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02 不是尽力是一定要做到

_6 九把刀 (当代)
全场骚动,许信良也怔住了。
紧握着麦克风,似乎是下定了决心才开口:“我相信,天命一定在我!”
他如此强调,但沈痛的语气已经泄漏了太多。
那一天我有点了解到,“当总统”对一个从政者可以有多重要。
投票揭晓那晚,我们一群死党聚在国中老师家开同学会,顺便看开票。
到了很晚局势才明朗,陈水扁终于在两蓝互歼下脱颖而出,在铺天盖地的瓦斯汽笛声中发表了当选演说,场面感人。
好友勃起不置可否:“告诉你,军方不会听陈水扁的话的!”
我嗑瓜子:“你投谁?”
“许信良啊。”勃起毫不迟疑。
“那军方就会听许信良的话吗?”我吐槽。
勃起楞了一下,然后笑了出来:“……不会。”
我们这群死党毕竟太熟了,大概是我认识的人里面,极少数不会因选票倾向不同而尴尬起来的异类。
对于政治上的选择,每个人都有理由,却也都不是理由。观点常常不是自己经过思考形塑得来的,而是电子媒体给的、都是像我这种写在报纸上让你看的文章慢慢影响而形成的。
你要接受哪一种媒体那一篇文章影响,没有意外,其实都是喜好问题,而大家都喜欢将自己的喜好扩大想象成全民一致的需求。
我读社会学,了解什么是民粹,什么是集体意识,什么是操弄,什么是韦伯口中的领袖魅力。擅长感动人民的政治,几乎动摇不到我。
所以我永远记得政治唯一触动我的那一刻。
那是全开的报页上,陈致中单手在地上做伏地挺身的照片。
“那几个人都没有当过总统,谁都不知道哪一个当最好。”我告诉当时的女朋友,说:“所以我要选一个跟我们最接近的人。”
选后,一份头条印了“台湾之子”的报纸,我收藏了好多年。
两千年的政党轮替,也是许多人人生里峰回路转的起点。
陈水扁上台。王建民在小联盟短期1A投出第一个球。我开始写小说。
至今第八年。
陈水扁挥挥衣袖,留下一堆囧脸下台了。
王建民用九十四哩的伸卡球,打破亚洲球员纪录神速拿下第五十胜。
我写了四十一本书,还不要脸地硬要把自己跟王建民写在一起。
总统有任期,投球跟写作却没有任期。
那一份收藏多年的报纸,也不知不觉不晓得跑到哪里去了。
写了八年的小说,除了书从卖得哭八烂到小有成绩外,什么也没改变。
真正搞创作的人都很自我,我一直觉得单纯的自己跟复杂的政治扯不了关系。
不过陨石要砸下来你要撑伞也没用。
这次大选前,有点熟又不太熟的卡神打电话问我,想不想跟谢长廷吃饭。
“想啊,当然想啊,总统候选人耶!”我直率起来连我自己都会怕啊。
“那我就安排一下啰,到时候你可以问他很多尖锐的问题。”
“可是我不想被媒体知道耶,我只想去吃饭跟聊天。”我就是这样。
“放心啦,当天完全就是一场秘密饭局,不会通知任何媒体啦!”卡神保证。
一挂上电话,我立刻笑倒家里沙发上。
当时我即将出版一本新书“绿色的马”,书名取自五年前我写的一篇同名小说,当时写的时候完全没想太多,五年后却意外地发现这篇小说的命名有非常浓厚的政治气息。
有绿,有马,掺在一起就变成了绿色的马。
“人生没有意外。”摘自我自己。
对!人生绝对没有意外,书名既然长成这个模样,不趁机大开政治的玩笑就太浪费了。我计划想请两政党的总统候选人帮我写序,更反常地立刻打电话给出版社编辑。
“这样好吗?”出版社编辑很吃惊:“你要不要再考虑一下,毕竟……”
我想得很清楚:“哈哈,我知道你在犹豫什么,政治表态当然很无聊啦,这件事好玩最重要,所以这次邀序的唯一条件就是,非得两个参选人都写不可。如果我只找谢长廷,那我就被打成绿的。如果只有马英九写序,那我就蓝到翻不了身。”
“如果真的可以两个人都写的话,那就冲一下!”编辑终于也被我说服。
“我下个礼拜会跟谢长廷吃到饭,我会亲自向他邀序,所以你们只要帮我找马英九那边的管道就可以了。”我已经开始想象那样的画面。
总之就这么说定。
到了吃饭当天,我带了女友小内,刚看完电影的两个人完全就是要去约会续摊的心情。
卡神说,除了一直强调自己心跳很慢的林义杰,一起吃饭的还有以“行为非常不正经”著称的遛鸟达人李昆霖,所以我很放心这不会是一场无聊的饭局。
