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读史阅世六十年》作者:何炳棣

_13 何炳棣(近代)
(9)"我国现存最古的私家著述:《孙子兵法》",《历史研究》(北京),1999年第5期。
(10〉"司马谈、迁与老子年代",香港中文大学"邵逸夫爵士杰出访问学人讲座",2000—2001。全文稍先刊于《燕京学报》新九期,2000年11月。
(11)"中国思想史上一项基本性的翻案:《老子》辩证思维源于《孙子兵法》的论证","首届萧公权纪念讲座",2(KU年11月22日,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再三考虑之后,觉得比逐篇摘要更好的办法,是略事阐发本人近10年来中文著述里对学术界可能发生基本性冲击力的几个问
已故芝大同寅、著名政治学家邹谠教授曾指出,1996年问世的
华夏人本主义文化:渊源、特征及意义"可能是"何炳棣近15年来
最重要的论文"。我猜想他之所以重视这篇拙文,主要是此文中我引用了坚实的新考古和文献资料,初步证明恩格斯影响深远的"家庭"、"私有制"、"国家"三大历史演进阶段,并不能应用于古代中
,并进而考释华夏文化中的"宗法基
直在传统及当代中
政治文化中起着主宰的作用。讨论如此基本的理论之前,有必要先说明产生"宗法基因"文化的自然环境和物质基础。
一章"附录:中国文化的土生起源:30年后的自我检讨"里已
经扼要说明新石器时代华北居民之所以自始即不从事游耕,即能奠定村落定居的农业,主要是由于黄土所特有的"自我加肥"的性
这结论是根据科学和训诂严密互证得出来的,足以纠正一般
人类和考古学家原本普遍的错觉——原始农耕,包括仰韶时期,都是采取游耕制。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仰韶先民自始即从事村
落定居农业的观点,已经成为大陆中国考古人类和经济史家的共
i口
唯有自始即是自我延续的村落定居农业,才能解释何以陕西
渭水流域沿诸小河两岸仰韶文化遗址——类皆具有氏族聚会的中心大房子、居住房屋群、窖穴、陶窑和排列整齐的坟墓群——分布能如上章"附录"地图所示那么密集;何以只有累世生于兹、死于兹、葬于兹的最肥沃的黄土地带,才可能产生人类史上最髙度发展的家(氏、宗)族制度和祖先崇拜。只有最高度发展的祖先崇拜,才能引致出最崇古取向的文化。[此中道理从相反的古代希腊之例更易了解。希腊有史早期,火葬代替墓葬之后,祖先观念日趋淡
薄。参阅JPVemant,TheriginsfGreekThught,CrnellUniversityPress,1962,pp38—39。]
高度发展的祖先崇拜至晚证实于商王室和王室贵族由五种祀典组成,轮番而复始的对各世代祖妣的"周祭"。商代祭天神、帝、日、月、风、云、土地、山川等自然神祇,都有一定的季节或日期,
而对祖先的"周祭"却排满全年36旬,偶或还有必要排到37旬
《论语为政》"周因于殷礼,其损益可知也"是大体正确的。与高度祖先崇拜平行发展的是家族制度。近年大陆学者纠正了王国维著名的"殷周制度论"的看法——殷周制度最基本的不同是殷商没有西周式的宗法制度。实际上,武丁以后王位传子的原则巳经确定,大宗、小宗之分已相当明显,类似西周的宗法制已经存在。换言之,西周的宗法制度对商代的姓、氏、宗族制不是革命性的改变,而是系统化、强化和全面的推广与应用。《诗经公刘》追述远祖公刘率部族迁居于豳,有"君之、宗之"一语。《毛传》曰"为之君,为之大宗也"是正确的解释。但宗法制度的全面发展要等到武王伐纣逝世之后,成王幼,周公"保文、武受命"期间,平三监,营洛邑,至少两
次"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先封在河南商王畿境内,数年内即东封到鲁、齐、卫、燕等战略要地。同时还要一再强压婉劝商殷臣民接受"天命",将效忠对象自失德巳亡的商朝转移到新兴的周室。当时情势急需一高效的统治网——周公所建立笼罩全"天下"的宗法
制度。
树立全域性宗法体制的先决条件是创建天子制度。虽然现存《尚书》自尧以降君主皆称天子,我近年的考证肯定了天子之称始自成王。经过周公、召公周密的筹划,在周公"保文武受命"的第七年春,在刚刚营建完成的洛邑举行了一个重要的多民族大集会,充大司仪的召公重申商王纣失德遭天罚,天命转移到成王。当这庄
严仪式达到戏剧性高峰时,召公才点出主题:"有王虽小,元子哉!"作为"天"之"元子"或嫡子,成王当然即是人间至尊的天子。天子制度之成立,有以下重要意义:
(1)成王是承继祖德(广义包括周民族的德)才被皇天指定为新的"元子",元子就是嫡子,从此王位(诸侯、大夫等同此)承继以嫡成为大纲大法。(2)天子为人间之至尊,其至尊的地位自此取得宗教及政治的双重意义。(3)天子制度之确定也就是周代宗法制度的确立。天子为天下之大宗,当然是所有姬姓诸侯之大宗,姬姓诸侯对天子言都是小宗。小宗对大宗必须无条件地臣服。据《荀
子,儒效》,周初封建诸侯71,而姬姓居53。80年前王国维就指出:"异姓之国非宗法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于是天下之国
大都王之兄弟甥舅,而诸国之间亦皆有兄弟甥舅之亲,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所以宗法制度具有对周王室统治自征服得来的、大
大扩充的疆土与人民控制网的功用。(4)在各邦国里,诸侯为大宗,大夫为小宗。按嫡庶而分,层层推展下去,直到最低"士"的层面。于是金字塔式的封建社会每层都由大宗控制小宗,这种控制都具有血缘、政治、经济、宗教、教育、军事的多重性。
宗法制度的宗教体现就是宗庙制度。周族强大克殷前后所营建的几个京城和别都的设计,无一不以宗庙宫室为核心。开国的诸侯、始封的大夫,营建都城时亦无不如此。庙与寝前后接连,庙是祖先灵魂之所居,寝是今王的经常住处。庙也称为室,既是祭祀系统的中枢,又是朝觐、聘、丧、射、献俘、赏锡臣僚、会合四方诸侯等重要典礼举行的场所。一切军国要政必告于庙。生者与逝者之间永存一种双向关系:生者经常以祭祀方式向祖先报恩,祖先经常对后代庇佑降福。人鬼之间关系密切的程度是其他任何宗教所不能比拟,而血缘与政治关系之密不可分也是人类史上所仅见。
宗子既是总揽大权的宗法氏族长,又是主持祭祀的"宗庙主";其余所有成员依长幼尊卑,在氏族中及祭祀系统里都有一定的"龛位"。宗法制度与族墓制度又是牢不可分的。生者既然聚族而居,逝者当然是聚族而葬;埋葬的位置照例是取决于生前在全族里的辈分和等级的高下。
古代中国宗法氏族制度是人类史上最髙度发展的血缘组织,这早已由人类学家的统计得到肯定。人类史上亲属称谓以中国为最多(大约350),其次是古代罗马(122)、近代夏威夷(39),其余多在20―25之间。(详见PBnannanandJMiddletn,eds,KinshipandScialrganizatin,NewYrk:TheNaturalHistryPress,1968,tablenp55)
西周宗法制度虽是极高度发展的血缘组织,由于累世聚族居
于采地,所以又具有顽强的地缘性。结合岐邑、周原、丰、镐等都城附近的考古与西周金文资料,卢连成教授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的早期阶段——商代、西周都城形态的考察",《中国考古学论丛》(北
京:科学出版社,1993),页237,得到以下的结论:
……这些世族的聚落包括族长和族人、家臣居住的村落及其周围的土田、作坊和族墓地,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形
成的胞体,从本质上分析,非常类似史前社会的原始聚落。前
者是由后者发展而来的,它是血缘胞体在商周社会更高的历
史阶段上的再现。
