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

华姿(当代)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
作者:华姿
序言
我只是穷人的手臂
1979年12月10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的一个大礼堂里,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奖典礼正在进行。在人们热切的期待中,一位矮小瘦弱的老妇人,激动而安详地走上了这个令全世界瞩目的领奖台。
礼堂外,是北欧万里无云的冬日晴空,以及白雪皑皑的美丽大地。礼堂内,豪华的大厅里,坐着挪威国王,挪威皇太子夫妇,他们看上去雍容华贵,气度非凡。还有各国外交使节,以及盛装的挪威各界名流。但这位颁奖典礼的主角,本届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却仍旧穿着那身粗糙的只值一美元的棉布纱丽。——在服侍穷人中的穷人时,和在晋见教皇和各国正教领袖时,她的穿着,永远是同样的简朴。
掌声经久不息。身材高大的和平奖委员会委员长萨涅斯先生,满面笑容地走过来,弯下腰,恭敬地,将奖牌、奖杯及奖金,——颁给了她。
她是那样的瘦小,以致她走上讲台开始受奖演说时,人们努力抬头,也只能看到她那张苍老的皱纹纵横的脸。
但她庄严的讲话,是那样质朴,却又那样美妙,深深地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她说:“事实上,这项荣誉,我个人不配领受。但我愿意代替世界上所有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来接受这项奖金。因为我相信:你们是愿意借着颁奖给我,而承认穷人也有尊严,也有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权利。”
这句“代替世界上所有的穷人领奖”的话,很快就通过各种新闻媒介,被迅速地传到了世界的每一个地方。
据说,她的得奖,没有任何人反对,每一位评委都对她心悦诚服。而且,她是继史怀泽博士195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来,最没有争议最令人欣慰的一个得奖者。
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人
1985年4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在青少年中举行了一场规模很大的问卷调查,调查的题目只有一个:当前世界上你最崇拜的人物是谁7青少年们选出了9位他们“最崇拜的人物”——其中6位是娱乐界赫赫有名的顶级明星,一位是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另一位是罗马教皇约翰?宗罗望保罗二世,还有一位就是她。
她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有4亿多美金的资产,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无偿地捐钱给她;她的组织有7000多名正式成员,组织外还有数不清的追随者和义工;她与众多的总统、国王、传媒巨头和企业巨子关系友善,并受到他们的敬仰和爱戴……
但是,她住的地方,除了电灯外,惟一的电器是一部电话,还是1994年才安装的;她没有秘书,所有信件她都亲笔回复。她没有会客室,她在教堂外的走廊里接待所有的来访者。她穿的衣服,一共只有3套,而且自己换洗;她只穿凉鞋,没有袜子。
当她去世时,人们看到她所拥有的全部个人财产,就是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滚着蓝边的白色粗布纱丽——一件穿在身上,一件待洗,一件已经破损,需要缝补。
她的一生是一个邀请。有人称她为修女,有人尊敬地叫她姆姆,或嬷嬷。但我想我们还是叫她姆姆的好。她在1997年去世时已经87岁了,是不是比我们家里的祖母或外婆还要老一点呢?有人说,她本身就是一件礼物,一件上帝赏给我们今天这个世界的礼物。她就像一位先知被派到这个世界上来,告诉我们真正的“福音”是什么,真正的“爱”是什么。她更用具体的行动,提醒我们:上帝如何殷切地盼望着我们能够相互了解,彼此相爱。而我们生来就是要爱人,同时被人所爱的,这就像草要绿花要开一样。
她带着爱的光芒在这片有限的大地上行走,却把无限的爱带给了他们——那些穷人中的穷人、病人、被遗弃的人、没人关怀的人、流浪的人、垂死的人以及那些内心饥饿的人——使他们被那美丽的光芒所温暖和照亮。她真正用行动活出了上帝的爱,尤其是活出了耶稣基督对贫困者和苦难者的怜悯。这真是一件非常非常宝贵的礼物,我热切地希望我们能够认识她——因为她是一个满身光明毫无黑暗的人;一个那么好的好人,那么善良,那么仁慈,那么哀怜那些卑微的苦难的生命,她怀着非凡的爱,却做着最微小的事情,她是一个完全的奉献者,她深知我们活在一个光明与黑暗并存的世界里,因而她用整整一生来邀请我们,邀请我们选择光明。
因此我想,她是我们每个活着的人,都应该有所了解,有所知道的。
第一章 上主对她的召唤第二章 我就叫德兰吧第三章 我很渴,我很渴第四章 在圣家医院“速成”第五章 穷人就是我的家人第六章 我决不后退第七章 贫民窟的天使第八章 尼尔玛?利德:纯洁的心第九章 即使是弃婴也能感受到爱第十章 治疗可怕的人类的痼疾第十一章 在世界各地奔走第十二章 爱和忠诚是人类最重要最神圣的第十三章 同工意味着牺牲和奉献第十四章 相信并完全的信赖第十五章 心存谦卑:世界上获奖最多的人第十六章 在走向天国的途中第一章
沉默的果实是祈祷,
祈祷的果实是信仰,
信仰的果实是仁爱,
仁爱的果实是服务,
服务的果实是和平。
一位崇拜德兰姆姆的印度商人,为她写了上面的这五句话,并印在一些黄色的小卡片上。德兰姆姆把这些小卡片当做她的事业卡,免费赠送给世界各地的人们。因为这五句话清楚地阐明了她工作的方向,以及她所行走的道路。
这条简朴的道路,为德兰姆姆所开辟,任何人都可以效仿和追随。一个人如果能够真正地顺服于这一道路的本质,生命必然因此更为喜悦,更为和平,并且充满光明。
马其顿的京都斯科普里城,是德兰姆姆出生和长大的城市,她在那里度过了快乐而又动荡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所以,我们有必要去那里看一看,看那里是一个怎样美丽而又多灾多难的地方。
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时候,也就是德兰姆姆出生前不久, 斯科普里和现在有很大的不同,当时它是属于马其顿王国的一个小镇,但土耳其入侵之后就一直在土耳其的统治之下。斯科普里位于巴尔干半岛的南部,距离希腊边境只有120公里,以欧洲的标准看,那只是一个简朴的小城。但在许多年里,塞尔特人、罗马人和匈牙利人等都曾为争夺此地而发动战争,直到1910年前后,也就是德兰姆姆出生的时候,这里才稍为平静了一些。
但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又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欧洲火药库”的中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 又被意大利和德国占领。二战结束后,斯科普里归属南斯拉夫联盟共 和国。直至20世纪末,马其顿脱离南联盟而独立后,斯科普里才成为马其顿的首都。但是直到今天,那个美丽的地方,仍然为贫穷、混乱和民族矛盾所困扰。
1910年,持续多年的战争终于有了一个停顿,和平开始温柔地拥抱这个美丽的小城,黄昏的时候,一个来自阿尔巴尼亚的建筑营造商满心欢喜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叫尼古拉?包雅舒。停战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月,但营造厂的生意却因此兴旺起来。妻子微笑着站在门口迎接他。她叫庄达,是个温柔而端庄的女性,同时又有着深深的慈爱与信仰。在当时的斯科普里,信奉基督教的阿尔巴尼亚人并不多,甚至可以说很少。在这个被奧斯曼帝国统治达500年之久的小城里,清真寺与教堂比肩而立。但信奉天主教的尼古拉一家却非常虔诚。这年的8月27日,尼古拉和庄达的三个孩子出生了。在这之前,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但这个小女孩的出世,仍然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喜悦。这是上主赏给我们的礼物啊,何其珍贵的礼物。庄达想着,更温柔地把小女儿抱好。她凝视着女儿清澈的棕色眼眸,欢喜地对全家说“如果你们没有别的更美妙的想法,那么,我们就叫她龚莎吧!”
“龚莎,龚莎。”小哥哥和小姐姐轻轻地叫道。
在阿尔巴尼亚语言里,龚莎就是花朵的意思
这个在和平的喜悦中来临的小女孩,就是曰后举世闻名的德兰姆姆。她的全名是:艾格莉丝?龚莎?包雅舒。也有人把这个名字翻译成雅妮?龚哈?波雅舒,或者安格尼斯?贡扎?博亚金;或者,依搦斯?巩霞?博雅舒,等等。至于她是怎么举世闻名的,我们会慢慢讲到。
你有治好贫穷的药吗?
小龚莎很快就长大了。当她在街上与别的孩子一起嬉戏玩耍的时候,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她有点多愁善感,但也活泼可爱,她和小城里的其他孩子一起上一所公立学校,她并不是功课最好的学生,但她喜欢独立思考,做事脚踏实地,不说空话。这个重要的品质对她日后为穷人中的穷人服务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后我们会看到,德兰姆姆一生都在反对说空话。
小龚莎的童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混乱时期,但坚强的父母用慈爱给三个孩子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使他们即使在动荡的战争年代,也能生活在阳光般的温暖与安宁里。
这种爱,就像一个叫泰戈尔的印度诗人在赞美神的时候所写过的:让你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我,又给我光辉灿烂的自由。小龚莎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爱里。
其实,我们也是生活在这样的爱里。如果我们感觉不到,那一定是心里的那个“我”长得太大了,以致遮蔽了我们感受爱的能力。
除了上学和玩耍,小龚莎还经常跟随父母和哥哥姐姐参加教堂的活动——她的全家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不过,这在当时和当地也并没有什么特别,因为整个地区的居民都笃信宗教,教堂或者清真寺,不仅是神修生活的中心,也是社交生活的中心。
在这一点上,我们跟那些笃信宗教的国家或民族,是不太一样的。但是,即使我们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也应该对上主存有敬畏和感激之心,并对我们尚不了解的事物保持基本的尊重。
小龚莎和姐姐雅加都喜爱音乐,而且她们把这种喜爱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教会——她们两人都是教堂唱诗班的主要成员。小龚莎因为嗓音清亮,还经常担任独唱,当她独唱的时候,为她伴奏的钢琴师总是忍不住地赞叹:“听啊,可爱的小龚莎,她的歌声美得像天使一样。
不只是在教会里,就是在朋友聚会的时候,小龚莎美妙的女高音,也总是给大家带来快乐。因此,即使外出游玩,朋友们也要叮嘱小龚莎:“哎,龚莎,别忘了带上手风琴,或曼陀铃。”
但是,这个世界并不是处处都像音乐一样单纯和美好的,在那时的斯科普里,贫穷也随时可见,几乎每天都有穷人上门求乞。因此,母亲庄达经常教导3个孩子,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失去爱和慷慨。对于上门求乞的穷人,庄达从不让他们空手离去。而且在施与的时候,她总是面带微笑,尽量地亲切,生怕他们的自尊受损——毕竟没有人会喜欢那种被救济的感觉。
庄达说:“你吃东西时,要时刻准备好与没有东西吃的人分享你的食物。”
庄达还说:“虽然那些人跟我们没有血缘关系,虽然他们穷,但他们仍然是我们的兄弟和姐妹。”
庄达不只是说,还亲自参加了教会的好几个善会,除了传教,还兼做一些为穷人服务的具体事宜。
在母亲的影响下,小龚莎很小就开始关注穷人,并且对贫穷非常敏感。有一次,小龚莎和全家一起去教堂,在教堂门口,她看到很多穷人正在排队领取面包,就问尼古拉:“爸爸,你那里有治好贫穷的药吗?”尼古拉除了开建筑营造厂,还开了一家药店,所以小龚莎会这么问。
尼古拉被女儿的善良所感动,他怜爱地把女儿抱起来,说“亲爱的宝贝,到现在为止,我还没发现世上有治疗贫穷的药。如果你能发明这种药,我一定非常高兴。”
那时候。小龚莎还没上小学,是一个学龄前儿童。但成年后的龚莎,也就是我们敬爱的德兰姆姆,实际上一生都在致力于一件事,那就是治疗贫穷。当然,她用的是一种很特殊很特殊的药,这个药的名字就叫爱。
一切都会消逝,但爱会留下来
龚莎早年的生活不只是受到教会和母亲的影响,也受到其他的影响,比如父亲的影响,而且是很大很大的影响。
龚莎的父亲尼古拉是一名激进的民族主义者,他经常在家里举行一些政治性的集会。在寂静的深夜,尼古拉和他的同志们在客厅开会,小龚莎在自己的房间里读书。无论小龚莎怎样专心,都依然会被父亲和叔伯们激昂的声音所吸引:“阿尔巴尼亚总有一天会独立的,我们一定要促其实现!”因此,这虽然是一个笃信上帝的家庭,但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一种浓厚的政治气氛而非宗教气息笼罩着。
阿尔巴尼亚在中世纪的时候就被土耳其侵占了,此后500年间就一直在士耳其的统治之下。在1919年小龚莎9岁的时候,它还被士耳其统治着。
小龚莎很爱她的父亲,因此,那些集会等于给她上了一堂深刻的人生课,使她从小就明白,一个人在追求一个目标时,力量和决心是不可或缺的。父亲经常对她说:“只要你相信自己是对的,就绝不放弃!”
