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史记

_28 司马迁(西汉)
使王譄告公子成曰:“寡人胡服,将以朝也,亦欲叔服之。家听于亲而国听于君,古今之公行也。子不反亲,臣不逆君,兄弟之通义也。①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明德先论于贱,而行政先信于贵。今胡服之意,非以养欲而乐志也;事有所止而功有所出,②事成功立,然后善也。今寡人恐叔之逆从政之经,以辅叔之议。且寡人闻之,事利国者行无邪,因贵戚者名不累,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使譄谒之叔,③请服焉。”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固闻王之胡服也。臣不佞,寝疾,未能趋走以滋进也。王命之,臣敢对,因竭其愚忠。曰:臣闻中国者,盖聪明徇智之所居也,④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能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人道,逆人之心,而怫学者,离中国,故臣愿王图之也。”使者以报。王曰:“吾固闻叔之疾也,我将自往请之。”
注①集解徐广曰:“兄弟,一作‘元夷’。元,始也;夷,平也。”
注②正义郑玄云:“止,至也。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按:出犹成也。
注③索隐为句。
注④集解徐广曰:“五帝本纪云幼而徇齐。”
王遂往之公子成家,因自请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便事也。
圣人观乡而顺宜,因事而制礼,所以利其民而厚其国也。夫翦发文身,错臂左衽,①瓯越之民也。②黑齿雕题,③却冠秫绌,④大吴之国也。故礼服莫同,其便一也。乡异而用变,事异而礼易。是以圣人果可以利其国,不一其用;果可以便其事,不同其礼。儒者一师而俗异,中国同礼而教离,况于山谷之便乎?故去就之变,智者不能一;
远近之服,贤圣不能同。穷乡多异,曲学多辩。不知而不疑,异于己而不非者,公焉而觽求尽善也。今叔之所言者俗也,吾所言者所以制俗也。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⑤与齐﹑中山同之,⑥无舟楫之用。自常山以至代﹑上党,⑦东有燕﹑东胡之境,而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故寡人无舟楫之用,夹水居之民,将何以守河﹑薄洛之水;变服骑射,以备燕﹑三胡﹑⑧秦﹑韩之边。且昔者简主不塞晋阳以及上党,而襄主并戎取代以攘诸胡,此愚智所明也。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⑨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王丑之,而怨未能报也。今骑射之备,近可以便上党之形,而远可以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以逆简﹑襄之意,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字成再拜稽首曰:“臣愚,不达于王之义,敢道世俗之闻,臣之谸也。今王将继简﹑襄之意以顺先王之志,臣敢不听命乎!”再拜稽首。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也。
注①索隐错臂亦文身,谓以丹青错画其臂。孔衍作“右臂左衽”,谓右袒其臂也。
注②索隐刘氏云:“今珠崖﹑儋耳谓之瓯人,是有瓯越。”正义按:属南越,故言瓯越也。舆地志云“交址,周时为骆越,秦时曰西瓯,文身断发避龙”。则西瓯骆又在番吾之西。南越及瓯骆皆啱姓也。世本云“越,啱姓也,与楚同祖”是也。
注③集解刘逵曰:“以草染齿,用白作黑。”郑玄曰:“雕文谓刻其肌,以青丹涅之。”
注④集解徐广曰:“战国策作‘秫缝’,绌亦缝紩之别名也。秫者,綦针也。
古字多假借,故作‘秫绌’耳。此盖言其女功针缕之麤拙也。又一本作‘鲑冠黎譄’也。”
注⑤集解徐广曰:“安平经县西有漳水,津名薄洛津。”正义按:安平县属定州也。
注⑥正义尔时齐与中山相亲,中山﹑赵共薄洛水,故言“与齐﹑中山同之”,须有舟楫之备。
注⑦集解徐广曰:“一云‘自常山以下,代﹑上党以东’。”
注⑧索隐林胡,楼烦,东胡,是三胡也。
注⑨正义上音计,下力追反。
赵文﹑赵造﹑周袑﹑①赵俊皆谏止王毋胡服,如故法便。王曰:“先王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虙戏﹑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三王,随时制法,因事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礼也不必一道,而便国不必古。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然则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也。且服奇者志淫,则是邹﹑鲁无奇行也;②俗辟者民易,则是吴﹑越无秀士也。③且圣人利身谓之服,便事谓之礼。夫进退之节,衣服之制者,所以齐常民也,非所以论贤者也。故齐民与俗流,贤者与变俱。故谚曰‘以书御者不尽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事之变’。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子不及也。”遂胡服招骑射。
注①集解徐广曰:“战国策作‘绍’。袑音绍。”
注②索隐按:邹﹑鲁好长缨,是奇服,非其志皆淫僻也,而有孔门颜﹑焻之属,岂是无奇行哉!
注③索隐言方俗僻处山谷,而人皆改易不通大化,则是吴﹑越无秀士,何得有延州来及大夫种之属哉!
二十年,王略中山地,至宁葭;①西略胡地,至榆中。②林胡王献马。归,使楼缓之秦,仇液之韩,王贲之楚,富丁之魏,赵爵之齐。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
注①索隐一作“蔓葭”,县名,在中山。
注②正义胜州北河北岸也。
二十一年,攻中山。赵袑为右军,许钧为左军,公子章为中军,王并将之。牛翦将车骑,赵希并将胡﹑代。赵与之陉,①合军曲阳,②攻取丹丘﹑③华阳﹑④鸱之塞。⑤王军取鄗﹑石邑﹑⑥封龙﹑⑦东垣。中山献四邑和,王许之,罢兵。二十三年,攻中山。二十五年,惠后卒。⑧使周袑胡服傅王子何。二十六年,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陆’,又作‘陉’。或宜言‘赵与之陉’。陉者山绝之名。常山有井陉,中山有苦陉,上党有阏与。”正义与音与。陉音荆。陉,陉山也,在并州陉县东南十八里。然赵希并将代﹑赵之兵,与诸军向井陉之侧,共出定州上曲阳县,合军攻取丹丘﹑华阳﹑鸱上之关。
注②集解徐广曰:“上曲阳在常山,下曲阳在钜鹿。”正义括地志云:“上曲阳故城在定州曲阳县西五里。”按:合军曲阳,即上曲阳也,以在常山郡也。
注③正义盖邢州丹丘县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华,一作‘爽’。”正义括地志云:“北岳有五别名,一曰兰台府,二曰列女宫,三曰华阳台,四曰紫台,五曰太一宫。”按:北岳恒山在定州恒阳县北百四十里。
注⑤集解徐广曰:“鸱,一作‘鸿’。”正义上昌之反,下先代反。徐广曰“鸱,一作‘鸿’”,鸿上故关今名汝城,在定州唐县东北六十里,本晋鸿上关城也。
又有鸿上水,源出唐县北葛洪山,接北岳恒山,与鸿上塞皆在定州。然一本作“鸣”字,误也。
注⑥集解徐广曰:“在常山。”正义括地志云:“石邑故城在恒州鹿泉县南三十五里,六国时旧邑。”
注⑦正义括地志云:“封龙山一名飞龙山,在恒州鹿泉县南四十五里。邑因山为名。”
注⑧索隐按:谓武灵王之前后,太子章之母,惠文王之嫡母也。惠后卒后,吴娃始当正室,至孝成二年称“惠文后卒”是也。而下文又云“孟姚卒后,何宠衰,欲并立”,亦误也。
二十七年五月戊申,大朝于东宫,传国,立王子何以为王。王庙见礼毕,出临朝。大夫悉为臣,肥义为相国,并傅王。是为惠文王。惠文王,惠后吴娃子也。
武灵王自号为主父。
主父欲令子主治国,而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于是诈自为使者入秦。秦昭王不知,已而怪其状甚伟,非人臣之度,使人逐之,而主父驰已脱关矣。审问之,乃主父也。秦人大惊。主父所以入秦者,欲自略地形,因观秦王之为人也。
惠文王①二年,主父行新地,遂出代,西遇楼烦王于西河而致其兵。
注①集解徐广曰:“元年,以公子胜为相,封平原。”
三年,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①起灵寿,②北地方从,代道大通。还归,行赏,大赦,置酒酺五日,封长子章为代安阳君。③章素侈,心不服其弟所立。主父又使田不礼相章也。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上郡。”正义今延州肤施县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在常山。”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东安阳故城在朔州定襄县界。地志云东安阳县属代郡。”
李兑谓肥义曰:“公子章强壮而志骄,党觽而欲大,殆有私乎?田不礼之为人也,忍杀而骄。二人相得,必有谋阴贼起,一出身徼幸。夫小人有欲,轻虑浅谋,徒见其利而不顾其害,同类相推,俱入祸门。以吾观之,必不久矣。子任重而势大,乱之所始,祸之所集也,子必先患。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于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子奚不称疾毋出,传政于公子成?毋为怨府,毋为祸梯。”
肥义曰:“不可,昔者主父以王属义也,曰:‘毋变而度,毋异而虑,坚守一心,以殁而世。’义再拜受命而籍之。①今畏不礼之难而忘吾籍,变孰大焉。进受严命,退而不全,负孰甚焉。变负之臣,不容于刑。
谚曰‘死者复生,生者不愧’。②吾言已在前矣,吾欲全吾言,安得全吾身!
