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常对自己要求严格。
你自觉有相当的潜能在,并尚未被开发。
你自觉在人格上有缺陷,但你有能力去弥补它。
你对于性的适应有困扰。
虽然外表上,你看来相当有自制力,但内心却常常无安全感并担心自己的表现。
你发现对别人坦白并非是好事。
你有时很外向、开放,有时却相当内向、保守。
换了是你,你会幸免吗?
我自己也曾经做过类似的调查,我选取了这么一段话:“整体来说你偏重理性,学习和
择业都很脚踏实地,你很少公开去臧否人物,所以你的人际关系圆润,但内心你一直都有
判定而且很难改变;你很怀旧,偶尔会记恨,想过报复但不一定会真的实施;你心里对浪
漫的感情坏有不切实际的向往,可能会有很长的暗恋史和被暗恋史;也许早熟,很小就学
会和自己相处。”
然后问大家:“你是否觉得这段话可以用来形容自己,如果是的话,请告诉我您的星
座。”一共有15个选项,一个选项是“和我一点都不像(选这项的请不要选性别)”,有12
项分别是:“太贴切了,这就是我,我是xx座”。从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狮子座、巨
蟹座、处女座、天平座、天蝎座、射手座、水平座、双鱼座每一个都有选项。调查结果显
示:所有的星座都有人认为是在描述自己,选的最多的是狮子座和处女座;双子座和天平
座比较少,但是之间的差别并不高。
“和我一点都不像”这个选项的人数占到四成,反过来说,这么一段话,有六成的人看到
这句话就认为太贴切了,说的就是自己。此外,参与这个投票的女生大致是男生的两倍
(女生更容易受到这样的暗示)。
所以说,当一个男人对你说“我可以看到你的内心,你其实是一个XXXXX的人。”他这时
就是在利用巴南效应泡你,他搭讪100个美女,就能哄到60个。运用巴南效应,让你觉得
“这个人真是了解我”,左右你的潜意识,赢得你绝对的信任,这种招数,是“冷读术”
(cold reading)中的一种。如果你不了解这些浅显的心理学常识,你很容易会被懂得如
何运用这些伎俩的人引诱,从而成为他们床上的美餐。
我们都知道,算命、星象学这些东西都是长期存在并无法用科学对其进行解释的,每
一个人都希望从这样简单的方法中分析出自己,概括出自己,找清自己的位置,认请自己
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迅速地获得成功。但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真正了解自
己的人只能是你自己,甚至你自己都不容易了解自己,你更不能期望一个陌生人对你有所
了解,有所期待。
怎么回应比较好呢?当你被男人采用这种方式接近的时候,你可以笑着对他说:“你真
的很厉害,你是今年第182个人对我这么说的人,我真的很崇拜你。”一般来说,稍微正常
的男人会很挫败地走掉。但资深泡妞者不会因此而退缩的,他们会说真的被你看穿了,其
实我就想过来和你搭讪。那么你可以告诉他:你很没有创意,很俗气,很平庸,用的招数
也很垃圾和火星。然后他们会非常受挫折,非常受打击,然后对你敬而远之。
放心吧,能够用上冷读术泡妞的男人,一定已经是采花老手,拒绝他们对你而言毫无
损失。正常男人绝对不会这样来接近你!!!
否定一个男人的时候,你需要告诉他的是他其实很平庸,平淡无奇,这足以让他放弃
撩拨你的念头,也许他会为此而更加狂热的追求你,但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在本书第十三章的末尾,我还从网络上摘录了一些类似的,男性惯用的泡妞开场白。
以供大家参考识别。
羊群效应(Herd Effect)让你爱上并不怎样的他
羊群是一种散乱的组织,它们习惯于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
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哪里会有更好的草。
羊群行为是行为金融学领域中比较典型的一种现象,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
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影响,他们会追随大众所同意的事物,自
己并不会思考事件本身的意义。
曾经有这么一个有趣的实验:某高校请来德国化学家展示他最近发明的某种挥发性液
体。当主持人将满脸大胡子的“德国化学家”介绍给阶梯教师里的学生后,化学家用沙哑的
嗓音向同学们说:“我最近研究出了一种强烈挥发性的液体,现在我要进行实验,看要用
多长时间能从讲台挥发到全教室,凡闻到一点味道的,马上举手,我要计算时间。”说
着,他打开了密封的瓶塞,让透明的液体挥发……不一会,后排的同学,前排的同学,中
间的同学都先后举起了手。不到2分钟,全体同学举起了手。结果,“化学家”一把把大胡
子扯下,拿掉墨镜,原来他是本校的德语老师。他笑着说:“我这里装的是蒸馏水!”
