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是一只IT小小鸟

_2 胡江堂(当代)
让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
总有一天我要属于我的天
--周杰伦《蜗牛》
引子:我是普通女生
首先要说明两点:我是女生,我不是牛人。引用一个朋友的签名档:"用了20多年,生活只告诉了我一件事情:我只是一个智商正常、耐力一般、身体凑合、相貌平平的最一般的人。"
本科四年 定调:把握自己,向往外面的世界
我本科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习的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算是勉强能和计算机够得着一点边儿吧。
前传:一直都是乖乖女
其实我打小就不太擅长学习理科,在我念高中的时候,我的语文,地理、历史学得特别好,而数学、物理、化学总是让我觉得很头大。我当时觉得,就这么一直把文科学下去是一件多么理所当然的事情啊。眨眼到了文理科分班,按照我的兴趣,我非常希望选择文科作为我的起点,但是家里的亲戚们听说了要分文理科,就轮番打电话给我,对我进行了一番规劝,言语各不相同,但总体思想就是:"学理科我会后悔三年,学文科我将后悔一辈子"。我是一个典型的乖乖女,虽然心里不愿意,但我想,长辈们走过的路比我走过的桥还多,听他们的话总归是没错的,所以最终选择了理科。分班后第一次班级报到,几个要好的姐妹看见我惊讶极了,对我说:"唐雅薇,你怎么来理科班了?我们都以为你选的是文科呢!你的文科学得那么好!"面对她们,我也只是笑笑,什么都没说。
接受家里的安排也不是第一次了,又有什么好说的呢?那个时候的我,是一个不太有主见的人。就这样,我带着强烈的抗拒而又迷茫的心理开始了我的理科生涯。三年后,我勉强考上了大学,再一次面临了专业的选择。本科的专业也是我父母选的,理由是:"打听过了,这个专业好。"听着父母的话,我也就是跟着点点头。至于更具体的,比如:"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地理占多大比例,信息系统又占多少比例?"、"这个专业好在哪里?"我一概不知,至于和IT的关系,更是一点概念没有了。这个专业对我唯一的一个意义就是:我又听说了一个没听过的名词,而且,它将成为我的职业起步。
初入大学:努力追赶,我只比你们慢三年
高考的失败把我一棒子打醒了,我觉得自己不应该再像高中那样浑浑噩噩下去,既然已经走到了理科的阵营,就没有回头路了,至少在短时间内是没有了。难道一直这样抗拒下去吗?我想,即使是理科的内容,也应该能学得更好吧,而且,这已经不是高中了,现在的专业是我将来的饭碗啊!于是我下定决心开始好好学习。在同学们轰轰烈烈地投入到美好的大学生活的时候,我则在教室里恶补着各类基础知识。经过一年的恶补,我终于跟上了大学班上同学的脚步,同时也终于明白了我这个专业到底是干什么的,以及它和计算机的关系。
或许大家会问,你这不是相当于是科班出身嘛。坦率地说,我本科学习的专业课程是相当杂的,制图、计算机、软件、GPS、RS,甚至是测量,各类和GIS沾边的专业课都要学。所以这个专业真正和计算机相关的内容只占计算机系课程的很少一部分,不精,也不深。像软件工程、体系结构、编译原理、算法,这些就更接触不到了。
虽然学习的内容很杂,但是我还是对这个专业持有一定的兴趣,并且,我不希望自己再次成为班级的尾巴,所以一直非常认真地在学习,说出来可能大家不会相信,我大学没有逃过一节课,作业都是自己做。而这一切最原始的动机是:我深知自己基础太差,其他同学已经获取的知识,我没有,其他同学可以自学的知识,我不能。
大二的时候,我参加了许多社团活动,认识了很多牛人,他们会经常在我面前畅谈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种种期待。听着他们高谈阔论,看着他们自信的眼神,我意识到,自己的世界实在是太窄了。就在那一年,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不管用什么方式,不管付出多少努力,我一定要走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我要和他们一样,活得畅快而精彩。
考研?读研 定调:起初迷茫,但思考之门已开,行动更加迅速
放弃保研:我要自己做主
大四上学期,我获得了一个保送本校的名额。父母和亲戚知道后开心极了,纷纷打电话来向我祝贺。而我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我已经不是高中的我了,在大学的四年,我亲眼目睹别人活得多么精彩,反观自己,觉得很不甘心。我是高校子弟,从小到大都在这个学校,一旦保研,接下来很可能是在本校读博,然后留校、教书,就此在这个学校待一辈子。诚然,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相当好的归属,家人也这么认为。可是每每想起我将在这里窝一辈子的时候,我的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我不想过这样的生活!我要做出自己的选择!经过一番慎重思考,我告诉家人我决定放弃保研,自己考。他们听到后惊讶极了,于是家里又上演了我高中文理分班那年的电话攻守战场景。只是这一次我的态度十分坚决。妈妈很担心,但我告诉她:"失败,也是我的选择,如果失败了,我就去工作。我真的不想再待在这个院子里了。"
我的志愿是武汉大学的一个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是名校,我想,在名校生活,我就是睡着觉也一定可以进步。尽管我努力复习,但是那一年我所填报的招录单位名额骤然减少了很多,分数线陡然提高,我果然如我妈所言,失败了。
考研失利,调剂不放弃:去名校学习,睡觉也能进步
考研失败后,我听说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在招收调剂生,条件是只发单证(只有学位证,没有毕业证)。思考了很久,我决定去试试看。当家里听说只发一个证的时候,又是一阵"腥风血雨"。因为在此之前,我获得了北京另一个学校(不是特别有名)的调剂名额,双证齐全,学费低廉,还有补助。家里觉得,作为一个女孩子,还是各种证件齐全一些比较好,等到需要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可是当时的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双证齐全是很重要,但是为了一个研究生证去一个我不喜欢的地方待三年,这样的代价是不是太大了?我不要为了一个证而去念书。而且,我一直觉得,在名校生活,我就是睡着觉也一定可以进步。和那么多的优秀人才一同学习,这是多么吸引我的事情!而且我还可以转双嘛!要是成功了,不就是两证齐全了吗?
带着赌一把的心情,我来到了软院。开始了一个崭新的旅程。
刚来这里我就面临了很现实的问题:专业背景不符。我调剂过来的专业是软件工程,主修软件开发。不是我想要放弃原来的专业,而是实在没有多少选择空间。我原本以为自己也算是半个IT人了,应该能够对付这些事情,但是来了之后才发现,和那些从文科专业调剂过来的纯跨专业的人比,我也只是比他们多知道些C语言和数据结构的基础知识,而且我也只是个半吊子。真正的IT世界,我只是刚刚打开一道门而已,可能连门都没打开,只是抠开了一个门缝,从缝里向IT世界里瞅了瞅。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刚开始的第一年显得尤为艰难。我们的课业任务很重,老师上课的时候会缺省认为学生学过"编译原理",学过"软件体系结构",但是这些专业课我并没有学过,只好私下里恶补。那会儿每个人还要承担课程项目,给我恶补的时间少而又少,所以压力很大。而且软件学院身处大兴,是一个偏僻的小角落,本来就没有什么丰富的业余生活,而身边的同学们又无时无刻地谈论技术,这让我觉得很受不了,而更让我觉得难受的是,同学们讨论的技术话题大部分我都听不懂,在他们面前,我就是个彻底的外行。同时在第一年,我还在转双,每天奔波在课堂和自习教室之间,在恶补计算机知识的同时还要时刻保持着对研究生考试内容的温度……
但这些并不是让我觉得最难熬的地方。随着对IT行业了解的深入,我发现我对IT行业没什么感觉,我不讨厌它,但仅此而已,并没有达到那种很热爱的程度。我开始对我的未来感到相当的迷茫,这让我非常苦恼。继续以前的专业已经不太现实了,但是,作为一个女生,我在IT领域的优势是什么?作为女孩子,如何在IT领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这些我并不清楚。
但是对于要不要入行,入行以后怎么办,我有些自己的思考。
1. 对于跨专业入行的同学,请问自己几个问题:
1)我真的了解这个行业吗?这个行业值得我放弃原来的专业吗?
2)我以后想成为怎样的人?这个新的行业真能帮助我成为这样的人吗?
