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侯卫东官场笔记(全集)

_17 小桥老树(当代)
第八十二章 无心之柳(三)
散了会,这些村干部又三三二二地聚在一起,议论着公路之事,过了一会,各村干部就陆续走了,没有如往常一样聚在一起喝酒,他们急着回去找村里干部来一起合计此事。
这半年,侯卫东和这些村干部一直在亲密按触,对他们的性格也有了大概的了解,特别是秦大江,基本上是三天见两面,侯卫东对其脾气颇为了解,从秦大江的表情上看,侯卫东知道,他并没有完全接受高乡长的意见,只是碍于其他村的干部在场,没有再次放大炮了,离开会场之后,他和江上山跑得最快,肯定是回去找陈达川等人商量对策去了。
此时,侯卫东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他在心里算了算,光是误工费,修公路按每天出工五百人计算,每人每天误工费十元,就是五千钱,十天就是五万,百天就是五十万,这还不算侵占了田土的补偿和青亩费用。
面对着这么一笔巨大的费用,秦大江等村干部砰然心动,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如果冒然停工,但是县里规划又迟迟没有落实,则会造成公路成了公路烂尾,而村民修路积极性受挫以后,再次动员就很有难度了。
侯卫东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担子,在心里骂道:“妈的,这么重要地事情,至少应该派一个副镇长来统一村干部的思想,怎么就甩给我做,未免太瞧得起我了。”他反过来又一想,“如果真是由县财政来投资修路,我这新开的石场就不愁没有销路了。”
如今问题的关键,是县政府的投资方向。如果真的在94年就要修上青林公路,一切事情就迎刃而解。
侯卫东翻来覆去地想着这事,他也就在办公室坐不住了。来到高乡长家中,进了屋,开门见山地道:“高乡长,这事不太好整,我想来还是应该早些去找沙州的高志远书记,请他帮助家乡解决这个大难题。”
高乡长怕冷,家中就烧了一个铁皮炉子,铁皮炉子外面有一根铁管子,就把煤烟全部接走了,屋里空气倒也不难闻。他正坐在火边,很享受的样子,闻着飘着荡去的烤红薯香气。
刚一坐下,侯卫江急急地道:“高乡长,我在办公室实在是坐不住,刚才虽然把会开了,村里干部的思想根本没有统一下来,你看这么办?”
高乡长把手凑到火炉子旁。这个问题,他己经想了好半天了。看见侯卫东心急火燎的神情,道:“先坐下来烤火,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们两人好好合计合计。”
火炉烧得很熊,一阵热气扑来,比在冷清清的办公室坐着舒服得多,侯卫东哈了哈手,手上就有了一些雾气。
来找高乡长之前,他心中对镇领导很有些腹诽,可是坐下来之后,想到修路之事纯粹是自己找的,也怨不得别人,便将抱怨压了下去。
“秦镇长再三说要请高乡长出面,找一找高志远书记,只要他肯出面,事情就没有多大问题了。高乡长,我们什么时候去?”侯卫东说话时,也耍了小心眼,再次抬出了秦镇长的名字,然后并不问高乡长去不去,而是问高乡长什么时候去,把高乡长的话堵死。
“为了修路的公事,由我出面去找高书记,不合适,毕竟我已是退居二线,最好由秦镇长或是赵书记带队去,这样才显得正式,也是对高书记的尊重。粟明是能干人,怎么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
“还有,去见高志远,带什么礼物去,送钱,他不会收,送贵重物品,镇里面又没远说出钱,别人也不一定看得起,送土特产,送哪一种才有特色,这些小事都要好好商量,冒冒失失跑去,效果不一定好。”
“秦飞跃的心思我知道,就是快刀切豆腐——两面都光,他现在根本不想出钱修路,钱进入财政容易,拿出来就好比割肉一样,泰飞跃又想三个村把路的毛坯修好,这样竞争
的时候就多了一些优势。”
高乡长一口气说了这许多,侯卫东没有想到这事还有这么多的弯弯绕,比想象中复杂得多,他心道:“人老成精,这句话当真不错。”
“高乡长,你说怎么办?”
