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丰饶之海 第四卷 天人五衰

_5 三岛由纪夫(日)
  第二天歇班,阿透看了场电影,去港口看了船,如此度过一天。翌日九点开始,又轮到他值班。
  几次台风过后,残夏的天空终于推出夏日特有的云絮,想到这大约是从信号站看到的最后一个夏天,阿透对往来的流云更加看得津津有味。
  晚空甚是美丽。海湾几道横云的远方,积雨云如一尊天神凝然不动。
  然而,这片透出浅橙色的气宇轩昂的云,很快便被横云削去了头颅,积雨云伟岸的躯体于是点点处处沁出羞愧的绯红。云后青空随即被涂上一层高贵的水色。横云或光彩黯然,或如一条闪亮的弯弓。
  最前面一道看上去最高的积雨云同排成一列向海湾远处绵延伸展的重叠的云层,以夸张的透视画法在澄澈的天空中呈阶梯状低俯下去。阿透想,如此看来,这很可能是云在玩弄骗术,说不定是渐渐由高而低的云的横队效仿透视画法欺骗自己的眼睛。
  俨然白陶兵马俑阵列井然有序的云海中,有一道黑头云突兀而起,如龙卷风般直刺天庭。也有的形体开始崩溃,披一层玫瑰色光泽。这时间里,积云雨逐一分成浅红色、黄色和紫色,原有色调随之失去了威严。阿透注意到时,刚才还那般白灿灿的天神的脸,现已一团死灰。
第十六章
  查访结果,本多得知阿透的生日是昭和二十九年①三月二十日。而若金让的忌日在此之后,二者的关系便无以成立。因此他通过种种渠道进行调查,但时间很快过去,未待澄清就办理了收阿透为养子的手续。
  按月光姬双胞胎中姐姐的说法,只知道金让死于“春季”。他后悔没有弄清具体日期。后来通过美国大使馆得知她在美国的地址,发了好几封信,但都石沉大海。百般无奈,只好求外务省一位朋友帮忙请曼谷大使馆查询,也仅仅接得“查询中”的回音,此后再无下文。
  如果不心疼花钱,办法倒是有几个。但本多爱财如命,加之老来的焦躁,只是急于把阿透收为养子,金让忌日的查证也就不了了之。他总有点嫌麻烦。
  昭和二十七年,本多曾对财产的古典三分法感到不安。那时候他的神经恐怕还是年轻而富于弹性的。而在古典性常识早已过时的今天,本多反倒对此耿耿于怀起来,同比自己年小十五岁的年轻财务顾问闹得不欢而散。
  尽管如此,过去二十三年时间里,财产当然至少增值五倍,达十七、八亿元②。他把昭和二十三年到手的三亿六千万元一分为三,每份一亿两千万元,分别买了土地、股票和存入银行。土地增值十倍,股票增值三倍,存款则有减无增。
  就像在英式俱乐部里扎着蝴蝶结打台球的绅士们一样,本多仍然没能放弃对资产股票的偏爱。他分别是东京海上火灾保险、东京电力、东京煤气、关西电力的股东,持有其“坚挺而有品位”的股票。这点又使他难以摆脱绅士时代鄙视投机的习性。虽说如此,单单这些死气沉沉的资产股票二十三年时间就增值三倍。由于红利的百分之十五不必上税,分红收入所交纳的税款是微不足道的。
  ①一九五四年。
  ②日元,下同。
  股票也同领带嗜好差不多,老人不可能扎时下流行那种特宽幅印花的时髦领带。这样,诚然不能从中谋利,但也因此避免了风险。
  昭和三十五年以来十年时间里,正像美国出现的那样,人们渐渐以股票来卜算别人的年龄。大红大绿日见其俗,正沦为莫名其妙的货色。制造半导体收音机小零件的厂家创下年销百亿的记录,五十元的股票变为一千四百元已属家常便饭。
  本多虽然对股票的品位如此计较,但对土地的品位则毫不介意。
  昭和二十八年在相模原美军基地周围建房出租给美国人是大发其财的买卖。本多在财务顾问的参谋下对建房不屑一顾,而以每坪三百元的价格买下一万坪空地皮。如今每坪已高达七、八万元,三百万元买下的土地一举变成七亿五千万。
