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不一样的人生《心灵的宁静》-李普曼

_2 约书亚·罗斯·李普曼 (美)
  作为个体,我们最需要的乃是人与人之间做朴实的爱喝交流。爱,是相互之间的鼓励与安慰。爱能抚平生活中遭遇的痛苦所给我们带来的伤口,这也是友谊和爱情的秘密所在。当有人透彻地了解和喜欢我们时,我们的价值得到了他们的肯定,那么我们就会感受到心灵的宁静,这样的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第26节:爱是完整人格的一部分
  今天,动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希望得到别人的爱,一旦被剥夺了这种爱,人的内心就无法平静,快乐也就无从谈起。但更为重要的是,将我们的爱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他人,这也是我们的内在需求。
  爱是完整人格的一部分
  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有着强烈的爱的冲动,去爱我们的人类同胞。如果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自我就会扭曲,人格的正常发展就会受到阻碍。成熟的男人和女人,都会强烈地感受到自身具有给予和付出的冲动,他们希望结婚,能够生个孩子。人是能够做到这种慷慨大度,无私奉献的,这是人性的固有本性,成人所具有的结婚生子的念头便是最好的证明。父母强烈地希望自己能够给生命增添些什么,而不求得到什么回报。
  人们强烈的地希望能够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奉献出去,这种付出既可以是肉体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人们会努力地去建造一座桥梁、写一首诗、做出一项发明,或者发现疾病的治疗方法。那些愤世嫉俗者和悲观主义者会认为,人是彻头彻尾的自私的动物,人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无私奉献精神也许是对它们最好的反驳。
  从他人那里不断地索取,这是自私自利的本质特征。在人格发展的一定阶段,这种观念便会让位与另一种观念,即将自己拥有的东西奉献出去,让自己的生命在自己的身外发育成长,这不仅体现在结婚生子,建立家庭这一方面,也体现在为建立一个美好社会而不断地努力之中。一个人如果在自我的世界中徘徊太久,会产生腻烦之感,便会产生强烈地关注外部世界的需要。我们不能总是消极地去接受,而是应该让自己成为鲜活的生命之泉,去滋润他人。生活并不在意我们在这些问题上所持有的愿望,但随着我们生理的成熟,现实逼迫我们放弃那些自私的观念——不要做社会的寄生虫,而应该积极地参与生活,向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价值。
  心理学认为,向世界奉献自己的爱,这是成熟人性的一部分,这种冲动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心理学还认为,人有一种内在的需要,即希望这个世界由许多种独立的个人组成,而这些人并不受我们自己的支配。
  显而易见是是,在我们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别人都来爱我们,崇拜我们之时,我们最终页不会很欣赏自己,同时也不会去很喜欢他人。我们只有尊重别人的个性和自由,才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是自由的,而别人都受你奴役,这其实是你最大的不幸。如果世界是不自由的,自我,个性就无从谈起。如果社会上只有一个人独裁专制,别人都只是被迫地去服从,这样的世界着实是一个疯狂的世界。心理学表明,爱他人是爱我们自己的不可获取的条件。
第27节:宽容彰显大爱(1)
  著名的心理学家保罗?希尔德认为,残忍和破坏性在人格中居于次要的地位,人性的主要心理冲动是建设性和创造性的。他以小孩子的行为和心理作为观察对象,得到的结果证明了他的结论的正确性。给这些小孩子许多的木偶,他们是很容易将这些木偶弄坏的。但结果却发现,这些小孩子很容易将这些打碎的玩具重新组合起来,使他们恢复原来的形状。小孩子们看起来非常残忍和具有侵略性,但事实上,他们只是出于好奇,出于求知的冲动,他们想了解外部世界的奥秘。
  小孩子表现出来的好奇和成人天生所具有的创造力,不仅仅是渴望自己变得更加有力量,也体现了人天生所具有的建设性和爱的本能。我们应该将自身所具有的力量表现出来,努力地帮助我们周围的同胞实现他们的自由,让他们保持人格的完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地肯定自我实现的价值,才能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和满足。社会生活就是这样的,我们不可能违背这一规律。
  当人们沮丧和无助时,当人们无法解决内在的人格扭曲和情感冲突时,他们便将这种报复欲望转向了外在的世界,用破坏和仇恨去寻求满足。但人的虐待性倾向并非人性的全部。无数的心理学家用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对他人的爱和 肯定,是人性的基本倾向;当人们消除了内在的人格扭曲和情感冲突时,这种爱的倾向便会很明显地表现出来。
  宽容彰显大爱
  我们该怎样做才算是爱他人的最好方式?很多人选择了利他主义的道德准则,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这里我们只想论及一二。我们不能粗暴地要求别人服从自己,对别人的个性要采取尊重和容忍的态度,这是我们表达爱的最好方式。世界上有过形形色色的帝国主义,而我要谈到这种人虽不是国际政治上所说的帝国主义(因为他们并不没有侵犯别人财富和领土),但却是人际关系问题上的帝国主义者。他们强迫最亲近的人无条件地服从自己,听从他们专横的命令。比如,父亲强迫富有艺术天赋的儿子去经商,母亲则要求女儿忠诚地伺候,让其过着悲惨的生活,不给她属于自己的独立发展空间。与这些家庭中的极权主义者相反,我们应该对最亲近的人怀有真正的爱,尊重他们的个性,而不是要求他们必须服从自己的意志。我们更不应该戴着爱的面具,假借爱之名义,要求我们的妻子和兄弟为我们做无条件的牺牲。
  宗教是这样看待生命的:上帝造成的每一个人都是神圣的、独特的、有其独特的气质、独特的需要、独特的愿望和独特的梦想。我们赞成宗教的这些观点,我们不仅要允许各种观点的存在,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承认每个人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唯有如此,我们队人类才可以怀有真正的爱。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多元化世界,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看来上帝并不钟情于单一的枯燥世界,早在他创世之处,他就已经让这个世界充满多姿多彩了。
第28节:宽容彰显大爱(2)
  我们人类也是一样的。有些人天生好动,不得安宁;有些人却心平气和,喜欢沉思。如果一个人具有摔跤运动员那样的强壮体魄,那么在与那些白面书生和憔悴的苦行者相比,他们的身体上则有个多的能量需要使出。有些人是天生的乐天派,整天乐乐呵呵;而另一些人却显得犹豫伤感。我们的体格是有差距的,这个差距会造成我们自我实现的方式极大不同。有些人惯于行动,而有些人却擅长思考;有些人热情奔放,有些人则自制拘谨;有些人喜欢征服,而有些人却乐于服从。当然,我在这儿可不是在宣扬某种宿命论。我只是想说,我们完全可以对生命之树进行修剪、整形,让她长得更好。但我们决不能允许任何外在的力量对生命之树进行任意地裁剪、修理,甚至愚蠢地将最繁茂的心灵枝条剪掉。
  对他人的宽容,不仅仅是谈论伦理问题的先决条件,也是个人自我调适的前提。对于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适当的,如果别人与我们的看法产生分歧,我们就不高兴、难以容忍,这只能说明我们自己内心的信念还不坚定。一个真正自信的人,他希望每个人都保持与自己相同的自信。一个没有鲜明个性的人,却希望别人与自己是同一个模子里面造出来的,是不可能达到心灵的宁静的。
  我们并不希望别人的观点与我们自己的观点完全一致,也不希望他们的性格只是我们的翻版,只有做到这样,我们才会真正地热爱别人。
  宽容,作为对人类之爱的一种方式,不仅仅适用于私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也需要我们在更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实践这条原则。在相互交流思想时,或参与政治生活时,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宽容的话,就能够避免自我偏执和相互敌视。我们主张宽容,但并不是要消极地对待别人产生的不同观点。
  严格地说,宽容意味着积极主动地去理解他人的观点、行为和习惯,当然,并不是要我们非得去接受它们。采取宽容的态度,我们便懂得欣赏,尊重别人的观点。更进一步说,当持有不同意见的权利受到侵犯时,这种宽容的心态会让你挺身而出,为此辩护。正如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所言:“我绝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迄今为止对宽容理念最简洁,最完美的表述。
  非理性的仇恨源自无知和恐惧。对异见采取一种冷漠主义的态度,只能表现出精神上的懒惰。要做到宽容,需要在仇恨与冷漠之间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约翰?莫里曾经这样一针见血地指出:“借着宽容的名义,对一切都毫不在意,这只不过是一种虚伪而已,借以掩饰自己的毫无主见,或者掩饰自己不想发表主见。”宽容并非道德上的随意,也不是随便偏离确定的原则。如果我漠不关心,只是信口说出彼此对立的两种观点都是一样的好,这并不表明我是宽容的,只不过说明勒沃的懒惰而已。但是如果我们强迫周围的人与我们的观点一致,那就意味着我干涉了别人的权利。
第29节:宽容是保卫自由的堡垒
  宽容是保卫自由的堡垒
  对于这些问题,英国诗人的约翰?米尔顿和美国的威廉?罗杰都是极好的宣传者。他们并不希望人们违心地默许那些自己并不同意的观点,也不鼓励人们狂妄自大,采取暴力。而是认为,如果自己掌握着绝对的真理,并不容许他人争辩,这是那些愚昧的,未开化的人的想法。有些人甚至试图借助武力去解决这些问题。但是,真理并不是个人所能穷究的,也不是靠武力所能解决的,这一点恐怕不难理解。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放弃了许多落伍的观念和情感方式,但一些人却仍旧坚持着旧式的教条。只要我们能够保持着精神上的活力,不断地追求进步,我们就可以很幸运地摆脱更多的落伍观念和情感方式。瑞纳曾说:“只要我们不停止思考,我们就不会固步自封,就不会坚守那些陈腐的观念不变。”很多人认为自己总是正确的,还有一些人的智力成熟的太早,此后便顽固不化了,瑞纳的这句话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警告。
  从这个角度来看,宽容是保卫社会自由和个人自由的坚固堡垒,是人权的坚定捍卫者,也是文明进步的主要体现。如果破坏掉宽容的气氛,我们争取到自由也将奄奄一息,并将社会带进新的战争中——
  要为自由而战,最终的结局必定是自由的胜利。出版自由、集会自由、宗教和信仰的自由,政治上的民主自由,所有这些都是以宽容作为基石的。宽容氛围的营造需要我们不懈地奋斗努力,它要求每个人都能坚持它并在个人的生活中去努力地实践它。如果我们在个人的生活中不再宽容,那么就会破坏以此为核心的一切社会结构。
  在美国历史上,就有很多宽容精神的伟大提倡者。乔治?华盛顿为当时的那些亲英派开脱,便是极好的例子。当独立战争中狂热的的爱国者打算劫持这些亲英派的财产,用暴力威胁他们的生命安全时,华盛顿却安排这些亲英派迅速地离开了美国,前往加拿大。自由是保证社会道德的必要条件,为了保卫自由,华盛顿在其他方面也做了不懈的努力。
