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十岁的心理学

金惠南(当代)
三十岁的心理学 作者:[韩] 金惠南
1.三十岁,被时间强行变为“大人”(1)
每天,我们都在一点点消耗上天给予我们的这段叫做“人生”的时间。就这样,那些已经消耗掉的时间在我们身上点点滴滴累积了下来。我们把这个累积下来的重量叫做“年龄值”。
  生活是“吝啬”的,吝啬到你刚好能数清自己年龄的时候,就得为自己的年龄付出代价。如果你跟弟弟吵架,就会听到父母说,“做哥哥就要有个做哥哥的样子”;如果还想像童年时一样嬉闹玩耍,就会听到有人说,“你都多大了,还疯疯癫癫的,像个孩子”。总之,只要你做出任何一点稍嫌幼稚的行为,就会有人绷着脸对你说,“跟你的年龄不相称”。说话做事要和年龄相称,这就是生活赋予我们的“年龄值”。
  面对“年龄值”,你心里难免会抱怨:为什么要这样呢?又不是我想长大才长大的。我根本没有要求过长大,是时间它随意地把我带到这里,把一些东西强加给我,之后又逼着我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要与这个年龄值相称。
  这种感觉在三十岁的时候最为明显。如果一个人只是被时间强行推到这个三十岁的边缘,被迫接受现实的安排,而不是真正地从内心中成长起来的话,这段时期就会成为他们倍感挣扎和矛盾的时期。因为你已经开始进入义务比权利大的时期,生活的重担开始渐渐压上肩头。
  ∴
  “年龄值”,其实是周围人对你的期待值。一直供你吃、供你住、供你穿的父母,看你成年了,就要求你说话做事与自己的年龄相称。这时的年龄值就是父母对这个年龄段的你的期待,期待你在各方面成熟和发展。
  人们经常说,“孩子要有孩子样,大人要有大人的样”。怎么区分孩子和大人呢,不光是看他年长还是年幼,而是看他的行为方式究竟是以自己为中心还是以现实为中心。换句话说,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的是孩子,按照现实原则行事的就是大人。所以,孩子如果想做什么事情而忍住不做,对现实的种种情况考虑得太周全、太有所顾忌的话,就会被说成是“小大人”。相反,如果大人把现实抛到脑后,一心想去做什么事情的话,就会被看做是“不懂事的孩子”,被认为是“幼稚”。
  因此,小孩子会把一切以“现实”为中心的大人想成凡夫俗子,认为他们是一群没有梦想、不懂浪漫、只关心现实的毫无趣味的人。大人呢,也被自己的年龄值压迫着,感到十分困惑。既然已经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顺应现实,不然就会被说成是与那个年龄不相称;可是,忠于现实的话又会被说成凡夫俗子。可见,对大人而言,正确对待周围人对年龄的期待值是多么重要,否则,就很容易迷失自己。
  也许更年轻一点的时候,你也会鄙视大人们“太现实了”,可是到了三十岁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被推到了现实面前,也要变成自己从前鄙视的“凡夫俗子”了。这种改变会狠狠敲击着你,因为从前一直都自以为是有梦想、浪漫、有趣味的人,现在却不得不向现实低头。这是一个梦想和现实最容易发生冲突的敏感期。当你从凡事以快乐、梦想为追求的“孩子”变成一个为生存苦苦挣扎的“俗人”,首先就得经历深刻的自我失望。因为,这时你将看到与小时候的梦想完全不同的现实,以及不符合自我期待的自己。假如你怀揣着“财富与成功”的梦想,这时你会发现,等待你的是弱肉强食的冷酷现实;假如你怀揣着“自由与平等”的梦想,这时你会发现,等待你的是充满贪欲、嫉妒,充满竞争的现实。如果不适应这个有着冷酷和不合理现实的环境,人随时都可能成为人生的失败者,被按照既有规则运转的社会抛弃。
1.三十岁,被时间强行变为“大人”(2)
大人要这样要那样、大人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这是人们从成年的那一瞬间起,就要面对的命题,也是被社会与他人赋予的一种使命。人们期待从大人那里得到很多东西。长大成人了,父母和周围人就会催促着你结婚,组建自己的家庭;等你结婚了,长辈又开始期待着抱孙子。这时,你还需要给自己的家庭提供各种保障,所以得有一份好工作,好好挣钱。只有这样,人们才会肯定道: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人嘛。
  大人还必须明了成功之道;大人需要摆平一切,从荆棘中找出正确的生活之道。举个例子,一个小女孩儿哧溜溜地跑过来问我一个问题。我说:“这个我也不清楚。”“大人怎么连这个都不懂”,小女孩儿扔下这么一句话扭头就走了。“大人也不可能什么都懂啊!”我气呼呼地冲着她喊了一句,心里还是觉得有点难为情,因为我自己心里也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大人就应该什么都懂。
  三十岁意味着一种生活的结束,也标志着另一种生活的开始。
  一扇门关闭,一扇门开启,在从前那扇门中,你可以像那个小女孩儿一样,一边期望从大人那里得到知识和安全感,一边嘲笑他们也有无知软弱的时候;在刚刚开启的这扇门中,你就必须实现真正的独立,斩断对父母的依赖,独立经营自己的人生,还得为其他人提供保护和保障。
  大人不可以轻易动摇或动怒,随时都要保持理性,并能对所发生的事情做出合理的判断;与之相反,小孩子犯错却是可以原谅的,而且小孩子偶尔犯错也会显得更可爱。但是成年后他们同样会失去这种权利。成年后你不能因感情用事而做出错误的判断;也不能为一些小事情表现得过于高兴或过于激动;甚至有时还必须为一些失误承担法律责任。自古以来,这个社会对大人的要求就是:稳重,懂得克制感情,要喜怒不形于色,再伤心也不能在别人面前流眼泪。总之,在所有的事情上,大人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禁忌。
  就像上面所说,从三十岁这一刻起,我们真正成年了,就会受到很多制约。小时候,在我们的眼里,大人就是个子高高、力量很大、无所不能的人,所以一直渴望自己快点长大。但当自己真的长大成人后才知道,事实与儿时的想象截然不同。世界允许我们放开拳脚、大显身手,却又在所有的事情上都要附加上条件。这也就是为什么,童年时人们都想快点长大,一旦长大后却又渴望回到童年。尤其在三十岁这一转型期,有很多人突然想回身投入父母的怀抱,寻找保护;或者喜欢“装嫩”,赖着不想成熟,想用比别人更低的姿态来躲避现实的冲击。人们之所以渴望回归孩子的世界,就是不敢面对激烈的竞争和相互倾轧的现实。
  
2.没什么特别开心的,也没什么特别伤心的(1)
基范今天觉得很累,四肢瘫软,回家后洗都不想洗,一下子就躺倒在床上。里屋的人们在看电视剧,很开心地笑着。“整天都是那种幼稚到极点的节目,真不知道有什么意思……”基范躺在床上,思绪飘忽不定起来。白天有一个朋友打电话过来,随便找了个理由拒绝掉了。见了面就要喝酒,就要聊起女孩。那家伙还真不嫌烦,每次交个女朋友都要大造声势。在我眼里女孩儿都是一个样儿。现在还在追求真爱,看来那家伙依然幼稚得不轻啊,离成熟还远着呢。还在上大学的妹妹在旁边跟朋友打电话,一直打个不停。是啊,学生时期是最好的时光,等进入社会的话就什么特殊福利都没有了。你以为这世界是什么样的啊,都是那个样儿。能找乐的时候就尽量地找乐吧。
  像基范这样子,每天在公司里做着同样的事情,觉得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获得对未来的保障。看着那些曾经有能力、有前景的前辈也在一瞬间被公司炒鱿鱼,不得不为了维持生计而受苦受累,基范不禁对自己的前程也担忧起来。
  当然,的确没什么开心的事,但也没什么特别郁闷的,偶尔还会有一些有趣的事发生。问题是,基范现在对生活不抱任何期待了。就拿爱情来说,基范也谈过几次恋爱,但他实在忍受不了女孩儿的善变;至于结婚,那也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所以,他觉得等到一定的时候直接结婚就可以了,反正爱情又不管饭。
  基范的朋友们笑他是一个“小老头”。因为他老是对那些向自己诉苦的朋友们说,这世上根本就没什么特别开心的事儿,也没什么特别伤心的事儿。按照基范的说法,这世上的事情,开心只不过是一会儿,伤心也只不过是一会儿,何必那么在乎呢?就这么过完一生然后死去,这就是我们的人生啊。朋友们问基范:“那你活着有什么意思啊?”这时基范就会反问那些朋友:“那你们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他认为把本来就没有意思的东西,硬要说成有意思,那就是一种虚情假意和伪善。每当被问到“那你为什么要活着”时,基范就会像已经过完此生的人一样回答:“因为出生在这个世上了,就这么过完一辈子,然后离开呗。”
  基范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期待,但说起来他也没什么问题。他诚实、能力突出,受到单位认可,而且跟朋友的关系也不错,就是常常觉得心里空荡荡的,感到空虚,对世界也没有了好奇心和兴趣。
  最近,有很多三十岁左右的人像基范一样,对人生持冷眼旁观的态度。对他们来说,世界就是那么回事儿,大家谁也好不到哪儿去,所以不能有太多的期待,也不能太相信别人。他们固执地认为,世上能够信得过的只有自己,人只不过是为了不比别人落后而每日操劳的可怜存在。
  事实上,基范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看待这个世界的。他出生在中产阶级家庭,成长之路上也没有经历过任何风浪。认真、刻苦学习的他,在青春期也有过一时的彷徨,但也没发展到让人担心的程度。而且他一直都是父母的骄傲。
  基范的梦想是当一名律师,挣好多钱,开进口车,像电影里的人物一样潇洒地生活。父母也暗中期待着他能够考上法学院。但上了高中之后,他的成绩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好。不管怎样,虽然他最后没能如愿以偿考上法学院,但还是考上了其他人都羡慕不已的好大学。刚开始,他因为不喜欢所学的课程而难以适应大学生活,但后来大学生活也还算过得不错。问题是,大学毕业之后,他吃了不少苦头才找到一份工作,而且挣的钱也不够他自己花。但社会生活没那么简单,一方面人们还不认可他;另一方面,父母们对已经成年的儿子,也不像以前那样事事关照了。
2.没什么特别开心的,也没什么特别伤心的(2)
因此,基范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他不是为了这样的生活而拼命努力的。一切都很空虚,未来也没有保障。一想到自己也会像父母一样结婚、生子,要过那种被人追赶似的生活,基范立即就觉得胸闷起来。本来他想拥有与众不同的精彩人生,结果弄到最后,他来到世上好像就是为了结婚生子、播撒自己的基因似的。这么一想,所有的事情对基范来说就都变得无趣了,他再也不想为种种琐事而努力了。
  基范并不是缺乏感情,而是因为害怕感情,才一直处在压制自己感情的状态。他不想因为对世界和人生抱有太多期待而受到挫折和伤害,更不想反复经受这样的挫折与失望。但仔细一想,他并不是对人生无所期待,反而是期待得太多了。说起来,这是一种“回避和退行”的防御机制。为了防御可能遭受的挫折和伤害,他试图与危险的状况或对象保持一种安全的距离,并由此退行到“对人生和世界不抱希望和期待”的状态。
  处在21世纪的世界,我们每天都在梦想和现实的差距中饱受煎熬。拥有梦想本来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思,充满希望。可是现在,我们的梦想通过电影、电视剧*裸地展现在眼前,不仅如此,还不断有声音告诉你,“这不是梦,只要有钱和能力就能抓住它们”。于是,人们越来越不能忍受现有生活的平庸。在这种诱惑之下,想让人们放弃对梦幻生活的追求、安于现实生活也越来越难。
  处于三十岁边缘的这拨人,从小就浸淫在各种电影或广告文化之中,对华丽的生活已经相当熟悉了。只是一旦他们长大成人之后才发现,现实生活与想象实在相差太远了。确实,人们也知道通过影像看到的只是幻象,但这些幻象一路跟随我们,无时无刻不充斥于生活之中,所以一时间想放弃幻想也并非易事。相对于那些华丽的影像来说,现实看起来极为寒酸。而无法实现幻想所引发的挫折感与愤怒,会让我们在现实中变得更加消沉。就像《伊索寓言》中的狐狸,他在摘葡萄失败后说了句:“这葡萄没熟,肯定是酸的。”因为吃不到葡萄,狐狸就安慰自己说,谁会吃那么酸的葡萄啊?追求不到梦幻生活的人们,也是如此,一边说着谁稀罕那样的生活啊,一边再也鼓不起勇气去奋斗了,只留下心灰意冷。
  没什么开心的事,但也没什么伤心的事,基范的这种心理其实属于倦怠。倦怠是我们过于理想化、不切实际时产生的情绪。如果我们所处的现实环境与理想比起来显得过于寒酸,那么任何东西都无法满足我们,而且我们还会轻视或逃避所有的外来刺激,变得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无精打采,也就是那种没什么特别开心的事,也没什么特别伤心的事的状态。
  当然,像基范这样过日子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也许,比起不断地追求欲望,不断地失败,不断地遭受挫折,这是一种更加方便和安全的生活方式。但情绪总有爆发的一刻。被压抑的情绪,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就会以愤怒或其他的形式显露出来。这就好比说,基范是在自己内心埋下了一个不知何时会爆炸的炸弹。其实,他没有明白人生中最重要的真理——幸福来自琐碎的事情,因小事也能哭和笑的人才能够活出更加丰富、有趣的人生。
  要是你也像基范一样,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的话,那你就很有必要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想想自己是不是对人生期待得过多,或者是把高兴局限在成功后别人喝彩的时候……
  如果遇到事情明明也会高兴或者痛苦,那就请你充分享受那一刻:抛开杂念和顾虑,尽情地笑,尽情地悲伤,尽情地哭泣。当然,基范所说的没错,一切都会在瞬间逝去,但生活的乐趣其实就在于那个瞬间,而人生的妙趣也就在于充分享受每一个这样的瞬间。
  
