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何飞鹏-自慢: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笔记

何飞鹏(当代)
自慢: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笔记 作 者:何飞鹏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目录
推荐序 一个不可或缺的人
自序 看大事,看小事——致《自慢》简体字版读者
作者侧写 远在寻找下一个挑战
自慢的观念态度
 工作像蚂蚁,生活像蝴蝶
 情义相待,改变一生
 别跟魔鬼打交道
 奥妙藏在基本之中
 闲话一句的承诺
 无力负担的奢华
 下人的矜持
 工作不会伤身
 寻找“自慢”绝活
 口水多过茶
 认识自己背后的“黑暗巨人”
 工作成就定律:唯态度论
自慢的成长学习
 学习习,Any time,any where
 贵人出现,小人走开
 一点聪明一点痴
 对不在方法,对在人
 策略与执行力
 第一时间。勇敢面对
 自杀以求生存
 工作不当在野党
 承认自己是坏人
 好做的事与把事做好
 追根究底的专业精神
 少用判断,多用计算:如何找到答案
自慢的专业方法
 从复杂到简单:工作成就基本原理
 想清楚、写下来、说出来
 有做、做完、做对、做好
 日工作的加法逻辑
 准时是经营的原点
 “好用”的人正当红
 做大生意打小算盘
 如何成为学习型人才
 对专业绝对忠诚
 你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吗?
 突破自己的能力极限
 该低头时就低头
自慢的职场关系
 如果这是你的公司……
 我确定公司不是我的……
 相信公司、认同老板,否则……
 拥有公司的感觉
 向上管理三诀窍
 老板有讲理的吗?
 要五毛,给一块
 老板能有多公平?
 管理老板的馊主意
 老板,我可以兼差吗?
 肚量成就一辈子的追随
 做不完的定律
自慢的生涯抉择
 野性的斗志
 千万别做生意
 远离舒适圈
 让想象飞翔
 你可以选择不同的生活
 追随内心的呼唤
 宽恕、谅解、海阔天空
 你放弃了吗?
 认输逃避的名字是“这不是我的兴趣”
 营造自己的世外桃源
 大气、骨气、志气
自慢私房学
 太好的事,不能当真
 朋友从今天开始交往
 最后一块钱,手放开
 Get it done & let them howl!
 照计划赚钱与照计划赔钱
 愤怒的代价
 当外界疯狂时,你尤其要冷静!
 菩萨的礼貌
 当我不再相信创意之后——创意vs.管理之一
 创意形成与创意的执行——创意vs.管理之二
 勉强别人,理所当然
  人为什么会成功?又为什么会失败?是因为个性,因为能力,因为机遇……还是都有关系?对我而言,这些都是,也都不是,我是“唯心论”者,我认为一切都取决于内心的想法、观念,以及因为这些想法、观念,投射到具体的事物上,所形成的态度。
  举例而言,如果你认为这世界是公平的,只要努力,必然会有回报,这是观念。因此你做事的态度是健康的、乐观的,全力以赴、永不放弃。如果你认为天下无不劳而获的事,这是想法,因此你不会想抄近路、走快捷方式,想赚容易赚的钱。
  我还发觉,所有正确的观念、正确的态度,几乎都是人类最基本的原则:诚实、努力、认真、负责、仁爱、品德、快乐、坚忍、谦虚……这好像在上最基本的公民与道德课程,但我不能不承认,所有这些看来“八股”的东西,都真正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或许我应该这样说:一个人拥有这些正确的观念与态度,不见得能立即成功;但是如果缺乏正确的观念与态度,就算一时幸运,终究还是会打回原形,难逃失败。
  因此,我成就自慢的第一课是:拥有正确的观念,形成正确的态度。
  有人说“工作中的女人最美”,我完全同意。当人全力投入时,聚精会神的执著,会让人尊敬;而全力以赴,努力不懈,也会让当事人充分享受过程的乐趣。或许其中有痛苦、有煎熬,但这也都是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生活中快乐的来源。每天锦衣玉食,久而无味,非要有一些曲折、有一些磨难,生活的乐趣才能显现。
  云南纳西族给了我们最智慧的启示。
  办公室的同事从云南回来,带回一方木刻文字画,同事告诉我,这是世界唯一仍在使用中的象形文字——东巴文,画中我可以清楚地看出来一只蚂蚁与一只蝴蝶,其他的字,我就看不懂了,翻开背面,这一方木刻象形文字的意思是:工作像蚂蚁,生活像蝴蝶。
  我不知道赠送者真正的来意,意味着我像蚂蚁一样苦命工作呢?还是生活像蝴蝶一样的多彩多姿?或者赠送者根本就没有任何指涉,只不过因为木刻象形文字质朴而韵味十足,因而好意买回相送。对我而言,我倒是心领神受,像极了我个人的工作哲学。
  不论是工作像蚂蚁,或者生活像蝴蝶,都是我人生的写照。工作全力以赴,从不留力,从不问会得到什么回馈。因为从工作中,我已经在过程里得到无数的经验与乐趣。而蚂蚁正是最好的形容:一点一滴,步步为营,聚沙成塔,最后成就一点点成果,人不就是如此?如果你觉得成就小,如果你觉得工作苦,你会像蚂蚁一般工作吗?