  罗杰?威廉认为,在塞勒姆不会有真正的宗教自由,他不畏艰险,长途跋涉,穿过寒冷的森林,找到了美国的第一个民间圣殿——普罗维登斯,因为这里主张宗教之间的宽容。菲利浦?布鲁克斯在他的一次布道中将美国的宽容精神提炼为如下的一段文字:“宽容的态度在两颗对立的心灵之间建立了一种良好互敬的关系。我不同意我朋友的观点,但是我必须尊重他。我希望朋友真诚地信奉他的观点,然而我有权利、有责任去说服他,使他同意我的观点。宽容好比是一个奇特的会议,在这个会议上,对观点的严肃批判和不追究其个人责任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第30节:消除恐惧与焦虑的情绪(1)
  尽管提倡宽容的人通常具有坚定的信念,但宽容本身却是一株脆弱的树苗,它需要大家的精心呵护。如果不加照料和呵护,它会枯萎直至死亡。随着宽容精神的消失,整个社会也将变得狭隘和专制,这是极其危险的、有害的。这种偏执会在无声无息中扩散开来。人们的基本权利会得到漠视,言论、出版会受到严格的审查,人们相互之间的仇恨也会逐步地深化,法律也就成为了驯服人民的工具。很快,他们就像是迷失在了黑暗的森林之中,没有光,没有安全感,有的只是笼罩在心头上的恐惧的阴影。
  民主就是宽容原则在政治领域的具体运作和体现。在政治领域中运用宽容的原则,就是要保存而非消灭不同己见者。其实,这些持有异见的人士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他们是一股批判的力量,可以防止执政党变得过于专制和腐败。这也是民主政治的首要前提,如果宽容不复存在,民主也只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
  第五章 消除恐惧与焦虑的情绪
  伯特兰·罗素说:“在一个充满威胁、变化无常的世界里,能够保持心灵的宁静,也许是人类最大的骄傲。”
  我们生活在一个并不安全的世界中,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见无数的恐惧和焦虑。未来的世界是不可预知的,为了讷讷个够在这个世界中存活下去,我们必然会感到恐惧和焦虑,这是每个人必须付出的生存代价。尽管这种情感体验是正常想象,但控制这种情感以使自己的心灵回归宁静也是可以的。伯特兰?罗素在《我的信仰》中曾经阐述道:“在一个充满威胁,变化无常的世界中,能够保持心灵的宁静,也许是人类最大的骄傲之处。”
  适度恐惧的正面作用
  每个人都曾感到害怕和恐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件可喜的事情。当原子弹、病菌,以及社会的道德困境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幸福时,我们便会感到深深的恐惧。正是这种自然而然的心理机制为我么提出了警告,使我们避免了许多惨剧的发生而生存了下来。如果我们想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学会如何避免可怕的、有害的事物。从这个角度上而言,恐惧也不一定就是人性中的消极因素。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所有的发明和发现归根结底都是人们恐惧和焦虑的副产品。夜间的人们由于害怕黑暗,便努力去寻找光明,于是便发明了取火的技术,以及此后电灯的问世;人类由于疾病的困扰,于是便发明了医术,掌握了外科手术、麻醉方法和治疗技术。如果人类有一天感到害怕了,那么也就失去了进步的可能性。恐惧的感觉常常激励我们去创造和发明使我们免于恐惧的手段和技术。
第31节:消除恐惧与焦虑的情绪(2)
  人要想成为万物之灵,高于其他生物,必然要为此付出代价,也就是说,只有人才会感受到那种生存的恐惧。田野中的动物只不过感受到动物式的惊恐,但却感受不到人所特有的恐惧。我们敏感的神经末梢常常将我们的世界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使我们感受到痛苦、危险,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而我们的恐惧与焦虑也正是由神经末梢感受到的。
  有时候我们会产生一种奇异的想法,觉得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地要碰到许许多多的痛苦之事,还不如做一只麻木的牡蛎。但如果真的将这种选择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我想,很少有人会愿意去做一只麻木的牡蛎。丧失了人类的敏感,也就感受不到恐惧、爱、欲望和忠诚。正是因为感受到了焦虑,我们才督促自己不断地发展、成长,我们才有人生的梦想和追求。
  人的气质千差万别,对待同样的事情,人们的情绪反应是不一样的。粘液质的人能够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心理阵线也不会轻易地崩溃;对另外一些人而言,他们能够承受的精神压力却小得多。然而,不容忽视的是,那些经常处在极度恐惧状态中的人,往往会表现出巨大的创造力。美国总统林肯和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其一生中经常感到极度的抑郁,但他们却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有些人整天乐呵呵、无忧无虑,反而不能取得大的成就。
  没有任何一种说法能够涵盖人类持有的所有情感体验,但下面这个观点的概括也许是正确的:所有的人无一例外(或者只有弱智和白痴除外)都感受到恐惧和焦虑。尽管每个人的具体感觉不一样,但其本质却是相同的。恐惧和焦虑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但毋庸置疑的是,所有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曾感受过内疚,承受过孤独,他们对痛苦充满恐惧,向往内心的安宁。我们常常会掩饰自己心中的真实感受,避免与习俗相冲突,大家对此都心照不宣。其实,我们倒应该公开地承认,正是共有的焦虑使人与人之间具有某种相通性,从而使人类能够结合在一起。
  当然,有些恐惧是必要的,有些是不必要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区别。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当我们感受到危险的真实存在时,有恐惧感是必要的。当我们的水手或战士投入到战斗之时,他们会感觉到恐惧。这种恐惧感会影响人的生理活动,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加快,从而刺激他们发挥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全部潜能,并巧妙地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去夺取胜利。如果一个战士走上战场时感觉不到丝毫的恐惧,这对他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对他的战友来说也极其的不利。但战士、水手和飞行员一般都能够克服他们的恐惧,去出色地完成任务。这些例子最好不过地证明了一点,即人类能够运用他的潜能去克服恐惧,并完成伟大的事业。
第32节:病态的恐惧感(1)
  恐惧感会帮助我们避免危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情况也是这样的。我们感受到肉体上的痛苦(这种痛苦也许是某种疾病的症状),心理就感到害怕,去找医生看病。这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证明,我们感受到的害怕,常常帮助我们避免了不必要的危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害怕的感觉是我们的朋友,而不是我们的敌人。核弹的存在对整个人类的安全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令人恐惧。如果原子弹爆炸的话,会造成巨大的伤害,敏感的人们对此深感忧虑。如果不能恰当运用,原子能带给人类的将是巨大的破坏性作用,而不是增进人类的幸福和繁荣。对此感到恐惧是有现实根据的,是必要的,这样我们才会采取新的行动去克服社会上的各种威胁。为了保证个人的和社会的兴奋与,对这些实物抱有恐惧的心态是必要的,也是适当的。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不必去刻意消除这些恐惧。
  但过度地害怕和病态的恐惧会让我们失去活力,降低我们的工作效率,使我们的精神发展得极不健全。这就像我们的内分泌腺激素一样,它本是调节我们生理活动的,适量的激素会促进我们的健康,而一旦过量,就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危害。同样的道理,适度的焦虑也是正常的,有益于我们的精神健康,但一旦过度,就会给我们的精神和性格造成巨大的危害,造成人格的扭曲。
  病态的恐惧感
  对于正常恐惧和病态恐惧二者之间的区别,弗洛伊德给出了一个绝妙的解说:当一个人置身于非洲丛林,看见蛇他会感到恐惧,这是很正常的事,这种恐惧感将有助于加强保护自己的意识。但如果一个人居住在自己的房间里也会感到莫名的恐惧,以为一条蛇正潜藏在房屋中的地毯下面。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种恐惧是病态的恐惧,是不正常的。弗洛伊德的理论对理解人类的心理极有帮助,我将会运用他的理论来考察我们一般人的恐惧心理。如果一个非洲的贫穷国家的母亲害怕自己的孩子会因饥饿而死,这种恐惧感是正常的;但在美国,一个富有的母亲跑进我的书房,说她的孩子将会因为营养不良而饿死,这种恐惧就是病态的、不正常的。我想,这种恐惧心理可能根源于她平时的愧疚、恐慌和仇恨。
  其实,我们很多的恐惧就像上述那样产生的。我们不妨来研究一下我们队自身体质的许多焦虑,它们就像是弗洛伊德所说的地毯下的蛇一样,是他们幻想的。很多人常常会担心自己的健康,怀疑自己换上了什么重病,为此深感焦虑和不安。我们担心自己的心脏、血压和肺部是不是出现了使命问题,害怕失眠。如果感受到一点轻微的不舒服,我们就开始摸自己的脉搏,力图寻找一些证据来证明自己生了什么大病。我们不是为自己的身体健康焦虑,就是为自己的性格担心。我们缺乏自信,犹豫不决,因为失败而唉声叹气,一蹶不振。我们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差,认为别人的见解远比自己的要高明,自己只不过是他们嘲笑和鄙视的对象罢了。这样的话,我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黑暗荒芜,没有光明,没有温暖。我们感觉不到别人对我们的赏识,感觉不到友情和爱情的美好,感觉不到家庭生活的快乐。
第33节:病态的恐惧感(2)
  我们对自身感到不安,为自己可能的失败和潜在的危险而深感焦虑,这种不安和焦虑常常会改头换面以其他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如孩子、丈夫、兄弟、姐妹,他们是我们生命的一种延续。为最亲近的人忧虑、是一种对自身忧虑的替代和转移,替代了我们队自身的忧虑。很多母亲会为她们女儿的道德操守而担心,这只不过是一种假象而已。实际上,这位母亲潜意识中的对自身的道德感深感疑虑,烦恼不已,不过是想寻找某种替换物而已。我们常常听到商人们抱怨税率太高,他们攻击政府,或者为美苏关系而担心。那些人认为,这些外在的、毫不相干的事件导致了自己沮丧和忧郁的心境,但实际上,他们焦虑的真正根源仍旧潜藏在他们自己的内心深处。
  我们必须认识到,焦虑会利用各种各样的伪装来掩盖自己。有时候,这种焦虑会演变为恐怖症
  ——害怕高地害怕紧闭的房间。现代心理学追溯到人们童年时代隐秘的记忆,揭示了人们恐惧感的真正心理根源。很多人过着忧虑不安的生活,有时候独自一人会感到非常恐惧;而有时候却远远地避开人群,害怕进入他们的圈子;有时候一想到会失去别人的爱与尊重,就会战栗不已,害怕遭到别人的轻视和抛弃。现代心理学对这些病态现象都做出了很好的解释。
  如果女人害怕爱,感情就会枯萎,她就会变得像一尊冷漠的大理石像一样;男人害怕成功(实际上,我们许多人都是害怕成功的),便会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耗费着自己的青春。卡尔?蒙尼格在他的名著《反对自己的人》中写道,现代人陷入了一种群体性的恐惧之中,仿佛害怕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害怕自己取得成就。灵魂承受着恐惧和负罪感的折磨,就是要自己陷入失败!
