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十年一梦_一个期货操盘手的自白_[青泽]

_4 青泽(当代)
历史真是惊人地相似!
2004~2005 年国内外铜的战略性抛空者的悲剧和上面克罗说的恒生指数的放空交易简直一模一样。
不少投资者总怕错过这轮百年一遇的大行情,一味地死做空。
随着市场价格越涨越高,投机者对于熊市的预期也不断地强化,有的甚至达到近乎偏执狂的程度。一年多下来,因为认定熊市要来了,不少中小投资者几乎是前赴后继地逢高沽空。在巨幅升水和长时间的剧烈振荡面前,国内投机者光在LME 市场上的损失就高达几十亿。有一位炒手,辛辛苦苦地在期货市场打拼多年,在这一波行情中,以前赚到的上亿元利润全部付之东流。惨烈程度实属罕见!
期铜价格疯狂的上涨,又一次让逆势操作者品尝了难以下咽的苦果。
二、 我的三次逆势操作经历
在我早期的期货交易中,也曾经因为逆势操作,遭受了惨重的损失。
最早的一次发生在苏州红小豆市场。因为相信内幕消息,在9509 红小豆从3800 元到3000 元的暴跌行情中,我心存侥幸,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多头主力的市场操纵之上,不愿把多单及时砍仓。结果,那一笔交易,我不但把前一个多月的巨额利润全部赔光,而且,我的本金也几乎损失殆尽。这个案例在前面的章节已经作了介绍。
第二次逆势交易是在1997 年初,我在海南橡胶期货R708的交易中吃了大亏。
第三次,也是我的期货交易生涯中,最后一次因为逆势操作而损失惨重的交易,发生在1998 年10月底,交易的品种是郑州绿豆9811 合约。幸运的是,从那以后的6 年多时间里,我再也没有因为逆势交易而出现灾难性的亏损。
下面的内容,是我对1997年初的海南橡胶和1998 年l0月的郑州绿豆交易的一点反思。
从1995 年到1997 年初,国内各大期货交易所的许多品种,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接连出事。国内期货市场因此元气大伤,逐渐告别鼎盛时期的辉煌,开始走向沉寂。
1997年初,当时国内期货市场也就只有海南橡胶、郑州绿豆等几个品种在主力资金的关注下,交易还比较活跃,价格波动的幅度也比较大。我把自己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海南橡胶上面。
橡胶期货对我来说,并不陌生。1995 年6 月,在我刚进入商品期货交易时,就曾经做过海南橡胶。记得我第一次操作橡胶是因为听了我大学同学的建议,她认为市场价格在暴跌以后会有反弹,让我做一把短线多头。我看到她胸有成竹,就在每吨14210元的价格买了100手。等了几天,橡胶市场并没有出现像样的反弹,我觉得这次交易没有什么前途,就平仓了。后来,看到市场价格大幅下挫,我非常庆幸自己及时退场的明智决策。
这次交易让我认识到,在期货投机中,可做可不做的交易,还是不要去碰为妙。投机者如果把精力集中在很有把握、非做不可的交易上面,交易的业绩可能会大幅提升。
1996 年初,新年刚过,海南橡胶的价格已经上涨到每吨17000元的高位。不过,这个闪亮的高点只持续了很短时间,从此,海南橡胶就逐渐步入漫长的熊途。到了1998 年,市场价格竟然跌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每吨6000 多元。
期货交易有时候确实令人奇怪,大多数人往往对市场可能来临的重大波动反应迟钝,视而不见。无论某个商品的价格上涨或者下跌到多么不合情理的地步,事后看来这个位置是多么的荒唐和离谱,但是,身处其中的投机者却往往当局者迷,很难摆脱当时的市场环境、气氛的巨大影响。面对一种历史性的市场价格,参与其中的投机者很难觉察到这有什么特别之处,认为一切依然很正常、合理。
与此相对应的是,因为贪图一点点蝇头小利,投机者往往对日内变化或者短期波动异常敏感,斤斤计较,每天沉溺于市场搏杀之中,忙忙碌碌,以为这是走向成功的捷径。许多无意中被轻率、随意地放弃的头寸,本来是可以带来巨大的赢利的呀!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旦投机者忘记了市场波动中永恒的循环法则,也就不可能拥有足够的眼光和魄力,去把握未来市场可能出现的重大机会。
每当我回忆起自己的交易生涯中,曾经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犯这种愚蠢、短视的错误时,我对自己这种不可救药的行为简直痛心疾首、绝望之至。也许是人的本性中有一种天然的自我保护的本能,不愿反思、正视自己的弱点,不愿承认因为缺乏自我约束而犯下的愚蠢错误,故意遗忘掉那些令人不快的痛苦经历。但是,人性的这种缺陷,人的记忆中这种有意无意的健忘特性,最终却必然会使我们付出更加昂贵、惨痛的代价。
1998年,就在橡胶价格跌到每吨6800多元时,面对短期市场序变化,我还是忍不住追涨杀跌,在做多和做空之间摇摆不定。虽然我也认为,从长线看,做多肯定是惟一正确的选择,但是,在实际交易中,因为对自己的多头操作担惊受怕,很多次,我只赚了点小钱就跑了。结果可想而知,在随后的大幅上涨行情中,我这种自作聪明的交易方式,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少收获。几年以后回头再看,当初我买进的橡胶,价格是多么的便宜啊!
市场总是在牛市和熊市的循环中前进。花开花落,冬去春来,到了2003 年,橡胶价格又涨到了1996年的高点,每吨17000 多元。在2003 年到2004 年的国内期货市场,橡胶期货成交活跃,波动幅度巨大,又一次成了万众瞩目的市场明星。虽然因为多头主力的操纵,橡胶市场的走势诡异莫测,凶险无比,但还是给沉寂了多年的国内期货市场带来了某种生机和希望,令所有参与者心动不已,不惜刀口舔血、火中取栗。橡胶期货再一次重出江湖,依然表现出诱人的魅力,让人欢喜让人忧。
1997 年初,海南橡胶R708 刚在市场中亮相,成交价格就已经低于1996 年创下的最低点——每吨13600 元。这实际上是非常典型的熊市特征。但是,那一段时间,我的短线操作方式注定了我的悲剧命运,面对重大的市场下跌趋势,我视而不见,像中了邪一样,只做短线多头,从来没有想到要顺势而为,加入空头的队伍。R708 从13000 元到10200 元的空头行情中,市场没完没了的下跌几乎要把我逼疯了。我一次一次抄底,又不得不一次一次地砍仓。市场价格越跌,我以为离底部越近,更加不敢做空。因为频繁地从事抄底游戏,我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泥潭。结果,在这波看似单纯、明显的趋势行情中,我却成了最大的输家,损失惨重。
1997 年初,我在海南橡胶市场的投机经历,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逆势交易的痛苦。
事后从图表上看,海南橡胶市场的这波行情,下跌趋势非常明显,逆势交易者简直是个大笨蛋。在这样单纯的走势中,我非但没有赚到钱,反而亏了大钱,确实令局外人难以理解。作为一个专业投机者,有好几次,当我向别人解释这段时间的交易我是如何赔钱的时候,简直羞于启口,内心感到非常惭愧。
图片:海南橡胶9708 日线(1997.1——1997.8 )
市场价格从13000 元到10200 元的下跌趋势中,我屡次抄底,屡次砍仓。市场没完没了的下跌几乎要把我逼疯了。我就像中了邪一样,只做多头,从来没有想到顺势而为——放空。市场价格越跌,我以为离底部越近,更不敢做空,结果,在这波明显的趋势行情中,我却成了最大的输家。
那么,我当时做多海南橡胶的理由是什么呢?