不过,有个问题。
出版社在这一个礼拜来,都没办法摸进马英九的七步之内。
吃饭前,我去高级厕所大便的时候,我还蹲在马桶上在打电话给出版社紧急确认:“真的没办法找到马英九那边吗?应该总是有管道的吧?什么?太赶了一时找不到?唉,我等一下就要跟谢长廷吃饭了耶,如果我先跟他邀序了,万一马英九还是找不到怎么办?对啊!如果谢长廷答应了也写了,我总不能跟他说,由于我找不到马英九,所以你这篇我没办法用吧!那样我就超没品的啊!唉,好吧,也只好这样了。”
我很沮丧地回到座位,饭局里我便提也没提过邀序的事。
不过满脸疲惫、声音沙哑的谢长廷一坐下,竟然主动说他最近看了我的小说“杀手,流离寻岸的花”,吼,害我兴起投给他的冲动。
“很好看吼!”我高兴起来,连我自己都会害怕啊。
“很好看,写的很感人。”谢长廷微笑:“不过铁块最后很可怜。”
上菜了,当然都是好料,我面目狰狞地夹了一大堆生鱼片。
平常我们这种贱民哪有机会跟总统参选人吃饭,坐在谢长廷正旁边的李昆霖竟然没种地发抖,他说:“你看我,紧张到夹菜的手都会抖。”
谢长廷立刻响应:“除非你是要刺杀我,要不然干嘛紧张呢?”
大家笑一笑就都变得带种多了。
我一边忍住继续垄断生鱼片的冲动,一边问:“院长,大家都说陈水扁跟你私下不合,是真的还是假的啊?”
大家都吓了一跳,但谢长廷大概对这个问题免疫了,立刻说:“政治人物好比天上的星星,同一星座的星星看起来很近,其实距离都是好几万光年。”
妙答后,又认真地说了一些他们之间相处的小故事。
我再接再厉:“那你对王世坚跳海有什么看法?”
“……”谢长廷倒是楞了一下,才幽幽说:“我希望那些新闻快点过去,我比较好打选战。”
大家都笑翻了。
大家轮流发问,越来越敢,比如陈进兴事件、李远哲被送猪头事件、谢长廷被换下行政院院长职位等等,让谢长廷的筷子几乎没夹过什么东西。
不过我也有些正经的事想要说。
“我觉得,只要施政就一定会犯错,不可能每一个政策都是对的,但从来没有一个政治人物勇于道歉,只会讲一些遮遮掩掩的话打混过去。谢院长,你也一定有犯错,如果你可以当第一个道歉的政治人物,一定会有正面的影响力。”
“你说的很好,但现在的媒体不会给你公平的机会。如果我很认真地道歉,标题一定会放大:谢长廷终于认错。其它的部份人民就会忽略,也不会去关心我的解释。”
饭局结束,我们这些贱民忙着拍照后,谢长廷微笑走进电梯。
门关上。
“民调差那么多,谢院长觉得自己最后可以选上吗?”我问谢的幕僚。
“他很有信心,认为最后一定能够逆转。”幕僚说着说着,叹了口气:“不过他这方面的运气一直不好。很歹命。”
这一声轻轻的叹气,让饭局的尾巴有点落寞的滋味。
跟谢长廷私下吃饭、乱问问题真的是很有趣的经验,在总统大选期间如果我在网志上像现在这么描写饭局,所有的绿帽子都会如雨下戴到我头上,于是我便绝口不提。
选后送帽子的人少了,懂幽默的人多了,我才想将好玩的经历写出来。
事实上我也想跟马英九吃个饭,看看他会怎么回答我的问题,不过没人邀我也没办法。毕竟没跟马英九吃一顿,导致最后“绿色的马”只好由我自己挥刀写序,非常遗憾!
不过我这么轻松旁观政治、反过来消费政治,很多人一定不以为然。
对很多人来说,饭可以不吃,但颜色却绝对不可以选错。
台湾的人民,长期被各种层次很低的政治气氛催眠成“如果台湾不是由我们来执政,你的生活就会彻底完蛋”下的信仰者。
但为什么你要傻傻相信你的生活不依赖他们的领导,就会开始糟糕呢?理想的状况应该是,人民培养出自己的、剥夺不走的竞争力,并相信不管由谁来执政,自己与家人都能安好地活下去。
八年前,有多少人抱持着忍耐的心态,想象着“如果不是这个人当总统,我的生活一定可以过得更好”,然后自告奋勇卧薪尝胆。
到了四年前的三月二十日晚上,当这些人赫然发现他们还要这样再忍受四年,只能陷入更巨大的痛苦,别无选择只好继续卧薪尝胆。
这不是那些人自找麻烦,是两种大政党连手种下了整座山的恐惧。不厌其烦帮助你讨厌对方,是蓝绿政客最大的乐趣。
现在,政党又轮替了。
度烂八年的人包下所有的餐厅庆祝,换了一批人“预备承受”痛苦的生活。
何必?
