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先斟满自己的杯子 金韵蓉

金韵蓉(韩)
先斟满自己的杯子
金韵蓉
活在当下,听起来很难,其实却很简单。遇到挫折时我总是这么告诉自己:已经发生的事,再多追悔、再多难过、再多挣扎也于事无补,因为覆水难收,所以不用白白伤心;至于还没发生的事,凭良心说,谁能精准地预测明天的事?谁再能干,谁又敢说能超越老天的安排?所以忧虑担心也于事无补,因此不用白白焦急。
总序
1.生命里的奇遇人生道理。
  举例一:“标签人生”。
  金老师说:每个孩子在自己的人生观没有形成之前,父母对孩子的任何断语都会在他或她的额头贴上一个“标签”,这个“标签”可以伴随着他或她一辈子。
  我就想到了小时候,父母很多无心的玩笑其实对我是有伤害的。譬如说:我是弄堂口的垃圾箱里捡来的,我是个很丑的肥仔,然后,我的额头上就赫然写着“肥弃婴”这三个大字。
  在我的整个求学阶段,这三个字困扰着我,也压得我有点儿难以呼吸。
  举例二:“穿越”。
  金老师说:在我们生命中,有些东西你越回避,它就会越来越大,成了顽疾;硬碰硬和它相撞就弄得血肉模糊的,十分难看;你只需“穿越”它,它就伤害不到你了。
  在感情方面,我是个爱钻牛角尖的人,非黑即白。分手也经常会分得两败俱伤。我不相信结束感情后大家还能做朋友,所以,我完全无法与曾经的恋人面对面。但“穿越”让我捡起了很多遗失的美好。我尝试着换个角度和距离去看对方,欣赏对方,理解对方。很多困扰我很多年的纠缠就迎刃而解了。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明灯,金老师就是这两年出现在我生命里的奇遇。她是个非常好的解惑之人。今天我要推介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真的会给都市中辛苦的人们解惑。
2.茉莉花环
  16年前,1991年。漫天飞雪的隆冬季节,我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忐忑在北京首都机场的黄昏中。
  那时连接着首都机场和市区的仅仅是条所谓“双向道”的乡间小路,咯吱作响的出租车在夹道的枯藤老树间缓慢行进,对于生长在树木常绿的亚热带岛屿的我来说,与其说这片土地是美丽的,毋宁说她是凄美而壮阔的。
  那天,在车窗两旁缓缓倒退的光秃枝丫间,天色越来越昏暗。走着走着,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突然涌起《茉莉花》这首歌:“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这首歌我并不陌生,小时候就总在合唱团里扯着嗓子高声而热切地唱着,但那天,在北京机场辅路萧瑟的景色里,我低声地哼着,凛冽的空气中竟觉得自己已感受到了父亲少小离家时的惶惑心情。
  定居北京以后,我和先生很幸运地在北城拥有一方院子,和帮忙做庭院绿化的师傅讨论栽种方案时,不谙北方水土气候的我,不敢贸然指示师傅该种植哪些花草树木,但唯独再三强调必须要种一畦茉莉花,师傅好心地问我:“茉莉只开白色的花,会不会太素净了?要不要再搭配一些颜色鲜艳的花啊?”我忙不迭地郑重声明:“不要,不要,我不要颜色鲜艳的花,我只要芬芳美丽满枝丫,又香又白的茉莉花。”
  1991年,不仅是我首次踏上故乡土地的一年,也是我取得IFA国际芳香疗法治疗师资格的一年。在过往近20年的研习岁月中,茉莉精油不像熏衣草、天竺葵、玫瑰甚至杜松莓、丝柏那样常常出现在我的配方里或教材中。因为,作为花瓣类精油,她常常被埋没在玫瑰绚丽的光环底下;作为昂贵品类精油,她又不似香蜂草那样拥有深度情绪治疗功效;而作为改善女性生殖系统功能类的精油,她又不像没药那般直截了当。因此,虽然贵为精油界尊贵的花中之王,她其实是寂寞而孤独的。
  我喜欢她,可能也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几位和我走得比较近的好朋友都知道,虽然近两年我参与了外表风光的电视录制工作,又不时出现在媒体的视线当中,可是这些看上去绚丽多彩的活动,仅仅是我的某项工作,却不是我的生活内容;这些工作只能占据我有限的时间,却不能主宰我的生活安排。好几次夜深人静辗转难眠时,我翻身而起打电话给帮助我安排行程的助理,告诉她设法推掉邀约,我不喜欢也不适应频繁地曝光,因为我不是鲜艳的玫瑰,我只甘于做个有点孤寂却又心高气傲的白色茉莉花。
  因此,当我试着以文字和朋友们分享内心的感动时,我愿意以“茉莉”作为分享的印记,因为它不仅喻示着纯然的洁净,也喻示着傲然的心气,更喻示着中华儿女对斯土斯人的悠悠情怀。而我之所以希望将这些文字汇成“茉莉花环”,是因为相对于一朵小而圆满的茉莉花来说,“茉莉花环”是大而圆满的,希望每一个作为“小圆满”的我都成为构建“大圆满”的小小茉莉花。
  谨以“茉莉花环”送给和我一样对生命充满喜悦和热情的朋友们!
  金韵蓉2007年于北京
第一章 在爱里接纳不公平
1.永恒的情人!
  每次写2月期的《美丽笔记》,都有一种甜甜暖暖的感觉,虽然我早已过了欢度情人节的年龄,但我总是开心地看着周围年轻的小朋友们忙碌张罗的甜蜜模样。去年,我厚着脸皮央求我那木讷的先生送我一盒巧克力,他讥讽地笑说我人老心不老,其实看得出来他心里也是偷偷地快乐着的。是啊!Valentine’s Day,谁说只是年轻情人的节日,只要我们的心仍然是跳动的,是暖和和的,就需要在情人节彼此诉说我们美丽的爱情。
  最近这一年多,我频繁地参与了一档有关两性话题的电视栏目《情感龙门阵》的录制。说句真心话,心理学顾问的角色让我每次录完节目都有一种像打了一场仗似的疲倦,虽然两位节目主持人已经十分称职地发挥了催化剂的功能,但使我累心的不是节目形式活泼与否,而是感情话题本身的负荷沉重。
  好几次在面对解不开的婚姻或感情难题时,作为局外人的我都难免有泫然欲泣的哀伤。我总是想:在所有恋人之间,不都曾经有过令人怦然心动的热情和爱恋吗?不都是因为“待得天晴花已老,不如携手雨中看”的非你不可,而步入婚姻殿堂的吗?那些曾经澎湃的激情、绝对的美好都到哪里去了呢?是爱情的脆弱本质使然,还是我们忽略了什么重要的因素?
  我身边有几个到了婚嫁年龄的好女孩,个个都有很好的相貌、学历和工作能力,每个月赚的钱足以让自己合理而舒适地活着,虽然都交着男友,但都没有结婚的打算。因此每次聚会,只要我凝视某人不语,总有人心虚地低下头,因为知道我可能又要逼婚了!
  其实让我担心的倒不是因为已经到了适婚年龄还没有任何动静,而是她们不结婚的理由让人忧心。
  对婚姻没有把握,当然是这群心高气傲的女孩最常见的托词,我也可以理解“既期待又怕受伤害”的忐忑心情,但那天听到的时兴说法倒是让我大开眼界,有个女孩宣称只要继续维持恋爱关系,就能避免嫁作人妇成为“鸡肋”的悲凉窘境。这个聪明女孩还进一步阐述,男人对于已经确定的关系是不会再费心思去维系的,她闪亮着慧诘的眼睛环顾四周,幽幽问道:“你听过有多少男人在结婚以后还花精神去过情人节的?”
  是啊!这个问题确实让我为之语塞,我的老公不就是在我强烈的“明示”之后,才极没情调地塞给我一盒巧克力吗?可是我怎么没觉得难过?怎么还美滋滋地到处炫耀?是我的自尊或标准降低了,还是我已经被多年的婚姻打击得麻木妥协了?如果我麻木了、妥协了,怎么还会在清晨的阳光中看着身旁睡梦中的他而有温柔的感动?怎么会在冬夜的书房里因为他捎来的一杯热茶而满溢着幸福?是我把爱情简化为生活中的点滴琐事,还是爱情本来就流露在具体而微的日常生活中?
  遥想几百年前Valentine先生认定所有的鸟儿都该成双成对找个伴儿的时候,他可能没有想到爱情和巧克力的关系,也一定没料到昂贵的玫瑰花成了情人节的象征。但我想Valentine一定明白比翼双飞的鸟儿纵使恩爱也不可能天天天蓝、花香常溢,所以体贴的后人干脆设定了一个日子,让“情人节”成为爱情旅途中一个美好的心灵驿站,在这一天以鲜花或巧克力来铭记两人的爱情,或以温柔的情话更新日渐老旧的爱情。
  因此,在缀满玫瑰花香、浓情巧克力和呢喃低语的2月,不管你身边有没有共度佳节的伴侣,不论你是否仍然相信爱情,请听我说,爱情是值得相信、付出、幻想和等待的,因为,在几百年前Valentine就已经知道单飞的鸟儿终有一天会需要比翼飞翔的伴侣,一同经历途中时晴时雨的天色和或明或暗的风景。
  Happy Valentine’s Day!
2.爱情需要勇敢,和一些冒险的精神
  写过一系列有关都会女性的文章的名作家Jeannette R·Scollard给才貌与事业双全的现代女性起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名字:“都市女冒险家”,意思是这些出色的女性已经跳脱了传统中认为“男人勇敢、女人温柔”的角色框架,敢于在生活与事业中创新和迎接挑战,取得与男人相同的事业成就。但问题是,“都市女冒险家”们在功成名就之后,夜阑人静时的偶尔孤寂,依然会唤起血液中仍然流淌的温柔因子,因此,婚姻成为另一个冒险的项目,只不过面对这个项目时,女人评估风险的能力降低,理性中掺杂了更多的任性与直觉。这个现象也许就是两性之间不同的地方:爱情往往不是男人生命中的负担,却是冒险追求事业的女性无可避免的“软肋”。
  凭良心说,现代的女人真的要比男人来得优秀,一方面我们懂得珍惜机会,另一方面工商社会成就了我们,让我们先天拥有的EQ优势得以发挥。许多经历过生命波澜的人都承认,女人面对挫折时比男人更勇敢坚强,比男人更冷静现实,比男人更有跌倒再爬起来的韧性。因此,要我们放下自己、矮化自己甚至麻痹自己,去屈就那个为我们左手套上戒指可又不一定比我们优秀的男人,确实不容易。再说,现代婚姻的不可确定性,也让女人必须有随时摘掉戒指的心理准备。因此,许多美丽的女子不禁要问:“如果不能确定,何必自找麻烦多此一举?”
  是啊!是啊!如果不能确定,干吗自找麻烦多此一举?
  可如果真的下定决心,为什么还会在阴冷的雨夜辗转难眠?在晴朗的春日自叹芳华?在读完别人的爱情故事后感动流泪?在咬紧牙关硬撑孤寂后如重病虚脱?如果我真的不愿bother,不想冒险,不愿尝试,为什么还喜欢春花,喜欢秋月,喜欢美食,喜欢音乐?原来,那深埋在心底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憧憬,是从来未曾消逝、未曾远离的。
  是的,我相信越来越多的悲惨故事,和曾经沧海的爱情觉醒,让有些美丽的女孩,不愿意再相信人世间真有纯然而美好的爱情。但尽管世事艰难,我仍然喜欢鼓吹爱情,因为情感的动人之处在于,虽然有时它仅仅储藏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却能成为支撑生命的力量。在茫茫的人海中,人难免有荒凉孤独的时候,慷慨给予别人的情感,其实乃是对自己的拥抱。
  因此,虽然女人已经证明了自己和男人在智慧、能力上无分轩轾,但大多数成功优秀的女人还是向往男人宽厚坚实的胸膛和相知相许的依恋,老天虽然给予女人独立自主的能力,可并没有剥夺我们对柔情的渴望。所以,聪明的女人必须懂得何时该卸下武装的盔甲,放下手中的算盘,让爱情的溪水在温柔的勇敢里流淌。
3.单身戒指
  这年头,做什么事情都得有个堂皇的说法。除去那些向来受人尊敬的律师、医师、会计师、建筑师、金融分析师等等林林总总专业证照不说,从业于与人的饮食起居密切相关的职业,如厨师、营养师、造型师、美容师等等,也都需要考个严肃的执照,才能为人民服务。
  可除了这些需要专业技能来认证身份的执照之外,近日,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单身圈子里也开始流行一种证明人身份的“另类执照”—单身戒指。意思就是说,当你戴上这个小小的戒指,就等于向别人骄傲地宣告(没错,骄傲地,不是哀怨地):“我目前单身!”
  在许多电影场景中,常见到两个素昧平生的男女在昏暗的酒吧台前相遇,当电光火石般的激情开始在两人身体里流窜时,比较冷静的一方可能会缓缓地举起左手,无奈地出示自己的法律身份—“遗憾啊!我正戴着结婚戒指呢!”
  可如果万一电光火石是发生在两个都没戴戒指的人身上,那该怎么办?还能不能继续暧昧下去?在现今这个许多事都不太靠谱的年头里,要能分辨谁是否单身,老实说,还真有点儿困难。直接问吧,很尴尬;不直接问吧,又怕误触雷区。已婚的人可以大方地戴着戒指宣告自己的身份,为什么单身的人不能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戒指来表示自己的婚姻状态,并且大大方方地接受别人的殷勤呢?这正是单身戒指出现的原创精神。
  走笔至此,相信许多读者已心生疑惑,不解已经有这么多年婚龄的我干吗对单身戒指这种本该是小年轻关注的时髦话题这么有兴趣。其实,我之所以对它充满高度的兴趣,原因是它虽然噱头十足,看起来和其他只会流行一时的时髦商品属性类似,但其实背后却有着和女性主义息息相关的意涵和生命力。
  就像我曾经在写过的《右手戒指》里说的一样,单身戒指的红火,其实是碰上了全球女性对婚姻自有主张的思潮。设计这款戒指的瑞典人约翰(John)说,目前全球单身戒指的购买者男女的比例相近,而其中最让人讶异的是,在向来婚姻观念陈旧保守的日本,过去适龄而未婚的女性往往被视为生活的失败者,现在反倒是购买单身戒指的市场主力军,女性购买者的比例占了45%(台湾和香港亦同),而且还有逐渐上升的势头。因此,可以想见“未婚”曾经在亚洲女性身上所施加的压力已不如过去那般强烈。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我还颇喜欢单身戒指(Singelringen,瑞典文)的主张:它是给“自信的单身族”(proud singles)所戴的戒指。当你戴上这枚戒指之后,除了可以在飞机上、在咖啡馆里、在火车上,甚至在大街上碰见戴着相同戒指的单身族,增加认识新朋友的机会之外,还能借着它具有的心理象征意义的帮助,开心健康地接纳和承认自己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正是单身族最难调节和平衡的。
  是的,常常,我们会听见那些已到婚嫁年龄的女孩子,每到年底就焦急地宣誓:“今年我无论如何也得想办法把自己嫁出去!”这个急切,除了有来自父母长辈的压力,其实最多的,还是来源于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慌和孤寂。恐慌的是,流年似水,自己的青春转眼不再;孤寂的是,悠悠弱水,需要坚定的舵手和可供憩息的港湾。因此,越是期待就越患得患失,越患得患失也就越容易失去。
  如果,你戴上了单身戒指,你当然还是得继续想办法把自己给嫁出去,只是,当你愿意并乐于面对自己时,有一件事会悄然发生,那就是—当你不再那么介意了,也就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福分了!
4.在爱里接纳不公平
  前一阵子,有个电台让听众票选出心目中最浪漫的情歌,结果,以那句“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为结尾的歌脱颖而出。“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这不是我们祖辈、父辈习以为常的事吗?哪家夫妻,除非一方遭遇不幸或英年早逝,不都是两人一起慢慢变老的吗?怎么到了现代,在年轻人的心目中,这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就成了“最浪漫的事”了?我们的爱情或婚姻到底哪儿出了错了?
  祖辈或父辈们普遍没受过多少教育,没有接受过新思潮、新文化的洗礼,他们固守的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庭训,是宽厚仁爱,是温良恭俭让。因此在遇到意见不合的时候,他们不会以“公不公平”作为评断的标准,他们会以“家和万事兴”作为进退的依据,而对配偶抱以宽容和理解。其实,在这些看似平常的温柔忍让背后,包含了多少无怨无悔的爱恋和情义啊!
  时髦而独立的我们是不是忘记了那最初的感动,太工于心计地把爱情和婚姻都当做可以用计算器丈量的东西。在商业行为中,将本求利、控制风险是经营制胜的不二法门。但在爱情的行为里,将本求利、控制风险却是失去胜利筹码的败笔。
  最近几年我常有机会在全国各地面对女性做两性关系的演讲,每当我陈述我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时,台下总有许多惊讶的眼光,不相信受过西方教育的我是如此的“贤良传统”,认为我应该是站在最前面摇旗呐喊,带着“姐姐妹妹站起来”往前冲的那个英勇的新时代女性。是的,我曾经是的!