且夫贞臣也难至而节见,忠臣也累至而行明。子则有赐而忠我矣,虽然,吾有语在前者也,终不敢失。”李兑曰:“诺,子勉之矣!吾见子已今年耳。”涕泣而出。李兑数见公子成,以备田不礼之事。
注①索隐籍,录也。谓当时即记录,书之于籍。
注②正义肥义报李兑云:必尽*[力]*傅何为王,不可惧章及田不礼而生异心。
使死者复更变生,并见在生者*(并见)*傅王无变,令我不愧之,若荀息也。
异日肥义谓信期①曰:“公子与田不礼甚可忧也。其于义也声善而实恶,此为人也不子不臣。吾闻之也,奸臣在朝,国之残也;谗臣在中,主之蠹也。此人贪而欲大,内得主而外为暴。矫令为慢,以擅一旦之命,不难为也,祸且逮国。
今吾忧之,夜而忘寐,饥而忘食。盗贼出入不可不备。自今以来,若有召王者必见吾面,我将先以身当之,无故而王乃入。”信期曰:“善哉,吾得闻此也!”
注①索隐即下文高信也。正义上音申也。
四年,朝髃臣,安阳君亦来朝。主父令王听朝,而自从旁观窥髃臣宗室之礼。
见其长子章鐥然也,反北面为臣,诎于其弟,心怜之,于是乃欲分赵而王章于代,计未决而辍。
主父及王游沙丘,异宫,①公子章即以其徒与田不礼作乱,诈以主父令召王。
肥义先入,杀之。高信即与王战。公子成与李兑自国至,乃起四邑之兵入距难,杀公子章及田不礼,灭其党贼而定王室。公子成为相,号安平君,李兑为司寇。
公子章之败,往走主父,主主开之,②成﹑兑因围主父宫。公子章死,公子成﹑李兑谋曰:“以章故围主父,即解兵,吾属夷矣。”乃遂围主父。令宫中人“后出者夷”,宫中人悉出。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鷇而食之,③三月余而饿死沙丘宫。④主父定死,乃发丧赴诸侯。
注①正义在邢州平乡县东北二十里*(矣)*也。
注②索隐开谓开门而纳之。俗本亦作“闻”字者,非也。谯周及孔衍皆作“闭之”,闭谓藏之也。正义谓不责其反叛之罪,容其入宫藏也。
注③集解綦毋邃曰:“鷇,爵子也。”索隐按:曹大家云“鷇,雀子也。生受哺者谓之鷇”。
注④集解应劭曰:“武灵王葬代郡灵丘县。”正义括地志云:“赵武灵王墓在蔚州灵丘县东三十里。”应说是也。
是时王少,成﹑兑专政,畏诛,故围主父。主父初以长子章为太子,后得吴娃,爱之,为不出者数岁,生子何,乃废太子章而立何为王。吴娃死,爱弛,怜故太子,欲两王之,犹豫未决,故乱起,以至父子俱死,为天下笑,岂不痛乎!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或无此十四字。”
*(主父死惠文王立立)*五年,与燕鄚﹑易。①八年,城南行唐。②九年,赵梁将,与齐合军攻韩,至鲁关下。③及十年,秦自置为西帝。十一年,董叔与魏氏伐宋,得河阳于魏。秦取梗阳。④十二年,赵梁将攻齐。十三年,韩徐为将,攻齐。公主死。⑤十四年,相国乐毅将赵﹑秦﹑韩﹑魏﹑燕攻齐,⑥取灵丘。⑦与秦会中阳。⑧十五年,燕昭王来见。赵与韩﹑魏﹑秦共击齐,齐王败走,燕独深入,取临菑。
注①集解徐广曰:“皆属涿郡。鄚音莫。”
注②集解徐广曰:“在常山。”正义行,寒庚反。括地志云:“行唐县属冀州。”
为南行唐筑城。
注③正义刘伯庄云:“盖在南阳鲁阳关。”按:汝州鲁山县,古谷阳县。
注④集解杜预曰:“太原晋阳县南梗阳城也。”索隐地理志云太原榆次有梗阳乡。与杜预所据小别也。正义括地志云:“梗阳故城在并州清源县南百二十步,分晋阳县置,本汉榆次县地,春秋晋大夫祁氏邑也。”
注⑤索隐盖吴娃女,惠文王之姊。
注⑥按年表及韩魏等系家,五国攻齐在明年,然此下文十五年重击齐,是此文为得,盖此年同伐齐耳。
注⑦正义蔚*(丘)*[州]县也。
注⑧正义括地志云:“中阳故县在汾州隰城县南十里,汉中阳县也。”
十六年,秦复与赵数击齐,齐人患之。苏厉为齐遗赵王书曰:
臣闻古之贤君,其德行非布于海内也,教顺非洽于民人也,祭祀时享非数常于鬼神也。甘露降,时雨至,年谷丰孰,民不疾疫,觽人善之,然而贤主图之。
今足下之贤行功力,非数加于秦也;怨毒积怒,非素深于齐也。秦赵与国,以强征兵于韩,秦诚爱赵乎?其实憎齐乎?物之甚者,贤主察之。秦非爱赵而憎齐也,欲亡韩而吞二周,故以齐餤天下。恐事之不合,故出兵以劫魏﹑赵。恐天下畏己也,故出质以为信。恐天下亟反也,故征兵于韩以威之。声以德与国,①实而伐空韩,臣以秦计为必出于此。夫物固有势异而患同者,楚久伐而中山亡,今齐久伐而韩必亡。破齐,王与六国分其利也。亡韩,秦独擅之。收二周,西取祭器,秦独私之。赋田计功,王之获利孰与秦多?
