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雍正皇帝-二月河

_21 二月河(当代)
  李世民对房玄龄说‘恒欲公等尽情极谏’,你们今儿是直谏,还算不得‘极’谏,朕已受益不浅。粮食的事就这样办。用六百里加紧廷寄发到甘肃,由骆文寿亲自经理,两个月内务必把军粮送到布善大营。发文田文镜,调拨他今秋的粮食十万石到榆林,叫他心里先有个数!昨日礼部有个折子,直隶今年乡试主考还没点。
  张廷玉发个廷寄,叫李绂赶紧赴任,湖广那边几个积案不要他管,交给李卫去办。宝亲王和李卫在一处,有什么办不下来的?“他顿了一下,舒适地打个欠身,道:”老八,好好做!就像今天这样作,成全了朕也就成全了你。
  往后遇有朕思虑不周的政务,廷玉你们不要心存顾忌,只管痛谏,朕再不会以这个恼人罪人的。“
  他目中闪烁着喜悦的
  光彩,带着期望盯着允禩.允禩却仍是一副恂恂儒雅之风,起身向雍正一揖,说道:“臣弟自当努力巴结。”
  “好、好!”雍正脸上带着笑,目光却已转暗,“你这样很好。
  昨晚接允褆的请安折子,他奉诏要回京作事了。都是自己亲兄弟,朕不在乎他请安这个礼数,只要让朕一个‘是’字就够了。老十四是个暴性儿,你们又相处得来,平素一处多劝劝他些。就这样,道乏罢。你身子骨儿也不甚结实,需用什么告诉朕一声。“雍正一边说,允禩连连辞谢,一躬身便退了出去。望着他的背影,雍正长叹一声,说道:”这未尝不是好样的人才呢?可惜不能为我所用。“
  张廷玉默然一躬身,说道:“但愿八爷实心为政,社稷之福,也是天家之福。
  “
  “他不弄什么‘八王议政’,朕自然不难为他。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瞧着他吧。”雍正脸上已经冷峻得像挂了一层霜,“十三弟病得很重,朕也身体难支。衡臣,你偌大岁数,里外忙你一个,朕好疼你!”张廷玉心里一阵酸热,正要说些谢恩的话,雍正又道:“李卫和允祥都推荐那个异人贾士芳。这事你写信给李卫,叫他着意访求,也不发展局限贾某一个,不要怕推荐错了,朕自有试用之道。
  “张廷玉儒学大宗,对这些绰神弄鬼的事满不以为然,怔怔听了,却道:”请皇上恕臣,臣不赞同,也不敢奉诏。“
  雍正不禁一笑,半晌才道:“不奉诏就算了。”
 
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书由“云中孤雁”免费制作
第112章
 
第九回 李巨来沽清判遗案 宝亲王奉诏下江南
 
  李绂接到升任直隶总督的明发诏谕已经半年,但湖广巡抚的印信他还不肯交卸。他心里也急着进京赴任,但手头压着一件大案:汉阳业户程森为夺佃户刘二旦之妻刘王氏,夺佃烧房逼死刘家一门三口。这个案子已经拖了三年,本来汉阳县、府都已审明结案了的,程家不知做了什么手脚,案子详到省里,臬司衙门驳了下去,说“夺佃非罪,房产为程家之产;烧房不仁,律无抵罪之拟。刘老实祖孙三人怀砒霜到程家当众饮药,意图讹诈,亦不为无非。”判程森枷号三个月
  了事。刘王氏不服,在巡抚衙门击鼓告状。李绂接了状子便叫过按察使黄伦询问,黄伦倒也爽快,说程森固然为富不仁,刘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程森说是因地租看涨,夺佃是为了加租。
  刘王氏说她去找程森理论,程森大无白日意图强奸。
  地租涨价有据可查,“强奸”却没凭据。听黄伦这么讲,又是一番道理。李绂因此时朝廷已有明发诏旨调任直隶总督,他是军机大臣张廷玉的门生,在湖广任巡抚三年清介自守,在雍正皇帝跟前任宠不亚于田文镜,也不想为这么个案子让御史
  说三道四,因此将案由密奏了雍正,请求将这遗案处置完,干净利落去北京上任。不久就奉到雍正朱批:为地租涨价夺佃,尚在情理之中,烧房,则不可解;刘氏一门三命为夺佃当众自尽,更不可解。该抚疑得是。李绂可缓来京,查实办妥之后赴任可也。此系人命之案,不可掉以轻心。
  奉了这道诏谕,李绂索性将衙务交代了藩司衙门署理,亲自下汉阳私访了半个月,已是得了实情。回到衙门,恰过了冬至节,见到雍正催他北行的旨意,李绂一边出火票到汉阳县提拿证人和程森,又发文按察使衙门,请黄伦腊月初三过来会审结案。
  三天之后,座落在武昌城西的巡抚衙门挂出放告牌,立时便招引了不计其数的人来看热闹。
  此时孟冬季节滴水成冰,人们猫冬在家无事,哪个不来瞧。自卯正时牌,挨挨压压熙熙攘攘的人统袖缩脖嘈杂而来,挤在衙门照壁前、石狮子座旁、仪门外平常停官轿的地方,晒着暖儿,脚跺得山响,嘁嘁喳喳议论着。
  “李抚台不是已经升了直隶制台了么?
  邸报都出来了,怎么还管咱们这里的事?“
  “刘王氏的案子听说已经结了,
  李制台亲自去北京奏明案中有疑,皇上下旨叫李制台复审的,李制台如今是钦差呐!“
  “清官啊……”一个老头子闭目喃喃自语,“最好李大人就留下,老天爷保佑来了个清官管我们湖北,火耗钱只收六钱……”
  “嘻!
  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谁也不是自己祖父事业!
  你
  想他留下,他就留下了?“
  忽然,嗡嗡嘤嘤议论的人一阵起哄,原来是湖广按察使黄伦的大轿到了。人们急忙让出能过一个人的胡同来,只见一乘八人抬象格子暖轿,几十名手持水火棍的臬司衙门捕快前后簇拥着迤逦近来,后头紧跟着还有两乘四人官轿,是汉阳府汉阳县令坐着——都没有筛锣开道,直到巡抚衙门东侧仪门前停下。人们张望间,从签押房那边早飞也似跑过一个戈什哈,喘吁吁道:“抚院请诸位大人签押房少坐。”三个人也不言声,一呵腰算是答应,由仪门鱼贯而入。众人正看得没头绪,突然听得正堂堂鼓“咚”
  地一声爆响,人们立刻像冲闸的洪水似地涌向方堂口,要看原告刘王氏是个什么模样的人。谁知到了跟前看,才知道不是刘王氏,是武昌三元庙文昌宫前天天要饭的米疯子,不知听了谁的撺掇,悄没声揣了半截破砖,结结实实把堂鼓给砸了一砖,竟砸破了拳头大一个洞!抚院的人不知道他是疯子,早过来两个亲兵按住了他。守门的戈什哈脖子筋胀得老高,正在气急败坏地发问:“你为什么砸堂鼓?”
  “我有冤!”
  “有冤,县里去告。”
  “县里管不了!”
  “那就府里道里臬司衙门!”
  “这里也挂放告牌,我就要在这里告!”
  “这个放告牌,专为刘王氏挂的!”
  “啊哈哈!”米疯子双脚一跳,疯笑道,“李抚台也是刘王氏一个人的抚台……哈哈哈哈……”
  戈什哈劈脸掴了他一掌,
  骂道:“操你祖宗!不看看这什么地方?有你妈的什么冤,非要这个衙门告?”米疯子深似不觉,念着楚剧道白道:“好个不孝的儿啊……老父亲苦一世供你作官,如今看看老父身受
  恶霸凌辱如同陌路之人!你你……这忤逆不孝之子啊……“
  那戈什哈气得三尸暴作,还要上前打时,旁边有知道的悄悄说道:“李头儿别和他生气,三元庙文昌宫那边天天转悠,出了名的米疯子——过继儿子当了官,又不认他这个宗,卷了地产的那位,您老不可怜他么?”李头儿笑骂道:“弄半天是个疯子?滚!”
