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每天懂一点经典心理学

_2 江乐兴 (当代)
对孩子说这些话的时候,不必在意孩子有没有听进去,有没有听明白,因为这也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期望孩子一次就听明白,一次就听进去是不现实的,只有不断重复,才能使孩子接受父母传递的信息,进而让孩子实现学习的不厌倦。
启示2:有效的重复,助你破茧成蝶
有人说,世界上就怕"重复",一件不经意的事,重复做,最终会不简单。重复对一个人来说,也许是厌倦,也许是享受。在没有目标的人眼中,"重复"是漫无天日的煎熬,在有目标的人眼中,重复是迎接光明之前的短暂的黑暗。在重复中,我们可以获得经验,在重复中,我们的人生会发生蜕变。经过不断重复,我们就能破茧成蝶,我们的人生将会得到升华。
列文·虎克是一个看门的,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放大镜能看清小东西,非常神奇,于是他到眼镜店去买放大镜,但被昂贵的价格吓得扫兴而归。恰好他看到磨制镜片的人在使劲地磨着镜片,制作过程并不神秘,只是需要仔细和耐心罢了。于是列文·虎克也开始磨镜片。
由于列文·虎克只懂荷兰文,对其他文字一窍不通,因此,他没办法参考科学技术的著作(这些著作都以拉丁文为主),他只能靠自己摸索。经过辛勤劳动,列文·虎克终于磨制出小小的透镜。但由于实在太小了,他就做了一个架子,把这块小小的透镜镶在上边,这样看东西就比较方便了。
后来,经过反复琢磨,列文·虎克又在透镜的下边装上一块铜板,上面钻了一个小孔,以使光线从这里射进而反照出所观察的东西来。这就是列文·虎克制造的第一架显微镜,它的放大能力相当强,竟超过了当时世界上所有的显微镜。
这次成功激励了列文·虎克,他十分高兴地察看一切。渐渐地,他觉得自己制作的显微镜还不够好,于是又不断打磨镜片。几年以后,列文·虎克制造了越来越多的显微镜,他的技术越来越完美,以至于制出的显微镜能把细小的东西放大到两三百倍。
打磨镜片,一干就是60年,列文虎克的成功得益于他不断地重复这一行为。不断地打磨,使他的技术越来越精湛,使他制造出来的显微镜越来越先进。这就是重复定律的极好体现。它告诉我们,想要在某一领域获得成就,就要不断地实践,不断地练习,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精湛的能力,才能不断超越极限,创造完美。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需要的是有效的重复,这绝不是十次、一百次、一千次、一万次简单的重复,没有实效的重复意义不大。重复不一定是越多越好,比如磨刀的时候,不断地重复地磨,不仅不能把刀磨锋利,相反会把刀磨哑了。其次,重复需要坚持不懈,需要变为自觉的、经常性的行为,有句话叫"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就是这个道理。另外,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无效的重复。这样的重复才是有效的,才是有价值的。
启示3:勤能补拙,熟能生巧
总览古今中外,人们对"勤奋"这一品质称赞不已,如"天才源于勤奋"、"勤能补拙"、"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中国有句俗话叫"熟能生巧"、"笨鸟先飞",也是对"勤奋"的一种称赞。因此,我们大可不必为自己的脑子不聪明而抱怨,要知道脑子是越用越灵的,手是越用越巧的。无数事实证明,只要勤奋地学习,不断地练习,你就能走向成功。
很多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善于并敢于使用"勤能补拙"和"熟能生巧"两种武器,尽管他们中有些人是"笨拙"的人。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不善言辞,诺贝尔并非天才儿童,陈景润小时候非常木讷,连自己的生活都不会打理,霍金瘫痪在轮椅上,但依然可以通过勤奋取得伟大的成就。这些人在各自领域内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努力,获得了真才实学,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在中国历史上,曾国藩是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可是他小时候天赋也不高,学习完全靠勤奋。有一天,他在家里读书,对一篇文章不知重复读了多少遍,因为他的记忆力不太好,一直没背下来,于是他不停地朗读那篇文章。
当时有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他读完书去睡觉了捞点好处。可是等了很久,曾国藩就是不去睡觉,他还在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失去了等待的耐心,充满怒气地跳出来说:"你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贼把曾国藩读的那篇文章背诵了一遍,便扬长而去。
与曾国藩相比,贼是聪明的,因为他听曾国藩读那篇文章,就能背诵那篇文章。然而他只能成为贼,成为投机取巧之人,而曾国藩却成了广受敬佩之人。
学习知识是长期积累的,我们不停地学,才会不停地进步。唯有不断学习,才能使人变得知识渊博、富有智慧;唯有不断学习,不断地努力,才会让自己拥有真才实学。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付出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所以,当我们看到别人充满智慧、拥有了不起的才能或取得伟大的成就时,无需羡慕太多,因为只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同样能成功。
有个擅长射术的人叫陈尧咨,在当时几乎无人能和他比,他也凭借这点洋洋得意、自傲自夸。有一次,陈尧咨在园圃里射箭,一个卖油的老翁刚好路过,就放下担子,看他射箭。老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陈尧咨,表现得不屑一顾,当老翁见陈尧咨射出的十箭能中八九支时,他只不过微微点了头点头。
陈尧咨看到这种情况,跑过来问道:"你也会射箭吗?我的箭术难道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陈尧咨听后不高兴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箭术!"
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把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个铜钱放在葫芦口上,然后用勺子把油倒进葫芦。只见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老翁说:"我这点手艺没什么奥秘,只是熟能生巧罢了。"
任何过硬的本领都是练出来的。只要肯下功夫,反复实践、勤学苦练,就可以做到熟能生巧。当你对某件事非常熟练了,你也就成了这方面的高手了。
12詹森效应--不仅要有实力,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有一个名叫詹森的运动员,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一到正式比赛中,他就失误连连,让自己失望,让看好自己的人大跌眼镜。后来人们把这种平时表现良好,一到竞技场上就因为心理素质不好而导致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所以说,在竞技场上,选手之间的较量不单纯是实力水平的较量,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的比拼。只有心理素质好,才能沉着冷静、从容不迫,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如果心理素质不好,一到比赛的时候就紧张,那么选手的真正实力就很难发挥出来。这样即使他再有实力,也无济于事。因此,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詹森效应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1:注重过程,淡化结果
詹森效应告诉我们,竞技场上考验的不仅是选手的实力,更是选手的心理素质。有些人之所以无法在正式比赛中发挥自己真实的水平,与他们对比赛结果过分重视有关,比如,他们总想着不能输,输了会怎样,这样无形中就给自己增加了压力,甚至让自己累得喘不过气来。这样自然难以发挥自己全部的实力。
如果懂得淡化结果,注重具体过程,不去多考虑结果如何,减少影响自己发挥出正常水平的不利因素,而是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具体的解决问题或比赛过程中,就能较好地进入比赛状态,这样就能使自己的心理保持平静与放松,较好地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
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以3∶2逆转了俄罗斯队,赢得了奥运冠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国旗升起的那一刻,无数国人为此落泪。这不仅是因为我们赢得了冠军,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女排精神让人感动。
事实上,中国女排大比分落后俄罗斯队两局,在不能再失局的情况下,中国女排队员没有出现人们料想的慌乱,她们沉着冷静,打得有板有眼,使比分一直压着对手。就这样,中国姑娘连赢三局,以3∶2赢得了比赛胜利。
在这场比赛中,中国姑娘表现出的心理素质让人称赞不已,其实这是因为她们注重过程,淡化了结果。试想一下,在落后两局的形势下,如果去想比赛的结果,她们一定会慌乱起来。相反,不去想比赛结果,而是打好每一局比赛,才能丢掉"落后两局"的包袱,轻松应战。
在我国体育界,乒坛女将邓亚萍是一个心理素质过硬的运动员。每每提起她,我们就会想到她在赛场上的冷静表现,每到最后几个关键球,她都表现得异常出色,即使之前大比分领先对手,她也绝不在最后几个球上麻痹大意。她自己也曾经说过,其实技术有时候是难分伯仲的,这时就要靠心理素质去战胜对手。
除了比赛要求一个人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考试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求也很高。在学校中,不少学生身上也表现出"詹森效应"。平时学习刻苦,基础扎实,成绩优异,然而一到大考,就发挥失常,经常表现为紧张、慌乱,脑海里一片空白。对此,心理学家认为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考试的期望值过高,太在乎结果。
有些孩子只想考高分,又怕失败,患得患失,压力过大。结果造成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各种症状随之而生。这就要求学生用平常的心态对待考试,要平心静气地走出患得患失的阴影,不贪求成功,只求正常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高考在即,一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女儿说:"我的同学这几天觉得脑子一片空白,什么也记不起来,学傻了。"
妈妈说:"那不是学傻了,而是考前过分焦虑、紧张造成的,放松一下就好,不必大惊小怪的。"
妈妈笑着问女儿:"你该不会也学傻了吧?"
女儿呵呵地笑了,说:"我才没那么紧张呢!"
这时爸爸说:"考试其实就是换个地方做题,是不是呢?"
女儿一听,笑着点头称是。
爸爸妈妈经常教育女儿,考试前夕不要牺牲睡眠时间去学习,这是得不偿失的。要以平常心对待,顺其自然,不去想考试的结果。考试的时候,专心地把题目做好就行了,管它考多少分。
在这种教育下,女儿对考试有了淡定的心态,她把那句"考试就是换个地方做题"写在纸上,贴在自己的床头,以提醒自己保持平常心。这句话后来在同学们之间也广为流传。
做家长的就应该像这个孩子的父母那样,不要总是强调孩子考多少分,考多少名,不强求孩子每天做多少题,学习多长时间,而要让孩子对学习保持平常心态,要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做题的过程,而不是去想考试的结果。这样孩子在考试中就不会那么在意考试分数,在大考中就不会无缘无故地紧张不安。如此,孩子才能从容走进考场,轻松走出考场。
启示2:困难面前,坚信自己能行
想要克服詹森效应的不良结局,首先,要相信自己,增强自信心。只有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才能在比赛场上或考场上沉着冷静,使自己进入"角色",发挥出正常水平。
再者,当紧张情绪出现时,要及时通过自我暗示唤起自己的自信,特别是遇到困难时,更要不断提醒自己冷静、细心、沉住气。有些人在遇到困难时,也会暗示自己,不过他们喜欢用"别紧张""别慌张""千万别出错"等词,这样不但无法缓解紧张的心理,还会强化紧张的情绪。
小伟的成绩非常优秀,按平时的考试成绩,完全可以考取重点大学。可是他连续两年参加高考,均因在考场上过度紧张而落榜。考数学的时候,他发现有道题自己没见过,就紧张起来,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神情慌乱,手心出汗。结果他的数学考得一塌糊涂,最后总成绩与理想的大学录取分数线差了三分。
小伟很不甘心,决心复读一年,下一年一定要考取理想的大学。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他第二次走进了考场。但一进考场,他又感觉全身被紧张的气氛包围,明明会做的题目,甚至平时得心应手的题目,他都觉得很陌生,等他走出考场,才恍然大悟。结果小伟又以5分之差落榜。
从小伟的表现中我们可以发现,在遇到难题时,小伟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才导致遇到了平时没见过的题目就慌张,其实也许题目并不难,也许小伟能做出来,但是因为他不相信自己,使得他的情绪难以平静下来,继而思维不能进入正常的思考状态,自然就很难答对题目。
不只是学生在考试中应保持自信的心态,做任何事我们都应相信自己,因为相信自己才能爆发出昂扬的斗志,相信自己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相信自己才能将困难逐个克服。当困难出现时,唯有不断给自己打气,相信自己能行,才能更好地解决困难。
启示3:不要给他人"制造"压力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名列前茅,实力雄厚,但在比赛时却失误不断,表现糟糕,最主要的原因是心理素质不好。主要是得失心过重和自信心不足造成的,为什么会得失心过重呢?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人的期望有关。
有些人平时战果累累,卓然出众,于是大家对他如众星捧月一般,对他充满期待,这就在无形中给他造成了一种心理定势: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不然的话会让看好我的人失望的。于是他越出色,别人对他的期望就越高,他的心理压力就越大,这样总有一天会崩溃。
在运动员身上,这种现象很普遍。当一个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获得了冠军,为国家增光添彩后,社会、国家、家庭等各方面就会对他寄予厚望,使得其患得患失的心理加剧,心理包袱过重。如此强烈的心理得失困扰自己,怎么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呢!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中国男子体操世界冠军李小鹏被寄予了厚望,但是他在男子单项比赛中发挥失常,仅获得一枚铜牌。而在2003年世界体操锦标赛上,李小鹏获得了两个项目的冠军,而且还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双杠金牌得主。
对于李小鹏的失利,我们不能说他实力不够。事实上,李小鹏自己也不认为自己的失利是欠缺实力。他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发挥失常的主要原因是某些特殊情况让自己有很大的压力,比赛的时候心情紧张造成的。"
事实上,当一个选手赢得了世界冠军后,在享受鲜花和掌声的同时,也背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主要源于外界的期望,或许别人并不想给他制造压力,但是过多关注和过高的期望,总是在给他"制造"压力。
这一点在家庭教育中表现普遍,当孩子考了高分时,爸爸妈妈都很高兴。有些父母在给孩子奖励的同时,又给孩子设置了新的目标,比如让孩子考多少名,要孩子考多少分。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一般都会朝这个目标努力,随着孩子不断实现目标,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大,于是设置的目标越来越有难度,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
父母本意是想激励孩子不断进取,希望孩子变得更优秀,但是无形中确实给孩子制造了压力。如果希望孩子避免詹森效应的不利结局,父母在给孩子设置目标时有必要适可而止,同时还应帮助孩子减压,使孩子不至于压力过大,导致心理素质脆弱。
第三章智慧定律
13隧道视野效应--要学会放宽视野
有一个美国摄制组,想拍一部关于农民生活的记录片。于是他们来到一个农村,找到一位柿农,说:"我想买1000个柿子,请您从树上把这些柿子摘下来,并演示一下贮存的过程,好吗?"谈好的价钱是1000个柿子20美元,柿农爽快地答应了。
说干就干,柿农立即找来帮手,搬来梯子,爬到柿子树上,用绑有弯钩的长杆,看准长得好的柿子后用劲一拉,柿子就掉下来了。下面的人就把柿子捡起来,放到竹筐里。柿子不断地往下掉,滚得到处都是。下面的人迅速地捡起来,放进竹筐里。同时,下面的人与树上的人还高兴地拉家常。一旁的美国人觉得很有趣,自然全都拍了下来。接着又拍了柿农贮存柿子的过程。
当美国人付了钱准备离开时,那位柿农却一把拉住他们,说:"你们花钱买的柿子,怎么不带走呢?"美国人说不好带,也不需要带,他们表示买这些柿子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让柿农把柿子留着。
"天底下怎么会有这样便宜的事情呢?"柿农心里想。看着美国人远去的背影,柿农不由摇头感叹:"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傻瓜!"