1 .短线交易方式隐含的天然缺陷
1999年以前,虽然我对期货操作中顺势交易、中长线持仓的思想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我还没有形成以中长线顺势交易为核心的基本策略。作为一个新手,那几年,虽然我也渴望从中长线交易中获取丰厚的回报,但是,我还是不能战胜自我本能的欲望,每每屈从于自己的个性、习惯,想要抓住市场中每一次波动的利润。那时,短线交易对我来说,仿佛具有不可替代的魔力,我对之情有独钟,沉醉入迷,欲罢不能。如果说,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瘾:烟瘾、酒瘾、赌瘾、毒瘾,等等,那么,期货交易中,成功的短线操作带来的那种快感,确实会让人上瘾。这也可能是期货市场中绝大多数人喜欢短线交易的原因。
记得在1997 年的时候,我的一位大学同学曾经对我说过,如果市场处于震荡行情中,我的操作成绩会很好;而一旦市场趋势来临,我肯定会亏大钱。我觉得她对我当时的交易状况、操作手法的描述是准确的。尽管在刚进入期货市场时,我也曾经在北京绿豆9509 上做过一次成功的中线交易,但总的来说,1999 年以前的三四年时间里,我还是侧重于短线交易,一直是一个短线炒手。
短线交易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管市场重大趋势,试图在市场短期波动中,低买高卖。有时候,一次交易可能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就结束了。在盘整行情中,这种做法是有利可图的。在市场上涨时卖出,在行情短期下跌时买入,刚好和震荡行情的走势特点相适应。
但是,市场价格不会老在一个地方震荡,一旦某一天市场运动的性质发生变化,趋势行情来临,我的短线交易方式很可能就会演变为逆势操作。如果止损及时,损失还不会太大;如果止损不及时,短线操作套牢以后,变成逆势操作的长线交易,一次方向做反,损失就会惊人,甚至会暴仓。
我在R708 橡胶的操作中,主要还是在做短线。R708 当时盘内波动幅度极大,每天上下变化几百点是非常正常的事。如果操作得当,短线交易会有非常可观的利润。我被橡胶市场短期波动牢牢地吸引住了,一会儿买进,一会儿卖出,完全不去理会大势的走向。
记得有一次收盘前5 分钟,我的多单刚入市,橡胶价格就大幅上涨,一下子,我的交易就有了200 多点的浮动赢利。我没有在收市前平仓,想要等待市场第二天继续上涨,获取更多的利润。那一天晚上,白天的操作非常满意,兴奋极了,晚上10 点多,还特意跑到一位朋友那儿聊天,让他和我一块分享快乐。按照当时我的想象,那天尾市的走势这么强劲,第二天市场价格肯定高开几百点。这样,只要我踏踏实实地睡一个晚上,就能轻轻松松地从这笔交易中获取更大的利润。
市场趋势的力量确实非常强大,我做梦都没有想到,第二天,橡胶市场竟然会低开200 多点,前一天尾市的强势消失得无影无踪。更为痛苦的是,还没有等我清醒过来,市场价格又急速下降。一刹那之间,己经到了跌停板附近。在这种几乎垂直下落,中间价位根本没有任何成交的行情中,我想在损失较小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根本不可能。
一个巨浪过来,我被打得晕头转向。这就是逆着市场大势,贪图蝇头小利者的下场!
我想利用短线操作捕捉更多的市场机会,看似聪明,实则愚笨;看似跑得很快,实则离目标越来越远。
有一句名言说得好:过于注重细节的人,往往对大事情一无所知。
2 .总比市场慢一拍的思维
投资大师巴菲特曾经挖苦过那些基金经理们,说他们总是喜欢看着汽车的后视镜开车。巴菲特的意思是说,基金经理们总是犯经验主义错误,以为历史会简单地重复,未来就是过去的再现。
我在R708 上之所以逆势交易,也是犯了类似的错误。
根据1996年橡胶R608 的走势特点,每次市场价格跌到13500 元这个位置,随后就会出现大幅的反弹。在当时我的印象中,13500 元以下是橡胶的低价区,这个价格非常便宜。
1997 年初,R708的价格从13000元开始连续下跌,我自以为是,武断地认为这是市场主力故意打压、人为操纵的结果,目的是为了清洗做多的散户。在我看来,这种下跌只是暂时的现象,过一段时间,橡胶价格就会止跌回稳,重新涨到13500元以上。
显然,我根本没有意识到,橡胶市场正在转向空前的大熊市,目前的下跌行情只是空头市场开始的序幕。我的思维还停留在前一年的价格水平上,在心理上还没有适应这种空头市场的局面。也就是说,现实的情况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还是以老的观念来看问题。显然,我的脚步太慢了,没有跟上市场的运动节奏。在我的内心深处,当时R708的市场价格和前几年相比,实在太低了。所以,随着R708 的价格越跌越低,我认为市场的底部越来越近。在13000 元到10200 元的下跌行情中,我一直抱着这种错误的想法,一次又一次地做多。结果,一次又一次地被迫止损,损失巨大。
图片:海南橡胶9608 日线(1996.1——1996.8 )
在1996年一年之中,海南橡胶的波动范围大约在13600 元到16650 元之间。
3 .我迷失在短期波动的大海里
顺势交易并不总像事后看起来那样轻松、简单。在实际操作中,顺势交易者一旦遇到大的市场震荡,完全可能赔钱,所以,其实顺势交易也是有风险的。
1997 年初,当时橡胶市场的大趋势确实是下跌。但是,就短期而言,每天的盘内价格变化过程却非常复杂。我作为一个短线炒手,身处其境,每天亲自在市场中买进卖出,能够很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当然,在长期走势图上,这一切具体的市场运动过程、细节,都已经被忽略,看不出来了。
在图表上看似明显的趋势行情,每一天市场价格的变化却是随机的、偶然的。表面看,日K 线图上的一很大阴线代表一天的走势从开盘到收盘是下跌。但是,这一天中市场价格在各个时间段的具体变化过程究竟如何,是缓慢阴跌、急速暴跌,还是大幅来回震荡之后以阴线收盘,从一天交易结束后的K 线上无法得知,你只知道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四个简单的交易数据。
其实,一根简单的K 线可能蕴涵着无限复杂的变化过程:激动人心的上涨,惊心动魄的下跌,令人迷茫的盘整,欲跌还涨,欲涨还跌,等等,所有的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交易日,甚至在更短的时间内。
投机者很容易被市场短期波动搞糊涂,沉溺其中而失去超然的思维、心态,忘记市场大趋势的方向。我在橡胶市场陷入逆势交易的境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是我故意要和市场作对,而是因为短线操作的习惯,让我不知不觉中,稀里糊涂地变成了一个逆势交易者。
4 .市场趋势会突然反转吗?― 新手的心理、思维陷阱
任何一个市场趋势一旦明朗,市场价格往往已经涨跌了相当幅度。在这种情况下,市场趋势随时反转的可能性也并非不存在。因此,投机者继续进行顺势交易,会有巨大的心理障碍。一般人,尤其是一个市场新手,很难不折不扣地遵循顺势交易的原则,就是害怕市场趋势会突然反转,自己成为追涨杀跌的牺牲品。
记得有一个投机高手曾经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在市场交易中,投机者应该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不是做出让自己感觉舒服的决策。心理上很舒服的交易,结果往往不好。
