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20几岁女性自励 长得不好看也没关系

金贤珍 (韩)
《20几岁女性自励:长得不好看也没关系》
第一部分 第1节:愿你的人生永远是可爱的二十几岁……
长得不好看也没关系
序言:
愿你的人生永远是
可爱的二十几岁……
关系很铁的朋友得了抑郁症,总强迫自己学习各种东西。看她被折磨得痛苦不已,我跟她说:“记住,即使全世界的人都骂你,我还是会喜欢你的。”
我的朋友说:“不好意思,这种话现在对我来说没有任何的安慰作用。”
我说:“我说的不是你的心情,而是我的心情。我本来就没什么朋友,看着你那么痛苦,你觉得我的心情会好过吗?我是让你考虑一下我的心情,好好地活下去,而不是考虑你自己的心情。”
我和她非常要好,我们无话不谈,经常在一起谈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我身边的所有朋友,都不是会告诉你“只要努力,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这种事情根本不算什么,关键看你下了多大的决心”的“好”朋友,而是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会直话直说,甚至连卑鄙的粗口都不避讳,跟你一起对骂的“坏”朋友。而且,我真正看得起的,也不是那些整天夸耀“我男朋友怎么怎么好”的淑女,而是那些直言不讳,说“我也知道那个家伙很疯,但是我爱他爱得要死”的粗野女人。她们是那种不管我说什么话,都不会先入为主地进行判断,甚至批判或者审判的人,而是会说“嗯,也许吧”的朋友。
有的时候,我希望能从书中获得安慰。但是在书店里,只有“好”朋友之类的书。这让需要“坏”朋友的我,很多时候都觉得很空虚。“保持微笑”“保持积极的态度”“只要努力,就可以得到”……其实,我想听到的是“人怎么可能永远保持微笑”“偶尔也有积极不起来的时候”“努力就必定能够成功吗”之类的话,但是怎么找也找不到。于是我想到,“持身不正”的本人,是不是可以担任起“坏朋友”的角色。我的朋友全都是会说这种不好听的话的人。不喜欢你的话,就会直说不喜欢;当你觉得某个人不好的话,会站在你一边……所以,也就不存在难为情的事情,或者不愿意说出口的事情。不谈自己而东拉西扯地说一些敷衍的话,装成是朋友,于我们而言这是犯规行为。
在所有女人的身体里,都躲藏着一个二十几岁的女孩。如果那个二十几岁的女孩度过了无比幸福的二十几岁的话,那她就是个万分幸运的人。令人意外的是,很多二十几岁的女孩并不像世人想象的那样,既漂亮又可爱,也没有任何的遗憾。
她们各自背负着各自的孤独,有人陷入了被感情欺骗的无助和彷徨,有人踏上了无法回头的路,有人则沦入了怨恨自我的无底深渊。
在蹚过那条河的时候,二十几岁的女孩受到了很多伤害,却未能获得安慰或者治疗。在蹚过了那条河,踏入以后的人生之后,女孩愈加好好地活了下来,并且不可思议地依然活蹦乱跳。那个二十几岁的女孩,会通过忧郁症、无力感,偶尔也会通过恋爱、做爱、购物或者酒精中毒,告诉自己依然活着,依然痛苦地活着。我们往往把那个女孩的纯真当做傻或者幼稚,想要把她忘掉甚至杀掉。但是,那个女孩还是坚强地活了下来,以后的日子里用什么话哄她,她都不再轻易上当。
二十几岁的女孩需要的正是“坏朋友”。他们不是光说些顺耳话的“好朋友”,而是真正理解那份黑暗、那份痛苦的朋友。当我们认可、热爱并关心体内的二十几岁,那个笨拙、贪婪、有点儿轻率、甚至有点儿小卑鄙却可爱的二十几岁,我们也就慢慢地远离了我们的二十几岁。是的,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从少女成长为女人。
实际上,不管是身处二十几岁的你,还是已过了这个年纪但身体里仍然藏着那个二十几岁女孩的你……如果这本书可以给你起到一点儿“坏”朋友的作用的话,我就非常开心了。最后感谢你购买本书。希望本书能让你变得更美丽。祝你幸福。
金贤珍
正文
第一部分 第2节:不酷也没关系 我们是谁?(1)
不酷也没关系
我们是谁?
马上就要踏入20岁的时候,某一天,我突然看到了移动公司的广告——一个年轻的男孩子搞笑地皱着眉头,问:“爸爸,我是谁啊?”那个时候我只是觉得很搞笑,很有意思。不过那时候的那个少年,以及和他年龄相仿的我,现在都到了皱着眉头思考的时候。我到底是谁?我们又是谁?
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很简单。我们嘛,是没大脑、没思想的一代;是一群一天到晚只知道背书的“书呆子”;是懦弱的,只靠吸食父母骨髓的“寄生虫”,我们是无法独立生活的……
曾经被称为“新新人类”的我们,是用手机发送短信和自由使用网络的第一代人。我们在“受气包”这个词语流行的年代里度过了学生时代;是偶像文化的狂热助推者和消费者;是网络游戏的第一批高手,甚至推动了“职业玩家”这个陌生职业的产生;是在“会花才会挣”的媒体广告的轰炸下成长,看着“美眉”这个词汇产生,并深刻体会到“可以靠脸蛋吃饭”这一事实的第一代人。
从某个方面看,我们也许是为了活下去,毫无负罪感地开始“修改”父母赐予我们的身体的第一代人。因为我们是不论通过什么竞争力,通过什么方法,只要能得到并活下去,就觉得那就是有效方法的一代人。因为我们认为说谎的人不是坏人,发现谎言的人才是坏人。
在我们成长的年代,没有任何的口号或呐喊。只有十几岁时目击的金融危机是唯一的口号。“所有人都会被饿死!”此外,走向社会的师兄师姐们所经历的惨淡风景,也是一种口号。“千禧年失业400万,你们根本找不到工作!”
我们觉得只要有钱,就什么都能做到。如果你的父母不是有钱人,你就被限制在了某个特定的阶层。对于这种观点,我们一概不理睬,只习惯于认为这是自己的问题。“是的,是因为我活得不够认真造成的。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只是我努力得还不够……”
这就是我们体内的空洞。就这样,我们成了灵魂上有着巨大空洞的第一代人,成了如果不酷的话就觉得非常丢脸,恨不得马上一头撞死的一代,如果生活不能轻松愉快,就无法进行自我调节的浅薄一代。
我们最大的幸运,同时也是最大的不幸,是我们没有任何确定的对手。也就是说,我们需要面对所有的东西。但是我们次次都输,输给了所有的东西。因为没有任何标准告诉我们,我们需要怎么去面对,需要面对些什么。
这个世界说我们很酷,于是我们就觉得自己很酷,其实这只不过是让我们爽快花钱的“借口”而已。我们表面上装得很帅、很傲慢,装出一副不管什么东西,Just10minutes,只要十分钟就全部搞定的表情,但事实上,我们内心的巨大空洞却在嗡嗡作响,紧张得要死。
嘴上说钱不是生活的全部,但还是不断唠叨你得为了成为百万富翁而努力;嘴上说心灵要比外貌重要,但还是逼迫你节衣缩食去做各种整形手术。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不断地刺激着你。同时,体内的空洞也在不停地刺激着你,让你逼着好友给你写评论,去聊天器上看看又有谁把我拖进了黑名单,每天在消费欲的支配下疯狂购物,以此作为慰藉。
第一部分 第3节:不酷也没关系 我们是谁?(2)
我们表面上装作什么都不怕,事实上,我们是把唯一害怕的东西给遗忘了。因为我们从来没有为什么东西而努力奋斗过,所以很害怕自己在什么时候会被人遗忘。作为不知道要去往何方、不知道要爱些什么、不知道该怎么生活的一代人,我们的心里怀着这个空洞,惆怅着,希望自己不被忘掉。
问题是没有人可以帮助我们。就像那个“爸爸,我是谁?”的广告一样,不管问谁,都无法告诉你答案。那么,我们就这样一直沉浸在恐惧之中吗?我们就只能永远地成为被遗忘的一代了吗?
