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细节决定成败

_4 汪中求 (当代)
如果各个方面工作都做到位了,我们在世界竞争力报告中的各项指标提高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杰出的策略必须加上杰出的执行才能奏效。
——H·格瑞斯特(美国企业家)
第七部分企业怎样戒烟
第一步,在第一次召开的干部会上,我宣布:“汪中求今天开始不抽烟,你们大家抽不抽我不管,我不抽烟,先做给你们看。我从上大学到现在一直在抽烟,但是从宣布之日起,不抽烟,我说到做到”。我把这个决定公开告诉大家,让大家监督我。但是,现在我还不完全限制别人抽烟,你现在抽烟,暂时我不管你。
第二步,过一段时间以后,我在全公司搞了一次支持戒烟的集体签名活动。工厂大门上挂上一条巨大的横幅,上书“防火人人有责,提倡人人戒烟”,全厂300多人,近200人在无统一号召的情况下在横幅上签名。同时,我们在大门外边2米处划上一条很醒目的黄线,也大书10个大字“重点防火单位,严禁吸烟”。为什么不以大门为界线呢?往大门外推出2米,并无禁烟的技术意义,但前移2米,在警示意义上就完全不同了。要知道,此前工厂的第一、二车间之间的通道上都有烟民扔下的烟蒂。
第三步,颁布一条纪律“不许流动吸烟”。工厂规定了3处吸烟区:一是老板的办公室,二是指定一处专为客户吸烟之所,第三处就只有厕所了。
第四步,才是“全厂禁止吸烟”,并将此条写进员工守则,连来公司的客户都同样做到。
戒烟对于企业管理本算不上大事,但有效操作、切实做到,就并非易事。必须小事当大事做,这样慢慢来,一步一步,越来越严,让员工慢慢习惯,最后达到你的严格管理的要求。
无视细节的企业,它的发展必定在粗糙的砾石中停滞。
——松下幸之助附录2:开个经销商会30多份文件[][][][]细 节 决 定 成 败[]附录2:开个经销商会30多份文件
开经销商会议是企业几乎每年都得进行至少一次的活动,但开好一个会,准备工作越细越好。一位清华大学在读EMBA学员,根据我主持召开的LF涂料公司经销商会,写了一篇“项目管理”的论文。以下是论文的节选,从中可知其中事情的巨细。
1项目实施背景
LF涂料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中高档建筑涂料、家具涂料、装修漆和胶粘剂等化工产品为一体的中外技术合作企业,是广东省中山市目前最大的装饰涂料生产基地。公司开办历史较长(九年),在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有相对稳定的客户170家,产品在行业口碑较好(处中上游水平),企业规模在涂料行业处第二梯队稍后位置(全国8000家涂料企业中装修涂料销量排名大约15-20名)。
2003年,对于LF涂料公司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转折年,公司在内部管理、人员结构上做出了重大的调整。公司顶住压力、锐意进取,仍然在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佳绩。为了促进公司与客户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并就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品牌规划、市场操作模式等方面与经销商达成共识,LF涂料公司精心筹办了本次经销商会。
此前的LF涂料经销商信心严重不足,主要原因是:第一,公司人员变动很大,原有的总经理、副总经理和总工程师7位全部撤出,新的总经理到位,经销商面对如此大的人事变动很紧张,尤其因为新任总经理对涂料行业不甚了解;第二,公司过去管理不到位,财务报表不准确,乔迁的新厂厂房工程造价含糊不清,产品定价不明确造成产品品种成本等重要资料不详,供应商不敢放心合作,因而要么委婉拒绝供货,要么变相提价,要么缩短付款周期,造成公司流动资金周转异常困难,加之原公司股东撤股,2位股东撤出,由公司分期付款,资金运作雪上加霜;第三,长期以来的管理缺陷使企业供货速度慢,处理问题周期长,加之民营企业长期以来的口头承诺习惯常常造成承诺不兑现,经销商看不清与公司合作的前景。
所以,这次经销商会对LF涂料公司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了通过这个大会重新燃起经销商的热情,树立内外部人士对LF涂料的信心,公司决定,整合公司力量,成立以总经理为首的会议准备项目管理小组,为即将召开的大会做好一切先期工作。