  很多时候,我们的恐惧感会引起我们肉体上上的痛苦,我们便会让我们肉体上的痛苦来掩饰我们内心的恐惧。这一点,常人是难以觉察到的。研究身心关系的医学家发现,全部疾病,从普通的感冒到关节炎,通常都是由于人们心底的深层次恐惧造成的。事实上,艺术家和小说家早已看出了这一点。德国著名作家托马斯?曼在他的巨著《魔山》中就描写了很多这样的例子。他们过于敏感,非常恐惧,借着与肺结核病做斗争来逃避现实中的面对的困境。当然,与现实生活中需要勇气去战斗、抗争和挣扎相比,生病自然要容易得多。我们现在明白了,有些慢性病患者实际上是害怕现实中的抗争和奋斗,潜意识中想让自己生病,在疾病中可以寻找到某种安慰和舒适。疾病对于他们而言,只不多是逃离现实的巧妙借口罢了。
第34节:恐惧感的心理根源(1)
  恐惧感的心理根源
  一些看起来非常成功的商人,他们会将生活中的恐惧更巧妙地伪装起来。有这样一个商人,我们对他都非常熟悉,他在事业上一帆风顺,已经成为了商界的巨子。大家都佩服他的经商才能,但是他自己却远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看待自己。他的内心似乎从来没有平静过,也不认为自己取得了别人没有取得过的伟大成就。失败感经常笼罩在他的内心世界,使他疲于应付。他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商业事务中去,并不断地取得巨大的成功。在我们看来,他应该算是一个成功的人士了。但论及他的内心世界,却充满着恐惧和不安,只能算是一个失败者。
  其中的原因何在?也许在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常常感觉到自身的渺小和无能。为了向成人们展示他的能力,他采取了冒险行动,但最终却失败了,那些成人对他的努力大加嘲笑。当然,成人们不久就忘记了这些事情,但这些失败和遇到的嘲笑却在小孩子的心灵世界上留下了无法抹去的伤痕。他第一次尽力地在父母和兄长面前表现自己,以彰显自己是多么得能干,但得到的却只有嘲笑、非难和藐视,他就得自己无能,天生就是个弱者和失败者。于是,他过去所设想的美妙世界轰然倒塌。这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自此以后,他的自信心就从未恢复过。长大之后,他总以为他的事业——商业上的冒险会失败。他总是为一种失败感所困扰,对自身的力量没有信心。尽管在不断地争取事业上的成功,但他始终不能摆脱不安全感和自卑感——他当前的这种感觉只不过是童年恐惧在成人时期的延续罢了。
  凯琳?哈尼在她的小说中出色地塑造了一个极度抑郁的女子。她又一个好丈夫,两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很多要好的朋友、一栋舒适的房子。但她却经常地感到绝望呵呵沮丧。如果仅仅劝导她说:“你所有的这些想法都不是真实的,只不过是你自己的想想而已。”这样说也许并没有错,但这并没有触及到她感到压抑的心理根源。当然,我们都知道,这只是她的想象,但问题在于:她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想象呢?
  我们要按照她当前的性格特点,进一步往前追溯她的人生经历,才可以从中看出她这种性格的真正起源。她的母亲虽然很有才华,但是非常地以自我为中心。她的父亲是一个医生,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她。她的哥哥比她大三岁。她从小没有人照看,仿佛是一个多余的人。母亲觉得她的出生妨碍了自己的社交生活。尽管没有人告诉她什么,但她却感觉到家里面冷清的氛围,了解自己的处境。母亲和哥哥在他们的社交圈子中活得自由自在,非常亲近。这个女孩子想努力闯入他们的快乐园地。但他们潜意识中对这个女孩非常的厌烦,无声地拒绝了她。为此,女孩感到极大的愤怒,当她将这种愤怒发泄出来后,却受到了严重的惩罚。她发现,只有将自己的憎恨掩藏起来,才能会的别人的好感,此后,她就完全按照这种方法去做了。她努力使自己变成一个温顺的、完美的、有教养的女孩,才勉强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和赞许。也就是从那时起,她的母亲和兄长才对她稍加关心。她总是掩盖起自己的真实感受,总是顺从别人的意志,变得越来越虚伪。从少年到成年,她一直才、生活在自己精心编制的谎言之中,她甚至不能按照自己真实的本能去生活。她很有才华,却不敢表现出来少年时代的痛苦经历深刻地印在她的脑海中:她因为要表达自己,结果却给自己带来了痛苦和麻烦,遭到别人的冷眼和遗弃。在她平静的外表下,翻腾的却是愤慨和憎恨的火山。从孩童时候起,她就一直努力压抑着自己的这种真实情感,但恰恰就是这些被压抑的愤怒和情感,破坏了她后来的精神世界,是她感到抑郁和沮丧。
第35节:恐惧感的心理根源(2)
  还有一个妇女,她用以掩盖恐惧的不是精神上的抑郁,而是身体上的疾病。在她四岁那年,父母遗弃了她,此后她就一直跟随她的祖母生活。这位祖母非常的严厉苛刻,使这个小女孩感到非常的害怕,从来不敢表露出一点点愤怒的情绪。她的祖母给她定下了非常严格的道德准则。她希望自己的孙女将来有人去爱,去欣赏,但这些愿望却一直没有能够实现。为了逃离这种处境,她早早地结了婚,嫁给了一个浪子,从他那儿也没有得到真正的爱。她希望能得到他人的爱、希望他人能够成为自己的精神依托,但这种愿望一直未能得到满足;在她的内心中,感受了极大的愤怒和憎恨,这种感情得不到正确的疏导和发泄。于是在她的内心世界进行着激励的斗争,这种冲突大大地伤害了她的省心健康。在三十岁刚刚出头的时候,她就罹患上了高血压。
  精神病学家告诉了我们如何正确地处理成人世界所遭遇的恐惧和忧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正视这种情感,不要回避。我们应该认识到,孩提时代说经历过的挫折和错误是人生中潜在的精神枷锁,在成年以后,它们会不断地逼迫我们为过去的失败付出高昂的精神代价,使我们感到精神上的痛苦和消沉,就像法律上规定的诉讼时效一样,如果我们不及时地解决我们恐惧和焦虑的根源,他们就会一直占据着我们的精神世界,时不时地打破我们心灵的宁静。
  有时候我们确实是力量有限,因而容易产生自卑感,如果这种自卑情结不能被正确的看待并得到及时的化解,便会在我们的心灵上投下永久性的阴影,我们很多的不安全感和自卑感只不过是其后遗症而已。人在孩童时期,感觉到无助有其现实原因
  ——但他们没有大人的扶持,蹒跚地走出房间时;但他们没有人看守,自己从床上掉下来时;但他们无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愤怒、痛苦和孤独时,便产生了无助的感觉。小孩子确实是柔弱的,还没有自理能力。但小孩子的柔弱和大人们的强大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当我们长大成人时,如果还像小孩子那样产生恐惧感就很是不适合了。
  耶鲁大学的达鲁德教授说的好:“在小孩子看来,父母是非常强大,非常有能力的。其实,大人们的世界并非如他们想象的那样,这只不过是与小孩子的柔弱对比才显得足够的强大。”所以,我们长大之后,一定要将小孩子身上的那种柔弱感消除。我们要正确地看待自己取得的成就,而不是沉溺于孩童时代的记忆中如果消除了这种情感的滞后现象,我们便能够完全克服我们身上的恐惧了。
第36节:正确地克服对自身的恐惧(1)
  正确地克服对自身的恐惧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我们许多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失调来源于对自身的恐惧!
