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们的她们

韩松落(当代)
必读网(http://www.beduu.com)整理
我们的她们
邓丽君:心花怒放,却开到荼糜(1)_我们的她们
  邓丽君:心花怒放,却开到荼糜(一)
  一
  邓丽君忌日又将临近。自她在1995年5月魂归离恨天,这十五年来,几乎每年都会有数次关于她的纪念活动。初夏并不适合追念,但她的歌却令“追念”变为甜蜜,更令早夏锦上添花。
  但是,有个问题,萦绕心头,始终没有解决。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在想,那些唱歌的人如邓丽君,都长得那么美丽了,为什么还要唱些幽怨的歌?为什么在他们的歌里,还满是得不到一个人的痛苦?长得那么好,还不是想要谁就要谁,唱这些歌做什么?若干年后,我明白了,且不说爱情这种奢侈品,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这样,人,永远得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得到,得不到,和美不美,成功不成功,没有关系。得不到,是人的命运。
  在我们看来,邓丽君是传奇国里的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从表面上看来,也的确如此。14岁,就被称作“天才女歌星”,1972年,当选香港十大最受欢迎歌星,1973年到日本发展,很短时间就获得成功,还有图片和影像里的她,一件又一件美丽的衣服,灿烂的笑容,北海道的美景,演唱会上森林一样的手臂,还有惊人的唱片销量,无数次比赛的冠军,还有,更令一个歌者骄傲的、人心所给的荣誉,被传唱,被热爱,被铭记,被纪念,而且时至今日也没有稍稍减退。
  但当我们真正变成她,我们看到的就是奶酪中的窟窿,不愉快的童年,一个始终哀伤的结。有了财富,却又逢美人迟暮,更加遇不到一个全无目的喜欢自己的人。还有,一次次面对落幕,其实也是面对被缩短的生与死,这些,一再经历,人很快就老了,即便是有绝代风光,也只是提前支取。谁都得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得不到,确是人的命运。伊丽莎白?泰勒一次一次结婚,大概只因为,没有一个男人,是她想要得到的那个人,即便迈克尔?托德和理查德?伯顿,也只是貌似接近那个人,她宁可离开他们,在他们衬衣的味道里思念他们,也要去寻找下一个更接近的人;林青霞和秦祥林,上世纪最美的两个人,遇见了,相爱了,却也不能最终在一起,大概只因为,他们都心色惶惶地被对方的美吓住了,宁可转去追求别的较为实际的东西;梅艳芳,至死也没得到想要的那个人;张艾嘉,宁肯只要个孩子在身边。这些巅峰之上的人,也总是得不到,总是有什么不妥,总是有阴差阳错,总是有什么非自己所想所要。而邓丽君,她令夜晚变为甜蜜,她令手臂挥起如森林,但她或许依旧得不到她想要得到的。所谓爱,一向是,踏步走向它的那条路,也就是它的消失之路。
邓丽君:心花怒放,却开到荼糜(2)_我们的她们
  你看我风光,你看我要什么有什么,只因为,你不是我。
  白光反反复复地唱:“我得不到你的爱情,像黑夜里没有光明。”得不到的,其实何止爱情!
  二
  十五年了,每过一年,邓丽君神话便会加深一分。
  这神话源自于,她为她所在的时代,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声音形象。一个时代的形象,得汇聚各种形象方能成就,声音形象是其中之一。七八十年代的社会结构下,倡导的是一种质朴有力的审美,正是这种取向,培育出了一个邓丽君,她那种干净的、甜润的、精心雕琢的声音,也是对她所在时代的最好回应。
  她更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标准中国女性的形象,温润、明媚、柔韧。这个形象,已经嵌入了整个时代的形象之中,完美、毫无瑕疵。经过了十五年的观察期,愈发无法撼动。
  然而,作家平路在《 中国时报 》发表题为《 寻找邓丽君原貌 》的文章,指出:“如果她只是那般被动而温婉,应唱不出《 空港 》或者《 我只在乎你 》里的沧桑。只依弟弟说的,家人是她最大支柱,爱‘国’是她人生的志业,其实难以解释她为什么一次次远走,为什么会选择异国恋人,选择异乡异地,东京、香港、巴黎,终于远到清迈……”
  他认为,“众家媒体塑造的单一造型,除了反映我们社会愈趋保守的价值观”,应该充分还原她的人生,包括她所属的时代,至少也应该“还原给她完整的女性人生”。
