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本草纲目

_63 李时珍(明)
【释名】马新蒿(《唐本》)、马矢蒿(《本经》)、练石草(《别录》)、烂石草(同上)、
虎麻。
时珍曰∶蒿气如马矢,故名。马先,乃马矢字讹也。马新,又马先之讹也。
弘景曰∶练石草,一名烂石草,即马矢蒿。今方药不复用之。
【集解】《别录》曰∶马先蒿、练石草,并生南阳川泽。
恭曰∶叶大如茺蔚,花红白色。二月、八月采茎叶,阴干用。八月、九月实熟,俗谓之
虎麻是也。一名马新蒿,所在有之。茺蔚苗短小,其子夏中熟。二物初生,极相似也。
禹锡曰∶按《尔雅》云∶蔚,牡 。注云,即蒿之无子者。《诗》云∶匪莪伊芳蔚。陆玑
云∶牡蒿也。三月始生,七月开花,似胡麻花而紫赤。八月生角,似小豆角,锐而长。一名
马新蒿,是也。
颂曰∶郭璞以牡 为无子,而陆玑云有子,二说小异。今当用有子者为正。
时珍曰∶《别录》牡蒿、马先蒿,原是二条。陆玑所谓有子者,乃马先蒿,而复引无子
之牡蒿释之,误矣。牡蒿详见本条。
【气味】苦,平,无毒。《别录》曰∶练石草∶寒。
【主治】寒热鬼疰,中风湿痹,女子带下病,无子(《本经》)。练石草∶治五癃,破石
淋,膀胱中结气,利水道小便(《别录》)。恶疮(弘景)。
【附方】旧一。
大疯癞疾,骨肉疽败,眉须堕落,身体痒痛∶以马先蒿(一名马矢蒿,一名烂石草),
炒捣末。每服方寸匕,食前温酒下,一日三服,一年都瘥。(《肘后方》)
<目录>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篇名>阴地厥
内容:(宋《图经》)
【集解】颂曰∶生邓州顺阳县内乡山谷。叶似青蒿,茎青紫色,花作小穗,微黄,根似
细辛。七月采根苗用。
时珍曰∶江浙亦有之。外家采制丹砂、硫黄。
\x根苗\x
【气味】甘、苦,微寒,无毒。
【主治】肿毒风热(苏颂)。
【附方】新一。
男妇吐血后,胸膈虚热∶阴地厥、紫河车、贯众、甘草各半两。每服三钱,水煎服。(《圣
济总录》)
<目录>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篇名>牡蒿
内容:(《别录》下品)
【释名】齐头蒿。
时珍曰∶《尔雅》∶蔚,牡 ,蒿之无子者。则牡之名以此也。诸蒿叶皆尖,此蒿叶独
而秃,故有齐头之名。
【集解】《别录》曰∶牡蒿,生田野。五月、八月采。
弘景曰∶方药不复用。
恭曰∶齐头蒿也,所在有之。叶似防风,细薄而无光泽。
生苗,其叶扁而本狭,末 有秃歧。嫩时可茹。鹿食九草,
其一也。秋开细黄花,结实大如车前实,而内子微细不可见,故人以为无子也。
\x苗\x
【气味】苦、微甘,温,无毒。
【主治】充肌肤,益气,令人暴肥。不可久服,血脉满盛(《别录》)。擂汁服,治阴肿
(时珍)。
【附方】新一。
疟疾寒热∶齐头蒿根、滴滴金根各一把。擂生酒一钟,未发前服。以滓敷寸口,男左女

<目录>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篇名>九牛草
内容:(宋《图经》)
【集解】颂曰∶生筠州山冈上。二月生苗,独茎,高一尺。叶似艾叶,圆而长,背有白
毛,面青。五月采苗用。
时珍曰∶陈嘉谟《本草蒙筌》以此为蕲艾,谬矣。
\x苗\x
【气味】微苦,有小毒。
【主治】解风劳,治身体痛。与甘草同煎服,不入众药用(苏颂)。
<目录>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篇名>茺蔚