卢文功力深至,结论坚实,只是上引最后"再现"两字,不但值得商榷,而且引起一个极重要的理论问题。众所周知,恩格斯著名的"家庭"、"私有制"、"国家"三大演进阶段,并不符合中国史前和有史早期的历史经验。虽然当代西方一般政治人类学家讳言恩氏学说,他们研究的主要成果却与恩氏三阶段说大体上不谋而合。恩氏的"家庭"相当汉译"原始氏族公社",亦即人类学家所谓以纯血缘关系构成的、温暖亲切、几乎没有剥削的亲属制(kinshipsystem)社会。恩氏"私有制"阶段相当人类学家所谓非亲属制的、开始具有明显政治性和剥削性的阶级社会,大体上相当恩氏的部落联盟阶段。人类学家与恩氏的"国家"并无基本的不同,都是强制性更高、比较更广土众民的政治实体。至于促成由第一到第二阶段"量子式"跳跃的因素,政治人类学家认为是由于同一有限空间人口不断繁衍,使得亲属制无法解决部落间人事纠纷和利害冲突;换言之,亲属制已丧失其原有的社会凝聚力(scialchesiveness)0用汉译恩氏术语表达,这就是"原始公社瓦解"。尽管前者与后者术语及表达方式不同,这次跳跃的社会制度意涵是相同的:血缘链环被政治性的地缘链环所代替。
但自仰韶至西周,血缘链环始终未被政治性的地缘链环所代
替。事实上,我近年综合分析中国史前及有史早期考古及文献的
结果是:氏族制度是长期之间随着祖先崇拜的发展而逐步强化的。
由于郭沫若及多数大陆学人在应用恩氏三大阶段理论时,都不得
不预设"原始公社瓦解"这个先决条件,所以卢氏认为周代开国前
后京畿内的聚落遗存,是"血缘胞体"在更高的历史和社会阶段上
的"再现"。相反的,恩氏三大阶段在中国古史上从未经过"原始氏
族瓦解"的阶段,而是通过血缘氏族本身的地缘化、氏族内部族长
的集权化、氏族功能的多样化等程序而完成的。武王克商之后,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是姬姓宗法氏族大规模武装拓殖性的迁徙,
也是血缘和地缘性的重新结合与强化。
周初最高决策者如周公等的聪明才智是古今罕匹的。除了必
要时用暴力以外,他们建立推广宗法制度以控制广土众民。每个
宗法氏族都是自成单位的小宇宙。每个成员在氏族中的龛位取决
于他出生的等级、层次、嫡庶、长幼。氏族成员自幼即耳濡目染服
侍尊长之道,无尽无休地参加演习种种祭祀与仪节,不知不觉之中
即视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为先天预设的社会秩序。周公等人了解
最好的统治政策是"化民成俗","化民成俗"最直接的办法是"必由于学","学"的最自然、最理想、最有效的机构就是万万千千根据宗
法而形成的大小宗族。这也正是孔子及其累世儒家信徒所称道的"德化"、"德治"的主要部分。
但是,这种专制集权的宗法氏族制度有其内在致命的弱点。因按照宗法原则,天子之与诸侯,诸侯之与大夫,大夫之与士、家臣、邑宰,每近接的两阶层间都构成大、小宗和"君""臣"的关系;无论在哪个贵族阶层,"君"都有义务以采地和人民分封给一部分"庶子"(也就是"臣")。受到采地和人民的新领主在他自己境内便成了"大宗",亦即享有专制权力的"君",实际上已非他原来宗主所能有效控制的了。这正说明何以周王室东迁之后"礼乐征伐"已不再出自天子;何以在较保守的鲁国,鲁君的权力下移于原为"小宗"的"三桓",久之三桓的权力又下移于家臣和邑宰。
另一方面,春秋晚期起,几大强国的君主采用多种措施——包括促成庶民大规模向自耕农演变的一系列赋役和地权的改革,全民征兵制度之建立,从宗法社会游离出来具有非常才干的"士"的
擢拔重用等等——以削减或铲除各个阶层的贵族,以期巩固国君一元化统治。两三百年间,"战国七雄"内部多维度的改革都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而改革最彻底、最成功的是秦国。秦终于在公元
前221年征服了其余六国,把古代中国从封建时代引进人长逾2000年之久的大一统郡县制的专制帝国时代。
秦汉大一统郡县制帝国的出现当然代表封建宗法时代的结束。但从宗法制度的观点看,秦汉的皇帝可以认为是经过800年演
变之后,全华夏世界硕果仅存的超特级"宗子"。大一统帝国的皇帝是具有半神性的称号,承袭了与皇帝平行的旧称号天子,就保留
下宗法端尖层机制的枢纽和宗法观念意识的积淀。
秦祚甚短,姑可不论。西汉大一统郡县帝国创立之后,皇帝制度有进一步向专制集权演化的需要。东汉末蔡邕《独断》:"汉承秦法,群臣上书皆言昧死言"或"言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
罪"。这不过是专制深刻化的表现之一。政治大一统需要新的意识形态来统一思想。武帝登基之后,除采纳董仲舒所建议的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之外,还利用董的政治理论强化专制政体。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神》:"君人者,国之元,发言动作,万物之枢机。"这
种君权天授论便成了新的意识形态的重心,而这"新"的意识形态竟与2000余年的皇帝制度相终始。
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宗子)。《孟子离娄下》
孟子(公元前371—前289)生值宗法社会临近崩溃之际,但从
中国政治文化的观点看,上引之语是超时代的,既渊源于封建宗法时代,又适用于大一统帝国形成之后的2000余年。中国历史上的
"国"是与"家"分不开的(西方则大大不然。近四五百年英文中
"state"—词和法、德、意大利、西班牙等语文中同义之词都指的是"国",俱与"家"无涉)。封建制度崩溃以后,中国历代之"国",在一
定意义之下,是皇"家"所有的;这个皇家之本在"身","身"就是全民全天下硕果仅存的"宗子",也就是至高神"天"的嫡子。开国不久,汉高祖大朝群臣为太上皇祝寿时戏言以天下为产业,大臣们不但不以为异,反而"皆呼万岁,大笑为乐"。迟至明太祖(1368—1398),祭祖时以天下《賦役黄册》与鱼肉谷蔬并陈。难怪历代人民心目中都以汉、唐、宋、明为刘、李、赵、朱私家的天下。即使辛亥革命结束了2000多年的帝制,袁家天下虽未实现,蒋家天下却在台湾传了第二代。邓小平以身作则,使毛泽东宗法大家长兼圣王的
最髙统治在他身后的中国不复出现,是与世纪之交的世界大势相
应的。
IV儒家宗法模式的宇宙本体论
"儒家宗法模式的宇宙本体论——从张载的《西铭》谈起"(刊
于北京《哲学研究》,1998年12期)是采取生平罕用的大题小作
法——试以北宋张载《西铭》一文为视窗,上溯至《易传》与董仲舒,
旁涉及二程与朱熹等理学奠基人,以证成鄙说:秦汉以降儒家的宇宙本体论是宗法模式的。设若鄙说确能成立,中外相关学人对儒
家学说旨要的若干看法照理就应作一番严肃的新反思了。
张载(1020—1076)的《西铭》,原名《订顽》,可能是近千年来最
有影响、最广受赞扬的一篇哲学论文。此文很早就为同时代出生
稍晚的程颢、程颐兄弟推崇备至。各种版本的二程文集和语录及张载文集所辑录的二程和朱熹等人对《西铭》评赞文辞虽时有出
人,但无一不对《西铭》给予极髙的评价。众所周知,唐代韩愈"原道"一文在我国思想史上的重要性,而程颐对《西铭》的评价远远超
过韩愈的"原道":
孟子之后,只有"原道"一篇,其间言语固多病,然大要尽近理。若《西铭》则是"原道"之宗祖也。"原道"却只说道元,未到《西铭》意思。据张子厚(张载字)之文,醇然无出此文也。自孟子后,盖未见此书。(《张子全书》,四部备要本,卷十五,页1)
朱熹对《西铭》文章义理及结构有特殊的体会:
《西铭》前一段如棋盘,后一段如人下棋。《西铭》有个直
劈下底道理,又有个横截断底道理。(同上书,卷十五,页4)
六个半世纪以后,在康熙《御制性理精义》的"凡例"中,《西铭》得到官方最权威的重新肯定:
张子《西铭》乃有宋理学之宗祖,诚为《语》、《孟》后仅见之书,盖悉载全文,附以朱子解说,使学者知道理之根源、学问之枢要。
《西铭》是我国近千年来思想方面影响至深且巨的一篇论文应该是并不夸张的史实。更令人惊异的是此文全长不过253字。为了便利分析和讨论,我们将《西铭》分成小段,每段加以号码,征引如下:
(1)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2)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
(3)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
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唯肖者也。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澥。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才,颍封人之锡类。不劳而底豫,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体其受而