  说话间,便见衙门口众人闪出一条路来,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子前头由刑名房一个师爷导着进来。此时外头太阳已上三竿,千头攒动着的人们争看这个告状女人,李头儿便知这是刘王氏。只见她穿一身靛青粗布大衫,一头浓密的头发挽着一个髻儿,外头缠着孝布,平直得细线一样两条眉心微微蹙起,紧绷着的嘴唇边陷下两个浅浅的酒涡,在众目睽睽下怯生生进了衙门口,头也不敢抬。李头儿照李绂事先吩咐,将一柄四尺多长的鼓槌递给她,说道:“胆放开,使劲敲,不要停,直到放炮升堂,你再上去!”
  “咚、咚、咚、咚……”
  几声干涩沉闷的鼓声传入后堂侧畔的签押房。李绂平素是个冷人,不甚与人交往,今日坐衙专门等案,更是一声不吭。汉阳府县官卑位小,黄伦满心嫌李绂多事,也不来兜搭说话。四个人正枯坐得不自在,听见前头堂鼓声,李绂便站起身,看也不看三人一眼,只吩咐一声“升堂”
  ,遂出了签押房。黄伦几个忙不迭随后跟出来,便听前堂口石破天惊般三声炮响,三班衙役,巡抚衙门几个师爷忙忙拿着纸笔从后堂
  照壁按序一拥而出,几十个手执水火大棍的衙役一声递一声威严的堂威:“噢……”
  所有嘈杂的人声立刻停止,静得一根针落地也听得见。
  刘王氏早已跪在堂口,听得“李大人升堂”一声高唱,手执状纸深深俯地叩头,口中喃喃说道:“李青天为民妇作主!”
  李绂衣裳窸窣升了公座,见几个师爷已在肃静回避牌旁设了小案子援笔待录,公座侧旁西边一公案是为黄伦空着,汉阳府县是二人合坐一凳。他站在那里,用目光冷冷睃了一眼堂口,吩咐道:“传请黄大人,汉阳知府柳青、汉阳县令寿吾一同会审——把刘王氏的状子呈上来!”
  “扎!”
  那个叫“李头儿”的戈什哈答应一声,径至刘王氏跟前取过状纸双手呈给李绂。李绂一边低头细看状子,一边对三个刚请过来的官员道:“三位老兄请坐!”一直到细细看完了那状纸,李绂方轻咳一声,叫道:“刘王氏。”
  “民妇在……”
  “你抬起头来!”
  刘王氏不安地瑟缩了一下,躲避着众人的目光,抬头看了居中而坐的李绂一眼,忙又低下了头。大约她禁受不了巡抚衙门这样森罗殿一样的威严仪仗,双手一软,几乎跌伏在地下。
  “你不要怕,”
  李绂轻声说道,“你的案子早已在臬司衙门
  立卷承审,本巡抚也有明查暗访,今日过堂为这案子审断,本巡抚虽已奉调北京,已经奏明当今,此案不结,我断不离湖
  北一步,你只管放心——让被告程森上堂!“
  衙门外一阵轻微的躁动,两个衙役从西侧刑房带着程森出来。他大约五十岁不到年纪,戴一顶六合一统毡帽,灰府绸小羊皮袍,膀间束一条玄色槟榔荷包腰带,外头套一件黑湖绸褂子,胖胖的脸上倒也五官端正,只上唇凹陷些,留着
  一绺小黑胡子掩饰败相。
  程森却不怯场,脚步橐橐进了大堂,双手抱一揖,就地打了个千儿,看一眼跪在旁边的刘王氏,又是一揖站起身来。李绂一看便知是个作过官的,“啪”地将手中响木一敲,问道:“你叫程森?”
  “晚眷生程森!”
  “你做过官?什么职务,原在哪里任职,又因何在籍?”
  “卑职原在江西盐道,康熙六十年因亏空库银撤差追比。
  雍正三年亏空补完,起复为泰安同知,
  因母死丁忧在籍守制。“
  “好一个‘孝子’!”李绂惊觉地看了一眼黄伦,他记得黄伦也在江西藩司衙门作过官,为程森一案翻案,莫非还有更深的背景?当下一边思索,冷笑道:“三年热孝未满,就敢奸宿有夫之妇,就不论孔孟之道,国法皇宪都不顾了么!”
  “卑职并没有奸污刘王氏。”程森不屑地看了一眼刘王氏,“因卑职起复需用银钱,随行就市为佃户加收一成租。所有佃户没有不服气的。刘王氏一家抗租不缴,下头人气急了烧掉她三间茅草屋的事是有的,我已为这事把烧屋家人开革处罚过了。
  刘王氏为赖租,来我府中,见我的时候百般卖弄风骚,敞胸露乳,说了许多疯话,我赶了她去——我一妻二妾,这把子年纪了,能上她这个当?——想不到她公爹也是无赖,八月十六带着她两个儿子闯到我家,当筵饮药自尽。卑职当即抢
  救无效,就成了这件人命官司。这个案子经臬台黄大人多次审讯,证词一应俱全,卑职是读书人,不敢欺心蒙理,求中丞大人明鉴识伪,这个罪名儿卑职实实不敢承受的……“说着就扯出汗巾子拭泪。李绂听了,转过脸不假思索地问道:”汉阳县,你是第一审官,这个程某人当时是不是这样供的?“
  县令寿吾坐在最下首,当时接这个案子时巡抚是他的座师杨名时,黄伦并没有调来,他没想到案子会这样扯皮。他今天陪审,原是坐定了当个泥菩萨,刘王氏胜了,他当时就审得不错,程森胜了,乐得给黄伦顺水人情,没想到李绂头一个就点到自己,顿时脸上一红一白,局促不安地说道:“当时程森没有到庭,是派他的管家程贵富代理的,还有几个在场求减租的佃户,口供和程森说的不一样。
  刘王氏父亲和儿子饮药是在八月十五,不是八月十六。八月十五程家设筵待佃户,续定来年佃租出了争执。
  刘家乘机揭出程森欺孤灭寡,被程家庄丁抓打吃药自尽的。这件事看见的人很多,卑职以为证据确凿,当即就断了程家无理。“
  坐在寿吾身边的知府柳青立刻说:“寿令当时申报的案情就是这样,卑职所以就照准了。”黄伦在对面一口就顶了回来:“程贵富不是正身。刘王氏告的是程森,怎么能据管家的话判断家主有罪?那程贵富对他家主怀有私仇,有意那样供,陷害程森的。”程森立刻接口响应,说道:“幸亏了黄臬台明察秋毫,不然我真叫程贵富坑到死处!”
  他摆着头还要说,李绂将响木“啪”
  地猛一击案,断喝一声道:“你给我住口!问到你再说!”几个人便一齐都住口。
  “刘王氏,你说,到底是八月十五,还是八月十六?”
  “八月十五!”
  “八月十六!”
  程森立刻顶了回来,“庄户们都能作证。”
  李绂哼了一声,问道:“谁能出来证明?”程森向外看了看,围在堂口的几个衣裳蓝缕的人跌跌撞撞地爬跪进来,一窝蜂儿跪下,口中乱嘈,说:“我们程老爷冤枉!八月十五我们都在场吃酒,刘老栓也在,没见他吃什么砒霜的呀?”
  李绂转过脸,口气变得异常严厉,问刘王氏:“这是怎么说?”
  “青天大老爷!”刘王氏脸色青灰,连着爬跪两步,指着几个证人连哭带说:“他们都是指着程家佃田吃饭的人,程森说八月十六,
  他们敢说八月十五么?
  八月十五夜里好月亮,我带着两个本家兄弟去程家抬回我的爹还有我的两个儿,当晚哭丧哭得满村都过不成节,老爷您随便叫几个村民问问,这种日子还有记错的么?“
  说着她放声号啕:“我屈死的老爹……
  我的儿,我的娇儿……嗬嗬……啊……“凄惨的哭声盈庭回旋,人人心上都被激得紧缩起来。外头几个毛头小伙子也挤了进来,七嘴八舌地说道:”我叫汪二柱,和刘王氏一个村的。
  我证老刘头是八月十五死的……“
  “哭得满村人凄惶掉泪,这事谁不知道?”