从我自己的交易经验看,做出顺势交易的决策,从心理上来说,明显要比逆势交易艰难得多。谁愿意市场涨了很多以后继续买进,市场价格跌了很多以后继续放空呢?在这种情况下,做出和市场趋势相反方向的交易决策倒是非常容易的。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心理特点也是非常普遍的,比如,人们往往愿意买便宜货,喜欢低买高卖,等等。
而在期货交易中,这却是一个很坏的习惯。
多头市场中,随着价格越涨越高,不愿意追高的心理会使投机者产生一种做空的情结;空头市场中,买便宜货的心理会使投机者产生一种抄底的情结。
所以,尽管每次做多都有损失,随着市场价格越来越低,投机者买入的欲望可能越来越强烈。无意之中,很多人都变成逆势交易者。
我在橡胶R708 中的只是想赚点小差价,结果鸡不成蚀把米。很多次短线交易,我的本意只是想赚点小差价,结果,在强劲的市场趋势面前,我被迅速套牢,偷鸡不成蚀把米。
5 . R708 市场价格的下跌过程中,持仓量每天都在增加
那一段时间,因为橡胶价格跌得很低了,不仅是我,也有场外资金在介入,试图抄底。人的心理就是这样,如果你独自一个人在犯错误,你的心理压力就会很大,而当周围别的人也和你的行为方式一样,你就会有一种安全感。即使你每天都在交易中亏钱,你的心里也会好受多了。场外资金进入橡胶市场抄底,给我的错误行为提供了某种支持,使我在错误的路上越滑越远。
从中,我学到了两点:
一是在市场价格判断上,价格变化本身透露出的信息远比持仓量、成交量的意义重要。在早期的期货交易中,我曾经对此迷惑不解。为了预测市场价格的走势,把很多精力集中在分析持仓量、成交量的微妙变化上,钻牛角尖,误人歧途。
二是对一个投机者来说,不要去参考市场中别人的行为,从众是通向地狱最廉价的门票。
从众心理不仅仅是大众的思维偏向,据说,在国外一些基金经理身上,也表现得非常明显。原因是,如果市场下跌,很多人在亏钱,基金经理随大流行动,交易出现损失也不会受到过多的指责。而一旦他的行为和别人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投资业绩不好,他就会变得孤立,容易成为众矢之的。所以,许多投资基金经理往往不敢单独行动。即使明显地看出别人的行为不理智,为了迎合一般的社会心理,他也不愿有过分出格的举动。
1997年初,海南橡胶市场的巨大损失,对我打击很大。一方面,宝贵的投机资本大量流失,使我很难在短期之内从期货交易中翻身;另一方面,这次失败严重地打击了我的自信心。进入商品期货交易已经将近两年多时间,我一直在摸索、学习成功的投机策略。再一次的巨大失败证明,我以前的所有努力并没有什么结果,我的交易水平还是停留在大多数失败者的层次上。而且,当时我也确实看不出有什么好办法能够使我在期货交易中稳定地获取赢利。
我对期货交易的知识已经知道不少,在局部范围、某些特殊的市场状态下,我对市场短期走势的判断也有了相当的经验。但是,那一段时间,我却没有能力从整体、全局的高度把握期货市场的价格趋势,也没有能力制定相应合业投机者的心理素质和境界修养。
我的头脑中各种各样的知识鱼目混珠,像一团乱麻,有的是关于市场价格预测的,有的是关于交易心理的,有的是关于投机的技巧、策略,等等。无论是对市场还是对自己,我都理不出一个头绪来,分不清哪些观念是正确的,哪些观念是错误的,到底是长线交易好还是短线交易好。观念之间互相矛盾,我的行为在矛盾之中摇摆不停,我彻底迷失在期货交易的大海之中。
面对巨额的交易损失,我却一筹莫展,无可奈何。做了两年多的期货以后,我甚至弄不清期货到底是什么。难道我也将像大多数失败者一样,在期货市场赔了很多钱,最后连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难道我永远无法揭开期货之谜吗?
当时我的那种绝望、沮丧的感觉简直难以形容。
有位哲人说过,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直到1998 年下半年,当我读完了美国20 世纪初的投机大师杰西· 里费默的著作,我才开始对期货交易有了一个全面、整体的了解。原来,我所经历的一切早在100 多年以前别人就经历过,我无非是在重复许多人犯过的错误而已。
我的最后一次暴仓记录发生在1998 年10月底,是在绿豆市场9811 合约上。把账户上的资金赔得干于净净的经历,总是不那么令人愉快的。幸运的是,因为这次交易投入的资金量不大,只是我个人的一笔小钱。所以,这一次的全军覆没,实际造成的损失并不是很大。
1998 年下半年,郑州商品交易所的11 月绿豆从3 600 元上涨到4000元以后,开始回落,进入调整状态。当时,我判断这次下跌只是一次正常的牛市修正,后市绿豆市场将重新回到上升趋势,并且会突破前期高点4000 元。所以,当市场价格跌到3840 元时,我就入市做多。记得我买入的当天是以中阳线收盘,我的账面上有了一点浮动赢利。一出手就很顺利,这更加坚定了我做多的信心。
令我感到担心和不安的是,第二天市场并没有继续上涨,反而跌破了我买入的价位,以大阴线收盘。这种情况与我想象中市场应该出现的情形完全不同。我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判断,我认为市场应该上涨,也希望市场上涨,但是,实际上市场却出现了下跌走势,而且下跌幅度之大超过了我的预期。从理智上说,当市场价格跌破我的入市点时,我必须平仓出局,控制风险,但从感情上,我又舍不得在亏损的情况下离场。
现代决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一个人的内心充满矛盾和冲突时,最典型的行为特征是不采取任何行动。
接下来的几个交易日,市场价格在一个狭窄的空间波动,我依然对多头心存幻想,没有在损失还不大的情况下果断撤退。终于,令人难以置信的市场暴跌开始了,短短几天时间,11月绿豆期价跌了800 点。我从来没有想过市场价格会跌这么多,还像个傻瓜一样一直拿着那该死的多单,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的发生,坐以待毙。
图片:绿豆11 月——日线
这次交易对我的教训有:
( l )在期货交易中,投机者不可能每一次都正确地判断市场运动的方向,这是投机交易的一个普遍规律。既然错误判断、错误决策的情况难以避免,如何在判断失误时减少亏损,是每一个投机者在交易活动中必须解决的最基本问题。及时止损被证明是投机者控制风险的有效手段。在这次绿豆交易中,正是由于没有采取严格的止损措施,导致惨剧的发生。
( 2 )我完全没有意识到,绿豆市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会有这么大的跌幅,所以,在市场下跌过程中,一直持有亏损的多单,没有及时认赔出局。市场价格越跌,我越以为底部就在眼前,不应该平仓,结果损失越来越大,变得难以收拾。这再一次证明,投机者不应该主观地去猜测市场的顶和底,应该让市场自己来告诉我们。
市场价格在涨势中可以高得离谱,在跌势中也可以低得惨不忍睹。有谁能想到,1979 年,美国的白银期货会从每盎司5 美元涨到50 多美元?有谁能想到,1995年,上海的国债期货319合约会从141元涨到191元?有谁能想到,2004年大连大豆会从2000多元涨到4100多元?又有谁能想到,2005 年,国际原油期70 美元以上,LME 铜会让你看到令人目眩的每吨4400多美元?