高乡长顿了顿,道:“上青林一直想修路,几年来,却总是说来说去没有动手,这一次动了工,侯兄弟起了很大的作用。”
他秸锋一转:“你能起大作用的原因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胆子大,做事没有硕忌,反而把修路这件大难事情弄了起来,其他人可不敢碰这事。”
高乡长的话别有味道,侯卫东品了品,反而是哭笑不得,上青林公路动工以后,他一直暗自得意,觉得自己能力非凡,可是高乡长眼中却是傻大胆,虽然他没有明说,可话中就有这个意思。
这实在是令人沮丧。
侯卫东眼睛盯着火炉看了半天,他心道,“三年之内调回沙州,如果循规蹈矩,纯粹是痴人说梦,不管别人怎么说,修路,一定不能半途而废。”
他自嘲道:“初生牛犊也有好处.就是不管不顾往前冲,高乡长,我的意见还是尽快到沙州去,我马上给粟镇长打电话,就说后天我们就到高志远书记家去拜访,让一位镇领导一起去。”
高乡长瞪着眼睛,看着侯卫东一幅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神情,道:“侯兄弟,我真是服了你。”
侯卫东尽量想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他道:“我这就去给粟镇长打电话,把这层意思表达出来。”高乡长正想说,“急什么急,再坐一会。”侯卫东已经急匆匆地出了门。
“粟镇长。我是侯卫东,跟你汇报一下修路的事情。工作组刚刚开了会,村里意见并不统一,贺合全想继续修路。秦大江想停下来,尖山村是两可之间。”
这些情况粟明是料到的,他道:“我明天争取上山。找秦大江谈谈,镇里面的态度是,至少在春节前,这一段公路还是要修的,县里人代会开了就要过春节。过完春节,县里要修哪一段路也就明确了。”
粟明的声音很平静。说话仍然是不紧不慢,条理也很清晰。
“粟镇长,上青林七千人为了修路付了艰辛努力,我们后天准备和高书记联系,如果人在沙州,我们就去拜访他,请他出面做工作。”
侯卫东很郑重地道:“修公路是大事,涉及到县里决策,镇里能否派一位领导带队,这样公私兼备,比较正式。”
粟明想了一会,夸道:“你想得很细,我去和赵书记和秦镇长商量一下,看他们两位去不去,今天下午要开会,开完会跟你回话。”
下午,再开党政联席会,解决上次没有来得及商量的事情,至于镇属企业贷款的敏感问题,暂时就没有提上议事日程。
当粟明提出了由哪一位领导带队拜访高志远,班子成员全部都保了沉默,目光都去寻着赵永胜和秦飞跃。
高志远是沙州市人大主任,虽然离开了党政系统,但是在沙州市还是很有影响力的,能够与他建立良好的友谊,对以后仕途提升是有好处地。赵永胜和秦飞跃都不说话,表示他们两人都有想法,其他副职当然就不会发言。
秦飞跃对粟明搞突袭很有些气愤,心道:“这事你先给我说一声,暗中操作就行了,根本没有必要提到党政联席会上。”
赵永胜也有着同样的想法,他狠狠地瞪了粟明一眼。
粟明眼观鼻,鼻观心,稳坐不动。
沉默了一会,赵永胜抡先发言,道:“我去跑一趟。”又解释道:“在下青林乡工作的时候,高书记还在上青林乡当书记,我们比较悉,去了好说话。”
赵永胜的理由摆得上桌面,秦飞跃不好去争,就吃了一个哑巴亏,他心道:“你去找高志远,我就去找县委段书记和马县长汇报工作,县官不如现管,他们两位才是真正的父母官,高志远毕竟隔了一层。”
等到粟明回了电话,高乡长不停地摇头,道:“侯兄弟,你真是傻大胆,居然指挥起党委书记来了。不过,傻人有傻福,你办事,还总是能办成。”
“我想起一件事情,高书记有一个小爱好,他特别喜欢吃上青林望日村的风干野鸡,你让贺合全他们去弄十只做得最好的风干野鸡,就是上青林群众的心意,记住,让他一定要选最好的风干野鸡。”
侯卫东也没有耽误时间,他从高乡长火炉下面,掏出来一块烤得喷喷香的红薯,捧在手心里,就前往望日村。
在上青林住了半年多了,侯卫东早就将村主任、书记家的家摸熟了,他一路疾行,平常要走一个小时的路,他半个小时就到了。
“贺书记,给我找十只风干的野鸡,记住,要最好的。”见到了贺合全,侯卫东就单刀直入。
贺合全没有弄请楚事情原委,道:“侯疯子,风干的野鸡要五十块钱一只,你弄这么多来干什么,哪个出钱?”
