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做自己想做的人

李践(当代)
做自己想做的人
第1节:解除自我设限
  第一篇天性人为--认识成功
  第一章自我设限
  一、跳蚤与爬蚤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迅即跳起,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然后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高度。接下来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被动改变自己的高度。最后,当玻璃罩接近桌面时,跳蚤已无法再跳了。科学家于是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变成“爬蚤”了。跳蚤变成“爬蚤”,并非它已丧失了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学乖了,习惯了,麻木了。最可悲之处就在于,实际上的玻璃罩已经不存在时,它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玻璃罩已经罩在了潜意识里,罩在了心灵上。行动的欲望和潜能被自己扼杀!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自我设限”。
  很多人的遭遇与此极为相似。在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幼年时代,遭受外界(包括家庭)太多的批评、打击和挫折,于是奋发向上的热情、欲望被“自我设限”压制封杀,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与激励。既对失败惶恐不安,又对失败习以为常,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渐渐养成了懦弱、犹疑、狭隘、自卑、孤僻、害怕承担责任、不思进取、不敢拼搏的精神面貌。这样的性格,在生活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随波逐流。与生俱来的成功火种过早地熄灭了。
  二、成功的欲望成功是每一个人的梦。这个梦与生命同在,至死方休。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生来就有“做伟人”的欲望。“做伟人”其实就是“成功”的集中表现。弗洛伊德之后的一些心理学家经过研究,也得出了一个相似的结论:不论民族、文化、历史、家庭、性别和年龄,人天生就有爱受赞美、喜受人尊重的强烈愿望和倾向。这是“人”的共性。因此,可以这么说,成功的渴求与生俱来--因为,成功是获得赞美与尊重最有效的途径。正如美国的约翰·杜威所认为,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是“希望有重要性”。以至于有些罪犯自述,他之所以纵火、杀人,就是为了让人们知道他,亲眼目睹别人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如同五雷轰顶,那是他最感满足的时候。
  追求成功是人类的本能。人为成功而来,也为成功而活。
  绝大多数人能坚忍不拔地走完人生历程,就是因为成功的渴望始终存在。把它称做信念也好,使命也好,责任也好,任务也好,总有企盼和牵挂,总有要完成的欲求。否则心有不甘,难以瞑目。
  成功意味着富足、健康、幸福、快乐、力量……在人类社会里,这些东西总能获得最多的尊重和赞美。人人追求成功。普天之下,贫富贵贱,有谁会站出来说,我不想成功,我不愿成功?!
  第二章过去不等于未来
  一、成功始于心动,成于行动要解除“自我设限”,关键在自己。
  西谚说得好:“上帝只拯救能够自救的人。”成功属于愿意成功的人。
  成功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
  你不愿成功,谁拿你也没办法;你自己不行动,上帝也帮不了你。成功并不是一个固定的蛋糕,数量有限,别人切了,你就没有了。不是那样,成功的蛋糕是切不完的,关键是你是否去切。你能否成功,与别人的成败毫无关系。只有自己想成功,才有成功的可能。宋朝著名的禅师大慧,门下有一个弟子道谦。
  道谦参禅多年,仍无法开悟。一天晚上,道谦诚恳地向师兄宗元诉说自己不能悟道的苦恼,并求宗元帮忙。宗元说:“我能帮忙的当然乐意之至,不过有三件事我无能为力,你必须自己去做!”道谦忙问是哪三件。宗元说:“当你肚饿口渴时,我的饮食不能填你的肚子,我不能帮你吃喝,你必须自己饮食;当你想大小便时,你必须亲自解决,我一点也帮不上忙;最后,除了你自己之外,谁也不能驮着你的身子在路上走。”道谦听罢,心扉豁然洞开,快乐无比,他感到了自我的力量。成功,首先始于自愿自觉。当一个人失去生活的目的和意义,万念俱灰之时,我们说“无可救药”;当一个人动了念头,认了死理,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不达目的不罢休时,我们说“矢志不渝”。
  自己的事自己做。始于心动,成于行动。坚定的行动,必然源于深刻的认识和觉悟。
  二、挣脱“自我设限”1920年,美国田纳西州一个小镇上,有个小姑娘出生了。她的妈妈只给她取了个小名,叫小芳。小芳渐渐懂事后,发现自己与其他孩子不一样:她没有爸爸。她是私生子。人们明显地歧视她,小伙伴们都不跟她玩。她不知道为什么。她虽然是无辜的,但世俗却是严酷的。
  我们每一个人,一生可以作出多种选择,但不能选择父母。而小芳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爸爸是谁。她跟妈妈一起生活。上学后,歧视并未减少,老师和同学仍以那种冰冷,鄙夷的眼光看她:这是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没有教养的孩子,一个不好的家庭的孽种。
  于是,她变得越来越懦弱,开始封闭自我,逃避现实,不与人接触。小芳最害怕的事,就是跟妈妈一起到镇上的集市。她总能感到人们在背后指指戳戳,窃窃私语:“就是她,那个没有父亲,没有教养的孩子!”
  小芳13岁那年,镇上来了一个牧师,从此她的一生便改变了。小芳听大人说,这个牧师非常好。她非常羡慕别的孩子一到礼拜天,便跟着自己的双亲,手牵手地走进教堂。她曾经多少次躲在远处,看着镇上的人们兴高采烈地从教堂里出来。她只能通过教堂庄严神圣的钟声和人们面部的神情,想象教堂里是什么样,以及人们在里面干什么。
  有一天,她终于鼓起勇气,待人们进入教堂后,偷偷溜进去,躲在后排倾听--牧师正在讲:“过去不等于未来。过去你成功了,并不代表未来还会成功;过去失败了,也不代表未来就要失败。因为过去的成功或失败,只是代表过去,未来是靠现在决定的。现在干什么,选择什么,就决定了未来是什么!失败的人不要气馁,成功的人也不要骄傲。成功和失败都不是最终结果,它只是人生过程的一个事件。因此,这个世界上不会有永恒成功的人,也没有永远失败的人。”
  小芳被深深地震动了,她感到一股暖流冲击着她冷漠、孤寂的心灵。但她马上提醒自己:得马上离开,趁同学们、大人们未发现她时,赶快走。第一次听过后,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冒险--但每次都是偷听几句话就快速消失掉。因为她懦弱、胆怯、自卑,她认为自己没有资格进教堂。她和常人不一样。终于有一次,小芳听得入迷,忘记了时间,直到教堂的钟声敲响才猛然惊醒,但已经来不及了。率先离开的人们堵住了她迅速出逃的去路。她只得低头尾随人群,慢慢移动。
  突然,一只手搭在她的肩上,她惊惶地顺着这只手臂望上去,正是牧师。“你是谁家的孩子?”牧师温和地问道。这句话是她十多年来,最最害怕听到的。它仿佛是一支通红的烙铁,直刺小芳的心上。人们停止了走动,几百双惊愕的眼睛一齐注视着小芳。教堂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小芳完全惊呆了,她不知所措,眼里含着泪水。
  这个时候,牧师脸上浮起慈祥的笑容,说:“噢--知道了,我知道你是谁家的孩子--你是上帝的孩子。”
  然后,抚摸着小芳的头发说:“这里所有的人和你一样,都是上帝的孩子!过去不等于未来--不论你过去怎么不幸,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未来必须充满期望。现在就作出决定,做你想做的人。孩子,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从哪里来,而是你要到哪里去。只要你对未来保持希望,你现在就会充满力量。不论你过去怎样,那都已经过去了。只要你调整心态、明确目标,乐观积极地去行动,那么成功就是你的。”
  牧师话音刚落,教堂里顿时爆出热烈的掌声--没有人说一句话,掌声就是理解,是歉意,是承认,是欢迎!整整13年了,压抑心灵的陈年冰封,被“博爱”瞬间融化……
  小芳终于抑制不住,眼泪夺眶而出。从此,小芳变了……
  在40岁那年,小芳荣任田纳西州州长,之后,弃政从商,成为世界500家最大企业之一的公司总裁,成为全球赫赫有名的成功人物。67岁时,她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攀越巅峰》。在书的扉页上,她写下了这句话:过去不等于未来!“过去不等于未来”的观念,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看待成功。成功与目前的境况无关。过去的都过去了,关键是未来。过去决定了现在,而不能决定未来,只有现在的作为及选择才能决定我们的未来。
  “过去不等于未来”这样的事例,古往今来,数不胜数。
  我国汉代著名学者承宫的遭遇就很有些像前面讲述的那个“美国小芳”。承宫出生在一个穷苦贫寒之家。父母一年辛劳忙碌,全家人只能勉强糊口,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终日挣扎在温饱线上。承宫七岁那年,该读书了,但他只能眼巴巴望着左邻右舍的孩子欢天喜地进学堂--饭都吃不饱,父母哪来钱供他上学呢?不仅上不起学,小小年纪还要分担家计重担,去替人放猪。为这事,他不知偷偷哭过多少回。不久,同村的学者徐子盛先生开办了一所乡村学堂。承宫放猪每天都要从那里经过。起初,他每次路过学堂,只敢望几眼学堂大门,竖起耳朵偷听一会儿里面的读书声,然后就赶紧离开。
  渐渐地,承宫在学堂附近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最后竟不由自主地来到学堂门口,偷听先生讲课,听学童读书。常常听得入了神,把猪都忘了。终于有一天,承宫在学堂门口听讲,没有照看好猪,让猪跑散了几只。东家寻来,不由分说,一顿毒打,打得小承宫鼻青脸肿,哭叫不止。哭声委屈哀切。正在授课的徐子盛先生闻声跑了出来。当得知事情缘由后,先生便对东家说:“怎么能这样对待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像对盗贼一样残酷无情呢!从今以后,他不再为你放猪了,你请另雇他人吧!”说完,将小承宫领进了学堂。
  从此,承宫就被收留在徐先生门下。他一边帮老师做杂活,一边随课听讲,并抓紧一切空余时间读书。他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数年后,承宫读遍了先生的所有藏书,并写得一手好文章,远近闻名。承宫最后成了一名在学术上有很深造诣的学者而名垂青史。
  也许有人会说,小芳、承宫都是小时候就发生了转变,如果已经成年,“过去不等于未来”还管用吗?其实,这句话是永恒的。一切都是重新做起,一切都还来得及。只要起步,永远都不算晚!成语“刮目相看”便是一例。
  吕蒙是三国时东吴将领,英勇善战。虽然深得周瑜、孙权器重,但吕蒙十五六岁即从军打仗,没读过什么书,也没什么学问。为此,鲁肃很看不起他,认为吕蒙不过草莽之辈,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不足与谋事。
  吕蒙自认低人一等,也不爱读书,不思进取。
  有一次,孙权派吕蒙去镇守一个重地,临行前嘱咐他说:“你现在很年轻,应该多读些史书、兵书,懂得知识多了,才能不断进步。”
  吕蒙一听,忙说:“我带兵打仗忙得很,哪有时间学习呀!”
