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那西天取经的路上

_3 茅侃侃 (当代)
那么需求从何而来呢?这正是整个“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章节要解决的问题,需求从生活中来,所以说生活是你创业最好的老师呢。
需求是产生消费的基础,正如公益广告中说的,是买卖带来了杀戮,也就是说,为了需求我们才会产生买卖,有人买自然有人去创造要卖的东西。说简单点,需求的问题解决了,买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买卖的问题解决了,围绕交易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以那个广告为例,人们就会去杀戮,这样才能做虎皮制品,才能做出鱼翅。
第2 章 人人都是天才,但是…… 第40节: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2)
也许有些人会说,茅侃侃你扯淡,分明是有了需求,对应需求做出产品,有了商品才会有交易。
此言差矣,逻辑问题绝对不能乱。市场经济,交易本身是驱动人们创造生产力的根本,没有交易的驱使,一切都是浮云。一个解决需求的产品,无法创造交易,你会做那样的产品么?如果你会,你是活菩萨,不是人。
好啦好啦,说了这么多拗口的话,我不过是想表明需求本身,或者我们说人类(用户)需求本身在创业行为上的重要性,任何一个没有需求基础,或者说任何一个没有牢固需求根基的创业行为,从一开始就错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在书中强调,为了创业而创业的人注定一辈子只会见到成功他妈,而只有为了满足人类(用户)而存在的创业,才有可能孕育成功。
我们继续。需求从何而来,何种需求靠谱,看来是促使你走上创业取经之路,然后在创业取经之路上一路走下去的根本了,而这一切就在生活之中,所以我们要玩转生活。
什么是可靠的需求?仔细观察生活,你身边每一个人的每一次消费行为,都为你创造了巨大的需求来源,也许那些需求本身已经得到满足,然而这些需求关联到的某些并未解决的问题,正是你起步的地方。
当然,需求有大有小,也有层次关系。比如,玩这个需求,是一个基于人天性的根本需求,是人都有玩心,从小就有,与生俱来,是永远存在的需求,额对了,现在这个玩的需求有个专业说法叫娱乐。
娱乐产业,或者说泛娱乐产业,是个大概念的需求,也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在你能够吃饱、喝足、有衣穿、有房住的时候,在你解决了温饱问题后,这个泛娱乐的需求就出现了。所以,有了电视,有了电视节目,有了娱乐节目;所以,有了夜总会,有了夜店,有了各种娱乐的消费场所;所以,有了游戏,有了电子游戏,有了网络游戏……你所看到的这些需求,你所拥有的这些需求,为你提供服务的他们,正是从你的根本娱乐需求出发,剥丝抽茧地延伸,找到最终能触动你消费的那个点,如果是已经存在的市场,那么他们有特殊的方法做得更好(比如特殊的技术、特殊的商业模式、特殊的产品风格),如果是一个存在却并未被开发得足够好的市场,那么他们一定是冒着某些风险为你提供了服务(可能的风险是商业模式还不够清晰,大部分用户自身还未发现这个潜在需求,构成产品服务的社会资源条件还未成熟等),总之,这一切需求的产生一定是源于生活中的某个细节,被那些创业者们发现了,才成就了他们的后来。
所以我们要热爱生活,这是每个创业者最基础的“任务”,学会爱这个你生活着的世界,并从生活的点滴中找到使你走上创业之路的那个需求点。
你可以多注意观察自己,因为自己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有意思的是,大部分创业者回忆起自己因为什么找到那个需求时,往往他们会笑一笑说:“因为让我发现那个需求并急于解决问题的人,就是我自己。”
第2 章 人人都是天才,但是…… 第41节:若要做“天才”必要会细腻地观察生活(1)