  当然这堪称侥幸。有的地方赚了,有的则不然。但减值的土地是一坪也没有的。如今看来,他后悔没把本金三亿六千万元的山林至少买下一半。
  使财产生利是不可思议的体验。他想,如果自己胆子更大一点,让财产增值十几倍恐怕都大有可能。不过从另一方面说,正因为一步一个脚印才得以保全财产。想到这里,他确信自己走过来的路是最佳选择。但也还是有一点点懊悔和失落感。追根溯源,这同对自己与生俱来的性格的悔恨有关,由此产生一种不健全的情绪也是奈何不得的。
  起码,本多将落后于时代的财产三分法作为自己的方针--尽管知道并无益处--坚持下来,从而获得心理平衡。这是对于老式资本主义三位一体的推崇。那里边依然有着某种神圣的东西,自由主义经济的自动协调的理想依然闪射着余光。同时也是本国绅士们对苦于原始而不稳定的单一作物栽培的殖民地所怀有的悠哉游哉的理性矜持和平衡感觉的象征。
  然而这种东西在日本还能找到吗?只要税法不变,只要企业不重返以自有资本进行经营的时代,只要银行不放弃以土地作为贷款担保的政策,日本国土这一巨大的典当物便根本不可能理睬什么古典规律而持续升值不止,除非经济终止发展或共产党上台执政。
  本多对此当然一清二楚,但他还是力图忠实于安全坚挺的古老幻影。他加入了生命保险,在日益崩溃的货币价值面前,他竭力充当其近乎迂腐的卫士。他或许还对阿勋所往来拼杀的那个时代的金本位制存有一丝缥缈的金色幻想。
  来自自由主义经济学那自动协调的美梦在很早以前便已烟消云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辩证必然性也早已不足为信。预言灭亡的生生不息,预言发展的(尽管的确发展过)却蜕化变质。世界上再不存在纯理念的立足之地。
  相信世界走向崩溃是容易的,本多大约二十岁时就已相信。然而世界并不轻易崩溃。对于在其表面像滑冰者一样不断滑行求生而走向灭亡的人类来说这才正是不可等闲视之的问题。一旦明白冰将断裂,有谁肯滑行呢?而若知其绝对保险,则恐怕又失去了有人落水的乐趣。问题只在于自己滑行时会不会断裂。本多滑行的时间是早已被限定了的。
  即使在这一时间里,利息等多种收益也在一点点与时俱增。
  人们认为财富便是这样聚少成多的。假如能超过物价上涨幅度,财富定然增加。然而这种增加一开始就立足于与生命逆向的原理,只能导致对生命的步步蚕食。利息的增加和时下白蚁的侵蚀是同一回事。某处利息的略微增加,必然伴随白蚁一点点啃噬的齿音。
  届时,人们将注意到利息生殖时间与自己生存时间性质上的差异……
  这些道理本多一直在反复思考一在过早醒来的床上,他边等天光破晓边游戏性地追索思维的轨迹。
  利息在一望无边的时间平野上如青苔四下繁衍。我们不可能永远跟踪追击。因为我们的时间正逐渐沿着坡路确凿无误地伸向悬崖峭壁。
  认为自我意识只同自我有关时本多还年纪正轻。那时候,自己这一透明的水槽中飘浮着浑身长满黑刺的海胆样的实质。他将仅仅与此相关的意识称为自我意识。“恒转如暴流”。他花了三十载光阴才得以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在印度得知的这一道理。
  到了老年,自我意识终于归结为时间意识。本多的耳朵已可以分辨出白蚁噬骨的齿音。人们是以何等淡薄的生存意识一分分一秒秒地挤过再不复来的时间隧道啊!年老之后才懂得那一滴滴所有的浓度,甚至所有的沉醉。美丽的时间水滴,浓郁得犹如一滴葡萄美酒……并且,时间像血液失去一样失去。所有老人都将滴血不剩地枯竭而死。这是一种报复。因为他没能在热血不知不觉地沸腾沉醉不知不觉地袭来阶段及时关住时间的闸门。
  是的,老人懂得时间含有沉醉。懂得之时已经失去了足以使人沉醉的酒浆。为什么没想到应及时关住时间的闸门呢?