  孙权听了批评他说:“你这样就不对了。我主管国家大事,比你忙得多,可仍然抽出时间读书,收获很大。汉光武帝带兵打仗,在紧张艰苦的环境中,依然手不释卷,你为什么就不能刻苦读书呢?”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十分惭愧,从此后便开始发愤读书补课,利用军旅闲暇,遍读诗、书、史及兵法战策,如饥似渴。功夫不负苦心人,渐渐的,吕蒙官职不断升高,当上了偏将军,还做了浔阳令。
  周瑜死后,鲁肃代替周瑜驻防陆口。大军路过吕蒙驻地时,一谋士建议鲁肃说:“吕将军功名日高,您不应怠慢他,最好去看看。”
  鲁肃也想探个究竟,便去拜会吕蒙。吕蒙设宴热情款待鲁肃。席间吕蒙请教鲁肃说:“大都督受朝廷重托,驻防陆口,与关羽为邻,不知有何良谋以防不测,能否让晚辈长点见识?”
  鲁肃随口应道:“这事到时候再说嘛……”吕蒙正色道:“这样恐怕不行。当今吴蜀虽已联盟,但关羽如同熊虎,险恶异常,怎能没有预谋,作好准备呢?对此,晚辈我倒有些考虑,愿意奉献给您作个参考。”吕蒙于是献上五条计策,见解独到精妙,全面深刻。
  鲁肃听罢又惊又喜,立即起身走到吕蒙身旁,抚拍其背,赞叹道:“真没想到,你的才智进步如此之快……我以前只知道你是一介武夫,现在看来,你的学识也十分广博啊,远非从前的‘吴下阿蒙’了!”
  吕蒙笑道:“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从此,鲁肃对吕蒙尊爱有加,两人成了好朋友。吕蒙通过努力学习和实战,终成一代名将而享誉天下。
  千百年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之所以成为一句成语,就说明人们对“过去不等于未来”的普遍认同。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把这一观念真正用在自己身上。它是“自我设限”的克星。
第2节:成功无止境
  第三章成功的终极解释
  一、成功究竟是什么我们常问自己两个问题:
  别人认为我成功吗?我认为自己成功吗?
  那么,究竟什么是成功?最容易想到的往往是发财、升官、出名。这些只是成功的万个具象之一。成功最直接的表现为“完成”或“达到”。因为目标是自己的,同时对目标的评估也因人而异,不一而足。
  因此,所谓成功,其实主要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估和看法;失败,则是别人对你的评估和看法。自己认为成功了,就成功了;自己认为没有成功,就不成功。这不是阿Q精神。
  我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候别人总羡慕你的成功而自己总认为还不够成功,而有时候别人总以为你很失败,而自己却心安理得,充满快乐,自有一片宁静祥和的天空。没有任何人敢规定,哪一种成功才算成功,哪一种成功不算成功。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正道出成功的不唯一性。也正因为如此,人生才这样纷繁复杂,丰富多彩。成功不是绝对的。成功者常陷入“有得有失”的二难境地,陷入成功的相对性之中。事业有成,家门不幸;家庭幸福,生意清淡;事业家庭双丰收,自己却体弱多病……
  克林顿曾贵为“天子”,也仍有头痛欲裂、狼狈不堪之事。因此,《增广贤文》中所谓“贫穷自在,富贵多忧”,也并非没有道理;“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待我回头看,还有挑脚汉,路上遇乞儿,家中有剩饭”……
  这样的事想必每一个“成功者”都遇到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成功?不成功?成功的相对性,使成功的评估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对此,人们很容易迷惘。很多人一直争于追求别人所定义的成功,不是发自内心地了解自己想要的,不知道自己的目标,也不知道自己才是决定自己成功的人。唯有用自我的主见,去判断成功,享受成功,才是“真实”的。
  19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红字》的作者霍·桑曾列举出享受成功的五要素:品质单纯;具备勇气;公而忘私;热爱工作;心安理得。尤其是“心安理得”,是享受成功绝对必备的因素。“半夜敲门心不惊”,与其说是一种素质,不如说是一种境界,是成功的主观性。
  关于成功,英国思想家赛克斯有一段经典论述:“成功没有秘诀。成功是做你应该做的事情。成功不是做你不应该做的事情。”“成功并不限于你的生活中的某一个范围。它包括你与旁人之间关系的所有方面:作为一个父亲或母亲,作为一个丈夫或妻子,作为一个公民、邻居、工人以及所有其他种种。”“成功并非指你的人格的某一部分,而是同所有部分:身体、心理、感情、精神等的发展相连的。它是把整个的人做最善的利用。”“成功是发现你最佳的才能、技巧和能力,并且把它们应用在对旁人做最有效的贡献的地方。用郎费罗的话说,它是‘做你做得到的事情,并且做好你所做的任何事情’。”“成功是把自己心力运用在你所爱做的工作上面。它是指一个人热爱自己的工作。它需要你全神贯注于你生活中的主要目标。”“它是把你现在的全部力量集中于你所热望完成的事情上。”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成功因人而异,因时、因事而异。成功是主观的,成功是多元的。因此,目前国际公认的成功定义就是:实现自己有意义的既定目标。
  二、成功的实质是自由凡成功者,其生存空间、意志范围必然扩大,可支配、操纵的物质或知识更多。扩大的要么是物质空间,要么是心灵空间,要么是二者同时扩大。一句话,成功带来了更大的“自由度”。
  一个“地区级成功者”与一个“国家级成功者”以及一个“世界级成功者”,他们的意志影响的范围、生存空间是极不相同的;一个市井小民与一个得道高僧的心灵空间具有天渊之别;一个人以正当的方式达成某一个目标,另一个人以不道德的手段达成类似的目标,他们的物质空间或许相近,而心灵空间却相去甚远。
  古人云,“将军额前跑马,宰相肚里撑船”。一个是面子(物质空间)大,一个是涵养(心灵空间)深,都是成功的表现。人类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成功追求史,“自由”追求史。从石器、铜器到铁器,从地心说、日心说到控测太空,每一个进步,每一次成功都是一次飞跃,一次“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身处超市或酒楼而囊中羞涩时,我们感到尴尬,感到不自由;当我们知识不够却马上需要派用场时,方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们不自由;当我们在特权人物的颐指气使下,点头哈腰时,我们不自由;当我们心中有太多的牵绊时,我们不自由……
  于是,我们想尽办法成功,以争取更大的“自由度”(生存空间或支配力)。物质的自由度是低级的“自由”,心灵的自由度才是高级的“自由”。有的人丰衣足食甚至家财万贯,其物质自由度不可谓不大,而心灵自由度却很小,所以依然郁郁寡欢,求神拜佛,看精神科医生,以求得“心灵”的一丝平静;有的人干脆走向极端,大肆挥霍,骄奢淫逸,以物质空间暂时的自由麻醉自己,以掩盖心灵空间的狭隘与缺失。相反,为了追求绝对的心灵自由度而不惜抛弃巨大的物质自由度,也大有人在--
  乔达摩生于公元前653年,父亲是释迦族国王。他们的国家位于喜马拉雅山麓,现印度和尼泊尔的边界地区。他出生的时候,一个婆罗门相者预言他会离家修游,成为一个出家苦修的圣人,并告诫,不要让他看见任何不幸的事物,如落叶、死尸等。国王为了让王位后继有人,就禁止他离开皇宫,并用宫廷无尽的奢华和享受围绕太子,极力把他同任何不幸的情境隔开。就这样,乔达摩长大了,只知道有富贵和享乐。后来,他又娶了同族的耶输陀罗公主为妻,并有了一个儿子名叫罗喉罗。
  然而,有一天,他终于走出了皇宫。在他的皇家马车中,他被车外的景象惊呆了--一个非常衰老的女人。他忙问驾车的人:“这个女人怎么了?”他被告知,每个人最终都会像这老女人一样变老变衰弱。继续前行,又遇到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和一个没有双腿,在路边行乞的残疾人。太子吃惊地领悟到,每个人都会受到病痛的折磨。
  后来,他们又遇到了一列抬着尸体的送葬队伍,当他知道每个有生命的存在物都将会死去时,他深深地震惊了。但就在他心绪不宁,被病、老、死牵扰苦恼时,他遇到了一个老人。老人眼睛注视着他,并对他很平静地微笑。
  “在人世的苦海中,这个人为什么还会欣喜?”乔达摩惊问。
  “他是一位圣者,”赶车人答道,“他已经获得了真理并因此得到了解脱。”
  这些新的发现,唤起了太子内心对人类的深刻同情以及对现在受到庇护的特权的厌恶。他越来越感到强烈的不安。虽然他已经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但是在他思想深处,有着无法终止的不完美感觉和对不幸人们的不断增长的、难以抗拒的“同体大悲”。
  他想,当他周围的世界充满苦难的时候,他怎么能够置身于现在这种人为的幸福之中呢?而他又怎能忽视这残酷的事实,那就是他心爱的妻子和独生子终将忍受老迈的痛苦和死亡的结局。乔达摩太子立志离家修行,带着解脱生死的宏愿,为获正果,矢志不渝。
  于是,在一个深夜,太子望了熟睡的耶输陀罗和罗喉罗最后一眼,便迅速离开了王宫。就这样,他毅然抛弃了自己熟悉的钟爱的一切,开始了新的求道生活。时年29岁。
  出家后,乔达摩先后向两位大师学习,接受苦行方式,努力通过苦修和无为来寻求人生的至理。他与其他极端禁欲者都一样,为了怕吃进小的生物而杀生,就只喝滤过的水;为了避免呼吸时吸进小虫子就带上呼吸面具;走路时小心翼翼以防踩到虫蚁身上;进食极少从而减少导致“业力”的肉体欲望。