贺合全头顶上没有多少头发,有个绰号叫做贺绝顶,来自于聪明绝顶的这个成语。据说这个绰号的创作者还是铁柄生校长。
“这条路不能停,但是,县里面的钱,不要白不要,我们准备到沙州去一趟,找高志远书记出面,争取县里尽早启动上青林公路。”
上青林山的人都把高志远看成了力量的化身,听说是去找高志远,贺合全就道:“我马上就去找,这钱是不是由镇里面解决,十只就是五百元,村里面负担不起。”
侯卫东就道:“明天要把野鸡收齐,钱的问题等我们回来再说,镇里面解决不了,就让三个村平摊。”
“侯疯子,你说话要算话。”贺合全又愤愤地道:“秦大江那个锤子人,上山的路拉出来了,他就想拎边边.绝对搁不平。”
第八十二章 无心之柳(四)
为了执行镇领导的要求,侯卫东就如外交官一样,穿梭在三个村干部家中,他不断游说各村,让他们仍然按照原计划继续投入劳力,不让工程停工。
秦大江给了侯卫东三分薄面,没有马上让工程停下来。
第三天早上,高乡长和侯卫东就在六点半就起了床,此时天仍然黑沉沉一片,两人就打着手电,在一片狗叫声中,往下青林赶去。到了政府,天空才慢慢的亮了一起来,两人就在青林镇外面的面馆,一人要了一碗杂酱面,“吸吸呼呼”的吃了起来。
侯卫东脚边放了一个硕大的竹编背兜,里面是用蛇皮袋装着的风干野鸡,这是从望日村收来的礼品,尽管是冬天,背着这一筐东西上山,他额头上还是徽微有些发汗。
在镇政府大门等到八点,一辆桑塔纳滑了过来,司机小张其实也不小了,看样子在三十岁左右,平时对人也是一幅爱理不理的样子,他把车停在了院中,就下了车,拿了一个水桶,接了点自来水,就开始自顾自的抹车。
高乡长走了过去,道:“小张,来抽烟。”小张又擦了几把,这才接过烟抽,怨道:“高乡长“又有啥子事情,要跑沙州,来回四十个小时,硬是整死人。”
侯卫东把风干的野鸡提了过来,就礼貌的道:“张师傅,能不能把这个东西放到后备厢。”小张继续抽烟,视侯卫东如无物。正眼也没有瞧一眼,更没有反应。
侯卫东提着蛇皮袋,就有些尴尬,他耐着性子道:“张师博,这是带到沙州去的望日村野鸡。”
小张仍然没有反应,他吸劲抽了两口烟,提起水桶,又开始擦汽车,嘴里道:“拿到一边去。”
这一下,侯卫东脸上就挂不住了。可是对方是赵永胜的司机,他就强忍着怒气,看着对方,如果眼神是刀,侯卫东已经将小张杀死了无数遍。
小张仗着是党委书记的专职驾驶员,向来眼高于顶。那一天,侯卫东从刘维工程师家中取过了图纸,来到镇上以后,就在粟明家中吃了晚饭。当时秦飞跃、粟明、晃胖子、黄主任都在场,此事不知被谁传到赵永胜耳中,他就在车上骂:“侯卫东到镇里不好好工作,成天钻营拍马。素质真是太低了,他还是党员。也不知怎么入的党。”
后来侯卫东专程送来了修公路的进度表,赵永胜阅历丰富,斗争经验亦丰富,他并没有因为侯卫东的主动献媚而轻易改变心中看法。仍在观其颜,察其行。
小张天天跟着赵永胜,是其心腹之一,对其爱恶了解甚深。因此,他见到了侯卫东,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
看着故意给自己难堪的小张,侯卫东心中发誓:君子极仇,十年不晚,狗日的小张,你要为今日的傲慢付出代价。