2. 如果已经入行,还是应该将技术本身掌握得牢一些。只要还在IT混,技术这道关是绕不开的。你可以做的也很多,例如选课的时候,多咨询师兄师姐,并结合自己的需要来选,这样才不会花冤枉钱。
我是一个目标驱动型的人,一旦目标明确,认准某种事情,会一直努力下去从而达到目标,但是对自己怀疑的东西,就不会那么有动力。所以在这三重压力下,我转双失败了。但是由于很多师兄师姐都跟我说单双证差别不大,因此我也没有过于在意。每天的生活还是上课、学习,对于本硕专业不同的鸿沟,我也是本着"既学之则好之"的原则,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填平。但是,我将来能干什么?怎么才能从事到能发挥我特长的职业?对于这些问题,我一直没有停止过思考。
实习之门 定调:有泪有欢笑,心智更成熟
我和IBM的三次邂逅
--想说爱你不容易
第一次邂逅
仓促的实习准备
已经是4月份了。同屋两个女孩接连拿到了不错的Offer。当时的我本来就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怀疑,现在看到同屋的姐妹们都顺利找到了实习,我开始着急了。在这种错误的焦虑心态下,我一通狂投,但回音寥寥。我越发觉得压力大了,投简历比以前更加疯狂了,到最后几乎是个实习就投。没有任何调查,没有任何考虑。在这种焦虑心态下,我对简历本身也没有下太多功夫,显然,这样是没什么结果的。
8月初,我得知IBM中国研究院的一个项目组在招实习生,于是我投了简历。几天之后我得到了面试通知。拿到面试通知后,我疯狂地复习了两个星期,心里相当紧张。同时,我还咨询了好些已经拿到Offer的同学,当时所有人都跟我说面试IBM很容易,谈谈项目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不会很难。听了他们的话,我心里有了底。
预料之外的面试
面试那天我精神饱满地踏进了IBM的大门。面试官相当和善。我掏出了简历,心里暗自酝酿着该重点介绍哪个项目。可还没来得及给他,他就递给我一张纸,对我说:"把上面的算法做了吧,上机实现。我给你两个小时的时间。"我当时就愣在那里了,我在心里预想过千万次面试的场景,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好像其他同学找实习的时候很少有上机的呀。但是既然已经来了,就硬着头皮上吧。
可是真正坐在电脑前的时候我的大脑还是一片空白。后来我实在是急得不行了,就偷偷给GG打电话。他安慰我说,这会儿千万不能紧张,你要是做不出来,可以给面试官讲思路,很多面试官看中的是解题思路而不是编程的结果。听了他的话,我定了定神,回到了机器旁边。两个小时后,我就和面试官说了说解题的思路,给他看了看我的代码,看上去他还挺满意的。
在经历了两个星期漫长的煎熬等待后,我终于等来了IBM的实习Offer,拿到Offer的时候我相当兴奋,因为这或多或少证明了我的能力。我的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高兴归高兴,但是对于这份实习本身,我是相当"稀里糊涂"的,完全不知道那个组干的什么事、用的什么技术、Mentor带实习生的风格如何……种种关于这份实习的实质性的内容,我一概不知。当时的我也根本没有意识去调查,只是觉得自己好不容易找到实习了,一定要抓住机会。
被动的实习过程
在盲目的开心中,我带着种种美好的憧憬开开心心地入职了。我的Mentor并不是面试我的人。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她把我带到一个会议室,拿出一张纸说,你的任务就是把这个算法实现了,我们要用在我们的系统里。我接过纸,一头扎进Lab开始钻研,心想一定要好好写,开个好头,给Mentor一个好印象。由于算法和系统非常复杂,而且我对系统的其他部分不了解,也没有文档说明,于是花了三天把算法完成(包括调试),但是Mentor还是责怪我花的时间太久了。当时的我觉得很委屈,但我想,自己来实习就是学东西的,Mentor说我做得慢了就一定有她的道理,我还是要虚心接受才行。
后来我才发现,我的Mentor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凡事求好,而且越快越好,这样的带人风格对于菜鸟级的我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我后来又做了几个小项目,所用的技术是我完全不熟悉的,有的连听都没听过。Mentor是个智商非常高的人,但她习惯以她的标准来衡量我,给我的学习时间通常很少。我初入职场,表现得战战兢兢,明知时间不够也不敢说,通常是硬着头皮就开始做了。本来领域知识就薄弱,项目的前期学习又严重不足,结果开发时间总是不够,每天工作都很辛苦,干到夜里12点多,早晨7点刚过又爬起来上班了。但比起辛苦,最难受的是干得被动,这种被动又导致Mentor对我的不满,施加的压力也越发大了。虽然最后项目做出来了,自己也觉得项目做的还不错,但是Mentor就是觉得我做得不好,觉得代码质量不高,觉得慢。在这样的情况下,我逐渐达到了心理和生理崩溃的边缘。三个月后,我决定离职了。
我哭:第一次实习失败了
就在我准备向Mentor提出离职申请的时候,Mentor主动找我谈话了。那天,她把我叫到一个小会议室,对我说:"唐雅薇,你回去把项目的文档好好写一下,然后看看有没有别的实习机会吧。"我愣了,这不就是宣布我下岗吗,听了她的话,我什么都没说,Mentor见我没大的反应,就出去了。她前脚刚离开会议室,我就开始嚎啕大哭,连日来的辛苦、被动、压抑……各类委屈一起涌上心头。
哭完之后,我回到Lab写了文档,然后收拾了一下,回到学校。
第二次邂逅
回到学校后,我十分沮丧也感觉到十分丢脸,开始重新质疑自己的IT能力。就这样在宿舍颓废了两个星期,一份新简历都没投。一方面我想休息一下,另一方面,我实在是失去了再战的勇气。两周之后,我觉得不能再这么颓废下去了。我对自己说:"再给自己一个机会吧,试一试,勇敢点。"于是,我又重新开始了寻找实习的旅程。
同样的失败,我决不让它重来
吃一堑长一智,这一次我没有急着投递简历,而是仔细回顾了第一份实习的经历。那会儿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被动",这种"被动"固然和Mentor的性格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我自己也要负相当一部分的责任。对于这份实习,我没有做任何的调研就去了,感不感兴趣倒先不提,甚至连是否适合自己都没有弄清楚。学习的东西和自己所擅长的严重不符,学习起来又发现没有多大的兴趣,更不懂得勇敢地为自己争取多一些的学习时间,这些都是我的失败之处。
这些失败,我决不让它再重来一次
新一轮的实习简历投递之前,我重点关注了所招职位的技术要求和项目介绍。不巧的是,我这回投实习是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大公司开放的职位非常少,所以,连着大半个月,我都没有找到实习,不过由于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实习,我已经感受到了着急的代价,所以当时心态还好
我笑:自信回来了
某天,一个同学告诉我IBM CRL的另一个组在招实习生,要求有地理信息系统和软件开发的背景。我觉得有些别扭。但是,现阶段没有多少实习机会,像这种比较适合我的更是少而又少。我说服自己说,为什么不先去试一下呢?于是在详细了解了那个组的情况,并对简历进行了修改之后,我投递了简历。一番面试之后,我得到了这个实习机会。我心里很犹豫,一方面,我不知道如何面对原来的Mentor,另一方面,我实在是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机会。我想,我不能够再逃避了。于是,收拾了一下心情,我去上班了。
新的座位还是在原来的Lab里,刚来的头几个星期,我都躲在我的小角落默默编程,生怕被原来的Mentor看见,直到后来她发现了我。我们友善地打了招呼。突然间我觉得,从前的不愉快都已经过去了。
新的实习由于比较符合我的背景,干起来一点不被动。由于专业相关,即使是学习新的技术,概念的共通性也使我不觉得学习新东西的过程很吃力,加班的现象自然少了很多。新组的氛围也很好,同事之间关系很融洽。
这份实习一共持续了近七个月。失去的自信也慢慢地回来了。
两次出入CRL,我认识到不管干什么,一定要找适合自己的东西,对要干的事情要所有了解,才不容易被动。不过这也有一定的坏处,特别是在实习期。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如果总是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就容易把技术限制在一个范围内,对拓展视野不利。但是,只凭激情去挑战自己的不熟悉的领域,也不是特别好,还要讲究技巧才是。我的第一次CRL之旅就给出了惨败的例子。
第三次邂逅
