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_9 秦与希(当代)
我强忍着听完了他们的presentation。更可怕的是,这十个脚本我一个都不喜欢。
创意总监陈述完毕,下一步就是听客户的反馈。Jeff问我:"Mia,你觉得我们俩有必要先单独讨论一下吗?"
大家的眼光都看着我,因为这是一个非常考验我的自信心的问题。
通常来说,在这样的会议中,客户的反馈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公开讨论。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惯例,通常都是由级别最低的项目经理开始发言,然后是市场经理,最后是有对脚本有生杀大权的市场总监。这样的顺序有利于市场总监在听取了方方面面的评价以后再最终定夺,但另一方面,它对项目经理和市场经理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如果项目经理说喜欢某个脚本,但后来市场经理和市场总监都表示非常不喜欢,那么就会显得项目经理是个白痴。或者如果项目经理说喜欢某个脚本,市场经理表示不喜欢,但市场总监又表示支持项目经理的话,市场经理就会非常没有面子。
为了避免类似的尴尬,也有的品牌在广告公司陈述完方案以后,会采取类似休庭讨论的办法先内部统一意见,然后再由某一个人代表客户给广告公司一个统一的回复。这对于项目经理和市场经理来说是一个最安全的方式。
Jeff刚才的问题,如果他这样问别人,十有八九会得到肯定的答复——尤其是在大家还没摸清楚这个新市场总监的喜好的情况下。
但我觉得没必要:"不用了吧,反正就我们两个人。"
于是我开始发言。先客气似地对广告公司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那可是十个脚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然后我坦白地说:"说实话,我看到你们带了十个脚本过来,觉得很惊讶。我很想了解一下广告公司自己对于这十个脚本的倾向性是怎样的?你们是觉得这十个脚本都同样好,所以没法取舍吗?否则我认为你们应该先内部进行筛选之后,再给我们推荐你们认为比较好的方案。"
广告公司的人没料到我会这么直接,他们绕山绕水地说了一通顾客价值之类的套话,没有正面回答。
于是我花了将近半小时的时间逐一地对每一个脚本进行了评价,指出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最后我的结论是:总的来说,没有一个脚本是我觉得非常满意的,我认为他们应该再回去重新做。
创意总监和客户总监的脸色都很不好看,他们大概从来没有被一个项目经理这样修理过。于是他们掏出本子和笔,等待Jeff的发言——这个举动是广告公司势利眼的典型表现。通常当项目经理发言的时候,他们通常都靠着椅子后背坐着;当市场经理发言的时候,他们的身体才向前倾,显得比较认真的样子;而只有当市场总监发言的时候,他们才开始做笔记。
第四部分 第76节:势利眼万金油(7)
Jeff的评价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通常在这样的会上我都要滔滔不绝地说半天,但今天例外,这大概是我发言最简短的一个会议了。我完全同意刚才Mia的评价,她说了我所有想说的要点。"然后Jeff对我和蔼地微笑。
这是Jeff能给我的最高肯定,胜过任何奖项。
而广告公司的人则很尴尬,因为我清楚地知道他们甚至没有把我的发言记录下来。
会议结束以后,他们的客户经理又专门打电话给我,跟我确认对于每一个脚本的修改意见。我因为长期以来很不喜欢他们的势利,所以也没给他们好脸色看:"我会上不是都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吗?"
