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本草纲目

_31 李时珍(明)
翻胃吐食∶梁上尘,黑驴尿调服之。(《集简方》)
霍乱吐利∶屋下倒挂尘,滚汤泡,澄清服,即止。(《卫生易简方》)
小便不通∶梁上尘二指撮,水服之。(《外台秘要》)
大肠脱肛∶乌龙尾即梁上尘,同鼠屎烧烟于桶内,坐上熏之。数次即不脱也。(《济急》)
喉痹乳蛾∶乌龙尾、枯矾、猪牙皂荚(以盐炒黄)等分。为末。或吹或点皆妙。(《孙氏
集效方》)
牙疼 鼻∶壁上扫土,用盐炒过,为末。随左右 鼻。(《普济方》)
鼻中息肉∶梁尘吹之。(《普济方》)
夜卧魇死∶勿用火照,急取梁尘纳鼻中,即活。(《琐碎录》)
猝自缢死∶梁上尘如豆大,各纳一筒中,四人同时极力吹两耳及鼻中,即活。(《外台
秘要》)
经血不止∶乌龙尾(炒烟尽)、荆芥穗各半两。为末。每服二钱,茶下。(《圣济录》)
妇人胎动,日月未足欲产。梁上尘、灶突墨等分,酒服方寸匕。(《千金方》)
横生逆产∶梁上尘,酒服方寸匕。(《子母秘录》)
妇人妒乳∶醋和梁上尘涂之。(《千金方》)
石痈不脓∶梁上尘灰、葵根茎灰等分。用醋和敷之。(《千金翼》)
发背肿痛∶厨内倒吊尘,为末。以生葱极嫩心同捣膏敷之,留顶,一日一换,干则以水
润之。(《濒湖集简方》)
无名恶疮∶梁上倒挂尘二条,韭地蚯蚓泥少许。生蜜和捻作饼如钱大,阴干,用蜜水调,
频敷之。(杨起《简便方》)
小儿头疮,浸淫成片∶梁上尘和油瓶下滓,以皂荚汤洗后涂之。(《子母秘录》)
小儿赤丹∶屋尘和腊猪脂敷之。(《千金方》)
老嗽不止∶故茅屋上尘,年久着烟火者,和石黄、款冬花、妇人月经衣带为末,水和涂
茅上待干,入竹筒中烧烟吸咽,无不瘥也。(陈藏器《本草》)
<目录>纲目第七卷\土之一
<篇名>门臼尘
内容:(《纲目》)
【主治】止金疮出血。又诸般毒疮,切蒜蘸擦,至出汗即消(时珍)。
<目录>纲目第七卷\土之一
<篇名>寡妇床头尘土
内容:(《拾遗》)
【主治】耳上月割疮,和油涂之(藏器)。
<目录>纲目第七卷\土之一
<篇名>瓷瓯中白灰
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瓷器物初烧时,相隔皆以灰为泥,然后烧之。但看瓷里有灰,即收之
备用。
【主治】游肿,醋磨敷之(藏器)。
<目录>纲目第七卷\土之一
<篇名>香炉灰
内容:(《纲目》)
【主治】跌扑金刃伤损,罨之,止血生肌。香炉岸,主疥疮(时珍)。
<目录>纲目第七卷\土之一
<篇名>锻灶灰
内容:(《别录》下品)
【集解】弘景曰∶此锻铁灶中灰尔,兼得铁力故也。
【主治】症瘕坚积,去邪恶气(《别录》)。
恭曰∶疗暴症有效,古方二车丸中用之。
【附方】新一。
产后阴脱∶铁炉中紫尘、羊脂,二味和匀,布裹炙热,熨推纳上。(《徐氏胎产方》)
<目录>纲目第七卷\土之一
<篇名>冬灰
内容:(《本经》下品)
【释名】宗 曰∶诸灰一 面成,其体轻力劣;唯冬灰则经三、四月方撤炉,其灰既晓
夕烧灼,其力全燥烈,而体益重故也。
【集解】《别录》曰∶冬灰,生方谷川泽。
弘景曰∶此即今浣衣黄灰尔,烧诸蒿藜积聚炼作之,性亦烈,荻灰尤烈。
恭曰∶冬灰本是藜灰,余草不真。又有青蒿灰、柃灰(一作苓字),乃烧木叶作。并入
染家用,亦蚀恶肉。