归全者,参乎!勇于从而顺令者,伯奇也。
(4)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
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大凡《西铭》的古今读者类皆对首段大气磅礴、言简意赅、天人一体的宇宙论最为倾服。当代毕生从事中国思想史研撰而卓然独立于新儒家之外的韦政通先生即认为:"《西铭》全文最可贵的是因为它表现了4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博爱精神。人之所以能有这种精神是基于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的天人一体的形上肯定。……至于尊高年,所以长吾长;慈孤弱,所以幼其
幼……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鰥寡,皆吾兄弟之颠连无告者也云云,则是博爱精神的具体说明,也就是能体天之德的表现。这样横渠(张载字)使天人合一论不只限于成圣成贤的修养,也包括仁爱与民本精神的发扬,而达成成圣成贤的终极目标。这是一个新的发展。"(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下册,台北:水牛出版社,1980版,页109)
近年,我国梵文、吐火罗等古代语文教研奠基人,学隆望重的清华老学长季羡林教授提到张载的"民胞物与"时,认为"民"决不
限于中国人民,而包括全世界人民,"物"包括所有的动与植物;而最重要的是人与万物之间是一种"伙伴关系",而不是"征服、被征服"者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这是中、西最大的区别"。(季羡林,"对21世纪人文科学建设的几点意见",《文史哲》,1998年第1期)因此,《西铭》不但充分表现至高至大的博爱精神,并且表现出类似庄子《齐物论》式的泛平等精神。
事实上,即使我本人自1948年秋起,在海外讲授中国通史40年之久,也一贯以《西铭》代表传统儒家天人合一意境与个人修养的高峰。年年在班上解读《西铭》英文节译,学生亦每每颔首赞叹;
《西铭》一文气魄和魅力有如此者!《西铭》原文三四十年代曾在冯
友兰《中国哲学史》中匆匆过目,直到1995年秋较深刻体会出华夏
人本主义文化中的"宗法基因"之后,才迟迟发觉《西铭》实是重新
瞰窥理学家深层意识的理想"天窗"。
《西铭》文中最刺目的是一向被绝大多数当代思想史学人所忽略的第二小段:"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这
段话不啻是张载宇宙本体论宗法模式最坦白而又最直接的供认。
"大君"一词初见于《周易师卦,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大
君"指周天子,经过天子策命,诸侯始得"开国承家"。汉武帝时董
仲舒于《春秋繁露郊祭》予以新解:"天者,百神之大君也。""大君"
一词于是被抬到无可再高的地位。《西铭》虽将"大君"由"天"挪回
到"人","大君"一词所表达森严专制的意味就远非《易传》中与诸侯分享天下的周王可比拟的了。朱熹注释"大君"为天人之间的链
环自是极为正确的:"乾父坤母,而人在其中,则凡天下之人皆天地之子矣。然继承天地、统理人物,则大君而巳,故为父母之宗子。辅佐大君,纲纪众事,则大臣而已,故为宗子之家相。""大君"显然是一统专制帝国的皇帝,天下唯一最高的"宗子"。以天下为家,以大臣为"家相",完全是宗法意识。1除了"大君者……"这提纲性的一小段外,《西铭》一文最长的第三段对宗法模式的伦理规范与践履提供了有力的内证。此段中
提到崇伯(禹)、颍考叔、舜、晋献公的太子申生、孔子弟子曾参和周宣王时代的尹伯奇,或据史实,或据传说,都作为"孝"的典范。朱
熹同时的人就不乏对以上孝之六例,尤其是太子申生,提出质难
的。朱熹始终不能给予圆满的答复,只能说:"人有妄,天则无妄;若教自家死,便是理合如此,只得听受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七册,中华书局版,页2522)
特别值得当代学人注意的是二程弟子之一杨时(龟山)即对张载"民胞物与"一语极为不满,认为非儒家正统思想,近于墨子"兼爱"之说。二程虽已加辩正,但朱熹的诠释和判断不仅更具权威,而且强调《西铭》文中决无博爱和平等的理念。请读朱熹《西铭》全文批注完毕之后的"论曰":
天地之间,理一而巳。然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则其大小之分,亲疏之等,至于十百千万而不能齐
也。不有圣贤者出,孰能合其异而反其同哉!《西铭》之作,意盖如此。程子以为明理一而分殊,可谓一言以蔽之矣。盖以乾为父,以坤为母,有生之类,无物不然,所谓理一也。而人物之生,血脉之属,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则其分亦安得不殊哉?一统而万殊,则虽天下一家,中国一人,而不流于兼爱之弊;万殊而一贯,则虽亲疏异性,贵贱异等,而不牿于为我之私,此《西铭》之大指也。
朱熹对《西铭》的了解远较无数《西铭》中、英文佺释者为深刻而正确。试证以张载自己的综述:
天之生物,便有尊卑大小之象,人顺之而已。……人与动植之类已是大分不齐,于其中又极有不齐。其谓天下之物无两个有相似者。(《张子全书》,第五卷,页2—3)
综括以上,《西铭》所构绘的宇宙本体论不可能如当代学人所释,是基于博爱和泛平等的理念的,无疑是宗法模式的。事实上,张载不但对周代宗法制度具有特殊浓厚的兴趣,而且很可能是"宗法"一词的创用者。(参见钱杭,《周代宗法制度史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版,"绪论")《礼记》中的"丧服小记"和"大传"是研究周代宗法制度的基本文献,内有大宗、小宗定义,继承和外迁原
则及相关亲属称谓等等,而独没有对全部制度如"宗法"这种概念性的专词。张载《经学理窟》中"宗法"一文的标题是"宗法"专词的初见,其文的旨要:
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子之法不立,则朝廷无世臣。且如公卿一日崛起于贫贱之中以至公相,宗法不立,既死,遂族散,其家不传。宗法若立,则人人各知来处,朝廷大有益。或问朝廷有何所益。公卿各保其家,忠义岂有不立;忠义既立,朝廷之本岂有不固。今骤得富贵者止能为三四十年之计,造宅一区,及其所有,既死则众子分裂,未几荡尽,则家遂不存。如此,则家且不能保,又安能保国家?(《张横渠先生文集》,卷
五,页13)
张载提倡恢复周代宗法亲属组织自有其社会背景。经李唐300年世变及黄巢和五代战乱,中古门第消融殆尽;赵宋开国之后,
平民虽可由科举人仕,但已无世禄可依。这正说明何以范仲淹
(989—1052)以终身薪俸积蓄创立范氏义庄,计族人口数按月予以
补助;这也正是张载"既死,遂族散,其家不传"感叹的原因。其实
张载也明了复古之不可能,向朝廷提出的请求也很有限:"不若各
就坟家给予(功臣之后)田五七顷与一闲名目,使之世守其禄。不
唯可以为天下忠义之劝,亦是忠义者实受其报。又如先代帝王陵寝,其下多闲田,每处与十亩田、一闲官,世守之。"(同上)
张载恢复宗法制度的愿望和晚年小规模井田试验虽都不成功,但他"宗子之法不立,则朝廷无世臣"一语对当时及后世影响甚大。此语在程颐文集和语录中再三再四地重现;在明清文集中亦不时被征引而又略加阐发。总之,张载的宇宙本体论和生平思想、行为,甚至愿望都是宗法模式的。这应该不是一个有欠公允的结论。理应顺便强调一提的是:程颐最为后世所诟病、被认为是最残
忍乏人性的言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言论事实上是源自张载的。张载论古礼:
以义理言,则妇死不当再娶,夫死不当再嫁。当其初娶时
便期以终身,岂复有再嫁之事。禽兽犹有不再匹者。男子正为无嗣承祭祀之重犹可再娶;虽再娶,尚谓之继室。妇人虽至