第七部分项目范围定义
经销商会从7月2日首次策划到7月26日代表报到,共25天时间,此间须完成以下主要任务:
办公大楼一楼装修两个主品牌的专卖店,为客户提供一个参考版本;
与产品配套的宣传品、促销品,必须先把两个主品牌的做出;
提出公司三年规划和下半年的营销计划;
提出公司的品牌规划方案和与产品配套的宣传品、促销品方案;
通过政府、银行、协会、新闻单位的烘托,反映出公司受社会各界的认可,尤其银行的大力支持暗示出公司的资金短缺问题基本解决;
通过会议的举办本身证明这支管理队伍的素质、能力,特别是细节的处理表现出公司“把小事做细”的工作风格;
精心设计主要负责人的讲话,消除经销商对高层的疑虑。
第七部分项目假定条件和风险评估
●假定条件
会议召开时,所有的计划中所邀请的嘉宾及经销商是能够按时参加的;
会议期间所涉及的两家宾馆将给予全力的支持;
本项目组成员拥有相关的技能并有可靠的时间,保障所从事本项目的有关工作;
本项目可能涉及的采购都是市场上可以取得并具有可靠的时间保证,即便有质量瑕疵,也可以由供应商及时解决;
对于会间散发的会议调查问卷,经销商将给予认真的对待并填写。
●风险评估
本项目在实施中可能存在以下风险:
部分嘉宾及经销商可能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按时到达甚至成行;
宾馆可能在客房预订及服务方面出现问题;
项目涉及的有关供应商未能按时交货或者货物有质量问题而又未能及时解决;
两个样板展厅不能及时完工;
预定在会间展示的网站设计、改造不能及时完成;
费用超支。
即便如此,我们的经销商会虽然说开得前所未有的好,但总结会上,我们仍然发现了诸多不足,觉得还是很多小事没有做细,总结报告列举了20条:
1、会务组未能在开会期间召开小型预备会议,确定当天或第二天工作内容、注意事项及负责人缺乏各种会议管理表格,例:业务人员与客户对应表、实到代表确认表、返程时间表、客户及会务组住宿安排表等,会后自由活动的详细分工不到位、不明确;
2、旅游日出游人数与计划人数严重不符,会务组未能在出游前晚最后确定人员;
3、客户人员调整住房、中途退会、离店等变动情况,大区经理未能及时通知会务组;
4、客户的亲属关系未注明,导致会务组将客户夫妻分房安排;客户亲属旅游安排也因人员上报不及时而疏漏;
5、会议内容分工的主要负责人不能随意换岗;特殊情况换岗需做好充分转接工作;
6、参会客户的姓名、性别、人数及着装码数等基本情况不清晰,导致会务组安排住宿及发放礼品难度加大;
7、每日用餐时应交代后续的相关安排,反复提示;
8、经销商发言的资料准备不充分,发言内容与幻灯资料不一致;
9、无专人引导或标识指引会议室位置及座位安排(特别是在会议第一天);
10、娱乐活动过于单调、无趣。晚间可考虑座谈会、放映营销参考片或其它形式的娱乐活动;
11、会刊没有认真、充分校稿;
12、调查问卷方面:
①因无明显标识“转反面”导致部分经销商未能全部填写问卷;
②对工程师的调查未注明前任和现任;
③问卷仍存在错别字;
④原定的发言代表未能参会,但与其发言有关的调查题没有及时从问卷上删除。
13、未安排同品牌经销商座谈;
14、未设计对会议主持人的评价调查;
15、机场、车站接站车中途改变路线未及时通报,让一批客人随车接公司内部人员的做法不妥;
16、极少数业务人员同客户一起消费时,处理不当,个人消费转嫁至公司;
17、吃喝娱乐占时偏多,费用也太高;
18、内部参会人员未一一明确,安排亦欠妥;
19、未及时提供与会代表通讯录;
20、会议筹划启动稍晚,造成专卖店布置及配置准备不充分。
一个组织应以满足顾客不断提高的要求为宗旨,以最高管理者为龙头,以全面参与为基础,以系统方法为手段,以定量方法为工具,以继续提升质量为目的,从而形成有效而高效的质量流动管理。
——爱德华·戴明经销商会准备工作文件
文件
编号文 件 名 称文件
编号文 件 名 称001会议筹备工作的通知017企业专题片解说词002邀请函018产品宣传资料清单003所需会议辅助资料的准备019产品包装清单004会场布置预案及人员配置020参会经销商名单0052个专卖店设计方案021会议预算表006专卖店用材清单及店内宣传品、促销品配置清单022会议期间交通车辆安排计划表007专卖店预算023快速增长的涂料市场专题演讲008筹备工作补充通知024公司2003-2005发展规划(董事长专题发言)009会议分工安排表025总经理主题报告010会议议程表026品牌规划方案专题发言011邀请嘉宾名单027自动配色调色系统专题发言012参会代表到站明细表028涂料企业广告配置专题发言013会议须知029部分地区成功经营模式介绍(专题发言)014参会家属安排030获奖经销商名单015会议主持人台词031会议准备和效果调查问卷016媒体报道用通稿032公司营销管理工作调查问卷附录
