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情商与影响力——使人生完美的学问

_5 吴维库(当代)
  ?可以利用肯定的动作,果断地竖起你的大拇指,对老师的讲课点头表示认可,多吃父母专门为你准备的饭菜,等等。
  ?可以通过比较有情调的方法,事后发一封邮件抒发一下自己的感受,阐明自己的收获,表示自己的感谢。杰克·韦尔奇利用留言条对经理们进行认可和激励,所有这些都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只要我们学会认可和赞美,自己也能收到许多认可和赞美。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热爱生活,生活也会因为热爱而更加丰富多彩。
  赞美要善于把握别人的特征,否则适得其反。如对一个身材臃肿的女孩,你绝对不能夸赞她身材苗条,如果这样夸奖,别人会以为你在讽刺她,但你可以赞美她的其他优点,如高雅的气质、得体的衣着等。
  赞美是一个有力的激励工具,而具体的操作方式是艺术,如
  图3-1所示的操作方式可以使赞美更有力量:
  图3-1 赞美模型
  第一步:告诉他做对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要看着对方的眼睛,因为目光接触表示真诚和关心。要具体描述对在哪里,而不要一般化。例如“你是一个不错的人”这种一般化的描述效果不大。同时,不要说得太多,否则没有效果。
  第二步:告诉他为什么这样做重要
  简要说明这样做的好处,要具体,告诉他你很感激他。
第3章 自信(23)
  第三步:停顿
  停顿一下的原理是:让对方感受一下赞美的冲击。如同口渴很长一段时间后你得到了水喝,但是在喝的过程中是没有什么感觉的,只有喝到水停下来时最惬意,才感到渴感消失。这叫做“清新的暂停”。
  第四步:鼓励重复这种行为
  这是一种强化,鼓励这种行为重复发生。如果文化允许,可以拍拍对方的肩膀。拍肩膀是一个强有力的接触,但是必须小心使用。
  赞美不是阿谀奉承
  赞美,绝不是阿谀奉承。阿谀奉承者,无仁无德,令人唾弃。尽管赞美是我们生活和社交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但赞美不能任意、毫无边际地夸大,而是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首先,要善于观察别人,对别人要有准确的认识。必须细心地观察他人的情绪、性格、外表等的微小变化,并能及时做出适度反应,这样才能起到赞美的效果。如对方改变了性格中的某一点,针对此点加以赞扬,就可以博得对方的欢心。赞美要适度,过分的赞美也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并且往往被认为是溜须拍马。具体,也是赞美的一项重要原则。模棱两可的赞美当然也不是完全无效,但效果不大,听者也无法从中学到什么。
  给予+给予的方式=给予
  那些对最微小的改善都给予鼓励的人,可以最快获得理想的效果。给予的方式往往比礼物本身价值更高,你做什么很重要,怎么做也同样重要。不时地把一件东西和鼓励之词同时给予别人,使之印象深刻。一个小网站的女老板(香港人)在周末从香港返回深圳时给每个员工带回小东西(香港产),虽然没有多少钱,却让员工都很高兴,人人都觉得老板对我挺好。要给予别人以重温他们成就的机会,可以问对方:你是怎么干成那件事的?要告诉别人你很赏识他们,并且要经常说。如果一个人没有公开和明确地听到过被赏识,那么他们就会推想自己不被赏识。
  遵守短缺元素定律
  150年前,德国农学家利贝格(Liebig)发现了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短缺元素定律。该定律有五点内容。
  ?需要有元素:任何一种植物生长都需要一定的元素。
  ?某一时刻只需要一种:在某一时期植物缺少的只是某一种元素,叫短缺元素。
  ?满足了短缺就增长:只要增加这个元素,植物就会有新一轮的增长,人们可以不做其他的事情,植物会靠自己的组织力量
  成长。
  ?不缺的没有用:不缺少的元素即使增加再多对植物的生长也没有用处,通常会有副作用。
  ?短缺元素不断变化:短缺元素永远在变化当中,在补充了原来所缺的元素之后,总会有新的短缺元素产生。
第3章 自信(24)
  对于一个饥饿潦倒的人,奔驰汽车是没有用的。对于一个古币收藏者,猴票是没有用的。对于一个潜心修身的道士,美色是没有用的。短缺元素论告诉我们沙漠中的种子需要的是水……