内容:(《本经》上品)
【释名】益母(《本经》)、益明(《本经》)、贞蔚(《别录》)、 (《尔雅》。音推)、
野天麻(《会编》)、猪麻(《纲目》)、火 (《本经》)、郁臭草(《图经》)、苦低草(《图
经》)、夏枯草(《外台》)、土质汗(《外台》)。
时珍曰∶此草及子皆充盛密蔚,故名茺蔚。其功宜于妇人及明目益精,故有益母、益明
之称。其茎方类麻,故谓之野天麻。俗呼为猪麻,猪喜食之也。夏至后即枯,故亦有夏枯之
名。《近效方》谓之土质汗。林亿云∶质汗出西番,乃热血合诸药煎成,治金疮折伤。益母
亦可作煎,治折伤,故名为土质汗也。
禹锡曰∶《尔雅》∶萑, 。注云∶今茺蔚也。又名益母。刘歆云∶ ,臭秽也。臭秽,
即茺蔚也。陆玑云∶ ,益母也。故曾子见之感思。
【集解】《别录》曰∶茺蔚生海滨池泽,五月采。
弘景曰∶今处处有之。叶如荏,方茎,子形细长,有三棱。方用亦稀。
颂曰∶今园圃及田野极多。郭璞注《尔雅》云∶叶似荏,方茎白华,华生节间。节节生
花,实似鸡冠子,黑色,茎作四方棱,五月采。又云九月采实,医方稀有用实者。
宗 曰∶茺蔚初春生时,亦可浸洗,淘去苦水,煮作菜食。凌冬不凋悴也。
时珍曰∶茺蔚近水湿处甚繁。春初生苗如嫩蒿,入夏长三、四尺,茎方如黄麻茎。其叶
如艾叶而背青,一梗三叶,叶有尖歧。寸许一节,节节生穗,丛簇抱茎。四、五月间,穗内
开小花,红紫色,亦有微白色者。每萼内有细子四粒,粒大如同蒿子,有三棱,褐色,药肆
往往以作巨胜子货之。其草生时有臭气,夏至后即枯,其根白色。苏颂《图经》谓其叶似荏
,其子黑色,似鸡冠子,九月采实,寇宗 《衍义》谓其凌冬不凋者,皆误传也。此草有白
花、紫花二种,茎、叶、子、穗皆一样。但白者能入气分,红者能入血分,别而用之可也。
按《闺阁事宜》云∶白花者为益母;紫花者为野天麻。《返魂丹注》云∶紫花者为益母,
花者不是。陈藏器《本草》云∶茺蔚生田野间,人呼为郁臭草。天麻生平泽,似马鞭草,节
节生紫花,花中有子,如青葙子。孙思邈《千金方》云∶天麻草,茎如火麻,冬生苗,夏着
赤花,如鼠尾花。此皆似以茺蔚、天麻为二物,盖不知其是一物二种。凡物花皆有赤白,如
牡丹、芍药、菊花之类是矣。又按∶郭璞《尔雅注》云∶ ,音推,即茺蔚,又名益母。叶
似荏,白华,华生节间。又云∶KT ,音推,方茎,叶长而锐,有穗,穗间有花紫缥色,
可以为饮,江东呼为牛 。据此则是 、KT 名本相同,但以花色分别之,其为一物无疑
矣。宋人重修本草,以天麻草误注天麻,尤为谬失。陈藏器《本草》又有錾菜,云生江南阴
地,似益母,方茎对节白花,主产后血病。此即茺蔚之白花者,故其功主血病亦相同。
\x子\x
【修治】时珍曰∶凡用,微炒香,亦或蒸熟,烈日曝燥,舂簸去壳,取仁用。
【气味】辛、甘,微温,无毒。《别录》曰∶甘,微寒。
时珍曰∶甘、辛,温。灰制硫黄。
【主治】明目益精,除水气,久服轻身(《本经》)。疗血逆大热,头痛心烦(《别录》)
。产后血胀(大明)。舂仁生食,补中益气,通血脉,填精髓,止渴润肺(吴瑞)。治风解

,顺气活血,养肝益心,安魂定魄,调女人经脉,崩中带下,产后胎前诸病。久服令人有子
(时珍)。
【发明】震亨曰∶茺蔚子活血行气,有补阴之功,故名益母。凡胎前产后所恃者,血气
也。胎前无滞,产后无虚,以其行中有补也。
时珍曰∶茺蔚子味甘、微辛,气温,阴中之阳,手、足厥阴经药也。白花者入气分;紫
花者入血分。治妇女经脉不调,胎产一切血气诸病,妙品也,而医方鲜知用。时珍常以之同
