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白手起家兵法零成本创业

_2 黄永宏(当代)
  而台湾的许多企业都是家族企业,不懂得分享,当然路越走越窄,而富不过三代。甚至把公司制度移植过来,还会变成家族五鬼搬运,掏空投资人资产的工具,像力霸这类的案子,就是这样的心态作祟。
  我劝这个学生,在想要成为有钱人之前,先想想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服务哪些人,随着你服务的对象越多,你就会越富有,即使不是存折里面的数字快速地增加。
  第一堂 奸商与企业家
  台湾有很多人都对企业家有一个为富不仁,甚至吸血鬼的印象。
  我在课堂上和我的学生讨论过这个问题:“认为老板是为富不仁吸血鬼的请举手?”几乎全班四五十个人举了手。
  “想成为老板的请举手!”结果当然是一样,全班都举了手,因为这是个创业训练班,大家都对老板深恶痛绝,才想自己出来创业。
  “为什么你会想成为你讨厌的人呢?”
  我想很多人都没想过这个问题。
  “因为要赚大钱”“我不想被剥削”“不想再被开除了”“老板是猪头”一堆答案出笼,但是仿佛是瞎人摸象,大家只是随口应答,没有经过大脑思考。
  我又出了一题:“叫你放弃你的薪水,去领失业救济金,怎么样?”“太少了,薪水都有三四万,最差也两万多,失业补助只有1 万多,还要上课……”一个学生举手站起来回答了一大串。
  “没有成就感,就算找不到工作,我还是会找份不是‘工作’的事情做……”另一个学生坐着回答。
  我当过老板,我知道要给付薪资的责任与压力,大家都认为老板只是吸血鬼,付的薪水永远赶不上你的贡献,但是你真正的贡献值多少呢?
  很少人想过这个问题,当这群打算自己当老板的学生们被我这两个问题震撼住之后,他们就开始思考“个人贡献度”的问题。
不是只有赚钱(2)
“无论是你做网拍或跑单帮,你的个人贡献度十分明显,因为顾客的购买率就是你最好的绩效指标。可是老板却冒了一个风险,一个平均绩效的风险,无论你表现好坏,都要固定付你一定的薪水。
  “很多人都一直强调福利制度的重要,仿佛把企业弄到零利润,才能做福利国家,大家想一想,谁愿意用零利润去冒险,一个要给付平均绩效薪水的风险?
  “如果企业只是供给薪水的制度,为什么一样供给年金的福利制度不能让你感到快乐?”
  “老师,你说的事情是不是就是《富爸爸》书里面的所说的,企业要进行慈善事业?”一位学生若有所思地说。
  “慈善事业是企业的另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企业成员(员工)另一种成就感的延伸,我说的是彼得?杜拉克说的:‘企业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责任’,企业甚至本身就是一种让个人找到价值,让人有成就感的慈善事业。”
  很多企业家都有我这样的看法,他们才会乐于投入社会工作,提出使命领导的概念,甚至倡导企业责任。
  如果创办一个企业只想到钱,这个企业的规模不会很大,因为它的员工感受不到成就,它的顾客感受不到使命与责任。
  我常常讲一个例子,一个人赚5000万,很多人都会觉得是赚取暴利,因为他们想的是这个人是一次对一群人或一个人、一家企业赚到这么多钱。但是如果他是服务5000万人1个月,1个人只收1块钱呢?这样还是暴利吗?还是吸血鬼吗?
