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慈禧十大谜案破解

徐彻 (当代)
慈禧十大谜案破解 - 徐彻
第1节:引言(1)
  引言
  慈禧太后是中国晚清史上争议最大、谜案最多、评价最难的一个赫赫有名的世界级的历史人物。
  慈禧太后,姓叶赫那拉氏。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日(1835年11月29日)生于北京,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1908年11月15日)病逝,活了74岁。慈禧太后经历了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立过同治帝载淳(6岁即位)、光绪帝载湉(4岁即位)、宣统帝溥仪(3岁即位)三个小皇帝。
  在同治、光绪两朝,她曾三次垂帘听政。第一次垂帘是咸丰十一年(1861)至同治十二年(1873),计13年;第二次垂帘是同治十三年(1874)至光绪十五年(1889),计15年;第三次垂帘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计10年。她垂帘听政总共38年的时间。另外10年,她虽然名义上归政光绪帝,实际上仍然把持朝政。重大问题的决策,仍要由她作出,实质是不垂帘的垂帘。
  事实上,慈禧太后统治中国48年,几乎长达半个世纪。
  慈禧太后所遇到的是中国几千年未遇到的大变局。她所处的时代正是列强环伺、威逼蚕食中国的时代,也是中国人民奋起抗争、走向世界的时代。她所经历的晚清社会,几乎相当于中国近代史。她亲历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等重大历史事件。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疯狂焚毁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大肆抢掠北京城,慈禧太后也都是亲历过的。
  慈禧的简历
  第一,18岁进入宫廷。慈禧太后,姓叶赫那拉氏。满洲镶蓝旗人,后来抬入镶黄旗。北京人。曾祖父吉郎阿任从五品的户部员外郎(副局级),祖父景瑞任正五品的刑部郎中(正局级),父亲惠征任正四品的安徽徽宁池太广道(道员,略高于正局级)。他们担任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局级干部,也算是中高级官员了。慈禧的前三代是清朝的官员,家庭生活很好。慈禧出生在三代为官的满族官宦家庭中,可以说,她原是一位官宦家庭中养尊处优的小姐。
  咸丰元年(1851),那拉氏已是17岁的大姑娘了,出落得俊美可爱,娇媚迷人。恰在这一年,皇太后为咸丰帝挑选秀女。经层层筛选,她被选中了。同时被选中的还有后来成为皇后的钮祜禄氏,钮祜禄氏15岁。当时,钮钴禄氏被选为嫔,比那拉氏高一级。那拉氏被选为贵人。
  咸丰二年二月十一日(1852年3月31日),那拉氏被封为兰贵人。五月初九日(6月26日),18岁的那拉氏正式进宫,住在长春宫。咸丰四年(1854),晋封懿嫔。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1856年4月27日)生皇子载淳,晋封懿妃。咸丰七年(1857)正月,晋封懿贵妃。此时的那拉氏才23岁。
第2节:引言(2)
  慈禧太后喜欢人家称她为"老佛爷"。
  第二,27岁垂帘听政。咸丰十年(1860)六月英法联军侵犯天津,进逼北京。八月七日,咸丰帝偕后妃逃往热河(今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咸丰帝病死。6岁的载淳即位。尊皇后为母后皇太后,尊懿贵妃为圣母皇太后。不久,又加上徽号,称钮祜禄氏为慈安太后,称那拉氏为慈禧太后。因慈安居于北京皇宫东六宫的钟粹宫,慈禧居于西六宫的长春宫,所以俗称慈安太后为东太后,慈禧太后为西太后。光绪帝称慈禧太后为"皇爸爸"。后妃及宫人称慈禧太后为"老祖宗"、"老佛爷"。
  咸丰帝临死前,遗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协办大学士肃顺等八大臣为顾命大臣。但是,八大臣刚愎自用,大权独揽,排斥两宫太后和小皇帝载淳。两宫太后,主要是慈禧,同恭亲王奕?等联合起来,发动了辛酉政变,实现了两宫太后的垂帘听政。
  此后,慈禧依靠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残酷地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
  第三,41岁二次垂帘。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1873年2月23日),同治帝举行亲政大典。到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1888年,五日(1875年1月12日)同治帝死,亲政近两年时间。同治帝死,慈禧指定4岁的载湉即位,是谓光绪帝。两宫太后第二次垂帘,是时慈禧太后41岁。载湉是醇亲王奕的儿子。醇亲王奕是咸丰帝的七弟。醇亲王奕的妻子是慈禧的妹妹叶赫那拉氏。即是说,慈禧是光绪帝的大娘兼大姨,光绪帝是慈禧的侄儿兼外甥。
  光绪七年三月初十日(1881年4月8日),45岁的慈安突然病逝。慈禧皇权独控,成为名副其实的太上女皇。
  第四,55岁撤帘归政。光绪十四年(1888)十月初五日,由慈禧作主,将自己的胞弟副都统桂祥之女指定为光绪的皇后,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同时入选,封瑾嫔、珍嫔。光绪十五年(1889)正月,大婚礼成。光绪十五年二月初三日(1889年3月4日),慈禧撤帘归政,光绪帝举行亲政大典。
  光绪二十年(1894)十月初十日,是慈禧的60岁生日,准备在颐和园大规模地进行庆祝。光绪二十年五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当有人建议停止颐和园工程,停办点景,将寿银移作军费的时候,慈禧非常生气,说:"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身不欢。"即是说:"谁叫我一时不痛快,我就叫他一辈子不痛快!"后来,在旅顺、大连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慈禧在宁寿宫度过了她的60岁生日。
  第五,64岁三次垂帘。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1日),光绪帝宣布变法维新。慈禧最初是不反对变法的,但当变法触及后党集团的利益时,慈禧便发动了政变,血腥地镇压了戊戌变法。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六日(1898年9月21日),慈禧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布谕旨,实行"训政",实则是第三次垂帘,此时慈禧64岁。
第3节:引言(3)
  此后,慈禧利用义和团进攻列强,给列强侵略中国以口实。
  慈禧出逃西安,以后回銮北京,被迫实行新政。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1908年11月15日)病逝。
  可以说,慈禧的一生是和晚清社会相始终的。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近代的一些随笔札记及野史稗乘,对慈禧其人其事有种种耸人听闻、离奇古怪的说法。慈禧的身上便笼罩了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诸如:慈禧是内蒙人、安徽人、浙江人、甘肃人、山西人,抑或是北京人?慈禧是如何取得咸丰帝宠幸的?慈禧是如何成功地发动宫廷政变的?慈禧是怎样逼死嘉顺皇后的?慈禧毒死了慈安吗?慈禧是如何巧斗奕?的?慈禧与李连英有染吗?慈禧的儿媳珍妃到底是怎样死亡的?慈禧害死了光绪帝吗?
  慈禧太后的一生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谜案,大体上有十大谜案。
  第一个谜案是慈禧究竟出生何地之谜;(慈禧到底是内蒙人、安徽人、浙江人、甘肃人、山西人,抑或是北京人?)
  第二个谜案是慈禧得到咸丰宠幸之谜;(她是怎样从第五级的贵人升为第二级的贵妃的?)
  第三个谜案是慈禧成功地发动辛酉政变之谜;
  第四个谜案是慈禧的宠监安得海伏诛之谜;
  第五个谜案是同治皇帝死亡原因之谜;
  第六个谜案是慈安太后突然死亡之谜;
  第七个谜案是慈禧与恭亲王奕?的关系之谜;
  第八个谜案是慈禧的儿媳珍妃的死亡之谜;
  第九个谜案是慈禧与太监李连英的关系之谜;
  第十个谜案是慈禧的侄儿光绪帝的死亡之谜。
  总之,概括地说,这十件谜案是慈禧太后和一个亲王、二个太监、三个后妃的关系之谜。也可以说,是一个女人(慈禧太后那拉氏)与一个男人(恭亲王奕?)、二个阉人(太监安得海和李连英)、三个女人(同治帝皇后阿鲁特氏、慈安太后钮祜禄氏和珍妃他他拉氏)之间的故事之谜。
  这些谜案,有的被当成定论,经文学家巧笔虚构,编成小说、戏剧及影视作品,广为流传,遂相沿成习,以至真伪莫辨。现在有的戏说慈禧,把某些情节编得更是神乎其神。个别说法甚至被某些历史学家接受,并加以引用,而成为难以澄清的历史伪案。
  其实,关于慈禧的许多传闻都不是信史。多年来,人们有意无意地对慈禧进行了妖魔化、脸谱化、随意化。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往慈禧身上扔脏物、泼污水、画鬼脸,而不受舆论的制约。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习惯的思维定式。说慈禧的坏话,不受舆论的谴责,反而得到人们的赞誉。于是,慈禧不仅政治上一无是处,就是生活上也是一塌糊涂。搞垮一个人最好的手法是从生活上搞垮他,这是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
  本书力图破解这十大谜案,在诸多细节上还慈禧一个历史的真面貌。
第4节:慈禧究竟出生何地之谜(1)
  慈禧究竟出生何地之谜第一个谜案
  慈禧究竟出生何地之谜慈禧究竟出生何地,一直扑朔迷离,不得其解。关于慈禧的出生地,目前存在六说,即内蒙说、安徽说、浙江说、甘肃说、山西说、北京说。现在我们试作破解。
  一 内蒙说
  内蒙说,是指慈禧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市即清代山西的绥远城。清代山西的绥远城,民国时改归内蒙古。
  内蒙说源于呼和浩特市的一个民间传说。据说,慈禧的父亲惠征,当年曾经担任山西归绥道的道员。归绥道的驻地在归化城,即现在的呼和浩特市。传说呼和浩特市有一条落凤街,慈禧就出生在这条街道的道员府中。还传说,慈禧年幼时,有个乳母叫逯三娘,是个回民,她曾领着慈禧到归化城边玩耍。
  不过这只是一个传说而已。根据文献确凿无误的记载,惠征是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闰四月十七日,内阁奉上谕,宣布任命其为山西归绥道道员的。此时惠征45岁,慈禧已经15岁。惠征在归绥道任上3年。显然,慈禧没有可能诞生在归化城。
  当然,这个传说并不完全是捕风捉影。因为惠征上任,确实携带家眷,慈禧确实曾在归化城生活过3年。此外,慈禧的外祖父惠显,从道光十一年(1831)至道光十七年(1837),任归化副都统,所以,慈禧同归化城的确有些渊源。以上的传说,也许来源于此。
  二 安徽说
  安徽说是流传最广的说法。这是说慈禧出生在安徽芜湖。
  《满清外史》记道:
  那拉氏者,惠征之女也。惠征尝为徽宁池太广道,其女生长南中。少而慧黠。嬛艳无匹侪,雅善南方诸小曲。凡江浙盛行诸调,皆琅琅上口,曲尽其妙。于咸丰初年,被选入圆明园,充宫女。是时英法同盟军未至,园尚全盛,各处皆以宫女内监司之。那拉氏乃编入桐阴深处。已而洪杨之势日炽,兵革遍天下,清兵屡战北,警报日有所闻。奕置不顾。方寄情声色以自娱,暇辄携妃嫔游行园中,闻有歌南调者,心异之。越日复往,近桐阴深处,歌声又作,因问随行内监以歌者何人。内监以兰儿对。兰儿者,那拉氏之小字也。宫中尝以此名呼之。奕乃步入桐阴深处,盘踞炕上(凡园内各处皆设炕,备御座也)曰:"召那拉入。"略诘数语,即命就廊栏坐,命仍奏前歌。良久,奕唤茶。时侍从均散避他舍,那拉氏乃以茶进,此即得幸之始也。或曰,奕得屡听歌声,及内监所对之言,均那拉氏贿赂所使。盖宫殿深邃,非有内侍牵引,必不能至。故那拉氏不吝金钱,卒以达其目的云。
第5节:慈禧究竟出生何地之谜(2)
  以上这段话,说慈禧"雅善南方诸小曲。凡江浙盛行诸调,皆琅琅上口,曲尽其妙"。而且,正因为擅唱南方小曲,意外地得到了咸丰帝的青睐,并受到宠幸。慈禧既"雅擅南方诸小曲",且由此得到咸丰帝的宠幸,又"生长南中",有的学者就认为慈禧生在南方。又根据其父惠征当时任安徽徽宁池太广道道员,道员的衙署在安徽芜湖,因此断定慈禧出生在安徽芜湖。