时珍曰∶冬灰,乃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也。专指作蒿藜之灰,亦未必然。原本一名藜
灰,生方谷川泽,殊为不通。此灰既不当言川泽,又岂独方谷乃有耶?今人以灰淋汁,取碱
浣衣,发面令皙,治疮蚀恶肉,浸蓝靛染青色。
【气味】辛,微温,有毒。
【主治】去黑子、疣、息肉、疽,蚀疥瘙(《本经》)。
煮豆食,大下水肿(苏恭)。醋和热灰,熨心腹冷气痛,及血气绞痛,冷即易(藏器)。
治犬咬,热灰敷之。又治溺死、冻死,蚀诸痈疽恶肉(时珍)。
【发明】时珍曰∶古方治人溺水死,用灶中灰一石埋之,从头至足,唯露七孔,良久即
苏。
凡蝇溺水死,试以灰埋之,少顷即便活,甚验。盖灰性暖而能拔水也。
【附方】新五。
人溺水死∶方见上。
堕水冻死,只有微气者,勿以火炙,用布袋盛热灰,放在心头,冷即换,待眼开,以温
酒与之。(《普济方》)
阴冷疼闷,冷气入腹,肿满杀人∶醋和热灰,频熨之。(《千金方》)
汤火伤灼∶饼炉中灰,麻油调敷。不得着水。
仍避风。(寇氏《衍义》)
犬咬伤人∶苦酒和灰敷之,或热汤和之。(《千金方》)
<目录>纲目第七卷\土之一
<篇名>石碱
内容:(《补遗》)
【释名】灰碱、花碱。
时珍曰∶状如石类碱,故亦得碱名。
【集解】时珍曰∶石碱,出山东济宁诸处。彼人采蒿蓼之属,开窖浸水,漉起,晒干烧
灰,以原水淋汁,每百引入粉面二、三斤,久则凝淀如石,连汁货之四方,浣衣发面,甚获
利也。他处以灶灰淋浓汁,亦去垢发面。
【气味】辛、苦,温,微毒。
【主治】去湿热,止心痛,消痰,磨积块,去食滞,洗涤垢腻,量虚实用,过服损人(震
亨)。杀齿虫,去目翳,治噎膈反胃,同锻石烂肌肉,溃痈疽瘰 ,去瘀血,点痣 疣赘痔
核,神效(时珍)。
【附方】新五。
多年反胃∶方见铅下。
消积破气∶石碱三钱,山楂三两,阿魏五钱,半夏(皂荚水制过)一两,为末,以阿魏
化醋煮糊丸服。(《摘玄方》)
一切目疾∶石碱拣去黑碎者,浓纸七层,包挂风处,四十九日取,研极细,日日点之。
(《普济方》)
拳毛倒睫∶用刀微划动,以药泥眼胞上,睫自起也。石碱一钱,锻石一钱。醋调涂之。
(《摘玄方》)
虫牙疼痛∶花碱填孔内,立止。(《儒门事亲》)
痣 疣赘∶花碱、矿灰(以小麦秆灰汁煎二味令干)等分。为末。以针刺破,水调点之,
三日三上,即去,须新合乃效。(《圣济录》)
<目录>
<篇名>金石部第八卷
内容:李时珍曰∶石者,气之核,土之骨也。大则为岩岩,细则为砂尘。其精为金为玉,其毒
为为砒。气之凝也,则结而为丹青;气之化也,则液而为矾汞。其变也∶或自柔而刚,乳
卤成石是也;或自动而静,草木成石是也;飞走含灵之为石,自有情而之无情也;雷震星陨
之为石,自无形而成有形也。大块资生,鸿钧炉 ,金石虽若顽物,而造化无穷焉。身家攸
赖,财剂卫养,金石虽曰死瑶,而利用无穷焉。是以禹贡、周官列其土产,《农经》、轩典详
其性功,亦良相、良医之所当注意者也。乃集其可以济国却病者一百六十一种为金石部,分
为四类∶曰金,曰玉,曰石,曰卤。
(旧本玉石部三品,共二百五十三种。今并入二十八种,移三十二种入水部,三十九种
入土部,三种入服器部,一种入介部,一种入人部)
《神农本草经》四十一种(梁陶弘景注)
《名医别录》三十二种(同上) 《唐本草》一十四种(唐苏恭) 《本草拾遗》一十