  六年的苦行使乔达摩的身体极度瘦弱,像一具行尸走肉。一天,他在河中洗浴,突然疲乏无力地倒在水中。要不是抓住岸上垂下的树枝,乔达摩可能就会被缓缓的涓涓细流淹死。上岸后,乔达摩又瘫倒在岸边。
  这时,一名叫输伽陀的少女在河边发现了他,送他一杯羊乳。从那天开始,乔达摩意识到苦行不能悟道,事实上饥饿和脱水只能让他心神散乱,干扰思维,至今仍一无所获。他决心放弃这种极端的苦行,滋补身体以便精进求法。
  最后,乔达摩来到一棵菩提树下,正念端坐,发誓要了脱生死,到达“正觉涅”,不成功则不起座,“不证菩提,决不移身”。由于从先前的苦行以及更早的哲人那儿习得了禅定的各种境界,乔达摩专心一念,很快进入冥思的高深定境。
  不知过了多少时间(七天),他已能够脱离感觉、情感和欲望,进入一种纯粹的清明之境。在第七天的早晨,他睁开眼睛,看到了晨星。在刹那间,他证道了--在突生的极乐中,顿悟生死之源、灭苦之法及究竟极乐(涅,绝对的心灵平静)。
  自此,乔达摩成为佛陀(觉悟者),人们称他释迦牟尼--释迦族的圣人。他成功了。
  成功就是“自由度”。我们用四句通俗易懂的话,为成功自由度作一个最通俗的注解:当你想当的人,做你想做的事,去你想去的地方,说你想说的话。
  三、成功无止境成功不是一个点,而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完整的生命历程。
  并不是当上总经理的时候才成功。当副总经理的时候不成功吗?此一时的成功,必因彼一时的行动和成就。秦始皇什么时候是秦始皇,并非一统华夏的时候才是。秦始皇是他的一生。人常说知足常乐。也许达成一个目标,就该永享成功,不必再进取拼搏了。
  其实,人是不会知足的。虽说是“大厦千间,夜眠七尺;饮水江河,不过满腹”,但放眼世界,百万富翁想当千万富翁,千万富翁想成亿万富翁,亿万富翁又在角逐《财富》排行榜的头把交椅……
  有谁曾停止过对“成功”的疯狂追逐?越成功的人,成功的目标越大,对成功的欲望越强烈--“不知足”恰恰又成了人类前进的动力,哪一天知足了,前进的脚步便停止了。按照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理论,人因不满足而痛苦,于是拼命追逐,一但满足后,又倦怠无聊--又不满足了,于是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追逐。人类发展正是在不知足、知足的矛盾中,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因此,成功与生命共存。成功无止境。
第3节:成必有方败定有因
  第四章成功必有方法失败定有原因
  成功有三个必要条件:
  1.下决心做一个成功的人。
  2.坚持不懈的毅力。
  3.学习成功的方法。
  一、如何使成功具有“必要性”一个人能否成功,首先取决于自己的决心。
  衡量决心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问自己:究竟是“想成功”,还是“一定要成功”?“想”与“要”仅一字之差,但结果却有天壤之别。世界上大多数渴望成功的人,就是因为这一字之差、而没有成功。“想”,是随意的、想当然的,盲目的和非现实的。它至多只是一种向往或一种侥幸心理。“想”成功者,其目标要么游移不定,要么好高骛远,不着边际,因而很难整合现有资源,很难有计划、有方法;要么迟迟不动,要么行动不坚决、不彻底、不持久,一遇挫折,立即为自己找个“本来就是想想而已”的借口,下台了事。而“要”则全然不同,它是明确的,有目的和现实的。“要”才会检讨自己,改变自己,创造条件,适应环境要求。“一定要”,才能获得深刻的驱动力,而不顾任何艰难险阻,义无反顾,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虽说成功的欲望与生俱来,但无情的现实已把它打入潜意识深处的“冷宫”。
  人们对成功茫然了,麻木了。牛顿第一定理说,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即惯性;人也是一样,具有安于现状的倾向,即惰性。要重新唤醒成功的欲望,从潜意识上升到显意识,就得下“一定要成功”的决心。“一定要”不会凭空而起,决心也不会无缘无故的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因此,必须为成功找一个理由。这个理由越充分越刻骨铭心,成功的决心就越大,意志就更坚强。成功才有必要性,付出才可能持久。但是,这个理由不可凭空捏造。
  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为争取民族的自由、平等,与种族主义坚决斗争。坐牢27年,斗争一刻没有停止过。最后他成功了,成了南非历史上第一个黑人总统,并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说之所以为民族自由和平等挺身而出,“并不是受到神谕或一时的灵感和心血来潮,而是因一千次的眼泪、一千次的屈辱、一千次的绝望和痛苦!”
  人的思想意识,只能来源于社会实践。
  伟大的孙中山和伟大的鲁迅,最初都是学医的。他们本来基于一个相同的理由,想在医术上成功;但后来,又都找到了另一个“成功的理由”,从而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一个成了民主革命的先驱,民国大总统;另一个成了世界闻名的大文豪。否则,他们最多只能成为好医生。1885年,昏庸腐败的清政府签定了投降卖国的《中法条约》。这个屈辱的事件,激发了孙中山的爱国主义情感。他决心学医,掌握治病的本领,以保障国民的健康,从而使国家强盛起来。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孙中山很快成了一名小有名气的医生。在从医期间,孙中山广泛接触社会,谈论国家大事,讨论中国的前途,逐渐感到中国社会的“病”比人们身体的病更为可怕,更为重要,进而得出了“医国”比“医人”更紧迫、更重要的结论。于是,开始秘密建立革命团体,从此走上了艰险的民主革命之路。“振兴中华”就是孙中山于1905年7月在日本的一次即席讲演上首先提出的。
  鲁迅学医的初衷与孙中山很相似。18岁那年,他到南京求学,后又留学日本学医。鲁迅为什么要学医呢?他认为,中国之所以遭受世界列强的欺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人的体格太弱。“东亚病夫”真是奇耻大辱。同时,中国的医学也太落后了,鲁迅的父亲就是因庸医所误而过早的离开人世。鲁迅想学好医学,平时解除人民的病痛,增进大众的健康,战时则上前线做军医,为反侵略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在日本仙台学医的第二年,一次看教学电影后加映的时事短片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当时正是日俄战争期间,一个中国人被俄国人收买,充当奸细,被日本兵抓获,于是要将他砍头示众。许多东北同胞围观。“好啊!”当刽子手举起屠刀时,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和掌声。银幕上和银幕下的这一幕,使鲁迅受到很大的刺激。那个被砍头的同胞,身体不是也很强壮吗?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我们的领土上你争我夺,他们都是侵略者,都是我们的敌人。而他却去做一方的奸细,为虎作伥,亲痛仇快。活得糊涂,死得也糊涂,说明他缺乏起码的觉悟。而那些围观者,把屠杀同胞当热闹看,他们的精神状态麻木到了何等可怕的地步!经过痛苦的思考,鲁迅得出结论:身体健壮,还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提高大众觉悟,才是当务之急。学医不能救国。学医只能医治人的身体,却不能解救人的精神。人们的身体,即使健壮了,但不知道爱国,不知道反抗压迫,又有什么用呢?!要唤醒民众,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文艺作品来感染他们,教育他们。于是,鲁迅中途退学,弃医从文,从此开始了他伟大的文化事业,终于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孙中山和鲁迅“一定要”成功的理由是如此充分、强烈,不啻于国恨家仇。“榜样”往往也是促使人们发生改变走向成功的好理由。
  东汉初年,出了一位打通西域的英雄,他就是班超。班超从小因家境贫寒,学习异常刻苦,青年时,靠给官家和私人抄写文书、书籍供养老母,勉强度日。有一天,他叹着气说:“大丈夫应当效法傅介子、张骞到边远地方建功立业,岂可一生死守笔墨砚台讨生计!”于是他毅然“投笔从戎”(典故由此而来),去当了一名低级军官。后来,班超带兵镇守西域31年,多次平定匈奴叛乱,同50余国建立了关系,成为功勋彪炳的一代名将。
  与他们比起来,我国现代著名数学家苏步青的成功理由,也就是下决心的契机,要平常得多,只不过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可遇到的一番“批评教诲”。苏步青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父亲要拼命干活才能供他读书。他先在乡下念私塾三年,后又到离家一百里的县城小学读书。那时的苏步青很贪玩,功课不好,一连三个学期都是班里的倒数第一。父亲想方设法,又给他转了一所学校。那个老师对学生很关心,见他读书不用功,就批评劝导他说:“你能在这里念书,是父母流血流汗、省吃俭用换来的,你这样不用功学习,如何对得起父母呢?”这一席话对苏步青震动很大,他第一次感到自己错了。于是,他痛下决心,要好好读书。经过一年的努力,他的各科成绩一跃成为全班第一名。后来,他把数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中学毕业后,到日本留学,获博士学位,终成一代数学大家。下定决心做一个成功的人--为自己也找一个成功的理由吧!