他毕竟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修身养气的功夫很不到家,脸上巳带出些怒色。
高乡长在一旁看不下去了,他知道小张是臭脾气,担心侯卫东控制不了情绪,便故意无话找话地对侯卫东道:“侯卫东,今天到了沙州,你可以抽空去看一看张小佳,张小佳也不错,虽然是大城市的女孩子,一点都不骄气。”
侯卫东深吸了一口气,他理解了高乡长用心,自嘲道:“我是配不上她。”
高乡长笑道:“你也不要这么说,好好工作几年,机会成熟,就想办法调到沙州去,到了大机关,几年就可以当处级干部。”
正在这时,赵永胜走了过来,身边还跟着一个中年妇女和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赵永胜和高乡长说了几句,就对侯卫东道:“侯卫东,你今天就不用去了,到领导家拜访,人多了,效果反而不好。”
侯卫东没有想到临到上车,赵永胜会不让他去,本来去不去沙州也无所谓,只是他这种做法太不厚道了,也太伤人自尊心了。他的血使劲地往上诵,恨不得一奉打在赵永胜的脸上。
高乡长在一旁打圆场,道:“侯卫东,山上事情还多,你就督促紧一点,不要让村干部偷懒。”
赵永胜也没有和侯卫东多说,他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中年妇女、半大小子和高乡长就尘在了后排。
小汽丰骄徽的叫了两声,便屁股冒烟的离开了镇政府大院子,将孤零零的侯卫东扔在一旁。
侯卫东眼中已经有了隐隐的泪光,“男子汉,要坚强。”他握紧了拳头,在心中给自己打气。
陆续有人进了院子。侯卫东不想见镇上的人,他昂昔阔步的走出政府大院,仿佛又充满了斗志。出了政府大院,他快步走出了青林镇。
一条小路,指向上青林,一条公路,去往益杨县城。侯卫东就站在十字路口彷徨,赵永胜、小张两人的面容就在脸前飞来飞去,让他愤恨不已。与此同时。他对前途也有莫名的灰心。
“到益杨,找刘维问一问交通局的规划,如果确实要大干交通,我就把石厂好好办起来,狗日的,老子水路不通走旱路,仕途不通我就走商路。”
打定了主意,侯卫东就上了前往益杨的公共汽车,在中午十一点的时候,他来到了益杨县交通局。
“请问刘工在不在?”
侯卫东经常来找刘维,科里面的同志已经被他认得熟悉了,一名短发男子就道:“刘工升官了,换了办公室,在隔壁科长办公室。”
科长办公室陈设就不一样了,办公桌的桌面要大了许多,还有一排书柜,另外,还配置了一台电脑,刘维坐在旋转椅子上,也是人模狗样的。
“刘工,当了科长,也不通知载们一声。”
“工程科老科长提副局长了,我运气好,就提了科长。”
侯卫东直觉得感到高志远在其中起了作用,他笑道:“祝贺刘科长,今天中午我请客,撮一顿。”
“到了益杨,哪个要你来请客。”刘维就从椅子上起来,道:“侯疯子,你小子不在公路上盯着,跑到这里来干什么?”上清林开始修路以后,刘维巳上了六次山,他和侯卫东已混得熟悉了,因此,跟秦大江一样,他也喊侯卫东叫做疯子。
“当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侯卫东坐在刘维对面,又道:“刘工,就不倒水了,栽想问一件事情,上青林公路是不是纳入了全县公路规划?”
