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何飞鹏-自慢: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笔记

_2 何飞鹏(当代)
  行动力是在不断的行动中学习成长,执行力是在不断的工作中修正错误、校准方向,工作的成果也是在行动与执行中完成。过多的思考、过多的讨论、务求其百分之百完美,只是让你变成一个“口水多过茶”的梦想家、思想家!
  ■后 记
  一个读者质疑不思虑周全的行动,是行为孟浪、盲动,还是应该想清楚再行动。我完全认同,但我想强调的是,如果你永远想不清楚,永远下不了决心,永远停在原地,永远坐而论道……那我会说:思虑周全只是你梦想、空想的托词而已!
  没有一个人是完人,每一个人都有很多缺点,而进步是需要先了解自己有什么缺点,才能学习改进的。
  问题是,如果我们不能谦卑地面对自己,诚恳地反省,从别人的反应找出自己的弱点,我们是无从进步的。
  我很少有机会运用科学化的管理工具,因为我永远认为我最了解这个产业,最了解我自己的公司,最了解我所主管的业务。科学化的工具能提供我更进一步的情报吗?不能!因此科学化的管理及评测工具,听听就可以了,不必花大钱,又浪费时间去走远路!
  可是几年前的一个案例改变了我的想法:有一个同事,担任那个职位已很多年!他的部属公认他是个问题人物,甚至偶尔会在公众场合挑战他的权威(因为忍无可忍);平行的同事认为他是个麻烦人物,因为他常常不在状态,做一些很奇怪的事,给办公室带来不必要的困扰;他的主管也知道他有问题,但时间保护了他,因为是资深员工,不忍心下手处理。
  我终于决定找他恳谈,可是结果让我大吃一惊!我原本认为他对自己的处境总该有所了解,谁知道,他竟然认为自己的表现虽不杰出(带着谦虚),至少还算OK(理所当然)。我知道这下子问题大了,他几乎完全不了解自己,不了解别人对他的观感,所有他感受到的不友善,完全是有心人士故意与他为敌。我非常后悔过去对他的仁慈,一直未及早规范、说明,我应对他的问题负完全责任。
  这时候,我也想起了人力资源领域中的360度评测法,这个方法让受测者能从上司、平行部门、部属甚至其他相关人士的角度,看到别人对他的感受、看法与建议,让他知道他所不知道的自己,包括优点、缺点与改进建议。
  我不能不承认,科学化的管理工具是有用的,如果我有机会让这位同事做一次360度评测,相信我在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
  每一个人都有永远无法认识的自己,我们永远按照组织的主流价值——能力强、有效率、肚量大、眼光远、能沟通,期待自己是这样的人,而永远看不到事实的真相。事实上,每个人都离这些主流价值很远,我们永远是缺点比优点多,我们永远有一辈子也改不了的缺陷。这些缺陷,当别人亲口对你讲出来时,你会拒绝承认,你会愤怒,你会反驳,你会构陷别人的动机,当然如果你还有自省能力,你会伤痛欲绝,这怎么可能是我呢?最后也许你有机会诚实面对,尝试去改变自己。但能不能真正改变,就要看自己的决心和毅力了。
  问题是,人有没有机会认识隐藏在暗处的自己,早一点了解、早一点改善,以免变成职场的笑话?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只是你拒绝承认而已!
  同事对你的异常反应、老板对你的不耐烦、部属对你的挑战……其实都说明了别人对你的不满,也暗示了你的问题的存在!只不过你的反应是什么?老板就是喜欢别人,他对我有偏见;这个部属天生反骨,老是找我麻烦,看哪一天我好好整治你。
  我们的态度,决定了我们永远认识不了自己的缺点,我们背后的阴影越来越大,就像脚下有一盏投射灯,光明的自己、正面的自己很小,而背后的阴影却是“黑暗巨人”。
  ■后 记
  为什么会写这一篇文章,因为这样的经验太多了,我很认真地和部属讨论,他的问题、他的缺点,而且是关起门来,希望他改进,但却引来他强力的反弹,自我辩护,觉得我误解他……
  我不能不承认,大多数人无法面对自己的缺点,不敢承认自己的不足,这也是大多数人停滞不前、无法进步的原因。
  每一个人都应告诉自己“闻过则喜”,有人愿意给我建议,提醒我的缺点,不管对不对,都立即谢谢他!
  工作成就(Performance)、能力(Ability)、态度(Attitude),这三个英文字头组成工作成就定律:P=A2.这是强调激励,重视心灵层面的管理学者的说法,每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一生的命运,也决定了一生的工作成果,成王败寇,因为你,因为你的思想,因为你的性格,因为你怎么看世界、怎么看人生。
  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能力、资源、时运,还是其他?这个有趣的问题困扰了所有的工作者,有人努力学习,因为相信能力;有人烧香拜佛,因为相信命运。但大多数人不知道答案就在自己身上,你的观念、看法、态度,才是真正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这就是工作成就定律:P=A2.