若要做“天才”必要会细腻地观察生活所谓天才,这里说的不是商业天才或者什么创业天才,仅仅讲的是在某一个领域有特殊技能或水平很高的人,往往这样的人被冠以天才。
但我之所以在标题中使用了引号,是因为我要用我的案例来解释为什么天才一定是看起来粗糙但内心细腻的,以及如何通过生活来发现对自己创业有帮助的细节,所以,必须要用引号,免得以后我被拍砖。
一切所谓天才,看起来都像疯子或者偏执狂。比如Apple的乔布斯,比如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比如360的周鸿……这里说的天才,未必建立了最大的商业帝国,但却在其自身领域有着充满个性的人格魅力与独特的产品、服务与技术视角,往往这样的创业者比一个更大的商业帝国更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然而,细心的你应当去发现,所谓这样的“天才”,一定是看起来不拘小节甚至看着棱角很粗糙,其实却拥有一颗细腻的心。
然而我们将他们作为创业偶像的时候,往往只学习了其表面的粗糙或者不拘小节,却没有得到其中的真谛:他们把大量的细腻给了发现生活和做好产品,所以无暇顾及自己的外表。
好,干货来了!每一个想成为技术天才、产品天才的同学,首先要忘记乔布斯的大大咧咧、咄咄逼人,忘记周鸿周老师的随意随性,忘记扎克伯格的不拘小节,让我们从发现生活细节开始学起。
任何一款好的产品,一定是针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需求的,这在上一节我们谈过。然而,需求解决的好与坏,为什么选择你的产品而不选择他的产品,为何选择你的服务而非他的服务,这些是由产品与服务细节的差异所决定的。
所以说,一个好的产品型(或者技术型)创始人,你仅拥有强悍的技术实力是不够的,好的技术未必是好的产品(与服务),而终端用户接触的并不是技术本身,是通过技术实现的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靠自身感受体验得到的服务细节。
在这个问题上,我曾经出现过理解错误。正如上一章的某一节中我写的,时代美兆拥有足够强悍的技术,但在无法实现“真人大富翁”那个想法之后,我们面对转型的时候,我就出现了技术主导与用户服务体验主导的对调,当时我以为,好的技术可以实现复杂的产品应用,看起来很牛。
是的,看起来很牛,确实也很牛,但我忽略了一个细节—一个重要的细节,就是牛的用户很少,专业的用户很少,用得到那么多功能的用户更少。而当时我们转型后的“真人实景数字游戏”平台依然想针对大众提供数字娱乐服务,而非细分行业。因此,在刚刚转型的那两年,我们最需要直面的问题就是应用简单,只需要满足“开枪有理”这个概念的“真人激战游戏”。“真人激战游戏”用到的20世纪70年代的雷射游戏激光设备,虽然在时代美兆的技术平台面前小巫见大巫,但是能满足普通大众最基本也最追加的那个需求了,就是互相“杀人”,而且打开开关就能实现。
第2 章 人人都是天才,但是…… 第42节:若要做“天才”必要会细腻地观察生活(2)
时代美兆纵使拥有无数技术专利、自主知识产权的代码、更华丽的设备、更强大的数据和游戏任务系统,甚至可以模拟空袭、踩地雷等多种复杂体验,更能够在后台实现如“星际争霸”控制者般的体验模式,然而,我们把这技术用错了地方,对于只想上来就对抗的普通用户,这简直太过于复杂了。
你想,体验真人激战游戏的普通大众,只需要两分钟就能学会使用设备可以开打。而体验时代美兆的用户,不但要学习掌上电脑(personaldigitalassitant,PDA)的使用以及如何用我们的任务系统和任务节点,还需要学会如何直接完成很多虚拟操作,掌握复杂的作战与寻宝任务系统,等学会了,可能两个小时过去了,还不熟练。
因此,当时我错误地将时代美兆众多复杂的技术用在了仅仅需要开枪过瘾的大众用户身上,杯具就因此而产生了。