  而细究邓丽君,探查她性格的填充料和人生经历之后,不免发现,这是一个人从饱满丰盈,到横空出世,到消耗殆尽的过程,貌似完美的画皮里,是千疮百孔的荒凉。
  三
  贫寒是邓丽君性格的底色。
  她的父亲邓枢是河北省大名县邓台村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14期,母亲赵素桂是山东省东平县人。两人于1943年结婚。军旅的动荡,配合了时代的动荡,最终造就了一家人的动荡,直到1954年6月,邓家迁居南台湾屏东市空军机场旁的眷村,生活才开始慢慢稳定。
邓丽君:心花怒放,却开到荼糜(3)_我们的她们
  邓丽君出生在邓家开始定居生活的前一年。1953年1月29日,邓丽君出生,排行老四,上有三个兄长。
  邓家家境贫寒,邓枢曾拿出全部积蓄开粮店,但粮店不久就宣告倒闭,后来改做大饼沿街叫卖。邓丽君和兄长在童年时之所以信奉天主,也只因为,教会常会定期发放白米、面粉以争取信徒。
  生活的艰难之外,还得加上“本省人”对“外省人”的怨恨排挤。这种怨恨轻易地就蔓延到孩童世界里,邓丽君的读书生涯并不愉快,她在芦洲小学就读时,她家的贫寒,是孩童取笑的对象,孩子们常做的游戏之一,就是把邓丽君的头发绑在椅子上,然后躲到一边,等待下课她起立时发出惊叫。
  种种重压之中,恐怕还得算上邓丽君父亲的性格。在邓家人授权出版的《 邓丽君画传 》中,邓枢是个面目模糊的慈父。而在干立行所著的《 一代歌后邓丽君 》中,邓父性格暴戾,一旦发现邓丽君的歌唱天赋,立刻和酒馆饭店签下合同,取得定金,就会毫不犹豫直奔酒吧、赌场,他还主动要求邓丽君退学从艺,日本宝丽多唱片邀请邓丽君赴日发展,也是他百般阻挠。早期国语苦情片中经典父亲形象呼之欲出。
  孰真孰假?都是屋檐底下的事,不得不糊涂些。但两个事实却勾勒出最微妙的部分:邓丽君六岁时,就进入空军炮防所属下的第93乐队( 一个挂着军队招牌的民间乐团 ),开始卖唱生涯;邓枢1990年5月9日过世时,邓丽君没有立刻回台奔丧,甚至引发许多流言,其中之一,说她得了艾滋病。事后邓丽君现身辟谣,强调当时只是因为悲伤过度而病倒。
  贫穷是一种命运,父亲是另一种命运,两种命运加身,邓丽君本应成长为一个皱巴巴的、苦涩的人,但我们所知道的邓丽君却不是这样。为这种命运加上温暖的均衡,大概是邓丽君的母亲赵素桂,她始终是邓丽君回忆里的亮色,邓丽君成名后,许多场合由赵素桂陪伴,许多决策里有赵素桂的参与,她成为当时最著名的星妈。
邓丽君:心花怒放,却开到荼糜(4)_我们的她们
  但,底色终归是底色,终会在生命激情散尽后,幽幽地浮现。
  四
  参与了邓丽君性格塑造的,还有哪些因素?或许,还应该算上琼瑶。
  琼瑶出现的1960年代,是台湾经济起飞的年代,她用她的小说、电影、歌曲,为那个时代以及此后的女性,提供了一种性格理想和女性形象理想,温雅、端庄,以及适度的浪漫。这种形象开始是假的,是前瞻性的——琼瑶写早期那些小说的时候,还住在简陋的房子里,而她的读者也多半是女工和中学生,但后来成了真的,她自己的生活和整个台湾社会的生活,都渐渐提升,渐渐向她的小说靠近。由假及真,是一切人塑造自我的过程。
  邓丽君最喜欢的读物,就是琼瑶小说,而且,她后来也进入了琼瑶帝国的形象体系之中,1972年,琼瑶把自己的小说《 彩云飞 》改编为电影,邓丽君演唱了其中的主题歌和插曲——《 千言万语 》和《 我怎能离开你 》,这两首歌,被认为是邓丽君事业的真正起点,1973年,邓丽君又为琼瑶电影唱了《 海鸥飞处 》和《 把爱藏在心窝 》,1975年,则是《 在水一方 》,后来还有《 诗意 》。
  邓丽君在审美上的追求,和琼瑶完全一致,或者说,和那个时代的女性理想完全一致,她喜欢玫瑰花,最喜欢的颜色,是紫色、白色和桃色,她的表演服装和家居服都以这几种颜色最多,这种审美,一直执拗地延续了下去,1989年,邓丽君打算在大陆举办户外演唱会,就曾设想以敦煌壁画和中国古典四大美女图像为背景。
  旁人眼里的她,也是如此,1998年,在成龙去好莱坞拍摄《 尖峰时刻 》( Rush Hour )前出版的英文自传中,他这样写:“她温柔、聪明、有幽默感、又美丽,她在服装和食品上的鉴赏力令人羡慕,她懂得在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用什么饰品……说实话,我配不上她,或至少当时的我配不上她。她是典雅的化身。”
  这种性格,不只是女性性格理想,里面还藏着一个中国梦——对中国人虚设的那个性格的自觉沿袭、认真模仿。出身贫寒的邓丽君,一开始就是沿着完美女性形象而去的,那是她真正的奔头。
邓丽君:心花怒放,却开到荼糜(5)_我们的她们
  五
  在鼎盛时期的邓丽君的性格里,又有一种“巨星性格”,这种性格的形成,与她的日本经历不无关系。