  在我担任临床心理辅导员的十数年间,我在婚姻诊所负责婚姻咨询心理辅导工作将近8年,致力于拯救即将破碎的婚姻,因此,面对“怨偶”是我每天最主要的工作。那时我自己才刚结婚几年,才刚“立了功”生了孩子,并且还仗着年轻而自我骄纵着。因此,辅导婚姻问题完全是凭着学校里所学的心理学专业,以及我作为年轻的、经济独立的、高级知识分子的骄傲。在面对眼前沉陷在婚姻的旋涡里挣扎但仍然彼此相爱(不然不会寻求专业帮助)的夫妇时,年轻无知的我常常像法官审案一样,陷在“两性平权”的谬误里,试图用天平来检视婚姻关系。但越探触婚姻的深处,我越发觉这条路是行不通的。因为,在婚姻里双方不是对立的关系,不是分别站在天平的两端,而是因为有感动、有爱,成为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的融合体。如果,两个人已经交融在一起了,又怎么能分辨哪一部分是你,哪一部分是我?又怎么能分别放在天平上较斤较两呢?
  如今,我已度过23个年头的婚姻生活,庆幸婚姻仍然完满,对于爱情和婚姻的认识也已不复当年的肤浅无知。从23年跌宕起伏的婚姻生活中,我深切地认识了婚姻的本质是“爱”,在爱里接纳不公平,在爱里容忍不完美,在爱里先低头说对不起,在爱里放弃更诱人的魅惑,更在爱里对“缘分和命定”俯首称臣。
  前两年,巴黎街头有一幅高达8层楼的手提电脑的巨幅广告。广告中女主角穿着帅气的套装,左手牵着一条可爱的白色小哈巴狗,右手提着一台手提电脑,美丽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偌大的广告牌上只有一句话:“爱一个男人不如养一条狗!”每次我远远开车经过,都要击掌叫好一次。(我先生则总是嗤鼻咒骂一遍!)我十分同意女人不结婚,过自由自在的生活,随意支配自己的金钱,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需要时找个男伴,厌烦了挥挥衣袖。只要自己觉得幸福,别人无权干涉。但是,如果你仍然向往婚姻,喜欢稳定的关系和家庭,那么在两人一旦说出“我愿意”的同时,就必须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对彼此的承诺负责,并且真切地认知:从此,已不再是“我”,而是“我们”!
  从事了这么多年的婚姻辅导工作,见过了不同阶段的婚姻关系,因此也就更认可婚姻专家的“老生常谈”:婚姻是需要用心经营的,并且女人所需付出的努力是更大更多的。风靡日本的都会爱情小说《东京爱情故事》、《爱情白皮书》的作者柴门文曾如此形容男女看待爱情的差异:“恋爱之于男人,就像在空荡荡的心房挂画;之于女人,却像聆听音乐。”一个房间可以同时悬挂好几幅画,却永远只能容许一首旋律流淌!这种不公平是父系社会的产物,男孩子自小被赋予更重要的社会和家庭责任,爱情和婚姻对他们来说是人生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但不是全部。男人在达到“成家”的目标之后还有更重要的社会使命,严格说是更重要的身份认同标准—立业,因此一旦爱情功德圆满,他们就转移注意力往下一个目标前进了。
  许多沉浸在恋爱中的女人不能理解:为什么男人的热情不能持续?为什么婚前婚后有如此大的落差?我常劝告受伤的女人,别“take personal”,这不表示爱情已经消失、自己已不再有魅力或遇到了骗子,只是男人把爱情当画挂在墙上收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完成另一幅图画上。
  如果你现在终于同意了我的观点,愿意付出更多来经营婚姻和爱情,那么下述几项“爱情地雷”请千万绕行勿触:
  如果你爱我,就应该知道我要什么!
  这个观念耽误了许多美好姻缘!两个基因、性别、成长背景完全不同的人,一方怎么可能随时知道对方要什么?不要让男人猜测你的需要。热恋时,他可以耐着性子陪你捉迷藏,琢磨你多变的心思。结婚后,这套就行不通了。需要他做什么、怎么做,清清楚楚地说明白,如果你的男人整天光会琢磨你的心思,那么他在别处可能就没多大出息了!
  怨妇情结—“都是因为你!”
  每一个男人都真心地希望能够让妻子幸福快乐,一方面是因为爱,另一方面也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如果家里有一个满腹委屈、成天抱怨不幸福的太太,每天苦兮兮的脸像一面镜子反射了他的失败,男人就会使出他们面对挫折时的拿手绝活—逃避,要不公事繁忙必须加班,要不客户难缠需要应酬……总而言之,能拖多晚就拖多晚,能不回家就不回家!
  母性情结—“你这个人!”
  有一幅看似美丽实则危险的钻石广告:女主角爱怜地摸着先生的头说,他是她的第一个孩子!这是葬送爱情的第一句话!记住,他已经有一个母亲了,他需要的是一个和他站在一起,贴着他的心,快乐他所快乐的、悲伤他所悲伤的红粉知己。还记得恋爱时你们如何同仇敌忾地一起骂老板、说大话吗?不要教导他、管教他,只要站在他身边给他力量就好了。
  攀藤缠绕的菟丝花“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美绝的诗只能欣赏意会,可当不得真!热恋时,每一分每一秒都巴不得能腻在一块儿,才送你回家还能再讲两个小时的电话。但如果你误以为一辈子都能这么缠缠绕绕朝朝暮暮,就误触了“爱情的地雷”,压迫得他喘不过气来。给彼此一些独立的空间,让他有机会想你,有机会从远距离爱慕你,有机会欣赏你在水一方的风华吧。
  林清玄的一本书里写了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爱,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但更重要的是在追求的过程中变得更温柔。”我喜欢“更温柔”这三个字,它包含了许多我们逐渐忘却的美好素质,许多在生活和职场的厮杀竞争中尘封已久的情怀。由于不温柔,我们需索更多,我们吝于付出;由于不温柔,我们拒绝聆听,我们蒙住眼睛。因此,让我们忘却现实生活中的尔虞我诈,在爱情的国度里重拾最初的感动,做个更温柔的人吧!
  谨以惠特曼的一首情诗,送给全天下爱与被爱的人们。
  万籁俱寂的时候,我听见潮水悠悠卷上海岸,我听见流水与沙砾的嘶嘶声响,仿佛对我轻轻道贺,因我最爱的人,卧睡在我身旁,在凉夜里,在同一袭被盖下。
5.虏获“成功男人”的爱情
  如今,有两种男人是女人最有兴趣的猎物:有钱男人和成功男人。而比较起来,后者有着更多的吸引力和诱惑力。哲学家尼采说:“对男人,连最甜的女人也是苦涩的。”今天,这句话也可以运用在对成功男人的爱情诠释上,越来越多的女人在与成功男人的爱情中尝到了甜蜜的苦涩。因此,如何挑战他们的爱情,成了控制风险的基数。
  成功男人的特点目标—男人是目标动物,而大凡成功的男人,更会有自己的目标。但同时,怀有目标的男人也会有过分理智的弊端。如果你爱上了一个成功的男人,在爱上他的成功的同时,也得接受他的理智。你得明白,他再爱你,你也不可能成为他永久的目标;一旦你被攻克,他又恢复先前的理智,并准备在他成功的起点上更上一层楼。
  才女妙招:合理地分配时间,仍然掌握自己生活的步调,不要留下太多的空白等着他来填满。如此,你不仅不会失去婚前的自我、已获得的成就和生活圈,也不会因为受到冷落而感到委屈。
  毅力—爱迪生说:成功的要素不在于人的智慧,而在于毅力。一个成功的男人就是“毅力再加上百分之二百的专注”,因此,成功的男人在生活中需要更多的释放和更多的轻松。如果你爱上了一个成功的男人,切记:对一个成功的男人而言,“轻松”是女人长久必备的爱情礼物。
  才女妙招:把对事业的创意运用在生活中,将女性天生的浪漫发挥出来,成为引导生活情趣的主导者。成功的男人也许是事业上的资优生,但却极可能是生活上的弱智儿。别犹豫,以你的聪明才智,绝对可以掌握一个生活低能的男人,并且让他乖乖地跟着你走。
  进取—对普通的男人而言,进取或许是天性;但对成功的男人而言,进取是胜于天性的自觉动能。因此,他们有着比常人更多的可变性:表现在事业上是从不故步自封,表现在感情上则是喜新厌旧。如果你爱上了一个成功的男人,你要不断地进取,把自己造就成一个充满诱惑的新人,并以你身为女人的美善唤醒他的忠诚的本能。
  才女妙招:除非必要,否则别为了他轻易地牺牲自己的事业,成功的事业和成功的爱情同样是保持女人美丽的秘诀,成为一个他既怜爱又敬佩的女人,可以让他不敢随意轻忽你的存在,也不敢担负失去你的风险。
  孤独—通常,孤独是奋斗的原因,也是奋斗的动力,唯有经过孤独的过滤,人才能挖掘出自己最优秀的潜能。所以一个成功的男人,也必定是一个耐得住孤独的斗士。如果你爱上了一个成功的斗士,你得明理:自己对他已不单单是需要,而是他的世界。
  才女妙招:“享受独处”是现代人必修的功课,给个人留出一点儿单独的空间不仅可以让自己喘口气,也能让爱情在距离中加温。所以,千万别要求他出席你所有的聚会,也别黏得太紧做个“跟脚夫人”,在充分的自信中,展现你收放自如的魅力。
  成功男人的渴望交流—女人心目中的交流是抽象的,男人心目中的交流是具体的;女人感兴趣的多半是事情的内容,男人感兴趣的多半是事情的本质。所以交流中,女人多以唠叨见长,男人多以寡言为乐。成功男人更是如此,他们的智力大多高于一般人,因此面对女人,他也希望交流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平,那就是交流不在于说些什么,而在于听得懂。
  才女妙招:如果他的专业离你太远,别试着班门弄斧,也别故作有趣地问东问西;也别希冀他能理解你的专业。因此,找些共通的话题聊,但切记,即使你不认同他的论点也别争得脸红脖子粗。别忘了,成功的男人虽然需要被挑战,但具有攻击性的女人是不敢让人恭维的,更何况在工作上他已经有一堆等着厮杀的敌人环伺在侧了。
  理解—理解分为高层次和低层次的,低层次的理解是一般的认同,高层次的理解是认同加上欣赏和赞美。对普通男人而言,得到妻子的认同足矣;对一个成功的男人来说,爱人的欣赏和赞美是对自我的高度认同,是孤芳自赏时的心灵伴侣,因此,请成为他的红粉知己。
  才女妙招:平凡的女人也许懂得崇拜和赞美她的爱人,但本身已习惯接受赞美的女人,在自身光环的笼罩下却不容易见到他人的优点。这一点是才女的致命伤,也是许多才貌双全的女子失婚时百思不得其解的“软肋”。如果他敬佩你的才气,那么你的欣赏和赞美是维持他大男人自尊的最重要的因素。
  自由—自由是男人的热爱,更是成功男人的渴望。如果一旦在爱情关系中感觉到窒息,男人多半会选择逃离,因为在他们的血液里自由是继续生活下去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成功的男人来说,维持高峰已经是一项沉重的负担,如果在生活中还得背负枷锁,那么解脱就是不得不做的选择。
  才女妙招:有能力的人往往喜欢操纵别人,才貌双全的女人更喜欢享受操纵男人的虚荣。别落入这个误区,聪明的女人要懂得“欲擒故纵”的道理。有句西谚说得好:当你给予爱人充分的自由时,如果他选择留在你身边,那么他就永远是你的。
  力量和柔情—所有女人都知道男人需要柔情,但并非所有女人都理解男人心目中对柔情的定义。浅义的柔情指的是风情万种,深层意义上的柔情却需要以力量为内在的支撑和律动。饱含力量的柔情,是维系成功男人爱情于不败的法宝。
  才女妙招:习惯接受别人付出的美女往往欠缺“给予”的训练。
  但如果女人真心爱上一个男人,在爱里,所有的付出都是无怨无悔的。更何况,才女的优势是既能柔情似水又能通晓大义,绝对有能力做男人背后的伟大女人。因此,发挥你的智慧,成为他生命中的掌舵人吧!
6.六月新娘
  曾经有任何婚礼像她的婚礼一般如此美好吗?
  我挚爱的女儿结婚那天门德尔松的音乐轻扬,彩色的瀑布倾泻,兰花、百合花熏衣草织成的花海,醉人的烛光摇曳丝缎、蕾丝和闪动的睫毛都被泪水沾湿还有,除了这些以外,那更美好的,让人震慑的神奇,当爱缓缓走过红毯!
  —乔伊·摩根·戴维斯这是所有母亲的梦想,也是小女儿芳心深处的情怀:一个梦幻般美好的婚礼!在音乐轻扬、香花簇拥、声声祝福中,挽着父亲的手臂,缓缓走过红毯,将自己交托给心爱的他。
  西方有句谚语“April shower, May storm”(四月阵雨,五月风暴),表示四五月份天气不稳定,随时可能因变天而破坏了宾客的兴致,所以不适宜结婚。因此才有所谓“Marry in May;you'll repentthe day”(五月婚嫁,后悔不迭)这个说法。那么在什么时候结婚最好呢?西方人最喜欢当“六月新娘”(June·bride)了,在微暖的初夏,百花盛开,绿草如茵,熏风醉人,空气中跃动着欢愉的芳香—“Marry in June—Good to the man and happy to the maid”(六月结婚—新郎幸福,新娘快乐)。但不管是做五月、六月还是七月的新娘,婚礼的美丽浪漫只是两人共同生活的开始,公主与王子的快乐结局是否能够持续在枯燥乏味的现实生活中保有爱情的新鲜,才是对两人坚贞爱情的最大考验。
  我认识一个温柔美丽的女孩,一直希望已经交往5年的男友能向她求婚。有一天他终于开口了,也没有电影情节中的浪漫烛光,没有单膝跪地,没有玫瑰花、钻戒,只是就事论事地告诉她,买的期房交房了,可以筹备结婚的事了。她没有说不,只是点点头,也就事论事地和他讨论接下来的筹备事宜。当晚,温柔美丽的女孩哭倒在我灯光和暖的客厅里,说不上来为什么悲伤,也挑不出她心爱的男人的错误,只是觉得心里委屈,委屈自己所有珍藏在内心深处的悠悠情怀,委屈自己在清朗星空下浪漫的遐思。就这样了吗?我就这样要结婚了吗?那情窦初开时捧读琼瑶小说时的泪流满面,那《魂断蓝桥》里费雯丽的凄美爱情,那《泰坦尼克号》中杰克炙热的爱恋……我的呢?就这样了吗?
  她还是热切而开心地准备婚礼,只是眼睛里一束小小的火焰逐渐暗淡了……你熟悉这个场景吗?我相信是的。每个女孩心底都有一座盛开着粉红玫瑰的秘密花园,那是我们珍藏梦想、眼泪、心恋的地方,这座小小玫瑰花园的门一直为白马王子开着,心里相信,总有一天温柔英俊的王子会骑着白马来到门前。现在,我要结婚了,我知道我们相爱着,可是盛开的玫瑰还没有尽享晨曦的曙光和清晨的露水,美丽的公主也仍然期待王子感天动地、炙热深情的亲吻。因此,现在,我小小的玫瑰花园将悄悄地、安静地躲在心底,在一个仍然等待奇迹的地方。
  婚礼是美好的。纯洁的白纱一如我款款情深的心,母亲喜悦的眼泪,父亲颤抖的臂膀,在地毯那一端凝视着我眼中闪动着的火花的他,是的,是他!来到玫瑰花园前的白马王子!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成为配偶,将一同携手走过繁花似锦的春天,绿草如茵的夏天,枫红如胭的秋天以及松柏常青的冬天;我们将以蓝天为凭,以大地为证,谨守我们的爱情直到地老天荒。
  日子在飞也似的时光中流逝,紧张忙碌的生活让我们忘了多久没有赖在床上谈心聊天了,枯燥单调的日子日渐褪去我脸上羞涩的红晕,他不再专心地听我说话,也不再心疼我寒夜里为了等他而冻紫的双脚,交会的眼神看不见昔日的爱怜,交错的身体缺少了往日的狂热……我心底小小的玫瑰花园开始不安地躁动,忧伤地相信他不是骑着白马前来的王子。
  直到有一天,心底仍然玫瑰盛开的女孩成为母亲。当亲亲宝贝粉嫩的小手第一次抚触妈妈柔软的脸庞时,女孩心里的秘密花园就再也装不下风花雪月的幻想。星星、月亮、微风、小鸟儿,都是为了装点亲爱宝贝晶亮的眼睛和舞动的双手。当小天使安稳地熟睡在他坚实的臂弯,我又看见地毯那一端凝视我的眼神里闪动的火花和慈爱坚毅的责任,我心底一直等待奇迹的小小角落终于找到真正的充实和安稳。
  曾经有任何婚礼像她的婚礼一般如此美好吗?
  是的,曾经有过曾是我的。
7.没有情人的婚姻是不完美的婚姻?
