解是什么了。虽然我可以把这些经验推开不管,但真相是,当下所发生的一切才是最真实的人生。不客你喜不喜欢它,不管你想不想要它,这就是否们真实的人生,拥抱它而不是将它推开,便是解脱的关键。了解到这一点,就能帮助我们体悟什么是调柔心中的挣扎,什么是放松对当下的抗拒。有了这份理解之后,我才愿意踏实地过日子。不论我是否喜欢这趟旅程,我都愿意上路去看看沿途的风景是什么,看看这条路会通往哪里,而又不背着自怜和恐惧的包袱。自怜、恐惧、抱怨-一切的评断-才是阻碍我们软化的臣服的真正障碍。
  这便是实修生活的真实过程。我们需要一些自律才能看到这些层层的诊断和心想。只有刚性的自律功夫,才能让我们安住于随妄念而产生的肉体不适感。此外我们也必须理解为什么把气吸入胸中,安住于存在的焦虑振波之中,然后将空性和慈悲拓展到我们的挣扎和受制的习性之上,便是柔性修持功夫的精要。调柔那些顽固的信念系统,意味着真的去理解那些都不是我们最深的真相。我们一旦学会将这种柔软的功夫运用在无情的批判上,或者一旦领会觉醒心中之爱的滋味,就会以更开放的心胸来面对那二元对立的古老创伤了。我们真正要做到的便是学会完整地接纳我们的生命,不再批判它、删减它或是抗拒它。
  如果能不屈不挠地精进下去,一定会一次又一次趋近于我们的边缘地带-那些以往无法超越的地带。以柔软的仁心来臣服于当下的真相,我们一定会逐渐跨越这个边缘地带。只有通过这种刚柔交织、松紧并行,有时运用意志力,有时臣服的方式,我们才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竟然能爬出那条长久以来深陷于其中的恐惧隧道,并且能将替代式人生转化成最落实的生活方式。
  第十四节 随它去
  当我们感到焦虑时,我们的修炼就是要聆听心中的思想,感觉那份焦虑,然后任由它去。当我们感到疲惫或昏沉时,我们的修炼就是去感觉身上那股昏沉的滋味,然后随它去。当我们发现自己正在抗拒当下这一刻时,我们的修炼就是去体尝那股抗拒感的质地,然后随它去。
  最近有人告诉我一则有关某位男士和他儿子出车祸的事。这件事突然让我意识到文化制约的力量。据说那位男士在车祸中丧生了,那名男孩后来被送进了医院。那位负责开刀的外科医师进入手术房时竟然说道:"我不能替这个男孩开刀,因为他是我的儿子。"
  告诉我这则故事的友人问我说:"你知道那位外科医师是谁吗?"起初我以为这又是一则禅宗公案。我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结果答案却非常简单:那位外科医师就是男孩的母亲。这么简单的答案,我竟然连想都没想到。虽然我不认为自己是个对女人有偏见的人,但很显然我已经受到了文化的制约,而假设那位外科医师应该是位男性。这使我洞察到我们有许多行为都是奠基于文化制约的观点之上,而且我们完全意识不到这个倾向。我们的行为之中到底有多少是来自于这份无形制约的?