1919年8月的一天夜里,尼古拉去参加一个政治性的聚餐。当他回来的时候,他的样子却完全变了,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小龚莎吃惊地叫道:“爸爸,你怎么了?”
庄达急忙跑过去扶住尼古拉:“尼古拉,发生你生病了吗?”
姐姐雅加更是惊慌地喊道:“妈、爸爸的嘴巴在出血。”
尼古拉靠在庄达身上,极其虚弱地说:“庄达……我觉得……很不……”
话未说完,他就扑通一声倒在地上。
庄达立即把尼古拉送往医院。但当时最高明的医术也救不了他, 几小时后,他就去世了。医生悲伤地对庄达说:“我真难过,从他出 血的情形看起来,好像是中毒。”
医生的话刚一说完,哥哥拉撒就倏地站了起来,他悲愤地喊道“他是被谋杀的!我知道一定是!有人想压制他激烈的言论。”
父亲的猝死给这个完美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受冲击最大的也许就是拉撒,几年后,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继承父亲的遗志——为阿尔巴尼亚的独立而战。
这一年,小龚莎刚满9岁,她不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更不理解父亲为什么从此不再回家。失去父亲的痛苦,以及对父亲的深刻思念,使小龚莎写下了一首小诗:
他燃烧的心关爱
妻儿和国家,
如绚丽的玫瑰
坠落于褴褛衣衫。
多年以后,当龚莎已经是圣玛丽中学的德兰校长的时候,为安慰一个深夜不肯入睡的孟加拉小女孩,她念了这首小诗,并说:“这首诗的意思是要人相信爱,不论你看到的是仇恨,还是毁灭,都要相信爱。”在那些沉寂而漫长的夜里,9岁的小龚莎常常会因为思念父亲而哭泣,当她哭泣的时候,她就念这首小诗,然后跟自己说“要相信爱,无论你遭遇到了什么,是仇恨,还是毁灭,是被抛弃?还是被掠夺?无论你遭遇到了什么,都要相信,一切都会消逝,但爱会留下来。”
同情心具有永恒的价值
家里很长时间都听不到孩子们的歌声和笑声了。这天早晨,温暖的阳光刚刚照到窗前,母亲庄达就把孩子们喊醒,然后把他们叫到身边,紧紧地握住他们的手,慈爱而坚定地说:“这是件很可怕的悲剧,可是已经过去了。孩子们,尼古拉一定希望我们多想想未来的日子,而不愿我们沉浸在失去他的悲痛里。我想我们现在更应该想办法维系这个家。孩子们,我有责任,你们也有责任。”
很多事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尼古拉的合伙人很快就私吞了营造厂的所有资产,使包雅舒一家一下子就没了经济来源,他们不得不将尼古拉在生意兴旺时购置的家产全部变卖掉。当满载着各种器具的马车缓缓离去时,拉撒焦急地喊道:“妈!”但庄达却平静地对孩子们说:“别吵了,孩子们,这些东西不过是些身外之物罢了。”
之后不久,除了一个仅有的栖身之处,他们就什么都没有了。
那是一段极度黯淡的日子,对于一些意志薄弱的人来说,简直就是绝境。可是坚强的庄达?包雅舒和她的孩子们,从未放弃希望,更没有放弃信仰。在最困难的时候,庄达总是对孩子们说:“天助自助者!我们一定要自助,孩子们,为了上帝的缘故!”
过了不久,庄达就自己开了一间小店,以出售衣料、手工织毯和刺绣为主。
完全出乎庄达的意料,小店的生意竟然很快就好了起来。这样,辍学的小龚莎和哥哥姐姐,又可以继续上学了。庄达就这样以她的坚韧和聪慧,保住了这个家,也保住了几个孩子的前程。如果包雅舒家因为尼古拉的猝死就此衰败下去,那么,在很大的程度上,因此而辍学的小龚莎就很难成为曰后的德兰姆姆了。这个仁爱一生的慈悲天使,这个穷人的圣母,也很难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出现了,哦,我们真应该为此感谢庄达,她实在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在那段极其艰难的日子里,小龚莎经常在田里帮忙。那时的斯科普里还只是一个小城,相当子现在的一些小镇。镇上的居民除了经商,还耕种一些田地,用来贴补家庭的开支。田间艰苦的劳动,不仅培养了小龚莎勇于吃苦的品质,也培养了她面对艰苦时的耐心和韧性,使她日后有足够的力量面对传教工作中所出现的巨大困难。
因为庄达的勤劳和聪慧,这个家庭又慢慢兴旺起来。庄达的声望也越来越高,甚至有些纺织厂的老板,也常常来拜访她,请她就工厂的选料问题发表意见。这个家庭的生活也大致恢复到了尼古拉去世前的光景,但又并不是完全一样。
尼古拉在世时,因尼古拉的政治立场,这个家里始终弥漫着浓浓的政治气氛。而现在,在庄达的带领下,宗教气息开始笼罩这个家庭。过去是谈论阿尔巴尼亚的独立,而现在,则被虔诚的祈祷和美好的善行所取代。
有一天,庄达在街上遇见一位生了肿瘤的女人。但比身体的病痛更使她痛苦的是,她的家人没有一个愿意帮助她,他们甚至把她赶了出来,使她无处栖身。庄达并不认识这个女人,但看见她这个样子。就深深地怜恤她,同情她。庄达对她说:“那么,请到我家里去吧,让我来照顾你。”说着,就真的把这个素不相识的女人带回了家。“孩子们,我们有客人来了。”进门的时候庄达喊道。这句听起来平平常常的话,却给了这个女人很大很大的安慰,使她感到,自己虽然如此不堪,却还是被尊重的。
母亲的言行就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龚莎,使她成为德兰修女后,懂得在为穷人服务的时候,尊重是不可或缺的,爱是最重要的。穷人没有钱,没有社会地位,但并不是没有尊严。所以当你为穷人做一点事情的时候,首先应该让他感觉到,你并不是在施舍,而是在爱。 多年后,拉撒在回忆母亲的时候说。我怀疑,在我认识的人当中,有几个人愿意这么做。”
在三个孩子的帮助下,庄达安慰这位可怜的女人,供她吃住,花钱给她治病,并在一些琐碎麻烦的事情上亲自照顾她,直到她终于康复。
离别的时刻到了,女人紧紧地拉住庄达的手,眼里噙满泪水,她哽咽着说:“恩人,我该怎么报答您呢?”
而庄达只是简单地回答道:“什么也不需要你做,好好保重自己,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女人一步一回头地离去了。小龚莎站在门口静静地目睹了这动人的一幕。如果说小龚莎从父亲那儿学到的是坚强和意志,那么,她从母亲身上则发现了另一种人间珍宝:同情心具有永恒的价值。
这本书给她一生带来非同一般的影响
这年的复活节很快就到了,母亲送给小龚莎一本《圣方济各?亚西西传》作为复活节的礼物。谁也没想到,这本书竟然会给龚莎的一生带来非同一般的影响。《圣方济各?亚西西传》深深地吸引了小龚莎,使她感动万分,她想:“世界上竟还有人这样活着。”一天深夜,小龚莎在灯下重读这本书时,心中突然升起一个炽热的愿望:“我也要像方济各那样去生活,我不能只为自己活着,我要为这个世界贡献一点什么。”
那是一个春天的夜晚,清朗的月亮宁静地照耀着斯科普里美丽的大地,夜风吹拂着,带来了原野上的草香花香和虫子的呜唱。12岁的小龚莎站在窗前,望着天上明媚的月亮许下了自己的诺言。
《圣方济各?亚西西传》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它为什么会那样深切地感动小龚莎,并给她的一生带来极其重大的影响呢?