于是客户经理又说了半天好话。
这是我跟广告公司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以后,他们对我明显地尊重了很多,再也不敢把我当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土豆看了。
5
跟着一个市场总监,确实是比跟着市场经理长见识。
Jeff的大老板Roberto要从美国总部来中国视察工作,其中有一个会议是关于我的项目的。Jeff提前很多天就让我准备一个会议议程。
我努力地把我认为应该谈的事情都写进去了。很自信地拿给Jeff看,并且相信即使是他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补充了。
Jeff认真地读了一遍,然后对我说:"Mia,你写的议题都是对的,而且非常全面。这说明你对项目是非常了解和熟悉的。"
我知道他接下来就该说"但是"了,我只是很好奇他"但是"之后的内容是什么。
"但是,跟这样级别的大老板交流业务,你要知道在什么场合下谈什么话题最合适。例如你现在写的前面三项,以及第六项和第八项,是标准的会议议题。而第四第五项,更适合在酒店的Café里跟他一起吃早餐的时候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breakfasttopic。至于第七项,有点敏感,是一个典型的golftopic。"
我听完以后的第一反应是:倒霉,我那天真该好好练习打高尔夫,否则我以后连谈话的资格都没有了。想起苏当时的努力,她就是比我有前途。
最后,Jeff又叮嘱了一句:"Roberto是个意大利人,他对生活细节特别讲究。你在安排晚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要订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餐厅,环境和菜式都要一流的。"
"这个很容易,我的朋友是美食家,我可以让她负责介绍一个合适的餐厅。"我心想这可难不倒我,我有晓含这个强大的后援。
Jeff摇头:"光是推荐还不行。带Roberto去吃饭的那个餐厅,你事先一定要自己去试吃过。以前我有个同事跟Roberto在办公室开lunchmeeting,他连Roberto喜欢吃的Pizza都亲自订,因为担心秘书订的不对。"
天啊,没想到当个市场总监还这么不容易,还得关心大老板的吃喝拉撒。
我回到位置上坐了一会,突然想起了什么,又跑去找Jeff:"我看到秘书在北京给Roberto安排的酒店是Hilton。我觉得这种国际连锁的酒店没什么特色,他一定住腻了。不如让他改住贵宾楼吧,那里特别具有中国特色,家具都是明式风格的,Roberto一定会喜欢。他要是有兴趣听民乐的话,我晚上再安排他们去中山公园音乐堂看个什么古筝或者二胡的演出,那可是在皇家古典园林里……"
我的潜台词是:一不做,二不休,光安排顿饭怎么能显示出咱的层次,索性怎么拽怎么来。
Jeff很高兴,他连声说好。估计他自己也好这口,正好跟着Roberto沾一下光。
我越发地肯定Jeff是那种情趣型势利眼,他欣赏懂得生活情趣的人。在这方面我也就只是比苏强一点,倘若晓含在他手下工作,一定飞黄腾达。
第四部分 第77节:女儿策略(1)
女儿策略
只有愚蠢的女人才会一心想当老板的情人。处理上下级关系的最高境界是不要涉及男女之情,而是要让他把你当作女儿来看待。情人是很容易被抛弃的,尤其是当这样的绯闻影响了他的职业形象和发展,他第一个放弃的就是你。只有对自己的女儿才是要尽全力帮助并会长久维系的,谁会把自己的女儿给扔了呢?

晓含很神秘地约我和苏去她家,说是要做个特别的东西给我们吃。
到了她家我才知道,原来是球去日本出差时应晓含的要求买了一个专门做和果子的机器。我进门的时候,苏和晓含正围着那台机器笑个不停。机器里有陀类似面团的东西在不停地抖动,就像跳舞的胖女人肚子上的肉。
