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孩子是她亲生的,可他却半点都不像她。为什么,为什么她的儿子不向着她,竟然事事学他父皇跟她作对?!
暴怒之下,裴后责令宫女立刻把小太子带下去。
她的话音刚落,小太子就嚎啕大哭起来,裴后厉声道:“不许哭!”小太子受到严厉斥责,不由浑身颤抖,五官抽搐。裴后难以接受地看着这个孩子,突然,太子起身向门口跑去。刚刚走到外面,闪电瞬间划破天空,一道惊雷从天而降,竟然劈裂了庭中一颗高大的参天树,火焰熊熊燃烧起来,一切映照在孩子漆黑的瞳孔里,小太子当场吓得面无人色,站在廊柱下面瑟瑟发抖。
裴后冲出来,一把搂住了面色惨白的小太子,孩子忘记了挣扎,她却突然失态地流出了眼泪。这一天,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太过严厉了。太子不过是个两岁的孩子,自己以前从不过问他的饮食起居,现在有时间管教,却总是对他疾言厉色,不是罚跪就是不让吃饭。
“胤儿,母后错了,母后再也不这么责骂你了!”裴后搂着自己的儿子,轻声地说着。
小太子两眼垂泪,嘴唇青白,浑身发抖,一直都在哆嗦。
裴怀贞没有想到,这一道惊雷使得太子生病了,而且一病就是很久。
裴怀贞走进东宫,整个大殿格外安静,御医敛气屏息地向她行礼。裴后道:“太子如何了?”
“回禀娘娘,太子本来是受了惊吓,寻常人开一两剂药定定心就好,可太子毕竟过于年幼,竟然引发了旧疾,娘娘,这疟疾可大可小,微臣怕……”
“都已经一个月了都还没有起色,你真是没用的废物!”皇后声音中难掩一种气急败坏的情绪,“不过是点疟疾,难道还会危及太子的性命?”
御医唯恐说错了话,低下头:“娘娘,不若找御医院会诊……”
“会诊?你已经是越西最擅长治小儿病的御医,难道还有人的医术可以超过你吗?”
御医当然知道这一点,而且他还知道太子的病情很严重,恐怕有生命危险,虽然他不敢说,但太子一直高烧不退,皇后不是蠢人,恐怕早就猜到了什么。
“太子只是受了点惊吓,你可懂我的意思?”
“娘娘……”
“小孩子都是这样的,听了个雷声也会怕得半死,十天半个月不好只是因为过于年幼的缘故。所以,太子身体没有大碍,只是需要静养,不允许外人轻易打扰。”皇后的声音十分低沉,隐隐流露出威慑。
御医想要说这件事情最好禀报给皇帝知道,可他看了一眼皇后的表情,终究什么都没有说。
“是。”
“太子需要找个静养的地方,御医有什么地方可以推荐?”裴后这样问道。
“距离京城数百里之外,有一座于江峰,山里有温泉,对于养病是最好的,而且环境清幽无人打扰……”御医领会了皇后的意图,昧着良心说道。
“今天我们说的话,还有太子的病……”
“微臣都已经忘了。”这位裴后,真是一个美得让人害怕的人。
“若是外人追问起来……”
“太子不过是受了惊吓,如果去了温泉疗养,不日便可痊愈。”
“御医果然是个聪明人。”裴后摆摆手,“记得一定要照顾好太子,宫中若有任何流言,我拿你是问。”
御医退下以后,裴后美丽的眼睛里,第一次出现了悲凉的神色。
她费尽心思生下的太子,如今居然患了重病。
为什么老天总是要剥夺属于她的一切?
宫中绿树成荫,蝉叫连连,裴后独自站在廊下,面上是一片清冷的死寂。她想了一会儿,才转身进入殿内。
八个月后,温泉山庄。
裴后快步在鹅卵石道上走着,一路急行到了房门口,大门被她猛然推开,冷风呼啸着灌了进去,屋子里的烛火在风中飘扌,床前的帷幔迎合着扑门而入的寒风,如同海浪上被风鼓起的帆,只见小太子直挺挺地躺在床上,脸上蒙着白纱。裴后掀开了白纱,只看到一张瘦弱、白皙的小脸,眼角还挂着泪珠,瞬间,她的眼泪含在眼底,堪堪落下来。
所有人都在瑟瑟发抖,他们不是悲伤,而是恐惧。
裴后心不自禁的抽紧,仿佛被一只手握住,身体也开始颤抖不已。良久,等她慢慢镇定下来,厉声命令:“这里的人,立刻处死!”