  二、如何使成功具有“必然性”为成功找到了充分的理由,下定了成功的决心,仅仅使成功有了必要性。要使成功具有必然性,还需具有坚持不懈的信心和毅力。
  唯有奋斗才能成功。这是最好理解又是最难做到的。难就难在“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韧性和毅力。“考验一个人的勇气,往往不是只看他敢不敢死,而是看他敢不敢活下去。”“由于缺乏一点勇气,许多有用的才干都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行百里者半九十,离成功越近的地方,留下的遗憾往往越多。“英雄不比普通人更有运气,只是比普通人更能延续最后5分钟的勇气”,于是,少数“吃得苦中苦”的人,成了“人上人”,成功了。
  这里没有更多的秘诀,只有两个字:坚持。
  伏尔泰说得好:“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到底--剑至死都不能离手。”下面这个美国人的故事,正是成功从“必要性”走向“必然性”的真实写照--
  他的父亲是一个赌徒,母亲是一个酒鬼。父亲赌输了,又打老婆又打他;母亲喝醉了也拿他出气发泄。他在拳脚交加的家庭暴力中长大,常常是鼻青脸肿,皮开肉绽。因此,他面相很不美,学习也不好。高中辍学,便在街头当阿混。直到他20岁的时候,一件偶然的事刺激了他,使他醒悟反思:“不能,不能这样做。如果这样下去,和自己的父母岂不是一样吗?成为社会垃圾,人类的渣滓,带给别人、留给自己的都是痛苦--不行,我一定要成功!”他下定决心,要走一条与父母迥然不同的路,活出个人样来。但是做什么呢?他长时间思索着。从政,可能性几乎为零;进大企业去发展,学历和文凭是目前不可逾越的高山;经商,又没有本钱……他想到了当演员--当演员不需要过去的清名,不需要文凭,更不需要本钱,而一但成功,却可以名利双收。但是他显然不具备做演员的条件,长相就很难使人有信心,又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没有经验,也无“天赋”的迹象。
  然而,“一定要成功”的驱动力,促使他认为,这是他今生今世唯一出头的机会,最后的成功可能。决不放弃,一定要成功!于是,他来到好莱坞,找明星、找导演、找制片人……找一切可能使他成为演员的人,四处哀求:“给我一次机会吧,我要当演员,我一定能成功!”很显然,他一次又一次被拒绝了。但他并不气馁,他知道,失败定有原因。每被拒绝一次,就认真反省、检讨、学习一次。一定要成功,痴心不改,又去找人……
  不幸得很,两年一晃过去了,钱花光了,便在好莱坞打工,做些粗重的零活;两年来他遭受到1000多次拒绝。他暗自垂泪,痛哭失声。难道真的没有希望了吗?难道赌徒、酒鬼的儿子就只能做赌徒、酒鬼吗?不行,我一定要成功!他想,既然不能直接成功,能否换一个方法。他想出了一个“迂回前进”的思路:先写剧本,待剧本被导演看中后,再要求当演员。幸好现在的他,已经不是刚来时的门外汉了。
  两年多耳濡目染,每一次拒绝都是一次口传心授,一次学习,一次进步。因此,他已经具备了写电影剧本的基础知识。一年后,剧本写出来了,他又拿去遍访各位导演,“这个剧本怎么样,让我当男主角吧!”普遍的反映都是,剧本还可以,但让他当男主角,简直是天大的玩笑。他再一次被拒绝了。他不断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成功,也许下一次就行,再下一次、再下一次……”在他一共遭到1300多次拒绝后的一天,一个曾拒绝过他20多次的导演对他说:“我不知道你能否演好,但我被你的精神所感动。我可以给你一次机会,但我要把你的剧本改成电视连续剧,同时,先只拍一集,就让你当男主角,看看效果再说。如果效果不好,你便从此断绝这个念头吧!”
  为了这一刻,他已经作了三年多的准备,终于可以一试身手。机会来之不易,他不敢有丝毫懈怠,全身心投入。第一集电视剧创下当时全美最高收视纪录--他成功了!现在,这个人是世界顶尖的电影巨星。
  他就是大家熟悉的史泰龙。史泰龙的健身教练哥伦布医生这样评价他:“史泰龙每做一件事都百分之百投入。他的意志、恒心与持久力都是令人惊叹的。他是一个行动家。他从来不呆坐着让事情发生--他主动地令事情发生。”如果史泰龙当初只是“想”成功,在茶余饭后做做明星梦,消遣一下,他就绝不会有今天。因为那样的话,他就不会付出,不会拼命。
第4节:追求成功的捷径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世上没有做不成的事,只有做不成事的人。如果说史泰龙的成功得益于“坚韧地求人”,那么战国时的大纵横家苏秦的成功,则得益于“坚韧地求己”,为了把成功的必要性变成必然性,其勇气和决心已到了自虐的程度。挂六国相印的名利已如浮云飘逝,而“锥刺股”的精神毅力,却流传千古。苏秦自幼家境贫寒,温饱难继,读书自然是很奢侈的事。为了维持生计和读书,他不得不时常卖自己的头发和帮别人打短工,后又背井离乡到齐国拜师求学,跟鬼谷子学纵横之术。苏秦自恃学业有成后,便迫不急待告师别友,游历天下,以谋取功名利禄。一年后不仅一无所获,自己的盘缠也用完了。没办法再撑下去,于是他穿着破衣草鞋踏上了回家之路。到家时,苏秦已骨瘦如柴,全身破烂肮脏不堪,满脸尘土,与乞儿无异。落魄景象,溢于言表,令人同情。妻子见他这个样子,摇头叹息,继续织布;嫂子见他这副样子,扭头就走,不愿做饭;父母、兄弟、妹妹不但不理他,还暗自讥笑他说:“按我们周人的传统,应该是安分于自己的产业,努力从事工商,以赚取十分之二的利润;现在却好,放弃这种最根本的事业,去卖弄口舌,落得如此下场,真是活该!”此情此景,令苏秦无地自容,惭愧而伤心。他关起房门,不愿见人,对自己作了深刻的反省:“妻子不理丈夫,嫂子不认小叔子,父母不认儿子,都是因为我不争气,学业未成而急于求成啊!”(注意:他不怨天尤人)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又重振精神,搬出所有的书籍,发愤再读,他想道:“一个读书人,既然已经决心埋首读书,却不能凭这些学问来取得尊贵的地位,那么,书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于是,他从这些书中捡出一本《阴符经》,用心钻研。他每天研读至深夜,有时候不知不觉伏在书案上就睡着了。每次醒来,都懊悔不已,痛骂自己无用,但又没什么办法不让自己睡着。有一天,读着读着实在倦困难当,不由自主便扑倒在书案上,但他猛然惊醒--手臂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一看是书案上放着一把锥子,他马上想出了制止打瞌睡的办法:锥刺股(大腿)。以后每当要打瞌睡时,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一下,让自己猛然“痛醒”,保持苦读状态。他的大腿因此常常是鲜血淋淋,目不忍睹。家人见状,心有不忍,劝他说:“你一定要成功的决心和心情可以理解,但不一定非要这样自虐啊!”苏秦回答说:“不这样,就会忘记过去的耻辱;唯如此,才能催我苦读!”经过“血淋淋”的一年“痛”读,苏秦很有心得,写出了“揣”、“摩”两篇。这时,他充满自信地说:“用这套理论和方法,可以说服许多国君了!”于是苏秦开始用“锥刺股”所得的学识和“锥刺股”的精神意志,游说六国,终获器重,挂六国相印,声名显赫,开创了自己辉煌的政治生涯。
  忍常人不能忍之辱,吃常人不能吃之苦,必能做常人不能做之事。以坚持不懈的信心和毅力,感动自己,感动他人,感动天地鬼神。
  三、向成功的人学习成功的方法成功的决心和热情并不能取代科学的方法。
  人人希望事半功倍,人人渴求少走弯路。你当然可以花十年、二十年,甚至穷毕生的精力和时间,自己慢慢地摸索成功之道,但那毕竟不是最好的方法。成功最重要的秘诀之一,就是要用已经证明有效的成功方法。
  已经证明有效的成功方法在哪里?在成功人士那里。
  因此,向成功的人学习成功的方法,是追求成功的捷径。首先,向成功的人学习成功的方法,可以肯定,这个方法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行得通的、可操作的;其次,向成功的人学习成功的方法,就必然要直接或间接与成功者为伍,受他们的世界观、思维方法的影响而积极上进。美国的一个机构经调查后认为,一个人失败的原因,90%是因为这个人的周边亲友、伙伴、同事、熟人都是些失败和消极的人,正所谓跟好人学好人,跟巫婆跳假神;没有好的思想来引导激励,没有好的方法来指导成功,走下坡路是必然的。
  因此,向成功的人学习成功的方法,不仅能成功,而且能早日成功。所谓成功者成功的方法,不一定是他们穷数年之功,历经无数次失败的经历。我们大可不必走他们的老路,而是要直接进入他们的经验、原则之中。做成功者所做的事情,了解成功者的思维模式,并运用到自己身上。任何一位成功者,之所以在某一方面高人一筹,出类拔萃,必定有其与众不同的方法。只要分毫不差地学习他的做法,就能够做出和他相似的成就。
  向成功的人学习成功的方法,其一,就是要向身边耳闻目睹的成功人士学习;其二就是学习“成功学”。
  “成功学”于20世纪30年代正式作为一门学科在美国提出。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总结前人的成功经验、成功思想,运用多种学科,研究、揭示成功的规律,探索、提炼成功的方法。现代成功学的开山鼻祖和奠基人主要是富兰克林、卡耐基、拿破仑·希尔。其后,全世界都曾掀起过“成功学”热潮,出现过各种流派的成功学,但其源头都源自上述三位伟人的理论。20世纪60年代,日本人别开生面,提出了自己的成功学,即著名的“魔鬼训练”。20世纪80年代至今,新的学科带头人,主要是波恩崔西、金克拉、安东尼·罗宾、克莱门·施东、约翰·麦克斯韦尔和柯维等人,他们对成功学都有着重要的研究、实践和贡献。