穷,恶(疑系饿之误)而死,不可也。介甫(王安石字)直谓妇人
得再嫁,岂有是理!…一今妇人夫死不可再嫁,如天地之大义。……(征引于卫提《礼记集说》,台北《四库荟要》本,卷63,页20—21)
按:宋代理学家从事讲述写撰之前,几无不先钻研《易》理。张
载著述中亦以《说易》篇幅最长。《西铭》中宇宙本体论的渊源,无
疑是《易传,系辞上》开宗明义之语:"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
陈,贵贱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可见《周易》由筮法开始哲学化的阶段,男尊女卑、贵贱有等的宗法模式宇宙观已被认为是天经地义。
《易传》成于战国时代,西周式宗法氏族制度虽已行将瓦解,七强虽
曰益集权于国君,但大一统郡县制专制帝国尚未出现。因此,《易
传》宇宙论描绘宗法模式的文字还是比较温和含蓄。汉武帝登基
之后,大一统专制帝国基础已经巩固,宇宙论描绘宗法模式的文字
便需要更露骨更绝对了。董仲舒《春秋繁露第七十八天地之行》:"是故天执其道为万物主,君执其常为一国主。天不可不刚,主不
可不坚;天不刚则列星乱其行,主不坚则邪臣乱其官。……地卑其位而上其气,暴其形而著其情,受其死而献其生,成其事而归其功,卑其位所以事天也。"
《舂秋繁露第三十八,五行对》进一步说明,与"天"比,"地"虽然对风雨农获以及万物生命所需的供应大有功劳,但是"地不敢有其功……名一归于天。……故下事上,如地事天也,可谓大忠矣"。
同书《第四十三阳尊阴卑》更把绝对化了的天尊地卑原则应用到君臣关系:"是故《春秋》君不名恶,臣不名善。善皆归于君,恶皆归于臣。臣之义,比于地;故为人臣者视地之事天也。……恶之属,尽为阴;善之属,尽为阳。阳为德,阴为刑。"
从这种宇宙论得出"善皆归于君,恶皆归于臣"的政治概念,逐步导致出"臣罪当诛,君王圣明"这类政治践履。尽管张载的《西
铭》成功地把宗法伦理提升到宇宙本体论的高度,尽管《西铭》乍读之下给人以普泛仁爱的感觉,他理论的深层宗法意识与董仲舒的理论并无二致。董、张二儒虽相隔千年之久,但《春秋繁露》和《西铭》写撰的动机是大体相同的。张载宇宙本体论的宗法模式既与《易传》及董仲舒一脉相承,而《西铭》又是历经二程、朱熹、王廷相、王夫之、戴震等哲人以至帝王儒士一致赞扬朗诵的文章,我们纵观
的总结——2000年来覆载儒家思维框架是宗法模式的——应该是
大体正确的。宗法是民主的悖反,其理至明。如果我的推论尚无大误,当代第二三代新儒家及其海内外唱合者认为传统儒家理论
中有民主的源头活水的看法,照理就很难成立了。治学方法上,极
大多数的当代新儒家和我见解的主要差别是由于彼此专业性质的
不同。前者例皆注重诠释《西铭》词语表面普泛仁爱,甚至"齐物"、"平等"的一面,而以考证历史真实为己任的历史学家,必须探索
《西铭》冠冕堂皇词语深层意识中,为专制帝王合法性(legitimacy)的形上辩护。
再则,历史学家无法也决不应该无条件地接受哲学家超常的
傲慢与自负,如张载所表达而竟为后世所备极推崇的抱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一生尊敬的冯友兰先师仍是以张载的抱负作为他自己的抱负。)只有真正具有安全感的超级哲学家及社会实践者如朱熹,始能私下坦诚招出:"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朱子全书》,《四部备要》本,卷36,页21上,"答陈同甫")这正是朱熹对圣贤理论与长期历史实践间存在相当严重差距的锐敏而又
深刻的体会。这也正是我近10年来对传统中国文化中"宗法基因"
一再深索的原因。
V攻坚与翻案:有关《孙子》、《老子》的三篇考证
自从1936—1937年在北平清华选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
史》这门课之后,一直了解先秦思想史上最基本的争辩莫过于老子的年代。记得罗根泽主编《古史辨》第六册,1936年的序言中巳总
结指出"除非将先秦的学术束之高阁,否则这个(老子年代)问题如不解决,一切都发生障碍"。我1990年第二次退休之后,也一直以这个关键性问题为最顽强难攻的堡垒。有幸的是,由于动手晚,个人研究自始即受益于近30年来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出土的大量
兵书及残简、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书《老子》及其他古籍的发现与国际学人的初步研究成果。泛读冥想,使我深深觉得《孙
子》、《老子》在很大程度上确似有特殊亲缘关系,问题在考证孰先
孰后。
(一)《孙子兵法》成书早于《论语》
我国古籍,先经秦火,再因历代迭有佚失,以致近世专攻图籍
目录诸学人无不公认《论语》为传世文献中最古的私家著述;其中
虽杂有孔子弟子,甚至再传弟子的笔墨,但全书大都代表孔子的思
想和言论。已故杨伯峻教授在《论语译注》"导言"中的看法——
《论语》的着笔开始于春秋末期,而编辑成书则在战国初期——是
当代学人所一致接受的。
我1999冬刊出"中国现存最古的私家著述:《孙子兵法》",文中
断定这部军事名著是吴王阖庐三年(公元前512年,时孔子年40)
孙武被召见前已经撰就的,故其成书早于《论语》至少半个世纪。
这项结论如果今后被普遍接受,我国学术、书籍、目录学史上就必
须要做重定坐标的工作。但更重要的是在肯定《孙子》远较《老子》
为早,所以在辩证思维的传承上《老子》无疑是深受《孙子》影响的——这是一项基本性的翻案。
拙文的结论是根据两组考证。
(1)澄清历代学人对《孙子》书中涉及的若干事物的春秋属性
的怀疑,以坚实的文献和考古资料说明如"出师十万"、"出征千里"这类行军规模,"五行"、"无常"这类理念,"四帝"、"黄帝"这类专
词,无一不是在春秋晚期早已存在或正在流行的。事实上,对《孙子》越作深入的研读越深信它的春秋属性。
(2)从银雀山兵家残简中的《吴问》篇探测《吴问》和《孙子兵法》十三篇的成书年份。《吴问》的主要内容是吴王阖庐和孙武的问答:
吴王问孙子曰:"六将军分守晋囯之地,孰先亡?孰固成?"孙子曰:"范、中行是(氏)先亡。""孰为之次?""智是(氏)为次。""孰为之次?""韩、魏为次。赵毋失其故法,晋国归焉。"
由于近年我在《左传》中重作少年游,颇有感悟:预测诸侯世卿的吉凶成败,不但是春秋列国精英经常政治工作的组成部分,而且
往往是内政外交决策的重要参考。因此拙文《吴问》专节扼要追析
阖庐即位前数十年晋国却、栾等强宗大族首遭灭亡之由,诸卿室间系列斗争及兼并经过,以及赵氏一族深得国内民心和国际重视同
情之故。阖庐即位之年(前514)"秋,晋韩宣子卒,魏献子为政,分
祁氏之田以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这新改成的十县由
仅余的六卿族中的"余子"充任县大夫。这项土地、权利集中于六
个卿室的事实和六卿室间继续斗争兼并的趋势,是绝不会不引起列国精英注意的。
次年(前513)晋国又发生了一件使列国精英更为震惊的大事。《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冬,晋赵鞅、荀寅帅师城汝滨,遂赋晋囯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
《左传》并载有孔子和晋大夫史墨即刻的反应。孔子的感叹与23年前晋叔向责问郑子产之颁刑书如出一辙,都代表正统保守人士对旧制度行将崩溃的不安和悲伤,姑可不论。晋史墨的反应及预言却极重要:
蔡史墨曰:"范氏、中行氏其亡乎!中行(荀)寅为下卿,而
干上令,作刑器,以为国法,是法奸也。又加范氏焉,易之,
亡也。其及赵氏,赵孟(即赵鞅)与焉,然不得已。若德,可以告"