  第二堂 你没有任何借口
  最近很多朋友遭遇财务上的极大困难,甚至生活困顿到潦倒的阶段,我以过来人的身份规劝他们,或许富贵真的是险中求,但是你能有多少资产或身家性命可以孤注一掷?有时候把生命拉长一点思考,先力求平稳,渡过危机,艰苦几年,再力图发展,重点是要持续增加自己的优势,尤其是专业与知识的追求,才能让自己不停地看到机会。
  有时候有机会,无奈不逢天时;有时候具备天时、地利,又缺人和;有时人和皆俱全,却缺资金。这样的机会我都遭遇过,过去也会怨天尤人。我还记得我写完第一本书,每天利用星期三一个上午休假的时间(当时我在补习班教书,只有那个时候有空当),我挨家挨户拜访出版社,期望他们能欣赏我的作品。当时也不了解出版社也分类型,3 个月内找了11 家,第12 家还是因为老板认识我硕士的指导教授,才和我谈细节,一谈谈了半年。最后又换另一家我新公司的关系出版社,又花了8 个月,也没结果。找了一些朋友帮忙,希望自己出版,被泼了很多冷水,最后才辗转和现在的出版社谈定出版。当时我还很担心这家出版社规模太小,会影响书的销量;我还和介绍人说:“这可能是我唯一的一本书,我可能没有灵感写出什么书来。”没想到后来我又接了翻译书,目前也正在计划持续写作中。
  通常柳暗花明又一村,希望目前自认走到绝境的朋友们,再停下来思考一下,想要生存的意志,必定会让你想到出路;意气风发或者想要孤注一掷的朋友也可以想一下,持盈保泰,计算一下风险,恐怕才是不会全盘皆输的决定。因为身为企业家,你没有任何借口!
  第三堂 社会企业家
  在《商业周刊》上看过一篇有关尤努斯30年努力的专题报道,尤努斯何许人也?他就是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电视曾经报道过这位穷人银行家的努力过程,他改变了孟加拉国一亿人口的生活状况,努力让孟加拉国的乡村人口能够脱离贫穷,实现他将“贫穷送入博物馆”的理想。
不是只有赚钱(3)
他是怎么做到的?“万事起头难”,他是怎么开始的,应该才是正确的问题。
  他只是大学教授,没有显赫的背景,来自小康家庭,他怎么有资金开始借给不知道是否会还的穷人?就像一切社会组织的开端,尤努斯先是在农村做了一些研究,找出农村无法脱贫的原因——资金。因为银行不借钱给没有担保的农民,所以他们向高利贷借款,所有的收入都缴给了高利贷付利息。区区27 美元,就可以绑住47个农民的生活,陷入无边无际的痛苦循环当中。
  第一次,尤努斯自己掏了腰包给农民,解决他们的痛苦。吸引了整个村子的农民来找他。而无力负担的他,协助农民找上银行,银行的悍然拒绝,让他自己跳下来变成借贷者——把向银行借来的钱,再转借给农民。
  就像当二房东一样,尤努斯是从当“钱”的二房东开始,逐步扩大“穷人银行”的规模。
  但是,“资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才能造就尤努斯的志业。
  尤努斯的银行除了改善穷人的生活,他还有16 条规定,愿意遵从,他才会借钱。除了改变生活习惯的:整洁环境、受教育、要互助之外,尤努斯还要求他们要去投票,要关心自己的公共权益。当然尤努斯并没有组织政党或参选,但是他却可以发起“选清廉候选人”的运动,而且得到热烈反应。虽然成为政坛公敌,但是尤努斯的地位远远高过所有政治人物,包括孟加拉国的总统。
  921的时候,我在南投,我发现农民的贫穷与困苦来自于对环境的认命,缺乏教育与外界信息是他们无法脱贫的主要因素。当然缺乏有效的互助团体,只得受地方势力的宰制,也是原因之一。
  有能力的富有人家,却与这些贫农形成壁垒分明的阶级隔阂。例如,我认识一些种香菇的大户农民,他们宁愿请外地的采收工,却不愿雇用当地人,只因为对当地穷人有工作态度不佳的印象,避免因为“开除”而得罪人,宁用外地人,反而可以维持质量。