3.不顺心的人们,不称心的世界
跟患者面谈时常会听他们说,“真是无法理解”“我不会那样的……”之类的话。他们希望世上所有人都合乎自己的心意,希望别人的想法都跟自己差不多,不用特意去解释什么就能够心灵相通。也正因为如此,对不顺自己心意的人们,他们会感到格外失望和愤怒。他们特别想读懂别人的心理,却又往往按照自己的逻辑去解读别人的内心和想法。
  直到现在智友也无法理解自己的朋友。“我已经说过我遇到困难了,而且心情不好,她怎么还能在我面前这样兴高采烈地谈起自己的恋爱故事呢?我从来不会那样……”她暗中有种遭到背叛的感觉,感到十分愤慨。有时候她评价单位的上司也一样,“作为上司至少得起个模范带头作用吧。我搬着一大箱重物,他却抄着手,在一边轻闲地站着!”一想到这些,智友就变得更加恼火,连陈年往事也层出不穷地浮现在脑海里。“妈妈也一样。作为母亲至少应该在女儿累得连饭都咽不下去的时候,在旁边照顾才行啊。怎么可以把商店交给我,自己却跑出去旅行呢?而且为了看商店还要让我向公司请假!”她越想越生气,越想越愤慨——世界为什么会这样?人们为什么会这样?
  仔细研究智友所说的话,就可以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作为……至少”或“换我的话就会……”。智友还有一种习惯,就是认为别人的情绪都跟自己有关。一旦公司的上司有点生气的话,她就会想“是不是我的缘故呢”“肯定是因为我发火”,自己把自己推进烦恼的旋涡之中。这种做法其实是按照自己的逻辑来推理别人的想法,有时候并不适用。这世上到底能有多少人和自己的想法一致呢?的确会有,但不管怎么相似,只要双方稍微加深一些了解就会发现彼此不相同的那一面。因此,用自己的喜好和逻辑去要求或者推理别人都是不合理的。
  人们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灵魂,各自脸庞上都刻着属于自己的经历与往事。我们会碰见许许多多不同的灵魂,相互观望对方的脸庞,我们可以从彼此的眼神和脸上的每一条纹路里读到曾经的故事。在这过程中,爱与恨,开心与伤心,幸福与不幸都会像染料一样混杂在一起,把我们的生活绘制成一幅意味深长的画作。
  当然,可能我们也碰见过跟自己想法一样的人。比如,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那时,妈妈把我们抱在怀里。我们笑,妈妈也开心;我们生病,妈妈会为我们伤心、焦虑;我们哭,妈妈马上就会知道我们到底是肚子饿了还是尿了裤子。但很可惜,那种幸福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
  说到底,在无意识当中我们依然在留恋过去,固执地认为互相爱护就要完美一致、毫无差异。所以,恋人、夫妇、父母与子女之间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而大吵大闹。人们无法理解,为什么我深爱着的人竟然和我如此不同,甚至因此感到愤怒,感到绝望。
  此时,我们需要做一个逆向思考。假如世上的人都和自己一样,真的会那么好吗?不好。如果是那样,这世上的任何人都无法帮你矫正内心的矛盾与不和谐,你也无法发现只属于你自己的特点。当你无法发现自己与他人的分别时,就会最终在生活中失去自己。
  幸亏,这世上的人都是如此不同,我们才可以持续地从他人身上找到新鲜感;并在不断的新发现中享受幸福;还可以在互补与相互忠告中成长,与多样的人群建立变化不定的关系,并在此关系中享受人生的快乐。
  当然,理解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在接受他人时会有种自己的领域被侵犯、被占领的不安,强求他人认同自己的想法时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反之,如果互不强求,而是互相认同、互相接受的话,我们的私人世界不但不会被侵犯,还会变得更加宽敞。承认、接受多样性会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宽敞,更加富有弹性。
  在理解别人之前,我们得先站在他人的立场想一下。这会让我们一直感到不安的因素全部消失。我们对对方的了解太少,所以才会感到不安和害怕。如果我们能够仔细观察对方,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一下的话,就会理解既不同又有些相似的他,就可以消除不安,享受彼此间的差异,建立沟通顺畅的人脉关系。
  
4.为什么我总感到莫名的不安?(1)
我一直认为自己过着极其正常、平凡的生活,但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有种毫无理由的不安向我袭来。忽然之间,我不再是小孩子了,我得自己承担一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银周已经三十一岁了,家里人都为她的终身大事而心急如焚,但她却对结婚没什么太大的渴望,反倒是更想成为公司认可的女强人。当然,大方、积极的她已经在公司被视为前途无量的重点培养对象了。
  可是不久前,一个新人的企划案赢得了公司领导的信任,而银周的企划案则榜上无名。以前也有过这样的事情,当时她虽然不高兴,也觉得有点伤自尊,但还可以坦然地向对方祝贺然后笑着离开。但这次不同,上司虽然也称赞银周的企划案非常不错,可是她一句都听不进去,反倒有一种无法抑制的不安涌上心头。
  自从这件事发生以来,银周发现自己很难与别人对视,特别是在上司面前很容易脸红,而且一边心跳加快,一边冒冷汗。就连在他人面前发表意见时银周也会非常紧张,手心出汗,有时还会有一种想逃避的冲动。就像小孩子一样,她会被一句话弄得手足无措,异常焦虑,连坐地铁时也会感到非常憋气。她自己也不理解,为什么和朋友说话时也会窘怕,为什么对一丁点儿的事情都这么敏感,连她自己都觉得自己这样子很傻。
  和银周一样,成年后被一种毫无理由的不安感困扰的人非常多。其实,不安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从前,再苦再累的事情也能坚强地挺过去,现在却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感到焦躁和不安,而且在别人面前表现得畏首畏尾,对生活越来越没有信心。更糟的是,明知道不该这样,但还是会像小孩做下丢人的事情一样,生怕别人知道,满脑子充斥着不安和害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生活中谁都会有感到不安的时候。在考试和面试时我们会感到不安,有时还会有毫无理由的不安。不安在精神分析学上大都是指“预期不安”,即不知什么时候会发生可怕的事情,是在无意识中油然而生的一种警告。理解了不安的原因,就应该在感到不安的同时学会适应这种不安、应对这种不安。想一想,考试前小孩子若感觉不到不安,他能好好学习吗?这种在我们可承受范围内的适当的不安,可以让我们有能力应对更大的事情发生。
  问题是,某一天我们可能会遇到突如其来的超出承受范围的不安。通常,这种不安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因为中老年人会在成长过程中解决很多矛盾,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其精神构造会达到一定程度的相对稳定和均衡。
  因为一直过着平坦的生活,银周通常都很自信。
  不过,在儿时,她有一个非常伤心的记忆,在小学三年级时的一次讨论课上,她做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发言。平日里就非常苛刻的老师当众之下对她说:“你是不是傻瓜啊?”她立即变得满脸通红,觉得无比丢脸。从那以后,孩子们一见到她就笑她是傻瓜。于是,上学对她而言,也就成了一件比死还难受的事情。家里人也批评她,“就是因为你连话都说不清楚才会这样的”。就像这样,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因为很小的事情受到伤害。到了读四年级时银周下定决心,再也不会让别人叫她傻瓜。
  银周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会处理自己的事情,而且不喜欢输给别人,所以,在兄弟姐妹当中她的学习成绩是最好的。她能这么努力,一方面取决于她的性格,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儿时受到的心理冲击。十岁时所经受的侮辱、自己的丢脸以及别人的冷落,都深深地烙在她的心里。她下定决心再也不要重蹈覆辙,并一直为此努力,因而她的能力也得到了肯定。但这次企划案遭遇失败的经历,让她回想起了儿时的伤心记忆,大大刺激了她的羞耻心。
4.为什么我总感到莫名的不安?(2)
况且,银周最近一直都被危机感笼罩着,不光是家里人带给她的压力,跟她关系要好的同事们也一直追问她什么时候结婚,这在无形中给她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一个女人到了三十岁还没有结婚,或没有可以结婚的对象,周围的人是不会放任你不管的。如果不是当事人,很难体会这种压力有多么可怕。到了这时,银周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该以怎样的姿态生活下去。就在她彷徨的时候,她的企划案又遭到了拒绝,真可谓雪上加霜啊。她坚持认为这件事情已经暴露出了自己的极限与无能。而且她还把问题归咎于自己能力欠缺,因而在竞争中输给了对手。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她不由得想起了小时候曾经受到侮辱的往事,再加上现今的压力,她重新陷入了深深的不安。
  在集体意识浓厚的国家,担心在集体生活中出丑或被炒鱿鱼的恐惧心理极为普遍,恰恰是这种心理加重了银周的不安。她生怕自己又会像儿时那样,在出丑后被冷落,甚至被淘汰出局。她自己也意识到这是过度忧虑,很不正常,但就是无法抑制自己不安的感觉。当人们被莫名的强迫观念所控制时,比起渴望成功的意志,害怕被淘汰或失败的恐惧感会更强烈,抱着这样的心理,人们是很难在工作和人生中找到快乐和意义的。
  其实,很多上班族都被慢性抑郁症折磨着。
  从性质上来说,单位和公司都是有组织性的小社会,是不同年龄的人在一起追求各自利益的小集团,所以,不同年龄段的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冲突。而且,单位是按照一定的规则运行的集体,根据支付给员工的报酬的不同,它也不同程度地控制着个体的时间和能力。
  三十岁的年轻人在单位里的处境比较尴尬,比起充满新鲜感的二十多岁的人,他们多了一些老成,比起拥有决定权的上司,他们的力量又比较弱小。所以,他们一边要引导和带领新职员,一边要辅佐和帮助管理经营者。与上述规则不相符的是,单位支付给他们的报酬不是最多的,但却最大程度地占有他们的时间和能力。所以,他们对单位而言,是性价比最高的一群员工,付出最多,得到的却不是最多。根据“职位和压力相关关系研究”,压力最大的职位不是掌握最终决定权的决策层,而是处理实务最多,却没有最终决定权的中间职位,这些人夹在中间,压力是巨大的。所以,三十岁的人通常会很疲惫,常常有种无力感。
  ∴
  人生第一次经历内心挣扎,大概是在青春期的时候。过了青春期,在成人后同样也会经历内心的挣扎。可能大人经历的挣扎会比小孩子更多。那是因为任何成年人都可能像银周一样,有很多尚未解决的矛盾,再加上当下所面临的现实矛盾,他们的内心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挣扎和矛盾。
  此外,成年人还多出了一种负担。那就是作为大人必须面对的命题——身为大人就一定要像大人一样坚定地解决所有问题。所以,大人往往无法袒露自己内心的矛盾,由此也会错失释放伤感和解决矛盾的机会。这也是人们成年后,诸如预期不安等神经症状会增多的原因。
  大人不一定每时每刻都能保持坚强,大人也很容易受伤,很容易伤感。我们必须得承认这一点,必须得诚实地面对自己。银周认为对小事情感到不安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情,怀揣这样的心理,自然绝对无法消除不安。
  ∴
  生活中谁都可能感到不安。这时,我们如果硬要阻止不安的话,不安感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变越大。当它膨胀到一定程度后,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消退。大部分的不安感不会维持太久,也不会像预期的那样有大事发生。
  谁都经历过一次以上的不安,所以千万不要害怕不安,其实不安的根源始终都在我们的心里。好好想一想,弄清自己为什么感到不安。银周之所以感到强烈的不安,是因为想起了儿时出丑、恐惧的经历,并把那段经历与现在的不安联系在了一起。认识到了这一点之后,每当不安袭来时,银周就会安慰自己说:“现在不是小时候了,那种丢人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了。”与此同时,她的不安也就离她而去了。
  所以,不惧怕不安,正视不安是驱散不安的第一步。
  