裴府的铁卫冲进来,将所有的宫女太监都拉出去,大家哭成一团,哀求声、怒骂声在喧嚣了一阵之后,终于恢复平静。当裴后的目光落在馨女官的身上,她连忙跪倒在地:“娘娘,奴婢对您是一片忠心.….…”
裴后淡淡地道:“所以我才留着你。”
太子去世的消息,封锁着不曾透露出去分毫,所有知道的人都永远闭上了嘴巴,就连御医也在一个月后醉酒摔下湖死了。
山庄里,裴后坐在一个摇篮面前,似笑非笑地看着婴儿的脸:“这个孩子真是漂亮得紧,我瞧着倒是比栖霞和元锦丰生下的小皇子还要可爱多了。”
馨女官一声不吭,有些恐惧地看着裴后的表情。她总觉得娘娘有些不正常,从太子死了以后.…‘…
裴渊离开八个月后,栖霞公主早产生下了一个婴儿。这个孩子天生便十分美丽可爱,像是老天的宠儿。的确,继承了绝世美貌的元氏家族和强大繁盛的裴氏集团的基因,这样的孩子将来一定无法限量。
可是,裴后不但隐瞒了孩子的存在,还去信对裴渊说栖霞公主死了。栖霞是死了,孩子出生以后,她再也无法忍受这种折磨,用长长的帘幔吊死了自己,美丽的公主临死前的惨状,任何人都不愿意再看一眼。
裴后尖锐的指甲在婴儿稚嫩的脸上划过,唇边慢慢露出了一丝骇人的微笑。
馨女官的心一下子勒紧了。
就在这时候,一个护卫进来,跪地禀报:“娘娘,陛下派出的三批人果然都是假的,真正的皇子交给齐正送出了国境,现在齐正等着觐见娘娘,关于那个皇子.….…”
“把小皇子和当年桃叶生下的孩子都带过来。”裴后冷冷地说道。
馨女官吃惊地看着裴后,她不知道娘娘到底要干什么!
桃叶的儿子生得十分俊俏可爱,今年刚刚三岁,从他母亲代替栖霞死在花池子里以后,他便一直由裴后派人小心照顾看管着,此刻被人牵着,一脸好奇地看着裴后。而栖霞和元锦丰的孩子只有一岁多,乖巧地躲在齐正的怀中熟睡着。
裴后看了一眼三岁的孩子和摇篮里的婴儿,笑着对齐正道:“这两个孩子都带去大历。”
“娘娘,陛下他.…‘…”
裴后的目光落在了他怀中一岁多的孩子身上,主动伸出手道:“给我。
齐正微垂着眼眸,他一家老小性命全都在皇帝手中,所以皇帝以为他是忠诚的。但从一开始,他就是个奸细。即便做个不忠的人,他也必须舍弃皇帝的这份信任,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将小皇子递给了皇后。
“如何让他相信,就看你的本事了。”裴后轻描淡写地道。
齐正脸色一僵,终究木着脸带了两个孩子退下去。
裴后盯着他的背影,吩咐身边的护卫道:“按照原定计划去做。”
“是。”
“这个孩子生得天庭饱满,一看便知很有福气。”裴后细细地端详了怀中的孩子一会儿,孩子突然醒了,睁大一双纯净的眼看着裴后,她微笑起来,“将来长大,一定是个好皇帝。”
孩子年幼,到底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反而向裴后伸出了手,绕着她的颈项,贴着她的面颊,很有些亲近。
馨女官十分犹豫:“娘娘,这个孩子”
裴后轻笑着亲了孩子的额头一下,抚摸着他柔嫩的面颊:“以后要叫他太子。”
“可是陛下一定会发现的”
“不,他不会的。”裴后唇际笑意不改,眼睛露出惯常的阴冷犀利。
三个月后,裴后先行回京,将年幼孱弱的太子留下继续养病,直到一年半后太子回京,比从前更加漂亮可爱,裴后对他的教导也变得更加严厉和专心。馨女官看在眼中,越发胆战心惊。她不知道是自己发疯了,还是裴后发疯了,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用情敌的孩子来代替死去的太子,这真是太可怕了。但是她最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太子和小皇子只有一岁之差,真正的太子身子又十分不好,素来比寻常孩子孱弱一些,再者孩子一月一长,根本瞧不出原本模样,元锦丰毕竟不如亲生母亲细心,又从不爱看见太子,竟然没有察觉。
皇后坐在铜镜前梳妆,年幼的太子蹬蹬地跑了进来,手上是一枝盛开的梨花:“母后,给你的!”