  罗曼·罗兰有句名言:“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作为一个有志于缔造影响力的人,要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
  鼓励对你的肯定行为
  中国古诗说:“房前屋后,种瓜种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鼓励什么就得到什么。接受鼓励时的表现,影响再受到鼓励的数量。为得到更多的鼓励,要对鼓励你的行为加以鼓励。比如别人说:“你选择的衣服很适合你。”你回答:“不,这简直是破烂。”你将难以再从此人口中听到赞美之词。女士对男士说:“你从来没有说过你爱我。”男士在压力下马上说:“我爱你。”,女士却说:“你撒谎。”可想而知,以后此男士再难以把“我爱你”说出口。老板给长了5%的工资,员工抱怨“那也叫长工资?”结果可能再也没长。
  所以对鼓励你的行为给予鼓励,你将受到更多的鼓励。
  鼓励可以传递
  混沌理论说:在微妙的生存环境当中,任何微小的变化,只要它不断地进行下去,就能造成巨大的改变。鼓励也是可以传染的,你受到了鼓励,心情就好,你的心情好,会对别人宽容,就会嘉奖别人。如果你希望有更多的鼓励,就去鼓励别人,由此会形成鼓励的链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大大改善,缔造一个充满鼓励的宽松环境。
  企业文化理论告诉我们:环境造人。在一个鼓励宽松的环境里,人们会自我激励,充满自信。而在恐惧和压力的环境下,人的智慧会受到压抑。
  找回失去的自信
  “还可以”的价值
  一个作家的儿子6岁时兴奋地跨进学校大门,18岁时沮丧地结束学生生涯,12年学习的结果是对学习极其厌倦,在那里,他的自尊和自信都受到打击。高中毕业后,她儿子进了一家影视公司工作,两年后不得不无奈地选择回学校,因为如果不想一辈子为明星们端茶送饭,只有去读一张文凭出来。补习半年,终于考进一所艺术院校导演大专班。
  对儿子这第二次求学,她既高兴又担忧,害怕他的自信再遭到打击。他的小品作业第一次给老师看的那天,她一直忐忑不安等着他回家,可回到家,他脸上却没有什么表情,只说:“老师说可以,但要修改。”以后几天就是痴痴呆呆,神不守舍。第二次课回来,仍然没有表情,说:“老师说好些了,但还要改。”一连几天越发痴呆得厉害,走路吃饭眼神都是飘离的。第三次课回来,有些兴奋了,因为老师说“好多了,但要再改一改,会更好。”在这简单而不断变化的评语中,她儿子一天天变得严肃认真,情绪一天天振奋,为了一个道具、一句台词、一个走位,反反复复琢磨甚至到了苛求的地步。第一学年考试,成绩优良。如今他已经毕业了,在学校培养的学习热情、对戏剧的热爱却一直延续下来。
第3章 自信(25)
  她常常在心里悄悄感谢儿子的老师们。回想起来,他的第一个小品作业一定是幼稚可笑的,她感谢老师没有简单地对他说“不”。他们一定注意到面前这个学生不安的眼神,看出他内心的忐忑,清楚地知道此刻从自己嘴里说出的每一个字,对这孩子都是一种判决。她感谢他们对儿子选择了“可以”这个词,“可以”是最低调最简单的肯定,但从被孩子视为神圣的老师嘴里说出,足以支撑起一份自信。同时,其中保护大于客观的用意是明显的,明显到足以刺激自尊,点燃奋斗的激情。她还感谢老师说的那个简单而明确的字—改,他们教给孩子的是艺术的真谛,通往成功的道路—永远不满足现状,不断修改和完善,才能出好作品。她感谢老师把自信和自尊放在儿子的一只手里,把对艺术追求的执著放在他另一只手里,就这样,他们将一艘本已“搁浅”的船重新推上了航程。
  回顾儿子第二次求学,她感慨万分。艺术教育有其特殊性,教育艺术却是相通的,这就是以尊重为核心对内心体验的重视和关注,而且令她惊讶的是,有了这种意识,方式会那么简单,简单到说一个“可以”就可以了。
  如果她儿子第一次求学阶段能有今天的心境,也许走的会是另外一条路。不过好在他终于懂得,以前其实误解了“学习”,现在他与“学习”和解了,这对他今后的事业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真希望我们不要吝啬“可以”这类简单而神奇的字眼。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沟通中赞美的重要性,也看到了指出别人缺陷的艺术。激励的重点应该放在“肯定”上。