期间,360的周鸿老师也曾说过对我们产品的看法,作为一个喜爱对抗、喜爱作战游戏(WarGame)的人,他说:“你们的技术后台确实复杂,可以满足多种应用的功能,包括那个任务系统。然而,大多数人,包括我,作为玩家需要的仅仅是能够对抗互杀就足够了,你不能把所有人都按照部队军事训练和战术训练的标准去要求吧?”是啊,我们不能要求老百姓都如同受过军事训练一样会使用这些复杂的系统啊!我恍然大悟。专业人士用我们的系统玩起来,看起来很牛,但那个时候观众是旁观者,正如同我们看电影《黑鹰坠落》很牛,但那是专业演员在专业表演,若要换个普通大众上去演,不但他自己手足无措,我估摸着拍出来也不会好看。
问题就在于,我忽略了普通用户最基本需求的出发点,而刻意地追求系统的专业性与技术性,我想这也是所有技术出身的人之所以没有达到周鸿、乔布斯、扎克伯格这样的产品大师境界的最主要问题吧。
然而,我不可能把时代美兆的真人实景数字游戏技术平台简化到如同真人激战游戏的激光射击游戏那样,毕竟我们耗费了大量的金钱研发这个系统,何况研发之初连对抗部分都没有,纯粹是为了给当时“幻乐城”的真人大富翁游戏做技术支撑。
那怎么办?这就有了后来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将一部分技术拿出来,针对武警部队和军队的特战大队系统提供专业的“战术小队”训练系统,这是其一,后来比对军方曾经也研发过的类似系统(军方的自有系统更注重战略上的训练和多兵种混合作战),在系统技术指标上是完全一致的,甚至提供了更多创新功能满足现代战争的需要。其二,我们惊喜地发现当年的人力资源测评系统开始广泛地应用于各大企业与培训公司,于是我们改良出了一个时代美兆用于企业人力资源测评的评价与训练系统(evaluation&trainingsystem),使参与测评的受训者可以通过战争游戏的方式获取他们身上各种企业所需要的评价指标(因为以西点军校的培训模式来看,众多商业案例与战争案例在策略、指标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通过这些评价指标经过时代美兆系统的数据挖掘,可以轻松地放入计算模型,获得实时的人力资源测评报告,而且每个参与人群因为其岗位不同,在战争游戏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同,因此不会出现不同岗位数据同质化的问题,同时因为游戏的实时性,参与者几乎都是根据下意识反应来完成任务,因此获得数据相当准确可靠,避免了传统计算机软件因为测评者的作弊而产生的假数据问题。
第2 章 人人都是天才,但是…… 第43节:若要做“天才”必要会细腻地观察生活(3)
这样一来,时代美兆当年就盈利了,不但面向部队系统应用的市场有所突破,可以将时代美兆高端、全面的技术发挥出来,同时在民用市场领域,特别是人力资源测评与培训领域,开辟出了一块新的战场。那一年,也才有了杭州、福州、上海、连云港等地的加盟商,而这些加盟商,普遍都是面向企业提供培训服务的机构。
由此可见,要想成为一个能在产品设计和服务架构领域的天才,就要像乔布斯、周鸿、扎克伯格那样,关注大众生活中的需求细节,这样才能将自己的技术对症下药地用在有需求的领域。
360就是个非常好的例子。如果真让我说360安全卫士或杀毒软件一定比其他杀毒、防火墙、安全软件技术上牛多少,我看未必,比如与卡巴斯基比较。然而,360安全卫士与杀毒的成功,是周鸿老师对中国一般电脑用户在需求细节上的精准把握,它操作简单、流程简单,针对系统升级、软件升级、木马防御、常规杀毒等常见问题用户却不知从何下手的需求,提供了针对性解决方案,突出的特点就是简单、高效、容易上手,并且配合了大量贴心的小工具(比如那个开机时间计算),这都是在用户体验细节上贴心、获取用户人心的功能,加之永远免费这个概念切中最广大基础网民的心理,因此,360整个产品体系才会变得那么有群众基础和市场,360的整个产品体系才会成为一个如同Apple系列产品一样够酷、够实用、够给力的好软件服务类产品。
若要成为一个技术天才和产品与服务设计的天才,仅仅关注技术本身是不够的,也许简单的技术就可以成就一个神奇的公司与无数成功的产品与服务,因为它们的设计者更懂用户体验,更会生活,更能从生活中发现那些最简单、最直接的百姓需求,并将他们“伺候”得舒舒服服,这一切,才是个真正的“天才”在创业中应该去做的事情!