这是一本记录修士方济各事迹的书。方济各是1 2世纪的一位圣人。他生于意大利的亚西西,是一位富有的呢绒商的儿子。年轻时,方济各因在战争中被俘而患过一场重病,康复后随即追随耶稣基督成为一名修士,专为穷人和病人服务。在那个年代,人们对各种传染病比如麻风病等都极为恐惧,在方济各之前,已有不少修士为照顾病人献出了生命,但方济各还是义无返顾地走上了这条道路,
方济各创建的修会叫“小兄弟会”,是自甘卑微、比任何人都小的意思。
最伟大的意大利诗人但丁也曾经是小兄弟会的成员。但丁在14
世纪初出版了不朽的《神曲》,700年来,这部巨著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散发着罕见的不可思议的魅力。为了表示对基督的尊敬,但丁在《神曲-地狱篇》里从不直接称呼基督的名字,而是用“强有力者”来代替。甚至,为了表示对圣母玛丽亚的极度崇敬,他在《地狱篇》里,也从不直接提她的名字。
神贫是“小兄弟会”的主要精神,方济各和他的小兄弟们只有一件灰粗布长外衣,两条裤子、一根系外衣的绳子,此外一无所有。他们放弃世上所有的财富和奢华就是为了完全地仿效基督,为穷人和被抛弃的人服务。方济各去世后,历代的人,包括一些没有宗教信仰的人,都一致认为他是最伟大的圣徒之一,是基督的效仿者中最完美的一位。他影响了无数的后来者,包括我们敬爱的德兰姆姆。
事实上,德兰姆姆的一生,在很多地方都与方济各十分相似。她选择的贫穷、简朴,她对基督教诲的执著,对神的完全信赖,她服务子穷人中的穷人的坚定信念,等等。还有,方济各在那个时代是一个极端分子——甚或被视为异端,因为他过着乞丐的生活、确信神的护佑、密切遵行福音书的教诲,并在自己的组织内部对他所信仰的宗教进行改革,但又不与教会决裂。而德兰姆姆即便在20世纪,也是一个激进派人士——在教会的父系制权威下,她是一个坚强而极有号召力的女性领导者。方济各创建的修会是世界上最大的修会之一,而德兰姆姆的也是,而且是在印度的加尔各答。可以说,加尔各答是亚洲最贫穷、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也是困难最大的城市之一。方济各创办了男修会之后,又创办了女修会;德兰姆姆也是,她在创办了女修会之后,又创办了男修会。不仅如此,方济各的修会后来发展成为一个更为广大的家庭,即方济各第三会;而德兰姆姆的修会则分离出在俗的一支,即她的义工或协助会员。
他们都走了一条简单质朴的道路,因此也为基督信仰开启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不仅如此,据说方济各还是一个特别神奇的人,他称小鱼、蟋蟀为兄弟;称蝉为妹妹;他看见虫子就拣起来放进草丛里,以免它们被践踏;他在林子里预备足够的蜂蜜和葡萄酒,为的是不让蜜蜂在寒冷的冬日饿死;在白雪皑皑的密林里走路时,他不在乎冰冷的枯枝是否会划伤他,却生怕自己不小心弄断了那些玲珑剔透的美丽枝叶。
他就这样深切地爱着万物。因为对他而言,万物就是上主的化身。到后来,万物都被他感动了,也反馈给他同样深切的爱。
听说他在一个小岛上静修时,一只野兔总是跟着他,形影不离;在西也纳的时候,是一群羊跟着他,并柔顺地向他呜叫,信赖地依偎他;有一次在一个湖中航行时,一条鱼儿追逐着他的船只,久久不愿离去;甚至豺狼也愿意听从他,做他的兄弟;至于小鸟们,那就更喜欢他了。
当他讲道的时候,小鸟们就争着抢着歇在他的头上、肩上、腿上、脚上,还有手掌上,有的甚至藏在他衣服的皱褶里,那些没抢到位置的就落在他面前的空地上,仰起它们可爱的小脑袋,看着方济各,专心致志地听他讲话。据说有一次,方济各在一个城市讲道,一群燕子在屋檐下聒噪个不停,方济各就对它们说:“燕子妹妹,你们讲得够多了,现在该听我讲一讲上主的道理了。”话音未落,燕子们立刻就安静了。
方济各还是一位诗人。
我们在前面看到的那首和平祈祷词,就是方济各撰写的,可以说,这是一首最美妙最受世人喜爱的祈祷词。1226年,方济各离世后,“主啊,请使我们成为和平工具”的祈祷,响彻亚西西,继而传遍全世界。在]979年12月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上,德兰姆姆就特地给每个与会者发了一份“和平祈祷词”,并邀请大家一起为全人类的和平同心合意地祈祷。12岁的小龚莎,在那个月光如水的美丽夜晚,手捧《圣方济各?亚西西传》,望着天上明媚的月亮,暗暗地发了那样的誓愿。但那时,她其实还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做些什么,更没想到要当一个修女。
在她丰美的心里埋下了爱的种子
1925年,小龚莎15岁了。这一年,她参加了教堂的一个青年研讨小组。这个小组名叫圣母会。这在当时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因为城里的许多女孩子都参加了。
但德兰姆姆的研究者都认为,这是龚莎之所以成为德兰修女的一个转折点。
圣母会的活动很多,其中经常举行的一项活动,就是阅读耶稣会传教士从孟加拉、印度等地寄回的信函。那些信函除了介绍那里的教务情况外,还会谈到那里的社会状况,有一封信这样写道:“这里的生活极为贫苦,即便铁石心肠的人看到也会落泪,人们非常穷困,每天都有几千个人死于饥饿。”
几千个人?每天?我的上帝啊!
小龚莎吃惊得心跳都快要停止了。她简直无法相信;在这个世界的某一个地方,竟然还有如此深重的贫穷和苦难。她再也无法平静——无法假装没有听到过这个消息。她开始思索这件事,并朦胧地意识到,也许自己可以为此做点什么。
从那以后,传教士信中的话就一直萦绕在龚莎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说得更准确些,是从未有过片刻的消失。到后来,她甚至于开始思念那个地方,就像思念故乡一样,仿佛那些在苦难中挣扎的人们,都是她的亲人。这样的思念使她变得更沉静,更喜欢思考了。当同龄的女孩们在操场上兴高采烈地玩耍嬉戏时,她却手捧一本《圣经》静静地坐在一边,或者,一个人在树下默默地散着步。
这时候的小龚莎,已经成长为一个迷人的少女了,她有一双深邃晶亮的眼睛,还有一副清脆明丽的女高音嗓子,仅凭这两点,就足以使她成为同学们追慕的对象,也足以使她成为包雅舒家的骄傲。事实上,哥哥拉撒就特别为这个妹妹骄傲。龚莎就快高中毕业了,哥哥深信妹妹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锦绣前程。那时候,高中毕业生是很少的,女生就更少了。
就在这个时候,拉撤离开了斯科普里,他深受父亲的影响,也立志继承父亲的遗志。因此,他投考了军校,这也正是尼古拉的愿望。军校毕业后,拉撒随即就加入了阿尔巴尼亚陆军。尼古拉的在天之灵如果有知,一定会深感安慰。只是,拉撒没有想到,一点也没有想到,当他在车立屿前来送行的妹妹吻别时,那会是他最后一次见到“龚莎?包雅舒”,也就是说,当拉撤在多年后再次见到妹妹时,妹妹已经由龚莎变成了“德兰姆姆”。
拉撤走后,一家人的生活仍然一如既往。龚莎上完学,就到店里帮妈妈干活,然后参加圣母会的活动。同时她也经常向神父打听有关传教工作的信息,以满足她内心深处深切的渴望。
有一天,龚莎在火车站意外地碰到了一位刚从印度回来的神父,她立即欣喜地迎了上去,她对神父说:“神父,您刚从印度回来吗?请您给我讲一讲您在那里工作的情形吧?”迫不及待的小龚莎,甚至等不及神父回到教堂,就在车站里随便找了个地方,拉着神父坐下了。
那一天,神父究竟讲了多久,我们就不必知道了。我们只知道,神父讲着,龚莎听着,出神地听着,生怕漏掉了一个词、一个字。
在这样的学习中,龚莎究竟学到了多少?吸收了多少?没人知道,恐怕连龚莎自己也不一定清楚。但不久,人们就惊讶地看到,在这棵渴慕神的小树上,信仰已结出了神奇的果实。
有一次,在教堂的主日聚会中,新来的本堂神父打开了一卷世界地图。这是一张很特别的世界地图,上面醒目地印着一些标示。年轻的神父举着地图问:“有谁能告诉我这些标示代表着什么吗?”在座的是斯科普里城的所有信徒。但只有龚莎站起来回答道:“我知道,神父。”于是神父请龚莎上前来把那些标示讲解给大家听。龚莎落落大方地走到地图前,指着其中的一个标示说:“这是耶稣会神父子1925年在孟加拉成立的传教区,那里有两位南斯拉夫传教士。”然后龚莎又将手指移向另一个标示,说“这个传教区就成立得更早了……”原来,地图上的标示代表着耶稣会传教士所到达的每一个国家和地区,而15岁的小龚莎,居然能够把每个传教区的情形都说得清清楚楚,如数家珍。
母亲庄达并不觉得意外,她知道小龚莎很早就在关注传教的事了。只是没想到她会了解得那么细致,那么深入,那么全面。但龚莎出色的表现却使那位新来的本堂神父非常吃惊,也因此留下了异常深刻的印象。聚会结束时,神父亲切地喊住龚莎,跟她说:“龚莎,你如此热心,应该受到奖励。我把爱尔兰劳莱德修女会的地址给你,她们也在加尔各答传教。如果你愿意,可以和她们通信。”
她做了一个影响一生的重大决定
1928年,18岁的龚莎高中毕业了。这天,一位常到包雅舒家的神父又来了,他是来为修女们募捐的,有几个劳莱德修女会的修女,即将起程去印度的加尔各答传教。
神父走后,龚莎心里突然升起一个强烈得无法遏制的渴望:“我也要到印度去,到加尔各答去,去那里侍奉基督——去那里为穷人中的穷人服务。”也就是说,她要加入修女会。
龚莎深信这是上帝对她的召唤。这是一个非同一般的决定。选择做修女,就等于彻底放弃了现世生活,以及可能存在的某种美好前程。总之是人生的一个巨大牺牲,它在某种意义上等同子致命,也就是完全地献出了自己。而龚莎是个身心健康的女孩子,毫不讳言,她也曾在深深的静夜里梦想过做一个幸福的新娘。但现在,回应上帝的渴望彻底压倒了那个梦想,她不再愿意作为一个普通女人生活一辈子,哪怕生活得很幸福,很甜美,很温馨。
她决定要加入修女会。当然这只是她个人的想法,她还必须征求母亲和姐姐的意见,如果能够得到她们的同意和祝福,那就太幸福了。
那一天傍晚——那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傍晚,吃过晚饭后,母女三人围坐在桌前聊天。天色将黑未黑,正是一天中最柔和最安详的时刻。龚莎沉吟了很久,最后才鼓起勇气轻声说:“妈妈,姐姐,我有一个想法,希望得到你们的准许,让我答复主的召唤。”她谨慎地选择着词语,为了使自己不至于太激动,她紧握着双手。说完这句话,她垂下眼睛停顿了一会儿,然后又抬起头,更明确更坚定地说:“我想加入劳莱德修女会——我想到印度去当修女。”
母亲看着亲爱的小女儿,深感意外。虽然她自己就是一个虔敬的天主教徒,她也希望自己的女儿成为一个虔敬的天主教徒。但加入修女会去做一个出世的修女,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然而她还是同意了。她知道,龚莎决定了的事,没有人能够改变。这一点,她太像她的父亲了;只要相信自己是对的,就绝不放弃,哪怕要为此付出生命。
龚莎高兴极了。她站起来,紧紧地抱住母亲和姐姐。她深深地感谢她们的理解与支持。但她想,这还不够,还必须告诉拉撒,如果拉撒也支持她,那就更完美了。
于是,她给拉撒写了一封信,告诉他这个重大的决定。这时候,拉撒已经是阿尔巴尼亚的陆军中尉了,但拉撒的反应却很冷淡,他在回信中说:“像你这样的女孩子,怎么能去当一名修女呢?你难道不明白,你这样做,是在断送自己的前程吗?”为了引起龚莎足够的注意,他还在“断送”两个字的下面划了一条重重的横线。
看了拉撒的信,龚莎苦恼极了。她深切地渴望得到拉撒的祝福,因为他对她是那么重要。但拉撒的反对并没有动摇她的信念,她在给拉撒的回信里写道:“亲爱的哥哥,你认为你的地位很重要,作为一名军官为有两百万属民的国王服务。你知道吗?我也是一名军官,只不过,我侍奉的是整个世界的君王!我们哪一个做得更对呢?”龚莎写完了给哥哥的回信,然后就由神父带领着,去郊外拜访劳莱德修女会斯科普里修道院的院长,一切都很顺利,虽然加入修女会也有一些必要的考核,但龚莎显然是无可挑剔的,她当场就被录取了。
这一年的11月,修女会安排龚莎前往劳莱德修女会总会做望会生(见习生),总会位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附近,也就是说,龚莎要离开斯科普里,离开亲爱的母亲和姐姐,离开这个温暖的家庭了。