过了很久,机器终于停了下来。晓含把那一团软乎乎的东西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再揉成圆圆的小丸子。她先做了个示范:"要粘着这个有甜味的豆粉吃。"
"这就叫和果子吗?"我尝了一口。它拿在手上还是温热的,软软的,香香的。
苏皱着眉头说:"味道还不错,可是费了半天劲做这个,实在太夸张了。"
晓含乐此不疲:"下次再弄点栗子泥做馅,会更好吃。再加点桂花酱。"
吃着和果子喝着玄米茶,我觉得生活很美好。于是我兴致勃勃地说:"讨论一下十一假期的计划吧。我本来想组织你们一起去肯尼亚看动物迁徙,可是昨晚做了一下功课,发现原来动物们只有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才表演迁徙。所以我提议我们这次不如先去土耳其,我一直很喜欢中亚风情。"
我说了好一会儿才发现自己一直在滔滔不绝地自说自话,没人响应。
晓含面有难色:"我是很想去。可是我一直要加班到10月3号,之后答应了跟球回老家看他父母。"
我大惊:"你们都已经到这一步了?千万别告诉我他已经向你下跪求婚了。"
晓含笑而不答。
于是我把希望的目光投向苏。
"我也很想去,可是我实在没时间,"苏说,"我负责的新品十月上市,正是最忙的时候。我整个十一假期都得出差。"
"十一能干什么呢?不都在放假吗?"我不解地问。
"我们在十大城市中有店铺促销,我至少要去一半的城市监督。"
我伸伸舌头:"天,店铺促销不都是雇代理商负责的吗?我从来都不自己去——除非我需要用这个理由去某个城市见个朋友或者回老家看我爹我妈。"
"当然要去了。我去年十一在商场待了整整七天,我自己亲自监工的商场,销量增长是其他商场的20倍!"苏的自豪和成就感显而易见,我也钦佩非常——可是,如果这样的自豪和成就感需要用整个黄金周都蹲在商店里为代价,我可不愿意要。
"你们这些土人!看来我只能自己去瑞士投奔我的高中同学了。"我悻悻地说。
第四部分 第78节:女儿策略(2)
晓含安慰我:"等下个假期,我们这边的改革大业差不多也有个眉目,我也没那么多事了,我一定跟你去土耳其。"
苏突然想起晓含的新上司,"那个新上任的拧着小姐怎么样了?"
"忙得晕头转向吧。我经常只能在早上看到她一眼,她整天要开各种各样的会,出差的时候也特别多。"
"跟你们那个上市计划有关的?"苏对此还是念念不忘。
"大概吧。她现在又在一个什么小组里担任了职务,大概就是为了上市事务专门设的小组,总是要出差,临走的时候交待我多盯着点儿部门的事儿。她大学里的专业偏经济和贸易,她的新职务可能跟这些多少有点关联。"
苏说:"那你不成了她的代理了?你看,人家就特别能抓住这样的机会。比如说你吧……"
苏有时候就是特别没眼色,她应该知道晓含并不喜欢这样的话题,仗着自己是老朋友,一说再说。
我赶紧打岔:"我说,你怎么知道人家拧着是冲着工作去的?也许看上了老板也说不定。"
晓含说:"那倒不会。拧着不是这种人。"晓含从来厚道,不说任何伤人的话,哪怕是在人后。这点我远不及她,只要自己开心,我经常胡说八道。
"不过跟老板纠葛一番也确实是条捷径。本城那个电视台的女主持人,不就一路睡上来的吗?我觉得很奇怪,她做事为什么那么没效率,干吗非得从小组长睡起,直接睡台长不得了?"苏一脸的不屑。
我想了想说:"其实,只有愚蠢的女人才会一心想当上位高权重者的情人。聪明的女人知道办公室绯闻是最要不得的,她们小心翼翼地和老板保持着亲近但又不过分亲昵的距离。我觉得处理上下级关系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要涉及男女之情,而是要让他把你当作女儿来看待,这才是你能最好地利用你的关系的时候。就算做了别人的情人又怎么样呢?情人是很容易被抛弃的。尤其是当这样的绯闻影响了他的职业形象和发展,他第一个放弃的就是你。只有对自己的女儿才是要尽全力帮助并会长久维系的,谁会把自己的女儿给扔了呢?"