  其实,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道光二十九年(1849)闰四月十七日,内阁奉上谕,宣布任命慈禧的父亲惠征为山西归绥道的道员。他在归绥道任上恪尽职守,受到好评,遂于咸丰二年二月初六日(1852年3月26日)被咸丰帝调任至更为重要的安徽徽宁池太广道。
  咸丰二年(1852),慈禧已经是18岁的大姑娘了,并且已经入宫,被册封为兰贵人。档案记载,咸丰二年(1852)二月初八、初九两天,清宫挑选秀女,慈禧被选中。二月十一日,敬事房太监传达上谕,封慈禧为兰贵人,并于五月初九日进宫。
  慈禧进宫后,惠征才携家眷赴任。到任的时间应该是同年的七月。在咸丰三年(1853)以前,安徽分为南北两道。北道下辖凤阳府、庐州府、颍州府、滁州府、六安府、泗州府等地,兼管凤阳关;南道下辖安庆府、徽州府、宁国府、池州府、太平府、广德州等地,兼管芜湖关。徽宁池太广道为南道,所属5府1州28县。全省51县,南道占多数。这个地方比起归化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来,因地处江南,更加富庶,也更加重要。这一调动说明道光帝对他的信任。
  但好景不长。当时洪秀全率领几十万太平军,顺长江直下,势如破竹。九江、安庆告急。太平军很快攻克安庆,安徽巡抚蒋文庆被杀。惠征押解一万两银子辗转逃到镇江的丹徒镇,操办粮台,以待援兵。咸丰帝派出刑部左侍郎李嘉端担任安徽巡抚,并密令查拿逃跑官员。李嘉端按照上谕的命令,参奏了临阵脱逃的官员。同时,也对惠征附片上奏。其中参道:
  惠征分巡江南六属,地方一切事务责无旁贷,何以所属被贼蹂躏,该道竟置之不理?即使护饷东下,而两月之久。大江南北并非文报不通,乃迄今并无片纸禀函,其为避居别境己可概见。除由臣另行查办外,所有芜湖道员缺紧,要相应请旨迅赐简放,以重职守。
  咸丰帝奕于三月二十六日(5月3日)看到这一奏片后,大为愤怒,当天发出廷寄上谕:"惠征身任监司,于所属地方被贼踩蹦,何以携带银两印信避至镇江、泾县等处?"又问:"该二员(按:李嘉端在同一夹片中还参劾了安徽学政锡龄)究竟现在何处?该抚所闻逃避处所是否确实?仍著查明据实具奏。惠征业已开缺,著即饬令听候查办。"并于三月二十六日(5月3日)发布上谕:"安徽徽宁池太广道员缺,著龄椿补授,钦此。"惠征被罢官后,便一蹶不振,得了重病。没过几个月,于咸丰三年六月初三日(1853年7月8日),病死在江苏镇江,终年49岁。
第6节:慈禧究竟出生何地之谜(3)
  慈禧不仅不是生于安徽芜湖,而且终生没有到过南方。
  三 浙江说
  此说是由一篇文章引起的。1993年8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报道:《史界新发现,慈禧生于浙江乍浦》。文中称,慈禧的父亲惠征在道光十五年(1835)至道光十八年(1838)间,曾外放到浙江乍浦,任正六品的武官骁骑校。而慈禧恰恰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因此,文中说慈禧的出生地在浙江乍浦,具体出生地点为"浙江平湖市乍浦城内的满洲旗下营"。这篇报道又说,现今的浙江乍浦老人中,仍然有一些关于慈禧幼年的传说。此篇报道的特别之处是,它抓住了慈禧出生的时间道光十五年(1853)这个关键点。因此,很有一点迷惑性。但是,这篇报道与史实有三点不合。
  其一,时间不对。查惠征的履历,惠征道光八年(1828)24岁为笔帖式。道光十四年(1834)京察,30岁定为吏部二等笔帖式。道光十九年(1839)35岁升为八品笔帖式。道光二十三年(1843)39岁定为吏部一等笔帖式。笔帖式是满文书官的称谓,是部院等衙门的低级官员,做些抄写和拟稿的工作,相当于后来的文书。显然,这段时间,惠征一直在北京部里担任笔帖式,没有外放到地方为官。
  其二,官职不合。此时惠征一直担任笔帖式等低级的文职官吏,不会一下子担任相当于中级武职官员的骁骑校。
  其三,品级不符。惠征当时担任的笔帖式是八品,而骁骑校是正六品。
  很明显,慈禧出生于浙江乍浦说是子虚乌有的。
  四 甘肃说
  据说,慈禧的父亲惠征曾经担任过甘肃布政使衙门的笔帖式。在此期间,惠征就住在兰州八旗会馆以南的马坊门,即现在兰州永昌路179号。传说慈禧就出生在其父惠征在兰州担任笔帖式的时候,并且就出生在这个院落里。
  此说有一点同惠征的履历相同,就是惠征确实担任过笔帖式。但是,查惠征担任笔帖式的部门,都是北京部里的衙门。同时,惠征一生都没有去过甘肃。因此,慈禧出生在甘肃兰州说,就完全是无中生有了。
  五 山西说
  慈禧出生地山西长治说,是长治当地人士提出来的,是近年的新说法。他们对慈禧出生在山西长治县,提出了一整套说法。他们认为,慈禧不是满族人,而是汉族人。他们出版了一本书《慈禧童年考》。细阅该书,发现他们对慈禧的出生地,提出了二说。虽然都是长治县,但却在不同的村庄。
  第一说是长治县西坡村。
  据他们说,慈禧是道光十五年(1835)十月初十日出生的。出生地在山西省潞安府(今长治市)长治县西坡村。慈禧名王小慊,属羊。其祖父名王会听,祖母陈氏。父亲王增昌,母亲李氏,父母只有她一个女儿。王小慊还有一个舅舅,两个姨妈。她家很穷,地少,人多,靠打短工度日。道光十八年(1838),母亲李氏因病去世。年景不好,王小慊无人照看,其父王增昌将王小慊卖给了潞安府某人,后来又辗转卖给了潞安府知府。大约过了七八年,传说潞安府知府有一个丫环,十一二岁,长得如花似玉,两个脚心上还各长了一个痦子。知府夫人觉得,此后其人必会大富大贵,就把她认为义女。消息传到西坡村,王小慊的祖母陈氏听说了。老人心想,我的孙女脚上也长了两个痦子,况且,也应该是十一二岁了。就让小儿子王增鸿到潞安府去打听。几经周折,也没有打听到实信。其祖母陈氏带着遗憾,在咸丰四年(1854)去世了。
第7节:慈禧究竟出生何地之谜(4)
  此说还提出了三条所谓证据。
  证据之一是说有一个家谱。家谱上记载着"王小慊后来成为慈禧太后"一句话。但是,这个家谱不是原件,而是重抄件。这就失去了作为证据的价值;
  证据之二是说有慈禧出生的房屋遗址。然而,这个遗址现在变成了猪圈。这也只是口碑资料,得不到证实;
  证据之三是说西坡村有慈禧生母之墓。据说原来是木碑,现在是新制的石碑。由于是新碑,也自然失去了遗迹的真实性。
  因此,这些所谓的证据就站不住脚了。
  第二说是长治县上秦村。
  据他们说,慈禧是上秦村人,姓宋,名龄娥,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十月初十日,长得俊俏,聪明伶俐。父亲排行老四,名宋四元。母亲李氏,在一个叫弹花弓的地方被狼咬死,哥哥在河滩上被狼吃掉。道光二十五年(1845),家乡闹大饥荒,树皮都被吃光。龄娥饿得骨瘦如柴。宋四元只好将女儿龄娥卖给了潞安府知府惠征作奴婢。不久,宋四元也饿死了,宋家就没有人了。惠征买了龄峨,起名兰儿。惠征的夫人有一天发现龄娥两个脚心各有一个痦子,认为她是一个贵人,就认为义女,改姓叶赫那拉,并请人教她念书,填词,作赋。到了咸丰二年(1852),龄娥被选入清宫,后来当上了皇太后。
  凭据这些,自称为慈禧后裔的五位老人,集体到县志办上访,并上交了《慈禧家境简介》的材料,要求政府澄清这件事。
  此说法提出了五条所谓证据。
  其一是说上秦村有慈禧的后裔。但是,这些后裔是自称的;
  其二是说这里有慈禧的家娘娘院。但是,这个娘娘院是传说的;
  其三是说宋家有两个皮夹子。但是,其来源不清,用途不明,也没有形成证据链条;
  其四是说家里有一封慈禧来的信。但是,这封所谓的信,只是些断简残篇,不可卒读;
  其五是说宋家有一张慈禧的照片。但是,这张照片是到处可以找到的。
  我们知道,实物资料,必须是真实的;遗迹资料,必须是原始的;口碑资料,必须是链条的。上述所谓的各种资料,都不具备这些条件。
  以上二说,即西坡村说和上秦村说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互矛盾之处。但是,长治市的地方人士仍然认定慈禧是长治人。为此,他们还组成了长治市慈禧童年研究会,并召开了研讨会。
  但据学者考证,在这段时间,历任潞安府知府的共有七人,其中没有惠征。学者查找了清代的起居注档、上谕档、朱批奏折等档案,详细查对了历任潞安府知府的任职年代。从道光五年(1825)至咸丰元年(1851),这25年间,担任潞安府知府的共有七人:道光五年六月至十五年七月,知府马绍援,任职十年一个月;道光十五年八月至十八年三月,知府达镛,任职两年半;道光十八年四月至二十八年八月,知府多慧,任职十年五个月,其中道光二十四年,多慧因大计卓异,赴京由吏部引见皇帝,知府之任由同知陈维屏代理;道光二十八年九月至咸丰元年五月,知府珠陨,在任两年七个月;咸丰元年六月至九月,知府万济堪,在任三个月,期间八月曾拟调袁彦齡,但袁未到任,知府实际还是由万济堪担任;咸丰元年十月始,知府金君善。
第8节:慈禧究竟出生何地之谜(5)
  既然惠征没有在潞安府担任过知府,同时,惠征的履历中,也没有在山西潞安府担任过知府的记载,那么,所谓的慈禧在潞安府被卖给惠征的说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这是一个铁证。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慈禧出生在山西长治的说法。
  六 北京说
  慈禧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三代为官的官宦世家。
  慈禧的曾祖父名吉郎阿。字霭堂。乾隆时担任内阁中书。嘉庆六年(1801)升任六品中书。因表现突出,九年(1804)奉命进入军机处任军机章京。军机章京是接触中央机要的重要官职。吉郎阿担任此职,说明他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后来调任从五品的户部银库员外郎(副局级),这是管理银库的要职。吉郎阿大约在嘉庆十九年(1814)左右,死在户部员外郎(副局级)任上。
  慈禧的祖父名景瑞。嘉庆十八年(1813)升为刑部主事(略高于处级)。道光元年(1821)升任从五品的刑部员外郎(副局级)。道光十一年(1831)又升为正五品的刑部郎中(正局级)。后曾一度入狱,但很快获释。道光三十年(1850)退休。卒于咸丰六年(1856)至十一年(1861)之间,死时年近80岁。
  慈禧的父亲名惠征。惠征,生于嘉庆十年(1805)。原是镶蓝旗满洲人,后来改隶镶黄旗。监生出身。道光八年(1828)为笔帖式。十四年(1834)升为二等笔帖式。笔帖式是满文书官的称谓,是部院等衙门的低级官员,做些抄写和拟稿的工作,相当于后来的文书。十九年(1839)升为八品笔帖式。后来连续升迁为正六品的吏部主事(略高于处级)、从五品的吏部员外郎(副局级)、正五品的吏部郎中(正局级)。二十九年(1849)外升为山西归绥道,任正四品的道员(略高于正局级)。道员是省以下府州以上的高级行政长官。道员是非正式官称,公文直接以区域名为官名,习惯遂成为定制,习称为某某道。道员除由知府升补外,也有由京察一等的郎中、御史、编修而升得的。惠征就是由京察一等的郎中而外升为山西归绥道的。咸丰二年(1852)二月又调任富庶的安徽徽宁池太广道。三年三月因逃避太平军的追击而被撤职罢官。三年六月初三日(1853年7月8日)病死在江苏镇江,终年49岁。
  综上,慈禧的曾祖父吉郎阿任从五品的户部员外郎(副局级),祖父景瑞任正五品的刑部郎中(正局级),父亲惠征任正四品的安徽徽宁池太广道(略高于正局级)。他们担任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局级干部,也算是中高级干部了。慈禧的前三代是清朝的中高级官员,家庭生活是很好的。景瑞虽曾一度入狱,但很快就被释放,又官复原职,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家庭生活。惠征被罢官是在慈禧入宫当贵人一年多之后。因此,对慈禧一家的生活也没有造成多大的影响。
第9节:慈禧究竟出生何地之谜(6)
  惠征虽然在北京、山西、安徽等地为官,但慈禧的家庭长期住在北京,即慈禧的籍贯是北京。
  慈禧的祖籍,正史有明确记载。《清史稿》记道:"孝钦显皇后(慈禧),叶赫那拉氏,安徽徽宁池广太道惠征女。"《玉牒》记道:"兰贵人那拉氏,道员惠征之女。"《清列朝后妃传稿》(下)记道:"文宗(咸丰帝)孝钦显皇后(慈禧),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实录》咸丰十一年十二月谕:慈禧皇太后母家著抬入镶黄旗满洲)。
  父惠征,安徽徽宁池太广兵备道。"此书还明确记载,慈禧的母亲为富察氏,封一品夫人。慈禧兄妹四人,慈禧为大姐,妹妹其次,大弟照祥,二弟桂祥。这些正史记载,都明白无误地说明了慈禧是满族人,是叶赫那拉氏,其家族长期居住在北京。
  此外,还有如下证据。