  风靡日本的都会爱情小说《东京爱情故事》、《爱情白皮书》的作者柴门文曾以非常精辟的比喻形容男女看待爱情的差异,他说:“恋爱之于男人,就像在空荡荡的心房挂画;之于女人,却像聆听音乐。”
  想想,一间屋子里可以同时悬挂好几幅画,却永远只能容许一首旋律在其中流淌。柴门文试图为男人的花心找个合理的解释,同时也强调女人对爱情的执着和专一。可有趣的是,这位自认为是爱情专家的大师在面对时髦而强势的“新女强人”时,有可能要栽跟头了!因为,据说,现在有些前卫的女性认为,在自己的婚姻里,除了丈夫以外,还应该有其他的情人来宝贝呵护自己,在更多爱的灌溉下,不仅可持续维持青春,还能给平静的婚姻增添些浪漫的刺激。
  我曾经在给一份针对目前中国女性的爱欲观念的网络调查结果作评论时说过,绝大多数的中国女性(即便是我们认为思想开放的外国女人也一样!),都是向往绝对专一的爱情的。
  那些自诩为“新潮豪放”的女子,在夜阑人静时,内心深处其实还是渴望着单纯而美好的爱情,她们之所以愿意承担风险追求婚外情人的快意,很大程度上是在满足或弥补心灵的缺口。因为,每个人对爱情的认知取决于她的成长经验,也许,她曾看见不愉快的婚姻所带来的痛苦;也许,她曾经完全付出却换来不忠的背叛;甚至也许,她只是以标新立异的玩世不恭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总之,表面的繁华其实只是试图隐藏不安定的内心。
  可能我前面的这番话会引起前卫女子的挞伐或被讥讽为封建。
  其实,我的焦虑也正是源于此,我很担心我们不再相信爱情,不再相信世间仍有美好的真情,不再相信自己值得拥有幸福的婚姻。我们因为害怕被伤害,所以反过头来先发制人,先穿上盔甲,先玩世不恭,先学习背叛,免得厄运终于来临时仓皇狼狈措手不及。最终,我们蒙上眼睛,关上心门,即使面对真爱也不敢相认,在不期待任何美丽的心情下兀自狂放飘零。
  其实,我还有另一个更深的担忧,那就是有婚外情人的理由只是骄纵地因为“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的自我中心心态。面对已完全经济独立的聪明女子,从小“我”就是一切思考的起点,不习惯以“我们”来度量处世的行为准则,因此,“我”必须是世界的中心,“我”的权益才是最重要的。在我多年的婚姻治疗师工作生涯中,见过许多这样的女子,少数幸运的女孩找到愿意以她为轴心的男子,多数不幸运的女孩就在芳华减损中继续寻找并不存在的乌托邦。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常有机会接触许多杰出的职业女性,每当工作告一段落一起喝下午茶谈心的时候,她们总会向我倾诉困惑。而每每让我动容的是,这些高学历、高成就的优秀女子,在卸下能干的职业面具之后,都承认自己内心先斟满自己的杯子深处更重视家庭的意义,更重视婚姻的成就。而且每当谈及自己心爱的丈夫时,眼神里所流露出的温柔与平时的精干完全判若两人。
  已经历了将近25年婚姻的我,完全理解婚姻有时是无趣而令人窒息的,面对外面热闹而绚丽的风景,探头出去的冲动也时而有之。
  前阵子一个婚龄刚过10年的朋友告诉我,我是她们那帮年轻朋友们艳羡的对象,都希望拥有和我一样美好幸福的婚姻。当时我开玩笑地说,我很幸运,因为我和先生正巧都没有碰到合适的婚外情对象,所以蹉跎至今还守着同样的一个人。
  其实,内心深处我是骄傲的。因为我知道由于有爱,我们面对诱惑时可以坚定地挺过去;由于有爱,我们无法呼吸时可以学会换气;由于有爱,我们愿意在无趣的日子里安静地等待;也由于有爱,我们把对方的福祉放在心上的第一位。
  如果是为了个人风格的理由这桩比较关注“形而上”品牌形象的买卖,看起来无关风月、风险不大,只要两个人看对了眼气味相投就可成事,其实不然,所谓人心难测,坏就坏在人的思维、情感、价值观等等一揽子关乎心灵的东西,都是无法量化而且容易受到时空因素影响而改变的。因此,很可能你20多岁时喜欢的男人,到了40岁就变得让你无法忍受;曾经迷恋的人格特质,后来成为挥之不去的可怕梦魇。所以,选择之前擦亮眼睛;选择之后眯上眼睛,可能是你仅仅能做的事了。
  什么?这四种情绪需求都必须具备?既要时刻对你好、眼里心里永远没有别人,又要大方有钱、懂得宝贝娇纵你,还要英俊潇洒、有品位、带得出门?老天,那你自己得加把劲儿了。如果一线品牌的性价比老是低于二线品牌,结果不是他另觅东家,就是龙困浅滩,糟踏了这原本金贵的二线品牌了!
8.蒙娜丽莎的二线品牌
  “50年代初期,坐落在美国马萨诸塞州、被誉为‘没有男子的常青藤’的卫斯理女子学院,新来了一位艺术史老师,她是个美丽成熟的女人,刚从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毕业,在大学里接受了自由改革思想,立志要成为一名杰出的教授,却没想到迎接她的是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挠。
  50年代的美国虽然女性的地位逐渐受到重视,但上层社会封建思想依然非常严重,在卫斯理这所着名的女子大学,学院对学生的教育并不是教他们如何获得自己感兴趣的学科知识,而是把学生的成功与否定义为以后的婚姻,她们学习的目的就是嫁个英俊富有的好丈夫。”
  这是2003年年底由影后朱丽亚·罗伯茨主演的《Mona LisaSmile》(《蒙娜丽莎的微笑》)的电影介绍,是当年备受关注的影片。
  女人,花了50年的时间蹒跚迈进,终于明白可以凭着自己的能力独立过活,再不需要以婚姻所冠上的夫姓为旁人识别自己的顶戴。就好像一间有创造力但规模不大的公司,原本以为需要代理别人的品牌来开拓市场,后来发现凭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自创品牌,而且单靠着自创品牌就足以发展出傲人的业绩,不需要另一个副牌来撑场面。当然,如果遇到合适的买卖条件,大部分的公司也愿意增加个二线品牌,一来,在原有的品牌基础上开创更辉煌亮眼的成绩;二来,商场险恶,有个副牌相伴,既能壮胆又能分摊风险。
  在商业行为中,一线和二线品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经营规律,既不能完全脱钩,也不能过度重叠。如何让两个品牌在市场上产生资源共享、彼此拉抬的晕轮效应,需要专业成熟的行销智慧。两性关系其实也遵循着相同的经营法则,我们在享受独立的过程中,要怎么有效地经营另一个人,让他成为你如虎添翼的加分元素,而不是削弱实力的票房毒药,也端看女人是否有经营品牌的巧思和智慧。
  翻开所有市场上买得到的品牌行销秘籍,你都会发现一个重要的步骤—首先,得为所销售的商品“定位”。没错,有了明确的定位之后你才能据此设计销售策略,知道往哪儿投放广告、如何设计包装,更重要的是,如何将它的核心价值发挥得尽善尽美。
  近年来有一本由美国着名的商业顾问Michael J·Silverstein所写的畅销书《Trading Up》(《奢华正在流行》)。他在书里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消费现象,那就是“情绪消费时代”已然来临。心理学家们在对顾客消费行为的研究中发现,消费行为可以分为“工具性消费”和“情绪性消费”两大类。工具性消费指的是我们购买产品的功能,需要它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上的需求;情绪性消费则是购买情境,通过购买产品来满足情感的需求。
  如果我们可以把购买行为从消费心理学类化到情感心理学的范畴中,你会发现它们之间不仅相关,甚至根植在相同的心理因素上。女人对男人的选择就和对商品的选择完全一样。曾经,我们为了工具性的理由,嫁给一个男人,希望受到保护—重活有人扛着,天塌下来有人顶着。可一旦女人有了独立的经济实力之后,这些原本偏向工具性的理由,都可以付钱请人代劳了,因此,嫁给一个男人的理由,就有了本质性的变化—为了满足情绪性的需要。
  那么,我们怎么把定位在“情绪性消费”的商品作最恰如其分的完美呈现呢?
  研究消费行为的专家们将影响情绪消费的心理因素分为四个层面:
  照顾自己在疲惫紧张的生活中犒赏自己。在疲劳的一天过后,用虽然贵一点儿但“感觉很好”的商品照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是天经地义的事。
  情感归依与自己在乎和在乎自己的人维持稳固的人际关系,是现代女性极为关切的事。因此女人会毫不心疼地购买昂贵的产品来维系自己逐渐掌握不住的青春魅力。
  探索在父权社会下长大的女孩,从母亲那儿学习了牺牲的美德,购买产品的同时还得消化自己略带罪恶感的情绪。可对于拥有自主能力的新女性来说,任性地过自己喜欢的好日子,是一项对自己能力极限的探索,也是对摆脱传统道德桎梏的挑战。
  个人风格这是情感消费最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希望利用商品表达个人品位,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并展现个人的成就以获取别人的认同。
  现在,问问自己:我对找个男人成为二线品牌的需求是属于哪个心理层次?同时,一旦定了位,又该怎么发挥它的核心价值呢?
  如果是为了好好地照顾自己那么,他必须具备随传随到的便利性,低声下气的受虐度,以你为荣的牺牲观。他不能太专注于事业,必须时时以你的需求为优先。因此,你不能要求他事业飞黄腾达,不能要求他拥有气宇轩昂的大男子气度,也不能要求他有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志业的胸怀。所以,你必须学会忍受他的无为、他的琐碎、他的不求上进,这样他才能发挥当年你选择他的核心价值。
  如果是为了情感归依的理由那么,他必须长相平凡,言语乏味,老实木讷,不解风情,完全不讨其他女孩的欢心,也丝毫引不起其他女孩的兴趣。这样你就能拥有完整的他,完整的爱了。你可以离家出差半年也不用担心后院失火,即使眼角塌陷乳房下垂也不用担心他另结新欢。可是,你必须学会欣赏他的无趣、他的无聊、他的呆若木鸡,因为,只有带着完全没有欲求的人上街,他才不会因贪恋美景而东张西望。
  如果是为了探索的理由那么,他必须口袋有深度、心胸有广度,不在乎你的挥霍,甚至放纵你的浪费。他必须懂得娇纵你,赞同女人的美丽是用金钱堆砌出来的道理。因此,你可以恣意地花钱,快意地享受,夜晚睡觉时也不用担心老天爷的眷顾会突然改变主意。如果你真的如此幸运地碰上了这个二线品牌,为了你的长治久安,最好他也是个沉迷于享受生活的人,而且还必须有超强的赚钱能力,超高的道德标准,否则,古人说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绝非只是吓唬人而已。
  如果是为了个人风格的理由这桩比较关注“形而上”品牌形象的买卖,看起来无关风月、风险不大,只要两个人看对了眼气味相投就可成事,其实不然,所谓人心难测,坏就坏在人的思维、情感、价值观等等一揽子关乎心灵的东西,都是无法量化而且容易受到时空因素影响而改变的。因此,很可能你20多岁时喜欢的男人,到了40岁就变得让你无法忍受;曾经迷恋的人格特质,后来成为挥之不去的可怕梦魇。所以,选择之前擦亮眼睛;选择之后眯上眼睛,可能是你仅仅能做的事了。
  什么?这四种情绪需求都必须具备?既要时刻对你好、眼里心里永远没有别人,又要大方有钱、懂得宝贝娇纵你,还要英俊潇洒、有品位、带得出门?老天,那你自己得加把劲儿了。如果一线品牌的性价比老是低于二线品牌,结果不是他另觅东家,就是龙困浅滩,糟踏了这原本金贵的二线品牌了!
9.男女有别
  2005年1月,哈佛校长萨默斯(Larry Sammers)做了一场演讲,谈到哈佛享有永久教书权(tenured)的教授中男女比例的差异,他认为女教授比男教授人数少的原因是:女性不像男性愿意为高权力的职位牺牲;男性对高阶的科学比较有天生的性向;过去女性被歧视,不被鼓励去研读科学。这场演讲引起轩然大波,导致萨默斯黯然辞职下台。不过萨默斯的灾难却成为研究男女是否真的有别的契机,许多脑神经科学家开始有兴趣知道:萨默斯是无辜受累,还是真的罪有应得?
  结果,许多研究结果都表明,男性与女性的大脑真的先天有别,男女在处理同一件事情时,大脑活动的区域不同,这个不同直接取决于神经组织结构的差异:例如,女性连接两个脑半球的胼胝体用肉眼就可明显看出比男性厚。又如,男性的大脑在功能上的分布是区域性的,泾渭分明,左脑就是负责语言能力,右脑则主管空间和视觉信息,因此说话时,只有左脑前区活动;女性的大脑则大有不同,它的功能是扩散性的,零零星星散布在不同的区域上,说话时,每个区域都同时活动。因此,女性的语言能力和表达流畅度优于男性,也较能体会语言背后的心理意义。
  哈哈,所以你一定熟悉这个场景:男人理直气壮地说“我又没有说我不愿意”,可女人却百般委屈地回“我怎么会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没错,男女真的有别,男人说话如果有一丝勉强,绝对逃不过女人的明察秋毫。
  另外,女性大脑天生的回路设计是要去照顾别人,所以对别人的痛苦可以感同身受;男性则是“做事情”的大脑,面对别人的痛苦会去寻找一个可实际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母亲来说,婴儿的哭声直接穿透她的心;父亲却是翻阅育婴手册,看看原因是什么,有什么解决的方法。男人总觉得“事情”比“人”好处理,因此,男人不了解女人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去为一段已逝去的恋情难过;女人也不了解男人为何要花那么多时间去修理他那辆破车。
  明白我为什么如此高度关注这个话题了吗?是的。实在是因为我快受不了身边女朋友们的“自我摧残”(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们对所谓“弦外之音”的洞察力常过度敏锐地让自己受苦,往往,事情的本身也许并不如此伤人,但那漫天而来的情绪却是最噬人心骨的痛楚。我们纤细而易感的心灵,常忽视了引起争执的初始本质,却在泪眼迷离中因感受蔓生出来的情绪而痛彻心肺。因此,我常对受伤的女朋友或自己说,我们是不是被自己的情绪打败了?
  请别误会。我无意为男人的粗心、不专心、不用心甚至花心解套,或编织可以原谅他们的理由。我只是希望通过对男女之间生理差异的理解,为我们自己寻出生路,明白不是自己不够好,也不是不再被爱、被关怀。如果我们能因理解而从自己情绪的牢笼中解放出来,相信我,那种心灵的自由是你不会愿意用任何东西去交换的。
  有个流传在心理学界的真实但经典的笑话—柯立芝效应(Coolidge Effect)。美国总统柯立芝有一天与他太太一起参观一个政府农场,经过鸡笼时,柯立芝夫人问起公鸡一天交配多少次。“大约12次。”农场主回答道。“请把这个告诉总统。”柯立芝夫人说。总统听了公鸡的事迹后,问道:“每次都是同一只母鸡吗?”“哦,不是的,总统先生,每一次都是不同的母鸡。”总统慢慢地点点头,说:“请把这个告诉柯立芝太太。”
  嗨,别瞪我,我只是试图告诉你,男女真的有别!
10.男人应该是裘皮大衣还是贴身棉袄?
  如果我们真的能以“物件”来形容男人,那就再好不过了!可惜,现实生活中,男人远远要比物件来得圆滑和不可预测,也远远要比实实在在的物件来得不牢靠,至少不管你是买了一件裘皮大衣还是棉袄,它总能忠实地在你需要的时候为你效劳,男人却常在你需要他的时候音讯全无!
  以这种思路为文章起头,似乎有些悲观,可我总认为凡事先把最坏的情况挑明了说,再给心里打个底,总好过一相情愿地编织美梦,最后落得梦醒人空悔不当初。再说,就是由于两性关系之间的变数太多,有太多的不可预测性,我们才需要厘清思维以健康正确的态度去经营它。
  我有一个聪明能干、相貌端丽的女同事,今年满28岁,家里为了她尚无男友焦虑不堪,屡屡托人代为介绍“合适的男孩”。我这位同事对相亲这事极为反感,总以为像是把两块等量的肥肉放在天平的两端秤秤是否相配,可她自己也承认在心里早已罗列了一系列标准,需要“学历高、薪水高、个子高……”的男人,她说:“至少不能觉得委屈了自己!”这句话可能就是绝大多数聪明女子择偶时的“软肋”了!难怪我最近听见一位颇负盛名的女作家说,35岁以上的女人嫁个好男人的概率比被汽车碾过还低!
  凭良心说,现代的女人真的要比男人优秀,不仅会念书能做事,还能利用女性特有的善解人意弥补男人有勇无谋的管理风格。此外,在相对弱势的职场生态中力争上游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其间的勇气与智慧自非天生就具优势的男人所能比拟。因此,在选择“下嫁”的条件上稍微苛刻些自是无可厚非,再说,只为了能嫁出去而委屈自己,也绝对不是幸福婚姻的良好开始。
  可是,这个所谓的“好条件”却隐藏了太多的伏笔。许多郁闷的男人聚在一起咬牙切齿地数落现代女人太功利,没有像样的物质条件就几乎交不到女朋友,而这个所谓的“像样条件”又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逐年攀升。事实上,任何经历过婚姻的人都必须承认“贫贱夫妻百事哀”是影响婚姻品质的不变真理,一个月收入500元的男人和一个月收入3000元的男人对婚姻和家庭的建构的确有本质上的不同,因此,合理的物质条件确实是需要列入考量的重要标准。可当合理的安全需求已经满足的时候,是否安全感和快乐还是与物质条件成正比?是不是一个月收入30000元的男人能带给你的快乐必定是月收入3000元的那个人的10倍?