离别总是伤感的。母亲流着眼泪呼喊龚莎,她有可能再也见不到亲爱的小女儿了。这对一个母亲来说,该是多么大的牺牲和奉献。龚莎虽然也跟母亲一样恋恋不舍,一样难过,但她还是头也不回地上了火车。
若干年后,当一位记者问到德兰姆姆早年的生活时,她说“起初,约在12岁至18岁时,我并没想过当修女,那时我有一个十分美满的家庭。可是到了18岁,我便拿定主意要弃家修道。从那以后,50年来,我从未怀疑过我的这个决定。我想这是上主的圣意,是他的选择,不是我的选择。”
18岁的龚莎,为自己的人生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这个决定不仅注定要影响她的一生,而且注定要影响许多人的一生。”走出去,把基督的生命带给众人。”多年后,德兰姆姆在描述她18岁那年所领受到的召唤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并把这次召唤看成是上主对她的第一次圣召。
第二章
一颗纯洁的心,
很容易看到基督,
在饥饿的人中,在赤身露体的人中
在无家可归的人中,在寂寞的人中
在没有人要的人中,在没有人爱的人中,
在麻风病人中,在酗酒的人中,
在躺在街上的乞丐中。
我们必须在爱之中成长,
为此我们必须不停地去爱,
去给予,直到成伤。
——德兰姆姆的演讲词
我就叫德兰吧
1928年11月29曰,龚莎终于到达了此次旅行的终点;位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附近的劳莱德修女会总会。这是她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旅行,也是她侍奉基督生涯的开始。
都柏林是一个美丽的海港城市,位于风景如画的爱尔兰东海岸,人口大约是斯科普里城的三倍。在离都柏林不远的拉斯法曼,有一座维多利亚时代的古老城堡,这座城堡至今看起来依然庄严肃穆,令人迷恋。这就是劳莱德修道院的所在地。
劳莱德修女会创建于17世纪初,是一个叫华玛丽的英国姑娘创建的,所以,这个崭新的宗教团体最初也被一些人称为“英国姑娘”。华玛丽出身于英国约克郡的古老贵族家族,是一个思想新锐意志顽强胆略过人的女子。“英国姑娘”的宗旨是为青少年中的不幸者服务,尤其是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苦女孩服务,为她们开办日间学校。
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一个没有男人带领和参与的纯女性团体,要得到教会和社会的认可是很难很难的。而华玛丽那种充满活力的特立独行的工作作风,又使许多人对她们产生怀疑和猜忌,甚至一些高层神职人员也给教皇写信投诉她们,教皇的使者也说,这种没有男人带领的活动,在世风曰下的社会环境里,是极其危险的。即便那些同情和支持她们的人,也对她们表现出了普遍的担忧和不信任。有一个当时很有名的耶稣会教士就说:“她们的想法是好的,但她们毕竟是女人啊。”
但华玛丽非常倔强,什么样的怀疑和诽谤都不能使她放弃信念。
因此,劳莱德修女会的创建史就像一部哀怨的戏剧,充满眼泪和悲叹。但时代发展到20世纪初的时候,事情却出人意料地发生了本质的变化。1909年,罗马教廷终于解除了对这个修会的禁令,并公开承认了华玛丽的创始人身份。
1928年11月29曰,18岁的龚莎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如愿以偿地走进了劳莱德修道院的大门,穿上了她向往已久的黑白两色的修女服。初来乍到的龚莎,立刻感觉到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团体。事实也是如此。华玛丽在创会之初,就针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提出了因人施教、寓教于乐、反对墨守成规的教育理论,而且她们的传教工作极富盛名,尤其是在印度。
龚莎首先要接受语言方面的培训,就是学习英语,虽然她能说流利的阿尔巴尼亚语、克罗地亚语和塞尔维亚语。但当时的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若要去印度工作,就必须学习英语。
在同辈姊妹眼中,这位新来的阿尔巴尼亚姑娘有些害羞,而且沉默寡言,不擅交际。其实这不足为奇,因为龚莎一句英文都听不懂。但龚莎很聪明,也很勤奋,她学得很快,不久就通过了考试。
多年后,在德兰姆姆的仁爱事业遍及全世界的时候,有一个都柏林修女回忆当年的情景时说:“值得注意的是,她是正常的。”这就算是当时对龚莎的最佳赞许了。
时间过得很快,6个月后,龚莎还没来得及完全适应劳莱德修道院的生活,就被派往印度的大吉岭分院去初学。在天主教的修会里,一个修女一般要经过备修、望会、初学、初愿和复愿等受训过程。
大吉岭位于海拔2000米高的喜玛拉雅山脚下,是一个度假和疗养的胜地。当龚莎在这个宁静的雪山幽谷里开始神圣的修道生活时,在印度工作的英国人和孟加拉的贵族们,常常为了避暑和避瘴来到这里,在山下绿树掩映的豪华别墅里,享受英国贵族式的休闲生活。在大吉岭的幽谷里,还有一条通往中国西藏的商道,所以,印度的商人们也常常会来这里作商务旅行。
就要走了,这是龚莎后半生旅程的开端。院长和修女们聚集在教堂里,为龚莎的远行祈祷。龚莎静静地跪在祭台前,接受院长的祝福。院长说“你就要去印度的大吉岭初学了,为了表示与过去的生活决裂。
你要取个新的名字,龚莎,你想取个什么新名字呢?”
龚莎立刻想起了圣女小德兰。小德兰是传教士的主保圣女,也是龚莎准备一生效仿的榜样。龚莎想,既然我渴望成为一名传教士,更渴望像小圣女那样,用毕生的努力活出我主的圣爱。那么,我就叫德兰吧。没错,我就要叫德兰。于是,龚莎抬起头对院长说:“德兰,我就叫德兰。”
院长微笑着,无限慈爱地说:“很好,就取这个名字吧。从今以后,你就是德兰修女了。”
龚莎选择了圣女德兰的名字,也就意味着,她选择了德兰作为她一生的精神导师。
小德兰:“我的天职就是爱”
对于深刻影响了德兰姆姆的人,我们都应该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所以,我要特别介绍一下圣女小德兰。
小德兰,是法国里修加尔默罗圣衣会的隐修修女。1873年1月2曰,小德兰诞生在一个异常虔敬的天主教家庭里,父母结婚前都曾有志于进入修院修道,但未能如愿。小德兰是父母最小的女儿,她有4个姐姐。这对信仰虔诚的父母,把5个女儿都献给了基督——大姐玛丽、二姐宝琳、四姐赛琳都是加尔默罗修院的修女,只有三姐莱奥尼在冈城往见会修道。小德兰从小就非常虔诚,当她9岁时,二姐宝琳(小德兰称她为“小母亲”和“双层的慈母”)蒙召进入加尔默罗修院。那时,圣召就开始在小德兰幼小的心灵里萌芽了。14岁时,小德兰随父亲前往罗马朝圣,在觐见教皇良十三世时,小德兰大胆地向教皇提出了一个非凡的请求,即准许她15岁加入修会,尽管教皇当时并没有明确地应允她,而教会是拒绝她在21岁之前加入任何修会的,但小德兰还是在15岁时就加入了圣母圣衣会。
加入修会后,小德兰给自己取名叫婴孩耶稣德兰,她原来的名字为:玛尔定?玛丽?方济各?德兰。
在这座小小的修道院里,小德兰作为一个专为教士和传教士祈祷的隐修修女,仅仅生活了短短的9年。1897年9月30日,小德兰因病去世,年仅24岁。
不可思议的是,生前默默无闻的小德兰,死后却轰动了全世界。在她离世28年后,即1925年5月,罗马教廷隆重地宣布她为圣徒。在此之前,教廷收到了二十多万份请求封她为圣徒的申请。两年后。又钦定她为普世传道主保,法国更把她作为法兰西的第二保护者,与圣女贞德齐名。她还被称为“原子核时代的光明”、“当代最伟大的圣女”、“当代最伟大的万灵神医”、“安慰天使”、“爱德圣师”,更多的人亲切地叫她“圣女小德兰”。1997年,在她去世100周年之际,罗马教会又将她列入四大女圣师之列,并尊封她为最伟大的神修家之一,认为她兴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神修革命,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甚至希望将她的父母也追认为圣人。
小德兰活着时谦卑地称自己为“耶稣的小花”。这朵“耶稣的小花”,生前平凡,死后却赢得了“狂飙似的光荣”,这个奥秘我们可以在一本薄薄的小书里看到。
这本名为《灵心小史》(也译成《一朵小白花》和《回忆录》)的自传,是小德兰身患重病后应院长(即小德兰的二姐宝琳)之命写的——这是当时加尔默罗修会的一个惯例,即修会里的修女去世后,修会要把修女的生平和言行印成书面村料,赠送给其他的姐妹修会。当初院长要小德兰写这本心灵史就是为了派这个用场。
在小德兰去世一年后,即1898年9月30日,这本自传终于出版了。第一版印了2000册,立即销售一空,接着又很快再版。不久,其他语言的译本也出现了,于是《灵心小史》开始流传到世界各地。时至今日,《灵心小史》在全世界已译成六十多种文字,读者不计其数。甚至,在出版一个世纪后,这本小书的销售量仍然在各地的宗教书籍排行榜上高居首位。
这个结果是修女们当初完全没有想到的。这本在病床上写成的小书。这本写在笔记本里的小书,竟然会感动所有的修女和修士,进而深深地感动每一个有幸读到这本书的人,并使每一个阅读者都能从她隽永清纯的文字里,切实感受到上主的慈爱与伟大,更切实地感受到,她,小德兰,虽然只是一朵无名小花,却仍然美丽地开放在上主的仁慈里。
教会甚至认为,小德兰的这本自述,开辟了一条启迪世人的“神婴小道”,即在灵性方面做一个小小的婴孩。把自己完全地彻底地交托给上主,一心倚靠上主。在追求灵性生活的人们看来,这条“婴孩之道”,无疑是一条现代的灵修新径。
中国学者吴经熊先生在读完(灵心小史)后甚至认为,这本薄薄的小书包含了儒、释、道三教的菁华。小德兰既有儒家的笃实,又有道家的超脱,还有佛家的慈悲。为什么会有这样奇妙的融合呢?他认为,因为耶稣便是道。所以古今中外一切真理莫非是道,莫非是耶稣。既然圣女与耶稣有着深刻而密切的契合,那么很自然地,她的语默动静,就皆是道了。
而爱——爱上帝,爱人类,进而爱。“爱”本身,就是小德兰“道”的全部奧秘。教会因此认为,在小德兰之前,人们只是向上帝的正义献祭,而做耶稣爱的祭品,是来自小德兰的伟大启示。小德兰无疑是一个爱的天才。对此,吴经熊先生还写道:现代文明的全部不幸,就是人们太爱科学,却太没有爱的科学。
我还是从小德兰的书中萃取几段跟大家一起分享吧,她写道“爱的科学。啊,这句话在我心灵的耳朵里回响,是甜美的。我不想要别的了,我只要这个,就像雅歌里的配偶一样,为了爱,我付出一切,却感到没有付出什么。”
“让我们把我们的心,造成一座乐园,好叫我们可爱的救世主可以进来休息;让我们在这座花园里栽培起纯洁的百合花吧。因为我们是童贞……而且我们不要忘记,童贞就是完全放弃一切尘世的烦扰:不仅是无益的烦扰,而是一切的烦扰。”
“大圣人们用轰轰烈烈的事业来光荣天父,但是我呢,我是一个渺小的灵魂,我只求叫祂喜乐。我希望我在天父手里,是一朵小小的花,一朵没有用处的玫瑰,但是它的样子和芳香能叫天父心旷神怡,天父添加一点快乐。”
“若没有爱,一切的行为,即使是惊人耳目,也等于虚无。耶稣不要求我们做大事,只要求我们把自己完全交给祂,依靠祂,对祂有知恩心。我既然是微小的,就不专务别的,只专务爱神及牺牲自己,以这些鲜花献给天父,好使天父喜欢。”
“我只是一个微小的灵魂,天父满赐了我以恩宠——我不能矜骄。请看今天黄昏的许多树梢,是如何地给夕阳镀出来一片金色,我的灵魂也是一样,它显出璀璨和金光,就是因为它沐浴在爱的光辉里,但是如果神圣的太阳不照耀,它便会立刻没入黑暗了。”
小德兰在年仅15岁时就写出了这样的文字:“爱,是无不能的;最不可能的事,在爱看来,都是容易的,是甘馨的。要知道我们的主并不怎么看重我们的行为伟大不伟大,甚至于我们的行为艰辛不艰辛,他只注意我们行为里爱的热情。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可恐惧的?”