  或者说,有人甚至会觉得像蚂蚁一样工作,是多么悲哀啊!没有自我,在团队中像一颗螺丝钉,又那么微小而脆弱,多可悲啊!可是我从来就是如此。每一个人在工作上,就像蚂蚁一样微小,只能全力以赴,至于要有什么回报,只能靠老天爷赏饭吃。这是谦卑的宿命,这也是无悔的执著。
  至于生活像蝴蝶,这更是我个人的写照,看什么事都是快乐、乐观的,充满变化,鲜花满途,等待我这只蝴蝶,不断地探视、发现、采撷。我不会因为工作沉重、意外打击而怀忧丧志,因为生活总要过下去,高兴如此,痛苦亦然,为什么不用愉快、乐观的心情,看待生活的每一段过程呢?快乐是生活的本质,探索也是乐趣的源泉,而蝴蝶正是生活的写照。
  想象中,纳西族生活在云南深处,他们没有很好的物质生活,他们离现代的文明可能也很远,但是这两句话却道尽了现代人看不破,也未必想得通的生活态度,我欣然地接受了这方木刻文字画,也向往他们务实、洒脱、怡然自得的人生态度,让蚂蚁与蝴蝶的角色在我身上变换,人生只不过是过程,休问结果,问结果恐怕就轻松不起来了!
  ■后 记
  这篇文章得到许多回响,《讲义》杂志的林献章兄来信,要求转载在杂志中,我欣然同意。而且我发觉在现代紧张的社会中,有太多人像蚂蚁的苦命,但缺乏像蝴蝶的豁达与快乐,寻找自己的人生观,对每一个人来说恐怕是最重要的事。
  用这篇作为全书的开端,象征着人生一辈子的探索学习历程。
  每一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上司、同事、朋友都可能是你的贵人,为什么在关键时候,别人愿意为你伸出援手?原因很简单,因为你将心比心、有情有义、以诚相待。
  当别人感受到你“有情有义”的信息时,他们会视你为自己人,因此有机会会给你,有困难会帮助你,每一个人也都在情义相挺之下,不断在危机中化险为夷;也在情义相挺之下,得到人生最大的机会!
  28岁那年,我面临人生重要的抉择,那时我在《工商时报》的广告部门工作,因为兴趣的原因,我决定请调回《工商时报》的编辑部当记者,可是我的直属上司广告部的总经理对我非常赏识,爱护有加,让我始终下不了决心启齿,面临了人生最大的煎熬。
  最后我终于下了决心,选了一个工作的空档,我鼓起勇气向总经理表白:“因为兴趣,我想回编辑部当记者,希望总经理成全。”没想到我的总经理极爽快就答应了。他告诉我:“你是天生的记者,迟早不是我们广告部的人,你在广告部工作一年半,我已经很满意了!”
  我没想到事情这么容易就办妥,但接下来更大的意外发生了。总经理又问我:“那你和编辑部那边说好了吗?什么时候调回去呢?”我回答:“我完全没有和编辑部谈过,我到广告部来受总经理的照顾,没有您的同意,我不敢去做任何安排。现在您同意我调回,我才要开始和编辑部沟通!”
  总经理对于我对他的尊重十分感动,他接着说:“你既然没有安排,那何必回那个新创刊的小报纸(《工商时报》那时创刊不久)呢?我介绍你去发行量一百万份的《中国时报》!”
  我仿佛在梦中,就这样我转到了梦寐以求的《中国时报》工作,我的后半段人生也因而彻底转变了。当时《中国时报》号称台湾第一大报,在那儿工作,开启了我的视野,开阔了我的经验,那是我一生的转折点!
  我永远记得这个故事,也记得这位总经理,但我更知道,如果我不知感念他的栽培,不尊重他的感觉,径自安排好回《工商时报》工作,那他不会替我安排《中国时报》的工作,我也没机会进当时的台湾第一大报!
  人心是肉做的,对别人的好,要心心念念,不能或忘。当时我刚毕业不久,在《工商时报》广告部期间,总经理给了我充分发挥的舞台,在他的赏识下,我全力以赴,做了许多让我一辈子回味无穷的事。但也因为如此,当我想离开时,我担心的是辜负了主管对我的赏识,辜负了他栽培我的苦心,因而痛苦煎熬,难以启齿。
  最后我决定向他坦白,如果他能谅解,我才离开;如果他有为难,我还会继续留下来。也因为如此,我才没有安排退路。我觉得没有获得赏识我的主管的同意,我不应该轻言离开!
  我这一点将心比心的尊重,让我的主管觉得不枉过去栽培我一年半。他几乎是用他所有的信用,向《中国时报》的总编辑推荐我,没有经过任何的考试,我的贵人引领了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转变。
  我永远记得,工作不只是工作,还有感觉、感情、朋友。要记住别人的好,要记住以情义相待,当你处处替别人想,别人也会同理相报。如果你只计算自己的利害得失,损失的可能不只是可数的财产,还有一辈子无法改变的机会!
