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30岁后 你拿什么养活自己

_6 张笑恒 (当代)
其次,要远离溜须拍马的朋友。
马屁精朋友绝对是不可结交的,因为拍马屁往往是建立在贬低一个人而取悦另一人的基础上,那自然也就对一些人造成了伤害,与之做朋友,自己也会被人厌恶,那就百口莫辩了。喜欢和经常奉承自己的人交朋友,就像是人身上的一根软肋,最容易就范。如果你遇到奉承就飘飘欲仙,在逢迎拍马的人面前失去判断,那么你就无疑会成为别人“捧杀”的可悲的牺牲品了。
第三,要远离那些爱吹牛、说大话的朋友。
有种人生就一副伶牙俐齿,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没有他不懂得的道理,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气势逼人,不由得人不相信。可实际上呢,除了一张好嘴,他别的什么本事也没有。聪明的人千万别与这样的人做朋友。
君子应该少说话,多做事。我们最看重的,不是一个人说了什么,而是他做了什么。连古代圣人孔老夫子都反对与花言巧语的人结交。所以,这种老百姓称为“光会耍嘴皮子”的人,是绝对不能结交为朋友的。
有人说,要想看清一个人的本质,那么直接观察他的朋友圈子是怎样的就可以了。因此,我们应该好好思考这个问题,特别是已经步入而立之年的人,要用你的眼睛去看清哪些是庸才,那些是贤才。远离那些庸才,好好地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为自己的朋友把好关。
学会让陌生人成为朋友
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总少不了朋友的帮助,而我们所有的朋友都是从陌生人开始的。因此,要学会让更多的陌生人成为自己的朋友。多参加聚会活动,则是实现这个目的的方法之一。孔夫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说在普通的人中间就可以找到老师,其实我们又何尝不可以说“三人行,必有我友”呢?
然而生活中,有不少人对陌生人都有一种抵触心理。你是不是也曾遇到过这样的窘况:你努力地张开嘴巴,却发现舌头打结;你费力挤出来的话,周围的人并不感兴趣;你分明在微笑,大家却觉得你态度僵硬……其实,你只需要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就可以轻松与陌生人成为朋友。
很多人总是只看到别人的表面就贸然对他人定型,如这个人夸夸其谈,我不喜欢;或者这个人深沉高傲,我不欣赏等。其实,当一个陌生人走进我们的视野时,我们所看到的未必是他真正的一面,也不一定能够看准他真实的本性状态。因此在与陌生人初步交谈交往时,我们首先要修正自己的态度,要本着宽容互补的想法去接受他,不要总是把自己变得像刺猬一样。只有主动去接受对方,彼此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友情。
打个比方说,你参加了一个都是陌生人的聚会,到处找不到一个熟悉的面孔,那么,该如何让陌生人成为好友呢?这时候,我们不妨先坐下来去听,去看,对眼前的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决定可以接近的对象。一旦选定了对象,那么不妨大胆走上前去,向他作自我介绍。
第二部分 第42节:织人脉:人脉是无形资产和潜在财富(5)
也许,别人也同你一样,是个在聚会中同样没有熟人的陌生人,那么你的这种主动行为肯定会获得他的欢迎。说不定他也和你一样感到寂寞孤独,所以你的行动无论对你还是对他都是及时而有用的。
另外,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要想和陌生人成为好友,我们要在自身上下功夫。
首先,要保持恰当的社交礼仪。
礼仪是人们千百年来在人际关系实践中总结出来并不断更新发展的人际交往规范,是不同背景的人顺利对接的基础,是最能够让人与人产生舒适共鸣的方式。比如得体的仪容仪表、合适的身体距离、适中的语音语调等。一个没有礼貌的人是不会被别人所接受的。
在和陌生人交流时,我们一定要注意那些细节和原则,比如不要随便打探别人的隐私,也不要随意暴露自己的隐私;既要做一个善于倾听的听众,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也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不做一个没有见解和观点的“闷葫芦”;保持自然而适度的目光接触,让人感受到你的真诚和可靠,从而对你产生信赖感。这是我们与陌生人成为好友的关键一步。你给陌生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很关键,一个有修养的人在和别人第一次接触的时候,一定会表现得得体大方,让人非常舒服。相反,没有修养的人会让人感觉别扭。
其次,要具备足够的热情。
在参加聚会、联谊会一类的集体活动时,无论你的心里是否真的乐意,都要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绝对不能表现出勉勉强强的态度,比如发牢骚说“啊,毫无意思,不参加就好了!”或者像局外人一样,什么也不去干。这样,不但周围人的情绪受影响,自己也不会愉快。既然已经参加了活动,就不要消极无作为,要努力让大家和自己都快乐。
假如你不会喝酒,千万不要独自走开,你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自己滴酒不沾,然后,主动地揽上专司斟酒的活儿,并监督每个人是否完成了“任务”,找点话题挑动大家“斗斗酒”,自己当公证人,活跃一下气氛。这样,自己也不会因为不会喝酒而感觉被排除在集体活动之外。
第三,用点小幽默。
和陌生人交谈的时候,由于对对方不太了解,容易出现尴尬场面。这个时候,如果你能用幽默来化解这种尴尬和不和谐,那么,你们之间的交谈就可以继续下去。
有不少人在初次和别人交往时,都想方设法地使别人对他们感兴趣,甚至完全忽略别人,这种做法只能使人反感。要使别人对自己感兴趣,就先要对别人感兴趣。如果我们老是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将很难有许多朋友。只有对陌生人感兴趣,你才能做到进一步了解别人,才能迅速赢得别人对你的好感和兴趣,这是扩大交际圈子的有效手段。
朋友多了路好走,有朋友帮助是事业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只有人际关系丰富和善用丰富人际关系的人才能取得丰富的财富资源。总之,只要你有心广结人缘,随时随地都能结交到新的朋友。
如果发展人脉的机会不多,不妨从客户入手
我们一再强调人脉的重要性,但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他们的社交圈比较窄,多局限于自己所在的职场人脉。其实这样并不等于无法拓展了,我们可以利用职场关系,从客户下手。
美国著名推销大师乔?吉拉德曾经在商战中总结出了著名的“250法则”。他认为每一位顾客身后大体有250名亲朋好友,如果你赢得了一位顾客的好感,就意味着赢得了250个人的好感。反之,如果你得罪了一名顾客,也就意味着得罪了250名顾客。
也就是说,每一个客户都是一座藏金的宝库,如果我们能够善待每一个客户,那么就会起连锁反应,他将为你带来更多的客户。所以,发展客户成为人脉是为自己赢得成功的重要一点。
乔?吉拉德曾连续12年荣登世界吉尼斯记录大全世界销售第一的宝座,12年平均每天销售6辆车,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他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因为他非常善于经营与每个客户的关系。