  第一,发现了慈禧之妹选秀女的"排单"。清朝自顺治帝始,在满、蒙、汉八旗中,每三年挑选一次秀女。参与选秀的女孩自14岁至16岁。选中者或成为皇帝的妃嫔,或被赐给皇室子孙做福晋。《养吉斋丛录》记载:"应选女子入神武门,至顺贞门外恭候。有户部司官在彼管理,至时太监按班引入,每班五人,立而不跪。当意者留名牌,谓之留牌子。定期复看。复看而不留者,谓之撂牌子。"这"每班五人",写在一个单子上,谓之"排单"。所谓"排单",是皇帝挑选秀女时依据的自然情况的底单。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慈禧选秀女的"排单",但是学者发现了咸丰五年(1855)慈禧之妹选秀女的"排单"。慈禧之妹嫁给了醇郡王奕,他们的儿子是光绪皇帝。这个"排单"明确记载:慈禧之妹属满洲镶蓝旗,姓叶赫那拉氏,父亲名惠征。惠征的最高官职做到正四品道员。根据这个"排单",可以认定慈禧的娘家,在咸丰五年之前,居住在北京西单牌楼劈柴(辟才)胡同。因此,北京应该是慈禧的出生地。
  第二,认定了慈禧之父当时在北京为官。慈禧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此时,慈禧的父亲惠征正在北京。档案记载,惠征道光八年(1828)为笔帖式。十四年(1834)升为二等笔帖式。十九年(1839)升为八品笔帖式。这个时期,惠征没有离开北京,其家肯定在北京。为此,慈禧也只能出生在北京。
  第三,判明了慈禧之母当时也住在北京。档案记载,慈禧的外祖父惠显,当时在山西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任副都统。归化城距离北京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慈禧之母富察氏不可能到苦寒的塞外之地去生产。因此,她也只能在舒适的北京家里生产。由此,可以判定,慈禧诞生于北京。
  那么,慈禧具体诞生在北京的何处呢?一说是劈柴胡同,一说是方家园。
第10节:慈禧究竟出生何地之谜(7)
  学者邹爱莲查找清朝档案,得出慈禧娘家在北京先后迁移了三个住处。
  第一个住处。咸丰五年(1855),慈禧之妹选秀女的"排单"记载,慈禧的娘家"住西四牌楼劈柴胡同";
  第二个住处。咸丰六年(1856)"内务府官房租库"的呈稿,明载咸丰帝将"西直门内新街口二条胡同北房一所",赏给惠征家居住;
  第三个住处。同治五年(1866)十二月,慈禧以同治帝名义将"方家园"赏给其弟照祥居住。
  很明显,后两个住处不可能是慈禧的出生地。慈禧之妹选秀女排单所记,慈禧的娘家"住西四牌楼劈柴胡同",应该是慈禧在北京的出生地。即慈禧出生在北京西四牌楼劈柴胡同。
  西四牌楼劈柴胡同已经消亡了。北京市的旧地图上还可以依稀辨别出它的影子。
第11节:慈禧得到咸丰宠幸之谜(1)
  第二个谜案慈禧得到咸丰宠幸之谜
  咸丰二年(1852),那拉氏慈禧已是17岁的大姑娘了。她出落得俊美可爱,娇媚迷人。恰在这一年,皇太后为咸丰帝挑选秀女。经层层筛选,慈禧幸运地被选中了。同时被选中的还有后来成为皇后的钮祜禄氏。当时,钮祜禄氏被选为嫔,比那拉氏高一级。那拉氏被选为贵人。
  咸丰二年二月十一日(1852年3月31日),那拉氏被封为兰贵人。五月初九日(6月26日),18岁的那拉氏正式入宫,住在长春宫。这长春宫的正殿高悬着乾隆帝的御笔匾额,上书"敬修内则"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似在告诫后宫妃嫔要严格遵照祖宗家法行事,谨慎地规范自己的一切言行。
  兰贵人看到这四个字做何感想呢?这位争强好胜的年轻女子是不会受任何规条约束的。她想的是如何不择手段地攫取到更高的权位。但是,谈何容易。
  清代后宫妃嫔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皇后以下的妃嫔共分七级:第一级是皇贵妃,第二级是贵妃,第三级是妃,第四级是嫔,第五级是贵人,第六级是常在,第七级是答应。以上统称内廷主位。
  当时,慈禧只是一个贵人,是第五级。慈禧对她这个地位,很不满意。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她深知,不能过于着急,要一步一步来,一个等级一个等级地去争取。实践证明,慈禧的努力没有白费,经过二年的努力,她晋为懿嫔;又过二年,晋为懿妃;再过一年,晋为懿贵妃。也就是说,只经过短短五年的时间.慈禧便由第五级的兰贵人跃升为第二级的懿贵妃了。此时的慈禧已经22岁了。在咸丰帝的眼里,她是越发美丽了。
  慈禧在众多的妃嫔中脱颖而出,固然有天赐的自然机缘,但也不能否认独造的人为因素。从某种程度讲,这独造的人为因素正是天赐的自然机缘的前提。在妃子如林、宫女如云的宫廷内部,一个年轻的妃子要想尽快超升,只有获得皇帝的青睐和宠幸。那么,兰贵人是怎样获得咸丰帝宠幸的呢?这要先从咸丰帝谈起。
  一 追求声色的咸丰帝
  咸丰帝是个悲剧人物,他是个忧患皇帝和风流天子。咸丰帝生于道光十一年六月八日(1831年7月16日),死于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他18岁当皇帝,31岁病死,在位约12年。
  说他是忧患皇帝,是因为他在位的12年,在他看来,没有一天是平安无事的。对咸丰帝来讲,内忧外患无一日不在。
  内忧是指以太平天国为首的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1851年1月11日,在洪秀全38岁生日这天,拜上帝会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而此时,咸丰帝即位刚刚8个月。这对年仅18岁的青年皇帝咸丰是个沉重的打击。咸丰三年三月二十九日(1853年5月6日),太平军攻入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天京为太平天国首都。太平天国起义历时14年,遍及18省,几达大半个中国。咸丰帝死后三年,这个大起义才被镇压下去。也就是说,太平天国大起义伴随了咸丰帝一生。
  外患是指英、法、俄、美诸列强酝酿与发动的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诸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在这之前,战争就已处于酝酿阶段,然后步步升级。他们先攻广州,次攻天津,再攻北京,直逼得咸丰帝北逃热河。
  一个年轻皇帝,对内要对付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一次农民大起义,对外要对付武装到牙齿的英、法、美、俄等世界上几个最大的资本主义强国的侵略,他感到力不从心,捉襟见肘。可以说,一个年轻而软弱的皇帝遇到了复杂且艰难的局势。
  不仅如此,咸丰帝还是个不争气的风流天子。面对风云变幻的局势,他一筹莫展,便开始追求声色,贪图玩乐了。他即位之初,年轻气盛,也想干一番大事业,挽救岌岌可危的清王朝的统治。汉史氏说:"观其初政,非不思振作有为。曾不数年,晏安如故。"他久居宫内,初涉政坛,对国内国外情况,均不甚了了。面对风云变幻的局势,他一筹莫展,便开始追求声色,贪图玩乐了。
  他恋女色。《满清外史》载:
  已而洪杨之乱日炽,兵革遍天下,清兵屡战北,警报日有所闻。奕(咸丰帝)置不顾,方寄情声色以自娱,暇辄携妃嫔游行园中。
  这里的园指的是圆明园。圆明园是一座大型皇家园林,兼有御苑和宫廷两种功能,距紫禁城四十里。自雍正帝始,圆明园便成为清朝历代皇帝春秋驻跸之所,即是夏宫。圆明园景观各异,宛若画境。且礼节比紫禁城的要求疏简些。皇帝为求舒适与方便,都愿意住在这里,前朝皇帝于三四月始入园,八月往热河木兰秋狝,然后回宫。咸丰帝比前任有过之而无不及,极为贪恋园居。他是刚过新年即赴园。热河秋狝后,尚须返园,至十二月始还宫。或者干脆不往秋狝,一直在园中住下去。其原因在于宫禁森严,必须恪守祖制,不得纵情声色。所以,咸丰帝托言因疾颐养,在园内耽延时日。
第12节:慈禧得到咸丰宠幸之谜(2)
  园居久了,在他眼前转来转去的全是清一色的满洲女子,不免生厌,便捉摸起婀娜多姿的汉族女子来。本来清代家法极严,入关之初,顺治帝之母庄妃,因福临春秋未壮,恐他日惑于女色,因于宫门外竖二块铁牌,上书:"敢以小脚女子入此门者斩。"小脚女子是指汉族女子,因满族女子是不缠足的。然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祖制也是可以打破的。某奸佞大臣为阿谀奉迎咸丰帝,便心生一计,"托言天下多事,圆明园地在郊外,禁御间,夜徼宜加严密。内侍既不敷用,且亲近左右,恐不能周至,今雇民间妇女入内,以备打更,巡逻寝室四周,更番为役。文宗(咸丰帝)旨允之。此数十女子,始得入内。每夕以三人轮直寝宫外,人执梆铃一,入夜则于宫侧击之。文宗因召入,随意幸焉"。理由可谓冠冕堂皇,然不过是为满足咸丰帝心理变态的需求而已。
  以后,咸丰帝在这数十名年轻貌美的汉女中挑选出更为佳丽动人的,加以位号,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四春"。"文宗渔色,于圆明园隅,暗藏春色,谓之四春,世竞传之"。这"四春"是牡丹春,海棠春,杏花春,陀罗春。她们都是良家女子,是被迫入宫的。《清稗类钞》对"四春"的称呼不同:"园中侍有五春之宠,所谓天地一家春者,乃孝钦后(慈禧)所居。其杏花春、武陵春、海棠春、牡丹春,皆汉女分居之。"除四春之外,咸丰帝还钟情于一位曹寡妇。这位山西孀妇,长得美妙绝伦,特别是一双小脚,不到三寸。她的鞋也与众不同,鞋底是菜玉做的,内衬香屑,鞋尖缀着光彩夺目的明珠。入宫后,"咸丰帝最眷之"。
  咸丰帝因近女色,不得不借助于秘药。《十叶野闻》记下了一个故事:
  咸丰中,贵阳丁文诚翰林,一日上疏言军事,上大嘉赏,特命召见。上方驻跸圆明园。文诚于黎明诣朝房,候叫起。时六月初旬,天气甚热,丁方御葛衫袍褂,独坐小屋内。忽顾见室隅一小几,几上置玻璃盘一,中贮马乳蒲桃十数颗,极肥硕,异于常种,翠色如新撷者。私讶六月初旬,外间蒲桃结实,才如豆耳,安得有此鲜熟者。方渴甚,遂试取一枚食之,觉甘香迥异常品,因复食二三枚。俄顷,腹中有异征,觉热如炽炭,阳道忽暴长,俄至尺许,坚不可屈,乃大惊。顾上已升殿,第一起入见己良久,次即及己,无如何,则仆地抱腹宛转号痛。内侍不得己,即令人掖以出,然尚不敢起立,亦不敢仰卧。其从者以板至,侧身睡其上,舁归海淀一友人家中。友,故内务府司官,习知宫内事,询所苦。文诚命屏左右,私语以故。友曰:"此媚药之最烈者。禁中蓄媚药数十种,以此为第一,即阉人服之,亦可骤生人道。与妇人交,药力弛则复其初。此必内监窃出,未及藏庋,而君误食之尔,然亦殆矣。"急延医诊视,困卧十余日始起。
第13节:慈禧得到咸丰宠幸之谜(3)
  这位文质彬彬的翰林总算机智,装病脱险,没有露丑。但这媚药是咸丰帝所用则是无疑的。
  咸丰帝常近女色,毫无节制,身体愈来愈差。问御医如何才能使身体强壮起来,御医对症治疗,建议他饮鹿血,借以补阳。咸丰帝立命养鹿一百余只,每天都喝鹿血。北逃热河时,他还想带着这些鹿走,只是由于兵荒马乱,未能如愿。
  咸丰帝还是个酒徒。但一饮即醉,一醉便耍酒风。"文宗嗜饮,每醉必盛怒。每怒必有一二内侍或宫女遭殃,其甚则虽所宠爱者,亦遭戮辱。幸免于死,及醒而悔,必宠爱有加,多所赏赐,以偿其苦痛。然未几而醉,则故态复萌矣"。大概他心中苦闷,借酒浇愁,拿人泄愤吧!
  他有些艺术细胞,爱看戏,有时亲当导演,甚至粉墨登场。无论在紫禁城,在圆明园,还是在热河行宫,他都经常点戏看。他亲自指导太监演戏,教过《教子》《八扯》等戏,并学习演唱过《朱仙镇》、《青石山》、《三岔口》、《平安如意》、《四盟山》、《问路》、《羊肚汤》等戏。他当皇帝真不如当个演员更合适。
  他还吸鸦片。即位不久,他就吸上了鸦片烟。这种烟叫益寿如意膏,又称紫霞膏。太平军所向披靡,占领了半个中国,他"宵旰焦劳,恒以此自遣"。北狩热河后,江山有失掉的危险,他"更沉溺于是",此时吸的鸦片叫福寿膏。
  咸丰帝就是这样一个不争气的风流皇帝。他恋女色,吃媚药,饮鹿血,嗜醇酒,喜观剧,吸鸦片,整天过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他本来体质就差,还因骑马受过伤。那是"为皇子时,从猎南苑,驰逐群兽之间,坠马伤股。经上驯院正骨治之,故终身行动不甚便。咸丰初,京中市井语有""跛龙病凤掌朝堂"之谣,谓慈安善病也"。可见,他是个行动不便的"跛龙"。加之,纵情声色,所以"体多疾,面带黄"。
  看着一天天衰弱下去的皇帝不知何时会丢下她们而去,那拉氏忧心如焚。面对咸丰帝的玩世不恭,温良的皇后钮祜禄氏束手无策。工于心计且抱负远大的那拉氏,既看到皇帝不久于世,又深知皇后无能为力。那么,就只有靠自己。
  那拉氏在谋划着攫取最高的皇权。
  二 抱负远大的那拉氏
  那拉氏之所以得到了咸丰帝的宠幸,是有原因的。
  一是姿容超群,美貌无双。她是天生丽质,无与伦比。她自己曾得意地对别人说:"入宫后,宫人以我美,咸妒我,但皆为我所制。"美到遭人嫉恨的程度,可见有多么美了。《十叶野闻》记载了咸丰帝迷恋那拉氏的情景:"当文宗(咸丰帝)初幸慈禧之日,颇有惑溺之象,《长恨歌》中所谓"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者,仿佛似之。"大有唐明皇爱慕杨贵妃的浪漫味道哩!
