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史记

_35 司马迁(西汉)
子贡问曰:“富而无骄,贫而无谄,何如?”孔子曰:“可也;①不如贫而乐道,富而好礼。”②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未足多也。”
注②集解郑玄曰:“乐谓志于道,不以贫为忧苦也。”
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路请出,孔子止之。子张﹑子石①请行,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注①索隐公孙龙也。
遂行,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地狭以泄,①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战。君不如伐吴。夫吴,城高以厚,地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重器精兵尽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而以教常,何也?”子贡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今君忧在内。吾闻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大臣有不听者也。今君破鲁以广齐,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②而君之功不与焉,则交日疏于主。是君上骄主心,下恣髃臣,求以成大事,难矣。夫上骄则恣,臣骄则争,是君上与主有却,下与大臣交争也。如此,则君之立于齐危矣。故曰不如伐吴。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田常曰:“善。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柰何?”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注①索隐按:越绝书其“泄”字作“浅”。
注②集解王肃曰:“鲍﹑晏等帅师,若破国则臣尊矣。”
说曰:“臣闻之,王者不绝世,霸者无强敌,千钧之重加铢两而移。今以万乘之齐而私千乘之鲁,与吴争强,窃为王危之。且夫救鲁,显名也;伐齐,大利也。
以抚泗上诸侯,诛暴齐以服强晋,利莫大焉。名存亡鲁,实困强齐。智者不疑也。”吴王曰:“善。虽然,吾尝与越战,栖之会稽。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
子待我伐越而听子。”子贡曰:“越之劲不过鲁,吴之强不过齐,王置齐而伐越,则齐已平鲁矣。且王方以存亡继绝为名,夫伐小越而畏强齐,非勇也。夫勇者不避难,仁者不穷约,智者不失时,王者不绝世,以立其义。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且王必恶越,①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此实空越,名从诸侯以伐也。”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
注①索隐恶犹畏恶也。
越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而问曰:“此蛮夷之国,大夫何以俨然辱而临之?”子贡曰:“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如此,破越必矣。且夫无报人之志而令人疑之,拙也;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事未发而先闻,危也。三者举事之大患。”句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于会稽,痛入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遂问子贡。子贡曰:
“吴王为人猛暴,髃臣不堪;国家敝以数战,士卒弗忍;百姓怨上,大臣内变;
子胥以谏死,①太宰嚭用事,顺君之过以安其私:是残国之治也。今王诚发士卒佐之徼②其志,③重宝以说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彼战不胜,王之福矣。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弱吴必矣。
其锐兵尽于齐,重甲困于晋,而王制其敝,此灭吴必矣。”越王大说,许诺。
送子贡金百镒,剑一,良矛二。子贡不受,遂行。
注①索隐王劭按:家语﹑越绝并无此五字。是时子胥未死。
注②集解结尧反。
注③集解王肃曰:“激射其志。”
报吴王曰:“臣敬以大王之言告越王,越王大恐,曰:‘孤不幸,少失先人,内不自量,抵罪于吴,军败身辱,栖于会稽,国为虚莽,①赖大王之赐,使得奉俎豆而修祭祀,死不敢忘,何谋之敢虑!’”后五日,越使大夫种顿首言于吴王曰:“东海役臣孤句践使者臣种,敢修下吏问于左右。今窃闻大王将兴大义,诛强救弱,困暴齐而抚周室,请悉起境内士卒三千人,孤请自被坚执锐,以先受矢石。因越贱臣种奉先人藏器,甲二十领,鈇屈卢之矛,②步光之剑,以贺军吏。”吴王大说,以告子贡曰:“越王欲身从寡人伐齐,可乎?”