乔?吉拉德每个月都要给他的客户或者潜在客户寄贺卡或者信函,而且每次均以不同的色彩及形式投递。
1月份的贺卡上是一幅精美的喜庆图案,同时配以几个大字“恭贺新禧”。2月份的贺卡上写着“请你享受快乐的情人节”。3月份的信函中写着:“祝你圣巴特利库节快乐!”圣巴特利库节是爱尔兰人的节日,也许你是波兰人,或是捷克人,但这无关紧要,关键是他没有忘记向你表示祝愿。
然后是4月、5月、6月……
就是这每月不间断的祝福,使得乔?吉拉德的名字一年有十二次机会出现在人们的眼里。结果是,很多收到贺卡的人都成了乔?吉拉德的朋友,这些朋友带给他的则是一个又一个的销售机会。
那么我们该如何从客户身上获得发展人脉的机会呢?比如,可以在客户身上投资更多的时间,花更多的时间在客户身上,为客户着想,这样,我们就会和客户成为好友。世界一流的潜能大师、一流的效率提升大师、一流的销售教练博恩?崔西在和客户相处的时候绝不会急着赶时间。他要向人表明,他愿意花足够的时间去帮助顾客作出正确的购买决定,他绝对不会对顾客没耐心。
尤其是对于那些销售人员来说,最大的资源就是人际关系,凭借销售人员自己的力量,即使做最大的努力也难以拥有庞大的客户资源。销售人员就像是一个点,向四周发射的直线就是客户,在已销售人员这一个点上发射直线,其数量必然是有限的。如果销售人员能够将客户也变成能四周发射直线的点,那么其数量就是相当可观的了。事实上,成功的销售人员所拥有的大量客户和复杂的人脉关系都是通过客户不断向外延展而成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会在做生意中交朋友,只有把所有的客户都变成朋友,才能更容易地将产品销售出去。在生意中交朋友似乎和在生活中交朋友是不一样的,生活中交朋友是双方的,而生意中交朋友则是我们单方地向客户发起的,只有我们的行动博得客户的赞赏,才能和客户成为朋友,才能在生意场中扩大人脉网,赢得生意的成功。那么怎么把客户发展成人脉呢?
一、共享共荣
做生意就是相互合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保证客户能够在与我们的合作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尤其是在合作结束之后,我们不能过河拆桥,只有与客户“共享共荣”才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二、互帮互助
做生意是为了赚钱,但是在生意中交朋友还要记住“道义”二字,除了要互惠互利,还要懂得互相帮助。当客户出现困难的时候我们不应该立刻离去,而应该尽自己所能地去帮助对方,在困难中更容易建立深厚的友谊。
第二部分 第43节:织人脉:人脉是无形资产和潜在财富(6)
三、学会分享
有句话说得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千百年来,商人们抱定一个宗旨:无利不起早,没有利润的事情是商人们不愿意涉足的。因此,在与客户的合作中,我们要学会分利于人。把利益与别人分享,就会赢得信赖、聚集人心,这样一来,自己的合作伙伴才会越来越多,生意才会越做越大。
人脉就是在生意合作中不断积累起来的。我们要善于将自己的合作人由一次性的利益聚合变成长期的合作伙伴,变为朋友。这样,我们的周围就不再是虎视眈眈的眼睛,从而有利于我们顺利打造人脉圈。
建立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人脉网
人们常说:“多个朋友多条路。”认识的朋友越多,对你的发展会更有益。30岁前,正是打开人脉关系网的年龄阶段,我们要建立一个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人脉网,去认识更多的朋友。
在结交朋友的时候,我们要懂得选择简便有效的方法,迅速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子。那么该如何建立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人脉网呢?
我们可以多认识一些带圈子的朋友,通过这些朋友去认识他们的朋友。当然,每个人的人际关系网是不一样的,朋友身边的朋友也有可能成为你的朋友,甚至会成为你事业上的重要的“人脉资源”,以这样的方式来建立人脉,就会无限的扩大朋友圈。这比一个一个来认识朋友效率高多了。
要知道,在人际关系中,朋友的介绍相当于信用担保,朋友要把你介绍给其他人,就意味着他在为你做担保。基于这一点,你首先要取得朋友的信任,也得为朋友的担保负责,如果你做到了,那么,你就可以请你的朋友多介绍他的朋友给你认识了。如果你的这位朋友说:“后天我们有个聚餐,你来参加吧。”到了那个聚会,你会发现他的朋友圈子和你的是不一样的,里面说不定,就有你用得着的人。
认识一些带圈的朋友可以弥补个人在社会关系中的不足,以最快的速度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以这种方法来拓展人际关系的成本是最低的,你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做介绍,你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请客吃饭,但是却认识了很多朋友,这就是你认识带圈子的朋友和不带圈子的朋友之间的区别,他们的附加价值是不一样的,升值空间更是无法相比的。
简言之,人脉就是“施”与“受”的过程,也就是你首先要证明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有能力“布施”帮助他人,未来才有机会“接受”回报。
比如,你是一名律师,你可以选择专攻知识产权或者婚姻纠纷等。比如,你是一名图书编辑,你可以选择专门研究女性读物,也可以选择儿童书刊,还可以选择经济管理类。这是一个分工细化的时代,找到自己最擅长的一点,把它经营成自己的强项,这就是你独特的个人品牌。
学会推销自己,让圈子里更多的人认识你。这是天天在家里看电视的人做不到的。所以,要经常参加一些行业内的活动,多露露脸,慢慢就会有更多的人对你有印象。
给你的个人品牌贴上标签,注明:你是谁、你做什么、你的处事风格、你的特长所在……尽可能简明扼要,以便在适当的时候推销自己。
保护你的信誉。这是你个人品牌的生命线,一旦信誉丢失,那么一切都会毁于一旦。就如三鹿奶粉,为使在检测时各种营养成分达标而加入三聚氰胺,以致引发婴儿患肾结石,同时也失去了人们对其品牌的信任。这就是不懂得保护自己信誉的结果。对一个企业来说,失去信誉,也就等于没有了市场,没有了未来。同样,对于一个人,失去信誉也就等于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注意口碑的力量。如果一个人赞赏你,佩服你,那么他一定会告诉他的朋友,这就是口碑的影响力。给一个人留下好的印象,就等于给N个人留下了好印象,反之亦然,这是一个相乘的效应。所以,你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讲信用,不乱开承诺,尊重每一个人,待人谦虚和诚恳等。
人脉是一种资源和资本。30岁之前,我们在职场上最大的收获不是赚了多少钱,积累了多少经验,更重要的是认识了多少人,结识了多少朋友,积累了多少人脉资源。这种人脉资源不仅对你的职业前途有作用,即使你以后自己创业,它还会发生作用,成为你的重大资产。
所以,30岁以前为自己建立一个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人脉网吧,这个人脉网将会成为你终身受用的无形资产和潜在财富!