  我们通常会担心自己的所作所为会给别人到来没必要的伤害,担心自己内心深处潜藏着的愤怒。在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将愤怒压制在心头,艰难地度过一生呢?引起愤怒的原由很多,无论是在公司、工厂,还是在诊所、家庭,只要是自尊心受到伤害,或者说是的受到较大的挫折,都可能会引起愤怒。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愤怒,如果只是一味地将愤怒的火山压制以防止其爆发,都会让人逐渐地变得抑郁和消沉。在这里所要探讨的是,如何去正确地克服这些愤怒,并使之转化为创造性的力量。
  这种愤怒是如何产生的了?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们的需要总是得不到适合的满足,或者是需要时大人不给我们,要么就是不需要时偏偏给你。我们总会去大声的哭,以此来表达我们内心的强烈愿望。倘若这时候没有人搭理,我们便会更加愤怒,大发脾气,表达我们的反抗,而这难免会遭到大人们的惩罚。这种惩罚吓坏了我们,我们为之深感恐惧。产生恐惧的过程可以这样来描述:挫折
  ——愤怒——惩罚——恐惧。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我们将愤怒于恐惧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成人之后,当生活要求我们采取果断行动,积极进取的时候,我却变得畏手畏脚,因为担心被惩罚而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愤怒。
  对此,我们该怎么办了?我们知道,对成年人来讲,具有一定的攻击性是完全正常的,也是自身可以驾驭的。通过体育运动,竞争性的游戏,或者与自然的、社会的破坏性力量进行激烈斗争,我们便可以通过发泄愤怒感情和破坏性冲动来释放身上的多余力量。小时候,我们因为发脾气而受到父母的惩罚;等长大之后,我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可以与他人一争高低,而不必担心谁会来惩罚我们。此外,我们应该牢记,愤怒的感情是我们人类本性的一部分,我们不必统统地加以抑制。我们可以采取幻想的方式来发泄这类情感。马克思?比尔伯姆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想象中给自己憎恨的人写信,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有时候他甚至会动起笔真正写信,在写作的过程中,他舒缓了自己的愤怒,到最后,他的憎恨也销声匿迹了。
  作为一个成熟的人,我们应该将自己的心灵世界看做是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度。在这个自由民主的心灵国度中,我们允许各种情感和思想都有自由表达的机会。我们相信,内心世界中最危险的观念最终会屈从于那些合理的、积极的想法,难道我们不应该给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充分的自由——允许各种思想、冲动都存在吗?但这时候意味着,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报复报复我们的敌人或者打击那些比我们成功的人呢?决非这样。我只是想说,我们完全可以在想象中自由地表达我们的愤怒。这样的话,在付诸行动时,我们就容易做到自我克制。
第37节:正确地克服对自身的恐惧(2)
  有时候,我们可以向自己的好朋友、兄弟,或者体贴的亲人交谈我们内心的愤怒。而有时候我们却需要精神病学家的专业指导。奇怪的是,在这样的交谈过程中,我们往往将对方当成了自己的攻击对象。
  在人生的早期阶段,我们会因为与母亲、父亲和兄长的冲突儿产生憎恨、敌意和恐惧感,而且还力图隐藏这种情感。在很久以后,我们会将这种潜藏的情感发泄到别人身上。这是精神分析学的一个重大发现。我们会将以前的一些不良情绪和反叛心理转移到当前人的身上,这个过程也许是痛苦的,但毕竟有助于情感的释放。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在将这种不良情感释放出来后,不久便会发现,我们并不是真的对妻子、丈夫、朋友和医生感到愤怒,他们只不过是一个方便的发泄对象而已,正是通过他们,我们才将很久前未能发泄的敌意一股脑地抛出心口。他们像医生,更像是艺术家,平静而耐心地倾听我们的愤怒,我们是临时性的受害者,但却是我们心病的永恒救助者。
  心情不好只是暂时的现象,它很快就会烟消云散。认识到这一点,就会让我们重塑信心与希望。很多人却很难领会这一点,在我们疲惫时,很小的打击就难以忍受,很小的伤害就无法克服。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这是很自然,很正常的现象。当我们迷失在黑暗的隧道之时,常常会忘记出口和进口,忘记了我们还会回到眼光之下。人是有着非常坚强的、生命力的,能够成熟多重打击,可以流许多的泪水,经历许多的悲剧,但依然义无反顾地前进着。今天的消沉并非生命的永恒,也不是生命的全部,在人生的长河中,它只不过是一种小小的浪花而已。
  但我们感到恐惧和焦虑时,我们都希望能够得到治疗和缓解。但很多人却羞于说出自己的心理困境,怕因此儿暴露了自己的弱点,他们拒绝别人的帮助,所以有些人固执地肚子独自一个人承受着他的恐惧和忧虑。他们很吝啬,不愿意与别人分享,仿佛这是他们珍贵的财富,生怕散尽。对这一点是不难理解的,在很多人看来,恐惧和焦虑就像是他的老朋友一样,它们在心理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而害怕失去它们。恐惧和焦虑可以保护我们,在它们的保护下,我们是可以逃避现实的。
  有一位妇女患有神经性官能症,身体部分残疾,得到了大家的关心和照料。在她的潜意识中,非常想保留这种神经性疾病,因为她在很小的时候便认为,一旦生病,便可以得到大家的关心和疼爱,她现在也就是利用她的疾病来吸引丈夫、孩子和朋友的注意和关心。
  就如这位妇女的疾病一样,我们的恐惧感也是一种自我ibaohu的方式,因为感觉到了恐惧,便找到了好借口,让自己活在内心世界中,借此来逃避现实,可以不必长大,成熟。但是,这种想象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不欣赏这种情感上的幼稚想法。正常人都希望自己长大,成熟。只有具备了这种愿望,人类才可能具备更健康,更只有的人性。
第38节:正确地克服对自身的恐惧(3)
  我们都希望自己得到精神上的救助,希望社会能够为这种救助提供更方便的条件,保证这种救助能够很容易实现。在一个健康的,井然有序的社会中,这种救助途径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也应该是很容易就获得的。但在我们的社会现实中却远非如此。事实上,在未来的几年时间内,在全国范围内,无论是在小城镇还是在大城市,政府就和教育界都应该鼓励和支持大批合格的心理医生建立大量的心理诊所。这无论是对政府,还是对教育界而言,都是一个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今天,有许多的机构可以提供心理上的指导。老兵们自己成立了诊所,这在全国看来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这些诊所缓解了士兵在战后的紧张与恐惧,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那些受过心理学训练的社会工作者,也加入待了全国各地的服务机构中。很多大型的企业也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他们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解决工人们的心理问题上。最近,俄勒冈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住房计划规定,承租人在租房时,必须在房租里面加入心理疾病方面的服务费用。为了给本教区的居民提供急需的、有益的指导,几乎各个宗派的教士都在刻苦地钻研金属学好精神分析学。很多人认为,在这样一个人际关系日趋冷漠的工业化时代中,恰恰是交谈和教会提供了场所,让人们在那里聚会。人们在此可以互相倾诉,互相帮助,刚收到朋友的温暖,这对他们的心理问题是一种集体的治疗。
  如果我们想要控制自己的恐惧和焦虑,我们不仅需要从他人那儿接受帮助,而且要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接受自己
  ——既要看到自己的局限,也要看到自己优点和才能。
  在上文中提到该如何自爱时,我们已经探讨过,人的心情不可能中是快乐的,但一些不舒适的情感产生之后,我们一定要学会去接受它们;人的情感世界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我们要学会容忍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才能获得心灵上的宁静。在这里,我想要强调的是,在欣赏我们个人的能力和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坦然地接受自身的不租和局限。要坦然地接受自身的不足,对很多人来说简直是比登天还难。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形呢?部分原因是来自于我们童年时代的经历。在小时候,我们常常幻想自己能够政府无数的王国,小孩子所听到的故事和童话,里面的人物大多数都具有巨大的力量,很少提及人的局限性。小孩子本身是极为柔弱的,可能是为了逃避现实中的柔弱,他们总是将自己喜欢的人物幻想成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以此来满足幼小的心灵。我们的父母因为难以接受自身的缺点,常常将他们的完美理想主义强加在我们的身上,希望我们能够弥补他们的人生缺憾,他们苛刻地要求我们,这是对我们精神上的巨大折磨。很多母亲没有实现她的人生目标,便将她的希望寄托在女儿的身上,要求她的后代来弥补她生命中的不足之处。可悲的是,很多家长并不知道如何去爱他们的孩子,却孩子活在他们的失败所导致的阴影中!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获得成功,这样的话,在他们的人生之外,父母们仿佛又得到了一个弥补人生缺憾的机会。
第39节:正确地克服对自身的恐惧(4)
  童年时代对自己的期望过高,这会给我们未来的生活中施加精神上的重负。我们会一直承认这种负担,并常常为此感到恐惧、焦虑和自卑。由于精神上的不愉快,我们的身体上也会受到严重的摧残,甚至会患上胃溃疡、高血压等疾病;因为总是想做到完美无缺,心情焦虑烦躁,也就容易患上心脏病。我们必须与童年时代过高的不切实际做诀别,只有这样,才能活得心灵上的宁静。
  事实上,每个人都尤其全店,有其局限。我们有时候会变得愤怒、偏执、懒惰和冷漠;但有时候却是友好的、慷慨的、富有创造力的。有些人天生喜欢做手艺活,有些人却有美术或音乐上的天赋,而有些人却擅长抽象的理论思考。几乎没有人对这三方面都样样精通。每个人都是有局限的,我们必须承认自身的局限性,并坦然面对它们。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能够做到的事情,别人却不一定能够做到,我们能够做出别人不能做出的贡献。
  我们要坦然地接受自身的局限。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二者之间并不矛盾。生活的美妙之处在于,只要我们活着,就可以不断地发展自己。我们不应该未老先衰,让生活过于死板、僵化,而应该发挥创造精神,积极主动地创造新的生活。我们可以交新朋友,学习新技能,投入到新的事业中去。我们要学会接受自己——我们在某些领域一定是行家能手,而在另外一些领域却会力不从心。
  天才并不多见,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是平凡的。但我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才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寻求不平凡的意义和乐趣。在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潜伏着某种恐惧,我们不必为自己哀叹,应该接受自己感情上的脆弱。真正的智者既能看到自身的局限,也能看到自身的优势。他们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苦与乐,积极地投身到生活中去,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我们不仅仅要接受自己,还要学着改变自己。在人的一生中,我们可以不断地从自己身上汲取新的力量,改变自己。我们不再做无益的唉声叹气,也不会因为过去的失败而一蹶不振。我们完全有能力驾驭自身的力量,去影响他人,激励他人,改造社会,积极地投入到伟大的事业中去。我们不再感到恐惧,不再沉溺于自我。我们感受到的是自由,是真正的自我解放!