一个月前在台北,我遇过一个聪明的出租车司机。
他老神在在说,他从不真正表态,有荣民老杯杯上车他就跟着骂民进党混蛋搞台独,有台客上车他就干剿国民党挡法案挡预算,为的就是看看能不能在对方下车时,听到一句:“不用找了!”
我想,出租车司机选择了属于他的快乐、跟生存之道。
八年了,蓝绿双方的信徒们唯一共同的偏好,其实不是对经济成长的见解,而是王建民的胜投数。但从不表态的王建民拥有台湾人最强韧的憨直,你问他蓝绿,他一定会说:“我一球一球投……一球一球投!”
感谢王建民真的一球一球投下去,终究还是让我们有了美好的共识与期待。
20【Elle专栏】在校门口挥挥手的妳
我服替代役,选的是文化役的役别,专训时在台中汉翔基地。
小区实作是很重要的课程,六十人分成六个小队,每一个小队都得在台中挑选小区时作的区域。期末成绩将很大程度决定我们将来要去哪个县市服役。
在我精心图谋下,我所属的第六小队选了沙鹿地区,一个礼拜至少有两天会从专训基地发游览车,途中会经过小内就读的静宜大学校门口。去一次,回的时候一次。
我光只是坐在车上瞥眼静宜校门,就觉得很温馨,那可是我常常接送小内上下课的地方,有好多回忆。要知道,男人在当兵的时候总是活在跟女孩有关的一切里,才能过得舒坦。
有天早上,刚上车,我照常打电话给小内:“我们要出发啰!大概再过半小时就会经过校门口了。”
小内很兴奋:“好!等我一下!”
我知道她要做什么,也很期待。
经过静宜门口时,果然看见小内站在树下,又叫又跳又挥手地,拿着手机:“把逼,你是红色的那辆游览车吗!有看到我吗!有看到我吗!”
我的脸贴着玻璃,像个猪头:“有的有的!鼻鼻好可爱喔!谢谢妳!”
“可是把逼我没看见你!你在哪啊!”小内急得快哭了。
“啊!我们已经开过去了!”我看着变成一个小黑点的小内,好感动。
跑来校门口站岗对小内来说可不容易,我们匆匆见了一眼瞬间后,她又得快跑过半个山坡,赶回教室上课。
“对不起,要妳跑这一趟。”
“我很高兴,真的。”
这种事多作几次后,同梯的都发现了。经过静宜校门口时,大家都凑热闹地贴在右侧玻璃上,发出哇啊、吼呦、那就是九把刀的女朋友喔、什么意思嘛、哪有这么闪的、教官九把刀犯规啦!等等的不平哀号。
每次见完小内,我就满足地全身脱力,可以回忆一整天。
不,不只一整天。有些画面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这就是了。
后来有一次,小内神秘兮兮地,要我在游览车经过门口时务必提醒她,她有个小惊喜要给我看。我猜是穿得特别辣之类的。
“快到啰快到啰!快到红绿灯啰!”我贴着玻璃。一群同梯也贴着玻璃。
“总共有两台啊,一台红的一台绿的,到底是哪一台啊!”她好急。
“啊?是吗?我不知道耶,我坐在车上我没办法看到颜色啊!”我倒是不紧张,笑说:“我们快接近了喔!妳在哪里啊?我坐在最前面的位置挥手喔!”
“我不知道是哪一台啦!快点跟我说!”
就在这一瞬间,我拿起手机拍下小内等待我的经典画面,同梯也羡慕地欢呼。
可是,我没看到小内的惊喜啊?
“你怎么没跟我说你经过了!”小内开始生气,不,简直是暴跳如雷。
“啊?我有说了啊!我还拍下妳了耶,今天很漂亮喔!”我安慰她。
“可是……可是……”小内快哭了,又很生气:“你没跟我说是哪一台!”