第二部分 第44节:巧借力:借风而上自会平步青云(1)
第九章巧借力:借风而上自会平步青云
从借鸡生蛋说起
对于30岁的人来说,如果还没有自己的事业,那么将很难获得多么大的成就。正所谓三十而立,我们必须要在30岁的时候建立起自己的事业。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事业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对于那些两手空空的人来说,如何成就自己的事业呢?那就是借别人的“鸡”生自己的“蛋”。
有很多成功者都是白手起家的,他们成功靠的就是一张“借”字牌。如果一个人因为没有资金为借口而放弃创业,那么他什么时候也不会赢得成功。所以说,30岁的你如果有志创业,就不要给自己找“没有什么”的借口,没有资金、没有经验、没有技能等,你都可以通过寻找并借助外界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阿克森就是靠借贷从一位清贫的穷律师变身亿万富翁的。1960年,在律师事务所工作的阿克森决定靠借贷来改变自己清贫的处境。他知道信誉是借贷的基础,尤其是在借贷大数额的时候,必须先有信誉才行。信誉是什么?就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还贷,最好是提前。
为此,阿里森利用自己律师的身份去一家银行借了1万美元。拿着这1万美元,他进了另一家银行,将钱存了进去。之后,阿克森又走了两家银行,重复了刚才的做法。
这两笔共2万美元的借款利息,用他的存款利息相抵,大体上也差不多少。几个月后,阿克森就把存款取了出来,还了债。
这一做法,帮助阿里森在两家银行建立了初步的信誉。此后,阿克森又在更多的银行重复这样的游戏,不同的是数额越来越大。不到一年的时间,他的银行信誉就变得十分可靠了。
之后,阿克森又向银行贷款了,尽管数额不菲,但仍然很顺利地拿到了,因为他的信誉很好。这次他没将借的钱存进另一家银行,而是买下了费城一家濒临倒闭的公司。八年后,他拥有的资产已经高达1?5亿美元。
这个故事发生在60年代的美国。其实,在任何时候,巨额财富的起源大都是建立在借贷的基础上的。不要以为“借”别人的钱来开创自己的事业是一件多么可耻的事情,其实,学会借钱,负债在你手里也是一种资产。创业总是需要投资的,就像不先播种施肥怎么会有收获呢?西方还有一句名言:“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钱去发财。”不要害怕欠债,你利用别人的资本赚的利润,将会远远超过你付的利息。
可能在一些30多岁的人看来,个人去借钱创业还不那么被接受。有道是:“无债一身轻。”挣了倒好,万一赔了,欠的债怎么办?毕竟,生活中,借得起还不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更有甚者被逼得背井离乡、家破人亡。但是,如果你因为自己没有足够的积蓄就不考虑创业,或者推迟创业的时间,那么你就很可能错失成功的机会。美国著名的小商品经营大王格林尼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正的商人敢于拿妻子的结婚项链去抵押。”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是这个道理。而且,创业的激情正是在30多岁的人身上呈现,要创业,就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借。一个人如果连这点胆量和魄力都没有,成功的几率简直微乎其微。
当然,借钱是有一定风险的,所以在向人借钱时应该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一、诚信第一
每个人借给别人钱的时候,都会想到你什么时候会还,所以这个时候你不妨告诉他们还钱的时间,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加心安。说了什么时候还给人家,到时候就一定要还,如果这次你失信了,那么第二次人家肯定会找各种理由不再借给你。
二、准备一笔“流动资金”
借钱的时候,不妨适当多借点,这样的话给自己留下一个“活动”的空间,到了某个人约定的日期,不妨先把钱还给他,留下这一笔活动的资金就是用来实现自己的诚信的。
三、不要害怕没有能力还
当自己需要金钱的时候,不要担心自己还不上,使用金钱的目的如果是为了赚取更多的金钱,如果遇到了自己认为比较好的机会,就不要有害怕的心理,否则,你只会错过这个机会。
一个人的能力真的很有限,想要让财富聚集到自己的身边,不能只考虑自己的资本,周围人的资本也可以借用,这样自己的资本才会更大。用别人的资本来赚取自己的财富,需要有过人的眼光和时刻想到理财的一颗心,具备了这两点,拥有自己的财富只是时间的问题。
不愿借贷别人的钱,不愿负债,那么,就只能守着自己的想法,梦想创业成功了。事实上,白手起家的富翁一般都有借债史的。创业并不一定要等到万事俱备,何况永远没有万事俱备的时候,永远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只要你善打“借”字牌,“借鸡生蛋”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成功者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深谙借钱、贷款的力量,把自己的负债当做了自己的资产。
想成功,先为成功的人工作
陈安之在他的《超级成功学》中曾提到:一个人要成功,有几个方法:第一,他必须帮成功者工作;第二,当他开始成功的时候,一定要跟更成功的人合作;第三,当你越来越成功时,要找成功者来帮你工作。只要你能依照这三个方法,按部就班地去做,你一定会非常成功。
成功是一个磁场,失败也是。一个人生活的环境,对他树立理想和取得成就有着重要的影响。周围的环境是愉快的还是不和谐的,身边的朋友是经常激励你还是经常打击你,都关系到你的前途。
当今世界上继卡耐基、拿破仑?希尔、安东尼?罗宾之后的第四代励志成功学大师,也是世界唯一一位华人励志成功学大师,被尊称为“信心和潜能的激发大师”的陈安之,有一句经典语录:“要成功,需要跟成功者在一起。”大多数人体内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它酣睡着,一旦被外界的东西激发,就能做出惊人的事情来。
一位百万富翁登门请教一位千万富翁:“为什么你能成为千万富翁,而我却只能成为百万富翁,难道我还不够努力吗?”