解开这一宿命的唯一方法,是正视我们体内的空洞。我们可以代替无法告诉我们是谁的父亲,告诉我们自己是谁。但是要想那样的话,我们就必须坚定自己的决心。对于“父亲”而言,他们不喜欢我们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我们是父亲遗产的继承人,并且是尽显才能的儿子的话,情况也许会好一点儿。但我们是平凡的女儿,是不具备超越儿子力量的女儿。
父亲的女儿们在“父亲”的社会里可以取得一席之地的方法只有一个,即做一名沉默、美丽、可爱、纯洁、洁身自好的女人。如果不能扮演好这样一个角色的话,“父亲”就会说了:“你既不漂亮,也不善良,到底为什么而活着啊?”
因此,那些不愿扮演传统女儿的角色、不愿掩饰自己的野心、无所顾忌地显露自己的欲望、不愿意撒娇、想笑就笑、想爱就爱、想哭就哭的直率的女儿,将会受到多少指责啊?
好了,你是否做好了准备,不为这份指责推波助澜了呢?为了不被这份指责所困扰,我们必须要爱自己,鼓励自己。虽然说起来容易,实际上却很难做到。“要爱自己”之类的话人人都说得出口,但真正做到“爱自己”绝非易事。如果你没有感觉自己得到了关爱,没有认识到自己是重要的存在,且不断地被周围的人当成丑小鸭,在这种情况下,要爱自己,该是多么困难的事啊。但是正因为困难,我们才更应该珍视,更应该努力做到。一个人要讨厌自己很容易,要爱自己却需要巨大的决心和勇气。因为与讨厌自己相比,喜欢自己时更容易听到周围反对的声音。
尽管面对如此多的困难,仍然能爱自己,不羡慕天鹅而和其他丑小鸭相互鼓励,这是我们要活下去的第一个课题,也是最困难的一个课题。
第一部分 第4节:没有梦想也没关系,只要以后找到就行(1)
没有梦想也没关系,
只要以后找到就行
我正在和一位相熟的姐姐谈论着公司职员的苦衷和不确定的未来。突然那位姐姐说:“你至少比我好一点。你有自己想做的事情,有自己的梦想。我却什么都没有,只是为了钱而工作。”
在那一刻,我感觉一下子无话可说了。事后,我思考了很久。事实上,我也没有什么伟大的梦想。我的梦想是什么时候可以写点儿搞笑的电影剧本,或者写点儿可以打动人心的文章之类(不切实际的)的东西,但是这样的东西通常并不被世人看作是梦想。梦想应该是具体的、现实的目标,几岁升到什么职位、几岁结婚、几岁生孩子……诸如此类的东西。但是在这只有出身好的人才能有梦想的世界上,我们该怎么办?
我在艺术大学就读了6年才完成学业。期间让我吃惊的事情之一是,随着一年年地过去,对艺术怀有梦想的穷学生越来越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大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地来自于那些比较富裕的中产家庭,人们对“艺术生”的反应也越来越冷淡。“艺术?电影?你的运气还真不错。不过先解决一下明天的吃饭问题吧!”这是我2000年毕业时听到的最多的话语。
虽然很多人说“人穷志不穷”,但事实是“人穷志也穷”。不,贫穷的人怀有的梦想只有一个,那就是成为有钱的父亲或者母亲。除此之外的梦想,全都被归类为“妄想”。
作为二十几岁中的一员,我觉得现在的世界比任何时候都要冷漠。拜金女,即使国家灭亡也毫不相干的人,无脑的一代……大人们的这种轻蔑已经变成了习惯。我们之间也很少帮助对方,只是冷眼旁观。“她到现在都还没找到工作,天天在家玩。我可千万别像她一样。”“她虽然已经工作了,但是那个破公司没什么前途。我再等等,一定能进个更好的公司。”“听说她的男朋友进了国有企业,平时成绩那么烂,算她撞大运了。”“啊?朋友的朋友谁谁谁被我想去的公司录取了?”
这种不仅不互相团结,反而相互打探、相互蔑视的行为,在网上群聊的时候达到了顶点。
我们不去构筑梦想,而是相互蔑视,都源于对“梦想”缺乏一个标准。不知开玩笑时说的“妈妈的好儿子”或者“妈妈的好女儿”算不算是标准。总而言之,我们对“梦想”有憧憬,却不知道“梦想”到底是什么。我虽然对此思考了很久,但是也仅限于“比现在好的东西”“某种好的东西”“反正不是这个”“我无法得到的东西”之类模糊的标准。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不由自主地喜欢揭别人的短处。看着比自己更差的人,才能使自己感到安心。
当然,高高站在顶上的,百分之三的妈妈的好女儿们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有问题的,就是我们这些不高也不低,正好处在中间,迷迷糊糊的孩子们。虽然成绩不至于差得考不上大学,但是没有实力上名牌大学;虽然家里不至于饿死,却没有能力给孩子提供百分之百的保障;重要的是,本人也没有什么优秀的成绩或过人的才能……当然,如果能有做事情的热情的话,也能燃烧一下我们热血的青春。但是也没有什么特别想做的事情,甚至不知道自己想做些什么。因此我们无所事事,看上去让人觉得心寒。
梦也是要有余力才能做的。首先要有自己可以做的事情,才会有想做事的想法。我们希望有一段彷徨的时间,让我们去寻找自己的梦想,寻找自己真正想做的、让自己心跳的事情。但是我们已经不再是懵懂少年,知道在享受蹉跎岁月的同时,不能再给父母增加负担。
因为必须马上为糊口而奋斗,就像之前和我说话的那位姐姐一样,所有做梦的时间都转化成赚钱的时间。于是就变成了没有欲望的胆小之辈。
但这仅仅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吗?如果我们没有梦想的话,这个国家岂不是也成了没有梦想的国家了?舆论总是说我们已经成长为经济强国,股价又突破了哪条线,但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不是仍旧还在为吃饭操心吗?如果这样下去的话,我们就只能在无法游戏人生的挫败感和不安感中做公务员的“梦”了,但那也不是真正的梦想。只不过是因为羡慕人家而造成的内心骚动,恐怕只有三分钟热度而已。由于不安,我们选择“安定”而非“热情”,更不用说什么使命感了,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于是我们就说,我们没有去寻找梦想的时间,害怕吃不饱饭,害怕不安定,害怕被淘汰,害怕陷入贫困……
但是吃不饱饭的人真的有那么多吗?事实上,吃饭是最基本的需求。当然也有身陷困境的贫民,但是我们中间没有一天吃不了两顿饭的人,不是吗?更多的人不是因为吃饭问题,而是因为得不到想得到的东西而痛苦,不是吗?我们所有的担心,其实是害怕比不上别人,难道不是吗?