  战后的中国,娱乐业缓慢恢复,五十年到到七十年代的娱乐业,已经有了明星形象塑造的意识,但力度还有欠缺,在方式方法上,还是温婉的、常态的,明星拥有适度的神秘感,但这神秘感绝不超出常人理解的范围,甚至还得适当地表现出家居气质,以增添亲和力,林黛、乐蒂,以及后来的林青霞、林凤娇,莫不如此。三十年时间,进展非常缓慢,直到邓丽君出现。
  她先是矫正了台湾流行音乐中的风尘味和江湖气,在经历了日本娱乐圈洗礼之后,又在1976年前后把全新的舞台表演模式带到了香港,包括用日本20人的大乐队担任伴奏,以及专属舞群,而在没有够格的表演场地的台湾,邓丽君则使用电视专辑来维系自己的热度。从此,属于她的舞台,是大舞台、体育馆、光芒四射的电视台演播厅,而不是从前那种难免发生近距离接触的南洋夜总会的小舞台。环境的提升,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使得明星塑造的重点里,从此加上了人际理想——这种理想其实也是一种现代人的时代理想,明星得是神秘的、疏离的、遥远的,与普通人有别的,他们的世界,得干净明亮如太空舱和手术室,这样才配得上即将到来的新世纪。
  经历了这个转折点的邓丽君,从此成为第一个“超越政治、超越性别、超越阶层的大明星”。
  六
  极盛,也往往是拐点。在她的黄金时代,她遭遇了几次重创。
  1979年2月14日,邓丽君前往日本时,因手中所持的印尼护照为假,被日本政府处分,一年不得入境日本。
  邓丽君的弟弟邓长禧后来解释了事件由来:“那个年代持‘中华民国护照’出国非常不方便”,“姐姐有个印尼好友,是名印尼富商。他告诉姐姐可以帮她办一本护照。姐姐信任朋友,没多想,就答应了。没多久,印尼富商拿了一本印尼护照给姐姐,只说是外交部发的,后来就发生假护照风波。”
邓丽君:心花怒放,却开到荼糜(6)_我们的她们
  但当时的舆论,对邓丽君极为不利,台湾报纸称她的行为是“叛‘国’”。邓丽君选择了回避,前去美国游学。一年之后,邓丽君的台湾护照需要得到延长许可,她不得不向台湾方面提出了“延长护照有效期限以及返回台湾的申请”。得到的回答是,允许她返回台湾,并且可以不追究“假护照事件”的刑事责任,条件是,回到台湾后,要参加指定的劳军演出。邓丽君返台后的1981年12月,有关方面以“犯罪情节轻微”,且主动回台等理由,为她平反。
  护照,始终是钳制邓丽君的工具。1988年10月,邓丽君即将去日本参加一个重要的演出,但因台湾护照即将到期,她再次提出了延长有效期的申请,这个申请没有被批准,她为此向演出主办方付出巨额赔偿,而回到台湾后,等待她的,又是一系列的“劳军”和“义演”。
  1995年5月8日,邓丽君在泰国的清迈去世。95年6月中旬,台湾杂志《 独家报道 》刊出了对原国民党军队高官谷正文的采访记录,谷正文指出,邓丽君是台湾的秘密情报工作人员。而邓丽君去世之后,那个政治色彩浓厚的、高规格的葬礼,也似乎在为谷正文的说法提供佐证,当时,邓丽君的老师姚厚笙先生在得知葬礼程序后,拒绝参加,只是挑选了两百枝玫瑰花派人送到灵前。
  消息一经披露,各方关注。1996年1月,日本著名记者宇畸真和自由作家渡边撰写出版了《 邓丽君的真实 》一书,对邓丽君的一生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在此书的编后记中,宇畸真这样写道:“在她所生活的那个时代( 60年代后半期 ),她所选择的道路也只有这一条。我们所要说明的也正是这一点,即当时的社会现实迫使邓丽君走上了‘间谍’这条道路。”
  邓家人始终否认这些传闻。邓长禧认为,这是有人刻意放出的假消息。
  只是假消息么?或许,那只是大时代挟裹下,所有需要出境的文艺界人士的共同命运。谷正文曾说,1949年之后,“台湾的民间人士、知识分子以及文艺界人士均在不同的情况和条件下被收编进了国民党特务组织。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属于有出境需要,为得到出境许可而接受了台湾国民党特务组织的交换条件,被收编成情报工作人员。”
邓丽君:心花怒放,却开到荼糜(7)_我们的她们
  那么,为什么唯独她会被蒙上“间谍”的面纱呢,或许,只是因为邓丽君神话里,需要一抹邪异的色彩。
  这种待遇,这种不得不成为旋涡中人的境遇,可以解释邓丽君后来自我放逐式的出走,以及她刻意的孤绝。
  七
  最后一根稻草,来自爱情。
  1981年,筹备《 淡淡幽情 》专辑时,邓丽君认识了出身富豪之家的郭孔丞,订婚之后,郭孔丞的老祖母提出三个要求:一、邓丽君必须完全公开其个人履历;二、必须停止一切演唱及艺术活动,专心致志地做一个贤妻良母;三、断绝与文艺界人士的一切往来,断绝与一切男性的朋友关系。