“你平时和什么人在一起?”
“和我在一起的全都是百万富翁,他们都很有钱,也很有素质……”那位百万富翁自豪地回答。
“呵呵,我平时都是和千万富翁在一起的,这就我能成为千万富翁而你却只能成为百万富翁的差别。”那位千万富翁轻松地说。
成功最重要的秘诀之一,就是向成功的人士学习成功的方法。成功者自有成功者的道理,要想学习成功者,你必须想法接近成功者,并与成功者在一起。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学到成功者思维方式和经验。成功的道理很多,有些是能写到书上的,还有很多是无法写到书上的,要学习那些无法写到书本上的真经,必须想法跟成功者在一起。
美国一个机构调查后认为,一个人失败的原因,90%是因为这个人的周边亲友、伙伴、同事、熟人大都是失败和消极的人。正所谓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跳大神。如果你习惯选择比自己低级的人交往,那么他们将在不知不觉中拖你下水,并使你的远大抱负日益萎缩。很少有人意识到自己的朋友和熟人对我们性格的成型和人格的塑造施加了多大的影响,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接触的每一个人都对我们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向成功的人学习成功的方法,不仅能成功,而且能早日成功。
林睿智和范苑声是同一个班的一对好朋友,他们都特别喜欢打篮球。
当时在班上对打篮球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技术好点的打“NBA”,技术不怎么样的就打“CBA”。对篮球有点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NBA是国际高水平篮球的象征,那里聚集了全世界的篮球高手;而CBA只是中国地区性的篮球联赛,相比之下,当然NBA更有水准。所以班里打球好的就成立了“NBA”,而剩下的打的就是“CBA”。
林睿智和范苑声都是刚打篮球,技术不怎么样,所以刚开始只能和不会打球的同学一起打“CBA”。但是,只要“NBA”那里一缺人,林睿智就会很积极地补上去。范苑声很不明白,就对林睿智说:“他们缺人才喊你去的,你去了能干嘛?连球都碰不到。”
林睿智确实连球都没怎么碰到。但过些日子,他的篮球技术就越来越好了。一开始和范苑声是平手,到后来还能赢范苑声几个球。范苑声很不明白,难道自己的天赋没有林睿智的好?所以抓住林睿智要问个明白。
林睿智告诉他,是他喜欢和高手在一起打篮球,而范苑声却不愿意。他和高手在一起打球,虽然没什么碰球机会,但能锻炼他的脚步移动速度,抢球技巧……而范苑声虽然在“CBA”投篮不断,又号称主力后卫,每场比赛MVP(最有价值球员)得主,但又有什么用呢?技术还是那个破技术,没下降就不错了。
从打篮球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林睿智以后会是个很有作为的人,最起码他养成了一个喜欢和成功者在一起的好习惯。
成功者总是与成功者交友,失败者也总是与失败者为伍,不幸的人吸引不幸的人,而散漫者的圈子里也都是散漫的人。小城市和乡村的特点,就是缺乏雄心壮志和足够的激励,处在那种环境里,无法通过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能力。
第二部分 第45节:巧借力:借风而上自会平步青云(2)
年轻人要明白,为成功的人工作,并不是让我们去跟在成功者的后面走他们的老路,而是要直接进入他们的经验、原则之中,去了解成功者的思维模式,并运用到自己身上。遗憾的是,很多人连为成功者工作的态度都没有,不屑于同成功的人在一起,成功的路自然会漫长得看不到尽头。
“拿来主义”是个好主意
对于30岁的人来说,无论你做什么,是成功也好,窘迫也罢,这些对我们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你的一切取得首先归功于你自己的努力,其次,是从别人那里获得的。
打个比方说,一个医生,他完美的手术操作、各种药物的使用,都不是某个具体的人的熟练技术所能实现的,而是归功于一种综合的知识、实验与长久以来得出的经验,以方便医生们相互学习、改良,每人将自己的经验与别人分享。而一个商人的成功,也不是完全依赖于他自身的能力,而是因为他具备足够的胆识和智慧去吸取别人具有的知识和经验,才使得他的业务蒸蒸日上。
日本的汽车业完全是通过“拿来主义”而取得的。因为美国和德国的汽车起步最早,可谓是汽车界的老前辈了,相对于日本而言,美国和德国的造车经验更加成熟。
但是,日本人很聪明,从丰田佐吉派儿子到美国底特律学习汽车开始,日本人把国外生产的汽车买来后,通通都拆开,一个个零件进行研究,最后自己学习吸收后就是创新了。正是这种创新使得日本汽车行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博采众长的过程不仅促成了个人的成功,同时也推动着人类的进步。任何行业和组织的成功,都是凭借着他人的经验教训而成长起来的。所以,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那么就需要懂得“拿来主义”,去学习别人。
如今市场四处充斥着“山寨产品”,“山寨”品牌以极低的成本,模仿主流品牌产品的外观或功能,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行业潜规则。但“山寨”再疯狂,也走不出仿冒的阴影,始终无法长久经营下去。上海天业广告总经理曹成说:“一些仿造品牌的企业最初的动机就是为了‘捞一把’,这个过程也就是2到3年的时间,这对一些小企业来说,的确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名牌产品的明星效应为自己赢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但这也只是在一段时间内而已,企业的健康发展在于其可持续性。”
由此可见,我们可以“拿来”别人的产品和技术,但一定要为自己特有的品牌服务,这种“拿来”才是成就事业发展的长久之计。
在这个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任何生产或者研发都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虽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聪明的,但也必须警惕:站上去之后该如何作为?