第七部分总经理必须做的事
总经理每天必须做的:
1总结自己一天的任务完成情况
2考虑明天应该做的主要工作
3了解至少一个片区销售拓展情况或进行相应的指导
4考虑一个公司的不足之处,并想出准备改善的方法与步骤
5记住公司一名员工的名字和其特点
6每天必须看的报表(产品进销存、银行存款等)
7考虑自己一天工作失误的地方
8自己一天工作完成的质量与效率是否还能提高
9应该批复的文件
10看一张有用的报纸
总经理每周必须做的:
1召开一次中层干部例会
2与一个主要职能部门进行一次座谈
3与一个你认为现在或将来是公司业务骨干的人交流或沟通一次
4向你的老板汇报一次工作
5对各个片区的销售进展总结一次
6召开一次与质量有关的办公会议
7纠正公司内部一个细节上的不正确做法
8检查上周纠正措施的落实情况
9进行一次自我总结(非正式)
10熟悉生产的一个环节
11整理自己的文件或书柜
12与一个非公司的朋友沟通
13了解相应的财务指标的变化
14与一个重要客户联络
15每周必须看的报表
16与一个经销商联系
17看一本杂志
18表扬一个你的骨干
总经理每旬必须做的:
1请一个不同的员工吃饭或喝茶
2与财务部沟通一次
3对一个片区的销售进行重点帮助
4拜会一个经销商
总经理每月必须做的:
1对各个片区的销售考核一次
2拜会一个重要客户
3自我考核一次
4月财务报表
5月生产情况
6月总体销售情况
7下月销售计划
8下月销售政策
9下月销售价格
10月质量改进情况
11读一本书
12了解职工的生活情况
13安排一次培训
14检查投诉处理情况
15根据成本核算,制定下月计划
16考核经销商一次
17对你的主要竞争对手考核一次
18去一个在管理方面有特长,但与本公司没有关系的企业
19有针对性地就一个管理财务指标做深入分析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20与老板沟通一次
总经理每季度必须做的:
1季度项目的考核
2组织一次体育比赛或活动
3人事考核
4应收账款的清理
5库存的盘点
6搜集全厂员工的建议
7对劳动效率进行一次考核或比赛
8表扬一批人员
总经理每半年必须做的:
1半年工作总结
2适当奖励一批人员
3对政策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考评一次
总经理每年必须做的:
1年终总结
2兑现给销售人员的承诺
3兑现给经销商的承诺
4兑现给自己的承诺
5下年度工作安排
6厂庆活动
7年度报表
8推出一种新产品
9召开一次职工大会
10回家一次附录4: 作者做客新华网与网友对话实录(节选)
第七部分作者做客新华网与网友对话实录(1)
(2004年1月18日10:00-11:00)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点击新华访谈。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当中,细节是很容易被人忽略的,然而它的作用又不可小看。资深的营销人汪中求先生用一本书告诉大家一个道理,《细节决定成败》。今天我们就和汪先生一起谈谈这本书,谈谈在营销和企业管理中细节的威力。您好,汪先生!
[汪中求]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您是怎么想到要写这样一本书或者是什么样的经历决定你要写?
[汪中求]最早我是做营销的,相对来说对营销比较专业一些。在做的过程当中就有一些体会和心得,也有效地做了一些总结,就写了一本书《营销人的自我营销》,主要谈我对营销的一些理解和感受。这里面就包含很多观点,可能是过去国外的、国内的一些专家没有涉及到的一些观点,其中就包括一个观点,把小事做细。
[汪中求]书出来以后,得到一些反馈,很多读者要求我把里面的一些观点整理出来,单独成篇,其中呼声比较高的就是把小事做细。我也有责任把自己体会比较深的东西跟大家交流一下,成书的时候,深感“细节”的重要,所以把书名改成了《细节决定成败》。
[主持人]从您的经历来看非常重视细节,要把小事做细,你觉得细节对做人、做事、做管理来说有什么意义?