第2 章 人人都是天才,但是…… 第44节:你挑着担我牵着马,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1)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在创业西天取经的路上,往往三个臭皮匠顶不止一个诸葛亮。就算你是天才,也不会有三个臭皮匠合在一起好使。
《西游记》中唱得好:你~~~挑着担~~~我~~~牵着马~~~~,你听,不是我又挑担又牵着马,更不是唐僧又骑着马又挑着担……我说这话的意思是,纵使你是天才觉得自己全能,也不如三个笨蛋合伙来得给力。是的,合伙人的机制如果用到创业中,非常给力。
取经路上唐僧叔叔的创业团队虽然说,核心创始团队需要一个核心的灵魂人物,要么是精神领袖,要么是技术牛人,要么是拥有万千牛哄哄的社会资源,要么干脆就是投资人本身,然而如果你就是其中的那个大拿,认为自己一个人就够了,剩下的都是打工的替我解决,那就错了。
如果你以为自己是神,那么你早晚得成仙。这意思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儿,早挂掉的几率太大了。因为术业有专攻,纵使你是那个核心,周围仍然需要几个辅助核心的合作者,共同来构建一个创业取经路上的战斗团队。
《西游记》故事给我们了一个很好的提示。
话说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核心是唐僧,他是灵魂人物,而且是精神领袖型的灵魂人物。可纵使他有大唐皇帝给的折子,纵使他能靠絮絮叨叨就把孙悟空烦死,纵使他有如来和观音罩着,纵使他长得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如果没了孙猴子、猪八戒和沙和尚,可能刚出大唐地界,唐僧叔叔就挂了。
如果没有悟空,那些牛鬼蛇神早已经把唐叔叔扒皮吃了上百回了,当然也有可能唐僧会中途放弃伟大的取经理想,直接还俗跟白骨精同居了,因为他没有火眼金睛看不出人皮妖心的她们。
如果没有八戒,取经的路上谁替唐叔叔解闷儿?你懂的,一个唠唠叨叨的爷们儿如果上路没有个伴儿,挺容易得自闭症的。话说如果没有八戒,我觉得唐僧也很可能饿死在取经路上,精神领袖一般脸皮儿薄,没有八戒,谁去负责蹭吃蹭喝?话说主动让唐僧吃喝的,不是妖魔鬼怪就是狐狸精,所以若没了猪八戒,真不知道唐僧的取经之路会不会止于饿死。
如果没有沙和尚,取经路上那么多行李谁扛?就唐僧那跟我似的小身板儿,如果自己扛着估摸没取到真经就已经上了西天了。如果让白龙马扛,也不行,扛着唐僧日夜奔波就已经很累了,再加一堆行李,白龙马一定因为早衰而提前牺牲在取经路上,最后唐僧叔叔也只能悲催地坐11路公共汽车了。
所以你看,取经路上艰难险阻九九八十一难,纵使唐僧大叔有如来和观音罩着,还是众人的精神领袖,可取经的核心团队中还是必须有会打会除妖的悟空,有负责扛包儿忍辱负重的沙和尚,有看着傻呵呵但陪着唐僧唠叨出损招的猪八戒,当然还有那个任劳任怨的白龙马。
为什么?唐僧是精神领袖,就像是这个核心团队的创始人与召集人,更像创业团队中把握这个产业高度和掌握产业高端资源的那个最核心,他靠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诱人的创业梦想、激情,将核心团队中的其他队员凝聚在一起,他是灵魂,但不是全部。纵使有行业大佬们(观音、如来、玉帝神马的)罩着他,但你放心,大佬们很忙,只能在你难以灭掉对手或者遇到天大困难时,他们才会出现,否则如何体现大佬之情怀?那些天庭神马的不过是我们创业团队的高级顾问,好钢用在刀刃上,如若唐僧大叔动不动就搬出大佬们,大佬们也忒不值钱了,人家又不是给你打工的,对不?所以,就算你是创业团队的核心,你有再牛的资源,也别动不动就搬出观音姐姐,你搬得出可你雇得起吗,何况,观音姐姐罩着的“小弟”多了,又没卖身给你!
