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生孤注掷温柔》BY阿堵

_13 阿堵(现代)
  “最后皇上命理方司重新调查,结果证明谢将军满腔精忠报国之心,或有事急从权之举,绝无贰心谋逆之实。朝廷于是下诏给谢昇将军平反,罢了刚刚升任秘书副丞的原兵部尚书朱高轩大人,罢了已经调任京兆尹的原右谏议大夫范明堂大人,又黜了几个当初经手此事的御史,其他因此牵连罢免降黜的官员多达数十人。”
  仿佛被某种力量压迫着似的,子周长吸一口气,接着道:“还有,左相徐慜之大人当年曾一力主张对谢将军严查严办。原本这件案子,判为私敛贪污,亦非不可,最后却因左相态度坚决,要……为国除害,定了“贰心谋逆”,诛三族,斩立决。所以……徐大人愧疚难当,诏书颁下当天,就吞金自尽了。”
  子释听完这段,好半天说不出话来。沉默半晌,终于缓缓开口:“没想到,这桩案子,案发时朝野震动,牵连广泛。平反时又折了这许多朝中大员……凤栖十二年底,是了,那时候北方已经乱成一团,朝廷邸报送不出来,以致彤城竟压根儿不知道……”
  大哥对此案反应太不寻常,子周两只眼睛直直的盯着子释。
  “不知……谢将军还有亲人在世否?”
  “当日诛父、兄、子三族,谢氏中人全部未能幸免。但是,罪不及母族妻族。谢将军母亲早逝,母族衰微,谢夫人却是庆远侯韩先幼女。蔡老说,事发之后,韩府曾逼她归家,她却执意与丈夫同生共死,所以——”也许是被大哥凝重的态度感染了,子周越说越沉痛。说到惨烈处,心中竟隐隐撕扯起来,以致无法继续。
  兄弟俩默然相对。过了一会儿,子释轻轻问:“谢昇将军的表字,是不是“启明”二字?”
  “是。”文件中有相关资料,子周是看过的。况且,“昇”即旭日东升,正合“启明”之意。——不过,大哥怎么知道?
  “子周。”子释近乎悲悯的看着弟弟,“下边的话,有一些是我听到的往事,有一些却是猜的。之前不敢讲,现在,都告诉你罢。你先好好听着,别难过……”
  预感到即将呈现在面前的是什么,子周不禁紧抓住大哥的胳膊,微微颤抖。
  “你知道,爹爹曾经外放西北,做过两年凉州刺史。虽然从未明说,但他老人家和谢将军,定是故交旧识。谢将军案发之时,爹爹致仕居家已近六年。可是——你和子归凤栖五年三月来家,与谢将军罹难之日相差不过半月……”
  握紧弟弟的手:“爹爹临终前,曾经提到一个名字。你大概没听着,我记得……正是“启明”二字……爹爹这个人,一向信奉君子之交淡如水。越是倾心相待,外人看着越是关系平平——大概正因为如此,才不但没有被牵连,还能护住你二人逃脱……”
  虽然开始说是猜测,但话说到这一步,兄弟俩都清楚,真相已经揭开。
  第〇四五章 苦肉为计
  秋波弄的生意,从正月十六才真正好起来。原来年节里除了各项服务价钱翻倍,恩客们还须另外备下应景的赏赐,花销比平日高得多。不是货真价实大富大贵子弟,正月十五以前是不敢摸进青楼去的。那些专等出了十五上门的嫖客,民间有个诨号,叫做“十六少”。
  到得正月底,天气渐渐回暖,天勺湖面也开始破冰行舟,秋波弄里一天比一天热闹。普通汉子后生,也就这时候兜里有几个闲钱,谁不想趁此机会销魂一把?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过了正月,又是一年奔波挣命等着,得销魂时且销魂。
  总的来说,秋波弄南面临湖的院子,档次较高。北面十来条胡同,多数是些廉价妓窑。也有不少小门小户的私娼,靠针线浆洗度日,顺带做点皮肉生意。一过正月十五,这些地方可就闹腾起来了。庸脂俗粉癫蜂浪蝶往来出没,婬词秽语靡靡之音不绝于耳,把整个秋波弄带得愈发放荡。
  这天二皇子一行人从香雪楼出来,已近丑时。整条街人来人往,灯火通明。唯独北面中间几条胡同,形制规整,却冷清异常。长生早留意到这怪现象,始终没观察出结论,于是问倪俭:“那几条胡同怎的没人去?”
  倪队长最近虽然常来,却不熟悉京城掌故,于是回头问手下。
  一个喜好交游的侍卫凑上来:“启禀殿下,听“精忠所”的人讲,那几条胡同里原先全是“相公堂”。据说从前生意好得不得了,自从皇上顺天立朝,那些个伤风败俗的勾当不再时兴,来的人才少了。”
  负责京城治安的部队,是顺京府尹下属“钦察卫”。考虑到城中居民七成以上是夏人,符杨特地从忠勇军中抽调若干可靠分子组成“精忠所”,由“钦察卫”统管,专门协理夏人事务。“精忠所”人数不少,地位却不高,顺京城里有资格欺压他们的官兵多的是。相对而言,二皇子府的侍卫大哥们等闲不会仗势欺人,无理找碴,自然乐意奉承。
  “相公堂”三个字,不用解释,也猜得出是什么地方。
  长生又向几个灯光晦暗的胡同口望了望。
  以为殿下好奇不解,秦夕在一边补充道:“还是咸锡朝时候,立了官员不许嫖妓的规矩。那些老爷们便想出玩相公的招儿。要说断袖的风气,自来就有,不过南边见得多些。北边流行这调调儿,却是,”顿一顿,“却是锦夏定都銎阳之后。谁知到后来,竟成了达官贵人们的风尚。”
  话锋一转:“咳,也就有钱人家公子哥儿无聊了好玩这手,老百姓忙着养家糊口,传宗接代,谁有闲工夫招相公消遣?本朝立国,上下都不搞这套。相公堂之类,自然就荒废了。”
  西戎游牧民族,人口稀少,鼓励生育,基本没有男人跟男人搞到床上去的概念。秦夕司空见惯,无所谓,却怕殿下不能接受。又不免言及前朝本朝,多少有点尴尬别扭,一番话说得十分客观。
  “你是说……这风气,南边十分盛行?”
  “从前越楚一带,寻常人家若有个儿子生得好,一家子吃穿不愁。至于模样俊俏的世家子弟,鞍前马后追捧吹抬,勾搭帮衬的,更是不在少数。”看殿下神色平和,秦夕接着往下说,“其实岂止南边,自从锦夏出了几个好这口的皇帝,北边倒更厉害。尤其京里,好些大官家中都养着娈童,还有那年轻的监生士子,互相牵牵扯扯……”
  “好这口的皇帝?”长生打断他。
  “可不是。听说……”殿下居然有兴趣,秦夕也就把那民间村野流传的一些趣闻掌故拿出来讲讲。多数传说,倪俭也有所耳闻,时不时插两句嘴。后边一众侍卫不由得都紧跟上来听,听至匪夷所思处,大伙儿纷纷议论。有人瞠目骇笑,有人摇头叹息,也有人好奇心起,跃跃欲试。
  听了一会儿,长生心思宕开去,秦夕之前说的几句话浮上来:……鞍前马后,追捧吹抬,勾搭帮衬,不在少数……追捧吹抬……勾搭帮衬……不在少数……
  忽然想起什么,问:“那赵琚呢?他搞不搞这套?”
  “这个……皇宫里的事情,时日隔得太近,谁知道……听说过的倒都是搞女人……”
  嗯。
  继续琢磨:追捧吹抬……勾搭帮衬……不在少数……
  烦躁起来,正要叫秦夕住口,一伙人从前边“环采阁”涌出。定睛一看,正是大皇子和三皇子的队伍。三位皇子常在秋波弄出没,已是京城公开的秘密。虽然没打旗号,周围人早忙不迭避让开去。
  长生收敛心神,勒马下鞍,跟皇兄皇弟打招呼。
  符定身边粘着一名女子,媚骚入骨。长生知道那是他的新欢,环采阁的云仙姑娘。
  “二弟,这就走了?再跟大哥干一杯去……”符定明显有点喝高了,大着舌头,“我说这儿更好,老三偏还惦记着香雪楼的若什么雨……”
  彼此别过,长生一行人拐上双曲桥。
  符留坐在轿中,撩开帘子回头,看见二皇子刚上桥,亲卫们便队列整齐护在左右两翼,从桥中间过去了。眼中寒光闪过:“果然……他还是怕水……”
  二月初二花朝节。
  秋波弄的姑娘们白日里拜过花神庙,又结伴出城,踏青赏春,摘回大把粉桃素李。
  弄晴早早约好二皇子这晚陪自己放花神灯,精心打扮了两个时辰。直觉对方不会喜欢艳丽风格,索性穿了一身白。
  长生进来,先看见她发髻上别着一圈李花。伸手拈下来:“虽然没什么忌讳,到底不吉利,换几朵粉的吧。”随手将花收在袖子里。
  这举动亲昵而自然,饶是弄晴久经风月,也刺激得像个初恋的小姑娘,红着脸应了,心口砰砰直跳。于是也就没注意到对方的心不在焉。
  天上地下各路神仙,妓家尤重花神,夜间放灯更是讲究。秋波弄各家数得上号的院子都拥有若干画舫,姑娘们亲手制作与自己生辰相对的花灯,书上芳名,挂在船檐。到了晚上,画舫驶至湖心,将花灯放在水面,谁的灯漂得远,燃得久,谁就占了这一年的好花运。
  长生身份特殊,出手大方,香雪楼很给面子,单独拨了一艘船给弄晴。二殿下再有两天便要离京巡视春耕,今晚是最后的机会。弄晴新排了一支歌舞,下定决心使出浑身解数好好表现。
  放完灯,正要摆上酒菜,献上歌舞,忽闻一阵锣鼓喧哗,在湖面清悠丝竹声中尤为明显。紧接着几朵烟花在半空闪现,水天之间华彩相映,绚丽夺目。船上岸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
  只见一艘画舫泊在湖当中,船前一圈桃花灯围出几丈见方的水域。正对着船头的位置支起一面纱帐,后边影影绰绰似有人活动。纱帐前方,许多木偶浮在水面,一个掌上插着点燃的线香,其余手里捧着炮仗。纱帐后的操控者正努力让持香的木偶点着炮仗上的引信。每点燃一个,便有一朵焰火升入空中。
  弄晴轻声惊呼:“呀!那个是水傀儡!”