5.爱,不可求的理由(1)
爱情是从将对方理想化开始的,每个人都拥有梦中情人。
  我们先有初恋,初恋结束后会与很多人约会,然后与真正相爱的人相遇,这是慢慢放弃梦中情人和爱情幻想的过程。在与很多人相遇和分手的过程中,我们会认识到:我们都是受伤的灵魂,都是不完美的人,在承认并接受这一切的过程中,我们的爱情之路会越走越好。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梦中情人和完美爱人,往往是自己内心某一面的投射,是我们想要通过别的人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因此,在现实中这样的人往往是不存在的,或者说这种形象是很容易幻灭的。
  朋友不是完美的人,我们都知道这个道理,而且我们都能够容忍这些朋友,也会因为自己的这些现实感而自豪。但对于爱情,我们却固执地追求理想中的完美样子。而且越是自称对爱情没有幻想的人越是执著于完美的爱情。
  阿兰?德波顿的小说《爱情笔记》中的女主人公克罗伊就是这样。有一天,克罗伊趁爱人洗澡的时候,特意准备了早餐,但在爱人真被感动时,她却说:“你别太高兴。这没什么特别的,我每个周末都会这么吃。”
  这确实是个谎言。如德波顿所讲,克罗伊嘲笑所谓的浪漫,排斥感性的东西,认为官腔的态度安全,但她心中的所愿却恰恰相反。她其实是个理想主义者,喜欢付出,对自己嘴上所排斥的所有东西都拥有热爱之心。这就是典型的“心理距离”和安全感在作怪,害怕别人洞悉自己真正的想法。
  ∴
  还记得某人曾对你说“我爱你”的那一瞬间吗?那句话可以唤醒我们内心深处沉睡已久的渴望。在爱情这一“格”里,我们梦想与某人成为完整的一体;梦想着自己再也不会孤单,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将得到理解,并且成为对方心里面最重要的人。
  小时候,我们曾在母亲的怀里得到绝对的爱,有一种与母亲融为一体的感觉,因此当我们遇见相爱的人时,这种感觉就会像火花一样重新燃起。每当我们陷入爱情,这些完美的体会就会与幼时温馨、幸福的记忆混合成一种眷恋,向我们袭来。
  所以,当我们与人相爱时,就会产生一种期待与激动,以为对方可以满足我们所有的期望。但随着相爱的时间越来越长,我们会发现对方并不是完美的人,给予我们的爱也全然不像我们曾经梦想的那般甜蜜。这种情况正如司汤达的名言:陷入爱河首先是惊叹与幻想,随之而来的就是疑心。
  爱情是作为矛盾结合体的两个人经历无数次考验和重重难关相爱的过程。所以,爱一个人,爱除自己之外的另一个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克罗伊不喜欢自己的家人。当她的父母邀请她的男朋友到家里做客时,她的男友爽快地答应了。但这时克罗伊却对自己的男朋友说:“等着瞧吧,你去过以后肯定也会讨厌我的家人的。但那样也好,至少你有机会明白我为什么总想逃离那里。”
  克罗伊还有一个奇怪的癖好,她十分喜欢带包,无论去哪里都要背着包。去心爱的男人家里睡觉,她也会把牙刷和第二天准备换洗的衣服放在包里。男友以为克罗伊住得习惯了,就会把东西放在他家里,但是每天早晨她都会重新打包,落下一个小东西也弄得好像生离死别。对克罗伊来说,包就是她自由和独立的象征。正如她自己所说,“我不是不需要你,我只是怕自己太依赖你,怕失去我已经拥有的一切。”
5.爱,不可求的理由(2)
“想要与他人亲近,就是想与他人分享自己最深的自我。”这是麦克?亚当斯博士的话。爱是向对方打开自我的过程,是接受对方并相互靠近的过程。靠近就意味着走向对方的内心更深处。但太靠近的话,双方都会萌生一种害怕失去自我的警惕,产生唯恐被对方占有、被对方操纵的恐惧,以及一种自我保护的欲望。当然,人人都需要“心理距离”,好以此来保护自己。所谓“心理距离”就是指,为了保护自己的内心世界免受他人的侵入和干涉、维护自己的整体性、防止自己内心的攻击性和破坏性等危险因素暴露,而必须与他人保持的一种安全距离。
  了解自己缺陷的人们,生怕对方看清自己的内心世界后感到失望,从而离开自己;还怕自己潜藏的攻击性突然爆发出来,伤害自己最爱的人,为此,人们试图避免过于亲密的行为。于是,亲密有时候会变成比被抛弃更令人畏惧的事情。有这种忧虑的人,其实是没有正确确立自身整体性的人,所以只能逃避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原本,亲密关系是在维持自己整体性的条件下与别人持续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但对于不能正确确立自身整体性的人们,这却变成了一种实实在在的威胁。
  没有无伤痛的世界,也没有无伤痛的爱情。只要是有人呼吸、有人受罪的地方,就不存在像无菌室那样的空间。为了能和自己的爱人更加亲密,人们得穿过覆盖着像伏兵一样的伤痛的峡谷。因为,激情过后,有些人就会发现自己的爱人身上处处是缺点。于是期待已久的、理想主义的浪漫爱情随即破灭。
  在这个过程中,受挫的爱情会突然变成愤怒。越是相爱至深,那些很不起眼的事情越会导致争吵或心灵的受伤,这都是由上述原因造成的。因此,再相爱的人在艰难的日子里也可能于无意中给对方造成伤害。
  想克服困难、维持爱情的话就必须信赖对方和自己,并且具备照顾对方的能力。
  所谓的信赖,就是能够控制内心潜在的危险的能力,即使偶尔发现自己内心中那些危险的元素,也要坚信自己是个不错的人,而不是自我怀疑;同时,即使发现爱人有令人失望的举动,也要基本相信对方的人格,相信爱可以永恒。
  所谓的照顾,就是承认对方跟自己是不同的人,要有尽量不让对方受伤的谨慎的心态。照顾对方可以使我们自身的攻击性得以化解,从而不会直接伤害到对方,也不会给爱情带来无法修复的创伤。圣?埃克苏佩里曾经说过:“爱情不是相互对视,而是看向同一个地方。”想要一起看向同一个地方,就要承认对方是独立于我们的存在,是和我们不同的人。
  在相爱的双方互相尊重和互相照顾的过程中,爱情会经历无数次的考验,并随之慢慢加深。这时的爱情就是喜欢并渴望,在互相照顾、信赖的基础上建立亲密关系。爱情可以让我们成长为真正的大人。弗洛伊德早就把爱情视为成人的必要条件。
  害怕受伤而不想恋爱的人们,或许可以避开痛苦和悲伤,但他们无法进取并亲身体验,无法改变自己,更不能成长。这世上没有无伤痛的爱情,重要的是怎样避免致命的伤痛,并在受伤时治愈伤口。
  
6.结婚,结了会后悔,不结也会后悔(1)
婚姻啊,结了会后悔,不结也会后悔,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去结婚呢?
  结婚,大约会涉及三个问题:首先是现实领域的问题,比如经济独立的能力、稳定的心理素质、对孤独的正确理解和处理方式等;第二个问题是文化领域的问题,是指两个人在文化上能够达到什么程度的默契;最后一个问题是,在心理上,两人之间如何寻找平衡点,相互间无意识的冲突会造成什么后果。正因为有这三个问题的存在,婚姻生活才变得极为复杂,经历过相互期待、彼此失望、深爱以及憎恨等所有情感地不断混合,夫妻双方就会逐渐暴露出自己最深层的本质。
  只有经历过爱情与婚姻,人才能够真正成熟起来,三十岁时期的人们正面临着这样一个必须直面爱情与婚姻,从而向真正的成人过渡的时期。
  勇石有一个交往了好几年的女友。但他自己也不敢确信自己是不是真的爱她,尽管他不是因为没人陪他玩才跟女友见面,但也不是因为想念她才和她见面的。
  最近女友常常提起结婚的事情。勇石一直都把结婚看成是人生的坟墓,听到女友说起结婚时,他感到了无比沉重的压力。一想到生孩子后怎样对孩子负责,他就开始头晕。因此,每当谈起结婚时他就转移话题。但女友好像决心等他的答案,不但照说不误,还毫无顾虑地威胁他,说要是他不明确表态就要离开他。一听到她要离开,勇石也有些不安,但他还是不愿意去想结婚的事。
  已婚的人常常会劝未婚的人不要结婚,还说:“结婚就是现实。”“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
  这句话往往会触及像勇石这样逃避现实的人的痛处。像勇石这样,就是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或者说他有一种“警戒性人格障碍”,这样的人爱情总是很不幸。他们被慢性空虚所折磨,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感情和责任,自我形象和自我意识很不稳定,是“不能爱”的人。但这不是勇石一个人的问题,很可能是我们大家共同的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无法理解火热的爱情无法持续很长时间这个道理,婚姻面临破裂的可能性就很大,结婚后还一直鼓吹浪漫的话,离婚的几率也会非常高。福楼拜的小说《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就是如此,她无法放弃对婚姻生活的浪漫幻想,因此在现实和想象中总是感觉受到抛弃,最终以自杀告终。
  人们的心理并无二致,结婚后我们都想通过与配偶的关系来实现以前曾梦想过的爱情。但配偶绝对无法填满我们的空虚。他不会搭救你,或者让你变得更加完美,他只是望着你、照顾你,但无法满足你的这些迫切愿望。对方不能帮我们完成理想的生活,尽管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但我们还是会为此愤怒,为此讨厌我们的配偶。如此,对不可能的事情始终抱有期待,正是婚姻生活中关系紧张和争吵不断的原因所在。
  我们应该铭记,婚姻本身并不是爱情的坟墓,我们错误的行为或许有可能在瞬间把婚姻变成爱情的坟墓。
  男人与女人的差异也是在婚姻生活中造成矛盾的“主犯”。在害怕孤单、易受伤害、渴望爱情等方面,男人和女人是相同的。但是,女人重视的是亲密;与之相反,男人则更加重视自律性。而且女人喜欢共享感情,喜欢互相沟通;但是男人并不喜欢。所以,两个人有时会针锋相对,再亲近也会感到陌生,会成为对方的“亲密的陌生人”。在这里要说的一个坏消息是,天底下没有比夫妻双方相互留下的伤痛更深的伤痛了;好消息则是,夫妻双方可以战胜所有这些憎恨,并保全婚姻。这就是生活和婚姻的真相。而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理解婚姻的本质,被自己的心理障碍所左右,就不可能享受到爱与婚姻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6.结婚,结了会后悔,不结也会后悔(2)
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婚姻生活心怀不满的大部分都是女性。女人认为婚姻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会比男人所认为的更多;在幸福感方面,女人也没有男人容易满足,她们还认为结婚并不幸福。所以,女人会在离婚和其他方面想得比男人更多。
  关于这种现象,社会学家维西?伯纳德认为,女人和男人的婚姻生活观是截然不同的,这使女人会比男人付出更高昂的结婚代价。另一种研究结果也显示,婚姻中,在精神健康和心理稳定性方面,男人比女人更低。
  对于婚姻的未来走向,伯纳德预言——不管以何种形态存在,婚姻还是会持续。虽然说男人和女人对婚姻的要求不一致,也无法一致,但只要有人类存在,男女之间的婚姻就会持续。所以,不管婚姻的形式如何变化,女人和男人从对方那里得到快乐的同时,也会感到失望,这一点是不会变的。
  婚姻在本质上是悲剧性关系,因此从对方那里无法得到满足的欲望会促使恨恶变得越来越深。但在说明婚姻的本质时,如果用到“憎恨”或“憎恶”等残酷的字眼,我们依然会被吓到,以至于身体都会不由自主地蜷缩起来。如果是多愁善感的人,那就更无法接受自己心里已经对配偶产生憎恨或憎恶的感情。
  但这就是现实。妻子和丈夫虽然可以亲密无间、融为一体,但夜以继日的战争也会一直持续。憎恨可能会一闪而过,也可能会深深地扎根在心底;憎恨可能会表现为一种过激的语言暴力,也可能表现为掐住对方脖子的暴力想象。有时连我们自己也会被自己的想象吓一大跳。
  梦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同样适用于婚姻生活。结婚后,随着浪漫感觉的消失,我们就只能在单调重复的日常生活和经济压力中挣扎。有时候,我们甚至会把配偶看成是自己不幸的原因,想极力挣脱对方的束缚,我们错误地以为,摆脱对方就可以让一切重新开始或拥有别样人生。如果想要维护好婚姻生活,就要相互关心和尊重,不要给对方造成不能恢复的伤痛。尤其要克制那些破坏信任或给对方造成严重伤害的话语和行为。
  要是有一对夫妻总是在标榜他们多么多么幸福的话,那就说明他们是在否定现实。周围的人可能会因此羡慕他们,但他们则会因刻意掩盖矛盾而付出代价,会经历精神上的煎熬,也可能会经历身体上的痛苦。他们的问题甚至还可能会传到下一代,以至于他们的子辈不得不承受这些问题带来的困扰。
  没有憎恨的爱情是不存在的,但是精神分析学家阿尔特曾经说过,如果我们能够更加愉快地憎恨的话,将会换来更加美好的爱情。如果我们能够明白这世上没有不包含攻击性的人际关系的话,我们就可以用更加调皮、更加轻松的方式来表露增恨。
  爱情的确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需要对方的情感,但有着无止境要求的爱情,是不成熟的爱情;觉得自己幸福了,想当然地以为对方也会幸福有时是一种错觉。真正的爱情是在相互关照中成长起来的。努力不伤对方的心、分享对方的困难,才不会对日常重复而无聊的事情感到疲惫,才可以营造幸福的婚姻生活。
  我们会用我们笨拙的方式,在不足的能力范围内,尽最大的努力去爱。
  有时相爱,有时相恨,有时是亲密无间的配偶,有时又会成为亲爱的敌人,我们就是这么努力地在维持着叫做婚姻的非常不完全的关系。我们正在一步步学会接纳一个事实——没有憎恨的爱情是不存在的,没有痛苦的爱情也是不存在的……经历过这些心路的坎坷后,我们如果能够原原本本地接受爱人的话,爱情将把我们带到感激之地。
  所谓的感激就是,感激在现有爱情中找到了渴望已久的对象,感激能和现有的爱人一起迎接过去无法拥有的一切,感激能够与爱人共同经历两个人合为一体的欢喜,最后是感激爱人能够认识自己、理解自己。
  能够不因爱情的盲目而迷失方向的话,我们就会感谢命运让我们终于找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伴侣。对婚姻的幻想让我们选择结婚,而结婚后那些幻想破灭所带来的悲伤和痛苦,又将使我们成长,让我们得到真正的自由。
  这就是婚姻。
  