第一部分 第5节:没有梦想也没关系,只要以后找到就行(2)
现在,不用为饿肚子而担心的我们急需寻找的,不是“比我好”或者“比别人好”,而是自己真正想做的、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难道不是吗?
虽然现在我们已经对没有梦想习以为常,但是真的没有梦想的话,受损失的只能是自己!只是行尸走肉般地在社会转动的巨轮中耗尽青春,难道不觉得太冤枉了吗?
首先让我们把所有的恐惧抛开。难道真的会饿肚子吗?最多比别人吃的差一点儿罢了。所有的人都羡慕那些不是为了享受荣华富贵而只为自己生活的人,都渴望拥有抛开名誉和金钱,只是单纯快乐生活的日子,我坚信,那一天总会到来。
但是千万不要埋怨。如果一直埋怨的话,就会永远埋怨,永远担心。要深入地思考,不要让自己的脑子锈掉。思考到底什么能将我们引向真实。
事实上这个过程比死还要艰辛和困难。在有钱人越来越多、物价越来越高、自杀的人也越来越多、社会越来越复杂的现实里,更多的人陷入贫穷。在这样充满矛盾的国家里,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困难。
我们生活在如此不公平和充满矛盾的地方,也许是一种幸运。如果能在险恶的地方找到自己的梦想的话,就不会被轻易动摇。因为拥有梦想、维持梦想要比死还要艰难,为此你不得不为梦想考虑更多的东西。只有疯狂的努力,才能让到手的幸福,不会像春天里的雪花一样早早化掉。而且如果能在这里生存下来,不管到了什么地方,我们都能活下来。
第一部分 第6节:请把自我启发书合上
请把自我启发书合上
自我启发书(励志书)到底是什么?一听到自我启发这个词语,心里就一阵焦躁,看来自我启发还是挺能鼓动人的。到大型书店的畅销书区转一转,几乎全部被自我启发书所占据。你看过《谁动了我的奶酪》吗?你知道怎么成为“富爸爸”吗?20多岁如果没有看过“胜负”的话,那肯定是个没出息的人!要做坏女人,要做狐狸一样的女人,不受一点儿伤害;要像《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戴维一样度过伟大的每一天,要努力生活,发挥积极的力量,像他一样做事……
到了书店,看见这些书,感觉就像被人揍了一顿一样,只得慌忙逃离。因为这些书所说的东西,不,呐喊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你还要那样生活多久!”“你在目前的处境下还能睡得着?”“现在你运气不好全是自己的原因。”这种让自己焦躁的话,算是什么自我启发书啊?这简直就是自虐嘛!
我在字典里找了找“启发”的含义:“在(智能、精神等方面)开导指点下,使其产生联想并有所领悟。”也就是说,所谓的自我启发,就是开导自己,并使自己有所领悟的意思。在自我启发书如此泛滥的时代,为什么没有看见有人通过自我启发,在智能和精神上有所进步呢?
我刚工作的时候,和某经理一起坐车。他说自己很喜欢读书,并告诉我他最近读的书,无一例外的全都是畅销的自我启发书。他像鹦鹉一般地唠叨,自己一直对自我启发非常感兴趣,如果不进行自我启发的话,就会很快落后于整个时代。当然,这些话不是出自他本人之口,只是照搬书中的话而已。
在那一刻,我觉得非常腻烦,说:“是啊。您说的没错。您真了不起。”但我很想问问他,您所做的只不过是读读自我启发书而已,那样真的能不落后于时代吗?我们真的必须要不停地改变自己吗?您以前不是说人应该保持平常心吗?我们昨天做的事情和今天做的事情有那么大的不同吗?这个理论不是所有自我启发书的作者们共同的理论吗?你必须要改变,必须不停地改变,为此你需要进行自我启发,要进行自我启发的话,就必须阅读自我启发书……
为什么要这么说,理由很明显,因为必须要把书卖出去。人们如果没有危机感的话,就不会乖乖地打开钱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那些书不停地在我们心中制造冲突。你还要这样活多久,如果不赶快做出判断的话,你就会饿死,会交不到男朋友,会被公司炒掉。如果不想那样的话……就赶快买我的书!
就这样,我们付了一点点书钱,事实上并不是为了自我启发,而是购买了一小撮安心而已。在所有的东西都飞速改变、让人感觉不安的社会中,阅读自我启发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只是为自己找一个藏身之处而已。我一定没问题的,因为我读了这么多的自我启发书。我生活得很认真,我精神抖擞,浑身充满了自我启发的意志。
还有,自我启发书都只说些顺耳的好话,告诉你一些浅薄的教训。比如:微笑会带来幸福;不吝赞美之词的话,别人也会喜欢你;积极地面对事情,就会取得积极的效果;对异性微笑的话,就会赢得对方的好感;在公司努力工作,就能飞黄腾达;对周围勤加整理的话,就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早上早起的话,就能延长一天内可以使用的时间,等等。
这些话虽无可反驳,这是父母、上司,甚至小区杂货店的老板都可以跟你说的话。但是,读书无疑可以带来更大的满足感。自我启发书主要是比较容易写,也通俗易懂,因此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读完一本书,并产生满足感。
我也曾经有过如饥似渴地阅读自我启发书的经历。但是阅读得越多,我就越觉得不安。我当时并不知道这个事实,即阅读自我启发书其实并不是自我启发,而只是购买极短时间的安全感。关键还得靠自己,自己如果没有什么行动的话,就不会有任何改变,也不会有任何启发。
和“积极的力量”相比,我更愿意以“冷笑的力量”活下去。如果前面有好吃的棉花糖的话,我会毫不顾忌地尽情享用,不会有“女人的一切都是由二十几岁决定的”幼稚想法。现在,如果有时间的话,我宁愿做点儿真正的自我启发。
抛开那些所谓的自我启发书,只要照顾好自己就行了。跳跳舞,唱唱歌,做做运动,和朋友玩玩,读读书,或者看看电影,都可以。做点儿可以让自己的心灵成长的事,这才是真正的自我启发。
第一部分 第7节:不要太劳累,慢慢干就行
不要太劳累,慢慢干就行
我一直觉得“加油”这两个字眼很残酷。人家本来就累得要死,你却连想都没想就跟他说“加油”,还有比这更不负责任的话吗?