  丫鬟小如道:“听环采阁的小梦说,今儿恰是云仙姑娘的生辰,大殿下许了她一份厚礼,敢情就是这个?”
  “想必是了。云仙跟咱们一样,也是打南边来的。”又瞧了一会儿,弄晴微叹:“想不到竟能在此地看到水傀儡戏,多少年不见,居然新鲜起来。”
  长生笑道:“这套班子多半是我大哥从宫里磨出来的——弄晴,我知道你也是南边人。可惜我没有大哥的本事,敢把人家进贡给父皇母后的东西拿来博美人一笑。”
  “殿下这是说哪里话来?奴家的心意,殿下难道还不明白?”弄晴娇嗔。见对方不应声,又自言自语:“怪道瞅着格外精致,原来是贡品。”
  长生道:“既是你家乡风物,咱们驶过去仔细瞧瞧。”
  这时候,湖上船只争先恐后驶近,都想一睹为快,观赏北地难得一见的水傀儡表演。云仙偎在符定身侧,得意非常。这一场风光,足以成为秋波弄一年的热门话题。看见香雪楼几艘画舫也凑过来,更觉扬眉吐气。大殿下床第间种种奇怪癖好,也没什么不能忍受的了。
  很快,远处的船也被吸引过来,挨挨挤挤密密麻麻,船头相并船尾相连。又有那好瞧热闹的,见缝插针往里钻。忽然“碰”一声,两艘船撞在一块儿,带得这一排的船都左右乱晃。弄晴的画舫恰在旁边,跟着起伏不定。几个女孩子尖叫着东倒西歪,长生伸手拉住。混乱中小小一颗弹子自水下激射而出,正打在他腿上:一个趔趄,立足不稳,当即落入水中。
  “救我!……”才扑腾着喊出两个字,忽觉身上一紧,有人从背后袭来,勒住自己拖往湖水深处。
  倪俭在船头慌得大叫:“快!殿下不会水!”作势欲跳,又生生停住,差点哭出来,“我也不会水……”
  弄晴刚脱下外裳,提起裙子扎在腰间,一个人影已经从身边掠过。匆忙中还不忘抽空回头:“姑娘不要下来!”认出是天天跟在二皇子身边的亲卫之一。
  “我水性不差。”弄晴不肯罢休。
  倪俭移步挡在她身前:“请姑娘放心,殿下安危着落在我等身上。”
  这时秦夕浮出水面,手里和一个人纠缠,冲着船上嚷道:“有刺客!放箭!”
  与此同时,那边云仙船上,符定正命令表演水傀儡的人:“二皇子落水,赶快去救!”符留因为腿脚不便,坐在舱里伸着脑袋向外探看。
  秦夕刚露面,倪俭便挥手叫侍卫们列队排开,弯弓搭箭——这批人的箭法都经长生亲手□,虽然水里两人动个不停,箭枝却长了眼睛似的尽往敌人身上招呼。
  秦夕放下对手当活靶子,转头潜入水中给长生帮忙。东海水师训出来的人,果然厉害。看对方意思,开始打算弄成纯粹的意外溺水事故。没想到己方虽然只有两人,却异常扎手,只得亮了兵刃。要说府里水性最好,其实是船上演戏演得入木三分的倪大头。殿下不让他下来,怕实力太强,不够逼真。又即兴起意,送上去挨了一水刺,以增强效果……效果是更好了,可是风险也更大了啊……唉,做大事者果非常人……
  船舱里。弄晴脸色煞白。想起倪俭挡在自己面前时的戒备神色,一瞬间什么都明白了。泪水无论如何也忍不住,心中绝望而愤怒。
  也就是片刻工夫,好些人还没完全反应过来,二皇子已然获救。然而惊吓过度,又遭刺客袭击,重伤昏迷,只怕有性命之危。附近几艘船的人都看见二殿下捞上来的时候,身上一个劲儿往下淌血。
  卫队情急之下,误伤了好几个水傀儡表演者。符定第一时间过来探候,一边问老二伤势,一边打听刺客是否落网。过一会儿,又搓着手叹气:“这下怎么跟母后交待……她老人家得许久看不上木偶戏了……”
  秦夕正在舱内替长生做简单救护处理,倪俭吆喝舟子拼命加速划船。听了大皇子的话,倪队长霍然转身,冷冷道:“大殿下。殿下堂堂镇国上将军,在这儿演场木偶戏,竟让刺客混进来眼皮底下伤了二殿下。这事儿,我倪俭非到皇上面前分说分说不可。”
  符定大怒:“你什么意思!你以为我不着急么!是谁这么可恶,我定要把他揪出来千刀万剐!”恶狠狠瞪着倪俭,“一个奴才这么嚣张,你等着……”
  当夜,符杨接到老二府上送来的急报,已经听老大把前后经过说了一遍。
  符定义愤填膺,赌咒发誓,请求父皇把缉拿凶犯的任务交给自己。
  符杨一脚踹过去:“不长进的东西!叫你跟莫思予学礼仪你偷懒,叫你跟符蹇学政务你开溜,哪怕跟贲荧学学皇家事务——你倒好,把宫里的东西偷出去巴结娼妓!正事一件没出息,吃喝玩乐花天酒地倒学得飞快……我问你,那水傀儡戏班子谁准你带出去的?”
  “我求了母后……”
  符杨捶桌:“慈母多败儿!慈母多败儿!”
  符定低头跪着:“谁知道会有刺客趁机混在水里——依孩儿看,那刺客多半是冲我来的。老二打小怕水,非要凑这热闹,船一晃就掉下去了。大概撞破了刺客行迹,才招来对方下杀手……”
  符杨盯住儿子:“你身为兄长,明知道他怕水,还由着他乱来?”
  “这……他迷上了香雪楼的头牌,陪人到湖心放花灯,不在我船上……”
  做父亲的火冒三丈:“都是不长进的畜生!滚!”
  踢走老大,转了半圈,叫来禁戍营都司符粲:“你马上带两百人送蒋青池去老二那里,瞧完了叫他直接给朕回话。至于你,这些天就留在那儿,先不要回来。”——蒋青池是现任太医院尚医监,一把手,北方鼎鼎有名的神医。
  符粲走了。符杨又转了两圈,冲身边内侍道:“传旨,出宫。”
  到了老二府里,把跪地迎接的奴才们撇在身后,一边走一边问蒋太医:“有救没有?”
  “回陛下,二殿下伤在肺叶,性命暂时无碍,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
  “水下受伤,失血严重。兼之湖水冰冷,寒邪入侵,过后必有发热喘咳胸痛之症,十分棘手,须好生调理将养。微臣还听侍者说,殿下颇畏水,恐怕倍受惊吓……”
  符杨略沉默一会儿,道:“他小时曾经失足落水。”
  想起当年锦妃吓得惶急无措,老二却一口咬定是玩闹时自己不小心跌落水中。如今看来,那两个对他这块心病如此熟悉……这般周详的算计,比上回更精彩了……哼!都是不长进的畜生!……
  蒋青池尚在絮叨,符杨已经进了内室。
  二儿子躺在床上,人事不省。从胸口至腰间缠满白布,左侧一大团晕开的血渍。上前探探,身子冰凉,气若游丝。
  蒋青池看皇帝皱眉,忙道:“陛下放心。二殿下受惊昏厥,自己醒来最好,强行唤醒,容易损及心神。故此微臣只下药,没有下针……”
  “你看着办。要什么只管说,把人给我治好了就行。”
  符杨说罢,在床前坐下。平日觉着老二很多地方生得随自己,此刻细看,受伤失血之后整个人显得柔弱不少,越瞧越像他母亲。想起锦妃临终前,拉着自己只说了一句话:“请大王时时记得,生儿……也是大王亲生骨肉……”
  也是亲生骨肉。
  都是亲生骨肉。
  差点顺手就把案上的药罐子掼在地下。符杨“腾”的站起来,走到院子里。老二的亲兵队长领着属下跪了满地。身为皇子亲随,护卫不力,叫主上性命垂危,本是掉脑袋的罪过。
  符杨骂道:“贱奴才!是谁把你们主子勾到那种龌龊地方去的?”
  “回陛下,年前殿下说小人等跟着到处跑,也算有些苦劳,赏了银子叫小的们出去乐一乐。没成想有一回撞上大殿下府里的人,起了点争执……”
  倪俭开始还小心翼翼,见皇帝没有表示,越说越忘形:“……后来,大殿下和三殿下天天拉着二殿下出去喝花酒。那个香雪楼的什么头牌,本来是大殿下的相好,硬缠上了二殿下……昨儿入夜,我们几个紧跟殿下左右,一刻不离。临到上船,又特地寻了水性好的兄弟以防万一,谁知——”恨恨道,“大殿下在湖上给他的新欢演木偶戏、放焰火,满湖的船都凑过去看,怎么就那么凑巧,唯独撞了二殿下的船——船上那么多人,偏偏只有殿下落了水……”
  符杨怒喝:“大胆奴才!放肆!”