七种
(唐陈藏器) 《药性本草》一种(唐甄权) 《开宝本草》九种(宋马志) 《嘉 本草》
八种
(宋掌禹锡) 《图经本草》三种(宋苏颂) 《日华本草》八种(宋人大明) 《证类本
草》一种(宋唐慎微) 《本草纲目》二十七种(明李时珍)
【附注】魏李当之《药录》 《吴普本草》 宋雷 《炮炙》 齐徐之才《药对》 唐
孙思邈《千金》 李 《海药》 唐杨损之《删繁》 萧炳《四声》 蜀韩保升《重注》 宋
寇宗 《衍义》 陈承《别说》 金张元素《珍珠囊》 元李杲《法象》 王好古《汤液》
朱震亨《补遗》 明汪机《会编》 徐用诚《发挥》 王纶《集要》
<目录>金石部第八卷
<篇名>金石之一
内容:\x金类二十八种\x
<目录>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一
<篇名>金
内容:(《别录》中品)
【校正】并入《拾遗》金浆。
【释名】黄牙(《镜源》)、太真。
时珍曰∶按许慎《说文》云∶五金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炼不轻,从革不违,生于
土,1.故字左右注,象金在土中之形。《尔雅》云∶黄金,谓之 ,美者谓之 ,饼金,
谓之钣;绝泽谓之铣。独孤滔云∶天生牙谓之黄牙。梵书谓之苏伐罗。
弘景曰∶仙方名金为太真。
【集解】《别录》曰∶金屑生益州,采无时。
弘景曰∶金之所生,处处皆有,梁、益、宁三州多有,出水沙中。作屑,谓之生金。建
平、晋安亦有金沙,出石中,烧熔鼓铸为砣,虽被火亦未熟,犹须更炼。
高丽、扶南及西域等地成器,皆炼熟可服。
藏器曰∶生金生岭南夷獠峒穴山中,如赤黑碎石、金铁屎之类。南人云∶毒蛇齿落在石
中。又云∶蛇屎着石上,及 鸟屎着石上皆碎,取毒处为生金,有大毒,杀人。本草言黄金
有毒,误矣。生金与黄金全别也。常见人取金,掘地深丈余,至纷子石,石皆一头黑焦,石
下有金,大者如指,小者犹麻豆,色如桑黄,咬时极软,即是真金。夫匠窃而吞者,不见有
毒。其麸金出水沙中,毡上淘取,或鹅鸭腹中得之,即便打成器物,亦不重炼。煎取金汁,
便堪镇心。
志曰∶今医家所用,皆炼熟金箔,及以水煮金器,取汁用之,则无毒矣。皇朝收复岭表
,询访彼人,并无蛇屎之说,藏器传闻之言,非矣。
颂曰∶今饶、信、南剑、登州所出,采亦多端,或有若山石状者,若米豆粒者,此类皆
未经火,并为生金。
曰∶《山海经》所说诸山出金极多,不能备录。《广州记》云∶大食国出金最多,货易
并用金钱。《异物志》云∶金生丽水。又蔡州出瓜子金,云南出颗块金,在山石间采之。黔
南、遂府、吉州水中,并产麸金。《岭表录异》云∶五岭内富州、宾州、澄州、涪县,江溪
河皆产金。居人多养鹅鸭取屎,以淘金片,日得一两或半两,有经日不获一星者。其金夜明。
宗 曰∶颗块金,即穴山至百十尺,见伴金石,定见金也。其石褐色,一头如火烧黑之
状,其金色深赤黄。麸金,即在江沙水中淘汰而得,其色浅黄。皆是生金,得之皆当铸炼,
麸金耗多。入药当用块金,色既深,则金气足余。须防药制成及点化者,此等焉得有造化之
气。
如紫雪之类,用金煮汁,盖假其自然之气尔。又东南金色深,西南金色淡,亦土地所宜
也。时珍曰∶金有山金、沙金二种。其色七青、八黄、九紫、十赤,以赤为足色。和银者性