她还写道:“如果我富有,看见一个可怜的饥饿者而不立即给一点我的财物给他,那是不可能的。同样,我赚得了精神的财富,我立刻就会想到那些正在落下地狱去的危险里的灵魂,我把我的全部所有,分给他们,我从来没有过一时一刻的工夫,能够说:现在我要为我自己做点事儿了。”
“真正的爱,是能忍受别人的一切缺点,对别人的软弱毫不见怪,对别人的小德小行,却要感奋取法。尤其我明白,爱不应埋藏在心底,因为,没有人将灯点在斗里,都把它放在灯台上,使进来的人得见光亮。这灯光便代表着爱。爱不能仅仅施与我们所爱的人,它必须光照满堂,让人人都感到愉快。”
小德兰因为甘心做爱的俘虏而获得了彻彻底底的解放,她就像天空的鸟儿一样自由,再没有什么能够羁绊她的心志。她写道:“这是不可能的。万一连天父自己也看不见我做的许多好事,我也不应当因此烦恼。我是这样的爱祂,所以我要用我的爱和小小的克己牺牲,叫祂快乐而不让祂知道是我做的,因为祂看见了,知道是我做的,祂就仿佛不得不赏报我了……我不愿意让祂麻烦。”
“唯望无人注意到我我愿被人踩在脚下,被人遗忘有似一粒沙子。我最爱的主,我把自己贡献给您,希望您在我身上得以实现您神圣的意志,没有一个受造物可以阻止它的奉行。”
她在披露自己的心情时说:“在我心里,不断地听到耶稣临死前的呼号“我渴”。这呼号在我心中点燃了非常活泼的爱火,我愿意给可爱的耶稣解渴。”“假如我的玫瑰该从荆棘里采摘,我还要歌唱,荆棘越长越利,那么我的歌便愈优美。”
有一次,一个修女对小德兰说:“她们都说你从来就没有受多少苦。”小德兰含笑地指着一个盛满鲜红色药水的玻璃杯说:“人家会以为这里面装着最美昧的饮料呢。然而它实在比我服用过的任何药物都要苦。这便是我生命的景象。在别人看来,那全是玫瑰色,她们想像我已饮了最美味的酒了,但在我自己,却尽是酸苦。我说酸苦,但我的生命并没有悲伤,因为我已学会在一切的辛酸里寻求喜乐了。”
小德兰身患重病后,很多夜晚都无法安眠。有一回,照顾她的修女跟她说:“你在做什么?你应该想法安睡才好。”小德兰回答说:“我不能,我痛楚得厉害,我只有祈祷。”修女问她:“你跟耶稣说什么?”小德兰回答道:“我不说什么,我只爱祂。”
在逝世的前几个月里,小德兰还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倘若天父对我说:如果你现在死,你的光荣会很大;如果你活到80岁死。你的光荣就要小得多,但我更喜欢你活到80岁。哎,我会毫不犹豫地答应天父说:我的主,我愿意80岁死,因为我不求自己的光荣,只求你的喜乐。”“我惟一的快乐就是爱你,生也好,死也好,有什么关系呢?”
在小德兰临终的前几天,姊妹们为了安慰她,就跟她谈论天上的恩宠与福乐,但小德兰却说:”吸引我的不是天堂,而是爱。爱上主,又被上主所爱,然后再回到人世间,使人热爱‘爱’。”她还说:“我觉得我的使命将开始了……我愿意用在天所度的岁月,来造益人世…
…不,未到天地终穷,我决不能休息。”
当一位修女请求小德兰允许她哭悼小德兰的死时,小德兰却嗔怪道:“那你就是在哭悼我的幸福了。”
临终前,小德兰在笔记本上写下了最后的4个字:信赖与爱。然后说出了那句最后的话,那句给无数后人带来震撼和启示的话:“我不会死,我正进入生命。”
在小德兰看来,痛苦即是幸福,下降即是上升,微小即是伟大,温柔即是刚强;在世是离乡,而离世则是大归,爱不可爱之人,才是真爱,没有喜乐,正是大喜乐。而她的神婴小道,恰恰是名副其实的康庄大道。
教皇碧岳十世在谈到小德兰时指出:她圣德的重心是“在平凡的事物中”欣然地、慷慨地、持之以恒地完成上帝对她的召唤。当一个神父说小德兰一生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时,碧岳十世又说:这个小灵魂最特殊的地方,就是她特殊的纯朴。
的确如此,小德兰的伟大就在于她愿“小”,以及她能“小”。她曾说“只要是为主而做,即便是拾起一根针,也是有价值的。”“我承认全能的王确曾行伟迹于我,其中最伟大的一件事,就是使我感觉出自己的无能、自己的渺小。”
小德兰在平凡的生活框架内成为伟大的圣人,她所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是:不论生活多么平淡,琐碎,没有意义,无论我们感到自己是多么的虚无渺小,我们仍能在生活的狭小框框里成圣。因为上帝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里,没有一个人是平凡的、没有价值的。每个人都来自上帝独特的创造,然后以独特的方式来还爱子他。
“我的天职就是爱,”这是小德兰加入圣母圣衣会时的一句誓词。这句誓词曰后成了德兰姆姆行动的准则,也成了她仁爱一生的伟大写照。
在这本书的后面,我们将会看到,德兰姆姆所选择的“微小”,德兰姆姆对耶稣呼喊“我渴”的回应,德兰姆姆用行动(服侍穷人)所活出的上帝之爱,以及她所走过的完全信赖与绝对服从的简朴之路,都是她的精神导师即圣女小德兰在那个冷僻的加尔默罗修道院所领悟过的。只不过,德兰姆姆采取了一种更为实际更为现实的方式。她不仅仅是一个祈祷的爱者,同时,她还是一个行动的爱者。
盖思夫人曾说:爱是达到神之处最短的道路。无论是圣女小德兰,还是德兰姆姆,她们都走了同样的一条路——这条达到神之处最短的路。
加尔各答,穷人的地狱
德兰姆姆很快就要起程前往加尔各答了,那是她挚爱一生的城市,也是她侍奉基督的重要地方,她的仁爱工作就是从这个城市开始的。所以,在她到达加尔各答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这个城市,以及印度的种姓制度。因为,使德兰姆姆终生不安的那种贫困,除了战乱和历史的原因外,在某种程度上,跟这种制度是有关系的,自古以来,印度的传统就将人民分为四个种姓,也就是四个等级一为婆罗门,即僧侣和教师:二是刹帝利,即武士、军人;三是吠舍,即商人、地主、牧主、放债者;四是农民,叫首陀罗。此外,还有不配列入种姓的帕里阿,即贱民,包括屠夫、鞋匠等。而且,种姓与种姓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不能跨越。一千人在一生中,只有一种原因可能被改变种姓,那就是因为受罚而被逐出种姓,成为贱民,却没有任何可能成为另一种种姓,即便他终生努力向上向善。而受罚的原因,可能只是与下级种姓的人共进了一次晚餐,或者,同行了一场宗教礼仪。
因此,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贱民,就永远不可能有抬头的日子了。无论他们怎么努力,都只能是贱民。而且他们还不能自由地选择职业,只能从事祖先传下来的工作。因为这些工作被看作是低贱的,不干净的,只配贱民去做。
在印度教里,牛被当做圣物,受到崇奉。而贱民因为必须触摸“圣牛皮”(屠宰、制鞋等),而被看做是污秽的。不洁净的。也因此,他们被称为“不可触摸者”。这是一个极其可怕的侮辱性的称呼,这个称呼把他们与其他种姓的人彻底隔绝了。他们没有资格喝泉中的甜水,只能喝污水。他们不能进商店购物,只能卑躬屈膝地站在远处等待店员将物品扔给他们。不能进法庭,没有权利上学,等等。甚至,如果一个贱民的影子投射在一件食品上,这件食品就只能扔掉,连贵族家的狗都不能吃。
虽然如此,贱民却从不反抗,更不斗争,甚至连抱怨和愤怒都没有,因为他们的宗教告诉他们,那是他们前世“造了孽”的结果。如果要改变,就只能耐心地等待来世。而生活在社会中上层的人们,在贱民的贫穷,悲苦和忍耐中,过着富有奢华的生活,却不会因此而感到不安,或惭愧。因为在他们看来,那是他们前世“积了德”的结果。
正是因为这种情形,德兰姆姆后来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人类缺少爱心是导致世界贫穷的根本原因,而贫穷则是我们拒绝与他人分享的结果。既然世上的一切都来自上帝的恩赐,所有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那么,当有人在饥饿和贫困中苦苦挣扎的时候,富人便没有权利独自支配自己多余的财富。
伟大的王子释迦牟尼,就是因为有感于世间的种种苦难,其中包括这种极度的不平等,在修行觉悟后,创立了佛前(也就是神前)人人平等以至众生平等的宗教,他说:“血和泪中没有种姓之别。”虽然佛祖的教导后来传遍了整个东南亚,甚至世界的其他地方,但婆罗门的强大势力,却使佛教最后几乎在印度绝迹。而20世纪的圣雄甘地,也曾为“贱民”的权益四处奔走,他宣称“贱民”为“天之骄子”,如果“不可触摸者”这个侮辱性的称呼不消失,那么,印度教就必须消失。出身于高贵的婆罗门种姓的印度总理尼赫鲁,为消除这种等级的罪恶,甚至把取消“不可触摸者”写进了宪法。但事实上,社会的歧视并没有因为这些卓绝的努力而消失,贱民依然生活在不平等的极度黑暗里。
还必须说说农民。农民占印度人口的绝大多数,虽然被列入等级——第四等级,但半数以上的人没有土地。大地主享受一切利益,还可以免税。农民收入微薄,却必须纳税,即便是在英国统治期间,也是这样。作为纳税人,农民基本享受不到政府的任何服务,因为大部分的税收,都用在了英国。起初,英国还从印度进口纺织品,但英国工业革命后,印度便成了英国的原料基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这就使得印度的农村手工业几近绝迹。而王业技术的引进,只不过解决了一小部分人的就业问题,过剩的劳动力竞争,又使得劳动者的工资极其低微。
其实,印度并不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但战乱加上历史遗留问题,使长期形成的贫困积重难返,而种姓制度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印度发展的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一参战,印度也就自然而然地卷进战火之中了。平常用来运送稻米的船只都被军队征用,这就更加切断了本来就供给不足的城市的粮食供应。战争又使难民大量涌进城市,尤其是加尔各答,一年就有几十万难民逃入,致使这个本来就人口密集的城市更是雪上加霜,拥挤不堪的街巷里,到处是污水、垃圾和大小便,加上潮湿多雨的气候,更使这个城市遍地污浊,惨不忍睹。 可怜的难民们,因为付不起昂贵的房租,只好住在街边的露天里。在露天里吃喝拉撒,生育死亡;孩子们就在垃圾堆上玩耍,母亲们在垃圾堆中哺乳;喝的是阴沟里的水,吃的是拣来的或乞讨来的食物,更可怕的是,患着各种疾病的人随处可见,他们就匍匐在街边,许多人倒在街角路旁无人过问,每天都有一两千人病饿而死。
