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屋荒凉极,
人影全无死气沉。"
于是大家在他家里坐下来。
那男子从里面房间里回答她一首歌道:
"蓬门败壁荒凉极,
鬼怪成群闯进来。"
侍女门对他说道:"来,请你走出来。我们帮你拾落穗去。"那男子回答她们一首歌道:
"见说饥人欲拾穗,
我当相助赴田边。"
第五十八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不知怎的厌恶都市生活,想从京都移居到东山去,咏了这样一首诗:
"久厌京尘扰,今朝赴远方。
隐身山泽里,何处有云房?"
在这时候,这男子不知考虑什么重大心事,忽然差点断气了。旁人连忙在他额上浇些冷水,悉心看护,好容易把他救活。他就咏一首诗:
"醍醐灌我顶,额上露珠凝。
莫是天河畔,仙槎杼水淋。"
他终于没有死。
第五十九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因为在宫中任职,事务繁忙,自然和他的妻子疏远了。另有一个男子对他的妻子说:"我是真心爱你的。"她就跟着他逃到远方去了。
后来,这男子当了天皇的敕使,到宇佐八幡宫去。闻知这女子已经当了接待敕使的吏目的妻子。这男子便对那吏目说:"我要请你家夫人来行酒,否则我便不饮。"那后夫无可奈何,只得叫他妻子捧了杯子到席上来侍酒。
这男子拿出酒肴中的一只桔子来,咏一首诗道:
"五月桔柑熟,闻香暗断肠。
当年红袖小,也有此浓香。"
那女子听了这诗,深悔当时愚昧无知,轻易出走,又深感此行可耻,就入山当尼姑去了。
第六十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到筑紫国去了,就住在那里了。
有一个女子在门帘里对另一个女子说:"此人是京中的色情家,又是有名的滑稽家呢。"这男子听见了,咏一首诗道:
"此地河名染,渡河必染身。
我今来此地,染作色情人。"
那女子回答他一首诗道:
"河水虽名染,染衣不染心。
君心原已染,莫怪染河深。"
第六十一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为了宫中事务繁忙,长久不去访晤他所通情的女子。这女子想必是不很贤惠的,被一个毫不足道的人几句话所诱惑,逃到乡下去,屈身当了他乡人家的仆役。
有一次,这男子偶然到这乡下人家去借宿,这女子便到故夫面前来照顾生活。此时这女子的身份降低了,像一般女佣那样用绢帕包着长长的头发。穿着一件织出远山景色的青步长袄,完全是女仆打扮。
到了夜里,这男子对主人说:"日间到这里来过的那个女人,请你叫她到这里来。"主人遵命,叫这女人出来。男子问她:"你还记得我么?"便咏一首歌道:
"樱花香色今何在?
剩有空枝向晚风。"
这女子觉得可耻,话也回答不出。男的问她:"为什么不回答我呢?"女子只是说:"泪水涌出,眼睛也看不见,话也……"男的又咏一首歌:
"厌弃故人逃远国,
虽经年月恨长存。"
便解下身上的衣服来送给她。女的不受,就此逃走了。逃到什么地方,不得而知。
第六十二话
从前有一个年级虽大而性情还是风骚的女子,她希望同一个以多情出名的男子相会,然而无法说出来。因此有一次她捏造出一种无稽的梦话,叫她的三个儿子到身边,讲给他们听。老大和老二回答她一些不好听的话。老三听了这梦,答道:"这一定是即将会见美男子的前兆。"老
婆子听了这话非常高兴。
老三心中想:别的男子不足取,如果可能的话,叫她和在原中将业平相会吧。恰巧中将出来打猎,老三在路上碰到了他,便拉住他的马头,向他请求,说有这样的一个愿望。中将可怜这个老女,这天晚上便到她那里去住宿。
然而此后这老女天天等候,中将竟不再来了。老女便走到中将家门前,从垣间向内窥探。中将看见,咏一首诗道:
"百年如一岁,鹤发可怜生。
向我垂青眼,莫非有恋情?"