  前述案例中作家儿子的第一个小品作业一定非常幼稚可笑,但是老师没有简单地对他说“不行”,而是说“可以,但要修改”。之所以老师选择这样的评语,是因为老师们知道此刻从自己嘴里说出的每一个字,不但是对眼前的这份小品作业,甚至会影响到这孩子对于学习、对于艺术的信心和追求。所以在面对这样一份幼稚的作业时老师首先想到了肯定、想到了激励。虽然,“可以”是最低调、最简单的肯定,可正是由于老师的肯定,使学生终于在忐忑不安中找到了久违的自信,也是这份低调而简单的肯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索的勇气和奋斗的激情。
  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往往占有非常崇高和神圣的地位,因此老师的评判对学生的重要性和影响无疑十分深远。其实大多数领导者在与下属的交往沟通中会面临同样的情况,尤其是当下属还没有建立起应有的自信心时,领导的每一点肯定和鼓励都能够成为对他最有力的支撑和信心来源。“肯定”的思维是一种对下属的影响方式,它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以人为本,承认个性都会有意识地追求自身价值。获得肯定也是人们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因此自身努力得到肯定,尤其是得到被自己认为是权威人物的肯定何尝不是一份最大的光荣呢?从中所获得的力量是难以简单衡量的。有了这份光荣与力量,自然拥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有了追求更大理想的愿望,有了不断前进的动力。
第3章 自信(26)
  作为领导,当下属做事不成功、工作业绩不佳时,常常埋怨下属不勤奋、不努力、不好学、不聪明……但是否想到过自己是不是给了下属足够的支持?这些支持并不一定是物质上的或者提供各种各样的资源,有时候一句鼓励的话语就可能让下属充满自信和斗志,而胜过任何物质上的帮助,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相反,有些领导习惯于“指出下属的不足”,这本无可非议,可是如果不注重方式方法,打击并挫伤了下属的自尊心,只能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真正的领导者需要具有使下属建立自信、自尊以及充满激情的能力,那些与下属沟通中无视他人感受的领导,绝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
  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担心:太多的鼓励和表扬是不是会让对方感到飘飘然甚至自傲起来?基于情商的沟通,要求在与别人的沟通中首先要肯定其成绩和进步,同时还需要艺术地指出不足。在前述案例中作者写道:“我还感谢老师说的那个简单而明确的字—改”,因为这更加简单的一个字,清晰地点出了学生作业的不足和缺陷,也指出了学生努力的方向。在案例中并没有展开说明老师是否对学生进行了细致的辅导,但是我想一定会有。此时,学生是抱着感激的心情、自信的心态来接受教诲,其效果自然会好。
  人与人的沟通,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不足与改进措施,往往更加有利于对方细致全面思考、冷静面对缺点,寻找差距,进而自发地去寻找改进的方法,以求经过自身努力来做到更好。因为这时对方已经拥有了非常良好的心态—我已经努力做得很好,但是我还能做得更好,我一定有能力做得更好,只要我再勤奋一些,将会得到更多的肯定和鼓励。
  由“不好”到“好”和由“好”到“更好”虽然同样都是进步,但是它们的过程却迥然不同。从“不好”到“好”是在否定过去的基础上进行的改变,操作者的心态往往是负面和被动的,在改进方面也不易做到扬弃。从“好”到“更好”则是在肯定过去的基础上进行的改变,本身就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操作者的心态也会是正面和主动的。两种不同的起点和过程一定会得到两种不同的结果,孰优孰劣可想而知。
  基于情商的激励是鼓舞对方最好的方式,沟通时认真地聆听、询问、鼓励,虽然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也不能让对方的能力和水平立即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但你给对方的感觉是肯定的—我很重要,我已经取得了成绩,而且我一定能够做得更好。这便是个人和团队走向成功的开始和必由之路。