第14节:慈禧得到咸丰宠幸之谜(4)
  华丽的长春宫东稍间。二是聪明伶俐,善体人意。智慧卓荦不凡,性格机敏善变。这为那拉氏邀得专宠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契机。《满清外史》记道:"少而慧黠。"《清稗类钞》记道:"有机智,遇事辄先意承旨,深嬖之。"《慈禧外纪》记道:"以己之聪明智慧,遂蒙帝宠。"与手握生杀大权的皇帝相伴,要想获得宠幸,善于揣摩皇帝的深层思想是必备的能力。那拉氏正具有这一特殊的能力。
  三是书法端腴,代批奏章。那拉氏天分极高,在圆明园居住时,"因日习书画以自娱,故后(慈禧)能草书,又能画兰竹"。那拉氏垂帘听政后,经常书写大幅的福、寿字赠给大臣们。这些草书的大字是蛮有功夫的。但是,我们所能看到的惟一的一份那拉氏的手书,即罢免恭亲王奕?一切职务的上谕,计224字,其中错别字竟达11个,且语句不甚通顺。足见那拉氏原来文化水平不高,但她的楷书还是临过帖的,说"书法端腴",不算为过。那拉氏喜欢读书,有的记载说:"西后先入宫,夏日单衣,方校书卷。"炎炎夏日,她还在埋头读校古书,不能说学习热情不高。咸丰帝寄情声色,懒于国事。有些奏章,就让那拉氏代阅,"时时披览各省章奏,通晓大事"。甚至个别奏章,命那拉氏代笔批答。《慈禧传信录》说:"时洪杨乱炽,军书旁午,帝有宵旰劳瘁,以后(懿贵妃)书法端腴,常命其代笔批答章奏,然胥帝口授,后(懿贵妃)仅司朱而已。"《剑桥中国晚清史》说:"叶赫那拉(懿贵妃)过去曾为先帝整理过奏折。"
  大约开始是慈禧协助整理奏折,继而阅览各省章奏,后来是由咸丰帝口授,她仅记录而已。这是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那拉氏当时还不具备处理奏章的政治经验和广博知识,况且咸丰帝也不会放手把如此重要的政务交给她。然而,即便如此,她还是因此而博得咸丰帝的欢心。
  四是相机而行,参与政事。据说,关于任用曾国藩去镇压太平军一事,那拉氏是起了作用的。《慈禧外纪》说:"劝咸丰帝任用曾国藩,节制各师,借给湘军粮饷,无有缺乏。曾国藩得以平定粤匪,慈禧之力也。"同时,那拉氏也有意识地向咸丰帝建言,议论政事。《慈福传信录》说:"迨武汉再失,回捻交作,帝以焦忧致疾,遂颇倦勤,后(慈禧)窥状渐思盗柄,时于上前道政事。"咸丰帝彩如正在焦思积虑时,她恰好进一言,也许会博取好感。但是,清朝皇帝一般不准后宫参与政事。时间一久,"帝浸厌之,尝从容为孝贞后(慈安)言妃机诈"。一旦发现咸丰帝不满,那拉氏便急流勇退,"后(懿贵妃)亦敛迹",马上蛰伏起来。善观风色的那拉氏,能相机行事,知道进退。
第15节:慈禧得到咸丰宠幸之谜(5)
  清代贵妃的凤冠。慈禧被封为懿贵妃。
  五是诞生皇子,地位愈宠。咸丰帝沉迷那拉氏,时有召幸。那拉氏终于在入宫四年时,即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1856年4月27日)生了个儿子。这是咸丰帝惟一的儿子,是为载淳。母以子贵,那拉氏的地位发生了急遽的变化。《清皇室四谱》记道:"六年三月生皇子,是为穆宗(同治帝)。旋诏晋懿妃,十二月行册封礼。七年十二月晋懿贵妃。"可见,那拉氏地位的遽变,关键是因为她诞育了咸丰帝惟一的一位皇子。因此,她才由第四级的嫔,而为第三级的妃,而为第二级的贵妃了。因无皇贵妃,所以实际上,除皇后外,她已跃居后宫第二位了。但由于备受宠幸,且诞育了皇子,其实际地位已在孝贞皇后之上了。咸丰帝寄情声色,切盼得子;那拉氏声色兼备,恰诞一子。那拉氏既凭借与生俱来的自身特有的优选条件,又利用了咸丰帝对声色的追求迷恋,所以,她妃嫔的品级急速晋升。
  艳丽的外貌、机敏的性格、端腴的书法、恰当的进言和惟一的皇子,这一切就构成了那拉氏得宠的原因。实质上,她的角色已经成为后宫第一位了。
  [附录] 同治帝是否为慈禧所生之谜
  同治帝载淳是那拉氏所生吗?野史稗乘有说载淳不是那拉氏亲生的。这里有两说,一为后宫某氏说;一为以女换男说。
  后宫某氏说。《清稗类钞》记道:
  穆宗(同治帝)为孝钦后(慈禧)所出,世皆知之。或曰,实文宗(咸丰帝)后宫某氏产,时孝钦无子,乃育之,潜使人鸩其母,而语文宗已产子月余矣。文宗闻之大喜,因命名曰载淳,封孝钦为贵妃。
  即是说,同治帝载淳是后宫某氏产,那拉氏夺其子,并鸩其母。然后谎报咸丰帝,她产子已经一个多月了。
  以女换男说。今人小说家苗培时先生著《慈禧外传》,笔力恣肆。关于那拉氏生子一段的描写更是妙笔生辉。他即采用了以女换男说。小说里写到,那拉氏生了个女儿,然而宠监大总管安得海,勾结老太监汪昌,买通盲人稳婆刘姥姥,从宫外偷偷换了个男孩,即是同治帝。这一行径是安得海一手导演的,既瞒过了咸丰帝,也瞒过了那拉氏。后来,拘押了稳婆,直至稳婆死去,给以厚葬。小说不同于历史。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历史小说允许并且应该迸行艺术的虚构的。苗培时先生关于那拉氏生子的描写,读来令人信服。小说家这样写,自有其道理。
  但是,从档案记载看,无论同治帝的生母是后宫某氏说,抑或同治帝是以女换男说,都是不能成立的。其理由是:
  第一,从那拉氏之母进宫陪伴来看。根据清宫的规定,妃嫔怀孕八个月左右,其生母可以进宫陪伴一段时间。这是一条比较有人情味的规定。除此之外,一般是不允许进宫陪伴的。现故宫博物院藏有《懿妃遇喜大阿哥》档册,其中记道:"咸丰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内殿总管韩来玉传旨:本月二十六日,懿嫔之母经苍震门至储秀宫住宿。钦此。"到了十二月二十六日巳正三刻(上午十时四十五分)懿嫔之母及其家下妇人二名,由东六宫前部的苍震门进来,到了那拉氏住的储秀宫。可见,那拉氏己怀孕八个月左右,咸丰帝心中有数,所以才传旨命其母进宫。
第16节:慈禧得到咸丰宠幸之谜(6)
  第二,从为那拉氏分娩所作的充分准备来看。主要有四个方面:一为刨喜坑。先由钦天监博士张熙选定喜坑地点,然后由韩来玉带人刨好喜坑,再由姥姥二名念喜歌,放筷子,放红绸子及金银八宝。刨喜坑以便掩埋胎盘、脐带。放筷子、红绸子,取快生子大吉大利之意。二为选精奇呢妈妈里、灯火妈妈里、水上妈妈里。这些妈妈里都是侍候那拉氏的。那拉氏各选二名,都是镶黄、正黄二旗披甲人或苏拉之妻。又选接生婆姥姥二名,大夫六名。他们都于二月初三日卯正(上午六时)开始上夜守喜,轮流值班,至分娩后的12天,即小满月时止。三为准备新生儿穿用的衣物,即吗哪哈。这包括春秋小袄27件、白纺丝小衫4件、单幅红春绸挖单1块、红兜肚4个、潞绸18床、蓝高丽布褥10床、蓝扣布褥1床、蓝高丽布挡头1床、白高丽布挖单33个、白漂布挖单3个、蓝素缎挡头2个、石青素缎挖单1块、红青纱挖单1块、白布糠口袋2个、白纺丝小带4条、挂门大红绸5尺、蓝扣布挖单10个、白漂布小挖单26个,共用各种绸料156尺4寸,各色布料10匹。四为准备接生用具。这包括大小木槽2个、木碗2个、木锨1张、小木刀1把。这是分娩时处埋胎盘、脐带用的。还要由武备院准备长6尺、宽4尺的黑毡1块,由造办处准备吉祥摇车1座。
  从以上刨喜坑、选妈妈里、准备吗哪哈和分娩用具来看,那拉氏怀孕是无疑的。否则不会兴师动众,大动干戈的。
  第三,从御医诊断来看。正月二十四日,太医院院使栾泰、御医李万清和匡懋忠,曾"请得懿嫔脉息和平",认定"系妊娠七个月之喜"。三月初九日,御医得脉象系妊娠近九个月。决定挑嬷嬷,讨易产石。三月初十日,两位嬷嬷取脉,认为在三月底四月初分娩。并把临产时起保佑和镇邪作用的易产石和大楞蒸刀拿来。种种迹象表明,产期就要到来了。
  第四,从生子过程来看。三月二十三日,约在午时,总管韩来玉曾向咸丰帝奏报:三月二十三日巳时,懿嫔坐卧不安。随奴才韩来玉问姥姥□氏,说似有转胎之象。"后又奏:"三月二十三日未时(下午二时左右),懿嫔分娩阿哥,收拾毕。奴才带领大方脉、小方脉(案系成人内科和小儿内科大夫),请得懿嫔母子脉息均安。万岁爷大喜!"