  当时我们义工团花了很长时间才说服这些雇主,又花了很长的时间督导并训练这些劳工,才勉强让这样的合作模式维持了一段时间。等到义工团撤离该地,情况据说又恢复原状。
  但是,另一个自觉的地区,却从一开始由当地人自动自发地努力,加上外地的协助,现在成为模范地区。
  因此,这些情形让我认识到,短时间造势工作,并不能改变什么,唯有长时间投入,呼唤人们的自觉,才能有效改变社会。当然还必须有些手段与方法,不是只停留在文字理念的宣传。
  只不过,这些失败经验也引发了我对自身能力有限与需要发展空间的思考,逐步地努力充实一定的实力。实践这些梦想,需要更长时间的蓄积,才能爆发。
  可能大家还记得我之前提过的牛肉面计划,还没开卖就已经有订单的事情,我实在不愿意让自己的事业只是停留在“赚钱”而已,所以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对社会做出重大的贡献。没想到一则新闻《晚餐多煮5 份上网卖》暴红,让“分享妈妈的味道”成为一种社会公益。
顾客、员工的界线(1)
要让你的事业成为志业,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你必须让你的顾客和员工都有一致的想法:你们正在一起改变世界!顾客和员工的界线就可能不是那么清常
  第一堂 朋友不能算便宜
  我第一次自己创业的时候,公司不是很赚钱,我去找一位之前的老板讨教。他随便看看我的账目,指出几笔生意:“为什么这几笔的毛利这么低?”我拿过来一看,顺口回答他说:“因为那是朋友,不好意思赚他们的钱!”没想到那个账本就向我飞过来,而且他对我很大声地说:“不赚朋友的钱,你要赚谁的钱?”
  当时我十分气愤,扭头就走。回家仔仔细细思考这句话的含义,我终于有不同的领悟。第二天我打电话向他道歉,他约我到他家吃饭。“乔治,不好意思,我昨天没有想清常”一进门我就道歉,他依然是个老板派头:“你想清楚什么?说来听听。”
  “如果我不把朋友当客户,那我的服务不会持久……”他点点头:“还有呢?”“我不把客户当朋友,那么我的服务做不好……”他微笑起来:“难怪人家都说你聪明,还有呢?”“没有了。”他用力敲我的头,就像我以前在他手下做事一样:“完全不能称赞,没有了吗?”我努力地回想他过去教我的事,努力地挤出来几句话:“有了,有了,你说过,不能对客户差别待遇,那是我们信用的保证!”我真怕他还打我。
  没想到他摸摸胡子,很和蔼地说:“你可以当老板了!”
  这些对话后来对我的事业一直有帮助,我们常常区别朋友与客户的观念,其实真正的朋友他会体谅你做生意需要营运,不可能让你无利可图,如果你遇到杀价杀到你体无完肤的“朋友”,相信我,他一定是澳洲来的客户,而不是朋友。
  第二堂 诸葛亮的决断
  “卧龙、凤雏得一得天下”是《三国演义》中令人兴奋的经典桥段,后来卧龙、凤雏都投靠刘备,为什么?就因为刘备以仁义为号召,才能得人心。
  我们经营企业也是如此,必须要有号召人的目标,但是却不是妇人之仁。
  有一个好朋友,历经内地半年的历练终于回来台湾过年了,他在内地经营一家专门招待台湾客人的旅游公司,兼做一些外贸进出口代理的生意。一回到台湾,他立刻打电话给我,要跟我分享他历练的心得。
  星期六我们花了一个下午分享他的内地行。“内地的机会真的很多,比起台湾,是未来发展的地方。”他知道我不想离开台湾,还是尝试换个方式询问我。
  “当然不是这样,连非洲都还有生意,主要考虑的还是如何做世界分工。”这真的不是一个好的开场白,不过我还是努力让他了解我的想法:“内地市场大,台湾本来就不是和他们竞争。我举个例子,我认识一家很大的英语补习机构,他们原本在内地设置教材研发部门,并且从台湾聘请一位内地新娘担任主管,可是没想到那位主管最后竟然出去自行创业打对台,后来这家补习班就将研发部门移回台湾。后来那位主管还打电话给我太太,希望能够通过与我太太合作,由台湾设计教材,而由她在内地建构销售渠道。“当然重新研发成本很高,她后来采用韩国现有的教材。这个例子就告诉我们,台湾的竞争对手是韩国,而不是内地。”