  一个成功的外资保险公司的业务经理这样说:“我的快乐经常感染周围的人,和我在一起更多的是快乐。很多人愿意和我说说他们的烦恼。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一般是听。因为我知道,每个人都有烦恼,其实只是希望说出来。一旦说出来,他们就会好起来。劝人其实没有任何作用,他们早就在心里决定了。找人说说,只是发泄。说到动情时,我只要递上一张纸巾,就胜过千言万语。”
第3章 自信(27)
  这种顺畅的沟通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获得理解、关爱、友情,解决别人的忧虑,帮助别人缔造自信。在工作中提高效率,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斯托克戴尔悖论
  美国海军上将詹姆斯·斯托克戴尔是美国荣誉勋章的获得者。越战中,他在越共的战俘营度过了7个年头(1965~1973年)。他最终幸存下来是因为恪守着一个信念:他的生活不会比此刻更差了,他的生活终有一天会好过现在。他坚信自己能够出来,但是不做短期出来的打算。而过于乐观的人却没有出来,因为他们以为圣诞节前自己一定会被释放,结果一个接一个的在失望中抑郁而死。斯托克戴尔告诫那些乐观的人说:“我们不会在圣诞节之前出去,面对现实吧!”
  这个定律被称做斯托克戴尔悖论。
  生活有时是不公平的,有时顺利,有时曲折,有时得意,有时失意。将人们区分开的不是困难的有无,而是对待生活中无法避免的困难的态度。
  你已经很差了,以后不会比这更差了。即面对目前现实中的最残酷的事实,同时又对未来的最终胜出怀着绝对信心。
  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如何获得信心?记住斯托克戴尔悖论:坚持你一定会成功的信念,不论有多大困难。同时,要面对现实中最残忍的事实,无论它们是什么。这是走向成功的关键心理秘诀。
  案例:找回失去的自信
  汉刚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农村,兄弟较多,小时候个个顽皮捣蛋,父亲对他们管教甚严,动不动就猛批一番,有时甚至一人犯错,兄弟几个全部受难,他们见了父亲就像“耗子见了猫”,浑身打哆嗦。父亲的严厉是可以理解的—望子成龙嘛!并且也可以说是成功的,兄弟几个后来都考上了大学。但父亲过于严厉的批评,特别是一些对人不对事的批评,却严重损伤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产生了消极的处事心态。这种心态主要表现在:其一,缺乏信心,胆怯、害怕,害怕在公众场合讲话,害怕见陌生人,遇到稍有困难的事情,就设法逃避,甚至放弃;其二,不愿意承担责任,对自己的错误或不成功往往设法找原因、找借口,总是埋怨别人,责怪别人,认为一切都是别人的问题;其三,自以为是,固执己见,凡事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常常去努力发现一些所谓的证据,来验证别人的错误,以使自己的消极论断合理化。
  每个人小时候都充满了自信,失去信心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多次的打击或失败,以及别人对自己不负责任、不公平的批评。自信的恢复却是在不断强化中形成的。明白了这些,汉刚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自己的信心,并通过自我激励,使自己100%地喜欢自己。他深刻地意识到:世上没有办不到的事情,只要满怀信心去做,就会有成功的可能。世上也没有什么伟大的人,只有伟大的挑战,而必须面对的是和你我一样的人。
第3章 自信(28)
  思想决定行动,他一改往常遇见陌生人的胆怯,而是大胆去面对任何人,包括地位和身份较高的人。汉刚采取了以下行动:
  (1)在公众场合也不再腼腆,而是保持泰然自若的心态。偶尔出现紧张情绪,他就用“忘掉自我”的办法去克服。
  (2)他学会了与别人一起分享他的感受,不再给自己和别人打折扣,而是用心去了解别人的感情,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给予赞美,发现别人的缺点并当面指出。积极采用合作开放的态度来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面对一些突发性的不愉快的事情,他学会了“操之在我”,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如果自己不伤害自己,别人就不可能伤害你。