刘维还是给侯卫东倒了一杯水,又拿了一幅地图,指着地图道:“你看这地形,只要修通了上青林公路,南部的五个乡镇就连成了片,上青林山上的资源也就可以大开发。所以,上青林公路肯定要修,只是什么时候修,还没有最后定下来。”
他指着侯卫东道:“其他乡镇也各有优势,不少乡镇的头头已经约了局长们吃饭,都想争到94年的政府投资,青林镇领导反应最迟钝,居然派了你一个小虾米过来探听虚实。”
侯卫东知道刘维和高志远关系不错,也就没有隐瞒他,道:“赵永胜和高乡长今天早上出发,到沙州去找高书记,请他出面做工作。”
刘维点了点头,道:“只要高主任愿意出面,县里会考虑他的意见的,而且上青林公路的毛坯已经拉了一大半了,对于捉襟见肘的县财政来于说,这是一个有利的竞争点。”
下班时间到了以后,侯卫东就把刘维拉到了馆子里,两个人就点了一大份贵州花江狗肉,边吃边聊。
侯卫东随意地道:“我家二姐在独石村开了一家片石厂,既然全县大办交通,片石用量肯定很大,到时介绍些客人过来。”
刘维立刻明白这才是侯卫东来找他的真正目的。他很劲地拍了侯卫东一下,“侯疯子很有些商业头脑,上青林石头硬度高,是极佳的修路材料,以后用量一定很大,你可以尽量扩大规模,到时只怕你供应不及。”
上青林石头到处都是,谁也无法做垄断生意,侯卫东就开始诱导刘维,道:“你在交通部门,熟人多,干脆我们合伙再办一个石厂。”
刘维是技术人员出身,他画图纸的收入颇丰,没有多大兴趣去办石厂,就道:“现在刚接手科里工作,休息时间又要帮人画图,哪里有精力去搞石厂。而且上青林石头这么多,真要有利可图,肯定小石厂遍地开花,只怕利润也不高。还有,现在做工程都要赊帐,债主都和孙子差不多,许多老板名义上都是百万富翁,陷到三角债里面,天天欲哭无泪。”
侯卫东见刘维不愿意入伙,就道:“这事我就拜托给你,有了业务就介绍给我。”刘维爽快地道:“你真是疯子,不过,我信得过你,有最新信息,我立刻通知你。”
吃饱喝足。刘维自去上班,侯卫东就在街上闲逛,他突然心里涌起了对小佳的思念,就到公用电话上给小佳拨通了电话。
小佳借调到建委以后,她就和另一个女孩子两人一个办公室,而另一个女孩子长期不在。因此,侯卫东和小佳两人通话就方便多了。
接通了小佳的电话,侯卫东满腹话,却不知从何说起,在他心目中,办石厂是很低档的一种选择,意味着在镇里混得不好,也就意味着三年内调入沙州是空炮,侯卫东怕小佳对自己失望,有意无意向小佳隐瞒了这件事情。
小佳毕业之后,一直很顺,没有体会到侯卫东在偏僻乡镇所经历的痛苦,接通电话,听出是侯卫东的声音,惊喜的道:“你是不是到了沙州,找机会见一面。”
侯卫东只得道:“个天有事来不了?”他就编了一个慌话。
小佳表示了几句不满,很快情绪又上来了,道:“现在竞争开始激烈起来了,还有好几个月大学才毕业,我在办公室已经收到了不少自荐信,对了,你们镇里的书记是不是叫赵永胜?”
侯卫东惊奇的道:“你怎么知道?”
“他儿子今年六月从武汉大学毕业,想进沙州建委,把自荐书也寄了过来,我看他的简历上说父亲是青林镇党委书记,他条件不错,我准备把他的自荐书送给杨主任。”
侯卫东一下就明白过来,赵永胜肯定是带着老婆儿子到沙州来找关系了,他心道:“难怪他不让我跟着到沙州,老天有眼,现时现报。”
有了报复地冲动,侯卫东就将赵水胜如何将自己发配到了上青林,如何阻止自己调到计生办,原原本本地讲给了小佳听。
电话另一头,小佳听说心上人受了委屈,眼泪水差点流了出来,她道:“我把他的自荐书扔到厕所去,让他空等。”侯卫东连忙道:“那小子寄的是平信还是挂号。”
小佳就道:“是平信,我已经将信撕了。”
侯卫东也是才毕业的人,他听说小佳把信撕了,又觉得这样做不道德,可是想起赵永胜和小张的面容,心肠又硬了起来,道:“小佳,谢谢你,替我出了一口恶气。”
“你是我的老公,谁欺负你,我就跟谁急。”小佳轻轻笑道:“这是善有善报,恶有恶狠。”
挂了电话,侯卫东一直压抑着的心情终于有些好转,他沿着街道朝书店走,找一找有关建筑材料方面的书。
忽然,一辆车停了下来,丰窗打开,露出镇长秦飞跃的脸,他道:“侯卫东,你不是到沙州去了,怎么还在这里?”侯卫东老老实实地道:“赵书记说用不着去这么多人,我刚从交通局出来,找刘工问了个技术问题“”
秦飞跃招了招手,道“上车。”
“马县长在三点半钟要听我汇报上青林公路地事情,你跟我一去,这是你送来的进度表,数据是否准确。”
侯卫东心里一热,道:“这些数据都核实过多次,一点水分都没有。”
侯卫东坐在后厢,看着秦飞跃的后背,心道:“秦镇长比赵永胜好,居然能够带我去见县长。”
到了县政府,秦飞跃叮嘱道:“马县长是很细心的人,如果我有什么数据或是问题答不上来,你要赶快提醒。”
“好。”侯卫东回想了一遍公路的事情,由于所有事情都是亲历亲为,所以,他很有信心。
第八十三章 无心之柳(五)
七品官,在说唱文学中,向来要加上一个前缀——芝麻,表示对县令等七品官的轻视。
侯卫东在学生时代,深受说唱文学的毒害,也将益杨县长看成了七品芝麻小官。此时,被秦飞跃带着去面见县长,他竟然在上楼的时候,心口不争气的“咚、咚”地狂跳了起来,他暗自为自己打气道:“县长也是人,两只眼睛,一个嘴巴,紧张个屁。”
县长办公室房门关着,是那种做工精致的防盗门,秦飞跃正准备敲门,门却打开了,一人走了出来,他神情颇为严肃,一边走一边跟秦飞跃打招呼,道:“秦镇长,你稍等一会,马县长正在和李县长谈事情。”
秦飞跃满脸是笑容,道:“桂主任,你好久都没有到青林镇来视察工作了。什么时候下来检查工作?”