晓含对我的理论表示支持:"有道理,模拟血亲是比办公室恋情更安全更持久也更深刻的关系。"
"你有跟Jeff提过关于你升职的事吗?"苏突然转移了话题。她最近染上了升职焦虑症,老是喜欢讨论跟升职有关的事。
"开玩笑的时候提过,我觉得这样的事情只能用开玩笑的口吻来提吧。如果一本正经地提出来,好像谈判的样子,容易弄得局面很紧张。"
"那你是怎么开玩笑地提的呢?"苏像个优秀的记者一样穷追不舍。
"因为我上面没有市场经理,有很多文件我自己又不够权限签,所以每次都只能找Jeff。他又很忙,有时候老是找不到他。有一次我把一个需要他签名的紧急文件放在他桌上,上面还贴了张纸条:'如果你早点让我升职,这样的小事我就再也不用麻烦你啦!'我还在上面画了个愁眉苦脸的表情。"
"他看了以后怎么说?"苏很好奇。
"他特意跑到我位置上找我,只说了一句话:'有一天会发生的'。不过他说这话的时候态度是很认真的。"

我的所谓保密项目终于到了不需要保密的阶段。它其实就是把一个新品牌从美国引入中国,早期一直神神秘秘地用一个莫名其妙的代号叫CQU-BRT。
第四部分 第79节:女儿策略(3)
大部分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接下来就是确认前三个月的销量了。我把我做的计划拿给Jeff,他一看就皱眉头:"Mia,我先问你,你认为这是一个大项目还是一个小项目?"
"当然是个大项目。"我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问这个。
"既然是个大项目,作为一个项目负责人,你应该让所有的人都为这个项目的前景感到兴奋,不仅仅是你自己团队的人,也包括美国总部的大老板们。你要让别人在几年以后回想起这个项目,还会赞叹地说:'当年Mia引进这个品牌的时候……'"
明白了。QT的老板们都是好大喜功的,Jeff也不能免俗。
"如果我给了一个非常高的让所有人都兴奋的目标,但最后完不成怎么办呢?"我担忧地问——根据Helen给我规划的发展道路,我至少还要再在这个牌子里呆两年,我可不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Jeff很有信心地看着我:"你为什么会认为自己做不到呢?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我相信你的潜力。你告诉我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你需要什么资源,需要什么样的市场支持计划,需要多少费用,我都会尽量支持你。"
于是我答应重新做一遍。我是那种典型的吃软不吃硬的人,如果别人坚持给我戴高帽子,我即使为了自己的面子也得努力把事情办好,所以苏经常说我是个"面子动物"。
离开Jeff办公室的时候,他随口告诉我:"过几天有个关于WorldofMouth的培训,你去听一下,看看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你的新品上市。"
这个培训是美国专家做的。所谓WorldofMouth,就是口耳相传的营销策略。这在我看来就是个反璞归真的路径——在各品牌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中,人民群众已经麻木了,甚至不再轻易相信广告。这个时候,来自亲戚朋友的推荐反而是帮助他们选择产品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我觉得这个理论很有道理的,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很容易受朋友影响的人。例如晓含是个美容大王,她建议我买什么护肤品我都照买不误。苏说某某品牌茉莉花茶饮料不错,而且要买低糖的那款,我一买就是一箱。还有一次,我们三个吃饭,她们俩津津乐道地谈起最新一期《万象》里的某篇文章,我因为没有看过,完全不能参与讨论,于是我第二天就跑到邮局订了一整年的《万象》。
更重要的是,我觉得WorldofMouth的策略在中国是最有前途的——架不住咱们人多啊。于是我琢磨了一个晚上,怎么能用WorldofMouth的办法来给自己的新品上市加分。我首先给自己订三项基本原则:
1. 一定要用一种每个人都想要的奖品刺激大家参加这个活动;
2. 一定要鼓励多劳多得,把我们的产品推荐给越多的朋友,就越有希望赢得大奖;
3. 一定要有简单有效的监控机制。
根据这三条基本原则,我终于想出了一个让自己满意的计划。我的目标是做一个"让朋友告诉朋友"的活动,让大家在上市前的一个月就开始陆续听说我们的新品。活动规则很简单:你只要告诉你的女性朋友"QT公司下个月会推出易丽牌免洗洁面乳",就有机会得到一张去国内任何一个城市的来回机票,告诉朋友数目最多的前一百个参加者获胜。但参加者需要把他们所告知朋友的联系方式告诉我们,以便随机抽查确认。
第四部分 第80节:女儿策略(4)
我兴致勃勃去找Jeff售卖我这个点子:
"首先,去国内任何一个城市的来回机票是对任何一个人都有吸引力的奖品,所以会有很多人愿意参加;
"其次,这个活动跟抽奖不一样,它不是凭运气,而是鼓励多劳多得的。没有人知道究竟要告诉多少个朋友才会赢,他们唯一能做的是用尽全力去告诉尽可能多的人;
"更重要的是,当我们拿到第一批名单以后,可以让被告诉的朋友再去告诉她们自己的朋友,这样参加活动的人就会像滚雪球一样地越滚越多……"
讲到这里,我自己也吓了一跳:"所以我们事实上不仅仅向这些人宣传了我们的新品,更关键的是,我们拿到第一手的消费者数据库。以后我们可以针对这些人做DM或者样品派送等各种各样的市场活动。天,我们甚至可以靠这个数据库赚钱!别的任何品牌如果想用我们的数据库,他们要按人头给我们交费。"
Jeff的眼睛越来越亮。最后他激动得站了起来:"Mia,我果然没看错你。你是个市场营销的天才!"