  “我娘还带着月饼去老栓家看来着!”
  “我是住刘村抬死人的,八月十五,没错!”
  李绂嘿嘿冷笑,倏地翻转脸来,问道:“程森,你讲,为
  什么私改日期,嗯?!“
  “……兴许,我记错了……”
  “你是太聪明了。”李绂讥讽地吊着嘴角冷冷说道,“日子定到八月十六,证人就只限到你
  程家的人,就好作手脚了,可惜八月十五这个日子太好记了,更可惜的是你程森不能一手遮天,你只能胁逼你的佃户,别的人你掩不了口舌!“
  程森仿佛被打了一闷棍,浑身激起一个寒颤,他有点张惶似地环顾一下四周,又看了看几个刚刚说进来的证人,咬了咬牙强自镇定着说道:“就算是八月十五吧,反正就那么回事,他是自尽,又不是我强按着吃药的……”李绂狰狞地一笑,说道:“你没有奸污刘王氏么?”
  “没有。”程森瞟一眼黄伦,低下了头,他的口气已经不再那样强横。李绂将目光扫向刘王氏。刘王氏被看得低着头只是抠砖缝儿,张了几次口才嗫嚅道:“他……他……”她偷看了一眼衙门口拥挤的人群,到底没有说出口。坐在西侧的黄伦将案一拍,喝道:“今日对薄公堂,你吞吞吐吐语言恍惚,你这刁妇,存的什么心?”
  李绂瞟了黄伦一眼,吩咐戈什哈:“把证人带下去具结画押,门口这些人后退三丈!”衙役们答应着便来带证人。但门口的聚观人众听问奸情,却越发来神,推走这边,那边又涌上来,怎么也赶不走。还是一个师爷有办法,端了一碗墨汁,用毛笔蘸了站在堂口淋淋漓漓地就洒。前头几个脸上身上着
  了墨的立刻便往后退,后边伸着脖子听热闹的顿时挤倒了一片,外边一时吵声骂声哭叫声噪杂不堪,好半日才安静住了。
  李绂对刘王氏说道:“这是公堂,你必得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才好为你结案。多少烈妇受辱而死,春秋并不责备。既是强
  奸,那就没什么可丢人的。你只管如实讲,不要心有顾忌。“
  “是……”刘王氏咽了一口唾沫,“我是他家针线上人叫
  去的,说是帮着做过冬衣裳……我爹已经去过几次求他别减租,我想着帮作冬衣,或者能见太太奶奶们求个情儿,就去了。我在他们西厢屋做针线,不知怎么后来就剩我一个人在屋里。他……他就进来,动手动脚,先是说疯话,我不理他,后来他就……猛地搂住我,一手扯裤子,一手摸乳——我叫唤煞,也没一个人进来……后来……后来他就糟蹋了我。我在他大腿上抓了几把,不知道抓出印儿没有……“她羞得说不下去,又低下了头。
  “这就好办了。”黄伦在旁说道,“既是抓抠过他,只要验验有伤无伤就知道了!
  “
  刘王氏突然抬起头来,下死眼盯着黄伦,她突然没了羞涩,梗着脖子,苍白的嘴唇哆嗦着,大声说道:“黄大人!你得了程森多少银子?你——你还是个读书作官的!三年前抓的印儿现在还能验出来?你这么不要脸,一死就一死,我索性全兜出来,你占骗了我身子,答应替我雪冤,后来为什么变卦?”
  她这个话一出口,立刻满堂皆惊。李绂、柳青、寿吾并所有的衙役都把所有的目光射向黄伦,一个个脸色苍白,如同庙中鬼神泥胎,顿时大堂上一片死寂,黄伦万不料她竟攀出自己,脸色刷地变得蜡黄,没半点血色,半晌才回过神来,“啪”地猛一击案,吼道:“你放屁!可见本按察使没有看错你,你这个臭婊子,竟敢如此含血喷人!
  来!“
  “在!”几个臬司衙门的人立刻雷轰般答应。
  “大棍侍候!”
  “扎!
  “
  “慢。”李绂早已立起身来,案情这样一转,是他万万始
  料不及的,此时可怎么办?他攒着眉头紧张地思索一阵,松弛了一下,笑道:“黄大人稍安毋躁么。
  问明了再加刑不迟——刘王氏,你要知道,你是以民告官,先已经有罪,要想清楚了!“
  刘王氏此时将一切已置之度外,死盯着黄伦道:“民妇是破了身子的人,已经一钱不值,只要公道处置了我一家三口血债,什么罪我都领了!”
  她戟指指着黄伦,“你在二堂密审我,你说,程森给你送钱,你不稀罕可是有的?当时我磕头说,‘大人不爱钱,公侯万代’,你双手把我拉起来,你那副脏脸叫人恶心!你说……你说……”
  “你这刁恶无赖的淫妇!
  你住口!“黄伦吼道,”瞧你那副模样,谁瞧得上?“
  李绂笑道:“你不要忙着问,让她说完——刘王氏,他说什么?”刘王氏道:“他说‘你真长得……可人意儿,我的四姨太也比下去了……’还说,只要和他‘春风一度’管保我的案子赢……大人,我不是人……为了替我儿报仇,我就从了……”
  李绂冷冷睃了黄伦一眼,正要说话,黄伦恶狠狠问道:“你有什么凭证?
  说不出来,我剥了你的皮!“李绂因又问道:”是。你有凭证么?“
  “这种事还要的什么凭证?”刘王氏掩着脸泣声说道,啜泣了一会儿,猛地抬起头说道:“我看见了,他肚脐左边有一块朱砂记,上头还长着红毛。还有,还有,他的‘那个’左边还有铜钱大一块黑痣。红毛记有半个巴掌大——大人,你验,他要没有,我就认这诬告罪!”
  这一下把黄伦证到了死地,黄伦立时面如死灰,只是哆
  嗦嘴唇,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大堂上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瞠目望着李绂。
  “士经,”李绂阴笑了一下,平缓了脸色,叫着黄伦的字说道,“案子已经涉到了你,真真假假自有泾渭。请士经回避一下,随我到二堂,我还有话说。”
  黄伦头昏目眩,形同白痴,眼睛直直地站起身,提线木偶般跟着李绂到了后堂。他们一离开,堂口立刻传来一阵人们兴奋的鼓噪议论声。李绂吩咐跟着的戈什哈“叫他们安静”!
  一边示意黄伦坐下,亲自倒了一杯茶端过来,娓娓轻声细语说道:“士经,你说实话,我还可成全你的体面,不叫你当人出丑,不然,你想想看,万目睽睽之下,我也不好不秉公执法的。其实呢,这个案子我心里已经明镜一样——我自己调的人证根本就没有用上。你要
  一错到底,我可也就无法可设的了。因为这案子是皇上御批的,我不能没个交待。
  “
  黄伦仿佛此刻才灵魂归窍,他仇恨地看了一眼满脸假笑的李绂,两只手抱着剃得发光的脑门子,来个一言不发。
  “你再想想看。”
  …………
  “唔?”
  ……
  “你不肯招么?”
  …………
  李绂勃然大怒,怒喝一声:“给你脸不要脸,本抚成全不了你了!来,给黄大人去衣!”
  “扎!”几个戈什哈立时饿虎扑食般拥了过来,黄伦本能
  地一闪,怪声怪气叫道:“我是朝廷三品大员,士可杀而不可辱,你们谁敢?!”李绂格格一笑,说道:“你是‘士’?你是猪!