他漆黑的眼睛目不转睛,带着仰慕看向裴怀贞。
又是梨花,茫然了许久,裴后才弯起嘴角,露出一个奇怪的笑容:“谢谢你。”
她的表情,在这个瞬间仿佛平静的湖面被恶狠狠地投入一颗石子,狰狞扭曲只有短短一瞬,迅速恢复了平静。
从前的太子,看见她只有无限恐惧。
而现在的太子,却总是盯着她叫母后。
太子的眼睛,纯净的仿佛洁白的雪,不带一丝污垢,她几乎想要避开这样的眼神。
然而,避无可避,那洁白到底深深触痛了她的心。
她突然伸出修长白皙的手,轻轻掐住了太子的脖颈:“乖孩子,跟母后一起死,好不好?”
手指逐渐收拢、用力,慢慢勒紧,太子惊恐地看着她,眼神里充满了困惑,他的年纪太小,甚至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裴怀贞的眼底冷芒闪过,变得僵冷。
急匆匆的脚步声响起:“太子殿下,不要打扰娘娘!”馨女官从殿外跑了进来,裴后及时惊醒过来,松开了太子,顺势搂过他,若无其事。
馨女官吃惊地看着眼前这一幕,看得久了连皇后的身形都变得虚幻不可捉摸。
只听见皇后含笑,难得温柔的模样:“母后很喜欢这梨花,果真是个乖孩子。”
------题外话------
看不明白的话,自己梳理……嗯,元烈身世就这样,我可以欢快地去写未央啦……
番外 前世今生(李长乐前世)
屋子里燃着兰花檀香,雅致而温馨,元烈正在看手中的密报,不时抬起眼睛看一眼侧卧在美人榻上静静看书的李未央。
她眼睛微垂,面目沉静,唇畔带笑,一如月夜下优雅的莲花,带着一种孤傲与清冷,手中捧着一卷书正看得入神。
他微微一笑。
她外表看起来温和,却是越西人人皆知的悍妇。
霸道,凌厉,嚣张。
似温顺的水,看起来十分平静,掀起波浪的时候便能吞噬一切。
人人都说,元烈最怕的就是这位王妃。
因为他大权在握,地位显赫,人人都敬畏他,唯有李未央的话不得不听。那一回他生病,高烧得爬不起来,却还记着要巡视军中。大夫苦苦劝说,他却执意前往,李未央一本书就把他拍在了床上。那时候所有人都呆住了,跟随他已久的副将以为他要发怒,谁知他却腆着脸蒙上头卷成一团,装作丢人的不是他。
如果他敢和未央唱反调,她是极有可能把他扒光吊起来打的。
后来,有官员不提前通知便送来二十名美人,个个身材窈窕,面容美丽,天仙一般送进了王府。这人还愚不可及,在朝上就跑来向他献媚,他一听之下果然变色,怕未央误会匆匆赶回家,这才发现二十名美人都已经被王妃打发了,一个个娇滴滴、妩媚可人的姑娘竟然被发配去了王妃刚买下的田庄开荒。
于是,未央一夜成名。所有人都大惊失色,原先他们只以为元烈是个狠角色,没想到他的这位王妃比他还要厉害,吃醋能吃到这种毫不掩饰的地步,真乃奇人。
可想而知,元烈几乎成了整个越西的笑柄。
有许多人说,一切都是因为这位王妃出身功臣郭氏,乃至于王爷不得不这样容忍她。
还有一些人说,王妃年少之时便与王爷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所以王爷才会这样害怕她。
元烈:“.….…”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这世上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喜欢柔情似水的佳人,他们这等庸碌之辈只能凡俗女子来配,谁能明白未央的好?他们都不懂,所以没有资格品评。
当郭夫人委婉地提醒未央要注意外面风言风语的时候,元烈瞥了一眼:“娘,他们那是妒忌。”
郭夫人:“‘…‘…”
既然当事人都不介意,别人的意见根本不重要。
元烈本是轻轻一笑,等想到自己还有成堆的公文要处理,他的俊俏面孔顿时变得愁眉苦脸,赶紧捏着一张宣纸一目十行地看起来。
环境太过静谧,气氛太过温暖,李未央不知不觉地倚在软榻上睡着了。
朦胧之中,她隐隐看见一座宫殿。蓬勃的光烟中,一排排庄严大气的朱墙,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飞檐上的蟠龙似欲飞出,更衬得天空碧蓝如洗。丈余宽的青砖路上,每隔十余步便有宫女低头屏息地走过,偏偏连裙裾的浮动都悄然无声。
这熟悉的场景,让李未央心头猛地一个寒颤。
她站在那扇窗户前,看着里面的美人正在梳妆。金色的阳光笼罩在她的身上,熟悉的龙诞香在殿内飘扬,铜镜里的美人俊眼修眉,顾盼神飞,微微一笑,犹如春晓之花绽放,如中秋之月露颜,四周仿佛有雅乐轻奏,仙雀环飞,浑浑然间,三魂七魄似已被夺去了一半。
这张脸,李未央不会忘记。