  多年后,邓长禧称,老祖母提出要求后,邓丽君当即决定了断这桩姻缘:“邓丽君的个性果决,决定断了就会断。”但事实上,邓丽君做了一系列努力,试图得到郭家的接纳,包括举行告别舞台的仪式,推迟出唱片的计划,以及移居英国开始学生生活,但就在1984年的8月,郭家宣布了解除婚约的决定。
  这次感情挫败对她的伤害极大,也是她身心走向溃败的开始。1985年邓丽君接受日本《 阁楼 》杂志访问时这样说:“由于年龄的关系,一下子爆发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尝试……我已经厌倦自我压抑,过去总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总是自讨苦吃。现在我要为自己而活,喜欢做什么就去做……我已经三十岁了,希望自己具有成熟女性的魅力。”
  她在此时开始淡出演艺界,随后,她与女导演麦灵芝发生断背情的传闻开始出现,1990年,她又在法国认识了年纪小她十六岁的摄影师男友保罗?史蒂文。
  但她更像是要找个无足轻重的、门不当户不对的人,来忍受千疮百孔的她。她从不向朋友介绍他,记者向她提问:“他是谁?”得到的回答通常是:“一般朋友。”在和别人谈话的中间,如果有话和他说,邓丽君的表情和语调都会改变。有人提醒她,这样会不会让他觉得被冷落?邓丽君的回答是:“他就是这样的人,不管他不要紧。”邓丽君的日本经纪人兼监制西田裕司,对此深感震惊。
邓丽君:心花怒放,却开到荼糜(8)_我们的她们
  保罗和邓家的事还有后续。就在邓逝世一周年即将到来时,邓长禧带着一群记者到赤柱故居取景,当时还住在屋里的保罗却向来访者丢石头,他强调那里是他和邓丽君的地方,不容别人骚扰,包括邓家人在内。这个古怪的行为,不但映照出保罗的性情,更映照出后来那个邓丽君的心境灰败到什么地步——只有身心溃败的人,才会在那么一系列明亮的恋情之后,不加追究地选择这么一个古怪的人。
  再后来,就是1995年5月8日……
  从丰盈走向枯寒,从横空出世到溃败。这是邓丽君神话的另一面。发生在她身上的一切,不能都推给时代,这或许是一个人在时间、命运的合谋下,必然要经历的溃败。唯一不同的是,她留下了一个光彩潋滟的神话,供人膜拜。
三毛:梦里花落知多少(1)_我们的她们
  三 毛:梦里花落知多少(二)
  一
  三毛祭日又临,她的生平照例被搬出来讲述一番,当然,对于女性名人来说,所谓生平,通常等于情史。
  于是我们看到,她这一生,其实爱过许多人,与许多人有过爱恨纠葛。在大学里,与才子舒凡恋爱,几近婚嫁却无疾而终,她为此自杀,手腕上缝了28针,并从此远走他乡。她文章中所说“求了又求”的那段恋情,大约就是这朵无果之花。29岁时候她爱上一位从生活到艺术都“很画家”的画家,原谅他的颓唐,接受他的求婚,为他洗衣做饭,最终却如简?爱,发现他早有妻儿,梦中的婚纱和现实中一样被撕裂,这无赖还不肯罢休,直到她的父母为着息事宁人奉上财物才算作罢。又遇到一个德国教师,结婚前夜,他因心脏病发去世,婚纱成黑纱,婚礼成葬礼。
  但我们印象中只有荷西,是因为她只大刀阔斧地写过荷西,别的那些人,只是被隐晦地、隐约地提过,犹如史前文明,只有一点语焉不详的遗迹,或者是前生惨厉的记忆,只在梦境里有点散乱的片段,而荷西,是有了文字记录的今生今世,温热,鲜明。所以,指责三毛生活在假面背后的那几个人,始终拿三毛不肯公开的感情生活说事。
  人的一生,哪里能那么幸运、快捷地找到要找的那个人?在有月亮的晚上,在桃树底下,惊喜地问一声:“原来你也在这里?”那是极少数。大多数人都要曲折兜转,山路十八弯,像人类文明进程一样,尝遍百草、中毒无数才发现一味好药,或者看了几百年的星空,看断了几代人的脖子,才发现星辰运行的规律。对于生性敏感、对感情有着绝高要求的人来说,如果不打算掩着鼻子随便抓个人来终此一生,难度又会加大十分。大多数时候,我们不得不阅人无数,才发现一个好人,不得不过尽千帆,才体察一点人性运行的规律。或者耐着性子把自己变成一所学校,把有点可能性的对象从情感类人猿的阶段进行培养,从上厕所掀不掀马桶盖子这样的小事上进行现代感情文明的训练,最后刚刚训练得可以见人了,保不齐会被人挖走,徒为社会培养人才,为别的男人女人贡献了一个合格的丈夫或者妻子。
  有的时候,我们更得抱着买彩票的心,以成年累月购买彩票的耐心等待那个人出现,说不定就在别人废弃的票里翻出一张没兑奖的中奖彩票;或者像个拾荒的,在别人丢弃的杂物中细翻细拣,在别人当咸菜罐子使的破烂中,翻出个蒙尘的半坡彩陶来。
  对感情有着绝高要求的人来说,谋取感情是比谋生更为艰难的事,要时刻做好最坏的打算,并准备扮演尝百草的神农、研究猩猩的珍妮?古道尔,或者具有文物鉴别常识的拾荒者等等角色。
  所以谁也别笑三毛绝口不提前情,她看到处处闻啼鸟的晨,必然经过无数个梦里花落知多少的夜,面对明媚春光,大喊大叫都来不及,哪有时间、哪有必要为我们细说平生,前情提要?