注①索隐与国,赵也。秦赵今为与国,秦征兵于韩,帅之共赵伐齐,以威声和赵,是以德与国也。
说士之计曰:“韩亡三川,①魏亡晋国,②市朝未变而祸已及矣。”燕尽齐之北地,去沙丘﹑钜鹿敛三百里,③韩之上党去邯郸百里,燕﹑秦谋王之河山,闲三百里而通矣。秦之上郡④近挺关,至于榆中者千五百里,秦以三郡攻王之上党,⑤羊肠之西,⑥句注之南,⑦非王有已。踰句注,斩常山而守之,三百里而通于燕,代马胡犬不东下,⑧昆山之玉不出,此三宝者亦非王有已。王久伐齐,从强秦攻韩,其祸必至于此。愿王孰虑之。
注①正义河南之地,两川之闲。
注②正义河北之地,安邑﹑河内。
注③正义沙丘,邢州也。钜鹿,冀州也。齐北界,贝州也。敛,减也。言破齐灭韩之后,燕之南界,秦之东界,相去减三百里,赵国在中闲也。
注④正义鄜﹑延等州也。
注⑤正义秦上党郡今泽﹑潞﹑仪﹑沁等四州之地,兼相州之半,韩总有之。
至七国时,赵得仪﹑沁二州之地,韩犹有潞州及泽州之半,半属赵﹑魏。沁州在羊肠坡之西,仪﹑并﹑代三州在句注山之南。秦以三郡攻赵之泽﹑潞,则句注之南赵无地。然秦始皇置上党郡,此言之者,太史公郄引前书也。他皆仿此。
注⑥正义太行山膎道名,南属怀州,北属泽州。
注⑦正义句注山在代州西北也。
注⑧正义言秦踰句注山,斩常山而守之,西北代马胡犬不东入赵,沙州昆山之玉亦不出至赵矣。郭璞云:“胡地野犬似狐而小。”
且齐之所以伐者,以事王也;①天下属行,②以谋王也。燕秦之约成而兵出有日矣。五国三分王之地,③齐倍五国之约而殉王之患,④西兵以禁强秦,秦废帝请服,⑤反高平﹑根柔于魏,⑥反巠分﹑⑦先俞于赵。⑧齐之事王,宜为上佼,⑨而今乃抵谸,⑩臣恐天下后事王者之不敢自必也。愿王孰计之也。
注①正义以赵王为事也,而秦必伐之也。
注②正义上音烛,下胡郎反。言秦欲令齐称帝,与约五国共灭赵,三分赵地。
注③正义谓秦﹑齐﹑韩﹑魏﹑燕三分赵之地也。
注④正义齐王以身从赵王之患也。
注⑤正义言秦齐相约,欲更重称帝,故言“废帝”也。
注⑥集解徐广曰:“纪年云魏哀王四年改阳曰河雍,向曰高平。根柔,一作‘籏柔’,一作‘平柔’。”正义返,还也。括地志云:“高平故城在怀州河阳县西四十里。纪年云魏哀王改向曰高平也。”根柔未详。两邑,魏地也。
注⑦集解徐广曰:“一作‘王公’。巠音胡鼎反。”正义巠音邢。分字误,当作“山”字耳。括地志云:“句注山一名西陉山,在代州鴈门县西北四十里。”
注⑧集解徐广曰:“尔雅曰西俞,鴈门是。”正义俞音戍。郭注云:“西隃即鴈门山也。”按:西先声相近,盖陉山﹑西隃二山之地并在代州鴈门县,皆赵地也。
注⑨索隐佼犹行也。
注⑩谓共秦伐齐也。
今王毋与天下攻齐,天下必以王为义。齐抱社稷而厚事王,天下必尽重王义。
王以天下善秦,秦暴,王以天下禁之,是一世之名宠制于王也。
于是赵乃辍,谢秦不击齐。
王与燕王遇。廉颇将,攻齐昔阳,①取之。②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昔阳故城一名阳城,在并州乐平县东。春秋释地名云‘昔阳,肥国所都也。乐平城沾县东*[有]*昔阳城。肥国,白狄别种也。乐平县城,汉沾县城也’。”
注②集解杜预曰:“乐平沾县有昔阳城。”
十七年,乐毅将赵师攻魏伯阳。①而秦怨赵不与己击齐,伐赵,拔我两城。
十八年,秦拔我石城。②王再之韂东阳,决河水,③伐魏氏。大潦,漳水出。魏焻来相赵。十九年,秦*(败)**[取]*我二城。赵与魏伯阳。赵奢将,攻齐麦丘,取之。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伯阳故城一名邯会城,在相州邺县西五十五里,七国时魏邑,汉邯会城。”
注②集解地理志云右北平有石城县。正义括地志云:“石城在相州林虑县西南九十里。”疑相州石城是。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东阳故城在贝州历亭县界。”按:东阳先属韂,今属赵。
河历贝州南,东北流,过河南岸即魏地也。故言王再之韂东阳伐魏氏也。
二十年,廉颇将,攻齐。王与秦昭王遇西河外。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年表云与秦会渑池。”
二十一年,赵徙漳水武平西。①二十二年,大疫。置公子丹为太子。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武平亭今名渭城,在瀛州文安县北七十二里。”按:二十七年又徙漳水武平南。
二十三年,楼昌将,攻魏几,①不能取。十二月,廉颇将,攻几,取之。二十四年,廉颇将,攻魏房子,②拔之,因城而还。又攻安阳,取之。二十五年,燕周③将,攻昌城﹑④高唐,取之。与魏共击秦。秦将白起破我华阳,⑤得一将军。二十六年,取东胡欧代地。⑥
注①正义音祁。传云伐齐几,几拔之。又战国策云秦败阏与,及攻魏几。按:
几邑或属齐,或属魏,当在相潞之闲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属常山。”
注③索隐赵人,为赵将。
注④集解徐广曰:“属齐郡。”正义括地志云:“故昌城在淄州淄川县东北四十里也。”
注⑤正义括地志云:“故华阳城在郑州管城县南四十里。司马彪云华阳亭在今洛州密县。”是时魏﹑韩﹑赵聚兵于华阳。西攻秦。
注⑥正义今营州也。索隐东胡叛赵,驱略代地人觽以叛,故取之也。
二十七年,徙漳水武平南。封赵豹为平阳君。①河水出,大潦。
注①集解战国策曰赵豹,平阳君,惠文王母弟。
二十八年,蔺相如伐齐,至平邑。①罢城北九门大城。②燕将成安君公孙操弒其王。③二十九年,秦﹑韩相攻,而围阏与。④赵使赵奢将,击秦,大破秦军阏与下,赐号为马服君。⑤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平邑故城在魏州昌乐县东北四十里也。”
注②正义恒州九门县城。
注③集解徐广曰:“年表云是燕武成王元年。”索隐按:乐资云其王□惠王。
注④正义上于连反,下音预。括地志云:“阏与,聚落,今名乌苏城,在潞州铜鞮县西北二十里。又仪州和顺县城,亦云韩阏与邑。二所未详。又有阏与山在洺州武安县西五十里,盖是也。”
注⑤正义因马服山为号也,虞喜志林云“马,兵之首也。号曰马服者,言能服马也”。括地志云:“马服山,邯郸县西北十里也。”
三十三年,惠文王卒,太子丹立,是为孝成王。
孝成王元年,①秦伐我,拔三城。赵王新立,太后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②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曰:“复言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入,③徐趋而坐,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体之有所苦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耳。”④曰:“食得毋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闲者殊不欲食,乃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
太后不和之色少解。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怜爱之,愿得补黑衣之缺以韂王宫,昧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
“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少子乎?”
