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钱理群先生至诚之作:致青年朋友

_2 钱理群(当代)
  尽管有压力,但我仍然生活得很好。
  我在工作。
  曾经有人气势汹汹地问:"他们要干什么?"
  我则想回答:我在做事,为中学生编一套大型的课外读物,要把我们民族与人类文明的结晶,把最好的精神产品奉献给我们的孩子。
  这是一件极重要,也极有诗意的工作。
  我因此生活在"诗"中。
  就以此,以心中的光明,来对抗外在的黑暗。
  你的来信也给我带来了光明。
  因此,我要再一次地感谢你。
  而且,我们真的成了朋友了--不是么?
  2000年5月30日
  二
  一位复旦大学的研究生,几次来信,寄来了同学们自己编的刊物,述说着办刊的种种艰难,提出了今后的选择问题。一次在信封后题了一首诗,说是"献给钱先生和他的弟子们"的,诗题为"行吟歌者",打动我的是最后几句:"不管有没有人听见,/不管有没有人听见。/也许终于没有人听见,/也许终于有人听见。"
  ××:
  我欠着你的信债,一直记在心上。今天终于有可能来偿还了。
  首先要告诉你:我喜欢你们的《常识》,因为它毕竟说了一些真话,一些青年们想说的话。只是不知道它的命运如何:夭折或者变质,或者仍在苦苦挣扎?不管怎样,它曾经以这样一种方式、一种面貌存在过,在有关人的记忆中就不会消失。
  我是相信中国的变革是通过一种"合力"的作用而不断推动的。每一个人只能在自己主客观允许的条件下,做一些首先为自己、对社会变革多少会起一点作用的事。因此,有的人偏于理念的批判与重建,有的偏于制度的改造与重建;在精神领域,有的偏于根本性的思考与批判,有的偏于具体社会现象的揭露与曝光;有的进入权力内部,推动变革,有的如你所说"处于边缘位置进行对原有权力运作的打破与重建"……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同时这样的意义与价值又是极其有限的。尤其它落实在个体生命的选择上,就更是如此。人们就是在这样的"希望"(因为毕竟有一点价值)与"绝望"(因为价值极其有限)之流的交汇、撞击中,艰难地走着自己的路。
  这就是生活,真实的生活。
  "不管有没有人听见,?筑不管有没有人听见。"
  我存在着,我努力着--这就够了。
  2000年6月1日
  三
  一位浙江的读者来信向我揭露了几位北大毕业生与在校研究生的一件丑闻。
  ××:
  你的来信确实让我感到震惊。尽管我早已意识到,并且多次谈及某些北大人的堕落,却没有想到已经达到了如此惊人的程度。这恐怕不是孤立的现象。我在一篇文章谈到,经过近二十年的经营,现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与权力结合在一起的利益集团。这个集团的最大特点是已无任何信仰、道德原则,一切都出于利益驱动。这利益集团中就有不少年青的所谓"知识精英"。你信中点出名来的这几位人士就是其中的成员,他们私生活如此糜烂与无耻……在政治生活中却是道貌岸然,俨然现政权的维护者,也同样无耻。
  但正如鲁迅引用的爱伦堡的一句名言所说:"一边是荒淫无耻,一边是庄严的工作。"当这些"精英"在肆无忌惮地嫖娼,自己又充当政治、经济、文化娼妓的时候,也总有人在默默地艰难地进行着看起来不合时宜的精神的坚守。我想,这正是你、我,以及许多朋友正在或将要做的;而且我们应该以不同的方式联合起来,互相支援。……
  2000年5月30日
  四
  广西一位年青的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写了一篇文章,被某报刊退回,他寄给了我,希望我看看。
  ××:
  很有兴趣地拜读了你的大作,如你所自信的,"它如果发表是不会辱没任何一个刊物"的。文章从"看足球"切入,讨论的却是关于国民性的大问题。这正是当年鲁迅、周作人都尖锐批判过的非理性的迷狂。你当然是有感而发的。"进行过分的爱国教育,往往培育出的是一批有着无端仇恨情绪的人群,培育出偏执的民族自大狂与奴性,只会有利于专制和独裁",这些话都是切中时弊的。你一再提及的"皇帝的新衣",是每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处于世纪末的狂欢中,不能不时时想起的。