他立刻在马上加鞍,表示即将出门的样子。老女以为他要来访了,慌慌张张地走回家去,被田间的荆棘和枳壳刺伤身体也顾不得了,茫茫然地走回家里,非常疲劳,躺倒在席上了。
中将就像老女刚才所做的一样,站在垣外窥探,但见这老女等得心焦,唉声叹气,思量只得睡觉了,却咏一首诗道:
"席上铺衣袖,曲肱当枕茵。
恋人难再会,今夜守孤衾。"
中将听了这诗,觉得可怜,这天晚上便又在这老女家和她同衾。
人世常态,男女之间总要仔细考虑对方的老少美丑。厌恶老丑的人也很多。这在原中将却不讲究这种差别,可见他是一个心情欢畅的人。
第六十三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两人互有情书往来,然而不曾约期相会,密诉衷情。男的满怀怨恨,不管女的情况如何,咏一首诗送给她:
"轻身如有术,愿化作清风。
吹入湘帘隙,向君诉苦衷。"
女的回答他一首诗道:
"纵使清风细,虚空触手难。
除非经许可,不得入湘帘。"
两人的交往止于如此。
第六十四话
从前,某天皇时代,有一个女子,是恩宠深厚的侍女,天皇特许她穿禁色的衣服(注)。这女子是天皇母亲的堂妹。有一个在殿上供职的男子,自称姓在原的,年纪还轻,和这女子相识。因为他是个少年人,所以应许他在殿上妇女所住的房间里出入。有一次他来到这女子所住的房间里,和她相对而坐。这女子很狼狈,对他说道:"这成什么样子呢!你这种行为,不是要彼此身败名裂么?"那男子咏一首诗道:
"莫得同欢会,相思苦不禁。
但能常相见,万死也甘心。"
他更无一点退避的样子,这女子就走出殿上的房间,回到自己卧室里去了。
殿上的房间,他尚且不怕,何况卧室里,他更加无所顾忌,被人看见也不管,来得更勤了。这女子无计可施,就回到娘家去了。
这男子想道:"不怕,这样反而方便。"便更加频繁地访问女子的家乡。外人闻知此事,都笑道:"世间果有这样恬不知耻的男子。"
这男子来到女子的家乡,住了一晚,次日一早回到殿中,不让早上打扫殿宇的执事人等看见,迅速地脱下自己的鞋子,一直丢进里面,表示他昨晚在此值宿,现在上殿来了。
他每天扮演这样的丑剧,却私下考虑:不久事情暴露,恐怕自己和那个女子都要被视为无用之物而受免官处分,终于身败名裂吧。他便向神佛祈求:"如何是好呢?请佛菩萨消除我这热狂的心情吧!"然而心情更加热狂起来,竟会无缘无故地涌起恋爱之情。
于是请几个阴阳师和神巫来,叫他们举行祓禊,求神明消除他的恋情。准备了祓禊需用的种种物品,来到加茂川上。岂知在祓禊中,痛苦反而更加增长,恋情比以前更加狂热了。他就咏一首诗:
"求神怜悯我,剜我色情肠。
却被神明误,色情反更强。"
便收拾回家去了。
此时的天皇,荣姿端丽,每天早上修行,热心念佛,声音庄严清彻。那女子听到了这声音,私下痛哭。心念如此尊严的君王,她自己不能悉心侍奉,恐是前世做孽之故吧。受了那个少年的诱惑,行将身败名裂了。
这期间,天皇听到了这件事。这是应该处重刑的,但特地从宽,把那男子流放到附近地方。那女子的堂姐,命令她从宫中退出,把她禁闭在自己殿宇内的库房中,以示惩诫。这个位恋爱而消瘦了的女子,哭哭啼啼地咏一首诗:
"小虫藏藻里,被刈自丧生。
今我亦如此,责己不尤人。"
她在禁闭中每天只是哭泣。
那男子还是忘不了她,每天晚上从流放地点偷偷地混进来,到那女子禁闭的屋子旁边,专心一意地吹笛,并用优美的声音歌唱悲哀的歌曲。女子闭居在库房里,听到这声音,知道是那个人,但是现在不能和他见面了。她不敢出声唱歌,只是在心中默念一首诗:
"知汝关心我,坎坷多苦辛。
我身遭禁闭,半死半生存。"
那男子不得和女子相会,只得每夜到这里来,歌唱这样的诗:
"去也徒然去,归时空手归。
只因贪接近,来往百千回。"
注:从前的皇宫中,有几种颜色的衣服,只准天皇及皇族等穿着,臣下不得服用,即深紫、深红、暗红等,名曰禁色。
第六十五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因为在摄津国地方有自己的领地,所以和弟兄及朋友们一起到摄津附近的难波地方去游玩。他看见洲渚近旁有许多船舶来来往往,便咏诗道:
"今朝来海岸,放眼看舟行。
各浦千帆走,形同厌世人。"