  懿妃册文。这件册文是咸丰六年(1856)十二月封懿嫔为懿妃时颁发的封册。其中汉文三页,满文五页。当时御医见阿哥神色脉纹俱好,就用福寿丹开口。韩来玉奏报过皇帝后,随即报告皇后,又通知皇室其他成员。同日,咸丰帝封懿嫔为懿妃。"三月二十三日,小太监平顺交出朱笔一件:懿嫔著封为懿妃,钦此。"于当年十二月,才举行册封典礼。
  第五,从产后御医用药来看。清祖制,皇子生下来,无论嫡庶,即有保姆抱出,由乳母哺喂。"一皇子例须用四十人,保姆八,乳母八,此外有所谓针线上人,浆洗上人,灯火上人,锅灶上人;至绝乳后,去乳母,添内监若干人为谙达。"为了让乳母下奶,规定"每日用鸭子半只,或肘子、肺头,轮流食用"。既然作为生母的那拉氏不亲自哺乳,就必须使之回乳。因此御医请得懿妃脉息沉滑,系产后恶露未畅,肠胃干燥之症。今议用回乳生化汤,午服一帖调理。这帖回乳生化汤服过后,很起作用。四月初三日档册载,"栾泰、李万清、匡懋忠,请得懿妃脉息沉缓,诸症俱减,乳汁渐回,结核亦消"。
  慈禧如没生孩子就不会有这种反应,也就不用下药了。
  综上可知,同治帝载淳应是那拉氏亲生。同治帝载淳是后宫某氏生说和以女换男说,都是不能成立的。
第17节:慈禧发动辛酉政变之谜(1)
  第三个谜案慈禧发动辛酉政变之谜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帝在英法联军的逼迫下,于咸丰十年(1860)八月八日北逃热河(今承德市)。路上且走且停,走了8天,于八月十六日抵达热河行宫。咸丰帝身体本来羸弱,加之京城失守,北逃热河,心情更加郁闷。虽千方百计寻欢作乐,也解不了心头的烦恼,病情愈来愈重。
  不到一年,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六日(1861年8月22日),咸丰帝在热河避暑山庄的烟波致爽殿,撒手人寰。
  七月十七日,颁布咸丰帝遗诏。遗诏进一步强调了皇位的嬗递与大臣的辅弼,都是咸丰帝钦定的,是合法的。七月十八日,内阁奉上谕,皇后钮祜禄氏和懿贵妃那拉氏被尊为皇太后。钮祜禄氏为母后皇太后,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
  咸丰十一年(1861)九月三十日,两宫皇太后回銮,到达京郊石槽,立即"召见恭王",发动政变。
  从咸丰帝病逝,到两宫皇太后发动政变,也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因为政变发生在辛酉年,故称辛酉政变。辛酉政变是一个成功的大政变。政变之后,两宫皇太后,尤其是慈禧实现了清朝历史上的第一次垂帘听政。
  这次惊心动魄的大政变,清朝正史,如《清实录》《清史稿》等,都语焉不详。好在发现了《热河密札》等关于辛酉政变的第一手史料,才使此次政变的内幕大白于天下。这次政变的起因是什么,政变是如何谋划的,政变的运作过程如何,政变是怎样发动的,等等。这些历史的谜案,等待史家合理地解说。
  一 巧妙地躲过了钩弋之祸
  在热河行在,面对多病的咸丰帝,最焦躁的是懿贵妃。她不满咸丰帝的近臣肃顺们在热河的所作所为。
  肃顺(1816-1861),字雨亭,豫庭。满洲镶蓝旗人,爱新觉罗氏,郑亲王乌尔泰阿第六子。道光十六年(1836)授三等辅国将军,委散秩大臣。后任前引大臣、署銮仪卫銮仪使,奉宸苑卿。官职低微,不为所重。
第18节:慈禧发动辛酉政变之谜(2)
  咸丰初年,怡亲王载垣与肃顺异母兄郑亲王端华,升迁宗人府宗正,领侍卫内大臣,遂荐举肃顺"入内廷供奉",从此发迹。擢内阁学士,兼蒙古副都统、护军统领、銮仪使。肃顺"善于迎合上旨",常常和咸丰帝谈论天下大事,"言无不尽",表现出机敏多谋、敢于任事的才能,得到咸丰帝的赏识。咸丰四年(1854),授御前侍卫,迁工部左侍郎,调正蓝旗满洲副都统,礼部左侍郎。咸丰七年(1857),历署正红旗汉军都统、兵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充阅卷大臣,赐紫禁城骑马。八年(1858),调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九年(1859),署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命在御前大臣上学习行走。十年(1860),授御前大臣,署领侍卫内大臣、内务府大臣,命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肃顺逐渐成为清廷统治中枢的核心人物。
  户部尚书肃顺、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等三大臣,把持朝政,颐指气使,引起关心政坛的懿贵妃的不满。肃顺也发现懿贵妃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也许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懿贵妃的担心,而引起咸丰帝的警惕,由此产生了要对懿贵妃行使钩弋故事的冲动想法。
  懿贵妃面临着一场生死较量。
  所谓钩弋故事,就是汉武帝幽闭钩弋夫人的事。钩弋夫人,汉代河间人,姓赵,汉武帝的妃子,封婕妤,史称赵婕妤。因居住在钩弋宫,被称为钩弋夫人。钩弋夫人因生子颇受宠爱,汉武帝欲将其子立为太子,然而害怕将来主少母壮,母后干预朝政,因此借故将她幽禁,后来忧死于云阳宫。汉武帝立她的儿子为太子,就是后来的汉昭帝。钩弋故事的中心意思是杀母而留其子。
  据说,咸丰帝曾想对懿贵妃实行钩弋故事。《清稗类钞》载:
  (懿贵妃)有机智,遇事辄先意承旨,深嬖之。未几,生穆宗(同治帝),进封为妃。迨贵,渐怙宠而肆骄,久之,不能制。适粤寇(太平天国起义)难发,文宗(咸丰帝)忧勤国是,丛脞万端,乃得以弄权宫掖。文宗浸知之,渐恶其为人。肃顺者,才略声华为宗室冠,文宗素倚重之。孝钦(懿贵妃)知文宗且疏己,隐冀得肃以自援,而肃则以谂知后之往事,良轻后(懿贵妃),后因是衔肃。一日,文宗于宫沼为春日泛舟之戏,后(懿贵妃)自陈寓南方久,习操舟技,乃亲理篙楫以侍。讵文宗立未定,而后篙遽下舟为之侧,文宗颠堕水,创其足,文宗乃深憾后。会又有间后者,以那拉将覆满洲诅咒之说进。文宗乃拟致之死,尝谓肃曰:"朕不日将效汉武帝之于钩弋夫人故事,卿谓何如?"肃(肃顺)禁齘,不敢置一词。后(懿贵妃)闻之,愈衔肃(肃顺)。
  这一段写了四层意思:
第19节:慈禧发动辛酉政变之谜(3)
  第一层,是说咸丰帝由宠爱到厌恶懿贵妃的原因,主要是因她"弄权宫掖"。
  第二层,是说懿贵妃想笼络肃顺,但肃顺很轻视她,于是他们之间结下了冤仇。
  第三层,是说咸丰帝因懿贵妃操舟落水而怀恨在心,并蒙生效钩弋故事的想法。
  第四层,是说咸丰帝把此想法同肃顺商量,肃顺十分恐惧,不敢多说一句话,以免贾祸。但是,此事传到懿贵妃的耳朵里,懿贵妃因而更加仇恨肃顺了。
  懿贵妃虽然大难当头,但咸丰帝心中不忍,终于没有出此一策。乖觉的懿贵妃巧妙地躲过了人生一劫。
  二 幸运地得到了上方印鉴
  咸丰帝在弥留之际,看到留下的孤儿寡母,心中的酸楚油然而生,就特别赐给了孝贞皇后和幼子载淳各一方印鉴,幼子的印鉴归懿贵妃掌管。这两方印鉴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31岁的咸丰帝,由于不加节制,病情愈益加重了。一年间,诸病缠身,每况愈下,迫使他不得不考虑皇权的交接问题。他思忖着,皇后慈安方25岁,懿贵妃仅27岁,皇子才6岁。如他一旦离去,留下的便是势孤力单的孤儿寡母。咸丰帝必须设想一个万全之策,以使皇权不致旁落。
  结合历史经验,经过苦思冥想,他首先设计了一个庞大的顾问班子。
  咸丰帝追溯到了幼年即位的先祖,只有6岁的顺治帝福临和8岁的康熙帝玄烨。他总结历史教训,感到顾问班子二人不行,太少。52岁的皇太极无疾而终后,其第九子6岁的福临即位,辅政大臣为同姓的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后来,多尔衮排挤了济尔哈朗,攫取了皇权。这就是说,二人不行,太少,如其中一人图谋不轨,排挤另一人,极易造成皇权由该人独揽。
  那么,四人行不行呢?也不行。24岁的顺治帝福临患天花死,8岁的玄烨登基。其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和玄烨一起主政。孝庄太皇太后鉴于前车之鉴,第一不敢用同姓王,第二不敢用叔辈王,而特意任命了异姓四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参与辅政。但经三下五除二,大权还是被狂妄专恣的鳌拜独揽。只是后来工于心计的康熙帝玄烨,在韬光养晦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的支持下,智擒了专横跋扈的鳌拜,才使皇权归一。可见,四人也是不行的。
  鉴于此,咸丰帝考虑索性设立一个八人的庞大的顾问班子,以使他们互相牵制,免得大权旁落。顾命大臣如此之多,这也是咸丰帝的一个创举。
  于是,他在临死前口授遗嘱,任命了八位顾命大臣"赞襄政务"。
  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十六日,病危的咸丰帝发下两道谕旨。
  第一道谕旨:"奉朱谕:皇长子御名(载淳),著立为皇太子。特谕。"
第20节:慈禧发动辛酉政变之谜(4)
  这是以备载淳将来继承皇位。
  第二道谕旨:"奉朱笔:皇长子御名(载淳)现立为皇太子,著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特谕。"
  顾命八大臣是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肃顺、御前大臣景寿、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他们的实际首领是户部尚书肃顺。由他们"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
  只是如此,咸丰帝感到仍不可靠,必须给予皇后和皇贵妃以特别的权力,也使她们能够在关键的时刻自保,并借以保护皇子。
  因此,赐给皇后一方"御赏"印;赐给小皇帝一方"同道堂"印,此印由懿贵妃掌管。并申明,凡谕旨,起首处盖"御赏"印,即印起;结尾处盖"同道堂"印,即印讫。只有盖了这两方印鉴,谕旨方才生效。这两方印鉴非同小可,它是皇权的象征。
  《热河密札》第十二札记道:"两印均大行皇帝所赐,母后用御赏印,印起;上(皇帝)用同道堂印,印讫。凡应用朱笔者,用此代之,述旨亦均用之,以杜弊端。"皇帝刚死,停棺待葬,叫大行皇帝,也叫大行。《清后外传》记道:"文宗临崩,以印章二赐孝贞后及帝。后曰御赏,帝曰同道堂。凡发谕旨,分钤起讫处。""同道堂印后由孝钦后(慈禧)执用,想因穆宗(同治帝)年幼,故孝钦代钤。母后圣母,两宫分负其责焉"。
  咸丰帝赐给皇后和幼帝的两方印是有深意的。他遗命八位王大臣辅弼幼主,而不是一二位,说明他考虑到了不使权力倾斜于一二人之手,造成王大臣大权独揽的局面。因为人多,八位王大臣可以互相牵制。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为使八大臣一心扶持幼主,又赏给了皇后和幼帝两方印,代替朱笔,不钤印的谕旨不生效。这就授予了皇太后与幼帝以某种程度的否决权。
  实践证明,这两方印鉴起到了遏制顾命八大臣权力的重要作用。
  三 秘密地谋求了恭王配合
  咸丰帝死后,顾命八大臣原形毕露,欲大权独揽。
  咸丰帝设计的权力分配格局,不是急切仓促之举,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二位皇太后和幼帝为一方,八位王大臣为一方,不突出任何一方,缺任何一方又不可。这既不是垂帘,又不是辅政,而是"垂帘辅政,兼而有之"。这就是咸丰帝所设计的政治格局。其特点是多方牵制。其指导思想是权力制衡。《清史稿》说:"辅弼充位,悉出妙算。"是有道理的。《剑桥中国晚清史》评道:"但并不是把权力全部授予他们。由于他们只受权赞襄,所以不能合法地启用通常代替朱批的御玺。他们不得不求助于两位皇太后固有的权力。因为母后的地位能够合法地代表幼主使用御玺。"这个分析是中肯的。咸丰帝自以为谋算得天衣无缝,不会出什么问题,他可以放心地走了。但还是出了问题,而且出了大问题。
第21节:慈禧发动辛酉政变之谜(5)
  问题出在八位王大臣欲皇权独揽上,即独霸皇权。而他们的企图是从谕旨事件暴露出来的。百密一疏,咸丰帝设想得再周全,还是有漏洞。谕旨的事情,他就没有交代明白。关于谕旨的拟定、呈览、修改、颁发等,他就没有说过一句话。
  两宫皇太后与顾命八大臣之间的矛盾很快便暴露无遗。两宫皇太后在避暑山庄的澹泊敬诚殿召见顾命八大臣,商议有关谕旨颁发、疏章上奏和官吏任免等重要事项,都应该如何处理。八位王大臣以为有机可乘。
  他们乘机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实是向两宫皇太后叫板。他们狂妄地提出:"谕旨由大臣拟定,太后但钤印,弗得改易,章疏不呈内览。"这就是说,一是臣下的奏章一律不进呈皇太后阅看;二是皇帝的谕旨由王大臣拟定;三是皇太后只管钤印,没有权力更改谕旨的内容。如若照此办理,两宫皇太后只不过是个木偶式的盖章工具而已。这样明目张胆地暴露自己的心迹,说明他们根本没把这孤儿寡母放在眼里。他们以为,年轻的寡妇和幼稚的小儿不会有什么能耐,只能任其摆布,俯首就擒。其实,他们犯了一个战略性的错误,那就是完全低估了绝顶聪明的慈禧,虽然她只有27岁。
  慈禧哪肯善罢甘休。她当然要予以反击。谕旨是皇权的重要象征。谁控握了谕旨的颁布权,谁就拥有了最高的皇权。这一点,双方心里都十分清楚。两宫皇太后坚决驳回了他们的奏章。"后(两宫皇太后)持不可",原则问题,皇太后寸步不让。并明确提出,关于谕旨,她们有授意权、审阅权、修改权、钤印权和否决权,即她们拥有皇帝的一切权力。她们给予八位顾命大臣以坚决的反击,断然地亮出了自己的政治底牌。这是一个不可退让的原则问题。双方僵持不下,"议四日",足足争执了四天。
  最后,王大臣终于让步,两宫皇太后取得了第一个回合的胜利。
  王大臣完全同意了皇太后的要求。决定大臣的奏章呈皇太后阅看,谕旨由八大臣拟定后呈皇太后审看,如果同意便上下各用一印,应该皇帝朱批的地方也以御玺代之。御玺存皇太后处。至于官吏的任命,则各省督抚等重要职位,由八大臣拟名,请两宫皇太后裁决。其他较次要官吏的任命,则采取掣签法。
  这第一回合的交手,两宫皇太后占了上风,实际是西太后占了上风。因东太后权力欲不强,不过她们当时是联合在一起的。这一争论,给她们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那就是八位顾命大臣是她们母子掌握皇权的极大障碍。她们也看透了顾命八大臣觊觎皇权的野心。这就促使她们产生了一个想法,有朝一日一定要除掉他们。
第22节:慈禧发动辛酉政变之谜(6)