7.身体是大人,心灵却是孩子
《彼得?潘》的作者杰?姆?巴里以哥哥的死为契机创造了永远的孩子——彼得?潘。
  巴里6岁时,妈妈最疼爱的戴维(巴里的二哥)死于冰刀事故。妈妈为此陷入绝望,并开始变得对其他的孩子漠不关心。戴维的死让巴里不但失去了哥哥,还失去了母亲的爱。
  为了安慰妈妈,巴里常常守在哭泣的妈妈身边。有一天,当巴里走进妈妈的房间时,妈妈问:“是戴维吗?”“妈妈,我是巴里。”巴里回答。妈妈立即转身哭了起来。这一瞬间,巴里感受到了强烈的愤怒与挫折感。从那以后,为了得到妈妈的爱,他竭尽全力想成为死去的哥哥。
  在妈妈的心里,戴维永远都是13岁的少年,拥有妈妈最多的爱。于是,巴里也不想长大了,他想像哥哥一样永远都是13岁,这样就可以永远拥有妈妈的爱。因此,即使在长大后巴里也一直扮演着死去的哥哥的角色。就这样,身体已经成年、心却还在童年的巴里就成为一种不幸。尽管他已经结婚,却时时在外面徘徊、游荡,无法正常处理自己与家庭以及与妻子的关系。
  一个6岁的少年失去了哥哥,悲痛万分的母亲又对他不理不睬,他知道自己永远无法替代哥哥在母亲心目中的地位,这让他十分伤心。这种双重丧失让巴里害怕再度被人抛弃,所以他不想长大。他想变成永远都长不大的小孩子,并且可以战胜那些无能的大人,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不死之身。所以他创造出了《彼得?潘》中的主人公彼得?潘。彼得?潘就是巴里那个不用长大、不会死亡、无所不能的梦想。
  彼得?潘穿着绿色的衣服,开心地到处冒险,他是赢得所有人喜爱的天真烂漫的淘气包,在所有人都会变老的世界上,唯独他可以永远都做天真可爱的小孩子。事实上,彼得?潘不是巴里一个人的梦想,而是我们所有人的向往。
  彼得?潘永远都不会变老,永远都不会被世俗污染,永远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他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真的能够像彼得?潘那样获得世上所有人的羡慕和爱,能够做任何事情都不用负责的话,该有多好啊!这几乎是我们所有人的梦想。
  有些人像彼得?潘一样,虽然已成年,但思想和行为还像孩子一样,他们不喜欢复杂的事物,不喜欢承担责任,只想着享受玩乐,我们把这样的人称为“大孩子”(Man Child)。美国的心理学家凯利博士把这种虽然已经成年,却无法融入到成人社会中的“大孩子现象”称为“彼得?潘综合征”。
  在我们的想象和梦想中,彼得?潘应该是十分帅气和幸福的;但是在现实中,彼得?潘虽然已经成年,却无法融入到成人社会中,因此,现实生活中的彼得?潘过得并不幸福。 反过来,他们像巴里一样,非常痛苦。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他们本应该尽自己的责任,但他们逃避这一切,对所有的事情都仅仅保持三分钟热度,无法适应这个社会。
  现代版的彼得?潘,大部分出现在中产阶级以上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当中。如果仔细观察他们的话,我们就可以发现他们隐藏在叛逆、快活后的另一面。看起来非常渴望得到爱情,其实“彼得?潘们”只是希望得到同情和照顾;看起来非常想与周围的人搞好关系,其实“彼得?潘们”不会被任何人打动。在现实生活中,不光是他们自己会像巴里一样感到痛苦,就连周围的人都会因他们而感到痛苦。因为,“彼得?潘们”想要过得开心的话,必须有很多人在背后为他们作出牺牲。
  