  ■后 记
  写完这篇文章的半年后,我再遇到这位提拔我的总经理,他握住我的手,告诉我:我看到你写的文章了!
  我感受到他手中传来的暖流,那是来自朋友“自己人”的手。
  “无奸不商”,生意充满了无所不用其极,但真的是这样吗?也不尽然,这还要看每一个人的性格,每一个人的选择,如果你是一个天真、纯朴的人,如果你选择走简单的路,那你就别跟“魔鬼”打交道。
  送礼、贿赂、说谎、诡诈、虚伪、逢迎拍马……这些都是魔鬼,魔鬼有时确实会让你得到“easy money”,会让你立即得逞,但是所有的人,也都会察觉,你不再是可信赖的人;而在魔鬼的道路上,只有血腥的弱肉强食。
  城邦是一个综合性的出版公司,几乎所有类型的出版品我们都有经营,唯独教科书和教辅这个类型是一片空白,而这个类型又是出版界兵家必争之地,为何城邦作为全台湾最大的出版集团,却独缺教科书呢?
  这是我心中永远的遗憾,因为我们都是简单的人,只能做单纯的生意,在市场上拼搏,把产品做好,取悦读者,这是最单纯的事。而教科书、教辅,生意虽大,也很好赚,但是这个生意要取悦的人太多了:从教育主管机关,到整个教育体系、家长、学生,其中牵涉到的不只是质量,还有复杂的政治、人脉、关系考虑,当然还可能有肮脏的“权钱”交易。我个人认为:在神圣的教育体系中,却隐藏着最肮脏的出版生意,这是我们没有能力做的事。因此我们只好让最赚钱的领域,留下一片空白。
  这或许是性格使然。当记者的时候,我退回采访对象的现金红包,我当面撕掉别人给的空白支票,我调侃采访对象:我很乐意被收买,但要天文数字才收。我知道以我心慈手软的个性,心中容不下复杂的逻辑,我无法和魔鬼打交道;以我近乎愚笨的天真,我只能直道而行、直来直往。贿赂、回扣、送礼、应酬,这些事我做不来,也不敢做,就算其中有再大的生意,也与我无关。
  我也曾经犹豫过,因为有时候只要我愿意妥协,愿意配合市场上通用的“规矩”,我就可以拿得到生意,而我也确实曾经尝试与魔鬼打交道,但结论是人家骂我:笨到连送红包都不会!我知道这不是我的错,笨人只有一步一步慢慢来,抄快捷方式、走近路,反而会迷路。
  不只在生意上不能与魔鬼打交道,在工作上,许多事也被我视为“魔鬼”:例如利用公司资源,占公司便宜;走后门,对主管逢迎拍马。这两件事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因为做这种事的人太多了,多到让人会觉得这种事是理所当然的。但同样的,对我而言,并不是我不想这样做,我也知道如果我能这样做,我会得到立即的好处,但“近乎愚笨的天真、直率”,让我做不来、不下了手。
  我努力保持“公平”,拿公司薪水,努力替公司做事,希望我的贡献对公司物超所值。绝不要去占公司便宜,因为便宜占多了,占习惯了,我就会丧失独立生存能力,成为公司的寄生虫,因此占公司便宜也是魔鬼。
  至于走后门,逢迎拍马,则会让自己变成“小人”,变成靠关系,靠取悦别人存活,而不是靠自己、靠能力,不能活得有尊严、有自我。
  每个人心中,都有两个灵魂:一个是人,一个是魔鬼。人讲究的是规规矩矩、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靠自己的能力,努力慢慢来。但魔鬼的性格,充满了快捷方式、巧思、实时可得的利益,但这不是人的正途。每一次与魔鬼打交道,人就陷落一次,最后就不像人了。
  ■后 记
  《苹果日报》的曾孟卓总经理,写了E-mail鼓励我,也复印传阅了这篇文章,因为我们都是天真而简单的人。
  许多事都讲究基本,所有的运动,都要求基本动作,中国功夫也讲究基本功;企业经营则要求“Back to Basic”;股票投资则说回归基本面。基本朗朗上口,但真正做到基本,愿意真正依循基本的人并不多。
  所谓的基本,通常是最入门、最简单、最不起眼的东西,所有的人都觉得会,都不重视它,以至于也从来就没有真正做好过,一旦有人真的做好,反而成为稀有的竞争优势。
  每个人都喜欢“巧”的东西,谈话沟通要有巧妙的应对,就像纪晓岚一样;工作希望有“巧”计、有“巧”法,就像孔明借箭一般;做人处世,希望灵活灵“巧”,就像和珅一样长袖善舞。“巧”有时就像变魔术一般,令人拍案叫绝,甚至可以用最少的力量,获得最大的效果。
  每个人也都希望得到“巧”的锦囊,学会巧思巧法,面对任何困难,只要打开锦囊,巧思巧法就跳出来,一切困难迎刃而解。
  但世界上真有“巧”的东西吗?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巧”的奥妙,不能传,也无法学,如果你只想“巧思妙法”,终究只是一场空。
  宏碁集团的意大利籍总经理兰奇,他的一句话道尽了奇技淫巧的不可恃,一切只有基本功夫,这或许是对大多数迷惑于“巧思妙法”的人的当头棒喝。
  兰奇认为:宏碁欧洲的成功,没有Magic,只有Basic.