四物、香附诸药治人,获效甚多。盖包络生血,肝藏血。此物能活血补阴,故能明目、益
精、调经,治女人诸病也。东垣李氏言瞳子散大者,禁用茺蔚子,为其辛温主散,能助火也
。当归虽辛温,而兼苦甘,能和血,故不禁之。愚谓目得血而能视,茺蔚行血甚捷,瞳子散
大,血不足也,故禁之,非助火也。血滞病目则宜之,故曰明目。
\x茎\x
大明曰∶苗、叶、根同功。
【气味】藏器曰∶寒。时珍曰∶茎、叶∶味辛、微苦。花∶味微苦、甘。根∶味甘。并
无毒。
镜源曰∶制硫黄、雌黄、砒石。
【主治】瘾疹痒,可作浴汤(《本经》)。捣汁服,主浮肿,下水,消恶毒疔肿、乳痈丹
游等毒,并敷之。又服汁,主子死腹中,及产后血胀闷。滴汁入耳中,主 耳。捣敷蛇虺毒


,血晕、血风、血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疳痢、痔疾,打扑内损瘀血,大便、小便不
通(时珍)。
【发明】时珍曰∶益母草之根、茎、花、叶、实,并皆入药,可同用。若治手、足厥阴
血分风热,明目益精,调女人经脉,则单用茺蔚子为良。若治肿毒疮疡,消水行血,妇人胎
产诸病,则宜并用为良。盖其根、茎、花、叶专于行,而子则行中有补故也。
【附方】旧十三,新十。
济阴返魂丹∶昝殷《产宝》曰∶此方,乃吉安文江高师禹,备礼求于名医所得者,其效
神妙,活人甚多,能治妇人胎前、产后诸疾危证。用野天麻,又名益母,又名火 ,又名负
担,即茺蔚子也。叶似艾叶,茎类火麻,方梗凹面,四、五、六月节节开花,红紫色如蓼花,
南北随处皆有,白花者不是。于端午、小暑,或六月六日,花正开时,连根收采阴干,用叶
及花子。忌铁器,以石器碾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随证嚼服用汤使。其根烧存性为末,酒
服,功与黑神散不相上下。其药不限丸数,以病愈为度。或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十
丸。又可捣汁滤净,熬膏服之。胎前脐腹痛,或作声者,米饮下;胎前产后,脐腹刺痛,胎
动不安,下血不止,当归汤下;产后,以童子小便化下一丸,能安魂定魄,血气自然调顺,
诸病不生。又能破血痛,养脉息,调经络,并温酒下。胎衣不下,及横生不顺,死胎不下,
经日胀满,心闷心痛,并用炒盐汤下。产后血晕,眼黑血热,口渴烦闷,如见鬼神,狂言不
省人事,以童子小便和酒化下;产后结成血块,脐腹奔痛,时发寒热,有冷汗,或面垢颜赤
,五心烦热,并用童子小便、酒下,或薄荷自然汁下。产后恶露不尽,结滞刺痛,上冲心胸
满闷,童子小便、酒下。产后泻血水,以枣汤下。产后痢疾,米汤下。产后血崩漏下,糯米
汤下。产后赤白带下,煎胶艾汤下;月水不调,温酒下。产后中风,牙关紧急,半身不遂,
失音不语,童便、酒下;产后气喘咳嗽,胸膈不利,恶心吐酸水,面目浮肿,两胁疼痛,举
动失力,温酒下。产后月内咳嗽,自汗发热,久则变为骨蒸,童便、酒下;产后鼻衄,舌黑
口干,童便酒下。产后两太阳穴痛,呵欠心忪,气短羸瘦,不思饮食,血风身热,手足顽麻
,百节疼痛,并米饮化下。产后大小便不通,烦躁口苦者,薄荷汤下。妇人久无子息,温酒
下。
益母膏∶《近效方》∶治产妇诸疾,及折伤内损有瘀血,每天阴则痛,神方也。三月采益
母草一名负担,一名夏枯草,连根叶茎花洗择令净,于箔上摊曝水干,以竹刀切长五寸,勿
用铁刀,置于大锅中,以水浸过二、三寸,煎煮,候草烂水减三之二,漉去草,取汁约五