柔,试石则色青;和铜者性硬,试石则有声。《宝货辨疑》云∶马蹄金象马蹄,难得。橄榄
金出荆湖岭南;胯子金象带胯,出湖南北;瓜子金大如瓜子,麸金如麸片,出湖南等地;沙
金细如沙屑,出蜀中;叶子金出云南。《地镜图》云∶黄金之气赤,夜有火光及白鼠。或云∶
山有薤,下有金。凡金曾在冢墓间及为钗钏溲器者,陶隐居谓之辱金,不可合炼。《宝藏论》
云∶金有二十种。又外国五种。还丹金,出丹穴中,体含丹砂,色尤赤,合丹服之,稀世之
宝也。麸金出五溪、汉江,大者如瓜子,小者如麦,性平无毒。山金出交广南韶诸山,衔石
而生。马蹄金乃最精者,二蹄一斤。毒金即生金,出交广山石内,赤而有大毒,杀人,炼十
余次,毒乃已。此五种皆真金也。水银金、丹砂金、雄黄金、雌黄金、硫黄金、曾青金、石
绿金、石胆金、母砂金、白锡金、黑铅金,并药制成者。铜金、生铁金、熟铁金、 石金,
并药点成者。已上十五种,皆假金也,性顽滞有毒。外有五种,乃波斯紫磨金、东夷青金、
林邑赤金、西戎金、占城金也。
金屑 【气味】辛,平,有毒。大明曰∶无毒。
曰∶生者有毒,熟者无毒。
宗 曰∶不曰金而更加屑字者,是已经磨屑可用之义,必须烹炼锻屑为箔,方可入药。
金箔亦同生金,有毒能杀人,且难解。有中其毒者,唯鹧鸪肉可解之。若不经锻,屑即不可
用。
金性恶锡,畏水银,得余甘子则体柔,亦相感耳。
时珍曰∶洗金以盐。骆驼、驴、马脂,皆能柔金。金遇铅则碎,翡翠石能屑金,亦物性
相制也。金蛇能解生金毒。晋贾后饮金屑酒而死,则生金有毒可知矣。凡用金箔,须辨出铜
箔。
【主治】镇精神,坚骨髓,通利五脏邪气,服之神仙(《别录》)。
疗小儿惊伤五脏,风痫失志,镇心安魂魄(甄权)。癫痫风热,上气咳嗽,伤寒肺损吐
血,骨蒸劳极作渴,并以箔入丸散服(李 )。
破冷气,除风(青霞子)。
<目录>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一
<篇名>金浆
内容:(《拾遗》)
【气味】同金。
【主治】长生神仙。久服,肠中尽为金色(藏器)。
【发明】弘景曰∶生金辟恶而有毒,不炼,服之杀人。仙经以醯、蜜及猪肪、牡荆、酒
辈炼至柔软,服之成仙,亦以合水银作丹砂。医方都无用者,当是虑其有毒耳。损之曰∶生
者杀人,百炼者乃堪服,水银合膏饮即不炼。
颂曰∶金屑,古方不见用者,唯作金箔,入药甚便。又古方金石凌、红雪、紫雪辈,皆
取金银煮汁,此通用经炼者,假其气尔。时珍曰∶金乃西方之行,性能制木,故疗惊痫风热
肝胆之病,而古方罕用,唯服食家言之。
《淮南三十六水法》,亦化为浆服饵。葛洪《抱朴子》言∶饵黄金不亚于金液。其法用
豕负革肪、苦酒,炼之百遍即柔,或以樗皮治之,或以牡荆酒、磁石消之为水,或以雄黄、
雌黄合饵,皆能地仙。又言丹砂化为圣金,服之升仙。《别录》、陈藏器亦言久服神仙。其说
盖自秦皇、汉武时方士传流而来,岂知血肉之躯,水谷为赖,可能堪此金石重坠之物久在肠
胃乎?求生而丧生,可谓愚也矣。故《太清法》云∶金,禀中宫阴己之气,性本刚,服之伤
损肌肉。又《东观秘记》云∶
亡人以黄金塞九窍,则尸不朽。此虽近于理,然亦诲盗矣,曷若速化归虚之为愈也哉。
【附方】新五。
风眼烂弦∶金环烧红,掠上下睑肉,日数次,甚妙。(《集简方》)
牙齿风痛∶火烧金钗针之,立止。(《集简方》)
轻粉破口∶凡水肿及疮病,服轻粉后口疮龈烂。金器煮汁频频含漱,能杀粉毒,以愈为