  二
  三毛去世纪念日,往往是她的二次受难日,马中欣通常会适时抛出各种观点和新发现的证据,作为1998年出版的《 三毛真相 》的延伸。这一次他貌似没有发言,但报刊却将他数年前的“三毛死因新说”再度挖掘出来,称三毛不是自杀,而是服药后于无意识中将自己致死。
三毛:梦里花落知多少(2)_我们的她们
  其实,对于一个以写作为生并凭借写作将自己嵌入历史的女人,马中欣“真相”的着眼点却不是她的文字,而是她的私生活、她的夫妻感情、她的死亡原因,他的出发点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他的评判缺少文学评判力的支撑,于是导致他的“真相”像是弹棉花的评说钢琴师,各是各的调,正如本地晚报上一个普通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的那样,《 三毛真相 》里所津津乐道的那些证据,例如三毛的邻居所说的“这个女人总是和不同的男人交往”,没有揭示什么真相,不过揭示出了普通人是怎么看待和判定有着强烈个性的同类的。
  但在见过马中欣本人后,我却有了新的发现。三个月前,他重返出生地兰州,我们在酒吧里见到了他。和以前一样,每到一地,他必然联系当地媒体及户外运动俱乐部,率人爬山、横渡大河,并在酒吧里开讲座。但他本人并不富于英雄气质,穿着简单乃至寒碜,我见他的当时,已是十月,十月的兰州,至少要穿外套了,这位老大爷却穿着一条卡其布短裤及短袖T恤,短裤棕灰色,T恤灰紫色,镂空有条状暗花的那种,颜色灰暗,式样和质地很普通。穿着这身衣服的马中欣,在酒吧开过讲座后,还会帮助开门及引客入座。同时,他还随身携带一大本剪报,悉心收集华人报纸对他的报道,重要的地方用红笔圈着,用钢笔字详细注明是出自哪年哪月的哪张报纸,有出入的地方,还在旁边写了注解。剪报夹很旧很旧了,显然是翻阅过好多次了。
  经过了那个夜晚,看过了他的那身衣服,还有剪报夹,忽然明白了,他对三毛的探究,他的苛刻评判,其实是两性战争的另一种形式,是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一次较阵,他所携带的那些符号——户外运动、探险、粗衣陋食、不善交际言谈以武夫自居,是男性气质的符号,而他的对面,却站着一个三毛,生性浪漫、热爱幻想、将一切赋予感情色彩、追求精致丰富的生活、对艺术高度敏感,这都是女性气质的符号,他对她的努力否定,在根本上是男性对女性的否定,是《 欲望号街车 》中斯坦利粗暴对待布兰奇的一部分动因,是《 儿子与情人 》中的矿工父亲和热爱艺术的母亲与儿子对峙的根源所在。
  马中欣不会明白这些,他只是本能地恨铁不成钢,恨世界不被他承认的男性气质大一统,恨这个世界居然向女性气质臣服,就像D?郾 H?郾 劳伦斯笔下那些永恒的父亲,看到儿子在读一本伤感的小说,就企图冲过去一把夺来并撕个粉碎。
翁美玲:理想黄蓉_我们的她们
  翁美玲:理 想 黄 蓉(三)
  如果套用经典句式“某某某永远活在某某处”来为翁美玲做出生平论定,下面这个句子显然最适合她——翁美玲永远活在不干胶贴画上。
  作为一种亚传播方式,80年代的不干胶贴画,承担着明星当红程度确认、作品宣传、八卦扩散等等功用,83版《 射雕 》于1985年底在内地播出之后,她迅速成为不干胶贴画女王,甚至有可能,不干胶贴画就是为她而研发。因为没人比她更老少咸宜,更温润明媚,更适合随时随地看见。在这点上,别说是同时代的陈玉莲曾华倩周润发刘德华,就是林青霞,也根本不能望其项背。多年后,也只有小燕子稍稍接过了她的衣钵,并带来一波不干胶贴画的重新复兴。
  更何况,在内地观众看到她,并为她倾倒时,她已经去世,而她的怒放,竟然如此短暂,如此符合中国人对于“红颜”的全部想象:1982年回香港参加香港小姐竞选,并签约无线;1982年9月,无线公开征集“理想黄蓉”,五千人报名,翁美玲也报名参选,并最终成为黄蓉的扮演者,而在传说里,她之所以得到这个机会,是当她和另外四位女孩的照片放在金庸的面前,待他定夺的时候,她灵机一动,着古装,折一枝柳条,趁着导演和金庸都在时出现,并用一个侧翻落在金庸面前,抱拳施礼道:“桃花岛主之女黄蓉,拜见金大侠。”
  当真存在这样一个细节么?已经无从考证,重要的是,在这个神话里,嵌入这样一个细节,并不显得突兀,甚至与这个神话处处贴合。
  1982年12月,《 射雕英雄传 》第一部《 铁血丹心 》正式开拍,翁美玲在第九集出场;1983年,《 射雕英雄传 》开播,翁美玲迅速成为巨星,观众完全把她和黄蓉混为一谈,她于是撰文写下《 我与黄蓉 》,剖析自己对黄蓉的体悟,以及自己和黄蓉的同与不同:“而少年的我亦有着黄蓉那几分刁蛮、倔强,而且最爱撒娇。只不过年事渐长,明白了点人情世故,才不像从前任性,但对着相熟的人,还是改不了那坏性子。至于黄蓉的冰雪聪明,我当然不及,但自问并非愚不可及之辈”,“黄蓉给人的感觉是冰雪聪明,娇俏可人,而且善解人意。但个人觉得她是个极其复杂的个体,而且性格非常极端;她自私、自我、野蛮、任性、主观;自己喜欢的人可以千般关顾,对不喜欢的人却不屑一顾;就如黄药师给她的评语:‘七分邪中三分正,三分正里还有七分邪。’”