  倪俭红着眼睛抬头:“陛下!殿下待小人等恩重如山,小人自知罪不可恕,但求查出元凶,为殿下出这一口恶气,过后定当自行了断……”
  符杨转身:“符粲!把这奴才拖下去,打清醒了再说!”
  倪俭被几个禁戍营士兵拖下去了。“啪啪”刑杖之声传来,一干手下都低着头,暗暗咬牙攥拳。
  符粲小声禀道:“陛下,之前大殿下刚来过,上门索要两个刺客的尸首,差点跟二殿下的人打起来。说是——陛下已经把这件案子交给大殿下详查。瞧见我在这里,就回去了。”
  “这事儿……朕确实交给了老大负责。至于老二的这些手下,也算情有可原,忠心可嘉。老大那里朕会跟他讲,查案归查案,别来打扰老二养伤……总之,你多尽点心吧。”
  符粲知道,陛下担心另外两位殿下不肯罢休,自己肩头着实责任重大。他是符杨最亲近最信任的人之一,心中对大王无比同情,又实在想不出拿什么话安慰主子,只得弯腰应了声:“是。”
  七天后,二皇子才苏醒过来。又过了差不多一个月,才勉强能下床行动。宫里隔三岔五赏赐药材补品,太医天天过来问诊,只是皇帝再没有亲自来过。听说已经可以走动,遣人传了口谕:春耕的事,已转交工部,有单祁等人协理,进行得很顺手;叫二皇子放心休养,等身子大好,再进宫问安不迟。
  送走传旨的内侍,长生靠在床头,叹气:“我叫父皇为难了。”
  庄令辰安慰他:“皇家的事,自古皆然。殿下重情义,所以难过。”
  长生换个话题:“委屈倪俭,挨了一顿板子。”
  倪队长得意洋洋。几个进入二殿下心腹集团的亲卫在一旁与有荣焉。
  秦夕笑:“他哪里委屈了?禁戍营的人摆明了放水,这顿板子挨得不痛不痒。过后被伺候得跟大爷似的!嘿!”
  “哎!偷儿你不服气也挨一挨试试!”
  庄令辰道:“倪兄天生得人缘。也就他出场,说出来的话十足真金,不由人不信。——话又说回来,倪兄那一顿板子照殿下这一水刺可差远了……”
  “我没想捅这么深——再说太医天天往这儿跑,哪敢好太快?”长生笑笑,向忠心下属们表示歉意。这一笑带出些许淘气狡黠味道,重伤初愈,苍白的脸色越发衬得眉是眉眼是眼,把满屋子人晃得眼前一花。漂亮在其次,那种可亲可靠的感染力,叫人不由自主掏心窝子愿意替他卖命。
  “我是没想捅这么深,对方来得太突然。”长生回忆起当时水下交手的情形,感叹,“那白祺当真有一套,训出来的人端的厉害。我看,这水傀儡班子,多半是他献给父皇的水上护卫。挑的全是西戎士兵,不过几年,水里功夫就练得这般出神入化,也不知花了多少心血——死了的两个,可惜了。”
  庄令辰接茬:“也不算可惜。能拿到水师提督的把柄,物有所值。”
  原来白祺平日在练江几处港口操练水师,符杨特地在京中赐了宅第供他安置家小。自从大殿下放弃上门索要刺客尸首,长生便叫秦夕去白府偷出两位小少爷的肚兜,裹了两个刺客的首级,不辞辛苦跑趟长途,径直送到了水师提督大人的营帐中。
  长生道:“此事与他或者有关,或者无关。只不过,到了这份上,无论如何也撇不清了……”
  恰在这时,外边报客人来访。一个亲卫进来,小声通传:“殿下,是弄晴姑娘。”
  庄令辰想:“又一个撇不清的来了。”起身领着众人告退。
  第〇四六章 君恩难酬
  子周呆呆望着子释:“大哥,怎么会这样?怎么会是这样……”泪流满面,“怎么……会是这样?”
  一场谋逆叛国罪无可赦的冤案。
  一场斩满门诛三族的冤案。
  一场已经平反的冤案。
  叫人恨不能指天划地翻江倒海,却只得泪眼相顾凄凉一问。
  威武将军谢昇一案,子释并没有听父亲提过,而是从夫子处听来的。王元执提及此事,只道:“谢将军一贯严于治军,有那小人含忿诬告也未可知。私开边贸,钱都花在军备上,就怀疑人家要造反——谢氏代代忠良,他一大家子都在銎阳,造的哪门子反?”说这话的时候,锦夏正和西戎打得热闹,所以王元执才敢如此大胆直率发牢骚,扯出好些往事。
  逃亡路上前后推敲,子释心中早已有数。因此,不比子周骤然得知,这件事,在他心底其实压了好几年。唯一意外的,是谢昇将军已经平反的消息。轻拍弟弟手背:“毕竟还不能确定。你这样伤心下去,子归定然察觉。你可想好了,要不要现在告诉她?”
  听了大哥的话,子周慢慢平息情绪。这样一个关于身世的可能性,并非没有心理准备。只是,事情本身太冤太惨太无奈,哪怕是毫无关系的外人,都不忍面对,何况骨肉之亲血脉相连?心情稳定下来,那深入筋骨的撕扯疼痛却持续不断,满腔愤懑无处发泄。
  可是——要不要现在就告诉妹妹呢?
  又听大哥道:“无论如何,平反了就好。可惜咱们居然晚了这么多年才知道……”说着,深深叹口气。
  子周这才明白,自己非要参加秋试,入朝为官,令大哥多么为难多么担忧。伤心还没下去,内疚又涌了上来:“大哥,对不起……”
  “傻小子……”子释想笑没笑出来,变成两个红眼圈,“这事儿……竟会恰好撞在你手里,也算运气。可见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心中却忍不住想:整个事情,案发时牵连好些军方将领,平反时又带得这么多高官落马,都是和外戚集团走得不近的人哪。尤其平反这一次,不仅大大削弱了御史台的势力,更折损了秘书副丞朱高轩和左相徐慜之。朱高轩作为朝臣一派代表挤进秘书省,不知费了多大劲儿,一下子前功尽弃……至于徐慜之,此人虽然苛酷,却刚正直言,敢作敢为,据说连皇帝都惧他三分……这后边,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覆雨翻云啊……
  这些话,还是先不要提吧。看着子周:“你可要设法确认?我听说——庆远侯府就在西边“恩泽坊”里,离这儿还真不算远。”
  子周接口:“我还听说,韩侯府上大小姐乃真定侯府小侯爷、理方司宁统领的夫人,二小姐就是宫中的迟妃娘娘——大哥,你觉得……咱们应该去认这门亲戚?”
  子释反问:“你觉得呢?”
  “我会设法打听。”子周把手从大哥掌中抽出来,轻轻握拳。将愤懑哀伤收拾打点放在心底,拿出胸有决断肩有担当的样子来,望着子释:“等我打听好了,再跟子归说。大哥,不管我们……是不是……我们永远都只做大哥的弟妹。”停顿片刻,轩眉一展,“我李子周堂堂状元郎,本用不着攀龙附凤。”
  子释给他鼓掌:“好志气!”
  子归进来,看见子周红着眼龇着牙,满脸狐疑:“我还以为你今天在衙门挨训了呢,看样子又不像。”
  “他把茶水洒我手上了,正惭愧呢。”子释顺口接道。
  “大哥烫伤了?!我看看!”
  顺利转移话题。
  八月初六,晚饭刚过,尹富文来了。
  尹老板自从放下心理包袱,腿脚反而越来越勤快,脸皮也越来越厚。
  子释心安理得,坐享殷勤。
  先把一大堆中秋应景物事交给尹贵,吩咐呈三小姐过目,尹老板转身跟大少爷到书房说话。
  子释笑道:“大老板如此反客为主,真把我们这状元门庭当成自个儿别院了?”
  “岂敢岂敢。三位少爷小姐都是神仙一流人品,些许俗务,正该交给我等俗人打理。”
  子释哈哈笑:“不知今日你这俗人登我神仙府第,有何企图?”
  尹富文正色道:“子释,尹某今日来,确乎有事相求。”
  “才刚给你弄出一套贡品,尹大老板得了朝廷嘉奖,这么快就贪心不足了?”