  中国也有成功学。不仅有,而且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近现代成功学研究出现了断层,反不如西方发达了。中国古代没有专门的“成功学”,但并不等于没有成功思想。成功的渴求与生俱来,只要有人,就一定有对“成功”的思考。比如,关于“成功”的定义和标准,《左传》认为,“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之不朽。”也就是说,最大的成功,莫过于树立天下道德楷模和规范,如圣人或宗教领袖;次一等的成功,就是立大功建大业,如各国缔造者,功在千秋的元勋;再次一等的,就是必须要有思想传世,如科学家、文学家、哲学家、艺术家等等。这个“成功定义”十分高远,必须要有“虽久不废”、“不朽”的东西,才能算成功。立德、立功、立言的三立完人,历来如凤毛麟角,即使“圣人”们也未做到。因为他们大多立德、立言而没有立功。据说清朝的曾国藩做到了“三立”。古代没有“成功人士”这样的说法。“俊杰”和“君子”或许相当于人们敬羡的成功人士。“识时务者为俊杰”,随天下之变而应变的人,应当算成功的了。据《论语》记载,子路曾请教孔子怎样才算君子(成功者)。子曰:“修己以敬。”(修养自我,敬谨自重)“仅此而已吗?”子路再问。曰:“修己以安人。”(以自己的修养使亲近的人安乐)“仅此而已吗?”再问。曰:“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修养自己使所有的百姓安乐,尧舜恐怕也难以做到呢)这也可以说是孔子所定义的成功人士的三个标准和层次:最起码是“修己以敬”,其次是“修己以安人”,最高层次为“修己以安百姓”。至于成功的步骤,儒家在《礼记》中指出了一条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此过程中,必须“自强不息”(《周易》),“笃志而体”(《荀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面对逆境,要充满信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要坚持不懈,勇于付出,“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遇必明,虽柔必强。”(《礼记》)同时,向成功者学习,加快成功的步伐,“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威;云能,则速成;察,则速尽;辩,则速论。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荀子·儒效》)还要注意把握人际关系的原则,凡事先找自己的原因,“君子求诸己”,多为别人作想“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善则称人,过则称己”,这样,才能“民作让”,“民不争”,“怨益亡”(《礼记》),正所谓“德不孤,必有邻”(《论语》)。在以上前提下,则是见机行事,顺势而为,“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周易》)“得事理则必成功。”(《韩非子》)
  三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刘劭,在其不朽的人才学专著《人物志》中,对“成功”的规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较为系统的论述--
  (1)质理结合才能成功。质,就是人的资质;理,即所谓有“事理”。刘劭认为,一个人的资质与事理相应,就产生聪明,这种聪明发展到能充分认识把握有关整理的程度,就能成为这一方面的成功者。这与韩非子“得事理则必成功”的思想不谋而合。那么,什么是“事理”呢?按刘劭的说法,主要有四种:道之理,事之理,义之理,情之理。“道之理”指的是天地自然之理;“事之理”指的是社会、政治之理;“义之理”指的是礼乐教化之理;“情之理”指的是世事人情关系。一个人能否成功,全在于能否认识事理,而认识事理的根本在于具有与事理相应的资质,换句话说,人的主体资质与客观外界的事理相符合,才有成功的可能。刘劭把人的资质分为平淡、警彻、和平、机解四大类型。如果这四种资质与四种事理相应,就能成功,即成为“道理之家”,“事理之家”或“义理之家”和“情理之家”。道理之家,质性平淡,心灵性巧,思维细腻严密,因而最易与自然沟通;道理之家的成功典型是哲学家、科学家等。事理之家,质性机敏,多谋善断,行动果敢敏捷,能迅速处理烦难之事;事理之家的成功典型是政治家、军事家等。义理之家,质性平和,温文尔雅,长于理论的分析解说;义理之家的成功典型是教育家、艺术家等。情理之家,质性机巧,对世故人情了解透彻,能适应及把握各种情况变化;情理之家的成功典型是企业家、商人等。综上所述,人的禀气、质性是成功的内因和根据,有事理则是成功的外因和条件。质理结合才能成功,而质性最终决定了人一生的成就大小。
  (2)发展特长求得成功。刘劭认为,人有八种能力,即聪、思、明、辞、捷、守、攻、夺。如果一个人同时具备这八种才能,并都很完善,那就“能通于天下之理”,而获大成功;如果只有这八种才能的某一个方面,那就应发展为特长,在一个方面取得突破而成功。也就是,根据自己特长的不同,靠聪慧敏锐成功,靠发明创造成功,靠远见卓识成功,靠能言善辩成功,靠应变能力成功,靠稳慎缜密成功,靠勇猛精进成功,靠论说严密成功。欲成功,必须扬长避短,看准自己的才能,重点发展。
  (3)整合要素取得更大成功。英雄是成功者的典型代表。刘劭认为,英雄是由“英才”的聪、明、智和“雄才”的力、勇、胆六种要素组成的。然而要有所成功,二者必须兼容。为什么呢?因为聪明的人,具有“英才”资质,却无“雄才”所具的胆力,那么他的见解就无法推动;而有胆力的人,具有“雄才”资质,却不具“英才”所具的智慧,那么他的事业也就无法取得成功。因此,“必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胆能决之,然后可以为英”,“气力过人,勇能行之,智足断事,乃可以为雄”。历史上张良这样的人才可算是“英”的代表,而韩信这样的人才则是“雄”的典型。英和雄的成分在各人身上往往不平衡,比例多的成分就决定了一个人是“英”还是“雄”。“故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只有英、雄平衡的人才能为王。“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如汉高祖刘邦和楚霸王项羽就是这样的“英雄人物”。否则,“徒英而不雄,则雄才不服”;“徒雄而不英,则智者不归往”。因此,“雄”只能得雄才,“英”只能得英才。“一人身兼有英雄,乃能役英与雄。能役英与雄,故能成大业也”。
  以上仅是中国古代成功思想之沧海一粟。中国古代的“成功学”由此也可略见一斑。只可惜过于庞杂,没有形成专门的体系。我在多年的武学修炼和创业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思考成功的方法,同时潜心研究了古今中外近百名著名成功者的生平传记和文章著述,最后得出结论,成功者尽管时代、环境条件不同,成功的具体方法千差万别,但却有共同的、永恒的成功之道,这就是成功的五大核心要素,或叫做成功的五大基本法则。
第5节:心态决定一切
  第二篇无穷力量-积极的心态
  第一章心态魔方
  一、谁在控制我心态。心态是人情绪和意志的控制塔,是心态决定了行为的方向与质量。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试验:在一个大教室里,如果你周围有熟人、朋友,也有你不认识的人。当要求每一个人与四周的人握手致意时,人们将怎样想怎样做呢?有的热情,有的勉强,有的做得好,有的做得不好;有的就只找认识的人,否则就不愿做……握手应该人人都会吧,既不需要知识、阅历,更与智商技能无关,而仍然质量参差,因人而异,就因为握手的对象不同时,你的心态不同。心态就是内心的想法,是一种思维的习惯状态。荀子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意即“心”是身体的主宰,是精神的领导。心态使人做出超常的行为。战国时卫国有一个叫弥子瑕的人,因为长得俊美而深得卫王宠爱,被任命为侍臣,随驾左右。有一次,弥子瑕因为母亲生病,就私驾卫王的马车回家探视。按当时卫国的法律,私下使用大王车马者,当处以斩断双脚的刑罚。卫王知道此事后,不但没有处罚弥子瑕,反而称赞他:“子瑕真孝顺啊!为了生母的病,竟然忘了刑律。”又有一天,弥子瑕陪同卫王游果园,弥子瑕摘下一个桃子,吃了一半,另一半献给卫王。卫王高兴地说:“子瑕真爱我啊!好吃的桃子不愿独享,献给我吃。”多年以后,弥子瑕年老色衰,卫王就不喜欢他了。有一次,弥子瑕因小事不慎,卫王就生气地说:“弥子瑕曾经私驾我的车,还拿吃剩的桃子给我吃。”在数落弥子瑕的罪状之后,就罢免了他。卫王对弥子瑕同一桩事情前后的不同态度,就是因为卫王的心态不同了。“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这些不平常的举动,就是心态在起作用。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又说,“兵强于心而不强于力”。
  这都是在强调心态的极端重要性。生活中随时可见不同的人对同样一件事持有不同的看法,并且都能成立,都合逻辑。比如同样是半杯水,有人说杯子是半空的,而另一个人则说杯子是半满的。水没有变,不同的只是心态。心态不同,观察和感知事物的侧重点就不同,对信息的选择就不同,因而环境与世界都不同。心态给人带上了有色眼镜和预定频段的耳机,人们于是只看到和听到他们“想”看和“想”听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境遇并不完全是由周围的环境造成的。
  犹太裔心理学家弗兰克在“二战”期间曾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三年,身心遭受极度摧残,境遇极其悲惨。他的家人几乎全部死于非命,而他自己也几次险遭毒气和其他惨杀。但他仍然不懈地客观地观察、研究着那些每日每时都可能面临死亡的人们,包括他自己。日后他据此写了《夜与雾》一书。在亲身体验的囚徒生活中,他还发现了弗洛伊德的错误。作为该学派的继承人,他反驳了自己的祖师爷。弗洛伊德认为:人只有在健康的时候,心态和行为才千差万别;而当人们争夺食物的时候,他们就露出了动物的本性,所以行为显得几乎无以区别。而弗兰克却说:“在集中营中我所见到的人,完全与之相反。虽然所有的囚徒被抛入完全相同的环境,但有的人消沉颓废下去,有的人却如同圣人一般越站越高。”有一天,当他赤身独处囚室时,忽然顿悟了一种“人类终极自由”,这种心灵的自由是纳粹无论如何也永远无法剥夺的。也就是说,他可以自行决定外界的刺激对本身的影响程度。因此“什么样的饥饿和拷打都能忍受”。“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高僧一年四季只穿件单薄的衲衣而无严寒酷暑之苦;高士伟人镇定自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猛虎趋于后而心不惊”;关羽中毒箭,华佗为其无麻醉刮骨,铮铮有声,而关公一边接受“治疗”,一边谈笑风生,与人对弈。这完全验证了“幡动?心动!”的禅门机锋。说到底,环境对人的影响程度,完全取决于自己;如何看待人生,也完全由自己决定,由我们的心态决定。