柿农不知道,虽然他没有损失1000个柿子,但那几位美国人拍摄了他们采摘和贮存柿子的记录片,那个纪录片可以卖出更多的钱。柿农也不知道,在那几个美国人眼里,他的那些柿子并不值钱,值钱的是他们特有的采摘和贮存柿子的生产方式。
相比较柿农获得的蝇头小利,那几个美国人的收益可谓"庞然大物"。这个故事表现出来的是:眼光的不同,决定收益的大小。视野开阔,方能看得高远,才能收获更多。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决策者也应有美国人的那种长远眼光,不要像柿农一样只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当然,柿农抓住眼前的蝇头小利并无过错)。
这就是著名的隧道视野效应,它告诉我们:一个人若身处隧道,他看到的就只是前后非常狭窄的视野。成大事者不能缺乏远见和洞察力,视野开阔,方能看得高远,识时务者方为俊杰。
隧道视野效应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1:贪图小利,代价惨重
如果一个人身处隧道,他只有前后非常狭窄的视野。这样通常无法做出高瞻远瞩的决策。有些人目光短浅,喜欢贪图小利,视眼前利益如生命,这样终究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19世纪60年代初,美军的一个军事基地准备搞一次小规模的军事演习,要动用坦克、装甲车。为了让战场更贴近现实,需要施放大量的烟雾,制造爆炸效果。美军军事人员费尽周折,找到了一片三面环山的开阔地,觉得其中的一片生长茂盛的果园适合做演习基地,可是当时果树已经开完花并开始结果了,美军为了取得果农的同意,决定给他们一定的经济补偿。
果农认为这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可以趁机向美军敲一笔,于是认真地与美军进行交涉。在详细统计了果树的数量、每棵果树的预计产量后,果农还夸大了售价,最终如愿以偿,获得了一笔不菲的补偿。
就这样,美军开始了演习,尽管美军尽可能地不伤及果树,但坦克和装甲车穿梭于果树林,浓浓的烟雾以及士兵留下的掩体,都给果园的土地和果树造成了不小的损坏。
第二年,相当部分的果树没有发芽,还有很多果树没有结果,结出的果实质与量都不如往年。第三年,有很多果树枯萎了、死亡了,果农这才意识到,当初占了小便宜,如今吃了大亏。
视野不宽,就无法对当前的环境和处境做出正确的判断,也意识不到事物的长远发展趋势,从而容易做出目光短浅的决策。想要拓宽视野,就要多听多看多交流,在进"隧道"之前做好准备,预测可能发生的后果,当然了,最明智的做法是别进"隧道",而要登到山顶去瞩目远眺,这样才更有希望看到远方的美景。
麦当劳是由美国麦当劳兄弟创立的,但是却被目光远大的克罗克买了下来。克罗克之所以能实现这一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麦当劳兄弟过分看重眼前的利益所造成的,麦当劳兄弟可以经营好一个店,却没有战略的眼光,看不到未来的趋势。直到克罗克的出现,才把麦当劳打造成了一个王国。
人们常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智慧的人总是敢于放弃眼前的小利益,去获得未来的大利益,因为他们透过长远眼光,看到了未来的发展趋势,能有把握获得更多的收益。
启示2:决策应立足当下,放眼未来
隧道视野效应告诉我们:一件事情,重要的不是现在怎样,而是将来会怎样。想看到事物的将来,就必须有高远的眼光。看准了它的发展趋势后,要坚定不移地去做,这样才能取得大成就。总览古今,明智的人总是善于在困境中找到看到未来的希望,总是舍得放弃眼前的微小利益,去赢得长远的更大的利益。
有一家美国公司专门经销煤油和煤油炉,公司创立之初,刊登了大量的广告,极力宣扬煤油炉的诸多好处,但是没有什么成效。他们的产品几乎无人问津,货物大量积压,公司濒临绝境。
有一天,老板想到了一个走出困境的妙招。他招来手下职员,让他们登门向住户无偿赠送煤油炉。职员们大惑不解,还以为老板脑子有毛病。看着老板那诡秘的神情,也就半信半疑去做了。
住户们见有免费的东西,哪有不收的道理呢?那些知道该消息的人竞相给公司打电话,索要煤油炉,不久公司的煤油炉赠送一空。当时的炉具还没有现代化,什么煤气、电饭锅、微波炉都没有,人们生火做饭只能用木柴和煤。
这时,煤油炉的优越性显露出来,家庭主妇们几乎不能没有它。很快人们就发现煤油烧完了,这回只能自己到市场上去买。这时人们第一时间想到了赠送煤油炉的这家公司,纷纷购买它的产品。再后来,煤油炉也渐渐用旧了,人们又到这家公司买煤油炉,就这样,公司逐渐打开了市场,生意越做越大。
俗话说"欲取之,必先予之",这是一种长远的投资眼光。当一家企业没有市场时,决策者应该认清当前的现状,想办法把市场培育起来,然后再推销自己的产品。试想,一旦有了市场需求,还怕自己的东西没人要吗?在商界,"欲取先予"的做法无处不在,这体现的是决策者高远的眼光。企业想赢利,没有"先予"是不行的。"先予"是一种投资,往往会获得无法估量的收益。
美国南北战争开始后,一天,摩根与华尔街投资经纪人的儿子克查姆闲聊,克查姆说:"我父亲最近在华盛顿打听到,北军伤亡十分惨重,一旦政府军战败,黄金价格肯定会暴涨。"
摩根一听这话,就暗自盘算这笔生意的风险程度,并与克查姆商量了一个秘密收购黄金的计划。不久后,他们就收购了足量的黄金。后来社会舆论四起,形成了抢购黄金的风潮,金价飞涨。摩根看准了时机,将手中的所有黄金卖了出去,获得了16万美元的纯利润。
纵观古今中外富商巨贾的成长历程,无不是长远眼光、果敢决策的结果。在他们眼里,生意的成功就是决策的成功,而决策不能没有开阔的眼光,在机会面前,有些决策还需要冒险。之所以有的人因冒险一步登天,有人却因冒险家败人亡,关键还是长远眼光的问题。
启示3:积极尝试,摆脱环境的限制
隧道视野效应告诉我们,若想让自己有开阔的思路和长远的眼光,就应该站在高处、站在开阔的地方,就要去拓展眼界,增长见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见多识广,才能深谋远虑。有这样一个故事,很好地诠释了隧道视野效应。
有一匹马和一头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每天回到圈子里,它们都要交流一天的劳动心得。马每天载着主人在外面跑,总能见到新鲜事情,它告诉驴:"我希望主人把我带到更远的地方去看看那里的世界!"驴在家里拉磨,每天总是埋怨:"今天主人又把我的眼睛蒙住了,我什么也看不见,真郁闷!"
所以,更多的时候是马在讲他的见闻。渐渐地,驴适应了蒙着眼睛干活的生活,"这种感觉也很不错",它笑着对马说。
春天到了,主人要去南方游玩,有机会带着马去更远的地方。到了南方,马见到了青山绿水和繁华城市,它的眼界大开,想法也不一样了。几个月后,马载着主人回到家里,看见驴依然在那里拉磨。
马向驴谈起了自己的经历,驴听得目瞪口呆,它没有想到外面的世界这么精彩,惊叹道:"你走了那么多的路,有那么多的收获,我想都不敢想。"马说:"其实你也走了很多路,每一天,我们都在走路,问题在于我和主人是朝着一个有目标的地方走,而你是将眼睛蒙住,围着磨盘转,所以始终走不出狭隘的天地。自然也难有我的这番见识了。"
想有开阔的思路和高远的思想,就要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增加自己的见识,因为知识和经验除了可以从书本上学到,更重要的要到实践中去积累,像马一样,经常到外面去看看,就能有很多收获。因此,我们不能把自己局限于一个狭小的领域,那样是无法登高望远的,我们也不能只满足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工作要出成果,人生要有收获,必须要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并执著地坚持。而制定远大的目标不能没有宽广的视野,所以,归结到最后,我们需要的还是拓宽视野,拒绝故步自封。这也是现实中卓越者和平庸者的区别。
从另一个角度讲,驴被蒙住眼睛,是主人一手造成的。这就提醒我们的管理者,若想员工具备更宽的视野和更强的才能,就要给员工自由发挥的平台,为员工提供培训和学习的机会。管理者不妨花费一些时间,花费一些金钱,给员工提供外出开拓眼界的机会,要知道,这叫舍小取大,这样做一定会获得更丰厚的回报。
14布利斯定理--磨刀不误砍柴功
布利斯定理是由美国行为科学家艾得·布利斯提出来的,它的大意是:在做一件事之前,用较多的时间去做计划,完成这件事所用的总时间就会减少。
美国的行为心理学家艾得·布利斯和他的几位同行做过如下经典实验:
他们将志愿者分为三组,进行不同方式的篮球投篮训练。第一组每天练习实际投篮,不加任何热身和准备,这样持续20天,最后把第一天和第二十天的成绩记录下来。第二组则在这20天内不做任何投篮练习,同样也是记录第一天和第二十天的成绩。第三组在记录下第一天的成绩后,每天花20分钟进行想象中的虚拟投篮,如果不中,他们便在想象中纠正出手方式。实验结果表明:第二组的成绩没有丝毫长进,第一组的进球数增加了24%,第三组的进球数增加了26%。
这个实验结果,和我们通常认为的"只有不断练习实际投篮才能改善手感以增加投篮命中率"的想法有些出入,行为心理学家给出的结论是:在做事前先进行"头脑热身",计划好每一个细节,梳理思路,并把它们烂熟于心,这样在实际行动中,就会得心应手。有趣的是,很多NBA球队就是利用这个法则训练投篮,而篮球迷们熟知的凯尔特人队后卫雷·阿伦每天在实际三分球训练之余,都会加练20分钟的"虚拟投篮",他前不久也打破了NBA的三分球总进球数记录。
布利斯定理启示我们: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做事之前没有计划,行动起来就变得盲目,甚至会出现一盘散沙的现象。只有在事前拟好了详细的行动计划,梳理做事的步骤,做起事来才会得心应手,才会有效率。
事实上,有一个研究结果也能证明布利斯定理的科学性。曾有一家研究机构的研究结果表明:制定计划将极大地提高目标实现的概率。善于事前做计划的人的成功概率是从来不做事前计划的人的35倍;在成功实现目标的人群中,事先制定计划的人数高达78%;能够坚持按计划行事的人实现目标的概率是84%;中途改变计划的人实现目标的概率为16%。
布利斯定理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1:事前先思考,事后少烦恼
凡事三思而后行,事前多想一步,事中会少一点折腾,事后会少一点悔意。生活中,有些人比较冲动,在确定一个目标后,急不可耐地动手干了起来,生怕晚点动手错失机遇。这种积极性值得肯定,可是这是不是有点冲动和盲目呢?是不是考虑清楚了呢?是不是做好了计划呢?