[汪中求]目前我们所处的时候是一个迅猛发展的时代,很多大的决策或者是战略方针路线,我们认为都是非常正确的,而且现在确实是英才辈出,在这种情况下又有另外一种可能会出现,很多大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很对,但是具体落实下去以后就走样、变形,甚至会完全失败。这种情况我们见得非常多。
[汪中求]如果认真反观自己走的每一步路,会发现很多事我们自己没有做透。中国2003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是很高的,但同时还有一个数据很关键,就是中国的核心的竞争力并没有真正的、有效的、同步的提高,这应该说是一个隐忧。主要原因还是跟民族素质相关的一些方面,特别是在执行上面的一些差距,就是很多事做不到位,这样总的效果就不理想。
[汪中求]现在在西方非常强调执行力,所谓执行力就是在好的方针政策基础上如何做到位。我们国家更应该强调把细节做到位,细节做到位,执行力就不存在问题。这个概念或者说这种理念对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机构、每一个团队,甚至整个民族都是有必要谈一谈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说跟每个人都有关。
[主持人]有些网友不太同意你的看法。
[爱NIMEN!]我认为不是细节决定命运,对于企业而言是战略决定命运。
[老怪wgm]成功细中取,宝贵险中求。
[汪中求]关于战略和战术、宏观和微观,这之间的差别到底怎么掌握?我是这样认为的,应该从几个方面考虑:第一,任何一个公民能做的大事是非常少的,芸芸众生当中,能做大事的人特少,你我能给党中央提建议是不大可能的。从个人力量来讲都是很微弱的,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每一块,把自己岗位的事情做到位就OK了。从这个角度来说,绝大多数人都是做小事的。
第二,所谓大的战略,定战略的人,每一个团队、每一个民族或者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个核心在做这件事情,并不是说每一个人都参与制定宏伟的战略,大家的意愿会通过很多细节表现出来,但是真正确定这个战略的时候还是少数高层的人员去负责。一个企业发展也一样,一个企业战略是需要人来定,并不是每一个员工都是来做战略的。我是某一个单位的人,这个单位的战略我能左右吗?不能左右,每个人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对战略的一种支持。不要因为战略而废弃这种细节。
第三,现在社会有很多好的现象出现,同时也有一个不好的现象,中华民族在现阶段,我个人认为还是有一些浮躁的现象。这种浮躁会使人们不屑于去做小事,总觉得我最了不起。现在整个民族素质确实提高,但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做大事的,不去做小事,那整个社会就会越来越浮躁,整个社会的效率就会越来越低下。在日常生活中就会发现,很多小事没有人去做。我刚刚来的路上坐地铁,在地铁的车门上发现投诉电话号码。上面有四个投诉电话号码,一线和环线是不同的电话号码,白天和夜间是不同的投诉号码,其中两个号码还是带分机号的。公布投诉号码的目的是让坐地铁的乘客如果有问题能够迅速记下来,这是服务意识。但是一下公布四个电话号码,让乘客怎么能记住呢?这就是说你本来就没有打算让乘客记住。为了你的方便,投诉电话白天和晚上还要分开,一线和环线还要分开,那是你内部管理的问题,而不应该强加在乘客身上。这本是一个很小的事情,但是就是没有人去考虑,没有人认真去做。
[汪中求]这种问题我们每天都能发现。现在细节问题的重视应该到了一个非常需要重视的时代了,就是这个时代太需要强调这个了。
[主持人]您说中国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地执行。那么我们的企业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如何去保障不折不扣地执行呢?
第七部分作者做客新华网与网友对话实录(2)
[汪中求]我们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当年谈话中反复谈到一个词汇“解放思想”。现在很多事情本原的问题还是思想意识问题,首先思想上没有解决问题。我们有很好的战略,但是,没有很好地执行;有很好的制度,但是没有严格地实施。这个问题首先是个理念问题,大家就没有服从规则的意识。
[汪中求]中国思维的排序是情、理、法的排序。按道理来说,特别是欧美国家是一个法、理、情的排序。我们长期以来的思维定势就是这样,所以很多很硬性、刚性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视。德国的游行示威队伍在游行示威的过程当中,遇到红灯都会停下来,这个我们很难想象。我的同学在德国,在德国煮一个白水蛋,肯定要拿一个操作手册,我们觉得很可笑,但这是人家的一种习惯和规范。
[爱nimen!]细节是本的铺垫,本还是最重要的,我认为不是细节决定命运,对于企业而言,战略决定命运!如果一个战略发生错误,人们盲从地执行这个战略,那会不会造成更大的失误?