  在修行生活里有一个特别受到文化制约的生命态度,它所带来的迫害比任何东西都大:我们根深蒂固地认为自己必须"有所作为"。我们的文化制约使我们深信活跃和富有生产力是一件好事。我们总认为要想得到快乐,就必须追随内在的冲动去改变和修正自己。认为自己能做些什么而让事情变得更好,乃是我们替代式的人生根深蒂固的本质。
  只管打坐就对了
  静坐的基本要点是-不论我们带进门的是什么,或者感觉是什么-只管打坐就对了。首先我们静坐下来觉察身心之中正在发生的事,接着体证一下它的质地之后便安住于其中。我们不妨问自己:"现在正发生什么事?"然后开始觉察我们心中的状况、身体上的状态,以及从环境输进我们感官里的信息。为了体证到这些东西,请你现在就问自己下面这个问题:当下这一刻正在发生什么事?然后觉察一下你心中的状况。你的心现在忙不忙?有没有困惑?是否平静?是否烦乱?你只需要注意就好了。另外也要注意一下身体的状况。它疲惫吗?放松吗?酸痛吗?安稳吗?同样的,只要觉察就够了。现在再留意一下从环境输进来的信息,譬如屋子里的温度、光线的变化,还有各种的声响。你不需要做任何事-只要觉察就够了。
  当我们觉察到眼前这一刻的质地时,我们很少能如实经验它们。我们很容易将自己的这一点或那一点视为必须解决的问题,或是必须克服的障碍。原因是我们对当下所发生的事,总是会生起让自己深信不疑的评断和意见。举例来说,如果我们在静坐时感到乏味和昏沉,通常会认为这是一次很糟的静坐。假如觉得焦躁或烦乱,则会认为自己必须安静下来。感到困惑时,我们会渴望自己能变得清明自在。然而我们的修炼就是要记住,不论发生了什么事,都不需要把它看成是障碍或敌人,也不需要纠正它、改变它或去除它。从修行的观点来看,眼前发生的任何事都是我们的道途。
  我们只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这是什么?"这个答案永远无法在理性分析中找到,只有在当下的肉体觉受里才能发现到它。没有任何的言语能形容当下这一刻的经验是"什么"。如果能以超越概念的方式来体证当下那独特而多变的本质,我们就会得到一种满足感。这份满足感是我们无法在不断获取、造作和纠正的人生中能够发现的。
  因此,修行就是任由生命自然运作。但这并不是消极或虚假的不执着,因为我们还是需要高度的纪律才能安于当下,维持住内心的祥和。我们的纪律就是选择不在当下迷失于妄想中,而选择精确地标明念头,精确地进行自我观察。我们在上座和下座时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修行。愿意开放地观察当下生起的任何一种现象-想要认识它,和它共处,并且想安住在当下的真相里-这样的意愿,我们永远都能生起。
  这是什么?
  每当我们想要改变或去除某个经验时-也许是在静坐时,或是在日常生活里-我们永远都有选择权。苦难与否可以是任由我们选择的,这一点听起来也许不容易被接受,尤其是当我们对自己的苦难上瘾时。然而受苦真的是不必要的!我们只需要观察它,如实体证它,然后随它去。
  假设我们目前有身体上的不适或疼痛感,通常伴随着这份感觉所生起的念头是"我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或"我简直不相信自己会发生这种事。"我们只要相信这些念头,苦难就开始了。身体上的不适感往往会转成一层又一层的情绪上的痛苦。这些信念经常会强化或固化身体上的不适感。这时我们可以选择去观察和标明我们的念头,然后让自己的觉受自然生灭。接下去痛苦又会产生什么变化呢?你不妨自己去尝试一下,看看会产生什么变化。
  几年前当我长期卧病的那个阶段,我每周都必须去医院做一次血液测试。由于童年的制约,我对血液测试已经发展出强烈的反弹。我时常会有头晕的反应,有时甚至会晕倒。我的反弹并不是源自于害怕痛苦,那只是我的制约的一项副产品罢了。就算我对这点看得很清楚,也没什么用。我仍然是满怀焦虑地去做测试。为了对治这个问题,我把多年来学到的禅宗修炼方法全都用上了。譬如我在做血液测试时,就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不过我还是照样晕倒。有时我在心中默念一些有关空性的咒语,或者告诉自己要不动如山,结果还是没什么改变。以这样的方法来对治自己的弱点,往往让事情变得更糟。把自己评断成一名"弱者",反而强化了自己的制约反应。