参加活动的传真和信件雪片似地飞来,甚至有不少人是用特快专递寄的。高峰时期,秘书每天都要拿两个大箱子来搬。Jeff简直目瞪口呆,他从小生活在澳大利亚那样地广人稀的地方,什么时候见过那么多的信。
因为参加活动的人太多,我们自己连信封都拆不过来,只能临时雇佣几个大学生专门负责这事。大学生们对到底要告诉多少个朋友才能获奖很好奇,他们每天都向我报告最新记录:"这个人告诉了56个朋友","70个","今天最高记录已经是103个了。如果让这103个人每个人再至少告诉30个朋友,那就是3090个,这3090个人再每人告诉30个,天啊,我都不会算了!"
我还亲自在Jeff的办公室里试着打了几个抽查电话:"你好,我们是QT公司的,您的朋友XXX有没有告诉过您我们公司下个月会推出……"
我还没说完,对方就抢着说:"一个什么免洗洁面乳,她告诉我了。"
"您还记得是什么牌子吗?"
"叫什么丽。你等等……"
然后就听到稀里哗啦翻找东西的声音:"哦,叫易丽。"
"我认为她朋友一定叮嘱她把名字记在纸上了。"我笑着对Jeff说。
他已经兴奋得不行了,反复提醒我一定要在播电视广告前让市场研究部做个快速调查,看看品牌知名度是多少。他很有信心地说:"这会是一个历史性的数字"。
结果出来了,在目标消费者中有20%的人知道这个牌子。
我对晓含说:"我们甚至还没放电视广告,产品也还没上货架,就已经有20%的人知道这个牌子。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即使是在QT,多少牌子上市三个月后也未必有这个知名度。"
我也得意洋洋地把这个辉煌战绩告诉了Leon。他的反应甚至比Jeff还大:"Mia,你终于出师了。光是这个项目就可以让你升职了!"
我有点不好意思:"哪那么容易,没这么夸张吧。"
他很严肃地看着我说:"这是个革命性的突破!而且这个方法可以用在任何品类的任何品牌上!"
接下来,他让我帮他策划一下怎么用这个办法帮他卖床上用品。
过了不久,Jeff兴奋地说他要安排我在部门季会上做一个presentation,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这个活动的成功经验。
他反复跟我强调这个presentation对我来说很重要:"我观察到你平时在会议上很少主动发言,所以这次是特意为你安排了这个机会。对于像你这样面临升职的项目经理来说,在整个部门面前分享成功经验的发言非常重要,这是管理层对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最好机会。"
他还让我把发言的PPT材料给他先看一遍,还给我提了很详细的修改意见。
在开会的当天,Jeff突然打电话来说他身体不舒服,所以不能按时来参加会议。但他特意说:"我下午会赶回来,你发言的时候我一定会在场!"我很感动。
会议上,大家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问答时段有好几个人举手提问。最后Derek还提了一个有明显挑衅意味的问题:"从这个案例里,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你怎样用WorldofMouth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但怎样证明这个活动最终能直接导致销量的上升呢?"