那是她的姐姐李长乐,李府嫡女,美若天仙。只是她的眼角眉梢早已不是年轻时候的模样,尽管精心修饰,依旧遍布密集的细纹,那总是微微上翘的嘴角,此刻已经略有下垂。
这是衰老的征兆,即便她是冠绝天下的美人,也是难以幸免。
李长乐不满地着看向镜中的自己,吩咐宫女替她扯掉了鬓角露出的一根白发,这才举起一支凤钗在头上比划。
此时,宫女们鱼贯而入,手中的托盘上摆放着无数金光璀璨的钗环,一迭一迭捧出来给她看,几乎耗了半个时辰,她才对装扮勉强感到满意,起身开始穿上外袍,衣裳长长的袖口用玄线绣出翟纹,裙摆还绣着活灵活现的凤凰,在阳光下犹如一团金色的火焰,带着一种眩目的美丽。
轰地一声,李未央脑海里仿佛有什么炸了开来。
时至如今,她真的见到了李长乐。却不是今生,而是前世,她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想起以前的事情了.….…这是来自于过去的记忆,还是今生的执念依旧不休。
恰在此时,宫女前来禀报:“娘娘,康华夫人和绯月小姐到。”
李长乐的面容一变,声音骤然变冷:“让她们进来!”
等两人进入殿内,李未央清楚地看见了那一对母女的面容。中年妇人是她的五妹李常喜,虽然面容变得衰老许多,鬓发之间也有了白发,却是一身华服,趾高气扬,眉宇之间那股娇蛮的气息丝毫未改。而年轻的则是一个身若纤柳,面容娇媚的少女,走进殿内仿佛带进一阵清新的空气。
“你们还有脸来见我?!”李长乐面容冰冷,难得疾言厉色。
李常喜连忙拉下自己的女儿:“娘娘,我这就带着女儿来向您赔罪,求您慈悲,绕过她这一回吧!”
李长乐像是一下子被戳到痛处,豁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怒骂道:“你送了这宝贝女儿进宫来,美其名曰是陪伴我,实际上早已经算计好了想要得到陛下的宠爱!不过在宴会的时候见了一次,你们就惦记上陛下了,是不是
“娘娘,我.….…万万没有这样的想法,是陛下他.….…”少女双颊泛红,一时间窘迫异常。
李长乐眼中火星乱溅,那种骨子里养尊处优的温柔和气早已荡然无存,冷笑着森然道:“不要脸的小贱人,他可是你的姨父,连这等违逆人伦的事情都做得出,外头更闹得沸沸扬扬,简直是把我的脸面都丢尽了!”
李常喜眼珠不安地转动起来,连忙道:“娘娘,话可不能这么说,陛下要宠爱谁,您是阻挡不了的!”
“我给了你封号,又帮你照顾女儿,你们就是这样回报我的?若是没有我,你们不过是街市上的老鼠,怎么会有这样的荣华富贵!真是狼心狗肺!说什么陛下宠爱她,她算什么东西,若非有意谄媚逢迎,陛下怎么会多看她一眼?!”李长乐越想越气,太阳穴的青筋隐隐跳动,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显然已经气到了极点,“贱人,你们这两个贱人!”
她那绝色的容貌,因为过度的愤怒开始扭曲,变得越发苍老,更加映照出对面少女的青春美好、芳华正茂。
“娘娘,您当然对我们母女恩重如山。”少女哭泣起来,可怜兮兮,“可是父亲死得早,我们母女无依无靠,陛下若是执意要宠幸,我一个女子又怎样抗拒?求娘娘给我一条活路,切莫让我腹中骨肉无依无靠.….…将来,我定然结草衔环报答娘娘.….…”她最后一句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很明显了,她已经怀上皇帝的孩子,必须让她进宫。
“恬不知耻!”李长乐几乎恨不能扑上去扯烂对方的假面具。
李常喜难掩心头得意:“娘娘,您已经独宠这么多年,也该知足了!陛下正值盛年,哪里有不爱年轻女子的道理,我们绯月生得如此美貌,陛下肯垂青也是人之常情,您不若想开些,若是别人进了宫,保不定明里暗里跟您作对,可咱们绯月却不同。你是她的亲姨母,哪怕她得了宠,也不会忘记您的恩典.….…”
李长乐被这几句话说得暴怒不已,李常喜根本是讽刺自己已经年老色衰,越来越留不住拓跋真的心,不如早点想开点,别再霸着皇后之位。好,这一对忘恩负义的母女,看她养得这两匹白眼狼!更可气的是绯月还摆出一副毫无愧疚的清纯样子,就像自己完全是无辜的一样,李长乐忍了又忍,竭尽全力控制自己不要当场失态。
勾引皇帝,等于对李长乐这个姨母的背叛,绯月已经这么大了,当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可现在却还在她面前装作一切都不是她的错,这个丫头显然卑劣到了极点,至于李常喜,别有居心教唆女儿靠近拓跋真,根本是无耻至极!