第19节:书信五十通(2)
  我要感激你写了这么一篇好文章,并且出于信任,把文章寄给我,我也确实得到了很大的启发。请你相信,北方有一位老人,随时都愿意谛听你的倾诉。同时也期待着你,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坚守住精神的阵地。
  2000年6月1日
  五
  一位多才多艺的家在重庆的女孩子给我寄来了她的文章:"我有一个梦,圣洁的关于诺贝尔奖的梦,只有北大能帮助我,真的","我多么需要同时得到最好的中文教授和理、工科教授的帮助,我多么需要摆脱专业的束缚,在大学里拼尽一切力气学习更多、更广、更深的知识,我多么需要在最活跃的科学空气中尽情地呼吸。而这,只有北大"。同时寄来的是一封给"北大人"的"自荐信":"真羡慕你--能够呆在北大,一个离教条很远,离梦想很近的圣洁的地方,多么幸福。"
  ××:
  今天重读你的来信,突然感到了灵魂的震动。
  因为就在几天以前,我的一个学生横遭暴虐死去了。
  她是你的同乡,曾和你做着同样的梦。
  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了你所羡慕的"北大人"。
  然而,她却被残暴地杀害了。
  学校当局的冷漠,更让人震惊--在他们的眼里,在"压倒一切"的稳定面前,一个学生的生命是微不足道的。
  圣洁被玷污了。
  我们所有的人的"梦想"都破灭了。
  也许圣洁本就不存在。
  我们被自己制造的梦欺骗了。
  这女孩子的血使我们惊醒。
  如果我们早一点从梦中醒来,不那么麻木,如果我们早就直面北大与社会的黑暗,提出抗争……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面对死者,我们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北大人,都感到内疚与羞愧!
  ……
  怀着难以抑制的痛苦与自责,我把这一切都告诉了你。
  你还愿意来北大吗?
  我仍然欢迎你来,不是为了寻梦……
  2000年6月4日
  六
  一位中学生寄来了他的一篇论文,希望我推荐给北大,却使我十分为难。
  ××:
  我极有兴趣地读了你的文章,你将现行教育制度置于"后极权主义"的背景下进行审视,这是抓住了要害的。而你的结论,"社会从应试教育下的后极权主义步入了素质教育下的后极权主义",更是揭示了当今中国社会所进行的"改革",包括教育"改革"的本质,"物质的繁荣掩盖了思想的贫乏,肉体的自由掩盖了思想的专制",正是我们面对的现实。我对你的论述有强烈的共鸣,却不能给你以任何的帮助。北大并没有如你所期待的那样,成为中国现今教育制度的"例外",它也"彻底沦为官僚机构"了,我根本不敢把你的文章推荐给任何一级领导,如果那样,就真的出卖你了。正如你的文章所说,后极权制度下的学校是不容具有叛逆性格的教师的,我目前在北大已无任何发言权,学校有关部门甚至禁止我给学生开讲座、做报告。只是由于我的年龄和学术地位,还没有剥夺我上课的权利。而且两年后的今天,我就要退休了。坦白地说,我一直在犹豫着:要不要把上述情况向你和盘托出,我真不忍心让你失望。但我仍决定把一切都告诉你,我想,你的思考既已如此彻底,你也必然有勇气正视这一切。是么?
  而且,通过这次通信,我们彼此已经相识相知--我想,这一点,对于你和我,都是极为重要的。或许我们一老一少,真的可以"相濡以沫"了。你我都要相信,进行和我们相似的思考的朋友也还有,尽管在总的人口中所占比例不大,但绝对数却不会少,因此,我们并不孤独。我最近也正在寻找"真朋友,真同志"。现在我又有了一个小朋友、小同志了。你说是么?……
  2000年5月30日
  七
  一位湖北的大学生来信问:如何看待人们对现代作家的不同选择?如何看待鲁迅当年的论战与今天文坛上的许多论争?