  出于怠惰和怯懦,本多并不认为自己没有在应关住时关住时间,尽管他也自责。
  本多感觉眼睑终于沁入一缕微弱的曙光。他仍把脑袋放在枕上不动,心中自言白语:
  “不不,在止住时间上面,自己不曾有过‘此其时也’那样的时机。假如我身上多少有类似宿命的东西,那恰恰是所谓‘没有能够关住时间’。”
  自己未有过堪称青春顶峰的时代,也就不存在应该止住时间的时机。那本该在顶峰止住才是,可惜未能识别出来。奇怪的是他并不为此懊悔。
  不,即使青春稍过去一点也不为迟。倘若顶峰到来,是应当在那时止住的。可是,如果说识别顶峰的眼睛就是认识的眼睛,我是略有异议的。因为像我这样一刻不停地眨闪认识的眼睛像我这样不肯给意识以片刻睡眠的人世上找不出第二个。识别顶峰的眼睛仅凭识别的眼睛是免为其难的。这需要宿命的援助,但我被赋予的只是稀薄得不能再稀薄的宿命,这点我本身最为清楚。
  断言那是因为我坚强的意志阻碍了宿命当然很容易。但果真如此吗?所谓意志,难道不是宿命的残渣吗?自由意志与决定论之间不是存在类似印度种姓制度那种天生贵贱之分吗?当然低贱的乃是人的意志。
  年轻时我并不这样认为,而认为所有人的意志都是力图参与历史的意志。但历史--那个踉踉跄跄的讨饭老太婆--跑去哪里了呢?
  不过,有一种人则具有在生之顶峰止住时间的天赋。我已经目睹,只能相信。
  在登临绝顶看到皑皑白雪的一瞬间使时间戛然而止--这是何等伟大何等浪漫何等幸福啊!其实,顶峰那使其内心泛起微妙涟漪的倾斜、那高山植物的分布都已给他以预感,因而他可以清楚把握时间的分水岭。
  他知道,若再前行一步,时间就会停止上升而代之以急转直下。下降途中,很多人正在悠然自得地收获。但收获又有什么用呢?且看对而,水飞流直下,路一落千丈。
  啊,肉体的永恒之美!那才正是能够止住时间的人的特权。在即将止住时间的绝顶,肉体之美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
  处于白雪峰顶正确预感中的人的肉体的玉洁冰清之美。不祥的纯粹。侮蔑的爽凉。其实人之美与羚羊之美的妙合无垠。高贵地扬起头角,透出超尘绝俗而柔润平和的眼神。略微抬起线条流畅的白斑点点的前肢,头戴峰顶眩目耀眼的白云,满怀诀别的豪迈与悲凉……
  即使向留在地面依旧置身于时间滚滚洪流中的人们挥手告别,我也根本无法响应。倘若我在街头突然扬手告别,招来的恐怕是出租车的停驶。
  或许我不可能止住时间,而一直在阻挠出租车的奔驰。我只是以毅然决然的意志命令出租车将自己拉往别的地点--明知时间同样涌流不息的其他场所,如此而已。没有浪漫,没有幸福。
  ……没有浪漫,没有幸福!这点至关重要。生存的秘诀非此莫有,我深知。
  止住时间也要等待轮回,这点我也早已知晓。
  对阿透,也要使他和我一样决不允许虚张声势,不允许有浪漫和幸福。这就是我对那个少年的教育方针!
  想到这里,本多彻底醒来。身体各处隐隐的痛感和喉头的痰球使他清醒地意识到一天的开始,自己有义务把卧床时七零八乱的部件重新组装起来。他像折起旧折叠椅将身体从床上撑起。房间已经大亮。按惯例应该向枕旁的家用内线电话告知起床。但他转念作罢,而去博古架那里取下饰有描金画的小匣,拿出关于阿透的调查报告,重新细读了一遍有关部分。
《养子调查报告书》
  受理编号   M第2582号
  委托方代号  第1493号
  姓 名  安永透  昭和29年3月20日生(16岁)
  原 籍  静冈县庵原郡由比町6-152号
  现住址  静冈县清水市原町2-10号明和庄
一、本人情况
  1.履历与现状(略)
  2.体质与相貌(略)
  3.性格品行