60年代的香港,经常是买了订书机却又买不到订书钉,鉴于香港这种文具用品常常配套不全的问题,陈绍良萌生了创业的动机,他想要改变香港文具市场支离破碎的状况,建立起自己的文具实业,打破美、日垄断的局面。
1962年,陈绍良成立了香港通用文具制品有限公司,迈开了创业的第一步。陈绍良刚开始从学习别人做起,这种跟随超越式创新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大大地缩短新产品的研制周期,降低研制费用。这是“取之于彼而胜于彼”的“后上术”,其核心在于生产技术的更完善,更完美。
几年之后,陈绍良的“通用文具”系列产品渐渐羽翼丰满,产品种类发展到有起钉机、日历机、打孔机、文件夹、电话记事簿、多功能组合文具等200个品系,仅订书机就有50多种款式。如今,陈绍良生产的文具系列EAGLE已成为香港名牌,扬名国际市场,年产值超过亿元,并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销网,陈绍良也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学徒变成了一位受人敬重的成熟睿智的文具大王。
“拿来主义”并不是完全抛弃自己,完全去使用别人的技术和能力,还要糅合进自己的东西。成功可以“拿来”,成功人士的经验教训也可以“拿来”,避免以后再重复一样的弯路和错误,也可以从中汲取营养。但“拿来”的前提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30岁的人要创业,要做到自强、自主,就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进行学习和吸收,最根本的还是创新。无论是模仿也好,创新也好,要实现创业梦想,必须真正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来,这样才能拥有竞争力。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于即将30岁的人来说,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事业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事情。也许我们一无所有,两手空空,但我们同样也能创业,利用身边一切有利的资源而求得发展。
我们身边各样的资源有很多,只不过我们对其中某些资源的存在没有在意罢了。换一种眼光去观察,换一种思维方式去了解,只要你的头脑够灵活,那么完全可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在鄂西北山区有一座狮子山,这座山上的石头以奇形怪状而闻名。当地的村民们发现这些石头颇受城里人的欢迎,于是他们便拿起来锤子、钢钎,把那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凿下来,然后送到城里去卖,6元钱一吨,这样一年下来一个劳力差不多可以收入15000元,这可比种地多很多。
后来有人发现,这种石头卖到城里人后,被他们垒成了假山,一吨可得工艺费七八十元,于是他们也学着垒假山,就这样一吨石头从6元提高到了80元。随后,他们又去北京考察,发现山上产的沙积石,一公斤竟然值好几元钱。
此次的考察让大家大开眼界,这些农民更加珍惜山石资源,他们研制的“电子超声喷雾盆景”,每盆卖260元。后来,这个山区的农民都富了起来。
这个山区的农民之所以会富起来,就是因为他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善于利用有利的地理资源进行创新。
《兵经百篇》中云:“艰于力则借敌之力,难于诛则借敌之刃,乏于财则借敌之财,缺于物则借敌之物。”也就是说,我们要懂得利用好身边的有利资源,特别是在创业的道路上,要懂得学会利用别人的智慧和力量。
中信泰富集团董事局主席荣智健曾多次告诫年轻人要有果断、勇敢的胆识和气魄。他说:在别人不明白他的时候,他明白他在做什么;当别人不理解他的时候,他理解他在做什么;当别人明白了,他富有了;当别人理解了,他成功了!
1978年,荣智健告别了妻子儿女,独自南下香港去闯事业。此次他是受到了两位堂兄荣智谦、荣智鑫的盛情邀请。荣智健顺利地到了香港,开始了他的新事业。
刚到香港时,他的堂兄荣智谦曾经问他:“你在内地耽误那么多,要不要到国外去深造深造?”
第二部分 第46节:巧借力:借风而上自会平步青云(3)
荣智健思考了一会儿,回答说:“我已经是30多岁的人了,学问本来就不好,英文又蹩脚,还去读什么书?干脆做生意好了。”他的另一位堂兄荣智鑫听到说:“这样也好,既然你有意从商,那就和我们一块干好了。依我看,你和四叔一样都有着经商的天赋,我们几兄弟联合来干,再加上健弟和四叔在内地的关系,肯定会干出一番大事业的。”
就这样,荣智健接过他父亲的接力棒,开始了荣氏家族的再度创业。这对于荣智健来说,可以说是他人生当中的一个重大转折。
但要与人合作,仅凭借智慧是不行的,必须同时具备足够的经济实力,这一点荣智健比谁都明白。可自己的资金从哪里来呢?这时候荣智健想到了父亲在香港留下的老底,即荣毅仁于新中国成立前在香港的一些资产,主要是一些纺织厂的股份,如九龙纱厂、南洋纱厂在荣毅仁名下的股份。因为有30多年没有动过股息和分红了,如今一算,居然有一大笔钱,以此来做投资,还是绰绰有余的。
就这样,1978年,荣智谦、荣智鑫在新界大埔开办了爱卡电子厂,荣智健应两位堂兄之邀,带着父亲留下的那笔资本,友情加盟,兄弟三人各占三分之一股份。后来工厂赚了钱,荣智健把他分到的利润再投资进去,逐年增加,最后他的股份占到60%。据估算,荣智健前前后后总共投资了100多万港元。
爱卡的成功被国外很多同行看好,争相收购。因为荣智健占有爱卡60%的股份,所以出售该公司后,他个人得到720万美元,即当时的5600多万港元,是他当年100万港元投资的56倍之多,获利远远超过了股票收益。
但荣智健并不满足,认为这不过是小试牛刀。1982年,荣智健与几位原来在IBM公司工作的高级工程师合作,在美国加州的圣荷西合资创办了加州自动设计公司。这是全美第一家专门从事电脑辅助设计软件的公司。最初投资大约是200多万美元,荣智健个人占有60%的股份。
由于公司产品新颖,质量优良,加上管理有方,市场前景看好,盈利丰厚。不到一年,即被美国一家生产电脑设计硬件的公司收购了28%的股份,并于1994年合并上市,成为美国第一家上市的电脑辅助设计设备厂商。股票上市以后,股民踊跃认购,价格一路狂涨,翻了40多倍。