  十卷《诗礼会要》献上去,礼部赏了尹富文一个“特士”头衔。所谓“特士”,即“特奏士子”,是朝廷授予那些无功名在身,但是极有名望或有其他贡献的读书人的一种荣誉称号。尹家做的书坊生意,子弟当然以读书为重。尹富文屡试不第,故一心一意打理家业。虽说如今另辟蹊径才得以进入“士子”行列,毕竟不再是布衣之身,也算光耀门楣,了却一桩夙愿。
  尹富文不接子释的玩笑,叹口气,面上带出忧虑恳求神色:“子释,累你这么久,我实在没法开口……但是……这件事,你非帮我拿个主意不可——”放低声音,“今儿午后,理方司一位巡检郎大人悄悄到了富文堂,传来万岁爷口谕——”
  子释脚下一顿:“进去说。”
  二人进了书房,吩咐下人不得打扰,又叫子周和子归在前院溜达,看着点儿,尹富文方把缘由细细道来。
  话说中秋灯会将近,皇帝陛下雅兴突发,预备在露台灯山最顶端的八角回旋走马灯上御笔钦题几句别致应景的好词。安总管委婉提示:这盏灯只怕全西京的人都会看到,务必尽显圣上胸中锦绣笔下华章。赵琚原本满脑子“水晶帘动鸳鸯被暖”,“香腮度雪娥眉拢翠”,这下也觉得不太合适,改写“万姓胪欢普天同庆”,“泽被四海太平永期”。头痛起来,扔下笔:“把陈孟珏叫来,让他替我写得了。”
  陈孟珏陈阁老,是翰林院最最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大学士,兼任国子监祭酒、兰台司兰台令。
  陈阁老当时正在研读“富文堂”呈送的《诗礼会要》。看至酣处,圣旨到了,不得不走,顺便就把手上那本揣在袖子里。御前领旨,把笔研墨,决心写出文采写出气派,袖子里的书有点碍事,于是请示皇上掏了出来。赵琚听说是一卷《诗礼会要》,兴趣缺缺。不料一瞥之下,那书脊上竟瞧不见订线,好奇心起,要过来细看。
  端详一番,此书不但纸张柔韧洁白,印刷清晰漂亮,装帧更是精致到极点。穿孔订线糊裱之后,又用深蓝暗纹蜀锦包衣,把装订痕迹全部遮掩了。书名居然是银色丝线绣上去的,几个字清圆端正,透着大家风范,不见丝毫匠气。翻开来,前面有两页插图:一幅《圣人讲经》,一幅《弟子问安》。线条细腻清爽,形象栩栩如生,即使在画册中都难得一见。整本书拿在手里隽秀典雅,立刻让人感到有品味,上档次。
  “这书……比从前“集贤阁”内府刻印的珍本还见功夫啊。”赵琚拿在手里把玩着,问陈孟珏,“哪家书坊有这样的水平?”
  得知是“富文堂”送上来的贡品,赵琚瞅着手里图文俱佳,装订一流的《诗礼会要》,忽然有了一个想法。心动不如马上行动,第二天,就把办事最贴心的理方司巡检郎傅楚卿叫来,交代他前往“富文堂”传自己口谕。
  “咳!这位傅大人,拿出宫中收藏的《国朝艳历》、《怡情秘史》、《秀林春色》……诸如此类一大摞,咳,这个,春宫图册,说万岁爷嫌这些个版本刻印粗糙,不入流品,要“富文堂”全部重新翻刻。若合上意,定有重赏……”
  尹富文一面说,一面赧颜偷窥子释的表情。看他脸上只见吃惊好笑,毫无羞恼之意,话也说得顺溜起来:“你知道我从来不做这片生意,这要传出去,“富文堂”的招牌就不必挂了。雕版刻画的老钱,在尹家干了一辈子,最正派不过。我要跟他提这个,他能操刀替我过世的爹削我脑袋……唉!这可如何是好……”
  子释听罢,一时呆住,半天哭笑不得。最后似笑非笑瞅着尹富文:“我说——老兄,你摊上的这叫什么事儿?早跟你说利在手中,尽得实惠,别去倒腾那虚名。你看,名声来了,麻烦也上身了吧?”
  “是,是,早听你的就好了。”尹老板点头如捣蒜。又叹息道:“可是,子释啊,天下几个人像你这般冰雪肝肠玲珑通透?你讲的道理,我不是不明白。但这世上熙熙攘攘,人人追名逐利,身不由己。你叫他收心,叫他放手——试问谁能忍得住?”
  “这倒是大实话。——现在怎么办?莫非你准备违旨?”
  “刻几本春宫不过是丢面子,违旨可立马要掉脑袋的。我一个生意人,虽然讲信誉,难道还要“死节”不成?我儿子才刚进蒙学呢……现在的问题,不是我肯不肯,而是“富文堂”向来以文字为主,图画为辅,春宫都是五色套印,从来没做过,出不来啊……这事儿没法跟别人商量,只能到你这儿讨主意……”
  子释沉吟:“无能为力的事情,就只有借鸡下蛋。刻图彩印做得最好的是哪一家?”
  “是郑氏“绿筠轩”。”
  “不如花点钱,照着皇帝陛下的意思,请他们做吧。”
  “这个我也不是没想过。替人作嫁的事儿,他们多半不答应。若起心隐瞒,便有欺君之嫌。万一泄露……”
  子释想想:“若是两家合作呢?”
  “此话怎讲?”
  “我听说,咱们皇帝陛下最喜风流香艳之词,虽好淫乐,却并非俗人。你不妨把宫里拿来的,还有坊间流行的图册精选一下,“绿筠轩”刻画,“富文堂”配诗,做一套图文并茂相得益彰新颖华美的《花丛艳历》送上去,若有赏赐,两家平分……”
  尹富文忙道:“别说平分,三七开也成。只是还得再向传旨的傅大人请示请示。”
  “我觉着,你不妨跟他直言。官场上的人,要的是如何交差,不会计较活儿到底是谁干的。只要最后拿出来的东西好,皇帝面前,自有他去分说。”
  “有理有理。”尹富文面露喜色,“图文并茂,相得益彰,新颖华美——这招好,这招好!”一脸哀求望着对面的人:“子释——”
  “行了,大老板不用跟我装这副可怜相。你不过是欺我面善心软……”
  “瞧在我这些年一片痴心份上,你就忍心看尹某丢了身家性命?弄不好“富文堂”上下一百多口都得搭进去……”
  这人原先一派伪君子风,如今彻底做了无赖。子释反而真心拿他当朋友,相处自如。一拍桌子:“你倒好意思,叫我替你干这没脸没皮的买卖……”刚说半句,忽觉此语歧义丰富,捶着桌子大笑。
  他这里一嗔一乐,直把尹老板晃得三魂丢了六魄。好容易一道道追回来锁上,暗叹:李子释啊李子释,你把我尹富文生生逼成了圣人啊……低头回避他的笑容,恰看见手背一片绯红,惊问:“这是烫伤了?怎么弄的?”
  “前两天不小心泼翻了茶。已经好了。”
  “我那里有“仁和堂”的“清心露”,治烫伤最管用,叫尹兴送过来。”
  “没起泡没破皮,哪里用得着“清心露”?你不如及早把那些个《香奁集》啊,《花间词》啊送来,加上我手头有的,好摘诗句出来配画。”子释说着,心道:欠你一身人情债,加上这次,总算连本带利还得差不多了。
  尹富文回家路上,想起子释伸出右手,好比白玉瓶上洒了桃花瓣儿——就是这只手,要替自己抄《香奁集》、《花间词》,心里头那个痒啊……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自己到头来怎么就做了圣人呢?
  自从知道了身世的秘密,子周每日在守藏司抽空阅读和威武将军案有关的文书。感同身受的伤痛渐渐沉淀,却始终不可遏制的想在字里行间追寻哪怕一丝笑貌音容。孰料不看则已,细思之下,竟是越看越心惊。从下属告发,御史台取证,定案判决,再到七年后人心思旧,遗奏出现,翻案平反……时人眼中,只觉情势所至,理当如此。可是,如今前后纵览,那前因也许是偶然种下,也许是故意造就,而那后果,分明有人在背后顺势推动。
  有一天,他小心翼翼问蔡老:“谢昇将军,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谢将军常年驻守边关,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老朽只记得满朝武将,就数他最有将军的样子。所谓器宇轩昂,正合用在他身上。他丧妻鳏居多年,谁也没想到,会和韩侯幼女来了一场忘年之恋。”说到八卦,老头也兴奋起来,“当时谢将军年将不惑,韩家三小姐正二八妙龄,听说二人在宫中新春花会上偶遇,一见钟情……”
  子周酸楚而又幸福的听着这些往事,生怕遗漏丁点细节。心想:等确认无误了,要把它们一点一滴说给妹妹听。
  “谢家代代有人从军为将,到谢昇将军声誉最隆。若非他脾气耿直,不肯敷衍,早该升爵封侯……”
  子周懂了:症结就是这“不肯敷衍”四个字。
  一回到家,便迫不及待把这些日子思量的结果讲给大哥听。说着说着,眼睛发红,额冒青筋:“大哥,我想来想去,这件事,从头到尾——只怕……是个,是个陷阱……”“陷阱”二字出口,牙齿几乎咬碎。
  子释叹息,拉过弟弟的手轻轻安抚:“到底叫你瞧出来了。这些天,大哥既盼着你瞧不出来,又盼着你能瞧出来。”顿一顿,语气越发沉重,“子周,你可以继续留意身世。但是,这件案子,就此放下吧,不要再追究了。”
  子周看着大哥,声音不可抑制的颤抖起来:“如果,这件案子,从一开始,就是起心陷害……”
  子释侧过脸,似乎不忍面对弟弟,说出口的话却一句比一句狠:“子周,你的猜测不是没有道理。这件事,也许是借题发挥;也说不定,从一开始就是故意陷害。但是,直接动手的人既已作古,被冤枉的人也已昭雪。是谁在背后暗设机关,纵使一目了然,却也毫无凭据。——我只问你:事到如今,你意欲何为?”
  “大哥!我……”子周想说“我要报仇”。然而话到嘴边,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充满了无奈甚至荒诞的悲凉。报仇?连仇恨本身都无法确证,从何报起?
  “此人单是利用这一桩案子,起落间横扫朝堂,几百颗人头落地,给对手以致命打击。那还是从前有所掣肘,暗中活动——可见其心机手段。如今他位居“太师”,再无忌惮,若叫他察觉有人翻旧账,你我倒也罢了,不定借此机会牵扯多少无辜进来陪葬……你要明白,这实实在在是一场打不起的官司告不起的状。朝廷既然已经下诏平反,咱们就只有感激涕零谢主隆恩的份……”
  “可是……”
  “你好好想想——就是追究到底,又如何?”
  又如何?