第2 章 人人都是天才,但是…… 第45节:你挑着担我牵着马,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2)
悟空是团队中那个核心的技术领袖,技术活儿基本全靠他老人家了,这有点像创业团队中的那些技术大拿。核心技术往往是一个团队最强的拳头,要不小平爷爷都说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悟空七十二变十八般武艺,一对火眼金睛,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总而言之,是核心战斗力最强的那位,有他的存在,竞争对手才会真的敬畏你;有他的存在,竞争对手才会被打跑;有他的存在,你的理想才会进一步变成现实;有他的存在,你的世界才会稳定。你若会问,为何悟空没有成为团队核心?我只能说,有些悟空,过于钻研核心技术或营销本领,着实缺乏唐僧叔叔般的产业高度与视角,更缺乏巨大的人格魅力得以让观音这样的大佬出来罩着他,因此,孙猴子再牛,也不过是个干将,而非领袖,此乃将才与帅才之区别!
八戒是取经团队中的活宝,既能做市场,又能做公关,典型的对外型人才,说不定还是个好销售。总之,八戒一定是团队中的那个最会包装团队、最会营销、最会得瑟、最会厚着脸皮去把团队需求说出去的那位,这是典型的创业团队中那个能够帮助大家变现的人。正如我前面所说,没有八戒的公共关系、没有八戒的厚脸皮,唐僧早饿死在取经路上了。加之八戒马屁一流、能说会道(营销型人才的最大特点),完全可以在路途中给团队特别是内向的唐叔叔解闷儿,这对于一个内向的精神领袖,是多么的重要啊!
还有沙和尚,典型的内部管理型人才,特别一定是行政领域的大拿,真惹急了还能比划两下子,典型偏行政和内部管理的跨界型人才。为何这么说?你看这一路大包小包,几乎都是沙和尚扛着。沙和尚又懂得节省,一路上还能为团队核算节约不少成本。而且沙和尚心善,没猪八戒那么多小聪明,让这种人来做内部行政管理,最为合适不过。沙和尚同样是个膏药型的跨界人才(很多行政大拿都是如此),你真让他打架避祸两下,他也能起到保护师父的作用。你真让他厚着脸皮去真诚地要盘缠,他一样勉强可以,还透着那种出家人的真诚。
啊,对了,还有不怎么说话的白龙马,完全就是取经团队中那个精神领袖的助理,一路任劳任怨地伺候着唐僧,在危难之时挺身挡子弹,在路途漫漫的取经之路上让唐僧叔叔避免双腿疲劳,这就像创业团队中的那个领袖贴身助理,领袖疲劳的时候,他送上一杯暖暖的咖啡;领袖需要长途商务旅行时,他打理好一切细节;领袖发表观点时,他第一个掌声响起来我心更明白;当领袖遇到危难时,他是永远那个站在身边不离不弃的人。
读到这里,我相信所有读者都明白我的意思了吧?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也好,或众人拾柴火焰高也好,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唐僧纵使背景深厚,仍需要徒弟们的支撑,方可得到真经。
创业也如此,在创业取经的路上,纵使你聪颖过人,纵使“你爸是李刚”,但是路途漫漫,不被路上的牛鬼蛇神打死,也会被这远征的路途累死。所以那些一股独大的创始人,那些以为地球离开自己就不转的牛人,那些自视清高以为有钱就可以有人给你打工的神仙,最后都失败了。创业之路如同西天取经,好的核心创始团队才是王道。
纵使你开头只有一人,但作为精神领袖的你,总会慢慢地吸引同伴加入进来,先有悟空,后有八戒,再有沙和尚。
信唐僧,得永生,没错的,谁让罩着他的是观音姐姐和如来哥哥呢?!