第40节:对经济问题的恐惧(1)
  对经济问题的恐惧
  在一些贫困的国家和地区,一旦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的未来时,人们便会感到恐惧,这是很自然的。这可并不是如前面说提到过的那个例子一样——只是想象中的地毯下的蛇而已。这种恐惧是能够切身体会到的,是真实存在、有其现实原因的。在经济萧条时期,很多人在经济生活中失败了,或者正在在经受失败的威胁。无数人害怕实业或事业上的失败。这些恐惧和焦虑都有其客观方面的原因,是无法用三言两语说服他们,消除他们的恐惧的。
  作为一家之长,男人们都希望在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面前建立威信,使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而一旦失业,对他的自信心就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就会使他感到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在妻子和孩子眼中,他过去树立起的高大形象也随之坍塌。这也许是失业说带来的最可怕的后果。在竞争激励的社会中,对许多人而言,这种恐惧感始终笼罩在他们的心头,并挥之不去,令人忧虑重重。他们害怕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害怕朋友们比自己更成功,更富有,更具有社会影响力。
  我们该如何看待哲学恐惧和焦虑呢?首先,人们应该明确,商业上的受挫并不意味着自己一生的失败。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曾告诫说:“我们当今的经济体系是如此的庞大,它的原动力已经超出了个人的控制范围之外,比起个人的力量强大的多,人们完全没有必要为此感到惭愧。”确实,失业、破产以及工业上的长久混乱确实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不良后果,但无论是在自己的眼中,还是在家人的眼中,我们都没有必要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对经济问题的恐惧会给人们造成精神上的病态。在美国这个竞争激励的社会中,人们在各方面都进行着残酷的竞争,就像是参加马拉松比赛一样,行程仿佛难以看到尽头,很多人都为此深感忧虑。
  阿布拉拇?卡丁纳博士的《社会心理学的前沿问题》一书引起了学术界的不少争论,在书中,他花了较大的篇幅来探寻人们追求成功的心理动机。他认为,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追求成功的心理冲动会对人造成很大的伤害,会导致精神崩溃,或者导致心脏衰竭而死。毋庸置疑,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多数人的是“一切朝钱看”的,有太多的人不懂得享受生活,他们的生活目标只是永不知足的索取和占有。他们无休止地追求财富,儿忽视了生活本身的乐趣和意义。这样的人,已经在精神上将自己扼杀了。在美国这样的社会中,各个阶层的人狂热地追求着物质上的富有。在追求奢侈和巨富的过程中,大部分人遭到了不可避免的失败,于是他们感到忧虑不安,蔑视自己。
  追求卓越,向往成功,这大概是人类的本性,本无可厚非。但我们又是如何误入心灵歧途的呢?我们不是将过多的精力用来创造真正的成就,而是在无端地耗费在神经质式的内在消耗中。在今天,借助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宗教可以帮助我们弄清楚,人们为什么会产生病态式的偶像崇拜。
  让人惊奇的是,人们崇拜的并非是金钱本身,金钱只不过是他们用来报复的工具罢了。金钱在他们看来就像是一支无坚不摧的宝剑,可以用来雪洗旧日的耻辱;同时,它又像是刀枪不入的盔甲,柔弱的孩子可以借着这种盔甲来保卫自己的幻想,以免受到伤害。很多人从未得到过精神上的真正满足,总是感到失意,其深刻原因在于:他们定下的目标并非自己真正的目标,只不过是别人眼中的价值尺度罢了。他们只是由于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刺激,才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或者是由于家里面的某个人比自己忧郁,总是支配他,才心生憎恶之感,定下自己的人生目标,决定要超越他。其实这些目标并未体现他们内心的真正渴求。
第41节:对经济问题的恐惧(2)
  许多人并不了解自己内心这种深层次的动力,却总是受着外界环境的刺激,一辈子都在为物质做苦工。他们会这样想:“我今后将有足够的金钱、足够的权势,来与你分庭抗礼,甚至将超过你。”他们这样定下自己的奋斗目标,其实无异于与虚无缥缈的鬼魂竞争,与很早以前的家庭成员进行成就上的角逐。所以,他们通常得到的东西并非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并未取得真正的胜利,又怎么可能会快乐起来呢?
  在当今拜物教盛行的时代,还有如下一种病态现象,这种想象几乎对每一个社区和团体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意味先生本来有一个很好的家庭,经济条件也不错,但在他的眼中,某一天这一切都变成灰色了。这是因为,他发现原来不如自己的人,现在已经让自己可望而不可即了,他为此感到消沉。这倒不是因为他没有足够的东西来满足自身的需求,而是因为别人比他拥有更多的财富。恰恰因为别人拥有更多,他就感到烦恼不已,蔑视自己,低估自己的真实成就。这种病态心理就像是一条吞噬自己的毒蛇。
  如此看来,我们应该对自己这样说:“我们拥有的财富只要能够保证家人和自己的尊严和安全就行了,而并不在乎别人拥有多少财富和权力如果谁总是喜欢在人与人之间进行对比,经常问这样的问题:‘谁更富有?谁更有权力?’我会觉得非常厌恶,我会对他们的这种行为嗤之以鼻。我要独立地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不是在别人的眼色下行事。对于成功,我有我自己的成熟理解。就是说,成功并非是虚假的,不是用来装饰人生,满足虚荣心的僵化物,它应该是人格的不断完善和自我的真正实现。我不愿意做追风的人,在空虚和无聊中度过自己的医生。我要过一种属于自己的,真实的生活,不仅仅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也追求现实的乐趣和享受。”
  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中,也只有保持这样的人生态度和心境,才能避免对物质利益的病态崇拜。如果是一个诗人,自己的十四行诗不如莎士比亚,我们也没必要因此而责怪自己;如果是一个音乐家,自己谱得曲子没有贝斯音乐那样的震撼力,我们也不会因此而看不起自己。我们知道如何去接受自我,我们会为自己的每一个进步儿欢呼。如果我们是诗人或者音乐家,我们不会因为自己的艺术水平不及巨人儿自惭形秽、止步不前,丧失自己的艺术才华。
  心理学家认为,对自己要求过高或过严都是错误的。很多人认识到了这一点,从而走出了心灵的阴影。宗教应该吸取心理学的成果,告诫人们:没有必要无休无止地追求外在的物质财富,宗教应该帮助人们减轻对物质财富的盲目崇拜。房子、珠宝、汽车、冰箱、债券和股票,所有这些外在的财富,常常是我们借以进行人身攻击和报复的武器,我们用此来达到某种心理上的平衡,它们并非我们人生中的真正目标,我们应该摒弃这些虚幻的病态目的。在追求物质财富的时候,应该有所节制。这样的话iawm才会体会到真正的心灵宁静。
第42节:在信仰中克服恐惧
  我们不要因为幼年时代的失败而为自己树立一个虚假的目标,我们应该确定一个成熟的、符合内心真实想法的目标,并将自己的创造力投入到这个目标中去。唯有如此,我们的人格才会真正地成熟起来,我们才会感到幸福、快乐。
  对于经济问题的焦虑,我持有类似的看法。我们要认识到,在战争刚刚结束的最初几年内(作者写本书的时间为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不久——译者著),困难和艰辛将在一个阶段内长期存在,要在战争的废墟上建立新世界,需要我们每一个去贡献自己的才能和力量。要建立一个富强的性国家,每个人在智力和体力上的付出都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正迈向一个新时代。我们将建立医疗卫生保险制度、老年人福利保障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那时,在一个民主的社会中,社会各阶层的道德水平将获得普遍性地提高,人们再也不必为贫困、疾病和失业问题而感到忧虑。反之,如果社会中大量的人没有工作、社会不稳定、到处闹饥荒,那么这对整个社火将造成巨大的破坏。因此,我们要确保人们有相对体面的工作和稳定的社会地位。人类既然能够发明和生产杀伤力巨大的战争武器,我相信,在社会建设方面,人类同样能够施展自身的才能,去消除人们内心对经济问题的忧虑和恐惧。
  在信仰中克服恐惧
  在本章的最后,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宗教的、形而上的恐惧。多少年来,敏感的人们一直惧怕自己死亡,害怕自己被人遗弃。确实,有时候,我们会感到孤独,并会为生命的脆弱感到恐惧。想想人生的短暂和空虚,我们便可以更深刻地认识人类的本性。世界上那些影响力巨大的宗教,比如基督教和犹太教,都会告诉名为——人类的一切都来源于上帝,无论是在现时中的这个世界还是未来的世界,我们都没有必要为自己的命运儿感到忧虑。上帝已经赐予了我们足够的力量,我们我们可以借此去对付世界上的一切艰难困苦,建立一种美好的生活。倘若上帝乐意让我们在这个未来不可预测的社会上继续生存下去,他会赐给我们同样的力量去面对未来的一切。我们今天活着——我们可以呼吸,可以饮食,可以行走,还可以思考和幻想。与这个无限的宇宙相比,我们是非常渺小的!在我们的周围,涌动的是爱的巨流,我们无法完全理解,但我们的生命,却来自于这无边的宇宙中,这无边的爱!
  在《缅甸日记》一书中,作者记载了他与战争受难者的一段对话。当时,那个地方遭受了猛烈的炮火攻击,人们的情绪变得十分恐惧。有个人说:“‘上帝关心我们’,我的意思是,上帝会帮助我们逃离苦难,我们肯定会得到解救,最好的结局不会是死亡。我们受到了轰炸,那些富有爱心的人并不觉得这是上帝抛弃了我们。无论我们生或死,是受到轰炸还是没有受到损伤,上帝都关心我们,也就是说,我们永远活在上帝之爱中。最大的罪恶是缺乏爱,活在一个没有爱的世界中比死在一个有爱的世界中更加不幸。我们不可能避免一些人间灾难,但如果上帝关心我们,我们就可以远离人间的罪恶。”他的这一番话深深地感动了大家,给受难者精神上以极大的鼓舞。
第43节:消除悲痛的步骤
  在这个充满了爱和关怀的世界中,神圣的力量拥抱着我们——世界是值得我们信赖的。如果我们相信爱,相信这个世界,我们便不再害怕生活,也不再害怕死亡。我们已经具备了博大超脱的胸怀。
  关于恐惧和忧虑的问题,我在这儿只论及了其中的一些方面。对所有人来说,一定的焦虑是在所难免的,是正常的。当今的社会,家庭的纽带越来越松散,国际关系仍旧紧张不堪,经济和社会也在动荡不安,人们感到焦虑,这是不可避免的。对于这些不可避免的事情,我们要学会承受;对于能够改变的,我们要经历去改变。这便是人生的智慧。一定的困难、悲剧、损失和失败是人类命运的一部分,我们要学会忍受。
  孩提时代的经历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想法,会影响今后的情感体验,只要我们弄清了恐惧背后的真正原因,便可以轻松地去克服这种情感。我们应该综合利用自然科学、医学、宗教、精神病学的成果,扫除心灵上的紊乱和荒凉。人类都有同样的情感体验,世间并非只有我一个人感觉到了恐惧和焦虑。我们应该坦然地接受自己,既看到自己的才能,又能看到自己的局限;既享受了生命中的快乐,也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悲伤。有了这种坦荡的胸襟,我们又怎么可能会有无谓的恐惧呢?