  同样是身陷囹圄,民族英雄文天祥的遭遇和结果与弗兰克不同,但都能在一种稳定的心态下,使自己的人格得到最终的维护。文天祥被俘后,元朝统治者费尽心机劝降,均告失败。于是重枷大镣,把文天祥囚禁起来,企图通过肉体折磨使他屈服。一关就是四年。文天祥所处的牢房,是一间低矮狭小、昏暗潮湿的土室,老鼠成群,恶臭四溢;夏秋之际,度日尤为艰难。“或时日杲杲,或时雨淋淋,方如坐蒸甑,又似立烘,水火交相禅,益热与益深。酷罚毒我肤,深忧烦我襟。”但这种肌肤之痛,文天祥等闲视之,丝毫没有动摇报国的坚强意志。他在囚中吟哦不绝,以诗歌作为斗争的武器,“如精钢之金,百炼而弥劲”。他在《偶成》诗中写道:“昨朝门前地少裂,今朝床下泥尺深。人生世间一蒲柳,岂堪日炙复雨淋。起来高歌赋离骚,睡去细和梁父吟。已矣已矣为何道,犹有天地知吾心。”他向往屈原的九死无悔,嘉叹孔明的鞠躬尽瘁。文天祥把生活环境中包围着他的邪恶之气,归结为七种之多:水气、土气、日气、火气、米气、人气、秽气。“当此夏时,诸气萃然”,而自己是“狱中孤愤长”,“孤臣腔血满”,只凭着一股浩然之气(心态),“俯仰其间,幸而无恙”。他豪迈地宣称,“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于是奋笔写出了那篇义薄云天、光耀古今的不朽诗篇--《正气歌》。正是:心中有祖国,外界环境奈我何?!文天祥最终视死如归,舍生取义,实践了自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伟大誓言。后人赞道:“忠肝义胆不可状,要与人间留好样。”这就是文天祥的心态,文天祥的选择。
  深禅师和明和尚云游四方,这天夕阳西下,他们来到了淮河边上。一个渔人正在收网,满河的水都被夕阳映红了,那些入了网的鱼儿跳跃着,闪闪发光。渔人边拉网边说道:“罪过罪过,在师父们面前做这种活儿。”明和尚闭目说道:“俗家也要养家活口,阿弥陀佛!”忽然,有条鱼儿身子一跃过网,仿佛箭一般射入水中。深禅师看在眼里,对明和尚说道:“明兄,真机灵啊!它完全像个禅僧。”明和尚对着那泛起涟漪的水面,回答道:“虽然这样,还不如当初别撞进罗网里更好。”深禅师笑了起来,说:“明兄,你省悟得还不够哩。”明和尚一直不明白深禅师的话,半夜仍在河边徘徊思索。河水闪着幽幽的光静静向前流去--是了,是了,那鱼儿进了网里与没进网里,只是外在的区别,其实自性都丝毫没变啊!正如安东尼·罗宾所说:“除非我的意识同意,否则任何事物都无法影响我!”
第6节:保持积极的心态
  二、一念之差有多大
  从成功学的角度看,心态只有两种:积极的和消极的。面对相同的夕阳,有人低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这是一种心态的写照。有人反对说:“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朱自清),这是一种心理状态。而有人则高歌:“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叶剑英),这已全然是另一番心灵境界。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却往往造成了人生结果的巨大差异:很小的差别就使人生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结果的成功与失败。
  美国成功学院对1000名世界知名成功人士的研究结果表明:积极的心态决定了成功的85%!我们回想一下身边的人和事。同样都是聪明的孩子,学习成绩却有好坏优劣之分;学习不好,不是智力问题,而是不认真听讲,不认真学习,不认真做作业。“认真”是什么,认真并不是智慧,而是“心态”!同样是工人、职员,有人为五好员工、劳动模范,有人却为阿混,真正的区别仅在于谁更积极、更努力、更负责,而不是聪明才智和技能。积极、努力、负责都是“心态”。社会精英、领袖伟人,他们的成就,取决于付出甚至牺牲的多少。愿意付出、牺牲,绝非方法问题,确确实实来源于心态。
  让我们来听听两位举世公认的成功者,他们是怎么说的。其中一位靠“实干”而蜚声世界,另一位则靠“空想”流芳百世。他们就是天才的发明家爱迪生和天才的理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爱迪生说:“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爱因斯坦说:“人们把我的成功归功于我的天才,其实我的天才只是刻苦而已。”伟人之所以伟大,仅仅因为他们的心态更积极。马尔比·巴布科克说:“最常见同时也是代价最高昂的一个错误,是认为成功有赖于某种天才,某种魔力,某种我们不具备的东西。”多少人因这一念之差而与成功背道而驰!不明白这个道理,就容易埋怨责怪。埋怨社会无机会,世道不公平,责怪别人冷漠无情,责怪自己生不逢时……可是我们想过没有,无论在任何社会环境里,总有人充满希望、快乐和幸福。“
  任何时代,都是发大财的时代!”关键就在于,任何事物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这就要看你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如果你是积极的,你看到的就是乐观、进步、向上的一面,你的人生、工作、人际关系及周围的一切就都是成功向上的;如果你是消极的,你看到的就是悲观、失望、灰暗的一面,你的人生自然也就乐观不起来。
  三、自己就是宝藏
  哲学家布伦说:“我们只有一种忧虑,就是深怕失去乐园;我们只有一个欲望,就是渴望得到它。”
  佛说:人一生所做的行为无外乎苦和苦的终止,乐和乐的持续;除此,再没有别的了!乐园就在我们的心里。大珠慧海千里迢迢,求见马祖道一禅师。
  马祖问他:“你来这里做什么?”
  大珠答道:“来求佛法。”“我这里什么也没有,哪有佛法可求?”
  马祖说,“你自己有宝藏不顾,离家乱走做什么?”
  大珠既惊又惑,急忙问道:“什么是我的宝藏呢?”
  “现在问我的,就是你自己的宝藏。”马祖进一步启示说,“它一切具足,毫无欠缺,你可随心所欲运用它,何必要向外寻来呢?”这一番睿智之语,使大珠顿悟。所谓的“宝藏”,就是指个人的“自性”。
  如果用成功学的观点看,这个宝藏就是心态。你掌握控制着自己的心态,因而你主宰着自己的命运。影响你的心态,不是上司,不是同事,不是父母,也不是失败,而是你自己。外界事物的变化,别人的所思所行,都不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只为自己的反应负责,这就是我们的态度。你怎么想、怎么反应,全凭你自己,积极还是消极。
  自己的心态决定了自己。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积极的心态,就是心灵的健康和营养。这样的心灵,能吸引财富、成功、快乐和身体的健康。消极的心态,却是心灵的疾病和垃圾。这样的心灵,不仅排斥财富、成功、快乐和健康,甚至会夺走生活中已有的一切。”为什么积极的心态,是健康与幸福的重要源泉?除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大量事例可以证明外,近来国外在精神药理学上的发现也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个问题。医学研究人员发现,人体会自行制造一种叫做脑啡(endorphins)的天然体内镇静剂,由大脑分泌,在脑部和脊髓等特定的部位活动,能减轻痛感,过滤令人不快的刺激物,使人内心祥和安乐。临床研究还发现,忧郁症患者都严重缺乏脑啡。这项发现为人们了解沮丧与喜乐的根源,带来了重大突破。心态积极、乐观向上的人很可能体内都充满了这种天然镇静剂。更重要的是,行为研究都已经发现,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想法,可以刺激人体制造脑啡。相反,消极的心态和颓废的思想则耗尽了体内的脑啡,导致人心情沮丧;由于心情沮丧,脑啡的分泌量更加减少,于是消极的想法变得越来越严重,这就是“恶性循环”。另外,国外的科学家,还做过一个相关实验。在演员身上贴附电极,插上动脉导管,然后要他们表演各种戏剧情节。当他们演出愤怒、沮丧和绝望的角色时,脑啡的含量随之降低,但当剧情要求他们表演喜乐、有信心和爱情时,脑啡的含量骤升。积极的心态能激发脑啡,脑啡又转而激发乐观和幸福的感觉,这些感觉反过来又增强了积极的心态,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积极的心态能激发高昂的情绪,帮助我们忍受痛苦,克服抑郁、恐惧,化紧张为精力充沛,并且凝聚坚忍不拔的力量。这就从生理学(精神药理学)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成功者都是心态积极者,为什么他们能够拿得起放得下,忍辱负重,乐观向上,义无反顾走向成功。
第7节:人为什么会消极
  第二章人为什么会消极
  消极心态是怎样形成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天生”的。是受环境、教育的影响,潜移默化而逐渐形成的。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一、你是否患了“消极症”人大致有54种消极情绪和表现,这里“消极树”上仅列举出常见的8种。
  一个消极的苦果,便足以毁坏我们生活的某一个方面,甚至对整个人生历程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消极的苦果,皆由日久天长养成的八种人类习性所生发:
  1.缺乏目标。就是缺乏人生的目的和方向,缺乏自己生活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不知道自己想获得什么,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着,不知道命运在自己掌握之中;不知道自己的工作会怎样,生活会怎样,家庭会怎样,财富会怎样;没有动力,没有激情,没有信心;看不到机会,无法把握自己的心态、生活、工作和学习,一如水上浮萍,东漂西荡,不知何去何从。没有懒惰的人,只有没有目标的人。世界上最贫穷的人,就是没有目标的人。因为连“梦想”都没有,还会拥有什么?