有一对夫妻养了一只狗,狗很忠诚,就像家庭成员一样。后来夫妻俩生了孩子,有一次,他们外出办事,几个小时才能回来。临走前,他们把儿子喂饱,看着他睡着后,拍拍狗,指指儿子,意思是让狗照顾好孩子。狗像平时一样摇摇尾巴,意思是让他们放心去。
办完事后,夫妻俩在返回的路上遇到了一起交通事故,被堵在车上整整一个晚上。他们想着儿子,心急如焚。还想到没有给狗准备足够的食物,狗饿了会怎么办。第二天上午,他们终于回家了,但是发现孩子不在摇篮里,周围都是血迹。这时狗像平时一样来撒娇,舔他们的手,只是狗满嘴和身上都是血迹。
他们明白了,认为畜生就是畜生,不管平时多么忠实,在饿极了的时候也会爆发野性,把孩子吃掉。突然丈夫从厨房拿出一把菜刀,把狗拖到院子里。狗被吓懵了,但没有反抗,最终狗被男主人砍死。看着地下狗的尸体,夫妻俩呆呆地站着。
过了一会儿,屋子里传出来孩子的哭声,他们回过神来,赶紧跑进去一看,发现儿子安然无恙地躺在床上刚刚醒来。顿时他们后悔莫及,他们知道冤枉了狗。接着,他们在床底下发现了一条蛇,被咬得七零八落,到处都是血。他们彻底明白了。原来狗为了保护孩子,和蛇殊死搏斗,弄得到处都是血。
毫无疑问,这个男主人缺乏三思而后行的意识,他在冲动之下做出判断,事后才发现自己做错了。想要避免做错事之后懊恼,就应该在事前细心考虑,然后认真落实。
做事之前的思考并不耽误多少时间,慎重思考之后,再做出决定,做出决定之后,做出详细的计划,然后才是具体的行动。要知道,慎重做决定与做计划这两步骤是非常重要的,这两步没走好,后一步--具体行动,就会变得盲目,甚至是徒劳无功。因此,我们应该坚持"三思而后行"的做事原则,这样才能避免陷入盲目,避免做无用功。
启示2:事先做计划,成功概率大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表面的意思是在刀很钝的情况下,严重影响砍柴的速度与效率。如果在砍柴之前花些时间把刀磨锋利,砍柴的速度与效率会大大提高,砍同样的柴反而用时比钝刀少。也就是说,要把一件事做好,不一定要立即着手,而是先要进行一些筹划、进行可行性论证和步骤安排,做好充分准备,这样才能提高办事效率。
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失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养成做计划的习惯,他们想到哪、做到哪,心情好的时候这样做,心情不好的时候那样做,这样就很难成功。或许他们很勤奋,也付出了很多,但就是难以见到成效。
有一个勤奋的商人,在小镇上做生意长达十多年,到后来,他竟然破产了。当他的债主跑来要债时,可怜的商人表示自己不知道失败在哪里。商人问债主:"我为什么会失败呢?难道我对顾客的服务态度不好吗?"
债主说:"我觉得事情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可怕,你依然有很多资产,你完全可以从头再来。"
"什么?你让我从头再来?"商人有些生气。
"是的,你应该把目前经营的状况列在一张负债表上,好好清算一下,然后做一个崛起计划。"债主好意劝道。
"你的意思是让我把现有的资产和负债情况核算一下,列出一张表格吗?然后把店的门面、地板、桌椅、橱柜、窗户刷新一遍,重新开张吗?"商人有些纳闷。
"是的,你现在最需要的是按你的计划去办事。"债主坚定地说道。
"事实上,这些事情15年前我就想做了,但是一直没有去做。也许你说的是对的。"商人自言自语道。后来,他真的按债主的建议去做了,在晚年的时候,他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一个做事没有计划、没有条理的人,无论从事哪一行都不可能取得大的成绩。一个颇有名气的商业经纪人说:"'做事没有计划'是许多公司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事实上对于一个人来说,按计划办事不仅是一种做事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他做事的态度,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其实出色人士与平庸之辈的基本差异并不是禀赋、机会,而在于有无目标。起跑领先一步,人生领先一大步:做计划是成功的开始。
启示3:拆分大目标,再各个击破
一个制定计划的人目标是明确的,计划也是详细的。如果说目标像是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那么计划就是航线,时刻纠正着我们的行动。有了灯塔的指引,我们才不会偏离前进的方向,才不会陷入迷途。
"销售之王"乔·吉拉德在刚接触销售行业时,发现自己的组织能力非常差。他平均每个星期打500多个电话,一个月打2000多个电话。随着记录的增多,工作也杂乱起来。因此,他希望找出一个简易的办法,让自己的工作变得井然有序,但并未成功。
后来,他突然意识到,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就要花足够的时间去计划、去思考。于是他把打出的电话号码记录在卡片上,每个星期有四五十张。接下来,他再根据卡片的内容安排下一次拜访任务,还有要写的信等。再列出日程表,安排星期一至星期五的工作顺序,当然也包括每日要做的事情。每次做这些事情都要花掉四五个小时,既琐碎又枯燥,所以,起初他总是想放弃,但在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尝到了甜头,发现这样工作非常有效。
从那以后,每个星期一的上午,他不再忙着打电话,而是精神饱满、神采飞扬、信心十足地去会见客户。要知道,在这之前他已经准备了一个星期,把谈论的话题都想好了。由于准备充分、状态良好,他对会谈充满了信心,并相信下个星期自己会做得更好。
事实上就是这样,只要你有了目标与计划,你完成事情就要简便许多,效率也会提高许多,绝对不会发生找不到事干的情况,更不会碰到困难就退缩害怕。每个人都曾有过梦想,这些梦想也算是自己的目标,可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有实际行动。
我们知道,想移走一座大山似乎不可能,但如果把山看成一个个小土丘,然后逐个移除小土丘,坚持下来,就很可能移动一座大山。同样,让我们把一个宏伟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一个的详细的小目标去完成,我们就会发现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似乎简单了许多。
日本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山田本一正是通过"智慧"而赢得了比赛的冠军。他在自传中写道:"每次比赛前,我都要乘车将比赛的路线仔细勘察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一家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公寓……这样一直到赛程终点。
在一个看似遥远的目标面前,要想避免盲目,最好的办法就是制定具体的计划,将大目标细分为小目标,再将小目标拆分成详细的实施步骤。与此同时,在大目标的指引下,坚持不懈地向前迈进。
目标是人生的明灯,让我们不会沉沦;计划则是台阶,帮助我们攀登高峰。计划固然重要,但执行计划更重要。因为在实际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如果没有毅力、没有信心坚持下去,那么再伟大的目标、再详细的计划都不过是纸上谈兵。
15因果定律--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原因
因果定律又称因果法则,是由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来的。因果定律认为,每一个结果都有一个特定的原因或者多个原因。这条定律表明: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有一个理由。商业上或个人生活上的成功或失败都不是偶然的,两者都有因果关系可以解释。
就像中国的那句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播种,才会有收获;有付出,才有可能得到回报。播种、付出是"因",收获、回报是"果",有因才有果。这是因果定律的基本内涵。
换句话说,当我们看到一种现象的时候,无需感到不可思议、难以置信,因为这一现象的出现必然有其原因。我们今天看到的现状结果,是过去种下的"因"导致的。就像世界华人成功学第一人陈安之所言:"一般人只看到我赚钱的结果,但是他们不知道我赚钱的根本原因。"
关于因果定律,我们不妨看看《大长今》里的这个故事:
仙道预言,说长今的父亲命中将遇到三个女人:"一个被你杀而不死,一个被你救后因你而死,一个将杀你而救活很多人。"
听了仙道的话,长今的父亲感到恐惧,问仙道:"怎样才能不遇见第三个女人?"仙道回答道:"只要你不遇见第二个女人。"
仙道预言表现的就是一个"因果定律":因为遇见了第二个女人,才会遇见第三个女人,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如果长今的父亲没有救护长今的母亲(第二个女人)自然就不可能有长今(第三个女人)。
同样的原因,长今的父亲之所以遇见了她的母亲,是因为他遇见了第一个女人(皇后):如果他没有去给被废的皇后赐死药,自然也没有机会遇见长今的母亲了。
虽然《大长今》的情节是虚构的,但道出了一个"永恒不变的自然法则":"一个人之所以会有今天的结果,一定是因为他在过去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这就是为什么有人会失败,有人会成功的原因。"
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种下什么样的因,就会有什么样的果,这是亘古不灭的定律。"这个定律是如此深奥,也是如此具有影响力,但其实它也非常容易理解。我们几乎可以用因果定律来解释所有的事情,小到草木荣枯,大到天体运行,都符合因果定律的基本逻辑。
因果定律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1: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西班牙有句妇孺皆知的格言:"你要什么便取什么,只是你要付出相当的代价!"每个东西都有它的价格,想要得到它就需要付出代价。就像去超市买东西一样,你可以随便挑选自己喜欢的商品,但是在出口处必须为此付出金钱。
成功的天平也是如此,天平的一边放的是成功的硕果,天平的另一边放着为此付出的代价。有时候代价或许很大,可是你要记住,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都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才能达到。这很公平,在成功的字典里,从来没有"不劳而获"和"坐享其成"等词语。
世界华人成功学第一人陈安之,为了练就演讲口才,每天开车上下班时一心二用。他一边开车,一边对着后视镜大声演讲,以至于引得那些和他擦身而过的司机好奇地张望。
在等红灯时,他更疯狂地对着镜子,全神贯注地高声演说,绿灯亮了他也浑然不觉,后面的车只好用此起彼伏的汽笛声提醒他。晚上回到家后,他随便填一下肚子,便站在镜子前面练习演讲,一练就是三四个小时。
他的生活状态就像演讲一样,每时每刻都充满激情与活力,他所到之处,都是他的讲台。因为他认为,演讲不是嘴巴的说服,而是一种体能的感染,是言行一致的表现,也就是说,你的生活就必须是这样子,你才可以在现场展现出这样一个实力。后来他的付出有了回报,他的耕耘有了收获,他成功了,成为了继戴尔·卡耐基、拿破仑·希尔、安东尼·罗宾之后,又一个世界级的成功励志大师。
陈安之说过:"你栽下樱桃树,就会收获樱桃;你栽下苹果树,只能收获苹果。"他认为,每个人都应坚信--没有昨天的行为,就肯定没有今天的结果。
爱默生曾说过:"因与果,手段与目的,种子与果实,是不可分割的。"因为"果"早就在"因"中酝酿,目的存在于手段之前,果实则包含在种子中。每一天,你的生活是过去耕耘的结果,如果你过去辛勤耕耘、矢志不渝,你就会得到应该的尊重和成功。当你环顾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你的健康,你的人际关系,你的收入,你的业绩水平等等,所看到的都是过去的耕耘,也就是投入生产因素的成果。
所以,有一天,如果你发现某个人成功了,不必大惊小怪,因为他的成功源于付出;如果你发现某人堕落了,也无需为之惋惜,因为他的堕落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命运的安排,而是他一步一步走向堕落的。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在某个领域里种下"因",终究你会得到"果"。这不是奇迹,也不是倚仗好运,完全靠你自己去播种"因"。
一次,拿破仑·希尔应邀前往一所学校讲学,受到了该校师生的热烈欢迎,这种热烈程度在希尔看来是前所未有的。当校方付给希尔100美元作为报酬时,他表示"不虚此行",并婉言谢绝了报酬。
第二天早上,该校的院长在全校师生面前动情地说:"在我主持学校工作的20年里,我曾经邀请过几十位成功人士来向学生发表演讲,拿破仑·希尔是第一位拒绝接受演讲酬金的。因为在他看来,他在其他方面的收获足以弥补演讲酬金。他是一位全国性杂志的总编,因此我建议大家去订阅他的杂志,因为我觉得他身上有许多美德和能力值得我们去学习。"
不久,拿破仑·希尔所主编的《希尔的黄金定律》杂志获得了一笔大订单--该校的学生订阅这本杂志的总费用高达6000多美元。在之后的两年中,该校的师生以及他们的朋友一共订阅了50000多美元的杂志。
假如你是拿破仑·希尔的朋友,突然有一天你看到他所主编的杂志销量剧增,请不要感到意外,因为这是有原因的。在这之前,拿破仑·希尔已经用自己的善行,为之后的成功播下了种子。
在职业生涯中,我们也需要遵循因果定律。想要成为某一行业的成功者或精英人士,就要为之努力,去学习成功人士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如果你为成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你就很容易得到想要的结果。
如果你想改变生活,就要投入不一样的生产因素,就像农夫用不同的种子种出不一样的庄稼、收获不一样的果实,你必须植入不同的思想和行动,才能获得相应的结果。
启示2:任何经历都不会白费
每个人每一次经历都是有价值的,失败了会留下教训,成功了会积累经验,这些经历一定会在另一个地方,甚至是毫不相干的地方,显出它的价值,这就是所谓的"因果定律"。
常言道:"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看起来是逆境,是挫折,是阻碍,其实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经验和财富。爱迪生经历了9000多次失败,才成功地发明了电灯。他的朋友劝他放弃,他则对朋友说,这不算失败,而是证明9000多个不能制造电灯泡的方法,我离成功越来越近了。在他看来,失败是一种财富,是不可或缺的经历,这种经历是不会白费的。