  有一天当我开车前往验血中心时,突然想起最近所学到的一种修行方法:不论眼前生起的是什么现象,都要问自己"这是什么?"打从我坐在椅子上让护士抽血的那一刻起,一直不停地问自己这个问题,为的就是要体验眼前的感受。后来当我开始觉得头晕时,非但没有生起焦虑感和反弹,竟然还感到一股略带兴奋的好奇之心。因为我很快就能发现晕倒是什么滋味了!然而我并没有晕倒。头晕的感觉过去了,我坐在那里好端端的,一点事也没有。一旦放弃心中的挣扎,那份不必要的痛苦不但会消失,身上的觉受也转化了。请注意,我并不是在利用这项修持去躲开晕倒的不适感。我们时常会把修行扭曲成我们想要的状态;这是我以往时常做的事。我刚才所说的情况跟我以往的制约是截然不同的,因为我终于心甘情愿地和当下共处了。
  我并不是在暗示我们的制约是一种幻觉,只要假装它们不存在就行了。这样的态度是不真实的。我指的是,我们可以怀着轻松的心情来面对我们的经验。不刻意去放空,空间自然会出现。只要我们不再相信自己的论断,尤其是那些对自己的苛求,空性自然会出现。只要不再抗拒自己的真相,并逐渐学会心甘情愿地与它共处,我们就会开始欣赏自己的惯性模式、自己那小小的人生戏码以及所有瞬间即逝的演出。
  臣服于当下这一刻
  当我们感到焦虑时,我们的修炼就是要聆听心中的思想,感觉那份焦虑,然后任由它去。当我们感到疲惫或昏沉时,我们的修炼就是去感觉身上那股昏沉的滋味,然后随它去。当我们发现自己正在抗拒当下这一刻时,我们的修炼就是去体尝那股抗拒感的质地,然后随它去。
  以开放的心胸来生活,并不意味我们必须排除掉恐惧,排除掉自己不想要的感觉、性格或各种的困境。我们唯一需要放弃的其实是自己的意见和自我批判,然后我们才有勇气做自己,不论自己是什么模样。做自己并不是打着"心灵自由"的招牌去为所欲为。这句话的真谛是愿意去经验心中生起的任何一种现象,而没有想要改变它的需求。当我不再把自己的戏码看成是灾难而只是一种局限时,我们就能以更慈悲更轻松的心情来转化它们。如果我们能在这个更大的空间里体验自己的戏码,就会在静坐中开始感到放松,生活也会变得轻松起来。
  我们甚至会因此而瞥见一则深奥而简单的真理:只需要学会如实存在就够了。我们既不需要做什么、修正什么或改变什么。其实一旦能深入体会如实存在的真谛,就会发现一个能真的支持我们的真理。臣服于当下这一刻,就会在真实的生活里经验到内心的祥和,并且能放下心中的评断或是想改变的需求。
  臣服于当下这一刻便是修行生活的精髓。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要想持续地做到可就不容易了,为什么?因为我们就是不愿意这么做。我们就是不愿意和真实的生活共处。我们只愿意相信自己的妄念。然而修行生活必须去观察和转化这份抗拒感-那些我们用来障碍自己的开放性的无穷方式。然后我们要学会回来安住于当下,不论当下的真相是什么。
  第十五章 慈爱
  我们不妨把慈爱解释成一份善意、一种仁慈的觉知,而且其中往往带着热情及善于接纳的成分。这份开放度这种能够包容的气度......让我们有能力把心打开。如此才能放下自己、放下别人、放下人生,只是存在着罢了。
  我从事临终关怀的义工工作一年之后,有人要求我和一位刚过世不久、年龄三十的男子的遗体共处。这名男子在遗言里交代周围的人三天之内不许碰他的躯体。他对死后的程序有某种特定的信仰,因此他希望能找到一们愿意支持他的人,坐在他的身旁陪伴他度过这三天。虽然我并不认识这个人,我还是答应在他身边每天静坐三小时。
  我打开门进入他的房间,看见床上躺着一具憔悴不堪的尸体,我立刻把头转了过去。这位年轻的男子是因为艾滋病而过世的,我看着他那副只剩下皮包骨的身躯,心里立刻生起了对死亡的恐惧。接下来的几分钟,我一直试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譬如去点去香,看看墙上挂的照片-我用尽所有的方法不去看眼前那具尸体。接着我突然想起,我到这里来不是要让自己感觉舒服,而是为尊重死者的意愿提供他一些支持。于是我直到床边开始检视他的身体,不过眼睁睁直视着他仍然有些困难。我知道我的不舒服直接反映出了我对痛苦地死去的恐惧。
  我在他的身边坐定下来。接下来的三小时里,我一直以盘坐的形式为他的身体进行慈爱观想。但是我必须很诚实地说,有时我的心也会径自做起白日梦来,或者在看着这具与我毫不相干的尸体时,心里一点感觉也没有。但是随着时间的消逝,渐渐地,我不再把他当成一具尸体,而开始对他这个人产生了一份连结感。
  吸气时,我会把他的影像吸入我的心中,吐气时则默默地对他进行慈爱观想和发愿:
  愿你安住在开放的心性中。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