  喝口水,我又举另一个例子:“我有一个客户的客户,他们研发的系统和我们公司的东西很接近,只是他们互动性的功能更接近MSN,我另有一个客户对于MSN 商用系统有兴趣,我就介绍彼此认识,为什么我敢介绍客户给同业呢?因为我知道这家同业的系统是内地设计的,十分不稳定,果不其然,三次简报,系统都频频当机。当然客户不会选择他们,我却因为贴心的服务,获得客户更多的信任。
顾客、员工的界线(2)
“这个例子说明什么呢?内地市场大,很多基础产品他们能够设计,但是要拿到台湾来运用,就会面临更强劲的竞争,而高技术就是我们目前的优势,唯有在研发上更加精进,我们才有机会在内地做生意,而不是只靠量取胜,这好比家乐福和百货公司,便宜的批发就锁定内地,高级精致的服务就得仰赖台湾,至少现阶段还是这样。”
  朋友一边听一边点头。
  “像我们如果有机会再合作,我就扮演源头,你就是渠道。”
  朋友马上就点头说:“我就是回来台湾找商机的。”接着分享了一个他从日本网站进货,在内地销售的例子。
  “很好,你已经学了很多东西了,有什么特殊的心得吗?”我尝试把主题导引到以他为主的话题,因为今天重点在于他的分享,而不是我的训话。
  “大哥,其实我这次去半年,终于能体会你所说的,有再多的创意,如果不能执行,根本就是一场空。比如这次我从日本订货,他们要求我先有量,才肯给批发价,我的客户则是希望我的价格能够确定,两边的关系就像鸡生蛋、蛋生鸡,只要一端没搞定,另一端就无法开始,所以,刚开始我谈了3 个月都没结果。后来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开始卖,卖了一定量,才去谈价格。就跟你当初讲的一样,只是当时我真的袒懂,我以为做生意就是要一切ready,才能开始做生意。”
  他咽了口水又接着说:“还有你一直说人才很重要,以前我一直认为制度更重要,现在我也体会到了。你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我当时认为有了制度、规定一切都会自动化,面对某些刁钻的员工,我终于发现什么叫做‘装饰性’的规定。到内地做生意半年多,我用了5个人,开除了3个,目前两个还在观察中。我也了解决策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尤其是开除人的那一刹那。”
  “尤其是……”
  “我学会了发脾气……”朋友看了我一眼,我们两个哈哈大笑了起来,对于一向是好好先生的朋友来说,这真的是一堂很难的功课——学会发脾气。
  诸葛亮的决断,不只在方向要对,还要有极大的勇气。
  第三堂 社会的责任
  很少人想过他的企业会负担什么社会责任。
  有一次在上课中,我又谈到这个问题,一个学生对我说:“老师,这不过是赚钱罢了,哪有这么多大道理?”
  “哦?是吗?你知道不吃盐会怎么样吗?”
  其他学生抢着说:“会大脖子,甲状腺肿大。”
  “那你们知道有些地方本身不出产盐吗?”我面向其他学生说。“所以才有盐商,他们才会赚大钱!”一个学生抢着说。
  “对啊!但是他们只是赚钱吗?”现场一片寂静。
  互通有无,有时候不只是一桩生意,还可能有很多社会意义,例如松下幸之助创办松下电器,他就期许自己的企业要把电器变成自来水,让人们能够便利自由取用。他为什么不说溪水?因为溪水虽然不要钱,但是也可能含有很多细菌。他要让大家都买得起,但是有一定质量,这就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往往企业愿意负担的责任越大,规模也越大。
  即使不讨论这件事,一个企业负担许多员工的家庭生计,也是一种社会责任,谁说企业就只是赚钱?