我觉得缘分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它总是在不经意之间显示出它的力量。至少在实习结束之后,我以为我和IBM缘分就此止步,但事实远非如此。
2008年9月,我开始了求职之路。12月中旬,由于个人原因,我最终将求职目标转移到上海。可我一直没投过上海的职位,而此时招聘的黄金时期早已过去。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软院的优势。软院鼓励大家实习,而同学们实习的单位五花八门,大部分的主流公司里面都有我们的师兄弟,这样,我们可以从内部获得第一手的招聘信息,同时,还可以通过他们打听到招聘职位的基本信息。
于是,我开始在同学们之间打听上海公司空缺的职位。一个同学告诉我上海IBM最近开放了一个名额,问我是否有兴趣。由于时间紧迫,我大概了解了一下情况就请同学推荐了。过了几天,那个部门和我预约了电面的时间。
面对面,让我拿到这个Offer
这次电面是我经历过的最正规的一次电面,电话那头有三个人,各自负责了不同的部分,他们的问题主要从简历出发,然后根据一个点逐渐深入。过了几天,上海IBM的电话又打进来了。HR说,可以有两种方法继续下面的环节,一是继续电面,二是我亲自去上海跑一趟,我想了想,选择了后者。我不是随便做出这样的选择的,之前的一个姐妹告诉我说,他们公司以前电面过一个外地学校的大牛,实力非常强,一至三面虽然都是电面,但却是一路绿灯,但是Manager面试给否了,Manager给出的理由是:"No show"。
我心想,面对面可以让Manager对我有直观的认识,而且在尴尬的时候至少可以笑一笑缓和气氛嘛……所以还是亲自去一趟比较好。只是开销大点,不过能用小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拿到Offer才是王道。
或许是心理状态比较好,加上之前积累了很多面试的经验,再或许是我亲自出现的行为也给自己加了分,整个面试的过程都很顺畅,上午开始面试,中午就给我发了Offer。
在发Offer的时候,Manager问我会不会拒掉这个Offer,我并没有给她一个肯定的答复。因为我的心里有犹豫,并不是因为怕现在签了,以后会失去更好的机会,而是因为那会儿我并不十分清楚这个组是干什么的,我怕重蹈覆辙,再犯第一次实习的错误。回来后的一个星期内,我所有的工作是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这个组,得到的结论是:这个组还不错。我在这里可以锻炼交流能力,也可以看到产品全貌,还可以锻炼开发能力,这些技能都符合我的职业规划。
至此,我的找工作历程也就尘埃落定,我和IBM也缔结了更加长久的缘分。
我的实习心得
实习的时机。实习密集期集中在4、5、6月份,暑期实习,4月份以前比较少,11月、12月会有一次,而8、9、10月份不会有太多实习机会。
实习的方向。建议多找工程性的实习项目。虽然这些地方很难有机会看到所谓的"未来的技术,思想的火花",但是这里能练到扎实的基本功。
实习怎么做。实习的时候不能只凭激情,刚去的时候大家都有激情,这时靠的是踏实和认真思考。等到大家干累的时候,这时拼的才是激情。有困难要及时提出来,不要怕。害怕的后果只是让自己越来越被动。
求职之路 定调:不打无准备之仗,但准备还是不足
找准个人定位:迈出求职第一步
不得不提的是我找工作的经历。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
9月份,摩根的宣讲会宣告了我找工作历程的开始。摩根的宣讲会相当不错,听了之后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加入好公司。不过不管加入什么样的公司,投简历始终是第一步。
有人说,找工作要海投简历,以增加命中率。我又想起第一次找实习的时候,就是因为海投,没有针对性,才落得个失败而归的下场。一个朋友告诉我,找工作就如同婚姻,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千万不能海投,到时候一个你不喜欢的公司给了你Offer而且还逼签,你喜欢的公司又迟迟没有回音,这个时候是签还是不签呢?与其那个时候痛苦,不如从一开始就选择好目标。而且,找工作和实习不同,实习不喜欢可以走人,但是工作是不行的。可见海投并不好。可是投什么好呢?一个简单的答案是:选择自己喜欢的,选择适合自己的。
答案简单,但现实中却没那么容易。相信很多同学都和我一样,并不清楚自己真正喜欢什么。第一份实习结束后,我曾认真思考过自己的未来,研一时对自己女生角色定位的迷茫又重新回来了。那会儿在求职网站上看到的职位只有开发、测试,还有一些则是搞研究,我当时就想,当研究员哪是我干的活呀。不过我又能干什么呢?难道我要写一辈子Code吗?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自己的职业道路究竟该怎么走?没想清楚这些问题,我不敢贸然投递简历。不是不敢尝试,也不是害怕试错,只是我觉得,人的精力有限,校园招聘的机会又是如此宝贵,我不可以把有限的精力浪费在无意义的职位上。
调研很重要:确立大方向
在修改简历的时候,我突然回想起自己曾经在一门课的小组项目中扮演PM的角色,并率领小组拿到了第一名。这里的PM,究竟是不是一个我可以走的方向呢?于是,我开始对PM这个职位进行调研,因为我发现,每个公司对于PM的需求、职责都有区别,有些我喜欢,有些我则没太大感觉。在调研中,我尽量去了解每个公司的PM的定义,了解各类PM对技术能力的要求程度,以及对沟通能力的要求。
一番调研之后,我心里有底了。我开始对我要投递的公司和职位进行类别划分,并分析了优缺点:
划分好之后,我开始给每个职位做记录,并就每个职位分别写简历。就这样,我投递了我的第一批简历。事实证明,我的这些前期调研和有针对性的修改很有效。我的简历通过率很高,只要是自己研究调查过的职位,基本都有回音。
虽然心里大致确定了PM为自己的一个发展方向,但总还是觉得有些不踏实,思前想后,我才发现,我对自己的这个发展方向其实想得并不透彻,比如:我究竟有哪些特长符合这个方向?除了这个方向,我的特长是否可以带领我走到别的发展道路上?如何将特长更好地和我的技术背景结合起来?如果选择了一个方向,未来会是怎样的?这些我都不是太清楚。
在这里,我要感激一个人,她是微软的郭蓓菁女士,是她回答了我心里最后的疑问。
未来会怎样:与郭蓓菁女士的亲密接触
我去参加微软"2009校园招聘宣讲会"时,看到海报上关于郭蓓菁女士的文章。她是微软资深PM,她的魅力在于,她干任何事情都目标明确,而且事业和家庭生活有着很好的平衡。
另外,在这篇文章里她讲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PM,都有什么素质要求。看了这些文字,我当时就觉得有人在我的脑子里拍了一下。醒了!宣讲会一结束。我就往讲台冲,拦住了正欲离去的郭蓓菁。我告诉了她我的苦恼,问她觉得女生在IT行业的优势是什么。她说,女生沟通能力好,表达能力通常也很强,适合PM的职位。我告诉她,我想做PM,但是今年光景不好,竞争很激烈,我如果成为不了PM怎么办?郭蓓菁笑了笑,回答我说:你在找工作的时候找一些比较包容的公司,去了后就和Mentor谈职业规划,让他帮你安排一些适合这个目标的工作,虽然可能久一些,但是可以"曲线救国",可以达到你的目标。
郭女士的话仿佛给我点了一盏灯,我心中的疑惑被解开了。
经过这次宣讲会,我的目标更明确了。我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在互联网上查找、在同学之间询问。我知道自己已经开始走入正轨了,我开始相信自己在IT业也可以活得精彩。
我的面试故事
第一次面试--Micro Strategy
经历了一系列的思考,虽然我知道了女生能干什么,并且现在知道也怎么寻找了,但我始终不知道自己面试的时候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精神面貌,换句话说,我找不到自己的面试风格。学长们告诉我们说面试要不卑不亢,什么叫不卑不亢?怎样就是卑?怎样就是亢呢?学长们还说对面试官的问题要积极并富有策略地回答。但是这个"度"怎么把握?这些我都不知道。
我的第一个面试是Micro Strategy,面试来得很突然,还没做好心理准备,我就匆匆忙忙地去面了。接待我的是一个香港人,说的却是流利的英文,我的英文水平一般,加上之前几乎没有求职经验,立马就被吓住了。一路坑坑巴巴,说的最多的词是"er…",那个香港人倒是很有风度,一直耐心听我说,只是我的表现实在是太差了,而且越说越没自信,越来越紧张,这直接导致我犯了好几个无比低级的错误。面试结束后面试官和我握了握手,我心里知道,没戏了。
自那以后的很长时间,我都找不到属于我的面试风格,不知道怎样才能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直到我面试阿里巴巴。
第一个Offer--阿里巴巴