度。(《外台秘要》)
水银入耳,能蚀人脑∶以金枕耳边,自出也。(张仲景方)
水银入肉,令人筋挛∶唯以金物熨之,水银当出蚀
金,候金白色是也,频用取效,此北齐徐王方也。(《本草拾遗》)
<目录>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一
<篇名>银
内容:(《别录》中品)
【校正】并入《开宝》生银。
【释名】白金(《纲目》)、鋈。
时珍曰∶《尔雅》∶白金谓之银,其美者曰 。《说文》云∶鋈,白金也。梵书谓之阿路
巴。
【集解】《别录》曰∶银屑生永昌,采无时。
弘景曰∶银之所出处,亦与金同,但是生土中也。炼饵法亦似金。永昌属益州,今属宁
州。
恭曰∶银与金,生不同处,所在皆有,而以虢州者为胜,此外多铅秽为劣。高丽作帖者
,云非银矿所出,然色青不如虢州者。
志曰∶生银出饶州乐平诸坑银矿中,状如硬锡,纹理粗错自然者真。
颂曰∶银在矿中与铜相杂,土人采得,以铅再三煎炼方成,故为熟银。生银则生银矿中
,状如硬锡。其金坑中所得,乃在土石中渗漏成条,若丝发状,土人谓之老翁须,极难得。
方书用生银,必得此乃真。
曰∶按《南越志》∶波斯国有天生药银,用为试药指环。又烧朱粉瓮下,多年沉积有
银,号杯铅银,光软甚好,与波斯银功力相似,只是难得。今时烧炼家,每一斤生铅,只得
一、二铢。《山海经》云∶东北乐平郡堂少山出银甚多。黔中生银体硬,不堪入药。
宗 曰∶银出于矿,须煎炼成,故名熟银。其生银即不自矿中出而特然生者,又谓之老
翁须,其入用不同。世之术士,以朱砂而成,以铅汞而成,以焦铜而成者,既无造化之气,
岂可入药,不可不别。
时珍曰∶闽、浙、荆、湖、饶、信、广、滇、贵州诸处,山中皆产银,有矿中炼出者,
有沙土中炼出者。其生银,俗称银笋、银牙者也,亦曰出山银。独孤滔《丹房镜源》所谓铅
坑中出褐色石,形如笋,打破即白,名曰自然牙,曰自然铅,亦曰生铅,此有变化之道,不
堪服食者,是也。《管子》云∶上有铅,下有银。《地镜图》云∶山有葱,下有银。银之气,
入夜正白,流散在地,其精变为白雄鸡。《宝藏论》云∶银有十七种,又外有四种。天生牙,
生银坑内石缝中,状如乱丝,色红者上,入火紫白如草根者次之,衔黑石者最奇,生乐平、
鄱阳产铅之山,一名龙牙,一名龙须,是正生银,无毒,为至药根本也。生银生石矿中,成
片块、大小不定,状如硬锡。母砂银,生五溪丹砂穴中,色理红光。黑铅银,得子母之气。
此四种为真银。有水银银、草砂银、曾青银、石绿银、雄黄银、雌黄银、硫黄银、胆矾银、
灵草银,皆是以药制成者;丹阳银、铜银、铁银、白锡银,皆以药点化者,十三种皆假银也。
外有四种∶新罗银、波斯银、林邑银、云南银,并精好。
\x银屑\x
【修治】弘景曰∶医方镇心丸用之,不可正服。为屑,当以水银研,令消也。
恭曰∶方家用银屑,取见成银箔,以水银消之为泥,合硝石及盐研为粉,烧出水银,淘
去盐石,为粉极细,用之乃佳,不得只磨取屑耳。
时珍曰∶入药只用银箔易细,若用水银盐硝制者,反有毒矣。
《龙木论》谓之银液。又有锡箔可伪,宜辨之。
【气味】辛,平。有毒。
曰∶大寒,无毒。详生银下。
【主治】安五脏,定心神,止惊悸,除邪气,久服轻身长年(《别录》)。定志,去惊痫,
小儿癫疾狂走(甄权)。破冷除风(青霞子)。银箔∶坚骨,镇心明目,去风热癫痫。入丸散