  我今天辱定了你!“说着手一挥。戈什哈们从没干过这差使,又新奇又好笑,两个人死死按住挣扎着的臬台大人,余下的七手八脚连解带撕,顷刻之间就剥得他一丝不挂。果然的真不假,黄伦肚脐左下侧一片红茸茸的细毛朱砂记。再扳开腿,那块黑痣疤赫然在目。
  李绂什么话也没说,掉头便返回了大堂。嗡嗡嘤嘤满堂嘈杂立刻鸦雀无声。他站在公座上吸了一气,仿佛要吐尽纷乱的思绪,半晌才定住了神,咬着牙大声宣布:“黄伦已经招了!程森,你到底怎么和他勾结翻案,你给我从实——”他“啪”的猛击一下响木,连那个铿镪有力的“讲”字一齐“拍”了出去。
  “我招……”程森面无人色,稀泥一样软瘫在地,“我和他在江西盐道上就是同事。
  头一回送银子三百两,他不肯要。
  后来叙出是旧行,我送他一千两银子,他就给我翻了案……“
  李绂无声透了一口气,坐回公座,吩咐道:“给他画押!”
  一边援笔在手在案牍上疾书批文。
  据程森一案,该犯原系在籍守制之朝廷命官,乃敢据势渔肉乡里,将佃户刘老栓之家媳于光天化日之下骗诱到家,强行奸污,致使刘老栓祖孙三人饮恨自尽。
  又复交通赂赇朝廷方面大员黄伦,意图弭罪。
  灭绝天理于前,舞法弄权于后,使刘王氏一门三命久冤不解,实属罪不容诛。着判斩立决,报刑部详
  准施刑。黄伦身为朝廷法司大员,贪脏无耻,胁奸民妇,悍然弄法而闵不罢死,即行监禁,案由申奏御览后遵旨严处。
  写罢,
  接过画过押的状纸略一浏览,眼睛扫视一眼众人,朗声宣读了判词。立时外面千万人一齐欢声鼓舞,刘王氏满面泪痕,嘶声高呼:“青天大老爷明断!李老爷公侯万代……”夹着程森家属含糊不清的号啕咒詈声混成一片……
  恰此时,后堂匆匆出来一个戈什哈,对李绂耳语道:“宝亲王爷,还有两江总督李卫制台来了,在后头签押房等候大人。”李绂脸上毫无表情,只点了点头,直到百姓散尽方徐徐
  说道:“退堂吧!”
 
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书由“云中孤雁”免费制作
第113章
 
第十回 政见不一黑猫黄猫   志趣相投无情有情
 
  李绂退堂回来,路灯二堂,见黄伦形同木偶痴坐在堂角的木杌子上。他大概已经听到了李绂方才宣布的判词,见李绂精神抖擞地过来,身子一软便双膝跪了下去,说道:“犯官有罪,总念我十年寒窗,四下考场,今天来之不易,求大人笔下留情……”李绂迟疑地站住了脚步,扬着脸看了看堂后院中签押房前肃立的几个太监近卫,叹了一口气,说道:“既有今日何必当初啊!你的这件事太丢人,不单丢你自己先人面孔,朝廷脸上也是撑不住的。当今主子最讲心田,坏他名声的,断没有轻饶的理。这会子我还要谒见宝亲王,不能多谈,你先回府上闭门思过,写一个服辩给我,我奏皇上时夹片呈后上御览。就以你贪色顽钝这一条说,辜负皇上苦心栽培,罪认得好,心诚,或可有你一条生路。至于功名,眼下
  根本谈不到。
  世上没有什么好东西能洗掉耻辱,只有时间。
  撕掳下性命,拼几年工夫雪心改正,那时才能说这件事呢!“黄伦听一句,哽着嗓子答应一句,李绂见他吓得浑身筛糠语不成声,心里也是一软,却没有再说什么,拔脚便进去了。
  “好啊,包龙图退衙了。”
  李绂在签押房门口报了职名,便听里头一阵爽朗的笑声。挑帘进去,见宝亲王弘历坐在炭火
  盆子旁烤手取暖,李卫用铁筷子轻轻翻着,屋子里一股浓烈的烤白薯甜焦香味。李绂就地打千儿请下安去,说道:
  “奴才给亲王千岁请安!”起身来时,才又对李卫笑道:“臭叫花子,在我这屋折腾烤红苕,巴结主子了!”他这才用心打量,只见弘历一身宝蓝色土布棉衫,脚蹬双起梁“踢死牛”鞋,头上戴着青毡瓜皮帽,腰间系一条黑布搭包儿腰带,通身上下都像一个乡下穷秀才。只弘历年纪还不到十六岁,尽管看去比实际岁数老成,但天生资质秀丽雍容,貌如姣好女子,和他这一身微服打扮不甚相称。李卫也是便装打扮,像是乡里中户人家的长随。他永远是一副嘻天哈地模样儿,只是他身子骨儿不好,脸色带着青黄,借着翻弄烤白薯顺便儿取暖。李卫身后还有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一脸书卷气,眉宇间却甚是英武。武昌地气夏热冬寒,这种时节棉袍棉衣尚且冻得缩首顿足,他却只穿一件夹袍,单裤套着快靴站在靠窗处,一
  脸的泰然自若。
  李卫见李绂不住眼打量那年轻人,嘻嘻笑道:“我们宝亲王爷主仆是步行赶来湖广的。你瞧这年轻人不起眼儿,把你衙门人都加起来也未必是他对手。他叫端木良庸,如今跟宝亲王一道南巡。”李绂向端木良庸略一点头,漫不经心说道:“国家承平之世,练武不如习文。我看你这资质,像个读书料子呢!——王爷,前几日接邸报,说您要到南京,奴才万没有料到来到武昌,不知皇上龙体近日如何?”
  “皇上龙体欠安,不过不相干,你可放心。”弘历起身站着说了一句又住下,“我这次出来也顺便访医。
  要有身怀异能绝技的,或者十分上好的医生,你写密折奏荐进去。
  哦不,你
  不是这就要离任进京么?留心儿访着就是。“李绂笑道:”皇上其实就是一个‘累’字。奴才一路进去,一定用心访查医生。不过说选‘异能’之士,奴才不敢奉命,还要劝劝李卫兄,离经叛道之徒江湖术士,万万不可轻易进荐。
  你要荐,我就弹劾你!“
  李卫嬉皮笑脸,说道:“你弹劾我还少了?
  不过狗咬狗罢了,该荐谁我还要荐的。上回你弹劾我违旨看戏,反倒给了我好处,弄了个‘李卫奉旨看戏’——我不为荒淫怠懈,吃
  喝玩乐儿,大约你李绂无奈我何。“这说的是前年的事。雍正下旨令天下文武百官不准看戏荒怠公务,李卫却几次在南京总督衙门叫戏班子。
  李绂便以“阳奉阴违擅自观剧”
  为题,密奏了李卫一本。雍正臭骂李卫一顿,令他“据实回奏”
  ,李卫答称因自己“识字不多,学术不够,又蒙皇上严旨切责读书学史,只得检些于治道有益的戏文儿看看,长长见识”。雍正朱批,“尔之粗率无学朕深知之,肯于看戏学史,其心其志仍在法理之中,朕甚嘉勉之。
  但嘱尔勿以观剧荒怠公事耳。“
  ——本来偷偷看戏的,经李绂这么一弹奏,李卫反而变成公然奉旨看戏。此时说起来,李绂也只好自失地一笑,说道:“只要我看你不地道,我仍旧要弹奏你的!”