子贡曰:“不可。夫空人之国,悉人之觽,又从其君,不义。君受其币,许其师,而辞其君。”吴王许诺,乃谢越王。于是吴王乃遂发九郡兵伐齐。
注①集解虚音墟。莽,莫朗反。索隐有本作“棘”,恐误也。
注②索隐鈇音肤,斧也。刘氏云一本无此字。屈卢,矛名。
子贡因去之晋,谓晋君曰:“臣闻之,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卒,①兵不先辨不可以胜敌。今夫齐与吴将战,彼战而不胜,越乱之必矣;与齐战而胜,必以其兵临晋。”晋君大恐,曰:“为之柰何?”子贡曰:“修兵休卒以待之。”晋君许诺。
注①索隐按:卒谓急卒也。言计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卒有非常之事。
子贡去而之鲁。吴王果与齐人战于艾陵,①大破齐师,获七将军之兵而不归,果以兵临晋,与晋人相遇黄池②之上。吴晋争强。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去城七里而军。吴王闻之,去晋而归,与越战于五湖。三战不胜,城门不守,越遂围王宫,杀夫差而戮其相。③破吴三年,东向而霸。
注①索隐按:左传在哀十一年。
注②索隐左传黄池之会在哀十三年。越入吴,吴与越平也。
注③索隐按:左传越灭吴在哀二十二年,则事并悬隔数年。盖此文欲终说其事,故其辞相连。
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①
注①索隐按:左传谓鲁﹑齐﹑晋﹑吴﹑越也,故云“子贡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赀。①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常相鲁韂,家累千金,卒终于齐。
注①集解废举谓停贮也。与时谓逐时也。夫物贱则买而停贮,值贵即逐时转易,货卖取资利也。索隐按:家语“货”作“化”。王肃云:“废举谓买贱卖贵也,转化谓随时转货以殖其资也。”刘氏云:“废谓物贵而卖之,举谓物贱而收买之,转货谓转贵收贱也。”
言偃,吴人,①字子游。少孔子四十五岁。
注①索隐家语云鲁人。按:偃仕鲁为武城宰耳。今吴郡有言偃頉,盖吴郡人为是也。
子游既已受业,为武城宰。①孔子过,闻弦歌之声。孔子莞尔而笑②曰:“割鸡焉用牛刀?”③子游曰:“昔者偃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④孔子曰:“二三子,⑤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⑥孔子以为子游习于文学。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在兖州,□南城也。舆地志云南武城县,鲁武城邑,子游为宰者也,在泰山郡。”
注②集解何晏曰:“莞尔,小笑貌。”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言治小何须用大道。”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道谓礼乐也。乐以和人,人和则易使。”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从行者。”
注⑥集解孔安国曰:“戏以治小而用大。”
卜商①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
注①集解家语云韂人。郑玄曰温国卜商。索隐按:家语云韂人,郑玄云温国人,不同者,温国今河内温县,元属韂故。
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①子曰:“绘事后素。”②曰:“礼后乎?”③孔子曰:“商始可与言诗已矣。”④
注①集解马融曰:“倩,笑貌。盼,动目貌。绚,文貌。此上二句在韂风硕人之二章,其下一句逸诗。”
注②集解郑玄曰:“绘,画文也。凡昼绘先布觽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闲以成其文,喻美女虽有倩盼美质,亦须礼以成也。”
注③集解何晏曰:“孔言缋事后素,子夏闻而解知以素喻礼,故曰‘礼后乎’。”
注④集解包氏曰:“能发明我意,可与言诗矣。”
子贡问:“师与商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①“然则师愈与?”
曰:“过犹不及。”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言俱不得中。”
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①
注①集解何晏曰:“君子之儒将以明道,小人为儒则矜其名。”
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①教授,为魏文侯师。②其子死,哭之失明。
注①索隐在河东郡之西界,盖近龙门。刘氏云:“今同州河西县有子夏石室学堂也。”正义西河郡,今汾州也。尔雅云:“两河闲曰冀州。”礼记云:“自东河至于西河。”河东故号龙门河为西河,汉因为西河郡,汾州也,子夏所教处。
括地志云:“谒泉山一名隐泉山,在汾州隰城县北四十里。注水经云‘其山崖壁五,崖半有一石室,去地五十丈,顶上平地十许顷。随国集记云此为子夏石室,退老西河居此’。有卜商神祠,今见在。”
注②索隐按:子夏文学着于四科,序诗,传易。又孔子以春秋属商。又传礼,着在礼志。而此史并不论,空记论语小事,亦其疏也。正义文侯都安邑。孔子卒后,子夏教于西河之上,文侯师事之,咨问国政焉。
颛孙师,陈人,①字子张。少孔子四十八岁。
注①索隐郑玄目录阳城人。阳城,县名,属陈郡。
子张问干禄,①孔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②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③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④
注①集解郑玄曰:“干,求也。禄,禄位也。”
注②集解包氏曰:“尤,过也。疑则阙之;其余不疑,犹慎言之,则少过。”
注③集解包氏曰:“殆,危也。所见危者,阙而不行,则少悔。”
注④集解郑玄曰:“言行如此,虽不得禄,得禄之道。”
他日从在陈蔡闲,困,问行。孔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国行也;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①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夫然后行。”②子张书诸绅。③
注①集解郑玄曰:“二千五百家为州,五家为邻,五邻为里。行乎哉,言不可行。”
注②集解包氏曰:“衡,軶也。言思念忠信,立则常想见,参然在前;在舆则若倚于车軶。”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绅,大带也。”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孔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