  没有魔法,只有基本功,说明了宏碁欧洲的成功,没有任何学问,只是把基本该做好的事做好而已。我们可以相信兰奇的话,没有任何保留,也非秘技自珍,他真正说出了一切奥妙的根源。
  其实世间所有的道理,都非常简单,做人该按部就班,待人要诚信,不能说假话,这都是真理;只不过,在复杂的社会中,大多数人被迷惑了,认为花言巧语,认为奇谋巧计,认为奇技淫巧,可以更快速奏效,结果是花拳绣腿,一无是处,禁不起考验。
  我从事的出版工作,每年要出版无数的出版品,每个出版品就是一个单一的商品,大多数人想要畅销,想的当然是卖书的巧思与创意,想的是营销,想的是造势,想的是宣传。
  可是这一切都不值一提,任何的巧思妙想,抵不上“回归基本”这句话。在出版领域,书的畅销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案很简单:内容、内容、内容,这是多么无趣和基本的答案,可是大多数人想的不是内容,想的是浮夸的表象。
  一切“Back to Basic”,回到基本,回到原理、原则,是一切工作的本源,当你彻底了解原理、原则,一切融会贯通后,许多奇技妙法也会油然而生,这是从有招到无招的过程,但是奥妙藏在基本之中,“Back to Basic”是巧思奇谋的开始。
  ■后 记
   这篇文章登出后,台湾最大的面板厂友达,邀请我前去演讲,讲的就是“回归基本”。学员问我:到底企业经营上的基本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最基本的公司工作规则、职场伦理、流程、SOPSOP是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三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即标准作业程序。——编者注、Best Practice、纪律……当然还有许多教科书上所教的基本原理,也都是基本,如基础营销学、组织学原理,我们学多了新理论、新工具,反而忘了最简单的事。
   个人的基本是什么?
  这几年台湾有两本畅销书,一本是《优秀是教出来的》(雅言出版)!这是一位美国老师写来教育小孩子的书,内容是“超基本
  的五十五条规则“。再看看具体的内容,其实没有任何新意,例如其中第十六条:每天都要做完作业;第三十条:吃完饭,自己的垃圾自己处理。所有的内容都是大家共识、共知的内容。
  另一本是英国出版的畅销书,名叫《好家教决定未来领袖》(“YES,PLEASE,THANKS!”,新手父母出版),这也是谈论小孩的基本礼貌教育,以英国那个自以为是绅士的社会,他们也出现类似回归基本的反思,在台湾也引起极大的反响。
  以下列出“超基本五十五条”的部分内容,不只教小孩有用,对成人更具有参考价值:
  与人互动,眼睛要看着对方的眼睛。
  别人有好表现,要替他高兴。
  尊重别人的发言与想法。
  别人送你任何东西,都要说谢谢。
  接到奖品和礼物,不可以嫌弃。
  做什么事都要有条理。
  自己的理想自己要坚持。
  要乐观,要享受人生。
  别让将来有遗憾。
  从错误中学习,继续向前迈进。
  不管如何,一定要诚实。
  抓住今天。
  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做最好、最好的人。
  信用是人一辈子最重要的资产,有人重信用更甚于生命,或许这只是自勉勉人的话,但无论如何,信守承诺都是每一个人必须遵守的规则,也是成功者必须拥有的特质。
  海派的上海人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闲话一句”,用浓浓的上海口音说出的“闲话一句”透露着潇洒、自信与商场上的一言九鼎,代表就这样说完了,生意谈成了,不需要合约,我一定信守承诺。
  现在嘴巴上的承诺,很少人当真,但遇到信守闲话一句的承诺的人,还是令人肃然起敬!
  有一次,台湾最知名的自行车品牌捷安特捷安特(Giant),是台湾巨大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编者注的老板刘金标先生来电,希望在台北与我见面,我客气地回答,我愿南下台中,请他不用移驾,但他客气地坚持前来台北,我心中十分纳闷,有什么事刘先生需要如此慎重呢?