  2.害怕失败。害怕失败的原因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遭受过无数的挫折,于是,失败的恐惧感时常伴随着我们。这种恐惧感来自于对过去“伤害”(遭挫折、被耻笑)的记忆,造成内心的胆怯和懦弱,从而产生消极的想象力和预期的失败感。当人们在作出一个新的决定时,心态消极的人往往想到曾经遭受过的失败景象,于是忧虑退缩,裹足不前。
  3.害怕被拒绝。我们在生活中遭到过太多的拒绝,父母拒绝我们、老师拒绝我们、朋友拒绝我们。我们听到过太多的“不”--不行、不能、不好、不可以……于是在内心深处留下了障碍。当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被拒绝的种种可能就立刻出现。害怕遭到耻笑和打击,害怕失去自我信心的恐惧,妨碍我们开口求助,阻碍我们前进。
  4.埋怨与责怪。人们一旦遇到问题和障碍时,总是找借口,找理由,其目的就是推卸责任,把自己所遇到的一切“不利”都推给外界和别人。其根源是内心的渴求与现实不一致。在他们不能正视困难、面对自我,不能达到心理平衡时,就自然而然选择了一种逃避行为,即把责任归咎给别人。他们对自我的认识和把握不够,总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是可怜者。
  5.否定现实。在现实生活中,无法面对不如意、不利的事物,于是夸大障碍,找借口来逃避,从不找自己的原因。这是一种懦弱、胆怯和无能的表现。
  6.做事半途而废。不明白人生历程实质就是克服困难的过程这一道理,对事业没有坚强的信念和决心,不能坚持到底。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挫折可能带来的种种伤害。于是认为不可能实现,不可能达到,不可能成功,迅速放弃自己原有的努力。做事半途而废,主要还是由于“害怕”。“害怕”是因为对自己没有把握,自认能力不够,自信不足,同时,总看到事物消极失败的一面,因而显得胆小、脆弱、忧虑、犹豫、找借口(推卸责任)。随着事态的发展,害怕的程度与日俱增。害怕承担责任,使心态轻易就超过承受的极限,于是开始推卸责任。推卸责任的最常见方式就是埋怨与责怪,以进为退,为自己开脱,似乎总是他人不好,他人不对,极端的情况便是否定现实,扩大障碍,以期用别人的同情来掩盖自我的空虚;一旦找到借口,便主动打退堂鼓,最终半途而废。半途而废一旦经常发生,成为习性,必然恶性循环,加重“忧虑、犹豫”的态度,从而更加胆小脆弱。一如《诗经》所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样,人生必然举步维艰,一事无成。
  7.对未来悲观。就像下坡比上坡容易一样,人类似乎天生有“悲观”的倾向。要积极很困难,要消极很容易;要乐观很困难,要悲观很容易。悲观的情绪像瘟疫,会迅速传染开去。悲观与前面几大习性有关,可称做一种消极的“并发症”。因缺乏人生的意义与目标,必然心胸狭隘,目光短浅,看不到美好未来;因“害怕”半途而废而无成就感,必定自惭形秽,因而得过且过,表现得十分自私;为了保持做人的最后一点点“尊严”,必然要以愤世嫉俗、牢骚满腹、猜疑忌妒、易怒等方式来发泄,以缓释内心深处的悲哀。
  8.好高骛远。表现为不切实际的空想,把成功寄托于一些不可能发生的荒唐想法上。比如,想象与某大明星结婚啦,自己的父亲是大人物啦,突然有一天,某人或某个失踪多年的远房亲戚叫自己继承巨额遗产啦……经常在这种“幼稚”的心态下生活,必然加重“侥幸”的心理,而不愿脚踏实地,拾级而上,奋斗成功。殊不知,要实现以上离奇的想法,也是要奋斗的。好高骛远者为了弥补“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掩饰内心的空虚、脆弱和恐慌,必然做人做事虚伪,处心积虑贪图虚荣,以暂时麻醉自己。
  二、消极心态的三大根源
  1.破坏性批评。弗洛伊德心理学派认为,一个人的性情在幼年时期即已定型,而且会左右一生。美国一个权威的咨询机构,曾对小孩进行过一次测试,结果非常惊人。他们发现,孩子一岁的时候,想象、创造力高达96%,但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7岁时(上学以后)发生逆转;到10岁的时候,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不见了,只剩下原来的4%!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究竟怎么不见了?!于是,该机构决定对1万名孩子进行跟踪调查,对他们的各成长阶段进行监测。最后发现,小孩在成长(0岁~10岁)的过程中,平均要遭受超过两万次的“伤害”!其中对幼小的心灵伤害最大的,就是来自父母的“破坏性批评”,这对稚嫩的心灵而言,不啻是一次次人身伤害。这些痛苦的记忆,深深刻在孩子心中,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直接导致了害怕失败、害怕被拒绝,胆小、懦弱、犹豫、忧虑、找借口等消极心态。破坏性批评的第一种表现,就是批评的时候对人不对事,直接进行人身攻击。比如说:“你怎么这样蠢?我早就知道了,你是个笨蛋,傻瓜,一点用都没有!你只有吃饭厉害,饭桶!没治啦,没救了,我就当你死了,就当没这个孩子,当初不生你就好了,你看人家××,怎么就那么乖……”类似的批评任何人都不会陌生。小的时候,父母这样批评我们;成年了,同事或领导继续如此这般;我们又像我们的父母一样正在这样对待我们的孩子……多么可怕,在这个世界上,时刻都在发生“破坏性批评”!或许,做破坏性批评的父母会说:“我们也是一片好心呀!虎毒不食子,我们是为了教育孩子,是为了让孩子不学坏,让孩子更争气……”当然,出发点并不错,破坏性批评带来的“破坏”确实也是无意的,但其结果却是非常严重的。破坏性批评,本身就是批评者消极心态的表现,把自己各种不如意的消极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因而,进行破坏性批评,孩子受到的是双重消极影响:他们一方面直接承受破坏性批评的伤害,另一方面父母等于在做破坏性批评的示范。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这一套,将来又用来对付他们自己的孩子。破坏性批评的第二种表现,就是增加孩子的内疚感。“孩子,爸爸妈妈很辛苦啊,你一点不争气,一点都不像其他的同学那么乖,那么聪明。你这样怎么对得起爸爸妈妈?!”也许更多的东西孩子不知道,但有一点是知道的,就是我不好,不争气,我要补偿,我要报答。如果经常发生,孩子要偿还的“欠债”越积越多,便会陷入深深的自责而产生负罪感,幼小的心灵就背上了沉重的忏悔的十字架。背着“包袱”去奋斗,成功的难度相对就大得多了。破坏性批评的第三种表现比较隐蔽,就是有条件的爱。这也会给孩子造成伤害。“你考90分以上,我才给你买玩具,带你出去玩!”“你做到了,妈妈才爱你!”……从此,孩子知道了,“爱”并不是无私的,爱是有条件的,甚至是虚伪的。于是,孩子的爱心被“功利”扭曲了。就这点而言,人还不如动物。破坏性批评直接摧毁人的自尊,增加心理负担,扭曲心态,孩子的自信心会因此而消失殆尽,他(她)开始自怨、自怜、自暴、自弃,害怕做任何事情,逐渐自我设限,丧失勇气,胆小懦弱。破坏性批评的“教育”方式会直接伤害孩子,而批评(无论破坏性或非破坏性)的量过多,也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思想负担而构成伤害。我们似乎倡导以批评为主的教育方式:不教不成人,棍棒出好人。总是批评多于表扬。这实际是消极心态占了上风。人们总在寻找或注意应该批评的那一面,形成了教育的误区。当一个孩子拿着考试成绩单回来,上面一共六科,其中五科的分数都在85~95分之间,而有一科是59分!这个时候,我们第一句话大多数都是,“这一科怎么没及格”?就是如此,人们先看到不好的地方,先看到消极的一面。
  2.害怕承担责任。在我们出生后,必然要依靠父母的养育,父母要对我们承担责任;上学后,老师要对我们承担责任;进入社会后,政府要对我们承担责任;工作后,老板要对我们承担责任……我们容易养成由别人承担责任的习惯。而消极心态者,则推而广之地认为,别人应该对他的一切不成功和损失承担责任。其实,每一个人成年后,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选择的,家庭、工作、环境等等,都是通过你自己而作出决定的。别人只能影响人,但不能作出决定。无论何时何地,你都可以去改变,作出新的选择。因此,一个成熟的人,自己应该对自己负完全责任。一个害怕承担责任的人,实质是一个没有控制能力,没有决定能力的人,同时也是一种自私、无能、懦弱、胆小的表现。他无法掌握自己的快乐、幸福、健康和财富,他不是自我的主人,始终在别人的支配下生活,永远享受不了生命的自由,享受不了生活的乐趣。害怕承担责任的程度,决定了消极心态的严重程度。越害怕承担责任,心态越消极,就越缺乏掌握能力和控制能力。3.消极论断,批评别人,验证自我。大乌龟和小乌龟在一起喝可乐。大乌龟喝完自己的一份后,就对小乌龟说:“你去外面帮我拿一下可乐。”小乌龟刚走两步,就不走了,回头说:“你肯定是支我出去后,要把我的可乐喝掉!”“这怎么可能?你是在帮助我啊!”经大乌龟一再保证,小乌龟同意了。1个小时过去了,大乌龟耐心等着……两个小时过去了,小乌龟还没有回来……3个小时过去了,小乌龟仍然未见回来。这时,大乌龟想:“小乌龟肯定不会回来了。它一个人在外面喝可乐。怎么会回来呢?我干脆把它这一份喝了!”大乌龟端起小乌龟的可乐,刚要喝,门砰然而开。“住手!”小乌龟就像从天而降,站在大乌龟面前,气冲冲地说:“我早就知道,你要喝我的可乐!”