当然,我这么理解,和我扭曲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但不管是扭曲还是矫情,每次别人向我抱怨快要累死的时候,“加油”二字无论如何也是说不出口的。自己根本不知道对方的情况,也不知道他的心里有多着急,但凭“加油”两个字,他真的能加油吗?想到这里,我的心就像灌了铅一样沉重,话到了嘴边,怎么都说不出口。小的痛苦也许没关系,但对于累得快死的人,我认为是不能随便说“加油”的。因为那太残忍了。
此外,我也非常不喜欢某广告中的“没关系,会好起来的”。世界上还有比这更不负责的吗?如果好不起来的话又该怎么办呢?难道你想狡辩说“不,我只是觉得会好起来的”吗?当然,“你一定会好起来的”并不是什么坏话。但是不管实际情况怎样,一味地叫喊“没关系,会好起来的”,我想是没有正视现实。特别是你没有和那个人一起思考,或者真诚地聆听他的痛苦,在我看来,很多人这样说,是尽力想从对方的倾诉中逃避出来。
所以,我好像从来没有貌似开朗地和人家说:“没关系,会好起来的。加油加油”。而是会翻一下瘪瘪的钱包,说“你吃饭了吗?要不要请你喝酒?”或者“不要太泄气,慢慢来”之类的话。
同样说不出口的话,还有“那就辛苦您了”。大约15年前的遥远的过去,电视上播出了《正确使用国语》这档节目。虽然已经不记得那个节目的宗旨了,但还清晰地记得节目的内容:“辛苦”是“辛劳、劳苦”的意思,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的人说固然没有问题,身份低的人对身份高的人说就是失礼,因为“那就辛苦您了”是“那您就多辛苦一点儿”的意思。如果非要和身份高的人说的话,应该说“您辛苦了”。
其实,这句话不仅是对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的人说好像也不太合适。让别人辛苦?大人们都爱说年轻人应该多吃点儿苦,但是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子女真的受苦,不是吗?
讨厌这句话的我,长大以后进入了一个叫做“公司”的地方。进去之后才发现:每天听得最多的话,就是“那就辛苦您了”。每当这个时候,我想到的不是那档电视节目,而是“本来大家都已经够辛苦了,为什么还要让人更辛苦呢?”所以,经常一个人坐在办公桌前伤感。本来大家都已经很辛苦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像龟壳一样压在每个人的背上,还要让人“继续像现在一样辛苦,以后继续辛苦”吗……
也许是因为我太特立独行,抑或我太挑剔,所以到现在为止,我从来没有说过“加油加油”或“没关系,会好起来的”之类的话语,也从来不跟比自己身份高或身份低的人说“那就辛苦您了”。在离开办公室的时候,我会假装犹豫一会儿,然后说“您慢慢忙”。
我能说的就只有这个。因为我知道大家都在加油,都很辛苦,因此希望大家不要受伤,不要痛苦。以后辛苦的日子还很多,不要太辛苦,慢慢干就行。不加油也没关系,我知道,有时候苦苦地在那里撑着是最痛苦的。我只是希望大家不要泄气,让我们一起渡过难关。
这是我对现在正在努力生活的你,或者被困难折磨得筋疲力尽的你,所能说的唯一的话。
第一部分 第8节:我们有悲伤的权利(1)
我们有悲伤的权利
你对悲伤敏感吗?我属于对悲伤特别敏感的一类人。当然,我也有过青涩的少女时代,觉得自己的悲伤是世界上最大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懂得了那些事情是丢人的、不光彩的,悲伤的次数也就减少了很多。但还是经常会因为自己的悲伤,甚至别人的悲伤,受到很多的损害,当然,偶尔也会被人蒙骗利用。我这人看上去脾气很大,其实特别胆小,解剖实验之类的事情更是连想都不敢想。我常常把迷路的狗捡回家,多的时候,家里挤挤挨挨地塞了五条狗……很多时候我都在想,自己为什么要这样生活,但是很难找到答案。
随着对世界的深入了解,我感到异常震惊。在学生时代,善良的人似乎受到更多的祝福,经常会听到劝善惩恶之类的话。但在新自由主义时代生活了十年,长成大人之后,却不再有人推崇善良,做得不好的人的饭碗会被做得好的人抢走,悲惨地死去。在生活中,我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小悲剧,比比皆是。所有的人都似乎有着大大小小的不幸。
最让我吃惊的是,有那么多的人感觉不到悲伤;或者感觉到了悲伤也不表现出来;或者觉得感受悲伤是件丢人的事情;或者很看不起悲伤这种感情。当然他们没有理由感觉不到悲伤,而是把悲伤看成是一种懦弱,就像躲避传染病一样拼命地躲避它,害怕被它感染。看到这个景象,我更加悲伤了。我也可以理解,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人们为了生存下去的挣扎,却难免把心地善良的人当成了罪人。
可以肯定的是,现实的世界里,充满怜悯或者心地善良的人,成为了人们嘲笑的对象。“精英”和“大韩民国的百分之一”之类残忍的话,像世界上最高尚的话一样被使用。没有中间,只有“最高”和“最上层”。
没有钱的人也得生活,没有能力的人也得生活,没有能力的人也得和别人一样生活。这样说的话,就是希望这些人永远消失。当然,在人背后使坏夺取某种东西的行为,以及非法得利的行为,都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但是那并不是出于正义感、道德观,或者社会秩序,而是羡慕别人做得好,羡慕别人能在法制之外获得这样那样的特权。只要有机会的话,也想行使一下那种不道德但诱人的特权,是包括我在内的所有普通人心里隐秘的愿望。
与道德观同时消失的还有感受悲伤的能力,现在很让人怀疑我们是否曾经拥有过那样的能力。悲伤?怜悯?能用来填饱肚子吗?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了。从由削尖了脑袋一心往上爬的社会世态、黑暗的现代政治史等等引起的悲剧,到村里饥饿的孩子、厌倦了人世而默默自杀的学生,以及被打死的无依无靠的小媳妇,这些个人和社会的不幸,令人悲伤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无论是小悲伤还是大悲伤,它们都会缠着我不放,把我折磨得遍体鳞伤。我为此思考良久,这些悲伤之所以无法得到解决,也许是因为谁都没能正视这些悲伤。
感受悲伤是非常痛苦的事,这是所有有感情的人皆知的事实。那些想要尽快从悲伤中逃出来的人,正是因为知道那份痛苦,才会拼命地逃走。但正是因为没有人正视,也因为人们不想悲伤,这份悲伤才变得更加强烈。实际上,悲伤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难道现在所有的一切,你都不觉得悲伤吗?
每次听到大人们批评二十多岁的孩子懒惰、没有欲望时,就会想起在自习室和图书馆里埋头苦读的朋友们。他们真的非常努力,一心想着学习,起早贪黑地为了各种资格证书,为了托福考试……他们曾经那么努力地学习,之后却被人骂,说他们不做事,光知道像胆小鬼一样学习。面对这样窘迫的现实,你难道不感到悲伤吗?
正是因为不想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也因为没有作为大韩民国上层5%之外的95%生活下去的自信,更因为没有马上可以做的事情,所以才必须从学习开始,睁大眼睛,一窝蜂地参加各种任用考试。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我们,在埋头苦读几年之后逐渐荒废。这难道不应该感到悲伤吗?
我们这些从事艺术工作的人,要有十年内连生活费都挣不到、把恋爱和结婚抛在一边的决心,更要在节假日全家团聚时做好迎接亲戚们“冷嘲热讽”的心理准备。
整天想着要能爬进那5%的话,就别无所求了。因此一点儿都不为自己想踩着别人的肩膀爬进那5%的阴险欲望而感到羞耻,也都不为自己的庸俗和势利感到惭愧。这难道不应该悲伤吗?