"这大概是我能遇到的最具挑战的问题。事实上,我今天分享的确实只是一个针对新上市品牌如何建立知名度的活动,这是我们计划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有另一个WorldofMouth活动是专门为提高销量而设计的……"我很沉着冷静地陈述了下一个活动的具体计划。
掌声雷动。
会间休息的时候,我朝Jeff走去,想感谢他带病来支持我。他远远地就向我举起右掌——这是Jeff的习惯,他一有什么高兴的事就喜欢跟别人击掌庆祝。
在回家的路上,苏也对我表示了祝贺:"真不错!我怎么没想到做这个。"
过了一会,她又想起了什么:"Derek今天是不是吃错药了,他为什么跳出来刁难你?"
我笑着说:"那个问题是我要求他问的。"
苏才恍然大悟,原来Derek是我的托儿。接着她本能地问:"你为什么找他不找我?"
我第一次觉得苏有点没脑子:我跟苏那么熟,她要是跳出来为难我,全世界都知道是在演戏。
4
又到了做工作评估报告的日子。
这一次的评估非常关键,能直接决定升职人选的排名。
Jeff花了一个多小时跟我做了一对一的工作总结。别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直接领导意见”一栏中写的是:“Mia的工作成绩非常优秀,持续超出期望,已经具备了升任市场经理的条件。”
这也就是说,我已经顺利地拿到了升职的入场券,而且显然已经有一个空位置在等着我。剩下的就只是程序问题了,我很开心。
晚上苏打电话到我家:“Jeff给你的评语是怎么写的?”
我把原话告诉了她,并理所当然地问:“你老板给你写的也差不多是这样的意思吧?”
苏的声音听起来很愤怒:“差远了!他也给我评了优秀,可是他没写关键的那一句话,就是‘已经具备了升任市场经理的条件’那句话——虽然他也没说我不具备,反正就是完全对这件事情避而不谈。”
我觉得这显然不妙:“要不你明天跟他好好谈谈?弄明白他到底是怎么替你打算的。”
苏火冒三丈:“我认为他根本就没有替我打算,他一直在替他自己打算!跟Helen和Jeff不一样,我老板在我升职的事情上完全没有积极地推动。现在升职的竞争那么激烈,名额那么有限,我自己的老板如果都不替我争取,谁还会替我争取呢!”
我想帮她一把:“你有没有分析过他之所以没有为你推动的原因?”
苏脱口而出:“我分析过。跟你相比,我觉得自己的情商特别低。”
“瞎说!其实你的情商一点也不低。打个比方吧,一个人的智商和情商就像是左右腿。但是因为你的智商实在太高了,这条腿显得特别地长,所以相对而言,你会觉得自己本来正常的情商那条腿有点短得不合比例,这样走起路来就不免有点磕磕绊绊的。”我安慰她。
苏哭笑不得:“我简直不知道你是在夸我还是在骂我。”
接下来我帮苏分析了一下她的困境:“说真的,我觉得你老板没有主动推动你的升职,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你跟他并没有很深的私交,你们之间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纯工作关系,所以他在个人情感上并不觉得需要特别帮你的忙。这跟Helen是不一样的。其实Helen还真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她有点把我当自己人,所以即使不做我的老板了也愿意帮我安排好出路。而且对于像Helen这样争强好胜的女人来说,如果能帮我把升职的事情安排好,也显得她自己特别强势特别有面子。”
“这倒是真的。第二个原因呢?”
“第二个原因我们以前也说过的,就是你实在太能干了,有你这样的手下你老板特别省心,所以他简直舍不得放你走。你知道吗,居然还有人是因为老板对自己不满意而升职的。Leon曾经告诉过我,Peter特别不喜欢他的第一个秘书,但他也没有什么理由把她炒掉。你知道,在公司里换秘书只有两种可能:除了把她炒掉,就是把她升职成大老板的秘书。所以Peter曾经咬着牙跟Leon说:‘我今年一定要把她给升职了!’”