  ××:
  我们希望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人们对作家作品的选择必然是多元化的。有人愿意多读些周作人、梁实秋的文章,少读、甚至不愿意读鲁迅的文章,也属正常,并不就构成什么"时代疾病"。
  关于鲁迅与青年的关系,我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要求每一个年青人都读他的作品;二是我坚信,在中国,只要达到一定的文化程度,并且愿意或正在思考问题的青年,都能与鲁迅进行精神的对话,从他那里得到启发。
  鲁迅确实和很多人都进行过论战,但他也不是整天骂人。如果你仔细读当年论战的文章,就会发现,常常是别人骂上门来,鲁迅才被迫应战。从另一方面说,文人相争是正常的事,有不同看法自然要论争,真理是越辩越明的。但必须建立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即是"有理大家说",不能不讲理。鲁迅有一句名言:"辱骂与恐吓绝不是战斗。"现在的许多"论争",恐怕正是讲理太少,辱骂与恐吓太多。还有的人总是想借助政治权力的力量来压倒对方。当年梁实秋与鲁迅论战,说鲁迅"拿俄国卢布",这就相当于今天说对方"拿美国情报局的津贴",这样的诬告是会让人坐牢的。不是依靠论辩的力量,而是企图仰仗政治权力的干预置对方于死地,鲁迅因此称之为"乏"。今天这样的"乏文人"实在是太多了。
  2000年6月2日
第20节:书信五十通(3)
  一位陕西的理科大学生和他的朋友在年初寄来了他们自己办的刊物,我却忙得没有时间回信,心里很不安。
  ××:
  我一直欠着你和你朋友的债--信债,更是情债。你们把心血浇灌的《百草塬》馈赠于我,我却迟迟不予回报。今天早上醒来,突然想到你就要毕业了,再也不能拖下去了,于是匆匆提笔--当初也是因为想"好好地写一写",却找不到整段时间从容交谈,反而拖下来了。而今天大概也只能简要地说几句感想,这也是要请你原谅的。
  你们刊物里的文章一篇篇读下来,我的心也一直往下沉,沉……一个问题苦苦地缠绕着我,最后竟变成了一个声音固执地追逐着我:命运,命运,命运……
  这是你我都在紧张而痛苦地思考的"当今中国思想者的命运"。曾经有人问道:"中国有没有思想家?"在我看来,这对当下的中国是一个过于高远,甚至是奢侈的问题:今天要做一个思想者,能够独立地思考,发出自己的声音,就很不容易,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你们的刊物就是一个证明。你们的切身体验化成的文字,则向人们揭示了中国思想者的种种困境--
  他们面对体制的强大压力--这个体制正在"忙于与世界接轨",结果就如鲁迅所说,"旧疾"与"新役"并存,不但旧的专制压迫依存,中国人还要"六岁就开始与人竞争",于是,"长时间大规模有组织有计划地制造阉人"的"传统"更有了创造性的继承与发展;作为学院里的知识者,他们时刻面临大学官僚体制的压制--"这儿没有真正独立自由的社团生存的环境,同样丧失了自发组织真正社会实践的自由。我们无法发表真正想说的东西……我们的嘴巴除了吃东西外,已不是为自己所生;我们的大脑除了装下统一配给的东西外,已不再是为自己思考",而一旦"被划为思想的异端",今后的命运更是不堪设想;他们更面对成为"文明的奴隶"的危险:电视、电脑……"支配着每一个现代人的生活,是我们发明的'暴君'",对"我们的思想进行着掠夺同化","不知不觉让我们交出了一切:时间,空间及思考","在未解除身体被奴役"的同时,我们的思想紧随网络时代文明"变化的迅速及无孔不入而丧失独立"。
  而所有这一切外在的压制,都会转化为内在的困惑,对自身价值的怀疑:"自身的种种矛盾和混乱,时时将我们逼近分裂与崩溃的边缘";"每每在动笔写作的时候,本意以之摆脱孤独与寂寞,却更深地感到恐惧和寒冷,感到自己的无力,或许,这就是鲁迅所说的:'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这也许是更为可怕的。