胜利者拿走了全部。获胜的人不管放什么厥词都可以,说谎不是罪,说了谎而处于挨骂的位置才是罪。如果你能继续往上爬的话,就什么罪过都没有了。
女人们被告知,如果不漂亮不苗条的话,就只能一个人孤独地生活;男人们被告知,像你这样无所事事的宅男是人生的失败者,会没办法结婚,孤独地老去;有孩子的父母则被告知,如果你的收入不能提高的话,你的孩子就会比不上别人,最终变成失败者。
第一部分 第9节:我们有悲伤的权利(2)
孩子们被培养成竞争的机器,把踩着别人往上爬当成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学生们必须密切关注社会的变化,恋爱的时候讲究投资,想着怎么用现有的资源占有尽可能上层的异性。这样的时代,这样的一代人如果不值得悲伤的话,还有什么可以悲伤的呢?
我也一样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能去死,更不能剃光了头躲进深山。不仅如此,以后也应该会继续去赚钱,为了活下去而继续奋斗。虽然装得很优雅,装得很鄙视那些俗不可耐的人,但当我发现每天挣钱糊口的地方的那种俗气已不知不觉地入侵了自己身体的时候,不禁打了个寒噤。我明白了,我无法置身事外,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俗人。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社会化,就是变成大人的过程。
但即便这样,我唯一不能抛弃的,是悲伤的权利,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对我而言,悲伤是能够进行微弱抵抗的唯一的手段。悲伤的权利是我可以行使的唯一的权利,是谁也无法夺走的、完整的权利。全社会都患上了该死的酷(cool)病。在这个悲伤的地方,身为下层的95%中的一员,想不被饿死的话,就只能努力地奔跑。即便如此,也请你留给自己一些悲伤的时间,因为这才是你真正拥有的东西。如果连悲伤的权利都无法行使的话,弱肉强食的游戏就会被认为是正常的了。
有句话说得好,“我们即使做不了人,也不要成为怪物”。如果连悲伤都看不到、都放弃的话,我们也许就会在瞬间变成怪物,变成不知道悲伤的怪物。我们,即使做不了人,也不要做怪物。
第一部分 第10节:遭到拒绝也能毫发无伤的办法
遭到拒绝也能
毫发无伤的办法
世界上有喜欢被拒绝的人吗?人们在生活中最不喜欢碰到的事情之一,就是被人拒绝。被男人甩了是拒绝,没有被公司录取也是拒绝……要在这么多的拒绝中坚持下来,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习惯被拒绝。下面是关于我在拒绝中坚持下来的故事。
经过两年的休学时间再重新复学的时候,我把档案放在了休学期间工作的公司。不是因为很爱那个公司,而是因为如果不拼命保住这可怜的饭碗的话,我的学费和生活费就会没有着落。于是,我把一周的课程安排在了三天里,没有课的日子就一天到晚待在公司里,即便有课的日子,上完课之后也会马上赶到公司。还好我在公司的工作是写剧本,所以不用天天坐班,工作进度也能勉强跟得上。但事情总是会有改变,突然有一天,穿了很久同一套衣服的公司,开始大刀阔斧地整改。
我们小组来了一位新的组长。他多少有点儿油腔滑调,喜欢女人,甚至有时候会对女职员动手动脚。他总认为我这个既不漂亮也不顺从、既不年轻也不文静的女孩子,每周只上三天整班,其余的时间必须在上完课之后才会奔过来,这样做既不符合商业道德,也不符合职业道德。
一段时间内,日子过得还算平静。某一天,我被某个男人在胳膊上咬了一口,又恰巧穿了短袖去上班。组长便油腔滑调地说:“哎哟,昨天晚上可够激烈的啊,留了这么深的牙印。”
我一听立马就火了,站起来冲他大发雷霆。结果我被公司劝退了。不过还算幸运,至少还能领到失业补助。
失业补助对我来说就像是久旱逢甘露,不由得感慨“祖国原来也在发展啊”。在每个月的指定日子里,我都会去就业安置中心领补助。但不能就这样耗着,必须每两周去中心一次,证明你正在进行求职工作才行。因为国家是不可能出钱让你吃喝玩乐的。
中心职员们的眼睛都瞪得大大的,仿佛在跟你说:“我绝对不会让你们舒舒服服地坐在那里领着公家的钱玩的。”把通过电子邮件求职的证据打印出来拿过去,他们会用鹰一样的目光仔细确认,让你绝对不敢用虚假的材料去糊弄他们。稍有疑问,他们就会用公务员特有的死板语气细细盘问:“这是什么啊?那是什么啊?”虽然很想发作,但只能咽下去,告诉自己“先忍忍,钱哪有这么容易到手的”。旁边窗口,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妈正在说明自己的求职经历。职员大声地呵斥:“我怎么知道你有没有去申请、有没有去求职啊?如果你真的去面试过的话,难道不能让他们给你盖个章,证明一下吗?”大妈用颤抖的声音解释着,不是还没找到工作嘛,谁还能在面试的时候让人家给盖章啊。
“那你就应该问问负责人的名字,或者问他要张名片。”女职员就像老师一样大声地训斥,看她的年纪不过只比我大个三四岁,而那个大妈看上去比我的母亲还要大两三岁。如果可以的话,我真想冲上去破口大骂:“猫抓老鼠都要比这慈悲得多!”不过这好像既不是大妈的错,也不是女职员的错。即使在这里大动肝火,也不会有任何效用。最要紧的是拿到可以存入账户里的那几十万韩币,我只能闭嘴不言,拖着沉重的步伐离开。到职业安置中心去领补助的那些日子,永远是那么苦不堪言。
几天之后,失业补助就会存入账户里。怀着“庆祝一下”的想法,拨出5000韩币,去超市买几瓶啤酒喝。当时我还在上学,但又不想总去就业安置中心领救济金,所以只能更加卖力地找工作。可由于年纪尚小,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找到愿意雇我的人非常困难。发了几百封的求职信,只获得了几个面试机会,而接下来的又是一次又一次的拒绝。
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拒绝,似乎听到这个世界在试图告诉我:我们不需要你,这里不需要你……我越来越没有自信,我的心就像被抽干了一样,缩成了一团。后来好不容易和一家公司签了临时合同,工资没几分钱却足足过了四五个月才支付给我。
不管我经历了什么,结论是大家都还活着。曾经把我送到就业安置中心的那个公司依旧在经营,公司里的同事们也都活得很好,就业安置中心的职员们应该也还都活着。我在内心祈祷:用颤抖的声音询问怎么能让人盖章的大妈要是还活着就好了,而剥削我们生活的人要是都死了就更好了。但是对于活生生的生命而言,这么说本身就是一种罪过。