就连失败的经历也不会白费,试问,还有什么经历是没有价值的呢?因此,任何经历都不会白费,任何经历都是在教你做人,教你进步,教你成长。只要你对那些经历有敞开心扉接纳的心态,你就能汲取经历中的营养,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丰富。
启示3: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中国有句古语,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果定律的例证。比如说,一个人做了一件好事,赢得了别人的好感和感激,当他有困难时,自然就容易获得别人的帮助;相反,一个人做了一件坏事,损害了别人的利益,别人很可能会对他心生恶意,说不准哪天报复他,即使不报复他,风水轮转他总有落难的时候。
小莉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让小莉和她哥哥能上学,妈妈辛辛苦苦种了一地的西瓜。那年收成好,妈妈便推着一车西瓜,带着小莉和她哥哥一起去学校路口卖西瓜。
"这瓜红不红?"从学校里出来的中年男人说,妈妈恳切地说"红"。"看过才能确定!"那人满脸不屑,随手拿起一个瓜,用手拍拍、敲敲,然后用力一掰,西瓜被分为两半。
那人怒斥道:"这瓜能叫红吗?""啪"的一声,西瓜被摔到地上。"我给你换一个。"妈妈赶忙赔笑道。"不用了,不要在这里骗人了!"那人抢过妈妈手中的秤杆,猛地将其折断。妈妈想去阻止,却被推倒在地。接着,那人把一车西瓜掀翻在地,看到瓜肉撒了一地,汁液横流,那人还不罢手。小莉和她哥哥被吓得大哭起来……
后来小莉从哥哥那里得知,那人是中学里小卖部的老板。那时候,学校的小卖部基本上垄断了整个校园,而且还涉及学校周围的地方。那次,小莉家的西瓜被砸,正是因为那人觉得自己的利益被侵犯了,所以故意挑衅。
几年过后,小莉进了那所中学,哥哥指着不远处扫垃圾的驼背老头说:"还记得那人吗?他就是当年砸我们西瓜的人。"事隔多年,小莉和哥哥都没有忘记当年的那一幕。
哥哥说:"当年他倚仗当校长的亲戚,霸占了学校小卖部的经营权,现在亲戚下台了,他也丢了饭碗。据说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因抢劫被关进了监狱,一个吸毒,败尽家产,晚景凄凉。"看着那个猥琐的老头,小莉心中已经没有仇恨,她想到了"恶有恶报"。
老子说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道"就像一张大网,看似很稀疏,但是什么都不会漏掉……世间万物都有其自身的铁律,一切结果都有它的原因,任何事、任何人都无法脱逃。所以,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不管有多少理由,都不要轻易伤害任何人,有机会的话要多帮帮别人,被你帮助的人,也许会给你意外的回报,这就叫"善有善报"。
一年夏天,程小姐代表公司从香港前往美国芝加哥,参加一个农用产品的展览会。午餐的时候,展览会的快餐厅里人流涌动,程小姐刚坐下,就听到一个人用德语问:"我可以坐在这里吗?"程小姐抬头一看,发现一位白发长者端着饭站在跟前。她忙指着自己对面的位子说:"请坐。"见对方年纪较大,程小姐便主动去前台给长者拿刀叉和纸巾。
十几分钟后,程小姐结束了午餐,正要起身离去的时候,长者递给了她一张名片,说:"如果以后有需要我的地方,请与我联络。"程小姐一看长者的名片,才知道他是一家德国公司的董事长。
两年后,程小姐创办了一家小公司。生意做了不到半年,客户突然毁约,不予合作了。而这时,新的生产计划已经制定,连样品都做好了,更何况,这是她唯一的客户。程小姐焦急万分,心想:难道我要破产吗?在无奈之际,程小姐在名片夹里发现了那位德国老人的名片,于是抱着一线希望给他写了一封邮件。
邮件发出不到一个星期,就收到了回信,长者说要来香港看看她。两天后,他真的来了,还带来了五六个随从。在参观了程小姐公司的生产线之后,他当即表示要与程小姐合作。程小姐受宠若惊地问:"您在香港有很多大客户,而我这只是一个小公司,您信得过我吗?"
长者真诚地说:"当初你在芝加哥给我的小小帮助,并没有想着有一天会从我这里得到回报。人心就像一本存折,只有当你打开它,才知道到底有多少收益。每个心灵的存折都需要用一点一滴的善行去积累。"在长者的援助下,程小姐的公司迅速成长起来。
"鸟儿无意中带来的一粒种子,谁能料到多年以后会长成一棵大树呢!"程小姐回忆起创业时的机缘,内心充满感慨。
相信你我都希望获得善报,因此,我们有必要不断播种善行。这里的善行既可以是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友好的搀扶,也可以是一次不计回报的援助,总而言之,要心存善意,要与人为善,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别人的好感。
16吸引定律--越吸引越关注
当你的思想专注于某一领域时,与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特别吸引你的眼球。这就是"吸引定律",其核心内容是:你的思想、你的感觉和你所面对的现实,他们之间从来都是一致的。正确地运用你的意识,就能将自己想要的东西吸引过来为你所用。在茫茫的宇宙中,万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这种联系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吸引"。就像一块磁铁可以吸引另一块磁铁一样,这种吸引源于他们之间"类"的相同。
吸引定律又叫吸引力法则,作为一个正式的术语,虽然它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在它背后的精神,却存在于古老的印度人的信仰之中。1907年,布鲁斯·麦克莱兰出版了他著作--《想象力带来富有》,他对吸引力法则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你是你所想,而非你想你所是"的概念。
吸引定律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1:多想好事,少想坏事
吸引定律告诉我们:我们相信什么,我们就会关注什么;我们关注什么,我们就会看见什么;我们看见什么,就会回过头来证明自己原先的想法是"对"的……
生活中,我们能找到很多吸引定律的事例。比如,一个人喜欢象棋,那么与象棋有关的书籍、电影、名人,他都会关注;一个人喜欢垂钓,那么与垂钓相关的事物他都会关注;一个人一直坚信自己会成为富有的人,他终将成为富人。到处都有吸引定律的例证,如果你了解它,你就会像是一块磁铁,吸引类似的思想、类似的人、类似的事情以及类似的生活方式。
有些人总是想不通:为什么我整天不想看到那样东西,那样东西却偏偏出现在我面前。很多人之所以总是面对自己不尽如人意的生活,就是出于对吸引定律的无知。吸引定律才不管你认为某件事物是好是坏,只要你总是关注它,想着它,它就会回应你的想法。
因此,烦恼越想越多,快乐也越想越多。当你想象你会成为富有的人,并为之努力时,你就会变得越来越富有;当你总想着自己生病了,并为之担忧时,你真的就会慢慢生病。
当你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你从心底接受它,你就召唤了一个思想;当你看到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并在思想中排斥它的时候,你无法将它推开。相反,你还会召唤一个你不想要的思想,而吸引定律会把你不喜欢的东西,吸引到你的身边来。不管你是否理解它,是否相信它,它总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起作用。
启示2:让吸引定律帮你实现愿望
学习运用吸引定律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因为我们总是期待地观察,等待自己想要的事情出现,因此我们可以刻意运用这个定律来创造未来。一旦我们认识到这个定律,知道它是怎样起作用的,我们就可以用它去吸引我们想要的东西出现。怎样运用吸引定律获得想要的东西呢?方法其实很简单。
放下旧有的思维模式。一直以来,我们形成的思维、情绪和行为模式,就如同一辆汽车的刹车系统,已经变得非常迟钝了。所以,当你越想快一点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时,旧有的模式的阻力就会越大。经过一段努力后,你好像又回到原有的生活模式中去了。
这些模式会耗费你大量的能量,原本你可以用这些能量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和愿望,却被负面的模式消耗了。所以,只有当你先把这类负面的思维模式清理掉,才能将能量转移到新的目标和愿望上。
比如,如果你想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那么就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上,向它倾注你所有的积极的能量。你要保持良好的动作状态,虚心向优秀的同事学习,这样你就能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
吸引定律在各个领域都会起作用。例如,它会帮助你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员工,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领导,受人尊敬的老师。它可以帮助你实现自己的目标,实现你认为自己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总之,如果你想要实现某一目标,就要竭尽全力,保持良好的状态,把你想要的东西吸引过来。
想要使吸引定律帮你实现愿望,还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行动。只有幻想和愿望是不行的,你还需要积极地行动,这样才有可能抓住机会,将目标实现。
第二,不计回报地付出。在实现愿望之前,要不计回报地付出。当你无条件地付出了,你就是在启动能量循环,那么你将会收到成倍的能量回报。根据吸引力法则,你给出的能量将会吸引回报能量。
第三,追随内心的指引。每个人的内在都有宇宙智慧存在。当你静静聆听内在的指引时,它就会给你最适合的方向并将一切有利因素吸引到你身边。直觉会给你任何你所需要的一切,你将发现你总是会在正确的时间与空间采取对你最有益的选择和行动。
17酸葡萄效应--可望而不可即时,请学会自我安慰
所谓酸葡萄效应,是指当一个人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挫折感时,为了解除内心不安,编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紧张,减轻压力,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使自己能够更好地接受现实。这是一种心理防卫,但过多应用就会产生很多副作用。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很好地描述了酸葡萄效应:
在枝繁叶茂的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硕大的葡萄,绿的如翡翠、紫的像玛瑙,葡萄上面还有一层薄薄的粉霜。望着这些熟透了的葡萄,谁都想摘一挂尝尝。
有只狐狸一点东西都没吃,肚子已经饿得咕咕直叫,它走到葡萄架下,发现了诱人的葡萄,口水马上就流出来了。可葡萄架太高了,狐狸够不着,怎么办呢?聪明的狐狸很快就想到了办法,它向后退了几步,鼓足了劲,猛地跃起,可惜,还是差了半尺。
再来一次。狐狸决定再试试看,可是它越调越累,越跳越低,最后实在跳不动了。面对可望不可及的葡萄,狐狸难免有些失落,"唉!"狐狸叹了口气。忽然,它笑了起来,自言自语地说:"那葡萄看着是很诱人,但说不准是生的,又酸又涩呢。幸亏没吃到嘴里,不然我会难受死的,哼,这种酸葡萄,就是送给我吃,我也不愿意吃。"于是,狐狸在自我安慰中高兴地走开了。
这则寓言故事形象地说明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当工作、学习和交际过程中出现困难和挫折时,人的内心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一种解脱紧张状态、恢复心理平衡和稳定的适应性倾向。
正如寓言中的狐狸那样,得不到葡萄就贬损葡萄,以平衡自己的心理。这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功能,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酸葡萄心理效应"。即用自己能够接受的"理由"来安慰自己,以避免心理上受到更严重的打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阿Q精神"。
酸葡萄效应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1:适度安慰,让烦恼远离自己
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狐狸的境遇,也会产生狐狸的心态,当遭遇挫折时,为了不让自己那么难受,就找一些理由来丑化未能得到的东西。
有个学生没有考上自己梦寐以求的名牌大学,而考取了一所普通的大学,就安慰自己说:"名牌大学也没什么好的,那里竞争太激烈,说不定老师不会把我放在眼里,而且如果不拼命学习,就跟不上整体步调。而在一般大学学习,我稍微努力一点,就能脱颖而出,到时候老师器重我,同学们欢迎我,那该多好啊。"
每个人都有酸葡萄心理,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遭遇挫折的时候,都有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既然现实无法改变,那就只能改变心态,更好地接受现实。因此,为了缓解内心的不安,为了保护自尊心和面子,就编造一些"理由"来安慰自己,以消除受挫感和失落感,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
有一名职员在竞争部门经理一职的过程中落选了,心里有些失落感,连续几天都闷闷不乐,可是突然他想到:"职务越高,责任越大,压力也越大,我当个普通员工多逍遥自在啊,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一想,他情绪很快就平稳了,不再为落选而烦恼。
酸葡萄心理是一种心理防卫功能,它的确能帮我们更好接受现实、适应生活,让我们更好地摆脱烦恼,过得更快乐一些。因此,当我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受挫时,要学会聪明地安慰自己,不要钻牛角尖,不要固执地认为自己不行,而要及时找到值得自己引以为傲的优点,使自己快点摆脱不良的心理。
在下棋的时候,小王因一着不慎败给了对手,虽有失落,但很快他的情绪恢复了平静。他自言自语道:"哎,刚才我想别的事情去了,要是我好好下,怎么可能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呢?"