、六斗,入盆中澄半日,以绵滤去浊滓,以清汁入釜中,慢火煎取一斗,如稀饧状,瓷瓶封
收。每取梨大,暖酒和服,日再服。或和羹粥亦可。如远行,即更炼至可丸收之。服至七日,
则疼渐平复也。产妇恶露不尽及血晕,一二服便瘥。其药无忌。又能治风,益心力。(《外
台秘要》)
女人难产∶益母草捣汁七大合,煎减半,顿服立止。无新者,以干者一大握,水七合,
煎服。(韦宙《独行方》)
胎死腹中∶益母草捣熟,以暖水少许,和绞取汁,顿服之。(韦宙《独行方》)。
产后血晕,心气欲绝∶益母草研汁,服一盏,绝妙。(《子母秘录》)
产后血闭不下者∶益母草汁一小盏,入酒一合,温服。(《圣惠方》)
带下赤白∶益母草花开时采,捣为末。每服二钱,食前温汤下。(《集验方》)
小便尿血∶益母草捣汁,服一升立瘥。此苏澄方也。(《外台秘要》)
赤白杂痢困重者∶益母草(日干)、陈盐梅(烧存性),等分为末。每服三钱,白痢干姜
汤、赤痢甘草汤下。名二灵散。(《卫生家宝方》)
小儿疳痢垂死者∶益母草嫩叶,同米煮粥食之,取足,以瘥为度,甚佳。饮汁亦可。(《广
济方》)
痔疾下血∶益母草叶,捣汁饮之。(《食医心镜》)
一切痈疮∶妇人妒乳乳痈,小儿头疮,及浸淫黄烂热疮,疥疽阴蚀∶并用天麻草(切)
五升
急慢疔疮∶《圣惠方》∶用益母草捣封之,仍绞五合服,即消。《医方大成》∶用益母草四
月连花采之,烧存性。先以小尖刀十字划开疔根,令血出。次绕根开破,捻出血,拭干。
以稻草心蘸药捻入疮口,令到底。良久当有紫血出,捻令血净,再捻药入,见红血乃止。
一日夜捻药三、五度。重者二日根烂出,轻者一日出。有疮根胀起,即是根出,以针挑之。
出后仍敷药生肌易愈。忌风寒、房室、酒肉、一切毒物。疖毒己破∶益母草捣敷,甚妙。(《
斗门方》)勒乳成痈∶益母为末。水调涂乳上,一宿自瘥。生捣亦得。(《圣惠方》)
喉闭肿痛∶益母草捣烂,新汲水一碗,绞浓汁顿饮,随吐愈。冬月用根。(《卫生易简方》)
粉刺黑斑∶《闺阁事宜》云∶五月五日收带根天麻紫花者,晒干烧灰。以商陆根捣自然
汁,加酸醋和搜灰作饼,炭火 过收之。半年方用,入面药,甚能润肌。苏颂曰∶唐天后炼
益母草泽面法∶五月五日采根苗具者,勿令着土,曝干捣罗,以面水和成团,如鸡子大,再
曝干。
仍作一炉,四旁开窍,上下置火,安药中央。大火烧一炊久,即去大火,留小火养之,
勿令火绝。经一复时出之,瓷器中研治,筛再研,三日收用,如澡豆法,日用。一方∶每十
两加滑石一两,胭脂一钱。
马咬成疮∶苦低草,切细,和醋炒涂之。(《孙真人方》)
新生小儿∶益母草五两,煎水浴之,不生疮疥。(《简要济众》)
<目录>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篇名>錾菜
内容:(音惭。《拾遗》)
【集解】藏器曰∶錾菜生江南阴地,似益母,方茎对节,白花。
时珍曰∶此即益母之白花者,乃《尔雅》所谓 是也。其紫花者,《尔雅》所谓KT 是
也。 、KT 皆同一音,乃一物二种。故此条亦主血病,与益母功同。郭璞独指白花者为
益母,昝殷谓白花者非益母,皆欠详审。嫩苗可食,故谓之菜。寇宗 言茺蔚嫩苗可煮食,
正合此也。
\x苗\x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破血,产后腹痛,煮汁服(藏器)。
<目录>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篇名>薇衔
内容:(薇,音眉。《本经》上品)