  工作成就定律指的是每一个人的工作成就的大小,等于能力乘上工作态度,能力越高,工作态度越好,其成就就越大,也是远离失业的不二法门。但大多数人都只重视工作能力,念书、学习,取得高学历,都在增强工作能力,而重视工作态度的却少之又少。大多数的工作者缺少正确的工作伦理,对公司、同事、工作本身,是否具有正确的工作态度,成为职场上的最大盲点。
  工作态度的重要,可以从工作成就定律中看出。每个人的工作能力绝对不会是零,因此工作成就也会有高低。可是工作态度却有可能是零,而一旦工作态度不正确,工作态度是零,其工作成就就是零,能力再高也是无用的。甚至因能力强,态度不正确,反而往坏的方向发展,做出对组织、工作、公司有害的事,大多数职场弊案,都是这种人做出来的。
  因此,工作成就定律,其实说明了工作就业的“唯态度论”,态度决定一切,相对而言,学历、能力反而并不重要。
  许多成功的案例都说明了“唯态度论”,一个从基层做起的人,最后可以升到总经理,就是工作“唯态度论”的批注,因为基层工作者一定是能力不足的,但因态度正确,努力学习,全力以赴,认同组织,无怨无悔,能力当然不断增强,主管当然赏识他,所有的好运、机会都会降临到他的身上,最后他当然会成为公司的最高主管,成为职场的成功者。
  “唯态度论”其实不只在工作上,成功更是“唯态度论”,许多创业者将失败归咎于资金、经验、时机,其实是错的。因为只要态度正确,没有资金的人,会得到他人的信任、帮忙,今天缺资金,但明天会解决;能力不足的人,没关系,只要态度正确,努力不懈,今天不会,明天就学会,能力会快速累积;而今天时机不对,运气不好,只要态度正确,不怨天尤人,继续乐观工作,时机、运气总会来的。
  这个社会聪明人太多了,缺少的是执著的傻子,对理念执著,对道德执著,对工作执著,对过程执著,对成果执著,成就的唯态度论,绝对可以让你远离失业,接近成功。
  ■后 记
  有小朋友问我,态度到底是什么?这确实要仔细交代。
  态度,源于信仰,每个人都有人生观,都有自己相信的观念。正确的观念,投射到工作上,就产生具体的正确态度。例如:相信世界是公平的,没有不劳而获,这是信仰,也是观念。投射到工作上,就会变成全力以赴,一步一个脚印,不会贪便宜、走捷径。
  观念与态度是连动的,对外界的每一件事,每个人都会产生不同的对应态度,进而产生不同的作为。
  态度的正确,包括许多层面,例如:乐观、正面思考、负责、追根究底……几乎所有听起来很“八股”的人生守则,都很可能是正确的态度,这其实是回到做人的基本原则。
  从小我就知道,我天分不错,但也并不特别好;我更知道,我家境不好,家庭所能提供的是最基础的学习环境,出国免谈,深造不可能,因此我唯一能依赖的是在工作与生活中,自己能做的自我探索与学习。大学毕业,是我正式学习历程的结束,我知道,从此一切的学习、一切的成长,都要靠自己,因为这样,我摸索出许多让我“自慢”的经验。
  无所不在的学习,描述了我一生的学习态度与方法,也是我一辈子如果有一些成就,真正的关键原因。
  “一点聪明一点痴”,告诫自己不能太依赖小聪明,虽然我不否认自己反应灵敏、见解独到。“对不在方法,对在人”与“承认自己是坏人”等篇,谈的都是人的变量,也就是自己。很长的时间,我检讨的是外在变量,环境、资源、时机、命运……但很少想到自己的对错,那是自省的空白,后来我知道真正可能有错的是自己,而自己更可能是丑陋的恶人!
  还有许多篇是学习得到的实务体验,如“策略与执行力”,以及如何精准计算等,都是我用自己的话说出的学理,当做是管理学者的旁证吧!
  人的成功,不在于能力很强,而在于能力是否能不断提升改变,学习是每一个人改变的动力。大多数人的学习是制式的、是正式的、是有形的。但有一种学习,可以让人永远成长、毫无止境,那是Any time,any where的学习……
  刚进入职场不久,仍然是最爱玩的时候,一次到乌来乌来:台湾北部著名的山地乡,泰雅族部落村。——编者注露营郊游,一起参加的人里面,有一位是溪钓高手,他携带了全部的钓鱼工具,准备让我们好好享用鲜鱼大餐。
  我完全没学过钓鱼,但听到有高手在此,很高兴与他一起尝试钓鱼。那一天晚上,我们两个就一起彻夜垂钓。我因为不会、不懂,所以其实是他钓鱼,我当助手,有空时我也试试看。
  这一晚上是我的溪钓学习全体验。我从完全不懂,不断地问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到后来越问越深;也从完全不会钓,到试试看,后来我也能钓到一些鱼。刚开始,这位钓鱼高手觉得我很烦,老问一些笨问题,但因为我也帮了些忙,因而也就勉强回答,到最后我们变成好朋友。
  从这一晚之后,我仍然不是钓鱼高手,也没兴趣,但我对钓鱼完全不陌生。事实上,后来在工作上因为我对溪钓的理解,也得到许多好处:一位客户是钓鱼爱好者,发觉我也对钓鱼侃侃而谈,因而拉近距离,多了好些生意。后来更差一点办一本钓鱼杂志,那一晚上的机缘,让我受益无穷。
  那位钓鱼高手,后来对我的评价是:怪人,对陌生的事拥有超强的好奇心。这点我完全承认,我是一个“好奇宝宝”,任何事我都有兴趣,任何事我都会研究一下,不管什么事,纵使和我的工作、生活完全不相关,但只要在我周遭,被我遇到,我都会仔细研究。尤其是我对高手特别有兴趣,因为我认为从高手身上会找到最完整的答案。
  我不晓得我的好奇心是从哪里来的,但我确定好奇心让我快速学习、快速成长,而且可以不需要有正规的老师,也不需要在正式的教室中,我就可以在工作与生活中自我学习、自我成长。那是无所不在的学习,也是无时无刻的学习:学习,Any time,any where!
  管理顾问彼得?圣吉(Peter Senge)强调学习型组织,组织要能自我调整,学习成长。对照自己的经验,我强调的是学习型人生,每一个人都可以透过开放的胸襟,不断地自我改造、自我学习,而其中的关键又在于Any time,any where——无所不在的学习。凡走过必有学习,凡接触必有长进,凡看过必多懂一些,凡遇到必追根究底,凡高手必不放过,穷追猛打,追问到底。
  这其中最需要克服的不正确观念就是:这跟我无关,干吗学?这么专业,我一定弄不懂!下次有空再学吧!这都是凡人的想法。正确的态度是:虽然现在无关,但以后可能有用,而现在反正没事,不妨随手了解。而且不论多难、多专业,我现在能学多少算多少,绝不等到明天,不放弃现在的学习;也不能期待重回课堂的正常学习,那机会很小!
  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这是多才多艺的原因。在工作与生活的周遭,不论日子是好、是坏、是悲、是喜、是顺、是逆,对学习而言,日日是好日,分分秒秒可学习,也无时无刻不可学习!