“天哪,这简直是荒谬,还有没有天理了!”苏叫了起来。
“真的,自己的能力要高到具备升职的条件,但又不能高到老板舍不得放你走。这个平衡确实很难把握。零 点看书”
有一天Jeff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里,还关上了门。
我知道终于到了要谈我的升职手续的时候了。
果然,他说下午就会让人力资源部把易丽品牌市场经理的内部招聘启事贴出来——这是QT的常规程序,即使大家明明知道这个位置是为谁而设的,流程上也需要显得给别的人一个公平的机会。
他微笑着对我说:“你看到招聘启事后,第一时间填好申请表格,然后拿给我签字。”
接着Jeff叮嘱了我一句:“Mia,你要等正式宣布升职任命了以后才能公开庆祝这件事。不要太早张扬。”
Jeff是个非常谨慎的人。事实上,他即使不说我也不会张扬,因为我不想刺激苏。
当天晚上,我给晓含打电话:“我居然在苏前面升了职,这出乎她的意料也出乎我自己的意料。说实话,这件事让我在她面前有种莫名其妙的内疚,因为我的顺利更衬托出她遭遇的不公。”
晓含安慰我:“其实你没有必要内疚,你对她的遭遇并没有任何直接责任。”
我想了想,说:“不只是她,还有Derek。其实他的工作成绩也并不比我差,而且跟苏不一样的是,他的老板也很努力地为他争取。但倒霉的是,他的老板在公司里是一个比较边缘的人,没有什么势力。升职的名额毕竟是很有限的,就看哪个老板比较强势,能为自己的手下争取到。在这一点上我比较占便宜。别的项目经理的直接老板都是市场经理,但我的直接老板是市场总监,所以比大小的话,我的老板绝对比别人强势。”
“所以跟什么样的老板,就像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一样由不得自己选择,这是命。我说过多少次,你这个人就是有狗屎运!”晓含一语道破问题的关键。
“是啊,所以我简直都不好意思庆祝这件事。因为在别人都不幸的时候,一个人的幸福是可耻的。”
即便我再怎么低调,不可避免地,周围还是恭喜声一片。
Derek是第一个恭喜我的人。他还确实挺有风度的,按理我们也算是同一年进公司的直接竞争对手。这让我对他又添了几分好感。
他在MSN上对我说:“通常说来,看到有这样的机会,大家都会想申请一下碰碰运气。但这一次我们都懒得去试。那招聘启事中对候选人的要求,一看就是Jeff为你量身定做的,瞎子都看得出来。我们要是去申请,只能自找没趣。”
“你的好日子也快了。”我安慰他。
“难说。他们都传说我老板可能要辞职。如果换了新老板,我至少还要再努力工作半年以获取信任。所以无论换不换老板,我的事情都快不了。不过我也想开了,只能顺其自然。”
Derek的语气里有无奈,但没有苏的愤怒情绪。他真的是一个温和的人,比苏想得开。
苏一直没有恭喜我,她肯定已经知道了这件事。虽然我希望苏能主动找我说说话,但是我也怕这一刻,就算苏知道怎么面对我,我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她。
我中午吃饭的时候犹豫半天要不要去找苏,在找她的路上,我见她一闪身从门口出去了。我不知道她是否故意躲我。
5
正在我毫无悬念地等待成功晋级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一些古怪的事。
首先,按照惯例招聘启事贴出来两周之内,就会宣布最后的任命通知。可是这一次,一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动静。
其次,有一个名叫Steven的市场经理来找了Jeff好几次。因为我的座位斜对着Jeff的办公室门口,谁来找他我都看得很清楚。
每次Steven一来,Jeff就跟他关着门说话。这很不正常。因为Steven在工作上跟Jeff毫无关系,他负责一个莫名其妙的小破品牌,甚至不属于大象的管辖范围。
过了几天,Steven自己不来了,换成Steven的老板跑来找Jeff。两人又是关着门密谋什么。
接下来,是Steven的老板带着人力资源总监一起来敲Jeff的门。他们离开的时候脸色很不好看,Jeff的脸也黑黑的。
我猜想这一切都跟我升职的事情有关,心里有点不安。
我只是有一点想不明白:Steven自己明明已经是市场经理了,他如果申请,只能算平级调动。而平级调动是一定要Jeff同意才可以的,Jeff显然不会挑他。那他为什么还要使劲搅和这件事呢?