  如前所述,我们可以对恐惧的根源形成理性的认识,从而克服恐惧,或者通过坦然地接受自我来化解恐惧感。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努力工作来克服它。通过工作,我们将愤怒转化为一种创造性的力量,我们走出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封闭世界,不再自哀自叹;通过工作,人们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
  ——工作给他们带来了人性的尊严;通过工作,人们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社会,工作给人们以财富、安全和自由。
  我们还可以在信仰中克服恐惧,我们相信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有的痛苦和努力都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对于我们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对此弥足珍贵。上帝不会将我们抛弃,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块价值非凡的砖石,上帝将用这些贵重砖石盖起他那宇宙之大厦。
  第六章 消除悲痛的步骤
  没有悲伤的存在,人类也许就不能做到以深刻的思想和认真的态度去生活。我们要敢于直面悲痛,并超越它。
  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为了帮助人们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宗教一直在想法设法地为人们提供慰藉和勇气。人生是苦短的,宗教已经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触及到了这个问题:宗教时常教导人们,在面对死亡时要保持坚忍克己的态度,坦然地接受这个无奈的事实;宗教也向人们宣称,死亡并非是什么不幸的事。其实,人死后就已经告别了这种让人觉得丑恶和丧气的世间生活,进入了不朽的天堂世界,那里有上帝的赐福。人们那颗战战兢兢的心灵也由此儿得到永久的抚慰。
第44节:当所爱之人离开我们之时
  为了应对死亡带来的挑战,所有的、宗教都有属于自己的圣术,将生命的终点——死亡置于庄严肃穆的晕圈环绕之下。天主教堂创造了“安慰术”,它建立在圣乐和圣言的基础上,包括礼拜圣歌的音调,永恒赞美诗哀伤的演奏,以及关于死者美德和仁慈的追忆。天主教让活着的人,伴随着那些穿过黑暗深谷的人度过那段令人悲戚的时光。面对死亡的时候,各种宗教仪式不管在形式上和内容上有多大的差别,但它们都有两个共同的功能,即把死者安全地送过那条遗忘的河流,到达永恒的彼岸、;同时,造一座桥梁,让那些失去近亲密友的人从悲伤中解脱出来,开始新的生活。
  从一定意义上讲,宗教关于死亡问题做出的努力是一个英雄般的壮举。一方面,它断言死去的人已经从不满苦难的尘世生活中解放了出来,他们或者进入了一种上帝恩赐的永恒状态之中,或者进入了一个更加超越的王国;另一方面,它召唤着那些受过悲痛熏陶的依然还存活的人,使他们重新接纳新的赐福并承担起尘世生活的重负。
  换句话说,宗教在陷入困境之前总是不断地调整着自己,就像走钢丝的人一样,需要在空中不停地摆动着自己的躯体,以求达到平衡。为了避免沦为彻底的神秘主义,宗教必须认真对待那些即使是相互矛盾的观点。例如,一种观点是:人的一生不过是一种悲剧,短暂的一生无比地脆弱;另一种观点却又认为,人生尽管脆弱,但有其价值所在。宗教要抚慰死者的亲人和密友,但不能为此而打击他们的生活热情。如果宗教走向了极端,对这个世界持有贬斥的态度,片面的夸大其缺陷,实际上所起的作用不过是暗暗地鼓励一种病态的生活,是在宣扬悲观主义。这样,宗教就从人生的根基处销蚀了人们对生活的渴望,将心智健全的人引向了歧途。
  当所爱之人离开我们之时
  当所爱之人离你远去之时,你难免会产生消极悲观的想法。数十个世纪以来,面对死亡的威胁,诗人、文学家和哲学家已经写出了无数伤感的作品。命运的丝绸被无情地纺织成各种让人惨不忍睹和不堪耳闻的现实,这使他们痛苦不堪。他们用生动的语言来表达了这种无法忍受的分离之苦和命运的不公。正当热爱生命的人们痴迷地享受生活之时,命运总是无情地将匕首插进了他们那充满活力的躯体。年轻的时光中不断地缩减,衰老正在沿着迷茫之路向我们逼近,于是诗人哭泣了,我们也随之哭泣。在这个充满魔力的黑暗宇宙竟能够在一瞬间将谈笑风生、具有灵性的艺术家、科学家、儿子、母亲变为一间间空荡荡的黏土小屋,变为黑色的丧服和一抔冰冷的黄土,于是诗人反抗了,我们也跟随着反抗。大部分人都心中都充满了生活的渴望,但死神却总在不经意间凌驾在我们的头上,无情地统治着我们,这也许是诗人们全部怨恨之所在。
第45节:适当地宣泄自己的悲痛情感(1)
  无论给予怎样的解释,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文学中死亡的问题上更多表达的是积极反抗,而不是逆来顺受;不是眼泪和悲伤,而是勇往直前。顺便提一下,古代巴勒斯坦和古希腊的作家与同时代的诗人在死亡问题上的态度是一致的。尽管两千多年前的作家与现代的作家所使用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可能不尽相同,但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却没有多少本质上的区别,这也许说明了人类的理性总是有限的。如果缺乏良好的形式去表达我们的感情和思想的主旋律,我们都会成为充满困惑的孩子。二者之间的结合产生的新形式上无限的,但其根本的主旨是一致的:勇敢和懦弱,克制和自怜,因为悲痛而奋起或因为伤感而消沉。
  当然,并非所有的宗教都在以同样的方式处理这个问题。东方宗教是建立在对现世的否定和对极乐世界的向往的基础之上的;基督教的一些流派对现世既肯定又否定,徘徊于其间;犹太教的主要传统上致力于减少病态和悲观,让其追随者对生与死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勇敢地将死亡这个角色承担起来,认可现世生活的乐趣,使人们免于过分的悲观失望或患得患失。
  从传统上来看,宗教是依赖信念来帮助人们去摆脱痛苦和死亡的困扰的。它尝试着通过宣扬人性不朽而对人民加以安慰,它告诫人们要听天由命。但对那些失去亲人和挚友而陷入悲痛之中的人来说,单单依靠逆来顺受是不够的,还要在情感上受到悲痛的熏染,这样才能够使他们积极而不是消极地驾驭痛苦与悲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已经总结出了摆脱悲痛的“精神胜利法”,诗人和哲学家也可能凭借直觉得出一些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适当地宣泄自己的悲痛情感
  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如何摆脱痛苦这个问题,还没有提出来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人们对这个问题仍旧存在着极大的分歧。是将悲痛的情感宣泄出来呢,还是要将其压抑在内心的深处?是要将痛苦表现出来呢,还是要隐藏起来?是让儿童直面痛苦,还是应该将他们与痛苦隔绝?这些问题总是要触及到人生中极其重要的领域——对我们注定要从这个地球上消失这一事实的情感反应。今天,残酷的战争必定会给无数个家庭带来噩梦,因此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愈加迫切。如果男人和女人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失去亲人的事实、不能去调整自己,那么,其下一代就不可能过上真正的幸福生活。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那些拖着痛苦的身体和那些夹着病态的心灵,根本不可能成为幸福生活的设计者。我们将会看到,面对痛苦时,人们所采取的不明智态度,将是许多生活疾病和心理失调的根源。
第46节:适当地宣泄自己的悲痛情感(2)
  人的情感生活是极其重要的,但这个领域却常常被精神病理学家所忽视,他们总是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性、仇恨、生理缺陷所引发的精神疾病上。改变这一领域的先行者是哈佛大学的著名精神病理学家林德曼博士。他在马萨诸塞州医院的诊所里面对大量的病例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一些新的有关于正常和病态痛苦反应的结论。在一些病例中,如果病人失去了对他来说是至亲的人,那么,他的病理反应一般要持续几周,甚至是几个月。在这一段时间内,病人会感觉到身体疼痛,死者的影子也常常在他面前晃动,他对生活丧失了兴趣,总是怀有一种深深的负罪感,觉得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引导。
  几乎所有有过失去亲人经历的人都会产生上述反应,只是程度有轻有重。如果这些反应被看作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如果一个人足够明智,勇敢地将极度的悲伤承接下来而不是去逃避它,将这种情感发泄出来而不是去压抑它,重新调整与夺走他亲人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建立起新的人际关系——如果能够做到这些,那么,我们就找到了一套真正应付悲痛的策略,从而为消除了将来可能患焦虑神经症的隐患。
  但是,林德曼博士发现,一些病人总是试图去压抑自己的悲伤情感,结果,这种压抑或早或晚地引起了一些病态的反应:有些病人开始对世界充满了敌意,时常会莫名其妙地大发脾气;还有一些人在亲人死后,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他们没有意识到,现在的焦虑其实和早期对悲痛的逃避有着必然性的联系。据统计,在40个患有糜烂型结肠炎的病人中,有33个人的病因与“在失去至亲的日子里”有关。如果精神病理学家能够帮助他们打开情感的闸门,从而解除掉那些使得悲伤无法宣泄的羁绊。患有心理疾病或者精神失常的病人的病情(无论这种精神失常表现为与社会完全隔绝,还是处于被压抑的焦虑之中)是能够得到改善的。这样,他们那种病态的悲痛反应就会变得更为正常,从而为建立起应付未来生活的健康的心理机制。
  这位精神病学家出色的研究工作说明,在人的一生中,丧亲的痛苦经历是各种类型的焦虑神经病和心理疾病的根源,大多数的抑郁症和精神失常都是由它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有些人强烈地压抑着自己的悲痛情感,这种压抑是他们精神紊乱的罪魁祸首。当医生诱导这些病人去重新体验丧亲之时的悲痛,并让他们将这种撕心裂肺的痛苦无所顾忌地宣泄出来时(这些痛苦在亲人刚刚去世时就应该宣泄出来),病人压抑的情感得到了释放,灵魂也得到了净化。当医生说服这些病人,把本应该在亲人丧礼上以及亲人死后的那一段日子中表现的痛苦和哀伤宣泄出来时,他们的病情就得到了明显的好转,这种方法对舒缓悲伤情绪有着良好的效果。
第47节:适当地宣泄自己的悲痛情感(3)
  如此一来,动机心理学就能够协助宗教同人类的悲痛和忧虑作斗争了,这种悲痛和忧虑是成人们和孩子们都会遇到的。对于死亡的问题,我们也许再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但在对于死亡的态度上,我们却还有很多观点要阐述。当对悲痛所引起的病症进行治疗之时,,我们在林德曼博士的临床研究中发现了很多明显的宗教遗迹。心理学家的任务之一便是将正常悲痛和病态悲痛的感受区分开来并进行解释,然后,我们根据宗教体验和自己的需求去解释这些事实。
  我们必须抵制那些毫无根据的推论。整个人类有着各种各样的性格:有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加沉着冷静,这是由他们的某些生理特质所决定的;还有一些人则极其的敏感,即使是一点小小的失望和挫折也会让其痛苦不堪,好像这些失望和挫折是生活特意安排给他们的;有些人比较细心,而有些人则特别粗心。总之,社会上的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性格,人类的个性也可以分为好几种类型。
  进一步讲,如果说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或者是一二前途光明的青年突然离世而去,他的家人就会陷入极度的悲痛之中。但是,如果是一位年龄已经远远地超过了社会平均寿命的老太太去世了,人们就会显得格外的冷静和沉默。我们必须明白的是,性格各异的人在面对他人的死亡时,其情绪反应也是各异的。有时人们不感到悲伤,有时人们感到悲伤并将其显露出来。但这些都是由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强有力的个性所决定的。有时候人们感觉了悲伤却将其压抑在心底,这种悲伤反过来却控制和支配了人的所有性情。研究表明,这种情况是极其有害的,是应该采取措施去避免的。
  现在,我们将开始分析一种悲痛下的体验,这种分析会确立起帮助心理获得健康的一系列原则。如果一个人失去了他的一位至亲,这位至亲和他有着非常亲密的个人的关系,那么,这种情况给他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内心的极度悲伤和心理上的失衡。他会感到再也没有人去引导他的行为了,世界也再是过去那个样子了,而是变成了一个杂乱无章的垃圾场。悲伤、痛苦、孤独、绝望占据了他的整个心灵。在这种情形下,他是向这些痛苦的体验缴枪投降呢,还是要彻底地将其给击垮呢?