Xj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亦即阖庐二年)的记事,特别是所载史墨之言是考证《吴问》年份的瑰宝。史墨是当时最博学多闻、最富智慧的晋国大夫。最可贵的是他的感言和预测——范、中行氏先亡,赵氏如不失德,"可以免"——竟与孙武的预測几乎完全相符。这就有力地说明孙武预测中灵验与不灵验的部分,都代表春秋末叶一般精英的共识和同感。深悉晋国内情如史墨者尚且相信赵氏"可以免",孙武对赵氏远景估计过髙的错误是不难理解的。更可贵的是《左传》系孔子及史墨之言于昭公二十九年之末,紧接着"冬"晋铸刑鼎简要记事之后。这充分表明此二哲人的反应和预測是即刻的,并暗示这种反应的"即刻性"绝不限于鲁、晋两国。众所周知,《舂秋左传》记事以鲁为"主"国,此外较详于久霸的晋国。我们有理由相信雄才大略的吴王闺庐对重要盟国所发生一系列重大事件,绝不会不立即有所反应的。因此,《吴问》正是他即刻反应的记录,是幸而因有《孙子》才得保留至今的。所以现存的《孙子兵
法》和《吴问》都是撰成于阖庐召见孙武之年——公元前512年;不过《孙子》撰就于召见之前,而《吴问》所记则成于召见之后。
《孙子兵法》成书年份既经考订,中国典籍、目录诸学,学术哲学诸史理应重定坐标。重定坐标势必引起一系列的学术翻案,其中可预期令人最惊讶的将是《老子》辩证思维衍生于《孙子》的这项
论证。
(二)从司马谈、迁考订老子年代之"晚"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对老子其人保留了种种不同的传说,但也有一项极具体的记载是所有研究老子的古今中外学人不能忽视的: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
守藏室之史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之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
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这项记载在全部《史记》中有其特殊性。《史记》所有帝王将相辩士
哲人传记中言及籍贯,从来没有像老子乡里陈述那样详细的;也从
来没有讲到这么多世代的后裔的;更从来没有陈述到健在的八世孙的具体官职和年份的。《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于文帝前
15年(前165)自原来的齐国分出胶西国,国王卬至景帝三年(前
154)因参加吴楚七国叛乱被诛,所以老子八世孙李解充任胶西国王
卬的太傅共11年(前165—前154)。评估这历时200余年的老子后
裔世谱是否可信,必须先行探测它最可能的来源。
思想史界学人几无不同意全部《史记》中最系统、最深刻、最精
彩、最权威的论文之一是司马谈的"论六家之要指"。司马谈不但首次铸出"道家"这一学术流派的专词,他本人就是造诣极深的"道德"学家。历史考证不能像科学那样可以一再由试验中证实,而不得不接受史料中所呈现的时间、空间、人事因缘方面的约限。正是在接受这三种约限的前提下,才能证明《史记》中的老子后裔世谱
应是靑年司马谈亲自从李解得来的,所以史料价值极高。《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明"太史公(司马谈)……仕于建元、元封之间(前
140—前n)",卒于公元前li年而未言及出生之年。"自序"中言
及司马谈七代祖先及其官职。试从备有具体年代的曾祖司马昌下
推,姑以30年为两个世代年龄平均的差别,这是有鉴于古代婴儿死
亡率高,每代祖先未必个个是头胎出生的男孩。照此估箅,司马谈
应出生于汉文帝即位(前180)前后,其青少年(约前165—前155)正值黄、老"道德"之学的政治影响鼎盛的文、景之世。吕绍纲主编《周易辞典》(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页455),估司马谈生于前190年,这估计当然也在情理之内。但司马谈如果真已是80衰耄之人,不见得还会像"太史公自序"里所述"是岁(前110)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司马谈)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所以几年前与汉史权威劳干兄电话长谈中,我们都觉得司马谈卒年70较为合理。
结合《史记》"太史公自序"和"儒林列传",司马谈青年时代学《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杨何在公元前134年被召长安以前,一直在菡川收徒讲学。黄子亦齐人,《史记》虽未明言其乡里,而汉初黄老之学重心自胶东高密移至胶西是肯定无疑的。文帝十五年(前165)从齐国分封出来的六个新国中的留川和胶西都毗邻
淄水,不但两国国都皆在五六十公里半径之内,而且整个小区域可
目为当时全国第一学术重镇。青年司马谈之所以能打下深厚的学
术基础,正是他能如西谚所云:"躬饮于泉之源。"重要的是,即使以上所估司马谈生平上下伸縮几年,还是与李解之任胶西国王卬太
傅11年重叠好几年,因此我们可以深信司马谈留学齐都的三四年内,定有机会以周、秦、汉世宦之裔的身份晋谒李解。"老子列传"陈述李耳籍贯乡里之详,列举李耳后裔以至仍然健在的第八世孙李解在全部《史记》中是独特的,这项独特的史料只可能是青年司马谈亲获自胶西王卬太傅李解的。根据这项老子后裔世谱,姑按每两世代相隔30年估算,李耳约生于公元前440年,较孔子之生晚
111年,较墨子之生约晚40年。坚信较孔子稍早之老聃即老子者,如巳故徐复观先生及若干位健在的学人,多根据孙子后裔世谱中"玄孙"一词的异解。为读者方便,《史记》原文节引如下: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之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他们根据王引之《经义述闻》,"玄孙"可作"远孙"解。这正如卜辞中的"高祖王亥"只能作"远祖"解,因为亥绝不止是成汤四代前的祖先。玄孙如果真作远孙解,那么《史记》老子后裔世谱就不限于九世(连老子本人在内),就可更望上推几代,直推到老子略早于孔子。可是这一学派忽视了《史记》老子后裔世谱中最具体而又最强有力的反证:"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公元前453年韩、赵、魏共灭智伯,三分晋国领土,公元前403年韩、赵、魏始列为诸侯。所以
这个"魏"字正卡住瓶颈,使老子无法上推。
拙文"司马谈、迁与老子年代"问世之后,有特约读者来信,认
为以30年一世代作为推算原则应该宽松一些;也有读者认为以25年作推箅原则或更好些。我非常重视这些建议。事实上我本来觉得通常以25年为一平均世代是很合理的;我文之所以以30年为一
世代,原因有三。(1)《史记孔子世家》自孔子至孔安国12代的确平均两代之间相隔30年(294年)。(2)如果采取25年为一世代的
话,老子的年代就会推得更晚,绝不会更早。他的生年就要从公元前440年左右下移到公元前400年左右了。(3)我很尊重司马谈对
黄老学派源流传承的陈述和按语。例如《史记老子列传》中附及申不害:"……学术以干韩昭侯,昭侯用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前355—前341)。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老子果真晚到公元前400年出生,他的学说是否能早年既已形成,并业已相当广泛流传到青壮年的申不害,
便很成问题。我数十年来内心总认为申不害相韩,是老子学说形成及初期传播较可信的下限。总之,无论如何"弹性"地以《史记》
老子后裔世谱推估老子的生平,结果只会晚于公元前440年左右,
不可能向上推得更早。孙★大体与孔子同时,其《孙子兵法》成书于公元前512年,较《论语》的成书至少早半个世纪,较墨子的出生早30多年,较根据《史记》老子后裔世谱所估的李耳出生早70多
年,较近年发现最早的郭店竹简《老子》上、中、下三篇要早至少150年以上,更不必提今本《老子》更晚的成书年代了。
如果我的推论——老子后裔世谱是司马谈青年留学留川、胶西亲自获得于李解的——并无大误,何以半个多世纪以后司马迁写纂"老子列传"的时候不但不能说明此项资料的来源,而且并列种种自我怀疑更令人迷惑的传说和奇想?这确是中国学术史上2000年来最难答复的问题。但我们仍然必须从两方面去理解:何
以对老子后裔世谱的资料来源司马谈必须长期保持缄默?何以即使父子之亲也无法保证学术传承定无自然和人为的梗塞?