  头脑聪明,智商高达159,堪称出类拔萃。智商100的出现率为47%,140以上仅为0.6\\\\%,至为罕见。如此英才因幼年丧父失母,由贫穷的伯父收养。不幸的境遇使其初中毕业后即中断学业,殊可惋惜。但本人并不自恃聪明而洋洋得意,深受上司和同事喜爱。其为人由此可见。由于年方十六,生活作风亦无任何风言风语。固然有人议论其同附近一遭人愚弄取笑的疯女绢江有所交往并认真予以庇护,但绝非出于两性关系,莫如说因而证明本人的心地善良和人道主义。绢江亦将年纪小于自己的阿透奉若神明。
  4.兴趣爱好
  并无特殊兴趣。休息日或去图书馆或去电影院或去清水港看船。多少性喜孤独,外出大多独往独来。只是,虽尚未成年,已染上吸烟习惯,大约是枯燥孤单的工作性质所使然。健康则未因此受到影响。
  5.婚姻状况
  当然未婚。
  6.思想与社会关系
  亦是因其年少,无意参与任何激进政治活动。目前公司尚无工会,处于发起阶段。未发现本人与其有染。读书方面,虽小小年纪已广览群书。阅读倾向亦不止一端。藏书几乎为零,似乎仅靠频频出入图书馆和非凡的记忆力积累知识。未发现耽读左右过激思想书刊的迹象,毋宁有意博采众家。交友方面,与两三名初中同学时有往来,无特别亲密者。
  7.宗教信仰
  已故父母信奉佛教。本人则对宗教不甚热心,未加入任何新兴宗教团体,对信徒的一再劝诱始终持拒绝态度直至今日。
二、家庭情况(略)
三、门第血统、亲属关系
  就父母双方和曾祖父一辈进行调查的结果,未发现精神病遗传基因。(下略)
第十七章
  十月末的一天。本多决定将这天作为向阿透讲授西餐礼仪的第一天。他在小客厅摆好餐台,订了法式西餐,把餐厅男侍叫到家里,一如晚间正餐样式,并让阿透穿上新做的藏青色西服。先从餐椅坐法一一教起:坐须深坐,尽量缩小餐椅与餐台的距离,臂肘切不可拄于台面;不可低俯于碟盘之上;两肘须紧贴侧腹等等。继而提出诸般注意事项:餐巾摊放方式、喝汤方式、汤匙入口不得弄出声响,如此不一而足。阿透言听计从,不规范处一连反复数次。
  “西餐礼仪似乎繁琐无聊,”本多边教边说,“但如果举止得体,大方自然,别人只消看上一眼就会放下心来。而只要给人一点有教养的印象,社会信用就会成倍增加。毕竟日本所说的有教养,仅仅意味熟悉西方生活方式。至于所谓地道的日本人,不是社会底层小民就是危险分子。今后的日本,二者估计都会减少。日本这一纯粹的毒素越来越少,而蜕化为适合世界各国所有人口味的嗜好品。”
  说话时间里本多脑海浮现出的自然是阿勋。阿勋大概不晓得什么西餐礼仪。阿勋的高贵全然与此无关。惟其如此,阿透才应该从十六岁就开始谙熟西餐规矩。
  菜肴须从左取,饮料须从右入口;刀叉须从外侧拿起--凡此种种,本多一边令人眼花缭乱地指点,一边注视阿透如潜水员抓取水中物那样试探着伸出的手。他继续侃侃而谈:
  “边吃边适当谈话。要通过交谈使人的心情放松下来。边嚼边谈,嘴里的东西会飞溅出去。因此要趁别人谈话之机处理好自己咀嚼的节拍。父亲这就跟你说话,试着好好回答……对了,今晚你就别以父亲为父亲,而看做社会上某大人物,如赢得此人欢心,会得到很多很多便宜。你就这样设想好了。两人逢场做戏。好了,开始:你这个人学习用功,三个家庭教师都十分满意,可你为什么一点都不想交朋友呢?”
  “因为不是很想到得朋友。”
  “喏喏,这个回答不灵。光是这一点,你就可能被看成厌世的怪人。那么,如何回答才好?”
  “……”
  “不合格啊。光学习不行,还得有常识。应该尽可能这样开朗地回答:‘眼下学习要紧,还没时间交朋友。不过我想上了高中,自然而然会有朋友的。”’
  “眼下学习要紧,还没时间交朋友。不过我想上了高中,自然而然会有朋友的。”
  “好好,就是这样……呃……接着提起美术:意大利美术你喜欢什么呢?”
  “……”
  “意大利美术你喜欢什么呢?”
  “喜欢曼德尼①。”
  “小孩子喜欢曼德尼成什么话!再说对方很可能连这个名字都不晓得。只这一个回答就会使人不快,以为你是个卖弄才智的小聪明。不妨这样回答:文艺复兴很不错。说说看!”