“有那么严重吗?就说是两台中的一台了啊。”
起先我很不能理解,觉得她在无理取闹,搞不懂她到底在不爽什么、安慰她又一点效果也没有,原本很高兴的我一点也不晓得自己错在哪里。
搞到后来,两个人竟然吵起来了。
后来我才知道,小内前晚熬夜用亮片纸剪了一个红色爱心,贴在一把雨伞上面。打算等我游览车经过,便笑嘻嘻打开伞旋转爱心,让我爱她。
小内就是这样,想要让我开心的计划落了空,就转生气,觉得一切都不值得。
我又道歉又哄地,忙了大半天还是听到她在电话那头发狂。
“反正是你不好!”
“好啦好啦,是我不好!”
“真的就是你不好嘛!”
好像真的是我不好吼!
---------
话说elle杂志从七月份开始,已经没有我的专栏啰!
因为合约到期了。
据elle杂志说,从来没有人在那里写超过一年的专栏(尹奶精倒是一直有写下去的样子),
但我已经离奇地写了十八个月,所以还是得停ㄎㄎㄎ。
所以这个专栏就没有主人了,不过因为我写了小内就会很开心所以我还是会继续写下去的,
如果找不到地方发表的话,以后就直接贴网络也有可能啦:D
---------
---------
照片里的好伙伴们,对不起我果然还是弄丢了大家的住址哈哈哈哈哈哈哈
不过没有弄丢我们的回忆啊,虽然很机歪但跟你们一起很快乐:D
ps:安官桌现在还在当替代役耶,好扯!!!
---------
对了,这是网友的衍生创作,这次也是<分手后恋人>喔
连结:
m/watch?v=7V6-SGtV4Us
m/watch?v=2KDV9-vGoNc
21关于去国外念书留学这件事
(先说了,每个人的情况当然都不一样)
今天早上我收到了一个在国外念书的读者的信,意外把我从冲稿地狱中扔到blog透透气。
很多人在父母的安排下,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出国念书,
有的人觉得很棒很幸运,有的人觉得很虽很孤独,
有些人憧憬念国外念书生活的日子与随之而来的新鲜体验,
有的人很怀念大家一起面对升学压力的苦涩......与相互取暖。
就我自己来说,将来除非我自己的孩子主动跟我开口,不然我不会考虑把还没有大学毕业的孩子送出国念书。
为什么?
关键是朋友------等你拥有了无坚不催的核心朋友群,再出国不迟。
我的身边有几个朋友案例,他们国中毕业或高中毕业就出国念书,
当他们想办法融入新的学习环境时,他们的国中朋友正一起为了念高中而煎熬,一起被老师揍,培养革命情感。
当他们开始交到外国朋友的时候,他们的高中同学正在准备考大学,偶而还举办国中同学会欢乐一下。
......干他们也许还会受骗上当一起追同一个女孩子。
当他开始上国外大学的时候,他以前认识的那群人也上了台湾的大学,开始谈恋爱,开始骑机车,
有的人甚至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宣布他当爸爸了(而你居然没有在场落井下石说恭喜你啦!)
非常可能你在国外交了很多朋友(所以此篇文章并非论述你出国就交不到朋友),
但,多年以后你回到台湾发展(如果你不回台湾,就不用往下看文了),
你会发现以前认识的死党跟你之间有了距离,
他们不会排斥曾经很要好的你,但你毕竟变得陌生,话题常常搭不上,
最有交集的是,大家一起回忆你有参与的那一小部分,
再加上你跟这些过期好友讲解国外学制的差异(他们不断发问,你回答)。
对我来说,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是人生规划里比较不重要的部份,
因为一个优秀的人才对国家社会比较有帮助,
干但是对我的人生不见得那么有帮助啊!!!!
我想拥有一群很要好的朋友,一起玩闹一起长大,一起累积回忆,
等到我突然间想体验国外念书的生活时,大学毕业了再出去似乎是一个比较好的时间点,
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在忙当兵忙考研究所,有的人也会开始忙出国念书,是彼此人生最混乱的时期,
最重要的是,你不会因为在这个阶段出去(或更以后再出去),
失去你在人生中交朋友最精华的阶段所可以得到的最珍贵的资产。
------他们已经确确实实变成你随时可以"一起去做些什么"的一辈子朋友,而不是"认识的同学"。
也许你会变得比较不优秀(如果你认为台湾的学习环境比较烂的话,但我不这样认为),
但损失的是国家民族社会地球人类的前途,而不是你。
最后,大家也许会说,如果是真正的朋友,几年后相见也会是朋友。
或许是吧,但错过了那么多的相处时光,陪在身边的肯定比较有充实感。
大家或许也会说,靠咧那回台湾后再重新交一批朋友啊,
是啊,是可以,但新交的朋友没有为你保存共同的青春回忆,你要寻找青春回忆,还得飞到国外参加同学会。
人生没有全部都拿的,是吧?
大家的看法呢?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