8.彼得?潘热潮(1)
进入21世纪后,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现代版彼得?潘。尤其在经历了金融风暴之后,人们中间开始流行“袋鼠族”这一说法。因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这类人就像在妈妈肚袋里的小袋鼠一样,无法自食其力,一直依靠父母生活。最近,也有人把这样的一群人叫做“甲鱼族”,意思是说他们躲在父母这层保护壳里面。一般来说,那些选择去研修或为了获得学位而延期毕业的“学位猎人”们就属于这一类。时下,这样的“袋鼠族”和“甲鱼族”正在不断地增加。
  在加拿大,人们把这类人叫做“飞镖族”,意思是说扔出去后还会回到手中;在英国,此类人被称做“鲶鱼族”;在德国,他们被叫做“赖巢族”;在意大利,他们是“妈妈的小孩”;在日本,他们被称为“飞特族”(Freeter)。最近在日本,大学毕业的年轻人靠打点零工来挣取零花钱,把纳税和维持生计的责任推给父母,不想独立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人们把此类人称为“Freeter”(Free和Arbeiter的合成词)。在中国,人们习惯称这些人为“啃老族”。最近,关于此类人的叫法更是得到了进化,又有了新花样,人们称他们为“NEET(Not in Employment,Education,Traning的缩写)”,说的是那些不打算就业,也不打算上学或接受职业教育的年轻人。
  这些现代版的彼得?潘明明都已经成年,但是在思考问题的方式、言语举止和游戏的方式上,都和十几岁的人相差无几。他们把梦想和希望抛到脑后,不想组建自己的家庭,仅仅满足于父母提供的衣食住行,通常,他们不去找工作,即使找到了也一直固定不下来。仔细分析一下,这类人大体上有几个共同点——都畏惧成为大人;因自信心和责任心不足而无法适应这个社会;容易感到不安,无法忍受孤独;过份地追逐理想化的东西;对自己的把握不足,一直想依赖父母,面对现实时表现得很无力。下面我们来一一细谈一下这些特征。
  (1)没有责任心
  彼得?潘没有责任心。他一直自认为自己是“青春、喜悦,刚刚出生的小鸟”。
  “听到爸爸和妈妈正在讨论我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立马从家里跑了出来。我不想成为大人。我要永远都留在童年,无忧无虑、开开心心地过一辈子。”
  小孩子没有能力对自己负责,即使犯了错也不用承担法律责任,所有的责任都会由没能好好保护孩子的父母们承担。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
  彼得?潘带着温蒂跟她的弟弟们飞走时,根本没有在意这三个人的安全,直到孩子们瞌睡着快要掉进大海的那一刹那,他才赶紧转身去救他们。
  “彼得?潘可能根本就不会在意一个生命,他更想展示一下自己敏捷的身手。彼得?潘还十分善变,就算是自己非常喜欢的游戏也会说不玩就不玩,他做事情完全从自己的喜好和兴趣出发,对任何事情都很容易感到厌倦,所以,如果再有第二个人掉下去的话,他很可能就不去理会了。”
  事实上,长大成人的意思就是要承担责任,现代版“彼得?潘们”就是丧失或不具备负责任的能力、畏惧担负社会责任的人群。
  (2)不安与孤独
  彼得?潘虽然看起来十分快乐,但其实他一直都深受茫然、不安和孤独的困扰。他失去了影子后感到非常不安和茫然,因为害怕再次失去母爱,他就直接否认母亲的存在。事实上,他更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什么人。就像约翰所说的,“在我告诉他真相之前,彼得?潘根本就不知道爸爸是什么样的人”。彼得?潘对人际关系的认知简直就像是白纸一张。
8.彼得?潘热潮(2)
彼得?潘和一群迷路的孩子们住在一起。其实他自己也是迷路的孩子,是迷路后根本不想找路的孩子。为了隐瞒自己的无知,他还会对其他孩子表现得非常残忍。
  患上“彼得?潘综合征”的人们认为其他人都不需要自己,但又非常恳切地希望别人能够真心实意地爱自己、帮助自己。不幸的是,这群人对真正的爱情经历浅,无法区分爱情、同情和照顾,又因畏惧再次遭到抛弃而无法真正跟他人结下亲密的关系,因此一直重复结识与逃避的行为。
  他们不会像童话里的彼得?潘那样感到孤单,反而会自我暗示:“这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很羡慕我,向往我的生活。”尽管他们很擅长自我欺骗,但孤独和空虚感还是会不时地袭来。在这种感情基调下,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不对他人抱任何期待。所以,在温蒂想回家时彼得?潘就毫不在乎地把温蒂送了回去。虽然心里也觉得舍不得,但他否认了自己痛苦的感情,而且认为这一切都是“大人的错”,用大人都将一个个死去的空想来安慰自己。
  现代版的“彼得?潘们”也习惯用愤怒来代替伤心,认为自己身上的不幸全都是他人的过错所致。
  (3)性观念上的不成熟
  彼得?潘在对待性问题上同样十分不成熟。他认为所有的女人都想成为他的母亲,所以,无法理解温蒂或亭格对他的那种男女之间的爱情。
  现代版的彼得?潘们也在性观念上表现出很多不成熟。他们一直都在努力地找女朋友,但女人们都无法忍受他们的幼稚,最终纷纷离他们而去。他们非常畏惧被他人拒绝,所以就假装自己是毫无人情味的冷酷之人。虽然畏惧与女人发生性关系,但经历后就十分想炫耀自己的性能力,也因此在性生活方面变得十分混乱。
  (4)自我陶醉
  希腊神话中很多女神都爱上了美少年纳西索斯。但是纳西索斯身为牧童,只埋头苦干自己的工作,对其他的事情根本不理不睬。有一位女神对无心的纳西索斯十分愤恨,就去找复仇女神给纳西索斯下了诅咒。不久之后,纳西索斯赶着羊群来到了湖边,看到了湖水中倒映着的自己的脸,无法自拔地爱上了自己。纳西索斯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爱上的竟是自己。他天天都守在那里,看着湖水中倒映着的脸,最终死在了湖边。现代版的“彼得?潘们”也像纳西索斯一样,深深地迷恋着自己,有着病态的自恋。
  虽然温蒂给彼得?潘做了个影子,但彼得?潘完全忘记了这是温蒂的功劳。他开心地蹦来蹦去,喊道:“我简直太聪明了!哦,彼得太聪明了!”在与霍克船长打架的危险情势下,彼得?潘也会不时地被自己的帅气举止迷住。甚至去救被霍克船长抓走的温蒂和孩子们的时候,彼得?潘心里惦记的也不是孩子们的安危,他满脑子都是这次一定要战胜霍克船长的好胜欲望。
  在梦幻岛,孩子们都必须听从彼得?潘的命令,而且他们不许知道彼得?潘不懂的东西。彼得?潘希望自己成为这个世界上最聪明、最可爱的人,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压制别人,不惜变成冷酷的*者。
  (5)无法分辨幻想与现实
  彼得?潘在小时候就已经停止了成长,所以,他认为只要是自己想象的东西就一定会实现,因此缺乏分辨幻想与现实的能力。
  “彼得?潘无法分清自己真正做过的事情和在幻想中做过的事情,就算他假装吃东西,肚子也会变得鼓鼓的。”
8.彼得?潘热潮(3)
彼得?潘沉浸在不安和残忍的空想当中时,就像在现实中真的遭遇了这些一样感到恐惧。就像被妈妈打骂后,生气的小孩子会想“要是妈妈能死就好了……”,但接着,他们就会担心妈妈要是真的死掉自己该怎么办。他们非常担心自己内心里存在的愤怒会伤害到自己爱的人,所以无法与其他人变得更亲密,更无法分辨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差别。更加不幸的是,他们失去了享受现实带给人们的多样性与美妙感觉的能力。他们在自己的内心里积压了太多的能量,以至于对外表现出的能量明显不足。
  (6)盲目追求理想化
  “女孩子要聪明多了,她们从来都不会从童车上掉下来。”
  “温蒂,我认为一个女孩子能顶得上二十多个男孩子。”
  这是彼得?潘想要讨好温蒂而说的话。温蒂是彼得?潘想象中的最为理想的母亲形象,他非常喜欢跟随温蒂,这是他对自己想象中的理想母亲形象的盲目信任。
  在自己的心里,彼得?潘还把母亲理想化,下面一句话就能够看出彼得?潘将自己的母亲理想化到何种程度。
  “那位是温蒂的妈妈。她是位美丽的淑女,但她没我妈妈漂亮。”
  现代版“彼得?潘们”也在不停地寻找着自己理想中的父母,只要见到自己认为最好的人,他们就会盲目地去跟随。
  (7)无法把握自己的性质
  彼得?潘综合征的非常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无法把握自己的性质。童话《彼得?潘》中,无法把握自己性质的最典型的人物就是霍克船长。
  霍克经常会陷入沉思之中,还经常会叹气。他会因为没人听他说话,没人理解他而感到孤独。他和彼得?潘一样,非常需要能够照顾自己和部下的一位妈妈。而且他出身名门,在贵族学校学过的行为准则和好习惯一直都铭刻在他的心里,所以,每次做坏事的时候他都会有一种负罪感。当“每天都要做好事”的儿时记忆与想占有“名誉和金钱”的成人欲望互相矛盾时,他就会变得十分痛苦。
  霍克的精神发育已经停止,所以他会不断地迷茫、矛盾和彷徨,他对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也十分不确定。霍克被彼得?潘捉弄的场景让部下们看到了,受到了部下的轻蔑,这时霍克就立即失去了自信,因为他无法相信自己,因而只能通过别人来确信自己。
  对自己不可动摇的信任对我们所有人都非常重要。当对自己有所怀疑,或面临无数艰难的考验时,自我信任会帮助我们坚强地走下去。但是像霍克这样无法相信自己的人们,在面对其他人的评价时会不可避免地有所动摇。现代版“彼得?潘们”一直需要通过外部来确认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他们会对他人的话语或评价做出非常敏感的反应。
  ∴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出现了无法融入到成人社会的“大孩子”群体,同时彼得?潘综合征也开始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可以说,激烈的生存竞争造成了无法互相信任的社会风气,不确定的未来带来了恐惧和无力感,这种现代社会特性全部掺杂到一起后,就形成了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彼得?潘综合征正在日益扩散。
  因为全世界的青年就业市场正在萎缩,招聘单位日益减少,大学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的年轻人也在日益增多。为了摆脱绝望的境地,这些人便重新回到了父母的怀里。尽管已经成年,但是这些人不想承担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与义务,他们不想从父母的怀里走出来。就像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中威利?洛曼的孩子们一样。
  作为推销员,主人公威利?洛曼除了“博得好感”以外,对人生别无他求。对子女的过分期待与保护,使得他的子女无法适应这个社会,直到35岁还要依赖父母,他甚至会以自杀的方式让子女们得到保险金。
  现代版“彼得?潘们”也是在父母用汗水换来的物质丰饶中成长的一代。这类人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依赖父母,父母当然也会为子女的事情奋不顾身,甚至会去子女的单位找那些曾经教训自己子女的领导理论一番。在这样的环境中,无法自食其力、无法承受失败、丧失人生目标的“彼得?潘们”的出现也算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彼得?潘综合征的扩散,也可以用英国的动物学博士布罗姆?海尔的“幼形成熟”假设来解释。按照他的主张,人类不是从猿人经历数百万年的进化后继续进化,而是正在向猿人的幼儿形态或胎儿形态进行逆进化,即进化成为彼得?潘。这是人类开始集体生活后,随着相互依赖程度的提高,给予他人好感就可以得到他人照顾的幼儿特性得到进化的一个科学性假设。
  根据这个假设,在非常困难的环境中长大的人,会比其他人成熟得更快。因此,被迫要自食其力的人群与幼儿化距离较远。相反,社会更加富裕的话,成员们的幼儿化程度也会更加严重。社会保障制度越健全,国家对公民生活的负责程度越高,该国家公民就越无法感受到变得更加成熟的必要性。像彼得?潘一样可爱,或像灰姑娘一样刺激他人的保护本能,以及在他人眼里变得更加可爱、更加幼小,博取他人好感将会成为这些人的生存战略。
  在现实中,彼得?潘的生存也离不开他人的牺牲与保护。随着年龄的增加,现代版“彼得?潘们”会患上忧郁症,这是因为他们将会失去青春,不再惹人喜爱,必须接受只能自食其力的冷酷现实。
  
9.害怕成为大人
我那还是高中生的女儿十分不情愿成为大人,她问我——
  “为什么一定要干活呢?”
  是啊,如果能够不长大那该有多好啊。那样,我们都可以不干活,可以永远生活在开心和充满趣味的世界之中;不用每天早起,不用在上班路上担心今天会不会迟到,不用在公司讨好上司,不用一直担心自己的孩子会不会出事,不用费心思去想今天要吃什么穿什么,不用每个月都那么辛苦地去还贷款;想离开时可以毫不犹豫地离开,想睡就睡,想吃就吃,想玩时可以尽情地玩……能够这样的话该有多好啊?
  “如果有不用干活也能过得开开心心的地方的话,我一定会第一个跑过去。”我对女儿说。回答了女儿的问题后,我跟她一起好好想了一下到底有没有这样的地方。当然,如果一直保持纯洁、天真烂漫的童心的话,这种不用干活也能够过得开开心心的地方的确存在。
  第一个方法就是自己独自前往荒岛。河里流的是牛奶,所有的树上都长满了好吃的果子,不用担心温饱问题,也不用担心冷暖,更不会有危险,那是像乐园一样的荒岛。
  “如果有那种地方的话,不能和朋友或家人一起去吗?”女儿反问我。
  我告诉女儿说,如果人多的话我们就得制定谁去摘水果,谁去挤牛奶,谁收拾垃圾等一系列秩序与规则。定完秩序后,我们还要挑选准备食物的人。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操心。所以,最后的结论就是,想不干活的话就要一个人去荒岛。
  第二个方法就是去寻找阿拉丁神灯。只要我们用手一搓,神灯就会帮我们实现所有的愿望,不用动一根手指头我们就能得到所有的东西。但是,如果所有的东西都非常充足,我们的欲望也会随即消失,没有欲望也就没有追求,那么生活就会失去趣味。最后,我们不就成了被他人饲养的会做梦的机器了吗?更不可行的是,我们可能需要投入一辈子的时间来寻找这个阿拉丁神灯。
  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像彼得?潘一样飞往梦幻岛。那里充满了趣味和冒险,那些寻找食物和盖房子的苦力活,可以让其他迷路的孩子去做。但是,为了这一切,彼得?潘还需要教会孩子们寻找食物的方法,还要保护他们不受印第安人和霍克船长的侵袭。虽然可以为所欲为,但也需要担负起沉重的责任和义务。
  ∴
  是不是你也害怕成为大人,所以像彼得?潘一样向往着梦幻岛?
  非常可惜,我们所处的现实生活中没有梦幻岛。这种幻想根本不可能实现,因为现实世界与梦幻岛不同,它有着非常冷酷、严格的生存法则。在现实生活中,时间会一直流逝,所有的东西都会改变,为了生存,我们需要经历无数次竞争,得到任何东西都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生活中,我们会失去大大小小的很多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还需要肩负起更加沉重的责任。并且,在生活的尽头,我们还需要面对死亡。如果在这种冷酷的现实中真的有永远纯真而又充满青春的梦幻岛的话,那我们像浮士德一样宁愿出卖灵魂也要去,就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心理了。
  但是出卖灵魂意味着将会失去所有的感情、思考能力和记忆。失去记忆意味着失去过去和未来,随之也会失去对这个世界的期待和希望。以这样的状态去梦幻岛的话,我们将不再快乐。失去记忆和希望也就意味着失去了自我。所以,这可能是比死亡更加痛苦的事。
  而且梦幻岛只有一个彼得?潘就足够了,因为彼得?潘一直希望能够成为唯一。万一有两个以上的彼得?潘,那就不会再有天真烂漫的欢快的冒险,大家很可能会为谁成为唯一的彼得?潘而展开殊死搏斗。
  但这也不代表我们无法再向往梦幻岛或梦想成为彼得?潘。我们可以把这个想象之岛留在心中。因为我们可以从过去的美好记忆和充满希望的梦幻岛中获得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生存下去的力量。
  