  “巨来,”宝亲王弘历见二人戏说斗口,也是一笑,他虽在少年,自六岁入宫即在康熙皇帝膝下读书,学贯古今兼长文武的老皇帝亲自调教的皇孙唯独他一个。因此在康熙的百余名孙子中,不但学问最好,而且养成气质,举手抬足皆有制度,龙子凤孙华贵雍容中又带着温馨可亲,使人一见忘俗却近而难亵。
  他一开口便阻住了二李说笑,“我是从信阳府直
  下湖广来的。
  有人劝我从南阳老河口过来,说是道儿好走,其实我看是因为南阳为河南富庶之地,‘千里不断青’,那是河南的脸。我没有看这个‘脸’,从河南的‘背’面过来了。比
  了比,觉得湖广治得比河南要好。
  你说要启程调直隶去了,我想劝你一句,以你的清廉介直,直隶也能治好,不过皇上锐意振数百年之颓风,刷新吏治。
  有些陋习不能不有所更张,河南、江南推行火耗归公,摊丁入亩,加上垦荒,岁入几乎都增了一倍。已经证明了的好办法好制度,我劝你到直隶还是要推行。
  杨名时在云贵也是按兵不动,那个地方苗瑶汉杂处,和内地不一样,你不可类比。你是聪明人,又是皇上心膂股肱,皇上寄托期望殷重,巨来你要切切留心。“
  李绂在椅中欠身恭肃一礼,庄容说道:“王爷训诲的臣切切在心。不过历来有治人而无治法,王爷熟读史籍,自必明了。即以王安石,岂是无能之辈?他的法政今日推详,也都头头是道。法治与人治相比,人治第一,这是千古不易之理。
  所以皇上整顿吏治,以峻刑严法惩贪罚赇,臣一力推行。至于耗羡归公,官绅一体当差纳粮,臣以为应该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不可千篇一律。“他看了看李卫,说道:”就像又玠(李卫字)在南京,广收烟花税补国用不足,是国家一堪悲之事,岂能作为成例成法推而广之?我和李卫私交很好,说到公事,他是小人之法,我就要鸣鼓而击之!“
  “黑猫黄猫,能捉耗子是好猫。”李卫听他当面指自己的
  办法是“小人”之法,顿时满心的不自在,嬉笑道:“你说我收秦淮楼嫖税不对,难道武昌的青楼不收税么?不过你轻我重罢了。你收的税都用了做什么,我也略知一二。有些没差
  使的,苦缺的官儿,你补贴了他们,官儿们说你好。我收的
  税,建了三十一座义仓,专门补济无业无产的穷民。如今天下讨饭的,你湖广去的也不少,他们都晓得我这南京长年设赈棚,迟早有饭吃。跟你不一样的,是破落产业户,叫饭化子说我好。嫖客身上抽血养活养活叫化子,圣人也不会说我没天理。“
  “罢了罢了。”弘历摆手道,“再说下去就动了意气了。从来一兴一替制度变更之间,政见不一是常事常情。巨来你若不肯推行火耗归公,我也不夺你的志,恐怕这件事是当今第一要政,你就不宜出任这个直督,这是我临出京时皇阿玛谈心时说的。给你下个毛毛雨,你也好心中有数。”
  李绂眼波不易觉察地闪了一下。他一向谨守成规,以仁厚清廉自戒,以例传法度理治湖北,无论士绅百姓都知道他是“青天”
  ,湖广每年的考绩都是“卓异”
  ,远远超过田文镜的官声人望。
  对田文镜,他们原是患难之交,私谊极好的,自从田文镜强制河南大力垦荒,不少穷民不堪其苦,流入湖广为丐,二人书信来往讨论政事,意见相左,情份也就淡薄了。
  他倒不在乎田文镜被雍正称为“模范总督”
  ,因为从雍正朱批谕旨时看,对自己的信任丝毫也不亚于田文镜。宝亲王轻描淡写的几句话,透露了皇帝对“火耗归公”
  、“士绅一体当差纳粮”这些新政推行的决心。也或者说朝廷对田文镜的信望已经远远超过了自己。
  李绂心里酸酸地泛上一股妒意,说道:“王爷给我下这个‘毛毛雨’足见厚爱。我也坦诚禀告王爷:我很爱湖北这地方,
  这里的百姓也爱我。
  这次进京见了主子,还想请求回湖广。主子可以瞧着我和田文镜比比脚力,看谁
  把省治得好!
  王爷是我的少主子,您的学问通天下都知道的。
  田文镜衙门里有‘三声’:算盘声、板子声、嚎哭声;我也有三声:琴声、棋声、议政声;两个‘三声’孰优孰劣请王爷判断。“
  “这两个‘三声’有意思。”弘历爽朗地一笑,看了李卫一眼,说道,“湖北确实治得不错,李又玠也有同感。你手下现在已经没有遗案,新到的朱批谅你已经收到,不要再滞留了。今日一见就算别过,你从水师给我们主仆弄一条船,我们沿江东下去南京,你快点回北京,直隶的乡试你主持,这是万不可耽延的。”说罢便起身。李卫却道:“一条船怎么也不成,至少要三条船。叫水师提督换便装随着王爷的船暗地护驾,少主子的安全比什么都要紧。”
  送走弘历三人,李绂再也不敢延误,立刻将刘王氏一案缮成奏章,用六百里加紧递送北京。此刻他要离省的消息已经传遍省城,当地士绅都暗地串连送万民伞,商议看选出头面人士赴京叩阍,请留任李绂,又有风传说要万人攀辕拦轿请求李绂从缓进京的。李绂深恐误了考期,匆匆将衙务交待
  给湖广布政使洛德,又出宪牌命武昌知府殷俊岩代理臬司。
  因汉江白河进中原一路都是逆水,李绂便不肯坐船,只带了两个小奚奴由陆路下襄阳,取道南阳鲁山北上。
  赶到洛阳时,已是过完灯节,算算日子,半个月可以轻轻松松抵京,李绂才松了一口气。因河南府知府罗镇邦是李绂会试同年,李绂便想在这里稍息两日,然后再趱行。李绂是简命湖广开府建牙的著名大臣,又奉调直隶总督,虽不是升迁,却是重用,罗
  镇邦自然十分殷勤,当晚就在衙中设筵为李绂接风。他深知李绂善爱文士,就近在老城邀了王宗礼、贺守高、杨杰、秦凤梧几个缮绅前来作陪。
  “洛阳,兄弟还是第一次来。”酒过三巡之后,李绂已是满面红光,“白天在城里散了散步,商贾酒肆街面齐整,武昌也不及这里。武昌水旱两路九省通衢,洛阳交通五省九朝古都,伊阙邙山横亘其间,不愧天府重镇!就是省城开封,我看也不及此地!
  下晚时我去观瞻了孔子问礼处,碑倒还好,可惜碑亭破败了。你这个罗镇邦呐,也算读书人,就不知道修葺一下?“
  罗镇邦年纪在五十岁上下,
  国字脸连鬃胡,身躯高大,显得十分壮实,喝了几觥酒,黑红脸膛油光光的,笑容可掬为李绂斟酒,说道:“来来,巨来制台,我知道你海量,满上满上!——嗨……您是不知道我们这里的难啊!岂止是孔子问礼碑、周公庙,文庙大成殿更是破败,要修就都得修,但那是要银子出来说话的。河南府比别的府养廉银子多些,我是个从三品,和臬台一样,一年六千两,要应酬往来,要养家餬口,还得置点田产防老,这些个余外的风韵事是心有余力不足啊!要没有火耗归公这一条,洛阳的出息一年就是十几万,这些小事算什么!”
  李绂一听便知这是发田文镜的私意儿,他不愿背后议论这些事,略一思忖,说道:“风雅事总有风雅人办——谢谢,我不能喝得太多——洛阳人文荟萃之地,从读书人绅士那里募一点怕也办得下来了。”
  王宗礼执壶刚给李绂斟了酒,挨次正在给罗镇邦倒酒,听见这话,叹道:“大人,如今河南哪里还有缙绅?您去瞧田中
  函身边那群人就晓得了。
  他的几个师爷,没有一个是作官出来的,不是讼棍就是刀笔吏出身。真不知读书人犯了田大人什么忌讳,一味地从士大夫头上开刀问斩。如今缙绅们远离官府惟恐不及,生怕派差弄到头上,谁敢出头冒尖儿露富操办这些事呢?“王宗礼是两榜进士出身,放过道台的,经多见识广,说话从容不迫,因知道李绂与田文镜不睦,便极力撩拨。
  “前次他派了个钱粮师爷,叫钱度,一眼看去就不是个正道人。也是在罗兄这里吃酒,我们说起来士绅难处,钱度说,‘你们再难,比佃户们还难么?比要饭的还难?
  ‘——您听听他说的这是什么话:’田中丞是替朝廷兴革,
  他私人又没得什么好处。谁不知道我们中丞爷是“模范总督”!
  别看李绂在湖
  北顶着不办,早晚他顶不住,还得学河南!