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太后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不思也,祭祀则祝之曰‘必勿使反’,岂非计长久,为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太后曰:“然。”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主之子孙为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
曰:“此其近者祸及其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侯则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与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之计短也,故以为爱之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注①集解徐广曰:“平原君相也。”
注②索隐孔衍云:“惠文后之少子也。赵亦有长安,今其地阙。”正义长安君者,以长安善,故名也。
注③集解胥犹须也。谷梁传曰:“胥其出也。”
注④索隐按:束皙云“赵惠文王子何者,吴广之甥,娃嬴之子也”。如系家计之,则武灵王十六年梦吴娃而纳之,至二十七年王薨,及惠文王三十二年卒,孝成王元年遣长安君质于齐,若娃年二十入王宫,至此亦年六十左侧,亦可称老。而束广微言太后纔三十有奇者,误也。
子义闻之,①曰:“人主之子,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持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于予乎?”
注①索隐子义,赵之贤人。
齐安平君①田单将赵师而攻燕中阳,②拔之。又攻韩注人,③拔之。二年,惠文后卒。田单为相。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安平城在青州临淄县东十九里,古纪之酅邑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作‘人’。”正义燕无中阳。括地志云:“中山故城一名中人亭,在定州唐县东北四十一里,尔时属燕国也。”
注③正义邑名也。括地志云“注城在汝州梁县西十五里”,盖是其地也。
四年,王梦衣偏裻之衣,①乘飞龙上天,不至而坠,见金玉之积如山。明日,王召筮史敢占之,曰:“梦衣偏裻之衣者,残也。乘飞龙上天不至而坠者,有气而无实也。见金玉之积如山者,忧也。”
注①正义杜预云:“偏,左右异色。裻在中,左右异,故曰偏。”按:裻,衣背缝也。
后三日,韩氏上党守冯亭使者至,曰:“韩不能守上党,入之于秦。其吏民皆安为赵,不欲为秦。有城市邑十七,愿再拜入之赵,财王所以赐吏民。”王大喜,召平阳君豹告之曰:“冯亭入城市邑十七,受之何如?”对曰:“圣人甚祸无故之利。”王曰:“人怀吾德,何谓无故乎?”对曰:“夫秦蚕食韩氏地,中绝不令相通,固自以为坐而受上党之地也。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
秦服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小弱顾能得之于强大乎?岂可谓非无故之利哉!且夫秦以牛田之①水通粮②蚕食,上乘倍战者,③裂上国之地,④其政行,不可与为难,必勿受也。”王曰:“今发百万之军而攻,踰年历岁未得一城也。今以城市邑十七币吾国,⑤此大利也。”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无此字。”正义秦蚕食韩氏,国中断不通。夫牛耕田种谷,至秋则收之,成熟之义也。言秦伐韩上党,胜有日矣,若牛田之必冀收获矣。
注②正义秦从渭水漕粮东入河﹑洛,军击韩上党也。
注③正义乘,承证反。蚕食桑叶,渐进必尽也。司马法云:“百亩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十为通,通十为成。成出革车一乘,七十二人也。”上乘,天下第一也。倍战,力攻也。韩国四战之地,军士惯习,倍于余国。
注④正义上国,秦地也。言韩上党之地以列为秦国之地,其政已行,赵不可与秦作难,必莫受冯亭十七邑也。
注⑤正义冯亭将十七邑入赵,若币帛之见遗,此大利也。
赵豹出,王召平原君与赵禹而告之。对曰:“发百万之军而攻,踰岁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王曰:“善。”乃令赵胜受地,告冯亭曰:“敝国使者臣胜,敝国君使胜致命,以万户都三封太守,①千户都三封县令,皆世世为侯,吏民皆益爵三级,吏民能相安,皆赐之六金。”冯亭垂涕不见使者,曰:“吾不处三不义也:为主守地,不能死固,不义一矣;入之秦,不听主令,不义二矣;卖主地而食之,不义三矣。”赵遂发兵取上党。②廉颇将军军长平。③
注①正义尔时未合言太守,至汉景帝始加太守,此言“太”,衍字也。
注②集解汉书冯奉世传曰:“赵封亭为华陵君,与赵将括距秦,战死于长平,宗族由是分散,或在赵。在赵者,为官师将,官师将子为代相。及秦灭六国,而冯亭之后冯无择﹑冯去疾﹑冯劫皆为秦将相焉。汉兴,冯唐□代相之子也。”
上党记云:“冯亭頉在壶关城西五里。”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长平故城在泽州高平县西二十一里,□白起败括于长平处。”
七*(年)**[月]*,廉颇免而赵括代将。秦人围赵括,赵括以军降,卒四十余万皆坑之。王悔不听赵豹之计,故有长平之祸焉。
王还,不听秦,秦围邯郸。①武垣令②傅豹﹑王容﹑苏射率燕觽反燕地。③赵以灵丘④封楚相春申君。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九年。”
注②集解徐广曰:“河闲有武垣县,本属涿郡。”正义括地志云:“武垣故城今瀛州城是也。”
注③正义武垣此时属赵,与燕接境,故云率燕觽反燕地也。
注④正义括地志云:“灵丘,蔚州理县也。”
八年,平原君如楚请救。还,楚来救,及魏公子无忌亦来救,①秦围邯郸乃解。
注①正义魏公子传云“赵王以鄗为公子汤沐邑”。年表云“九年公子无忌救邯郸”。围在九年,其文错误。
十年,燕攻昌壮,①五月拔之。赵将乐乘﹑庆舍攻秦信梁军,破之。②太子死。③而秦攻西周,拔之。徒父祺④出。⑤十一年,城元氏,⑥县上原。武阳君郑安平死,⑦收其地。十二年,邯郸廥烧。⑧十四年,平原君赵胜死。⑨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社’。”正义壮字误,当作“城”。括地志云:“昌城故城在冀州信都县西北五里。”此时属赵,故攻之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年表云新中军也。”索隐信梁,秦将也。正义信梁盖王龁号也。秦本纪云“昭襄王五十年王龁从唐拔宁新中,宁新中更名安阳”,今相州理县也。年表云“韩﹑魏﹑楚救赵新中军,秦兵罢”是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是年周赧王卒,或者‘太子’云‘天子’乎?”索隐赵之太子也,史失名。