不管小王是不是犯了低级错误,事实已经发生,就应该接受。想让自己体面地下台阶,就得给自己找个情有可原的理由,这就是酸葡萄心理的表现。
生活中,我们不必拿别人的优点来对比自己的缺点,而要时常拿自己的优点对比他人的不足。这样做并不是蔑视对方,而是对自己的肯定,给自己一个无需羡慕别人的理由。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是金子总会发光,没必要给自己找打击。
启示2:让心灵在安慰中减压
是人们运用最多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其实质是似是而非的理由证明行动的正确性,掩饰个人的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的安宁。
作为一种应对挫折的心理防御形式,无论是其中的"酸葡萄"效应还是"甜柠檬"机制,当学生尤其是好胜心过强的学生受到挫折后,适当地应用,能减轻心理压力。
婷婷患有肺炎,一边上学,一边接受治疗。可是她争强好胜,每次学校、班级组织活动,她都积极参加,还获得不少奖项。但在连续两次考试中,婷婷的成绩都不理想,这对她产生了不小打击,她甚至认为自己不行了。于是,考试前焦虑,睡不着觉,考试时紧张发慌,生怕考不好,结果可想而知,她的成绩每况愈下。
婷婷的爸爸为此很着急,孩子身体本来就不好,如果这样折腾下去,后果会很严重,为此,四处找人帮忙。在一位教心理学的老师的建议下,婷婷爸爸通过以下的办法缓解了婷婷的心理压力:
首先,爸爸祝贺婷婷在学期初的优异表现,说她领先于众多的同学;接着,爸爸又跟婷婷说:"现在,把身体养好,把心理素质训练好是最重要的,不要太看重考试成绩,等你恢复健康了,你很容易赶上大家。"在爸爸的多次劝慰下,婷婷认识到自己发挥不好是有原因的--身体不好,于是心理压力得到了缓解,脸上洋溢着微笑,不久后她就摆脱了考试焦虑症。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经常向孩子强调竞争、强调分数、强调获奖,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激励孩子积极进取,但有时候也会让孩子稚嫩的心不堪重压,当孩子因为挫折和失败导致心理不安、紧张时,为了避免孩子的情绪恶化,陷入消沉的负面情绪中,家长有必要运用酸葡萄效应帮孩子缓解压力,这样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有好处的,有利于孩子及时调整心态,确立下一个前进的目标并为之努力。
启示3:正确认识自己,不要贬损他人
酸葡萄效应是一种自我防卫的心理,适当运用这种心理对缓解压力、快乐生活都有好处。但是,如果沉溺其间,就会对生活产生副作用。比如,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总是为自己受到的侮辱或遇到的不公待遇寻找理由,这就违背了尊重事实的原则。有时阿Q为了自我安慰甚至会诋毁别人,这就伤害了别人。用这般心态去为人处世,难免会让人反感。
无论是处理自己的事情,还是作为家长教育孩子,我们都必须学会尊重事实。找理由安慰自己可以,但不应贬损他人,伤害他人。如果过分为了自己开脱,就可能导致责任感缺失,进取心丧失,导致个体自我萎缩,形成不良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有位教师表示,他们班的大多数男生乐观开朗,平时经常运用"酸葡萄效应",为自己的失败采取"阿Q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由于运用过度,导致有些同学缺乏进取心,在挫折面前,有些同学用似是而非的理由责怪别人,有的还无中生有为自己开脱。
这位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学校进行流动红旗评比时,经常花落他家。在班会上,有的同学没有找自身的原因,竟然还说学校领导包庇某班、某班的老师贿赂学校领导……这无疑是一种不良风气,如果让它滋生,必然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不利。
想要抑制这种不良心理,必须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优势大于别人,以此来保证自己更有竞争力,但是缺陷每个人都有,是不可回避的,如果一味强调自身的优势,而不客观看待自己的不足,就意味着没有自知之明,这样就很难取得长足的进步。所以,在教育活动中,让孩子学会全面、合理地认识自己,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其实,不只是孩子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有时候成人也有这种毛病。正所谓"睁眼看外面的世界"很容易,"静心看自己的世界"却有点难,或许是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或"当局者迷"。想要避免这种自欺欺人的意识不断蔓延,就必须勇敢地走出"此山",经常自我反省,或以他人的眼光来看自己,通过对"我是谁、我能做什么"等问题的不断自省,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18替换定律--与其苦心消除,不如轻松替换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潜意识在同一时间内只能主导一种感觉,当一种积极正面的思想反复地在脑海中出现时,原来的思想就会慢慢地衰竭、萎缩,新的思想就会占上风。这好比是一盘录像带里的音乐,一时间只能放一首,想听到另外一首,你必须把当前这一首替换掉。这就是替换定律,它说的是当我们有一项不想要的记忆或者负面的习惯时,我们无法单纯地消除它,只能用其他的记忆或其他的习惯去替换它。
替换定律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1:超级替换,让消极暗示滚开
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听众--潜意识,你必须说它听得懂的语言,否则,它可能对你不理不睬。想成功就要给自己正面积极的暗示,这类语言的特点就是不带否定词,如果你说"我不怕",就很难完全改变潜意识里的想法--其实你还存在恐惧心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你给自己的暗示带有否定词,是一种消极的暗示。
你应该做的是用另一种新的,而且是积极的言辞来代替消极的言辞,比如"我很勇敢"之类的肯定语句,并且只有当你投入所有的情感时才会产生较好的效果。有人说:"我们的神经系统非常'笨',你肉眼看到高兴的事时,它会做出喜悦的反应;你看到忧愁的事,它会做出苦闷的反应。"因此,我们有必要多给自己积极的暗示,让自己的神经系统保持积极。
许多科学实验的结果表明,正面暗示能使我们成功,负面暗示会让我们失败。一个从小听着积极肯定的评价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充满自信,将来会拥有美好的未来。相反,一个从小听着"笨蛋"、"没出息"等负面暗示成长起来的孩子,就会形成自卑的性格,很容易陷入心灵的阴影,面临苦难的人生。
我们不是孩子,我们的自信心不能太过依赖别人的暗示,我们要用积极的暗示代替那些消极的暗示,促使自己不断进步。积极的自我暗示是成熟者应该具备的方式,它可使我们远离负面言辞灌输给我们的消极、不好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可能会扭曲我们的生活,使我们无法养成良好的习惯。
事实上,别人的暗示本身对我们没有什么影响,它们之所以会对我们产生影响,是因为我们把那些暗示传给自己了。只有当你沉湎于别人的暗示时,也只有你同意别人的暗示时,别人的暗示才会对你有影响。因此,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想法,我们怎样完全在于自己给自己怎样的暗示。
记住,我们有选择的能力,我们应该而且必须选择正面的暗示,这样才能保持积极的心态。当你习惯于想快乐的事时,你的神经系统便会习惯地令你处于快乐的状态,然后你才有可能拥有成功的人生。
想要做胜利者,就要从这一刻开始,改善你的自我心像,利用心灵财富CD(录音带)的力量,将你的神经系统,变成一个成功者的身心状态,使脑袋像成功者一样充满了成功的信念。
启示2:不要忧郁,用目标替换绝望
台湾超越极限公司总经理梁凯恩先生,曾经患有严重的忧郁症,高中读了9年仍未毕业,两度企图轻生未果,在路边当小摊贩时,一夜间被警察追赶了7次,他一度陷入彷徨无望的情绪中,不知道自己来到这个世界要做什么,但他终于走出了困境,就像变魔术一样,变出了一个成功的人生。然而,真正影响他的,是一部名叫《闻香识女人》的电影。
电影演绎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立下赫赫战功、曾救过美国总统的中尉,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说话太直率,经常得罪长官。同僚们几乎都升为将军了,他却一直原地踏步。有一天晚上,他心情不好,便借酒消愁,结果喝多了。第二天早上,他在没有完全清醒的情况下,教学生投手榴弹,不料手榴弹意外引爆,他的双眼被炸瞎了。
由于他是个非常自负的人,因此无法容忍退役,回到家中后,他的脾气暴躁,弄得家人无法与他相处,这使他更加孤独。每天他只能跟猫咪讲话,烦躁时就训斥猫咪。终于有一天,他绝望了。在自杀前,他决定先花光自己的退休金,去做几件一直想做却没有做的事情,然后再用手枪结束自己的一生。在死之前,他计划完成六件事情:
1去住全美最好的华尔道夫饭店;
2到纽约最好的餐厅用餐;
3订做一套非常帅气的三件套西装;
4要开一次法拉利,在纽约街头横冲直撞;
…………
这部电影深深地感动了梁凯恩,整整一个星期,他都沉浸在那种感动里。他不断地问自己:"他(那位中尉)至少尝过那些幸福的味道,而我呢?难道我就要这样死去?我就要抱着遗憾离开人世?一辈子没有快乐、没有幸福,连半个梦想都没有完成?他在死前,会为自己设定目标,那我呢?"