【释名】糜衔(《本经》)、鹿衔(《唐本》)、吴风草(《唐本》)、无心(《吴普》)、无
颠(《吴普》)、承膏(《别录》)、承肌(《吴普》)。
恭曰∶南人谓之吴风草。一名鹿衔草,言鹿有疾,衔此草即瘥也。
时珍曰∶据苏说,则薇衔、糜衔当作麋衔也。鹿、麋一类也。按郦道元《水经注》云∶
魏兴锡山多生薇衔草,有风不偃,无风独摇。则吴风亦当作无风,乃通。
藏器曰∶一名无心草,非草之无心者,方药少用。
【集解】《别录》曰∶薇衔生汉中川泽及冤句、邯郸。七月采茎叶,阴干。
恭曰∶此草丛生,似茺蔚及白头翁,其叶有毛,赤茎。又有大、小二种∶楚人谓大者为
大吴风草,小者为小吴风草。
保升曰∶叶似茺蔚,丛生有毛,其花黄色,其根赤黑色。
\x茎叶\x
【气味】苦,平,无毒。《别录》曰∶微寒。
之才曰∶得秦皮良。
【主治】风湿痹,历节痛,惊痫吐舌,悸气贼风,鼠 痈肿(《本经》)。暴症,逐水,
疗痿蹶。久服轻身明目(《别录》)。妇人服之,绝产无子(藏器)。煎水,洗瘭疽、甲疽、恶
疮(时珍,出《外科精义》)。
【发明】时珍曰∶麋衔乃《素问》所用治风病自汗药,而后世不知用之,诚缺略也。《素
问》∶黄帝曰∶有病身热懈惰,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此为何病?岐伯曰∶病名酒风。治之

泽泻、术各三、五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后饭者,先服药也。
【附方】新二。
年深恶疮∶无心草根、钓苓根、野狼毒、白丁香各五钱,麝香一字,为末掺之。又方∶无

小儿破伤风病,拘急口噤∶没心草半两,白附子(炮)二钱半,为末。每服一字,薄荷
酒灌下。(《圣济录》)
【附录】无心草(宋《图经》) 颂曰∶生秦州及商州,凤翔各县皆出之。三月开花,

月结实,六、七月采根苗,阴干用。性温,无毒。主积血,逐气块,益筋节,补虚损,润颜
色,疗 泄腹痛。
时珍曰∶麋衔一名无心草,此草功用与之相近,其图形亦相近,恐即一物也,故附之俟
访考焉。鼠耳草,亦名无心,与此不同。
<目录>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篇名>夏枯草
内容:(《本经》下品)
【释名】夕句(《本经》)、乃东(《本经》)、燕面(《别录》)、铁色草。
震亨曰∶此草夏至后即枯。盖禀纯阳之气,得阴气则枯,故有是名。
【集解】《别录》曰∶夏枯草生蜀郡川谷,四月采。
恭曰∶处处有之,生平泽。
颂曰∶冬至后生,叶似旋复。三月、四月开花,作穗紫白色,似丹参花,结子亦作穗。
五月便枯,四月采之。
时珍曰∶原野间甚多,苗高一、二尺许,其茎微方。叶对节生,似旋复叶而长大,有细
齿,背白多纹。茎端作穗,长一、二寸,穗中开淡紫小花,一穗有细子四粒。丹溪云无子,
亦欠察矣。嫩苗瀹过,浸去苦味,油盐拌之可食。
【正误】宗 曰∶今谓之郁臭。自秋便生,经冬不悴,春开白花,夏结子。
震亨曰∶郁臭草有臭味,即茺蔚是也;夏枯草无臭味,明是两物。俱生于春,夏枯先枯
而无子;郁臭,后枯而结子。
\x茎叶\x
【气味】苦、辛,寒,无毒。
之才曰∶土瓜为之使。伏汞砂。
【主治】寒热瘰 鼠 头疮,破症,散瘿结气,脚肿湿痹,轻身(《本经》)。
【发明】震亨曰∶本草言夏枯草大治瘰 ,散结气。有补养厥阴血脉之功,而不言及。
观其退寒热,虚者可使,若实者以行散之药佐之,外以艾灸,亦渐取效。
时珍曰∶黎居土《易简方》∶夏枯草治目疼,用沙糖水浸一夜用,取其能解内热、缓肝