由此,我们可以学到两点有价值的教训:①没有有效止损的投机交易极为危险,亏得倾家荡产是早晚的事;② 顺势交易有可能把投机者带到成功的彼岸。
第十二章 冥河的摆渡者2009-03-10 07:34在投机方面的培训,无论多么精妙多么全面,对个人来说都是埋下了不幸的根源。许多人都是被由此引入市场,初期小有收获,最终几乎人人惨败。
——本杰明,格雷厄姆
如果你恨一个人,就让他去华尔街;如果你爱一个人,就不要让他到华尔街。
——作者
时间是世上医治心灵创伤的最好良药。
1997 年上半年,我在海南橡胶市场受到的重大打击,几乎使我对期货交易彻底绝望。我不愿意继续玩这种毫无把握的游戏,像个傻瓜一样一次又一次地受到市场的愚弄。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再接触期货交易。
因为一个朋友的邀请,1997 年9 月份,我到他所在的公司担任股票、期货方面的投资主管。这位朋友是我的大学同学,他所在的公司在股票和期货上各开了一个账户,原来主管投资的人因为业绩不佳,已经离职了,现在由我负责日常操作。
公司的投资业务并不忙。一段时间悠闲的生活,给了我一个认真思考、反省的机会。作为一个职业的期货操盘手,虽然前几年我一直在市场中拼杀搏斗,大输大赢,上天入地,尝遍人生的酸甜苦辣,但是,我却很少有时间和心情仔细地总结、回顾自己以往的交易情况。
从1994 年进入国债期货市场开始,到1997 年底,那几年总的交易业绩证明,我的期货交易做得并不怎么样,离一个成功的操盘手不知还有多么遥远的路。败军之将,虽不足言勇,但是在我内心深处,期货投机实际上已经成了我终身的事业追求,我感觉到我这一辈子也许永远不可能和期货绝缘了。
大概是厌倦了日常生活的平淡、庸俗,或者是因为多年不见,我的大学同学工作之余,经常跑到我的交易室来,和我一起看行情,询问期货交易的一些基本情况。他对我毕业以后从事期货交易工作非常羡慕,也对我在市场中如何交易很感兴趣。
对于我同学的好奇心,我非常警惕,我非常害怕他受我的影响,贸然进行期货交易。因为在此以前,我有一位亲戚曾经因为我的原因误入期货市场,最后亏了大钱。这个惨痛的教训使我认识到,让一位新手轻率地进行期货交易是不负责任的,后果非常严重。
那一件事发生在1995 年下半年。有一次,我的一位亲戚来找我借钱,说他想从俄罗斯进口一批废铜卖给国内的一家冶炼厂,每吨能赚5000 元左右。因为我一直只做股票、期货的投机买卖,对现货贸易,更不用说这种跨国生意,既不懂,也没有兴趣。所以,我对他说,钱我可以借给你一部分,但是你用不着大老远跑到俄罗斯去做生意,你回去到当地的期货公司开个户,然后等我的消息,我让你买你就买,我让你卖你就卖,做点期货交易,赚到的钱肯定比你做现货挣得多,也轻松。这位亲戚对我非常信任,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就打消了做铜生意的念头,回去等我的消息,准备炒期货。
1996 年初,有一天我发现上海胶合板市场蠢蠢欲动,根据我的经验和市场分析,胶合板市场有可能大幅上涨。我立即通知我的亲戚以45.50 元的价格买进胶合板。果不其然,三天以后,市场价格就涨到了47.60 元。在我的指挥下,这位亲戚短时间内就轻轻松松地赚了一大笔钱。
这次交易结束后,我觉得我让那位亲戚在期货上赚了钱,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因为我自己在市场交易中遭遇了重创,就再也没有给他提供任何有价值的操作信息,我甚至忘了他还在做期货这件事。
半年以后,有一天,这位亲戚突然给我打来电话,说他在期货市场不但赔光了原来的利润和本金,而且又把从别人那儿借来的lO 多万块钱赔了,情况非常糟糕。我听了以后大吃一惊,赶忙问是怎么回事。
原来,第一次赚钱以后,因为长时间没有我的消息,他又不好意思频繁地给我打电话,就自作主张,在没有我指导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期货交易。结果,除了偶尔赚点小钱,大部分时间都在亏钱,最后的一笔交易,他以13100元买进的海南橡胶竟然跌到了9800元,损失惨重。
知道了事情的经过以后,我如梦初醒,懊悔不己。为了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我让他立即停止任何交易,并答应在财务上给他一定的帮助。
因为以前发生过这么尴尬的事情,所以,当我看到我的同学对做期货非常感兴趣时,一开始我就严厉警告他,不要离我太近,更不要学做期货。我甚至威胁他,如果他做期货,我将马上离开这个城市,并且我们的同学友谊也到此为止。应该说,当时我的这种态度,是非常理智、冷静的。也许是因为在期货市场呆久了,我深知其中的残酷和凶险。
我的同学立刻信誓旦旦地向我保证,决不染指期货。
事情到此为止,我心里感到很踏实,以为再也不会有什么意外了。但是,这时候,我却做了一件后来令我非常懊悔的事,一方面确实是由于人手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好心,帮同学一个忙,我把我同学的爱人招聘为助手,做报单工作,月薪1500 元。
后来的一切不幸就开始于这件极偶然的事情。
交易的第一个月,一切都按照的约定进行。我做我的交易,我同学依然上他的班。闲暇时间,我们一起喝酒、聊天、钓鱼,心情愉快,多年不见的朋友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时代。我们什么都谈,唯独不谈期货,这是我跟他在一起时定的规矩。我从来没有和他说过我的交易情况,包括交易什么品种,结果是赔是赚,等等,因为我害怕如果过多谈论我在市场交易中的细节,可能会激起他强烈的兴趣,诱导他的投机欲望。
离开了市场一段时间以后,1997 年初橡胶交易失败的阴影在我心中逐渐淡化,我的精神面貌和心态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也许是重新开始交易,心理上没有任何压力;也许是当时的市场走势恰好和我的操作理念非常合拍;也许是我运气来了。反正,1997 年底以前的一段时间,我的期货投机生意做得好极了。我像换了一个人,仅仅一个多月时间,我的投资回报率就高达60 %多。
记得我一开始做的两笔交易是大连大豆和郑州绿豆。
当时,大连大豆在经历了前期大幅下跌以后,在一个空间不大的范围无序震荡。从图表上看,多空双方势均力敌,达成了暂时的平衡,价格形态像一个矩形。对于相信技术分析的人来说,矩形这种图形属于市场中继形态,即市场价格下一步突破的方向一般和原来的市场趋势一致。尽管我也知道这一点,但是,我并不想在市场价格跌了这么多以后再去做什么空头,我选择了做多。我的想法是,一旦市场价格向下突破前期低点,我就砍仓出场。
有时候我总在想,期货市场的价格预测其实和押宝游戏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别看有些预测家搞出一大堆貌似深奥的理论,例如周易预测法、波浪理论、日本K 线理论等等,看起来一本正经,好像科学理论一样,非常严谨、权威,其实,在我看来,这些东西基本上没有什么用处。至少在预测的成功率上,结果和胡乱地赌一下差别不大。一个经验丰富的投机者有时候只要浏览一下图表,就能对未来的市场走向猜个八九不离十,远比那些预测家高明得多。市场交易离不开预测,但是,预测只是一个合理的交易计划的一小部分。市面上有不少关于股票、期货价格预测的书,我也不知道这些书中的内容到底是讲什么,但是,如果把复杂的交易活动过程简单地终结于市场预测这个阶段,认为预测是投机者最后成败的关键,那是非常荒唐的。
反正,我的大豆方向是赌对了。我记得,在真正向上突破的前一天,市场还搞了个假动作,收盘价格很差劲,看起来后市好像要向下突破,我一个晚上都为自己的多单提心吊胆。结果,第二天一开盘,市场价格就大幅跳高,一下子就突破了矩形的框架上限。我拿着自己的多单一动不动,期待着市场价格朝对我有利的方向前进。我也弄不清楚,当时为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坚持中长线交易。如果这笔交易发生在半年以前,很可能市场一跳空,我就会迫不及待地获利了结,害怕到手的利润得而复失。