  一些人认为,将悲痛情绪发泄出来会导致人的崩溃,这种观点是对人性的极大误解。没有任何人会因为适度地去宣泄自己的情感而面临精神崩溃的危险。相反,误解、压抑以及对人类正常感情的否定却是导致精神崩溃的主要因素。人类的性格是坚忍不拔的,是能够经受得住许多不幸和折磨的。现代社会中流行着这样的一种观念“我们这些形形色色的男女必须要自我设防,珍爱自己,防止情感的过度迸发。这种说法是何等的荒谬!危害我们身心的原因并非情感的宣泄,而是当悲痛潜伏在我们内心之时,损坏和撕裂我们的灵魂之时,我们对此还视而不见。
第48节:消除悲痛的三条原则(1)
  消除悲痛的三条原则
  当你失去至亲的时候,应该遵循的第一条原则应该是:“将你内心中的悲伤如实地宣泄出来。“千万不要因为你的强烈情绪而感到羞愧,也不要害怕因为精神的过度紧张而导致身心的崩溃,你现在感觉到的痛苦恰恰是你以后能够健康痊愈的必经之路。对丧亲者而言,朋友这时候能起到的作用就是要对他的悲痛产生共鸣,而不是去转移他的注意力,这是朋友在他痊愈期间应该采取的办法——寻求机会与他谈论一些关于死者的事情,和他遗弃回忆死者的美德和品质,从而将悲痛引发出来。
  处于丧亲之痛中的人们应该遵循的第二条原则是:“我们必须将自己从对死者的回忆和幻想中解脱出来“。比如一堆夫妇,他们在一起工作,和睦相处,共同奋斗,相互分担着彼此的成功和失败,都希望这种婚姻模式能够永远地存在下去。如果其中的一个不幸离世了,这一美满的婚姻就出现了一个令人伤痛的空缺和无法弥补的裂缝。死亡是突如其来的事实,但让存活着的一方从刻骨铭心的伤痛记忆中摆脱出来,开始其新的生活,却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他(她)们整天幻想着爱人能够重新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尽管这种想法根本不可能实现。如果这种失去爱人的痛苦和孤独能够被勇敢地承受下来,他(她)就能够咬紧牙关,超越悲伤,而不是去躲避和压抑它,他(她)的精神就会很快地趋向平衡,生活也会很快地恢复正常。自身的语言也是一种魔力,它是一种天赋的能力,能够与药物配合治愈那些承载过重的心灵。向别人去倾诉吧!说一说逝去的爱人对你的重要性,这样,就会逐渐地承受住了丧偶之痛。
  从更深的角度而言,我们总是生活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上。和快乐的人在一起,我们也会感到快乐;和智者生活在一起,我们也会变得充满智慧,愿意去思考;和一位著名的画家在一起,我们也会体验到艺术的崇高和唯美。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大矿藏,里面有着丰富的矿产,在等待着矿工的开采。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潜能,只是等待着我们的朋友、同事以及爱人来挖掘,将我们的热情、智慧和才能变成现实的力量。然而,在失去亲人的痛苦岁月中,许多人都在犯这样一个错误:他们自己将这一矿藏的大门紧紧地关闭起来,并把朋友拒之门外。他们不可能想到,正是这些新朋友和新同事能够从这一矿藏中挖掘出名贵的矿产。如果你整日郁郁寡欢,陷入了悲痛之中而不能自拔,这一矿藏最终会慢慢地荒废,最后,只剩下了破败的蜘蛛网挂在未被开采的矿坑上。
  离开我们的人,已经无法在生活的钢琴上演奏出什么优美的旋律了,单位名不应该因此而将琴键锁起来,让钢琴在生活的角落里布满灰尘。我们应该去寻找那些热情洋溢的艺术家,新的朋友,他们或许能够帮助我们再次踏上新的人生之途。在这条道路上,他们将和我们一道肩并肩,手拉手地前行。我们要先试着和他人在语言上交流,并逐步寻找机会显露自己的性情,从而确立起同他人交往的新方式,开始新的生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二条原则,照着此原则行事,我们不仅能够治愈生者的创伤,而且还能够告慰死者的在天之灵。
第49节:消除悲痛的三条原则(2)
  第三条原则我们也可以这样表述:“如果死神将我们一条非常重要的关系纽带给斩断了,那么我们就去寻找另外一个人,用来全部或部分地修补这一关系,这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情。”一个失去至亲至爱的人如果非常希望自己回到与过去相同或相似的生活环境中时,就必须或多或少地恢复这一纽带。例如,一个失去幼子的母亲,将会体验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悲伤和痛苦。因为她和她的孩子都依赖于这一纽带,还没有成为独立的个体。这样,如果孩子离开了人世,这个母亲就好像失去了自己身体上的一部分,失去了一只眼睛或一条腿。这一悲剧发生后,她和儿子之间的这种爱的关系必须通过某种方式重新确立。怎样才能修复这一层关系呢?我们应该鼓励这位母亲去托儿所工作,护士长和心理学家应该引导这位母亲,将她在母子关系中确定的那种行为模式转移到照顾一群孩子的工作中去。
  如果中文母亲很快地去领养了一个孩子,以此弥补失去儿子所造成的情感缺失,我觉得这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将爱迅速地转移到一个陌生人身上,潜意识中她会觉得这种做法是对逝去的孩子的一种不忠诚,这个领养的孩子可能会成为这位母亲潜意识中强烈的敌对情绪的牺牲品。假如这位母亲先去托儿所工作一段时间,去照顾那些孤苦的孩子们,也许会将她潜意识中的敌对情绪在一个比较大的圈子内淡化,这才是一个比较明智的做法。当深度的心理创伤逐渐愈合,她就可以再领养一个孩子或者再生育一个了,这样才会将那份成熟无私的爱献给新的孩子。这里我们所说的只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它说明了我们在失去至亲时应该采取的办法。这是一个在固有关系错位后进行修复的过程,也是一个寻找新的生活模式、使之与原先被死神所破坏了的生活模式想接近的过程。
  我们必须勇于直视这种悲剧,不要奢望已被造成的心理创伤能够奇迹般地愈合。死去的人们如果在天有灵,是不愿意看见我们在空虚、悲痛、自暴自弃或自怜自悯中过活的。如果我们能够果断、无畏地面对现实,是能够做到死去的亲人所期盼的一切的。“当在耶路撒冷的第二大庙宇被破坏之时,很多犹太人都厌倦了生活。他们整日处于一种低迷的状态,为死去的儿子和女儿以及化为灰烬的庙宇而痛不欲生,不吃不喝。”约瑟告诉他们:“孩子们,我理解你们不得不去悲伤,但千万不要过度地悲伤。”为什么?因为伟大的犹太圣贤说了,人不应该总是沉湎于过去,而是应该着眼于未来。只要我们一息尚存,我们就应该听从宗教的召唤,追求幸福的生活。
  今天,我们必须将这些明智的教诲牢记在心中。如果我们深爱的人离我们远去了,我们应想到,在他病重的时候,我们以及照顾和服侍了他们好多年了,对此,我们应该问心无愧。我们应当再去寻找那些需要我们关爱和照顾的人,他们也需要我们的爱。这种爱的奉献是治愈我们创伤的辅助药品,它能够帮助我们走出情感的低谷。如果一个儿子、兄弟或者丈夫在争取自由的战争中不幸牺牲了,我们应该化悲痛为力量,积极地投入到新工作中去,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我们应该接过他们手中的旗帜,充当他们的信使和代言人,去完成他们毕生为之奋斗过的事业。他们活过、努力过、笑过、付出过,虽然以后的日子他们不再和我们一起度过,但我们要前仆后继,更加努力,实现他们的遗愿。
第50节:情感不成熟的人
  至此,我们看到了,如果与个人遭受到了丧亲之痛,首先应该让他将这种悲痛宣泄出来而不是去压抑它,这在往后的日子里更能够帮助他适应生活。其次,让亲朋好友们帮助他去寻找一些与过去相近的生活样本,培养出一些新的兴趣,这些能够用来弥补死者在他心中留下的空缺。当然,这样的过程不可能毫不费力,自然而然地完成,悲伤者必然会度过一段孤独、空虚的日子。在这段日子中,他会绝望至极,对世间事务缺乏任何的兴趣。即使是在程度很轻的悲伤中,人们也不会很快地走出阴影,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火焰。
  情感不成熟的人
  在上一章中提到的消除悲痛的三原则,主要适用于那些心理上成熟的人们,他们在遭受失去亲人的心理打击之前,其情感上是很成熟的,这种成熟体现在他们处理亲缘关系时的完整人格。但对于那些在情感上还未成熟或者总是受到无休止争端干扰的人来说,这些抵制痛苦的原则是很难起作用的。如果这些人总是陷于那种厌烦的、不健康的情感漩涡中,我们就很难帮助他们将病态的,不正常的悲痛转化为有利于健康的悲痛。例如,一个儿子在平时的生活中完全依赖于他的母亲,从来没有离开母亲而单独生活过。如果母亲去世的话,他就会感到无事可做,以后的生活中就会出现一个情感的真空。他从来就没有真正地从对母亲的依赖中解脱出来,他母亲的离去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雷,他的心已经死了,尽管他还在呼吸,还在重复着每天机械式的动作。
  我们之所以为亲友的死亡而伤心,是因为这种事情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是罕见的,它的罕见程度远远地超过了文学作品引起的想象力。莎士比亚曾经这样说:“人死了后……虫子吃掉了他的尸体,但并非因为爱。”无数关于死亡的例子说明,人们对死去的人们的爱,体现的是人类消极的、依赖性的一面,而不是一种健康的,成熟的人际关系。
  长年的不到缓解的抑郁症是鲜有的,这个事实足以说明我们的世界充满了爱。但抑郁症发生的病例又实在是太多了,这让我们对此不得不产生一些怀疑,这至少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爱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靠的。现在,依赖的靠山没有了,人们就无法忍受了。如果一个人陷入悲痛而不能够自拔,一点也不为自己往后的日子着想,甚至淡忘了自己身上的责任,这不正说明了在他的爱中村瞒着某种缺陷吗?他根本就没有真正地成熟起来,成为一个可以自立的人。当一个人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后,坟墓就成了他永远的栖息地,他是永远也体会不到亲人正因为他的死亡而在顾影自怜中逐渐沉沦。我们也许很难相信,一些人与其说是为了亲友的死而哀伤悲痛,倒不如说是他在为自己哀伤痛苦,为自己的生活中缺少了依靠和向导而哭泣。因此,心理学家和宗教人士现在比较迫切的任务,就是要帮助这些尚不能自如地处理亲缘关系的人,让他们在亲人离开之际,就在情感上慢慢地成熟起来。
第51节:消除不必要的负罪感
  近来,我在读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勒斯特的《家中的葬礼》时,发现了一个悲痛异常且倾向于自杀的例子。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因失去儿子陷入悲痛而不能自拔的母亲,她拒绝生活,也拒绝丈夫的爱,而且他还将悲伤深深地藏在自己的心底,丈夫想尽一切办法来打开妻子的心扉,和他一起去分享苦难,他如此恳求妻子重新将生活的火焰点燃:
  让我进入到你的悲痛之中吧……
  尽管你自己能够承担得起,
  是谁让他成长,又让他的母亲失去了第一个孩子。
  在爱面前,一切都无法抚慰。
  这位母亲仍然拒绝去化解自己的悲愤,他已经决定让自己继续沉浸在悲伤之中,他不无痛苦地对丈夫说:
  朋友们假装着共同走向了坟墓,
  但死神来临,我们都掉头了。
  他们千方百计地要回归生活,回归那些可以理解的生命。
  邪恶的世界啊,我不要这样的痛苦,
  如果我们能改变它。
  噢,我不要,我不要!