“在国必闻,在家必闻。”①孔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②在国及家必达。③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④在国及家必闻。”⑤
注①集解郑玄曰:“言士之所在,皆能有名誉。”
注②集解马融曰:“常有谦退之志,察言语,观颜色,知其所欲,其念虑常欲下于人。”
注③集解马融曰:“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
注④集解马融曰:“此言佞人也。佞人假仁者之色,行之则违;安居其伪而不自疑。”
注⑤集解马融曰:“佞人党多。”
曾参,南武城人,①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
注①索隐按:武城属鲁。当时鲁更有北武城,故言南也。正义括地志云:“南武城在兖州,子游为宰者。地理志云定襄有武城,清河有武城,故此云南武城也。”
孔子以为能通孝道,①故授之业。作孝经。死于鲁。
注①正义韩诗外传云:“曾子曰:‘吾尝仕为吏,禄不过钟釜,尚犹欣欣而喜者,非以为多也,乐道养亲也。亲没之后,吾尝南游于越,得尊官,堂高九仞,榱提三尺,込毂百乘,然犹北向而泣者,非为贱也,悲不见吾亲也。’”澹台灭明,①武城人,②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岁。
注①集解包氏曰:“澹台,姓;灭明,名。”正义括地志云:“延津在滑州灵昌县东七里。注水经云:‘黄河水至此为之延津。昔澹台子羽赍千金之璧渡河,阳侯波起,两蛟夹舟。子羽曰:“吾可以义求,不可以威劫。”操剑斩蛟。蛟死,乃投璧于河,三投而辄跃出,乃毁璧而去,亦无怪意。’□此津也。”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亦在兖州。
状貌甚恶。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既已受业,退而修行,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①
注①集解包氏曰:“言其公且方。”
南游至江,①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乎诸侯。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②
注①索隐按:今吴国东南有澹台湖,□其遗夡所在。
注②索隐按:家语“子羽有君子之容,而行不胜其貌”。而上文云“灭明状貌甚恶”,则以子羽形陋也。今此孔子云“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与家语正相反。
正义按:澹子羽墓在兖州邹城县。
宓不齐字子贱。①少孔子三十岁。②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鲁人。正义颜氏家训云:“兖州永昌郡城,旧单父县地也。
东门有子贱碑,汉世所立,乃云济南伏生□子贱之后,是‘虙’之与‘伏’古来通,字误为‘宓’,较可明矣。虙字从‘虍’,音呼;宓从‘宀’。音挠。下俱为‘必’,世传写误也。”
注②索隐家语云“鲁人,字子贱,少孔子四十九岁”。此云“三十”,不同。
孔子谓“子贱君子哉!鲁无君子,斯焉取斯?”①
注①集解包氏曰:“如鲁无君子,子贱安得此行而学?”
子贱为单父宰,①反命于孔子,曰:“此国有贤不齐者五人,②教不齐所以治者。”孔子曰:“惜哉不齐所治者小,所治者大则庶几矣。”
注①正义宋州县也。说苑云:“宓子贱理单父,弹琴,身不下堂,单父理。巫马期以星出,以星入,而单父亦理。巫马期问其故。宓子贱曰:‘我之谓任人,子之谓任力。任力者劳,任人者逸。’”注②索隐按:家语云“不齐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者十一人”,不同也。
原宪①字子思。
注①集解郑玄曰鲁人。索隐郑玄云鲁人。家语云:“宋人。少孔子三十六岁。”
子思问耻。孔子曰:“国有道,谷。①国无道,谷,耻也。”②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谷,禄也。邦有道,当食禄。”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君无道而在其朝,食其禄,是耻辱也。”
子思曰:“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乎?”①孔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弗知也。”②
注①集解马融曰:“克,好胜人也。伐,自伐其功。怨,忌也。欲,贪欲也。”
注②集解包氏曰:“四者行之难,未足以为仁。”
孔子卒,原宪遂亡在草泽中。①子贡相韂,而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过谢原宪。宪摄敝衣冠见子贡。子贡耻之,曰:“夫子岂病乎?”原宪曰:“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子贡臱,不怿而去,终身耻其言之过也。
注①索隐家语云:“隐居韂。”
公冶长,齐人,字子长。①
注①索隐家语云:“鲁人,名苌,字子长。”范宁云:“字子芝。”
孔子曰:“长可妻也,虽在累绁之中,①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②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累,黑索也。绁,挛也。所以拘罪人。”
注②集解张华曰:“公冶长墓在城阳姑幕城东南五里所,墓极高。”
南宫括字子容。①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容,鲁人”。索隐家语作“南宫绦”。按:其人是孟僖子之子仲孙阅也,盖居南宫因姓焉。
问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①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孔子弗答。②容出,孔子曰:“君子哉若人!上德哉若人!”③“国有道,不废;
④国无道,免于刑戮。”三复“白珪之玷”,⑤以其兄之子妻之。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羿,有穷之君,篡夏后位,其徒寒浞杀之,因其室而生奡。奡多力,能陆地行舟,为夏后少康所杀。”正义羿音诣。荡,大浪反。
注②集解马融曰:“禹尽力于沟洫,稷播百谷,故曰‘躬稼’也。禹及其身,稷及后世,皆王。括意欲以禹稷比孔子,孔子谦,故不答。”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贱不义而贵有德,故曰君子。”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不废,言见用。”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诗云‘白珪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南容读诗至此,三反之,是其心敬慎于言。”