我面试的职位是需求分析工程师,由于面试前被告知这个职位不在北京,所以对于当时一心留京的我来说,已经没有吸引力了,因此,紧张的心情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
带着这种轻松的心情,我见到了面试官。面试官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围绕职位展开的。他先和我简单谈了一下项目的事情,然后就开始让我分析我所做的其中一个项目的需求过程,还让画了不少图表。不巧的,他关心的那个项目里面并没有多少需求的内容,可是他却一直发问。我心想,难道就这样任由他牵着鼻子走?那我岂不是要越说越干?由于我当时心态非常放松,所以胆子也大了,我打住他的话,对他说:"不好意思,这个项目由于是研究型的项目,所以严格意义上的需求过程占比不大,不过我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项目,需求和开发过程衔接的非常好,你想不想听啊?不过这个项目没写在简历上。"面试官有点惊讶,继而点头微笑。于是我开始阐述我熟悉的项目,一口气讲了十几分钟。他对我的阐述很满意,让我先不要走,到外面的大厅等待。我知道这次有戏了。
随后我迎来了阿里的二、三面及HR面,套路和一面差不多,有了一面的经验,加上心态无敌好,能够冷静地思考,所以后面几次面试也出乎意料地顺利。
两天后,阿里HR给我打了电话,通知我去谈Offer。这是我第一个Offer,其意义可想而知,让我觉得更奇妙的是,这个Offer我原本丝毫不在意,最后竟然到了我手上。这里一定是有些奥妙的。我仔细分析了一下,发现这次阿里的面试和以前的有很大不同。
调整心态。没有什么必须要得到的观念,只是顺其自然,这样我非常放松,少了急躁,能够冷静的思考。
化被动为主动。主动秀出擅长的东西,整个人自信了许多,自然可以加分。
通过阿里巴巴的面试,我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面试风格,总而言之就是:放轻松,多自信,把面试官当朋友来看待,享受每一次过程,哪怕是被鄙视的过程。
随后的面试轻松很多。我养成了一个习惯:记录每次面试的题目,并总结教训。在接下来的面试前,我都会看看我的总结,提醒自己不要在同一个地方跌倒。
最心痛的一次失利--网易有道
尽管找到了我的面试风格,但也不是次次面试都是顺利的。
我投了有道的PM,并顺利通过了笔试,进入面试环节,出于对有道的向往,我在面试前也做了充足的准备,调查了有道的每一个产品,做了同类产品分析,并提出了许多新的设想,洋洋洒洒几大页。
一面、二面非常顺利,可到三面的时候问题就来了。面试官要我做了一个产品策划,给我提出了一个非常奇怪的产品,我做得十分费劲。在他对我的设计进行总结时,我仔细观察了他的表情,感觉他对我不太满意,可是有道是我很喜欢的公司,我很想要这个Offer,于是我掏出了我之前总结的有道产品文档,啪的摆在他面前,那个面试官都已经准备起身走人了,看到我的文档十分惊奇,马上读了起来,边读边点头。面试结束后面试官送我出门,他冲我笑了笑,说:祝你接下来的面试顺利。就这样,我通过了三面。
四面的经历我永远都忘不了,我倒在了第四次面试。四面的面试官相当严肃,从头到尾没有露出一丝笑容,这样的面试官是最让我发怵的了。心理上立马弱了一大截。这个面试官给我出的题目是我最不擅长的逻辑分析题。我当时看到题目就想:完了。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我根本不能专心思考。最后自然就挂掉了。
分析这次面试,我做得好的地方在于:在面试前,对公司认真调研,写产品分析报告。而我最大的错误在于:我不应该那么早就给自己下结论,遇到不会的、不擅长的要积极应对,而不是在第一时间就示弱。
再后来,我迎来了和IBM的第三次邂逅,有了前面多次的"血的教训",这次,我顺利通过了面试,宣告了我职业生涯的开始。
我的求职技巧
及时总结:记录每次笔试和面试的题目,并在下一次笔试和面试来临之前认真复习。
循序渐进:笔试中,遇到不会的题或是很难的题,先写一个笨方法上去,然后逐步深入。绝对不要什么都不写。对于拿不准的题目或复杂的题目,最好使用铅笔作答,保持卷面整洁,可以降低笔试的误杀率。
主动出击:多参加公司的宣讲会,并等待最后的面对面交流环节。主动和嘉宾介绍自己,让他对你感兴趣。从而增加面试机会。很多同学在这个环节开始前就回去了,其实这是错误的,后面才是宣讲会的精华之处。
想对IT女生说
务必自信,适合女生的职位其实很多。千万不要随便否定自己。
简单举例如下:PM、技术销售工程师、项目管理、测试、IT咨询、技术支持,还有银行的信息部门,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
务必好好学技术。
即便是开发岗位,只要能够进入一个成熟的产品组,工作起来应该也不会有过大的难度,是完全可以胜任的。但不要以为能说会道就足够了。就算是PM,也是拿开发人员的标准来招的。
曲线救国,总会找到出路。
如果实在不喜欢纯粹的IT,那就试着去学习一些可能会感兴趣的学科吧,比如金融,比如城市规划。看看能否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也是社会急缺的。
结语:收获与遗憾--写给未来的自己
在北大的这三年,我看到了很多的牛人,他(她)们对我有很大的帮助。我从一个对计算机不太开窍的小菜鸟,逐渐成长为对技术不再害怕的准IT人。在这三年,经过一次又一次地思考、实践与挫折,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向,发现了自己的优势。最重要的是,我变得自信了。另外,我认识了一群挚友,他(她)们是我最大的收获也是最宝贵的财富。
我的遗憾有很多。虽然我顶着北大的旗号,但事实上,我却没有更多地去体验北大的文化,没有参与感兴趣的社团,这些是我最大的遗憾。如果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更多地活跃在美丽的燕园中。
我的座右铭是我的最坏情况理论--做事情之前先考虑一下最坏结果,如果发现最坏结果和不做这事完全一样,那就不要再顾虑,大胆做吧。这个理论在相当多的场合帮助了我。有很多同学在找实习和找工作的时候存在着"不敢投、不敢面"的现象,我觉得这是大可不必的。很多公司的用人条件写着吓人,但事实上,他们往往更看重的是你是否具有很好的资质,是否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主动学习,而不是你现在掌握了多少。试一试,又何妨?当然,如果决定试了,还是要全力以赴,不要只是走马观花地就过去了,Do or not do, there is no "try"。
总之,清晰的目标加上努力与坚持,即便是普通的IT女生,也一定可以成功。
以马云说过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这句话我很欣赏,与大家共勉: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但后天很美好,大部分人将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
五、徐宥 掉进读书的兔子洞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引子:一件小事影响了我一生
大学中的一切,其实都和大学前的经历和学习习惯有关。因此,我还是从我小学时的一件对我以后的人生,包括大学影响巨大的小事说起吧。
大学前:数理化,好老爸
一本小书的出现
我的小学是在农村里和爷爷奶奶一起度过的。我的父母住在小镇上,两人平时都要工作,没空照看我和弟弟。所以,我只有周末和放假才到镇上,和父母弟弟在一起。四年级升五年级那个暑假,我到了镇上,和父母在一起。因为一起抓鱼钓虾的玩伴都在老家,百无聊赖的我开始乱翻父亲的书橱,找书看。某天,我翻出了一本叫做《平面几何一题多解》的书,那是本封面很好看的书。我把整本书翻下来,每个汉字我都认识,但每个符号我都不懂。于是我好奇地问父亲,这个书讲的是什么呀,怎么从来没见过这些奇怪的符号呢?他就告诉我说,书里讲解的这个东西,叫平面几何。他接着问我说:"平面几何是个很有趣的东西,你想不想学呢?"我说:"当然想啊!"那时的我,其实只是一个好奇的小学生,迫切想知道这本书里的图画和符号的意思。我肯定不会想到,这个很随意的决定,改变了我其后的整个人生。
11岁,开始享受独立思考的快乐