注④索隐赵大夫,名祺。
注⑤正义赵见秦拔西周,故令徒父祺将兵出境也。
注⑥集解地理志常山有元氏县。正义元氏,赵州县也。
注⑦集解徐广曰:“故秦将降赵也。”
注⑧集解徐广曰:“廥,厩之名,音脍也。”索隐廥,积鰖焒之处,为火所烧也。
注⑨索隐按年表在十五年也。
十五年,以尉文封相国廉颇为信平君。①燕王令丞相栗腹约驩,以五百金为赵王酒,还归,报燕王曰:“赵氏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王召昌国君乐闲而问之。对曰:“赵,四战之国也,其民习兵,伐之不可。”王曰:“吾以觽伐寡,二而伐一,可乎?”对曰:“不可。”王曰:“吾□以五而伐一,可乎?”对曰:“不可。”燕王大怒。髃臣皆以为可。燕卒起二军,车二千乘,栗腹将而攻鄗,卿秦将而攻代。②廉颇为赵将,破杀栗腹,虏卿秦﹑乐闲。③
注①索隐尉文盖地名。或曰,尉,官;文,名。谓以尉文所食之地以封廉颇也。古文质略,文省耳。正义尉文盖蔚州地也。信平,廉颇号也,言笃信而平和也。
注②索隐二人皆燕将姓名。
注③正义三人皆燕将*(姓)*也。
十六年,廉颇围燕。以乐乘为武襄君。①十七年,假相大将武襄君攻燕,围其国。十八年,延陵钧②率师从相国信平君助魏攻燕。秦拔我榆次三十七城。③十九年,赵与燕易土:④以龙兑﹑⑤汾门﹑⑥临乐⑦与燕;燕以葛﹑武阳﹑⑧平舒⑨与赵。
注①正义襄,举也,上也。言乐乘功最高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代郡有延陵县。”
注③集解徐广曰:“在太原。”
注④索隐音亦。谓与燕换易县也。
注⑤正义括地志云:“北新城故城在易州遂城县西南二十里。按:遂城县西南二十五里有龙山,邢子励赵记云‘龙山有四麓,各有一穴,大如车轮,春风出东,秋风出西,夏风出南,冬风出北,不相夺伦’。按盖谓龙兑也。”
注⑥集解徐广曰:“在北新城。”正义括地志云:“易州永乐县有徐水,出广昌岭,三源奇发,同泻一涧,流至北平县东南,历石门中,俗谓之龙门,水经其闲,奔激南出,触石成井。”盖汾字误也,遂城及永乐﹑*[固]*安﹑新城县地也。
注⑦集解徐广曰:“方城有临乡。”正义括地志云:“临乡故城在幽州固安南十七里也。”
注⑧集解徐广曰:“葛城在高阳。”正义括地志云:“故葛城又名西河城,在瀛州高阳县西北五十里。”
注⑨集解徐广曰:“平舒在代郡。”正义括地志云:“平舒故城在蔚州灵丘县北九十三里也。”
二十年,秦王政初立。秦拔我晋阳。
二十一年,孝成王卒。廉颇将,攻繁阳,①取之。使乐乘代之,廉颇攻乐乘,乐乘走,廉颇亡入魏。子偃立,是为悼襄王。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顿丘。”正义括地志云:“繁阳故城在相州内黄县东北二十七里。应劭云‘繁水之北,故曰繁阳也’。”
悼襄王元年,大备①魏。欲通平邑﹑中牟之道,不成。②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修’。”正义谓行大备之礼也。
注②正义平邑在魏州昌乐县东北三十里。相州汤阴县西五十八里有牟山。按:
*(中)*牟山之侧,时二邑皆属魏,欲渡黄河作道相通,遂不成也。
二年,李牧将,攻燕,拔武遂﹑方城。①秦召春平君,因而留之。泄钧②为之谓文信侯曰:“春平君者,赵王甚爱之而郎中□之,故相与谋曰‘春平君入秦,秦必留之’,故相与谋而内之秦也。今君留之,是绝赵而郎中之计中也。君不如遣春平君而留平都。③春平君者言行信于王,王必厚割赵而赎平都。”
文信侯曰:“善。”因遣之。④城韩皋。
注①集解徐广曰:“武遂属安平。”正义括地志云:“易州遂城,战国时武遂城也。方城故在幽州固安县南十七里。”时二邑属燕,赵使李牧拔之也。
注②正义人姓名也。
注③正义*(舆地理志)**[括地志]*云:“平都县在今新兴郡,与阳周县相近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年表云太子从质秦归。”正义按:太子□春平君也。
三年,庞暖将,攻燕,禽其将剧辛。四年,庞暖将赵﹑楚﹑魏﹑燕之锐师,攻秦蕞,①不拔;移攻齐,取饶安。②五年,傅抵③将,居平邑;庆舍将东阳④河外师,守河梁。⑤六年,封长安君以饶。⑥魏与赵邺。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新丰。”
注②集解徐广曰:“在渤海。又云饶属北海,安属平原。”正义饶安,沧州县也,七国时属齐,战国时属赵。
注③正义上音付,下音邸。赵将姓名。
注④正义属贝州,在河北岸也。
注⑤正义河外,河南岸魏州地也。河梁,桥也。
注⑥正义□饶阳也。瀛州饶阳县东二十里饶阳故城,汉县也,明长安君是号也。
九年,赵攻燕,取狸阳城。①兵未罢,秦攻邺,拔之。②悼襄王卒,子幽缪王迁立。
注①正义按:燕无狸阳,疑“狸”字误,当作“渔阳”,故城在檀州密云县南十八里,燕渔阳郡城也。按赵东界至瀛州,则檀州在北,赵攻燕取渔阳城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今饶阳在河闲。又年表曰拔阏与﹑邺九城。”
幽缪王迁元年,①城柏人。二年,秦攻武城,②扈辄率师救之,军败,死焉。
注①集解徐广曰:“又云‘愍王’。世本云孝成王丹生悼襄王偃,偃生今王迁。
年表及史考赵迁皆无谥。”索隐徐广云王迁无谥,今惟此独称幽缪王者,盖秦灭赵之后,人臣窃追谥之,太史公或别有所见而记之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年表云秦拔我平阳。”
三年,秦攻赤丽﹑宜安,①李牧率师与战肥下,②却之。封牧为武安君。
四年,秦攻番吾,③李牧与之战,却之。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宜安故城在恒州焒城县西南二十里也。”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肥累故城在恒州焒城县西七里,春秋时肥子国,白狄别种也。”
注③正义上音婆,又音盘,又作“蒲”。括地志云:“蒲吾城在恒州房山县东二十里也。”
五年,代地大动,自乐徐以西,①北至平阴,②台屋墙垣太半坏,地坼东西百三十步。③六年,大饥,民斗言曰:“赵为号,秦为笑。以为不信,视地之生毛。”
注①集解徐广曰:“徐,一作‘除’。”
注②正义乐徐在晋州,平阴在汾也。
注③正义其坼沟见在,亦在晋﹑汾二州之界也。
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李牧诛,司马尚免,赵箶及齐将颜聚代之。赵箶军破,颜聚亡去。以王迁降。①
注①集解淮南子云:“赵王迁流于房陵,思故乡,作为山水之讴,闻之者莫不流涕。”正义括地志云:“赵王迁墓在房州房陵县西九里也。”
八年十月,邯郸为秦。
太史公曰。吾闻冯王孙曰:“赵王迁,其母倡也,①嬖于悼襄王。悼襄王废适子嘉而立迁。迁素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岂不缪哉!秦既虏迁,赵之亡大夫共立嘉为王,王代六岁,秦进兵破嘉,遂灭赵以为郡。
注①集解徐广曰:“列女传曰邯郸之倡。”