这个实验,生动地说明了这些同学之中存在羊群(从众)效应——看到别人举手,也
跟着举手,但他们并不是撒谎,而是受“化学家”的言语暗示和其他同学举手的行为暗示,
似乎真的闻到了一种味道,于是举起了手。
更进一步的,我们可以看到: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令决策者陷入
骗局或遭到失败。
人们总是难以摆脱羊群效应给自己带来的困扰。在两性对垒中,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
是已婚男人经常会比未婚男人更受欢迎,尤其是当他们达到一定年龄之后。与未婚男人相
比,已婚男人很明显已经经过至少一个女人的鉴定——“啪,他是一个合格的丈夫”。而后
者让人不由得心生疑虑——“他真的有看上去那么好吗?还是说他其实是个性无能/变态/暴
力份子?”
每个人都曾或多或少地怀疑过自己的判断力——我大概不配得到这么好的东西,我缺
乏判断能力,我还是跟着别人的脚步走吧,如果有人已经选择过,那么我再选择也不容易
出错。
羊群效应还让我们看到,往往拍卖中的物品会被哄抬到不可思议的价格,拍卖会中的
人们总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地出价,将一件东西抬到天价,竞价显然激发了人们的占有
欲。很多人特别是已婚男会故意利用这种手段泡小姑娘,比如说,他见你的时候,会携带
一位漂亮的女孩为伴,这位漂亮女孩就是传说中的“僚机”,他们让你大惊:原来他这么受
欢迎。你无形中会给予这样的男性更高的评价,或许还会纠结于他为什么那么受欢迎,从
而对他产生兴趣。
人们并不总是理智的,有时抢购并不能说明货品的价值。被争抢的男人们的性价比往
往很低。正是因为他经历过太多女人,他们才总会显得令人心动。他们看向你的时候眼睛
发亮,有时则表现得格外楚楚可怜,他们仿佛已经深深为你所迷醉。他甚至不用说一句
话,只用表情杀伤你。当然,这些都是幻象,他心里一直在盘算着怎样才能以最少的成本
让你赶快脱掉裤子。他们没有爱与不爱,只有值与不值,行与不行。
惟其因为他有着如此之多的可选择范围,你更加显得并不起眼。惟其因为被争抢的可
能性大,他们会拥有无数的播种机会,当然不会愿意牺牲这些机会来换取专一地繁殖一个
后代的机会,这样的男人很难成为好丈夫,在他心里,能和他结婚,已经是你上辈子修来
的福气——你当然没有资格要求他做家务。他们质量不高,价格还贵,完全不适合居家常
用。
非理性行为与光环效应经常被用来抬高身价
经济学人杂志的网页上曾经有一则这样的广告,欢迎征订《Economist》:
A. 80元 网络电子版
B. 125元 打印版
C. 125元 打印版+电子版
看一下这个选项,你会认为他们疯了。它的打印版和电子版+打印版套餐是完全一样
的,每年125美元,既然是如此的话那谁会放弃这样的套餐而选择打印版呢?