接下来的几天,大豆价格每天单边大幅上涨。仅仅一周时间,我的大豆多单就获利270 多点,我投入的本金翻了1.5 倍。
回头看起来,那一波大豆上涨行情其实只是空头市场的一次反弹而已,不过力度很大。后来大豆市场又重新恢复下跌趋势,到1999年,最低跌到了1600多元。这一波空头市场的惊人反弹行情,又一次证明,即使你顺着市场重大趋势方向交易,如果不能严格地控制风险,也可能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有几个人能忍受大豆市场几百点的浮动亏损?所以,在期货交易中,投机者即使是顺势操作,也不能高枕无忧,也应该有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防不测。
从大豆市场出来以后,我又做郑州绿豆。
1997 年,郑州绿豆一直在走大牛市,到10月份,期货价格已经涨到每吨5000 元附近。
当时我自己亲手画了一张郑州绿豆的日线图,凭着自己看图的经验,我感觉市场涨势还没有到顶,还有上升空间。所以,在每吨4970元的位置做了一些多头。我买入以后,郑州绿豆确实又上涨了,我也没有平仓,一直拿着自己的多单。
市场价格涨到5100多元以后开始回落,我的多单是在5050 元左右平仓出局的,小赚了一笔。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绿豆牛市的顶点。此后,郑州绿豆走上了漫长的下跌之路,向每吨2500 元的价格回归。
做完这两笔交易以后,我又在别的市场赚了点钱,我的账户资金大幅升值,本金变成了原来的两倍多。
老话说得好:怕什么,就来什么。尽管我处处小心谨慎,一和我同学谈到期货交易就缄默不语,但我却忘记了一件最不应该忘记的事——我同学的爱人在我身边工作,她自然对我的交易情况了如指掌。我还像傻瓜一样对自己的交易守口如瓶,还以为是一个秘密,我同学其实早以对此一清二楚。
后来回想起来,我的同学肯定在第一时间知道了我在市场中的精彩表现,而且他们两口子在家里可能天天在谈论我到底赚了多少钱。可能是那种氛围,短时间暴利的诱惑,让我同学下定决心,不惜违反过去对我的承诺,坚决要到期货市场试一试运气。
有一天,我的同学跑到期货经纪公司来找我,说他自己有点钱,想入到我的账户,由我操作,一起赚钱。
碰巧前一段时间我刚好从市场中赢了一大笔钱,可想而知,那时候我的心里肯定有点飘飘然,甚至可能忘乎所以了。我完全忘了当初自己在期货交易中那种绝望的感觉,那种不知所措的混乱。因为这一段时间做得比较顺,我当时觉得在期货交易中赚点钱简直是手到擒来,轻而易举。
也许期货交易最困难的地方之一,就是投机者必须时时刻刻保持一种理智、平静的心态。不管赔钱、赚钱,都能客观、谦逊地评价自己,对待市场。成功的时候,多想想运气的成分;失败的时候,多找找主观的因素。不为物喜,不以己悲。但是,投机者要达到这样的高境界、大智慧,并非一日之功,这是一个漫长的学习、修炼过程。
那时候,我同学和我的关系非常好,我也觉得能帮同学赚点钱是我的义务和责任。我总不能光想着自己发财,有好事情一点也不想着他理纵那样好像有点不近人情,也不够仗义。我想,反正我的工作就是到天在市场中买进卖出,顺便帮他做点交易也不费什么劲,所以计我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
当天下午,我同学就把钱送到了期货公司。让我大吃一惊的是,他带来的钱竟然比我账户上的全部资金还要多。
我问他这么多钱是从哪儿来的,他说自己有一部分,其余的是向公司借的。我对账户上交易资金突然大幅增加既感到兴奋,又隐隐约约有点担忧。我在期货交易中曾经多次亏过大钱,亏钱后虽然心理上难免痛苦、难过和可惜,但毕竟是自己的钱,并不会太在乎。但是,如果我把我同学借来的钱做期货赔了,这种责任我怎么能够承担得起呢?所以,虽然当时我答应帮我同学操作,但在具体交易时,因为害怕亏钱,我下单非常小心、谨慎。
也许是我的行动看起来太保守,也许是因为我没有很快赚到钱,大约过了一周时间,我同学等得有点不耐烦了,也可能是对我的操作技术产生了怀疑,他对我说想自己独立下单交易。
按照他的想法,就是在我的那个期货账户中,他做他的交易,我做我的交易,盈亏自负,互不相干。对这种做法,我有点不乐意,但也不好坚决拒绝。
作为大学四年的同学,虽然一开始我对他做期货很担忧,也坚决表示反对。但到了此刻,我却有难言之隐,不好强烈阻止。
毕竟前一段时间我刚从市场上赚了一笔钱,如果我固执地坚待原来的想法,不让我同学染指期货交易,一方面,在强烈的交易欲望驱使下,他一定不肯听我的意见;另一方面,这样做,好像我从内心深处看不起我的同学,轻视他的智力。既然我做期货能赚到钱,为什么他不能呢?
这时候我已经完全违背了当初坚决不让他涉足期货的初衷,稀里糊涂地被他的赚钱欲望控制、左右了。
几天以后,两个大厨在同一个厨房的运作方式谁都觉得不方便,我们又把账户上的资金分开了。我同学在期货公司单独开了户,完全摆脱了我的束缚,开始自作主张,买进卖出。从此,我彻底丧失了对他的任何控制。
出于责任,也由于担心,在我同学刚开始交易时,我还是劝过他几次,让他放弃期货生意。但是,对一个满怀希望,正做着发财梦的人来说,这种提醒显然是徒劳的,还会让人有点不愉快,好像是我在挡他的财路。
我同学的爱人和我一起交易了一个多月以后,也觉得自己很有经验了,迅速回到丈夫身边,为他的交易出谋划策。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真是尴尬极了。每天早上9 点,我们都会在期货公司碰面,然后,各做各的交易。因为同在一个期货公司,我们彼此都对对方的交易品种、交易方向了解得一清二楚。有时候,我的同学正在买入,我却想放空。我对这种局面感到非常别扭,可能我的同学也有这种心情。但是,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一切已经不可逆转。
故事发展的过程,和大多数进入期货市场的新手的经历完全一样,不用我说,大家也可以猜想得到。先是我的同学觉得自己运气不好而赔了钱,然后两口子互相抱怨,开始吵架,越赌越输,越输越赌,最后交易彻底失败,债台高筑,生活陷入困境。
在这期间,我也曾屡次苦口婆心地劝导,希望我的同学能够悬崖勒马,回心转意,但一切无济于事。
记得他们最后一笔交易做的是北京绿豆,4500元放的空,10分钟以后,市场价格涨停。以后几天,绿豆市场每天开盘就无量封住涨停板。他们绝望地盯着行情显示屏,希望涨停板能够打开,给他们一个逃命的机会,然而,市场根木不给他们这种机会。等到价格涨到5100 元左右,才有机会割肉离场。
谁能在绿豆交易中忍受600 点的交易损失?也就是说,投入8 万元资金实际亏损却接近25 万元。经此一役,我同学账户上的资金所剩无几。
1997 年底到1998 年的那一段时间,国内期货市场正处于重大的转折关头,市场上已经在流传国家将要把14 家期货交易所合并成三家的消息。各个期货交易所的市场主力都想在交易所关门以前捞上一笔,作为最后的晚餐。所以,当时的市场操纵行为无法无天,其手法之凶残、恶毒令人发指。
罪恶没有人制止,无辜的投机者的命运就像一场噩梦,我的同学只是其中一个可怜的牺牲品而已。
那段时间,因为我自己的交易也做得一塌糊涂,无力在财务上给朋友以更多支持。带着极端的内疚、痛苦之情,我悄然离开这个伤心之地。虽然我没有直接给同学带来损失,但他的一切皆因我而起,从道义上,我感到自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曾经多次碰到过这样的情形,很多人(包括亲戚、朋友和陌生的人)一旦知道我是一个操作股票、期货的投机者,而且又有多年的市场交易经验,都非常急切地希望我给他们推荐一两支能够赚钱的股票,或者一次期货交易的发财机会。刚开始,我对这样的请求总是有求必应,我让他们耐心等待,一有合适的机会,就通知他们。这一方面是好心,我确实想让亲朋好友赚点轻松钱;另一方面,则完全是我内心的自负、虚荣在作怪,想让别人知道我有这种点铁成金的魔法,或者说炼金术。
结果,几次这样的经历中,只有一次,一位朋友因为听了我的建议真正赚到了钱,另外几次我的好心非但没有给亲戚、朋友带来收益,反而给他们带来巨大的麻烦。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什玄地方呢?