  ■后 记
  我无时无刻不在问,谁是真正的高手。因为这个社会充斥着半吊子达人,许多人敢说就成了专家,向这种人学习无异问道于盲。但真正的学习,要找到真正的名师,因此做任何事,我总要花很多时间,寻访名师,就怕问道于盲,找到真正的高手,学习就会步入坦途。
  春节,一年的开始,许愿的季节。
  在一次春酒宴后,主人热忱地安排放天灯的余兴节目,每一个人在天灯上写下自己的愿望,从身体健康、事业顺利,到两岸和平、国泰民安,愿望无奇不有,说明了社会真是多元,其中一个年轻人的愿望吸引了我:“贵人出现,小人走开。”这是职场中常见的说法,也是算命先生常用的话语,但却引起我极深刻的省思!
  每一个人都在期待生命中的贵人,甚至把贵人的帮助,解释为许多人成功的原因。更多人常常遇到小人,把所有的不顺利都说是小人阻挠、搅局、作梗,“防小人”绝对是算命先生万无一失的警语,小人几乎是现代职场中普遍存在的全民公敌!
  我对“贵人说”没有意见,因为回顾这一生,确实承许多贵人之助,才能逢凶化吉,但对“小人说”则完全不能理解,也不能认同。
  我承认这一生曾经遇到过一些麻烦的人,给我带来许多的困扰,但这些人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些想法、观念、工作方法与我不同,我可以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但说他们是小人,确实又太过了!我遇到更多的是厉害的对手,聪明、高明、训练有素,常让我措手不及,但这些人充其量也不过是“敌人”,但不是小人。
  敌人因立场不同,各为其主、各争其利、各谋其胜,是对手,可以“揖让而升,下而饮”。小人则是人品不佳、道德低下、手段卑劣、素行不良。想想看,在我们的周遭真的充斥着这么多“小人”吗?我想不至于。理论上“小人”应该是“坏人”的同义字,而“坏人”与“好人”又是反义词。从统计学上的常态分布来看:在整个社会中,好人与坏人都是极端值,都一样稀有,如果你觉得社会上好人不多,贵人少遇,那坏人、小人也都一定不常见。
  但小人说又何以如此普遍呢?其实这些小人大都只是我们的对手(或者敌人),当我们遇到难缠的对手,或是打不过的对手,最简单的疗伤止痛良方,就是将其“妖魔化”为小人。因为他是小人,道德低下、手段卑劣,我为“奸人所害”,输了没有什么可耻的,自己没有什么可以检讨的,一切的失败或挫折,都是命运之神捉弄……
  我不能说办公室中完全没有小人,就算有,数量一定很少;但职场中却充满了对手,每个人都想求表现,但因绩效评比,让所有的同事都变成对手,而如果我们不能平心静气地看待职场竞争,而将对手妖魔化,那么所有的人都变成“小人”了。
  把对手妖魔化为小人,还有一个严重的后遗症:无法向敌人学习,敌人能打败你,必有所长,师敌长技以制敌,这是下次见面反败为胜的关键。但对手如果是“小人”,是邪门歪道,我就没什么好学的……
  我很清楚,社会中小人不多,只不过是因为我自己戴了“妖魔化”的眼镜,以至于把所有的对手,都变成小人。当我们不能面对对手,学习敌人,而只是背对敌人,吃着妖魔化对手的春药,自我泄欲,你将永远是失败者,而且是个气量短浅的失败者!
  ■后 记
  老友打电话给我,调侃我真是大气,心中无小人,气度不凡。我愧不敢当,我并不是真的没遇过小人,其实还不少,但每次一想到这些人,如果是小人,而我又曾与他们为伍,且曾经与他们为友,那我自己不也可能是小人吗?否则怎么会在一起呢?那就豁免他们小人的罪吧!同时也免除自己是小人的可能!
  如果一个人才气不足,庸庸碌碌过一生,也就罢了。
  问题是很多人才气纵横,最后又没什么成就,那就冤枉了。通常这些人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太聪明的结果是没耐性,不能按部就班一步步向前走,他们虽然有一些小成果,但不会有大功业。
  这篇“一点聪明一点痴”是让所有的聪明人,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再想一想。
  我见过一个非常聪明的年轻人,学历又好,拥有国外的硕士学位,他一度是我最看好的未来接班人选之一,但这件事始终无法如愿。
  他做任何事,都能快速上手,表现杰出。但问题是刚熟悉一件事,他就开始想下一个职位,他的期待与要求,总是比主管快。当然基于人才培养,许多次我也按照他的意愿,提拔升迁。甚至我还一度自责,是不是我的反应慢了,以至于让一个有为的年轻人,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埋没了他的才气。于是我密切注意他的动向,以免再度犯错,又被他先开口要求,落入后手,处境艰难。
  结论是,他还是比我急、比我快,我的小心仍然赶不上他的急切欲望。最后我不得不承认,他实在太聪明了,聪明到在组织中,很难有一个职位适用于他,我不得不放弃这位让我爱不释手的年轻人。
  他走上创业之路,以他的聪明,很快拥有一个小格局的成果,每年有金额不大的获利,足以让他逍遥自在。可是从此他面临瓶颈,如果要做更大的事,光靠聪明是不够的,还要决心、毅力、格局、气度、勇气,而其中有许多特质都是他所不足的。
  我只能替他可惜,好一块材料,只因为太聪明了,聪明地仔细计算所有的事情,都要用最快、最容易的方法做事,期望速成、期待短利,欠缺了“痴劲”与“傻劲”,而使他陷在“舒适”的泥淖中,拥有小成就,难成大格局。
  这让我想起台湾财经前辈汪彝定先生的一句话:他常念着“慧女不如痴男”,如果剔除性别眼光,这句话正是这个案例最好的批注,任何人“慧”不如“痴”。慧易成事,但难成大局;痴似呆拙,但孜孜矻矻,一点一滴,最后终能成就不凡的格局。
  如果你是“痴”人,笨人没路走,只能努力,无需多言。问题是社会上“痴”人少有,大多是聪明人(或者其实是自以为聪明),聪明人就是精于算计,心思复杂,以至于小算盘每天打、时时打,稍有困难就不做,稍遇挫折就放弃,眼前无利就回头;长远大计无心想,结果是小成可也,大事难成。
  最好的思考是,不论你是聪明人还是痴人,常常替自己留一点“痴心”,刻意去做一些看起来笨的事,凡事想长一些、想远一些。利益不要计算得那么精准,刻意找一些辛苦、困难的事来做;刻意找一些需要冒险进取的事来做。然后发挥你的决心,考验你的能力,激发你的坚持,磨炼你的执著,成就你的耐性。让成果滴满你的汗水、泪水,这是另一种试炼。
  太多的聪明,是上天的恩宠,当然要感谢,但也是上天的陷阱,让你少了执著、坚忍的力量。最好的搭配是“一点聪明一点痴”,有足够的聪明分析难易、好坏,但有时也要有耐性,做一些短期看起来并不聪明,但长远有利、有益的事,每个人最终的格局,决定的关键是“痴”,而不是聪明。
  ■后 记
  明明是聪明人,如何拥有痴心?