但实际上,经济学人的编辑们比我们聪明得多,这则征订广告真正的奥妙在于:
如果把选项B拿掉变成:
A. 80元 网络电子版
B. 125元 打印版+电子版
当你去掉打印版这个选项后,那么选择电子版的会占68%,而选择电子版+打印版套餐
的仅占到32%。
当加上一个打印版的诱饵,就没有人会再去选择单独的打印版,选择电子版的人也会
非常的少,而选择套餐的人会非常非常的多。这位作者让100多名麻省理工的管理学院学
生选择,结果是单订电子版的16个人,单订打印版的是0个人,订打印版+电子版套餐的
是84人。
这些受试者是谁呢?是麻省理工的管理学院学生,无论怎样,他们都应该算是人群中
颇具理性的那一类人。他们同样受骗了。
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理性的人作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呢?那是因为前者有一个选项,
有一个诱饵,也就是打印版的诱饵。
在丹 艾瑞的《可预期的非理性:形成我们抉择的背后力量》的开篇里,作者提到,人
们很少做不加对比的选择,我们心理并没有一个内部的价值计量器告诉我们某种物品真正
的价值几何,相反我们所关注的是这中物品与其他物品的相对优劣,以此来估算其价值。
就像我们如果想买一块手写板,我们不会揣着1000块冲过去,高于这个价就不买。而
是先打听价格货比三家,从中挑出性价比最高的那一块。
我们还会对于我们所不了解的事物下意识地分类,然后试图给他一个定位。这导致我
们对于事物,其实是完全不了解的事物,不敢胡乱开价。也许我告诉你这一块零件是卫星
上的零件,你会开出一个想象不到的高价。但是如果你得知它是来自一口电饭锅呢?你一
定会开出一个比较低的价格来。
餐馆的老板非常会利用这一种定价原则,他会把某几道主菜的价格定得非常的高,这
就促使我们有个菜价很高的心理预期。在一些餐馆吃饭的时候,常常会有特别昂贵的鲍鱼
或者鱼翅以及燕窝的单品在最前页,当你翻过前面这几样,你会发现:哇,原来有的菜价
格也不是这么贵,真的是很划算。
如果在另外一家小店看到同样的菜单,只是没有前面那几页,你也许会下意识地想,
这家店比我们家门口的还要贵一点。比较的参照物不同,这就是人们常常所表现出来的一
种非理性行为。
大多数人是非理性的,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所不了解的事物的价值几何。一个男人向你
展示过高的个人价值,多半是不合情理的——比你生活水准高出太多的男性,应该极少在
你生活中出现。
自我吹嘘也是泡妞者常用的伎俩。他们管这个叫孔雀。不可否认,自大的男人有时显
得很有幽默感。他会指着自己的QQ汽车告诉你:“看,宝马在年幼的时候也长这样的,假
以时日,它还可以长成保时捷。”或者指着自己的细胳膊说:“史泰龙五岁的时候也不过如
此。”
瞧瞧,他在你脑海里都留下了一些什么样的印象?他悄然将自己和一些代表富有、美
好、强壮的词汇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的广告商们也是这么做的,他们让美女手托商
品,让你在无意识中将对于美女的偏好与产品联系起来,将对于美女的好感错误地归因于
对于产品的好感。
在这样的光环效应下,你忽略了他是一个开着QQ的见第一面就想要推倒你的满口跑火
车男。你会误以为这个电饭锅零件来自于卫星。他试图展示的只是类似于菜单前页的鲍鱼
和鱼翅一样的东西——当你真正要点昂贵菜品的时候,你会发他们并没有存货。
人们通常不愿意接受自己是非理性的这一说法。他们总是认为:我能控制自己的脑
海,我能控制自己的念头。任何试图让他们知道自己不过是基因版图中的一块或者社会机
器中的一颗流水零部件的做法都会招致他们的愤怒。当然,他们有时也会带着挫败感地承
认这一点,但最难的就是在爱情这个问题上,可以这么说,这是他们最后的城堡,如果承
认这一块都是由已知力量牵制和影响。他们就将绝望地把自己看成是会跳起来接飞盘以便
获取一块肉的那种低等动物。
事实上,当我在叫你不要想着一头粉红色的有翅膀的大飞象的时候,你脑海里一定已
经浮现了这种诡异的生物。这就是泡妞达人经常用来撩拨女孩的方式,比如在相识的最
初,他们会这么告诉你:看我手指这么修长,假如我来为你做一次SPA,哗,你一定舒服
极了。他们知道你会拒绝,所以他们还会接着自我否定:
不过我太贵了,你付不起我为你做SPA的价钱。不过已经来不及了,你已经开始想象这
样的画面,并且开始脸红。同时还认为他是一个身价很昂贵的人。他们比《Inception》中
的盗梦高手们更加擅长植入潜意识,还是在女人们醒着的时候。