Jeff没有对我透露任何信息。以我对他的了解,这说明事情还没有最后的结论。我也不好意思直接去问他,那样显得自己太沉不住气。好在我有自己的信息渠道。
于是我约了Alice吃饭——如果这里面有什么变故,大象的秘书没有可能不知道。
饭桌上,Alice有点尴尬地说:“Mia,我们是朋友,你的事我当然很关心,但我从大象那里知道的一些公司机密按理是不能说的。我现在唯一能告诉你的是:因为公司整体战略的调整,有一个品牌很快就要退出中国市场了,所以他们的人员需要调整到别的岗位上去。”
原来如此。
我迅速把这个缺失的重大信息放进了大的拼图里。既然这样,事情已经很明显了:这个空位确实是Jeff为我准备的,但在这个关键时刻,Steven的品牌被迫解散了,于是他成了我唯一的竞争对手。
弄明白了这个格局,我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胜算是很低的:Steven已经是市场经理了,我只是一个项目经理,而现在只有一个空缺,按照公司的政策当然是要先安排他的。
于是,我自我解嘲地对Alice说:“我早就知道,当一件事好得不像真的的时候,它确实不是真的。”
Alice安慰我:“你也不用灰心,这件事情还没有最后决定,Jeff一直在努力顶着压力,他们正在商量还有没有什么别的办法。”
我可不认为还能有什么别的办法来力挽狂澜,因为有一件事情是很清楚的:无论Jeff多么想维护我,他也不能破坏公司的游戏规则。
回到家里,我越想越委屈。这叫什么事啊?我并不是个有野心的人,我从来没指望过能这么快地升职,可是他们一个两个都那么积极地替我安排。结果奇迹明明都要发生了,我也相信这个位置确实是我的了,又突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把我的幸运果实给活生生地抢走了。我没法不难过。
又过了两天。
我开会回来,看见Jeff在我桌上留了一张条:“回来以后尽快来找我。”
我进了他办公室以后,他自己亲手把门关上,然后一脸严肃地看着我的眼睛,开门见山地说:“我并没有好消息要告诉你。”
“我知道。不是我,是Steven。”我帮他把话说了出来。
Jeff非常意外:“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强装笑颜:“这么简单的事情,我用脚指头也能想出来。”
他有点尴尬地笑了:“Mia,我知道你聪明。”
“没关系的,我能理解。他已经是市场经理了,在公司的优先顺序上,他确实应该排在我的前面。”我反过来安慰他。
Jeff 说:“这可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个意外,我也没什么可说的。不过我至少可以为你做两件事情。第一,我知道如果让Steven做你的老板,你肯定会很难接受,所以他来的同时我会把你调到我下面别的牌子过渡一下,然后争取尽快给你找个别的机会升职。在这个过渡阶段,你还是可以直接向我汇报工作。”
我松了一口气,因为我在情感上确实没法向Steven汇报工作。他抢了我的位置我也认了,我可受不了他还当我的老板。而且他凭什么当我的老板呢?这个牌子是我做出来的,我懂得比他多。
我正在想Jeff要说的第二件事是什么的时候,他递过来一个咖啡色信封。我对这个信封可真是太熟悉了,这是通知加薪的专用信封。
Jeff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虽然加的这点钱跟升职所增加的薪水没法相比,但这已经是公司规定能给项目经理开的最高的工资了。”
他对我实在太好了,其实他并没有义务做这些。
该交代的都交代完了。Jeff突然很感慨地说:“Mia,就差那么一点点,你离那个位置已经如此接近。”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