  (4)他注重改变自己的肢体动作,确保语言和身体语言表达的一致,如走路时昂首挺胸,充满着自信;说话时目视对方,以示对讲话者的信任;听别人讲话时聚精会神,并投以欣赏的目光等。通过这些身体动作的改变,他的自信心大大增加,个人的影响力也有所提高。
  一个人的能力深受自信的影响,世界上没有无能的人,只有没有自信的人,心态决定命运。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距,但这种差距往往会造成人生的很大差异。因为一个人的能力并不是固定的,能发挥到何种程度具有极大的弹性,它深受自信心的影响。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马戏团着火,工作人员都忙着搬贵重东西,而对他们所驯养的大象却无暇顾及,因为他们认为拴住大象的绳子很细,大象自己能挣脱绳子跑出来,但结果恰恰相反,大象被活活地烧死了。大象为什么会被烧死,原因不是它挣不断绳子,而是它缺乏自信、不敢去挣。因为它起初被训练时,曾试图挣断拴住它的铁链,非但没有成功,反而遭到一顿毒打,所以长大后,它再也不敢去挣脱了,以至于被活活烧死。
  “大象”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自信心的重要性,它告诉我们:世上许多事情不是因为难做,我们才失去信心,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自信,所以事情才难以做到。
  自信与行动
  自信的人没有借口
  在美国西点军校毕业的人都知道有四个标准答案能使人获益终生,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答案就是:没有任何借口。
  西点军校有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遇到学长或军官问话,新生只能有4种回答:
  “报告长官,是!”
  “报告长官,不是。”
  “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
  “报告长官,不知道。”
  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比如军官问:“你的皮鞋这样就算擦亮了吗?”你的第一个反应肯定是为自己辩解:“报告长官,刚才上课时不小心有人踩了我。”但是不行,所有的辩解都不能作为回答,你只能从四个标准答案中选择作答,所以,你只能回答:“报告长官,不是。”军官要问为什么,最后你只能回答:“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学校认为,这样的规定是要让新生意识到任何时候只有行动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任何时候都要学会忍受不公平,只有坚持这种信念才能激发自己的潜能,真正实现说到做到。
第3章 自信(29)
  决策与行动
  行动才会有结果。行动不一样,结果才不一样。知道不去做,等于不知道,做了没有结果,等于没有做。现在不犯错误,以后一定会错,因为不犯错误的人一定没有尝试。错了不要紧,一定要善于总结,然后再做,一直到正确的结果出来为止。
  成功人士的特点是决策快改变慢,所以才有格言。
  无效率的人总是说没有时间,而那些有建树的人似乎不仅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自己的事情,还有时间做社会公益活动。他们怎么就能比那些效率不高的人多那么多时间呢?原因就是他们花在决策上的时间很少。要知道在茫茫人海中,与你持有同样远见和洞察力的人不只你一个,所以才有相类似的思想出现,只有第一个把这个思想变成现实的人才是赢家。
  决策过程中首先向自己提出的问题是:这个决策使得我靠近还是远离我所希望的?如果决策不会带来负面影响,那么对这个决策的回答就应该是肯定的。
  我们通过说话学习说话,通过唱歌学习唱歌,通过跑步学习跑步,通过工作学习工作,通过爱学习爱。什么叫行动?行了就去动。聪明地管理你的时间,压力会随行动的进行而减小。像没有人看见你一样做事,像不需要钱一样做事,像你不会失败一样做事。
  沙漠中的小羊
  沙漠中一只小羊十分饥饿,它幸运地同时发现了相距较远的两片草地A和B。它跑向A草地,当它离A近时,它回头看了看B草地,发现B比A要茂密,它回头向B跑去。当它离B近时,回头看了一下A草地,发现A比B茂密,它又回头向A跑去。它决心要吃到最好的草。当它离A近时它又回头了,结果重复出现来回跑。几个来回以后,当它处于两片草地中间的时候,它消耗完了自己的能量,再也跑不动了,哪片草都没有吃到,结果它饿死了。