  其实这是“小聪明”(street wise)与大智慧的差别。聪明人选容易做的事,大智慧选难的事。难的事少人做,竞争者少,有时候还需要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耐性。没有耐性,等不到春暖花开,能等、能忍,通常是痴人与痴心。
  每一个人都要探讨别人的成功经验,学习别人的成功方法,认为用对了方法,就有机会成功。逻辑上没错。“他山之石,可以攻错”,但学习对的方法,并非保证成功,这其间还有别的变量。
  人就是其中的关键,任何工具,换了人,效果就不同;任何方法,换了人,结果也不一样。在学习方法的同时,请思考一下自己,思考一下人的不同,自己是不是对的人,要真心面对!
  一个年轻人,努力工作,忙碌了半辈子,他一直在创业做出版,但一直没能真正赚到钱,有一天他急着跟我见面,想告诉我一个突破性的计划。我虽然忙,但仍然很乐意给年轻人一点意见、鼓励。他说,他决定学习某位成功同业的做法,一年只出二十本书,但要求本本畅销,用精准的选书,替代大量出书,来提高营业额、提高获利率。
  他又说,他仔细观察了这位同业的做法是大量阅读国际书讯及出版消息,并参加国际书展,与国际出版业建立良好关系,这样就能拿到大书、畅销书。听完他的想法,我百感交集。
  我想起另一个经验,我投资的一家小公司,亏损连连,我与主事者恳谈,想找到原因,好协助他。从头到尾他一直诉苦:时机不对、竞争者太强、资金不足、员工太笨,并且告诉我,他已尽全力改变,但不可得。
  这两个故事,对我而言,有相同的启发,第一个故事是“对不在方法,对在人”,因此学别人的方法是没用的,因为人不一样。第二个故事则是“错不在方法,错在人”,因此检讨方法是无效的,因为人根本是错的。人的不同,决定事情成败。而我们看问题、检讨问题时,往往忽略了人,而着重在方法上。
  或许应该说,并不是我们过度强调方法,而忽视人的问题,其实人只有在检讨和自己有关的事情上,才会不自觉地忽视人的问题,因为只要是人有问题,很可能就是自己有问题,而你能面对自己可能是个笨蛋吗?不太容易!
  以第一个故事为例,那一位出版同业的成功,是因为主事者知识渊博、判断精准、眼光独到。因为有英明的选书人,才能做对书、选对书、赚到钱。我告诉这位年轻人,要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先解读“人”、学习“人”,把自己变成跟他一样的人,再学习方法才有用。
  第二个故事,恳谈完之后,我的结论异常简单,我根本看错了人、投资错了人。生意没错,时机没错,方法也没错,因为人错了,所以把一切都弄错了。不幸的是,他根本不认为自己有错。
  人最不了解的就是自己,老放大自己的优点,忽视自己的缺点,甚至觉得自己没错,一切都是别人的错、外部环境的错,一切都是运气的错、时机的错。
  面对与自己有关的事,正确的检讨或思考模式,应该是“一切都是我的错”,先假设自己有错,强行找出自己的错,经过这样严苛的自我检视之后,如果自己有错,你应该会很快找到,也可以进行改进。当然也可能自己没错,而经过不断反刍自省之后,你更有信心去检讨外部的人或事。
  如果要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关键不在学习方法,而在学习“人”,学习成功者的态度、思维、特质、风度、气量,这些才是成功的核心,也是方法背后的潜在要素。不要陷入一般人只会学习方法,本末倒置的状况中,以至于复制、学习都不易成功,但却永远在追求方法的更新,而忘记一切要从自我检视、探索开始。
  在人的社会中,人才是核心;在自己的生涯中,自己才是关键,自己的对错,决定了一切,不要被表象所迷惑,不要怕面对自己的丑陋,才有机会找到正确的答案。
  ■后 记
  我并不是否认方法的重要性,但任何事我难免要回归人的原点,太多的经验告诉我,同样一句话,有人说来令人动容,有人说来就虚假难耐,解读自己、了解自己的强弱短长,其实会让自己少走很多冤枉路。
  经营大师杰克?韦尔奇在接受《商业周刊》访问时说:“人对了,就对了。”显然东西方的看法相近。
  策略是高尚而伟大的事,每一个人都喜欢谈,但我怀疑是否大家都懂;执行力也一度是热门话题,但什么是执行力呢?
  做对的事与把事情做对,是我对策略与执行力的解读。没学问,但易懂、好用,极具参考价值。
  二十年前,或许更早,策略一词风行企业界,经营企业要谈策略,不谈策略,简直没知识、没学问、没前途;2003年,执行力成为企业经营新的流行词汇,不谈执行力,一样没知识、没学问、没前途,甚至还多一条罪名:落伍,赶不上时代!