“你怎么会知道呢?”大乌龟尴尬而不解地问。“哼!”小乌龟气愤地说,“我在门外已经站了3个小时了!”这就是消极论断,验证自我。根据自己的猜疑、臆测,主动寻找支持消极心态的理由和证据。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随时随地都在发生,而我们往往不以为然。比如听说有人打自己的小报告啦,同事间丢东西啦,首先就会怀疑某人(消极论断别人),然后观察、监视,越看越像(验证自我),你会发现,那个“嫌疑”人说话走路都与以前不同了(实际是自我心态在作祟,是自己与以前不同了,自己的精神、眼光、动作),还会进一步验证,“当然啦!他昨天与我对面走过,连头都不敢抬。他在躲我,做贼心虚了!”而结果往往是自己错的时候多。《列子·说符》有一则妙闻--有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子,怀疑是他邻居家孩子偷的。于是看那个孩子走路,像偷斧子的;表情,像偷斧子的;说话,像偷斧子的;动作态度无论干什么,没有不像偷斧子的。不久,他在山谷里挖地,找到了那把斧子。过了几天又见到邻居家孩子时,发现那孩子的动作态度便没有一点像偷斧子的人了。这也可以说是人的天性,它源于人类肯定自我的需要。人人都想证实自己是聪明的,有智慧的,判断正确,从主观上满足自我的成功欲望。出发点是对的,可惜方向错了,它肯定的是消极心态。这种天性很危险。其一,它不易引起人们重视,“日用而不知”,若判断失误,验证不对,最多是自己一笑了之,下一回继续进行;若不幸判断正确、验证成真,将会使自己猜疑的消极心态得到鼓励与加强。其二,偶尔为之或许也无可厚非,长此以往,将使我们认识世界的客观性、敏锐度渐渐迟钝、消失,生活在猜疑、臆测之中,一旦破灭便悲观失望,一旦言中,又自鸣得意,好高骛远。不能实事求是,不能认识世界,又如何改造世界,何谈成功?!“消极论断别人、验证自我”的习性,小则影响个人的快乐幸福,大则可能造成冤假错案、人间悲剧!消极心态的三大根源,是很顽固的,很难一下子消除。首先,它们不一定很明显,而往往是很隐蔽的;其次,它们往往与人类的正常情绪需要相掺杂扭结,很难清醒地把它们剔除出来,不知不觉就犯了。因此,这三大根源实际上可以说,是“人性的弱点”。克服它们,需要决心、需要学习、需要训练、需要毅力。
  三、消极心态为什么使人不能成功
  1.丧失机会。一到关键时刻,消极心态便散布疑云迷雾,即使出现机会也看不清抓不到。
  2.使希望破灭。消极心态者总是埋怨、责怪、指责别人,找借口,推卸责任。因丧失责任感而摧毁自我信心,使希望泯灭。看不到将来的希望,也就激发不出任何动力。
  3.限制潜能发挥。人不可能取得自己并不追求的成就。人不相信他能达到的成就,他便不会去争取。消极心态者不但想到世界最坏的一面,而且想到自己最坏的一面。他们不敢企求,成了自己潜能最大的敌人。
  4.消耗掉90%的精力。消极的情绪容易恶性循环,变本加厉,使消极者日复一日在消极的境遇中挣扎。
  5.失道寡助。没有人会喜欢消极者。得不到别人(特别是成功者)的支持和帮助,成功即是奢谈。
  6.不能充分享受人生。在人生的整个航程中,消极心态者一路上都在晕船。无论目前境况如何,他们对未来总是感到失望、恶心。在“作呕”的状况下,无意认定目标,无力操控航向,只好随波逐流,任由漂荡。何谈快乐、成功、健康,更谈不上充分享受人生旅程美好的风光。
第8节:消除消极心态的根源
  第三章 积极树长好果实
  一、正本清源
  1.消除破坏性批评。要从两个方面消除:
  第一个方面是我们对待别人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四个原则:(1)多表扬少批评。(2)批评对事不对人。(3)对未来不对过去。把80%的时间用于解决问题,而非追究问题本身。(4)永远不要打击别人的自我价值。
  第二个方面是当别人对待我们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
  (1)当我们受到破坏性批评时,心理要有准备,要清楚的认识到,这是破坏性批评,是对方消极心态的表现,我不能受他影响,我的事虽然不对,但我的人绝非像他所说的那样;或礼貌地提醒对方对事不对人,对未来不对过去,并深刻检讨总结自己的过错。
  (2)反省自己时,也要把握对事不对人,对未来不对过去的原则,千万不能自暴自弃,自我埋怨,作“自杀”式的自责。冷静地分析总结才能避免再次犯错误,才能不断提高。古人云:“毁人者不美,而受人毁者遭一番诽谤,便加一番修省,可以释回而增美;欺人者非福,而受人欺者遇一番横逆,便长一番器宇,可以转祸而为福。”特别在教育孩子时,我们更要多表扬,少批评。因为,对于相同的目的,赞扬比批评的效力大得多。春风不动非无力。春风没有秋风扫落叶的速度,也没有冬天的风那种刺骨的渗透力,春风是那样的温和平缓,但却能吹绿大地,使百花盛开、万木勃发。只有春风能够催动欣欣向荣的生机,只有赞扬才能带来所希望的一切。由于种种原因,我从小学到初中,成绩都不太好,但在初二的时候,有一门课突然优秀起来。是这样的,初二开始学化学,有次期中考试,很多同学没有考及格,老师就带领大家把考卷都做了一遍,我把答案都一一抄写了下来。补考的时候,仍用原考卷。就这样,补考我考了开天辟地的95分。我无意中将卷子带回家去,被母亲看到了。母亲说:“噢,这个儿子还可以学化学!”就这第一次简单的表扬,对我产生了非同寻常的影响。我感到,我是学化学的,要像居里夫人一样,当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从此,我的化学成绩突飞猛进,居全班第一,后来又跃居全年级第一。相反,我的英语学习就不同了。在我的记忆中,我学英语受到过不下一千次批评。因此,直到读研究生,英语都是我最头痛的学科。美国思想家、作家摩顿生有一篇著名的短文《不平凡的一吻》--“《圣经》告诉我们,要教导孩子走其应走的路。然而它也说:‘不要激恼你的孩子,以免使他气馁。’训练是必要的,但是了解、爱和鼓励也很有用。鼓励的重要性可以从下面这件事得到证明。一天,一个男孩在他家里发现几瓶彩色的墨水。他母亲出去了,留下他来照顾他的妹妹莎莉。那些瓶子是一种诱惑,于是这男孩开始画起莎莉的肖像。结果,他把各处都洒上了墨水污渍,使家里变得脏乱不堪。当他母亲回来时,她看到了一片脏乱,然而也看到了那张图画。她对于墨水污渍不置一词,却说道:‘啊,那是莎莉!’然后她弯下腰来亲吻了她的儿子。那男孩--本杰明·威斯特,后来成为一个举世知名的画家。他常常骄傲地说:‘我母亲的亲吻使我成了画家。’她的鼓励比任何谴责更为有效。我们,同样的也需要在各种情况下,超然无视脏乱而看到美景。”因此,孩子更需要肯定,更需要鼓励,更需要表扬。同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重要结论:你表扬什么就得到什么,你批评什么也就得到什么。
  心理学有一个罗森塔尔效应。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曾经做过一个教育效应的实验。他把一群小老鼠分成两小组--A组交给一个实验员并告诉他,这一群老鼠属于特别聪明的一类,好好训练;B组交给另一个实验员,告诉他这是智力普通的一群。两个实验员分别对这两群老鼠进行训练。一段时间后,对两群老鼠进行测试。测试的方法是让老鼠穿行迷宫。对于老鼠来说,走出去就有食物。但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它必须经常碰壁,要有一定记忆、一定智力,较聪明的老鼠才可能先走出去。实验结果发现,A组老鼠比B组老鼠聪明得多,都先走出去了。针对这个结果,罗森塔尔教授指出,他对两群老鼠的分组是随机的。他根本不知道哪些老鼠更聪明,他只是把老鼠任意分成两组,把其中一组说成聪明的,给了A实验员,而把另一组说成普通的,给了B实验员。由于实验员已经确认A组为聪明的老鼠,于是就用对待聪明老鼠的方法进行训练。结果,这群老鼠就真的变成聪明的老鼠;相反,对被认为不聪明的B组老鼠,用了对待不聪明老鼠的训练方法,老鼠也就真的不聪明了。随后,罗森塔尔教授又把这个实验用于学校。他将花名册上的学生随机挑出一些,然后告诉老师这几个学生是特别聪明的,老师就对这几名学生有了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培训,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却比其他学生更为优异,表现更聪明、更突出。对此,歌德也早有明训:“以一个人的现有表现期许之,他不会有所长进,以潜能与应有的成就期许之,他就会不负所望。”
  2.对自己负责,一诺千金。失败的人永远找借口,成功的人永远找方法。只有负责任的人,才是主宰自我生命的设计师,才是命运的主人,才能获得生命的自由,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爱戴。只有这样,才能收获,才能发展。
  对自己负责有四层含义:第一,自己拥有的一切完全接受;第二,要坚守承诺;第三,全力以赴把事情做好;第四,不找借口,不推卸责任。
  要么去改变,要么就接受。如果事情是这样,这就是我的决定。做一个负责的人,需要勇敢。但只要做到了,就一定能赢得人们的信赖、尊敬和拥戴。不轻易许诺,但一诺千金。别人会为你的态度所打动。信赖产生依靠,依靠产生唯一性和权威性,你在生活中就会一呼百应,无往不胜。
  信用越好,人缘就越好,机会就越多,就越能打开成功的局面。承诺的力量是强大的。古有“赏千金者不如季布一诺”的著名典故,也有“千金市骨”、“北门移木”等以坚守承诺获取民心的千秋佳话。
下一页 尾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