  机会在犹豫中丧失,敢于决策比善于决策更重要。
  要事先做
  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查理斯·舒瓦普曾会见过效率专家艾维·利,会见时,利说自己的公司能帮助舒瓦普把钢铁公司管理得更好。舒瓦普承认自己懂得如何管理但事实上公司不尽如人意,可是他说需要的不是更多知识,而是更多行动。他说:“应该做什么,我们自己是清楚的。如果你能告诉我们如何更好地执行计划,我会听你的,在合理范围之内价钱由你定。”
  利说可以在10分钟内给舒瓦普一样东西,这东西能把他的公司的业绩提高至少50%。然后他递给舒瓦普一张空白纸,说:“在这张纸上写下你明天要做的六件最重要的事。”过了一会儿他又说:“现在用数字标明每件事情对于你和公司的重要性次序。”这花了大约5分钟。利接着说:“现在把这张纸放进口袋。明天早上第一件事是把纸条拿出来,做第一项。不要看其他的,只看第一项。着手办第一件事,直至完成为止。然后用同样方法对待第二项、第三项,直到你下班为止。如果你只做完第五件事,那不要紧。你总是做着最重要的事情。”
第3章 自信(30)
  利又说:“每一天都要这样做。当你对这种方法的价值深信不疑之后,叫你公司的人也这样干。这个试验你爱做多久就做多久,然后给我寄支票来,你认为值多少就给我多少。”
  整个会见历时不到半个钟头。几个星期之后,舒瓦普给艾维·利寄去一张2.5万美元的支票,还有一封信。信上说从钱的观点看,那是他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一课。后来有人说,5年之后,这个当年不为人知的小钢铁厂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独立钢铁厂,利提出的方法功不可没。这个方法还为查理斯·舒瓦普赚得1亿美元。
  管理时间就是管理宇宙。由于你不能管理时间,所以你必须管理自己的优先次序。你需要在前天晚上列出自己事情的优先次序表,第二天坚决按次序做事,养成习惯至关重要。
  一些人难以坚持,主要是因为优先级别高的事情具有挑战性,所以常常把重要的事情推迟。坚持要事先做的宗旨是:最糟糕的事情先做。
  这其实就是最难的事情先做。如果生命是在下象棋,那么时间就是对手,你需要认真对待每一步和每一时刻。优先级别管理是把重要的事情最先做完、然后再做次要事情。
  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你不能把时间分配给重要的事情,你的时间将被不重要的事情所填满,你将难以成就大事。
  行动
  从现在开始,与别人分享你的感受,可以增加快乐和减轻压力。不要给自己或别人打折扣,正确面对现实,缔造并利用自己的特长。不要软弱无力,自信的人不是软弱的人。对别人给予回馈时要具体而不要笼统,对他人采取合作开放并敢于接受建议的态度,不要自我封闭。勇于面对突发性的不愉快事件,没有过不去的事,“车到山前必有路”。
  确保语言和身体语言表达一致,内外一致表里如一有助于获得自信,如抬头挺胸走路心情自然开朗。专注于你的事业,保持一种泰然自若的心态,例如表达自己的意思时把精力集中到要表达的内容而不是胡乱担心上,你会获得自如的表达。专注于事业可以忘却紧张和担心,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忘掉自我,别把自己看得太重,是克服紧张情绪、战胜自卑心理的法宝。认可和赞美别人是自信的表现,你会获得意外的收获。
  别把自己看太重就不会失重
  别把自己看太高就不会失落
  别把自己看太轻就不会自卑
  别把自己看太低就不会郁闷
  获得自信的比较优势原理
  尽管自己在财富、权利、名气、知识上努力提升,增加实力以获得自信心,但是还是会遇到胜过自己的人。这时候就可以用比较优势原理获得自信心:不在于自己差,在于别人更差;不在于你多强,在于你比对手强。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步枪3×40项目,我国选手贾占波落后对手3环,但是美国运动员埃蒙斯最后一枪打飞,贾占波获得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决赛又有埃蒙斯,结果他最后一枪打了4.7环,又把这个项目的金牌送给了中国。
  没有常胜的将军,没有永远的赢家。再强大的人也有薄弱环节。
首页 上一页 共5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