不久,战争结束了。但战争结束后的印度,灾难并没停止。1946年,圣雄甘地以非暴力方式实现了印度的独立。但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印度国内的回教徒和印度教徒之间又发生了激烈的冲突。1946年7月,穆哈默德?哈里?真纳号召追随他的穆斯林采取“直接行动”,于是,在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间爆发了一场可怕的暴乱。敌对双方就在大街上互相砍杀、放火,致使街上堆满尸体,血流成河。而从郊外飞来的禿鹰和兀鹫,公然成群地歇在屋顶上,垂涎欲滴地盯着那无人掩埋的尸体。大概有一万二干多人死于这场暴乱,而更多的人,是在暴乱中死于疾病和饥饿。
老迈的甘地为了平息这场可怕的暴乱,不得不亲赴加尔各答发表抗暴演说。
1947年8月,英国人离开了印度,印度终于获得了独立,这是圣雄甘地努力多年的结果。但独立后的印度却被人为地分割成两个国家:西为巴基斯坦,东为印度。圣雄甘地反对分裂,他强调无论是印度教徒,还是回教徒,都可以像兄弟一样,和平共处。但追随他的群众却支持分裂,他们认为印度教徒和回教徒不可能和平共处。
分裂使印度失去了丰美的农业基地,粮食更加不足。而巴基斯坦又失去了工业基础,它的原料必须出口到印度去加工。而且,各自独立后的国家又并非单一的信仰者,这就导致印度的回教徒往西边的巴基斯坦跑,巴基斯坦的印度教徒又往东边的印度跑。仅在1947年下半年的几个月里,就有一千多万人在这样不停地逃来逃去——而涌进加尔各答的难民就有上百万,这种混乱又不可避免地导致暴行不断发生。直至1948年1月3曰,圣雄甘地被暗杀,这个巨大的悲剧才使公众失去的理智开始有所恢复。
在这种极度的混乱中,加尔各答的情况简直可以用惨烈来形容,它的贫民窟又多又脏,在全世界是出了名的,以致尼赫鲁说它是“噩梦之城”。
时至今日,在加尔各答的街道上仍然可以看到那些住在街上的人们,台湾静宜大学校长李家同先生在1994年11月访问仁爱传教修女会时,便亲眼看到一个小孩在阴沟里舀水喝,用阴沟里的水洗脸、嗽口;还有两个小男孩,每天晚上在他下榻的旅馆门口睡觉,兄弟俩合盖一块布,哥哥大概只有3岁大,弟弟自然更小。李家同先生说,这些孩子,很多终其一生都没能走进过任何一间房子,甚至可能一生都没喝过一口干净的水。
她的不安与日俱增
两年的初学结束了。1931年5月24曰,德兰姆姆宣发了她的第一次圣愿,然后,她被派往位于加尔各答恩特来社区的圣玛丽中学教书。
按照天主教的教规,要成为终生侍奉基督的修女,必须要宣发誓愿两次。第一次是暂时的,第二次宣发的才是终生誓愿。
从宁静的大吉岭出发,向南旅行400公里之后,德兰姆姆终于站在了加尔各答喧嚣的街头。这是她从15岁起就深深思念的城市,当她在这一天终于抵达之后,站在街头,她究竟看到什么呢?也许只能用两个字来概括:悲惨,而且是很悲惨。
街上到处匍匐着无家可归的人:重病的,残废的,被抛弃的,饥饿的,以及垂死的。虽然几年前,还是在斯科普里的时候,德兰姆姆就已从传教士的信函里大致了解了这里的情形,但身临其境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她被深深地震撼了。
但把这种震撼化为行动,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年轻的德兰修女还需要花费十几年的光阴来等待和准备。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却是必需的,不可或缺的。
圣玛丽中学是一所著名的女子学校,由劳莱德修女会创办,全校二百多名学生全部来自孟加拉的中上层社会,都是一些健康活泼的富家小姐。
德兰姆姆被安排教授地理和历史,同时她开始学习印度语和孟加拉语。
学生们都喜欢上她的课。她亲切、温和,兼带适度的幽默感和单纯的快乐,而她与生俱来的对他人的关爱和友善,又使她天然地具有一种吸引力。修女们不得不承认,她对每个人都很关心,而对孩子们,她尤其有一套办法。
1937年5月,德兰姆姆返回大吉岭,宣发了她的终身大愿,即宣誓做一辈子修女。
1944年,她升任为校长。
在整整17年的教书生涯中,德兰姆姆充分显露了她在管理方面 的才能。从一个普通教师到教务部主任,再到校长,她完整地修完了 全部的管理课程,为她曰后成功地创建和领导一个庞大的机构作好了 准备。
但是修女们都认为,她真正的才华和能力,还是在于她对人的友善和关心,也就是说,她带领一个团队,靠的不是管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制度,而是她的友爱。后来,我们敬爱的德兰姆姆在谈到一些社会问题时,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她说:“现代人迷失在制度里了。”的确如此,我们对制度的依赖,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对上帝的依赖。以及对人类之爱的依赖。
在这所精英学校里,她对每个人都很关心,而每个人也都反馈给她同样的尊崇和爱戴,但是,她内心的不安却与曰俱增。她想:“我知道我的工作非常重要,可我究竟做了什么来帮助那些受苦的人,以 减轻他们的痛苦呢?我来这里本来是要为穷人服务的,但我却一直在 为富人服务。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难道真的是上帝要我做的吗?”在寂静的深夜里,德兰姆姆一遍遍地问自己。她也跪在祭台前祈祷。她告诉她的主,她不能假装看不到那些倒在街边奄奄一息的人,不能假装看不到那些身上爬满蚂蚁肢体被老鼠啃坏的人,她不能假装看不到这些。
渴望走出高墙
修道院的高墙把加尔各答分隔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高墙内,是鲜花与绿草,是美丽和优雅,是高贵和体面,是安全与舒适,而高墙外,却是混乱,是流浪,是贫病,是饥渴和垂死。
在一部讲述德兰姆姆生平的电影里,导演用一组强烈对比的镜头,向观众展现了这两个世界的全然不同:高墙内,在宫殿般的修道院教堂里,身着红色道袍的神父正在住持主日弥撒,唱诗班的女孩们一身洁白,像天使一样,用清纯的嗓音唱着优美的圣歌。在美妙的圣歌声中,修女们开始排队领受圣体——一小片被祝福过的面饼,代表耶稣的身体,意为生命之粮,是表示与基督结合的一种圣事,而高墙外,在杂乱的污水横流的街道上,是随处可见的匍匐在地的病人和垂死者,是奄奄一息的孩童和孤苦无助的母亲,是殴打、喊叫和呻吟,以及一群饥馑的等待施舍的穷人。他们也在排队。
而在现实生活里——在我们的内心深处,还有一道我们的眼睛看不见的高墙,我们在这道高墙内吃喝玩乐,心安理得,假装这个世界没有悲惨,或者,假装看不见这个世界的悲惨。针对这种冷漠——这道人内心里的高墙,李家同先生写道“让高墙倒下吧,只要高墙倒下,我们就可以有一颗宽广的心,有了宽广的心,我们会看见世上不幸的人,也会听到他们哀求‘我渴’。看见了人类的不幸,我们会有炽热的爱。有了炽热的爱,我们会开始替不幸的人服务。”
因此,修道院的生活越是舒适,姆姆内心的不安就越是强烈。于是她请求院长允许她利用业余时间出去帮助那些可怜的人们。她说:“他们都是上帝亲爱的儿女,他们也有权享受上帝的恩赐。我要把上帝的爱带给他们。”
院长同意了。于是,德兰姆姆带着她所能找到的一些可能对穷人有用的东西:一些食物,一些阿司匹林,一些绷带和碘酒,走上了加尔各答的街头,有时她亲自动手帮他们包扎伤口,把食物和药品递到他们手上,而有时她只是和他们说说话。但这些再简单不过的举动,却深深地感动了那些身在苦难中的人们,他们说,单是看到德兰修女微笑的脸,以及她棕色眼睛里闪烁的爱,他们就很满足了。他们并不需要很多。
他们的满足又反过来深深地打动了德兰姆姆,使她深感自己做得太少太少,而他们是那样需要关爱,需要帮助。渐渐地,她不再满足于只是工作之余出去看望他们了,她希望自己能为他们做得更多一些,尤其是,当她在傍晚时分,从街头或贫民区回到舒适优雅的修道院时,她内心的不安就更加强烈,以至于彻夜不眠。
有一回,德兰姆姆从外面带回来24个女孩子,打算教她们读书。但这些在街头流浪惯了的小女孩,根本就不习惯修道院的安静和整洁,竟然集体逃跑了。这件事给姆姆极大的震动,使她再一次意识到:如果要为穷人服务,就必须走出这道高墙,把自己变成一个穷人。否则,这种服务就成了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谁会喜欢那种被施舍的感觉呢?
但是,她还必须等待上帝的指引和召唤。
在德兰姆姆看来,这个神圣的工作,并不是她的工作,而是上帝的工作。因此,她必须要等待上帝的指引,并完全顺服子上帝的安排。
德兰姆姆渴望走出修道院的高墙,去为穷人服务,但并不意味着她否定高墙内的修道生活。恰恰相反,在她看来,无论是高墙内的潜心修道,还是高墙外的全心服侍,都是捧给耶稣的一碗解渴的水。
爱无界限
就在这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战争使印度陷入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饥荒,大概有500万人在这场饥荒中丧失了生命。
德兰姆姆就是在这时升任校长的,在这样的大环境里,即便是高墙内的圣玛丽中学,日子也相当难过,首先,食物的限额配给所带来的食物短缺,就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而身为校长,姆姆有责任保护全校师生,使大家免于饥饿。
然后是那场发生在印度教徒和回教徒之间的暴乱——回教徒称那一天为“直接行动曰”。而劳莱德修道院和圣玛丽中学,就处在那场暴乱的中心地带。
这天下午,德兰姆姆上完课,刚从教室出来,卡培拉修女就急匆匆地迎上来说:“校长,我们已经有两星期没有食物补给了,现在厨房里一粒米都没有了。”
姆姆不相信地赶到厨房,她问厨师:“真的什么吃的都没有了吗?”