  见面后,刘董事长首先表示歉意,因为台湾《经济日报》记者以第三者的角度写了一本捷安特的成功传奇,即将出版,而刘董事长在盛情之下,也为之作序。刘董事长自承,几年前曾经答应我,如果要出书,一定委托我的出版社出版,虽然这本书并非出于公司意愿出版,但是怕我误会,特地前来说明,并表达歉意。
  对刘董事长的歉意,我不敢受也不能受。他走后,我终于慢慢回想起当年的情景,我力邀捷安特作企业传记,刘先生婉拒,但闲谈中承诺,他日如要作传,定交给我出版。这只是闲话一句,根本谈不上承诺,连我这个被承诺人都没有当真,几乎完全忘了这一回事,而刘先生铭记在心,始终不忘。
  刘先生离开后,我思潮起伏,久久不能平复。我几乎不能相信,台湾商场上还有这样信守承诺的人(事实上那只是一句闲话),而刘董事长专程前来拜访,只为了不经意的一句话。更何况,那是别人出的书,根本也与他无关,但他仍然在乎我的感受,怕引起我的误解,不惜专程从台中前来,只为了五分钟的说明。
  我除了尊敬之外,再也说不出别的感受。或许这些年来,我们看到捷安特从台湾出发,变成国际知名品牌,产品卖遍全世界,其真正的奥秘,就在这对“闲话一句的承诺”的坚持。因为信守承诺,所以有诚信;因为有诚信,所以产品追逐最高境界;也因为有诚信,从供货商、经销商,到消费者,没有人不认同巨大机械,没有人不认同捷安特。而这些都源自于老板刘金标的为人,信念、坚持、上行下效、风行草偃,而形成捷安特的组织文化。
  我有几次和国外厂商往来的经验,任何一个小合约,甚至签约前的保密协议,都是厚厚一叠,有次我忍不住问外国伙伴为何要如此麻烦,他们笑称,这都是历经各种教训后,不断增加的结果。显然不只台湾如此,全世界亦是,只有见诸白纸黑字的法律文件,才是承诺,才要遵守。反而为人最基本的诚信,都被大家遗忘了。这也难怪与刘金标先生的会面,会让我惊异莫名。
  ■后 记
  有一个读者质疑:合约上的条件一定要执行,但合约内没注明的事,就算曾经讨论过,也要履行吗?我的说法是,如果你是老板,做得了主,那一定要守信用,如果你不是老板,做不了主,当然只能尽量遵守了。
  现在企业都是职业经理人当家,合约代表公司的承诺,个人私下的言论,有时公司无法周全,这说明了合约为何会越来越复杂。
  假设当世界末日来临时,谁会先死掉?
  生活水平高的会先死掉,而能用最简单的生活条件存活的,会熬到最后才死,蟑螂能存活亿万年,就是因为能面对恶劣的环境。
  喜欢摆谱的人是悲哀的,奢华成习的人是危险的,超乎常人的生活水平,只会让他们处境更艰难。因此从很年轻的时候,我就不愿意华衣美食,不是没品位,是不愿意养成负担不起的奢华习惯!
  20世纪90年代,来来饭店开幕不久,那是台北最著名的豪华饭店,而它的十七楼会员俱乐部更是富商巨贾云集的场所。拥有一张来来十七楼的会员证,就是尊贵的象征。
  当时,我换了一个工作,新老板为了表示肯定,替我买了一张来来饭店的会员证,并告诉我,所有的消费由公司埋单。我非常感谢老板的赏识,但我从来没使用过。半年过后,老板发觉我没有任何消费,十分诧异,他告诉我,尽管去用,工作辛苦,放松一下也是应该的,更何况,替公司做公关也是必要的。我再一次谢谢老板的厚爱,但那一张贵宾卡,一直到我离开那家公司,仍然是一张没用过的“呆”卡!
  我没告诉老板我不去使用的原因,但我内心清楚,那是我薪水不能负担的“奢华”,那也是我能力不能负担的“奢华”。让公司负担我个人的消费,我觉得罪恶;我更害怕的是,一旦我养成这样的“奢华”习惯,当我失去时,我会更痛苦。因为我无力负担,我就不敢尝试,不敢拥有,也不敢奢华成习。
  操纵人类的欲望,一向是所有精品公司的拿手绝活,LV快速成长,靠的是人类的奢华欲望,但也让人类走向欲壑难填的深渊;另一家公司Coach喊出能负担的奢华(affordable luxury),也大获成长。显然“奢华”是豪门巨富的事,能负担的奢华才是大众你我的真实。了解自己的能力,控制自己的行为,才有机会真正做自己的主人。
  奢华、享乐,都是人类的共同欲望,没有人不喜欢奢华享乐。只不过有的人是用自己的能力享受奢华,有的人是用财务杠杆享受奢华,就如同许多年轻人用信用卡预借未来的收入;当然也有人用职务享受奢华,许多的公务员、高级经理人,用政府及公司提供的资源,以公务为名,行自我享乐之实;当然还有人因亲情享受奢华,许多的年轻人,用的是父母的钱,花起钱来,宛如豪门富家子弟,奢华在他们眼中仿佛理所当然,完全不需要自我约束!
  但奢华是会上瘾的毒药,一旦拥有,就怕失去,一旦失去,就痛苦难堪。这是我年轻时为何不肯使用来来会员俱乐部的原因。我怕我从此离不开那个职位,离不开那家公司,因为我已经习惯优渥、习惯奢华。但那都是公司给予的安定剂,我从此不敢冒险犯难,从此丧失斗志,沉迷在接受别人喂养的舒适圈中!