  “文艺复兴很不错。”
  “这就对了。这样的回答会给对方以优越感,使他觉得你很可怜爱。还会给他机会向你展开一知半解的长篇大论。即使那内容全是胡说八道,或者即使不是胡说八道的部分你也知晓,你也必须忽闪着好奇和尊敬的眼神洗耳恭听。社会赋予年轻人的任务,仅仅是充当老实可欺的听众,此外别无其他。如果能让对方信口雌黄一吐为快,你就算大获全胜。这一点时刻疏忽不得。
  “社会诚然不要求年轻人才华横溢,但如果你过于平庸无奇,又马上招致对方怀疑。你应该具有足以使长辈感兴趣的某种无关痛痒的偏执。如摆弄机器啦打棒球啦吹小号啦……就是说这种爱好要尽可能平均尽可能抽象,要与精神毫不相干,与政治彻底绝缘,还要不怎么花钱。长辈们一旦发现,也就确认了你剩余能量的发泄口,从而高枕无忧。这方面即使多少显示出自负也无伤大雅。
  “上了高中,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可以参加一下体育活动,并且要选择能显而易见产生健康效果的项目。提起体育运动员来,人们大多以为大脑缺根弦,其实对本人倒有益无害。当今日本寻求的最大美德就是:对政治盲从,对长辈忠实。
  ①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代表作有《基督之死》。
  “你嘛,一方面要以最佳成绩从学校毕业,一方面又必须像鼓满长风的漂亮船帆那样掌握令人对你解除戒心的愚的美德。
  “至于钱,等你上高中再教不迟。当前你尽可优哉游哉,完全不必在钱上劳心费神。”
  面对老老实实的阿透,本多如此不厌烦地说个不休。说着说着,他恍惚觉得是当着清显、阿勋和月光姬絮絮不止。
  假如他们也这样该有多好!倘若他们不急于直接完成自己的宿命,而与世人迈同一步子,有足够的智慧将飞翔本领秘不示人的话该有多好!社会不能容许飞人的存在。翅膀是危险的器官。未待起飞便招致自我毁灭。只要同那些混账人物相安无事,就可以使其做出对翅膀视而未见的样子。不仅如此,他们还会到处代为宣传:
  “那个人的翅膀无非装饰品罢了,不必放在心上。交往起来,倒是非常循规蹈距大可信赖的普通人咧!”
  这种口头担保的作用万万不可低估。
  清显也罢阿勋也罢月光姬也罢都未费此辛苦。这是他们对人类社会表示的鄙薄和傲慢,早晚必受惩罚。他们甚至在苦恼方面也未免表现得过于自以为是了。
第十八章
  三名家庭教师都是东京大学的高材生。一名教社会和语文,一名教数理化,一名教英语。据说昭和六十年高中升学考试,记述式试题将更多地取代以往的判断式,英语听写和语文作文也将增加。于是阿透当即开始听英语广播练习听力,耳朵贴着录音磁带一听就是几十次。
  物理方面有这样一道关于地球和天体运动的试题:
  (1)金星处于哪个位置可以在黎明时对其进行时间最长的观察?用图中的符号回答。
  (2)用天体望远镜观察处于问题(1)位置的金星时,看上去呈何形状?从A-D中选一你认为最正确者,用符号回答。
  A 西半部分明亮;
  B 东半部分明亮;
  C 如一弯新月般明亮;
  D 呈圆球形明亮。
  (3)日落时分火星处哪一位置时在正南面天空闪亮?用图中符号回答。
  (4)零点时分火星处哪一位置时在正南面天空闪亮?用图中符号回答。
  阿透立刻手指图中B点正确回答了问题(1),选C回答了问题(2),对问题(3)排除了L点,对问题(4)迅速找出太阳--地球--火星连成一线的G点。四道题答案全部正确。家庭教师惊讶地问:
  “这题你以前做过?”
  “没有。”
  “那为什么答得这么快?”