通过这部电影,梁凯恩最大的收获就是:人一定要有目标,哪怕你即将结束自己的生命。于是,他开始列目标,他思考着到底要做完哪六件事,才能结束生命。从此,目标替代了那份忧郁,他每天思考的都是关于如何达成那6个目标的问题。
梁凯恩说:"今天,我之所以还活着,还能站在讲台上跟大家演讲,还能出书,就是因为这6个目标,我还只完成了4个,有2个还没有完成。"他表示,当自己把焦点都聚集到目标上来时,根本没有时间再去思考死亡的问题,人生从此有了方向,有了奔头。
其实,忧郁悲观是一沟封闭的死水,你无法将里面的臭水弄出来,你要做的就是打开堤口,让清新的活水流进来,臭水自然就流出去了。正如那条沟不是装着死水便是流着活水一样,每个人的大脑里不是装着积极的思想就是装着消极的情绪,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快乐的计划,痛苦绝望就会乘虚而入。而当痛苦侵入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积极的目标去替换它们。
这正是博恩·崔西所说的"替换定律",即你必须用一种想法替代另一种想法,用渴望的替代恐惧的,用积极的替代消极的。当你专注于你所期待的事情上时,你的恐惧和绝望就消失了,你就会重新找到希望和动力。
19禁果效应--多一点遮掩,多一点神秘
禁果效应也叫做"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它的大意是: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对它越好奇,越想得到。"禁果"一词来源于《圣经》,讲的是夏娃被神秘的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偷吃了禁果,后来被贬到人间。这种禁果所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
"禁果效应"的存在是有心理学依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无法知晓的"神秘"的事物,比能接触到的事物对人们有更大的诱惑力,更能促使和强化人们渴望接近和了解的欲望。俗话说"吊胃口"、"卖关子",就是因为听众对完整信息有一种期待心理,一旦关键信息被隐藏,听众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激起。这种"期待--召唤"结构就是"禁果效应"存在的心理基础。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越是想把某件事或信息隐瞒住不让别人知道,越容易引起他人的更大兴趣和关注,人们对隐瞒的东西充满好奇和窥探的欲望,甚至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通过别的渠道试图获得这些信息。而一旦这些信息被他人知晓,进入了传播领域,就会因为它所具有的神秘色彩被人争相传播,进而达到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从而与隐瞒该信息的初衷背道而驰。
禁果效应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1:若想推广传播,请先闭口不说
每个人似乎都有这种奇怪的心理: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知道;越是若隐若现的东西,就越想看清楚。这就是禁果效应的基本表现,如果我们能巧妙利用这种心理,就可以达到不错的传播效果。例如,马铃薯在法国的推广就是巧妙利用了这种心理。
巴蒙蒂埃是法国著名的农学家,当年他在德国做俘虏时,曾吃过马铃薯,被释后他带着马铃薯回到法国,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无法说服人们栽种马铃薯,导致马铃薯在法国有很长一段时间得不到发展。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牧师把马铃薯称之为"魔鬼的苹果",医生认为马铃薯有害于身体健康,农学家则认为马铃薯会使土壤枯竭。
于是巴蒙蒂埃决定采取一个计策。1787年,巴蒙蒂埃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法国国王,让国王批准他在一块以贫瘠著称的土地上种植马铃薯。同时巴蒙蒂埃要求国王派遣全副武装的士兵在田野里,白天守卫,但到晚上一定要撤兵。人们发现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心想:那块土地上到底种了什么东西,为何派重兵把守呢?这种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人们有所行动:人们开始在晚上偷偷地把马铃薯挖去,种到自己的菜园里。而这正是巴蒙蒂埃所企求的。
这个故事给我们有很大的启发,那就是运用禁果效应可以达到良好的传播推广效果。在现代商业领域,很多企业经营者都希望自己的公司、产品美名远扬,为了打开产品销路,很多企业都会努力到各大媒体露面,打广告、搞宣传,为的就是提高产品知名度,而有些企业经营者却反其道而行之,有意隐藏自己的信息,给人留下故意躲避的印象,从而吸引人们特别是媒体的关注。待人们努力了解后,才发现原来没有什么特别的,这样人们就对该企业、该产品印象深刻了。
加娜庙是印度的一座古寺庙,它周围环绕着红墙,绿树成荫,庙门宽敞。但庙里的空间不大,行人从宽大的庙门前经过,就能将庙里的景致一览无余。因此,没有多少游人进去观光,日子一久,寺庙只好关门大吉了。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自从加娜庙的大门关闭之后,却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游人走到这里,经常会在庙门前停留,他们扒着门缝儿往里看。每天窥探的人比往日大门敞开时进去观光的人多了许多倍,甚至工作人员也被影响了,也扒着门缝儿往里看,想知道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其实庙里一切如同往常,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能看到的景象只是一块红墙、一角砖地,一棵老树,其他的东西被大门遮住了,无法看到。
当地的和尚对这种现象感到好奇,便统计了一下每天扒着门缝儿往里窥探的人数。这一数不要紧,大家被巨大的数目吓了一跳,窥探的人一个挨着一个,竟比之前开门时多了几十倍。
在这种情况下,加娜庙终于向游客开放了,不过这次开放与以前不同,和尚们把一道影壁立在大门的里面,阻挡人们的视线。人们总想一探究竟,所以踊跃购票。
和尚们还有意锁上几间房门,留些小缝供人们窥探。房里同样放了屏障,让人窥探起来很费劲。不过仔细一看,也只能看到一张老床,一个老柜,一双旧鞋,再向里看,还能看到一个小泥菩萨。但人们却乐此不疲。
后来加娜庙里来了一个奇怪的和尚,这个和尚没什么知识,也没什么特长,但说话从来都是说半句,故意留半句不说,故意不把事情说完整,他是真的没有本事说完整。可正因为这样,前来讨教的人反而说这和尚的学识高深莫测,非常灵验。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加娜庙与这位和尚都有浓厚的兴趣,将其奉为神灵,前来烧香拜佛的人与日俱增。
加娜庙及那位和尚之所以那么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显然是因为"禁果效应"在发生作用,正如那句话所说,"越想推广传播,越要闭口不说",留一点窥探的小缝,给人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欲语还休的效果可以吊足听众的胃口,你也不妨妙用一下"禁果效应",达到你想要的说话效果。
启示2:妙用"禁果",教出好孩子
我们知道,孩子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巧妙地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就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使禁果效应的积极作用得到发挥。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有人发现,把5只不透明的茶杯往下扣着,放在茶盘里,孩子对它们毫无兴趣。接着他把一块糖果放在一个杯子下面,重新扣上,临走时对孩子说:"杯子下面放了东西,不要乱动啊!"然后佯装走出去,在外面窥视。结果,孩子忍不住要打开杯子看一看,有的孩子还要把每个杯子翻开仔细观察一番,然后再放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孩子天生有一种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是探究、求知的动力,如果对一件事情不做任何说明,而是简单地禁止,就很容易使这件事更具有吸引力,自然地,孩子会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件事情上,于是便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通过偷食"禁果"以使心理平衡。这就启示我们,为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可以巧妙利用禁果效应。
有个孩子学习电子琴一年了,再也不想弹了。聪明的爸爸就买回一台高级电子琴,藏在自己的卧室里,还特别提醒孩子不许去碰,孩子急了,"爸爸,电子琴不是给我买的吗?为什么不让我弹呢?"爸爸故意激他:"是给你买的啊,但是你学不会,你也不想学,碰它干吗?""谁说的!"孩子激动地叫起来:"我一学准会。"以后,每当爸爸不在家时,孩子就悄悄偷着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培养孩子的兴趣方面,利用孩子的好奇心理,加以巧妙地激将,就能达到不错的教育效果,使孩子按照父母期望地那样去学习。在孩子的学习中,禁果效应经常被运用到,比如一位老师就充分运用禁果效应,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在一次上新课前,老师故弄玄虚地说:"同学们,我这里有一道题,本想让你们做一做,可是我自己都没办法做出来,所以啊,我觉得你们根本做不出来。"
"老师,做不出来就做不出来呗,你总得让我们看看吧!"有几个同学忍不住叫起来,老师假装无可奈何的样子,把那道题写在黑板上,于是全班同学都忙碌起来了。
不一会儿,超过一半的学生举起手来,老师拖着长腔问:"怎么样,我就知道你们做不出来!"谁知,学生齐声说:"老师,我们做出来了!"还有一名同学站起来,说出了自己的解题思路。
老师听完学生的讲解,做出甘拜下风的样子说:"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老师也有不如你们的时候啊,看来这门课你们一学就会,有没有信心?"同学们齐声回答:"有!"就这样,老师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事实上,只要你善于运用禁果效应,它能在很多方面发挥作用。比如,有位老师利用禁果效应改善了师生关系。
有位后进生和语文老师的关系不太好,他认为语文老师对他有偏见,认定语文老师手里的那本工作手册里一定记录了自己的"黑点"。一天,语文老师上完课后,故意把那本工作手册留在讲台上,那位后进生发现后,格外好奇,就偷看了老师的工作手册,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喜出望外。因为老师在工作手册里记录了他很多"闪光点",让这个学生大为感动,他对老师的误解一下子消除了,还下定决心改头换面。
可见,一次"禁果"起到了多次谈心都无法达到的说教效果。
启示3:不要遮遮掩掩,而应坦坦荡荡
禁果效应启示教育者,如学校老师、家长,在关于孩子的性教育方面,应坦坦荡荡,而不应遮遮掩掩。很多学校老师或家长喜欢禁止孩子干什么事、不准怎么样。例如禁止看武打小说、黄色书籍,但越是禁止的书,孩子越想看。有很多书孩子本身不知道,知道了也并不一定去看,但是学校或家长一禁止,反而引起了他们的关注,他们非常想看个究竟。那些平时不爱看这类书的孩子,这时也十分来劲,想一睹为快。
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本来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学校或家长不准男生和女生关系太亲密,反而涂上了一层诱惑的色彩,造成了一些孩子与异性走得过近,结果导致早恋现象。尤其是在性教育方面,很多老师和家长认为性教育是不雅的,不愿意和孩子讲,每当孩子有这方面的疑问时,家长就避而不谈,或遮遮掩掩,讲得也不自然。殊不知,这样反而越容易引起孩子的好奇。
身为教育者,应该明白性本是一种自然现象、生理现象,不要一听到"性"这个词,就睁大眼睛,竖起耳朵,不要把性和黄色、淫秽、低级、下流等词联系在一起。如果做父母的对孩子闭口不谈性问题,夫妻之间对性问题也讳莫如深、羞于启齿,那么就等于对孩子封闭了性教育。然而,不和青少年谈性问题,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难道他们就不想,就不学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孩子们会悄悄地了解,悄悄地学习,甚至会因为朦胧的性意识和对性知识缺乏正确认识而走入歧途。
下面是某少管所里一个年仅15岁的强奸犯的作案动机:
一天下午,他到附近书摊市场闲逛,一位摊主把一本没有封面的书从一个角落里翻出来,满脸神秘兮兮,说此书内容十分精彩,他就买了回去。回到家,他一头埋进书里,看到书里的淫乱描述,他的心怦怦直跳,恰好此时邻居家的女孩来他家借东西,于是他一时冲动,将女孩拖进了自己的房间……
对父母来说,不向孩子传授性知识,孩子将来仍然要过性生活,只不过可能会因为无知而闹出使人目瞪口呆的问题来。
一位妇产科医生说:"一个女病人,结婚后十年未孕,于是来医院检查不孕症。这才发现原来她无阴道(医学上叫先天性无阴道,是一种发育畸形),她竟然和丈夫生活了十年。"事实上,稍有一点生理知识的人都不会走到如此地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说明了家长或学校老师没有对其进行必要的性教育。
社会调查表明,家长应该成为孩子性教育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观念会深刻地影响孩子,困此在性教育中,父母应该坦坦荡荡,不应遮遮掩掩,要对性及性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且首先应对孩子进行性知识和性道德的教育。如果父母认为性是不洁的,对孩子所问的有关性的问题不但不坦诚回答,反而斥责他们胡思乱想,孩子在禁果效应的作用下,就会觉得性是神秘的、不洁的。相反,如果父母认为性是美好的,如同日出日落、月盈月亏一样自然,那么孩子就容易形成正确的性观念。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他们的性意识会逐渐觉醒,这时父母应主动对孩子进行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父母要在适当的时机运用适当的语言告诉孩子:"由于内分泌系统的成熟,性激素产生过多,你会出现第二性征:男孩子会长胡须,声音变粗,阴茎、睾丸增大,并出现遗精等生理变化;女孩子乳房隆起,臂部变宽,声音变细并伴有月经来潮。"对男孩的遗精和女孩的月经初潮,父母应告诉孩子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进入青春期的标志。
当孩子情窦初开,在不同程度上对异性充满好奇时,父母不应把这种表现看成是单纯的性需求,要知道这也是青少年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表现。要使孩子充分认识到,从性成熟到合法婚烟的建立,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教育孩子正确对待异性,引导孩子把对异性的向往升华为纯洁的情感,允许孩子与异性正常交往,引导孩子在思想上和学习上与异性互相帮助、互相促进。
鲁迅先生说过:"生物的个体,总免不了衰老和死亡,为继续生命起见,就有一种本能,这就是性欲。"性教育不是单纯的性,性本身也并不肮脏,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家长大可不必遮遮掩掩,作茧自缚,倒不如主动让孩子了解,揭去"性"身上的神秘面纱,还"性"自然、美好和高尚的本来面貌。只有这样才能让禁果效应的消极影响降低到零点。
20登门槛效应--由易到难提要求,踏进门槛难回头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们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A组),请求她们把一个小招牌挂在自己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们大都愉快地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实验者再次走访这些家庭主妇,请求她们将一个不太美观的招牌挂在自己的窗户上,她们大都同意了。又过了一些日子,实验者请求这些家庭主妇把一块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院子里,结果依然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
相比之下,心理学家派人随机访问另一组家庭主妇(B组),直接表示希望将一块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她们的庭院里,结果同意这个要求的家庭主妇的人数不到20%。
这个实验说明什么呢?