  ‘“坐在王宗礼身侧的杨杰是个墨瘦矮个子,操着一口江浙腔接口说道:”王兄说的没半句假话,我也在场的。说起来我和田抑光(文镜字)还是同年乡荐的孝廉。他一道宪命下来,我就得出河差,和那群泥脚杆子一道背沙包垛河堤。斯文扫地类同奴隶抬舆之辈,这什么世道嘛!我给他写了一封信,提到当年一道儿游西子湖,谈棋论诗的往事旧情,请他对读书人网开一面。
  这是他的回信,请李大人赏奇——说给我寄十五两银子,觅人代工!娘希匹,我说的是面子,他给我银子,我稀罕他的钱么?李大人,我接这信真是侮辱难当,气得几夜都睡不安!“
  李绂闪眼看了看杨杰,恍然说道:“你是叫四维的吧,原来我们是同年的孝廉!怎么刚才就不认呢?”
  “礼义廉耻谓之四维,”
  杨杰似笑不笑说道,“如今你官大了,我还该有些儿自知之明,别像田抑光,我自触霉头巴巴
  儿去亲近同年,希图的不过是他能当个有古风的名大臣,哪成想自己讨人没趣儿呢?“李绂笑道:”你可算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了。我们同房同科中的孝廉,是世兄弟嘛,有什么穷讲究!“
  众人这才知道杨杰和李绂还有这层夤缘,便一齐恭维杨杰。王宗礼便腾出座儿给杨杰,笑道:“你和李大人同年世兄弟,坐这边,近些好说话。”李绂便拆看那信,果见是田文镜一笔刚劲的瘦金体楷书:
  四维吾兄如面,马日札悉,不胜唏嘘。
  忆昔西子湖畔吟风弄月事,恍然有如隔世。其间二十余年,子逢、路青诸人纷纷凋谢,宁死悲乎!至兄所言,国事也。抑光深蒙圣恩,行官绅一体当差纳粮,亦为
  筹国之谋,非敢有一己之私伞也。他田文镜退归泉林,亦当与兄一体为国负赋完差。但凡行一政,兴一事必有一弊相随,古之能臣不免于是。
  文镜何人,敢自期于无憾?然吾兄穷状文镜亦深念之,谨赠俸银壹拾伍两,兄可觅人代差,以免劳顿之苦。即颂冬祥。田文镜谨正月人日。
  李绂看了忍俊不禁扑哧一笑,杨杰是
  “马日”
  写的信,田文镜“人日”回信,刻薄峭拔真到了极处。因将信折起还给杨杰,说道:“田抑光还算大丈夫,明明白白。我是个过路客人,有些闲话给文镜听见不好。我们不要谈公务了。既是文人,以酒会文,且高乐儿,成么?”
  李绂和田文镜一样的地位身份,如此恂恂儒雅平易近人,
  几位缙绅想起上次田文镜来洛阳,几乎一样的场合,一样的人,那种严冷倨傲,睥视万物的架子,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情,不由感慨万分。当下众人一齐起身,赔笑道:“制台之命
  焉敢不遵!“李绂便想测度洛阳文人才品,执酒沉吟片刻,说道:”上次到南京,尹继善在莫愁湖,众人创制无情对,很有意趣,我们不妨也试试。“末座的秦凤梧最年轻,今天在座的都是作过官的,他还只是个秀才,因此一直插不上话,听李绂这一说,倒鼓起兴头,一欠身笑道:”敢问何谓‘无情对’?“
  李绂指着罗镇邦书房正面的联语说道:“你们看这副联,‘上巳之前,犹是夫人自称日;中秋而后,居然君子不以言’,上下联文意相通,又都取自《四书》,指的又是一件事,这就叫‘有情联’。上下联文意不相干对仗工切又不指一件事,用典不雷同,就叫‘无情联’。现在请你出上联,我对一联,大家就明白了。
  “
  “遵命。”秦凤梧一笑说道:“我可要放肆了。”“因俯首思索着说道:
  “欲解牢愁惟纵酒,”
  李绂执杯仰首,良久,笑道:“不要那多的牢骚嘛,不见得只有酒才能解愁。”因吟道:“兴观群怨不如诗。”
  吟罢又道:“这里头‘解’与‘观’都为卦名,卦象却又不一样,应对必须如此之工,才算得‘无情’。”众人听如此之难,都不禁暗自乍舌,又不好扫了李绂的兴,只得搜索枯
  肠打起精神应对。便听李绂起句:“树已半枯休纵斧,”
  罗镇邦摇头笑道:
  “我甘拜下风,罚一杯了事。”因举杯一饮而尽。杨杰沉思着说道:“日将全昏莫行路。”
  贺守高笑道,“这是个兴比联语,不是‘无情联’,要罚酒三杯!”李绂点头道:“确是兴比联,贺兄得认罚!”贺守高只得饮了。王宗礼却对了上来:“萧何三策定安刘。”
  于是众人哄然叫妙,李绂见有人对出,便自饮一杯,说道:“以‘萧’对‘树’,以‘何’对‘已’既不相干,对得切,真无情对也!”秦凤梧在旁道:“我也对出来了——‘果然一点不相干!
  ‘——可好?“
  李绂不禁大喜,起身竟过来亲自为秦凤梧酌酒,说道:“这一句浑成天然。以‘果’对‘树’,‘然’‘已’虚对,以‘干’对‘斧’——妙!后生可畏。来,我吃罚酒,你吃一杯贺酒相陪。”秦凤梧笑道:“那我们二人算对了一杯‘无情酒’!”
  “道是无情却有情嘛!”李绂与秦凤梧相对一饮,回到
  座位上,说道:“你还是个秀才,好自为之!今年必定要入场的了!”
  “十年寒窗五车书,为的什么?
  我现在很犹豫,拿不定主意该去应考不去。“他叹息一声,”李大人,您不晓得,我是个秋风钝秀才啊!“
  李绂说道:“你这个念头怪。
  这种事——自古无场外的举人——有什么犹豫的?“
  秦凤梧笑道:“我一向岁考都是优等,去年进场三卷都落了。还加有批语,一本卷子上说‘欠利’,
  一本上头批‘粗’,都是写好的批条粘上去的。还有一篇文章
  批得更奇,粘上的批条是‘猪肉一斤鸡蛋三十枚’。
  仔细想想,是根本就没看我的文章,连条子都是仆人们代贴的,把考场供给采买条子也误贴上了。“
  说到这里众人已是哄堂大笑,他们大抵也都落过卷,中式后也点过学差,想想其中道理确乎是这样。
  李绂笑道:“文章有时命,也许上一科你写得不好也是有的。”
  “真是文章不好,我有什么怨气?”秦凤梧道,“学政张大人素来赏识我的,我带了卷子去见他,他也笑,说:‘你的文章并不荒谬。这一科是田中丞正主考,荐上来本来是你那一房的头卷。
  田中丞说:“皇上不爱见姓秦的,他断然高发不了,不如腾个名额给别人,也少误了一个人。”
  ‘我想了想也是的,秦松龄那么一个大儒圣祖爷手里到底没作上官,如今宫里太监都改姓秦、赵、高!
  谁叫我姓秦,和秦桧一个姓儿呢?——一怒之下,我在‘欠利’那篇文章后头又加了批,‘已去本银三十两,利钱还要欠一年’。在‘粗’的那个批上加批‘自怜拙作同嫪毒,云粗云细君当知!
  ‘李大人别怪我轻薄,我受这样的屈,心里太气苦了。田中丞如果今年还当主考,我就不能去考的了。“
  李绂的脸色早已阴沉下来,田文镜的刁恶刻薄他已“久仰”了,不料处事如此悖情谬理!思量着,冷笑道:“今日大
  长见识。刘墨林在年羹尧军中参议,演《草船借箭》,有位丘八爷说:‘孔子之后又有孔明,可见善有善报。
  ‘刘墨林玩笑说:’秦始皇后又有秦桧,魏武帝之后又有魏忠贤,可见恶有恶报!
  ‘想不到抑光兄竟真的照搬不误!