第2 章 人人都是天才,但是…… 第46节:相似性格要不得,相似经历最给力(1)
相似性格要不得,相似经历最给力每当我们遇见性格相似聊得来的人,我们总是惊呼:哇,咱俩太像了!
也许做朋友,这是好事。但若做合伙人,或者生活中的另一半,用不了多日,你们的核心团队就会挂掉,你们的爱情就会崩溃。
这是为神马呢?相似容易让两个人迅速找到话题,貌似还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这没错。无数的交友经验告诉我,“你跟我太像了”或者“咱俩太像了”这句话一开口,接下来注定是滔滔不绝的你来我往,去寻找更多的相似点,如若过日子,此事必难成。
坏就坏在太像了。
见天儿照镜子你不烦吗?见天儿走大街上看见都是长着一个模样的主儿,你不烦吗?本来婚姻或者过日子就是平淡的事情,本来相濡以沫就缺少激情,再弄一完全一个德行的主儿,剩下的那点儿新鲜感也会被磨得荡然无存。
如果是合伙做生意或者创业,那更完蛋。
一旦遇到分歧,你俩绝对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你若沉默,他也沉默,都沉默,谁来打破沉默?你若冲动,他也冲动,都冲动,不如开个黑社会出去砸场子吧,创什么业?见天儿孙悟空跟唐僧打,别说取经,直接取命吧。
所以,太相似的人,无论从在一起恋爱的角度还是从在一起合伙创业的角度,都透着一丝危险、一丝早晚分家的信号,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也是不符合配对常规的。当然,太相似的人也有好处,那就是:做朋友有话说,天生就是默契。但貌似这两点好处,与创业无关,也与恋爱无染。然而,相似的经历很重要,这一点倒是形成凝聚力的关键,无论是创业团队还是恋爱之路。
相似的经历是比相似的两个人更具备话题性的,因为各自相似的经历必然引发诸多话题上的感慨,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从这一点上说,很和谐。经历相似的两个人,因为类似的过去,所以都会在很多经历过的问题上达成处理方式上的共识,这一点,又很和谐。经历相似的两个人,都会默默鼓励着对方不要再陷入之前的尴尬或者错误,这一点,超级给力。经历相似的两个人,遇到困难不是争吵,不是推诿,而是知道困难要一起度过,方法要一起找到,责任要一起承担,事情要一起完成。
第2 章 人人都是天才,但是…… 第47节:相似性格要不得,相似经历最给力(2)
喏,相似的经历会使走到一起的两个人相视一笑就如故却又不会太腻歪;相似的经历会使走到一起的爱人更珍惜现在;相似的经历会使走到一起的合伙人更珍惜取经路上的彼此与事业,因为彼此都曾见过成功他妈,却又都选择了成功他爸。
当然,除了相似的经历,差异化的性格也很重要,无论合伙,还是相爱。
差异化的性格其实与相似的两人正好相反,差异化容易打打闹闹,但只有小打小闹才会在恋爱中增进感情,俗话说,床头打架床尾合嘛,夫妻小打显恩爱,夫妻小闹显真情。
这种小打小闹,放在创业团队中依然给力。只有小摩擦小碰撞,才会督促我们正视自己、改正自己,使自己和对方在一起的合作更契合。小打小闹,既然能帮小夫妻摩擦出爱的小火花,一样能帮助创业团队通过这种方式的讨论与头脑风暴,摩擦出创意的火花(因为小的争执你总会绞尽脑汁说服对方,自然会完善自己的理论,而一旦发现自己都说不通自己,你自然接受了对方的理论)。
其实,差异化较比太相似的最大好处在于互补。你激进,他淡定,中和了;你外向,他内向,中和了;你创意无限,他冷静思考,又中和了。总而言之,和谐之美尽显,可不爽哉?俗话说,唯有忆苦,方能思甜!