桂主任叫桂刚,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三十四岁,是益杨县的后起之秀,他对秦镇长道:“这么客气干啥子,等到春天来了,我带几个人下来,到青林山上去打野鸡。”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和镇长都是正局级,但是,府办主任长期跟在县长身边,其份量自然不是镇长所能相比,因此,秦飞跃对桂刚极为客气。
秦飞跃连忙道:“一言为定,开了春,我就来约你。”
桂刚道:“你们到办公室来等。恐怕他们一会谈不完。”
秦飞跃摇头道:“算了,我们就站在这里等。”
桂刚就道:“那你就在这里等,我还有事,不陪你了。”
秦飞跃带着侯卫东在门口等着,这样做是有原因的。
他初任镇长的时候,和府办桂主任联系以后,就来向马县长汇报工作。恰好马县长在和别人谈事,他就老老实实的在楼下的政府办公室等着。谁知,在办公室等了二个多小时,府办陈梅都说马县长办公室有人。秦飞跃等得着急,就上了三楼。刚一上楼,就见到财政唐局长正站在门口,两人聊了几句,公安局杨局长就出来了,唐局长就抡着进去了,唐局长汇报了半个小时才出来。秦飞跃也就学乖了,不敢下楼,就站在门口候着,等到唐局长出来,他才得到汇报机会。
在门外等了约半个小时。桂刚就从楼上走了上来,刘坤跟在他身后。手里拿了一叠资料,两人走得急匆匆,也没有和秦飞跃打招呼。
过了一会,刘坤就走了出来,侯卫东便主动招呼道:“刘绅。”
刘坤见是侯卫东.吃了一惊。脱口道“侯卫东.你怎么在这?”
他随即看到了站在一旁的秦飞跃、笑道:“秦镇长、你好。”
秦飞跃递了一支烟给刘坤。道:“刘秘,两位领导还要谈好久?”
刘坤将烟点燃,随意地抽了一口,道:“说不清楚,秦镇长,你到楼下办公室来坐,侯卫东,好久没有见你了,怎么不来找我。”
等到刘坤走了,侯卫东对秦飞跃解释道:“刘坤是我大学的同学。”秦飞跃安排道:“李县长在分管交通,你要经常跟刘坤保持联系,探一探情况。”
这时,办公室门打开了,桂刚探出头来,道:“秦镇长,马县长叫你进来。”
侯卫东是第一次见识了县长的办公室,办公室约莫有四十个平方,一张宽大的办公桌,后面是一排书柜,摆满了厚厚的大部头,办公桌前面摆了几张沙发,屋角放着几盆茂盛的室内植物,一侧墙上挂着一个条幅,有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宁静致远”。
马县长并没有坐在办公桌前,他和李县长、桂刚一起,坐在沙发上看着一些效果图。
“老秦,过来坐,你来说说上青林公路的情况?”