[汪中求]事实上比较起战术来讲,战略是一个大的东西,从战略的制定过程来说,它仍然是个小的东西,就是战略是怎么制定的?如果战略是拍脑袋的,一下子拍出一个大的决策,那就没有什么讨论的。战略决策是一个过程,这要经过若干个调查、研究、分析、评估等程序才能做出。不要把战略抽象去讲,如果战略制定的过程是很严密、科学的,也是很扣住细节的,这种战略犯错误的几率很小。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清楚战略是怎么制定的。
[汪中求]事实上我们要知道,作为一个高级管理阶层或者老板阶层、总经理阶层,他们应该抓的事情就是三件事:第一,制定和审核战略;第二,抓队伍的执行效率;第三,密切关注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主要层面在相对宏观一点的层面,至少是中观一点的层面,其中很重要的是战略问题。但是把战略解剖下来,它也是通过大量的数据搜集、分析、整理,最后通过解剖、反复比较、优化得出来的,这样失误的可能性相对来说就小了。
[汪中求]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如果作为一个普通的下层的员工也好或者说一个管理者也好,你很难断定战略是对的还是错的,很多东西在实施过程中无法确定它是对是错。从社会学意义来讲,很多东西的结论不是惟一的,它本无所谓对或错,只是有合适不合适,是不是更合适。就像某一个企业说的,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战略一开始也是这样的,如果一开始就提出来我是个雄才大略的人,我就开始对这个战略提出疑问,如果大家都去这么想问题,那再好的战略也会垮掉的。
[汪中求]当然曾经确实出现过战略的错误,但是绝大多数的战略错误原因还是细节没有做好,前面的调研、分析、解剖不到位。换句话说,从责任分析来说,真正战略错了也是上层负责,也不是你负责,我们应该把每个人该负的责任负起来,这个民族的力量就会非常强大。任何一个团队,任何一个民族的前进都要交很多学费的,不可能消灭为零。战略问题应该说不是每个人都反复思考的问题,应该考虑把这个岗位的事情做好了,如果站在自己的岗位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我想就可以了。
[主持人]你在这本书当中举了很多德国、日本的案例,我们知道德国人和日本人都是以精细、严谨甚至刻板闻名。那我们的企业员工如何去学习他们?从哪儿开始?
[汪中求]任何民族都有它自己的优势,我们一概而论说哪个民族就是优秀的,哪个民族就是劣等的,这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我们应该是以更博爱的心态来看待整个人类。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点,中华民族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有我们的优势地方,但是我们的文化在某些阶段看来不一定是有意义或者是有利的东西。西方国家,特别是德国、日本这样的民族,他们有一些我们所不欢迎或者不支持的概念,但是他们确实也有一些东西是我们很难做到而又必须学会的东西,比如严谨的态度。
[汪中求]现阶段的相对比较浮躁的心态跟三个内容有关系:第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相对来说一些抽象概念的东西多一点,很数据化的科学定律的东西少一些。还有中国人讨论问题,经常用一些概述来讨论,我从深圳过来问北京的一个朋友冷不冷?他就说挺冷的。那挺冷的到底是多冷?说不准确。事实上他就告诉我最冷的是零下3度,我就知道了。比如说中国的中医很少分析细菌或者是病毒,他根据血气、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来诊定。
[汪中求]第二,为什么这个时代显得特别浮躁?我觉得跟我们“文革”阶段相对来说过于禁锢有一定关系。从一个黑屋里面跑出来的一个人,跑的方向可能是乱跑,我们民族从过去的这种状态一旦冲出来以后,刚刚打开禁锢,有些事情方向性不明确,必然出现很多浮躁的东西,这种浮躁也许是成长的必然,不能用对不对来衡量,但是浮躁的现实是存在的。这种浮躁跟这段历史过于禁锢有一定关系。第三,现在的浮躁跟整个全民的教育,特别是舆论的诱导不到位或者是偏差有一定关系。比如邓小平曾经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讲过一句话,他说我们政府最大的一个失误就是教育重视的不够。当时理解这种教育不是反映学历教育或者是学生教育,而是指全民素质的教育。整个社会这种素质教育不到位或者导向出了一些问题。这些年来我们引导的东西是什么?暴富的、速效的、速成的,给社会感觉是必须是一夜致富,必须一夜成名。当然历史给了我们一部分人这样的机会,但是绝大多数人是不可能的,绝大多数的普通人还只能是过普通的生活,逐渐地推进自己,提高能力,获取自己的利益。
第七部分作者做客新华网与网友对话实录(3)
[主持人]在暴富或者一夜成名这方面,过分的夸大了,所以很多人就产生了一夜暴富的思想,产生了浮躁的情绪。汪先生在营销道路上走得非常好,在很多人眼里也算是很成功的人士,您是如何把握这个心态的?您觉得自己是暴富的那一族人吗?