回到开头那个例子,诱饵在择偶中也是有着相似的存在,比如说有一位甲先生和乙先
生,还有一位长得比甲稍微差一点的先生,我们姑且叫他弱甲先生,当有了弱甲先生存在
的时候,甲先生就显得比乙先生更为讨人喜欢。尽管一开始甲乙对于同一位女性的吸引力
是相同的。
这就是经济学家告诉我们的,当你在择偶中遇到一些困难,那么你可以找一个外观特
点跟你差不多相似,比如她跟你长得都很白,然后样貌也差不多,但是她比你胖十斤这样
的女孩子,或者说你可以带一个体型面貌跟你差不多,但肤色比你黑得多的女孩子,或者
也许她是一个肤色和体型都跟你差不多,但是要比你长得差一点的女孩子,这样子的女孩
子会大大增加你在择偶市场上的优势,会使你显得比对方之前那个相亲对象好得多,尽管
那个相亲对象实际上还要比你高出一点点。
要诱导出非理性行为,诱饵的存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成分。
所有泡妞行为的克星:反荡妇防卫机制(ASD,Anti-Slut Defense)
他长得真的很帅气,就像是小说中的白马王子一样,在一个朋友的聚会中,他们相识
了,大家起哄让他们对唱情歌,也许是觉得他们特别相配吧。可是女孩自己知道,这么优
秀的男生是根本不会看得上自己的,然而一切都显得那么完美,让人难以抗拒,他就好像
是神赐给她的礼物。
她对男孩说:也许我们还需要多了解一下,男孩静下来,孩子气地看着她:你想了解
什么呢?我的一切都是向你敞开的,你想了解什么告诉我,我所有的一切都会如实对你相
告。
他的眼睛是那么的真诚,真诚的就好像女孩做错了什么事,好像是她冤枉了男孩。他
们理所当然地热恋了,三天,他们打得火热,女孩吃惊的发现他们两个的世界观竟然那么
的相互契合,他喜欢吃的菜就是女孩最喜欢吃的,他喜欢的书就是女孩最爱读的,他喜欢
的电影就是女孩最爱看的,女孩除了隐隐约约觉得自己仿佛配不上他,他们两人之间的一
切都是如此的完美。
第四天,男孩请女孩看电影,散场之后已经夜深了,他把她送到楼下,两人都舍不得
分开,注视着对方,男孩说:我可以上去坐一会吗?女孩说:可以的。
两人来到了女孩的房间,洗完澡出来的女孩示意他去睡沙发,他突然一把抱住了她,
女孩觉得这样是不是太快了,当男孩解开她扣子的时候,她心里突然有个声音在大叫:等
一等!
是谁在叫女孩呢?
某本著名的泡妞教材解释过一个概念,叫做“反荡妇防卫机制(ASD,Anti-Slut
Defense)”。即:防止自己成为荡妇或者被视为荡妇的防御机制。它的理论基础在于,
任何女性的大脑中,都存在基因预设的回路,来防止她们被不负责任的男人搞大肚子、被
抛弃,从而留下荡妇的恶名。
的确如此,喜好滥交对女性毫无益处,她们很难成为男性的固定长期伴侣,因而也很
难得到婚姻和留下后代,在一年中和100个女人发生性关系的男人也许可以拥有100个后
代,而一年中和100个男人发生关系的女人只可能留下一个后代,即使生下的是双胞胎,
也顶多只有两个。相反,她还很容易被传染上五花八门的性传播疾病,或者因为喜好滥交
而获得婊子的称号。因此,对性抱有开放态度的女性非常少,是因为自然的淘汰让现在的
我们基本都属于洁身自好的女性的后代。
虽然我们发展了有效的避孕措施,但这是近代的发明,我们由远古时代进化来的基因
还远远没有来得及跟上我们现代的科技水平。无论我们脑子里怎么想,我们的身体都会固
执地认为我们是会怀孕的。这就是ASD的由来。
女性都具有强大的ASD,没有ASD的女性祖先,早就化成了一堆堆白骨和一缕缕香
魂,她们的基因早就已经散失在风中。与其相信一名女性没有ASD,不如相信她没有乳房
来得更容易。
ASD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很多事。比如我们经常能看到或者听到男人信誓旦旦地告诉女
人:“虽然我和她发生性关系,但我心里爱的是你。”
这话的可信度高吗?大部分女人都会对此话嗤之以鼻。不过困境中的当事人可不是这
么认为的,或者说,她们没有接收到足够的理由让她们相信男人爱的不是自己。
这时,ASD有助于我们做出判断:正常女人不会在缺乏承诺和爱的状况下和男人发生
性关系,除非这个男人让女人相信他爱着自己。因此,这个男人只可能是个擅长欺骗的高
手。
他说“虽然我和她发生性关系,但我心里爱的是你。”这句话可能是在骗她,不过,他更
有可能是在骗你,除非你确定那个和他上床的女人有家族遗传的智力障碍或者极端性开
放,否则他的那句话没有可信度。
一个女人和男人上床,一定事先接收到了足够的关于承诺的信息,她一定已经从男人
那里得到了明示暗示,认为这个男人有会和她发展长久的爱侣关系,只有这样女人才会愿
意奉献自己的身体。除非她是一个条件很差、极度性开放,或以性行为牟利的女人。否
则,她为什么要和一个男人上床?