听了我肯定的回答,父亲立即从书橱里层(我家书太多了,书橱太小,书橱里书分里层外层,外层的书挡住了内层的书脊,我从来都不知道里面还有宝贝)变戏法一般地翻出了本《数理化自学丛书--平面几何》。对于我父亲这一代人来说,《数理化自学丛书》是代表着知识、荣耀和梦想的。我感觉他翻出这本书的时候的动作是虔诚的,但当时的我并不知道父亲在这套书上寄托的希冀和梦想。我只记得他告诉我,当年这套书,用去了他大半个月工资。就这样,从五年级开始,我就在父亲的指点下,开始蹒跚前进地学习《平面几何》。从一开始不知道什么叫"证明",需要他一字一句帮我厘清逻辑关系,到后来全是自学不需要他教,我很快就喜欢上了自学这种学习方式,每天自己看书并且做八道题。暑假过完后,我就回到了爷爷奶奶的老家。父亲让我继续自学,并且布置我一周做八道题。我在爷爷奶奶家,每天放学回来不做家庭作业也不看动画片,就赶紧做一道几何题。做几何题的妙趣,不融入其中的人是不能理解的。比起小学里的抄生字、抄课文这种作业,做几何题是脑力和体力的双重享受。当时,我周围没人可以讨论切磋,全靠自己。遇到不会的题目,我只能自己冥思苦想,或者熬到周末和父亲讨论,因此,常常被一道难题从周一折腾到周日。好在这套书是粉碎四人帮后出的第一版,当年学生的数学水平比不上现在的学生,而这本书又以自学为主要切入点,所以题目也相对简单,我冥思苦想几天后大体上也能想到解题思路。因此,我能够常常体验百思而得解的愉悦感。
我觉得,这种时常拜访的愉悦感,让我很早就开始相信独立思考的力量。
每个周末,父亲都用吱吱作响的自行车带我到镇上洗澡、理发,然后批改上周我做的几何题。在自行车上的时候,他常常信马由缰随口说些初中物理和初中代数知识,比如看到船就说浮力,看到马就说做功,看到三角形就说余弦定理等。我也就半懂不懂地听,有时候插几句话,有时候能睡着了,没有丝毫的压力和拘束。很早就被中学数学、物理知识装备的一个小学生是可怕的,我那时候觉得知识就是力量,因此我一定要用自己的数学、物理知识做一台柴油机,我很自信地认为自己懂得做柴油机和机动车的一切知识,说不定还能做出第二类永动机。父亲屡次告诉我不可行,而我却反过来屡次告诉他,你是个没有理想的人。父亲不愿意打消我的理想,只是扔给我更多的书,希望能够打击我制造柴油机和永动机的热情,而我的知识理想,在读了更加多的书以后,变得更加的坚固了,我相信,学习知识是我人生第一重要事,有了知识,虽然不一定能做柴油机,但一定能做更多强大的事情。同时,我通过学习几何和其他的一些父亲扔给我的书,开始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了自信,我相信,找书自学是学知识的好方法,同时,把题从头到尾做一遍是很好的自学方法。
所以,我带着三个理念进入了大学:第一是什么东西都可以自学,第二是慢即是快,笨笨地做一遍题是学习的捷径;第三是知识理想主义,知识就是力量,而读书学知识能够消除蒙昧,掌握改变世界的力量,所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大一~大二上:极端自负,极度自卑
专业选择的失意让我暂时迷失了自己
我的高考成绩很不错,高中时还拿了一个数学联赛一等奖,所以,我是带着对自己数学知识(为了准备数学竞赛,我看了很多闲书,有很多就是大学数学系的教材)和学习方法的自信满满,和对南大数学系这个相对不好的选择的遗憾和自卑(当时的高考分数可以填报更加好的学校或更加喜欢的专业)来到大学的。当时我的心理状态可以用八个字概括:极端自负,极度自卑。这种心态,一直笼罩了我上大学的头两年,而且总是以一个季度为周期,在两极之间交替变化。我在学期开始往往很自负,到期中考试左右很自卑,然后再自负,再自卑,不断反复。
在我看来,极端自负这个心态,其实不是因为自信,而是因为极度自卑生出的应激反应--为了掩盖自卑,只好用自负来掩饰。为什么我极度自卑呢,大体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我的成绩排名在高中都是很靠前的,但是到了大学就20名开外了,尽管我觉得自己的数学水平很不错,考试却总是不怎么样,觉得考试考不出真水平;另一个是觉得自己没有在一个自己满意的系--我喜欢能动手的工科,当时我觉得比起计算机系和电子系这样的"牛"系,数学系并不"牛",可即使在不"牛"的系,我都不能做到前十,更别说看上去更加"牛"的计算机系了。为了掩饰自卑,就自然生出了极端自负。那时候,我上课根本不听讲,理由是"书上的东西太简单了"。为了证明自己智商还可以,我总是坐在最后一排,显示自己并不热衷于老师讲课。这样持续了两年,以至于到最后,我连班上每次都坐在前面的几个同学的名字都不知道。这样的心态明明是错的,我却缺少一个很好的动因来改变它。
我开始一行行敲经典书上的程序样例代码
不过最原始的三个理念还是在的,我告诫自己,即使上课不听讲,也不能浪费时间。所以,我把在听课、做作业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在了看喜欢的计算机书和学习编程上了。于是,整个大一大二,我凭借着简单的自学的理念,开始了两件事情,敲《Thinking in Java》(TIJ)和《The TeXbook》上的每一个样例。
敲TIJ的机缘其实很简单,我是在软件学院听课的时候看到他们教Java,但是他们用的《Java 大学教程》太贵了,我舍不得买。 我在网上搜了一圈,发现《Thinking in Java》是一本免费的英文电子书。于是,我就在数学系的机房,每天下午和晚上,开着一台计算机,屏幕上放着这个电子书,再用我很土的笔记本,运行着未注册的 JCreator,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敲TIJ上面的程序。我很偏激地认为拷贝粘帖的程序记不住,所以每个字母都自己动手敲。就这样,花了一个学期,居然就把所有的程序敲完了,基本上Java 的方方面面,我也了然于胸了。
敲完《Thinking in Java》之后没几天,我们就期末考试了。那一次考试的试题是用LaTeX 排版的,而不是手写的。我考试的时候就问监考老师这玩意怎么排版出来的,因为我知道Word软件做不到这个效果。 监考老师除了对我不认真考试表示不满外, 还算仁慈,告诉了我LaTeX 这个名词。寒假里,我就买了一本LaTeX教程。然后,突然认识到,原来TeX 居然是我最热爱的Knuth的杰作,于是我就疯狂地开始学TeX。我的方法还是一样,敲例子。记得《The TeXbook》上有一个程序,Knuth让大家自己照着敲入计算机,然后还很幽默地说,实验证明,只有很少的人会按照他说的敲入这个程序,而这部分人,却是学TeX学得最好的人。看到这里我会心一笑,觉得自己的方法原来也不算笨。从此,一字不漏敲入一本书的程序成了我推荐别人学习语言的最好办法。后来大四时我又敲了《A Byte of Python》,前段时间又敲完了《The Awk Book》,都是不到一个月立即从初学者成长为细节很熟、代码顺手拈来的熟练使用者。顺着这个方法,大二我把《组合数学引论》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离散数学》上的题目都做一题不漏地做完了。当时选这两本书也没有特别的目的,就觉得这东西应该是计算机的数学基础。这些积累,在大四全部都显现了出来。
我个人认为,《Thinking in Java》和《The TeXbook》都算得上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精品书,是经典的英文原版书。我一上来就读了这两本书,阅读品位就上升了不少,而且变得"崇洋媚外"了,任何时候都以英文原版书为第一选项了。也正因为此,虽然我自学的过程中没有高人指点,但自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选书--的盲目性就大大减少了。我记得当时我看得最多的书是华章引进的书,黑封面的,我们图书馆里有将近半书架。这些书如果一一细读,穷尽四年都看不完。但华章的书也并非本本经典,我开始注意选择,细读开头十几页后,基本能决定一本书该不该看。所以即使当时没人指点,全靠自学,读的书还算过得去。那时候南大计算机系的教材,有的我看,有的我觉得不适合自己,就找替代品了。我觉得在选书这个事情上,因为有前两本书的标杆,我少走了不少弯路。从这两本书开始,我疯狂的读书生涯就开始了。那时候南大浦口校区的硬件条件并不好,唯一有空调且可以上自习的地方恰好是图书馆。因此我每个暑假,基本上都是很早就过去占位,晚上很晚回去睡觉。我对小说等其他书也不感兴趣,就整天看自己觉得好的计算机书和数学书,做笔记。某天,我开始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读完TP312(计算机理论和编程)书架。
大二下:两个榜样,三个要求
大一大二基本上就是在不断的心态波动中前进。我学会了Java,也做了不少题,但是考试成绩一直不是很好,为此我比较苦闷,迫切想要改变这种状态,我的想法是,要么转系,要么好好学习数学。但是转系阻力重重,我又不愿意耐心去学习数学提高考试分数,所以我一度非常纠结。但是大二下学期,我遇到了两个对我人生产生影响的人,这两个人让我从正弦曲线般的心态沉浮中跳了出来,让我一下子变得目标坚定了。
第一个人是我的同学及非常好的搭档,现在在 IBM 工作的李获鼎,另一个是我的叔叔。他们让我变得沉稳,消除了原有的浮躁,学业和心态都走向了正轨。