  两宫皇太后,尤其是西太后,对于顾命八大臣在咸丰帝生前就充满了嫉恨。对于顾命八大臣的实际首领肃顺,更是恨之入骨。肃顺的权力,炙手可热。他和载垣、端华"三奸盘结,同干大政"。咸丰帝一死,他们拉拢其他五大臣,结成死党,面对孤儿寡母,更是势焰熏天了。
  在热河行在,两宫皇太后处在顾命八大臣的包围之中,她们感到岌岌可危。为此,两宫皇太后议定,要冲破包围,寻求帮助。她们想到了远在北京的恭亲王奕?。
  奕?(1833-1898),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奕的异母弟,自号乐道堂主人。道光帝有九子。第四子是奕,第五子是奕(过继给惇亲王绵恺),第六子是奕?,第七子是奕。
  奕?与奕自幼同在上书房读书。奕?喜欢习武,曾自制枪法28式,刀法18式。道光帝看着高兴,就给它们命名,枪法曰"棣华协力",刀法曰"宝锷宣威"。并赐给奕?一把白虹刀,以资鼓励。这表明了道光帝对奕?的喜爱。
  道光帝在传位给第四子奕还是第六子奕?的问题上,曾颇费踌躇。经过深思熟虑,道光帝秘密立储时,在秘密谲匣中,写了两份遗嘱,即一匣二谕。把皇位传给了第四子奕,同时任命第六子奕?为恭亲王。一匣二谕,这是清朝自雍正帝实行秘密建储制度以来绝无仅有的一例。同时,在遗嘱中任命一子为亲王,也是是空前绝后的。对奕?的这一任命,流露出道光帝对奕?的特殊情感。
  咸丰帝起初对奕?是重用的。即位后,便宣布奕?为恭亲王。咸丰三年(1853)九月,命奕?署理领侍卫内大臣,参与京城巡防事宜。十月,命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四年(1854),任为领班军机大臣。迭授都统,右宗正,宗令。五年(1855)四月,命奕?总理行营事务,直至全歼北伐太平军。奕?因而得到优叙。
  但好景不长。是年七月,奕?的生母孝静皇贵太妃病重。孝静对咸丰帝奕有十几年的鞠育之恩。左右权衡,奕?冒昧请求咸丰帝晋封孝静为皇太后。这个奏章惹恼了咸丰帝,认为奕?"礼仪疏略",就下令免去奕?军机大臣、宗令、都统职事,仍在内廷行走,重回上书房读书。这是咸丰帝对奕?的严惩。
  七年(1857)五月,奕?复授都统。
  九年(1859)四月,奕?加授内大臣。
  十年(1860),英法联军再次大举入侵。咸丰帝逃往热河,召回谈判不利的怡亲王载垣、尚书穆荫,命奕?为"钦差便宜行事全权大臣,督办和局"。形势急转直下,英法纵兵焚烧圆明园,京师陷落。奕?不得不与英法签订了和约,即中英、中法北京条约。随后又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奕?奏请议处,咸丰帝发下上谕:"恭亲王办理抚局,本属不易。朕深谅苦衷,毋庸议处。"表示对奕?的理解。
第23节:慈禧发动辛酉政变之谜(7)
  但是,北京从此便形成了以奕?为首的北京集团,这里包括大学士桂良,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周祖培,吏部尚书全庆和军机大臣、户部左侍郎文祥。
  十二月,鉴于外事频繁,奕?奏请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是办理一切涉外事务的总机关,是与世界接轨的具有近代性质的外事机构。咸丰帝采纳了奕?的建议,并任命奕?主持总理衙门。
  奕?在办理和局的过程中,得到外国人的好感,认为可以说得通。但却引起了远在热河的肃顺、载垣、端华等重臣的嫉恨,由此加深了咸丰帝对奕?的猜忌。
  北京方面关于咸丰帝病重或驾崩的谣言,在朝野上下扩散。同时又产生了另一个很能蛊惑人心的谣言:英法联军认为咸丰帝不守信用,企图用同他们接触较多的恭亲王奕?代替咸丰帝。这个谣言不会不传到咸丰帝的耳朵里,肃顺们也不会不借机狠进谗言。这样,本有嫌隙的奕奕?两兄弟之间的隔膜就愈益加深了。为了打破肃顺集团对咸丰帝的包围,奕?屡次奏请亲赴热河行在。但此时的咸丰帝对奕?已经抱有很深的成见,不想见他。就这样,直至咸丰帝病逝,奕?也没能踏足热河行在。
  咸丰帝的遗诏,使京城内外、朝野上下,大吃一惊。他们没有想到,在顾命八大臣之中,竟然没有恭亲王奕?。顾命八大臣中,任何人的血缘关系也没有奕?和咸丰帝这么近。奕?身肩重任,与洋人谈判,却被排斥在权力中心之外,真是匪夷所思。这样的遗诏,简直不可思议。更有甚者,肃顺集团又借助幼帝载淳的名义发下上谕,命奕?等"在京办理一切事宜,无庸前赴行在"。连恭理丧仪也把奕?排斥在最高领导层之外,既借以贬低奕?的政治威信,并割断奕?同两宫皇太后的联系,以便从中控制。
  恭亲王奕?并没有因为自己被排斥在顾命八大臣之外而灰心丧气。他在密切注视着热河行在的蛛丝马迹。
  恰在此时,两宫皇太后把目光投向了远在北京的恭亲王奕?。她们知道,如想搞垮危及自家皇权的肃顺集团,必须依靠恭亲王奕?。
  两宫皇太后深知,恭亲王奕?是她们惟一的依靠。她们决定,召见恭亲王奕?。
  两宫太后已经忍无可忍了,她们本来想向北京派出密使,直接同恭亲王奕?联系。但思忖再三,感到既不安全,又耽误时间,就采取了密信联络的方法。
  秘密的信函往返,是两宫皇太后和恭亲王奕?互通情报的基本方法。发信之地是方略馆,所用信封是方略馆的公家信封。方略馆的信函传递是保密而快速的。
  西太后的妹妹是醇郡王奕的福晋,奕是奕?一党。因之,两宫太后通过西太后之妹,把欲速见奕?的想法告诉了奕。奕再把这个信息转达给其亲信某军机章京。这位军机章京用密札方式,将此信息传递给在京的奕?党人军机章京朱修伯。朱修伯转给了文祥,文祥直秉奕?。
第24节:慈禧发动辛酉政变之谜(8)
  奕?拆阅了密信,在赴热河之前已经完全掌握了两宫太后的真实意图。
  本来,在北京的奕?对咸丰帝的遗诏就满腹狐疑。北京集团的人们愤愤不平,也跃跃欲试。恰逢两宫太后来信传见,奕?知道,机会来了。他做好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思想准备。
  七月二十六日,恭亲王奕?怀着复杂的心绪急切地踏上了北赴热河的行程。他马不停蹄,昼夜兼程,只用了四天时间就到了热河。
  八月初一日,晨曦微露。恭亲王就赶到了咸丰帝的灵堂。他悲痛地祭奠了哥哥,失声痛哭,"声彻殿陛"。祭奠之后,按预先密订的计划,两宫太后迫不及待地召见了恭亲王奕?。本来八大臣想和奕?一同进见两宫太后,但两宫太后下令只召见恭亲王奕?。奕?以退为进,请郑亲王端华一同进见。端华目视肃顺,肃顺调侃道:"老六,你与两宫太后是小叔子和嫂子,何必用我们来陪伴呢!"就这样,两宫太后单独召见了恭亲王。
  这次召见时间长达两个小时,谈话的主题是"密商诛三奸之策"。他们详细地密谋策划了铲除顾命八大臣的步骤和方法。
  首先,他们密商了发难的地点。奕?认为热河是顾命八大臣的势力范围,不宜在热河发难,"非还京不可","坚请速归"。
  其次,他们探讨了外国的态度。两宫太后担心,在北京发动,外国是否会干涉。《热河密札》记道:"后(慈禧太后)曰:奈外国何?王(奕?)奏:外国无异议,如有难,惟奴才是问。"
  最后,他们确定了拟旨的人选。这个人既要绝对可靠,又要笔力雄健。他们确定把拟旨的重任,交给了西太后的妹夫、奕?的弟弟醇郡王奕。奕是奕?一党在热河的总代表。以后的实践证明,这个决定是完全正确的。
  两宫太后召见毕,奕?怀着极为兴奋的心情退出。但在顾命八大臣面前,奕?表现得异常谦卑,"以释三奸之疑"。
  就在同一天,两宫太后按照计划行事,急切地发下谕旨,回銮京师。肃顺集团颇感突然,他们知道不能轻易允诺,必须坚决制止。肃顺以回京有危险为由,阻止回銮。但两宫太后说道:"回京后如有意外,不与你们相干。"说完之后,命令立刻准备车驾。
  这一回合,两宫太后占了优势。
  奕?知道时间紧迫,来不及休息。他一面同肃顺集团的人虚与委蛇,一面在悄悄地联络党人,研究对策,部署任务。
  而肃顺集团以为大权在握,从总体上看轻了两宫及奕?,以为"彼何能为",没有什么能耐。因此,他们麻痹大意,失去警惕。他们没有及时地研究对策,分析敌情,而是陶醉于炙手可热的最高权力的运作上。封官许愿,加官晋爵。
第25节:慈禧发动辛酉政变之谜(9)
  这时,肃顺集团感到奕?在热河继续待下去,实在碍眼。他们便为奕?向两宫太后请示行止。两宫正好利用这个机会传旨,命奕?于八月六日进见。
  八月六日,两宫太后第二次召见了奕?。奕?把这几天在热河活动的情况密报给了两宫,并把事先商定的计策提供给她们,使她们坚定了发动政变的决心。两宫太后也关切地旨命奕?明日迅即回京,布置一切,不可在此久留,以免事情败露。
  八月七日,奕?奉命回京。
  奕?于八月十二日回到了北京。奕?回到王府后,大臣们纷纷前来拜谒。他们希图从奕?的口中了解热河的动向,也借机观察奕?的政治意图。但胸有成竹的奕?却王顾左右而言他,这使北京的大臣摸不着头脑。
  四 假意地作出了屈服姿态
  当时北京的大臣们正在发动一场请求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攻势。协办大学士周祖培是积极鼓动者。他的门生山东道监察御使董元醇秉承他的旨意,上了一道奏章,这就是著名的《董元醇奏请皇太后权理朝政并另简亲王辅政折》。这个上书得到奕?的支持。
  奏折于八月八日送达热河,先报给顾命八大臣。顾命八大臣细阅了董折,很是气愤。但他们没有马上动作,而是先上报给两宫皇太后,欲等两宫皇太后阅后,再拟旨痛驳。
  不料,两宫皇太后阅折后大喜,董折说出了她们的心里话。其中的"皇太后暂时权理朝政,左右并不能干预"的建言,更是她们求之不得的。这道奏折,既是向两宫皇太后的效忠信,也是向顾命八大臣的挑战书。这给孤苦无援的两宫皇太后以很大的安慰,也给肃顺集团以很大的威胁。
  董折八日报送两宫,十日仍未发下来。两宫皇太后是在绞尽脑汁地密商对策,没有很快地发给顾命八大臣。肃顺等八大臣等不及了,主动要求召见,索要董折。内奏事处首领太监传旨,说西太后要留着阅看,仍是不给他们。怡亲王载垣冷笑一声,心想简直是多余。
  十一日两宫召见,命八大臣拟旨,但没明确交代如何写。两宫太后想要试探八大臣的政治态度。八大臣主意早定,拟旨痛驳董折,而且要写明发上谕。吴姓军机章京所拟初稿语气还平和,言词不太激烈。焦佑瀛感到不够劲,自己捉刀另作一篇,其中有斥责董元醇的"是诚何心,尤不可行"一语,其他七大臣交口称赞这道谕旨,说写得太棒了。但抄清递上后,两宫皇太后将折旨全都压了下来,没有交给八大臣。两宫很不满意八大臣所赞赏的谕旨。
  后来再次传旨召见,八大臣同两宫皇太后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西太后舌战八大臣。这次共召见四个多小时。郑亲王端华上去时就"怒形于色",根本没把两宫皇太后放在眼里,而且"是日见面大争"。军机大臣杜翰"尤肆顶撞,有"若听信人言,臣不能奉命""这样冒犯两宫太后的激烈言辞。两宫太后"气得手颤"。李慈铭记道:"及董御史疏上,三人纠党忿争,声振殿陛,天子惊怖,至于啼泣,遗溺后衣。"肃顺等把小皇帝的尿都吓出来了。后来在昭示肃顺等罪状的奕?等的奏折里也写道:"御史董元醇条奏事件,特召见载垣等面谕照行,伊等不服,胆敢面称伊等系赞襄皇上,不能听太后之命,并言伊等请太后看折亦系多余之事,当面咆哮,几至惊吓圣躬,含怒负气,拂袖而去,其目无君上情形不一而足。"可见,这次召见,双方在这个原则问题上互不相让,已成剑拔弩张之势。
第26节:慈禧发动辛酉政变之谜(10)
  这场斗争一直延续到十二日。这一天,两宫发下其他文件,八大臣竟敢不阅看,并说:"不定是谁来看。"决意用罢工手段,迫使两宫太后就范。这是违抗圣命的严重政治事件。两宫皇太后无法,决定暂时忍耐,不得不把董元醇原折及焦佑瀛驳旨发下照抄。八大臣这才"照常办事,言笑如初","怡(怡亲王载垣)等笑声彻远近"。
  这一回合的斗争,显然是顾命王大臣占了上风。但他们不知道,这是两宫皇太后的韬晦之计。她们暂时收敛起来,此时的蛰伏,是为了明日的再起。这一回合的斗争,表面上是顾命王大臣胜利了,其实是为他们的倒台埋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如果说,只有前一回合的斗争,还使两宫太后下不了搬倒对手的决心的话,那么,有了这一回合的斗争,就使她们毫不犹豫地下了铲除顾命王大臣的最后决心。因为,这一事件,使她们真切地看清了王大臣的庐山真面目。这场斗争,也就变得你死我活了。
  但此次受挫,须总结教训,主要是董折"发之太早",条件不具备,时机不成熟。两宫皇太后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局部上作出让步,以期取得全局的胜利。她们暂时藏锋敛锷,收缩起来以期给肃顺党人造成错觉,以为"夫己氏(指西太后)声势大减"。其实,两宫皇太后此时的蛰伏,是为了后日的再起。她们谋划回京再说。
  九月一日,大学士桂良等奏恭上母后皇太后钮祜禄氏徽号为慈安皇太后,圣母皇太后那拉氏徽号为慈禧皇太后。这是为酝酿垂帘作舆论准备。
  五 果断地发动了辛酉政变
  经过慈禧的力争,两宫皇太后终于扶柩踏上回京的归途。九月二十三日,咸丰帝的灵柩启行归京。回程的队伍分两路,一路是两宫太后和幼帝的队伍,由间道先行,载垣、端华、景寿、穆荫各大臣扈从;另一路是梓宫队伍,自大路后发,由肃顺等扈从。
  这样安排对两宫太后非常有利,为他们发动政变创造了难得的契机。
  两宫太后不敢松懈,急急赶路。经五天的行程,于九月二十八日到达京郊石槽。立即"召见恭王",两宫听取了恭亲王奕?关于北京情况的报告,并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决定进宫后立即发动政变。
  九月二十九日未正一刻(14时15分),慈安太后和幼帝同乘黑布轿在前,慈禧太后单乘黑布轿在后,到达北京德胜门外。留京的全体文武大臣,均身着缟素,翻穿珠补褂先期排班在道边跪迎。心事重重的两宫太后在接受了他们的请安之后,便急速入城回宫。未及休息,又迫不及待地第二次召见奕?。这是两次极为重要的召见。《翁同龢日记》特加一笔:"恭邸前日昨日召对。"这两次召见,两宫太后和奕?共同分析了政治形势,沟通了双方信息,商议了政变步骤,敲定了发动时间。其中心议题是如何抓住战机,突然出击。
第27节:慈禧发动辛酉政变之谜(11)
  九月三十日,两宫太后召见恭亲王奕?及大学士桂良、周祖培、贾桢、侍郎文祥等。两宫太后边痛哭流涕,边缕述三奸欺藐之状,周祖培老谋深算,此时已得到奕?的"讽示",心中有数,便直言奏道:"何不重治其罪?"两宫明知故问道:"彼为赞襄王大臣,可径予治罪乎?"周祖培立上一计:"皇太后可降旨先令解任,再予拿问。"两宫心想,正合吾意,急答:"善。"
  这时,两宫太后便拿出由醇郡王奕于九月十八日在热河拟就的谕旨,交给奕?,当众宣示。宣布了八大臣的三大罪状,将载垣、端华、肃顺解任,命景寿等五人退出军机处。
  谕旨是在八大臣不在场的情况下宣布的。刚宣读完,载垣、端华就闯入宫内。一见奕?等王大臣都在场,颇感意外,大声质问道:"外廷臣子,何得擅入?"奕?冷静地答道:"皇上有诏。"不明就里的载垣等人,竟然指责皇太后不应召见外臣。两宫太后极为愤怒,又命传下另一谕旨,将载垣等三人革职拿问。同时,又下了一道谕旨,将走在路上的肃顺革职拿问。肃顺被抓时大骂道:"悔不早治此贱婢!"肃顺被押回宗人府,看到了载垣、端华,瞪大眼睛斥责道:"若早从吾言,何至有今日?"