  说老实话,我从来没弄懂策略过,我对高来高往、不着边际、天马行空的事没兴趣,对执行倒是颇有心得。年轻时,对老板交付的事,从不知如何说不,总是傻乎乎地彻底做到;年纪大了,当了年轻人的老板,做任何事总要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才敢下手,下手之后,就全力以赴,不达目的,绝不终止。
  对策略与执行力,这两个经营学上的流行词汇,我个人倒是有自己的简单解读。策略是什么?就是在正确的时间选对的事做,做对的事(Do right things)。执行力是什么?就是全力以赴,把事情做对、做好(Do things right)。这两者一个是高层次战略面的事,一个是底层战术面的事。
  平心而论,大多数工作者用不到策略,就算用得到,机会也少之又少,那是老板在选择大方向,进入新领域,比如“要不要上市?要不要出走?”“要保守,还是要扩张?”这种时候会用得着的事。
  不幸的是二十几年来,策略成为企业经营最重要的话题,每个人都想运筹帷幄,却把工作细节放在一旁,天马行空谈大事、谈方向、谈规划,但底层翻土、施肥、除草的事,却没有人认真做好,结果是企业经营之田,任其荒芜。
  工作者真正用得到的是执行力,老板交付你任务,做什么事已确定,策略思考的空间很小,你剩下的挑战是如何把任务完成,把事情做好;老板交付的事可能是错的,但是你还是有机会把错的事做对、做好,让公司得到比较好的结果。更严格地说,执行力不只是把事情做对,更要讲究的是用更少的时间、更少的资源投入,得到更大的成果,这就是执行力。
  大多数工作者用得到策略的地方,反而不是在工作上,在公司里,而是在生涯规划的内心世界:选对了行业吗?选对了公司吗?跟对了老板吗?选对了适合自己兴趣的工作吗?这都是你在进入职场前,就已经决定的事。
  奉劝所有的工作者一句话,彻底做好现在的工作,高效率地执行,这才是你的本业,至于策略,回家去想吧!
  ■后 记
  我不是喜欢读书的人,但真要读书,一定要把书中的道理,转化为我自己的想法,用我自己的说法,把道理重述一遍。目的是要真正消化书中的道理,每一次我如能成功地重述,就真的感觉心领神会。
  策略的书看多了、听多了,但一直到我用自己的话讲出来,我才觉得摸到策略的边,开始能体会策略是什么。不论听到什么大师言论,尝试用自己的话,重新说一遍吧!
   有人问我,可不可以把策略再说清楚?
  我的说法:“一个人或组织,思考现在处在什么环境?未来可能如何变动?组织或个人应该做什么事、应往何处去”,这是策略思考,是当我们还未决定行动前,需要先想清楚的事。简单地说,也就是“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怎么做,才会得到最好的结果”。而执行力是已决定什么事之后,如何用最快、最有效率的方法完成。
  危机随时都在发生,处理危机也是每一个人一生中必须学会的课题,成功的人都是历经危机之后,更加强大茁壮,失败的人,也通常是在危机中覆亡。
  美国地产大王川普,遭遇多次危机,但他“第一时间,勇敢面对”的态度,让他逢凶化吉,这是危机处理的帝王法则!
  美国的房地产魔术师川普,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因快速扩张,再加上经济不景气,而出现濒临倒闭的危机,负债数十亿美元。所有的人都在等着看川普的笑话,这时候川普选择在第一时间,主动面对所有金融机构。他邀集银行团见面,提出冻结还款五年的计划,并且告诉银行家们,继续支持他,川普会回报金融机构长远的获利,但如果他破产,所有的人都将受害。
  川普果真得到了金融机构的支持,而在五年的调整改善之后,川普现在又是美国知名的富豪,也是成功的企业家,没有人受害。这可是经典的危机处理案例,方法只有一句话:“第一时间,主动且勇敢面对!”
  这让我想起三十年前第一次创业的经验:当年我开了一家“青年商店”(“农委会”推广的小型超商),开店前,因为贪图大量进货折扣,进了一批数量极大的洗衣粉,根本卖不掉,但我完全不知这是问题,也不采取任何方法,几年后,一直到商店关门,这批货都是我永远的痛。
  类似的状况,常常发生,遭遇问题,忽视逃避;面对危机,托辞延宕,非要等到火已经烧起来了,才开始想办法急救,通常大祸已成,力难回天,多少企业,都是在拖延中灰飞烟灭。
  对所有工作者而言,发生困难,面对问题,是每天都会出现的功课;对企业经营者而言,出现经营危机,也是必然的事,问题是大多数人的习惯都是喜欢面对顺境、讨厌逆境;忽视困难、淡化问题、漠视风险、逃避危机,是人之常情,只有极少数胆识过人的英雄人物,能在“第一时间,主动、勇敢面对”问题与危机,也才能渡过难关,永保安康。
  如何成为一个不逃避问题,勇于面对危机的非常人呢?我的方法很简单,把最多的时间和精力,分配给那些你心里不喜欢做的事!
  我的经验是:如果我有几件事要做,那些我很想做,或是喜欢做的事,通常是好的事、容易做的事或者是锦上添花的事;而不想做的事,通常隐藏着困难,包含着危机。同样的,如果你管了许多单位,你喜欢去的单位通常是好的单位,你不想去的单位通常是问题单位。
  而逃避问题,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忽视它,或者认为它根本没问题,所有人都会这样;内心的直觉,会让你不喜欢有问题、有困难、有危机的工作。因此当我想通这件事之后,我重新安排我的时间与工作内涵,第一时间优先处理我内心不喜欢的工作,花最多时间,去与我不喜欢的单位沟通,花最多精力,去面对我不喜欢的人。因为这些事、人、单位,通常代表着问题与危机。
  至于当危机或问题已经显现,这就进入紧急处理阶段,身为企业经营者,这时候更是危急存亡的关键,就像川普一样,要不是他的主动,川普王国现在恐怕已经不存在。“第一时间,主动面对”的法则,恐怕是每一个老板都要学会的第一课。
  ■后 记
  地震救难,有所谓的黄金72小时的说法,因为超过72小时,人存活的几率就降低很多。危机处理也有类似观念,危机乍现时,伤害不深,而后逐渐扩大,最后彻底毁坏,回天乏术。
  每一个人都可能走错路,误入歧途;每一个人手上,也都可能遇到麻烦事,在最快的时间面对,立即处理,是唯一的方法;逃避拖延,则万劫不复。
  人常常会面对转变,转变代表未知、代表风险,大多数人都会在面临转变时踟蹰不前,以至于错过了时机,如何能在关键时候,做出正确的决定呢?