  消除不必要的负罪感
  还有一个原因造成了我们心理上的焦虑,那就是负罪感。这种负罪感在生者与死者之间构筑了某种微妙的关系,这个原因人们关注得很少。几乎很少有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各种情感是经常混合在一起的,即使是在爱的过程中也可能掺杂着怨恨,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以及宗教情感的熏陶使我们为此而感到羞愧难当。绝大多数人在他们的一生中从来就不敢承认他曾对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怀有憎恶和怨恨。这样,人们在社会习俗的强迫下变得逐渐虚伪起来,更为不幸的是,这种虚伪已经渗入到了自己的潜意识中,自己根本就难以觉察。
  有这样一个女儿,她的母亲经常使唤她、奴役她,使她成为自己强烈占有欲的牺牲品。但在道德律令的束缚下,在他自己生命职责的感召下,她仍旧强迫自己去爱戴自己的母亲。因为社会教育儿童要“尊敬你们自己的父母”,所以女儿觉得,将自己的一部分想给母亲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母亲死后,女儿患上了严重的焦虑性神经症。一个心理医师给出了这样的解释,这个女儿之所以得病,是由于她觉得自己并没有尽心尽力地照顾母亲,从而陷入了深深的内疚之中,她在为母亲的去世而感到悲痛。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她潜意识中对母亲的憎恨。实际上,在她母亲死后,她对母亲的憎恨再也没地方发泄了,这才是她患病的真正原因。
  在一定的程度上,这种情况在很多人的身上也曾发生过。他们从来就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确实憎恨过自己的父母、丈夫或妻子。从心理上讲,他们是生活在了自己编织的谎言之中,从来就没有意识到,爱其实是一种混合物,其中掺杂着怨恨和敌对的情结。他们是从来不敢承认自己在某个时期内爱的情感中蕴藏着恨这一事实。如此,在亲人离开他们后,他们就过度地陷入了病态的负罪感之中。他们不可能再向死者发泄心中的怨恨了,于是,便将这种怨恨发泄到了自己的身上!这种深藏在自己内心世界并得不到发泄的仇恨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种心理上的疾病。社会教育我们不应该对死者的过失念念不忘,要记住死者优秀的一面。这样,我们只能沉默了,心里面的憎恨也就无从宣泄了,惟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在心里面默默地记住他们的缺点与不足。当一个人因悲伤过度而陷入了病态,即便是一点不起眼的矛盾和失败也会让他身负罪恶感。
第52节:宣泄是超越痛苦的良方(1)
  在这里,我们开始怀疑,所谓的悲伤和内疚只不过是表面现象而已。透过这种表面,其背后才是心理混乱的真实缘由,那就是在与我们的父亲、母亲、丈夫和子女生活的过程中,积压在我们心中的不满情绪和怨恨。倘若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应该怎样消除这方面的心理疾患呢?
  宗教在这儿派上了用场,它以赎罪的方式为这些病人提供了发泄这种病态情感的渠道。宗教向他们的信徒们保证:上帝是会原谅他们那些不为自己所意识到的罪恶的,只要他们能够忏悔自己的罪过,做一些有利于社会的善事就可以弥补自己的罪恶。当家中的一个成员离世后,将他的遗产和遗物捐赠给慈善事业和宗教组织,这样的举动就能够起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因此他们通过这种捐赠行为将潜意识中对死去亲人的憎恨发泄了出来。
  现代心理学也可以提供一种有效治疗这类病症的方法,那就是通过参加强度较高体育运动。心理学家发现,进行高强度的体育运动,有利于病人内心的自我指责、自我摧残情绪的释放。受过现代心理学专业训练的宗教人士也认为,对悲痛者而言,每一次爱的体验中都掺杂着怨恨的成分。一个人如果能够认识到,世界上不存在完美无瑕的人,即便是对自己最亲近的人也如此,例如,父母、兄弟或同事,对他们怀有仇视的心理,也是十分正常的,那么压在我们心头的那个不必要的负担也就卸去了,就如阳光普照大地,那些成年累月笼罩在生命地平线上的乌云就会被驱散殆尽。这样,悲伤者就会从深深的负罪感和受压抑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宣泄是超越痛苦的良方
  精神病学领域的各项研究都表明,应当将痛苦宣泄出去而不是试图去压抑它,应该向自己的伙伴、朋友倾诉而不是去逃避,应该摆脱掉一蹶不振的情绪,应该去积极地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这是相当必要的。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古代犹太的智者对人性及人的需求就曾有过这种敏锐的觉察,而这些早已被我们这个开放、富足的时代所遗忘了。实际上,传统的犹太教就已经设计出了医治心灵悲痛所需要的全部方案,这些方案对现代心理学家仍具有现实上的指导意义。所不同的是,那时候的犹太人还没有现在科学实验上所具有的仪器,也不可能像现在一样进行系统化的病例研究。当然,他们也不可能了解这套方案之所以产生效果的深层次原因。
  《圣经》中记载,对于亚伯拉罕、雅各和大卫而言,表达痛苦是没有必要去掩饰的事情,也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我们的祖先就敢于当众嚎啕大哭,敢于撕破身上的衣服,为死者穿上丧父,敢于为信仰而禁食。
第53节:宣泄是超越痛苦的良方(2)
  在犹太文学中,我们可以读到这样的话:“哀悼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前三天是第一阶段,要为死者哭泣和哀伤;在第二阶段,死者的家属要足不出户,待在家里面怀念和赞颂死者生前的贡献。这一阶段要持续到第七天;接下来的第三阶段持续到第三十天,在这期间,死者的家属要脱下各自华丽的服饰,穿上色彩较为晦暗、沉闷的衣服,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如果去世的是自己的父母亲,哀悼期还要进入第四个阶段,这一阶段的时间很长,要持续一年,期间不允许任何参加任何带有娱乐性子的活动……”
  丧礼结束之后,哀悼期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湿婆宣称:七天之内,死者家人必须足不出户,必须坐在地上火灾家和板凳上阅读约伯的著作。他们的第一顿饭是由邻居家提供的,称为“安慰饭”。所有的朋友、邻居和亲戚都要来探望一下,但说话的内容要局限在对死者功德的赞颂上。
  古代犹太人就是如此来表达自己的悲伤的。从中可以看到,他们非但不抑制这种情感,反而通过大哭、撕破衣物、反复朗诵《圣经》中的感人章节,制造出一种让人并不感到羞愧的悲伤氛围来刺激它的宣泄。犹太智者还规定:在死者家中谈话的主题应该围绕死者展开,为其家属提供机会表达其失去亲人的痛苦。在著名的伦理学著作在《智者的箴言》中,我们可以听到古希腊的大智者——埃利亚学派的创始人西米恩的建议。他说:“当邻居亲人的尸体还停放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你不要想方设法地去安慰他们。”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犹太教在人们哀悼自己亲人的过程中是极度悲伤期,而后通过七天、三十天、一年来逐步地消减悲伤的程度。
  在怎样摆脱死亡带来的悲伤这个问题上,传统的犹太教采取的方法是可以从现代心理学中找到根据的。但现代很多崇尚自由主义的教派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并非如此。我们现代人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总是因自己的情绪化而感到羞愧,不敢面对残酷的现实生活。如此一来,我们队自己的情感不是在压抑,而是在逃避,这两种做法都是缺乏明智的。现代自由主义宗教人士和宗教领袖仍然相信这种不符合心理学的错误观点,他们甚至将死亡看作是一种人的幻想。在安排丧事的时候,制止人们大哭,不许人们宣泄感情,也禁止“有损尊严的场面”出现。于是,灵柩埋在了鲜花丛中,黄土也隐藏在了一篇虚假的绿色之间。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