  当然,我也不敢给自己的儿女超过太多他们自己能力的奢华,因为我知道,他们的欲望,需要用自己的能力去完成。太早拥有太多享乐,只会让他们的生存能力变差,只会让他们变成奢华欲望的奴隶,父母的亲情,可能化为他们面临艰困环境时的毒药。
  我还看到许多年轻人,因为太早拥有自己无法负担的奢华,不论是一时走运,或者因缘际会一步登天,还是真有能力、真有实力,只要环境改变,他们就从此沉沦欲望深渊。因此我更知道,就算是有能力负担的奢华,也要谨慎使用,因为那是欲望魔鬼设下的陷阱,随时准备绑架你的灵魂。
  ■后 记
  一个老朋友见到我,当面向我提起这篇文章,他说“负担不起的奢华”真的会害死人。听了这话我很意外,因为他是有钱人,鲜车怒马,奢华对他不是问题。
  后来我更体会到奢华是相对值,而非绝对值,你开三百万的奔驰,别人开六百万的奔驰,你的奢华是廉价入门款,只要心中有奢华,就进入一个永无止境的追逐。
  贪官污吏为何会产生,因为他们追逐负担不起的奢华,我们要抬头挺胸花自己的钱,不要偷鸡摸狗花别人的钱。
  这是一个充斥着巧取豪夺的社会,我几乎都要对自己所坚持的一些原则丧失信心了,所幸力霸集团王又曾事件,又让我恢复一点信心。在台湾商场上,王博士的奸猾诡诈,无人不知,但他又横行商场数十年。王家的倒闭,说明社会还有公理。从小妈妈就教我们守本分,不能随俗,不能同流合污,不管别人做什么,我们只能做该做的,不能拿不该拿的,这是乡下人的矜持。
  四十年前的天母,是一个极纯朴的乡下小村,和现在台北时尚最前线的天母,完全不一样。从小在天母长大,那里埋藏了我无数的童年记忆。
  那时的天母,到处长满了各种果树,最多的就是龙眼,不论在路边、屋角,还是在山上的果园。一到夏天,龙眼树就挂满了一串串的龙眼,令人垂涎欲滴。这些生长在路边的龙眼,好像是无主之物,其实每一棵都有主人,但因为就在唾手可得的路边,几乎外来的过往路人,都会随手摘取。可是对我们住在当地的乡下人,却是绝对不允许的,这其中埋藏了我一辈子最深刻的记忆。
  有一次,一群路过的外地人,又采路边的龙眼来吃,我实在忍不住,也跟着一起采。被邻居看见,告诉我妈妈。回家后,被妈妈用细竹枝狠狠一顿毒打。妈妈告诉我,这是偷别人的东西。我不服气地说:“大家都在采,为何我不可以?”没想到妈妈打得更凶,她说:“别人做坏事,是别人的事,我们家的人绝对不可以做!”
  从此我知道了,所有的东西都有所属,不是你的,绝对不可以碰!就算东西是没有人的,也一样不可以拿,因为那不是“你的”。妈妈还说:“这就是守自己的本分。”每一个人一辈子都要守本分,而且就算别人不守本分,我们仍要谨守本分,不可以一起做坏事。
  这个童年记忆,变成我一辈子的习惯,虽然年纪越大,见闻越广之后,发觉这个习惯实在有点迂腐,或者应该说这是“土包子”乡下人的矜持,因为对大多数都市人来说,“巧取豪夺”才是常理,守自己的本分,似乎太不通情理了。
  但从小养成的习惯改不了,本分变成我对应群己关系的基本态度,在我与别人之间,本分是避免纷争、和谐相处的元素。
  我只想我自己该得的,我不管别人得到多少,但这还不够,本分的意思更是要谦虚、要客气,对任何事情要谦虚、客气地评估自己的能力与贡献,因此在论功行赏的时候,就不至于过分夸大自己应得的那一份,这样在团体中就不会引发分配不均的争执。
  “本分”让我自己退一步想,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绝不做非分之想。如果我所属的团队,大家都客气而本分,那组织的气氛会变成人际关系的理想国,大家谦让、一团和气,这是我最喜欢的团队感觉。
  “本分”除了规范群己关系之外,还让我变得务实,只问自己能做什么,不要刻意去和别人比。小时候的经验,让我知道,就算别人可以胡作非为,但我不行,因此,看别人做什么,与他们比较没有用,因为每个人的命不一样,和别人一较长短,只会让自己伤心,不如回头想自己的事。
  身为乡下人,我不能说都市人奸猾,但我乐于谨守乡下人的迂腐与矜持!
  ■后 记
  有一个读者写信给我,说不是只有乡下人才有矜持,他是都市人,他的家教也是如此,只拿自己分内该得的,其余一分不取。我承认,乡下人是我对自己的描述,绝非只有乡下人才单纯。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我相信社会上大多数人还是善良的。
  许多年轻人,对全力投入工作者表示怀疑,他们徘徊在工作与玩乐之间,选择轻松工作,快乐玩耍,是许多年轻人的流行。
  我并非主张辛苦工作,但我认为每个人要对自己有交代,既然工作,就要有成长、有成果、有好的回馈、有升迁、有加薪,因此在工作时全力以赴是免不掉的,就如同游乐时的全力放松。而“工作不会伤身”是我听过最经典的一句话,这是日本知名企业家丹羽宇一郎的名言,他从普通员工出身,成为知名企业伊滕忠商社的社长,全力投入,成就了一生的成果。
  有一次到一家知名企业去上一堂领导方面的课,下课后一位小女生来和我聊天,她告诉我,当主管要做那么多事,要负担那么多责任,太辛苦了!还是当一个小职员好,一副后悔当上主管的口气。
  虽然我知道她说的并不完全是真话,话中还有迷惘。同样的问题,我不知已经回答过多少次,不知有多少小朋友已经和我谈过类似的问题:工作太辛苦了,工作太伤身了,工作太伤害家庭生活了,如果可能,许多小朋友愿意选择不调升职位、不当主管,只要当一个小职员就好!