大二上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数学系的学生会主席一次无意中对我说,在下次数学系搞的文化节上,我们懂编程的同学要维护一个叫做"模拟股市"的软件。这个软件是学长用 ASP 写的,运行的时候有一些问题,所以需要专人看着运行。我那时候特自信,就说,干脆明年我用 Java 重写一个吧。后来我记不得是我找获鼎还是他找我了,反正两个人一拍即合,决定一起搞。寒假他在家自学 JSP, 我就在家看 JDBC 和 SQL。 开学没多久,我们就开工了,他负责写前端 JSP,我写 JavaBean。两个人编程比一个人好多了,可以相互看代码,而且可以轮流工作,克服浮躁感。我写程序比较粗线条,基本上功能有了,细节就不管了。获鼎比我可认真细致多了,前端一个表格的宽度和颜色都要调好久。在他的影响和"胁迫"下,我做事情也变得细致起来,因为我不细致,他的前端就没法正常工作。那时候他也是一边写一边学,对着书一行一行地敲 JSP,态度比我敲 TIJ 时候还认真。和他在一起工作了 20 天,把这个玩具项目写完后,我从他那里学来了耐心,自己也变得踏实起来。"模拟股市"这个小程序发布后,玩这个系统的同学都挺喜欢的,我的自信心也就有了。加上心态也平稳了,态度也踏实了,自然地,原先的自卑心理就没了。随着自卑的消失,极端的自负也自然消失了。我心态变得正常了。这时候,虽然还有点小迷茫,但一切已经走上正轨,我开始思考以后干什么的问题了,听课、做作业也比以前认真不少,成绩也上去了不少。
我的另一个榜样是我的叔叔。和他不能算是遇到,算是再发现吧。我叔叔是个很有冒险精神的人,具有不折不扣的企业家精神。我非常小的时候,他帮人家修电视,然后借着摆弄电子产品的背景,迅速就搞了计算机。他买了可能是我们全江都市第一台 486。搞了很多年计算机以后,他又自学了单片机,以写汇编为乐。这期间他还搞过印刷等其他的项目,我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到他的工作室里面玩各种各样新奇的玩意。因为他总是不停地尝试新东西,所以我对我叔叔一直的印象都是"善于抓住机会", 倒没有把他和"耐得寂寞"这个词很紧密的地联系在一起。大二有段时间,我突然对单片机很感兴趣,就找了一本 8051 的书在看。恰好被他看到了,他就告诉我,他现在就是做这个的,一周后还送了我一个AVR 的开发版及一系列的玩单片机的电子器件。我从来没有意识到我叔叔在写单片机程序,所以当我听他说这些的时候,惊讶得眼睛瞪得比灯泡还大,好像是突然发现了新大陆。我一直对和硬件打交道有一种畏惧感,并且体验过 Linux 设备驱动编程,知道这些和硬件打交道的地方需要极度的耐心和细心。在这些底层编程上,C 我都觉得不顺当,更不要说单片机上的汇编了。在资源受限的系统上做出工业强度的产品,已经远远超过我能力范围了。而我叔叔,在没有任何科班训练的背景下,完全半路出家,全靠自学,一个人用几年时间,就把这条路走通了。他现在写的汇编程序,运行在千家万户的水表中,可以说完全是坐冷板凳积累出来的硬功夫。可以想象,他当时给我的震撼是巨大的。我一度怀疑自己的自学能力,觉得有些事情,我永远没法做到,就像童年想做的柴油机一样,只是幻想。而我叔叔,在这时候,给了我一剂强心针。
受获鼎和我叔叔这样两个踏实勤奋的人的影响,我一改以前轻浮的习惯。在大二下学期,我给自己定了三个简单的要求:a. 更加多看书,看好书,并且一定一定要做笔记;b. 多编程,多积累;c. 不怕困难,开始背 GRE 单词。就这样,我就开始了疯狂学习的大三。
大三:深度迷茫,深入积累
大三是我看书最多、思考最多、积累最多的时候。大三我主要是沉稳冷静地做事情,用不断地做事情、看书和思考,压抑心底深处的对前途的迷茫。其实整个大三,我都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能干什么,只知道像一个运动员一样一直往前奔。早在大二的时候,我们班很多同学就开始准备 GRE 了,我也就跟风准备 GRE,在大三的时候花了很多时间在背单词上。说实话,当时我捧起红宝书的时候,出国的动机并不强烈。那时候我并没有对美国和中国在各方面的差距有清晰的认识,且过于小看环境对人的影响。潜意识中,我想读计算机的研究生,考研可比出国转读计算机专业要简单多了,学长也告诉我,申请计算机专业很难,我们数学系也鲜有先例。因为正方面没有很强的激励,反方面又觉得困难重重,我就不太把出国当回事,除了背背单词,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读计算机书上。我专门扫荡 TP312(计算机理论和编程)那个分类,同时看了很多英文原版书。TP312 中的大部分书,我都是囫囵吞枣地看,做一些总结性的笔记,只有少数几本,如《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编程珠玑》,是认认真真看的。这时候的我已经没有时间,或者说耐不下性子一条一条做题了,只能浏览一些题。即使这样浏览,也让我在后来大四的工作面试中占了很多优势。
我喜欢记笔记,很注意整理自己的既得知识
我有一个从高中就开始的习惯,就是把每天胡思乱想的东西记在一个笔记本上,算是思维快照。我还常常翻回去自省,看看过去和现在的变化。大一大二的时候,这本笔记本上记载着的是和生活和感情有关的琐碎小事,或者宏大空泛的目标和叙事。而大三时记录的内容明显具体起来,比如这周看完了什么书、下周去图书馆借什么书等。但当时我写下的这些计划之间,是没有很具体的头绪的。在这些要做的事情后面,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线索串起来,而是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尝试、到处碰壁。举例来说,我的笔记本里清楚地记下某周要看操作系统,可是那周还没看完操作系统的时候,又记下本周不看操作系统了,看编译原理。就这样,好似饥饿的狗熊在掰玉米棒子,看上去很勤奋地在掰,掰下来,啃两口,扔掉。当时我能感觉到一种永远存在的知识饥饿感,一种永远填不满的饥饿感。不过,我又总觉得前方应该有那么一个终极玉米棒子,能够最终填满自己的饥饿感,所以,我就一直向前奔跑。其实这种奔跑,不管多勤奋、多刻苦,因为不够踏实、深入,永远都是事倍功半的。好在我在不求甚解的同时,很注意整理自己的既得知识,写在小本子上。后来我到大四的时候,写论文也好,考研、找工作也罢,很多知识我都是临时突击的--好在有这么一本小本子,我可以按图索骥地去深入强化当时如无头苍蝇般乱看的一些书。如果用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打一个比方,我觉得我大三疯狂地读书和学习,就好比是在建索引,等大四要搜索结果的时候,就再也不需要每本书全文检索了,直接按照本子上的索引找到当时看的书。
踏实和勤奋这两个从我叔叔和获鼎身上借来的优秀品质,加上取之不尽的TP312书架和背不完的单词,使我没有再一次被深度迷茫拉入自信和自卑的反复中,相反,随着这些积累越来越多,我变得越来越自信了,虽然这种对积累的自信尚未被现实验证过。
大四:书到用时,无心插柳
大三的迷茫让我不确定以后的方向,未被现实验证的自信又让我蠢蠢欲动,所以,我就自然地产生了"赌一把"的心态。如果以赌博为喻,我就是在所有的盘口上都了下注,要不全输光,要不总能赚,而我相信至少能赢一盘。
所以,大四甫一开始,我就拟了一个时间表,自信满满地想要在考研、找工作和出国的三条战线上都有所突破。我设想11月之前弄完出国材料,并且把简历弄漂亮,顺带找工作;1月前寄材料,套磁,准备考研,4月前搞定一切,等Offer;5~6 月我就写写毕业论文,然后周游中国了,等我周游回来,至少三个机会让我碰到一个吧,我就从了那个就行了。从这个狂妄的计划中可以看到当时的我的自信,不过我这个自信倒是有一定根据的,因为我研究了考研的模拟题和找工作的不少案例,我当时想,好好准备,应该可以上南大的研究生,工作应该可以进腾讯,出国我倒没什么底,所以我也想用前面两个来保底。
大四我们搬到了鼓楼校区,课表上又只有一门课,所以我就在鼓楼这个新环境里乱跑、乱逛。学校有国际会议,我就跑去和老外搭讪;鼓楼有关于佛教的演讲,我也跑去听;IT 公司的宣讲会和笔试,遇到好的我也去参加参加。如果没事,我就上自习,继续读鼓楼图书馆的书。就这样,我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机会,基本上不管成功失败,都算是有付出就有回报,当然运气成分也不少。
面试题怎么都那么熟悉
10月左右,微软(MSN)来我们学校面试。这是我第一次面试,很紧张,前一天看书看到1点多,第二天午觉就睡过了13点,加上箱子里唯一的一件衬衫皱巴巴的完全不能穿,所以干脆就穿着拖鞋和 T 恤冲去了。面试的人很友好,面试也很顺利,有的同学还在等第二轮的时候,我的四轮就结束了。我当时的感觉是,微软的面试题太简单了,除了问我南京市新街口周边有多少辆车外,其他题目都是中规中矩的计算机面试题。面试出来之后,我和一个软院的同学在食堂讨论题,他说:"题怎么这么难啊?" 我就很奇怪,说:"这些题《编程珠玑》上不都有的么?" 后来我才知道,其实看过《编程珠玑》的人,不是我想象的那么多,而我也是在书架上乱翻才偶然看到《编程珠玑》。在2005年的时候,没有Web 2.0 和社会化推荐,我的世界,就只有面前的书架那么大,我幸运地在那么大的书架上遇到了几本经典书,并且细读了,吸收了。