  笑话,李林甫是奸相,李卫和我要受株连,田盼是佞将,那么文镜也不是好人了?“
  他没说完,众人已是鼓掌大笑。李绂也改了笑容,又道:“今年河南学差是张兴仁,没有点田文镜的学差,你还是去考吧!
  放出你的手段,收敛一些儿锋芒,可以中得的。如果再因为你姓秦贴了你出场,我自然要说个公道!“
  当下众人又高兴起来,吟诗作令直到三更方各自散去,也不及细述。
 
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书由“云中孤雁”免费制作
第114章
 
第十一回 巡河防风雪会故交 论政治歧道天津桥
 
  李绂当晚就住了罗镇邦书房里。他有个失眠的症候,夜里吃了酒,
  又有心事,辗转反侧直到四更时分才蒙眬睡着,醒来觉得身上奇冷,原来因为炉子太热,蹬翻了被子。看天色时,窗纸却是通明透亮,李绂一披衣翻身而起,洗涮干净推门出来,一股寒风卷着雪片立即扑面而来,激得他倒噎了一口气——原来昨晚后半夜落了雪。隔壁侍候的是罗镇邦的两个家人,听见动静忙过来请安。李绂笑道:“生受贵纲纪了,我的那两个皮猴子呢?”
  “他们岁数都小着呢,贪睡。”
  那个年长一点的长随笑道,“制台别瞧天,这雪下起来了,房顶都白了一层,映着屋里亮,其实还早呢!
  我们老爷刚过来了一趟,吩咐了我们,天儿冷,制台要是冷,要什么添换衣裳只管说,一时早点就送过来。
  今个儿下雪,爷要是没兴头,就再歇几趟,坐了轿才敢去呢!“
  李绂道:“我最爱雪天,也不坐什么轿子。去龙门伊阙只有五十里,雇头毛驴,叫他们两个跟上就是。镇邦是有公事的人,也不必陪——都是老朋友,谁也不要拘泥谁。”
  那长随忙答应道:
  “是!
  不过老爷说了,他一定要陪。
  夜来田制台到了洛阳,天不明就叫了他去驿馆,要看洛河河工。罗老爷说,请制台
  爷耐心等他,不到午时他就下来,什么事也误不了的。“
  田文镜来了?
  李绂怔了一下,笑道:“这可真是赶得早不如赶得巧。田抑光来,我岂有不见之理?他们不是去了洛河么?我今儿不去龙门了,一处踏雪寻梅,不亦乐乎!……给我备一乘轿,到洛河河工上去。”
  “轿子有,就是我们老爷家常坐的。”长随赔笑道,“我们爷说的意思,田制台知道您来
  洛阳,一定过来叙话的。
  老爷就不再劳动了。“
  李绂略一思索,说道:“备轿吧,还是我去。”
  知府衙门离洛河很近,李绂坐了轿子过了西关外向南,走
  了不到半个时辰,隔轿子便见白茫茫一片荒滩,远处乱羽纷纷的雪花中横亘着一条冻得镜面一样的大河。李绂指着路东一座破败不堪的大庙问跟轿的长随:“好大一座庙,是谁的香火?”
  “是周公庙。”长随踩着一步一滑的路说道,“破落多年了,我小时候它就这个模样。”李绂便不再言语,眼见远处大堤旁落着几乘大官轿,堤上几个人站在寒风里指指点点说着什么,料必就是罗镇邦一干人。
  李绂不等到堤根便命住轿,呵腰下来,徐步上堤,果然见是田文镜,带着一群师爷和省里司道官员在巡视河堤。
  因众人都不留心,李绂也不忙着厮见,悄悄儿随着众人走,瞥眼看田文镜时,仍是上次进京见面时那副模样,只是头发已将全白,干筋猴瘦的身躯在河堤上,像一阵风就能吹倒了,穿着锦鸡补服,起花珊瑚顶子后细长的辫子被风抛起老高,颏下的胡须上也全都是冰。
  “镇邦,”田文镜眉头紧皱,指着散乱在堤内的方条石头说道,“你办事是越来越不经心了。这些条石,上次钱度师爷来,说还有几千方码得整整齐齐的。冬天上不去河工,你就
  不能派几个民夫看守着?
  都叫老百姓弄回去垒墙打石槽了!
  那石头是银子买的,要是你自己的,你舍得这么糟蹋?“罗镇邦一边陪着走,口中连连称是,又道:”这里边有个过节儿,府学大成殿前头月台坍了,还有明伦堂和东院墙也都要修葺,几个府学教授训导住的房子也都要修一修。
  王翰林上次来看,说不像话。我说府里实在没有这笔钱,他们说冬天不施工,洛河滩闹着那么多的条石,先挪过来用用不妨的。省里张学台也下札子叫办。卑职就让他们先挪用了,到春暖开工时——“
  “春暖花开?”田文镜刻板的脸上一丝笑容也没有,说道,“三月有桃花汛,五月有菜花汛,临时筹措,来得及?”
  他这一说,众人便都闷住。田文镜心境似乎很烦躁,一时疾走不语,一时又站着沉吟。他也真不怕辛苦麻烦,有时
  还亲自到溜滑的堤腰,用石头敲击河堤,敲到有空洞处,不言声上堤来,狠狠把手中石头一扔,“这修的什么堤,嗯?!
  要查查有没有克扣河工银子的事!
  “
  又指着堤外长满了荒草野蒿的滩,说道:“这块地少说也有十万亩吧?
  皇上多少次明颁诏谕垦荒,你们竟是聋子瞎子!洛阳城里那么多吃闲饭的,这边的地却荒着——老罗你看,从洛河那上游建一座闸,引出水来,这是旱涝保收的肥田!
  “他拍着手上渐渐干了的泥土,冷冷说道:”限你明年,全给我垦出来!“罗镇邦带的一群洛阳府县官,闷声不响地听这位刚愎急躁的总督大人训斥,个个垂头咽唾沫,人人脸色阴沉。罗镇邦苦笑道:”大人,这块地是荒了,可都是有主的地,不然我早垦了它了。今儿看不仔细,下滩走走就知道了,里头都是坟园儿,一个祖莹四周的地界都清清楚楚。这是私地,官府殚实无能为力……“
  “唔。
  “田文镜吁了一口气,仿佛于心不甘地又望了望那片荒滩,”是私地?“他思索着,一时没说话。此时风雪更大了,团团片片的碎玉琼花在广袤无垠的河滩上淆淆乱乱、混混噩噩,时而像狂浪飞溅,时而又似疾箭一样卷地而起扑面而来,有的又卷成雪柱儿旋舞,肆无忌惮地互相追逐着……
  李绂此时已浑身上下雪人儿一般,见田文镜兀自瞪着眼挺身站着,目光下抡着搜剔下头官员的毛病儿,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因在田文镜身后一笑,说道:“抑光,你好勤政。不愧模范!”田文镜回过头来,盯了半日才看出是李绂,正笑吟吟对自己长揖,忙也还揖,脸上绽出笑来,“原来是巨来公!方才镇邦说你来,打算看完这段河工就去拜望的,你怎么就来了!”
  又嗔着罗镇邦,“李制台是客,上堤也不告诉我一声!”罗镇邦只得干笑着解释。
  李绂和田文镜并肩走了一段,谈了自己离开武昌的情形,田文镜也十分亲切,一路走,问道:“听说你不带家眷到任,为什么?”李绂漫不经心地说道:“太麻烦了,一年三四次回北京,见面尽容易的,何必带到任上?上回在襄阳遇到一个去宜昌上任的县官,除了他太太,姨太太,七大妗子八大姨,
  三姑六婆,师爷书办加起来足有六七十个,我当时就撤了他的差。宜昌就那么小块地方,你带了这么多的牛鬼蛇神,刮地皮天高三尺!我看熙朝不少贪官,原本也不是坏人,他不伸手,当不得婆娘爱小,背后接人家的东西,一来二去也就上了船。“田文镜”扑哧“一笑,说道:”你回直隶当总督,家就在北京,难道把她们遣返原籍?“
  李绂道:“北京不一样,外头是个西瓜,到北京就成了芝麻,上头六部九卿,科道御史下死眼盯着,朝廷御辇之下,家里就有几个不肖子弟,刁恶长随,也不得不收敛些。我其实不愿回北京,应不为怕这些事,在外头封疆,一切我说了算。到北京,想作贪官难,想作实事更难!”