对干先修哪一条路,县里意见并不统一,李县长分管交通,已经做了两套方案,其中一套就是在94年修通上青林公路。
马县长背*在沙发上,眼睛余光似乎看了侯卫东一眼,就专心听秦飞跃讲解,秦飞跃显然经过了精心准备,汇报得很是流畅,也抓住了重点。
马县长表情严肃而专注,秦飞跃汇报结束后,他道:“现在看来,修上青林公路有三个好处,一是将青林、李山五个镇连结了起来,二是盘活了上青林的矿产资源,三是上青林公路的毛坯已经弄出来了,可以为县里节约一大笔经费。”
侯卫东暗自佩服:县长就是县长,一语中的。
“以我的看法,交通建设年,并不是全县每个镇都同时修路,还是应抓住重点,集全县之力,先将连接沙州和吴海等地的干线上档升级,李县长,公路等级一定高,修一条就要成一条,彻底改变益杨县对外交通不便的现状。”
马县长又道:“至于上青林公路。虽然有很多优势,但是毕竟是局部问题,先放一放,就不纳入94年计划。”
侯卫东心里一急,就看着秦飞跃。
秦飞跃心里也急,他字斟句酌地道:“马县长,上青林山上有石灰石和煤,储量极大,如果开发出来,五年之内,至少可以增加五百万税收。”
马县长很舒适地*在了沙发上,道:“县里经费也捉襟见肘,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先修通干线这个方针不能变。新来的祝书记支持我的想法。”
听马县长这样说,秦飞跃也就不好多说。
侯卫东在一旁大着胆子道:“马县长,在镇里组织下,三个村投劳50万人次,巳经将上青林公路基础挖出来了。”
马县长反问道:“50万人次,这个数据怎么来的?”
侯卫东对于修路的各项数据烂熟于胸,道:“上青林总人口七千五百六十二人,三个村每天出劳力一百五十多人,每天就有近五百人,从十月初开始修到现在,除去下雨天,有近九十多天,出劳也就有50多万人次。”
马县长眼中闪出了一丝赞许之色,问道:“误工费等费用如何解决?”
秦飞跃连忙道:“由于没有路,上青林守着宝山受穷,所以,镇里组织修路,上青林群众一呼百应,都愿意无偿投劳,误工费、青亩费一分钱都没有要,而且中午自带伙食,镇里解决的主要是炸药、图纸费以必要的工具费。”
马县长提高语气道:“青林镇这种不等不*的做法就值得肯定,有些乡镇眼睛就盯着县财政,道路破烂不堪,也不想着派人维护,前一次和高主任一起吃饭,高主任也表扬了青林镇的同志,还提到了一个新分来的大学生。”
马县长指着侯卫东问秦飞跃。“高主任就是表扬的他吧。”秦飞跃就介绍道“这是侯卫东,去年公招的大学生,是镇里修路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得到县领导的亲口表扬,侯卫东只觉一股热血从脚底直冲脑门。虽然是冬天,背上已经渗出汗水了。
“我这个人,最喜欢鞭打快牛,当然,也要给快牛吃草,既然青林镇修路的愿望这样强烈,又有这样的基础,县里也考虑一部分资金,李县长,给多少,你定个数目。”
李县长“呵、呵”笑道:“上青林公路是山岭重丘道路,我建议修成泥结石路面就行了,上青林公路总长有多少?”
秦飞跃应到:“目前修了十四公里,如果修到最远的望日村,就在二十公里左右。”
李县长算了算,道:“现在流行三点式,这一次修路还是来一个三点式,县里出钱,让交通局组织一家专业施工单位来铺路面,镇里提供片石和碎石,村里则出劳力。秦镇长,你看有问题没有?”
秦飞跃就道:“铺路要用大量的片石和碎石,这笔费用也不得了,镇里恐怕承担不起。”
李县长笑道:“上青林石材多,这也算因地制宜。”
马县长基本同意了李县长的方案,就定了调子:“就按照幸县长的说法办,为了这条路,县里给了二十万,让唐局再出一百万,铺路兼买材料,公路通车以后,我带领全县乡镇的一把手来参观。”
告辞之时,马县长很有风度地站了起来,伸出了手。等到秦飞跃松手之后,侯卫东连忙伸出双手,恭敬地弯了弯腰。
第一次握住了县长的手,只觉很大很温暖。
从马县长办公室出来,秦飞跃很是高兴,他对侯卫东的表现也很满意,夸道:“侯卫东,不错,有都途,喝酒,今天要喝个痛快。”
侯卫东听了这活,禁不住就想起了望城山庄的事情,他心口一阵乱跳,可是很快又想起了小佳,心里又生出些罪恶感。果然,上了小车,秦飞跃就取出一部大哥大,道:“喂,我是秦飞跃,找个地方喝酒。”
打完电话,他就对司机道:“到益杨宾馆。”
到了宾馆,进了雅间,火佛煤矿的周强已经等在里面,桌上摆了几个花式冷盘,一个年青的女孩子打开了一瓶五粮液,站在一旁等候。周强很热情的道:“秦镇,今天整一瓶还是两瓶。”
秦飞跃道:“侯卫东酒量不小,比秦大江还历害,我们三个人,就整二瓶。”这时,他突然想起一个问题,道:“周强,你会飞吗,打了电话,我就直奔这里,一点没有耽误,你怎就来的这么快?”