10.做大人的难处
三十岁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期,此阶段的人们即将成为大人,而大人则必须真正担负起社会责任,必须真正地去面对社会、家庭与个人三重角色交锋的复杂局面。
  威廉?格尔登的小说《蝇王》中非常生动地描写了,当一个社会失去值得信赖和树立威信的大人时,这个社会是如何后退、如何回到噩梦般的原始社会的过程。
  ∴
  因飞机失事,一群孩子被困在了一座荒岛上。起初,孩子们还制定了有模有样的规则,试图建立一个文明社会。但现实与他们的想象实在相差太大,他们逐渐沦落到野蛮社会。
  少年莱夫只知道点燃烽火等待求助和互相需要遵守规则,而不知道为此需要具体做些什么。
  自我中心意识强、追求瞬间满足的杰克的改变,让我们知道,我们心里存在的残忍和恶魔般的属性到底有多么可怕。他逐渐暴露出自己的野蛮,最终变成了一个到处*的怪物。
  孩子们中唯一能保持理性的少年就是一个绰号为小猪的胖胖的孩子。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小猪就会想:“如果是我的阿姨,在这样的时候她究竟会怎么做呢?”
  孩子们聚集在岛上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去寻找能够照顾和保护自己的大人。当得知岛上并没有大人,他们需要自己照顾自己时,孩子们全都感到茫然失措。恐惧让这些孩子们产生了攻击性。一个孩子在深夜里隐约看到像怪物一样的东西,这让大家全部陷入恐惧之中。小猪向变得越来越野蛮的孩子们喊道——
  “我们到底是什么?是人,是野蛮人,还是动物?大人看到我们的话会怎么想?整天晃来晃去,只会抓些野猪,火也全灭掉了……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小猪开始回忆大人们的思考方式和行动方式,同时呼吁伙伴们也好好用心想一想。
  “大人看到我们的话会怎么说?”
  “大人非常明事理。大人不会害怕黑暗。我们聚起来,边喝茶边讨论吧,这样的话,万事都会回到正轨的。”
  孩子们在漆黑的夜里讨论着关于成人世界的话题。
  莱夫绝望地喊道——
  “要是大人们能够告诉我们该怎么做的话……要是他们能给我们发个信号的话……”
  对于畏惧黑暗的孩子们而言,他们最需要的就是有个大人能告诉他们,黑暗里什么都不存在,不用害怕,太阳很快就会升起,早晨很快就会来。但是岛上没有大人,孩子们最终被恐惧逼疯,开始自相残杀。直到和杰克一伙的孩子们追杀莱夫时,才见到前来援救他们的大人——海军长官。当大人问道,“你们在干什么”时,他们才重新变回小孩的身份,开始号啕大哭。
  ∴
  成为大人,意味着要学会适当地调节和控制善与恶等多种相互矛盾的力量;学会在重重危险中保护自己,成为能够把世界变成更加有趣、更加幸福的空间的人。
  大人能够成为让孩子们尽情玩耍的保护墙。大人会在小孩子彷徨的时候给予忠告,对无法克制自己感情的小孩子给予适当的控制,对犯错的小孩进行批评。小孩子所希望的大人就是这样的。孩子们并不希望大人对自己百依百顺,明知自己犯了错也不给予大人应给的批评,因为那就意味着已经没有人再关心自己了。这时,孩子们就会无法抑制自己内心的破坏性的冲动。如果这种冲动在某一瞬间爆发出来,那外部世界和他人就都会受到威胁,无法受控的冲动与攻击性会让世界陷入混乱之中。而孩子们为了在危险的世界和人群中保护自己,也会相应地变得更具攻击性和防守性。最终,世界会分为善与恶两个极端,小说《蝇王》就非常生动地描写了这么一个过程。
  ∴
  我们常常把散漫的、没有凝聚力的家庭称为“豆面家庭”。通常,在一个家庭里面,大人会成为一个核心,让家人更加团结,加强家族之间的友谊,成为家族历史中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纽带。大人是家人可以信赖、依靠的港湾,大人要在家人遇到困难时出面,凭自己在生活中积累的智慧与经验给予家人力量。
  但大人也不是绝对完美和刚强的人。就像前文所说,大人也会有烦恼,也会感到疲惫辛苦,并且大人也会有失误和犯错的时候。看着大人这样的一面,小孩子会渐渐摆脱一种对人的过分的理想化。当父亲某一天也犯了一个十分可笑的错误时,孩子心里会想,“原来爸爸和我们一样,也是一个普通人”,并会渐渐拉近与父亲的距离。
  家里发生争吵时,大人会进行适当的调节,并确立一种规则来调节矛盾。他们有时会通过运动和游戏,让家人们享受童年时的快乐;同时也给家人提供了一种可以发泄自己内心压抑情绪的机会,通过适当的调剂给予家人具有肯定意义的力量。
  如果没有这样的大人,家庭就会像失去了船长或航海师的船一样左右彷徨,失去方向。如果没有能够通过对话来协调意见、得出结论的大人,船就很容易会被风浪或暴风雨打翻或倾覆。
  最近,社会上经常有一些认为当今世界已经没有大人的声音。21世纪是无法预测未来的时代,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新知识诞生。谁能够更快地掌握新知识成了左右成功的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大人过去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往往会遭到淘汰,甚至会有一种需要马上忘记过去、学习新知识的压力。于是,普通的大人纷纷为了不遭淘汰而挣扎,更不用说那些坐在领导位子上的人了。在这样的现实中,大人的智慧与生活经验往往会受到轻视。
  在这样的社会中,大人的忠告往往得不偿失,只会换来别人的讥讽。所以,大人们甚至会努力去迎合年轻人的取向和节拍。当然,这样的努力在与年轻人分享思想与感受、消弭代沟上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但问题是,就像某些电视节目里所表现的一样,“年龄大”本身就已经成为了一种笑柄。比如,有几个高中生在胡同里抽烟,大人不仅不去制止他们,而且会为了不伤感情,自己选择绕道而行。像这样,大人正在失去大人的意义,而如果没有能够把握核心的大人的话,社会将会逐渐失去平衡与和谐。
  没有大人的社会,始终都会让人感到不安。
  
11.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
刚刚回到家的在勋疲惫不堪,但他一直都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他想起了白天公司里发生的事情。他开玩笑地说出来的几句话,让同事立即脸色大变。尽管同事立即控制住了自己的表情,像平时一样重新和自己聊了起来,但在勋还是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冰冷。明天到公司碰到那位同事的话,应不应该向他道歉呢?在勋为此感到非常困惑。
  内向、小心眼儿的在勋过分在乎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也很容易因他人的言语和行为受到伤害。同事们偶尔对他冷淡,他就会感到非常苦恼。他老是在想,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呢?为什么对任何事情都无法专心呢?在勋是一个非常细心、追求完美的人,所以他无法容忍自己的任何失误,一旦受到他人指责,他更会把此当做是一种侮辱。
  如果是认可自己能力的上司或同事给他下达任务的话,在勋就会感到十分安心,会特别卖力地去做。特别是当上司认可他的能力时,他可以发挥出120%的能力。但如果上司让他做一个决定的话,他就会十分彷徨,生怕自己会犯错误,需要别人替他拿主意。而且他也没办法去命令自己的下属这样或那样。由于这些问题,他也无法在一个公司待很长时间,努力两三个月后马上就会感到筋疲力尽,对公司同僚们也深感失望,过不了多久就会辞职。
  谈恋爱时,只要女朋友说话做事稍微有点不合他的心意,在勋就会生气。只要女朋友不回短信或电话打不通,他就要反复确认女朋友到底在哪里,女朋友是不是还爱着他。
  在勋十分希望能有一个非常理解他、接受他的人。只要别人对他亲切,他就会绝对信任、喜欢对方。但只要对方稍微对他有点厌烦或无法理解他,他就会马上变得失望,和对方切断所有联系。所以,他始终都是孤独的。事实上,在勋的困境是他一直受困于“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好像没有别人的关注和爱就活不下去,他过度执著于“别人如何看我”,总是想通过别人的看法来确认自己存在的价值。
  在勋的父母总是吵得很厉害,每次吵架后妈妈都会跟他说:“我是因为你才活着,你是我唯一的希望。”在勋觉得父母经常吵架都是因为自己,由此,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无法得到爱的孩子。他总是感到不安,生怕母亲哪天会抛下他离开这个家。所以,他每次回到家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确认妈妈还在不在家。他唯一能让父母开心的事就是好好学习。到了高中时期,在勋越来越惧怕考试,最后也没能够考进自己所期望的大学。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好像就是一种不幸的延续。
  在勋十分畏惧承担责任。因为他认为自己有很多不足,害怕最终会把事情搞砸。他的心里有一种强迫观念,使他凡事力求完美,逼着自己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到最好。因为只有这样,自己才可以得到爱,得到周围人的肯定。他生怕别人看到自己不足的一面后会对他感到失望,并离开他。像在勋这样,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喜欢而活着的人,肯定会被空虚所折磨,情绪完全受别人控制。当别人的视线一时离开,无人仰视或者关注他的时候,他就会深陷于失去爱、被抛弃的情绪中,觉得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
  你是不是也和在勋一样,对周围人的反应过分敏感,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喜欢你?可能是童年时生怕无法得到爱的经历,让你认为无法得到爱是人类的一大灾难。但我们需要重新想一想,怎么可能所有人都喜欢自己,接受自己呢?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在你认识的人群中,如果有20%的人喜欢你,有50%的人认为你很普通,有30%的人讨厌你的话,你已经非常成功了。而且,有人讨厌你并不意味着你很坏或有很多不足,而是你们之间存在性格和价值观上的差异。你也无法去喜欢所有的人,这两者是一样的道理。
  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就会畏惧承担责任。担负责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非常有压力的事情。但如果因为害怕而选择逃避,那么人生将会失去主导。就会像在勋一样,无法主导自己的人生,连自己的一喜一悲都会被他人左右着。
  到现在为止,在勋人生的主人并不是他自己,而是他周围的人;决定他幸福和不幸的也是周围的人。逃避责任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事实上,负责任的能力是区别大人和小孩的重要标准。大人需要对自己的行为和决定负责,继而他也得到了能够自由选择的权利。所以,负责任包含着可以主导自己人生的宝贵内涵;同时,包含着信任自己的感情、感觉和行为的意思。所以希望你不要再推卸自己的责任。因为你的人生的主人公应该是你自己。
  大部分人都是自私的。别人不会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去关心他人。每个人都忙于奔波忙碌自己的事情。所以,即使目睹奇怪的事情也会过不了两三天就忘记。当然,也不会有人去永远记住自己的失误或者错误。换个角度说,偶尔犯下的错误更会让你感受到人性,变得更加容易亲近。
  但是不要忘记,不管发生什么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今天早晨对你非常冷淡的上司,很可能是和自己的家人吵嘴了,也有可能是被自己的上司臭骂了一顿。可以确定的是,上司非常生气,98%不是因为你。而且,就算别人对你非常冷淡,你也不会出什么事情呀。要是那个人和你非常熟悉的话,你可以直接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如果大家不熟识的话,就不要去管它了。因为他在你的人生中并不是举足轻重的人。你的人生的主宰是你自己。
  得到所有人的喜爱并不意味着人生会幸福。只要能得到自己喜爱的人的爱,人生就会真正的幸福。
  
12.害怕真挚的关系的人
有些人和彼得?潘一样,总是充满自信,看起来永远快乐。郑焕就是这样的人。郑焕十分贪玩,他的信条就是“快乐、开心地活着”。别人经常说他是“老少年”“不懂事”,但他也并不讨厌这样的说法。
  帅气的外表加上能够刺激别人保护本能的眼神,郑焕总是能够受到他人的注目。所以他的周围总是围绕着很多人。他喜欢别人的注目,所以偶尔也会做出怪异的行为来取悦周围的人。但不管对人还是对事,他都很容易厌烦,他讨厌真挚和深刻的关系,跟女孩子的关系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因此,他的外号是卡萨诺瓦。卡萨诺瓦是一个没落的贵族,他因为和无数女子发生爱情而震惊了世界,这也使他成为世界性的花花公子。其实,不管是郑焕还是卡萨诺瓦,他们的行为中都隐藏着唯恐被抛弃的恐惧。
  卡萨诺瓦小的时候,他的妈妈跟其他年轻男人出轨,抛弃儿子离家出走。所以,卡萨诺瓦自小就跟爷爷一起生活,四处漂泊,靠亲戚们的救济才能过活。卡萨诺瓦对自己不幸的生活心怀不满,但他对女人特别温柔。因为害怕女人们也像妈妈一样抛弃他,所以他反复地先行抛弃她们。他从一个女人身边跑到另一个女人身边,却不能够和她们中的任何一个维持长期的关系。在他眼花缭乱的爱情故事背后,是一个人深深的孤独,以及对被抛弃的恐惧。
  毕业以后,郑焕正在准备留学事宜。他找到了别的人都很羡慕的工作,但因为不想被一个地方拘束,不想听从他人的命令,他索性就辞职不干了。他并没有因此而担心什么。就算有什么令人头痛的事情,他也会想,“明天再想吧,总该有办法的”。
  但是帅气又大方的郑焕也有空虚的时候,虽然看起来周围有很多朋友,但真正跟他要好的却一个都没有。或者他根本没有想过自己真正需要朋友。他认为人的相聚和离散都是由个人的需要而定。偶尔有孤独感和空虚感袭来的时候,为了逃避那种感情,他就会去尝试更有意思的游戏,或去找更多的朋友。
  郑焕出生在十分令人羡慕的家庭,父母都是教授。父母因为太忙,无法陪在儿子身边,所以总是觉得对儿子有一种歉意。为了补偿他,他们几乎满足了儿子的所有要求。当然,郑焕从小非常聪明,父母对他也寄予了厚望。到现在为止,他从来没有让父母失望过。父母们认为留学回来他一定会更加懂事,肯定会成大器,所以一直对他进行无私援助。
  但是郑焕真正需要的是父母的爱。他希望父母能够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希望父母能够在自己犯错时教训一下自己。但是,父母往往都是用钱来代替爱。尽管郑焕经常听到别人称赞他,但他心里总还是有一种空虚和不安。
  郑焕的问题在于,他没能忘记曾经十分渴望但没能得到的“幸福的童年时光”。一般人们会在成为大人的过程中,忘记曾在父母呵护下尽情玩耍的童年记忆,但没能得到这种童年时光的郑焕反而重新进入自己的幻想之中。
  所以,郑焕希望通过朋友和公司同事来实现自己理想中的家族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他不管做什么都想成为被呵护与爱戴的对象,别的人都是保护他的“大人”。他想通过此种行为让孤独和没有爱的童年得到补偿。但从性质上来说,单位和公司都是有组织性的小社会,是不同年龄的人在一起追求各自利益的小集团,所以,郑焕在此没办法实现自己所渴望的家族关系,而他也无法接受公司和社会中的合同关系。当事情不尽如人意或当他遭到别人拒绝时,他不会去思考其中的原因,而是认为自己被冷落了,于是感到很愤怒,就中断了与这些人的所有联系。
  ∴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能够接受自己真实的一面,但郑焕并非如此。因为他的父母只想在儿子身上看到自己所希望的一面。
  因此,他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做出了所有的人都应该爱他的事,这时他已经虚构了一个“伪自我(falseself)”。为此,他只会做出一些轻浮的行为,只会去追逐轻浮的关系,去迎合别人的意愿和口味。他已经把容易受到伤害和畏惧孤独的“真自我”(true self)深深地埋藏在了心底。
  每个人都曾遭到过拒绝,但郑焕认为拒绝是一种抛弃。他生怕自己会再次受到伤害,于是穿着更厚的盔甲去面对他人,故意轻浮地去对待他人。
  可能你也和郑焕一样,害怕受伤,畏惧真挚的关系,故意和他人保持距离。我觉得郑焕的情况是这样的,他觉得人们一旦与他在情感上亲近,就会知道他的内心。他害怕别人在真正了解他后感到失望,就不由得想逃避与别人之间的真挚关系。
  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最需要的就是能够面对“真自我”的勇气,必须接受原来自己心里有一个孤独的、需要爱的孩子,而且那个孩子现在还控制着自己的现实。
  谁都渴望得到爱,能够得到爱的最基本条件不是聪明,也不是成功,而是诚实。我们需要诚实地说出自己想得到爱的想法;我们需要去尊重别人,就像我们自己渴望得到尊重一样。
  你想坚信自己并不孤独,但事实上你是孤独的,孤独正在一点一点地腐蚀你的灵魂。我们需要对自己说——我非常孤独,我需要某个人。
  有时候,我们畏惧自己的感情,所以一直都在刻意压制感情,不想理会自己的感受。但那样的感情是正常的,只是比正常更加伤感而已。
  请不要再畏惧自己的感情。请细细体会一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寻找自己真正想得到的是什么;而且不要害怕失败,因为所有的关系都会有危险相伴。在一个地方失败并不意味着在其他的地方也会失败。
  