迈向成功企业
无本开始,却必须稳健才能持久,要迈向成功企业又有几项原则必须遵守。
  第一课 没钱也可以开大公司
  我一个老板告诉我:“没钱也能开大公司,重点是你必须懂得分享。”这句话我一直奉为金科玉臬,也是我持续成长的动力。
  第一堂 股份与经营
  一个学生告诉我:“合伙的生意做不起来!”我告诉他股票市场的公司都是合伙公司,重点在于有没有分享的精神。这位学生反驳:“老师,分享很难经营,大家都有意见,弄得寸步难行。”
  “你知道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是持股和经营分开的吗?”学生没有待过大公司,所以他很难体会。“分享是在利润上分享,经营是由你提出计划,大家同意。你的经营是根本没有计划,边看边修,那谁会信任呢?当然处处干预啦!”学生若有所思,我立刻补上一句:“经营是看计划,如果你连计划都不会做,那开个小店就好,不要想要做大。如果想要做大,那么就要提升自己的能力!”
  第二堂 关键在于能力
  一个业务上的朋友,最近老来转运,竟然让他代理到一项国外的专业产品,让他已经经营十数年的经销商渠道能够活络起来。但是其中一项产品是他不熟悉的领域,因此他跑来找我,希望我能给他一些意见。
  我这位朋友从事业务多年,其实是个中好手,但是他和其他资深的业务员一样,已经习惯于自己的业务领域与产品,要他们变更环境与思考有极大的困难。所以我就协助他找到另一位专家,来协助他拓展另一个领域。
  那天,我们来到专家的办公室,互相寒暄之后,我让他们独自会谈,我则坐在外面办公室和一位为我公司合作案工作的助理聊天。这是我的习惯,对于别人的业务,我都不会采取过度涉入的态度。
  谈完之后,只见我的朋友面色凝重,下了楼,我们坐在楼下咖啡厅聊。他劈头就说:“Jacky,我看这件事没搞头了。”
  “怎么说?”我探询地问。
  “因为他不肯代理我的产品。”他摇摇头说。
  “什么?你跟他谈代理?他代理的东西比你的还多,你为何跟他162谈代理?”
  “那我来干吗?”他狐疑地问。
  “来探情报,了解市场,甚至谈合作。”
  “那是什么意思?”他还在疑惑,但是我已经快昏倒了。
  很多人都是这样,抱着一堆黄金,却不知道如何运用,甚至也不知道如何把黄金换成金钱。我这位朋友他并不知道怎么谈合作,因为他过去都是雇员,即使身居高位,但是他还是只会在公司已经框架好的范围里去销售他的产品。思考市场定位、谈合作,都不是他擅长的事,甚至应该说,他根本没有办法思考这件事。尤其是步入40岁以后,追求安全保障,更是让他逐渐丧失市场的敏锐度与冒险精神。
  我的另一个朋友小T,他自己开过公司,虽然后来还是倒闭收场,但是他就学到了这样敏锐的眼光,当我告诉他上面这件事,他立刻告诉我他想到的操作方法。于是我把3 个人兜在一起,这项事业才开始运作。
  大家总是抱怨老板怎么剥削员工,或许是真的,但是你是否学到老板的眼光呢?是否能像老板一样从事冒险呢?重点是,如果想要摆脱穷人的身份,首先必须能区分**底下的岩石是否是黄金。
  第三堂 成功必不在我
  以前我认识一个主管,只要要决策,他就开始闪躲;但是事情只要成功了,他就立刻站到众人面前,迎接掌声。久而久之,他的部属就纷纷离开了。没多久他也被人发现他根本没有什么能力,所以也就被资遣了。
  当然我们当老板不会被资遣,但是却会流失员工,如果我们把所有的成功都归诸在自己身上,苦劳全部给员工承担,没有成就感就会一再赶跑员工。
首页 上一页 共2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