厨师立即回答道:“是的,校长,什么吃的都没有了,一粒米都没有了。”
外面的暴乱还没有结束,但姆姆必须出去筹借粮食,因为有200个学生在挨饿。
姆姆是与卡培拉修女一起出去的。她们刚走到一家粮店门口,迎面就来了一群暴动的群众,人们挥舞着棍棒刀斧,喊叫着,像惊涛骇浪一样涌过来,姆姆惶恐极了,她慌忙拉着卡培拉修女退避到街角。幸亏这时来了两个英国军官——他们恰好开车经过这里。看到姆姆和卡培拉,他们吃惊地问:“修女,你们在这里干什么?”
姆姆回答说:”我们在找粮食。”
英国军官先是一愣,尔后哈哈地笑道:“粮食?现在满街都只剩下秃鹫的粮食了。”说着,他们还是热心地帮助姆姆弄了两袋大米,并开车送她们回去。
暴乱的群众刚过去,几乎是转瞬之间,又涌来了一群饥饿的难民。他们围在车子周围,追着车子跑。每个人都把枯瘦的手伸到姆姆面前,乞求她的帮助,他们喊叫着:“求求你,修女,帮帮我!”有个女人举着一个骨瘦如柴的小婴儿,朝姆姆喊:“求你给我一点米,喂我的孩子,求你,修女!”
姆姆痛苦极了。她天性敏感善良,有一颗最柔软也最容易受伤的心。而且这种情形不仅使她难过,更使她羞愧。她当修女的目的就是为了替穷人服务,而现在她却无法帮助他们。最后,她不得不用双手捂住了自己的脸。
英国军官频频地向空中开枪,这才勉强开辟出一条窄路,把姆姆和卡培拉修女送回了修道院。
就在这时,一个在暴乱中被打伤的青年,突然翻过修道院的高墙。“砰”地一声倒在了草地上。正在草地上做课间活动的女孩们被吓坏了,她们惊恐地尖叫着往教室里跑,德兰姆姆以最快的速度把青年送到了医务室。他的伤口血流如注。修女要姆姆按住他的伤口帮他止血。这时候,姆姆敏感柔软的心又一次被深深地刺伤了,她痛苦地闭上眼睛喊道:“我是个地理老师啊。”
也许,就是在这个时候,姆姆悟到了什么叫“爱,直到成伤”。
德兰姆姆的坚强并不是天生的,当她还是圣玛丽中学的一名老师的时候,她虽然有一颗无比仁慈的心,但她也跟我们一样,不敢平静地面对流血、伤口,和那些使人感到恐惧的贫病交加的身体,也不敢面对这个世界的丑陋和黑暗,她的眼睛只凝视神——那是美善和光明的所在。但后来,她却成了一个身体并不十分强壮但精力永远旺盛的行动家,一个依然容易受伤但意志过人的领导者——一个世间生物与超凡灵魂的罕见混合体。
她是凭借什么达成的呢?祈祷。
姆姆说,是祈祷使她达到了这种“人间与天堂的适当平衡”。在圣洁之路上前行时,她所依靠的,是“上帝和我自己——上帝的恩宠和我的意志”。
这种借由祈祷所达成的平衡,使德兰姆姆成了这样一个人:既有敏锐善感的心思,又有慷慨热切的行动;既容易受伤,又保持坚强;既极度入世,又沉静内思;既细腻入微地照看这一个,又宽阔持久地顾全整体;既有坚强的个人意志,又完全彻底地顺服上帝。
这对现代的信仰者——无论是哪种宗教的信仰者,都是非常有启示意义的。德兰姆姆在生前就被许多人称为“活圣人”,大概就跟她的这种“平衡”有关,因为这是一个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受到赞美的品质,也是现代人越来越需要的一个品质。
青年流血不止,姆姆努力地按压他的伤口,直到出血被止住。
晚饭的时间到了。但姆姆一口也吃不下。她默默地走进教堂,在第一排中间的位置上坐下,然后闭上眼睛,开始祈祷。
这时,神父走了进来,他对姆姆说:“我就知道你在这儿,我可以和你谈一谈吗?”
这是一次极其重要的谈话。之后,德兰姆姆就去大吉岭退隐了。而上帝的指引就是在退隐的途中来到的。
神父说:“听卡培拉修女说,出去真叫人不愉快。”姆姆说:“不只是不愉快,我更觉得羞愧。”
神父说:“羞愧?你是为了正当理由才出去的呀。”
姆姆说:“神父,我看到那么多的孩子在挨饿,却没有帮助他们。”
神父安慰道:“你带粮食回来并不是为了你自己,而是为了我们的孩子啊!”
姆姆问:“难道外面的孩子就不是孩子吗?神父,而且他们比我们更饥饿。”
神父回答说:“但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照顾修道院和我们的孩子。”
姆姆低下头,悲伤地问神父:“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上帝怎么会只要我关心这里的孩子,而对外面的孩子不闻不问呢?上帝一定也关心墙外的人们吧?”
神父没有立刻回答姆姆,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目前我们的压力都太大了,我和院长商量过,我们认为你应该提前退隐一段时间,你需要在静思中重新找回工作的喜悦。”
姆姆想了想,点点头同意了。然后她去看望孩子们。在她离开的时候,一个叫苏妮塔的学生走过来问她:“修女,有几个年龄大的女孩说我们不应该照顾受伤的回教徒,因为他们是暴力的起源。”
姆姆慈祥地摸了摸苏妮塔红润的脸,笑了一下,然后坚定地说:“谁需要我们帮助,我们就帮助谁,不管他是回教徒,还是印度教徒。因为每个人——不管他是谁,在上帝眼中都是一样的,都是由同一双慈爱的手创造的,苏妮塔,你要永远记住这一点。”
爱无界限。
这是德兰姆姆思想的核心,是她终生持守的立场和原则,也是我们认识和理解她的精神指南。在姆姆看来,不管你信仰什么宗教,也不管你有没有宗教信仰,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如果你只是爱你的兄弟和姐妹——只是爱那些与你同信仰,或同阶级的人,那就算不得什么。
在(马太福音)第五章里,耶稣对他的门徒说:假如你们只爱那些爱你们的人,上帝又何必奖赏你们呢?假如你们只是向朋友打招呼,那又有什么了不起呢?
第三章
人类缺少爱心是导致世界贫穷的根本原因,
而贫穷则是我们拒绝与他人分享的结果。
既然世界上的一切,都来自上帝的恩赐,
所有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
那么,当有人在饥饿和贫困中苦苦挣扎的时候
富人便没有权利独自支配自己多余的财富。
我很渴,我很渴
德兰姆姆听从修道院的安排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德兰姆姆的演讲词前往大吉岭退隐。除了上面提到的因劳累过度,加上供给不足导致的营养不良,使姆姆本来就不健壮的身体染上了肺结核。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因此,她不得不提前退隐。
这是一次极其重要的退隐,时间是1946年9月10曰。后来,这极其重要的一天被称为是“灵感曰”。因为德兰姆姆在这一天听到了上帝对她的召唤。
这次召唤后来被称为:“圣召中的圣召”。
1946年9月10曰早晨,德兰姆姆在卡培拉修女的陪同下,来到了加尔各答火车站,火车站里乱哄哄的,到处都是乞丐。姆姆穿过人群向那辆开往大吉岭的客运火车走去。刚走到一等车厢的门口,姆姆就突然听到一个声音,仿佛发自一个不可知的地方,又分明就在近旁,“我很渴,我很渴。”那个声音说着。
姆姆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她循声望去,只见人群中有一个身形悲苦的老人,光着枯瘦的上身,正向她伸着一只手,虚弱地喊着“我很渴,我很渴。”凄楚得令人心碎。
姆姆一下子怔住了,仿佛突然当胸挨了重重的一击,她痛苦地站在那里,像失去了知觉一样。直到卡培拉修女来催她上车,她才清醒过来。火车就要开了,姆姆急忙掏出一个铜板扔到老人脚下。老人弯下身子,手还没摸到铜板,有个男孩突然跑过来把铜板抢走了。
火车开了,姆姆站在车门口,看到老人还在不停地向她喊着:“我很渴,我很渴。”并且艰难地向着火车前行的方向挪动了几下双脚。
这是一辆古老的客运火车,当它顺着喜玛拉雅山蜿蜒的山路向上爬动时,速度是极其缓慢的。姆姆坐在整洁舒适的一等车厢的窗口,望着窗外缓缓退去的山岭、树木,以及各种开花的热带植物,心中无比难过——她既为那个老人难过,更为这个世界的现状难过,也为自己心中深深的不安难过。
不久就到了一个小站,火车停了下来。姆姆走到车门口,看到三等车厢那里,一群衣着破烂的穷人,正在你推我搡地拼命往上挤,她想“越观察外界,我就越感到我所享有的特权,他们都无法享有,为什么该有这些差异呢?我们不都是上帝的儿女吗?”她一边想一边往外走,竟然不知不觉地走进了三等车厢,然后她就站在那里,直到卡培拉修女紧张地跑来把她拉走。
美丽的大吉岭很快就要到了,卡培拉修女充满向往地说:“哦。我几乎都能听见山泉的流淌声了,那么清脆,又那么清澈。哦,还有水果,山上的水果总是比加尔各答的好吃多了。”
但姆姆什么也不想说,什么也没有说。“我很渴”的呼求声带着一种强大的无与伦比的内在力量,充满了她的整个生命,使她倍感沉重,更无法释然。
就在这种深深的难过之中,在某个瞬间,一个启示突然像明月一样,倏地从她心里升起,她蓦地明白了:原来这就是上帝对她的召唤。
上帝藉着一个身形悲苦的人向她呼喊“我很渴”,就是要她到穷人中去服务于穷人,并要她相信,服务于穷人,就是服侍基督。因为那些悲伤者、贫困者、饥饿者,都是基督的苦难化身。如果看不见这一点,就是看不见正在为人类受苦的主。
为什么德兰姆姆会把一个穷人的呼喊看成是主的呼喊呢?《约翰福音》里有一段记载:耶稣知道一切事都完成了,为应验经上的话,就说:“我渴。”
姆姆因而认为:我渴——是耶稣代表古往今来所有苦难者向人类发出的一声呼喊。所谓渴,既是身体的需求,也是心灵的需求,意味着人在受苦时,最需要的,是来自人类的爱与关怀。
因此,在仁爱传教修女会创建时,德兰姆姆便在修会宪章里写道“我们的目标是使耶稣在十字架上对灵魂之爱的无尽渴望得到满足。”“我们在贫苦者之中服侍耶稣,我们照顾他,喂养他,给他衣服,探视他。”而在仁爱传教修女会创建后,在每一个为穷人服务的处所里,姆姆都要挂一张耶稣的受难像,并在像的上方,醒目地写上“我渴”两个大字。
在姆姆看来,一个基督徒,必须时刻倾听这个世界高喊“我渴”的声音,而且要在每个苦难者身上看见基督。这个突然的领悟,令姆姆欣喜若狂,她想,上帝的召唤终于降临了。耶稣说:“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我渴了,你们给我喝;我流落异乡,你们收留我;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害病,你们照顾我;我坐牢,你们探望我。”
耶稣还说:“你们为我兄弟中最微小的那一个做的,就是为我做的。”
谁是那饥渴的?流落异乡的?赤身露体的?害病的?坐牢的?谁又是他兄弟中最微小的那一个呢?除了穷人中的穷人,除了被称为“不可触摸者”的贱民,还会是谁呢?当然还不止于此,德兰姆姆对贫穷的定义是非常宽广的。在她看来,贫穷还意味着:
饥饿并不单指食物,而是指对爱的渴求;赤身并不单指没有衣服,而是指人的尊严受到剥夺;无家可归并不单指需要一个栖身之所,而是指受到排斥和摒弃。除了贫穷和饥饿,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孤独和冷漠。孤独也是一种饥饿,是期待温暖爱心的饥饿。这个启示,日后成为德兰姆姆以及整个仁爱传教修女会力量的源泉。一切为不幸者做的,就是为耶稣做的。若不是为耶稣而做,则毫无价值可言。
这就是修女或修士与社会工作者的本质区别。他们都为穷人或不幸者服务,但修女或修士服务于穷人的目的,是服侍基督。
借着挚爱与仁慈的行为,以微笑分担穷人的苦痛与贫穷,是日后仁爱传教修女会传教工作的根本,也因此,这种沉浸在喜悦中的受苦,就不再是一种自我牺牲,而成了一种巨大的丰美的收获——是来自上帝的大馈赠。
爱人,是我们爱上帝的必经之道。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的途径可以抵达上帝,德兰姆姆说:“如果你连整日相见的那个人都不爱的话,那你怎么能爱一个看不见的主呢?”