火也。楼全善云∶夏枯草治目珠疼,至夜则甚者,神效。或用苦寒药点之反甚者,亦神效。
盖目珠连目本,即系也,属厥阴之经。夜甚及点苦寒药反甚者,夜与寒亦阴故也。夏枯禀纯
阳之气,补厥阴血脉,故治此如神,以阳治阴也。一男子至夜目珠疼,连眉棱骨,及头半边
肿痛。用黄连膏点之反甚,诸药不效。灸厥阴、少阳,疼随止,半日又作,月余。以夏枯
草二两,香附二两,甘草四钱,为末。每服一钱半,清茶调服。下咽则疼减半,至四、五服
良愈矣。
【附方】旧一,新六。
明目补肝,肝虚目睛痛,冷泪不止,筋脉痛,羞明怕日∶夏枯草半两,香附子一两。为

赤白带下∶夏枯草(花开时采,阴干)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食前。(《徐氏家传方》)
血崩不止∶夏枯草为末,每服方寸匕,米饮调下。(《圣惠方》)
产后血晕,心气欲绝者。夏枯草捣绞汁服一盏,大妙。(《徐氏家传方》)
扑伤金疮∶夏枯草(口嚼烂), 上即愈。(《卫生易简》)
汗斑白点∶夏枯草煎浓汁,日日洗之。(《乾坤生意》)
瘰 马刀,不问已溃、未溃,或日久成漏∶用夏枯草六两,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
虚甚者,则煎汁熬膏服,并涂患处,兼以十全大补汤加香附、贝母、远志尤善。此物生血,
乃治瘰 之圣药也。其草易得,其功甚多。(薛己《外科经验方》)
<目录>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篇名>刘寄奴草
内容:(《唐本草》)
【释名】金寄奴(大明)、乌藤菜(《纲目》)。
时珍曰∶按李延寿《南史》云∶宋高祖刘裕,小字寄奴。微时伐荻新洲,遇一大蛇,射
之。明日往,闻杵臼声。寻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于榛林中捣药。问其故。答曰∶我主为
刘寄奴所射,今合药敷之。裕曰∶神何不杀之?曰∶寄奴王者,不可杀也。裕叱之,童子皆
散,乃收药而反。每遇金疮敷之即愈。人因称此草为刘寄奴草。郑樵《通志》云∶江南人因
汉时谓刘为卯金刀,乃呼刘为金。是以又有金寄奴之名。江东人谓之乌藤菜云。
【集解】恭曰∶刘寄奴草生江南。茎似艾蒿,长三、四尺,叶似山兰草而尖长,一茎直
上有穗,叶互生,其子似稗而细。
保升曰∶今出越州,蒿之类也。高四、五尺,叶似菊,其花白色,其实黄白色作穗,夏
月收苗日干之。
颂曰∶今河中府、孟州、汉中、滁州亦有之。春生苗,茎似艾蒿,上有四棱,高二、三
尺以来。叶青似柳,四月开碎小黄白花,如瓦松,七月结实似黍而细,根淡紫色似莴苣。六
月、七月采苗及花子通用。
时珍曰∶刘寄奴一茎直上。叶似苍术,尖长糙涩,面深背淡。九月茎端分开数枝,一枝
攒簇十朵小花,白瓣黄蕊,如小菊花状。花罢有白絮,如苦 花之絮。其子细长,亦如苦
子。所云实如黍稗者,似与此不同,其叶亦非蒿类。
\x子(苗同)\x
【修治】 曰∶凡采得,去茎叶,只用实。以布拭去薄壳令净,拌酒蒸,从巳至申,曝
干用。
时珍曰∶茎、叶、花、子皆可用。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破血下胀。多服令人下痢(苏恭)。下血止痛,治产后余疾,止金疮血,极效
(《别
录》)。心腹痛,下气,水胀血气,通妇人经脉症结,止霍乱水泻(大明)。小儿尿血,新者
研末服(时珍)。
【附方】旧一,新七。