  “自杀以求生存”是一句气派恢宏的格言,从管理学上也有理论依据,成功的公司受限于既有的经验,以至于无法启动新经营模式,下决心放弃原有模式,这是自杀的准备。个人面对转型,也要有自杀以求生存的决心。
  一个艺人朋友,长期为生涯规划困扰,许多年来,我们一见面就谈到他想转换工作跑道的问题。原因无他,艺人是论时计酬,虽然酬劳高,但生命周期短,年纪一大,就不能做了,他一直想发展第二专长,以做准备。但这许多年来,既没结论,也没行动,因为他丢不掉现在的高收入,也害怕转换的风险。我对他这样的讨论厌烦,干脆一见面就先声明:“今天只谈风月,不谈工作。”
  另一个有为的年轻人,一直对我从事的文化出版业有兴趣,也和我谈了许多年,有没有机会来从事出版工作,我当然乐意。只可惜他一直在电视圈工作,待遇甚高,降薪做理想,他又下不了决心,因此一切也就是谈谈罢了,只是他又一直以未能从事文化出版工作为憾!
  最近重读哈佛大学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有关创新理论的巨作《创新者的窘境》(The Innovator‘s Dilemma),感触甚多,原来这两位朋友遇到的困难是有理论根据的,他们都被现在的成功模式所苦,以至于不敢跨出新领域,这就跟所有成功的企业一样,当面临新科技的“典范转移”时(或新环境变化),总是踌躇不前,他们面临的是“转变的两难”。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教授的建议是,成立新公司、新组织,独立于原有组织之外,以测试新科技、新环境、新市场,以迎接挑战。同时要有心理准备,新公司未来可能扼杀原有公司的生存,这是“自杀以求生存”,不过自杀总比被杀死好,而且自杀之后,还有新公司延续,这是另一种永续经营。
  好一个“自杀以求生存”,这是多壮烈的话,只是太血腥,也太凄凉了。对大多数人而言,其实没有自杀的勇气与决心。好在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的真义,并不是要大家自杀,他只是要大家面对新环境,启动新公司,采取新作为,用你现在还能赚钱的经营模式,去投资创新产业。自杀也是一种心理准备,意味着有一天当“创新模式”席卷而来时,既有的公司可能死亡。
  更大的问题在于,如果你没有及早启动应变计划,采取行动,一直到面临生死存亡之时,才采取“自杀以求生存”的行动,一切都时不我予,来不及了。许多大公司的衰亡,都是当“典范转移”已经确立,新产品、新科技已经被证实为主流产品,才采取行动,可是这时新兴公司早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市场,再加上新兴公司可能也已建立许多进入障碍,大公司根本来不及响应,比赛已经结束。
  一切的作为,要从危机开始,当感受到“创新科技”、“创新公司”及环境变迁的威胁,就不能坐视,就要采取行动。这个时候,创新科技生产的产品功能可能还不足以满足主流市场的需要;这个时候,创新公司的实力,可能也只是不起眼的“车库公司”;这个时候,社会环境中,可能只是一小撮前卫人士在谈论新的趋势、新的生活形态,一切都跟你过去所熟悉的状况没两样,但这是你采取自杀行动的黄金时间,再晚就来不及了。
  企业的状况,又比个人好太多了,因为企业可以“以新带旧”,新测试公司的生命可与原有公司重叠,那是“First Curve”(第一曲线)与“Second Curve”(第二曲线)的关系。企业不需要自杀,只是喂养一个新公司而已。但个人不同,你的生涯不能重叠,一个人也不可能做两件事,顶多只能培养新兴趣、培养新事业,以待日后不时之需。但这还不是生涯转换,真正的生涯转换,仍然需要“自杀”的决心与行动。
  ■后 记
  一个读者问我,说自杀太严重,而且一个人要如何自杀呢?答案很简单,当然不是真的自杀,而是舍弃:舍弃现有的成果、舍弃现有的习惯、舍弃现有的工作,因为不舍弃,我们就无法下决心转变。
  把自己放在一个回不了头的情境,做了过河卒子,只有勇往向前,这就是自杀,进而才能重生。
  许多工作者喜欢负面思考,面对公司、面对老板老是对立、老是批判,想从公司口袋中得到更多,稍不顺心,对公司就恶言相向,这样的职场是紧张的,是痛苦的。
  公司可以选个人,个人当然可以选公司,合则来,不合则去,其实不用互相为难,寻找认同自己的公司,做公司内的执政党,这是我快乐工作的重要秘诀。
  刚进媒体工作的时候,发觉同事非常喜欢批判公司、批判自己的报纸、批判老板、批判组织,当时的我,正沉醉于这个媒体所提供的舞台让我有发挥机会,那种成就感胜过一切。因此,对同事的对内批判行为百思不解。我很想问他们:如果对公司这么不满意,为什么不辞职呢?
  所幸我始终没有问,否则一定变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事后我明白组织里永远有“异议分子”,有“在野党”。不论组织(公司)的制度有多好,总有在组织内受挫折的不满分子,他们永远用负面的角度来看问题,因此公司会给他们编派得一无是处。而媒体人就更不用说了,一向伶牙俐齿,批判成习,对外批判惯了,对内就绝不会手软。
  可是有一件事,我始终不明白。公司是我们工作的地方,某种意义上,就像我们的家一样,就算这个家再坏、再简陋,为什么还要去批判它?批判我们所服务的公司,不就等于也批判了自己吗?或许有人会说,公司只是我上班的地方,并不是我的家;公司是公司,我是我,为什么不能批判,尤其当公司有不对、不好的地方,我更应该讲出来。
  我当然理解,公司是公司,我是我,两者之间并无等号。但我相信的是,就算公司并不是我的家,但至少也不是仇敌,没有必要老是负面看待。更重要的是,我也可以选择公司,如果公司不好,腿长在我身上,离开就是了,为什么还要留在原地,却不断相看两厌、不断恶言相向呢?
  因此,在工作与公司之间,我得到一个清楚的结论,只要在公司服务,我一定在工作上成为主流派、执政党,公司的政策与我的想法完全一致,我是公司最重要而且认同的工作者,这样我在公司中会拥有最好的工作气氛与工作成就感。
  不过这样的期待也可能是一厢情愿,我的能力、我的表现,很可能比不上我的同事,想跻身主流派而不可得,这个时候,我会衡量状况,我有没有机会表现得更好,更被重视、重用,如果有机会,我会等,我会忍。但如果没机会,我会义无反顾地“逃”。离开大媒体,我独立创业,有很重要、不为人知的原因,就是在工作上,我的同事高手如云,打不过他们,比不过他们,逃避总可以吧!