  让我们再回到裘皮大衣和贴身棉袄的话题上吧!据我的了解(我没穿过裘皮大衣,所以只能求教于我的有钱朋友),裘皮大衣极为娇气不好保养,穿的时候不能挤地铁,不能上自由市场,除了小心翼翼之外还得应付其他众多女子觊觎的眼神,因此,如果你没有一定的斤两,你还不一定穿得了它,即便穿上了也还得为这件裘皮大衣担好多的心、费好多的神;贴身棉袄就不同了,它既柔软暖和又容易打理,随便往包里一塞不怕起皱,落在公车上也不一定有人乐意捡回家。可贴身棉袄也不是全无坏处,除了穿出去不提气儿之外,得空儿就从缝线里钻出来的棉絮也是极其恼人,因此,贴身棉袄不一定全然就是好的,面料、棉花、里子、做工,以及最重要的合不合身,也都是影响它质地的重要因素。
  我在学习芳香疗法的课程时,教课的老师是位哲学博士,她说,我们在做任何重要决定时可以经过两个决策系统,一个是大脑,一个是God Feeling,也就是位于心窝的太阳神经丛(Solar Plexus)。大脑只会依据理智思维的结果做决定,不会有照顾God Feeling的意识;而太阳神经丛却会综合感情和理智的讨论结果做出最合情合理的决定。因此,在对男人的选择上,我们可以交给太阳神经丛去做“好条件男人”的标准设定,在爱情和面包之间找到一个让大伙儿都满意的平衡点。
  我有几个从高中就一起玩乐的死党,个子都在一米六八以上,初进大学时,我们正眼都不瞧个子低于一米八零的男生,看见个子高的男孩搂着娇小的女友迎面走来,我们就捶胸顿足痛呼:“又糟蹋了一个!”随着年级的向上攀升,我们的眼光也开始逐渐地往下修正,开始从心里说服自己:“大个子多半迟缓,脑子不好使!”
  最后,我们终于从梦里醒来,相信琼瑶小说里高大英俊、温柔多金又只对自己一往情深的男子,只有在遥远的乌托邦里才能寻觅得到!
  那时,年轻的我们眼里没有面包,只有浪漫的爱情和英俊的王子。直到有一天,毕业后就直接到美国念书的死党,也是我们当中最漂亮的女孩结婚了,我们一起开先斟满自己的杯子心地到她台北的家中探望,想看看那个能让她在短短一年之内就决定结婚,并且打败那么多追求者的幸运男子到底是何方神圣,结果她只是微笑而平静地望着那个既不高又不帅的男孩告诉我们:在美国,两个人租房子比一个人便宜!
  是的,婚姻的功能之一就是两人能彼此取暖。在冬天的寒风里彼此取暖,在阴冷的细雨里彼此取暖,在灰心丧志的人生谷底彼此取暖,在世态炎凉的人情淡薄中彼此取暖。如果,华丽高贵的裘皮大衣能带给你身心的安顿和贴心的温暖,那么它就是你的;如果,你只能在阳光下炫耀,而无法在下雨天拿它遮风避雨,那么,就选择能让你心灵自由、温暖心窝的贴身棉袄吧!
11.骨子里的温柔
  我曾经在某个充满结婚气氛的六月写了一篇《在爱里接纳不公平》的文章,鼓吹作为现代女人要学会拥有温柔可人的特质。之后几年,我又频繁地在不同场合继续鼓吹这个主张,结果现在只要被问到有关两性之间的话题,总有人会问我女人该怎么温柔可人。
  上个月我应邀为一群已经拥有成功事业的女性朋友们讲课,当话题谈及女人如何处理好两性关系时,有个已届中年的成功女性非常诚恳地问我:“金老师,我真的已经非常留意自己说话的方式和语气,而且姿态真的已经很低了,怎么他好像还是不领情啊?”
  我当时的回答是这样的:“温柔不是学着嗲声嗲气地说话,不是刻意穿低胸的性感吊带睡衣,不是练就哀怨动人的魅惑眼神,不是凡事迁就委屈做低声下气的小媳妇。它是一种心情,一种来自骨子里的情愫。”
  让我用刚生完宝宝的妈妈来做比喻吧!请你想想,如果我们怀中抱着襁褓中的宝贝孩子,我们因为爱他,怕弄疼了他软软的小脑袋,所以我们臂弯的肌肉和骨骼会尽可能地柔软,尽可能地用更好的姿势抱他,让他睡得香甜舒服;我们和他说话时,会尽可能地带着和蔼的笑脸,轻声细语,免得太大声吓着他小小稚嫩的心灵;当我们伸手抚摸他时,我们会尽可能地让力度放轻,动作柔和,免得太重伤了他细致的小脸蛋、小手手……这些“尽可能”就是一种情愫,一种因为爱而不忍伤害的情愫。
  当然,我并不是说我们得像对待婴儿那样小心翼翼地对待自己的男人,但我特别想强调“不忍伤害”这种心情。如果我们爱一个人,就会不忍心看见他被风吹雨淋,不忍心看见他被刺伤难过,更不忍心看见他意志消沉、落魄潦倒。在彼此相爱的两个人中间,就是因为有这些异于旁人的不忍,爱情才会在温柔相待中得以继续维系并修成正果。因此,如果我们在两人的爱情关系中把“不忍伤害”的温柔心情去掉,那么在激情过后自然就没有什么可资留恋的了!
  每次和友人夫妇聚会,我最害怕看见那种当众奚落先生的女人。曾经在某次聚会中,有个干练的妇人,每当她先生发表议论时她都会清楚而明确地提醒:“请直接说重点!”她说话时语气并不凶悍,神态也很温和,甚至还带着微笑,但那顿晚饭中我一直没敢直视她先生的眼神,因为我自己感觉尴尬,感觉当众有人嘲笑我的朋友,我听了不忍而难过,即便它不是出于温柔的爱情而仅仅只是礼节而已!
  最近我一直重新在看一套已经连续播出好几年的热门美国电视剧集,内容说的是一群非常优秀的年轻人在白宫辅佐美国总统的故事。其中有一集说到两个头脑、学历、能力、相貌都旗鼓相当却各事其主的恋人,为了一项政策法案的通过与否失了和,当好一阵子没有见面的两人在一个华府酒会中不期而遇时,女孩脱口说出“I miss you” ,男人没有听清,再追问时,她立即扯到另一个针锋相对的法案上,直到男人转身离去,女孩才望着他的背影轻声说:“I miss you !”
  我不知道这两个故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发”,我只知道我希望周遭所有的人都看见我有个强壮的先生,我知道他和我一样有许多需要改进的缺点,但我会是他最忠实和长久的听众,我希望陪在他身边彼此打气、互相扶持,而不是站在高处指手画脚告诉他哪里需要成长。我同时确信,当有人企图伤害我时,他会挺身而出为我挡下子弹,一如我会为他赴汤蹈火一般。
12.你该了解他什么?
  近来,我比较频繁而深入地参与了一个有关解决情感问题的电视节目。作为该节目的情感心理辅导专家,我每次录完一期节目都觉得呼吸困难,郁闷得几乎无法再继续录下一期,原因之一是节目制作单位非常认真严谨,充分地让参与节目的来宾自由表达意见,因此,常有意见相左的情绪紧绷场面发生;原因之二是我无法相信,在我们周遭存在着这么多灰色的情感问题,有的情况甚至悲惨到让我无法承受。
  可我想除了上述的两个原因之外,真正让我难过的是几乎每一个痛诉不幸遭遇的人都回忆他们曾经有过美好的爱情,曾经因两情相悦而步上红毯。而现在让他们百思不解的是:到底哪里出了错?那个曾经贴着我的心、理解我、爱我的人到哪里去了?
  这个问题很难解释,也没有标准的答案。我年轻时,我的母亲说我不姓“金”而姓“碰”,意思是说我将来碰到了谁就跟着姓谁的姓。我的母亲是个传统守旧的女人,一生只有我父亲一个男人。(在那个纯真而美好的年代,谁不是这样呢?)可她并不落伍,每次到北京来玩,都兴致盎然地和我们流连忘返于京城各条有名的酒吧街,有时甚至到夜里3点才回家,她的守旧与传统只表现在对爱情和婚姻的态度上。
  我离家北上初入大学时,母亲耳提面命告诫我选择男朋友的条件法则,“那个年代”,但凡女孩儿交男朋友就是打算结婚的,因此,对于母亲的谆谆教导我当然是认真地记在心上,甚至乖巧到把它们当做规尺,只要遇到心仪的男孩,就先把他套进框框里看看有没有出格的地方,免得投入感情后才发现不合适而徒然伤神!虽然现在听起来年轻时的我有点儿不可思议的单纯(或白痴),可这个方法确实帮助我清楚地看见我在寻找什么以及什么是适合我的。至今,我仍然感激母亲为我开立的择偶规则让我拥有完满幸福的婚姻。
  在激情之前,你该了解他什么?
  门当户对?
  我知道一看见这四个字,很多人会笑我迂腐而嗤之以鼻,可我把它放在第一位就知道我面对它时的严肃态度。门当户对看起来代表的就是外在的家世背景,或学历、职业,甚至身高、年龄,其实,它不仅仅只是这么肤浅的认知。它关乎一个人的成长经验、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内容,它也是一个人在江湖行走时身上所挂的标签,通常别人只会以标签上的符号来认识你和理解你。
  这些外在的符号在爱情炙热时是隐形的,可它们却在进入平凡的婚姻生活后被放大。试想,如果你每次和朋友聚会,在介绍你的先生时都得克服别人异样的眼光;或者你们两人没有共同的语言;又或者你根本无法适应他的家人和亲戚……进入现实的婚姻生活以后,我们都听过即使像挤牙膏的方式不同这种小事都有可能是分道扬镳的导火线。
  他是否让你觉得委屈?
  有一次我在节目中几乎要发火地对着一位可怜兮兮的女孩说:别老是把“就是因为他爱我”放在嘴边,“爱”不是粉饰一切问题的糖衣!
  在我母亲的教诲中,她最关切的就是女人是否觉得委屈。我的父亲从大陆辗转到了台湾,家无恒产,每个月仅能将微薄的薪水全数交给妻子,可是至今仍让我母亲念之在兹的不是他为数不多的薪俸,而是他全然交给妻子的信任和放纵。母亲常说,虽然她没有很多的钱可以花销,但却从来不觉得受到委屈,因为她打从心眼儿里知道她是“自由的”。
  他霸道吗?占有欲强吗?你一切都得听他的吗?在安排和朋友聚会吃饭时,你需不需要担心他是否同意?你的心情是不是大部分取决于他的情绪状态?在他面前你觉得自由吗?如果你的男人表现爱你的方式是掐住你的脖子让你呼吸困难,那不叫爱!
  他累人吗?
  我有个要好的女朋友,她有个漂亮舒适的家,我们大伙儿总喜欢到她那儿去消磨一个下午,可每回我们去都得趁着她先生不在家的时候,因为他是个十分让人扫兴的人,感情非常纤细,特别容易受伤,成天抱怨别人,十足是个还没长大、时刻要求妻子全部注意力的孩子。他其实有挺好的学历和工作,应该是个颇有自信的男人,也许是成长的过程中缺乏肯定而成就了他现在这样的性格,作为他最亲近的妻子,我的朋友常常觉得很“累”,是一种无法形容的心累!
  他很黏人吗?每天你得接几通他的电话?
  你常常得为他辩护吗?只有你才了解怀才不遇的他的能力吗?你会为了他而刻意隐藏自己的能力和限制自己的发展吗?在爱情和婚姻里,互相扶持是必要的,可那必须建立在成熟平衡的关系之上,如果向任何一方过度倾斜,它终将翻覆。
  他值得你仰视吗?
  用许多婚姻专家的话说,爱情是会改变的,它会随着年龄、阅历而改变,当然它不一定会消失,只是会改变它的内涵。当激情过后,一切醉人的绚丽归于平淡之后,他还有没有值得你认同、欣赏和敬佩的特质?
  虽然所有的社会学家都同意现代的女人十分优秀,拥有一切成功的潜能,但我还是相信,所有的女子都希望能骄傲地仰视她的男人,觉得她托付终身的良人是个顶天立地,值得信赖、尊敬,甚至追随的巨人。况且,在充满各种诱惑的今天,唯有正直的人格才能抗拒试探,在世道诡谲的路途中平稳地行走,成为守护你平安的灯塔。
  你认同他的道德标准吗?如果仅仅只是选择生意伙伴,你会信任地选择他吗?建议你坐下来安静地想想,拿出纸笔列举出他吸引你的地方,你会发现哪些会随着岁月消失,哪些会随着岁月而亘远。
  最后,请记得,所有的规则在真挚的爱情面前都会成为自然,如果你已经做了决定,那就是你的选择,你得为它负责,就像我老妈说的,如果真碰到了就得认了,他也许就是your cup of tea!
13.盆景情人
  Bonsai盆景是日本一种独特的园艺。根据园艺书籍对盆景的解释:
  “Bonsai是一种将天然美景移植到咫尺盆中的园艺艺术,是在容器中栽培树木或矮化树木及其培养、加工的技术。盆景所用的材料是普通的乔木和灌木,制作方法是将它们的树根和枝条加以修剪,并用铁丝固定,使它们朝着设计好的方向生长,从而使植物的形状发生变化。”
  喜欢盆景的人,欣赏它完美的曲线,不高不矮,中规中矩,既不张扬也不放肆;不喜欢盆景的人,嫌弃它毫无个性,死死板板,平平淡淡,既不潇洒又不飞扬。有个专写爱情小说的美国女作家长期研究园艺和婚姻,她把女人对盆景的态度推演到婚姻观上,认为自私的女人多半都喜欢将男人当做盆景一样修剪定型。我倒不认为完全能以喜欢或讨厌盆景的心理来比喻女人面对情人的态度并从中归结出共性。因为女人想收服男人的心态是有阶段性的,年轻的女孩迷恋狂放不羁的汉子,悠悠芳心为了漫漫旷野中逆风挺立的大树痴迷不已;可结了婚的女子就不同了,她们喜欢乖巧温顺一如盆景的男子,任凭摆弄,最好能在绑上定型铁丝时,还眨着泛着泪水感恩的眼睛。
  为什么女人一结婚或关系一固定就完全变了个样?昔日那个温柔可人、善解人意的女孩上哪去了?这是许多大惑不解的男子共同的问题(就好像我们无法理解男人婚前和婚后的转变一样)。我曾经在某个地铁过道里张贴的销售钻石的海报上看到了一幅图画:英俊的男子幸福地将头枕在美丽女子的膝上,她用戴着钻戒的手温柔爱怜地抚弄着他的头发,说道:“他是我第一个孩子!”我当下就想,完了!又毁了一桩好姻缘!是的,女人的问题就出在“好为人母”,
  坏在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而不再是情人上!
  热恋时,我们会因情人的忧伤而忧伤,会陪着他流泪,陪着他痛骂老板不是个东西,陪着他彻夜不眠喝酒到天明……热情而悸动的两颗心紧紧地贴着没有距离,在些微动静中都能感受彼此的脉搏和心跳。可一旦关系固定后,那个我们以身相许托付终身的良人,变成了我的责任,他可不能再任性,因为他的成就关系着我的未来,他的风度代表了我的生活状态,他的格调显示了我的品位,他需要我在身旁指点教导,所以“他是我第一个孩子”!所以,我不再能贴着他的心,站在他的角度,痛他所痛,忧他所忧。
  仔细分析,女人喜欢当妈,喜欢收服男人、改变男人的心态有很多种,其中最大多数可能是不愿向梦想妥协。情窦初开时,我们都曾有过白马王子的绮丽梦想,想象他穿着洁白的上衣,有着宽厚的肩膀和修长的双腿,不可思议地温柔多金,浅笑间脉脉含情的浓眉大眼里还闪过一抹忧郁的气质……及至我们终于梦醒,发现那只是小说里的神话,梦中的白马王子终于落入凡尘,可埋藏在心底那没有满足的、炙热的、羞涩少女的梦想,却仍然蠢蠢欲动。所以我们那可怜的既不多金腿又粗短的良人,只好一次又一次地被绑上矫正铁丝,朝着白马王子的完美形象蹒跚迈进。
  女人喜欢当妈还受到另一层虚荣心理的影响:如果他爱我,就应该听我的话,为我改变。这是被娇宠惯了的任性小女孩的心理,喜欢不断地证明自己的魅力、检验他对自己的爱;喜欢知道自己仍然是可以随意操纵他的;喜欢知道他永远会顺着自己、由着自己;更喜欢知道自己在这段感情中稳稳地占着上风。因此,她用骄纵来证明一切。如果,幸运的女孩有个乐于当盆景的温顺情人,那么日子是快乐美好的;可如果女孩的情人也有着骄傲不羁的性情,那么,在这场争宠的战役中,两败俱伤就几乎是可以预期的事。
  还有一种自视甚高、喜欢掌控状况的女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处处得心应手,生活中惯于被人仰望、被崇拜者跟随,因此习惯发号施令,总是愿意站在高处提供看法和给予指导。对于她甘于委身的情人也不例外,在热恋中她享受掌控激情的进度,一旦激情过后,她更愿意对猎物提供保护。因此,在自认为是“爱情”的糖衣包裹先斟满自己的杯子下,她们对所拥有的“财产”会做自以为是的规划和干涉。可是让人心疼和不忍的是,当猎物企图反抗、挣扎甚至脱逃时,她会承受被背叛的锥心之痛,因为,她真的打从心底里相信,自己已经对所爱的人付出了最大的关怀。
  那么,被爱情折磨难道真的是女人天生的宿命?女人真的注定要在这场角力中败下阵来?真的只能让他像旷野中的大树随意生长?或者,还有什么方法能“兵不血刃”地改造他?老实说,经验丰富的婚姻专家都无法提供标准的答案,因为,感情的事绝非1+1就一定等于2,也绝非传授几招驭夫秘诀就能克尽全功。我只知道它需要身在其中的两个人自己去心领神会,以温柔、诚恳、正直的心,勇敢地付出爱情,找到最能使自己深爱的人感动的方法,磨合出彼此都愿意接受的修剪模式。只是,无论如何请您一定记着,他已经有一个妈了,他需要的不是另一个母亲,而是能贴着他的心,感动他所感动的,忧伤他所忧伤的,快乐他所快乐的,心疼他、理解他的好女人!