俗话还说……所以,在组建创始团队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差异化,这是爱的火花。一定要关注相似的经历,曾经的伤痛让你们知道走到一起是为了什么,知道现在的一切是为了甜甜的未来在打拼!在创业取经之路上有这样的团队为伴,快哉!乐哉!爽哉!
第2 章 人人都是天才,但是…… 第48节:出名与现眼仅一步之遥(1)
出名与现眼仅一步之遥在取经的路上,我们会取得这样那样的小成就,可是这一切都是阶段性的,在那披荆斩棘通往创业真经的路上,神马都是浮云。
就像2006年的我们四个人,被称做“80后创业新贵”。其实,那个时候我们的创业,要么刚刚开始,要么还在途中,一切尚无定数。
谢谢媒体和关注我们的人,在我们刚刚开始和仍在披荆斩棘的时候,赐予我们厚爱,说心里话,叫我们情何以堪。
谢谢关心我们的朋友和帮助我们成长的你们,在我们扔在披荆斩棘的时候,让我们有机会通过当年的平台,认识了更多披荆斩棘仍在取经路上的朋友,一起并肩携手向前走,还多了一群快到山顶的创业老大哥们的支持,一切唯有感恩的心。
现在,回头看看那段经历,好悬,有益、有害,虽然利大于弊,但也曾险些迷失自己。
虽然人人都是天才,人人都会偶有小成就,然而出名与丢人现眼,只差一步……被关注就像被推上一个悬崖,高度有了,下面都在仰望你。
然而过于激动太得瑟站不稳,往前一步就摔死你。
跳舞跳得好的,平衡感强的,站得高也跳得美,掉不下来,那叫能耐。跳舞跳得不好的,还没学好就被推上去的,往前一步就会摔死,那叫现眼。
所以如果你赶上运气好,加上创业路上确实努力,你也一样有机会要么在行业中小得瑟一下,获得一点点小地位;要么在媒体上小得瑟一下,获得一点点群众基础。
然而这除了给你带来小荣誉、小成绩,也会给你带来小沉迷与小迷失。这就是在悬崖上起舞,很美也很悬。
当“80后创业新贵”之风袭来的时候,我和李想、高燃、戴志康一样不知所措地只能接受,还诚惶诚恐。当中央电视台的当红频道的当红节目向你发出你花钱想上都上不去的邀请时,如果有人还会拒绝,我一定手举着三炷香对您说:“大师,您果然道行圆满了!”如果各位看官对当年“80后创业新贵”之事依然认为我们是在炒作,我也只说这一次,你问我怎么上去的,你问李想,你问高燃,你问戴志康,得到的回答都一样:不知道。多送你七个字:我们也莫名其妙。
但无论你们怎么看待我、李想、戴志康和高燃,你也无法否认我们四个在工作中是绝对努力的,你只看得到电视里的,却看不到工作中的。毕竟我们不是艺人,艺人的工作是出镜,而我们的工作是让自己的团队更好地走下去,创造更多的价值,取得创业真经。
所以当时的我们,也都挺难以淡定的。采访来了,被推到悬崖上了,你得瑟有可能摔死,你不想在上面待着跳下来还是摔死。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我们不是不知道一个做企业的人本职工作是什么,但我们也知道某些电视台如果不是因为你企业出问题了的事情找上门来,你不迎过去,这就叫典型的给脸不要脸,以后还要不要在道上混啦?换做谁,也都会那么选择。
我不知道他们是否迷失过,关于当年被宣传之事,我们没有深入探讨过,就连和我经常见面的李想,也没有聊过这个问题。不过我确实是迷失过的。