  经过这几十年的工作,我更确认在职场上、在工作上做主流派的重要。因为我看过太多扮演职场“在野党”的人的悲惨下场,不仅在工作上长期被边缘化,得不到认同,得不到肯定,弄得自己抑郁终生,变成可怜的人,更严重的是和公司反目,沦为裁员、遣散的对象,浪费了青春、浪费了生命,得不到自我肯定。
  我确定,要工作,就认同公司、认同老板、全力以赴,做组织的执政党;要不就辞职走人,天下之大,岂无我发挥之地,寻找认同我的公司去奉献。只有一件事,我绝对不做:在组织中沦为在野党,自怨自艾、抱怨批判、浪费青春、虚掷生命!
  ■后 记
  有人问我,在公司中做主流派,不就是做老板的走狗、应声虫吗?
  我不愿用这样的思考角度,我认为工作者和公司、和组织、和老板是一家人,做主流派的意思,是和公司有共识,有共同的愿景,与老板利害与共。
  做主流派的意思,更是大家同心协力,是一个紧密的工作团队,那是工作的最佳氛围。
  大多数人不能承认自己有缺点,听到别人对自己有负面的评价,第一时间努力做的是:解释、辩驳,反而不容易去检讨改进。孔夫子说的“闻过则喜”,其前提是要能承认有过,才能喜、才能改、才能进步。
  而人不能承认自己有缺点,其原因是认为自己是好人、是完人,如果我们能承认自己是坏人,身上有许多坏的基因,那就不会浪费时间去解释了。
  每一次看到媒体报道我们的公司时,总是觉得不对劲,如果是负面的报道,那当然不是事实,都是媒体断章取义,别具用心;就算是正面的报道,我也觉得不对,觉得媒体没有写出我们公司真正的好,媒体对我们公司了解不够!
  这是对自己公司的看法,如果是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那就更极端了。只要听到别人谈起自己,绝对听不进任何负面的评价,一旦听到任何负面的评价,我们通常的反应是:这是谁说的?第一时间要找到诽谤自己的凶手。通常知道是谁说的之后,接下来,我们就会这样辩解:“因为我得罪过他,所以他就打击我!”或者“这个人讲话本来就不客观,他看谁都不顺眼……”有时候虽然觉得别人的说法有道理,我可能确实有这样的缺点,但是最后还是免不了替自己辩驳:是别人误会了,当时的情况不是那样,我绝对不是那样的人……
  有很长的时间,我活在别人的评价和自我认知间的人我战争中,不论我多么真诚,我改变不了别人可能对我的一些负面评价;不论我如何解释,也无从让所有的人都了解我,那是一段痛苦的日子,活在别人的阴影中,我找不到真正的自我。
  直到有一次,媒体上写了一段我公司的负面新闻,其离谱的程度,到我不需要辩驳,社会大众就知道不是真的。因为这样,我反而哈哈大笑,自我嘲解:“一定是我过去当记者时,写了非常多缺德的报道,现在才会有这样的报应!”这次坦然面对的经验,让我有全然不同的观感,我觉得真相永远在那里,其实没有人能一手遮天的。而好坏之间似乎也没有截然的分野,端看评价者对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而定,朋友会说我是好人,敌人会说我是坏人,而我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呢?谁知道!
  有了这一次的经验之后,我开始走出别人评价的阴影,我不再在乎别人对我的说法是否合乎我自己的认知,我只在乎造成这些评价背后的事实如何,如果这些负面的评价是事实,那我就努力去改正那些负面的评价。
  再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的认知就更升华了,我明确知道自己可能是“坏人”,会有“坏心眼”,会“做坏事”,因为我不可能是完美的人,我只是一个会犯错的平凡人,因此我对外界的评价,有更坦然的态度,我连分辨事实与否都免了。我根本假设我自己就是“坏人”,别人对我的负面评价,就是事实,因此我现在唯一该想、该做的就是如何去改善、如何去改变。
  我发觉我的调整变快了,因为过去我常会浪费时间去分辨真相,现在却可以直接检讨、直接改进,省却了许多的口舌之争。更重要的是,当我“承认自己是坏人”之后,所有的人都愿意给我意见,提醒我改善,因为我不像过去那么自我防御、拒人千里,承认自己是坏人,才是真正变好的开始。
  ■后 记
  有很长的时间,我已经不愿意再规过劝善,就算是很好的朋友,我也不再直言不讳。
  因为给朋友建议,都要冒着引发争辩,引起不愉快的危险,甚至还会被误会对朋友有成见。可是当我习惯闭起嘴巴之后,我知道受到最大伤害的是朋友,因为问题永远会留在他们身上。
   许多人不能承认错误,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信,更可能是能力不足,生怕承认缺点后,就会被人轻视。寻找自信,是改过迁善的开始。
  我们经常本末倒置,当我们搞砸一件事时,我们会说这件事太难做了,所以没做好。而到底是事情难做,还是我们没做好?谁都不知道。
  正确的观念是:“把事情做好,就算难做也好做。没把事情做好,就算好做也难做!”
  遇到一个许久没见的部属,我关心地问:“现在在做什么?”他回答:“我现在开一间小店,可是实在很难做。”他接着反问:“何先生,你知道有什么比较好做吗?我想找一个比较好做的事。”我无言以对。
  每一个人都在寻找好做的事、容易做的事。公务员碰面会问:你那个缺好吗?意思是说:工作轻松吗?责任轻吗?薪水待遇高吗?生意人碰头会问:你那个生意好做吗?意思是说:竞争激不激烈?好不好赚?一般工作者相遇,问的也是工作好不好做,意思是是否“事少、钱多、离家近”?
  我无言以对的原因是,世界上哪有好做的事,哪有轻松的事,哪有容易的事?可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偏偏都这样想,每天都在找好做的事,许多人找了一辈子,什么也没找到,换得的是一生一世的蹉跎!
  我听过一个医生家族告诫下一代学医要学皮肤科,千万别当外科医生,因为美容整形当红,好赚又没风险,外科医生太辛苦又危险。我还听过一对父母亲要小孩去当老师,不是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而是可以收补习费,而且退休生活优裕而轻松。
  这其实都是令人伤感的说法,如果全社会的人都拣轻松、好做的做,那辛苦的事谁来做?社会又会变成如何的急功近利?