  我知道前面这段“秘籍”听起来似乎有点儿不负责任,不是期待帮助的年轻女孩希望得到的标准答案,我也相信有些曾经沧海的美丽女孩,不愿意再相信人世间真有不朽的爱情。尽管世事艰难,可我仍然喜欢鼓吹爱情,因为情感的动人之处便在于,虽然有时它仅仅留藏在我们的心灵深处,但却能成为支撑生命的力量。在茫茫的人海中,人难免有荒凉孤独的时候,慷慨给予别人的情感,其实乃是对自己的拥抱。
  是谁成就了谁?
  所有研究女性主义的学者在面对中国女权的发展情况时,都不免会做出这样的结论: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女性绝对是最能体现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群体。
  对于这个说法,我个人更是感同身受。在行走国内各大都市演说、讲课的经历中,我一再被聪明、干练、美丽、自信的女性精英所感动。她们可能是日理万机的政府领导人,可能是眼光精准的商场女强人,可能是学有专长的高级知识分子,也可能只是在家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从她们身上,我看见了作为女人应该骄傲的特质,也看见了作为女人回馈社会的责任。因此,不管走到哪儿,只要有人问我对中国女性的看法,我总是竖起大拇指衷心地夸赞:中国的女人真棒!
  可是,在这些积极光明、扬眉吐气的背后,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我有时也不免看见一些灰色的地带。举凡夫妻各自拼搏,聚少离多;工作过度劳累,身体出现状况;和孩子相处时间太少,沟通不良;以及人人谈及色变的外遇问题;等等。除了这些大家都已开始关注并试图改进的问题之外,其实还有一个比较不被提及的现象,那就是夫妻成长的脚步不一致所带来的问题。
  而且,如果这成长脚步间的差异是妻子的脚步比较慢的话,那么问题倒还比较小,除了担心丈夫以此为借口找到更能心灵相通的红粉知己之外,生活上还不至于出现太大的摩擦,毕竟我们生活在父系社会观念影响之下,“妻以夫为贵”是约定俗成的事实,女人表现出劣势或靠丈夫养活吃饭,倒也天经地义、合情合理。
  可是,如果这成长较快或成就较大的一方反过来是妻子的话,那么两人之间的相处磨合就往往是比较难以逾越的关卡了。我常遇见一些做事果断麻利的女性精英,在工作中,她们号令手下数百甚至数千人时,丝毫不见难色,可偏偏回到家却最难对付家里的丈夫,不是被先生冷言相向而感委屈莫名,就是被先生疑神疑鬼弄得疲惫不堪,有的甚至背负着太能干、没有女人味儿的欲加之罪。曾经,有个事业做得极有成就的女性无奈地问我:“难道我会赚钱是错的吗?”
  在回答这类问题之前,我总是会告诉这些被弄得莫名其妙的女性:“你千万别以为他这么‘变态’是冲着你来的,其实,他是借题发挥,他在消化自己受挫的大男子主义情结。”我不是四两拨千斤地粉饰太平或企图为这些可恨的男子开脱,我说的是真话。因为这些男人从小就被父母师长教导,告诉他们长大以后要成大功、立大业,要顶天立地、养家糊口,因此他们被教导得只懂得提供保护,而不懂得接受保护(我们必须承认,对实打实的生活而言,“钱”是很实际的保护工具)。
  因此,如果一旦在婚姻当中他们成了那个被保护、被领导的对象,心里那个讥笑他“没出息”、“吃软饭”的可恶判官就会时不时地出来搅和一番,如果再加上无聊旁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地讥讽挑拨几句,他心里那桶酸水自然就翻腾不已出来作怪了!
  当然,面对这种情况,女人自然是委屈难过的。我们觉得,谁不了解我都行,可最重要的他总是得理解并心疼我呀!我们再能干、再要强,可心里还是有小女人需要被关爱、被疼惜的情愫,以及依靠在男人身边的幸福感,这些,他怎么都看不到也感觉不出来呀!于是,我们也莫名其妙地动了怒、生了气。就这样,两颗曾经贴在一块儿的心,就渐行渐远了!
  我细究过这个问题,也试着找寻缓解的方法,可是,我颓然发现要改变这种情况不是那么容易,至少,要改变男人的想法,或改变他身边那一堆酸葡萄心理的男人的想法,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说,能干的我们也不喜欢一点都没有男子气的男人呀!
  那么,该怎么办呢?就这样被折磨吗?别急,当然不是,当然是有办法的!
  首先,别反应激烈,别急着对号入座,别把他的无理取闹往身上揽。
  从前我在面对有行为异常的小朋友的家长时,总是告诉他们,孩子的反社会行为背后其实都有个求救的动机,他们是利用不好的行为来引起父母的注意,如果父母注意了(不管是拥抱或打骂),那么这个表面的行为就得到了强化,就会一直持续下去。可如果你忽略它,假装没接收到信号,但却努力了解他背后的心理动机,尽量去满足那个心理的需求,那么慢慢地,他就会“忘了”利用这些行为来制约你,那些行为也就自然而然地校正过来了。
  对付先生的不安全感也可以利用这个方法。你不要动怒,不要反击,先深深地吸几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接着告诉自己他不是冲着我来的,他是在消化自己的情绪,“他需要帮助”。这样你就不会在第一时间反应激烈,让争执白热化,导致更难收拾的情况出现。
  其二,我们的内在思维必须改变。
  凭良心说,许多事业有成的女性精英难免在态度上表现出霸气和骄傲。我们也许并不自知,但职场上的成就,确实容易让人志得意满,再加上在工作中惯于独当一面,也很难在回家之后立刻改变思维或说话的习惯。因此,如果夫妻发展各擅胜场时,这个情况对方还能容忍;可如果另一方正遭遇低谷,或总是郁郁不得其志时,那么这个霸气或不够体贴,就容易被扩大、被误读、被激化了。
  因此,当“没有良心”的老公又在无理取闹时,先不要问:“他这又是怎么回事儿?”而是要问:“我需要反省吗?”是不是我在说话的态度上表现了什么?是不是我无意中疏忽了什么?我有没有想过他的感受?我是不是让他觉得不安全或憋屈?我是不是在暗示他的无能?我有没有需要作调整的地方?
14.是谁成就了谁?
  如果,某些地方我确实做得不好,那么,赶快改进;可如果我在每一项问题的回答中都俯仰无愧,那么,就随他去吧!
  最后,我想特别提醒女人思考的问题是:到底是谁成就了谁?
  许多女人在婚姻中遭遇了困顿,她们有的受到了出门工作的限制,有的身心受家庭暴力的摧残,有的陷在复杂的姻亲人际关系泥沼中无法脱身。而能自由工作、发挥自己所长的我们,该感谢那个在背后提供我们自由和安定环境的男人,如果没有他的帮助,我们也许要被迫接受作为女人的传统角色,而无法海阔天空地去表现并创造自己。
  因此,当我们略有成绩并志得意满时,我们该扪心自问:到底是谁成就了谁?
15.优雅地转身
  有个女孩被交往了5年多的男友莫名其妙地给甩了,心情难过极了,跑来找我哭诉。她说交往的这5年多里,她一直都是被捧在手掌心里对待的,两人但凡有些争执,男友绝对会在24小时之内道歉求饶,不敢让她委屈生气太久。因此,这次突然被“抛弃”,她不仅难过心碎,面子和自尊更是挂不住,事情已经发生6个多月了还久久不能消化这苦涩的情绪。
  她来找我主要是想问问能不能想个方法再挽回这段感情。事实上她已经做了好多以前绝对不可能做的事,但让她痛苦难堪的是,做了这么多低声下气的挽回动作之后不仅没有让男友回头,反而更让自己觉得羞辱和委屈。
  我相信有许多女孩正承受着相同的煎熬,因为最近已经有不止一个女孩向我咨询类似的问题,更何况爱情关系在现今也似乎变得越来越让人难以捉摸和更容易受到试炼,我因此很想利用这篇文字对正处于相同境遇的女孩们说几句话。
  还记得我曾经提过的某个西方哲人的祷告词吗?他说:神啊!请您赐给我恩慈让我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事情,请您赐给我勇气让我去改变我能改变的事情,也请您赐给我智慧让我有能力去分辨它们。
  这段话不仅适用于我们面对严酷的现实和挑战时,也很适用于我们面对也许即将倾颓的爱情时以调整心情和态度。是的,如果爱情遇到困顿,可是我们知道“两人”最初的爱恋和感动依然存在,那么我们就要勇敢地去改变它,不要计较谁付出得多或少,也不要计较谁比谁没有面子,因为在真爱里只有宽容没有竞争。可是万一我们遇见的困顿是一方的爱情已确知正逐渐地消退,甚且已然做出绝决的表态时,我们就得学会在恩慈中“领受”事实,学会含着泪水但优雅地转身离去。
  有个女孩眨动着娇俏的眼睛说,是啊,我们干吗要低声下气地去求他们,让他们看扁我们呢!既然两情已不相悦,当然是要很骄傲地、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啊。
  不,不是的,孩子,我们优雅地转身并不是为了和谁较劲,或是怕谁看不起我们,我们的优雅或骄傲只是为了赢得对自己的尊敬和肯定,让我们不会因为一次的失败而否定、轻看自己。况且,如果我们还存着和对方较量的心理,心中的怒气和苦涩就不会那么容易过去,到头来别人也许早已云淡风轻,我们却还傻乎乎地困在自己的情绪里兀自消沉。
  所以,如果万一“当次”爱情真的失败了,我们一定要学会不做出让自己日后痛恨的冲动的事或让它毁了自己。那么该怎么做呢?失去爱情真的是很痛苦啊!告诉你们一个叫做“伤痛管理”的神奇方法。根据统计,人类失去爱情后疗伤的时间大约需要6个月,所以你给自己最多6个月的时间去难过,而且每天只限定在某一个时段里难过,例如晚上8点到8点半,这段时间你安全地坐在家里,尽可能地回想过去的甜蜜,然后尽情放声痛哭,等到8点半一过,你就得强迫自己转移焦点,硬生生地把痛苦放到一旁,接着告诉自己如果需要可以明天晚上8点再接着痛苦。请相信我,只要认真践行这个方法,不出6个月你就会发现它不再是那么的痛彻心肺了。
  爱情本该是件美好的事情,可上苍从来就未曾应许我们人生的旅途天色常蓝、花香常溢。因此,当曾经美好的爱恋必须走到尽头,我们只能祈求上苍赐给我们无限的恩慈,帮助我们经过试炼,学会优雅地转身离去以便能完美地展开双臂迎接下一个美好!
16.中国女性的爱欲之欲
  接到某个女性杂志在网络上对女性“爱欲之欲”所收集到的11906份有效样本的调查结果之前,我私底下也兴致勃勃地填了一份问卷,然后期待我的答案和时下女孩们对“爱”和“欲”的看法会有很大的不同。可没想到经过比对之后,我这个已知天命的“老”龄女子的答案和调查结果居然只在3个题目上略有差异,其余的15题竟然和最高的比例完全相同!
  这个结果让我非常的惊讶,难道经过了几十年,中国女人对待爱欲的态度几乎没有改变?是我的思想过于年轻开放,还是这中间另有玄机?经过仔细的研究之后,我发觉,30年的光阴只让受过良好教育、经济完全独立、工作能力丝毫不逊于男人的现代女子在性爱的自由上略微宽松,可对于爱情的憧憬和矜持与30年前的我们并无二致,对爱情的专一与绝对甚至还更胜一筹。
  爱情往往不是男人生命中的负担,但却是女人无可避免的“软肋”。这点我们完全可以从近半数的女子回答“对待爱情时,百分之七十感性,百分之三十理性”,以及超过三分之一的女性选择“当爱情的选择和事业的选择冲突时,毫不犹豫地选择爱情”中得到佐证。
  凭良心说,现代的女人真的要比男人优秀,不仅会念书能做事,还能利用女性特有的善解人意弥补男人有勇无谋的管理风格,此外,在处于相对弱势的职场生态中力争上游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其间的勇气与智慧自非天生就具优势的男人所能比拟。可女人尽管优秀能干却仍然期待男人的呵护,仍然“需要被一个人爱”;愿意“想方设法让他爱上自己”;愿意“在他生日时,挖空心思独自去买礼物好给他一个surprise”;认为“他爱自己多一些才感到安全”。这些不像是在职场上精明果断的女强人该有的想法,却实实在在是女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愫。是的,我们虽然坚强独立,但仍然渴望一双温暖的臂膀和一副坚实的胸膛。
  相对于亘古不变的爱情观念,时代的差异在两个得票比例旗鼓相当的问题:“从暗恋一个人到向他表白的时间”以及“爱上他到同他发生sex的时间”上为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对比说明:受过新思潮洗礼的年轻女性更能勇敢地掌握自己的命运,她们不扭扭捏捏、拖泥带水地面对问题,要么不做,要做就坦然面对。这种特质我相信来自现代女性的自信与骄傲,因为只有在充沛的安全感的铺垫之下,女人才敢于孤注一掷地将自己交托出去;也只有在绝对的自尊之下,女人才能昂首诚实地面对自己的爱欲。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接到这个信心水平极高的调查结果之后,让我有了一个重要的反思:媒体在处理现代女子的爱与欲的话题上是不是做了过多一相情愿的解读?我们是否常常以小众的态度和思维去概括、解释和渲染现象?我们会不会让许多温柔寻常的女子觉得自己对爱情和性的观念落伍和守旧?因为事实证明,尽管时代在变,女人期待爱情的真挚没有改变;尽管物换星移,女人渴望真情的梦想没有消失。因为爱是真理,它不受时空、年龄的限制,与受教育程度、收入、工作、能力完全无关,它只关乎内心,只反映真情,只在有情天下祝福有情的人。
第二章 美学人生
1.成功的人生哲学
  巴黎的女人当然美丽了每天早晨她们只要推开窗户看见的就是艺术品哪像新富的台北都市的天际线尽是直棱棱的线条亮晃晃的玻璃完全没有陶冶艺术气质的功能成功的人生哲学我离开北京已经有两个多月了,听朋友说今年冬天北京下了好几场大雪,一大片、一大片从天而降的雪花使她仿佛又找到了儿时的冬日感受,朋友在MSN上感性地说,在洁白的雪地里,她和男友原本濒临溃堤的爱情好像重新得到了净化。她说:那日在皑皑的白雪中倚着他,我的心一下子变得好清澈,又触碰到了爱他的最原始的理由。真好!可惜我错过了北京的冬雪!
  我虽然没享受到北京大雪的洗礼,却追随着哲学大师上了一堂又一堂人生智慧的课程。Margaret Bonner老师是我芳香疗法的启蒙教师,也是引导我走入哲学领域的导师,每回听她讲课都有醍醐灌顶的感受,仿佛开启了心灵的窗子,窥见自己昏昧蒙尘的角落。
  在许多门发人深省的课程中,有一门关于“经营管理”的课程,那是门专为高阶经理人开的课程,虽然名为“经营管理”,却和想象的课程内容有极大的差距,Margaret带着我们从8个阶梯检视自己的成功指数,让我们以觉察和管理自己为核心,最后扩展到事业乃至于生命中。(是的,生命不就是一宗最大的事业吗?)我好希望朋友们都能分享我的感动,所以就让随堂笔记成为我这篇文章的内容吧!