公皙哀字季次。①
注①集解孔子家语云齐人。索隐家语作“公皙克”。
孔子曰:“天下无行,多为家臣,仕于都;唯季次未尝仕。”①
注①索隐家语云:“未尝屈节为人臣,故子特赏叹之。”亦见游侠传也。
曾蒧①字皙。②
注①集解音点。索隐音点,又音其炎反。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皙,曾参父。”索隐家语云:“曾点字子皙,曾参之父。”
侍孔子,孔子曰:“言尔志。”蒧曰:“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①孔子喟尔叹曰:“吾与蒧也!”②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馈’。”骃案:包氏曰“暮春者,季春三月也。春服既成,衣单袷之时,我欲得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水之上,风凉于舞雩之下,歌咏先王之道,归于夫子之门”。
注②集解周氏曰:“善蒧之独知时也。”
颜无繇①字路。路者,颜回父,②父子尝各异时事孔子。
注①集解音遥。正义繇音由。
注②索隐家语云“颜由字路,回之父也。孔子始教于阙里而受学焉。少孔子六岁”,故此传云“父子异时事孔子”,故易称“颜氏之子”者,是父子俱学孔门也。
颜回死,颜路贫,请孔子车以葬。①孔子曰:“材不材,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旘,吾不徒行以为之旘,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以徒行。”②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卖以作旘。”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鲤,孔子子伯鱼。孔子时为大夫,言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谦辞也。”
商瞿,①鲁人,字子木。②少孔子二十九岁。
注①正义具俱反。
注②索隐家语云:“瞿年三十八无子,母欲更娶室。孔子曰‘瞿过四十当有五丈夫子’,果然。瞿谓梁鳣勿娶,‘吾恐子或晚生,非妻之过也’。”
孔子传易于瞿,瞿传楚人馯①臂子弘,②弘传江东人矫③子庸疵,④疵传燕人周子家竖,⑤竖传淳于人光子乘羽,⑥羽传齐人田子庄何,⑦何传东武人⑧王子中同,⑨同传菑川人杨何。⑩何元朔中以治易为汉中大夫。
注①集解徐广曰:“音寒。”
注②索隐馯,徐广音韩,邹诞生音汗。按:儒林传﹑荀卿子及汉书皆云馯臂字子弓,今此独作“弘”,盖误耳。应劭云子弓是子夏门人。正义馯音汗。颜师古云:“馯,姓也。”汉书及荀卿子皆云字子弓,此作“弘”,盖误也。应劭云:
“子弓,子夏门人。”
注③集解音桥。
注④集解自移反。索隐儒林传及系本皆作“蟜”。疵音自移反。疵字或作“疪”。
蟜是姓,疪,名也,字子肩。然蟜姓,鲁庄公族也,礼记“蟜固见季武子”。盖鲁人,史儒林传皆云鲁人,独此云江东人,盖亦误耳。儒林传云馯臂,江东人;桥疵,楚人也。正义汉书作“桥庇”,云鲁人。颜师古云桥庇字子庸。
注⑤索隐周竖字子家,有本作“林”。正义竖音时与反。周竖字子家,汉书作“周丑”也。
注⑥索隐淳于,县名,在北海。光羽字子乘。正义光乘字羽。括地志云:“淳于,国[名],在密州安丘县东三十里,古之州国,周武王封淳于国。”
注⑦索隐田何字子庄。正义儒林传云:“田何字子庄。”
注⑧集解徐广曰:“属琅邪。”
注⑨索隐王同字子中。正义括地志云:“东武县今密州诸城县是也。”汉[书]作“王同字子仲”。
注⑩索隐自商瞿传易至杨何,凡八代相传。儒林传何字叔元。正义汉书云字叔元。按:商瞿至杨何凡八代。
高柴字子羔。①少孔子三十岁。
注①集解郑玄曰韂人。索隐郑玄云韂人。家语“齐人,高氏之别族。长不盈六尺,状貌甚恶”。此传作“五尺”。误也。正义家语云齐人。
子羔长不盈五尺,受业孔子,孔子以为愚。
子路使子羔为费郈宰,①孔子曰:“贼夫人之子!”②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③孔子曰:“是故恶夫佞者。”④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郓州宿县二十三里郈亭。”
注②集解包氏曰:“子羔学未孰习而使为政,所以贼害人。”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言治人事神,于是而习,亦学也。”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疾其以给应,遂己非而不知穷也。”
漆雕开字子开。①
注①集解郑玄曰鲁人也。索隐郑玄云鲁人。家语云:“蔡人,字子若,少孔子十一岁。”又曰:“习尚书,不乐仕。孔子曰:‘可以仕矣。’对曰:‘吾斯之未能信。’”王肃云:“未得用斯书之意,故曰‘未能信’也。”正义家语云:“蔡人,字子若,少孔子十一岁。习尚书,不乐仕。”
孔子使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①孔子说。②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仕进之道。未能信者,未能究习。”
注②集解郑玄曰:“善其志道深。”
公伯缭字子周。①
注①集解马融曰鲁人。索隐马融云鲁人。家语无公伯缭而有申缭子周。而谯周云“疑公伯缭是谗愬之人,孔子不责,而云‘其如命何’,非弟子之流也”。
今亦列比在七十二贤之数,盖太史公误。且“缭”亦作“辽”也。
正义家语有申缭子周。古史考云:“疑公伯僚是谗愬之人,孔子不责,而云命,非弟子之流也。”
周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孔子,曰:“夫子固有惑志,①缭也,吾力犹能肆诸市朝。”②孔子曰:“道之将行,命也;道之将废,命也。公伯缭其如命何!”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季孙信谮,恚子路也。”
注②集解郑玄曰:“吾势犹能辨子路之无罪于季孙,使人诛僚而肆之也。有罪既刑,陈其尸曰肆。”
司马耕字子牛。①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宋人。索隐家语云“宋人,字子牛”,孔安国亦云“宋人,弟安子曰司马儣”也。牛是桓魋之弟,以魋为宋司马,故牛遂以司马为氏也。
牛多言而躁。问仁于孔子,孔子曰:“仁者其言也讱。”①曰:“其言也讱,斯可谓之仁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②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讱,难也。”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行仁难,言仁亦不得不讱也。”
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①曰:“不忧不惧,斯可谓之君子乎?”