我们对于擅长发表“我心里真正爱的是你”这类谎言的骗子的直观印象,往往来源于书籍
和电视剧中的描绘,我们认为他们总是穿着夸张,举止怪异,做事冲动,而且骗术异常拙
劣,简单到让人一眼就能看穿。我们甚至总能预料到故事的结局,这更加强化了我们对于
自身拥有的辨别骗子能力的盲目自信。而实际上,潜伏在生活中的专门以泡妞为乐的男人
们要隐蔽得多,而且大都不起眼。也许,他就是你的枕边人。
他们往往会对女性格外体贴温柔,并且表现得既绅士又幽默。如果不是这样,你会更
容易对一些蛛丝马迹生疑,更容易严苛地审视他。而当他试图制造一个幻境给你用于说明
你们缘分天定的时候,你会更不愿意走出来,你会更倾向于相信他的话。
前面提到那本著名的泡妞教材中很重要的一个章节就是教男人们如何解除女人的ASD
来达到上床的目的,教材中明确了他们的策略,即“至少要假装到得手为止”。
所以,当你直觉上认为这样不妥,但情感上又无法抗拒的时候,你的ASD会站出来大
叫:等等!这样我岂不成了荡妇?
停下来吧,当你觉得不对的时候,请遵从你的ASD。虽然男人们对它咬牙切齿,但你
会因为ASD的存在而得到更多保护。
深谙如何瓦解女性ASD的泡妞高手们,早已丧失爱人的能力。爱情的吸引力像魔术一
样来源于神秘,而他们早就洞悉了所有魔术的手法,一切女性的举动在他们眼里都是透明
的、幼稚的,甚至可笑的。因此他们很容易得到性,也因此他们很难再拥有爱一个人的心
境。
本章要点:
● 如有一个人自然又得体地和你搭话开场,让你如沐春风,如获至宝,那只能表示:
他学习过如何克服接近焦虑的行为,很可能是个阅女无数的情场老手。
● 为了消除女性的顾虑,他们有时还会使用“情不自禁策略”来泡妞。他们装作情不自
禁来接近女生,以便于麻痹和猎获对方。
● 当一个男人告诉你我有女朋友了,有老婆了,可是我还是忍不住想你,如果没有其
他下文转折,那么他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要求名分让我白玩,我会非常高兴的。”
● 受害者策略倘若混合情不自禁策略,就能彻底打消女方的疑虑和顾及还有防范,让
女方感觉自己有极强的控制能力,让她觉得自己完全能够控制这个游戏的局面,于是女方
就非常容易陷入到这种“爱情”中来。
● 一个人爱你的话,你应该能感觉得到的。那种表面不露声色,突然跑来向你倾吐强
烈爱意,把你吓一大跳的人,多半并不爱你,而是在基于其它的因素(也许是性欲)说
谎。
● 追求有时候是一种障眼法。男人说爱并不代表他真的爱你。一个男人追求你,说爱
你,他很可能只是故意试探或者撩拨你。
● 男人会故意误导你的想法,带你去超市购物,一起做饭,以便激发你的“配偶幻想
”,从而达到上床的目的。
● 所有的智人男性在寻找性的满足中很容易表现出未来丈夫的行为和角色,但是,一
旦得到性的满足,他们会很惊讶地发现自己的情感发生了变化。
● 如果有一段关于性格特质的描述,而这段描述模糊并倾向于正面,可以用来形容每
个人,那么每个人都会以为这是在描述自己的性格。
● 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令决策者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 很多人特别是已婚男会故意利用这种手段泡小姑娘,比如说,他见你的时候,会携
带一位漂亮的女孩为伴,这位漂亮女孩就是传说中的“僚机”,他们让你大惊:原来他这么
受欢迎。你无形中会给予这样的男性更高的评价,或许还会纠结于他为什么那么受欢迎,
从而对他产生兴趣。
● 人们并不总是理智的,有时抢购并不能说明货品的价值。被争抢的男人们的性价比
往往很低。
● 自我吹嘘也是泡妞者常用的伎俩。他们管这个叫孔雀。不可否认,自大的男人有时
显得很有幽默感。他悄然将自己和一些代表富有、美好、强壮的词汇紧密联系在一起,让
你将对后者的好感错误地归因于对他的好感。
● 一个女人和男人上床,一定事先接收到了足够的关于承诺的信息,她一定已经从男
人那里得到了明示暗示,认为这个男人有会和她发展长久的爱侣关系,只有这样女人才会
愿意奉献自己的身体。除非她是一个条件很差、极度性开放,或以性行为牟利的女人。
● 深谙如何瓦解女性ASD的泡妞高手们,早已丧失爱人的能力。
第八章:恋爱的黄金期,要给值得的那个人
女孩的行情什么时候最好?