  成功的人生哲学Interest兴趣有兴趣?这句话看似容易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外面的杂音太多,我们已不习惯安静下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们做着自以为有兴趣的事,到头来却发现那是别人的兴趣。因此,找到自己的兴趣,满足自己的期望是获得成功最基本的条件。
  Ability能力能力可能是我们最关注的事了!没错,能力是我们达成愿望的工具,终其一生我们都在不断地积累这项素质。能力包含了工具性的技巧(外在的技艺)以及情绪性的成熟度,Margaret要求我们检视自己行走江湖凭借的是后天获取的Intellectuals(知识)还是与生俱来的Intelligence(智慧),她要我们尽量让Intellectuals让位给Intelligence,因为知识就像男人在鸡尾酒会中握着的酒杯和烟斗,一旦你将这两样东西从他手中拿走,他就会顿失依靠地倒下。
  Motivation动力“坐而言而不起而行”是我们都容易犯的错。行动力和决断力是商业行为中领导人重要的素质,对于生命它也一样重要。如果我们能倾听自己的声音,勇敢地正视它、实践它,充满热情地过日子,会发现行动其实不难,难的只是把想象付诸行动的过程,是那个“模拟”的过程让我们耽溺太久,以至于消磨了我们的热情,助长了我们心里的恐惧。此外,成功的人不仅能激励自己的动力,也能激发身边的人对生命的热爱。
  Intention意图你有成功的意图吗?当然,要不我那么努力干吗?!Margaret微笑地请所有的同学把笔放下,舒服地靠着椅背。然后她说:“请拿起笔来。”我们听话地都拿起笔来。她又说:“放下,现在请你们试着拿起笔来。”我们照做了。接着她又说:“现在放下,请你们真的很努力地试着拿起笔来。”我们狐疑地拿着笔。没想到这次她近乎生气地大声说道:“放下,我这次真的要你们答应很努力、很努力地试着拿起笔来!”我们面面相觑,不知道除了拿起笔来还能做什么。最后,她眼神凌厉地说:“看见了吗?你只有拿起笔或不拿起笔这两种结果,没有所谓‘努力试过’的问题。”呜!我们都惊魂未定地跌入椅背,在怦怦的心跳中认真地开始思考:我真的有成功的意图吗?从今天开始,我不敢再说我努力试过了!
  Willingness意愿事情还没结束!Margaret进一步逼问我们:“扪心自问,你真的有意愿成功吗?”意图是意志力的表现,是通过理智的思考而愿意去做。意愿是发自内心,是来自心底最真实的声音。我们常常叹息事情达不到期望的结果,却没有意识到其实这个让人失望的结果却是我们心底真正想要的。我们害怕成功,因为成功带来的改变是我们无法应付的;我们害怕成功,因为要付出的代价如此巨大;我们害怕成功,因为害怕事实证明我只配得到失败;我们害怕成功,因为相信我不会如此幸运地拥有成功。因此,我们活在渴望成功的假想里,自以为努力追寻,潜意识里却暗自祈祷它不会发生。
  Margaret请我们回答3个问题,并希望我们每3个月重新检视一遍自己的答案。
  ① 我有意愿拥有意愿吗?
  ② 我有意愿为成功创造条件吗?
  ③ 意愿还有另一层更深的意义。请先安静地解读这句话:“You cannot have what you are not willing to have not.”(意为:你不会拥有那些你不想不拥有的东西)。什么意思?同学们在老师的鼓励下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在越绕越糊涂的迷雾中,Margaret举了个浅显易懂的例子:有一对年轻的夫妇,几年来试过各种怀孕的方法,都徒劳无功,最后,他们终于决定放弃所有的努力,开始认真而开心地规划只有两人的生活时,却发现:她怀孕了!
  哇!这不正是中国先人的智慧,所谓的“无欲则刚”吗?是的,当我们确知已付出绝对的努力之后,就必须学会放手,学会仰望,学会坦然承受结果。因为只有在不患得患失的心情下,我们才能真正勇敢地迈出步伐。
  Commitment承诺我对成功的意愿作出100%的承诺并且付诸行动了吗?生命是张极为现实的支票,如果它没有100%地兑现,就表示我没有存入100%的承诺。承诺代表了对待生命的严肃态度。Margaret请我们当天回家之后检查自己有哪些未完成的事:一直没有回复的email?
  织了一半的围巾?还没回请的餐叙?总之,检查那些我们已经作出承诺却没有100%完成的事。
  如果我们的生命中累积了太多的25%、50%、75%,那么生命还给我们的也只是打了折扣的祝福。因此,不要轻易地作承诺,可一旦承诺了就得100%地完成它。
  Potential潜力在这个阶梯上,Margaret开了同学们一个大玩笑。她问我们,是否认为自己具有潜力?当大家都满腔热血地站起来准备宣誓自己是有潜力的时候,她却得意扬扬地说我们活在梦境中!
  是的,在某些字义中,潜力代表能成就事业的潜质,是件好事。但是从另一个心理层面来说,它却代表了还没有成为事实的幻境,而偏偏我们又愿意躲在这个幻境里自我安慰,告诉自己:总有一天会如何如何,如果怎么样就能如何如何,以我的能力我就能如何如何。我们愿意相信自己怀才不遇的原因是因为时机未到,是因为没有富爸爸、好老板、好环境,总有一天我们会成功,只要一切水到渠成。
  不!其实潜力是空的,是还没有发生的事,是摆放在碗橱里虚拟的杯子,我们得把它清理出去,好留出空间摆放真实的杯子。因此,活在当下,认清自己“现在”能做什么。设定目标是好的,但目标一旦设定之后,就回到现实中来吧!
  Mannerism态度在讨论迈向成功的最后一个阶梯时,老师请我们回溯到人性最深刻的本质: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是否因为专注于成功而冷漠麻木?我是否只注重自我成长而忽略了他人?我是否急于获得而忘记了诚信?如果我们真的获得了成就却变成别人背上的芒刺,那么对于生命,我们还是不及格的。
2.21年,美丽改变了什么?
  21年,在时间的长河中,仅仅是沧海中之一粟,是亘古宇宙的一粒细沙。
  可是,对于中国女人的成长蜕变,短短的21年,却经历了由量变到质变、由模仿到创新、由跟风到自我主张的历程。今天,中国女人对时尚和美丽所掌握的权力,甚至左右了世界化妆品市场的生态!
  这件事,可以从越来越多的顶尖国际奢侈品牌争先恐后地涌进中国看出端倪。
  是的,中国现代女性对美丽的要求起步虽晚,却发展如飞。
  21年前,“皮肤保养”这个概念对大多数的中国女性而言,远远不如想方设法给家里买个冰箱、彩电来得重要。如果刨去家庭的必须开销而还有余裕时,女人花钱在自己身上也会以“别人能看得见”为消费时的最高指导原则,因此,买一件稍微像样点儿的大衣当然要比小小一罐保养品来得实惠。当时女人对花钱往自己脸上抹东西这档事儿的看法,可由一个流传至今仍广为沿用的形容词—“臭美”,说明得淋漓尽致。
  “臭美”原来应该是个贬义词,是本来不美的人硬要东施效颦而变得更可笑、更丑、更不美丽的意思。严格讲起来,它和注重自己的外表理应不会扯上任何的关系,可有趣的是,它却变成了大家都能认同的说法。事实上,使用这个词来形容注重自己容貌的人,多少可以看出若干心理上的不认同,或者更贴切地说,用它来平衡内心“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补偿心理。
  没错,20多年前,当大多数的人都还只用一块“灯塔牌肥皂”从脸洗到身子时,“带着力士牌香皂去洗澡”,是讲究、是“臭美”;当好不容易盼到了工资,下狠心给自己买罐“万紫千红雪花膏”搽脸油时,是讲究、是“臭美”;当穿着一身“的确良”衬衫长裤,骑着自行车穿街过巷时,是讲究、是“臭美”。在那个物资与人心都相对质朴的年代,一支可以用上三五年、价值8元钱、只在重要场合才舍得祭出的口红,就足以承载女人对美丽的向往与欲求。
  可是,这样的年代并没有持续得太久,当商品经济的号角吹向曾经空白的大地,原来以为装扮是“臭美”的静谧,有如窒闷了一个冬季的春雷,平地一声地轰然炸响,它的力度之大、威力之猛,不仅震惊了全世界,也震慑了原以为波澜不惊的中国女人的心底。
  20世纪90年代,应该是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最富戏剧性的10年,有一份针对中国化妆品市场发展的官方研究报告提供了一组颇为吓人的数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化妆品消费市场的年发展速度平均呈30%以上的增长态势,而上游企业的销售额,每年也以50%以上的增长率迅猛发展,而这些增长主要是靠人均化妆品消费额的提高来推动的。从1980年的0.2元,到1989年的2元,再发展到1997年的16.5元,直至2006年,人均消费已达到了30元以上。也就是说20余年间化妆品的人均消费额足足增长了150倍之多!
  你已经看得喘不过气来了?且慢,更吓人的数字还在后头。根据另一份行业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在2006年化妆品的消费总额已经突破人民币770亿元,预计200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人民币1000亿元左右,而它的成长率也将超过总体经济成长率。
  这些数字听起来或许惊人,或许有些遥远,但你只要走访一下各大城市的百货公司或商场的化妆品销售专区,在装修精致、美轮美奂的国产化妆品、进口化妆品销售柜台间停留一小会儿,就可以知道数字所代表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有一位远自欧洲被外派到中国来的化妆品公司高层主管,曾经用流利的中文这么形容中国的女性消费者:“她们是我的宝贝儿!”
  中国的女性消费者当然是这些外国商人的“宝贝儿”,而且我们不仅仅是“宝贝儿”,还是能左右他们生产线规模的“大腕儿”。
  二三十年前,欧美各大国际性化妆品牌鲜有投注人力、物力在“美白产品”的研发上,因为对金发碧眼皮肤苍白的她们来说,美白绝不是市场需求的主力产品。可是当中国女性消费者开始展现傲人的购买实力之后,你再回头看看他们现今的产品线,就知道什么叫做“形势比人强”了!
  可是,任何飞跃的脚步都难免有因速度太快而磕碰跌撞的时候,中国女人的美丽进程当然也遭遇了一段晦涩的坎坷岁月。当女人们为化妆品广告中模特儿近乎神话般清亮的眼睛、白皙的肤色、光滑的皮肤震惊,进而发现自己脸上因缺乏保养而积聚黑斑、皱纹、瘢痕时,心悸之余,常年被忽略的委屈匮乏陡地爆发为一股迅猛的烈焰。这股烈焰,熏晕了女人理性的眼睛,填满了不法商人的荷包,同时也灼伤了女人脆弱的皮肤和爱美的心灵。
  所幸,中国强劲的市场实力没有让这个晦涩的年代盘踞得太久,在幸运之神的眷顾下,短短的几年间,各种女性时尚杂志、书刊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街小巷的书报亭中,像阳光和雨露般照亮、丰富了曾经狭小封闭的视野。从此,中国女人不再那么容易上当受骗了,在和世界流行“零时差”的媒体喂养下,在购买实力强大的底气撑腰下,有能力识别好东西、消费好东西的中国女人坐在家里也能掌握巴黎、米兰、伦敦、纽约、东京的流行脉动,并且不用再出远门也会有国际知名大品牌络绎于途送上家门前来。
  说起国际知名大品牌,但凡有出国旅游或在国外生活经验的朋友都知道,中国进口化妆品的价格总是要比在国外买时贵上好几成。究其原因,除了有不得不列入考量的各种基本支出,如关税、运输费用之外,还有一个厂商“乘虚而入”、投其所好的心理在其中,那就是在消费心理学上所说的“炫耀性消费”心理。说得白话一点儿就是面子消费、身份消费,也就是明明知道多花了钱,也宁愿多花钱,但是买得的是高人一等的尊贵感和虚荣感。根据经济学家对人类消费行为的解释,面对炫耀性消费产品时,价格越高,它的炫耀效用就越高,因此在市场上也就越受欢迎。中国快速崛起、为数众多的新富阶层,正好为这个消费理论作了最完美的诠释。
  今天,中国女性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最有权力的时代,我们能自主地制定消费规则,能决定自己的金钱流向,能设计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能改变自己后天的容貌。“包装”、“选秀”与“美丽”成为生活中的显学,不仅强势主导了媒体和舆论,成为市场经济的主流思想,也相当程度地左右了我们的人生观和面对生命的态度。
  是的,今天我们的眼界宽了,品位高了,选择多了,荷包也充足了。可是在这些繁华的背后,有没有需要我们安静下来省思的地方?
  其实,女人追求美丽是无可厚非的,追求完美更是一种经济实力的表现。当现代女性已经可以独立自主不再需要仰赖男人的经济供养时,善待自己、宝贝自己,绝对是天经地义、理直气壮的。因此行止“阔气”的女人是让人赞叹欣赏的—我们“阔气”地规划生涯,“阔气”地面对两性关系,“阔气”地实现自我,当然也“阔气”地追求美丽。但在阔气地追求自我时,我们也必须厘清是否本末倒置追求的是享受“阔气”的过程而不是它本身的价值,如果是的,那么这些“阔气”就变成了浮夸的表象,成了美其名为女性主义实则为掩饰内里虚空的图腾罢了!
  当然,创造需求是工商社会促进经济繁荣的必要方法,人类也因为拥有梦想而优于低等动物,最终成就伟大。但在这些生存准则和经济规律之上,我一直相信必须有一个调节机制的核心,它能清楚地分辨商业行为的尺度,也能平衡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落差。而能够组成这个核心元素的成分,只有来自于一个人丰盈的内在素养以及真正的喜欢悦纳自己了!
  因此,女人的美丽必须来自于内心对自我的肯定,自信的女人是最美丽的。当然每一个人都有自认为不够完美的地方,也绝对有追寻美丽的权利,但如果在追寻美丽的同时能有更多的自信与自省,并且多了解自身,加深对化妆品的认识,那么在顾盼生姿之间就会有更多的恰到好处,更让人品味无穷了!
3.购买来的美丽
  前几天应邀出席一个都市发展与现代生活的主题研讨会。与会者全部都是和社会研究相关领域的学者。
  当我们从都市发展、社会现象、行为模式,再谈到有关“美”这个话题时,有位从事社会学教育的教授说:“美丽,这个曾经来自天然的赠予,现在随着工业的进步,已经变成来自购买的行为了。”
  言下之意,也就是说,曾经,你生来是啥样,就是啥样;现在,不管你生来是啥样,都可以借由“购买”—不管是购买化妆品、保养品甚至是专家的手术技艺—来完全改变或部分改变它。
  听完她的观点,当场所有的专家学者都点头称是,并感慨万千。没错,现在你在大街上遇到一个绝世美女,你可能没法确定她那深邃的眼睛是不是割出来的,你也没法确定她那高挺的鼻梁是不是垫美学人生出来的,你更没法确定她那俏皮的尖下巴是不是雕出来、削出来的,甚至可怜的你,也没法确定她那亭亭玉立的身材是不是雕出来的!
  对于女人或男人用先进高超的美容技术来改善甚至改变自己的外形,我个人完全没有任何的异议,甚至还曾经想过,如果我再年轻20年,说不定也会寻求美容技术的帮助来放大我那似乎无可救药的小眼睛。我之所以在此提出这个话题,除了和各位分享那位优秀的社会学家所说的名言之外,还想对目前普遍存在的美容趋势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如果近日你留意上网查询与保养品相关的信息,你一定会发现,有个最IN的话题,那就是保养品的价格已直逼黄金,一瓶30毫升的膏体或液体,很可能在短短的两个月之内,就花掉你购买一个金手镯的价钱!
  可是,令人惊讶的是,它们不但没有吓倒爱美的女生(或男生),反而卖到无货可卖的抢手境地。有个年龄和我差不多的男性朋友问我:这个现象之所以会发生,到底是男人疯了,还是女人疯了?
  在此,我们姑且不论保养品的成分含量是不是真的需要贵成这样,我们只说这个现象的背后代表了什么含义,或者像我们这样买不起的人该怎么面对。
  说到含义,有人把它和女性运动扯上关系。我同意。当女人已经完全可以为自己做主的时候,她感受自我价值的方式就从“为他人牺牲奉献”转变为“为自己牺牲奉献”了。除此之外,我想,越来越薄弱、越来越不靠谱的爱情和婚姻关系,也是这个现象的催化剂。试想,如果你用青春换来的爱情是如此的不堪一击,那么,与其为他人做嫁,倒不如让青春掌握在自己手中来得真实。
  至于买不起或不舍得买,该怎么办?这个问题我也仔细思索过,也想出了个自认为高明的好办法。那就是,用正确的心情、正确的观念、正确的手法,把正确但经济实惠的保养品发挥到100分。
  是的,只要你选用的是品质过关、卓有信誉的保养品,即使它们不贵,你都可以试试以下的方法:
  先对着镜子微笑,接着注视着自己的眼睛,告诉自己三遍—“我真美!”然后,轻柔地把保养品抹在脸上,再闭着眼睛用手指温柔地把它按摩进皮肤里,同时想象着脸上有和煦的清风拂过,有爱人的双手抚过……当你再张开眼睛,就会看见有美丽的奇迹发生喽!
  试试看,这方法对我挺管用的!