13.极度讨厌权威的人
现代版的“彼得?潘们”有时也会认为父母遗弃了自己,进而表露出强烈的抱怨和愤怒。
  ∴
  “我的父母就像小孩子一样幼稚。有时看着他们,会有一种大骂他们一顿的冲动。虽然明知这样是不对的……”
  父亲喜欢虚张声势和自我吹捧,是典型的自我中心主义者,而且又特别冲动;母亲则像小女孩一样,希望女儿能够保护自己。面对这样的父母,慧英经常忍不住说出刚才那样的话。妈妈特别偏向于慧英的哥哥,对儿子一向都是百依百顺。对女儿则相反,她要求女儿独立,能够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
  所以慧英即使遇到困难的事情也找不到什么人商量。只要稍微表现得吃力,母亲就会非常生气,责备她“连那样的事情也做不好”。所以,慧英连吃力的声色也不敢露出来。哥哥认为这样的慧英十分可笑,还经常挖苦她。
  慧英从小开始就特别希望有人能够在她犯错时责备她,在她迷茫的时候开导她。“所有的事情都得自己去处理”对她来说是十分吃力的事情。这样的环境让她变得更加关心社会上发生的不合理的现象,看到被遗弃的人她就会感到异常愤怒。所以,上大学后她变得很积极,总会为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打抱不平,从而也落得个“斗鸡”的称号。
  由此,慧英慢慢把学习抛在了脑后。一种不知从何而来的不安感开始困扰着她。即使事情都已经达到了她所期望的目标,她还是不会有任何成就感,反而被一种空虚感笼罩着。为了彻底改变这个社会,她还在忙碌奔波着。
  但慧英对这个社会的愤怒,其实就是对无能、胆怯的父母的愤怒。在她心里一直被压制着的对父母的抱怨和愤怒的矛头最终指向了社会。她想破坏这个社会,想建立她从儿时起就期望的一种空想社会。她所梦想的世界,其实就是那时被自己的哥哥全部霸占了的爱的世界——和母亲成为一体,能够永远得到母爱的世界。但慧英也会因自己的破坏、攻击性取向而深深自责,这种自责也让她感到越来越不安。
  ∴
  慧英要做的就是认清自己的愤怒——真实地感受一下小时候的自己到底有多么辛苦,多么愤怒,多么孤单,而且她要给自己充分允许自己伤心的时间。要是因社会的不合理而感到愤怒的话,我们要弄清那愤怒到底是合理的愤怒还是因自己不幸的童年而产生的积愤。因为,由过去的记忆而促生的愤怒具有不知满足和不停破坏的属性。所以摩何族酋长大真树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我们不该为已经过去的不可阻挡的事情感到愤怒。”
  这个世界绝对需要成熟大人的权威,但是也有像慧英一样,试图否定这一权威的人们。这些人群中的大部分人都会对权威和大人一概而论。他们对大人的印象很可能来自曾经让自己受到伤害的人,也就是说,过去的伤痛现在以愤怒的形式表露了出来。
  慧英可能会说自己是为了更好的未来努力,是对错误的权威感到愤怒。但她其实是把自己关在了过去之中。她为过去而愤怒,无法看到未来,也放弃了在未来变得更加幸福的可能。放任愤怒只能破坏自己和周围的一切。即使为了自己,慧英也应该尽快解决对过去经历所抱有的愤怒情绪。
  解决对过去怀有的愤怒情绪并不代表宽恕一切。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不合理和不可理解的事情发生,我们只能把接受现实作为出发点。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确实是一件非常伤心的事。但父母毕竟也是人,也会有缺点,就好像我只能“这么做”一样,父母也有只能“那么做”的理由。我们需要理解这些,理解才是解决愤怒情绪的最好帮手。我们因父母给了我们伤痛而愤怒,也会因父母没有给予我们所需要的爱而愤怒。
  你现在愤怒是因为你想得到爱,想听到“对不起”这三个字。如果你能接受我所说的这个事实,你就可以去找一个能够爱自己的新人,去走自己的路。
  
14.认为所有事情都很无聊的人
石阵都已经三十岁了,但是还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擅长做什么。他曾经做过很多尝试,但都不感兴趣,也不知道那些事情是不是自己真正所期望的,所以都半途而废了。他有一手好手艺,也有能力,只要肯下决心的话就一定能干出名堂。但他的最大苦恼就是做任何事都没有激情,他觉得做什么事都很无聊,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心不在焉。
  石阵上学的时候也没有什么特别感兴趣的科目,但因为头脑灵活,所以就算不怎么努力也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不过他对未来没有什么特别的打算。相反,他认为那些互相谈未来的孩子们很幼稚,认为自己和他们处在不同的档次。反正人生只有这么一次,他不想像奴隶一样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况且再怎么努力地活着,到头来还不是一死了之吗?”石阵常常会嘲笑这个世界和人们。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很不情愿。
  石阵曾经同时上过十一个辅导班。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所以从很小就开始对他进行早期教育。只要他的考试成绩稍有退步或在学习上稍有放松,妈妈就会大发雷霆,然后跟他讲大道理,说活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有多么累人,想在这个世上生存又有多难。慢慢地,他的心里开始滋生出一定要让妈妈开心的强迫性观念。
  石阵一直都过着妈妈所期望的生活,他自己也坚定地认为自己一定能成为妈妈所期待的大人物。不过,他也有所畏惧,他唯恐自己无法成为所有人都羡慕的大人物,害怕自己一旦成为一个失败者,就会在一瞬间失去母亲的爱。就这样,他成了一个没有母亲就无法独立思考、无法独立判断、无法独立做决定的孩子。对他来说,这个世界也成为一个让人疲劳和厌倦的地方。他觉得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很无趣,只能适应现实的自己也十分渺小。他一直都是躲在母亲的怀抱里,在母亲所灌输的意识中思考和生活着。
  石阵已经厌倦了周围的期待和干涉。因为他的思想与生活方式已经全部被驯化成母亲的方式,根本没有审视自己的机会。结果,他的自我被逼到了内心的一个角落,无法呼吸、无法成长,只剩下母亲的命令在催促着他。
  他认为反抗母亲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只好用自己的心灵承受着所有的外来刺激。结果他根本无法感知任何东西,只能与世隔绝地生活着。因为缺乏感知,所以他不可能知道自己是谁,也不可能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最终,已经停止成长的石阵对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失去了兴趣。
  不管出现什么问题,父母只需要告诉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父母为了保护孩子,一味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话,孩子就会失去检验自己能力的机会。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无法独立,只能依赖父母。如果不能实现父母的过分期待,孩子也会对自己有一种深刻的自卑感。
  如果你也觉得所有的事情都很无聊的话,那说明你现在的状态很可能非常混乱。就像石阵一样,起初是一直听着别人的催促,但现在已经开始自己催促自己、自己鞭打自己了。他在给自己施加一种强迫观念,强迫自己一定要完美,一定要比别人优秀。他认为只有这样才会得到他人的喜爱,而这实际上给他造成了一种不安。
  之所以觉得无聊,是因为你很想从扎根在心灵深处的命令与约束中得到解放。为了反抗这种命令,你阻断了所有外来的刺激。
  你很害怕自己会变成一个无聊的人,但是平凡不代表无聊。请想一想,世界上哪有不平凡的人?只会有稍微聪明一点的人,稍微成功的人,稍微善良的人。但他们都是平凡的人,人生的幸福就在于平凡。
  这一生我们都在努力,迫切地希望可以幸福。只是有时我们无法分清哪个是自己的想法,哪个是干涉我们的人的想法。我们所希望的可能与别人所期望的是不同的,当然也可能是重合的。如果你因为自己一直都是为他人活着而感到愤慨的话,请多赞美一下一直都在努力的自己。
  另外,请多关注自己的感受。若想感受生活的幸福,就请投身于这个世界,尽情地与这个世界碰撞。因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往往都藏在“区区小事”之中。
  
15.沉迷于假想世界的人
遭遇始料未及的事情,或无法适应现实的时候,我们都想找个地方藏起来。这时,就会有很多人想躲到梦幻岛去。但是他们所谓的梦幻岛,并不是现实中的梦幻岛,而是像网络一样的虚拟世界。在那里,我们能够变成自己所希望的模样,能够创造自己所希望的世界,实在就像是世外桃源。所以现代版的“彼得?潘们”都习惯去网络世界中去寻找自己的梦幻岛。永民也这是这么认为的。
  ∴
  今年已经快要三十岁的永民依然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可以说,永民的生物钟已经完全颠倒了,白天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才慢慢爬起来,打开电脑,重新回到网络世界里。平时不爱说话又害羞的永民只要一坐在电脑前,就连眼神都会变得不一样。如果在玩游戏时受到任何打扰,他马上就会发火。
  永民从来都没有感受过幸福。他爸爸是一位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从小就开始扮演家长角色,照顾家人,因此非常自负。但是永民从出生开始就身体虚弱而敏感,一点点小事都会让他大惊失色,大哭不止。每当这时爸爸就会忧虑——“男子汉大丈夫,那个样子怎么得了!”他想让儿子变得坚强,所以从来都不会去抱儿子。永民的成绩只要稍微下滑,爸爸就会大发雷霆;永民只要一哭,爸爸就会说男孩子不应该哭,再哭的话就会打他。所以,一到爸爸下班的时候,永民就会又紧张又害怕。妈妈的性格则非常软弱,生活上一直都依赖丈夫,所以妈妈也很怕爸爸,根本不敢跟他争执,更别说保护永民了。
  永民也觉得是因为自己太懦弱才拖垮了妈妈。在学校他也十分害怕跟人接触,朋友寥寥无几,过得十分孤单。
  从读高中开始永民就迷恋上了电脑,学业也被他抛在了脑后,晚上不回家的次数渐渐增多。爸爸非常生气,但他再怎么砸电脑,再怎么大发雷霆也无济于事。永民觉得爸爸不把自己当人看,渐渐对爸爸产生了逆反心理,开始整天与电脑为伍,性格也变得十分暴躁,只要有人对他唠叨,他就会立即发火,甚至还会砸东西。
  永民的身体坐在电脑前面,灵魂却早已飞向了网络世界之中。网络世界是他十分向往的梦幻岛。现实中的他是懦弱的,但在网络世界中,永民可以变成自己所希望的模样,得到别人的尊敬,被别人羡慕。脱离了悲惨、憋闷的现实生活,永民走进了网络世界中的梦幻岛,在那里他成为了天下无敌的彼得?潘。
  ∴
  和永民一样沉迷于假想世界中的人,都是在现实中失去生存勇气的人。
  无法实现我们所希望的一切、无法得到温暖、无法得到安详、无法解决温饱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历挫折,并在挫折中理解和接受现实生活。但是永民畏惧接受现实,因为现实中只有像爸爸一样可怕的人,而自己又没有力量可以和他们对抗。
  我们所说的“现实感”往往是通过挫折得来的。如果因惧怕现实而陷入假想世界或幻想之中,现实的压力就会变得越来越沉重,因为拒绝和否定只能助长痛苦。无论你在幻想中是多么伟大的英雄,那都仅仅是幻想而已。
  如果你也像永民一样无法接受悲惨和憋闷的现实,只想逃离到假想世界的话,你大概也是为了“生存”得更舒服一点吧。其实,只要你愿意在不幸的现实中寻找欢乐、幸福和笑容的话,你肯定可以找到。
  