这种迷失,不是说一个艺人会遇到的迷茫,而是,过多地应付媒体那边,你就没有时间应付公司这边。过多地应付公司那边,找上门来的媒体又怎么处理?同样力的作用还是相互的。
也许我们跟艺人似的,但你们要知道,这样被宣传,给我们几个公司节约了不少推广费用,播出的渠道还都挺给力!同时,我们能见到很多在悬崖顶上的人,同为悬崖“沦落”人,突然让我们有一个平台和机会与你曾经膜拜的人在一起聊天、沟通、学习,这是我们以前想都无法想的。更有意义的一点是,人更好招了,合作谈起来更容易有起点了,你懂的—品牌效应。
第2 章 人人都是天才,但是…… 第49节:出名与现眼仅一步之遥(2)
既然迷失过,既然活到了今天,自然是要有所取舍的。慢慢地,我们只能选择万一给脸不要脸但还不至于毁了我们的媒体来拒绝;慢慢地,我们需要让自己少睡一些,这样多余的时间既不耽误媒体,也不耽误工作。虽然这样很纠结,但这就是痛并快乐着的感觉;慢慢地,新的一轮其他宣传就会上来盖过80后创业的宣传;慢慢地,五年就这么熬过来了。
可我为什么说出名与现眼就差一步?很简单,在当下,如果你站在悬崖上,你喊什么都是对的,也就是说,就算不会跳舞的你慢慢找到感觉了,你掉不下去,下面山呼万岁顶礼膜拜。可你若一个闪失出了些问题,掉了下去,放心,大可放心,没人会扶你起来还帮你掸掸身上的土,下面当年顶礼膜拜你的,一人一脚踩死你,嘴里还得说着:“让你得瑟,现眼了吧?”幸好,无论外界怎么看待我,我觉得一路走来还是问心无愧的。
实话实说应该算是我的优点,但也应该是让出版社、媒体头疼的“缺点”。创业者谁也不是神,都是人,是人就总会犯错,一直努力的你,总会有机会因为小小的成就站上悬崖,我知道你会激动,我知道你会开心,我也知道你会不知所措,我也知道和风起舞的危险。然而,这是每一个创业者在取经路上都要准备面对的。
就算有一天,你站上悬崖,万众膜拜,要学会感恩。感恩送你上悬崖的人们帮你成长,感恩一起与你站在悬崖上的人帮你站得更稳,感恩悬崖下面的那些朋友,无论他们骂你、夸你,都是对你的关注与帮助。哪怕有一天,你偶尔遇见成功他妈一个闪失滑落崖下,被万众踩着骂,你也不要灰心,你就算爬着出来也要寻找成功他爸。就算他们把你踩得生疼站不起来,你也要咬着牙对自己说:“对,我是一个傻子,但谢谢你们,下一次再站上悬崖,一个傻子会让你们看到他也能把舞在悬崖上跳出精彩!”出名和现眼只差一步,真的现眼不是不会跳舞跌落崖下,而是你在那个高度跳舞还未能跳好,却还想爬得更高,祝贺你,一定失足落崖!
第2章结束了,送给各位一句话总结,“人人都是天才,但是……”能去西天取经的,一定是唐僧、悟空、八戒、沙僧这样的奇人,各怀绝技本领,各有各的精彩;能走上创业取经之路的我们,一定也是各有所长,不说人中奇才,也算个中高手。然而,西天取经的故事告诉我们,纵使你唐僧也好,悟空也罢,虽有观音、如来在后,仍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还需师徒四人齐心协力才可到达。所以,走在创业取经路上的我们,不管你是技术天才、营销能手抑或“李刚是你爸”,仍需要结伴而行,取长补短。单打独斗只能见到成功他妈,齐心协力方可与成功他爸一起,取得创业真经!阿弥陀佛~
首页 上一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