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②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牛兄桓魋将为乱,牛自宋来学,常忧惧,故孔子解之也。”
注②集解包氏曰:“疚,病。自省无罪恶,无可忧惧。”
樊须字子迟。①少孔子三十六岁。
注①集解郑玄曰齐人。索隐家语云鲁人也。正义家语云鲁人。
樊迟请学稼,孔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圃,曰:“吾不如老圃。”①樊迟出,孔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②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③
注①集解马融曰:“树五谷曰稼,树菜蔬曰圃。”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情,实也。言民化上各以实应。”
注③集解包氏曰:“礼义与信足以成德,何用学稼以教民乎!负子之器曰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曰:“知人。”
有若①少孔子四十三岁。②有若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③“信近于义,言可复也;④恭近于礼,远耻辱也;⑤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⑥
注①集解郑玄曰鲁人。
注②索隐家语云:“鲁人,字子有,少孔子三十三岁。”今此传云“四十二岁”,不知传误,又所见不同也?正义家语云“鲁人,字有,少孔子三十三岁”,不同。
注③集解马融曰:“人知礼贵和,而每事从和,不以礼为节,亦不可以行也。”
注④集解何晏曰:“复犹覆也。义不必信,信非义也。以其言可覆,故曰近义。”
注⑤集解何晏曰:“恭不合礼,非礼也。以其能远耻辱,故曰近礼。”
注⑥集解孔安国曰:“因,亲也。言所亲不失其亲,亦可宗敬。”
孔子既没,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
他日,弟子进问曰:“昔夫子当行,使弟子持雨具,已而果雨。弟子问曰:‘夫子何以知之?’夫子曰:‘诗不云乎?“月离于毕,俾滂沱矣。”①昨暮月不宿毕乎?’他日,月宿毕,竟不雨。商瞿年长无子,其母为取室。②孔子使之齐,瞿母请之。孔子曰:‘无忧,瞿年四十后当有五丈夫子。’已而果然。问夫子何以知此?”有若默然无以应。弟子起曰:“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也!”
注①集解毛传曰:“毕,噣也。月离阴星则雨。”
注②正义家语云:“瞿年三十八无子,母欲更娶室。孔子曰:‘瞿年过四十当有五丈夫子。’果然。”中备云:“鲁人商瞿使向齐国,瞿年四十,今后使行远路,畏虑,恐绝无子。夫子正月与瞿母筮,告曰:‘后有五丈夫子。’子贡曰:
‘何以知?’子曰:‘卦遇大畜,艮之二世。九二甲寅木为世,六五景子水为应。
世生外象生象来爻生互内象,艮别子,应有五子,一子短命。’颜回云:‘何以知之?’‘内象是本子,一艮变为二丑三阳爻五,于是五子,一子短命。’‘何以知短命?’‘他以故也。’”注③集解五男也。索隐谓五男也。
公西赤字子华。①少孔子四十二岁。
注①集解郑玄曰鲁人。
子华使于齐,焻有为其母请粟。孔子曰:“与之釜。”①请益,曰:“与之庾。”
②焻子与之粟五秉。③孔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君子周急不继富。”④
注①集解马融曰:“六斗四升曰釜。”
注②集解包氏曰:“十六斗曰庾。”
注③集解马融曰:“十六斛曰秉,五秉合八十斛。”
注④集解郑玄曰:“非焻有与之太多。”
巫马施字子旗。①少孔子三十岁。
注①集解郑玄曰鲁人。索隐郑玄云鲁人。家语云:“陈人,字子期。”正义音其。
陈司败①问孔子曰:“鲁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退而揖巫马旗曰:
“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鲁君娶吴女为夫人,命之为孟子。孟子姓姬,讳称同姓,故谓之孟子。鲁君而知礼,孰不知礼!”②施以告孔子,孔子曰:
“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臣不可言君亲之恶,为讳者,礼也。”③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司败,官名。陈大夫也。”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相助匿非曰党。礼同姓不婚,而君娶之。当称‘吴姬’,讳曰‘孟子’。”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以司败之言告也。讳国恶,礼也。圣人之道弘,故受之为过也。”
梁鳣①字叔鱼。②少孔子二十九岁。
注①集解一作“鲤”。
注②集解孔子家语曰齐人。索隐家语云齐人,字叔鱼也。
颜幸字子柳。①少孔子四十六岁。②
注①集解郑玄曰鲁人。索隐家语云:“颜幸,字柳。”按:礼记有颜柳,或此人。
注②索隐家语云“少三十六岁”,与郑玄同。
焻孺字子鲁,①少孔子五十岁。
注①集解一作“曾”。索隐家语字子鲁,鲁人。作“焻儒”。
曹恤字子循。少孔子五十岁。①
注①索隐曹恤少孔子五十岁。家语同。
伯虔字子析,①少孔子五十岁。
注①索隐伯虔字子折。家语作“伯处字子鴋”,皆转写字误,未知适从。正义家语云“子哲”。
公孙龙字子石。①少孔子五十三岁。
注①集解郑玄曰楚人。索隐家语或作“宠”,又云“砻”,七十子图非“砻”也。按:字子石,则“砻”或非谬。郑玄云楚人,家语韂人。然庄子所云“坚白之谈”,则其人也。正义家语云卫人,孟子云赵人,庄子云“坚白之谈”也。
自子石已右三十五人,显有年名及受业见于书传。其四十有二人,无年及不见书传者纪于左:①
注①索隐按:家语此例唯有三十七人。其公良孺﹑秦商﹑颜亥﹑叔仲会四人,家语有事夡,史记阙。然自公伯辽﹑秦焻﹑鄡单三人,家语不载,而别有琴牢﹑陈亢﹑县亶当此三人数,皆互有也。如文翁图所记,又有林放﹑蘧伯玉﹑申枨﹑申堂,俱是后人所以见增益,于今殆不可考。
焻季字子产。①
注①集解郑玄曰鲁人。索隐家语焻季字产。正义家语云焻季字子产。