  十月一日连发两道谕旨,任命奕?为议政王兼军机大臣。第二天,又连发两道谕旨,补授奕?为总管内务府大臣和宗人府宗令。奕?得到了几个最重要的职务,成为两宫太后和幼帝之下的第一人。
  又发布上谕,任命大学士桂良、户部尚书沈兆霖、户部右侍郎宝鋆、鸿胪寺少卿曹毓瑛为军机大臣。原军机大臣、户部侍郎文祥仍为军机大臣。这就组成了以奕?为首的新的军机处。
  六 宽容地处治了顾命大臣
  两宫皇太后,主要是慈禧,对政敌的处治采取了宽容的政策。
  十月六日,谕旨载垣、端华赐令自尽。肃顺斩立决。景寿革职,加恩仍留公爵并额驸品级。兵部尚书穆荫革职,加恩改为发往军台效力赎罪。吏部左侍郎匡源、署吏部右侍郎杜翰、太仆寺卿焦佑瀛,均即行革职,加恩免其发遣。
  此外,又处分了与肃顺关系密切的吏部尚书陈孚恩等6名官员.还处治了与肃顺交结较深的5名太监。为避免株连,两宫太后谕旨,将从肃顺家中查抄来的书信,"公同监视焚毁,毋庸呈览"。
  总之,这一大的政变,处理得十分圆满,受处分的仅19人。政变从发动到处理完毕,仅一个多月时间。时间之短促,也足令人吃惊。
  这次政变,上下呼应之巧妙,舆论准备之完善,军力配合之恰切,行动掩盖之周密,爆发时间之准确,善后处理之明快,无不令观者瞠目结舌。
  1861年是辛酉年,这次政变,史称辛酉政变。这是慈禧太后一生中发动的三次成功的政变的第一次。这次政变,使那拉氏握取了中国最高的皇权,成就了第一次垂帘听政。
第28节:宠监安得海的伏诛之谜(1)
  第四个谜案宠监安得海的伏诛之谜
  一 安得海恃宠而骄
  同治八年(1869)七月发生了一件震动朝廷内外的大事,即慈禧的宠监安得海被诛。安得海是因何被杀的呢?历来是个谜。
  安得海(1844-1869),一名安德海,直隶(今河北省)青县人。童年入宫,充内廷太监,人称小安子。后来成了慈禧太后的御前太监。"狡黠多智,西太后甚嬖宠之"。咸丰帝北狩热河时,他随咸丰帝也到了热河。辛酉政变中,安得海在慈禧和奕?之间往来奔走,得到慈禧的信任。
  安得海聪明伶俐,为人狡狯。据说他"艺术精巧,知书能文","能讲读《论》《孟》诸经",且能察言观色,善于逢迎,"以柔媚得太后欢","孝钦后深器之"。自此,"语无不纳,厥后遂干预政事,纳贿招权,肆无忌惮"。他又"笼络朝士,使奔走其门,势焰骎骎"。
  安得海屡进谗言,说奕?的坏话,挑拨慈禧与奕?的关系,使慈禧削掉了奕?的议政王职。这说明安得海已达到了"渐干国柄"的地步。安得海进谗言的说法,最早见于王闿运的《祺祥故事》:
  而孝钦(慈禧)御前监小安方有宠,多所宣索,王(恭亲王)戒以国方艰难,宫中不宜求取。小安不服,曰:"所取为何?"王一时不能答,即曰:"如瓷器杯盘,照例每月供一份,计存者已不少,何以更索?"小安曰:"往后不取矣。"明日进膳,则悉屏御瓷,尽用村店粗恶者。孝钦(慈禧)讶问,以六爷(奕?)责言对。孝钦愠曰:"乃约束及我日食耶!"于时蔡御史闻之,疏劾王贪恣。
  就是说,安得海恃宠而骄,借慈禧名义,在物质要求上贪得无厌,遭到了正直的奕?的理所当然的反对。但是,狡猾的安得海设计圈套,恶进谗言,挑拨慈禧和奕?的关系,制造矛盾,妄图用慈禧打击奕?,慈禧偏偏又中了计。而这个矛盾恰被任署日讲官的蔡寿祺得知,他认为有机可乘,便上疏弹劾奕?。
  这一说法被广为接受。《清鉴》说:"得海既用事,朝士日奔其门,声势煊赫,恭王为所中,撤去议政权。"《清帝外纪·清后外传》说:"孝钦御前太监小安,方有宠,多所宣索,王戒之。明日进膳,则悉用粗恶者。孝钦讶问,以六爷责言对,愠曰:"乃约束及我日用耶!""《清朝野史大观》说:"安得海渐干国柄,先谮(zèn,中伤,诬陷)奕?短,以去其议政权。"《清代外史》说:安得海"先谮奕?短,以去其议政权。"
  综上可知,这一说法广为流传。其实,慈禧偏听偏信安得海之类的太监的谗言,并因而猜忌、戒备恭王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可信的。
  有一次,恭王奕?请见慈禧。慈禧正在和安得海谈天说地,竟然推辞不见。奕?受到羞辱,十分恼怒,退下后对他的亲信说:"不杀掉安得海,不足以对祖宗、振朝纲。"
第29节:宠监安得海的伏诛之谜(2)
  同治帝也很厌恶安得海,因事斥责过他。安得海便向慈禧告状,慈禧居然偏袒他,责问同治帝。因此,同治帝十分痛恨安得海,曾做了个小泥人,砍断小泥人的脑袋,太监问他是怎么回事,同治帝狠狠地说:"杀小安子!"
  二 安得海伏诛始末
  后来安得海晋升为总管太监。
  安得海在北京呆得腻了,想出京城玩玩,便请求慈禧给他一个机会。慈禧因十分宠幸安得海,就答应他到广东去为同治帝置办大婚所用的龙衣。慈禧把这个事和同治帝说了,同治帝"阳赞成之",但却密诏山东巡抚丁宝桢作好诛杀安得海的准备。
  丁宝桢(1820-1886),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人。咸丰三年(1853)进士。同治二年(1863)由陕西按察使改任山东按察使。他"严刚有威"。当时蒙古名将僧格林沁亲王正在山东一带剿杀捻军,十分傲慢。他会见司道官从来不给设座位。丁宝桢来投谒前,让人转告僧王:"坐则见,否则罢!"人们都吃惊丁宝桢的大胆,但"王服其强,为改容加礼"。山东巡抚阎敬铭"闻之,大称异,至是日,亲迓于郊"。后来阎敬铭很佩服丁宝桢的才能,请求退休,推举丁宝桢代替自己。这样,丁宝桢就升任为山东巡抚。
  据说丁宝桢曾到北京去拜见同治帝,同治帝见他"遇事敢为",就同慈安太后密商,慈安也认为丁是"有肝胆之人",可以信赖。他们便命丁宝桢等待机会杀掉安得海,丁慨然应诺便回去了。现在机会来了。
  同治八年(1869)七月,安得海出得京城,顺运河南下。"旗缯殊异,称有密遣",到处吹嘘他有慈禧的密旨。他自称钦差,身穿龙衣,船上挂有一日形三足乌旗,船旁有龙凤旗帜,并带有前站官、标兵、苏拉、僧人、妻妾、太监、女乐等数十人,乘两条大船,声势煊赫,气派非凡,一路之上品竹调丝,观者如堵。七月二十一日,据说是安得海的生日。他居然在船上悬挂龙旗,自己坐在前面,让一船男女顶礼膜拜。
  丁宝桢接到同治帝密谕后便加紧行动。他当即密嘱德州知州赵新:"传闻安得海将过山东,如见有不法事,可一面擒捕,一面禀闻。"而赵新是一个官场经验十分丰富的小官吏。他左思右想,瞻前顾后,如安得海过境时不报告,怕得罪丁宝桢;如明白禀报,又怕一旦不能去掉安得海,自己反而遭殃。真是左右为难。他便同幕僚商量,幕僚让他用夹单禀报。这样,如果丁宝桢不参奏,则夹单非例行公事,不能存卷,安得海就不会知道;如果参奏,则"为祸为福,丁宝桢自当之"。
  赵新就用夹单密报了安得海过德州的情况。
  丁宝桢根据赵新的奏报,一面具折参奏安得海,一面派东昌府知府程绳武追赶。程尾随他们三日,但不敢动手。丁宝桢又命令总兵王正起率兵追赶,直追到泰安才将安得海等擒获,后解至济南。
第30节:宠监安得海的伏诛之谜(3)
  安得海傲慢无礼,口出大言:"我奉皇太后命,谁敢把我怎么样,你们找死啊!"在场的官员吓得不敢动他。而丁宝桢不听邪,认为等待谕旨不保靠,应该先把他杀掉。泰安知县何毓福一看真要动刀,感到非同小可,长跪力谏,请丁宝桢等待谕旨。丁宝桢说:"太监私自出京,是制度不准许的。况且,我们事先没有接到指示,必诈无疑。"
  当天晚上,丁宝桢就在济南诛杀了安得海,他的随从20余人也一律处死。
  丁宝桢这边处死了安得海,那边奏疏上报朝廷,请旨定夺。慈禧得疏后,大为惶骇,"莫知所为"。但事已至此,也只得忍痛同慈安太后一同召见恭亲王、军机大臣和内务府大臣,研究怎么办。朝臣们都异口同声地说:"祖制太监不得出都门,犯者杀无赦,当就地正法。"
  清朝祖制家法,对太监的管理和约束是极为严格的。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时,没用太监。顺治帝进驻北京后,始仿明制设立太监。他吸取了明朝太监干预朝政以致亡国的教训,对太监立下了严格的规矩,在交泰殿立了一个铁牌,其牌云:
  (太监)以后但有犯法干政,窃权纳贿,嘱托内外衙门,交结满汉官员,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否者,即行凌迟处死,定不姑贷。特立铁牌,世世遵守。
  这个规定是极其严厉的,以后各个皇帝都严格遵守这个祖制。乾隆帝认为明朝太监弄权,都是因为他们颇通文墨,便于交结营求。所以,他下令只叫太监"略知字体"即可,不让他们有更多的文化。乾隆帝对太监"待之尤严",稍有不法,便棍棒交加。他命令内务府大臣兼管太监,规定太监官职不得高于四品,又把他们的姓大都改为王姓。因为姓王的多,不易辨识,以免太监交结大臣。乾隆时,有一个太监高云从因稍泄机密,便被处以磔刑。
  慈禧是知道清代的祖制家法的。慈安、同治帝、奕?和诸大臣抬出祖制家法这个法宝,慈禧也不敢公然违抗。她不得不同意大家的看法。但是,她仍然把上谕扣发了两天。恭亲王奕?力争之,慈禧看挺不过去了,只得于八月初三发下上谕:
  丁宝桢奏,太监在外招摇煽惑一折。据德州知州赵新禀称,七月间有安姓太监,乘坐太平船二只,声势炫赫,自称奉旨差遣织办龙衣。船上有日形三足乌旗一面,船旁有龙凤旗帜。带有男女多人,并有女乐,品竹调丝,两岸观者如堵。又称本月二十一日,系该太监生辰,中设龙衣,男女罗拜。该州正在访拿问,船已扬帆南下。该抚已饬东昌、济宁各府州,饬属跟踪追捕等语。览奏深堪诧异。该太监擅自远出,并有种种不法情事,若不从严惩办,何以肃宫禁而儆效尤。著马新贻、张之万、丁日昌、丁宝桢,迅速派委干员,于所属地方将六品蓝翎安姓太监严密查拿,令随从人等指证确实,无庸审讯,即行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狡饰。如该太监闻风折回直境,即著曾国藩饬属一体严拿正法。稍有疏纵,惟该督抚是问。其随从人等有迹近匪类者,并著严拿分别惩办,无庸再行请旨。将此由六百里各密谕知之。
第31节:宠监安得海的伏诛之谜(4)
  实际上,上谕到达的前五天,安得海就已人头落地了,并暴尸3天。当时民间传说安得海是个假太监,安德海与慈禧有染。安得海被暴尸,人们看到了安得海确实是个真太监,表明了慈禧的清白。这是丁宝桢的聪明之处。
  安得海所带的辎重一律收缴,有骏马30余匹,黄金1150两,元宝17个,极大珠5颗,真珠鼻烟壶1枚,翡翠朝珠1挂,碧霞朝珠1挂,碧霞犀数10块。其余珍宝很多,都陆续解归内务府。
  过了8天,即在八月十一日,慈禧又连发两道上谕,反复强调:
  我朝家法相承,整饬宦寺,有犯必惩,纲纪至严。每遇有在外招摇生事者,无不立治其罪。乃该太监安得海,竟敢如此胆大妄为,种种不法,实属罪有应得。经此次惩办后,各太监自当益加儆惧。
  既然安得海已被诛杀,慈禧索性借此抬高自己,为下一步反攻做好准备。
  安得海伏诛,大快人心。曾国藩说:"吾目疾已数月,闻是事,积翳为之一开。稚璜(丁宝桢)真豪杰也!"李鸿章阅《邸抄》看到这条消息,高兴得跳了起来,拿《邸抄》给幕客看,并说:"稚璜成名矣!"