心理学家表示,-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小要求后,如果他人在此基础上继续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那么这个人就倾向于答应这个更高的要求。因为当别人对你提出一个貌似微不足道的要求时,你很难拒绝他,否则,就会显得你"不近人情"。因为这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你完全能够承受。
可是一旦你接受了这个要求,就仿佛跨进了一道心理上的门槛,你将很难抽身而退。因此,当别人再次向你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时,这个要求就和前一个要求有了继承关系,让你容易顺理成章地接受。这样比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更容易让你接受,人们把这称之为"登门槛效应",又叫"得寸进尺定律"。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引导技巧。
登门槛效应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1:若想实现大目标,不妨先提小要求
我们知道,开口就向别人提不太容易做到的要求,别人往往难以接受。如果先提简单的要求,然后逐步提出更高一点的要求,不断缩小差距,别人通常比较容易接受。每个人都有"保持自己形象一致"的心理,都希望给别人留下大方的印象,因此,在接受别人的第一个小要求后,再面对第二个要求时,就不会轻易拒绝。如果这种要求不会给自己太大的损失,人们往往会想:反正都已经帮了,何不帮人帮到底呢?于是"登门槛效应"就发生作用了,反正一只脚都进去了,又何必整个身子都进去呢?
周末,胡小青对丈夫说:"咱们买把椅子吧!"丈夫答应了。来到家居市场,很快就买好了椅子。这时,胡小青发现了一款书桌不错,煞是喜欢,就对丈夫说:"你看这个书桌,最适合你放电脑和书了。还可以当我的梳妆台,买了吧?"丈夫略加思索,说:"买。"
正在丈夫付钱的时候,胡小青又发现了一个衣橱不错,于是把丈夫喊到身旁,说:"你看这个衣柜,确实不错啊,才300元,很实惠吧!"丈夫赶紧说:"不用不用,买个几十块钱的简易衣橱凑合着用就可以了。"胡小青忙说:"有这么好的椅子和桌子,配个破衣柜合适吗?"丈夫一想也是,既然椅子和桌子都买了,再买个衣橱又有什么呢!于是爽快地说:"买。"
在这里,胡小青巧妙运用了登门槛效应,让丈夫成了她的俘虏。生活中,这一效应运用得很多,比如,男子求爱,若直截了当,绝对会把姑娘吓跑,如果从朋友做起,一步一步表达爱意,则易达成目标。当男士遇见自己心仪的女孩,如果他马上提出要和对方结为夫妻、共度一生,恐怕会遭到女子的断然拒绝,他们甚至连朋友都做不成了。这时不妨想办法得到女孩的手机号,然后和她联系,再找个机会约她出来吃饭、看电影、逛公园,随着感情加深,最后向对方表达爱意。
做父母的都有望子成龙的心理,但培养人才只能循序渐进,不可以拔苗助长。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先提出简单的要求,带他做到了,及时给予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促使孩子不断成才。
启示2:成功是"设计"出来的
我们经常用"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来说明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步一步实现的。很多人曲解了这句话,认为成功不是短时间内实现的,而是要经历磨难的,是要经历时间的考验的。于是埋头苦干、忙忙碌碌,为了成功而默默忍受。
其实,成功除了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外,更需要精心设计,而且先有设计,后有行动,从这个角度说,设计、规划比行动更重要,正如"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这两句话所说的那样,而"选择"和"方向"正是通过规划和设计确定下来的。因此可以说,成功是"设计"出来的。
有个乞丐被大雨淋湿了,无奈之际,他敲开了约翰太太的家门。约翰太太打开门见是个乞丐,第一反应就是关上门。不过,乞丐及时说道:"太太,我不想要饭,我想进去避避雨。"
约翰太太无法拒绝这么简单的要求,否则也显得太没有同情心了。于是,她让乞丐进了家门,而且主动给他搬了一把椅子,让他坐下。坐了一会儿,乞丐礼貌地对约翰太太说:"尊敬的太太,我请求你给我烧点炭火,以便把衣服烤干。"
约翰太太心想,既然已经让他进了家门,就不能拒绝这么简单的要求,否则,还是会让自己显得没人情味,而且之前的善举会变得没有意义。于是,约翰太太满足了乞丐的要求。
烤干了衣服,乞丐从身上摸出两块石头,再次礼貌地说:"尊敬的太太,我想借你的锅,煮点'石头汤'喝。"约翰太太还是没办法拒绝乞丐的要求,因为满足他的要求只需举手之劳,而且"石头汤"是约翰太太头一次听说,带着好奇,她把锅借给了乞丐。当然,煤气什么的,都供乞丐使用。
水烧开后,乞丐又请求约翰太太给一点点盐,同样是那么简单的请求,约翰太太无法拒绝。之后,乞丐尝尝汤,似乎很满意,但是又有些美中不足,于是请求约翰太太给点胡椒粉,这样能让汤更好喝。最后,乞丐请求约翰太太给这锅汤里加点"微不足道"的肉末。就这样,一锅美味的肉汤出锅了。
一个乞丐之所以能够喝到鲜美的肉汤,完全在于他为获得肉汤设计了一个完美的程序,有了这种精心的"安排",成功来得似乎顺理成章。
"设计"不是空想,而需要结合现实条件,确定细致的行动路线,让自己明确每个阶段该做什么,该怎样做,这样才能逐渐实现大目标中的那些小目标。就像建造房子时,要有步骤地打好地基、添砖加瓦一样,想要成功也需要按部就班地进行,而且可以确定的是,越靠近成功,你所需要付出的努力越多,你经受的考验越大。这就符合"登门槛效应"--由易到难,分步进行,实现最终目标。
虽说得寸进尺是个贬义词,但是在聪明人的身上,这个词就变得像个褒义词,得寸进尺也可以用"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等词替代。想要做到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就需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精心规划,否则就容易出现"东一榔头西一棒棰"的现象,目标不明确,用力不专一,这样只会白白耗费时间和精力,让努力变得没有意义。
启示3:学会对运用"登门槛效应"的推销员说"不"
登门槛效应经常被运用于推销行业,比如一个推销员,当他敲开客户的大门,跟顾客进行了简短的交谈时,其实,他已经取得了一个小小的成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能说服顾客给他展示产品的机会,那么他又取得了一个小小的成功。如果他能说服顾客买一件小东西的话,那么,他的要求再一次被满足,渐渐地,他可能会把产品成功推销出去。这对推销员而言,是一个成功,但是对消费者而言,有可能是一次冲动的消费。
或许你也有这样的经历:走在大马路上被人拦住,对方表示只会耽误你一分钟的时间,如此简单的要求,你就答应了,接着,他让你帮忙填个问卷,说有礼品赠送,再接着向你推销产品,你可能不好意思拒绝,就买了;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碰到某品牌食品在促销,你被吸引过去"免费品尝"后,本来只打算买一点,但促销员说"买二赠一",于是你决定多买一些。
不可否认,有时候我们在无形中成了推销人士手中的一粒棋子,失去了独立的意志,在他们巧妙运用登门槛效应的煽动下,我们有了一次次冲动的消费,使我们的钱没有花到该花的地方,造成了不合理消费,而且有时候还会给自己带来其他方面的损害。比如,买了劣质产品,影响了正常生活。
李女士来到理发店,想打理一下长头发。理发师得知她是该店的老顾客,就说给她打折优惠,他非常热情地建议李女士剪短发。他对李女士说:"我觉得你的脸型非常适合短发,而且现在店里在搞活动,价格很优惠。"李女士考虑了一下,觉得天气这么热,剪短也好,再说理发师费了那么多口舌,她一口拒绝也不太好意思,于是同意了他的建议。
剪完短发,理发师热情不减,说:"你的发质较软,我建议你做个造型,那样效果会更好,我知道你也不在乎多花几十块钱。"李女士心想:反正头发已经剪短了,索性就做个造型吧!于是,她原本只想花30元钱把长发修短一点,最终却花了100元,让李女士感到气愤的是,丈夫、同事、朋友看到她的短发,纷纷表示她不适合那样的发型,这让李女士欲哭无泪。
形形色色的推销者,运用的就是"登门槛效应",即当你接受了他们的小要求后,他们会得寸进尺,进一步向你提出较大的请求。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每个人都有"承诺一致"的心理。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心理学系的著名教授罗伯特·西奥迪尼一针见血地指出:推销者的意图很明显,他们先千方百计促使你作出某种决定或承诺,根据"承诺一致"原理,一旦你做出了承诺,就会面对来自个人和外部的压力,迫使你的行为与承诺保持一致,最后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做了他们希望的事情。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受到推销术的误导,让自己成为理智的消费者呢?首先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该拒之门外就要果断地拒之门外;避免愚昧的一致性,给自己定一个底限;在承诺之前,学会三思。当你再次遇到推销人员时,如果对方推销的产品是你根本不感兴趣的,你完全可以微笑地挥挥手,说:"对不起,我没有时间。"
第四章合作定律
21华盛顿合作定律--合作是个问题,怎样合作也是个问题
在力学上,如果两个力的方向一致,合力就会大于这两个力,相反,合力就会大大削弱,甚至呈现出负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问题与此很相像。
在现代社会,没有人可以单枪匹马闯天下,合作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学会的一项技能。但合作的结果不一定是双赢,如果每个人都劲儿往一处使,最后就会产生出大于每个人的力量的结果,反之,如果敷衍了事,不负责任,互相推诿,就会导致一事无成,甚至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这就像装在篓里的螃蟹一样,这些螃蟹之所以没有一只能够逃得性命,就是因为它们总是窝里斗,看不得他人出头。这就是华盛顿合作定律。
通过华盛顿合作定律我们可以看到,合作并不是简单的力的相加。合作要想产生最大的效果,使每一个人都得到回报,那么它就必须是在科学、合理、有序、目标一致而明确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华盛顿合作定律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1:责任不清引发悲剧
中国有句古话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很多人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情持置之不理的态度,甚至用看热闹的心态去对待。这就导致了社会冷漠,人与人之间缺少人情味。更为严重的是,有时候由于这种心态的存在,人们甚至会坐视悲剧的发生。真的是这样吗?真的是因为人心冷漠导致悲剧发生吗?请看下面的故事:
在纽约的克尤公园曾经发生了一起著名的谋杀案,并很快震惊全美。
案件发生在凌晨3点左右,一个杀人狂把一名年轻的酒吧女经理杀死,整个过程持续了半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有38人看到或听到女经理被刺的情形和呼救声,但没有一个人站出来阻止事态的发生,也没有一个人及时拨打电话报警。
事后,美国各大媒体谴责纽约人的冷漠。然而,两位年轻的心理学家--巴利与拉塔内并不认同媒体的言论。为了解释旁观者的无动于衷,他们做了一些假设,并专门做了一项实验。
巴利与拉塔内找来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和一名假装精神病的人参加实验,让他们以一对一或四对一两种方式,保持远距离联系,"病人"和72名参与者相互间只使用对讲机通话。实验结果非常有意思:在交谈过程中,当假病人大呼救命时,在一对一通话的那组,85%的参与者都会冲出去报告有人发病;而在四对一的那组,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动。
这个实验很好地说明了纽约人对克尤公园谋杀案的麻木心态。两位心理学家把它叫做"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换言之就是"旁观者效应"。他们认为: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正是因为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才使得很多旁观者无动于衷,更多的旁观者是在观察其他人的反应。
根据两位心理学家的研究结论,我们来看看被人津津乐道的"有人落水事件"。旁观者A本来想下水救人,但又有些犹豫,因为还有其他旁观者在场,他想看看他们的反应。转念一想:"很多人都看到有人落水了,又不是我一个人看到,总会有人下水救人的,我还是等等看。"
犹豫之间,落水的人被水吞没了。居然没人下水,A不禁产生内疚之情,但是转念一想,又安慰自己道:"要责怪,要内疚,要负责任,我也应该和其他旁观者一同分担,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他坦荡荡地走开了。
就这样,一桩桩"见死不救"的事件发生了。这类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正是"旁观者效应",与人们通常理解的世态炎凉、人心不古或社会冷漠等没有太大的关系。
如果把拯救酒吧女经理、下水救人当成旁观者的一次合作,那么合作的失败造成了华盛顿合作定律的发生,而这里的关键原因是"旁观者效应"。因为旁观者多,分散了每个人应该负有的责任。因此,心理学家认为,责任不清是华盛顿定律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说到这里,想必你也明白了--要想避免悲剧发生,避免合作失败,最关键在于明确责任,让每个人都有责任感,这样才会产生行动的推动力,才会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而不是推卸责任、自我宽慰。
启示2:如果道不同,不宜共谋之
孔子说过:"思想主张不同,决不共相谋事。"即"道不同,不相为谋"。道,可以理解为个性、思想、志向;谋,交往、打交道、合作的意思。凡是个性与你相近、志向与你相同的人,你就可以和他交往,可以和他商量事情,可以和他交朋友,可以与他合作。否则,决不要与他合作共事,甚至还应主动远离他。
东汉时,有个叫管宁的人,与一个叫华歆的人是同窗好友。有一天,他们在花园里锄草,发现地里有一块金子,管宁视金子如粪土,继续挥锄锄草,而华歆则小心翼翼地拾起金子,放在一旁。