“你说人之常情?”李长乐的牙齿不停地磨着,咬牙切齿。
她的口气带着恶念、怨毒,绯月有些慌张,看了李常喜一眼,李常喜却仍旧十分坦然:“娘娘,您就别这样生气了,我可没有说错半个字,喜新厌旧,这的确是人之常情。”
旧人?她李长乐受尽宠爱,竟然有一天也成为了旧人?!一股熊熊烈焰冲进了李长乐的头脑:“大言不惭!我辅佐了皇帝这么多年,不知花费了多少心思,而你的女儿只凭着一张娇滴滴的面孔就要把陛下从我身边抢走,还敢在我面前说这些话,混账东西!”
李常喜也怒起来:“大姐,你怎么有脸说这话!当年你可是从三姐手里抢走的陛下,她的冤魂可还在这宫里头飘着,你就别五十步笑一百步了,绯月不过是在效仿你啊!”
提到李未央,李长乐像是被人猛地扇了一巴掌,整张脸通红,心头怒火高涨,她张嘴要反驳,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没错,这丈夫是她从自己妹妹的手里抢来的,这皇后的位置也一样,她甚至还逼死了李未央,让她惨死宫中,人人都说冷宫里到现在还有她的孤魂.….…
可这件事从来没有人敢在她面前提出,今天被一下子揭破,逼得她彻底陷入疯狂。“来人,马上来人,把这对母女给我拖出去杖毙!”她大声尖叫着,面孔僵冷如死,整个人暴跳如雷。
然而,关键时刻一个身着龙袍的男人快步迈进了大殿,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近似于零,此刻他依旧俊美如昔,神色冷峻:“朕在这里,看谁敢动绯月一根毫毛!”
番外 罪有应得
拓跋真身上明亮的龙袍在殿内闪着异样的光彩,观之十分刺目。他的双目闪亮,眉头扬起,面孔一如往常的英俊挺拔,然而却是阴云密布。李长乐从未见过他流露出这般冷酷的神情,一时有些呆了。她的心头瞬间掀起了惊涛骇浪,强迫自己镇定下来,照着往常一般盈盈拜倒:“陛下。”
拓跋真没有看她一眼,反而将旁边的绯月先扶了起来,声音也很温和:
“起来吧。”
绯月年纪只有十五,青春美貌,眼神清亮,皮肤白皙,身段窈窕,站在她的身边便能感受到那一股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拓跋真看着她,不自觉地神色放缓:“既然有了身子,就要多加调理,没事跑到这里来干什么?”
绯月虽然年轻却是个聪明伶俐的姑娘,她连忙端起笑脸:“回禀陛下,我是来陪伴姨母说话的。”
只是说话?他刚进门的时候可听见李长乐尖锐的叫声。
那声音如同母鹿被屠宰时候发出的嘶鸣,衰老、绝望、可怕,简直让人怀疑是否真的从这位端庄美貌的皇后喉咙里发出来的。李长乐素来高贵矜持,哪怕是责备人也是轻言细语,何曾有过这种疾言厉色的时候。但这一切都是拓跋真亲耳听闻,绝不能否认的。
看了绯月一眼,拓跋真没有当众深究,只是淡淡道:“下去吧。”
绯月和李常喜对视一眼,恭敬地退了下去。
李长乐看向皇帝,心头一软,他毕竟是顾念夫妻之情的,连忙笑道:“陛下,这件事……”
“下月初八是个好日子,绯月会正式入宫,成为朕的妃子。”拓跋真淡淡地道。
瞬间,李长乐的笑脸如同被冻僵了一般,变得无比冰冷。她猛然盯着拓跋真,面上露出难以抑制的愤怒:“陛下,绯月是我的侄女啊,您怎么能这样做?”