  “这些年来,皇上摆明了不理朝政。眼下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纵然此人大奸大恶万死不赦,但是,除了他,还有谁镇得住?咱们假设,假设他真的倒了——”子释苦笑,“这种可能性等于痴人说梦。就是假设吧,此人突然垮台,你能指望谁来收拾残局?满腹牢骚的右相大人?还是远在前方的定远将军?他们的气量本事,只怕尚不如此人……”
  子周心中一阵迷茫。大哥几句话,个人恩怨也好,家族悲剧也好,一下子放在了国家危急存亡的大背景下,变成了应该理性衡量的局部问题。而深明大义的他,恰恰能够接受这种解释。
  忽然极端愤慨。一个模模糊糊在心底翻滚了不知多长时间的念头猛然间明了。他听见自己的声音低微而又清晰:“说到底,要怪,只能怪皇上。如果不是他太没有皇上的样子……”惊觉自己说了什么,立即闭嘴,整个人呆住。须臾之后,慢慢握起拳头,仿佛自我说服:“那个人……真的……太没有皇帝的样子。”
  子释拍拍弟弟肩膀:“你以为,皇帝应该是什么样子?那么多史书都白读了?建宁十七年,仁孝帝改立当今圣上为太子,当时他年仅五岁。两年后仁孝帝驾崩,七岁的太子登基,由舅父真定侯一手扶持——唉,他也未见得天生就是这个样子,搞不好,只是因为没得选。”
  子周心中一片苦涩。朝廷果如大哥所言,已然病入膏肓,不知从何着手相救。或者说,拖到如今,已无人敢起心相救。
  只听大哥接着道:“你看着吧,更麻烦的事情还在后头。皇帝春秋三十又七,后宫虽众,却无子嗣。昔日诸王,这些年来,差不多凋零殆尽……迟早又是一场巨浪风波。”
  “大哥!”子周顺着大哥的预测往前看,顿时心惊肉跳,“你说他……会不会……”
  子释摇摇头:“赵氏江山二百余年,深入人心。凭他身份,挟天威以自重未尝不可,取而代之只怕立时举国哗变。如今当务之急是对付步步紧逼的西戎。他若短视成那样,可真叫自掘坟墓。”喟然长叹,“总之,子周,这一池浑水,咱们没本事澄清,就不能下手去搅,否则只会越搅越浑,弄得不可收拾。”
  从这天起,年轻的司文郎常常独自发呆,半天不说一句话。
  第〇四七章 潜龙出水
  下属们齐齐往外退。长生忽道:“秦夕留下。”趁弄晴还没进来的当儿,解释一句,“帮我看着点儿,这女人不定干出什么来。”
  所以,当弄晴说了几句话,冷不丁掏出匕首猛往自己胸口捅的时候,秦夕一把截下,心想:殿下果然料事如神。
  弄晴泪落如雨:“奴家愚笨,误为人使,本没有脸再来见殿下……幸得殿下福星高照,吉人天相,奴家死亦无憾。只是,奴家清清白白一颗心,断然不能为人所辱。殿下信也好,不信也好,弄晴说什么也要当面向殿下交待清楚,以死赎罪,心甘情愿……”
  长生叹道:“弄晴,这事与你无关。是我们兄弟对你不住。”
  暗忖,这女子当真聪明,有决断,敢拼命。此事过后,那两人只怕不定什么时候找个由头要她性命,不若死在这儿,也是一场风流。
  想一想,纵然落花有意,流水无心,这花却是自己扬起一阵风吹下来的,好歹要善后。于是说:“你也知道,我一向不在京里长待。如今……更是待不得了。”
  抬眼看见弄晴脉脉含情殷殷关切望着自己,索性把话挑明:“你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我若信不过,花朝节那天晚上,便没有人会拦着你,直接就在水下趁机解决了。——当日你没死,今日更不会死。说到底,这事与你无关,你明白么?”
  稍停一停,给她时间消化,接着道:“那些日子,你去过什么地方,见过什么人,我都有数。否则,你以为,就算你今天死在这儿,我又凭什么要相信你?”
  弄晴呆望着二皇子,忘了答话。对方不过三言两语,透出的信息却令人心惊胆寒。这一个多月里,忧惧担心之余,几番揣测反复掂量,不是没往这个方向猜过。然而事发当时自己也在场,亲眼目睹如何千钧一发危急凶险,难道说……想起面前这位殿下飘忽不定的棋路,听着他温文依旧的语调,只觉浑身发冷,十指冰凉。
  长生整半天不停说话,有点累了,捂住胸口轻咳几声。且由着弄晴立在当地发呆,接过秦夕递来的药盅,慢慢喝两口,靠在床头默默调息。
  弄晴回过神。她本是心思灵敏的女子,前前后后诸多细节联系起来,再加上听来的各种朝野传闻,忽然释怀:此人如此品貌智慧身份地位,论遭际却并不比自己一个烟花女子幸运多少,着实令人叹息。这招置之死地而后生,稍有差池,只怕就是死无葬身之地的局面。
  正要开口,却听对方道:“虽然是不得已,到底把你牵扯了进来。这样吧——”
  长生万分诚恳:“如果姑娘不嫌弃,我府里上百女婢,正好缺一个管家娘子。什么时候姑娘有了去处,又或者觅得良人,知会一声即可。不过此间事了,我定然离京,届时恐怕还得委屈姑娘待在府中不要出门,以免生出意外……”
  弄晴想:呵,仁至义尽,冷酷无情……依然叫人心甘情愿。心中无限凄凉,却又满怀感激。
  向长生行了一礼:“殿下仁厚君子,奴家感恩不尽。只是……为良人尽洗铅华,固弄晴平生所愿。若不得良人,倒还是秋波弄里热闹自在。”
  长生肃然起敬:“姑娘果然女中豪杰,令人钦佩。但经此一事,姑娘继续滞留香雪楼,未免有些不妥……”
  “殿下放心。弄晴愚笨了第一回,自当接着愚笨下去。今日奴家探望殿下,并无他人知晓。久历风尘,些许自保之道还是有的。”终究恨恨,银牙暗咬,把一句狠话轻轻柔柔送出来,“殿下既非良人,还管它花落何处作甚?”
  长生也不生气,淡淡道:“既如此,便罢了。”合上眼睛。
  弄晴告辞,退到门口,临转身又偷看那人一眼。心头忽地一动,脱口而出:“殿下可有用得着弄晴的地方?或可略尽绵力……”
  长生睁开眼,摇头微笑:“这又何必?早跟你说过,你的局在此处,我的局在他方,你非挤进来做什么?今次不过是凑巧,往后——咱们还是各下各的吧。”心想:这么厉害的女人,招惹一次应付起来就如此麻烦,真要用了她,时不常找机会来哭一哭闹一闹,后患无穷。
  客人刚走,亲卫符干领进来一个人求见长生。是个十六七岁的西戎少年,做奴仆打扮。
  “殿下,这是属下姨母家最小的孩子,叫做支沌。”
  只有支族人才姓支。西戎各部,以符姓所在的戎族势力最大,包括符、贲、单等好几个姓氏。符杨的统一战争,首先收服了族内各部落,然后打垮了势力仅次于戎族的氐族。其他各族迫于形势,纷纷俯首称臣。唯独人数并不算多的支族,顽强拼命,反抗到底。最后举族沦为奴隶,被符杨分赐给了手下大臣。
  符干的姨母嫁的是支族人,也跟着成了奴隶。
  “姨母一家,现下在秘书令莫大人府上做事。”
  原来是莫先生派来的信使。长生点点头。符干留下支沌,和其他下人一起退了出去。
  二皇子落水遇刺,重伤垂危,京城震动。苏醒之后,宫里朝里遣人问候的,亲自登门的,络绎不绝。明面上,秘书令大人已经派管家来探望过了。而暗中的直接往来,自从当年达成默契,至今鲜有。双方都是人精,些微眉高眼低即知轻重,不动声色,遥相唱和。长生知道,今日这孩子上门,必定捎来至关紧要的讯息。
  “起来说话吧。”
  “谢谢殿下。”支沌磕了个头,规规矩矩站起来。像他这样的身份,和被俘后没入军中将领府邸的夏人一样,属于纯粹的家奴,地位极低。
  长生看他进退稳重,随口问:“你多大了?”
  “回殿下,小奴上个月刚满了十六。”
  “跟着莫先生做什么呢?”
  “小奴替先生磨墨,跟先生念书。”
  “哦?多久了?”
  “快两年了。”
  “先生凶么?”
  “……”
  “不敢说?”
  “背书背得不好,先生会拿板子打手心。”
  几句下来,长生发现支沌心性淳朴,念过不少书。原来莫思予最近两年渐渐得闲,瞅着府里皇帝赏赐的几百奴仆颇为无聊,便把十五岁以下的男孩子召集拢来读书认字,在家开私塾,过干瘾。怎奈这些马背上长大的孩子,十之八九受不了他的填鸭式教育,收效甚微不说,还把自己气得虚火上升,口干舌燥。
  俗话说“老小老小”,老莫也是将近花甲的人了,跟一帮莽孩儿斗气较真,非要叫人家行圣贤之道,做谦谦君子。这番折腾下来,居然也让他淘出几根好苗子,收做了弟子兼书僮。有两个年纪较大,进境较快的,禀过皇帝,脱去奴籍,直接引荐给尚书令符骞,送到衙门打工实习去了。
  知识改变命运。看得见实实在在的好处,肯念书的家奴明显增多。符杨对支族旧恨未消,支沌水平虽然不差,却不可能就此脱籍从政。老莫喜他淳厚聪明,干脆留在身边做了长随。
  “先生叫你来做什么?”