同行诸人听了这首诗都很感动,不能再咏别的诗歌,就此回家去了。
第六十六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为了想散心,约了几个相好的朋友,于二月中来到和泉国游玩。在途中眺望河内国的生驹山,但见峰峦忽隐忽现,白云来去变化,一刻也不停顿。早晨是阴天,过午就放晴。仔细一看,春雪还积压在树梢,皑皑发白。看了这景色,同行诸人中只有一个人咏诗:
"山中花上雪,二月未消融。
恐被游人见,白云日日封。"
第六十七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约了朋友到和泉国去旅行。途经摄津国、住吉乡、住吉浜等地方,看见风景实在美丽,便下马步行,以便仔细欣赏。同行中有一人说:"请你为这美丽的住吉浜咏一首诗吧。"他就咏道:
"燕叫黄花发,秋天景色优。
此浜名住吉,春日也宜留。"
别人听了这首秀美的诗都很感动,谁也不再咏诗了。
第六十八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当了狩猎的敕使,来到伊势国地方。那时候有一位皇女在伊势神社中修行,她的母亲暗中关照她说:"你必须比对待一般敕使更加热诚地招待他。"因此这修行的皇女特别亲切地对待他。
皇女早晨准备让这敕使出门去打猎,男子利用这时机,向这修行的皇女求爱,终于订了盟约。两人欢聚的第二日之夜,男的对女的说:"我无论如何也要和你相聚。"女的虽然知道此身应该谨慎,但也不能坚决地拒绝他。
然而皇女修行的殿宇内,往来人目众多,两人终于不能相会了。只因这男子是敕使中的主要人物,所以他的寝室离内殿不远,自然和女人的闺房相近。因此女的等到四周的人寝静之后,约于夜半子时光景,悄悄地走进男子的房间里。这时候男子为了相思,不能成寐,开着们躺在席上,向门外眺望。但见朦胧的月光中,有人影出现。仔细一看,一个小孩站着,那女的就站在小孩后面。男的喜出望外,就引导她到自己的房间里来,从夜半十二时到三时左右,两人共寝。这期间不曾谈得一句话,女的就回去了。男的悲叹欢会太短,依旧不能成寐。
第二日晚上,男的一早就焦灼地等候她。然而这边不能派使者去催,只得眼巴巴地等着。到了天色将晓的时候,女的派昨天那个小孩送信来了。拆开一看,并无书信,只有一首歌:
"君来我去难分辨,
梦耶真耶不可知。"
难的看了,非常悲伤,哭哭啼啼地咏一首答歌:
"暗夜不分真或梦,
来宵重叙始能知。"
交给这小孩带回去,自己就出门去打猎了。
他身在田野中来来去去打猎,却心不在焉,只盼望今宵人静过后早得欢会。可是真不凑巧:伊势的太守,兼任斋宫寮头目的人,闻知狩猎的敕使驾临,举行通宵的宴会来招待他。他不但不得欢会,又因为敕使有预定的日程,次日非出发赴尾张国不可。于是男女两人都偷偷地悲叹流泪,不能再得欢会了。
天色渐明,男的正在准备出发的时候,女的派人送一只饯别的酒杯来,酒杯上写着一首歌的前一句:
"缘浅如溪能徒涉,"
男的连忙拿起松明烧剩的炭末,在酒杯内侧续写后一句:
"超山渡海约重来。"
不久天色大明,男的就走出国境,向尾张国去了。
第六十九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完成了狩猎敕使的任务而归去的时候,在伊势的大淀地方的渡口泊宿一宵。在此修行的皇女派几个使者来招待他,其中有以前相识的那个小孩。他就托这个小孩带回一首诗:
"渔翁刈海藻,此藻名'相见'。
我思见伊人,欲请君指点。"
第七十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当了天皇的敕时,到伊势参谒到此来修行的皇女。有一个在皇女处当差的女子,经常爱讲色情话的,偷偷地写了一首歌送给这敕使,歌曰:
"痴心欲看花都客,
神圣斋宫跳得过。"
那男的回答她一首道:
"男女相逢神不禁,
多情倩女早来临。"
第七十一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满怀怨恨地写信给伊势国的一个女子,说道:"原想再度与君欢会,岂知事与愿违,只得就此远赴他国了!"