【索隐述赞】赵氏之系,与秦同祖。周穆平徐,乃封造父。带始事晋,夙初有土。岸贾矫诛,韩厥立武。宝符临代,卒居伯鲁。简梦翟犬,灵歌处女。胡服虽强,建立非所。颇﹑牧不用,王迁囚虏。
史记卷四十四 魏世家 第十四
魏之先,毕公高之后也。毕公高与周同姓。①武王之伐纣,而高封于毕,②于是为毕姓。其后绝封,为庶人,或在中国,或在夷狄。其苗裔曰毕万,事晋献公。
注①索隐左传富辰说文王之子十六国有毕﹑原﹑丰﹑郇,言毕公是文王之子。
此云与周同姓,似不用左氏之说。马融亦云毕﹑毛,文王庶子。
注②集解杜预曰:“毕在长安县西北。”正义括地志云:“毕原在雍州万年县西南二十八里。”
献公之十六年,赵夙为御,毕万为右,以伐霍﹑耿﹑魏,灭之。以耿封赵夙,以魏封毕万,①为大夫。卜偃曰:②“毕万之后必大矣,万,满数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赏,天开之矣,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今命之大,以从满数,其必有觽。”初,毕万卜事晋,遇屯之比。辛廖占之,曰:“吉。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必蕃昌。”
注①正义魏城在陕州芮城县北五里。郑玄诗谱云:“魏,姬姓之国,武王伐纣而封焉。”
注②索隐晋掌卜大夫郭偃也。
毕万封十一年,晋献公卒,四子争更立,晋乱。而毕万之世弥大,从其国名为魏氏。生武子。①魏武子以魏诸子事晋公子重耳。晋献公之二十一年,武子从重耳出亡。十九年反,重耳立为晋文公,而令魏武子袭魏氏之后封,列为大夫,治于魏。生悼子。
注①索隐左传武子名犨。系本云“毕万生芒季,芒季生武仲州”。州与犨声相近,字异耳,代亦不同。
魏悼子徙治霍。①生魏绛。②
注①索隐系本云“武仲生庄子绛”,无悼子。又系本居篇曰“魏武子居魏,悼子徙霍”。宋忠曰“霍,今河东彘县也”。则是有悼子,系本卿大夫代自脱耳。
然魏,今河北魏县是也。正义晋州霍邑县,汉彘县也,后汉改曰永安,隋改曰霍邑,本春秋时霍伯国也。
注②索隐谥昭子。系本云“庄子”,文错也。居篇又曰“昭子徙安邑”,亦与此文同也。
魏绛事晋悼公。悼公三年,会诸侯。悼公弟杨干乱行,魏绛僇辱杨干。①悼公怒曰:“合诸侯以为荣,今辱吾弟!”将诛魏绛。或说悼公,悼公止。卒任魏绛政,使和戎﹑翟,戎﹑翟亲附。悼公之十一年,曰:“自吾用魏绛,八年之中,九合诸侯,戎﹑翟和,子之力也。”赐之乐,三让,然后受之。徙治安邑。②魏绛卒,谥为昭子。③生魏嬴。嬴生魏献子。④
注①索隐左传曰僇杨干之仆。
注②正义安邑在绛州夏县安邑故城是。
注③集解徐广曰:“世本曰庄子。”
注④索隐系本云“献子名荼。荼,庄子之子”。无魏嬴。
献子事晋昭公。昭公卒而六卿强,公室卑。
晋顷公之十二年,韩宣子老,魏献子为国政。晋宗室祁氏﹑羊舌氏相恶,六卿诛之,尽取其邑为十县,六卿各令其子为之大夫。献子与赵简子﹑①中行文子﹑②范献子③并为晋卿。
注①索隐赵鞅。
注②索隐荀寅。
注③索隐范吉射。
其后十四岁而孔子相鲁。后四岁,赵简子以晋阳之乱也,而与韩﹑魏共攻范﹑中行氏。魏献子生魏侈。①魏侈与赵鞅共攻范﹑中行氏。
注①索隐侈,他本亦作“哆”,盖“哆”字误,而代数错也。按系本“献子生简子取,取生襄子多”,而左传云“魏曼多”是也。则侈是襄子,中闲少简子一代。
魏侈之孙曰魏桓子,①与韩康子﹑②赵襄子③共伐灭知伯,④分其地。
注①索隐系本云:“襄子生桓子驹。”
注②索隐名虔。
注③索隐名无恤。
注④索隐智伯,智瑶也,本姓荀,亦曰荀瑶。正义知音智。括地志云:“故智城在蒲州虞乡县西北四十里。古今地名云解县有智城,盖谓此也。”
桓子之孙曰文侯都。①魏文侯元年,秦灵公之元年也。与韩武子﹑②赵桓子﹑周威王同时。
注①集解徐广曰:“世本曰斯也。”索隐系本云“桓子生文侯斯”,其传云“孺子卥是魏驹之子”,与此系代亦不同也。
注②索隐系本“武子名启章,康子子”六年,城少梁。十三年,使子击围繁﹑庞,出其民。十六年,伐秦,筑临晋元里。
十七年,伐中山,使子击守之,赵仓唐傅之。子击逢文侯之师田子方于朝歌,引车避,下谒。田子方不为礼。子击因问曰:“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
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贫贱者,行不合,言不用,则去之楚﹑越,若脱缢然,柰何其同之哉!”子击不怿而去。西攻秦,至郑而还,筑雒阴﹑合阳。①
注①正义雒,漆沮水也,城在水南。合阳,合水之北。括地志云:“合阳故城在同州河西县南三里。雒阴在同州西也。”
二十二年,魏﹑赵﹑韩列为诸侯。
二十四年,秦伐我,至阳狐。①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阳狐郭在魏州元城县东北三十里也。”
二十五年,子击生子罃。①
注①索隐乙耕反。击,武侯也。罃,惠王也。
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①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
注①正义过,光卧反。文侯轼干木闾也。皇甫谧高士传云:“木,晋人也,守道不仕。魏文侯欲见,造其门,干木踰墙避之。文侯以客礼待之,出过其闾而轼。其仆曰:‘君何轼?’曰:‘段干木贤者也,不趣势利,怀君子之道,隐处穷巷,声驰千里,吾安得勿轼!干木先乎德,寡人先乎势;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势不若德贵,财不若义高。’又请为相,不肯。后卑己固请见,与语,文侯立倦不敢息。”淮南子云:“段干木,晋之大驵,而为文侯师。”吕氏春秋云:“魏文侯见段干木,立倦而不敢息。及见翟璜,踞于堂而与之言。翟璜不悦。
文侯曰:‘段干木,官之则不肯,禄之则不受。今汝欲官则相至,欲禄则上卿至,既受吾赏,又责吾礼,无乃难乎?’”任西门豹守邺,而河内①称治。
注①索隐按:大河在邺东,故名邺为河内。正义古帝王之都多在河东﹑河北,故呼河北为河内,河南为河外。
又云河从龙门南至华阴,东至韂州,折东北入海,曲绕冀州,故言河内云也。
魏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教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①二子何如?”李克对曰:“臣闻之,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李克曰:“君不察故也。
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寡人之相定矣。”李克趋而出,过翟璜之家。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李克曰:“魏成子为相矣。”翟璜忿然作色曰:“以耳目之所鷪记,臣何负于魏成子?西河之守,臣之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谋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以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臣何以负于魏成子!”