  如你们刊头所引劳伦斯的话所说:"我们时代整个庞大的体制必须除去。而除了勃然萌发并缓缓突破其根基的生命萌芽,是没有任何东西能真正使它灭亡的。我们不能不全力拼搏,保护生命的新芽不被压垮,并茁壮成长。我们无法造就生命,我们只能为生长于自身内部的生命战斗。"
  于是,我们每一个愿意做一个"思想者"的人,自身对独立、自由的思想的追求与坚守,就有了一种意义与价值:它不仅是一种对抗--即使失败了,也能够像鲁迅说的那样,使那些思想的压迫者的一统天下不那么圆满;它或许也是一个压不垮的"生命萌芽"。
  如果我们以某种方式联合起来(你们的刊物就是一个尝试),互为声援,也会使这种意义扩大。尽管也是极其有限的。
  我愿这封信也是一种声援--不仅是对你们已经作出的努力;以后,当你们以任何方式进行思想的拼搏与坚守时,都会有一双关怀的眼睛在注视着你们,也从你们那里吸取。
  如果你们终于放弃了,那也没有什么。毕竟坚持过,并且"坚持到了最后"。
  "我的剑未刺向敌人,已先置己于死地。"--都是如此的。
  而且总会有后继者。作为个体会由于各种原因或坚守或放弃,作为一个思想者的谱系,它总是会一代一代地承继下去的。因为,思想,对精神的追求是人的本性,在任何时候,或者说在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思想者存在。这或许正是希望之所在,也是我的对于人的有限的乐观主义吧。
  但是,你们要毕业了。几乎可以断定,当你们告别校园,投入生活的旋涡中时,很快就会发现,现实比你们想象的要险恶得多。只有到那时你们才会更深切地认识到今天所做的一切的意义。你的预感是有道理的:"这大学四年,可能仍是我一生中最自由、最快乐、最作为一个人而生活而存在的四年。"但你又预言"之后更深地被同化和异化,也许是我的宿命",这又是我不完全同意的。走向社会以后,当然存在着被同化与异化的危险,对此做最充分的思想准备是完全必要的;但这恐怕不是必然的宿命--退一步说,即使这是宿命,也仍然要挣扎与反抗。因此,我更愿意说,"反抗与挣扎"才是每一个曾经是、并努力继续做一个思想者的个体生命的宿命。而且你要相信,总会有与你同在挣扎的人存在,因此,你还要继续地去寻找你的"真同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从屈原到鲁迅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应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后盾。鲁迅还有一句格言:"永远进击。"这是我年青时的座右铭。那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后期,陷入极度困惑与痛苦之中,正是这句话支撑着我走出了精神的低谷,并照亮了以后的人生道路。现在我把它转抄给你和你的朋友,就作为毕业赠言吧。
第21节:书信五十通(4)
  2000年6月12日至13日
  九
  某大学物理系的一位学生来信说,"我从小就表现出对数理化极高的领悟力",是一个"物理系的高材生";但"在读过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以后,我经过一阵如分娩的阵痛之后,再一次拿出我所有的勇气决定从文了"。他如此说道:"热血如我真的能不闻窗外事而埋首于自己的理论物理吗?""我明白文字并非经国之伟业,不朽之盛事,只是希望发出自己的呐喊来,这对我是一种痛苦,又是一种幸福。"
  ××:
  我能理解你的想法,也赞赏你的社会责任感。但我想对你说的是,"文"和"理"在根本上是相通的,层次越高越是如此。理论物理是需要哲学的思维的,真正的理论物理学家是绝对地具有人类关怀的,而具有人类关怀的人,也一定是关注人,关注人的现实生存状态,从而对一切压制人、奴役人的现象发出抗议之声的。我建议你去认真地读一读《爱因斯坦文集》(他是由许良英教授翻译的),你就会明白,真正的理论物理学家是什么样子的,你所说的"不问窗外事埋首于自己的理论物理"的,不是真正的理论物理学家。