  神话,自然有个神话式的收稍。仅仅两年后的1985年5月14日,她在家中打开煤气自杀,去世时才26岁。
  她是六七十年代香港女星自杀潮过去之后,最后一位以自杀作为谢幕的知名女星。于是,她没来得及被大面积的负面新闻困扰,没有进入后来狂暴的八卦时代,没能在后来日趋碎片化的世界里被粉碎,她从此成为神话,而且是最毋庸置疑的那一个。
  这个神话带有某种童稚色彩,她所在的时代,是娱乐业的童稚时代,是这一波电视观众的童稚时代,她赖以成名的武侠剧,是公认的成人童话,还有她所扮演的角色的专情,和她本人的生死不顾的重叠,而这一切,都凝结在她所代言的不干胶贴画里了,这个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物品所具有的那种纯真年代色彩,既说明了她神话的由来,也预言了这种神话难再:理想黄蓉之所以出现,只因那是一个理想的时代,相信神话,也并不嘲笑纯真。
  而“理想黄蓉”之所以不再,只因为,那个纯真年代不再。所以,即便83版《 射雕英雄传 》中的那些演员还继续活着,但我们却觉得他们已经不是他们,《 射雕 》几乎是前生前世。
  我们唯有借着“理想黄蓉”或者“理想郭靖”,向那个异域般的时代投以远望。
梅艳芳:眉宇之间,一抹英气(1)_我们的她们
  梅艳芳:眉宇之间,一抹英气(四)
  一
  错误的印象也有值得深究之处,《 慌心假期 》给我的印象之一,是贯穿始终的昏黄色彩,我甚而模糊地觉得,主人公活动的背景是苍黄的沙漠,另一面又恍惚地记得,它应当出自九十年代初,是香港电影最浓烈魅艳时期一个清淡的、格格不入的异数,这几天把多年念念不忘的它翻出来重看,才发现,两个印象都是错误的。
  原配与情妇,离奇地邂逅于欧洲游途中,因为太过投契,团队旅游结束,两人又结伴前往摩洛哥,情妇却被当地人掳去,禁锢在曲折深巷之中,做了性奴,原配虽已悟出眼前这女子的来历,仍执著找寻,甚至花钱央人嫖遍摩洛哥,终于将情妇救出。情节貌似曲折,却有极简主义的风韵,格调清简瘦削,剧情浑然天成,毫无“一肚子故事”式的做张做致,像也不近也不远处的琴房里,有人反复地、决绝地、刚硬地叩击有限的几个键,有一种逼近绝望的扣人心弦。那里面有惊疑,却到底没能让它彻底成为一出悬疑片,张之亮不过从惊悚片里借来一点味,供有悬疑惯性的人自动添加联想,犹如梅艳芳扮的原配Michele对薄情丈夫任达华喊出的:“你以为我杀了你的情人,布局把你骗来?你看了太多的希区柯克电影啦!”但那里面的异域,一点也不比《 客栈 》里的异域不恐怖,那里面的荒寒,一点也不比《 幽媾 》里的西北黄土高原来得少。
梅艳芳:眉宇之间,一抹英气(2)_我们的她们
  《慌心假期》里的男人,一个一个都靠不住,但这种“男人靠不住”大展览,却也并非简单的指控,Michele即便求助于他们,似乎也只是对自己早有预料的事做个求证,尽自己对男人的最后一点义务——我对你仍有相信,但骨子里她还是不相信的,所以她也不哀求,也不用强,仍然是矜持地、克制地、冷静地要他们帮忙。然而,这点相信失去了,她也就没什么可信的了,脱离了他们的压榨和消费,似乎也就等于脱离了他们施以援手的可能,她顿时失了依傍,和周遭的一切都没了联系,像不小心流落到了几万年前,某个天地混沌的时刻——那种昏黄的印象,就来自故事里这种天不应地不灵的荒莽。而梅艳芳就像个忧患重重的、活了好几千年的游魂,眉头微蹙,在昏黄的、下土下沙的异域里求生,眉宇之间,仍保有一抹英气,似乎,保有那点英气,就等于自我暗示,自己仍能做得了主。
  “凝练”多半没可能形容一个女人,无论如何得用来修饰鲁迅、福克纳的样貌气质,至少,也得是保罗?奥斯特抑或麦克尤恩,但却可以形容梅艳芳,她脸上没有一块多余的肌肉和无用的线条,她是把女人富余的、琐碎的一切都撇干净了,把一切有望无望的相信都剔除了,而为这一切定影的,就是那一抹英气,仿佛她做得了主似的英气,即便实际情形并无改观,但只要嘴角倔强地抿着,眉头微蹙,眼神凌厉地射出去,就能给旁人和自己一个暗示,她这个人,是笃定的,是做得了主的。
  做自己的主,对于一切人,其实都是幻觉,特别是必须经历双重压榨的女性,更是幻觉。梅艳芳的成就,她获封“香港女儿”称号,和她身后留下的遗产,她临终前为筹医药费,单衣薄衫地在日本拍摄的那广告,还有,大病复发时,抱着她的干妈、何冠昌的遗孀何傅瑞娜说的:“干妈,怎么办?我唱不了,不能工作了,我以后的生活怎么办?”这期间的落差,给我极大的震撼,莫说她母亲和兄长不相信她竟然不是她的世界和财产的主人,要连连告官,连我都要跌坐在地上,像苦情片主人公一样在心中暗叫“不可能,这不可能”。
梅艳芳:眉宇之间,一抹英气(3)_我们的她们
  她所能依傍的,只有那一抹英气。那是一种“流于表面的女性主义”,其要义,就在于“仿佛自己做得了主”。一旦只寄望于自己做主,一旦连和男人之间那种基于压榨也好消费也罢的关系都不相信了,其实就没什么可相信的了。毛姆说:“我属于一个妇女处于过渡阶段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妇女一般地……既无母亲的优点,也无她女儿的优点,她是一个解放的奴隶,可是不了解自由的条件。”这话依旧适用于现在。