当初200多万元中的60%是120多万元,变成了现在的3?74亿港元,再加上他出售爱卡所得的5000多万港元,总共已超过4亿港元。从1978年到1984年,在仅有的6年时间,荣智健从不到100万元起家,发展到拥有4亿巨资,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从此,荣智健的“商界天才”之名威震天下。
仔细看看荣智健的成功之路,我们不难发现:他一路上遇山靠山,遇水靠水,巧借外力,巧于经营,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在越来越注重协作团结的今天,如何靠山,如何靠水,更需要我们的慧眼识别。30岁左右的人,一定要懂得善于利用我们周围的一切有利资源,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靠得住的除了自己,还有别人
靠得住是做人的一种素质,也是一种智慧。对于30岁的人来说,谁都想出人头地,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一个人能否成大事是由众多因素决定的。毕竟,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要明白,有时候,除了自己,我们还需要靠别人。
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在我们的一生中,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不能正确看待自己,总以为自己无所不能,认为别人都靠不住,成功只有靠自己才行。可他忘记了,有些时候我们必须要依靠他人才能够摘取胜利的果实。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客观地认识自己,不要总拿自己的优点去和别人的缺点做对比,更不能为了突出自己而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评价自己。如果你居功自傲,自以为是,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总喜欢摆架子,那么别人就会反感,你与他的距离就越远。
王卓是一个人事部门的科员,在他所在的人事局里,他虽然精明能干,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几乎没有一个朋友。因为他每天都在同事面前使劲吹嘘自己在工作中的成绩,每天有多少人找他帮忙,几个不清楚名字的人昨天硬要给他送礼……好像整个部门里数他最能干。结果同事们听了之后不仅没有分享他的成就,反而还极不高兴。他却整天春风得意,骄傲得不行。殊不知,同事们早已开始反感他的自大和强烈表现欲,渐渐与他疏远。
在和朋友、同事相处的时候,最忌一个人自吹自擂。如果一个圈子当中始终只发出一个人的声音,那么这个圈子就会很不自然和谐,总会有那么一天,再也没有人愿意做永不出声的道具,这个圈子要么貌合神离,要么分离破散。
如果一个人有能力以一己之力调动众人之伟力,他就可以带领军队或是治理一个国家。若一人刚愎自用,不愿承认别人的能力,即使他再有能力,这种能力也是压在脖子上的重担,最终被压垮的是自己。
那些有所成就的人都知道,如若没有别人的帮助,他们很难出人头地。即使那些在战场上功勋卓著的常胜将军,在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表象之下,他还是要依赖于他的部下与士兵的。
特别是在一个人决定创业的时候,他的想法不可能尽善尽美,因此要借助他人的意见来参考。松下幸之助曾说:“松下不能缺少的精神就是合作,合作使松下成为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
1952年,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与荷兰飞利浦公司就有关技术合作问题进行商务谈判。为了保证技术合作项目的效益稳定,松下幸之助对飞利浦公司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调查飞利浦公司一个拥有3000名研究人员的研究所时,松下幸之助发现他们设备精良,技术先进,人才济济,每天都在进行着世界最新技术和最新产品的开发研究。
松下幸之助非常明白,如果依靠自己现在的技术和力量,想要创造一个这样大规模、这样高水平的研究所,要花上几年的时间,耗用几十亿日元。而如果通过与之合作,便可以充分利用飞利浦公司现有研究团队和研究技术,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松下幸之助以55万美元作为专利转让费,并且以总付形式一次付清。就这样,通过与飞利浦公司的合作,松下幸之助得到了来自飞利浦公司的技术支持,还有他们的研发技术、理论知识和管理经验等。
虽然这笔相当于两亿日元的技术转让费对松下公司来说是一个相当沉重的负担,但是,在双方的合作期间,松下公司便利、迅速地获得了飞利浦公司最新的技术发展。双方的合作,为松下电器公司发展成为驰名全日本乃至全世界的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飞利浦公司称雄世界的技术实力,使松下公司最终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电子工业公司。
第二部分 第47节:巧借力:借风而上自会平步青云(4)
当别人比我们知道得更多时,我们就应当主动去向别人学习,借助别人的力量来成就自己。众所周知,独狼并不是强大的,只有独狼合群才能让他们的力量达到空前的强大,所以才会有“猛虎也怕群狼”之说。
30多岁的人,不要总是那么自信,你要知道,靠得住的除了我们自己,还有别人,我们要懂得在拥有自主的情况下去依靠别人获得成功,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
借名生利,坐享其成
在当今的创富观念中“借助人气,点旺财气”可以说是众多人的首选。如今,我们无论出行上班还是购物,随处我们都能看到各种各样明星代言的广告,可以说广告已经成为了商品提高知名度的一种首选方式。很多商家凭借着借助名人的声望地位而引起了消费者的特别关注,从而赢得市场,坐享其成。