很快,微软给了我一个在上海做测试的职位。当时我一心要去北京,就没要这个Offer。不过有了这一轮,我也知道面试怎么回事了,这次面试,更加强化了我的自信,于是我又开始比较狂妄了,觉得自己能进当时互联网中最热的、宣称招 50 个李开复博士的关门弟子的公司-- Google 中国。
利用比较优势选择考研目标
找工作还没完全展开的时候,我就准备考研报名了。我选择了北大生物系的生物信息学专业。其实这是一个让我可以到北京的小聪明,而不是一个全面慎重思考的结果。当时我看到,这个专业只招两个人,而且试题是和计算机系一样,于是我想,除了我这样的一门心思想去北京的,哪个人会绕这么大一个弯子去学生物而不去学计算机呢?其实我自己也不敢挑战计算机系,因为我知道难度太大了,但是我又很想到北京去,就想了这个暗度陈仓的办法。我当时还想,考上了,要是不爽,读一年俺就退学找工作。2005 年末的大环境和现在是不一样的,那时候Web 2.0的呼声很高,让我觉得创业比读研有前途多了。不管怎样,我自认为很小聪明,就报名了,当然考完才知道,就为了这两个名额,有40多个人来考。
我要感谢当时同系的两个同学苗文建和王琨,他们都是准备考北大计算机系的,即和我考同样的试卷。他们资料很全,我就和他们一起上自习,蹭他们的看。大四我买书花钱很多,到了考研这时候真是舍不得花七八十块钱买自己看不上的辅导材料和教材,所以就借他们的看。那时候考研的教材是北大的"操作系统"和"离散数学"教材。其中操作系统的教材,行家都知道这本教材参考了不少 Tanenbaum 的作品,我也看过就不大愿意再买一本。前面我提到过,我大一大二做过一本离散数学教材上所有的习题,所以离散数学根本不需要花太多精力。至于政治,我是经历过 3+X 高考的人。基本上考过政治的人都知道,政治考好考差和复习不复习无关,至于和什么有关我就不在这里多说了,总之这个东西并没有深奥的学问,就只是那么几句话车轱辘话翻来倒去而已,命题套路也很容易掌握。做到比命题者更加聪明,对于受过大学教育的考生,是件很简单的事情。我最后考研成绩还不错,撞大运考了个专业总分第一,其中数学完全是离散数学的功底,考了136;英语也是靠准备 GRE 托福的底子,考了差不多80;政治也差不多80;专业课运气很好,正好90分搭线。于是就这样糊里糊涂地考上了。
考研这个事情,我至今觉得运气远大于真正的付出,结果也非常出乎我的预料。记得结果刚出来,同学帮我查分的时候,我根本不相信自己考这么好,还放话说如果考这么好,请全宿舍吃饭(我记得当时兜里面只有200块钱,根本没法请人吃饭,后来还是借钱请客的)。考研结果出来之后,迷茫的我得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保底,我就比较得陇望蜀了。其实在当时我的心里,我并没有认真想过以后要具体干什么,只是隐隐约约觉得要不去北京,要不就去美国。有了北大这个机会,我就调高了自己的心理标杆,定下了两个大的具体目标,或者说是圣杯,一个是进 Google 中国,一个是到美国名校读计算机,有了考研这个保底,在2月份过完年,我就不慌不忙地认真准备这两件事情了。
面试题怎么还是那么熟悉
我10月份的时候给 Google 投了一份简历,很快在11月份就被拒了。而我的搭档李获鼎在签了 IBM Offer 的第二天,却收到了 Google 的面试邀请(我相信凭他的实力,如果晚一天签 IBM,他现在也应该在 Google 了)。我听了之后觉得很奇怪,按说我们两个,做的项目是一样的,学的科目也一样的,写的简历互相也看过,背景也都差不多,我被拒了,他被邀请去面试了,我隐隐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我的不服气,反应在行动上,就是每天上网看 Google 中国最近又招了几个人、怎么招的。那时候互联网上盛传的故事是一个人给李开复用很多不同的邮箱发邮件,以保证简历能够万无一失到达,结果瞬间被录用了。这个故事的内容和合理性放在一边,我对故事主人公的精神很感兴趣。我觉得我也可以再试试,说不定坚持就是胜利。正好那个时候,Google 的一些副总裁到北大有个宣讲活动,说好了现场接收简历的。我从当时在北大的女友那里得到了这个消息,回来把简历梳理了一下,让她帮忙打出来,又交了一次。这一次,简历直接交给了某个副总裁,成功了!几周后,Google 中国的 HR 就给我打电话,安排机票和宾馆,让我去北京面试。
面试的过程其实平淡无奇,题目不是《编程珠玑》上的,就是《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上的,再不然就是网上贴出来的。我个人感觉,面试题就那么多,多做做基本上就了然于胸了。我从找工作一开始,就做了个有心人,每天都上网看面试题。 这次面试前,我又把《编程珠玑》这些书复习了一遍。同时我知道自己在面向对象编程方面很欠缺,又看到有面试过的人说面向对象也考,就顺带看了《设计模式》。我还比较有心,花了几个晚上,捣鼓了一个移植于 Mac 的、基于 MVC 的可以当场演示的 Java 小游戏,面试当天我还给面试官演示了这个小游戏的架构和用到的设计模式,这样,我感觉,自己面向对象开发方面的弱点就让这个小游戏的演示给弥补了,面试官也一致说好玩。
很快,四轮面试结束后,HR带我去见李开复博士。李开复博士是个风趣的,或者说很善于观察人的人。他见到我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半调侃的"小伙子,我们 Google 不能解决北京户口啊",我承认当时的确穿得很民工,因为网上说Google 是个很随意的公司,我是继续以凉鞋装备和鸟巢一样的头发去面试的,但是我还真的不是为了北京户口才去 Google 面试的:。我之前也做了一些功课,了解了一些李开复博士早年做的工作,所以谈话进行得很顺利。说了一会儿后,我就抛出了为什么 Google 拒我一次又让我再面试这个问题,他说这事情还很罕见,要是我再网申,基本上简历是不可能浮出水面的, 因为数据库里面已经有标记了,不过我这样二进宫算是精神可嘉。这时候我才回忆起面试的一个MM手上拿的简历,的确是我第二次提交书面简历的复印件,而不是网申的打印版,可见还是坚持再投一次好(这个坚持,我也是和搭档李获鼎学到的,IBM 二面就有拒他的意思,他要求面试官再给一次终面的机会,结果他的终面刚结束,面试官就和他握手恭喜他加入 IBM 了,所以面试这个事情,坚持到最后的才是胜利者)。当天和李开复谈完出来,HR 冲我笑笑,握握手,说,就你和他谈的时间最长。我基本上知道,这个事情成了。
误打误撞,选择了出国深造
在找工作的同时,我出国的事情也没闲。我觉得直接靠寄材料申请计算机希望渺茫(我先前直接申请了几家数学和计算机,都是拒信飞飞),所以我就押宝在套磁上。在寒假之前,我就觉要写篇有点质量的论文发表一下,才能让申请材料有分量,否则招生的未必看得上我这个数学系的、没有任何计算机背景、成绩又不特别顶尖的学生。于是,我就回忆以前乱读的一些论文集和书,再找看有没有最新的值得跟的工作。就这样不着边际地乱找,还真的就碰到了一个感兴趣的题目、一个不大成熟的想法和一个正在征稿的会议。于是,我迅速地开工。凭着数学功底、编程功底和 LaTeX 熟练程度,几天就完成了文章主要结果和写作,然后就是写程序、做实验,并且不断地改很烂的英语写作。我的运气很好,选择的题目也不是很难,所以七天之后,我压着截至时间前几分钟,把文章提交了。2005 年的 LNCS 还是被 SCI-E 索引的,所以我觉得这篇论文分量还可以,更新了自己的简历,一边准备考研,一边开始和美国的教授套磁。
我现在的导师 Yixin Chen 是一个非常杰出的年轻教授(科大少年班出身),我和他套磁的时候,他刚刚从事教职,因此很需要学生。我之前给他发了几封信,有过短暂的接触。到了4月15日美国大学招生的截止日期前几天的时候,他的另一个原来录取的学生因为某些原因去不了了。因此,当时他就联系我了,告诉我说,我可以过来美国读书,做他的 Research Assistant。那时候我还在等 Google 中国的 Offer。Dr. Chen 就对我说:"拿 Google 的 Offer 不难,我也拿过。 你读了书以后也可以拿美国 Google 的 Offer ,但来美国读书的机会就这么一次。"那时候我想问题并没有现在这么深刻,加上比较想去北京,因此一直犹豫不决,还在催 Google 的 HR 快发 Offer,心想你们哪个 Offer 先到我就从了哪个算了。我父亲、我叔叔都不含糊,一个一个地轮番教育我,加上我导师后来说了上面这番话,我就不再犹豫,承诺他我一定接受这个 Offer。接着,我告诉了 Google 的 HR,说我不去了。就这样,我所有的自己认真谋划、认真准备的路都没有走,反而最后通过误打误撞和套磁,来到了美国。
结语:非没用,兔子洞