  老实说,当我从你的信中得知,你既对数理化有"极高的领悟力",又喜欢文学,具有人文关怀,是很兴奋的。你应该走的是"文理交融"的路,而不是"弃理从文"的路。你应该坚守在物理系,争取成为一个出色的物理学家;同时,在业余时间,多读文科的经典著作,不仅是文学经典,还包括哲学经典与历史经典,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并保持对现实的关怀。这样,当你在物理学上取得成就,成为一个有力量者时,你同样可以对社会、国家,以至人类的问题,发出你的声音。现在,我们国家,并不缺乏文学家,思想者,也不缺乏科学家,缺乏的是将科学家与思想者(思想家)二者结合的人才。二十一世纪也正呼唤着这样的更高层次的人才。你既有了这样好的基础,就应该从这个方面去努力,这才是你的真正社会责任之所在。你"弃理从文",实际上是放弃了自己一个方面的优势,是极为可惜的。
  请认真地考虑我的意见。仔细想想,不要匆忙作出决定,这关系着你未来的自我设计,不可掉以轻心。
  2000年9月17日
  十
  我从遥远的大西南收到了这样一封信--
  我想,在你的面前不需要伪装什么,今天,在我接过你寄来的书的那一刻,我哭了。原来幸福时也可以流泪,而且这种感觉很美,很美。
  没有想过你竟然也记得我们,因为我们之间近似于陌生人。你离我们是那样的遥远,但当我拿起这本书时,却觉得你无比地熟悉而亲切。也许你觉得你只是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我们喜欢北大,而你就送给我们一本关于北大的书(按:指我编的《走近北大》一书);也许你把我们当作一群追梦的孩子,而你所做的只是让我们离梦更接近一点。但是,你难以想象这本书在我们,至少在我的心中引起了怎样的波澜。
  在学校,很少有老师喜欢我。有时读完两三年书,认识我的老师也不过一两人。而这一两人,记得的也只是'××'这个名字,而不是这个人。在学校,我也几乎不招呼老师,因为师德有问题的老师被我鄙视,而在我喜欢的老师面前,我又往往手足无措。当他们快要经过我身旁时,我往往会很紧张,把头埋得很低,因为我觉得自己不是好学生,没有资格叫他们,甚至怕自己会亵渎了"老师好"这三个字。当他们走远时,我才会抬起头,望着他们的背影,在心里祝福他们。要是有一天我碰到了你也多半会是上面这种表情。
  所以当时的心情绝不是感动二字就能概括的。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在自杀时,仅仅因为想起美术老师对他赞扬的一句话而放弃了自杀,决心重新生活。以前总怀疑它的真实性,不过现在不了。真的,有时只因为你对别人说了一句很普通的话,或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而引起这个人的某些变化,就像你对我,你让我知道了应该怎样去面对我的学生……
  做你的学生真好,他们时常会被感动,这样他们的心灵会永远充满爱与感激。钱教授,真的请你原谅,学了两年中文,文笔却一点都不好,既无法写出当时的心情,也无法写出对你的那份感情。我只是一个人坐在桌前捧着那本书哭了很久,但流出的是很幸福很幸福的眼泪。我觉得上天对我真是太好了,我还有什么可埋怨的呢?
  ××:
  你的来信让我感动。
  字里行间充满了爱--不只是你我之间,我们也应该用这样的爱对待周围所有的人。
  这里有一种心灵的沟通--我们这个社会太需要这样的沟通了。
  从信中看,你现在是一位教师。你说你知道了"应该怎样面对我的学生",这个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在我看来,教育的本质就是将学生内心深处的善良、智慧……这些最美好的人性因子激发出来,加以培育和升华,以此来压抑人的内在的恶的因子--按照我的人性观,人是善恶并存的;问题是我们要"扬"什么,"弃"什么。而善的激发,是需要一种爱心的。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是自然的,如你信中所说,是毫不经意的,而不是一种着意的表演。而当下社会里,这样的爱的表演也实在是太多了。
  你的来信,引发了我的思考,谢谢你。
首页 上一页 共2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