李克曰:“且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而置相‘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克对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是以知魏成子之为相也。且子安得与魏成子比乎?魏成子以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之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注①集解徐广曰:“文侯弟名成。”
二十六年,虢山崩,壅河。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陕。骃案:地理志曰弘农陕县故虢国。北虢在大阳,东虢在荥阳。正义括地志云:“虢山在陕州陕县西二里,临黄河。今临河有冈阜,似是颓山之余也。”
三十二年,伐郑。城酸枣。败秦于注。①三十五年,齐伐取我襄陵。②三十六年,秦侵我阴晋。③
注①集解司马彪曰:“河南梁县有注城也。”正义括地志云:“注城在汝州梁县西十五里。注,或作‘铸’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今在南平阳县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今之华阴。”索隐按:年表作“齐侵阴晋”。秦本纪云“惠王六年,魏纳阴晋,更名曰宁秦”。徐氏云“今之华阴也”。
三十八年,伐秦,败我武下,得其将识。①是岁,文侯卒,②子击立,是为武侯。
注①索隐识,将名也。武下,魏地。正义括地志云:“故武城一名武平城,在华州郑县东十三里。”
注②索隐三十八年卒。纪年云五十年卒。
魏武侯元年,赵敬侯初立,①公子朔为乱,不胜,奔魏,与魏袭邯郸,魏败而去。
注①索隐按:纪年魏武侯之元年当赵烈侯之十四年,不同也。又系本敬侯名章。
二年,城安邑、王垣。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垣县有王屋山也。”索隐按:纪年十四年城洛阳及安邑、王垣。徐广云“垣县有王屋山,故曰王垣”。正义括地志云:“故城汉垣县,本魏王垣也,在绛州垣县西北二十里也。”
七年,伐齐,至桑丘。①九年,翟败我于浍。②使吴起伐齐,至灵丘。③齐威王初立。④
注①正义年表云“齐伐燕,取桑丘”,故魏救燕伐齐,至桑丘也。括地志云:
“桑丘故城俗名敬城,在易州遂城县界也。”
注②索隐古外反。于浍,于浍水之侧。正义括地志云:“浍高山又云浍山,在绛州翼城县东北二十五里,浍水出此山也。”
注③正义灵丘,蔚州县也。时属齐,故三晋伐之也。
注④索隐按纪年,齐幽公之十八年而威王立。
十一年,与韩、赵三分晋地,灭其后。
十三年,秦献公县栎阳。十五年,败赵北蔺。①
注①正义在石州,赵之西北。属赵,故云赵北蔺也。
十六年,伐楚,取鲁阳。①武侯卒,②子罃立,是为惠王。
注①正义今汝州鲁山县也。
注②索隐按纪年,武侯二十六年卒。
惠王元年,初,武侯卒也,子罃与公中缓①争为太子。公孙颀②自宋入赵,自赵入韩,谓韩懿侯③曰:“魏罃与公中缓争为太子,④君亦闻之乎?今魏罃得王错,⑤挟上党,固半国也。因而除之,⑥破魏必矣,不可失也。”
懿侯说,乃与赵成侯⑦合军并兵以伐魏,战于浊泽,⑧魏氏大败,魏君围。
赵谓韩曰:“除魏君,立公中缓,割地而退,我且利。”韩曰:“不可。杀魏君,人必曰暴;割地而退,人必曰贪。不如两分之。魏分为两,不强于宋﹑韂,则我终无魏之患矣。”赵不听。韩不说,以其少卒夜去。惠王之所以身不死,国不分者,二家谋不和也。若从一家之谋,则魏必分矣。故曰“君终无适子,其国可破也”。⑨
注①正义中音仲。
注②索隐音祈。
注③索隐哀侯之子。
注④索隐按:纪年“武侯元年封公子缓。赵侯种﹑韩懿侯伐我,取蔡,而惠王伐赵,围浊阳。七年,公子缓如邯郸以作难”,是说此事矣。
注⑤集解徐广曰:“汲頉纪年惠王二年,魏大夫王错出奔韩也。”
注⑥集解徐广曰:“除,一作‘倍’。”正义按:除,除魏罃及王错也。
注⑦索隐系本云:“成侯名种。”
注⑧集解徐广曰:“长社有浊泽。”
注⑨索隐此盖古人之言及俗说,故云“故曰”。
二年,魏败韩于马陵,败赵于怀。三年,齐败我观。①五年,与韩会宅阳。②城武堵。为秦所败。③六年,伐取宋仪台。④九年,伐败韩于浍。与秦战少梁,虏我将公孙痤,⑤取庞。秦献公卒,子孝公立。
注①集解徐广曰:“齐世家云献观以和齐。年表曰伐魏取观。今之韂县也。”
索隐田完系家云:“败魏于浊津而围惠王,惠王请献观以和解。”正义观音馆。
魏州观城县,古之观国。国语注:“观国,夏启子太康第五弟之所封也,夏衰,灭之矣。”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宅阳故城一名北宅,在郑州荥阳县东南十七里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秦年表曰败韩、魏洛阴。”
注④集解徐广曰:“一作‘义台’。”索隐按:年表作“义台”,然义台见庄子,司马彪亦曰台名,郭象云义台,灵台。
注⑤集解徐广曰:“年表云虏我太子也。”
十年,伐取赵皮牢。彗星见。十二年,星昼坠,有声。
十四年,与赵会鄗。十五年,鲁、韂、宋、郑君来朝。①十六年,与秦孝公会*(社)**[杜]*平。
侵宋黄池,宋复取之。
注①索隐按:纪年鲁恭侯、宋桓侯、韂成侯﹑郑厘侯来朝,皆在十四年,是也。郑厘侯者,韩昭侯也。韩哀侯灭郑而徙都之,改号曰郑。
十七年,与秦战元里,秦取我少梁。围赵邯郸。十八年,拔邯郸。赵请救于齐,齐使田忌、孙膑救赵,败魏桂陵。
十九年,诸侯围我襄陵。筑长城,塞固阳。①
注①正义塞,先代反。括地志云:“棝阳县,汉旧县也,在银州银城县界。”
按:魏筑长城,自郑滨洛,北达银州,至胜州固阳县为塞也。固阳有连山,东至黄河,西南至夏、会等州。棝音固矣。
二十年,归赵邯郸,与盟漳水上。①二十一年,与秦会彤。赵成侯卒。②二十八年,齐威王卒。中山君相魏。③
注①正义邯郸,洺州县也。漳,水名。漳水源出洺州武安县三门山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年表云二十七年,丹封名会。丹,魏大臣也。”
注③索隐按:魏文侯灭中山,其弟守之,后寻复国,至是始令相魏。其中山后又为赵所灭。
三十年,魏伐赵,①赵告急齐。齐宣王用孙子计,救赵击魏。魏遂大兴师,使庞涓将,而令太子申为上将军。过外黄,外黄徐子②谓太子曰:“臣有百战百胜之术。”太子曰:
“可得闻乎?”客曰:“固愿效之。”曰:“太子自将攻齐,大胜并莒,③则富不过有魏,贵不益为王。若战不胜齐,则万世无魏矣。此臣之百战百胜之术也。”太子曰:“诺,请必从公之言而还矣。”客曰:“太子虽欲还,不得矣。
彼劝太子战攻,欲啜汁者觽。④太子虽欲还,恐不得矣。”太子因欲还,其御曰:“将出而还,与北同。”太子果与齐人战,败于马陵。⑤齐虏魏太子申,杀将军涓,军遂大破。
注①正义孙膑传云“魏与赵攻韩,韩告急齐”,此文误耳。魏伐赵,赵请救齐,齐使孙膑救赵,败魏桂陵,乃在十八年也。
注②集解刘向别录曰:“徐子,外黄人也。”外黄时属宋。正义括地志云:“故圉城有南北二城,在汴州雍丘县界,本属外黄,□太子申见徐子之地也。”