对于30岁左右默默无闻的我们来说,在做事的过程中,我们如果也能够借助点名人的效应,那么效果一定会大不一样。比如,很多人在买一件商品的时候,常常会忍不住说:“就是刘德华做广告那个!”也就是说,当你和名人沾上点关系的时候,身价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因为名人是人们心目中的偶像,人们总是有这样的心理,凡是名人生活的环境是非凡的地方,与名人有联系的必定是不一般的,基于这种心理,人们纷纷追逐、效仿名人,所以与名人沾边的东西也就容易成为抢手的东西。所以,只要你策划得法,巧借名目,即便是美国总统也照样可以为你的市场竞争活动增添爆炸新闻。
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访华的时候,因为取得了圆满成功,所以里根决定举行临别答谢会。
按照常例,临别答谢会一般都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但刚开业不久的长城饭店决定利用这一难得的机会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他们说服了美方,承办了这次宴会。答谢会当天,500多名外国记者来到长城饭店现场采访,国内外数亿观众看到了长城饭店。
就这样,长城饭店不仅做成了生意,而且让里根总统为自己做了广告,转眼间闻名海内外。
这就是政治名人、要人的巨大魅力。因为政治的权威性,特别是它在民众心中的崇高地位,政治的取向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民众的取向。因此,这就构成了一种对商业极有影响的潜在关系资本,善于利用、发掘这种资本,就会带来成功的机遇。世界著名的百事可乐也曾经运用“名人效应”来为自己打开知名度。
百事可乐正处在初创时期时,由于可口可乐的先入为主,因此在美国本土上百事可以已经没有多少空间了。因此,百事可乐的董事长肯特想进军前苏联。
正值1959年,美国展览会在莫斯科召开,肯特通过他的至交好友尼克松总统的关系,请“苏联领导人喝杯百事可乐”。尼克松显然同赫鲁晓夫通过气,于是在记者面前,赫鲁晓夫手举百事可乐,露出一脸心满意足的表情。而凭借着这个最特殊的广告,百事可乐迅速在前苏联站稳了脚跟。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幸认识名人,或者获得与其接触的机会。如果是这样,只要你能想办法从他身上弄到你想要的信息,加以合理利用,也能达到宣传自己的效果。
美国一家公司所生产的天然花粉食品“保灵蜜”销路不畅,总经理为此绞尽脑汁:如何才能激起消费者对“保灵蜜”的需求热情呢?如何使消费者相信“保灵蜜”对身体大有益处呢?广告宣传未必奏效,因为类似的广告大家早就见怪不怪了。
正当总经理一筹莫展的情况下,该公司的一位善于结交社会名人的公关小姐带来了一条喜讯:美国总统里根长期吃此食品。据里根的女儿说:“20多年来,我们家冰箱里的花粉从未间断过,父亲喜欢在每天下午4时吃一次天然花粉食品,长期如此。”后来,该公司公关部的另一位工作人员又从里根总统的助理那里得到信息,里根总统在健身健体方面有自己的秘诀,那就是:吃花粉,多运动,睡眠足。
这家公司在得到上述信息并征得里根总统同意后,马上发动了一个全方位的宣传攻势,让全美国都知道,美国历史上年纪最大的总统之所以体格健壮,精力充沛,是因为常服天然花粉的结果。于是“保灵蜜”风行美国市场。
如今,借助名人提高自己的社会知名度,已经是被社会所承认的方式之一。台湾的巨富陈永泰曾说过一句这样的话:“聪明人都是通过别人的力量,去达成自己的目标。”社会上有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和名人站在一起,自己不久也会成为名人。作为“东亚四小龙”之一的中国香港,它凭借一个“借”字来成就其璀璨明珠的繁荣现状的。它凭借与外国的大公司合营,借别人的知名品牌,借用外国原材料,借用外国公司的销售渠道和销售市场,从事加工制造,从事出口贸易。凭借“借风腾云”的思维,迅速使香港走向了繁荣。
所以说,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努力苦干,还要加巧干,比如想办法与名人沾上一点关系,借他的名望来壮大自己的声势,借别人的“名”而生自己的“利”,从而坐享其成。
以小搏大,蚍蜉撼大树
对于30岁的人来说,钱已经成为了他们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但是,怎么挣钱呢?特别是在资本不多的情况下,如何用小钱赚到大钱呢?在今天千变万化的市场形势下,必须充分了解和把握市场脉搏,抓住机遇,出奇制胜。蚍蜉撼大树虽然狂妄自不量力,但以小搏大并非完全不可行。
很多小企业产品创意很好,市场潜力也有,但苦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做广告,所以知名度不高。那么如何才能让有限的资金投入产生最大的宣传效应?这就需要我们善于制造敏感点,以小搏大,产生轰动事件,借助事件的连锁效应达成最大的宣传效果。
有一家化工厂生产了一种效果相当不错的灭蟑药笔。但遗憾的是,尽管他们为这个产品做了不少推销宣传,但终究资金有限,不能打开市场,这时候,一个工人想出了奇招。
这天,该厂两名宣传人员跑到当地一家知名晚报的编辑部,声称要为所有的记者和编辑们做一个现场表演,只见他们先拿出了一个“粉笔头”,在地上划了一个白圈,然后小心地打开一个纸盒一抖。无数记者和编辑顿时目瞪口呆——原来纸盒内是无数只蟑螂。蟑螂们一掉到地上,就迅速爬到了大家的办公桌底下、柜子底下去。这下可把报社的记者和编辑们气坏了。但这两个人不慌不忙地解释了灭蟑药笔的使用方法,并留下了一些带去的灭蟑药笔。
第二天,记者和编辑们上班后发现,那些躲起来的蟑螂果然都爬出来死掉了。大家一看效果不错,就把厂家带去的灭蟑药笔分光了。用过之后,大家都反映灭蟑效果很好。一个记者有感而发,写了一篇名为《死给你看》的新闻。新闻见报后,成千上万的订货单像雪片一样飞到厂家,顺利地为该产品打开了市场销路。
第二部分 第48节:巧借力:借风而上自会平步青云(5)
此后,该厂在巴黎、莫斯科举办的中国轻工产品展览会上也如法炮制,成功地打开了国际市场。
通过一个小小的创意,该厂轻松地打出了名号,以小而搏得了丰富的大。很多时候,尽管不少人认为“蚍蜉撼树”是不自量力的一种表现。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以小搏大的方法实则正是一种“拼手一搏”的勇气。大凡成功的商人都懂得,小机遇偶尔也能成为大智慧,只要你能够有勇气攀登。
“以小搏大”是成功者常用的手段。30岁的人可以没有钱,但不能没有赚钱的智慧和思路。不要自大地以为自己天生就是个“做大事,赚大钱”的人,更多时候要学会怎么用“小钱”赚得“大钱”。