  《 慌心假期 》被当做梅艳芳的最后一部电影,并不确切,后面至少还有《 男人四十 》,但《 男人四十 》里灰暗到底的妻子,全被林嘉欣抢去光彩,而《 慌心假期 》确更像“梅艳芳”的最后一部电影,因为英气尚存,而那,是她努力确立的一贯形象,尽管“流于表面”。
  二
  梅艳芳去世六年半,梅妈从未停止对遗产的追讨。日前,梅艳芳的母亲表示,自己虽然被判败诉,但还将于七月十九日到终审庭递交上诉文件,如果失败,还将北上申冤。这一切都只因为,梅艳芳在去世前,留下了一份日后引起争议的遗嘱:
  她将两个物业赠给好友刘培基;给兄长和姐姐的4名子女留下若干款项作为学费;剩余遗产,委托汇丰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管理,每月拨付母亲覃美金7万港元作为生活费。之所以采取这种形式,是因为她怕母亲“太花钱”,若将遗产尽数交付,会被她在短期内花尽。
  她的遗产,刘培基有份,是有原因的。19岁,出道伊始,她就认识了刘培基,1983年,他为她打造的形象轰动全港,使她摆脱了“徐小凤第二”头衔。此后21年,他们是朋友,是合作伙伴,也像亲人。2003年,梅艳芳的最后一场演唱会,最后一次出场时的那件婚纱,由刘培基制作。她的遗嘱引起纠纷之时,身为旋涡中心的他却躲了起来,给梅艳芳做最后一件衣服:她的寿衣。
  而梅艳芳的家人,则用具体行动,解释了她为何留下这样的遗嘱。梅艳芳刚去世,梅艳芳的母亲覃美金就大闹灵堂,大骂梅艳芳的经纪人王敏慧。第二日,她又有上乘表演,过殡仪馆而不入,被记者追问,她捂着胸口:“我到殡仪馆门口就觉得不舒服,心口痛!”另一边,却跑去抢着主持治丧委员会会议。葬礼还没完,就放出风来,说梅艳芳身边都是坏人,只顾图谋着梅艳芳的钱,葬礼刚告一段落,又跑去抢梅艳芳的骨灰,随后又打起遗产官司,顺便指责第2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发“专业精神大奖”给梅艳芳时,没有请她到场,当年年底,她就荣列某周刊2004年十大“疯”云人物第8名。
梅艳芳:眉宇之间,一抹英气(4)_我们的她们
  而每逢梅艳芳的祭日、纪念日,梅家人必定出来上演苦情戏,梅艳芳去世两周年纪念日,她哥哥挂起写有“为梅艳芳沉冤得雪”的横幅,追讨梅艳芳生前的财产,并说她去世前曾被养和医院非法禁锢,在失去人身自由中含冤去世。又一年清明时分,梅艳芳的大哥梅启明在祭拜时突然间泪如雨下,说梅艳芳托梦给他,说她死得很惨,要他帮着讨回公道。又提到前几天杜莎夫人蜡像馆为梅艳芳做的蜡像,说蜡像本来是有笑容的,但到开幕那天就变得很忧愁,一定是妹妹有心事未了,他一定要把坏人绳之以法,替妹妹讨回公道。
  报纸且附有照片,一个形容枯槁尖牙利嘴的中年人,和光彩照人、“恍若神仙妃子”的梅艳芳根本联系不到一起。
  六年时间,坐吃山空加上高昂的律师费,致使遗产被消耗殆尽,有人建议他们放手,她大哥梅启明的回答是,官司已经打到半途,形如“洗湿头”,绝对没有可能“一头肥皂泡跑出来”,覃美金则表示不会申请综援,打算身穿乞服在街头卖唱,曲目是《 万恶淫为首 》。
  电影《 失踪的宝贝 》里,有一段旁白:“我总是相信,是那些你无法选择的事物造就了你,你的家乡,你的邻里,你的亲人。”亲人无法选择,更没有可能摆脱,即便他们再不堪。
  而她一生的所有努力,还有那份遗嘱,却都是一种选择,她试图重新造就自己,试图在那些无法选择的人和事面前,做出选择。她做的事,都在他们的对立面,他们痛惜金钱,她便仗义疏财;他们苟安于这繁杂的世界里,只管忙着把眼前的揽到怀里,她便更加要强,事事处处都要争第一,人前人后都创造传奇,一定要跳出这疯癫、不可理喻的鸡窝,飞上枝头作凤凰,一定要在舞台上仪态万方,风采夺人,明艳不可方物,才出得了多年来腔子里的一口秽气。
  甚至包括选出血缘和法律上的亲人,以及自己认可的亲人。既然血缘上的亲人已无法选择,她就用遗嘱为自己选出自己认可的亲人。
  她就是这样,一落地就是为了给风吹雨打,却在污泥里仰望着星空,孤苦伶仃,与自己斗争,在无法选择的命运之中,尽可能做出自己的选择。至今想起,仍觉恻然。
陈晓旭:花满归途_我们的她们
  陈晓旭:花 满 归 途(五)
  她的亲人告诉我们,在她去世前,他们在她的屋子外面摆满了梅花,在她从窗子里望出去的时候,可以看到满树的花。她是在花树中间闭上眼睛,像她三百年前念过的《 葬花吟 》,还有,中秋的晚上,她和史湘云在花园里联的句子:“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较早的本子上,是“冷月葬诗魂”。 )
  毫无疑问,我们已经理所当然地,把她和那个书中的人物混为一谈,把她和她塑造过的角色混为一谈,把她的命运,当作她的命运,把她的悲剧,当作她的悲剧,把她和她,当作是横跨了三百年的两朵“两生花”。尽管有人认为,这样做是牵强附会,这样认真地,在虚空中连接命运的脉络,是对逝者曾经做过的努力与抗争的不公。