从几年前开始,我看开了很多,也学会了如何对抗贫穷。这全都归功于在就业安置中心进进出出的几个月以及面试官无情的拒绝。这无数次的、让我受到很大伤害的、出了很多丑的拒绝汇集起来,变成了我的财富,使我勇敢地站立起来,敢于面对任何的伤害。可以说,我是在无意之间,接受了拒绝的严酷训练。这是就业安置中心提供给我的唯一的“安定”。
即使有人讨厌我、骂我,我一事无成都没有关系。因为我已经经历了足够多的拒绝,几十次,甚至上百次,它们足以满满地支撑着我。虽然当时我非常讨厌拒绝,但是它们却保护了我,教我学会了坚韧,这就是把拒绝生活化的效果。
所以,遭到拒绝并不一定是坏事,不必过于伤心。反正生活中,拒绝之类的事情总是无法避免的。这次被拒绝的话,下次一定能对拒绝嗤之以鼻。哼,又被拒了?来吧,我不怕,因为我是把拒绝生活化的人。
第一部分 第11节:对男人不必太酷(1)
对男人不必太酷
现在,谁都不会怀疑“酷”就是“帅”。我曾经为了想装得酷一点儿或者帅一点儿,痛苦了好几天,但最后还是没能“酷”起来。现在有太多人觉得只有“酷”了才好,以至于我一听到这个字眼就打不起精神。事实上,主张酷东西就是好东西,并因此得到好处的,是那些不负责任、成天只想着花花世界的“君子”;而因此受到伤害的,是那些容易为人际关系而受伤的“小人”。
在恋爱或者性爱中,“酷”也变成了大势所趋,似乎只有擅长信口雌黄的人才叫酷。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觉得“酷”就是帅。总觉得应该表现得酷一些,让自己看起来帅一点儿或者有品位一点儿,却不知道怎样装扮才叫酷,总是盲目地按人们说的去做,感觉却像穿了不合身的衣服一样不舒服。还总有人笑我“你为什么一点儿都不酷啊”,这更加激怒了我的内心,大喝一声“我也是酷女孩”,并努力尝试各种改变。后来才知道,他们所说的“变酷”,其实就是在说“别来烦我”,或者“别惹人烦”。
我最后的结论是,一旦怎么怎么“酷”的话头开始出现,千万不要回头,立刻全速逃离现场才是上策。因为只有狠毒的人才可以酷,而心地善良的人不但不容易变酷,即便勉强酷酷地恋爱、酷酷地做爱,也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所以,只有在感情关系中处于优势的一方才可以酷,只有游刃有余的一方才可以酷。
也就是说,在恋爱关系中可以酷的一方,是爱得不那么深,对爱情不怎么关心、不怎么珍惜的一方。因此,责备在恋爱或性爱关系中不酷的一方,是非常卑鄙的事情。那其实就像是在夸耀:“我比你受到的伤害小耶!”“酷”这个字眼一旦出现,其实就是使用这个词的当事人在说“别跟我纠缠”,或者“拜托你别来烦我”。其用法可以解读如下:
·酷一点嘛。=我讨厌死你了。
·我好失望,我还以为你很酷呢。=以为你不黏人才钓你的。失算啊失算!
·让我们爱得酷一点。=我只做爱,所以忘了接吻和前戏吧。
·我们分手得酷一点吧。=不要纠缠我,你这个贱人。
“酷”虽然有这么多罪名,但这个字眼用得最恶劣的,主要是在男人怂恿女人和自己上床的时候。不仅如此,在怂恿女人和自己睡觉之外,有时大发雷霆说“为什么不愿意和我睡啊”也很有用。在写给女人们的礼仪书和励志书中,经常有“男人需要什么的时候都很理直气壮地提出来,你也应该这么做”之类的内容。即便是向来不相信自我启发书这类东西的我,这种时候也不得不佩服这些书的洞察力。
男人们在提要求的时候真的很理直气壮。当他们发火说“为什么不和我睡觉”时,他们的愤怒看上去是那么理直气壮,超越了正当,恍恍然近乎某种神圣,以至于会让女人们不由得心生愧疚——难道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吗?由于大部分女人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我检讨的习惯,如果长时间面对这种愤怒的话,即便是我,也会感到一种莫名的负罪感。
我们常常会追问男人们:“怎么?难道我给了你什么错觉,让你觉得我好像要给你什么东西而没有给你吗?我一直在给你我会陪你睡觉的期望吗?”而男人们会理直气壮地回答:“我还以为你是个很酷的女孩,真是太让人失望了!”
第一部分 第12节:对男人不必太酷(2)
直截了当地说“我们一起睡觉吧”的男人反而显得更可爱一些。而那些一边想着一起睡觉,一边唠叨怎么酷怎么酷的男人,是多么的无耻和卑鄙啊……应该没有男人会比他们更“酷”了。他们的理论是这样的:
·今天晚上让我们一起酷一下吧。=明天早上别缠着我。
·我还以为你是个酷女孩,没想到你这么保守。=我还以为你不用像其他女人一样要哄要骗才能上床呢……
就像如果女人带着“今晚就OK”的暧昧眼神抚摩男人的大腿内侧,或者用火热的嘴唇贴上来的时候,任何男人都会有所期待一样,只要看到很酷的、很开放的女人,男人们就会充满遐想。就像有位朋友的妈妈说的那样:“所谓女权主义,就是男人不仅不想努力赚钱照顾妻儿,还希望女人也出去工作,同时帮他做饭,帮他养孩子,而男人对此只表示深切的同情而已。”同样,对于某些男人来说,所谓“进步”和“开放”,就是“在我面前把腿张开”。
当男人不给自己打电话的时候,与觉得“那个男人从一开始就不够关心我”或者“不够爱我”相比,女人们更愿意相信“那个男人也许太忙了”“也许是把手机弄丢了”“也许是不小心把我的号码删了”“刚要打电话的时候被恐怖组织劫持了”等等借口。同样,当我们没有爽快地同意和他睡觉时,男人们则更愿意批评我们不够酷。他们从来不会去怀疑或者反省是不是自己不够优秀,抑或是不是自己性方面的魅力不足。
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形,唯一的方法是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认识还没多久”“我们相互还不了解”等等矜持的说法,会让男人们觉得你是在半推半就。他们会说:“那好,你还想了解什么,现在就问吧。”这一瞬间,你的拒绝就变得毫无效果。对于那些你不想和他睡觉的男人,要想避免稀里糊涂的一夜情之类的糗事,就要学会断然拒绝。如果每次都用“我就是不酷,那又怎样”之类的略带挑衅的话胡乱对付,会让那些男人们觉得女人们就吃这一套,从而继续用这一套来对付别的女人。所以,就当是为了所有女人着想,如果再有男人用“干吗,一点儿都不酷”之类的话来怂恿你的时候,不愿意的话就要果断地说不。“我酷不酷与你无关,反正我对你没兴趣。”