16.心智成熟的大人
有一个七岁的小孩子,特别想变成大人,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长大。她先穿上了妈妈的高跟鞋,结果走路摇摇晃晃,最终在楼梯上摔倒了;她以为吃得多就可以快点长大,于是就吃了很多,结果肚子痛得厉害;她用妈妈的化妆品化妆,还戴上妈妈的首饰,但怎么看都不像妈妈。
  有一天小孩子问奶奶——
  “怎么样才可以变成大人呢?”
  “你等过吗?”
  “没有。”
  小孩子等了又等,终于长成了大人。但长大成人后,小孩子又想回到童年。因为童年有更多开心、有趣的事情。
  ∴
  小孩子想快点长大,所以在穿着和行为上都会刻意模仿大人。但无论穿得再怎么像大人、再怎么模仿大人的行为也无济于事,因为小孩子终究是小孩子。成为大人,我们需要的是等待。在等待的时间里我们会经历很多事情,可以更多地接触大人的世界,并从中经历种种挫折和失望,从而体会这个世界的复杂和多变,体会大人也有局限性,体会很多无法实现的东西。
  “我已经是个大人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有了这样的感受呢?第一次拿到身份证的时候;家里不再给自己零花钱和压岁钱的时候;别人不再称呼自己为“同学”的时候;一一列出不合理的事情的时候;懂得这世界并不能事事如自己所愿的时候;渐渐遗忘儿时的梦想的时候……
  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有很多沉重的包袱,比如,你必须得自己选择、自己做决定、自己负责任等。因此,也可以说,成为大人正是将沉重的现实扛上自己肩头的过程。要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必然需要智慧与技巧,我们需要的正是在现实生活中磨炼这样的智慧与技巧。
  三十岁这一时期,人们正处于一个从孩子真正向大人过渡的时期,一个从凡事以快乐为行事原则到以现实为行事原则的过渡期。可是,当三十岁的人们发现自己还无力扛起沉重现实的时候,就不由得会找一种安全的方式来释放和隐藏自己。这时,他们就会沉浸在自己假想和虚构出的对自己有利的环境中。
  小时候我们有很多梦想,想象着自己成为万人羡慕的成功人士;或成为圣人,为人类牺牲自己的全部,并且能受万人景仰。那时虽然也觉得不确定和不安,却依然认为自己有无限的可能性。但是成为大人后的实际情况往往和当时的梦想相距甚远。因此,成为大人也意味着要接受梦想与现实的差异,并且要忍受痛苦。
  成为大人并不意味着会失去所有的甜蜜。尽管大人也需要具备智慧与力量,需要接受作为大人的现实,但只要是“心智成熟的大人”,偶尔也可以回到童年。
  心智成熟的大人该离开时会选择毅然离开,该留下时可以毅然独自留下,他们懂得人际关系的重要,懂得要与他人建立多样的关系,可以相互爱护,也可以相互依靠。
  心智成熟的大人认为自己可爱、有价值,而且诚实;认为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动摇,不会失去自我;认为自己可以决定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是充满朝气的能动的人,而不是懦弱、无力的人。
  心智成熟的大人会摆脱对单纯的童年时光的留恋,用不同的视角看待人生。
  心智成熟的大人明白,与自己的想法相反的意见同样是重要的。
  心智成熟的大人能够感受自己的良知和罪恶感,同时具备反省和宽恕自己的能力。他们懂得追求和享受快乐,也懂得忍受痛苦;懂得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也懂得大胆放弃自己得不到的东西。
  心智成熟的大人懂得在失去的同时也会得到某些东西;懂得在失去中可以获得,在挫折中可以找到希望,在不完整中可以学会感激和宽恕。
  心智成熟的大人懂得人生是不完美的,需要与他人相互协助、共度人生。因为这不是自命不凡者可以独闯的世界。人们必须接受在多样人际关系中有时为胜者,有时为失败者的现实。而且要根据现实适当地调节自己的欲望。
  成为大人就是放弃儿时所想的为所欲为地改变世界的过程;是和所有的儿时梦想告别的过程;是抛开无论犯什么错误都可以得到宽恕,无论什么麻烦都会有人帮自己解决的期待的过程。
  什么都可以如愿以偿;没有任何危险;像儿时一样纯真开心地生活;其他人无条件地爱自己、接受自己,等等,在我们的人生中,这样的经历其实是非常短暂的。也许只是在婴儿时期。那时候,只要我们有需要,妈妈就会在旁边给予我们无限的爱,只要我们笑,周围的人就会感到幸福,就连我们弄翻水盆,那也是大人照顾不周的责任。
  不管年龄是大还是小,人人都希望能够回到那个时期。只有在现实的磕磕碰碰中我们才明白这些梦想是不可行的,而只有学会放弃不可行的梦想,才能让梦想与现实实现和谐均衡。
  
17.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受伤的小孩
如果说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受伤的小孩子的话,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很荒唐。不然就会说,你拿出证据来呀。没错,我们的确无法用肉眼看见这个孩子,但的确有一个受伤的孩子在我们每个人的的心里。
  偶尔,在深夜里我们可以听到孩子的哭泣声。有时,八岁时做的噩梦,在数十年后重新出现,在梦里这个孩子一直被怪兽追赶。
  我们有时对他人的言语或举动十分敏感,容易愤怒,总是有一股无法用理性来控制的冲动直奔大脑,大部分情况下,这些都是这个孩子的愤怒和伤感。如果我们总是无法对某个人做出正确的判断,被一种特定的偏见所控制,那一定是这个孩子看人的方式正在影响我们。那么,这个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在我们心里的呢?他为什么一直在我们心里呢?
  ∴
  从出生到死亡,我们的人生是一个持续的成长和发育的过程。
  从妈妈的肚子来到这个世界的同时,我们迈出了成长和发育的第一步。发育的动力安扎在我们的遗传基因里,不管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它都会促使我们前进。于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会按照特定的模式发育成长。
  在每个发育阶段,我们都有一个需要完成的任务。例如,三岁以前,虽然我们和妈妈已经分离,觉得十分伤感,但一定要坚信,妈妈始终都是爱我们的,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一定会守护在我们身边。这时我们要学会的,是对母亲的一种坚定的信任。到了五岁,我们需要解决俄狄浦斯情结。这个情结的解决与否将会决定我们的爱情取向。俄狄浦斯情结指想战胜爸爸这位竞争者,把妈妈占为己有的欲望。而到了青少年时期,我们需要正确地了解自我。这样的发育过程会一直会延续到成年、中年和老年,直到我们死亡。
  人生就像花一生的时间来建造一座叫做“我”的房子。建完这座房子后就要进入坟地,这座房子就会变成我们的墓碑,写满我们的此生。就好比盖房子的时候建造地基很重要一样,在我们的人生中,出生头几年的经历将会决定往后人生的大体轮廓。这时的经历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将决定我们看待他人和世界的方式、人际关系和爱情取向。
  当然,这些无法决定我们的整个人生。我们还算幸运,因为还有足够的机会来改过和修正。不过,想要修葺没有打好地基的房子,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想要改善初期没能把握好的人生,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期间所受的种种伤害也将深深地烙在我们的心里。
  这世上没有从未受过伤害的人。因为我们有着无穷的欲望,而这些欲望永远也无法得到满足。我们的人生也会因这些伤害而受到制约。当孩子爬出妈妈的怀抱,要自己学会站立和行走,自己来领悟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们绝对需要妈妈给予他们充分的爱和自信。
  如果这时妈妈不在身边,或者妈妈给予爱后又突然发火或表示出厌烦,孩子们就会感到孤独和畏惧,内心也会受到伤害。如果孩子大大小小的事情,母亲每件都要干涉的话,也存在一个问题,这会导致孩子失去自律性,并会受到更大的伤害。
  那么妈妈在身边给予孩子适当的帮助就可以避免孩子受伤害吗?这也不可能。孩子注定会受到伤害。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母亲。妈妈也是有欲望的,可能会把对丈夫的怨气撒到孩子身上。而且谁也无法预测现实中会发生什么事,比如,在妈妈洗碗的时候,孩子可能爬到高处,结果不小心掉了下来。
  在孩子受伤的时候,如果没有人察觉到他们的伤痛,帮助他们抚慰伤痛,那伤痕就会深深地留下烙印,藏在孩子的心里,严重时会导致孩子停止发育。当然,孩子的一部分停止发育不表示孩子的整体都停止发育,没受伤害的部分将会继续发育。结果可能是孩子智商发展非常突出,但是在情商上一点都不成熟,致使发育不均衡。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在生活中还可以找到抚平伤痛的机会。例如,儿时与妈妈分离的伤痛可以在青少年时期得到治愈。但这时就要经历严重的成长之痛,因为这是现有的成长之痛和之前未能治愈的伤痛的总和。
  同时,藏在心里的那个受伤的小孩也在为摆脱痛苦而努力挣扎。这个小孩十分渴望重新成长发育,所以他想回到过去,抹掉曾经受伤的记忆,或者再现当时的情况来克服所承受的伤痛。我们不由自主想反复体尝过去的伤痛,也是因为如此。但孩子的努力往往都会以失败告终,因为小孩子想要复原的过去,已经流逝。
  ∴
  如果一直都被相似的痛苦折磨着,那我们有必要留意一下,那个痛苦是不是在我们心里的孩子挣扎的声音。如果那个孩子是因为渴望成长而在挣扎的话,我们需要帮助他,使他从痛苦的记忆中摆脱出来。
  为此我们要做的,不是试图回到过去,而是要让过去离开我们,让一直压抑自己不肯哭泣的小孩子尽情地哭一场,说出他的痛苦。只有表露出伤痛,才能治愈伤痛。因此,为了治愈过去的伤痛,我们需要经历第二次成长之痛。
  成长之痛不一定会在某个特定时期出现。可能是在三十岁时,也可能是在四十岁时,即使过了六十岁的人也可能经历成长之痛。只要我们想了解孩子的伤痛,想治愈这种伤痛,我们随时都可能经历第二次成长之痛,使摆脱痛苦的孩子再不用每晚都哭泣。如果从此可以做个美梦,从此重新开始成长的话,痛苦的第二次成长绝对值得我们去经历。
  
18.为什么要面对不堪回首的往事?(1)
“重新提起过去又有什么用呢?有必要去揭开过去的创痛吗?就算揭开了,过去的事情始终都是过去的,我们已经无法改变,提起来只会让人更心烦意乱。”
  这是我跟患者面谈时,最常谈及的问题。
  说得也是,揭开伤心、痛苦的过去也并不是什么好事。有时是因为觉得太丢人,所以从来都没跟人讲过,真希望有个忘却药,吃一片后干干净净地忘记一切。有时生怕自己的怒火会殃及无辜的人,因此一直都在强忍着不去发作。为什么要我们刻意去面对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呢?
  从前有一个洞,民间盛传那个洞里面有一个怪物。果然,如传闻中所说的一样,刮风的时候洞里会传出奇怪的呜咽声。一到晚上,人们就能看到又大又黑的物体在洞里晃动。因此,没有什么人敢进洞。
  但问题是洞里头有泉水,人人都需要打水,但他们又怕洞里有怪物,所以都不敢轻易进洞。于是,他们请来了一位洞穴探险家,其他人都跟在他的后面,随着他的灯光小心翼翼地走进洞里。到处都是石头,有很多人被石头绊倒,这也给石洞平添了几分恐惧。但人们还是为了能打到泉水,继续向黑洞深处前进。沿着洞走了一段时间以后,不知从哪里传来了喀嚓喀嚓的声音。洞穴探险家把灯光照向声音传来的地方,结果,发现是几只小老鼠正在那里啃水果。突然,洞里迸发出一阵笑声。
下一页 尾页 共2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