大小便血∶刘寄奴为末,茶调空心服二钱,即止。(《集简方》)
折伤瘀血在腹内者∶刘寄奴、骨碎补、延胡索各一两。水二升,煎七合,入酒及童子小
便各一合,顿温服之。(《千金方》)
血气胀满∶刘寄奴穗实为末。每服三钱,酒煎服。不可过多,令人吐利。此破血之仙
药也。(《卫生易简方》)
霍乱成痢∶刘寄奴草煎汁饮。(《圣济总录》)
汤火伤灼∶刘寄奴捣末。先以糯米浆鸡翎扫上,后乃掺末。并不痛,亦无痕,大验
之方。凡汤火伤,先以盐末掺之,护肉不坏,后乃掺药为妙。(《经验方》)
风入疮口肿痛∶刘寄奴为末。掺之即止。(《圣惠方》)
小儿夜啼∶刘寄奴半两,地龙(炒)一分,甘草一寸。水煎,灌少许。(《圣济总录》)
赤白下痢,阴阳交带,不问赤白∶刘寄奴、乌梅、白姜等分。水煎服。赤加梅,白加姜。(《艾
元英如宜方》)
<目录>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篇名>曲节草
内容:(宋《图经》)
【释名】六月凌(音令。《图经》)、六月霜(《纲目》)、绿豆青(《图经》)、蛇蓝。
时珍曰∶此草性寒,故有凌、霜、绿豆之名。
【集解】颂曰∶曲节草生筠州。四月生苗,茎方色青有节,叶似刘寄奴而青软,七、八
月着花似薄荷,结子无用。五月、六月采茎叶,阴干。
\x茎叶\x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发背疮,消痈肿,拔毒。同甘草作末,米汁调服
<目录>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篇名>丽春草
内容:(宋《图经》)
【释名】仙女蒿(《图经》)、定参草。
颂曰∶丽春草,生檀 山川谷,檀 山在
高密界。河南淮阳郡、 川及谯郡、汝南郡等,并呼为龙芊草。河北近山、邺郡、汲郡,并
名丛兰艾。上党紫团山亦有,名定参草,又名仙女蒿。今所在有之。甚疗 黄,人莫能知。
时珍曰∶此草有殊功,而不着其形状。今罂粟亦名丽春草,九仙子亦名仙女娇,与此同
名,恐非一物也。当俟博访。
\x花及根\x
【气味】甘,微温,无毒。
【主治】 黄黄胆(苏颂)。
【发明】颂曰∶唐天宝中, 川郡杨正进方,名医皆用有效。其方云∶丽春草疗因时患
伤热,变成 黄,遍身壮热,小便黄赤,眼如金色,面又青黑,心头气痛,绕心如刺,头旋
欲倒,兼胁下有瘕气,及黄胆等,经用有验。其药春三月采花,阴干一升,捣散。每平明空
腹取三方寸匕,和生麻油一盏顿服,日一服,隔五日再进,以知为度。其根疗黄胆,捣汁一
盏,空腹顿服,须臾即利三两行,其疾立已。一剂不能全愈,隔七日更一剂,永瘥。忌酒、
面、猪、鱼、蒜、粉、酪等。
<目录>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篇名>旋复花
内容:(《本经》下品)
【释名】金沸草(《本经》)、金钱花(《纲目》)、滴滴金(《纲目》)、盗庚(《尔雅》)、
夏菊(《纲目》)、戴椹(《别录》)。
宗 曰∶花绿繁茂,圆而覆下,故曰旋复。
时珍曰∶诸名皆因花状而命也。《尔雅》云∶ ,盗庚也。盖庚者,金也,谓其夏开黄
花,盗窃金气也。《酉阳杂俎》云∶金钱花,一名毗尸沙,自梁武帝时始进入中国。
【集解】《别录》曰∶旋复生平泽川谷。五月采花,日干,二十日成。
弘景曰∶出近道下湿地,似菊花而大。别有旋 根,出河南,北国亦有,形似芎 ,惟
合旋 膏用之,余无所用,非此旋复花根也。
保升曰∶叶似水苏,花黄如菊,六月至九月采花。