  但我仍想,在千万人中间,能被选进当年那个剧组,能在若干竞争同样角色的女子中,最终被选定扮演林黛玉,并非没有根据。泼辣的、爽利的人去演了王熙凤,丰腴的、娇憨的人去演了史湘云,眉间烟笼雾罩的她,去演了林黛玉,能成为这样的选择的结果,说明她的容貌、性格、气质,与千万人想象中的那个形象,有着足够多的契合之处,有着足够多的,可供共振共鸣的频率与缝隙。
  这些相似的频率,无非是,敏感、细腻、忧郁、过分自省、对天气和季节转换的深刻感应,对人对事的执著,对幸福的过度渴望和彷徨,当这一切发生在一个与“林黛玉”毫不相关的女子身上,也有可能导致相同乃至相近的命运,更何况,这是一个距离“林黛玉”那么近的人,在整整三年的时间里,揣度着她在当时的月亮下,在当时的花树前,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蹙起眉心,并因为这个角色,在此后的二十年里,一直被全体中国人,当作是林妹妹。这样强大的集体心理暗示,没有人能够真正摆脱。
  她创办企业、商海拼搏,但底子里,她已经规定了自己,应该与自己对命运的信仰前后保持一致,她吃斋念佛,拒绝治疗,认定了这是属于她的命运,必须平静地接受,这种平静的接受,既强大,又令人惋惜,但她一定不以为意。因为,在书里,那个女子,在茜纱窗下,也是这样平静地接受了自己的命运,既强大,又无可奈何。
  人世间,可能就有这样一些痛苦的天线,在众人的惋惜中,在不可思议的目光里,接受了这种种漂浮在宇宙间的游魂的讯息,接受了这种种暗示,“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现实生活的幸福反倒成了虚妄,莫可名状的痛苦,反似更接近真实。
  既然把忧伤当作信仰,把荆棘当作王冠,人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自我磨难,那么,这么走了也好,踩着归途上的花,轻手轻脚地,“像一片楚楚的蝴蝶”。
负面榜样张爱玲_我们的她们
  负面榜样张爱玲(六)
  人不光得有正面榜样,还得有负面榜样,据我的经验,负面榜样给我们的贡献甚至更大,在许多不知该如何去做的刹那,是他们为我指明了方向——凡是他们会去做的,我就不应去做,凡是他们有可能采用的做法,我们就得反着来。
  张爱玲的“影射小说”( “张爱玲最后一个亲人”陈子善先生的定义 )《 小团圆 》问世,书店脱销,网上书店几次卖到断货,要买一本,得提前预订,半个月之后才能拿到手,报纸杂志上的报道评论铺天盖地,副刊有、读书版面有,连娱乐版面也有,连电视剧《 倾城之恋 》也借得光来将《 我的团长我的团 》挤下收视宝座,《 锵锵三人行 》也将它作为节目话题。难怪有人说,这本小说的出版,是今年文学界最大的一件事——如果年底之前没有中国人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话。但这本书里看到的张爱玲,是个多么典型的负面榜样啊。
  她敏感、不合群,读书的时候,与同学老师都不合拍,挨个苛刻地打量他们,后来和妈妈和姑姑生活在一起,也并不愉快,因为她的母亲总要提醒她,是她养活了她,为她做出了牺牲,她为此耿耿于怀,从自己开始赚钱,就惦记着要还她母亲一笔钱,后来把胡兰成给的钱换了两根金条,还给了她母亲,她母亲不肯收,落着泪说“虎毒不食子”,没用,她硬是把金条再推过去。她母亲去世前想见她,她也硬着心肠不去,一定要用这种方式来惩罚她母亲的所有冷落和慢待,一定要用这种方式来惩罚自己没有得到过爱,一定要隔绝所有的联系、断绝所有的根系,以孤零零生活的方式,执拗地把自己受到过的伤害越滚越大。
  男女关系上的失败,更是全国著名,她对找上门来的胡兰成并不设防,也毫不计较他在政治上的不清白,明知他是个“集邮男”——像集邮一样收集女人,却对他怀着宽谅和种种不切实际的奢望,爱得毫无保留全身心投入,为他声名狼藉,为他患上妇科疾病,为他耗干了感情,心灵枯竭,甚至拖累了她的创作。她书中的人物精明世故,为求生泼辣爽利,她却完全不是那样。中年以后选择赖雅,依然没有一点算计,他穷、病、过气、年纪大,还有点小清高,全靠她东奔西跑写剧本养活,《 小团圆 》里引用埃?洛夫林的话:“男女最好言语不通。”她选择他,大概就是基于这种需求,认为交流是无效的,索性连交流都不要了。当然她英语好,但真正没有障碍的交流,是文化背景和民族性相近基础上的交流。
  从《 小团圆 》里得到的教益,全是反的、负的、不该做的:1、不要过分敏感。2、不要用情太深。3、不要隔断世俗的联系。4、不要轻易放弃希望……她的沉溺、颓然、沉落,呈现在小说里,形成了奇异的审美,但落实在生活里,一定毫无美感,她去做的事,就不应该去做,她所采取的做法,我们就得反着来。
  我人生最初的教益,都是从那些被我树为反面榜样的人身上得来,看来,幸福与不幸福的路都有千万条,但好在,总有人以身试毒、拿脚踩地雷、用手摸电门,为我们剔除那些绝对的死路,甚至指明正确的方向——或许就是相反的方向。作为作家的张爱玲,是正面的榜样,作为人的张爱玲,是个负面榜样。
林青霞:直到春天过去(1)_我们的她们
  林青霞:直到春天过去(七)
下一页 尾页 共4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