4.缓慢的美学
  近年来,在讲究生活品位的时髦人士圈子里,出现了几个关于生活的新名词和所代表的新群落:有追求幸福生活品质的“乐活族”,有崇尚活在当下及时行乐的“快活族”,还有呼吁品味生活缓慢节奏的“慢活族”。
  尽管这几个群落所倡导的生活哲学或有些许差异,但都传递了一个清楚的信息:我们现有的生活方式需要改变。没错,生活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我们祖辈那一代人来说,生活仅是一桩只要努力付出就能安稳度过的啰唆事,虽然因柴米油盐酱醋茶而五味杂陈,但平淡中自有一番好滋味。可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生活则是一场既紧张危险又绚丽多彩的舞台剧,其中充满了不可确定的因素—想要的东西很多,害怕失去的更多—因此在有限的日子里,我们总是紧绷着神经,辛苦而疲惫地活着。
  对于生活的抱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大多数人的问题出在“速度太快”上。我在回答类似的调查问卷时,也不禁哑然失笑。那份问卷里有个问题:早晨醒来,睁开眼睛后,你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是感受清晨的空气?是慵懒地伸伸腰?还是立刻翻身看看现在几点了?我的回答相信和多数生活在都市的现代人一样,我们习惯性地永远都在赶时间—永远觉得时间不够用,觉得网速不够快,觉得前面的车开得太慢,觉得还有好多没做完的事情。
  我是个标准的“快”活族。不是及时行乐的“快活”,而是节奏快速的“快活”。我开车的速度很快,吃饭的速度很快,思维的速度也很快。我很害怕面对思考慢、动作慢、说话慢的人,我的教养让我面带微笑礼貌地看着他们,但心里却急得只想跳脚,巴不得冲上前去帮他把该做的事或该说的话尽快完成。年轻的时候,我常以自己的才思敏捷而自豪,及至年纪渐长才逐渐明白,我的灵巧聪慧和急于表现,也许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别人。
  可能是因为像我这样每天都急急忙忙赶路的人太多了,最近几年,有一股鼓励放慢脚步的运动正在兴起,短短的两三年间,已经有55个国家、80多万名会员加入了这个叫做“Slow Movement”(缓慢生活)的运动中,它是个没有总部、没有严格组织的组织,只是借着几页简单的通讯,唤醒被速度绑住的人,劝导人们放慢生活的节奏—慢慢地吃、慢慢地呼吸、慢慢地思考、慢慢地做爱,甚至慢慢地休闲。
  我喜欢缓慢运动网站上的一句话:“慢活并不是将每件事牛步化,而是希望活在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它是一种平衡,该快则快、能慢则慢,尽量以音乐家所谓的Tempo Giusto(正确的速度)来生活。它没有一成不变的公式和万用守则,只是让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步调,如果我们愿意腾出空间容纳各种不同的速度,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丰富。”
  啊!多好,如果我们能掌控生活的速度,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放下,什么时候要加快脚步,什么时候必须驻足,什么时候又该跃起,我们就不会因为一路快跑追赶而忽略了道路两旁美丽的风景和本该细细品尝的生活况味,也不会因为忘了停下脚步而错过了身旁关怀的眼神和暖暖的爱意。如果,你同意生命中有比急着完成某件事还更重要的事情,就请放慢脚步,倾听内在的声音,顺着它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吧!
5.简化就是强化
  为了迎接新的一年,也为了给自己一个更快乐的理由,我做了一个想了很久却一直没敢付诸行动的重大改变:把北京城里的办公室撤了,搬回远离城市的郊区,过着一个星期才进一趟城、夜里与蛙鸣虫咬为伍的乡间生活。这个决定,意味着我曾经精彩丰富的社交生活将大量地削减,意味着我会有更多的时间安静地只和自己说话,同时更意味着我得重新培养早睡早起的健康生活习惯。因此,我那些尚属年轻的朋友们不免语带酸涩地说:“我们也想这样啊!可是得有这个条件啊!”是啊,是啊,这不就是“年老”的附加价值吗!
  其实,所谓的“现代文明”对我们这些趋于年长的人来说是非常残忍的,它往往用一大本厚厚的使用说明书,一大串看也看不明白的电脑指令,来羞辱我这个努力往主流价值观靠拢的可怜虫。因美学人生为不熟悉先进的科技,我可是闹了不少笑话:好不容易跟随潮流买了一台PDA,却因为看不太懂说明书,而干脆把它当做普通手机使用;前两天请一位做设计的朋友帮我设计图片,却发现我根本没有把我那台昂贵的数码相机设定在最清晰的焦距上!诸如此类暴殄天物的愚蠢事迹,除了让我儿子坐享其成之外(都转移给他了),更坚定了我非简化生活不可的决心。
  我的简化生活看似被剥夺了一些原本可以轻易享受的生活乐趣,好像消极地放弃或割舍了曾经拥有的繁华,或有点儿自命清高地做作矫情。事实上,摄影学上有个理论:“简化就是强化。”也就是进行摄影构图时,要去掉那些分散注意力、削弱主题的因素。这并不意味着把背景上的东西统统去掉,而是将背景淡化,好凸现要表达的主题。前阵子受了一位学电影的朋友的影响,迷上了看黑白电影,起初看前两部电影时觉得非常别扭,什么都是灰灰黑黑的沉闷极了,但是当我静下心来认真地欣赏电影时,才发现,原来黑与白之间可以有这么多彩度、明度、光影、层次上的变化,它挪走了让人眼花缭乱分散注意力的色彩,让人聚焦在电影的情节中,因此更能精准表达,更加撼动人心。
  所以,在彩色电影中,色彩的力量到底是被淡化了,还是被强化了?
  在生活中,我们是不是也像热闹丰富的彩色电影一样,什么都想、什么都要、什么都舍不得、什么都放不下?当过多的资讯、过多的拥有、过多的人际关系、过多的声光色彩,和过度激动的心脏纠结在一起,我们会不会错过最重要的美丽,再也听不见内心深处微细的声音?感受不到心情微小的悸动?甚至感觉不到心脏微弱的跳动?
  那么,在迎接新年之前,就让我们来做个岁末简化大扫除吧!
  在简化杂事、杂物、杂人、杂钱(如果有的话)之外,别忘了“简化自我”。“简化自我”就是把周遭太多的干扰杂音“暂时”调得小声一点儿,学习听见自己的声音,更了解自己,并接近自己的人生目标。
  “人生目标”?听起来挺吓人的,怎么有点儿老生常谈的酸味?别担心,不是让你新年立志或改过向善,只是希望能让自己更快乐、更透彻、更满意生命。每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包括那些过着最平凡、最乱七八糟或最贫穷生活的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这目标是由四种来源所组成的:生命本身,父母的愿望,自己的天赋和弱点,以及自己的人生大梦。
  生命本身是为了延续以及维持生命。了解自己之所以拥有生命是为了将生命传递下去,这是非常重要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懂得尊敬生命和学习对生命谦卑,我们才会因此不敢造次、不敢胡来、不敢糟蹋,因为我们明白有延续生命的责任在身。
  父母的愿望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我们的人生,犹如一则密封起来送交的信息,里面有他们未完成的梦想、他们的人生目标、他们的人生大梦。我们从小就已经不自觉地把这则信息编写进我们的人生脚本中,并且顺着这条无形的绳索往前迈进。
  如果,前两项来源是我们无法或无意改变的内容,那么,了解自己的天赋和弱点就完全是能操之在我的事了。面对弱点,我有一套很阿Q可又很管用的招数,就是“专注自己的长处,忘却自己的弱点”,千万别太快就试着“接纳”自己的弱点,打落牙齿和血吞式的悲壮在这个场合并不适用,这样只会让弱点如鲠在喉,反而弄得人由自卑过度转为自大。最好的方法是先把弱点冷藏一会儿,先发扬光大自己的天赋,等信心饱满之后再来对付弱点,那时你就能在谈笑之间接纳自己的弱点了。
  怎么发挥天赋?很简单,找个夜阑人静的晚上,给自己泡上一杯好茶,在自己最喜欢的笔记本上列出“我的十大优点”(没错!10个,相信我,你绝对有超过10个以上的优点,试着只选出前10个优点),接着根据你个人的看法,将3个最重要的优点圈选出来。这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专注于自己最杰出的地方,让自我的整体图像变得单纯而明确。
  Highlight天赋之后,得再去掉一个重要的杂音—减轻罪恶感。罪恶感和良心是人类发展重要的特质,也是人异于禽兽的重要区别。没有良心、全然不顾及他人是很可怕的,但如果对于所有的事务都心怀罪恶,例如:为多花了一些钱享受、游荡了一天没有工作、拒绝了他人的请求等等都感到愧疚的人,就像是在肩上扛着一个小小的“判官”,随时评价、随时认罪,到最后自己都觉得筋疲力尽面目可憎。这个或这些“判官”有可能是父母、师长,或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经常指责你的人。
  现在,请你回头,仔细观察你的“判官”,并且找出对你说话的到底是谁,接着和你的“判官”好好地谈谈,告诉他你已经长大了,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如果我们能从判官的声音里获得释放,那么就真正能得到内心的自由和能量。
  好了,终于轮到人生大梦了!写这篇稿子的时候,我正面对着北京郊区的花园,初冬早晨的阳光洒落在微秃的草坪上,沁凉的空气里飞舞着不畏寒冷的小昆虫,远处空地上晾晒着漫溢肥皂香味的床单,我几次为自己幸福的人生感动得热泪盈眶。是的,我终于可以落尽繁华,在乡野的静谧中往人生大梦的方向蹒跚迈进。我打算写完这篇稿子就起身到对面村落的集市中买副园艺手套,好趁着暖暖的阳光拔掉园中荒芜的杂草。
6.两极的思考
  我的工作内容是必须不断把“平衡”这两个字放在嘴边或思维里的,照理应该和“两极”这种看似极端的字眼扯不上任何关系,可就在2006年的岁末,我的脑子里、心里却常常涌起这两个字,而且不单单是闪进脑海里,我还深刻地思考过,并且身体力行了一番。
  我的“两极”概念的启蒙,其实只是来源于看了一个在某个商业周刊里卖豪宅的广告,广告里,事业有成的男主角悠闲地坐在豪宅面海的阳台上喝着白兰地,骄傲地“告诫”犹在为工作卖命的可怜虫们,如何在攀登到了事业的巅峰之后,学会享受生活的巅峰。凭良心说,这个广告并没有勾起我去买那个豪宅的念头,即便“两极”这个字眼也没有触动我的心弦。
  可就在某个挥汗如雨的仲夏夜晚,我看着日记簿里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密密麻麻的工作行程,在闷得喘不过气来的燠热中,突然想起了那个可憎的、坐在豪宅的阳台上、悠闲地喝着白兰地的男人,想起了他所说的两个巅峰、两极生活的事,心里陡地灵光乍现,是啊,两极,为什么不呢?我的日子如果真能照着两个极性来过,会不会更专注、更本分,或者更清爽一些?
  因此,就在那个闷热的仲夏夜晚的顿悟之后,我试着依新发现的两极思维来改变我的生活态度。第二天清晨,我从出差下榻的饭店房间给先生打去了电话,和他对照了各自都极为忙碌的日程表之后,找出了晚秋两人都有空的两个星期,咬着牙订定了去欧洲的机票和饭店—哪怕我们俩才刚从英国办完公事回来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决定了欧洲的旅游行程之后,我把工作量和工作时间调到了最大极限,除了通知各个方面的合作伙伴们,告知我突然多出来的工作空档之外,即便不出门在家写稿,我也延后了关电脑的时间。就这样心无旁骛“玩命地”工作了5个星期,之后,我就把电脑、手机和记事本丢在家里,飞往欧洲,在普罗旺斯宁静美丽的路边小咖啡馆里吃着熏衣草蜂蜜蛋糕,在挪威奥斯陆海港大啖奶油烤龙虾,享受着决不思考工作的“绝对真空”状态!
  我必须坦白承认,头两天我还是有点儿忐忑的。因为以前的我虽然看起来好像休闲玩乐的时间颇多,但每次出游总是有些牵挂,除了非得带着手提电脑不说,出门前还一再昭告周遭朋友我会每天查看邮件,如果到了网络不通的地方更是坐立不安,生怕错过了任何重要的事。
  但这趟出游我们刻意地改变了原来的习惯,努力熬过了头几天的忐忑之后,我就不再看见电脑就条件反射地想查看邮件;不再动不动就翻看手机检查是否有最新的短信了。我知道身旁的先生和我有相同的心理挣扎,我们从小都受着“天道酬勤”或“光阴似箭”这一类勤勉教育,太习惯于让自己保持在工作状态,即使休闲也得给自己找个堂皇的理由。因此我们容易在工作时觉得委屈和疲倦,在游玩时又觉得忐忑不安。
  因此,迎接2007年,我实验了最新的两极策略—在工作的周期拼命工作,专注而用心,挑战自己精力的最大极限,因此可以把工作的能量和潜力发挥到最大化、最高级;可一旦进入到休闲玩乐的周期,就让自己完全放松、尽情享乐,一丁点儿都不牵挂工作,也不允许自己有玩物丧志的罪恶感!
7.流行的真意
  上个月在伦敦,利用短短的两天,“血拼”了几家有名的“Outlet”。(“Outlet”是国际大品牌过季商品的专卖店,通常坐落在市郊。店内站在你旁边和你在同一秒钟看上同一件商品的陌生人,有可能是将红未红的流行歌手,有可能是曾经辉煌的过气演员,有可能是远从亚洲前来的淘货老手,也有可能是像我这样舍不得买或买不起当季新款商品却又迷恋名牌光环的小老百姓。)在伦敦西北市郊的“Outlet”里,我买了几件某大名牌基本款的衬衫和套装,全部加起来只相当于骑士桥街上哈洛德百货公司该品牌专柜当季新衣一件的价格,因此,步出“Outlet”时,我的心情几乎可以用“雀跃”来形容。当时,我那个有点儿老土的先生还疑惑地问我:“买了不流行的东西还那么高兴?”
  我没和他多作解释,只是卖乖地说:“省钱啊!买今年新流行的那得多贵啊!”
  是啊,如果你真了解“流行”,就会在每一次的购买冲动之前稍稍地思考一下。事实上,流行这个东西,一般人很难琢磨得清楚。
  有人说它是一种社会现象,有人说它是一种奢华主义,但不管怎么说,它都是由一小群人所发起、所策动,也许背后真有什么深奥的“主义”隐藏着,但我建议,诸位看官们不必太过认真。
  就拿彩妆的流行趋势来说吧!用心或眼尖的消费者们会发现,本年度流行的颜色,在5年前你就可能已经见过,只不过5年后,它改头换面,重新换身行头再在你面前现身。
  据熟悉世界几大彩妆业巨头工作情形的朋友说,这些巨头们每年夏天都要在一起开个会,大家把前几年没卖完还留在仓库里的老货底都列出个清单,大伙儿再商量商量,看看有什么办法,想出个堂皇的名号或“主义”,再把它们风风光光地给推出来。
  当然,这个故事描述的是否属实我们不得而知,也许只是我那可怜的、买不起流行玩意儿的朋友,在酸葡萄心理作祟下所瞎编出来的恶意中伤。不过如果看官们冷静地想想,这位朋友说的确实还有点儿道理。去年我就发现我80岁的老母亲40年前穿过的大圆翻领羊绒大衣,居然就和正在流行的款式不相上下。我欣喜若狂之余,把它拿到干洗店修整一番,居然俘获不少欣赏和艳羡的目光。
  其实说穿了,“流行”这个东西是奢华的,是需要金钱来支撑的。你想想,如果每季都依照杂志上性感美丽模特的穿着来采购服饰的话,皮包至少得买两个,鞋子至少得备3双,其他如长的、短的、花的、素的衣服又起码得跟上流行置办几件,如果再加上几样不得不买、宣称已突破自然极限、是化妆品科学家们完美的高科技研究成果的保养护肤品……一个办公室文员,可能整个月不吃不喝,再加上白天黑夜地干活,都无法承受得起哪怕一件奢华的当季单品。
  可如果你既不打算为流行而倾家荡产,又不想被别人讥讽为不识流行的乡巴佬,该怎么办呢?好心的时尚专家们建议:找2-3个当季流行的元素,例如,一双鞋、一件外套、一条裙子或一个提包,再搭配衣橱里原有的收藏,就可以Mix and Match漂亮一季了!
  由于篇幅有限,我没法儿在这儿具体地告诉看官们怎么做(其实是底气不足),不过有件事我是很确定而且有把握的,那就是“虽然不流行,却可以有想法”。没错,我们可能无法购买所有当季时髦的服饰,但只要我们拥有对时尚敏锐的嗅觉,多观察、多阅读,知道现在流行什么和不流行什么,就至少能规避贻笑大方的错误,或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尴尬。至于流不流行、时不时髦,那就是另一个关乎经济层次的问题了。
8.美学人生
  最近,流传在职场中最IN的话题是:你学过艺术吗?忽然间,“美学”成为就业市场中的显学,曾经炙手可热的MBA学位已经有被“艺术管理”学位后来居上的危机,几乎所有跨国大企业都在目光炯炯地寻找拥有艺术或美学背景的人才来管理公司,更遑论那些以产品制造为主业的企业,更是需要拥有美学素养的工程师来研发出满足消费者情感需求的产品(苹果的iPod就是个典型的案例)。因此,许多一流设计公司的股价上扬幅度,已经远远超过曾经是股市明星的IT产业。
  这波潮流并不表示市场喜新厌旧的心理,而是说明当物质文明达到一定的高度时,精神文明才是虏获人心的法门。因此,以美学思维来行销产品要比功能思维更能打动人心。
  美学人生这个体现在商品经济范畴的行销现象,其实是可以类化到女人身上的。我们每天所处的人际关系不也是类似商品行销的过程吗?在职场中,我们企图把自己推销给老板、上司、客户、同事甚至下属;在朋友中,我们广结善缘推销自己以取得更多的人脉;在恋爱关系里,我们更是努力推销自己以求修成正果。那么,在推销自己的方法上,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从美学的角度多所着墨呢?