公祖句兹字子之。①
注①索隐句音钩。正义句音钩。
秦祖字子南。①
注①集解郑玄曰秦人。索隐家语字子南。
漆雕哆①字子敛。②
注①集解音赤者反。索隐赤者反。家语字子敛。
注②集解郑玄曰鲁人。
颜高字子骄。①
注①索隐家语名产。孔子在韂,南子招夫子为次过市,时产为御也。正义孔子在韂,南子招夫子为次乘过市,颜高为御。
漆雕徒父。①
注①索隐家语字固也。
壤驷赤字子徒。①
注①集解郑玄曰秦人。索隐家语字子徒者。
商泽。①
注①集解家语曰字子季。索隐家语字季。
石作蜀字子明。①
注①索隐家语同。
任不齐字选。①
注①集解郑玄曰楚人。索隐家语字子选也。
公良孺字子正。①
注①集解郑玄曰:“陈人,贤而有勇。”索隐家语作“良儒”。陈人,字子正,贤而有勇。孔子周游,常以家车五乘从孔子游。家语在三十五人之中。亦见系家,在三十二人不见,盖传之数亦误也。邹诞本作“公襄儒”。
正义孔子周游,常以家车五乘从孔子。孔子世家亦云语在三十五人中,今在四十二人数,恐太史公误也。
后处字子里。①
注①集解郑玄曰齐人。索隐家语同也。
秦焻字开。①
注①正义家语无此人。王肃家语此等惟三十七人,其公良孺、秦商、颜亥、仲叔会四人,家语有事夡,而史记阙。公伯寮、秦焻、鄡单,家语不载,而别有琴牢、陈亢、县亶三人。
公夏首字乘。①
注①集解郑玄曰鲁人。索隐家语同也。
奚容箴字子皙。①
注①索隐家语同也。正义韂人。
公肩定字子中。①
注①集解郑玄曰鲁人。或曰晋人。索隐家语同也。
颜祖字襄。①
注①索隐家语无此人也。正义鲁人。
鄡①单②字子家。③
注①集解苦尧反。
注②集解音善。
注③集解徐广曰:“一云‘邬单’。钜鹿有鄡县,太原有邬县。”索隐鄡音苦尧反,单音善,则单名。徐广云“一作‘邬单’,钜鹿有鄡县,太原有邬县”。
家语无此人也。
句井疆。①
注①集解郑玄曰韂人。正义句作“钩”。
罕父黑字子索。①
注①集解家语曰:“罕父黑字索。”索隐家语作“罕父黑字索”。
秦商字子丕。①
注①集解郑玄曰楚人。索隐家语:“鲁人,字丕慈。少孔子四岁。其父堇,与孔子父纥俱以力闻也。”正义家语云:“鲁人,字丕兹。”
申党字周。①
注①索隐家语有申缭,字周。论语有申枨。郑玄云“申枨,鲁人,弟子也”。
盖申堂是枨不疑,以枨堂声相近。上又有公伯缭,亦字周。家语则无伯缭,是史记述伯缭一人者也。正义鲁人。
颜之仆字叔。①
注①集解郑玄曰鲁人。索隐家语并同。
荣旗字子祈。①
注①索隐家语荣祈字子颜也。
县成字子祺。①
注①集解郑玄曰鲁人。索隐家语作“子谋”也。正义县音玄。
左人郢字行。①
注①集解郑玄曰鲁人。索隐家语同也。
燕伋字思。①
注①索隐家语同也。
郑国字子徒。①
注①索隐家语薛邦字徒,史记作“国”而家语称“邦”者,盖避汉祖讳而改。
“郑”与“薛”,字误也。正义家语云薛邦字徒,史记作“国”者,避高祖讳。
“薛”字与“郑”字误耳。
秦非字子之。①
注①集解郑玄曰鲁人。
施之常字子恒。
颜哙字子声。①
注①集解郑玄曰鲁人。
步叔乘字子车。①
注①集解郑玄曰齐人。
原亢籍。①
注①集解家语曰:“名亢,字籍。”索隐家语名亢字籍。正义亢,作“□”,仁勇反。
乐欬字子声。①
注①索隐家语同也。正义鲁人。
廉絜字庸。①
注①集解郑玄曰韂人。索隐家语同也。
叔仲会字子期。①
注①集解郑玄曰晋人。索隐郑玄云晋人。家语“鲁人。少孔子五十四岁。与孔璇年相比,二孺子俱执笔迭侍于夫子,孟武伯见而放之”是也。
颜何字焻。①
注①集解郑玄曰鲁人。索隐家语字称。
狄黑字皙。①
注①索隐家语同。
邦巽字子敛。①
注①集解郑玄曰鲁人。索隐家语“巽”作“选”,字子敛。文翁图作“国选”,盖亦避汉讳改之。刘氏作“邽巽”,音圭,所见各异。
孔忠。①
注①集解家语曰:“忠字子蔑,孔子兄之子。”索隐家语云“忠字子蔑,孔子兄之子”也。
公西舆如字子上。①
注①索隐家语同。
公西葴字子上。①
注①集解郑玄曰鲁人。索隐公西箴字子上,家语子上作“子尚”也。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七十子之徒,誉者或过其实,毁者或损其真,钧之未鷪厥容貌,则论言弟子籍,出孔氏古文近是。余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论语弟子问并次为篇,疑者阙焉。
【索隐述赞】教兴阙里,道在郰乡。异能就列,秀士升堂。依仁游艺,合志同方。将师宫尹,俎豆琳琅。惜哉不霸,空臣素王!
史记卷六十八 商君列传 第八
商君者,①韂之诸庶駆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②为中庶子。③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④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柰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⑤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嘿然。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座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岂不悖哉!”⑥
注①正义秦封于商,故号商君。
注②索隐公叔,氏;座,名也。座音在戈反。
注③索隐官名也。魏已置之,非自秦也。周礼夏官谓之“诸子”,礼记文王世子谓之“庶子”,掌公族也。
注④索隐□魏侯之子,名罃,后徙大梁而称梁也。
注⑤索隐战国策云韂庶子也。
注⑥索隐疾重而悖乱也。正义悖音背。
公叔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①以求见孝公。孝公既见韂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罢而孝公怒景监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监以让韂鞅。