漫天乱飞的剩女二字,虽然不好听,但却指出了一个现实,有的优秀女孩们,由于各
种原因,她们错过了最佳的行情,也就是错过了黄金择偶期。
黄金择偶期是什么时候呢?国外的两性研究报告告诉我们:
女人的黄金择偶期是20-30岁,男人的黄金择偶期是20-40岁。
在女人的黄金择偶期里,她们:
1.不必过于紧张对方会遇到比自己好得多的对象。
2.不必担心成为高龄产妇,或者自己的丈夫在孩子成年前就会丧失抚养能力。
3.在这个时间段之外,想和女人结婚的男人会非常少,或者说,在这个时间段之外的女
性不是异性的最优选。
4.在此期间保持单身状态,不会受到太多的社会和舆论压力。
实际上,由于国内的人口众多,流动性又大,所以婚恋形势还会严峻一些。28、29岁
的女孩在国内的社会形势下,几乎就已经被排挤为择偶边缘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其实
并不在于女性愿意什么时候出嫁,而在于男性愿意和什么样的女孩子结婚。
男孩子喜欢选取什么年龄的女孩子做配偶呢?在一个380人参与的调查中,男生最愿意
娶的女生的年龄曲线图是这样的:
女孩从20岁(我国法定婚龄,男22女20)起,行情一路走高,25岁到达顶峰,之后缓
慢下挫,30岁之后基本无太多人问津。而在另一个调查中,男孩的行情在22岁-24岁几乎
无人理会,从25岁才开始缓慢爬升,30岁是一个小高峰,36岁才开始下跌,40岁后依然
有着平滑的弧线。
也就是说,女孩子一旦超过30岁,她在30-40岁男性择偶市场中的行情,还不如40岁以
上的男人在25-30岁女孩子择偶市场中的行情。31岁的女孩子,要找一个30多岁的年貌相
当的伴侣,比41岁的男人想找一个20多岁的女孩还难。
那女孩们想什么时候出嫁呢?我同样做了调查。
女孩子的结婚意愿从24岁开始爬升,在26岁上升到顶峰,之后28岁回落到24岁的水
平。也就是说24-28岁是女孩最愿意结婚的年龄。
咦,男生想娶什么年龄的女生的意愿曲线图和女生什么年龄想结婚的意愿曲线图看起
来很相似吗?当然不,当我们把两图重叠起来,就会发现男女结婚意愿随女生年龄增长的
曲线图是这样的:
矛盾变得尖锐而明显,有好多女生最想嫁的时候,根本没有男生愿意娶。
从女孩的法定婚龄20岁开始,到她24岁之前,男生愿意娶她的意愿始终大于女生愿意
出嫁的意愿。而且两者相差很大。大概是2.65:1。
在女性进入婚龄后,男性迎娶女性的意愿始终很强烈。也就是说,女孩大学二年级到
研究生毕业之前(或工作第三年),会有三个男人围着一个女孩转。这是男性最想娶女性
的时间段。这个年龄段的女孩们有着极大的择偶空间。
如果说25岁这个时候还是基本持平的,那么26岁开始,事情就悄悄地发生了微妙的变
化。女孩们发现从18岁开始就围着自己转的男人们莫名其妙不见了。
从上面这个我们所描述的曲线图可以倒推回去:在20岁前的一两年中,男生对女生的
兴趣也是很大的。也就是说,从女孩情窦初开,她身边就一直不乏追求者的围绕。这种围
绕来得如此自然,以至于女孩们以为这是与生俱来的,她们并不明白这种追求和围绕实际
上具有时效性。
女生25岁时,她们研究生毕业了,或者说,进入工作的第四年,职场得心应手起来之
后,情形发生了微妙的改变,女生意愿第一次超过了男生意愿。女生们开始逐年急嫁,但
是男生的意愿却在急剧下挫。25-30岁之间,男女意愿比是1:1.56。正常地推理一下,
我们可以知道,老大难的女性集中在26、27、28、29这个年龄段,每三个处于这个年龄
的女孩子中,就有一个嫁不出去。想想你身边这个年龄段的好友,你会发现,这是真的。
到31岁的时候,女生开始重新占据上风。也就是说31岁之后的女性并不难嫁。不过对