  我的回答很简单,你可以选择当小职员,但你可以忍受比较低的薪水吗?有的小朋友回答很妙:我可以找一家好公司当小职员,有比较高的福利,但工作不多。我告诉他:没有这样的好公司,好公司绩效佳、福利好,但对员工的要求也很多,不可能有工作不多,且长期福利好的公司。
  因此,要不就忍受低的成就感、低的薪水回报;要不就在职场上当“过河卒子”,勇敢向前。
  其实这样的回答还不够,因为很多年轻人找出更冠冕堂皇的理由:如工作会伤身,会把眼睛弄坏,长期坐在椅子上会脊椎侧弯,等等。对这样的说法,我总觉得似是而非,但始终也没想出一个好理由,只能告诉他们,那你就偶尔运动一下,不要老是工作。他们的回答就更让我无言以对:我工作都做不完了,哪还有时间运动!
  后来,我出版了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社长丹羽宇一郎的《工作才能成就人》,其中一句话,让我对这个问题豁然开朗,丹羽社长说:“工作不会伤身。”真正会伤身的,是下班之后的娱乐:喝酒、打牌等。丹羽社长描述他在美国的状况:连星期六也要上班,平常每天早上五六点钟就被欧洲的电话吵醒,晚上则要加班和日本总部联系,常年这样长时间工作,身体也没有因此变坏,因此他认为:工作绝对不会伤身。
  这一段话其实正是我的经验,只是一直没有清楚地说出来而已。我开始回忆,其实许多能干、努力、全力以赴的同事,他们也都没有向我抱怨过“工作会伤身”这件事,而他们的身体也大都维持得很好。虽然有些人身体不好,但也都是因为本身体质使然,与工作劳累并无必然的关系。
  反之,向我抱怨“工作会伤身”的同事,事后证明其实他们都是能力有问题,态度有问题,“工作伤身”只是他们的借口而已!
  我终于想清楚了,“工作会伤身”其实是工作态度的问题,你对工作有不正确的想法、看法,才会出现“工作会伤身”的说法。当然如果你全力以赴工作,也全力以赴狎游、喝酒纵欲,过度使用自己的年轻、自己的身体,那是绝对会伤身的。可是如果只有工作,绝对不会伤身!
  ■后 记
  一个小朋友遇到我,告诉我当他在《商业周刊》读到这篇文章时,几乎是破口大骂:胡说八道!工作者没日没夜、熬夜加班,身体怎能不变坏呢?何先生你是老板,是替所有的老板来给工作者说项?
  听了这话,我微笑以对,回答:没有成就、不被认同,恐怕比工作更伤身,更令人痛苦!
  拥有一种无可取代的专长,是每一个工作者必要的生存要件。这个专长不仅是要会,而且是要最佳、最好,别人都比不上你,在关键的时候,专长出手,所有人退避三舍。
  拥有“自慢”绝活的人,是组织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工作者,也是“80/20”原理中的重要贡献者,这些人带动组织成长,被人依赖、被人仰望、被人尊敬!
  台湾的骄傲、纽约扬基队的投手王建民,最拿手的球路叫“伸卡球”,是一种下沉快速球,到本垒板时快速下坠,经常造成打击者击出内野滚地球被封杀,王建民极少被打出外野长打,“伸卡球”是王建民立足大联盟的杀手球路。
  在公司中征选新人的时候,我经常会问:“你有什么特殊的本事或专长?”大多数应征者都说不上来。就算回答了,也禁不起我再三的确认,因为我要的答案是非常在行,而且真正较诸一般人而言,更深入、更专业,为常人所不及的专业,那是个人拿手的绝活,只要绝活出手,四方臣服!
  日文中形容自己最拿手、最有把握、最专长的事叫做“自慢”,餐厅中的招牌等,称为“味自慢”,“自慢”这两个字完全没有骄傲自大的意思,只在形容自己的拿手与在行,是不是比别人更好,其实不知道,但绝对是自己最自信、最有把握的事。
  拥有自己最有把握的自慢绝活,是每一个工作者都必须具备的条件。当我在征选新人时,我要用什么人?当然是那个拥有自慢绝活,而这种能力又是公司需要的人!当公司要升迁某一个主管时,要升谁?当然是那个拥有自慢绝活,而那个条件又是未来当主管时会用得着的能力!