“只要朕喜欢,天下没有不可以的事。”拓跋真毫不愧疚地道,径直在一旁坐下。
“不,我不同意,我绝对不会同意!陛下喜欢别人,我都可以容纳,但她绝对不可以!”李长乐脱口而出。
拓跋真的脸上流露出一丝风雨欲来的冷酷:“皇后,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朕的决定,何时轮到你来质疑?”
李长乐感到一股愤恨涌到喉底,她竭尽全力把它咽了下去,死死盯着他:“陛下,你娶我的时候答应过什么,你说这一生只爱长乐一人,你说长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女人,绝对不会辜负我,这些话言犹在耳,您就全都忘记了吗?绯月有什么,她不过是年纪轻一些,她有什么!”
拓拔真看了她一眼,流露出似笑非笑的神情:“这些年朕对你还不够宠爱吗?朕封你做了皇后,让你的家族无限荣耀,给了你的儿子太子之位,朕对你的承诺都已经做到了!”
“可你现在要把这一切都收走了,我知道,我什么都知道,你喜欢绯月,就是因为她有三分长得像那个贱人,当年的那一切,你后悔了是不是!”李长乐的声音如同尖锐的的刀子,带着一种两败俱伤的架势。
拓跋真的脸色一瞬间大变,他豁然站了起来,厉声道:“你说什么?”
“说什么?陛下心里最明白自己在想什么,若是你不怕,为什么要把冷宫封掉,为什么把她所有的东西都收起来,天不怕地不怕的陛下为什么要请人为她做法事,你甚至还亲手替她写了一篇祭文!你敢说自己不是后悔了吗?”
拓跋真这一辈子杀人无数,一路踩着鲜血往上爬,他什么都不怕,什么都坏事都做过,因为那些人都是与他为敌,杀了也不可惜。但只有一个人,曾经在他最危难的时候帮助他,在他一无所有的时候扶持他,在他危在旦夕的时候以命相救,那个人是他的结发妻子。对所有人他都可以说一句成王败寇,但对李未央不可以。
可是,爱美是男人的天性,李长乐是大历第一美人,他不知花了多少年才得到了一切,为什么不能享受最好的一切。李未央应该理解的,刚开始他没有想要剥夺她的一切,是她自己把所有都给搞砸了!只要她老老实实,他会留着她,给她一席之地,谁想到她那么决绝,那么仇恨,宁死也不肯向他低头。她日日夜夜在冷宫的诅咒让他难以安心,所以才会一杯毒酒赐死了她!
她说他根本不懂得爱情,他就要让她知道,他很爱李长乐。
她说他得不到幸福,他就要让她看着,帝后多么琴瑟和谐。
哪怕他早已经对李长乐那一张美妙的面孔生厌,哪怕他早已经看穿了李长乐那美人皮下的本质,这一生他也要让李未央在地底下看到,他的决定没有错。
拓跋真是天下之主,怎么会错?
错的人是不知进退、不知忍让的李未央,是他这个狂妄自大的结发妻子!
然而,他自以为问心无愧,却每每在午夜梦回的时候看见她那张鲜血遍布的面孔,每每听见冷宫里凄厉的惨叫,所以这么多年来他不允许任何人提起李未央。因为他恐惧,从内心深处难以压制那种恐惧。这种恐惧让他始终没办法快乐享受一切,让他无时无刻无都在忐忑不安。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已经过了这么多年,他逐渐想不起未央死去的狰狞,反而越来越多的回忆起最开始的婚姻生活。平心而论,她是个合格的妻子,以他的一切为考虑,聪明、美丽、得体,不管他要做什么她总是会第一个想到。美好的记忆可以让他逐渐忘记恐惧,当他看到绯月的面孔,他依稀看到李未央年轻的模样。
同样尖尖的下巴,白皙的皮肤,一双清亮的眼睛,只是没有骨子里那份决绝和倔强。
他本应该感到恐惧,可他却得到了另外一种快感。因为绯月十分顺从,一个顺从的李未央,这是他难以想象的,这完全是另外一种风情和体验。他也没有想过让李长乐不快,女人就应该听话一点,明白自己的地位,不要作出非分之想,更别妄想主宰他的决定。
所以当李长乐一下子戳穿他的心思,拓跋真无比的暴怒,他像一头恶狼一般狠狠瞪着李长乐,恨不能扑上去将她撕碎:“住口,你住口!”