第八十四章 无心之柳(六)
周强头上还冒着热气,笑道:“我本来就在宾馆里,宾馆顶楼是健身中心,我正在上面跑步。”他拍着自已的肚子,“这几年,也不知怎么搞的,这肚子一天天就朝外鼓,再不锻炼,恐怕就要三高了。”
周强在秦飞跃面前并不拘束,继续高谈阔论,道:“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都是富贵病,十年前,哪里听说过三高症,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改革开放确实是好政策,我们也终于患上了美帝国主义才得的病,也算从得病这方面实现了赶英超美。”
虽然这是歪理,可也歪得有几分道理,大家想想也是,都笑了起来。
一瓶五粮液,用高脚玻璃杯恰恰能倒四杯,秦飞跃感叹道:“我们喝酒必须要实行改革了,上青林是一个酒窝,每一次喝酒都要搞得死去活来,这种喝法已经落伍了,以后我们内部人,喝二两就行了,不要拼命地劝。”
“舍死劝酒,也就是杀人一千,自损八百,把别人灌醉了,自己也就差不多了。”
侯卫东虽然酒量不小,可是这一段时间喝得太多,也着实怕了,很认同秦飞跃的话,道:“秦大江他们几个喝酒太疯枉了,我才到上青林的时候,被他们灌醉了好几次,吐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只喝一杯酒,这饭就吃得轻松,谈笑间,美食就灰飞烟灭。
吃饭虽足,周强意犹未尽地道:“宾馆楼上开了一间最新的歌厅,我们去吼几声,出出酒气。”
听说不去望城山庄,侯卫东就松了一口气,他心道:“外面的世界发展真是快。毕业并还流行跳舞,现在却时兴唱卡拉0K厅了。”侯卫东唱歌的水平很一般,在他心目中,卡拉0K厅就是那种很多人坐在一轮流唱.想到要在众人面前唱歌,心里就有些发怵。
上了六楼,见到一些闪亮的满天星,满天星后面写着三个暖昧的艺术字——今朝醉,艺术字外面是一圈追光灯,就如女人会说括的眼睛一般。
一个穿着红色制服的侍应生就走了过来,周强不等侍应生相询,道:“到帝皇大包。”
侍应生就将周强等人带到了一个房间,里面一应设施俱全。侯卫东这才恍然大悟,他想:“益杨也有了传说中的包间。”他是第一次来这种包间,就藏拙,坐在一边不说话。
周强却应对自如,对侍应生道:“找几个漂亮的,来两瓶华芝士。”
随后又进来了一个穿着学生服的女侍应生。她身上穿着学生服,但是学生服却只到腰间,露出了一截白生生的腰身,虽然屋内有空调,却并不太热,她看上去就有些寒冷。
周强在侯卫东耳边道:“这个女孩叫做公主,只能看不能摸的,当然,只要肯花钱,摸摸也可以。”说完,就暖昧地笑了起来。
过了一会,侍应生就端来了果盘和酒杯,穿着学生装的小妹妹就开始放音乐,侯卫东没有想到,她放的第一曲,就是那首略显忧伤的“午夜的收音机”。
一个高个子侍应生带了四个打扮妖艳的年轻女子走了进来,他走路稍有些瘸。四个年轻女子站了一排,高个子就恭敬的对周强道:“先生,这四位小妹你满意吗?”
侯卫东偷眼看坐在一旁的秦飞跃,见他安之若素,心中暗道:“看来秦镇长真好这一口。”转过心思又想:“他带我来做这些事情,看来把我当成了心腹手下了。”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