  “小奴来看大哥哥,母亲想问他什么时候回枚里,有东西要捎给大姨母。顺便替先生捎几句话给殿下。”支沌悄悄看长生一眼,又道,“先生说,除了殿下,别人问起,就只说来看大哥哥。”
  长生笑。十六岁。同样是十六岁。怎么就有人这样天真坦白,有人那般狡猾精怪……又想:问符干什么时候回枚里?看来这事儿得放在心上了,叫他们抽空把家里人都接出来……
  “殿下!”支沌有点不满。就是皇上,也不会这样轻视先生的话。二殿下竟然在自己正要转达的时候走神,太不应该。正容道:“殿下,先生说,是很重要的话。”
  咦?这孩子,愣得相当有胆色啊。长生垂目:“洗耳恭听。”
  这典故支沌是学过的,满意了。小声道:“先生说,如果皇上叫殿下经营东北,殿下如何打算?”
  经营东北啊……长生扶着床沿。原来父皇是这样想的。自己在屯田督粮使的位子上蹲了两年,成效卓著。只不过粮食年年要种,这督粮使却不能再做下去了。此番将计就计的苦肉计,为的就是打破当前僵局,博取一个转机。然而这转机向哪边转,却全看父皇怎么想。先头和庄令辰等人商量,可能的结果无非两个:要么留京入朝,要么领兵外放——
  原来父皇想把我打发到东北去。虽然早知有此可能,心里还是不可避免的微微失落。莫先生提前送来内幕消息,是要自己有个心理准备,认真应对。思量一会儿,想开了:没什么,退一步海阔天空。好比弓弦利箭与近身白刃之别,说不定距离远的反而更有效。
  当下道:“我若经营东北,少则一年,多则两年,必转而图西南。”
  “先生说,兵贵神速。”
  “那就一年。”
  “先生还说,经营东北,须更往东北去。”
  长生沉吟片刻,颔首:“多谢先生提点。”
  “殿下可有什么话让小奴带给先生?”
  “嗯……你跟先生说说,看能不能早点儿动手,把雍州通往西南的路开出来。还有就是,留在枚里的那许多士兵家眷,也该腾出手接应安顿……唉,这些你家先生多半早已想到,我也就是废话废话……”
  等支沌走了,已是申牌时分。
  蒋青池进来的时候,二殿下容色憔悴,神情倦怠,勉强应答几句,便几乎喘不上气。
  “殿下病情怎么又反复了?你们这帮奴才,到底会不会伺候人哪?”
  和大多数造诣深厚的专业人士一样,蒋太医除了衣食父母,对一般人态度都不太好。二殿下外伤虽重,身体底子却扎实,痊愈得差不多了。后遗症也不是没有,但蒋太医相信在自己回春妙手之下,不出两月,定能彻底根除。
  现在最头疼的就是心病。听下人汇报,殿下白天瞅着没事人一般,夜里总做噩梦。惊悸之后,必定整宿失眠——如此一来,怎么可能好得快?简直砸了蒋某人的招牌……他当然不知道,二皇子借着失眠的由头,一会儿琢磨琢磨阴谋诡计,一会儿思念思念远方的情人,“咻”的一下天就亮了,充实得很。要不是不敢好得太快,再打打坐练练功什么的,时间更不够用。
  几个女仆哆哆嗦嗦给太医回话:“今儿早上,送水的奴才不小心打翻了面盆……”
  蒋青池跳起脚就要开骂。想起是在殿下跟前,忍得满面涨红,气哼哼的对长生道:“殿下,这些笨手笨脚的奴才太不中用,不如微臣请示皇上,从太医院拨两个医僮过来伺候。”
  长生在床上微微欠身:“也好。如此有劳蒋先生。”思绪却岔开去:没想到心病这招妙用无穷,进可攻退可守,省去多少口舌脑筋……这一回的事情,大概可以算作“损之而益者”吧?……
  永乾四年五月,二皇子符生痊愈,进宫给父皇请安。又逐一回访养伤期间送过礼登过门的皇亲国戚文武官员。顺便和已经升为千户领的符敖将军悄悄碰面叙了叙旧。
  五月底,皇帝连续颁布一系列圣旨:
  封大皇子符定为皇太子并赐婚。太子妃乃已故万户府追持国上将军盘麓长女。盘姓,是氐族最大的一个部落。盘麓不幸战死,留下了一个独女。
  封二皇子符生为靖北王、万户府加卫国上将军。
  封三皇子符留为平正王,仍兼殿前司指挥使。
  其他文武百官,论功行赏,按级提升,不一而足。唯内府令贲荧迁宗正大夫,暂回枚里故都总领行政,负责军属及其他留守人员入关安置啦,照顾族中不愿搬迁的元老啦,守护宗庙祖坟啦等等事务。尚书令符骞转调为内府令——而尚书令的位子,给了一个夏人皇甫崧。
  西戎官制,从一开始就仿效锦夏。符杨基本上是“官到用时方设衙”,缺什么部门就增设什么部门。入关之后,原有的机构设置立即捉襟见肘,不堪重负,这些年几乎一直在不停的增加编制。至于地方上的夏人官员,不投降的就杀,肯投降的就用,再派一支西戎军队就地驻守,大率如此。随着疆域逐年扩张,政务日益繁忙,中央机关夏人官吏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只不过普遍级别较低。
  皇甫崧曾任锦夏凉州庐郡太守,是第一批投降西戎效忠符杨的地方高官之一,地位当然比后来顺风而倒的投降派高得多。不过,他能成为继秘书令莫思予之后第二个进入华荣朝廷最高决策层的夏人文官,也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相济的结果。
  符杨心里,巴不得符骞能接着干下去。然而天资所限,力有不逮,亦无可奈何。仅入夏以来,送呈御前的大事折子就有几百件,积在尚书省等待批阅的恐怕十倍不止。麻烦事接二连三,此起彼伏:地方守军与官僚发生冲突,相互告状;高级将领强捕良民为奴,私占民田;军屯因为老二管得到位,没什么大漏子,一些民屯为主的区域,就有人盗卖粮种,引发民变;东南三州一大帮读书人天天鼓噪着要求朝廷重开科举;从中央到地方,各个衙门都在跟皇帝哭穷要钱,好似明日就要揭不开锅……
  这桩还没了结,那桩眼看又要不可收拾。符杨感叹:这天天坐在宫里看奏折,竟比昔日骑马打天下累得多。好在他素来果断,加上老莫多谋,君臣搭配还能对付。可惜符骞这个尚书令统筹规划的本事不够,各职能部门运转时有脱节。老莫又坚持不肯越俎代庖,符杨焦头烂额之余,前思后想,左挑右选,拖到不能再拖,终于趁册封太子诸王之机,给自己换个更能干的人帮忙。
  忙归忙,该做的事还得按照预定步伐往前推进。
  六月,皇太子大婚。
  七月稻熟,太子领骑兵八万,另有忠勇军若干,总数号称三十万,浩浩荡荡,直奔封兰关。与此同时,靖北王率三万骑兵,五万忠勇军,赴涿州攻打燕台关。
  ——至此,华荣帝国一统大夏的最后征程正式拉开序幕。
  七月的一天,靖北王北征大军在豫州中部重镇滏川驻扎修整。
  滏川是长生重点经营的粮库之一,建有存储量达五千石的常平仓四座。自建成以来,只进不出,如今这些仓库都是满的了。负责营田督粮事务的单祁和岳铮两人,早已提前到达等着二殿下。
  当晚,靖北王的帅营里,彻夜灯火。
  长生先召集麾下各级将领开了个战前预备会议,安排调派粮草,讨论行进路线,又宣布了几项人事命令。千户领单祁带着一支五千人的督粮队加入北征大军,单将军被任命为右先锋,督粮队另由两名百户翼统领。督粮队人数不多,成分却颇为复杂。戎夏混编不说,还掺进了一些从屯田俘虏里选□的士卒。其他部队虽然觉得稀奇,但是督粮军自来由二皇子掌控,相对独立,也就抱着看新鲜的态度,冷眼旁观。
  三万北征骑兵本是万户府符仲的队伍,一直驻守在雍州各地。符杨把手底下十几个大将数了一圈,最后采纳莫思予建议,将符仲派给了老二。
  先下功夫做了点思想工作:请老莫描述一番涿州在黄永参大财迷多年经营下如何富可敌国满地流油;又表态一旦平了东北,靖北王就是涿州王,只要他符仲忠心不二,涿州地界,等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符仲听懂了:三位皇子闹得不可开交,陛下哪一个都不舍得收拾,只好把他们分开,眼不见为净。尽管东北路途遥远,不过有了上述好处,还是很具诱惑力的。说实话,雍州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意义固然重大,却实在不是个好生发的地方。自己当了这个京畿屏障,才发现当初因为饥荒闹得凶,遍地黄沙白骨。而两个邻居豫州和蜀州,一个是难兄难弟,另一个又断了往来,压根儿没有余地倒腾,日子艰辛得很。如今天下大局已定,眼前机会尤为难得,于是点头答应下来。
  忽然沦为副手,多少有些不习惯。但既是自己选的,已无退路,也只好认了。其实二殿下算得十分客气,什么事都会提前解释说明,很给面子,至少,比在另外两位殿下身边舒坦得多。
  军事预备会议结束,二皇子的心腹们聚拢来,继续召开机要参谋会议。
  大家先为岳铮和秦夕饯行。
  长生斟满酒,亲手端给他俩。
  庄令辰在一旁替殿下致辞:“岳兄要做的事最麻烦。如今屯田这块移交给工部营田司,岳兄身份属军职,无法名正言顺继续打理。若想办法转入朝中,几万督粮军没个可靠人看着,又恐怕出事……”
  “无妨。营田司派下来的老爷们乐得有人白干活,也就走走过场,还是我说了算。督粮军这边,新提上来的几个人也尽可借力……”岳铮依旧实在。
  长生道:“能者多劳,劳者多能。岳校尉辛苦了。”——两年多的辛劳,当初的司尉已经升为校尉。
  倪俭接茬:“殿下这话听着像是在督促我呢?”