李长乐看着对方流露出从未有过的可怕神情,一时之间吓呆了。刚才支撑着她的嫉妒和愤怒变得无影无踪,身子都软了下去,气势也变得弱了:“陛下.….…我.….…”
拓跋真一把揪住她的长发,毫不留情地将她拖到铜镜面前:“你好好看看自己,有什么能和绯月相比,你比她老,比她丑,你的皮肤摸上去就像是快要腐烂的臭肉,弥漫着衰老的气息,朕早已经不愿意碰你了,识相一点就好好呆着,做好你的皇后,否则的话,朕不介意换一个,到时候你怎样,太子又会怎样,好好想想!”
他的牙齿用力地挫着,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几句话。
这个男人所说的话完完全全是一种恐吓,李长乐没有想到对方竟然会说出这样无情无义的话,她眼里几乎要喷出火焰,双臂也用力地想要挣脱:“陛下,我告诉你,绯月别想要取代我,任何人都别想取代我!”
拓跋真眼中已经冒出钢针般的光芒:“那就走着瞧吧!”他丢下她,脸上的神情冰寒彻骨,让人看了心头发凉,随后拔脚就走,头也不回。
李长乐趴在铜镜面前,她被那些话深深刺伤了,她盯着铜镜里的自己,脸上的肌肉剧烈的扭动,眼睛里渐渐出现迷乱的神采,嘴巴里呼哧呼哧地喘着气,额头上青筋全部爆出。她一把拉过一个宫女,厉声质问:“我老了吗,我哪里老了?为什么,为什么我老了?你说,你说?!”
宫女战战兢兢,整个人都在发抖。
李长乐一把丢下她,神经质地看着铜镜里的自己,喃喃自语:“不,我没有老,我没有老,我是大历第一美人,我才是真正的第一美人,李未央算什么东西,绯月又是什么,她们有什么可以与我相比?凭什么,凭什么绯月要抢走我的一切!不,我绝对不能让她成功,一切都是我的,是属于我的!
她面上的神情慢慢恢复了平静,只是这种平静之中带了一丝狰狞。
李未央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看见这一幕,但她却瞧见李长乐重振旗鼓、打起精神,又恢复了往常那个笑容满面、端庄贤惠的皇后。很快,李长乐表示自己已经想通,亲自邀请李常喜和绯月二人入宫,盛情款待之后邀请她们在宫中住下。当天夜里,几名宫女趁着绯月熟睡,悄悄蒙住她的嘴巴,一人按着胸口,一人按着上半身,一双手和两只脚分别也被人按住,在她脖子拴上绳套后,众人便用力去拉绳套,活生生将绯月勒死。然后她们又特意将绯月拖出去丢在一个宫廷护卫的床上,当第二天早上被发现的时候,李长乐疾言厉色地对这护卫进行了拷打,最终得出的结论是,绯月在入宫期间早已跟这个护卫暗通款曲、珠胎暗结,但为了攀附皇帝,她意图跟此人断的干净,结果引起反效果被杀人灭口。护卫对此供认不讳,又有数名护卫表示的确看到绯月悄悄出入,一时之间宫中谣言四起。李常喜大哭大闹,声称一切都是皇后娘娘构陷,非要皇帝给个公道不可,然而她却在烈日炎炎的大街上被发疯的马车撞死,一切归于平静。
不过,这样的平静并未持续多久,一天深夜,皇后宫中大火,火势很快蔓延开来,皇后因此被烧成重伤,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皇帝十分悲痛,亲自下旨让皇后迁入别宫休养。
李长乐躺在床上,花容月貌被烧得卷了皮,整张脸上到处都是累累伤痕,呼吸很重很重,她睁开眼睛,身边却空无一人,一时觉得口渴的厉害,勉强伸出手要去够旁边茶几上的水杯,无论如何却也够不着,不由又急又气,拼命伸长了脖子想要叫人来。
就在这时候,一只修长的手捧着茶杯送到她的面前。她赶紧埋头去喝水,那杯茶却一下子翻倒,杯子里一滴也不剩,被人这样戏弄她不由勃然大怒,猛然抬起头,见到的是拓跋真那张俊朗的面孔。若是往常她或许会无限欣喜,可此刻她却恐惧地马上向后退去。
“你……是你……”她张大了嘴,竭力吐出这三个字。
“怎么,皇后不认识朕了吗?”他微笑起来。
李长乐越发惊恐地盯着他,眼底充满怨毒神情。
“果然不算太笨,猜的不错,是朕放的火,又是朕命人不去救你。”拓跋真优雅地微笑着回答她。
李长乐一口气上不来,几乎一下子噎住,眼睛里瞬间升起腾腾的恨意,指着他,气急败坏:“畜生!狼心狗肺!”