  斩掉安得海是慈安、同治帝和奕?的一个胜利。慈禧在这场角逐中是失败了。这是她始料不及的。从中她看出来同慈安、奕?的权力之争非一朝一夕之功。她现在要隐忍等待,不可轻易出击。她现在还不能为所欲为。她是能屈能伸的。这个野心极大的女人为了要攫取到中国最大的权力,目前要稳扎稳打,不可急切从事。
  丁宝桢杀掉了安得海,慈禧并没有怪罪他。从丁宝桢的仕宦履历看,他后来一路高升,并寿终正寝。光绪二年(1876),丁宝桢入京觐见慈禧。慈禧对他十分看重,赐他紫禁城骑马,代吴棠署理四川总督。丁宝桢在四川前后十年,严惩贪污,革除陋规,改革盐法,还田于民,每年增加税收一百余万两。光绪十二年(1886)病逝,清廷特赠他为太子太保,赐谥"文诚"。可见,慈禧并没有因安得海问题而对他进行报复,反而加以重用,大概是为慈禧洗刷了莫须有的污名之故。这说明慈禧是有政治胸怀的。
  三 安得海伏诛异说
  安得海伏诛,有两说是不能成立的。
  一是慈禧观戏说。《十叶野闻》说:"方丁折文到京时,慈禧正观剧取乐。恭王乃立请见慈安,拟定谕旨。慈安画诺已,驰谕下山东。许丁宝桢速即就地正法,不必解京审讯。"《慈禧外纪》也持此说。又说上谕发出后,"慈禧方酣嬉于戏剧,未之知也。故丁文诚(丁宝桢)得行其志,慈禧不及援阻。"
  慈禧喜欢观剧是真,但上谕不经慈禧同意便发出,即使贵如正宫的慈安也是没有这个胆量的。况且,作为政治家的奕?也不会干这等极易被揭穿的低级傻事。此说不能成立。
  二是慈禧设谋说。今人提出"杀安得海是慈禧的一大阴谋"。他认为,杀安得海是慈禧设下的一个圈套。慈禧让安得海大张旗鼓地出京,是有意把安得海往刀刃上送。慈安和奕?中了她的"借刀杀人之计"。这样,她便探知了慈安、奕?和她明争暗斗的真面目,促使她下决心除掉这两个心腹之患。
  这个说法也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慈禧不设此圈套,她也明白,慈安和奕?是她实行独裁统治的绊脚石。她用不着费此周折来探明这个真面目。
  因此,以上两说是不能成立的。
第32节:同治皇帝死亡原因之谜(1)
  第五个谜案 同治皇帝死亡原因之谜
  同治帝19岁就病逝了。他究竟得的是什么病,是梅毒,还是天花?这是一个历史之谜。
  一 同治帝病逝经过
  同治十三年十月二十日(1874年11月28日),同治帝患病。二十日懋勤殿传旨,自十月二十日至十一月初一日,同治帝都不上课。有人说,他得的病是天花。其实不是天花,而是梅毒。
  慈禧对同治帝的一言一行都是十分注意的。如果同治帝不出宫,他们母子几乎是天天见面,并在一起进早膳的。而且,也有太监向慈禧报告同治帝的行动。同治帝自从十月二十日着凉发病后,一直带病视事,但是没有接见大臣。
  而自十一月初一日至五日,同治帝把阅折权和批折权完全交给了李鸿藻和奕?,一时出现了权力真空。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同治帝的病看来不是短期内能治愈的。
  在这种情况下,政治经验十分丰富的慈禧不能再在后台,她不能坐视大权旁落。她要走到前台来,由她来重新掌握最高的皇权,也就是二次垂帘听政。
  经过精心准备,十一月初八日,慈禧一手导演的戏出台了。两宫太后在同治帝御榻前,召见军机大臣和御前大臣。《翁同龢日记》记道:
  巳正(8时)叫起,先至养心殿东暖阁。先于中间供佛处向上叩首,入见又三叩首,两宫皇太后俱在御榻上持烛,令诸臣上前瞻仰,上舒臂令观,微语曰:谁来此伏见?天颜温悴,偃卧向外,花极稠密,目光微露。
  这是第一次召见。两宫皇太后有目的地让军机大臣和御前大臣细看在御榻上的同治帝。同治帝伸出胳膊,让大家看。大臣们目睹后得出的结论是,同治帝的病不是短期内可以治愈的。
  瞻仰毕,诸臣退下。过了一会,两宫皇太后又传旨,请诸臣再入。这是第二次召见。《翁同龢日记》记道:
  皇太后御中间宝座,南向。宣谕数日来圣心焦虑,论及奏折等事,裁决披览,上(同治帝)既未能恭亲,尔等当思办法,当有公论。
  慈禧告诉诸臣,同治帝短时间内不能视事,关于奏折披览裁决,你们应该想个办法。《翁同龢日记》继续写道:"未退时诸王奏言,圣恭正值喜事。一切奏章及必应请旨之事,拟请两宫太后权时训谕,俾有遵循。命诸臣具折奏请,退后同至枢廷拟折稿。"
第33节:同治皇帝死亡原因之谜(2)
  这次召见,只有两宫太后在座。慈禧说,目前当务之急是奏折的"裁决披览",同治帝不能亲自裁决,你们"当思办法,当有公论"。这是慈禧在暗示他们,应该劝谏两宫皇太后亲理政务,实行垂帘听政。王大臣明白了慈禧的本意,在退下前就奏请两宫太后"权时训谕"。这就完全明朗化了。慈禧干脆命诸臣写折奏请。
  王大臣退下后,根据慈禧的意思草拟折稿,并说明两宫皇太后应立刻垂帘听政,来年二月一日再由同治帝亲理朝政。
  刚刚散去,两宫皇太后又第三次召见。《翁同龢日记》写道:
  甫散,又传见。趋入,待齐,入见西暖阁。皇太后谕:此事体大,尔等当先奏明皇帝,不可径请。
  本来这场戏是慈禧一手导演的,但为了演得逼真,命王大臣先奏报同治帝,不要把奏折直接送给她们。
  第二天,两宫皇太后再次召见军机大臣和御前大臣。这次接见情形,《翁同龢日记》记载颇详:
  辰初一刻(7时15分)又叫起,与军机、御前同入,上起坐,气色颇盛,头面皆灌浆饱满,声音有力。皇太后亦同在御榻。上首谕恭亲王:吾语无多,天下事不可一日稍懈,拟求太后代阅折报一切折件,俟百日之喜,余即照常好生办事。并谕恭亲王当敬事如一,不得蹈去年故习。语简而厉。太后谕略如昨,并言西暖阁一起,乃出臣工之请,本恐烦皇帝心虑,故未告之。今当诸大臣,即告皇帝勿烦急,已允诸臣所请矣。上举臂以示,颗粒极足。不胜喜跃而退。
  这是说,同治帝明确宣谕"求太后代阅折报一切折件",而皇太后在一番扭捏作态后,表示"已允诸臣所请矣"。这就说明慈禧堂而皇之地取得了阅折批折权,也就是最高的皇权。
  十一月初十日,同治帝颁发上谕:
  再三吁恳两宫皇太后,俯念朕躬正资调养,所有内外各衙门陈奏事件,望请披览裁定。仰荷慈怀曲体,俯允权宜办理,朕心实深感幸。将此通谕中外知之。
  同治帝明确表明把最高皇权交给了两宫太后,实则是交给了慈禧。
  同治帝的病在前十天,好像有所好转。
  翁同龢在初十日记道:"上(同治帝)今日脉气更好,见昨酉方,用枣仁、远志,少寐故也。见起居单,歇着时却不多,而饮食亦不少,(元宝汤进六碗,一昼夜九碗,又老米粥一碗。)可庆也。"
  此后同治帝的病便趋于恶化。
  二十日,"腰间肿痛作痈流脓(仍有筋挛字)。项脖臂膝皆有溃烂处"。
  二十三日,"脉息皆弱而无力。腰间肿处两孔皆流脓(亦流腥水),而根盘甚大,内溃则不可言,意甚为难"。
  二十七日,"看昨方,按云脉滑缓无力,惟肾愈流注,脓汁虽稍见稠,而每日流至一茶盅有余,恐伤元气云云"。"起坐时少,流汁极多,殊委顿也"。
第34节:同治皇帝死亡原因之谜(3)
  以后据《翁同龢日记》记载,其间曾请一位治外症的民间名医89岁的祁仲来诊治,此人是荣禄推荐的。治疗过程翁同龢记道:
  (二十九日)辰正(8时)见于东暖阁,上(同治帝)拥坐榻上(枕一中官),两宫太后亦坐,命诸臣一一上前,天颜甚粹,目光炯然,痂犹有一半未落。谕今日何日?并谕及腊月应办事,枢臣奏无庸虑及。臣奏圣心宜静。上曰胸中觉热也。退至明间,太后立谕群臣,以现在流汁过多,精神委顿,问诸臣可有良法。圣虑焦劳,涕泗交下。臣因进曰,择医为上。臣荣禄曰有祁仲者,年八十九,治外证甚效,可传来诊视。太后颔之,语甚多,不悉记。退坐奏事处,有敕勿即散直。有顷传诸臣皆入,上(同治帝)侧卧,御医揭膏药挤脓,脓已半盅,色白(比昨稍稠),而气腥,漫肿一片,腰以下皆平,色微紫,视之可骇。出至明间,太后又立谕数语,继以涕泪,群臣皆莫能仰视。午初(11时许)祁仲到,命诸臣随入殿。良久,祁仲与李德立等入,半时许视毕,宣召至西暖阁问状,余等未与,恭(恭亲王奕?)、醇(醇亲王奕)两王入。(恭邸五六刻始下,医者先出。)余等既退,则问荣君如何。曰祁仲言,此痘痈发处尚非肾俞穴,(在肾俞下。)冀可治,药用十全大补汤。俄而传闻令李德立仔细请脉。祁仲方未用,存案而已。
  从这一记载不难看出,慈禧对同治帝的病是很关注的。但是,名医祁仲的药方却未被慈禧采纳,说明慈禧对同治帝得的是什么病心中是有数的。以后同治帝病情愈益加重,但奏事处太监却说"大有起色",这也许是同治帝的回光返照,也许是太监怕担责任而说些吉利话吧!
  翁同龢还是冷静的,每日同王大臣看方,且记日记。他对用药有一定知识。十二月初二日,他记道:"今日方匆匆一看,用酒连、葛根二钱也,不可解,不可解。"用这种药是什么目的,他闹不明白。事实上,御医李德立、庄守和已经知道同治帝是治不好了。回天乏术,只是拖延时间而已。
  同治帝终于死去了。《翁同龢日记》记道:
  即入城小憩,未醒忽传急召,驰入内尚无一人也,时日方落。有顷,惇(惇亲王奕)、恭(恭亲王奕?)邸,宝(宝鋆、)、沈(沈桂芬),英桂、崇纶、文锡同入见于西暖阁,御医李德立方奏事急,余叱之曰何不用回阳汤。彼云不能,只得用麦参散。余曰即灌可也。太后哭不能词。仓猝间御医称牙关不能下矣。诸臣起立,奔东暖阁,上扶坐瞑目,臣上前遽探视,弥留矣。天惊地坼,哭号良久,时内廷王大臣有续至者,入哭而退。惨读脉案,云六脉俱脱,酉刻崩逝。
第35节:同治皇帝死亡原因之谜(4)
  这是关于同治帝病逝的最准确的记载。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1875年1月12日),同治帝死去,在位13年,死时19岁。
下一页 尾页 共2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