  “火星金星每天都看,当然一清二楚。”阿透像小孩被问到自己饲养的小动物习性时对答如流一样露出理所当然的神色。
  事实上,在信号站望远镜那小小的圆笼里,星星就像从早到晚搬着风车旋转的鼷鼠。他只是通过凝视为其投以意志的饵食。
  阿透或许对大自然感到亲切,但对望远镜世界的失去则不感悲伤。诚然,那单纯得不可思议的工作本身有他所爱的“工作”感,纵目远眺水平线是他幸福的源泉,但无论爱还是幸福,都不是失之惋惜的东西。至少在二十岁成人之前,他要自觉地在老人膝下学会在山洞中摸索着走路。
  家庭教师都是由本多面试,尽可能作为阿透效仿的楷模选定的性格开朗的世俗型秀才。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那个教语文的姓古泽的学生对阿透的头脑和性格怀有特殊兴趣,说是要慰劳一下学累了的阿透,把阿透领去附近的酒吧,有时还一起郊游。本多为其开朗大方的外表所欺,反而表示感谢。
  阿透也喜欢敢于随便说本多坏话的古泽,当然自己决不轻易随声附合。
  一次,两人晃晃悠悠走下本乡真砂坡路,从区政府门前左拐,往水道桥方向走去。六号线地铁工程把路面弄得面目全非,到处围着高高的栅栏,无法看后乐园那边的景致。过山车刚用纤细的钢筋编完,活像漏洞百出的空笼子悬在十一月下旬早来的暮空中。
  两人走过奖杯店、运动用品店、荞面店门前,来到可以看到对岸后乐园游乐场入口的地方。只见那人口装饰着霓虹色拱门,两排电灯泡从右至左不断闪闪烁烁。一块立着的广告板上写道:“十一月二十三日起,营业时间至晚上八时止。”如此说来,这一带光辉灿烂的亮同白昼的夜景,再有三天就不复再现了。
  “怎么样?要不要去那边坐空中转车搅拌一下脑袋?”古泽问。
  “噢。”
  阿透不置可否。他想像在别人怂恿下违心允诺后的情景:在彩色灯泡交相闪烁当中,自己同寥寥无几的游客坐上空中转车那脏兮兮的粉红色小转车,在光亮与铁栏阴影的交替中观看周围风景。
  “嗯?如何?离高中升学考试还有九十二天呢,用不着担心,肯定考上。”
  “还是去咖啡馆吧。”
  “你这人真是老实得可以。”
  古泽漫不经心地走下一间名叫“卢诺尔”的咖啡馆的楼梯。楼梯正对着棒球场三垒一侧的巨大看台,看台高高耸立着巨大圣杯样的浓重的阴影,夕晖仿佛从中喷薄而出。
  阿透跟着古泽往下走去。发现下面的咖啡馆意外宽敞,喷泉四周摆着宽大的椅子,椅子的间隔显然绰绰有余。浅茶色地毯悠然地吮吸着柔和的灯光。顾客则疏疏落落。
  “没想到附近竟有这样的地方。”
  “你是整天闭门读书嘛!”
  古泽要来两杯咖啡,从衣袋掏出香烟递给阿透。阿透喜不自胜:
  “在家里偷吸真不是滋味。”
  “本多先生也太过分了。毕竟你不同于一般中学生嘛。一度踏上社会的人又要戒烟回到小孩子时代去!不过熬到二十岁就好了。考进东大,在那里好好施展拳脚,叫老头子刮目相看。”
  “是啊,我也那样想。可要保密哟!”
  古泽略微蹙起眉头,不无怜悯地淡淡一笑。阿透知道那只不过是二十一岁的古泽故做老成的表情。
  古泽架一副眼镜,一张无忧无虑的圆脸,笑起来小鼻梁两侧聚起皱纹,格外惹人喜爱。眼镜腿松垂下来,每每用食指尖从正中往眉间一捅,仿佛在不断申斥自己。手大脚大,身架比阿透大出一轮。但这位出身于铁路职员贫穷家庭的高材生,总是把灵魂那深红色巨虾般的蠕动藏在不为人见的深处。
  阿透与自己同生在贫穷寒舍,却将侥幸得到养父的家财,小小年纪便正在为此百般忍耐--这是古泽心目中的阿透肖像。阿透无意马上摧毁。
  别人对自己怀有怎样的印象悉听尊便。他人的自由本来就是他人的。确切属于自己的,惟轻蔑而已。
  “本多先生的一片真心自然可以理解,大概是要把你弄成英才教育的试验品吧。不过你也不错。将来继承的财产堆积如山,省去了大量麻烦,不必像一般人那样在社会这座大垃圾堆上不顾弄脏手脚一点一点拼死拼活地往上爬。可是自尊心却是万万丢失不得的,生死攸关的自尊!”