虽然以前的我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会不知所措,但现在的我会觉得好笑。你真以为人家喜欢黏着你吗……以前是懦弱的少女,这句话似乎很难说出口,但现在我能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
如果你太善良,经常觉得说不出口的话,请你现在就跟着我说:“我想不想变酷与你无关,请你不要干涉。觉得不爽的话,就去超市买瓶大容量的提升魅力的饮料喝吧。”
第二部分 第13节:直面从家人那里受到的伤害
直面从家人
那里受到的伤害
现在为止,我经历的最平常也是最痛苦的事情之一,就是和父母之间的矛盾了。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没有大碍,却和体罚一样严重。即使想去什么地方抱怨一下,也很少有人会相信小孩子的话,因此愈加倍感无奈。而且由于父母的职业多少有些特殊(非常慈爱的牧师和师母),即使向别人抱怨,也根本无人理会。
从小在挨打中长大,在“连家人都无法理解自己”的绝望感中,在自己最亲近的人的责骂和暴力中,我对自己变得非常冷淡。对自己所受的痛苦一笑置之,装成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
我故意不去想自己的痛苦,就像逃避别人的事情一样逃避自己的事情,只是为了让自己在短时间内感觉不到痛苦。但是从长期来看,这会让你慢慢无法接受爱自己、照顾自己的行为。不仅如此,在和家人之外的其他人相处时,也会觉得很困难。从家人那里都得不到理解、也得不到爱的自卑感,让我非常渴望从别的地方得到爱。
从结果来看,这是错误的。因为这让我变成了爱的饥民。只要有人稍微对我表示出爱意或者关心的话,我就会不可抑制地尊敬他、爱他和信任他,往往让对方感到莫名的惶恐。回头再看,我是希望从别人那里获得认可,告诉自己我也是值得爱、值得关心的人。其实,那些东西并不需要刻意去获得,因为那是我与生俱来的权利,可惜那时的我并不知道这一点。在面对我莫名其妙的暴风骤雨般的感情攻势下,很多人都选择了躲开,这让我感到绝望、挫败,甚至让我更加讨厌和憎恶自己。我就是这样,惆怅地渴求和希望有人给我父母不能给我的爱,因此经常把周围的人弄得很烦。
除了常识上的体罚之外,我和父母之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过于生疏,形同路人。比如我父亲,他长期阅读《朝鲜日报》,支持李明博,支持依恋(E-land)经营层,还认为普吉岛海啸是上帝对膜拜者的惩罚,而我却难以认同。当发觉本应同舟共济的家人难以沟通时,我整个人都要崩溃了。如果可以的话,我宁愿把自己当成是领养的孩子,可相像的五官最终使这个幻想也灰飞烟灭了。
所有人都像年糕一样一团和气的平和家庭,一定会锻造出一位默默忍受的弱者。而那个弱者,即便在想要表达自己意愿的时候,都会感到沉重的负罪感。事实上,只要他躲在角落不说话,这个共同体的和平就可以维系,甚至他的死亡都不会带来什么波澜。我也曾经有过类似的想法。但后来我想通了,人死不能复生,况且用一个人的死亡维系的和平,可以算得上真正的和平吗?
就这样痛苦着、痛苦着,突然有一天我明白了:我们只不过是乘坐同一条船的人而已。与陌路人唯一不同的,就是我们的血缘关系。即便如此,也没有任何条文要求有血缘关系就必须想法一致。
这样想过之后,我的心情豁然开朗了。我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利,可是有选择兴趣爱好的权利,和别人意见不一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比起其他人,家人造成的伤害要深得多。就像我熟悉的朋友说的话,要比不熟悉的朋友更让我感到刺疼一样,家人是给我造成伤害最深的人。在这个忙碌的世界上,我能去的地方只有自己小小的家。虽然它是心灵的港湾,可有时候它却成为禁锢的地狱。
家人造成的伤害之所以会更疼,是因为他们很了解你。没错。家人在我出生之前就很了解我,知道我喜欢什么,知道我为什么而快乐;也知道我最不喜欢什么,最为什么伤感。换句话说,如果他们非要伤害你的话,你是无力逃离的。因此,被家人伤害的时候,无疑是最痛苦的。不过因家人而受到伤害的时候,千万不要过分伤心。因为他们在打你的时候,也会是最痛的。
家人是“命中注定”的。和父母闹矛盾并不完全是你的错。如果因此而自责、抱有负罪感的话,才是大错特错。那些负罪感不会让你的性格变好,更不会让你和家人的关系和谐起来,只会一点点地吞噬你的心,不停地在内心制造冲突来折磨你和你的家人。
世界上有些事情并不是努力就能做到的,就有真的对不上胃口的家人。能爱你自己的,只有你自己。能一直爱你、守护你的,也只有你自己。
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发挥自己的力量,让以家人为首的其他人无法伤害到我们。千万不要有负罪感,也不要被悲伤打败。即使家人不能给你充分的爱,你也要爱自己。只要这样就可以了。
第二部分 第14节:你也梦想得到“自私”的美吗?(1)
长得不好看也没关系
你也梦想得到“自私”的美吗?
从某个角度看,过去的生活比现在惬意多了。漂亮的孩子只要漂亮就行,学习好的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善良的孩子只要善良就行。但现在时代不同了。漂亮的孩子不仅要学习好,还要很善良,当然,也应该有好的家世。
苗条也一样。过去只要像姜修智(演员名)一样瘦得像树枝一样就好了,最近却越来越不像话,要求女性不断地追求极限。
要求腰、腿和脖子必须要苗条到仿佛随时会折断,而屁股和胸则要丰满,光体积大不行,还需要“坚挺”!虽然不知道人类的肉身能不能按部位增减,但要求就是这样的。
当然,不是说瘦了就行了。大家都说现在是靠身材吃饭的年代,在瘦得仿佛要折断的同时,还要维持17岁的结实和弹性,以显示自己的健康美。不知道通过节食瘦成麻秆的人,怎么还能保持健康、结实和活力。但请你把嘴闭上,让你做就去做。
他们首先会告诉你女人一生都必须进行自我管理,追求美貌的道路是没有终点的。但当你说“明白了!记住了”,然后准备在通往美貌的道路上像短跑运动员一样飞速奔跑时,他们就又会说“对不起,这其实是有条件的”,然后又给你开出一大堆的资格条件。到底要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变得美丽呢?