韂鞅曰:“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后五日,复求见鞅。鞅复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罢而孝公复让景监,景监亦让鞅。鞅曰:“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请复见鞅。”鞅复见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罢而去。孝公谓景监曰:“汝客善,可与语矣。”鞅曰:“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诚复见我,我知之矣。”韂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凪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驩甚也。”鞅曰:“吾说君②以帝王之道比三代,③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④之耳。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
注①索隐景姓,楚之族也。监音去声平声并通。
注②索隐音税,下同。
注③索隐比三。比者,频也。谓频三见孝公,言帝王之道也。比音必耳反。
正义比,必寐反。说者以五帝三王之事比至孝公,以三代帝王之道方兴。孝公曰“太久远,吾不能”。
注④索隐音悦。
孝公既用韂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韂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①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②愚者闇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觽。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③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甘龙曰:④“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韂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⑤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韂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⑥夏殷不易礼而亡。⑦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
以韂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注①索隐商君书“非”作“负”。
注②索隐商君书作“必见骜于人”也。正义敖,五到反。
注③索隐言救獘为政之术,所为苟可以强国,则不必要须法于故事也。
注④索隐孝公之臣,甘姓,龙名也。甘氏出春秋时甘昭公王子带后。
注⑤索隐言贤智之人作法更礼,而愚不肖者不明变通,而辄拘制不使之行,斯亦信然矣。
注⑥索隐商君书作“修古”。
注⑦索隐指殷纣、夏桀也。
令民为什伍,①而相牧司连坐。②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③匿奸者与降敌同罚。④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⑤有军功者,各以率⑥受上爵;为私□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⑧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⑨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注①索隐刘氏云:“五家为保,十保相连。”正义或为十保,或为五保。
注②索隐牧司谓相纠发也。一家有罪而九家连举发,若不纠举,则十家连坐。
恐变令不行,故设重禁。
注③索隐案:谓告奸一人则得爵一级,故云“与斩敌首同赏”也。
注④索隐案律,降敌者诛其身,没其家,今匿奸者,言当与之同罚也。
注⑤正义民有二男不别为活者,一人出两课。
注⑥集解音律。
注⑦索隐末谓工商也。盖农桑为本,故上云“本业耕织”也。怠者,懈也。
周礼谓之“疲民”。以言懈怠不事事之人而贫者,则纠举而收录其妻子,没为官奴婢,盖其法特重于古也。
注⑧索隐谓宗室若无军功,则不得入属籍。谓除其籍,则虽无功不及爵秩也。
注⑨索隐谓各随其家爵秩之班次,亦不使僭侈踰等也。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令行于民儙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①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韂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②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韂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注①索隐谓鞅新变之法令为“初令”。
注②索隐趋音七踰反。趋者,向也,附也。
于是以鞅为大良造。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居三年,作为筑冀阙②宫庭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③而赋税平。平斗桶④权衡丈尺。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居五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⑤于孝公,诸侯毕贺。
注①索隐即大上造也,秦之第十六爵名也。今云“良造”者,或后变其名耳。
注②索隐冀阙即魏阙也。冀,记也。出列教令,当记于此门阙。
注③正义南北曰阡,东西曰陌。按:谓驿塍也。疆音疆。封,聚土也;疆,界也:谓界上封记也。
注④集解郑玄曰:“音勇,今之斛也。”索隐音统,量器名。
注⑤正义音左故反。
其明年,齐败魏兵于马陵,虏其太子申,杀将军庞涓。其明年,韂鞅说孝公曰:
“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何者?魏居领阨之西,①都安邑,与秦界河而独擅山东之利。利则西侵秦,病则东收地。今以君之贤圣,国赖以盛。而魏往年大破于齐,诸侯畔之,可因此时伐魏。魏不支秦,必东徙。东徙,秦据河山之固,东乡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孝公以为然,使韂鞅将而伐魏。魏使公子卬将而击之。军既相距,韂鞅遗魏将公子卬书曰:“吾始与公子驩,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魏公子卬以为然。会盟已,饮,而韂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②梁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韂鞅既破魏还,秦封之于﹑商③十五邑,号为商君。
注①索隐盖即安邑之东,山领险阨之地,即今蒲州之中条已东,连汾﹑晋之崄嶝也。
注②索隐纪年曰:“梁惠王二十九年,秦韂鞅伐梁西鄙”,则徙大梁在惠王之二十九年也。正义从蒲州安邑徙汴州浚仪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弘农商县也。”索隐于﹑商,二县名,在弘农。纪年云秦封鞅在惠王三十年,与此文合。正义于﹑商在邓州内乡县东七里,古于邑也。
商洛县在商州东八十九里,本商邑,周之商国。案:十五邑近此*(三)*②邑。
商君相秦十年,①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赵良见商君。商君曰:“鞅之得见也,从孟兰皋,②今鞅请得交,可乎?”赵良曰:“仆弗敢愿也。孔丘有言曰:‘推贤而戴者进,聚不肖而王者退。’仆不肖,故不敢受命。仆闻之曰:‘非其位而居之曰贪位,非其名而有之曰贪名。’仆听君之义,则恐仆贪位贪名也。故不敢闻命。”商君曰:“子不说吾治秦与?”③赵良曰:“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④虞舜有言曰:‘自卑也尚矣。’君不若道虞舜之道,无为问仆矣。”商君曰:“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
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大筑冀阙,营如鲁韂矣。子观我治秦也,孰与五羖大夫贤?”赵良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⑤君若不非武王乎,则仆请终日正言而无诛,可乎?”商君曰:“语有之矣,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夫子果肯终日正言,鞅之药也。鞅将事子,子又何辞焉!”赵良曰:“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⑥闻秦缪公之贤而愿望见,行而无资,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缪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
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国之君,⑦一救荆国之祸。⑧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由余闻之,款关请见。⑨五羖大夫之相秦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于国中,不从车乘,不操干戈,功名藏于府库,德行施于后世。五羖大夫死,秦国男女流涕,⑩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⑾此五羖大夫之德也。今君之见秦王也,因嬖人景监以为主,非所以为名也。相秦不以百姓为事,而大筑冀阙,非所以为功也。刑黥太子之师傅,残伤民以骏刑,是积怨畜祸也。教之化民也深于命,⑿民之效上也捷于令。
⒀今君又左建外易,非所以为教也。⒁君又南面而称寡人,日绳秦之贵公子。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何不遄死。’以诗观之,非所以为寿也。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杀祝欢而黥公孙贾。诗曰:‘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此数事者,非所以得人也。君之出也,后车十数,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持矛而操闟[一五]戟者⒃旁车而趋。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书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⒄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则何不归十五都,⒅灌园于鄙,劝秦王显岩穴之士,养老存孤,敬父兄,序有功,尊有德,可以少安。
君尚将贪商于之富,宠秦国之教,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⒆亡可翘足而待。”商君弗从。
注①索隐战国策云孝公行商君法十八年而死,与此文不同者,案此直云相秦十年耳,而战国策乃云行商君法十八年,盖连其未作相之年耳。
注②索隐孟兰皋,人姓名也。言鞅前因兰皋得与赵良相见也。
注③索隐说音悦。与音予。
注④索隐谓守谦敬之人是为自胜,若是者乃为强。若争名得胜,此非强之道。
注⑤正义以殷纣比商君。
注⑥正义百里奚,南阳宛人。属楚,故云荆。
注⑦索隐谓立晋惠公﹑怀公﹑文公也。
注⑧索隐案*(六国)**[十二诸侯]*年表,穆公二十八年会晋,救楚,朝周是也。
注⑨集解韦昭曰:“款,叩也。”
注⑩正义音体。
注⑾集解郑玄曰:“相谓送杵声,以声音自劝也。”
注⑿索隐刘氏云:“教谓商鞅之令也,命谓秦君之命也。言人畏鞅甚于秦君。”
注⒀索隐上谓鞅之处分。今谓秦君之令。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