注③正义莒,密州县也,在齐东南。言从西破齐,并至莒地,则齐土尽矣。
注④正义啜,穿悦反。汁,之入反。冀功勋者觽也。
注⑤集解徐广曰:“在元城。”索隐徐广曰:“在元城。”按:纪年二十八年,与齐田□战于马陵;上二年,魏败韩马陵;十八年,赵又败魏桂陵。桂陵与马陵异处。正义虞喜志林云:“马陵在濮州鄄城县东北六十里,有陵,涧谷深峻,可以置伏。”按:庞涓败□此也。徐说马陵在魏州元城县东南一里,庞涓败非此地也。田完世家云“宣王二年,魏伐赵,赵与韩亲,共击魏,赵不利,战于南梁。韩氏请于齐,齐使田忌、田婴将,孙子为师,救韩、赵,以击魏,大破之马陵”。按:南梁在汝州。又此传云“太子为上将军,过外黄”。又孙膑传云“魏与赵攻韩,韩告急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已过而西矣”。按:孙子减醦退军,三日行至马陵,遂杀庞涓,虏魏太子申,大破魏军,当如虞喜之说,从汴州外黄退至濮州东北六十里是也。然赵、韩共击魏,战困于南梁,韩急,请救于齐,齐师走大梁,败魏马陵,岂合更渡河北,至魏州元城哉?徐说定非也。
三十一年,秦、赵、齐共伐我,①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卬而袭夺其军,破之。秦用商君,东地至河,而齐、赵数破我,安邑近秦,于是徙治大梁。②以公子赫为太子。
注①索隐按:纪年“二十九年五月,齐田□伐我东鄙。九月,秦韂鞅伐我西鄙。十月,邯郸伐我北鄙。王攻韂鞅,我师败绩”是也。然言二十九年,不同。
注②集解徐广曰:“今浚仪。”骃案:汲頉纪年曰“梁惠成王九年四月甲寅,徙都大梁”也。索隐纪年以为惠王九年,盖误也。正义陈留风俗传云“魏之都也,毕万十叶徙大梁”。按:今汴州浚仪也。
三十三年,秦孝公卒,商君亡秦归魏,魏怒,不入。三十五年,与齐宣王会平阿南。①
注①集解地理志沛郡有平阿县也。
惠王数被于军旅,卑礼厚币以招贤者。邹衍、淳于髡、孟轲皆至梁。梁惠王曰:
“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①辱幸至獘邑之廷,将何利吾国?”孟轲曰:“君不可以言利若是。夫君欲利则大夫欲利,大夫欲利则庶人欲利,上下争利,国则危矣。为人君,仁义而已矣,何以利为!”
注①集解刘熙曰:“叟,长老之称,依魭首之言。”
三十六年,复与齐王会甄。是岁,惠王卒,①子襄王立。②
注①索隐按纪年,惠成王三十六年改元称一年,未卒也。
注②索隐系本襄王名嗣。
襄王元年,与诸侯会徐州,①相王也。追尊父惠王为王。②
注①集解徐广曰:“今薛县。”
注②集解徐广曰:“二年,伐赵。”
五年,秦败我龙贾军四万五千于雕阴,①围我焦、曲沃。②予秦河西之地。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上郡。”正义括地志云:“雕阴故县在鄜州洛交县北三十里,雕阴故城是也。”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故焦城在陕县东北百步古虢城中东北隅,周同姓也。曲沃有城,在陕县西南三十二里。按:今有曲沃店也。”
注③正义自华州北至同州,并魏河北之地,尽入秦也。
六年,与秦会应。①秦取我汾阴、皮氏、焦。②魏伐楚,败之陉山。③七年,魏尽入上郡于秦。④秦降我蒲阳。⑤八年,秦归我焦、曲沃。
注①集解徐广曰:“颍川父城有应乡也。”正义应,乙陵反。括地志云:“故应城,故应乡也,在汝州鲁山县东三十里。”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汾阴故城在蒲州汾阴县北九里。皮氏故城在绛州龙门县西一百八十步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在密县。”正义括地志云:“陉山在郑州新郑县西南三十里。”
注④正义括地志云:“上郡故城在绥州上县东南五十里,秦魏之上郡地也。”
按:丹、鄜、延、绥等州,北至固阳,并上郡地。魏筑长城界秦,自华州郑县已北,滨洛至庆州洛源县白于山,□东北至胜州固阳县,东至河西上郡之地,尽入于秦。
注⑤正义在隰州,隰川县蒲邑故城是也。
十二年,楚败我襄陵。诸侯执政与秦相张仪会啮桑。①十三年,张仪相魏。
魏有女子化为丈夫。秦取我曲沃、平周。②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梁与彭城之闲。”
注②正义绛州桐乡县,晋曲沃邑。十三州志云:“古平周县在汾州介休县西五十里也。”
十六年,襄王卒,子哀王立。①张仪复归秦。
注①集解荀勖曰:“和峤云‘纪年起自黄帝,终于魏之今王’。今王者,魏惠成王子。案太史公书惠成王但言惠王,惠王子曰襄王,襄王子曰哀王。惠王三十六年卒,襄王立十六年卒,并惠、襄为五十二年。今案古文,惠成王立三十六年,改元称一年,改元后十七年卒。太史公书为误分惠、成之世,以为二王之年数也。世本惠王生襄王而无哀王,然则今王者魏襄王也。”索隐按:系本襄王生昭王,无哀王,盖脱一代耳。而纪年说惠成王三十六年,又称后元一十七年卒。今此分惠王之历以为二王之年,又有哀王,凡二十三年,纪事甚明,盖无足疑。而孔衍□魏语亦有哀王。盖纪年之作失哀王之代,故分襄王之年为惠王后元,□以襄王之年包哀王之代耳。
哀王元年,五国共攻秦,①不胜而去。
注①正义韩、魏、楚、赵、燕也。
二年,齐败我观津。①五年,秦使樗里子②伐取我曲沃,走犀首③岸门。
④六年,秦*(求)**[来]*立公子政⑤为太子。与秦会临晋。七年,攻齐。⑥与秦伐燕。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观津城在冀州枣阳县东南二十五里。”本赵邑,今属魏也。
注②索隐秦昭王弟疾居樗里,因号焉。
注③索隐犀首,官名,□公孙衍。
注④集解徐广曰:“颍阴有岸亭。”索隐徐广云“颍阴有岸门亭”,刘氏云“河东皮氏县有岸头亭”也。正义括地志云:“岸门在许州长社县西北十八里,今名西武亭。”
注⑤索隐魏公子也。
注⑥集解徐广曰:“年表云击齐,虏赘子于濮也。”
八年,伐韂,拔列城二。①韂君患之。如耳②见韂君曰:“请罢魏兵,免成陵君可乎?”韂君曰:“先生果能,孤请世世以韂事先生。”如耳见成陵君曰:
“昔者魏伐赵,断羊肠,拔阏与,②约斩赵,赵分而为二,所以不亡者,魏为从主也。今韂已迫亡,将西请事于秦。与其以秦醳韂,不如以魏醳韂,④韂之德魏必终无穷。”成陵君曰:“诺。”如耳见魏王曰:“臣有谒于韂。韂故周室之别也,其称小国,多宝器。今国迫于难而宝器不出者,其心以为攻韂醳韂不以王为主,故宝器虽出必不入于王也。臣窃料之,先言醳韂者必受韂者也。”如耳出,成陵君入,以其言见魏王。魏王听其说,罢其兵,免成陵君,终身不见。
注①索隐纪年云:“八年,翟章伐韂。”
注②正义魏大夫姓名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在上党。”正义阏,于连反。与音预。羊肠阪道在太行山上,南口怀州,北口潞州。阏与故城在潞州及仪州。若断羊肠,拔阏与,北连恒州,则赵国东西断而为二也。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