按:景帝三年(前154)吴、楚七国叛乱是西汉划时代的大事。
叛乱的主谋是吴王濞,但胶西王卬实居第二领袖地位,正月间已
"诛汉吏两千石以下"。二月中,吴王兵既破,败走,于是天子制诏
将军曰:"……今卬等又重逆无道,烧宗庙、卤御物,朕甚痛之。朕
素服避正殿,将军其劝士大夫击反虏。击反虏者,深人多杀为功,
斩首捕虏比三百石以上者皆杀之,无有所置。敢有议诏及不如诏
者皆要(腰)斩。"这是最严酷、牵连最广的一次诛杀。负有辅导胶
西王卬责任的太傅李解之遭族诛应是不辩的事实。凡与李解生前
有过交往之人,为自全计,唯有讳莫如深。
当司马谈任太史令期间,先有主父偃那样专事刺探诸侯王、以
至儒臣如董仲舒等私隐冀兴大狱的阴谋家,继有赵禹、张汤那样酷急刻深、寻端穷治的执法大臣和一系列阴鸷嗜杀如宁成、义纵、王温舒等酷吏型太守。在张汤任廷尉和御史大夫备受武帝宠信的11年间(前126—前115),淮南、衡山、江都三王反迹査明即一一株连
数万人之多。丞相李蔡得罪自杀,丞相庄青翟下狱死;自公元前
119年初专缗钱,由于政府鼓励告密,未数年"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
[产]"。甚至以廉直闻于当世的大司农颜异,亦难免为张汤以"腹
诽"之罪论死。是以张汤本人于公元前115年初有罪自杀,"而民不
思"。最后分析,一系列冤假错案的始作俑者是汉武帝本人。在帝
王专制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司马谈不得不谨言慎行,对青年时代与
李解的交谊长期保持缄默。
至于司马谈、迁父子之间史料传承偶或不免脱节问题,我们必
须继一代大师王国维之后重新考定司马迁的生年,以及父子之间年龄差距之大。按:"太史公自序"明言司马谈"卒三岁(前108)而迁为太史令"。唐司马贞"索隐"引晋《博物志》:"太史令茂陵显武里大夫司马迁,年二十八,三年六月乙卯除,六百石。"这是标准的极可信的汉代公文格式。准此则司马迁应生于武帝建元六年(前B5),司马谈卒于前110年,司马迁26岁。拙文推司马谈生于公元前180年,故司马迁出生时司马谈巳年四十有六。而王国维在其早年"太史公行年考"长文中却采取唐张守节"正义"注:"迁年四十二岁"说,自始即认为司马贞弓I《博物志》中"年二十八"之"二"必系"三"转钞之误,故断定司马迁生于景帝后五年(前145),两说相差10年。王说影响极大,向为海内外所接受。其实对王说最简单、最直接、最有力的反驳就是司马迁晚岁"报任安书;中的陈述:
仆今不幸,蚤失二亲,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
《礼记曲礼上》:"三十曰壮……四十曰强。"如果父母丧于本人36岁由壮而强之龄,绝对无法解为"早失"。司马迁是独子这一事实,
大有裨于了解司马谈对他青年时代教育筹划之备极用心。
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的"致命"弱点只有从细读"太史公自
序"才能暴露: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玩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而子迁适通使反,见父于河洛之间。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
王国维在长文里幵头虽可主观强以公元前145年为史迁生年,但对
抛弃不顾,所以无论如何支吾曲解,也无法将"自序"中5年(特别是由公元前111年奉使西南夷按"自序"原文向上下推)间川流湍急的具体记事拖缓拉长到15年。由于王国维非把"二十而南游江
淮……"上移10年至元朔三年(前126),所以此后15年间(前
126—前111)完全列不出司马迁逐年的具体事件和活动。内中有
10年连年份都不列,完全是空白;有3年讨论的对象不是司马迁各该年份的具体活动,而是司马迁一生足迹所至诸地和朝廷筹备封
禅前夕仪节的讨论。
我多方考证的结果是: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35年;10岁到长
安,从父读书并开诵古文;此后至南游的10年间是奠定一生学问基础的期间,除从父亲学习外,并有充分机会向古文权威孔安国和一代鸿儒董仲舒等请益(考证复杂,请参阅已刊拙文"司马谈、迁与老子年代");前116年20南游江淮,北返应为前115或前114年;随
即应太常试取髙第为郎中;前111年奉使出征西南夷;次年前110
春遄返河洛亲聆司马谈病床遗嘱,立志继父为太史令,以竟司马谈
未能完成的伟大"通史"编纂宏愿。
拙文择要考定司马迁的生年,重建他少青年教育、南游、初仕、
出征、遄返河洛泣聆父训,目的是为了说明在宝贵而短暂的25年中,司马谈为早慧的独子精心所拟广义人文教育(包括行万里路)
的纲目里,实在安插不进一条孤零零个别底注性的原始史料。何况吴、楚七国乱平之后,种种政治顾忌使司马谈对获自李解的老子
后裔世谱不得不长期保持缄默?!司马谈弥留之前又怎能单单记
得补提这项史料的来源?所以半个多世纪以后,司马迁遵父遗嘱
着手纂撰《史记老子列传》的时候,对李解先世谱系的来源已模糊
不清,只好遵循史家"信则传信,疑则传疑"的原则,与先秦有关老
聃的种种传说异闻一并为后世保留在"老子韩非列传"之中。
与本题息息相关的另一长期迷惑亦需试求解答。按:哲学思
想方面,《老》、《庄》为魏晋玄学之所本,无待多言。宗教方面,老子
自始即被东汉后期所建立的道教奉为至上之神"太上老君",《道德
经》即被奉为最主要经典。政治方面,老子不但被北魏君主所荨
崇,更为李唐皇朝奉为直系远祖,封为"太上玄元皇帝"。北宋真
宗、徽宗等帝对老子的尊崇不亚李唐。老子在思想、宗教、政治等
方面既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何以自司马迁以后,从未有任何官方文献及私人著述言及老子后裔这一长期困惑?事实上李唐对访求
老子后裔曾屡度做出最大的努力。唐高宗曾亲至亳州,幸老君庙,求老子后裔不可得,只好以男女道士视为"宗人",隶宗正寺,班在诸王之次。唐玄宗也以道士、女冠隶宗正寺,享受宗室待遇。这样如此渴求老子后裔,不得已继以男女道士充宗室这种极不寻常的措施,正是老子后裔久已不复存在的最有力旁证。但最直接的证据仍是《史记老子列传》"[李]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原语。最后一句尤其耐人寻味,若非青年司马谈确曾晋谒李解并有问学私谊,绝不可能知道,亦无必要特别说明"因家于齐焉"。公元
前154年春吴、楚七国叛乱尚未敉平之际,景帝已制诏将军对胶西王卬臣属"深人多杀为功,斩首捕虏比三百石以上者皆杀之,无有所置。敢有议诏及不如诏者皆要斩"。太傅李解及其家属焉能幸免?汉唐800年间相关史料的结合不啻明示后世:老子之泽,九世
而斩!所以从任何角度去评估,青年司马谈亲获于齐都的老子后裔世谱的史料价值,都是可以得到肯定的。因此屡度反思之后,我
认为从司马谈靑年教育入手,确是打通历史和哲学方面一条2000
年古老"死胡同"的有理有据的崭新思路
三)辩证思维:
以上两文,前者断定《孙子》成书最早,后者考订老子其人晚于孔、墨(孙武与孔子大体同时);即使当代极端崇《老》学人相信孔子问礼于老聃者,亦不得不承认《老子》成书必晚至战国之世,故
一事,本应系
不争之论。不幸的是,2000余年来,在重文轻武,儒家伦理、老庄玄
学支配的思想环境之中,孙子其人其书饱受哲人儒士漠视、怀疑与
炼字炼
毁谤。即使集心句,逼真《老子》书"。当代郭沫若的看法更具有代表性:
《孙子兵法》是稍后于老子的一部杰出的古代军事著作,相传为孙武所作。孙武,齐人,活动于春秋晚期,做过吴国的将领。他所著的《孙子兵法》,发展了老子的军事思想,为后来兵法家前驱。(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页376—377)
即使与郭沫若看法完全相反的钱穆,在《古史辨》第六册中亦明言"《老子》五千言洁净精微,言无枝叶",从文字文句求证《老子》之"伪出"或晚出是异常不易的工作。但这项第一步艰难的工作必须要做,唯因篇幅有限,只能选析数例。《孙子势篇》: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
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