还有一次,两人一起在亭子里读书,当一个达官显贵乘车路过时,管宁不受干扰,继续读书,而华歆却停下来,起身观看,面露羡慕之情。
管宁见华歆与自己的志向不同,不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从那以后,再也不与华歆为友。
正所谓"人各有志,不能强勉",又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其实都是说如果没有相同的志向和理想,绝不适合在一起共事。因为志向和理想不通,在共事的时候容易出现许多分歧,很容易导致合作出现问题。当然,很多时候并不是人不真诚,也不是人不礼貌,但为什么不能和他交往呢?这就是所谓的巨大的心理隔阂,说话没有共同语言,做事没有相同的地方。
如果把"道不同,不相为谋"引申到婚姻家庭中,就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当两人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不同时,在一起是很难相处的。在家庭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夫妻二人一起商讨、一起合作来完成,由于价值观念不同,很容易产生意见分歧,这样非常不利于家庭关系。
22刺猬法则--距离产生美,合作也是这道理
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的冬天如何生活,生物学家做了一个实验:把十几只刺猬放在户外空地的笼子里,寒风凛冽,刺猬们被冻得瑟瑟发抖。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但由于它们身上有长刺,因此会刺痛对方,也会被对方刺痛,于是刺猬们很快就分开了。可是天气实在太冷了,为了互相取暖,它们又靠在了一起。然而,靠在一起时又无法忍受刺痛,只好再度分开。
挨得太近,身上会被刺痛;离得太远,又冻得难受。在这样反反复复的聚散中,刺猬们不断地在受冻与受刺之间挣扎。最后,它们终于找到了合适的距离,既可以互相取暖,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
刺猬法则主要强调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就是强调领导者如何与下属保持距离,如何领导下属把工作做好。运用到教育心理学中,就是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日常交往中保持怎样的距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如果进一步延伸,我们可以把刺猬法则所指的"距离"分为心理距离、空间距离、时间距离,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应注意这三种距离的尺度,如此才能活用"刺猬法则"。
刺猬法则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1:与下属保持心理距离
通过对刺猬法则的研究,管理心理学专家认为:领导者应该与下属保持密切的关系,但这是指"亲密有间"的关系。为什么呢?因为如果领导者与下属亲密无间地相处,容易导致彼此不分、称兄道弟,在工作中丧失原则。因此,领导者应与下属保持心理距离,既要表现出亲和力,也要给人敬畏感。
在这一点上,通用公司的前总裁斯通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在工作中,斯通很注意实践刺猬理论,尤其是在对待中高层管理者的时候更是如此。在工作场合和待遇问题上,斯通对下属不吝关爱,但在工作之余,他从不邀请下属到家做客,也不接受他们的邀请。正是由于斯通懂得与下属保持适度的心理距离,才使得通用公司的各项业务能够芝麻开花节节高。
与下属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既不会让你显得高高在上,也不会使你与下属互相混淆身份。这是管理的一种最佳状态。想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就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这种原则应该对所有人都通用,这样既可以约束领导者自己,也可以约束下属。掌握了这个原则,也就掌握了成功管理的秘诀。
与下属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可以避免下属的防备和紧张,可以减少下属对领导者的恭维、奉承、送礼、行贿等行为,可以防止领导和下属之间互相称兄道弟、吃喝不分。这样做既可以获得下属的尊重,又能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威信,保证在工作中不丧失原则。领导者要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避免和某些下属走得过近,避免和某些下属过于疏远,这才是管理的成功之道。
如今,职场、官场上,不少领导者喜欢攀亲戚、攀关系。在餐桌上,一听说是校友、老乡或是朋友的朋友、老乡的老乡,就立刻亲热起来。数杯酒下肚后,就开始呼朋唤友、称兄道弟,进而建立联系,有事没事一起出来吃吃饭、喝喝茶,一听到谁当了什么长、升了多大的官,就立马给他锦上添花。
不可否认,人脉在当今社会非常重要,积极与人交往是结交人脉的重要途径。但是这种称兄道弟的关系一旦进入了职场管理和官场,就变质、变味了。其一,很容易出现"一人晋升,鸡犬升天"的亲信派,因为是"兄弟"关系,所以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把原则、公司利益抛之脑后。其二,极易出现腐败现象。因为是"兄弟"关系,之间的距离就缩短了,说话做事就随意了。试想,果真这样,领导者在企业内如何服众?是不是会激起另外一些下属的反感和不满呢?
说到底,领导者还是不能与下属、同级走得过近,尤其要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事实上,心理距离是建立在空间距离、交往频率、情感距离之上的,比如,想要和下属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可以试着不要和下属频繁交往,不要和下属走得过近,不要随意接受下属的情感投资。这绝不是做"冷眼包公",而是要学会公事公办,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做什么事。
启示2:巧用"空间侵犯"
美学上有句名言:距离产生美。事实上,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如果想保持和谐相处,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一般来说,陌生人之间会保持一米以上的空间距离,这样才会让彼此感觉好一点。靠得太近,容易给彼此造成威胁,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空间侵犯"。
有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天,阅览室刚刚开门,当第一个读者走进阅览室坐下时,心理学家紧跟着也走进阅览室。有那么多位子可供选择,但心理学家偏偏紧靠第一位读者坐下。这样的试验进行了整整80人次。结果证明,没有一个人能够容忍陌生人紧挨着自己坐。当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后,很多被试者会轻轻起身,坐到别的地方去,有人甚至明确地问:"你想干什么?"
这是一个人际距离的问题,很明显,这个实验表明没有人能容忍别人闯入自己的空间。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即使最亲密的两个人,也需要给彼此一定的空间。因为任何一个人,都需要掌控自己周围那个属于自己的空间。
就像一个充满了气的气球一样,如果被另外一个充满气的气球"侵犯"了,靠得太近,相互挤压,结果很可能造成气球爆炸。这也就是为什么两个原本关系密切的人,如好朋友、恋人、夫妻等,在形影不离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争吵、闹矛盾。这也启示我们,要学会利用"空间侵犯"有利的一面。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老师喜欢一直站在讲台上讲课。但某校初一(三)班的李老师却不同,他喜欢不停地在教室来回走动,他说:"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不时在教室里走动,有利于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
李老师认为,课堂上经常有一些学生听课时精力不集中,说话、做小动作、东张西望。这些学生一般和老师之间有较远的空间距离,如果老师走下讲台,站到离他们不远的地方,适度"侵犯"他们的空间,会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有所顾忌和畏惧而集中精力听讲,从而保持良好的课堂气氛。
听了这位老师的一番话,你是不是有所启发呢?如果你是领导者,也可以尝试一下"空间侵犯"。在开会的时候,如果发现下属没有心思、开小差,可以适当走近他的身边,让他的空间受到适度的侵犯,提醒他集中注意力。
在工作的时候,你可以借故偶尔出现在员工身边,让员工知道,如果上班不认真对待工作,做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就很有可能被发现,从而使他们养成自觉工作的习惯。
当然,对待不同的下属,领导者应采取不同程度的空间侵犯。对那些自觉性高、工作能力突出的下属,领导者可以利用感情较为亲近的因素,拍拍他们的肩膀,和他们亲切地交谈,激励他们努力工作。而对那些胆小的下属,则要保持相对较大的距离,让他们有一个比较宽松的心理环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启示3:把握恰当的时间距离
刺猬效应告诉我们,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既互相取暖,又不至于刺伤对方。这里的距离当然也包括时间距离。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如果你无端占用别人的时间,影响别人正常生活,是对别人的一种不尊重,还会影响你们之间的感情。比如,在对下属运用空间侵犯的时候,如果侵犯的时间太长,会使下属产生厌烦心理。因为总有一个人在身边会影响下属正常工作,这显然对提高工作效率不利。
法国总统戴高乐,是一位善于运用刺猬法则的人,他所运用的刺猬法则主要体现在时间距离上。他有一个座右铭:"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深刻地影响了他和顾问、智囊及参谋们的关系。在长达十多年的总统岁月里,戴高乐的秘书处、办公厅和私人参谋部等顾问和智囊机构,没有任何人的工作年限超过两年。
他对新上任的办公厅主任说过这样的话:"我使用你两年,正如人们不能以参谋部的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你也不能以办公厅主任作为自己的职业。"这就是戴高乐的规定,显然他很重视把握时间距离。
戴高乐之所以这么做,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在他看来,调动是正常的,而固定是不正常的。这可能是受部队做法的影响,因为军队是流动的,随时待命,哪里有任务,就去哪里。二是他不想让"那些人"成为他"离不开的人",也不希望他成为那些人"离不开的人"。
这表明戴高乐是个喜欢靠自己的思维和决断而处理问题的领袖,他不容许自己离开了身边的人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决断。只有调动,才能保持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而唯有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保证戴高乐和他身边的人思维和决断充满朝气和新鲜感,同时还可以很好地杜绝顾问和参谋们利用总统和政府的名义营私舞弊。
戴高乐总统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没有时间的距离感,领导就容易慢慢对某些下属产生依赖,那些下属也就慢慢变成了领导的"亲信",容易使智囊人员干政,进而使这些人假借领导名义,谋取私利,最后把领导拉下水。两相比较,还是保持一定的时间距离为好。
把握好时间距离很有现实意义。比如,老师若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应该注意不要侵犯学生的时间。
首先,上课不能迟到,因为迟到会影响起始阶段的纪律;不能早退,因为早退会影响学生复习巩固知识;不能拖堂,因为拖堂会影响学生课间休息,还会使他们产生厌倦情绪。把握好这三方面的时间距离,才能避免影响学生上课的情绪。学生上课的情绪好,才能保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及时批改作业。及时批改作业,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帮助学生改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果作业不及时批改,时间距离拉得太长,等学生遗忘了再来处理,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帮学生改正错误。
最后,课堂提问要保持时间距离。提出一个问题后,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如果提出问题,马上叫某个同学站起来回答,会使他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而答不出来。如果长期这样去提问,学生回答失败的次数多了,学生的自信心自然容易被打击。
除了在课堂教育上要注意把握时间距离,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把握时间距离。比如,领导给下属布置任务后,要给下属一定的时间来完成;每次领导和下属单独相处时,应注意时间不宜过长;家长让孩子改正某个错误,也要给孩子一定的时间,等等。
23木桶原理--任何一块短板,都会限制你的发展
木桶原理又叫短板理论,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根据这一核心内容,由木桶原理得出三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木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木桶里有一块木板不够高,木桶就不可能装满水。其三,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高度,还取决于木板间的结合是否紧密。如果木板间存在缝隙,或者缝隙很大,那么同样没办法装满水,甚至一滴水都没有。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