  长生赞一句:“倪校尉越发谦虚了。”
  校尉属忠勇军级别,倪俭等闲用不上这称号。听殿下打趣自己,拱手就应了声:“哪里哪里。”
  庄令辰敲边鼓:“自知而后自强,倪兄好境界,庄某见贤思齐。”
  岳铮忍着笑:“近朱者赤,是殿下训导有方,兼与庄兄、秦兄这样的贤达相处共事,我与倪俭大半年不见,着实刮目相看。”
  单祁和岳铮同甘共苦一年多,早已熟悉信任,当下皱着眉毛开口:“殿下,岳铮他们这样说话,我听不懂。”
  “我也听不懂。”倪俭晃晃脑袋。一面说,一面往单祁身边挪了挪,以示壁垒分明。几个亲卫队和督粮队骨干马上立场坚定的跟着转移阵地,一时两大阵营出现对峙局面。
  长生左右瞅瞅,恰瞧见秦夕在旁边故作为难状,捧腹大笑。不料牵动伤处,弯腰咳起来。
  “殿下怎的还没好?到底是哪家兔崽子干的好事?”单祁质问倪俭,“你这亲卫队长怎么当的?那么多人看着还叫殿下遭了暗算……”在单将军整个保护二殿下人身安全的历史中,全部都是失败记录,实乃平生奇耻大辱。不得已将此重任转交他人,心中总也放不下。殿下受袭重伤,倒好像自己失职一般。要不是长生亲自着人传话,他当时就要领兵回京,保护殿下周全。
  长生摆摆手:“没事。怕叫太医探出底细,一直没敢运功。你家陛下那眼力,你还不知道?不下点血本装可怜,他老人家哪能一口气拨这么多人马给咱们?再说赶着来见你们,路上走得急……”看单祁神情疑惑,向庄令辰道,“你把这事儿跟他俩仔细说说。”坐到一边闭目养神。
  ——是时候向单祁交底了。自己手下可堪倚重的西戎本族人才太少,若不着力经营,长远局面堪忧。经此一事,单将军应该能看明白方向了。十分放心的让几个属下交流信息,不由自主开始走神。
  想起出发前向父亲辞行——
  皇帝亲自将靖北王送至京郊,祭祀卜筮,祝福饯行,仪式之隆重浩大,比之太子征蜀有过之而无不及。不明就里的大臣们只觉陛下对二皇子宠爱有加,少数看出内情的却知道,靖北王这次只怕是一去不复返了。眼前父子依依惜别场面,就此成为永诀也说不定。然而,无论如何,皇上总算在犹豫为难之中,做出了一个当前来说最为英明的决定。
  长生双膝跪下,叩首毕,抬头望着父亲。面前这个人对自己,不是不爱护的。然而,这爱护也就如此而已了:须左右权衡,反复斟酌,须留出后手,暗中提防。我死了,他伤心,我活着,他闹心……反过来,自己这儿子又当得如何呢?父亲的权衡与提防哪一点多余?心中冷笑:多么相像的一对父子!忽然记起从前李子释似乎讲过关于孝道的故事。按照圣人的说法,我应该默默离去,让他们安心,以保全父兄名声才是……
  想到这,胸口不禁隐隐作痛。
  记得那时候,他挑起眉毛嗤道:“以人伦扼杀人情,终不免因道义泯灭良知。都没什么人味儿了……”
  可是,今日自己做了和故事中不一样的选择,才发现面临的境况更加窘迫。
  “以人伦扼杀人情,因道义泯灭良知。”
  持君臣之伦,求民生之道,断父子之情,绝兄弟之义。
  真正的考验终于来了。还以为自己已经准备就绪,原来修炼得远远不够。真到了兄弟相残父子反目那一刻,就算最终的目标如何宏伟如何正当,我又该怎样面对?就算能够保证不手软,不动摇,可是,我如何保证不反噬,不沉沦?
  子释,你告诉我……
  胸口疼得更厉害了。
  那边庄令辰把刺杀事件交待清楚,总结道:“所以,眼下这些兵马,以及取得涿州作为立足之地的机会,可以说是殿下拿性命换来的。单将军,为今之计,只有——”说到这,语速慢下来。
  单祁接道:“只有把涿州打下来,好好守着,大殿下将来才不敢把殿下怎样。”
  庄令辰摇头:“等太子做了皇帝,怎么可能容咱们在涿州逍遥?”
  单祁认真思考一会儿,道:“真要到那时,大殿下未必能把咱们怎样。”
  岳铮冷不丁插口:“只怕——太子越是不能把咱们怎样,就越要想尽办法,非把咱们怎么样不可。”这话像绕口令,单将军得花点时间消化。
  倪俭不耐烦了:“皇帝的意思,就是放殿下在涿州自立。他活着,好办,要是他死了……”“死”字出口,岳铮暗中拍他一下。倪俭猛地意识到这话大不敬,急忙住口,差点咬了舌头。
  不料殿下竟接着自己的话,一字一顿往下讲:“假设咱们打下了涿州,有朝一日——父皇驾崩,皇兄即位,今日黄永参,就是明日靖北王。不论强弱,都免不了成为皇兄眼中钉,心头刺。势弱,则无力自保,势强,怕是会招来更大的祸患……”
  有了殿下这番解释,单祁把岳铮的话想明白了,大惊:“难道,难道,咱们要跟大殿下打起来?——到那时候,咱们打的,可就是皇上和朝廷了啊……”
  “所以,不能等到那时候。”庄令辰沉声道。
  倪俭一拍单祁肩膀:“老兄,你们西戎不是有句俗话:“开弓早打狼,莫等狼吃羊”——你不会没听说过吧?”
  第〇四八章 囊锥自显
  八月十五,中午居然见了太阳,难得好天。
  下人们都放了假,纷纷收拾打扮,早早出门,去碧落湖边占个好位子等晚上看灯。子归虽然很有兴致,看大哥和子周都不提,也就打算在家陪着。快到黄昏,门房忽报王公子、米公子和元公子来了。
  子归问:“要不要回了他们?”
  子释对尹富道:“请三位公子厅堂稍待。”转向妹妹,“你去把子周叫出来,我看他都快闷成泡菜坛子了。咱们收拾收拾,逛街看灯会去。”
  锦夏习俗喜看花灯,以元宵中秋为盛。所有大型娱乐项目中,赵琚尤爱灯会。因其够热闹,够华丽,创意空间大,火树银花争奇斗艳,最有人间仙境如梦如幻的感觉。入蜀之后,受实际条件所限,头几年只在宫里弄弄,这两年才开始引导民间潮流,慢慢把昔日銎阳灯会盛况再现于西京。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何况西京本就是个富丽繁华之地,多的是巨绅富豪,能工巧匠。中秋前夕,从“恩泽坊”直到“朱栏大街”,沿途商户人家都领到了京兆衙门发给的灯油钱,若是做得好还另有赏赐。假如皇上娘娘及众位皇室成员舆驾路过某户门前时稍作停留,又或者其中某位甚至万岁爷本人金口玉言夸上那么一句半句,随行的内侍会立刻把宫中特制的金银锞子端给户主。赶上皇帝心情好,得睹天颜也说不定——那可是子子孙孙几辈子的荣耀哪!