  撇开社会的公益不谈,就个人的角度来看,工作趋吉避凶理所当然,但问题是一味地找寻好做的事,真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吗?
  我个人是不相信这个说法的,我不相信世界上有好做的事,更不相信有容易赚的钱,更没有简单料理的生意!
  我不相信“好做”,我只相信“做好”,因为世界上没有好做的事,任何事只要你能把它做好,最后都会有好结果的。
  一个人只想找好做的事,根本是认知上的错误,因为世界上没有好做的事,用一辈子寻寻觅觅,也不可能找到,结果只会落一个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切实际的批评。
  寻找好做的事,是聪明人的思考,是用巧,是走快捷方式。选一件事,把事情做透、做好,是笨人的事,是痴人的思考,有的是傻劲,有的是执著。
  好做的路,熙来攘往,人声鼎沸,大家都挤在一起,就算有好做的事,也早有人捷足先登,八字不够好、不够硬的人是轮不到的。而就算你有机会遇到,没一会儿,跟进的人也人满为患,一旦大家都跳进去做,好做的事也变成难做了。
  “做好”的路,参与者较少,因为笨人不多。但是因为是做好,要靠苦力、靠耐力、靠死力,而一旦做好,别人就算闻香而来,跟进学步,也并不容易,这是管理学上所谓的“进入障碍”,也是所谓的核心竞争力。
  舍“好做”,就“做好”,是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的成功要素,不再犹豫、不再寻找,也不要再问那个笨问题:你那一行好做吗?
  ■后 记
  一个朋友想投资做一本新杂志,专程来问我意见:某某类型的杂志好做吗?我告诉他,现在社会竞争激烈,任何市场,都人满为患,没有一种杂志好做。
  这位朋友不太满意,觉得我不肯讲真话,我十分无奈,看来想要摆脱“好做”的观念十分困难。
  我看大多数人的工作,都不顺眼,或许我有处女座的“龟毛” 吧!(龟毛,台湾方言,指当一个人非常的无聊、非常的无趣或非常的认真而产生一些异于常人,导致周围的人都相当抓狂的行为。简单地说,就是形容人斤斤计较、婆婆妈妈。——编者注!)可是龟毛之外,我强调的是做对、做好,如果凭良知就能做,一定不会好,还要经过痛苦的追根究底的过程,才能做对、做好,那是专业的要求。
  每次看日本的电视节目《抢救贫穷大作战》,心中都有极深的感慨:原来这个世界还有这么多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当老板,可是却当起老板。而要当一个成功的好老板,原来每一件小事,都有极深的学问和讲究,而这些讲究、坚持、学问,其实就是现代企业经营所强调的专业主义。
  经营企业只有两种形态:专业与业余。专业的老板会成功,而业余的老板也许在短时间内,因为机缘、运气,偶尔会有小成,但长期下来终究要失败。《抢救贫穷大作战》永远拿“达人”(专家)与业余的老板做对比,让专家来教导业余的经营者怎么做生意,从step by step(一步步怎么做),到理念,到服务的热忱,到敬畏每一项原料,到做好每一件事的坚持。印象中,这个节目从来没有谈到赚钱的方法,可是赚钱是伴随着经营者做好每一件事,强调用专业的方法、用专业的精神,做好服务之后,自然而来的报偿。
  可是“达人”并非天生,他也是经过长期学习、磨炼、研究而来,学习与历练是承袭前人的经验,而研究则是发扬光大,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每一个达人都有独门的绝技,有的可公开,有的不传外人,但都是透过长期的探索、研究,在不断地“追根究底”之后,而形成专业,变成专家。
  这样的专业精神,放诸四海而皆准。记得我曾经问过台塑集团的许多高级主管:台塑被誉为经营的典范,那台塑的管理精神是什么?他们回答的用词很不一致,显示台塑内部并无统一的说法,不过归纳起来,都指向一个重点,那就是“追根究底”的态度。当时无法体会,“追根究底”这四个简单、通俗的字,怎么会塑造台塑王国呢?
  后来接触了比较多的管理实务,发觉每一件事情的解决都是透过追根究底的过程,工作没效率,追踪到底是人,还是方法,还是流程,还是其他因素,哪里有问题,就改哪里,一路要追到彻底改善、效率提升为止。
  追根究底的过程,我们可能不只自己找答案,还要找专家、找同业、找异业学习,然后把每一件事情都找到标准化的作业流程,然后不断改进,这就是最佳化(best practice),然后要求工作者反复练习,一直到彻底熟练,每一次作业的误差都很少(六西格玛),当然可以得到最好的优良率、最高的绩效。
  每一个人,如果也能用追根究底的精神,探索工作、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有机会培养出某一种专业,而拥有追根究底的专业态度,当然就是专业人。成功人士一定是专业的,你要成为哪一种人呢?
  ■后 记
  现在社会流行“达人”,任何领域都要寻找达人,可是什么是达人呢?答案就是“专业”!
  每个人每天都在做决定,大多数的决定都是凭经验、凭感觉,每一个人都需要发展出一套尽可能量化的决策过程,用数据、用计算、用分析,就可以得到结果,而不要用直觉碰运气。
  刚开始学习出版时,编辑来问我:有一本书的内容是这样,作者是谁,我感觉这本书的内容不错,何先生,你觉得怎么样,值得出版吗?
  那时候,不敢承认我不懂,只有努力地和他一起讨论内容、讨论作者、讨论市场,然后下一个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对还是错的判断。
  回想那一段,我能存活到现在,真是承天之幸。
  后来,当然就不是这样了,我们发展出一张电子表格,我称它为出版的“帝王窗体”,把所有的思考,都已经尽可能量化,只要填上各种参数,自动跑出可能的营运结果,我们依赖计算,用了很少的判断,这是一个去掉直觉、少用判断、搜集资料、多用计算的过程。
  判断与计算有何差别?判断是直觉的,判断是使用信息少的,判断是问结果,判断是一翻两瞪眼的,判断往往是现象与经验的立即反射、反应。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