  “唔,这个想头有意思。”田文镜很想说“那些‘牛鬼蛇神’都是火耗银子养着。火耗归公,官员凭俸禄和养廉银吃饭,谁还带那么多吃客”
  ,话到唇边却改了口,“可惜的是天下官不尽这样想,也是枉然呐!”李绂笑道:“不要鼓吹你的‘养廉银’了。今儿不谈这个——你看这雪,下得真好,要在苏杭,有梅花点缀着该有多好!”田文镜望着堤下,洛河两岸已落了不到三寸厚,已是一片皑皑茫茫,河对岸沙滩一片连
  亘的白杨,在丢絮扯棉的落雪中灰蒙蒙的,景物都不甚清晰。
  只河面冰上留不住雪,烟雾一样被风扫得荡来荡去。
  许久,田文镜道:“河南有谚,‘麦盖三床被,头枕馍馍睡’,我宁愿这雪是棉花呢——这种天儿——”他突然想起了什么,招手叫过罗镇邦,吩咐道:“我带来的人,请钱师爷留下,其余的回去。
  河南府,这里的镇台衙门的人也回去。
  不过不能歇息,知会各县,看有没有雪压倒房子的,断炊的,从县库里周济一下。
  有些讨饭的这种日子难过,叫里甲长关照在庙里安置。
  两条:一不许冻饿死人;二,谁敢从这里头克扣,吃一口,我
  田文镜叫他吐三升!“
  “扎!”
  罗镇邦答应一声,忙到后边吩咐,那起子官员戈什哈马弁轿夫巴不得这一声,跌跌撞撞下堤呼仆觅轿,顷刻便如鸟兽散。罗镇邦带着一个矮个子黑瘦中年人赶到他们面前,田
  文镜笑指着那个中年人道:“钱度——我衙里的钱师爷——见见李大人。”李绂见钱度虽然短小,更透着精悍之气,两只眼睛骨碌碌乱转,一望可知也是个不安分人,心里厌憎,却挽住了钱度道:“老头子别这样,请教你时多着呢!”钱度笑嘻嘻道:“巨来大人清名满天下。我学生是久仰了的呢!
  今儿天津桥畔风雪相会,学生缘分不浅。“说完,轻轻向堤下招了招手,早有一个戈什哈三纵两跳上堤来,怀中却抱着一大堆蓑
  衣,抖开来正好四件。钱度又道:“这个天儿,里头皮袍也冻煞!我叫他们到附近百姓家借了几件蓑衣,不为避雪,只图个挡风,雪中蓑笠而行,也助些雅兴么!
  “本来有些沉闷的气氛经他这么一搅和,顿时松快起来。
  “天津桥我久闻其名,就在这里不成?”李绂和众人抖落了身上的雪,披上厚厚实实的蓑衣,果然觉得挡风,因笑着问罗镇邦:“桥离这里有多远?”罗镇邦一笑,用手遥指洛河对岸,说道:“那片小杨树林子北边,沙滩上就是。其实极不出眼的一座拱亭小桥,名气却大。文人墨客春秋两季时常到这里会文,平时也不大有人来。”
  李绂这才知道洛阳这座名满天下的“天津桥”并不横跨洛河,而是废置在洛河滩上的一
  处名胜。李绂见田文镜仍在出神,便笑道:“还在想你的‘棉花’?
  你这么当官,一多半得累死。
  咱们到天津桥看看去!“
  田文镜一笑,说道:“来洛阳五次了,不是河工就是垦田,哪处名胜也没看过,雅兴都没了。按说这样的天儿,这么开阔的河景,很该有点诗思的,如今我是出不了这个风头了。”
  于是四个人颤巍巍下河堤拥雪而行。穿过一道沙滩,临河而立,更觉雪花迷离,天地混茫。李绂看着碧青如石的河
  面说道:“这里的水恐怕很深的吧,我小时候踩破冰落过水,至今心有余悸。走这样的河面,真是小心惴惴,如临深渊。”
  罗镇邦笑道:
  “不妨事的,你们看,这上头隐隐约约还有大车印。原来说李制台要去看伊阙,我叫人试过多少遍了。你两个封疆大吏,要在我河南府出了事,恐怕万岁要殉了我罗镇邦呢!不过水深倒也是真的,夏天航船吃水吃到六尺也畅通无阻。去年李又玠(李卫字)去陕西打这里过,在洛阳城南安澜楼吃酒,天水一色,沙鸥成阵,也不亚江南风光。当地几个名流还写了不少诗呢!”
  “又玠吟诗了?”李绂问道。
  “他懂个屁诗。”田文镜道,“他就会卧底线听墙根儿捉贼!”
  钱度小心翼翼走着,凑趣儿笑道:“李大人墨水儿不多,心思灵动,天生的聪明人。不过偶尔也作诗的。嗯……前年我去金陵出差,范时捷方伯是我府试发科的房师,
  去拜望他,刚凑上他请又玠公、继善公去燕子矶览江楼吃酒,大家一处联诗。继善公起句‘江天共一楼’,范老师是‘风清送春秋’。
  我见又玠大人抓耳搔腮想不上来,也替递了一句‘雁鱼随水去’——原想给他多想一会儿,不料说完他还是攒眉沉思,范老师和他极随便的,说‘你这穷叫化子作什么诗?我替了你吧?
  ‘又玠突然眼一亮,指着远处江面说,’范大舅子甭多嘴,我也有诗了。
  你们看,那两个渔翁搅了鱼网,在船上揪打,我的诗句是‘两个渔翁揪打’!“
  “这是五言诗,”
  罗镇邦摇头道,“又玠公怎么弄出六个字来?”钱度忍笑道:“晚生也是这么说,‘这是五言诗,大人可
  以把‘打’字删去。也就叶韵了。“李大人高兴极了,按着我肩头说:”日你娘好好的搞!就是‘两个渔翁揪’——这诗真正妙极!尹抚台说,‘你这句诗无论如何谈不上’妙极‘!科
  场上要弄出这种句子,就该打了。又玠公一愣,指着我说:‘我诗里头有个“打”
  字,他硬叫我删了么!
  ‘“
  众人听了哈哈大笑。罗镇邦一个不留神一屁股跌坐到冰上滑出老远去。李绂猛地想起上次自己参劾李卫“不学无术”的折子,和这个田文镜比,李卫总算还对文人客气谦恭。
  田文镜倒是读书人,却一味和读书人过不去,思量着脸上已是没了笑容。说话间天津桥已到,李绂端详着,只见这桥正南正北对着洛阳城,长可五六丈,高约两丈余,是一座很普通的玉带拱桥,桥上面矗着一座亭子却十分玲珑。四个人缓缓踏雪踱着,先到桥上远眺,但亭子里风像刀子似地,分外冷,又下桥到南边。
  “这边有桥挡风,连雪也没有,倒暖和些,”李绂笑道,“——这座桥桥座儿像唐时风格,上边的亭子死板,是前明格调——为什么叫‘天津桥’呢?”罗镇邦道:“洛阳为九朝古都,唐时各地秀才进京赶考,都从这桥上过,犹如青云路口,所以名为‘天津桥’。”
  李绂点点头,
  叹道:“一晃就是千百年,桥在,人呢?
  当时的秀才就是今天的举人了,也不作八股文,真是享福啊!看这桥,唐时洛水也并不大嘛!“
  李绂的话虽不多,却不自觉间刺了田文镜。谁都知道他是三赶京试落榜,过不去“天津桥”的落魄“秀才”
  ,纳捐拔贡选出的官。众人便都不敢回话。田文镜却似不在意,吊着嘴角笑了笑,说道:“洛阳共有四条河,伊、洛、瀍、涧,过去是分注入黄河的,后来伊河改道和洛河相并——是宋代陈康为通舟楫凿通了——洛河才有今天这个规模。陈康不是进士,没有跳过龙门,可他这么一办,天津桥也就不实用了。”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