那女子回答他一首诗道:
"伊势青松下,波涛日日来。
青松无怨色,波抱恨情回。"
第七十二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他明知道自己的恋人住在这地方,然而非但无法和她谈话,连送一封信去也不可能。他只能在这附近彷徨,在心中相思,咏了这样一首诗:
"举头能望见,伸手是虚空。
好似月中挂,高居碧海中。"
第七十三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痛恨一个性情倔强的女子,咏了这样一首诗:
"非有高山隔,亦无峻岭遮。
如何望不见,愁叹向天涯。"
第七十四话
从前有一个男子,劝诱一个伊势国的女子,对她说道:"你跟我一同到京都去,无忧无虑地度日子,不是好么?"那女的回答他的是这样一首诗:
"虽知生根松,依恋此茅屋。
但得常相见,我心已满足。"
她的态度比以前更加冷淡了。那男子咏一首歌给她:
"莫非只要常相见,
不作巫山云雨仙?"
女的也送他一首歌:
"但需相见无时断,
绝妙风流是日成。"
男的又咏一首诗送给她:
"世上无情者,催人落泪珠。
日来襟袖上,泪水永滂沱。"
这个难于通情的女子,世间少有其例。
第七十五话
从前,二条皇后还没当皇后而称为皇太子的母亲的时候,有一天到寺院拜佛,那地方有一个在近卫府供职的老人。随从人等受得了种种赏赐物品,这老人也得到一份。他就咏一首诗奉呈皇太子的母亲,诗曰:
"原上老松树,应多阅世牢。
我今年已迈,闲梦忆前朝。"
皇太子的母亲看了这诗,是否也有所感而悲伤,笔者不得而知了。
第七十六话
从前,有一位称为田村帝的天皇。其时的皇妃名叫多贺几子。这皇妃逝世了,官家于三月末在安详寺举行法会。许多人奉上供品,这些供品集合起来,其数有好几千。这许多供品穿在树枝条上,陈列在寺内的大殿上,望去竟像一座高山。
这时候,有一个右大将,名叫藤原常行的,在法会终了之后,召集一班歌人,以今日法会为题,添加春日的心情而咏歌。其时有一个身任左马头的老人,老眼昏花,望望这些堆积如山的供品,咏一首歌道:
"琳琅供品如山积,
为惜春光不再回。"
这首歌,现在读起来,并不能算是佳作。但在当时,这样的歌想必是当作上品的,所以大家感动,赞叹不已。
第七十七话
从前,文德天皇时代,有一位妃子叫多贺几子。这妃子死了,官家在安详寺举行四十九日法事。右大将藤原常行参与这法会。回来的时候,到一位当了禅师的亲王所居的山科地方的殿宇内去访问。庭院里有从山上流下来的瀑布,又有人造的水川,景色十分幽雅。
右大将对禅师亲王说:"身在他处,心常倾慕,每以无缘拜谒为恨。今宵得侍奉左右,不胜荣幸之至。"亲王大喜,命令左右准备夜宴。
后来右大将从亲王殿宇中退出,和随从人员商谈:"我初次拜谒亲王,一点礼物也不曾带得,甚是抱歉。记得从前天皇行幸家大人三条邸时,纪宇国献上那地方的千里浜所产的一块岩石,形状非常秀美。只因赶不上行幸的日子,这块岩石就此搁置在某吏目房间前面的沟里。这是装饰庭院的好材料,我想奉献给这位亲王。"就派随身人员前往搬取。
不久岩石送到了。一看,形状比传言所闻更为优美。仅乎献上一块岩石,不大雅观,便令随从人员咏诗。其时有一个当右马头的人,把青苔切细,像描金一般地在岩石上写下了一首诗来。诗曰:
"供奉灵岩石,区区一点心。
忠贞如日月,借此表情深。"
第七十八话
从前,同姓氏(注)的家里有一个亲王诞生。有许多人为新建的房屋咏歌祝贺。其中有一个人,是亲王的外祖父家族中的一位老翁,咏这样的一首歌:
"门前种竹高千丈,
冬夏青荫庇护深。"
注:所谓同姓氏,应是指在原氏。--原注
第七十九话
从前有一个人,住在一所衰颓了的屋子里,庭中种着藤花。这庭院中别的花木一点也没有,只有这藤花美妙地开着。三月末有一天,主人不顾春雨霏霏,亲手折取一枝藤花,奉献给某贵人,附一首诗曰:
"藤花开过也,春色已阑珊。
冒雨殷勤折,请君仔细看。"
第八十话
从前有一位左大臣,在加茂川岸边的六条地方建造一所风雅的宅院而居住着。十月下旬,菊花一度凋谢而重新盛开的时候,恰好红叶呈艳,浓淡有致,十分美丽。左大臣就在此时邀请几位亲王来赏花,通宵宴饮,并演奏管弦。天色微明之时,诸人赞叹殿宇风致之幽雅,吟咏各种诗歌。这时候有一个像乞丐那样秽陋的老人,蹲踞在殿宇的门槛下面的泥地上,也咏一首诗道:
"何日来盐釜,从容荡钓舟。
晨风轻拂面,到此且遨游。"
笔者以前赴陆奥旅行时,看见那地方有许多珍奇美妙的风景。然而我朝六十余国之中,比得上盐釜地方的风景一处也没有。所以这老翁赞美这庭院风景时,特别提出盐釜湾,其诗意是说"自己仿佛是不知何时来到了盐釜湾上"。
第八十一话
从前有一位叫做惟乔亲王(注)的皇子,他在山城国的山崎对面叫做水无濑的地方有一座别墅。每年樱花盛开之时,皇子必来居住。这时候,有一个任右马头官职的人,一定陪同前来。历年既久,这个人的姓名记不起了。皇子出门去,名为打猎,其实只爱在春日的田野中饮酒赋诗。有一天出猎,来到一个叫做交野的洲渚上,看见那里有一株梅树,姿态窈窕可爱,便在树下下马,手折花枝,插在头上。上者、中者、下者,一齐吟咏诗歌。那右马头咏的诗是:
"花开人踊跃,花落人伤心。
灭却樱花种,一春庆太平。"
另一人咏诗曰:
"莫怪花易落,劝人大有功。
无常原迅速,正与此花同。"
后来大家离开樱花林下,日色已渐向暮。随从人等命仆役拿了酒肴,从狩猎地方走来。皇子说应将此酒饮尽,便去另找景色优美的地方,来到了名叫天河的河岸上。
于是右马头向皇子献一杯酒。皇子说道:"在郊野打猎,来到了天河边上。你且将此意咏诗,然后献酒吧。"
右马头便咏道:
"天河临近也,狩猎到天涯。
问向谁行宿,河边织女家。"
皇子深为感佩,反复吟咏这首诗,终于不能和唱。其时有一个叫做纪有常的人,奉陪在侧。此人和一首诗道:
"河滨织女舍,七夕会牵牛。
外客去投宿,想来不肯留。"
不久皇子回到了水无濑别墅,再在这里饮酒闲谈,直到夜深。皇子已醉,思量回寝室去。其时十一日的月亮正将下山,右马头又咏诗曰:
"今夜清光满,贪看不忍休。
碧空无限好,莫隐入山头。"
纪有常又代皇子答诗曰:
"斩去森林树,削平地上峰。
月轮无处隐,常挂碧空重。"
注:惟乔亲王是文德天皇的第一皇子。其母乃纪有常之妹静子,因此这位亲王和在原业平是堂兄弟,后来因藤原氏占据皇位,这位皇子在小野山里地方闲居以终。--原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