是不是我提供给他们的买卖建议不准确,或者说,我根本就没有让他们赚钱这种本事,而只是在胡吹呢?事情并不这么简单。作为一个职业的交易员,这十多年我几乎每天都在市场中进进出出,总的交易次数可能已经超过一万次。成千上万的钱一会儿匆匆而来,一会儿又匆匆而去,输赢是极寻常的事。我对自己的交易活动曾做过仔细的分析、研究和总结。我把我以往的交易分为几种情况:
有些交易是因为我无法遏制内心的冲动,禁不起市场的诱惑,在鲁莽中做出的,一入市我就知道自己错了,开始懊悔,交易结果可想而知,一般都是亏钱;有些交易,我内心深处并没有什么把握,但忍不住想试试自己的手气,这种交易其实就是赌博,有时候赢,有时候输,输的时候多,赢的时候少,完全靠运气,结果很不确定。
总的说来,这两类交易我做得都非常勉强,很不自然,对交易结果也没有什么信心和把握。从事后的统计数据看,成功率甚至不到40 %。
当然,因为长期从事投机交易这一行当,有时候,在市场经验和内心深处某种直觉的指引下,偶尔我确实会发现一些极有价值的投资机会,要么风险很小,一旦判断准确,赢利却很大;要么成功赚钱的可能性非常大,儿乎在90 %以上。在这种时候,我对市场价格的判断准确无比,犹如神助。我说涨,市场果然上涨;我说跌,市场真的下跌,还没有入市交易,我就知道肯定会赢。这确实有些不可思议,嘴里哼着小调轻轻松松地走过去,大把大把的钱就像久别重逢的情人,你还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就飞快地扑进你的怀抱。
也许你不相信市场交易中有我讲的这种几乎百发百中的赚钱机会,但事实就是如此。
股票、期货这种投机生意确实很奇怪,有时候无论你怎么努力,也休想从市场中弄到一分钱,有时候,钱来得又快又轻松,仿佛天上掉馅饼。我以前有过好多次这样的经历,而且相信以后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投机需要取巧,而不是蛮干,但取巧需要智慧和经验。
毋庸置疑,因为真心地想让朋友们赚钱,我不会给他们提供我认为没有把握的交易机会,我告诉他们的交易机会都是我精心挑选,最有把握的。因为我要证明自己高明的炒股技术。
后来的结果也证明,他们听我的建议做的几笔交易都赚到了钱。但是,当他们从市场上赚到第一笔钱以后,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惟一一个听了我的意见做股票,最终赚钱离开的是姜大爷。大约1999 年初,那时候,期货的网上交易还不流行,我每天早上8 点多就离家到期货公司去看行情。因为路不太远,我经常坐三轮车。一来二去,认识了退休的姜大爷。姜大爷为人热心但没有什么文化,听他说解放前做过点小生意。不久,我们彼此就非常熟悉,成为朋友了。
从闲聊中我得知,姜大爷的大儿子因为犯事进了监狱,小儿子的工作也不稳定,老两口靠微薄的退休金生活。因为厂子不景气,有时候连很少的退休金也不能按时拿到,只好出来赚点外快。我对姜大爷的处境非常同情。有一天,我突发奇想,问他想不想在股票市场赚点钱。我也就是随便一说,没有想到姜大爷对我非常信任,竟然同意了。
我回家以后仔细研究了一下当时的股市状况,发现上海申华这支股票好像有主力在吸筹,当时这个股票的价格是9 块多钱,后市上涨的潜力很大。
第二天,我把我的建议告诉了姜大爷,但同时对他提了一个要求:必须在赚钱以后立刻离开市场,撤销股票账户。姜大爷满口答应了我的条件。
不久,姜大爷真的到证券公司开了个股票账户,并按照我的建议买进了2000股申华实业。半年以后,我让他在14 元抛出,获得了40%多的回报。
姜大爷确实信守诺言,及时把股票账户撤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让姜大爷买卖过任何股票。
这次交易虽然赚的钱不是很多,但最后姜大爷确确实实从市场中拿走了一笔钱,而不仅仅是纸上富贵一场,所以,结果还是令人愉快的。我认为,这次交易成功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姜大爷对我非常信任,从开户、买入、卖出到最后撤销账户,都严格地听我指挥,整个过程没有失控。二是恰好姜大爷对市场交易所知甚少,这样他就不会自以为是、自作主张,重演外行投机从而导致惨败的悲剧。
2003 年,北京“非典”时期。这一次教人炒股的经历有点令人啼笑皆非。
有一天,我和几个朋友一起聊天时谈到炒股。因为有前几次让人做股票、期货的经验教训,我对他们说:“炒股票赚一笔钱并不难,但是,这东西就像吸毒,一个人一旦沾上了,就会上瘾。要想戒掉真是太难了。结果,不赔到难以收拾的地步,大多数人是不会心甘情愿离开市场的。”
朋友中有一位比我年长10 岁,正处于人生和事业的巅峰状态,他对我的说法不以为然。一是他不太相信我有能力让人在股票市场赚一笔钱,二是他认为,别人做股票可能会上瘾,失去自我控制能力,而他却不会。
我对这位朋友的自信非常怀疑。
作为一个在市场中沉浮多年的老手,因为看到过太多牛市熊市的悲喜剧和中小散户最终的不幸结局,我深知股票、期货投机确实不适合一般人沾手。一个人一旦上了股票、期货投机这条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尤其是在第一笔交易有了利润以后,人性中的投机欲望,更是像决堤之洪水,势不可挡:他会沉溺于市场交易而不能自拔;他会变得无比地固执和自信;他会像赌场中输红了眼的赌徒一样,完全失去理智,等等。
道不同不相为谋。显然,我们的争执不会有结果。为了分出一个胜负,我们决定打一个赌。我来选择股票,然后告诉他什么时候买进、、什么时候卖出,他严格按照我的指令操作。交易结束以后,就可以证明:一是我的水平怎么样,到底能不能找到可以赚钱的股票;二是他能不能不折不扣地贯彻我的交易命令,并且在赚钱以后自动收手,从此远离股票市场。
半个月以后,根据我的研究结果,我向朋友推荐了两支股票——石油大明和中海海盛,他也按照我的建议顺利买入,记得石油大明的买入价是8.50 元,中海海盛的买入价是6.45 元。如果从中长期看,我绝对相信,我让他做的这笔交易,肯定能赚到钱。
大约过了半年,石油大明上涨了12 %左右,中海海盛则上涨了30 %多。有一天,市场的走势让我觉得有点不安,我怀疑股票市场的反弹行情可能结束了。
反正我们的股票已经赚钱,实践证明,这次我对股市的判断是准确的,打赌结果我是赢定了。我决定让我的朋友抛出手中的持股。
令人惊奇的是,当我通知我的朋友,让他以市场价格卖出石油大明和中海海盛这两支股票时,他不但完全忘记了当初我们的约定,而且竟然开始给我上股票、期货的投资课,说做股票、期货交易不能赚点蝇头小利就跑,这两支股票潜力很大,至少能翻一两倍。他对我卖出股票的建议简直是嗤之以鼻。
我满怀希望地想要朋友肯定甚至表扬我的炒股技术,结果,我估计我在他心目中的地位非但没有上升,反而可能大幅降低。瞧,我又犯傻了吧!