  阿透本来想说并未丢失,但没出口,只是应道:
  “嗯。”
  他已养成习惯,无论回答什么,都要在嘴里舔尝一次。如果觉得太甜,就咽下肚去。
  父亲本多今晚不在家,出去参加律师同行一个晚宴。因为不用着急,可以和古泽找地方简单吃顿饭。若父亲在家,无论如何必须七点钟赶回去一起吃晚饭。也有时和客人一同上桌。阿透最难受的就是庆子来作客的晚上。
  喝罢咖啡,眼睛又精神起来。可惜值得看的东西一样也没有。杯底有半圆形的咖啡沉渣。形同望远镜凹透镜的圆形杯底是厚厚的不透明瓷体,挡住阿透的视线,这其实也是社会底层的一种反映。
  古泽兀自侧脸坐着。突然,他像往烟灰缸扔烟头一样抛出一句话来:
  “你可想过自杀?”
  “没有。”阿透瞠目结舌。
  “别那么看我。我也没有一本正经地想过。从根本来说,我不欣赏自杀者的衰颓和软弱。不过有一种自杀是可以允许的,那就是自我正当化的自杀。”
  “具体说来?”
  “感兴趣?”
  “嗯,多少。”
  “那,说给你听……比方说,有一只鼠以为自己是猫。什么原因倒不晓得,总之这只鼠通过对自己本质的彻底剖析,确信自己非猫莫属。这么着,它看自己同类的眼光就有了不同:所有鼠都成了自己的口中物。自己之所以一直没有吃鼠,不过因为担心自己是猫的真相被看破罢了。”
  “那只鼠相当大吧?”
  “肉体的大小不算问题。问题在于信念。这只鼠认为自己呈现的老鼠形体,无非是猫这一观念赋予的伪装。鼠相信思想,对肉体嗤之以鼻。只要具有自己是猫这一思想即足矣,无须非得把思想体现出来。因为这样会大大领略轻蔑带来的快感。
  “可是有一天,”古泽指尖往上捅了捅眼镜,小鼻子两侧刻出极富有说服力的皱纹。“可是有一天,这只鼠撞上了真正的猫。
  “‘我吃掉你。’猫说。
  “‘不不,你不能吃我。’鼠答。
  “‘为什么?’
  “‘猫怎么可以吃猫呢,对吧?无论从道理上还是本性上都不可能嘛。别看我这副嘴脸,我可是只猫咧!’
  “猫听了,笑得前仰后合。直笑得胡须摇颤,前肢朝天,白毛肚皮起伏不停。随即--跃而起,飞也似地朝鼠扑去。
  “鼠叫道:
  “‘为什么吃我?’
  “‘因为你是老鼠。’
  “‘不不不,我是猫。猫不能吃猫!’
  “‘不,你是鼠!’
  “‘我是猫!’
  “‘何以为证?’
  “鼠当即跳入旁边泛着洗衣粉白沫的盥洗盆,自杀而死。猫拿前爪往盆里醮水舔了舔。洗衣粉味道最糟不过,只好扔下鼠浮起的死尸离去。猫离去的理由很简单:那是吃不得的。
  “这只鼠的自杀,就是我说的自我正当化自杀。光是自杀并不能成功地使猫承认自己是猫,自杀时的鼠对这点肯定也是明白的。但鼠勇敢而明智,且内心充满自尊。它清楚地看出鼠所具有的两个属性。其根本属性是肉体上彻头彻尾属于鼠,因此之故,第二位属性就是应该被猫吃掉。对于根本属性它很快放弃了努力。这是思想轻视肉体的报应。可是在第二位属性则有文章可做。首先,自己在猫面前是未被吃掉而死的;其次自己使自身成为‘百般吃不得’的存在。这两点起码可以证明自己‘不是鼠’。既然‘不是鼠’,那么就是‘猫’,这种证明倒容易得多。因为以鼠之形体出现的如果不是鼠,便可以获得其他任何资格。于是,鼠自杀成功,达到了自我正当化的目的……你怎么看待?”
  阿透边听边在心里反复权衡出自青年之口的这个寓言的分量。可以肯定,古泽不知向自己的心倾诉了多少次,故事已经相当完美。实际上阿透也早已察觉到了古泽外表与内心的龃龉。
  假如古泽是借此谈其自身矛盾倒无所谓,但若已发现阿透内部的某种机微而以此相讽,就必须提高警惕。阿透伸出无形的精神触角刺探了一下,似乎无此危险。古泽说得越多,灵魂越是缩进他本身的深海,在任何人都看不到的底处蜷缩起来。
  “不过话又说回来,鼠的死会震撼世界么?”他早已忘却阿透这名听众的存在,用仿佛无法自拔的语气说道。阿透觉得只当他自言自语来听即可。声音流露出长满青苔般的无可奈何的苦恼,阿透还是第一次听到古泽的这种语调。
  “世人能够因此而或多或少改变对鼠的看法吗?身为鼠形而实非鼠这种正确的消息能在社会上传播开来呢?猫们的自信能多少有所动摇吗?抑或猫们早已变得神经兮兮而有意阻碍信息的传播不成?