  如此一来,家家户户无不挖空心思,宁肯倒贴钱物,或订购或自制,在门前挂满各色精巧花灯。
  到中秋这一日,只见方的、长的、圆的、扁的、球状的、菱形的、八角的、五星的、禽鸟的、走兽的、花卉的、瓜果的、纸叠的、纱糊的、雕花的、刺绣的、能动的、会叫的、粘羽毛的、垂丝绦的、镶贝壳的、嵌琉璃的……种种凡人能想出来的花巧变化,应有尽有。就连街边小贩摊担上,也都插着各式各样小型灯笼。整个长街数十里,装点得流金溢彩,玉泻琼飞。明月花灯交相辉映,游人着锦穿罗,妇女满头珠翠,好一派霏霏融融太平盛景。
  要说最好看,却是“朱栏大街”北头“碧落湖”边搭的露台灯山。子释兄妹跟着王宗翰等人,远远就见一座平台自大街东侧直伸向湖面,凌空架在湖上。平台中间竹木为骨,彩绸为络,连缀着几百大型花灯,层层叠叠堆垒上去,足有几丈高。一群舞娘歌伎正在台上绕着灯山表演。宝光流转,七彩动摇,仙姿袅娜,仙乐飘飘。更兼附近湖面浮着近千盏红莲花灯,水名碧落,灯如星汉,映得整个露台灯山就是一座蓬莱瀛洲。
  “……这会儿在上边演的,都是走过场。要等御驾来了,主角儿才会登台。听说不但有宫里的伶人,还有“流芳轩”、“钟美阁”各家名馆的花魁娘子……”元觺麟说起灯会花边八卦,见跟在大哥身后的子归笑意盈盈,讲得更加起劲。
  “看到湖中最大的那艘龙首凤翼舟没有?御驾在露台前观灯罢,那船就会开过来。皇上和各位娘娘移驾舟中,乘船自“御连沟”回宫。这水上看灯,和陆地比起来,又是别一番滋味。咱们的船这会儿也在码头泊着,再过一个时辰,可就不能靠近码头了,只能在湖上远远跟着御舟。——各位这就请上船吧。”
  原来朝中显贵,城内富豪,都事先得到特许,可以驾船随御舟水面赏灯。话虽如此,真正有资格随侍御驾的,也就是少数头面人家。几个年轻人中,以元府实力最雄,备了船在码头,其他人都是沾光。除了王、米二位,李氏三兄妹,还有一些平日走得近的同僚友人。码头巡查的禁卫军验了为首几人标志品阶的鱼符牙牌,又把同行者样貌细察一番,这才放他们过去。
  为了灯会顺利进行,包括禁卫军、内廷侍卫、理方司、京兆都卫司四个部门在内的十几万保卫人员全部上阵。其中禁卫军和都卫司人数最多,主要负责沿途治安。内廷侍卫和理方司则负责保护皇上娘娘及各位大佬要员人身安全。尤其理方司,从数月前就开始组织基层力量排查御驾所过之处一切商户居民。到中秋当日,除了派出高手贴身保护皇帝和国舅爷,还设下暗桩无数,连湖面桥底也没放过。
  子释等人上得船来,参拜见礼介绍,自有一番热闹。元家几位表小姐,加上王宗翰的小妹,子归很快和女伴们打成一片,到后舱说体己话去了。这边前舱内一伙年轻人喝酒闲聊,同样热烈融洽。元府长者内眷都在二层,由他们晚辈在底下笑闹。
  行舟湖面,如星海遨游。大伙儿说说看看,不知不觉已过酉时。忽闻鼓乐声起,遥望见灿烂银河中红灯羽扇迤逦而来,原来是御驾到了。
  御驾快到露台,早有禁卫军罗列道路两边,隔开游人。御前急足使手把珠络灯笼前方开道,前后各一百宫娥持红纱贴金烛笼引驾,中间御辇凤舆鱼贯而行。又有二百内侍举琉璃玉柱掌扇伴驾,八百内廷侍卫红衣白马两侧护卫。端的是浩荡巍峨,美轮美奂。
  皇帝车驾一出现,朱栏大街顿时万头攒动,百姓就地跪拜,山呼万岁。等到御辇在露台前停住,卷起珠帘,人群更是狂潮汹涌。前两次皇帝出宫赏灯,都没作停留,直接绕一圈就上船回宫了。这次万岁爷居然停下来,打起帘子观赏台上的表演,百姓们自然群情激动。明明压根儿不可能瞧见皇帝模样,所有人还是不由自主拼命扯长了脖子往前挤。
  理方司统领宁慤见此情景,立即把跟在车队后头的都卫司统领叫来,命他马上在沿途禁卫军队伍后边再加列一道人墙。
  过得小半个时辰,赵琚还没看够呢,负责保卫工作的几个头头已经到内侍总管安宸面前哀求好几趟了。安总管略加思量,上前奏道:“陛下,龙舟早已备妥,隔水相望,景致更佳。另外,台上亮相的两位花魁,傅大人已经去安排了……”
  不一会儿,钟鼓悠扬,红灯高举,宣布皇上移驾龙舟。又有八艘大船载了其他人等随侍左右。官宦富豪之家的船约摸相隔十丈,缓缓跟在后头。除了理方司往来穿梭巡逻的小船,湖上其他所有船只,无不各出奇巧,结彩张灯。月华灯影水中荡漾,船队恍如载梦天河。这时侯,倒是岸上看水上,更觉奇幻绚丽,观者无不心醉神迷。
  忽闻一阵喧哗惊叫,湖岸边一座酒肆二楼的栏杆突然齐根折断,层层紧贴趴在上边目送龙舟远去的人们纷纷落入水中。只听“扑通扑通”连声水响,眨眼间掉下去几十个。原本这些地方都有都卫司的士兵维持秩序,更有理方司的暗桩夹在游人中留意动静。但是眼前如此仙境美景,谁都舍不得不看。也就是一愣神的工夫,观众们不约而同一齐往前凑,那木头栏杆终于承受不住,瞬间断裂。
  事故刚发生,所有保卫人员立刻进入一级战备状态,防止有人趁乱骚动,制造事端。岸上士兵拔刀震慑百姓;八艘大船将龙舟团团护住;几十艘巡船呈扇形散开,船上的理方司巡卫把弓箭端了起来——
  一时之间,竟没有谁去救落水之人。
  元家的船行得靠后,离事故发生地点较近。喧哗声传来,众人皆起身探看。子释才走到窗边,就瞥见一抹绿影眼前闪过。
  “是子归!快去帮忙,别叫皇帝护卫误伤了她!”猛推子周一把。
  女孩子们本在后舱,离得更近。子归听见叫嚷,转头就看到酒楼上的人下汤圆似的落入水中。觉得鞭长莫及,应该附近的人相救更快,先站着没动。过了片刻,发现居然无人动手,任由落水者自生自灭。那会游泳的,正往岸上爬;不会游的,眼见着扑腾几把就要沉下去。当即撩起裙子别在腰间,伸手扯下舱顶装饰的长绸,在女伴们的尖叫声中跃出花窗。手中绸带如灵蛇出洞,缠住前边一艘船的舱柱,顿足纵身,倏忽起落,转瞬间到了那艘船顶上。
  “嗖嗖”几声,附近巡船开始放箭。子归手中彩绸舞动,箭枝根根卷落。正要开口,就听子周在后边一声怒吼:“司文郎李子周在此救人,谁敢放箭!”紧接着,人也跟了过来,摘下腰间鱼符,扔到最近一艘巡船上:“人命关天,岂能袖手旁观?还不快把船划过来!”那船上领头的巡卫被他一瞪一喝,不由得就应了声“是”。
  兄妹二人跳上巡船。子归目测一眼,划过去恐怕来不及,四面扫视,有了主意。回身抽出一名士兵的佩刀,递给子周:“我给你搭桥,你去把那艘大船上的栏杆砍下来。”——原来另有一艘豪华大船落在整个船队最后,比普通画舫多出一圈雕花栏杆,此刻正好驶过来——又转头冲着巡卫:“弓箭给我。”
  “啊?”那巡卫还没反应过来,弓已经交了出去。子归将两根绸带结成一根,一端绑在箭簇上,弯弓搭箭,张臂松手,羽箭带着彩绸,如虹桥飞架,牢牢钉入大船梁柱。
  子周会意,借着绸带之力荡过去。也不管那船上之人如何目瞪口呆,提刀就把栏杆砍下来,一根接一根扔给妹妹。
  子归叫划船的士兵只管加速,手中木头飞快的往落水者身边抛送。往往恰在人头冒出水面时送到跟前,同时一声脆喝:“抓住了!”这些栏杆都是上等轻木所造,浮力极好,只要抓住,就不必担心下沉。她眼疾手快,几乎无一落空。片时工夫,十几个不会水的差不多都有了凭恃。附近船上岸上众人皆凝神屏息,看这兄妹俩如何救人。
  一个孩子上下扑腾,怎么也抓不到漂浮的栏杆,瞅着脑袋就不见了。子归往水面连扔几根木头,由近及远,给自己搭了一座浮桥,蜻蜓点水般跃过去,跳入湖中把他捞起来。游回船上一番拍打,挤出腹中积水,“咳!……咳!……”那孩子开始咳嗽,醒过来了。
  岸上百姓猛地疯狂鼓掌,喝彩声一阵高过一阵。就连紧张留意四方动静的士兵们也都不由自主露出微笑。
  这当儿都卫司统领随同负责湖面安全的理方司巡检郎已经赶了过来。看看并无异常,纯粹是一场安全事故,便指示附近几艘巡船救起落水者送回岸上。子归浑身湿透,不愿多待,恰好元家的船驶过来接应兄妹二人,跟大哥打声招呼,直接提气纵身,钻进后舱,找女伴借衣裳去了。
  子周把人家船上一整面雕花栏杆都砍光了,回头嚷一嗓子:“抱歉惊扰各位。请府上贵仆明日至恩荣坊西四道戊字号李宅来取赔偿银子罢。”
  转身要走,一个衣饰华贵的年轻人出了船舱:“司文郎且慢。”
  子周看清来人,心中一惊。出来说话的居然是国舅爷宁书源幺孙,理方司统领宁慤的小儿子,宁府三少爷宁阗。此人已届冠龄,尚无功名,成天在国子监混日子。应酬场合见过几次,花花公子一名,属于自己敬而远之的对象。
  子周拱手为礼:“原来是宁少爷。敢问这船……”
  “不错。正是敝府的船。”
  对方来头太大,子周不欲纠缠,越发恭敬谦卑:“着急救人,不得已损坏贵府宝船,明日在下定当携银登门赔罪……”
  对方却道:“司文郎太客气了。没想到司文郎竟是如此文武全才国士无双,更兼仁心侠骨慈悲胸怀——”话锋一转,“不知和司文郎一起救人的侠女是哪一位?”
  “那是舍妹。”
  宁阗大喜,脱口而出:“我也不要你赔银子,你把妹妹嫁给我罢!”
  子周大怒。
  这宁三少刚说了两句人话,转眼就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气极反笑,手中单刀挽出朵朵银芒,“嗖嗖”几下,运刀如风,把半截栏杆削成一堆雪片。看对方脸色吓得跟脚下木屑差不多,才冷冷道:“宁少爷看到没有?舍妹的刀比我快得多,宁少爷可要想好了!再说贵府船上这几根栏杆,用的不过是西南百色木,也就一千两银子到了头。区区千两纹银就要下聘,传出去侯府颜面何在?舍妹人才出众,婚事自主,我这做哥哥的说了不算。宁少爷当真有意,不如想想如何博取佳人芳心罢!”
  回到元家船上,众人拍手欢呼,用迎接英雄的仪式欢迎他。子释看弟弟神色有点不对,问:“怎么了?”
  “那是宁府的船。”
  众人皆是一愣。
  “他们说什么没有?”
  “我说赔银子,谁知宁三少爷跑出来,说——”哼一声,“说要子归嫁给他。”
  在场各位青年俊彦听罢,忍不住齐齐“嘿”了一声。两个直率一点的开口就损:“凭他——”
  子释拦住话头:“诸位,不如进去再说。”
  王宗翰在一旁点头:“进去吧。进去再说。”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