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先从"奇正"一词谈起。"奇正"出于孙子,不见于《论语》、《墨子》、《吴子》(起)、《司马法》、《商君书》、《孟子》、《左传》、《国语》、《庄子》、《荀子》,而仅见于《老子》。即此一端已可见《孙》、《老》关系之密切。更有意义的是:《孙子》奇正之论虽如神龙变化无穷,其应用要不出军事范畴。而《老子》(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已由"用兵"扩展而包括"治国"了。这种由军事提升到政治的论点,对战国中晚期一系列托古的"阴谋书"如《伊尹》、《太公》、《辛甲》、《蘩子》等甚有影响。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如何处理"兵权谋家"值得仔细分析。班固的办法是先列举以《吴孙子兵法》为首的"兵权谋十三家",以明示《吴孙子》时代之早及其在学派中的宗师地位。由于体裁和篇幅都不允许详述此类兵书自孙武至西汉末性质和内容的演变,所以他只能以"历时"(diachrmiic)的方式作尽量
精简的综述:"权谋者,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
包阴谋,用技巧者也。"这13家中当然没有被认为"道家"之宗的《老
子》,但《老子》论兵上承《孙子》,下启来者的枢纽地位,却在班固的
综述中得到最确凿的诠证。
我们再将《老子》(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
味令人口爽(伤)"和上引《孙子势篇》相关词句比较。文字文句上
《老子》袭取《孙子》而加以改造,至为明显。"尚五"的观念起源甚
早,至春秋几已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五味"、"五声"、"五
色"、"五方"、"五神"、"五祀"、"五正"、"五牲"、"五谷"、"五脏"、"五
星"、"五刑"、"五兆"、"五兵"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春秋晚
期人士如孙武及其同时的晋国著名大夫史墨等阐发"五"的积极功能及其深厚多维文化意蕴的语言里,充满了欣悦与赞叹,而今本及
近年发现的郭店楚简《老子》书中却对五色、五音、五味表示消极甚或謇告的态度——这和《老子》反儒家仁、义、礼、智和反对墨家的尚贤的态度是一致的,也正是《老子》思想体系形成之晚的明证
再如《老子》(三十一章):"……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用之。……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
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这段文字不但见于马王堆帛书《老子》及现存诸本,又出现于郭店楚简《老子》,故说明兵事自始即在《老子》治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更重要的是,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加速过程中,一批因特殊才干和机遇而跻身卿将之士,最注重遵守标榜他们得来不易的崇高身份地位的朝礼、祭礼和丧礼。《老子》此章中这些文武、左右、吉凶、丧葬诸礼正反映战国时代"新贵"的社会心理。而"偏将
军"、"上将军"又是战国期间才开始成为正式官衔的。这些官衔和《老子》(二十六章)效《孙子》论辎重的重时所提到的"万乘之主"等称谓,都露出战国时代的烙印。
其实《老子》书中最能显露战国时代烙印的是最基本的政治称谓,帛书和简本《老子》都不例外,但我们的统计却不得不根据今本。如《孙子》全书一贯称诸侯(共十见),其余泛称"君"或"主"。而《老子》却称"侯王"(四见)及"王"(六见)。这正反映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始称王,齐、秦、韩、赵、燕、中山诸国随即相率称王;所以
《老子》不再用"诸侯"而改用"侯王"一词。再则与"侯王"称谓息息相关的斗争对象,已不限于《孙子》春秋晚期的列"国",而扩展到
"天下"(今本《老子》共五十一见)。虽然半数以上"天下"一词用在哲学及形上的阐发,但用于政治及军事斗争方面的也不少,尤其是前后四见的"取天下"的口号和意涵,是春秋晚期《孙子》书中所尚未有的观念。现存最早的郭店楚简《老子》(十五):"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安,王居一安。"这种与天、地、道并大的"王",也是春秋晚期《孙子》成篇之时所不可能有的理念;它的出现相当于孟子(前371—前289)当战国中期之末所企盼的,能使天下
"定于一"的一等强国的国王。
文字、章句、制度、称谓之外,从方术、养生、神仙之术方面也可
以找到《老子》成书于战国的启示。例如今本《老子》: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五十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擐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五十五章)
以上所引两段,除文句略有不同外,亦见于竹简及帛书《老子》。可见到了战国中期,这种滥觞于古代巫术、方技、新兴的养生、神仙之
术的概念和修炼已经形成了雏形的"避兵术"了。《汉书艺文志》兵书著述列于"权谋"、"形势"之后的"阴阳"类中最后的一书《辟兵威胜方》就是明证。班固总结:"(兵)阴阳者,顺时而发,推刑德,随斗击,因五胜(行),假鬼神而为助者也。"《孙子兵法》在最后第十三
篇"用间"中强调:"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于众者,先知
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必取于人。"这又是孙武的著述远早于战国、秦、汉"兵阴阳家"及其同期相关著述的另一明证。
除了直接从《孙子》、《老子》两书的文句、术语及不时涉及的制度、称谓等探索孰先孰后之外,更有效的办法是《孙》、《老》的有些概念和理论,分别与早期儒家的"仁义"和墨家的"尚同"、"尚贤"等中心思想作一扼要的比较。孔子伦理、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几乎包括所有的"道德"如礼、义、忠、信、恕、恭、宽、敏、
惠、直、孝等,是一切内在道德动力的总汇。《老子》对仁、义、智、圣、孝、慈都加以攻击,并痛斥"礼"为"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针对
墨子的"尚贤",《老子》大倡"不尚贤,使民不争"。虽然郭店楚简及马王堆帛书《老子》词句与今本有同亦有小异,但只是程度上的分
别,基本上对孔、墨都表示强烈的反对。反命题必然后于命题才出现是思想史研究上的铁律,《老子》之相对之"晚"是不争之论。
至于我国古代辩证法思维的源头深藏在《周易》之中。《易》虽
原系卜镟之书,但内中蕴藏着丰富的哲理。六十四卦"乾坤居首,其余六十二卦两两比邻,不反则对,全是按此规律排列"(金景芳,
《周易讲座》,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页5)。这部至晚成于殷周之际的卜筮专书中暗藏着矛盾对立,而又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辩证关系有待后世名卿哲士去阐析。《左传》中虽从春秋早期即有以"德刑"、"刚柔"等对立概念应用于人事之例,但大规模辩证词组及
《孙》、《老》辩证传承之例不胜枚举,不妨从朱熹最尖锐而不失中肯的观察人手。《朱子语类老氏》开卷语:
康节(邵雍,1011—1070)尝言老氏得《易》之体,孟子得《易》之用,非也。老子自有老子之体用,孟子自有孟子之体用。"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此老子之体用也。存心养性,充广其四端,此孟子之体用也。
朱熹所引两句《老子》出于今本三十六章:
将欲數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老子》这段最为后世认为"兵书"的名句,试与《孙子兵法》作一比较: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见传也。("计篇")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势篇")
前者衍生于《孙子》论兵指要,实至明显;但其应用范畴自军事扩展提升到政治及人生哲学则是《老子》的贡献;所以洞察力极强的朱熹独独以最能代表兵家精髓的名句作为《老子》之体用——这是何
等权威的思想核酸遗传"基因"的鉴定!