总的来说,面试也好,考研也好,写论文写好,之所以能够比较顺利,我觉得都是大一大二一个键一个键敲出来的,也是大三一本书一本书读出来的。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把相关的前因后果放到了一起,是为了解释有些事情的前因后果。不过我不想给读者一个误解,即我恰好运气特别好,一路直行没有任何弯路。相反,我觉得我走了不少弯路,但是我很高兴走这些弯路。比如说,我上大学的时候,很多精力花在了做数论题上,《现代数论经典引论》这本书的习题我差不多一题一题都做完了,但是我出国申请学习数论没拿到中意的 Offer, 现在也不从事相关的研究,所以这些积累至今没看到有什么直接的作用;我一度认为自己要做一个电子工程师,我大一大二还旁听了电子系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还混到电子系实验室学 ARM 开发板, 但是现在这些除了吹牛外也没什么作用,学到的一点皮毛也还给老师了。我是个兴趣很广泛的人,看过的杂书、做过的笔记,最后有用的,我觉得有十分之一就已经很好了。大学的时候,为了让自己精力不耗散, 我限定自己每次借书,一定要保证四本计算机/数学,外带一本社科人文书,还有一本任意的书,而且那四本一定要做笔记精读。 因为这样,我才能够最终没把有限的人生耗费在无限的浅尝辄止上。
即便这样,如果纯按照现在需要的知识看,我在"没用"的东西上浪费的时间还是很多。不过我倒不愿意称这些为浪费,在我看来,成长路径中有很多的偶然,没人知道在一些关键时候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储备,所以踏实地多储备一些是好事。我在大四的经历和其他的一些经历都告诉我,以前通过看书、自学,彻底地弄懂的一样知识,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候,突然被用到。这时候对当年积累的庆幸和再发现的快乐,就像蓦然回首见到灯火阑珊处的秋水伊人一样,是没法用文字描绘的。另外,我有个切身的教训,就是要踏实地积累。我读书涉猎很广,很多东西我都能大概知道怎么回事,但是就是学得不深刻,所以即使当时花了很多力气,需要的时候还要花大功夫重头捡起。所以我的教训就是,与其两个半瓶水,不如一个满瓶水。这个道理用在读书上就是说,一本好书读两次要胜过两本好书各读一次。要是大学能重新来过一次,我会少读一些书,多读透一些书,这可能是我觉得当年猛读书的唯一遗憾。
小时候我嗜书如命,我爸爸老是担心我会成为一个不懂人事的书呆子。大学中的我,几乎天天泡在图书馆,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书呆子。其实除了读书外,我的大学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很快乐的。我有玩得非常好的同学们;靠着帅哥室友们的魅力,我还常常和他们一起,和联谊寝室那些青春活泼的姑娘们打球、打牌。我还谈了一次恋爱,让我对感情的事情有了深刻的认识。这些事情,交替地穿插在我这个书呆子平淡无华的大学四年中,让我的大学生活如此美好,但这些细碎的星星点点的人生经历,都不足为外人道了。
我的大学四年,一头扑入了读书中, 就像掉入了兔子洞的爱丽丝。在读书这个兔子洞里,那些经历的迷茫、挫折和奇遇,都是上大学之前的我不曾想象的!我不算一个合格的学生,我忘了不少任课老师,忘了我的学号,忘了班上不少美丽的女同学的样子,却没有忘记某个夏天的中午,汗流浃背的我冲进图书馆,跳入一阵凉爽的书香;以及某个春天,我在草坪上读书入了迷,喷水龙头把我后背全打湿了还浑然不觉。这就是我对兔子洞的最美好的记忆。
网友跟帖
Hu Yiqun said,Aug 8, 5:34 pm
我总结类似你和刘未鹏他们成长的经历,有几个共性是相通的:1. 恒心,十年如一日,坚持做一件事,自然就能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2.兴趣,兴趣是你的契机,坚持做一件事,自然会遇到挫折,只有兴趣可以使人坚持,进而突破。
Peng said,August 6, 2009 @ 11:11 pm
作者和很多大学生一样,情绪在自卑和自负间波动,常因看不到未来而迷茫,作者没有选择逃避或在游戏或者小说的虚拟世界里麻醉自己,而是踏踏实实的在努力进步,所以当机遇到来时自然迎来了收获。
Jun Yang said, Aug 7, 9:19 am
作者应该写一些不太成功的和如何从不成功向成功转变的经历,以及相应的心态转变的过程。这篇文章对"弯路"的着墨较少,容易让人在读完这篇文章以后,只关注成功的一面,而忽略了成功背后的努力和弯路。成长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如果读者过分关注成长后的结果,忽视了对成长之前的过程的关注,容易被误导。对你的成长影响最大的是:1.儿时的父亲启蒙;2.大二时同学和叔叔的影响。第一点大多数人无法复制,第二点机遇,也和第一点直接相关。至于,其他的结果,我倒觉得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laihj said,Aug 7, 9:26 am
我倒觉得无所谓复制,一个人的经历本来就只是参考而已,笑来老师就写过"小心所谓的成功学"。写的人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看的人看了觉得有点教益很好,完全没有教益也不必放在心上。真正的学习本来也不是完全通过他人的经历获得的。有那么一些可以借鉴的地方就够了。对我而言,怎么借书这段就可以借鉴。
陈华 said,August 6, 2009 @ 11:59 pm
我觉得作者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小时候的家庭环境。家里丰富的藏书、和作为知识分子的父亲都能对成长起很大作用。我父母都是农民,上初中一起没有机会碰到任何有益的书籍。独立思考和勤奋上进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后天的环境太重要了,等我知道这一点,我已经坐在高三无数参考书堆前面了。到了大学,更是疲于应付各种琐事,只能边看作者的博客暗想以后有孩子了要怎样。
Mikster.Z said,Aug @7, 3:02 pm
对我来说,我经历过挫折。时机错过的始终是错过了,与其修补过去的缺憾,不如开创新的目标。家庭背景这种东西,没有就是没有,我们能掌控的就是我们的现在。
徐宥的书架:
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计算机科学领域最为经典的一套书,哪怕细读一章也受用一生。
Programming Pearls
《编程珠玑》 只需要观察各大IT公司的面试题,就知道这两本书的重要性——很多面试题都是这两本书中例子和习题的改编和变化。
More Programming Pearls
《编程珠玑2》
Structure and Interpretation of Computer Program
《计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 这是一本想要从更高层次认识编程的人的必读书。很多编程的基本概念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直白但深入的讲解。
The Art of Unix Programming
《Unix编程艺术》 至少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一个真正的程序员,必然要是一个了解 UNIX 环境和文化的人。这本书就是 UNIX 世界的敲门砖。 即使是UNIX 专家,也能从这本书中学到很多。
Code Complete
《代码大全》 这三本书都是讲解如何构建良好的,易于维护的代码。他们的基本思想都是一致的,读者可以任选一本。
The Elements of Programming Style
The Practice of Programming
《程序设计实践》
The Pragmatic Programmer
《程序员修炼之道》 这两本书介绍了获得高的生产率的方法和经验。其实这两本书不单适合从事编程的人看,一切从事“知识工作” 的人都可以从阅读这两本书中获益。
The Productive Programmer
《卓有成效的程序员》
How to Solve It
《怎样解题》 经典的介绍如何用系统的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书。这是追求更好更快的处理问题的开发人员的必备书。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科学革命的结构》 阅读科学史有助于养成对技术敏感的嗅探力和判断力。
G?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
《哥德尔、爱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 不可多得的横跨计算机,数学,语言学,艺术等学科的奇书。
Cosmos
《宇宙》 每次一读这本书,心中的烦闷或者狂妄,都在广袤的星河间,骤然渺小不计。
首页 上一页 共2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