  一项国际间针对亚洲地区奢侈品消费能力的分析显示,中国已快速崛起,成为亚洲一个庞大而惊人的奢侈品消费市场,近年来,许多奢侈品牌纷纷把亚洲旗舰店设在上海、北京,就是个明显的佐证。但容许我冒昧地说,往来城中,常见到时髦女子拿着名牌手袋、穿着名牌服装、出入时尚场所,但顾盼神采间却仍然带着土气。我常常在前5分钟惊艳于一个过路女子的美丽,却又在下一个5分钟为她走路的姿态、说话的声调而扼腕浩叹!
  住在巴黎时,坐在路边咖啡座上喝一杯寻常的咖啡,顺便欣赏路过的优雅而美丽的巴黎女人,是我打发闲暇时光既省钱又快意的方式。当时最令我愤愤不平的是,巴黎的女人当然美丽了,每天早晨她们只要推开窗户,看见的就是艺术品,哪像新富的台北,都市的天际线尽是直棱棱的线条,亮晃晃的玻璃,完全没有陶冶艺术气质的功能。及至我又走访了布达佩斯、布拉格等等欧洲古老而又美丽迷人的城市,这种自怨自艾的心理就更加强烈!
  是的,也许在我们成长的环境中缺乏培养美学的条件(其实,中国古老的城市建筑一直是西方美学家心驰神往的美丽梦境),但生活宽裕之后,如果愿意,我们还是可以用心培养的啊。我们可以从音乐会、画展、电影、话剧,以及任何一种艺术表演来积累自己对美的鉴赏能力;可以从春天的繁花、夏天的绿野、秋天的落叶、冬天的白雪来领略大自然的瑰丽。让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成为身体里流淌的血液,从呼吸、笑容甚至体温间自然地流露出来。
  记得当年在巴黎学油画时,老师规定我们每个周末都得到卢浮宫去看画。看什么呢?老师没说,只说必须得在里头待上一整天。于是我们就傻愣愣地背着包在卢浮宫里乱逛,直到逛了几个月逛到完全没有新意之后,才开始发觉原来自己再面对画板时竟有一种不一样的感受,不只是对色彩的敏锐度增加了,更棒的是,“审美”的角度和能力也变得不一样了。
  前一阵子,看了雅诗兰黛新代言人格温妮丝·帕特洛的专访,我没太在意她到底说了什么,只被她不可方物的气质震慑良久,那是一种所有女子都会向往的美丽,因为它不会随着年龄而褪色,只会因岁月的淬炼而历久弥新。
9.美学商数
  近几年,谈论有关美容的话题似乎特别的多,不论是平面杂志或电视媒体,都大力报道,说明“如何美丽”这件事已经是势不可当的趋势,俨然成为女人在生活与事业之外,必须面对的另一个重要的课题。
  其实女人追求美丽就像男人追求宝剑一般,是个不可违逆的宿命。在仍然遵循父系社会的规则中生存,女人的外貌相当程度地反映了她的幸运,如果谁敢言之凿凿地说女人的成功完全无关容貌,那么那绝对是违心之论。我们都必须承认,长相讨喜的女孩自小就能得到比较好的机会和比较多的方便,此外自小从别人的评价中累积了对自己容貌的肯定,也能成就她比较自信的人格特质。当然,姣好的容貌并不能决定她日后的成功,但绝对能提供相对较高的成功或然率!因此,女人乐于寻求各种方法来改善容貌,既是天性使然,也有不得不然的必要性。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外貌已经扮演着比我们想象中还要重要的角色(长相可爱漂亮的小女孩总是能得到比较多的表现机会,甜美迷人的妙龄女郎也总是比别人有更多的追求者和便利性),事实上,在职场中这个现象也许更为严重。虽说外貌仅及于表面,但在事事讲求快速的现代生活中,它所代表的“第一印象”的意义,要比以往更为深刻,因为人们习惯以外观度人,纵使能力是最重要的,但言谈、举止及装扮也在人际关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在竞争激烈的职场里,面对众多的求职者或员工,执事者往往根本还没来得及看出你的能力就得进行人事决策。尤其是那些必须面对客户或常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外貌更是决定性的因素之一,它关乎你是否能被录取、被留任,甚至被提升。
  因此,女性在积累自己的专业能力之外,也必须留意培养自己的BQ—美学商数。
  上述的论点听起来好像女人的成功就靠着脸蛋和身材,能力似乎无关紧要。当然不是的,在这里我们提到的“美学商数”并不仅仅只是漂亮的化妆或漂亮的衣着,更不是不合时宜地扭捏作态或搔首弄姿。实际上,一个女人的美丽是关乎内在的,是取决于她的思想、智慧、素养、心智以及自我认知。外表的修饰固然必要,但它仅仅是提供内在底蕴的出口,是帮助表达自我感觉的方式。因此,女人的美学商数代表的是一种“状态”,一种愿意修饰自己的用心和自信,一种举手投足间的优雅从容,一种细枝末节处的细腻精致。这种美丽会让人感动,让人过目不忘,因此你才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既以能力服众,又以美丽服人。
10.拥有魅力的人格特质
  可能是我到处宣讲“美丽”和“魅力”的次数太多了,最近几个月只要接受媒体的采访,一定就会遇到一些相去不远的问题:“金老师,您能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做个有魅力或美丽的女人吗?”
  老实说,这个问题很大,不是三言两语就能道尽,也不是一两千字就能说得明白,虽然每次我总是殷切地试图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明它,但总觉得有些意犹未尽。直到最近参与了一个活动,近距离认识了一位众人皆以为美丽和成功的超级巨星,我才真正领略了什么是美丽与魅力兼具的人格特质。这不仅为自己的论证找到了充分的证据,也让我明白了这位巨星之所以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因为不仅仅是观众喜欢她,厂商喜欢她,更难能可贵的是媒体也喜欢她,因此,你很难看见报章杂志或电视上有不利于她的负面报道。
  美学人生作为一个已经如此成功的超级巨星,她原本足以有“资格”耍耍大牌,但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只见她不断亲切地主动和人点头微笑,进电梯时主动退一步让人先行,登上舞台时主动退让站在一旁。这些细微的动作我看在眼里虽然已经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但还觉得仅仅是受到良好训练的教养而已,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惊讶。直到活动开始之后,作为客串主持人的她才真正让我有了刮目相看的感动。
  舞台上,当旁人说话的时候,她的身体前倾、目光凝视,不断热切地点头表示认同和理解;当轮到她说话的时候,她并不刻意地寻找镜头,只是神情真挚,看着对方的眼睛认真而专注地说话。我坐在离她有点儿距离的台上似乎都能感受到从她身上传来的热度,更何况是正在和她说话的人!
  说实话,由于我的工作性质使然,近距离接触美女(或帅哥)的机会和次数实在是太多了,但大多数的美女只会给我留下初见面时“嗯,这个孩子长得不错”的粗浅印象,却很少能让我真正地惊艳。每每我在一旁安静地观察这些相貌出众的美女们的言谈举止,无可避免地都会有些怅然若失的感慨,感慨她们没有把老天爷恩赐给她们的美丽转化为可长可久的魅力,徒然让美貌随着年龄或机运而逐渐地逝去!
  记得有次遇见一个才探星途就当红乍紫的女孩,青春的脸庞和玲珑的身段都极其动人,可是在后台化妆等待上场的时间里,她从来没正眼瞧过任何一个人,无论和谁说话或开玩笑,她的眼睛都永远只注视着对面镜子中的自己,不仅自恋,简直就是自傲得旁若无人。我相信以她的美貌和才艺在舞台上绝对颠倒众生,在只可远观的水银灯底下游刃有余。但当曲终人散、繁华落尽的某个夜晚,她一定会感到孤寂而害怕,因为一直以来她只注意镜子中的自己而忘了留意周遭的人,因此,当她要找寻一个可以谈心的同伴时才知道别人的影子都是模糊而不真切的存在。
  曾经有人形容美女“顾盼生姿”,标准的解读是她的举手投足之间尽显魅力。因此许多女孩把这句成语误认为是举手投足之间的矫揉作态或顾影自怜。其实,美女的顾盼生姿是让每个围绕在她身旁的人如沐春风,感觉美女的眼睛只注视着自己,只对着自己说话,只关心自己的心情;美女的顾盼生姿也表示她的进退有节,行为举止间让人感受尊重,感受韵味,也感受乐于亲近。
  中国有句老话,很残酷却很传神—“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我同意英雄气短、美人迟暮都最让人神伤。岁月不饶人,当美人年华老去,拜倒在石榴裙下的男子越来越少,喝彩之声日渐稀落,那时能让美丽永驻的元素不再是曾经灿烂的明眸皓齿,而是由明眸皓齿演进而来的温暖眼神和字字珠玑。因此,如果你问我如何成为拥有美丽或魅力的女人,我会说:就从做个有礼貌的女孩开始吧!
11.魅力是学习而来的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宋·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就在女人还是男人的附属品的那个年代,有钱人家的父母就知道从小训练家里的千金小姐熟谙琴棋书画,为的不是将来进京赶考获取功名,而是增加筹码,以便来日嫁入诗书传家的名门望族。虽然千金小姐也许一辈子都无法公开展现她的才华,只能为那个她必须仰赖终身的男人提供娱乐,或作为排遣深闺寂寥的工具,但我十分有兴趣的是,那时的父母已经知道女人不能仅仅凭着年轻貌美来征服男人,还必须不断地积累一些“素养”来继续维持这个高度。
  现代的女人,凭良心说,在培养素质这件事上要比古代的女人困难得多。原因无他,只因为我们不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要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琴棋书画上就可以恪尽其功。我们不仅要像男人一样努力地工作,还得回归女人角色照看家庭。双重角色的压力让我们疲惫不堪,这个疲惫毋宁说是身体的疲劳,不如说是心灵的疲倦。因此,找到一个既能帮助心灵沉静又能维系魅力资本的方法,是多数女人都迫切需要的。而阅读正是最好、最简单的方法。
  对于女人来说,培养阅读的习惯有两个重要的意义。一是帮助我们安静下来。在静下心来看书的过程中,哪怕只有短短的20分钟,由于心思专注在静谧无声的文字世界里,我们会得到内在的宁静,让呼吸平缓、心跳稳定,让优美的辞藻冲刷掉充斥于身心的喧嚣尘埃。因此,脸上也许有岁月留下的刻痕,但线条却是柔和的;生活也许依然紧张忙碌,可眼神却是安顿自在的。
  阅读的另一个好处当然是增长智慧。近日在白领间十分流行BQ(Beauty Quotation)“美丽商数”,称其是职场重要的加分术之一。没错,BQ确实能提升个人在职场竞争乃至日常生活中的人力资本,是通往成功道路的快捷门票。但我一直认为,从更深刻一点儿的角度来看,在BQ的含义里,最核心的应该是Brain—脑力,再者是Behavior—行为,最后才是表现在外层的Beauty—美丽。因为唯有经过深厚的内涵积累,美丽才能具有深度,才能令人回味无穷。因此,如果想要拥有高度的“美丽商数”,就非得从增加脑容量着手不可。
  念中学时,读到了宋朝诗人曾公亮的一首诗,立刻被诗中“开窗放入大江来”这句话震慑良久,还记得当时胸中涌起一股“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澎湃豪情,只觉得醍醐灌顶,自此爱上了看书。是的,如果要看见世界,拥有视野,看见拍起像天浪般高的银山,就需要打开窗户,敞开心门,张开阅读的眼睛。这样才能将滔滔大江纳入胸中,让它激荡出智慧的养分,流淌进血液中,成为骨肉、血脉,成为一种耐人寻味,经得起时间的淬炼、岁月的考验,散发在举手投足间的优雅韵味。
  那么现代的女人该看哪些书呢?如果以BQ的理论来看,但凡能增加脑力、规范行为、修饰外貌的书都不可或缺。
  首先,时尚类的书籍杂志你非看不可。
  许多心高气傲的女人不屑于看这类读物,总以为“女人胸大,必定无脑”,不是放眼世界的大女子应有的作为,因此,任由自己曲高和寡地美丽着。我无意在这里评断别人的价值观,只是想说明女人不仅要用心地生活、用心地工作,更需要懂得用心地美丽。因为它代表着一种状态、一种宣示、一种坚持、一种对旁人与对自己的悦纳。如果一个女人愿意每天在镜子里看见自己,就表示她一定是个喜欢自己的人;同样的,如果一个女人愿意为自己的外貌付出努力,就表示她仍然怀抱梦想,没有放弃对自己美好的坚持。
  有句话说得好:“时尚是需要学习的,就像学习任何一门科学。”
  是的,就如同我们需要老师带领去解析大师的绘画或音乐创作,才能领略其中深刻的艺术内涵一样,人类对于美与艺术的鉴赏能力是需要被教导和启迪的,需要有先进者帮助我们开发欣赏美好事物的心灵雷达,提高审美的眼光和敏锐的感觉,如此才能内化为个人的美学修养,成为蕴藏在举手投足间的品位、神韵。
  所以,下回你再翻阅时尚杂志时,请以“学习”的心情和眼光对待它,因为从中我们不仅可以学会怎么精彩地活着并美丽着,也可以把它当做一个骄傲的宣言—“看,我是个懂得品味时尚的美丽女人!”
  其二,能感动你、让你大笑或流泪的散文、爱情小说甚至八卦新闻也需要找时间看看。
  生活在今天这个窒闷疏离的社会里,女人某些与生俱来的特质是非常容易受到压抑的。还记不记得《欲望城市》里,萨曼萨(Samantha)强忍泪水快步离开那个地产大亨花花公子的办公室,只为不让人看轻女人的工作能力?是的,我们常被迫隐藏自己的情绪,惯于将温柔的感受埋藏在职业装和手提电脑中。但是许多成功的女性却为我们证明,强悍的职场女杰并不等同于铁石心肠,感性温柔也不一定会影响冷静的决断力。反倒是当我们把女性特有的情绪优势发挥得宜时,以柔克刚的杀伤力也许更强。
  因此,每隔一段时间,找个安静的角落,读本煽情的小说,让平日克制的情绪好好地泛滥一回。大哭也好,大笑也罢,把紧绷的神经和脸部线条放轻松了以后,隔天,你就又能心灵澄澈、眼睛清亮、巧笑倩兮地行走江湖了。
  另外,看八卦类杂志书籍还有一个不足为外人道的好处,那就是知道自己并不是唯一倒霉的心理补偿作用。如果美貌如珍妮弗·安妮斯顿的女子都会有丈夫变心的悲惨遭遇,那么平凡如我们,如果碰上爱情或生活的挫败,似乎也就变得比较可以忍受了。
  其三,时事与财经类书籍,你一定得学会阅读并享受它。
  我为什么用“享受”这个字眼?当一个人阅读自己并不熟稔领域的书籍时,生吞活剥是一种方法,读完了,明白了,但是和自己没太大关系;另一个方法是试着去享受它,听起来很荒谬,但却是个比较容易的做法,就像吃一种你从没吃过的东西,只有用心细细品味才能说出其中的美妙。
  看时事财经类书籍的必要性,除了可以增加谈资与沟通的深度(你绝对无法预测酒吧桌旁的那个帅男是干哪行的)和增长智识(女人要是美貌和脑容量兼具的话,绝对是头号帅哥杀手)之外,当然还有更深刻的原因:让我们更懂得经营生命和经营自己。
  就像学政治的人必修历史学分,学管理的人必修哲学学分一样,这个世界,不管是尔虞我诈的商业行为还是明争暗斗的政治行为,都跳脱不了人性的规律和轮回的轨迹。因此,了解别人成功或失败的经营管理和危机处理模式,能帮助我们类化到对自我的经营管理中,也能帮助我们更干练成熟地处理人际关系。奢侈品牌对维持精品高度的策略规划不就是女人经营自身价值最好的借鉴吗?
  再说,面对日益脆弱的情感关系,女人更需要在固有的感性思维之上加入如经营商业一般的理性思维。很多时候,女人痛恨男人处理爱情纠葛时的狠心绝情和云淡风轻,但尽管痛恨,遇到问题时,我们还是管不住自己纤细多情的心绪而任由它遍体鳞伤。如果我们能学会以风险管理的思维来处理感情,懂得在无法获取最大利益的时候,设立止损点,将眼光放在如何减少伤害,控制损失,甚至控制成本上,那么,如果不幸地必须面对感情战役时,也就能谈笑用兵直指敌营了。
  此外,我喜欢看政经类书刊杂志还有另一个理由,因为我愿意知道自己生活的世界正在发生哪些事情,因此我能够更清醒警觉地去适应它;我也愿意知道我安逸舒适的小圈子外,有人正承受着困顿苦难,因此我能够对已经拥有的美好事物心怀感谢;我更愿意知道大千世界妙趣无穷,因此我仍然能够怀抱童稚的幻想,等待有朝一日去发掘那些无尽的未知。
  因此,如果时尚八卦类书籍是女人精致纤细的心灵鸡汤,那么,时事财经类书籍就是女人海阔天空的心灵风筝了。
下一页 尾页 共2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