[汪中求]首先成功的定义不需要去谈,因为很难界定,我不说我成功,但也不轻言失败。在我的每个生活阶段实现了我自己的价值或者说我承担了我的责任。我认为人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对某种责任是不是承担了。你从小学考上中学了,你就成功了,为人父、为人母,养育了子女,从这方面来说你就成功了——我是能承担责任的那种人。从富裕这个角度来讲,因为我是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时下海的,从经济意义上来讲会有一些收获,不是金领,也是高级白领吧。
[汪中求]从生活角度上看,我可能是个富人,从投资角度我是个穷人。我认为我的利益是靠我的一步步努力获得的,我的努力提高了我的能力,我的能力会帮助我换取利益。
[汪中求]你坚定地做一件事,做到位了,做成功了,社会自然不负于你,这是我朴素的一个认识。所以我不去追求所谓一夜暴富。至于其他方面的成功,关键看你的执着、你的努力程度。我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生最大的浪费是选择的浪费。
[汪中求]人不要太浮躁了,一下子想搞那个,一下子想搞这个,我觉得绝大多数人是不需要反复去寻找的,你看准一件事情,你就狠狠地扎下去做。我下海是比较晚的,我29岁下海的,从最基层的小业务员做起,经过自己的判断,然后就做下去。只要你咬定青山不放松,一直做下去,肯定会成功的。我跟我下面的员工或者是助手都讲,如果你跟我一样努力,你到我这个年龄的时候,绝对不亚于我现在的这种成功。
[主持人]您是29岁下海经商的,您不觉得下海也是一种选择吗?您当时29岁,您当时有把握自己这种投资是正确的吗?
[汪中求]最大的浪费是选择的浪费,并不能因为这句话,人生就不能作出选择。对我来说,我在1992年之前做过一些行业,最早我是做老师的,因为在教育系统里面做得比较出色,后来就被一个领导选拔出来给他当秘书,一下子就步入了机关管理阶层,比较通俗的说法,地位也就有了,这个时候是一个变化。那个时候的变化不是我的选择,那个时候的管理是比较死板的,就是安排你做什么就做什么。
[汪中求]1992年我的一个选择是因为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触动,当时领导培养我的方向是做宣传工作,以后可能到机关的宣传部做副部长或者部长。我不是说做宣传工作不好,听完南巡讲话以后,我觉得我应该调整一下。市场经济既然已来临,我就应该知道市场经济是怎么回事,这个时候对我来说就是一次选择。我们如果做了一个基本的选择以后,就不要反复地去淘汰,反复地去变。因为人生真正能做事的时间是不长的,30岁以前可能是在学习、调整、尝试的阶段,到了50岁以后,可能身体的原因、思维的原因、体力、精力的原因,又跟不上了。
[主持人]昨天汪先生在西单图书大厦进行了新书签售仪式,反响非常好,当时在场的读者纷纷向您提问。您觉得读者当中有三十个问题都是差不多的,怎么会在年轻人当中产生相近的问题呢?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汪中求]昨天有一批是在校大学生或者是刚刚走向社会工作的大学生,他们面对的迷茫的东西更多,他们需要大量的交流。虽然我不是专家,但我走过的路要比他们多,我比他们交出的学费要多得多,而他们是没有经历过的。从这个意义来讲,我的一些东西对他们会有一些帮助。昨天也有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他们也在回忆、在总结、在分析,所以他们也参与进来讨论。大厦的工作人员非常忙,很多人递条子,很多问题还是非常尖锐的。
[汪中求]有人提问,你那么强调细节,以后会不会出现目标的失误?如果我在一个单位不乱动,这个单位又不理想,那我不陷死在里面了吗?有很多这种担心,昨天收到的提问大概有50个,气氛还是比较热烈的。这种现象不是说我汪中求有多大的能耐在教导别人,而是我谈的问题或者书中提的一些观念已经引起大家的注意,用一句话说就是共鸣产生的。
[汪中求]这是一个好的现象,社会大众、公民、国民的素质在提高,大家的责任意识在加强,大家对政府的批评也好,他是有责任感才批评,如果连批评都不愿意,那就完全失去信心了。
[主持人]在过去的2003年度里,我们的生活当中有一些比较重大的公共灾难,比如刚刚发生的重庆井喷事故、衡阳大火、SARS等等,都造成比较重大的人员伤亡,这些伤亡产生是因为细节造成的吗?
[汪中求]具体情况,肯定有很多专家去做分析和评判。站在我的角度来讲,很多事情不能说跟细节没关系。比如重庆开县的井喷事故,我一看到这个新闻就想到几个问题,相信这个地方开发出来,肯定有一个选址的决策过程,这个决策一旦确定下来肯定有相关责任人签字。那这个责任人在签这个东西的时候就没有考虑到周边居民的问题吗?是不是该迁的都迁了呢?如果没迁的是怎么处理的?比如迁10公里,那10公里到20公里之间的居民怎么办?