  “其实不用担惊受怕,猫什么也没做。转眼忘个精光,洗罢脸,歪身睡过去了。它对自己是猫这点心满意足,甚至这点也意识到。就在这一塌糊涂的午睡当中,猫不费吹灰之力地成了鼠那般热烈向往的存在。猫可以无所不是。就是说,可以通过苟且偷生通过自我满足通过无意识实现一切。酣睡的猫的上方,蓝天万里,流云多娇,风把猫的馨香带给世界,世俗的鼾声如音乐轻舒曼卷……”
  “你指的是权力吧?”阿透感到有义务附合一声。
  对方马上不无憨厚地满脸堆笑:
  “正是。理解力真好!”
  阿透则对这回答感到失望。
  于是,一切都归结为这名青年偏爱的可悲的政治暗喻了。
  “你早晚也会意识到的。”
  本来没必要顾忌四周,古泽却把脸凑到桌面上压低嗓音说道。阿透蓦地嗅到原已忘却的古泽的口臭。
  为什么这以前忘记了呢?语文复习考试期间古泽脸贴近时好几次嗅到他发出的口臭,但未因此导致对他的反感。而现在显然成了讨厌的起因。
  猫与鼠的整个故事中,即使讲故事的古泽没有一丝一毫的恶意,也还是存在某种使阿透恼火的东西。只是他不情愿以此作为憎恶古泽的缘由。如果那样,似乎愈发贬低了自己。厌恶,甚至憎恶占泽需要另有一个自己心悦诚服的理由,于是口臭陡然成了不堪忍受的存在物。
  对此麻木不仁的古泽仍旧喋喋不休:
  “你早晚也会意识到的。脱胎于欺骗的权力,只能通过像繁殖细菌一样繁殖欺骗才能得以维持。我们越是发起攻击,欺骗的耐力和繁殖力越是变本加厉。最后竟连我们的灵魂也在不觉之间发霉生菌。”
  过了一会儿,两人走出“卢诺尔”,在附近吃了中国风味的荞面条。阿透吃得很开心,比和父亲吃的只见碟盘一大堆的晚餐好吃得多。
  阿透一边对着荞面条腾腾的热气眯缝着眼睛啜着,一边忖度这个大学生与自己同感共震的危险度。的确有某种相同的心境。但琴弦的共鸣则受到了控制。说不定是父亲挑选出来刺探自己的特务也未可知。阿透知道,他领自己出来后要向父亲报告去处(当然是父亲要求的),讨回垫付的开销。
  回去时走的是后乐园旁边的路,古泽又劝阿透去坐空中转车。阿透看出是古泽本身想坐,便答应了。买了门票,一进大门便是那转车。左等右等也再不见其他乘客,操作员老大不高兴地按电钮启动。
  阿透选坐绿色,古泽故意挑了一个相距很远的红色的坐了上去。小车壳的外侧满满印着可怜巴巴的花纹,使人联想起郊外偏僻路旁有意炫耀通明灯火的日用陶瓷店廉价倾销的喝红茶用的茶杯。
  小车转动起来,以为离得很远的古泽近近地擦过。但很快,那边笑边用一只手按住眼镜的样子就转到另一边去了。刚坐上时阿透就觉得有一股冰凉感隔着裤子渗入腰间,现在旋转起来又置身于冽凛的寒风中。阿透一个劲儿往加速方向转动方向盘。他喜欢一无所见一无所感的状态。世界于是成了气流状的土星环。
  空中转车终于放慢了速度。当惯性使小车如水上浮标缓缓摆动时阿透立起身,不料一阵眩晕又使他坐下。古泽踏着恍惚仍在旋转的地面走过来,笑道:
  “怎么样?”
  阿透也笑了,却仍不站起。他很不服气:刚才飞速旋转中失而不见的世界,现在依然故我,将纷然杂陈的小物件同几乎剩落的广告画以及状如巨大红色电热水器的可口可乐灯光广告牌的背部示威似地迎面铺展开来。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