于想要自己孩子的女孩来说,即使这时的男人乐于迎娶你们,也并不见得是个好消息——
因为这个时候再嫁,往往意味着已经只能在二婚男人中选择了,而且你很容易变成高龄产
妇。另一个可能性是:这个时候女孩们已经意识到自己身价大不如前,所以择偶要求急剧
下挫,所以才导致了如此繁荣的假象。
《黄帝内经》里说:“女子二七天葵开,七七绝;男子二八天葵开,八八绝。”什么意思
呢,女孩子14岁就来月经了,男子16岁才开始遗精。古代的人,就是以这个为婚配的衡
量标准的。古代的女孩子,二八就是求亲者踏破门槛的准新娘。现在很多国家,如荷兰、
法国、日本等国的法定婚龄,也一般以14-16岁为准。朱丽叶死的时候就是十四岁,罗密
欧十六岁。
考虑到我国需要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国情,我们目前的法定婚龄已经很晚。人家18岁
当妈了,咱们还是成年人眼中十恶不赦的早恋分子。即使成年后,很多女孩子还会像文章
开头的那位女孩一样不停地耽误自己的黄金择偶期,这就不啻于雪上加霜。
如果你是一位渴望拥有家庭的女性,你必须得早点出手。比起你的学业而言,有更重
要的事等着你去做。社会的残酷性,就在于并不是你想干什么的时候就可以干什么。某些
时候,特别是你应该不太想做某些事情的时候,做这些事情会比做另一些事情更适合你。
未雨绸缪是一种很重要的品质,你必须在该做某些事的时候做这些事,才能有机会做你真
正想做的事。非要反主流的话,那就只能被主流抛离。
如果你希望好好谈一年恋爱,你得早一点、早一点、然后再早一点。早起的虫儿才有
鸟愿意吃,迟来的虫儿只能孤单地爬回自己的窝里去。
男人们比你想的要聪明得多。
他们知道26岁以上的你急着嫁人,所以他们不乐于接受为婚而婚的你;
他们知道你想多玩几年,看尽这个世界的繁华再安定下来;
可他们也知道,这不叫爱,这叫挑选,他们不愿意当这样的冤大头。
他们希望女孩能义无反顾,放弃前方的很多机会和诸多诱惑,嫁给他做他的小妻子。
再回头去看一下上面的图,你就知道,哪怕大学毕业就直接出嫁,也并不算太早。
一寸晚,一寸险;手快有,手慢无。
不容错过的恋爱黄金期
美国有这样一群先行者,他们30岁才读大学,40岁才工作,等到50岁想生孩子的时候
已经晚了。
你可以想象马上就快四十的女人还要为了拴住自己的老公而冒着巨大的风险怀孕生子
么?即使她貌若天仙,名动香江也一样。生育是专为女性量身打造的一道鬼门关,轻松迈
过去了,你可以重新做人,迈不过去的,就只能做鬼。
我身边的朋友——一对已经过了最佳生育年龄的夫妇,他们不厌其烦地做着试管婴儿
的手术。这种手术在国际上成功率只有30%,国内还要低一些。见红一次,重来,见红一
次,再重来。即使成功,还有在超出采取正常妊娠手段下3倍的宫外孕可能,伴随无数的
副作用不说,还得连打两个月的针。
有一位做过试管婴儿的妈妈感叹说:“我给自己起了一个很让人心酸的网名“针针钱钱
”,因为我们的宝宝是靠打针和花钱换来的。”
另一位试管婴儿母亲感叹:“从降调到促排,再到后来的黄体酮,最好要连打两个月的
针。花钱不说,光是这罪就够我们去受的。手臂、PP两边全是针眼,真是一辈子都没有
这一次打的针多。很多姐妹都出现PP硬结而影响吸收,甚至无法注射的情况。”
当然,这对求子心切的夫妇来说,大概算不了什么。不过,2010年的法国科学杂志
《Science&vie》(中文版名为《新发现》)中一项研究报告让我们知道,根据大规模调
查发现:试管受精或卵母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诞生的婴儿中,先天畸形风险