有一个人想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但苦于没有资金。这天他在翻杂志的时候无意中看到杂志上刊登的那些一元商品,他想到了一个好点子,就是经营邮购品生意。
他首先在发行量最大的妇女杂志上刊登他的“一美元商品”广告,所登的商品都非常实用,而且很多是有名的大厂商生产的,价值在市面上几乎都超过了一美元。因此当广告一刊登出来,订购单就像雪片一样飞来了。尽管他没什么资金,但这种生意也不需要多少资金,客户汇款一来,用收来的钱去买货就行了。
在他刊登的广告中,有一半以上的商品进货价格刚好是一美元,而少数的商品进货价格是超出一美元的。显而易见,顾客越多,他的亏损便越多。但这也正是他的聪明之处。当他寄商品给顾客时,会再附带寄去二十种昂贵商品的目录和图解说明,再附一张空白汇款单。
这样虽然卖一美元商品有些亏损,但是他以小金额的亏损买回了顾客的“安全感”和自己的“信用”,顾客就可以放心地向他买比较昂贵的东西了。而昂贵的商品不仅可以弥补一美元商品的亏损,还可以获取很大的利润。
很快,他的生意就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一年之后,他成立了一家邮购公司。又过了三年后,他雇用的员工超过五十人,年销售额达到几千万美元。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在古今中外商战案例中不胜枚举。当今社会强者如林,于夹缝中生存下来已然不易,而对于刚走上创业之路的弱者,就只能以超人的智慧以小搏大,出奇制胜。所以,当的手中资金不足时,我们不妨动动脑子,说不定就会发现一个“以小搏大”的商机,而作出“蚍蜉撼大树”的壮举。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无论打天下还是建公司,招兵买马的时候,普通人才的招聘并不难,难的是找一个能统率千军的将才。为什么很多企业人才济济,管理层却总是抱怨无人可用?是因为我们真正奇缺的不是人才,而是将才。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普通的人才流失了,对企业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而将才则是不可或缺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凡是事业有成的人,身边绝不会少将才。身为全球首富的比尔?盖茨曾开玩笑地说,谁要是挖走了微软最重要的几十名员工,微软可能就完了。所以,有眼光的人,对于将才的招募往往是不惜血本的。
举世闻名的福特汽车公司有个特点就是非常重视人才。有一次,福特公司有一台机器马达坏了,公司所有的工程技术人员都检修过了,但依然没有查出问题所在。没有办法,公司只好另请高明,找到了一位叫思坦因曼思的人。这个人原本是德国的一名工程技术人员,流落到美国以后,被一家小工厂的老板看中,雇佣了他。
思坦因曼思先是在电机旁听了听,之后要了一架梯子,一会儿爬上去,一会儿爬下来,最后在马达的一个部位用粉笔划了一道线,然后写上了几个字:“这儿的线圈多了16圈。”
大家颇为惊讶,但很快就把16圈线圈去掉了,结果正如这个人所说,电机马上就恢复了正常。
亨利?福特对思坦因曼思非常欣赏,把他叫到了办公室,然后邀请他到福特公司来工作。思坦因曼思却说:“我所在的公司对我很好,我不能见利忘义,跳槽到福特公司来。”福特立刻说:“那我把你供职的公司买过来,你就可以来工作了。”
就这样,福特公司为了得到这位人才,竟不惜买下了一个公司。
福特公司求才若渴的举动不难让人理解,因为市场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竞争,无论是设备的操作,产品的开发,还是市场的拓展,都需要人才。人才就意味着高效率、高效益,意味着企业的兴旺发达。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人才,那么即使它本身硬件再好,设备再先进,也无法长久立足。
无论是一支部队,还是一个组织、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个好领导人才的控制、驾驭,必然是一盘散沙,缺乏战斗力,遇到困难和敌情就会一触即溃。因此,管理者要特别注意识别、发现和培养人才。中国历史上流传的“黄金台”“招贤榜”“求贤令”“三顾茅庐”等佳话,都是这一思想的生动体现。
古人云:“若非行久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刘备“三顾茅庐”力请诸葛亮的故事人人皆知。有着“经营之神”之称的台湾产业家王永庆也曾效先人之行“五访茅庐”,方请得了当今台塑集团的首席顾问丁瑞铁先生。
在台湾的金融街,丁瑞铁是颇有地位的。当时,在台化公司成立前夕,因为资金短缺,王永庆经他人介绍认识了丁瑞铁。当时丁瑞铁任大同公司经理助理,婉言谢绝了王永庆向他发出的加入台塑的邀请。
但是王永庆没有放弃,他深知“人才难得”,于是效刘备之法,先后五次盛情邀请丁瑞铁。最终,在他情真意切的感召下,丁瑞铁终于答应了王永庆,决定赴台塑效力。
丁瑞铁赴任后,立即就创下了民营企业直接向国外取得长期低息贷款的先例,台塑所需要的资金就此解决。在丁瑞铁的鼎力相助下,台塑创下了台湾化纤纺织第一位、民营制造业第三的佳绩。
正是王永庆的求贤若渴的执著才造就了台塑的发展,可见人才的作用有多大。有一句话说得好:“得十良马,不如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治。”意思是说,得到十匹好马,不如得到一个伯乐;得到十支宝剑,不如得到一个欧治。这句话说的也是人才的重要性。
21世纪的竞争主要就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将”才的竞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还等什么,赶紧筑起“招贤台”吧。
不要为钱而工作,而让钱为你工作
不知道你没有看过日裔美国人罗伯特?清崎的惊世之作《富爸爸,穷爸爸》,在《富爸爸,穷爸爸》一书中,全文的要义主旨就是“不要为钱工作,要让钱为你工作”。作为年轻人,我们必须改变那种为钱工作的思维,要通过思考和学习,掌握让钱为你工作的技巧。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年薪几十万的人在发牢骚,说日子过得并不宽松,其实往往真正的原因是他们只会赚钱却不会理钱,不懂得让钱替自己工作,让钱生钱。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