最近流行的趋势是“线条”。除了曾经引发热潮的S线条之外,还有很多的线条。该凸的地方凸,该翘的地方翘,身体要有曲线。但不是大写的S,而是要以苗条纤细的身体为基础,形成小写的s才行。如果失败的话,就会被人嘲笑为死板的I线条,或者为男人所唾弃的假S线条,即Sorry线条。
如果觉得只要把侧影变成S就行了的话,那你就失算了。还远得很呢!象征女性美的锁骨的T线条也是不能遗漏的管理对象和魅力点数,但是光靠强调纤细的T线条是不能获得赞美的,还必须拥有结实、完美而又柔和的曲线的限量版——U线条,才能称得上有魅力。这样就安心了吗?不好意思。如果穿后背开得很深的衣服露出一道道赘肉的话,就要扣分!必须没有一点儿赘肉,皮肤紧致才算是U线条。此外还必须保持结实坚挺的臀部,这都是不能漏掉的两条U线条。
从胸部开始,经过了背部,然后再回到身体的前半部分,作为好身材象征的腹部正在等着你。如果结实的腹肌也构成了Y线条的话,身材必须具备的美德算是大致有了。但这样就满足了的话,还是拿不到美女的资格证书。因为真正的线条美女还必须管理脸上的线条。曾经被大众青睐的大玉盘脸早已成了永久的历史,如今,只有消瘦得可以戳死人的下巴才可以称得上美女,于是尖下巴形成的V线条,成了女人们纷纷追逐的目标。
还有一条不是必须拥有,而是必须回避的W线条。那是八字皱纹和低垂的脸颊组成的线条。也有人说比S线条更美的是D线条,但这只适用于怀孕的女性。准确的说是只适用于怀孕之后,手脚上没有任何赘肉,只有肚子突起的女性。我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到,但世界上的确存在这样的女性,她们比单纯的S线条更受人们的称颂。不过,人的要求总是那么苛刻,只有确认她们在生产完之后的几秒钟内,便重新恢复为怀孕之前的S线条后,才能获此殊荣。
第二部分 第15节:你也梦想得到“自私”的美吗?(2)
所有这些“线条”的共同点是它们是给别人看的,是为别人准备的线条。最近大有燎原之势的流行语为“善良的身材”,要让自己的身体对自己善良的话,极为简单,只要不生病、吃得下饭、没什么毛病就可以了,但为了让别人看起来觉得善良的话,需要历经磨难。只有在拥有了之前所说的所有线条之后,才会被称赞为“善良的身材”。现在,美貌已不再是单纯的美丽,美貌本身也有和“善良”等同的价值。
S线条的核心是把手叉在腰间,高高地挺起胸脯,然后尽可能地翘起屁股,摆个POSE站在那里,以此来显示自己的身体曲线,让别人的视线变成S型。只有这种用不自然的姿势制造出来的S取悦到别人的时候,我的身体才具有了“善良”的价值。在给他们带来快感之后,他们才会说:“你的身材真善良。”也就是说,别人瞧不上的身材就不是善良的。
和“善良”的语感差别很大、但也同样流行的另一字眼是“自私的”。站在一群人中,你很引人注目,脸小,腿长,抑或拥有独特的美感,这时,你的美就是“自私的”。
但在单个人的照片中,即便是天仙美貌也不能称之为自私的。因为自私美的存在,必须要有绿叶的映衬,而且那些绿叶大部分都拥有“绿叶型”的容貌。这里所谓的“绿叶型”容貌,是指会放大别人的美的容貌。和绿叶本来的美好含义不同,在这里近乎于嘲弄的侮辱,指可以用来掩盖别人短处的有缺陷的容貌。
谁也不愿意成为绿叶。这就激发了所有女人在希望拥有善良身材的同时,也拥有自私外貌的欲望。想要同时拥有可以给人以视觉上快感的善良身材,以及会把周围人一下子映衬得黯淡无光的自私容貌,是多么困难啊。“身材真善良”这句话是多么可恶,“自私的美”又是多么的荒唐。
美丽的本质不是荒唐和冷漠,难道不是吗?在没有绿叶就无法对自己的美放心的社会里,以及无法从他人的视线中得到“你真善良”的认可就无法认可自己的美的时代里,没有了浪漫,只有虚弱和阴冷。我们必须好好想想真正的美到底是什么?因为不管怎么说,要装下我们的美和苦恼,44号(比S更小的尺码)的空间实在是太狭小了。
第二部分 第16节:不要讨厌自己的身体
不要讨厌自己的身体
你爱自己的身体吗?很遗憾,我曾经不爱。就讨厌自己身体的经验而言,我自信不会输给任何人。小时候我并不胖,可过了青春期之后,一下子堆积了接近20公斤的脂肪。每次看镜子我都会想:
这个浑身都是肥肉的家伙到底是谁啊?这些脂肪又是谁的呢?
事实证明,这个长满肥肉的身体是我的,这些脂肪也全是我的。但是对于这个事实,对于“发胖了”这短短的一句话,我却惊慌失措,甚至以为天下大乱了,总觉得不应该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发生了。
但我浑身的肥肉,就像是过年时赖着不走的穷亲戚一样,根本没有打算离开我的身体。大人们常说上了大学就会瘦下来,谈恋爱也会瘦下来。后来我发现这只不过是骗青春期孩子的伎俩而已。于是咬紧牙关,试着减掉8公斤、10公斤、15公斤……进行了各种扫荡战、局部战和游击战。但是在所有的战斗中,我都以失败告终。
如果垂死挣扎的话,敌人会慢慢退缩。但只要稍一松懈,他们就会瞬间卷土重来,意气风发地插上胜利的旗帜。这场消耗战一直打了10年,我也逐渐习惯了被人当做胖女孩。但最不能习惯的,是自己逐渐习惯了接受这种待遇。这种矛盾的心情,使我把面前镜子里的一块块肉都当成了仇人。
像很多女孩一样,我也曾经用整形外科医生或者不允许有一两误差的肉店老板那样,用锋利的眼神审视着镜子里的我,判断哪块肉是应该从我身体上削掉、减掉和切掉的。每天盯着镜子,做着无法实现的梦。这里要是这样就好了,这里稍微再长一点儿,那里稍微再瘦一点儿……当然,世界上有很多女孩有躺到冰冷手术台上的勇气,也有把自己送上手术台的经济实力。不过,这不包括我。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看到突出的肥肉时,像无情的警察一样开始寻找罪犯。
是因为前天口渴喝了一杯啤酒吗?还是因为昨天睡前吃了饼干、方便面?为什么例假之前总能闻到比萨和咖啡店蛋糕的香味?而我的胃又怎么能拒绝烤鸡和鱼子汤呢?
搜索工作结束之后,就开始进行自我批判,为了防止以后重犯,还一本正经地宣誓,表决心。不过全是三分钟热度。
我自己既是被关起来的罪犯,也是关人的看守;既是犯罪的罪人,也是量刑的法官;既是犯罪的现行犯,也是将其当场逮捕的警察,因此永远也无法从监狱、审判所和犯罪现场逃脱。我独自坐在监狱里,冥思苦想却找不到答案。问题就那一个:“我为什么会这样?”答案非常简单。无法从监狱中逃离的原因是我把自己关进了监狱。
当然,也有很多卑鄙的人说这么粗的腿穿裙子是犯罪,或毫不留情地问我为什么会长这么多肉,但我无法责怪他们。因为把我推进牢房,喀嚓一声把门锁上的罪魁祸首,正是我自己。
我在不知道和谁战斗的情况下一直冲锋,后来才发现,原来是在和自己战斗!没错,我很讨厌自己的身体。生下来之后,我从没有如此讨厌过一样东西。事实上,越是讨厌自己的脂肪,我就越受伤、越脆弱,而这个罪魁祸首不是别人,恰恰是我自己。
明白这一事实,缘于一件小事。我大大咧咧地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有个同事突然走了过来,看到了我的肚子。当时我窝在那里,穿着一件丝薄的棉质上衣,肚子上的缺点全部都显现了出来。他看着我的肚子,夸张地做了一个惊讶的表情。
那一瞬间,我再也忍不住了,向他发了火。那是我头一次没有讨厌我的脂肪,而是讨厌指出这一点并批判的人。而大部分时候,我只会和那样的人道歉,说不好意思,又长胖了。
我的肚子、我的手臂、我的大腿、我的身体到底做错了什么啊?我的身体到底犯了什么罪啊?
我真的很同情我的肉和我的身体。之前我一直鄙视它们,觉得它们毁了我真实的面目,把苗条漂亮的线条关了起来。我一直努力地拼命摆脱丑陋的它们,以至于我的身体痛苦了很久很久,尽管它没有犯任何错误。
突然一天,我怒了,就像善良、愚钝、默默守护子女的母老虎一样,一下子有了保护自己身体的勇气。“到底善良有什么错呢?”这默默地忍受所有委屈、言听计从的善良身体,到底犯了什么罪,我要像对待杀父仇人一样地虐待她呢?
下一页 尾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