过了一年半,上证指数从当初的1700 点跌到目前的1200 点以下,我朋友当然被牢牢套住。有时候两个人碰到一起,我都不好意思提到股票这两个字,可能他也一样。相对于他的资产,投入股市的资金微不足道,这点小损失他也完全不会在乎。但是,这个玩笑又一次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股票、期货是一种投资,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业投资,它更像是一种赌博。大多数人一旦进入这个领域,往往会失去自我控制,最终演变成真正的赌徒。
善始未必善终。我的几次经历中,只有一个人在我的指导下赚钱离开市场,是名副其实的赢家,其余儿次,结局都不太妙。
我让一个人在股票、期货市场赚了点轻松钱,同时也把他带进了一种极为凶险的境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股票、期货市场不是赚轻松钱的地方。正像20 世纪初美国的投机天才杰西? 里费默所说的,股票、期货交易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冒险事业。出于良好的愿望而让朋友们做股票、期货,结果总是背道而驰。
我的所作所为真是应验了股票市场一句古老的格言的后半句:“如果你想让一个人进天堂,就让他到华尔街;如果你想让一个人进地狱,也让他到华尔街”。
也许,所有想在股票、期货交易中赚轻松钱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位朋友的投机经历:
“以我的收入,本可以买下这个城市的任一幢住宅,过着无忧的生活,可我现在却蹲在平房里,经常凌晨惊醒,为将来担忧。这一切都缘于三年前偶然踏进了股市。自从与股票交上朋友,我就像误入烟花的女子,不安与恐惧、自责与痛苦常伴着我。原以为有了第一桶金,第二桶会来得更快,没料到有的人就没有不劳而获的命。总之,我的资产迅速缩水,我的生意一落千丈,我成了穷人。我富过,如今,养家的男人常带着愧疚面对妻子和女儿,我曾经发誓要让她们成为最幸福的人,如今,我开始怀疑自己。唉!都怪这市场交易的高风险。”
(附记:我非常敬佩李泽厚、邓晓芒两位学者,他们都研究了康德哲学。本文的题目来自邓晓芒教授一本书的名字。我好意想让朋友们在股票、期货市场赚点小钱,却给他们打开了通往地狱的大门,我仿佛是想象中进入地狱之前的一条大河——冥河上摆渡的人。所以,用“冥河的摆渡者”这个题目,能够非常贴切地表达我内心的某种遗憾感受,也很形象地刻画了我所做的一切。)
十年一梦 第十三章 与魔鬼进餐2009-03-10 07:35所以,我就加了另外的一个规则来作为我的交易系统的补充,限制某些方向的交易。即遵守这样一个原则:多头市场不放空,空头市场不做多。
这样,我的交易就变成了顺势而为,交易次数确实减少了一些,但安全性、可靠性增加了。
2005 年,我让我的几个学生按照这个思路研究上海燃料油市场,找出一个中短线操作的模型来。结果,他们的测试和研究表明,市场价格对30 分钟的55 均线的突破非常有价值。在多头行情中,市场价格回调结束,向上突破55 均线时买进;空头行情中,市场价格反弹结束,向下突破55 均线时放空。止损设在20~30 点以内。有一段时间,那几个严格按照这个模式操作的人,取得了很好的回报。
(图片:沪燃油01——30分钟线)
根据这个系统交易时,投机者还需要思考、解决几个问题:一是市场趋势如何确定;二是怎样应对较大的跳空缺口。前者决定我们的交易方向,后者和交易成本关系很大。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入市的单子出现浮动赢利后,什么时候平仓离场?这并没有固定、现成的答案,需要根据每个投机者自身的市场经验和投资风格以及市场的情况确定。
(图片:LME 铜2000 一2001 年的走势图)
在空头市场中,根据我的交易规则,每次市场反弹结束,跌破55 天均线时就大胆放空。这是一种有约束、有优势的交易模式。
随着对平均线理论研究的深入,针对各个市场的不同特点和运动周期,我制定了白己的交易规则。例如,在伦敦铜的交易中,我使用市场价格和55 天均线的突破作为入市操作的信号,具体要点如下:
在多头市场中,市场价格跌破55 天均线,不做空。而当市场调整结束,市场价格重新向上穿越55 天均线时,入市做多。止损点放在当日最低位以下。
在空头市场中,市场价格向上穿过55 天均线,不做多。而当市场反弹结束,市场价格重新向下穿越55 天均线时,入市做空。止损点放在当日最高点位以上。
现在,包括55 天均线在内的不同参数的移动平均线,已经成为我观察、理解市场,把握重大交易机会的核心工具。只有当市场发出明确的突破信号,符合我的交易模型时,我才入市交易。
(图片:3 综合铜― 日线)
LME 铜从2001 年开始的上涨行情,到了2004 年以后,走势明显趋于复杂。根据我的移动平均线交易法则,市场每次下跌结束,价格重新向上突破55 天均线位置时,投机者就可以买进做多,交易风险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
我认为,投机者应该走在市场的前面,不能只是让市场牵着自己的鼻子走。如果投机者头脑中没有像移动平均线这样一些事先预定的原则、框架、模型,那么,漫无目的的市场观察,得到的将只是随机的、没有规律的价格波动。
在我看来,移动平均线不是一种市场价格预测工具,而是帮助投机者监控市场、提高交易胜算的操作工具。而这也是我在天津红小豆这个妖异至极的市场气氛下体悟最深的一环
十年一梦 第十四章 杰西· 里费默(Jesse Livermore)2009-03-10 07:38从事期货交易多年以后,我常常感叹,如果自己初入这一领域就遇到一位名师指点,而不是“摸着石头过河”,那该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啊!可惜期货投机这一领域,要领悟其真谛和奥秘,似乎没有现成的“程门”可以供投机者“立雪”,知者不言,言者又大多不知。
从1993 年到1998 年,我在股票、期货交易中一直只靠自己的摸索,在市场中猛打猛冲,无意中重复着历史上无数的投机者曾经犯过的错误,代价惨重,所获却甚少。直到我发现杰西· 里费默及《 股票作手回忆录》 一书。
1998 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书店中看到了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的(股票大师回忆录》,我惊呆了,我感受到强烈的震撼!世上竟有如此人物,在市场交易中有这般神奇的经历。我仿佛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他写的很多东西不就是我刚刚经历过的吗?他在交易中遇到的烦恼不就是我的烦恼?他经历的痛苦不就是我的痛苦?他的困惑不就是我的困惑?他找到的答案不就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
想不到时间过去了近100 年,我们在投机市场碰到的一切是那么的相似。
当时,我对里费默的一切一无所知,也不知道他在股票、期货市场的历史中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有什么地位、影响,我仅仅翻了几页他写的书,就被他深深地吸引住了。他的魅力、风采、神态、气质在我的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记得那一天晚上,我一夜未睡,沉浸在里费默的世界里。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又翻来覆去地看这本书。过了几天,因为我担心会把这本书看烂,又特意去了那家书店,把书架上所有的《股票作手回忆录》 都买了回来,我给自己留下了两本,把其他的几本全部寄给了我的朋友们,希望他们也能和我一样聆听这位大师的言传身教,分享这种精神、思想上无法言说的快乐。
无意中得到里费默的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是相见恨晚,如获至宝。多年以来,我在市场交易中的困惑有了答案;我头脑中的混乱得到了梳理;我对市场的许多错误认识得到了纠正;我在未来交易中有了行动的指南。对待市场和交易,我有了基本的标准、原则、依据,不再凭借猜测、想象、预感、直觉、冲动行事,不再因为不知所措而盲目行动、迷失方向,而是从整体、全局的高度分析大势,制定计划,依靠高瞻远瞩的目光,超凡脱俗的思想取得胜利。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1998 年到1999 年,因为里费默的到来,这成为我交易生涯的重要转折点、里程碑。在杰西· 里费默为我确定了基本的投机理论和策略之后,尽管前面的路依然曲折,我依然还会遭遇挫折,偶尔有一段时间我在交易中还会偏离航向,但是,我很快就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迅速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自此我的投机事业确实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唐代大学者、诗人韩愈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也许是个过分夸张的比喻,不过,可以很贴切地表达里费默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杰西· 里费默对我的启迪和影响,就像孔子在中华文明史上的作用一样。孔子为中华民族总结了一整套伦理、道德法则,成了几千年来中国人行为的基本规范。杰西· 里费默对股票、期货市场的认识,他的交易策略,他对待投机事业的态度,也为我的思考、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说,本杰明· 格雷厄姆是价值投资的奠基人,1934 年出版的《 证券分析》 是投资者的圣经的话,那么,杰西· 里费默则是投机领域的北斗星,1922 年出版的《 股票作手回忆录》 就是投机者的航海图。后来的几年中,我一直潜心学习、研究里费默的思想,把它贯彻于自己的投机实践之中。里费默的精神态度、市场智慧、投机策略、技巧,深深地影响了我的交易活动,成为我长期自我教育的精神导师。