另一显示《孙》、《老》思想特殊亲缘关系的是出自行为主义的愚民政策。当代学人中,尹振环先生在其18年心血结晶的《帛书老子释析》(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页170),特别提出愚民主张不见
于《尚书》之"虞夏书"、"商书"、"周书"以及《左传》、《国语》等史籍,而独见于《老子》。按:人类史上最先以"行为主义"心理学原则整兵治国者是《孙子》,柔化和缘饰《孙子》坦白冷酷愚民语句最微妙、最成功的是《老子》。
《孙子》开卷的"计篇":"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生,可以与之死,而不畏危。"全书一再发挥平时爱护奖励士卒的必要,用当代心理学术语诠释,就是要继续不断地用"积极强化"(psitivereinfrcement)的手法养成士卒以身许国、视死如归的习性。"地形篇":"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九地篇"有更系统的讨论: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帅
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以谓将军之事也。
正如《老子》将《孙子》专用于兵事的"奇正"之论提升扩大到全部"治国用兵",《老子》把《孙子》愚兵的理论和实践提升扩大到愚
民。如:
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三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二者亦
稽式也。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六十五章)
诚然,《论语泰伯篇》孔子也说过类似的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法家如商鞅,相传亦曾对秦孝公讲过:"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即使现代西方民主国家的统治阶层依然有必要用种种方法麻醉人民,使人民不去深刻分析政治意识与现实之间的差异。不过在愚民理论上,《孙》、《老》亲缘关系之特别明显,是因为他们都出自置道德是非于不顾Umml),非常彻底的行为主义观点。这
点上《孙》、《老》如仍有不同的话,那是因为前者语言坦率无隐,有如对心理学实验室白鼠群而发,而后者同样冷酷的心肠却是用清静、无为、"玄德"等清高的哲学语言来表达。西汉末严遵(君平)在所著《道德真经指归》中一语道破《老子》"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之故:"万民知主之所务,天下何以安?""万物不知天地之所以,故可以存。万民不知主之所务,故可安。四肢九窍不谕心之所导,故可全。"(《道藏》本,语句较所用其他版本更为生动;引自尹振环,《帛书老子释析》,页170)只有像严遵这样睿哲遁世,卖卜为生,注《老》
为乐,阅世极深,居心淳善之人才能讲出古今中外治术中所不敢明讲的话,而且能以十分流畅的文笔,表面上讴歌《老子》归真返朴、"乃至大顺"的意境,实际上对行为主义政治实践的残忍无情一再予以揭穿:
……废弃智巧,玄德淳朴。独知独虑,不见所欲。因民之心,塞民耳目。不食五味,不服五色。主如天地,民如草
"主如天地,民如草木"与《孙子》御士卒"若驱群羊"岂不有异曲同
工之妙?!千余年来,自晚唐王真、北宋苏辙、明清之际的王夫之,以迄20世纪的章太炎和毛泽东都认为《老子》是部兵书。这个看法
虽有失平衡,但大有力地说明《老子》一书确实露出体用及思辨方法上与《孙子兵法》的特殊亲缘关系。
《孙子》成书年代之早,老子其人其书年代之晚,《孙》《老》辩证思维翻案性的传承三篇全部原文,已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印成该所演讲集的专册:《有关〈孙子〉〈老子〉的三篇考证》。唯因第三篇宣读于诙所主办的首届萧公权纪念讲座,所以在专册中列为首篇。照逻辑程序言,本章本节的次序是合理的。
至于笔者业已筹撰,有待完成的工作,将于以下"卷后语"中作扼要的陈述。
虽然本书定名为"读史阅世六十年",事实上从童年听父亲讲
《左传》起至今巳将近80年了。这样漫长的读史经验在此"卷后语"中值得总结之处甚多,兹择其要略陈如下。
(1)我诞生时父亲(同治庚午1870秋生)已经48岁了(中国箅法)。年龄差距如此之大,他对我的童少年教育只能作折中的决策。学校教育科目既远较传统启蒙教育新而且广,他无法也不应硬使幼童课余另作《四书》全部背诵的工作。他只能在我课余精心选择片段经史(尤其是《左传》故事与《礼记》若干篇章的故事与制度)作穿梭式的讲解和"讨论"。他似乎很懂儿童心理,严督之下不时夸奖我的"悟性",这对我逐步培植读书的自信心是非常有帮助的。
(2)我17岁第二次才考进清华,实现了童少年第一个志愿。本
书"上篇"第七章曾以夸大的语气讲出,如果今生到过天堂的话,那天堂只可能是1934—1937年间的清华。当时历史系主任蒋廷黻
先生认为治史必须兼重社会科学;在历史的领域内,主张先读西洋史,采取西方史学方法和观点的长处,然后再分析综合中国历史上
有意义的课题。当时国内各大学中只有清华才是历史与社科兼重,历史之内西方史与中国史并重,中国史内考据与综合并重。蒋先生这种髙瞻远瞩,不急于求功的政策,实际上非常符合我个人必
须采用的"功利"取向,因为亲老家衰,自9岁即了解留学考试已经代替了传统科举,成为最主要的晋身之阶。我从刘崇铳师打下欧洲近代史的基础,雷海宗师的宏观中国通史,陈寅恪师的隋唐史专题(另有课外的清史谈话),冯友兰师的常识、逻辑和幽默都对我大有启迪之功。我最获益的是在那优美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之中,培养出治史向"大"处进军的宏愿,而这宏愿要到美国之后才能逐步
实现。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