用(李 )。
生银
【气味】辛,寒,无毒。独孤滔云∶铅内银∶有毒。
保升曰∶畏黄连、甘草、飞廉、石亭脂、砒石,恶羊血、马目毒公。
大明曰∶冷,微毒。畏磁石,恶锡,忌生血。
时珍曰∶荷叶、蕈灰能粉银。羚羊角、乌贼鱼骨、鼠尾、龟壳、生姜、地黄、磁石,俱
能瘦银。羊脂、紫苏子,皆能柔银。
【主治】热狂惊悸,发痫恍惚,夜卧不安谵语,邪气鬼祟。
服之明目镇心,安神定志。小儿诸热丹毒,并以水磨服之,功胜紫雪(《开宝》)。小儿
中恶,热毒烦闷,水磨服之(大明)。煮水,入葱白、粳米作粥食,治胎动不安,漏血(时
珍)。
【发明】好古曰∶白银属肺。
颂曰∶银屑,葛洪《肘后方》治痈肿五石汤中用之。
宗 曰∶本草言银屑有毒,生银无毒,释者略漏不言。盖生银已发于外,无蕴郁之气,
故无毒;矿银蕴于石中,郁结之气全未敷畅,故有毒也。
时珍曰∶此说非矣。生银初煎出如缦理,乃其天真,故无毒。熔者投以少铜,则成丝纹
金花,铜多则反败银,去铜则复还银。而初入少铜终不能出,作伪者又制以药石铅锡。且古
法用水银煎消,制银箔成泥入药,所以银屑有毒。银本无毒,其毒则诸物之毒也。今人用银
器饮食,遇毒则变黑;中毒死者,亦以银物探试之,则银之无毒可征矣。其入药,亦是平肝
镇怯之义。故《太清服炼书》言∶银禀西方辛阴之神,结精为质,性刚戾,服之能伤肝,是
也。《抱朴子》言银化水服,可成地仙者,亦方士谬言也,不足信。
曰∶凡使金银铜铁,只可浑安在药中,借气生药力而已,勿入药服,能消人脂。
【附方】旧二,新四。
妊娠腰痛如折者∶银一两,水三升,煎二升,服之。(《子母秘录》)
胎动欲堕,痛不可忍∶银五两,苎根二两。清酒一盏,水一大盏,煎一盏,温服。(《妇
人良方》)
胎热横闷∶生银五两,葱白三寸,阿胶(炒)半两。水一盏,煎服。亦可入糯米,作粥
食。(《圣惠方》)
风牙疼痛∶文银一两,烧红淬烧酒一盏,热漱饮之,立止。(《集简方》)口鼻疳蚀,穿
唇透颊∶银屑一两,水三升,铜器煎一升,日洗三、四次。(《圣济录》)
身面赤疵∶常以银揩,令热,久久自消。(《千金翼》)
【附录】黄银(《拾遗》)
恭曰∶黄银,本草不载,俗云为器辟恶,乃为瑞物。
藏器曰∶黄银载在《瑞物图经》,既堪为器,明非瑞物。
时珍曰∶按《方勺泊宅编》云∶黄银出蜀中,色与金无异,但上石则白色。《熊太古冀
越集》云∶黄银绝少,道家言鬼神畏之。《六帖》载唐太宗赐房玄龄带云∶世传黄银鬼神畏
之。《春秋运斗枢》云∶人君秉金德而生,则黄银见世。人以 石为黄银,非也。 石,即
药成黄铜也。
\x乌银\x
藏器曰∶今人用硫黄熏银,再宿泻之,则色黑矣。工人用为器。养生者以器煮药,兼于
庭中高一、二丈处,夜承露醴饮之,长年辟恶。
<目录>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一
<篇名>锡吝脂
内容:(《纲目》)
【集解】时珍曰∶此乃波斯国银矿也,一作悉蔺脂。
【主治】目生翳膜,用火烧铜针轻点,乃敷之,不痛。又主一切风气,及三焦消渴饮水,
并入丸药用(时珍)。
【附方】新一。
小儿天吊多涎,搐搦不定∶锡吝脂一两(水淘黑汁令尽),水银一分(以少枣肉研,不

星),牛黄半分,麝香半分,研匀,粳米饭丸黍米大。每服三十二丸,新汲水下,名保命丹。
(《普济方》)