足足高达4.24%,远远高于普通婴儿的先天畸形率。
也就是说,即使你愿意花钱并忍受种种痛苦,愿意冒着更大的生育风险,你的孩子也
更容易成为心脏畸形、尿道生殖器畸形乃至血管瘤高发的婴儿。
可是这一切原本都是可以不必发生的——如果你早早地找到两相心仪的爱人,你会比
别人多占大把的先机。
当眼角同时长出细纹的时候,你会发现某些女孩已经成为大龄剩女,孑然一人,形影
相吊,即使找到爱人,也要为了放弃上升期事业而忧心忡忡,还得冒着种种风险;而某些
女孩身材恢复一如少女,事业没有任何阻力,还有着五岁的聪明儿子和体贴老公相伴。
你想成为哪一种女孩?
女性的年龄很重要吗?当然!在大自然里,无论何种生命体,他们的首要问题是生
存,其次,是生殖。不热爱生殖的物种的基因早就湮灭在时光机器之下,我们都是那些极
度热爱繁殖的祖先的后代。繁殖的重要性有时甚至会超越生存。比如说,为了交配,螳螂
甚至愿意送上自己作为母螳螂的大餐。
人类作为这个星球上的生物,也毫不例外。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竭力在追求能使
得自己生殖潜力最大化的对象。对于人类的男性而言,最重要的女性生殖资源是女性的青
春和美貌,根据对37个文化的调查研究表明,男性对女性身体吸引力的关注程度是远远
高于其他个人特征的,任何文化里的男性,都偏爱年轻和美貌这些繁殖价值高的女子。
很肤浅吗?当然不。年轻美貌并不仅仅意味着感官刺激,它反应了女性生育能力的总
水平,意味着她有着较好的基因,能为他繁衍出更好的后代。
也就是说,女性对男性的吸引力是以健康、年龄和生育能力作为重点指标的,至于女
性的智力、学历、幽默感、家庭条件乃至人品等等这类特征并不列入必要条件——当然,
同等美貌下,拥有这些当然更好。
女性的生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不具有任何联系,有时候后者甚至会阻碍到前者的进
行。女性越成长,她的年龄势必会增长、患病的可能性也越大、基因产生畸变的可能性也
就越大、生育也越发困难。对于男性而言,这意味着他的后代更差。因此,女性年龄越
大,她的被选择权和选择权就越受限,所以整个社会的机制是不利于女性个体成长的。
比如说,你可以想象一个35岁,拥有一定的财富(或知识)积累,成熟稳重的男子,
娶一个年轻漂亮的22岁刚大学毕业的少女为妻,周围人都会觉得是天作之合。但一个35
岁的有一定财富(或知识)积累的女人(即使她依然漂亮),却不太可能嫁给一个22岁
刚大学毕业的懵懂少年。
问题的症结在于,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在生殖市场上不断增值,女性在生殖市场上
不断贬值。女人的生殖价值——青春与美貌,是容易被替代,而且会逐渐消失的。男人要
的女方条件和女人所谓的自身条件,是完全两码事。大龄女孩说自己条件好,不外乎是家
庭背景好、学历高、收入高,但只要不想找个只看重这些的男人,那这些条件其实并没有
什么意义。如果因为自己收入高而将目标锁定在比自己收入更高的男人身上,这是很荒谬
的。因为高收入只意味着男性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而并不意味着女性会因此而具有更大的
吸引力。
特别在一夫一妻制的社会里,男性更难以同时向两个以上的女性进行投资。所以婚姻
意味着男性需要为性交付出更多代价——无论是婚姻中还是离婚时。因此,选择与低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