一、 关于杰西· 里费默和《 股票作手回忆录》 的简单情况
杰西· 里费默1877 年出身于美国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14 岁的时候,他离家前往波士顿,在一家股票经纪公司做报单、记账工作,周薪3 美元。
在繁忙的日常交易结束以后,里费默开始思考白天从市场中观察到的股价波动情况,过了一段时间,他逐渐对股票市场价格变化的韵律有了深刻的领悟。
里费默的第一次交易是和他的同伴合伙,在一家股票对赌公司赚了3 . 12 美元。从此,他放弃工作,走上了股票、商品期货职业投机之路。
在20 世纪初期的几十年中,恬静而执着的青年里费默,曾经许多次靠着一笔数目不大的小钱赚得了巨额财富,成为股票、期货市场令人闻风丧胆的投机之王。1929 年,美国华尔街股市从最高381 点开始的大崩溃中,大多数投机者倾家荡产,血本无归,里费默却因为顺势做空市场,据说赚到了上亿美元。
1922 年,里费默与人合作撰写的《 股票作手回忆录》一书,详细描写了他的投机生涯中几起几落的经历,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投机思想、策略的形成、变化和发展过程。
《股票大师回忆录》的前半部分,详细地记录了里费默从一个普通的投机者到顶尖大师的经历,包括从最初进入股票市场开始,怎样做第一笔交易,如何预测股价走势,作为一个新手碰到了什么问题,吃过什么亏等等。里费默对股票、期货市场由浅人深的认识过程,揭示了一个投机者在股票、期货交易中,思维、认知、态度、心理、精神等主体内心世界复杂的演变、发展过程。他在书中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深刻而又可行的解决之道。
每一个投机者进入市场以后,都有一个成长过程,《 股票作手回忆录》 一书可以使投机者在市场交易中快一点走向成熟,少走一些弯路。这些经验和教训,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巨大的参考价值。
对我来说,更为宝贵的是,里费默在书中还详细描述了他在早期的交易中,好几次陷入破产,最后却反败为胜,重新崛起的经历。尤其是1910 年左右的那一次,因为在棉花交易中的失误,他不但把自己的几百万美元全部赔光,而且债台高筑,欠了许多人的钱,被人误解、被人逼债。而随后几年的市场行情又非常清淡,没有交易机会,里费默陷入了困境,几乎不名一文,生活、精神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打击。但是,他并没有倒下,凭着顽强的意志、毅力和信心,里费默从失败的阴影中爬起来,继续等待时机。
终于,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美国的股票、期货市场又恢复了活力,股市大涨,期货火爆,里费默再次展现出大师的风采,重出江湖一年多的时间,就用一点微薄的本钱赚了几百万美元,还清了债务,东山再起。
里费默的这种人生和精神历程,给了我巨大的力量和勇气。
1999 年以前的几年中,我也在期货交易中遭遇了重大的失败,后来国内期货市场也进入了低迷的状态,赚不到钱,和美国1910 年到1914 年的情况类似。因为里费默的影响,我没有放弃努力,继续在期货市场思考、学习和交易。如果我没有接触到里费默的书,不了解他的经历,也许在1999 年到2002 年的国内期货市场萧条期间,我早已经离开了期货市场,不会坚持到今夭。
《 股票作手回忆录》 是一本非常系统、全面、深刻的交易经典读物。从内容上看,可以分为三大类:市场认识、交易策略和投机者的精神态度。
所谓市场认识,就是里费默对股票、期货市场的重大原则问题的基本观点。包括市场趋势变化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操纵行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意外事件的发生与市场重大趋势的关系等等。
所谓交易策略,就是里费默应对市场价格变化的基本方法、策略和技巧。包括入市时机、点位的选择、投入资金的安排、出现有利或者不利局面时如何处理、什么时候是最佳离场时机等。
所谓投机者的心理、精神态度,在里费默看来,包括投机者对待金钱的态度;如何看待交易时的亏损和赢利;在长线交易中,投机者如何从心理上做好市场短期大幅回调的准备,坚定持仓信念;在市场趋势没有明显的反转信号出来以前,投机者如何处理手中赢利的交易;为什么投机者常常喜欢盲目而频繁的交易;为什么投机者对内幕消息乐此不疲,等等。
这些对每一个市场参与者意义重大,事关投机者生死存亡的复杂问题,书中用一个个非常生动的案例娓娓道来,用作者的亲身经历来言传身教,让读者兴趣盎然,回味无穷,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的启迪。
和《 股票作手回忆录》相比,金融领域的另一个投机大师索罗斯的书《金融炼金术》,则完全是另外一种风格。尽管索罗斯的书,思想内容也非常深刻,内容也很精彩,但其晦涩的表达方式、缺乏严格逻辑约束的跳跃性思维、前后矛盾、混乱的观点和用语,实在令大多数读者难以卒读,无法理解。
每当我陷入交易的低谷,对股票、期货的操作失去信心和希望的时候,重读里费默的书,往往会给我灌输巨大的精神力量。更为神奇的是,通过直接模仿他的操作策略,有好几次,在很短的时间内,我都在市场交易中获得了不菲的收益。
记得以前看过的电影中有这样的一个镜头,八路军、游击队在打鬼子遇到麻烦时,大家会立刻坐在一起学习毛泽东的书,过了一会,困难就解决了,然后就开始打胜仗。我不清楚这到底是历史事实还是艺术家的虚构想象,不过,当我在期货交易中陷入困境的时候,里费默的书确实帮过我的大忙。
我想,每一个想进入股票、期货市场的人,每一个在股票市场上摔过跤的人,都应该仔细研读这部投资经典。有人说,从这本书中你对自己和市场的了解,比在市场中亲身摸爬滚打几年还要来得多。
二、我在接触《 股票作手回忆录》 以前的思想、交易状况以及里费默对我的启迪
(一)对市场的认识
在1994 年到1998 年的期货交易中,我对市场的认识是非常肤浅、感性、混乱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短视
我把自己的精力全部集中在预测市场短期价格变化上。无论是1994 年底到1995年5月,我在上海国债期货的交易中,每天盘内杀进杀出,还是在1997 年初的海南橡胶操作中,以两三天为一个交易周期,我都是凭着自己的本能、感觉,与测试长短期非常细小的变化,或者是一两天的价格波动。鼠目寸光,只看到眼前的一点点,希望把握短时间内的市场走势。
那几年,我最渴望抓住的是市场一天之内盘中的变化;其次是第二天的市场变化;再次才是下周行情的变化。对更远的市场运动,我既没有能力去分析,也没有兴趣去判断。显然,那一段时间,我对市场的这种认识只是一些局部的看法,搞不清市场的全貌,没有从全局、宏观上把握市场走势的能力。
里费默告诉我,我这种打游击式的短线交易方法,企图在短期波动中获取更高的利润,却往往是一种代价昂贵的办法。我想快一点成功,什么钱都想赚,其实却离目标越来越远,反而更慢。里费默说:
(投机者)“不能醉心于对当前股市下注押宝,而应从更广的角度来预测其变化。”
“一个生意人应该像一个职业亿万大玩家那样做,也就是说,他应该看远一点,而不是只注意眼前那么一点。”
2 .我对市场趋势产生、持续的必然性没有深刻的了解
在接触里费默的书以前,我对期货市场波澜壮阔的大趋势产生、持续的原因并不了解。也许这和早期国内期货市场频繁的价格操纵、一次又一次的多逼空、空逼多的特殊市场状况有关。在我的想象中,市场趋势就是主力资金人为制造出来的,没有什么规律性和必然性,完全是一种偶然的变化。我没有看到基本面因素、供求关系制约,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和客观性。
思想上的糊涂必然会在一个人的行动中表现出来。在1995 年到1998 年的交易中,很多时候,市场趋势刚刚开始上涨或者下跌,我就莫名其妙地担心它会突然调头,害怕它当天反转,把我逮个正着。我对市场走势充满惊恐,被自己虚妄的想象、莫名的情绪所困扰和折磨,对市场运动缺乏起码的常识和理性分析能力。这是很荒唐的,对我的交易产生了严重的破坏。
而里费默告诉我: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