<目录>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一
<篇名>银膏
内容:(《唐本草》)
【集解】恭曰∶其法用白锡和银薄及水银合成之,凝硬如银,合炼有法。
时珍曰∶今方士家有银脆,恐即此物也。
【气味】辛,大寒,有毒。
【主治】热风,心虚惊悸,恍惚狂走,膈上热,头面热,风冲心上下,安神定志,镇心
明目,利水道,治人心风健忘,亦补牙齿缺落(苏恭)。
<目录>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一
<篇名>朱砂银
内容:(《日华》)
【集解】时珍曰∶此乃方士用诸药合朱砂炼制而成者。《鹤顶新书》云∶丹砂受青阳之
气,始生矿石,二百年成丹砂而青女孕,三百年而成铅,又二百年而成银,又二百年复得太
和之气,化而为金。又曰∶金公以丹砂为子,是阴中之阳,阳死阴凝,乃成至宝。
【气味】冷,无毒。大明曰∶畏石亭脂、磁石、铁,忌一切血。
【主治】延年益色,镇心安神,止惊悸,辟邪,治中恶蛊毒,心热煎烦,忧忘虚劣(大
明)。
<目录>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一
<篇名>赤铜
内容:(《唐本草》)
【释名】红铜(《纲目》)、赤金(弘景),屑名铜落、铜末、铜花、铜粉、铜砂。
时珍曰∶铜与金同,故字从金、同也。
【集解】弘景曰∶铜为赤金,生熟皆赤,而本草无用。今铜青及大钱皆入方用,并是生
铜,应在下品之例也。
时珍曰∶铜有赤铜、白铜、青铜。赤铜出川、广、云、贵诸处山中,土人穴山采矿炼取
之。
白铜出云南,青铜出南番,唯赤铜为用最多,且可入药。人以炉甘石炼为黄铜,其色如
金。砒石炼为白铜,杂锡炼为响铜。《山海经》言∶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今则不知其几也。
《宝藏论》云∶赤金一十种∶丹阳铜、武昌白慢铜、一生铜、生银铜,皆不出陶冶而生者,
无毒,宜作鼎器。波斯青铜,可为镜。新罗铜,可作钟。石绿、石青、白、青等铜,并是药
制成。铁铜以苦胆水浸至生赤,煤熬炼成而黑坚。锡坑铜大软,可点化。自然铜见本条。《鹤
顶新书》云∶铜与金银同一根源也,得紫阳之气而生绿,绿二百年而生石,铜始生于中,其
气禀阳,故质刚戾。《管子》云∶上有陵石,下有赤铜。《地镜图》云∶山有磁石,下有金若
铜。草茎黄秀,下有铜器。铜器之精,为马为僮。《抱朴子》云∶铜有牝牡。在火中尚赤时,
令童男、童女以水灌之,铜自分为两段,凸起者牡也,凹下者牝也。以牝为雌剑,牡为雄剑,
带之入江湖,则蛟龙水神皆畏避也。
赤铜屑
【修治】时珍曰∶即打铜落下屑也。或以红铜火 水淬,亦自落下。以水淘净,
用好酒入沙锅内炒见火星,取研末用。
【气味】苦,平,微毒。
时珍曰∶苍术粉铜,巴豆、牛脂软铜,慈菇、乳香哑铜,物性然也。
【主治】贼风反折,熬使极热,投酒中,服五合,日三。或以五斤烧赤,纳二斗酒中百
遍,如上服之。又治腋臭,以醋和如麦饭,袋盛,先刺腋下脉去血,封之,神效(《唐本》)。
明目,治风眼,接骨焊齿,疗女人血气及心痛(大明)。
同五倍子,能染须发(时珍)。
【发明】时珍曰∶《太清服炼法》云∶铜禀东方乙阴之气结成,性利,服之伤肾。既云
伤肾,而又能接骨,何哉?