  我最没把握的人,就是那种“五育并重”,所有事都会,但所有事都不精的人。通常这种人影像最模糊,你不会留下任何印象,在组织中可有可无,就好像每一个人都如此,但少一个、多一个也无妨。
  不幸的是,大多数的工作者都是这种影像模糊、缺乏自慢绝活的人。这种人是那些只创造20%贡献的80%的人。如何创造、培养自己的自慢绝活,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自慢绝活可以是一种态度:我对公司最忠诚;我工作态度最严谨、最稳当、最可靠、最积极;我可塑性最高、学习力最强;在组织中,我的人缘最好、合作性最佳。任何一种态度都是明显的优点,都可以变成在组织中胜出的关键,前提是特色要够明确,为人人所称道。
  自慢绝活也可以是一种技术:财务的专长、营销的专长、企划的专长……也可以是一种能力:计算机、语言、沟通、公关、广告……甚至自慢绝活也可以是一种嗜好:高尔夫、网球、钓鱼、登山、围棋、美食、旅行……技术与能力是工作上明确有用的专长,而嗜好则证明一个人多才多艺而有趣,是个性格鲜明、举止出众、特立独行的人。
  有心而长期稳定地培育、学习、追逐,则是培养自慢绝活不可或缺的方法。年轻时的同学、同辈或朋友,几年不见之后,忽然发觉他们都变成某一领域的专家,这就证明了自慢绝活并非天生拥有,而是每一个人按照自己的兴趣、专长,不断地长期努力学习、追逐而来!
  每一个人都应该自我检讨一下:我有超乎常人,让自己自信、自豪,永远可依赖的自慢绝活吗?
  ■后 记
  许多人在组织中,惶惶不可终日,因为他们能力不明、影像模糊,对组织的贡献也不足,存在需要靠人缘、靠内部公关,这种人永远是组织中最辛苦的人。每一次变动,随时可以被取代。
  我其实胸无大志,只求不要看别人脸色,有自己的尊严,因此只好不断培养一种无可取代的专长,但最后发觉这原来是每一个人真正的价值!
  每个人都有梦想,也都有理想,但大多数人有想法没方法,不知道怎么执行、怎么下手,因此让计划停在空想,一事无成。
  耐克(NIKE)的广告名言“Just do it!”深入人心,对休闲、对运动,或许我们都能“Just do it!”但是在工作上,我们敢这样吗?我们犹豫,美其名曰“害怕”;我们讨论,美其名曰“充分沟通”。但就是缺乏行动,没有行动,一切停在原地。我们宁可在行动中犯错修正,而不要成为口水专家。
  工作中经常遇到一种状况:当某主管提出某项新构想时,经常就会有许多人从各种角度反复斟酌,有的人说这可能会有某种副作用;有的人说,这个构想不周全,还需要仔细研究。经过大家的七嘴八舌之后,大多数创新的想法都胎死腹中。
  我冷眼看着这些讨论,当然有些想法是浪漫、不切实际而不可行的,被腰斩不足为奇。但是也有些想法则不然,确实具有突破性的创见,只不过因为是创见太新颖了,与现状难免有些不兼容。理论上,只要克服这些不兼容的部分,这个创见是有可能实施的。只不过如果放纵公开的讨论,通常这些创意会被牺牲,因为大多数主管会play safe,采取保守而安全的策略。大家宁可停在原地,什么也不做,而不愿采取积极性的作为。
  这就是大多数组织与工作者的实况。广东有句俗话:“口水多过茶”,指的是说得多、做得少,完全没有实践性、没有行动力。不幸的是,大多数组织中的人,都是口水多过茶的人。
  仔细分析工作者“口水多过茶”的原因,主要来自几项:一、怕麻烦,不愿改变;二、见树不见林,只见其副作用,而未来宏观衡量应是其整体的好处;三、完美主义,每一个行动都觉得要设想周全,谋定而后动,当有些小事、小问题没想清楚时,就只好停在原地。
  前两项原因,是工作者的基本态度不对、基本判断不对,他们除了自我要求、改进外,完全没有探讨的空间,但第三项完美主义则不然,这是工作无绩效、步调缓慢、难有成果的超级杀手,也是组织中“口水多过茶”的真正原因,需仔细探讨。
  严格来说,任何计划,在事先规划设想阶段,都有预演未来的成分,很难期待其设想周全,并在过程中要求一切按照计划进行。大多数的状况只能尽可能仔细规划,然后在执行的过程中,逐步校准、调整,在工作中修正,在错误中学习成长。
  如果要求计划完美、无懈可击,几乎是不可能的。计划的完美主义,根本就是不做事的代名词,也是胆小、怕事的代名词,更是工作停滞不前,没有进步的元凶。
  “完美主义”可以用在事后检查工作质量,用在事前衡量行不行动、做不做事,是绝对不可以的。行动、计划、工作改善,只能问有多少成把握,是六成,是七成,还是九成,绝对没有百分之百的。通常所有的作为会有正效益,也会有副作用,只要正负相抵的效益增加,就应该立即去做,而不要因为有些小顾虑,而停在原地,通常停在原地是最大的罪恶。
下一页 尾页 共4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