颂曰∶今所在皆有。二月以后生苗,多近水旁,大似红蓝而无刺,长一、二尺以来,叶
似柳,茎细。六月开花如菊花,小铜钱大,深黄色。上党田野人呼为金钱花,七八月采花。
今近道人家园圃所莳金钱花,花叶并同,极易繁盛,恐即旋复也。
宗 曰∶旋复叶如大菊,又如艾蒿。秋开花大如梧桐子,花淡黄色,其香过于菊。别有
旋花,乃鼓子花,非此花也。见本条。
时珍曰∶花状如金钱菊。水泽边生者,花小瓣单;人家栽者,花大蕊簇,盖壤瘠使然。
其根细白。俗传露水滴下即生,故易繁,盖亦不然。
\x花\x
【修治】 曰∶采得花,去蕊并壳皮及蒂子,蒸之,从巳至午,晒干用。
【气味】咸,温,有小毒。《别录》曰∶甘,微温,冷利。
权曰∶甘,无毒。大明曰∶无毒。宗 曰∶苦、甘、辛。
【主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本经》)。
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膀胱留饮,风气湿痹,皮间死肉,目中眵 ,利大
肠,通血脉,益色泽(《别录》)。主水肿,逐大腹,开胃,止呕逆不下食(甄权)。行痰水,
去头目风(宗 )。消坚软痞,治噫气
【发明】颂曰∶张仲景治伤寒汗下后,心下痞坚,噫气不除,有七物旋复代赭汤;杂治
妇人,有三物旋复汤。胡洽居士治痰饮在两胁胀满,有旋复花丸,用之尤多。成无己曰∶硬
则气坚,旋复之咸,以软痞坚也。
震亨曰∶寇宗 言其行痰水去头目风,亦走散之药。病患涉虚者,不宜多服,冷利大肠
,宜戒之。
时珍曰∶旋复乃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药也。所治诸病,其功只在行水、下气、通血脉
尔。李卫公言∶嗅其花能损目。唐慎微《本草》误以旋花根方收附此下,今改正之。
【附方】旧一,新三。
中风壅滞∶旋复花,洗净焙研,炼蜜丸梧子大。夜卧以茶汤下五丸至七丸、十丸。(《经
验后方》)半产漏下,虚寒相抟,其脉弦芤∶旋复花汤∶用旋复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
许。水三升,煮一升,顿服。(《金匮要略》)
月蚀耳疮∶旋复花烧研,羊脂和涂之。(《集简方》)
小儿眉癣,小儿眉毛眼睫,因癣退不生∶用野油花(即旋复花)、赤箭(即天麻苗)、防
风等分,为末。洗净,以油调涂之。(《总微论》)
\x叶\x
【主治】敷金疮,止血(大明)。治疔疮肿毒(时珍)。
\x根\x
【主治】风湿(《别录》)。
<目录>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篇名>青葙
内容:(《本经》下品)
【释名】草蒿(《本经》)、萋蒿(《本经》)、昆仑草(《唐本》)、野鸡冠(《纲目》)、
鸡冠苋(《纲目》)、子名草决明(《
时珍曰∶青葙名义未详。胡麻叶亦名青 ,此草又多生于胡麻地中,与之同名,岂以其
相似而然耶?青蒿,亦名草蒿,其功相似,而名亦相同,何哉?其子明目,与决明子同功,

有草决明之名。其花、叶似鸡冠,嫩苗似苋,故谓之鸡冠苋。郑樵《通志》言俗名牛尾蒿者,
误矣。
【集解】《别录》曰∶青葙生平谷道旁。三月采茎叶,阴干。五月、六月采子。
弘景曰∶处处有之。似麦闸极花,其子甚细。别有草蒿,或作草 ,主疗殊相类,形名又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