第七部分作者做客新华网与网友对话实录(4)
[汪中求]任何事情都是有隐患的,气井周边的居民石油部门给过他们什么样的指导或者是培训?或者是简单的宣传?这些都是小事,都是细节。我看到新闻里,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处在中毒的状态下,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井喷的现场总有人吧,那井喷现场的这些人第一时间在干什么?这也是一个预警机制的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应该有几件事情同时考虑。
[汪中求]比如煤矿事故,几乎每个月都能听到,其中有很多问题我们是了解不透的,但是其中肯定有一种情况,上面文件下去了,但是下面没有执行,都不在乎,事情就不断出现。有些事连总理都很急,但是下面不急。这正好说明一个问题,决策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执行根本执行不下去,有些文件形同废纸。
[汪中求]比如衡阳大火,20名消防人员牺牲了,我们很难过,但是仔细想想,我们的消防队伍自己有没有失误的地方?从一个机构来讲,有没有一定的责任?平时的消防安全检查一直在做,消防部门经常在讲一句话,隐患险于明火。平时的工作做到位没有?有没想过去救火的路上有没有障碍物?水是不是及时接上去了?我们平时的细节做到哪儿去了?如果平时细节做得好,很可能这场灾难就能避免。即使没有这场灾难,平时工作就要做落实,不能光写一个罚款单就完了。
[汪中求]我们知道很多执法部门或者是管理部门就是不停地罚款,罚完款以后就不管了。不知道他们的服务意识在哪里?从管理机构,甚至是有些政府部门,都有一些严重的失误,这种细节上的马虎跟很多事故连续不断肯定是有联系的。
[吴阳雄]请谈谈如何培养出一个人对细节非常重视的习惯?
[汪中求]曾国藩就讲到他家庭里面的管理,著名的几个字叫做“书蔬鱼猪、早扫考宝”。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一开始是很勉强自己的,按照某一种步骤进行训练,这样习惯就自然了。我觉得现在每一个机构或者每一个团队都需要强调格式化,进入团队以后需要进行格式化,需要进行很多操作规范的培训,这个非常重要。现在很多东西都做出来了,但是没有很好地演练和培训。
[汪中求]我还在清华大学读书,上了一个课程,让大家拿一个报纸卷成的棒子,十个人伸出一个指头抬着,从齐眉的地方降到齐腰的地方。我们做了一个上午也做不出来,有一个规则就是所有人的手指不能离开棒子,这样大家都无意识地往上抬,只往上不往下,那这个棒子连摆平都难。做这个游戏的目的是表现团队合作。我想得到的是团队如何合作?其中有没有严谨的培训过程?假如两边放着有刻度的柱子,大家通过两分钟或者是五分钟的训练,把这个棒子放到一米七的位置,这样就下来了。
[汪中求]我们的管理,严格来说是很幼稚的。现在提出很多很高的管理理念,但孰不知我们最基本的管理训练都没有做。大量的企业员工新进来之后,简单的训练就是开开会,讲讲企业的历史,把制度布置下去,至于他手上做的事应该通过多长时间训练到位,该怎么做,没有。
[汪中求]举个例子,去年某一天,我在一个大学讲课,其中有一个班是财会班的学生。我当时把一张增值税发票复印当卷子发给他们,我出题,你们填一下。结果50个本科会计人员只有两个人填对了。这个作为练习无所谓,但是在企业做事,这样做就完了,你第一次错了我就很不高兴,第二次错了,我就觉得你这个人不行了,第三次错了,我可能就不用你了。我说的意思就是任何小事都需要训练,就是我说的团队需要格式化,员工需要训练。
[汪中求]欧洲国家做过一个研究,说一个20岁出头的青年学生进一个企业,从一般的管理干部到高级干部,到60岁退休,中间差不多40年时间的培养,这个培养过程大概需要付出多少费用呢?据说是75万英镑。我们做得就很简单,你进来了就先干吧,事实上这是有成本的。
[汪中求]如何把细节做好,最重要的,第一就是认识。第二就是训练。团队就是格式化。什么叫团队?我认为是经过格式化的模式,达到一定默契的队伍就叫团队,否则只能叫乌合之众,是不可能有战斗力的。所以必须非常严格地要求,格式化地操作。我们现在很多事就是因为意识不到位,事情做得非常粗糙。我手下有一个秘书,她刚刚给我当秘书时非常不舒服,觉得我这个人太过分了。
[汪中求]我对秘书交来的材料,对上面的错误我会有一种本能,就是第一眼发现的就是错误,一看见就打回去,我也不讲什么原因,你自己去看,你必须拿出一个没有错误的东西给我。我跟她认真谈心过一次,我跟她说,你想想,我汪中求不是很重要的,我是普通人,你也是普通人。但是汪中求在这个公司当总经理就很重要,因为这个企业花了比较高的代价来请我,这个岗位是很重要的,所以你必须对汪中求的事情很认真,这是不能马虎的。
[汪中求]我如果个人让你给我买饭,让你买排骨,你买成鱼了,那没有问题。但是公司让你做一页纸的东西你做成两页纸,那是不行的。很多事情你不去严格要求,不去训练,就会永远停在这个水平上。
[主持人]汪先生在平常工作中不仅对员工要求非常严格,对自己要求也非常严格,在这本书写的后序“不要原谅汪中求”,为什么这么苛刻的对待自己呢?