拓跋真叹息着:“这都要怪皇后你自己不听朕的话,朕早就说过,不喜欢不听话的人。”
番外 花好月圆
李长乐恨意拳拳,如果此刻她手中有一把利剑,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刺穿拓跋真的心脏。
不错,她是背叛了自己的妹妹,抢走了她的丈夫,夺走了后位,堂而皇之地将一切占为己有。但那又怎么样?她是大历第一美人,所有的东西都应该是属于她的,拓跋真原本要迎娶的人就是她,李未央不过是一个替代品而已。等道路畅通无阻的时候,她理所当然要给自己让路。只不过李长乐没有想到,在二十多年以后,自己的侄女竟然以同样的手段试图从她手中夺取权力,这是她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的,所以绯月必须死。
本以为那个图谋不轨的小贱人死去之后,拓跋真就会回到她的身边,可万万没想到一场大火把一切都给毁掉了。李长乐不甘心,非常不甘心,无论如何也不肯接受自己的命运就这样为别人所操纵了,所以她拼命地伸出手去,试图抓住拓跋真的袍子一角:“你……不会成功的……哈……”她的喉咙里,发出古怪的响动,似乎在嘲笑,又似乎在警告。
拓跋真当然知道李长乐在说什么,他太了解自己的这位皇后。年轻的时候,她可以依靠绝美的容貌和出众的才情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等年纪大了以后,她学会依靠家族的支持来巩固自己的后位。李丞相早已致仕,蒋国公也已经去世,但蒋家却屹立不倒,甚至成为大历的第一家族,手中牢牢掌控着军队。这是因为蒋家有出色的子弟,出色到他们可以支撑住这个日渐庞大的家族不受到任何权力争夺的影响。但日子久了,再庞大的树木也会有蛀虫,没有谁能长盛不衰……
拓跋真微笑道:“放心吧,待会儿太子会来看望你的,希望你们母子相处愉快。”
李长乐死死瞪着他,眼中充满仇恨。她根本不相信拓跋真会让太子来看望她,因为他会恐惧太子站在自己这一边,共同控诉他这个无情无义的人。可拓跋真并未失言,很快她就见到了太子——自己的亲生儿子。
欣喜若狂的李长乐紧紧握住拓跋夙的手,涕泪横流:“你父皇……是他……是他放的火!”
年轻的太子面上涌现出一阵不安,却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惊讶和愤慨,可惜李长乐过于兴奋,以至于她压根没有注意到对方这种奇特的情绪。
“你立刻写信……给蒋海他们,让他们起兵……起兵救我!”李长乐拼命地说完,用力地咽下喉咙里的一口血沫,无论如何都掩饰不住眸子里的恨毒之色。她要报复,她要让拓跋真知道失去一切的滋味!
太子的手在颤抖,脸色也异常苍白,在他的成长经历中,拓跋真这个父皇过于强势,而且疑心很重,从来不曾给予他足够的信任和帮助。当然,拓跋真对所有人都是如此,并不仅仅对他一人而已。尤其是近几年来,拓跋真更是变得疑神疑鬼、动辄得咎,以至于太子在朝中不敢轻易地说话。此刻见到自己的亲生母亲变成这副模样,拓跋夙涌起的第一个感觉似乎不是愤怒,而是恐惧。他紧张地看了一眼窗外和门口,似乎在担心那里突然涌出可怕的禁卫,又担心是否隔墙有耳。在这个宫中,他的太子之位越来越不稳当,他不能这样冒险。
尤其,这一次的探访,是皇帝亲口命令他这样做的。尽管他从心底里同情自己的母亲,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去帮助她。所以,他只是嗫嚅着:“母后,您好好养伤,其他的都不要想了,尤其不要再说那些谋逆的话,若是被人听见,连我都会被拖累……”
李长乐震惊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她没想到在看到自己落入这种惨状之后,他竟然还能说出这种话,难道他看不到皇帝是如何迫害她的么?拓跋真就是要让她活着饱受折磨,所以既不让人照料她,也不肯给她召御医,任由她被烧伤的地方一点点溃烂、流脓,这是一种残酷的折磨,而她最宝贝的儿子现在却劝说她好好养伤?荒谬!
“在这种地方怎么养伤,你一定要去找蒋海,传我的懿旨!”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恐惧到了极点的太子打断了。太子猛然甩开了她的手,脸上表情简直有点气急败坏的:“母后,你就不要再做白日梦了,你以为父皇是什么人,他会任由我们和外界通信吗?我实话告诉你,父皇已经对外宣称你伤得很重,现在蒋家每个人都知道了这件事,但他们没有丝毫动静,这表示他们已经默许了一切的发生,难道你还不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