藏器曰∶赤铜屑主折伤,能焊人骨,及六畜有损者,细研酒服,直入骨损处,六畜死后
,取骨视之,犹有焊痕,可验。打熟铜不堪用。
慎微曰∶《朝野佥载》云∶定州崔务坠马折足,医者取铜末和酒服之,遂瘥,及亡后十
年改葬,视其胫骨折处,犹有铜束之也。
【附方】旧一。
腋下狐臭∶崔氏方∶用清水洗净,又用清酢浆洗净,微揩破,取铜屑和酢热揩之,甚验。
(《外台》)
<目录>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一
<篇名>自然铜
内容:(宋《开宝》)
【释名】石髓铅。志曰∶其色青黄如铜,不从矿炼,故号自然铜。
【集解】志曰∶自然铜生邕州山岩间出铜处,于坑中及石间采得,方圆不定,其色青黄
如铜。
颂曰∶今信州、火山军铜坑中及石间皆有之。信州出一种如乱铜丝状,云在铜矿中,山
气熏蒸,自然流出,亦若生银老翁须之类。入药最好。火山军出者,颗块如铜,而坚重如石,
医家谓之 石,用之力薄。采无时。今南方医者说∶自然铜有两三体∶一体大如麻黍,或多
方解,累累相缀,至如斗大者,色煌煌明烂如黄金、 石,入药最上。一体成块,大小不定,
亦光明而赤。一体如姜石、铁屎之类。又有如不冶而成者,形大小不定,皆出铜坑中,击之
易碎,有黄赤,有青黑,炼之乃成铜也。其说分析颇精,而未尝见似乱丝者。又云∶今市人
多以 石为自然铜,烧之成青焰如硫黄者是也。此亦有二、三种∶一种有壳如禹余粮,击破
其中光明如鉴,色黄类 石也;一种青黄而有墙壁,成纹如束针;一种碎理如团砂者,皆光
明如铜,色多青白而赤少者,烧之皆成烟焰,顷刻都尽。今医家多误以此为自然铜,市中所
货往往是此,而自然铜用须火 ,此乃畏火,不必形色,只此可辨也。独孤滔曰∶自然铜出
信州铅山县,银场铜坑中深处有铜矿,多年矿气结成,似马屁勃也。色紫重,食之苦涩者是
真。今人以大 石为自然铜,误矣。
承曰∶今辰州川泽中,出一种自然铜,形圆似蛇含,大者如胡桃,小者如栗,外有皮,
黑色光润,破之与 石无别,但比 石不作臭气耳,入药用之殊验。
曰∶石髓铅即自然铜。勿用方金牙,真相似,若误饵之,吐杀人。石髓铅似干银泥,
味微甘也。
时珍曰∶按《宝藏论》云∶自然铜生曾青、石绿穴中,状如寒林草根,色红腻,亦有墙
壁。又一类似丹砂,光明坚硬有棱,中含铜脉,尤佳。又一种似木根,不红腻,随手碎为粉,
至为精明,近铜之山则有之。今俗中所用自然铜,皆非也。
【修治】 曰∶采得石髓铅捶碎,同甘草汤煮一伏时,至明漉出,摊令干,入臼中捣了,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