[汪中求]一个道理,我写的东西是我自己的一个总结和分析,不一定都是对的。我写《营销人的自我营销》一书的前言里面写了“宁讲错话,不讲假话”。我的观点不一定都是对的,但我说的东西是负责任的。
所有的事都有强烈的责任感,做事做到位的可能性就大。
[主持人]汪先生非常谦虚,事实上您今天的言论很精彩。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这是海尔集团张瑞敏先生的一句话。
[汪中求]我再送给网友一句话:做事不贪大,做人不计小。
[主持人]谢谢网友朋友们的参与,本次访谈到此结束。
第七部分后记(1)
(代后记)
刚刚出版的那本《营销人的自我营销》3个月竟连续加印4次,除内容有可资借鉴处之外,我想应该是这本书“宁讲错话,不讲假话”的态度得到了读者的认同。在直接或间接与我进行沟通的读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希望我在以后的著作或文章中,能把书中的一些观点一个个地做透。比较集中的要求是先好好讨论一下“把小事做细”。
的确,早在泰豪科技工作期间,当时的上司黄代放总裁就一直强调这个,使我受益良多;我南下做总经理以后,更深切地认识到“把小事做细”的重要;做顾问、做咨询、做演讲,我更是处处贩卖“把小事做细”的观点,得到了很多企业老总的认同。恰在此时,友人张建利先生告我,北京不少高科技公司都在热烈地讨论“企业管理中的细节”这一议题,只是苦于没有专题论著,于是,促成了我早些把这个题目展开来细做。
“书到用时方恨少”。当我把这个题目展开来,并且旁征博引般地议了一通后,便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功力不够。首先是“细节”从概念上难以层层递进地进行剖析;其次,虽然过去比较留心国内外一些引人注目的事,但真正引用起来,方知不能一一与作者联系上,留下“借了人家的不交租金”的遗憾;同时,细节是随着事物发展的进程而不断变化的,而人们对它的认识还受到事物发展进程的限制,本书名为《细节决定成败》,但只怕一些细节还没有做到位:所有这些,都不是“求读者原谅”一句话就能打发的。
虽然如此,如果本书的出版,能够引起社会对细节问题的广泛关注,能使人们在对细节的关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契机和方法,那汪中求的不被原谅也就值了。但愿如此,阿弥陀佛!
本书在出版过程中,新华社领导、新华出版社领导以及新华出版社编审卢瑞华老师给予了很大的指导和帮助,谨表示感谢!
本书在修订过程中,贾春峰教授(中宣部理论局原副局长、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崔俊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秘书长)、周浩然研究员(当代改革与发展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管理学家》杂志主编)、韩福荣教授(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岳庆平教授(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室副主任、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主任)、刘茂林教授(清华大学)、周晓柏先生(中国奥组委行政处长)、孙庆生先生(《企业管理》杂志社副社长)等有关专家给予了热心指导,也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同时,也向在本书出版和修订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给予热心支持的朋友们表示感谢!
第七部分后记(3)
汪中求
2004年3月10日
中国的贸易额只占世界贸易总额的4%,但引起的贸易纠纷却占15%。如果全球市场中的1个消费者对某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满意,会告诉另外6个人;如果不满意,则会告诉22个人。
——通用系统公司(General System Co.)第一代老板靠胆子,第二代老板靠路子。
第三代老板靠票子,第四代老板靠脑子。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
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的工作时间,90%以上是用在乘飞机巡视分店、与员工和客户交谈、阅读财务报表、召开星期六例会讨论一个又一个分店的具体运营情况上。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
——《老子》
索尼公司总裁出井伸之去拜访丰田公司,参观工厂的时候,他询问丰田的一位工程师:“你们的不良率是多少?”所得到的答案居然是:本公司没有“不良率”三个字。
首页 上一页 共4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