我必须住在穷人中间
回到加尔各答之后,德兰姆姆立即去拜见神父。她跟神父说:“我已经决定了,事实上,神已经告诉我该怎么做了。”
神父说:“是的,我们的感受神全都知道。”
姆姆说:“不,不是那个意思,神父,他告诉了我,他借一个乞丐的口告诉了我。我清楚地听到了他的旨意,他说‘我很渴’。”
神父看着姆姆,有些担心地问:“你确信你听到的是神的声音吗?”
姆姆回答道:“是的,神父,就像当年他召唤我一样,虽然那时
我只有13岁,现在他再度召唤我,他要我跟随他到穷人中去,去帮助那些最贫苦的人。”
神父说:但你是一个出世隐居的修女,按规定,你是不能到外面去的。”
姆姆看着神父,神情坚定地说:“神父,这是他对我的召唤,这
是个意义深远的召唤,你还记得甘地对印度的基督徒说过的话吗?他说如果你要帮助他们,你就必须与他们为伍,与他们一同工作。我们关在修道院内,怎么帮助他们呢?”
神父问:“难道你不想当修女了吗?”
姆姆回答说:“绝不,神父,教会是我的生命,是我永远的家,我只是要求准许我外出工作。”
神父这才恍然大悟,他摇了摇头,问道:“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你的意思是说,你希望保持修女的身份,却住在修道院外?”
姆姆点点头,回答说:“是的,为了服务穷人,我必须要住在穷人中间。不这样做,则无异于背弃我的信仰。”
神父虽然对德兰姆姆的请求抱着怀疑的态度,但他仍然答应姆姆,他会尽快与院长商量,然后去向加尔各答的主教汇报,希望主教能够替她向梵蒂冈请求许可。
天主教是一个全球性的教会,也是一个超国家的组织,教皇为教会的元首。教皇和他的教廷长驻子意大利罗马的梵蒂冈;梵蒂冈除了是全球天主教的中心外,它本身还享有国际承认的独立主权,并有权与各国互换外交使节。
也因此,它有严格的教规和教会法。比如一个修女若要住在修道院外,并在修道院外工作,是不允许的。因此德兰姆姆必须要获得梵蒂冈的特别批准。否则,她就只能放弃做修女。
因为是一个全球性的教会,所以它在世界各地以国家或地区为单位,设置了许多教区。教区是主管地区教务的行政单位,教区的首长就叫主教。
因此,劳莱德修道院的院长和神父为了姆姆不合常理的请求,必须去晋见加尔各答的大主教。
主教事先已经知道了德兰姆姆的事,在神父和院长到来之前,他已经在会客厅里等候了。
主教首先说:“我听说有个修女因为中暑思想有些错乱?”
神父回答道:“为此我们都感到很困扰,但德兰修女目前正在重建信心,不过她坚信是主在召唤她走进贫民窟。”
院长接过神父的话说:”我相信德兰修女是真诚的,只是她没想到事情的复杂性。如果德兰修女一个人放弃一切走出去,这势必会影响到整个修道院。”
神父赶紧解释道:“她想申请特别批准,她愿意留在修道院内继续贯彻她的誓言,她所要求的只是获准走出这道墙。”
院长有些不悦地说:“这是另一个问题,劳莱德修女会的修女一直以来都是出世隐居的,现在有个修女却说她听到了神的声音,要走出修道院。”
神父分辩道:“但她的争辩是很有力量的,她说她在印度每个受苦者的脸上,都能看到基督的容颜,她说他们都是主的苦难化身。”
院长反驳道:“要是让那些孩子知道校长听到了虚无的声音,看到了异像,将会带来什么影响?”
主教立即接过院长的话说:“我看这件事要绝对保密。”
神父说:“当然。问题是,我们如何回答德兰修女呢?”
主教回答道:“什么也不说。”
神父显然不解,他说:“阁下,可是……”
主教迅速做了一个打住的手势,说:“这不是第一次有修女跟我提出这样的请求。上一次我劝一个申请者等待一年,一年后,她就坐在你坐的那张椅子上,感谢我没把她的申请当真。”
神父说:“但德兰修女不同,她的确是认真的。”
主教就说:“那么,请你告诉她,让她一年后再写信给我,如果
那时她还愿意写的话。在这之前,这件事就此打住,谁也不要再提。”
我的责任是服务于全世界的穷人
一年的期限还没到,但德兰姆姆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动着,给主教写了第二封信,更深切更诚恳地提出了她的请求。她的坚定和执拗一定超出了主教的想像。但主教哪里知道,即便姆姆想放弃都不可能了。那个乞丐悲苦的身影一直在她的眼前晃动,而他呼喊“我很渴”的凄苦声音,也一直在她的心里回响,使她不能有片刻的安宁。
1947年8月,印度独立了。在印度独立日这天,劳莱德修道院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典礼。
庆典还未结束,神父就迫不及待地把德兰姆姆喊到走廊里,对她说:“大王教已经同意将你的信转交罗马了。不过,他有一个条件,就是你必须申请还俗。”
姆姆惊讶极了,她问道:“这岂不是表示我必须脱离劳莱德修女会?”
神父回答说:“是的,这是他考虑你的请求的惟一方式。你只能以世俗女子的身份离开,而不能以修女的身份。”
姆姆激动地喊道:“神父,我已经当了17年修女,我无法还俗生活。”
神父说:“那你就只能放弃你这不寻常的想法。”
结果姆姆更执拗地回答道:“不管怎样,我不会离开劳莱德修女会,这是我的家。但我也不会放弃我的想法。”
看着这个倔强的修女,神父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他语重心长地说:“你的风险太大了,你知道吗?如果你的计划行不通,你将无法回到这里。”
姆姆没有立刻回答神父,她沉吟了一会儿,然后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这是上帝的计划,不是我的计划。神父,我会重写一封信。”
然后是继续的等待,在当时,要越过教会法获得特别准许,有很多的手续必须一一办理。
不过,在这种令人不安的漫长的等待中,德兰姆姆获得了一个使她甚感安慰的荣誉,即成为印度公民。这是她一生中最引以为荣的成就之一。后来我们敬爱的德兰姆姆常说:“我属于世界,我的责任是服务于全世界的穷人,但在我的心灵深处。我总觉得自己是个印度人。”所以在后来的大半辈子里,姆姆永远只穿那件印度式的白色长袍。
不,他们只是太穷了
梵蒂冈的回信仍然没有来,在持续的等待中,德兰姆姆的信心和勇气又经历了一次来自现实的考验。
那天,姆姆带了几个学生去作信心郊游。在返回的路上,姆姆看到街边有个老妇人,裹在一块破布里,已经病得奄奄一息了,以致老鼠和蟑螂在啃她,她都感觉不到。女学生们看到这种情景,就纷纷往姆姆的身后躲。其实,姆姆也很害怕。只不过,她更懂得倚靠上帝而已。
在那条狭窄的街道上,来来往往的,全是极贫的人。姆姆对他们喊道:“这个女人要马上送医院,她就快死了,难道你们看不见吗?”没人回应她。相反,人们都奇怪地看着她,像看一个怪物似的。贫穷和疾病导致的死亡,每天都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发生,他们看多了,也就习惯了,麻木了。
姆姆蹲下来,她摸了摸老人的脸。老人这才勉强睁开了一只眼睛,虚弱地说:“帮帮我。”
姆姆立刻回答她说:“你放心,我会照顾你的。”
然后,姆姆找人借了辆手推车,以最快的速度,把老人送到了一家政府开办的免费医院。
但医院拒绝接受。医生说:“医院太挤了,已经没有空间了,用
珍贵的资源来救一个垂死者,是一种浪费。“
在加尔各答,对于穷人,尤其是对于生活在大街上的穷人来说,得病往往就是末日,或者等同子末日。因为医药费非常地昂贵,他们根本付不起。虽然政府也开办了一些免费医院,但事实上,在治疗开始以前医院就爆满了。医院里拥挤不堪,以致楼梯上、走道上,以及所有想像得到的角落里,都挤满了病人。而且这些医院的条件大都比较简陋,往往连一些必要的设备都没有。而医生们每天最大的愿望,就是不要再接收病人。这就使得那些从街上收容来的病人,根本没有机会进入医院。
当时德兰姆姆面对的就是这种情形。她对医生说:“她也是人啊!”
医生回答说:“但我们无能为力。”
姆姆恳求道:”她和别人一样,也是上帝的子民啊。”
医生耸了耸肩膀,说:“我非常了解你的感受,修女,但我也没有办法。”说完转身就走。
姆姆对着医生的背影着急地喊道:“那她怎么办?难道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她死去吗?”
医生停下脚步。转过身来无可奈何地对姆姆说:“送她去别的医院试试吧,我也不知道。“
但车主拒绝继续借车给姆姆,他很不耐烦地说,他还有事。
姆姆很难过。但她并没有责怪车主,也没有责怪医生。在姆姆奇特的一生里,她从不评断别人。在她看来,评断别人就不是爱的表现。因为耶稣曾说:“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上帝也要怎样审断你们;你们用什么量器来量,上帝也要用同样的量器量给你们。你为什么只看见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这时,天空响起了隆隆的雷声,眼看就要下暴雨了。姆姆忙叫修女带着学生们先回去。然后,她就弯腰把老人抱了起来。
要知道,那是一个非常非常脏的老人,满身都是污垢,而且散发着难闻的气味——而且就快死了。要抱起这样一个人,不仅需要爱心。更需要勇气、意志和力量。
下一页 尾页 共8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