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儿童的人格教育

_2 阿尔弗雷德(奥)
有些女孩厌恶女性职业。其主要原因就是她们认为这些工作没有价值。这确实也体现了我们文明的基本失误。有些职业男人拥有特权,而排斥女人,这种传统仍然存在。我们的文明明显有利于男性,并且赞成他们拥有某些特权。男孩的出生通常比女孩更受欢迎。这对男孩和女孩都产生了有害影响。女孩很快就受到自卑感的刺痛,而男孩则背负过多的期望。女孩的发展受到了限制。现在有些国家比如美国对女孩的限制不再明显。不过,在社会关系方面,即使是美国,男女也没有达到一种平衡和平等。
我们在这里关注的是反映在儿童身上的人类整体精神。接受女性角色意味着承受一些艰难困苦,因而也会不时地招致反抗。这种反抗会经常表现为难以管束、固执顽固和懒惰倦怠,这都和追求优越感的心理有关。当女孩子出现这种迹象时,教师就必须了解她是否对自己的性别不满意。
这种对自身性别的不满会扩展到所有其他方面,于是,生活通常就会变成一种负担。有时我们会听到孩子希望去另一个不分性别的星球生活。这样的错误思想或会引起各种荒谬行径,或会导致完全的冷漠,犯罪,甚至自杀。对此进行惩罚和缺乏同情,只能加重孩子的这种欠缺感或不充分感。
如果这个小孩能审慎而自然地被教育了解男女之间的差异,认可男女具有同等价值,这种不幸状况是可以避免的。父亲通常在家里享有优势地位,他是财产拥有者,制定规则,指导自己的妻子,向妻子解释规则并做最后决定。兄弟也试图向他们的姐妹显示自己的性别优越,并通过批评和嘲讽来使她们对自己的性别滋生不满。心理学家认识到,兄弟的这种行为常常出自他们的一种虚弱感。能做什么和似乎能做什么之间差异巨大。关于妇女时至今日还没能做出伟大业绩的论述是毫无价值的。因为女人至今也没有被教育和教导去做伟大的事情。男人总是要把要补的袜子放到女人手里,并试图使她们相信这才是她们的本职工作。虽然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部分改变,但直到今天,我们给女孩所提供的养育和教育中,也未曾体现我们对她们有异常的期待。
我们一方面没有甚至阻碍给女孩提供做非凡事情的准备性,另一方面又反过来批评她们的低微成就。这是一种短视,也没有看到其中的因果关系。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并不容易,因为不仅仅是父亲,母亲也把男性优越视为当然,她们还以此观念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她们教育自己的孩子说,男性的权威是正确的,男孩可以要求女孩顺从,女孩当然也应该顺从。孩子应该尽可能早地知道自己的所属性别,尽可能早地知道他们的性别是不可改变的。正如我们前面所说,有些女孩会形成憎恨男性权威和男性优越的观念。如果这种憎恨比较强烈,女孩就会拒绝自己的性别并尽力模仿男性。个体心理学称之为“对男性的抗议”。男女第二性征出现问题如身体畸形或者身体发育不全也会使他们成人以后根据解剖学上的完全的男女体质特征来怀疑自己的性别(女孩身上出现男性特征,男孩身上出现女性特征)。这种怀疑经常深深地根植于体制上的虚弱,并与之密切相关。身体构造稚嫩、发育不全,这在男性身上要比女性更为明显。如果男性出现这种情况,就会被认为他有女性特征。这种看法不正确,因为这个男人更像一个小男孩。身体发育不全的男人常常会感到一种痛苦的自卑,因为我们的文明认为高大威猛、成就卓越、超越女性的男人才是理想的。同样,一个发育不全或不够美丽的女孩也经常会厌恶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因为我们的文明过于强调女性的美丽。
人的性情、脾气和情感一般被视为第三性征。敏感的男孩会被认为像女性;而从容、自信的女孩则被描述为像男性。这些特征绝不是内在的,天生的,他们从来都是习得的。拥有这些特征的人都会回忆说,他们童年时即是如此,他们成人后也承认自己童年时就古怪、另类,举止像个女孩(或像个男孩)。后来,他们根据自己对性别角色的不同理解而成长起来了。问卷的下一个问题,即性发育和性经验发展到什么程度?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可以让孩子对性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可以说,至少90%的儿童在他们的父母和教育者最终告诉他们性方面的事情,并不存在硬性的规则,因为我们无法预知一个孩子对这种解释的接受和相信程度,我们也无法预知这种解释将对他产生什么影响。一旦孩子问到这方面的情况,在我们给予他们解释之前,应对孩子当时的实际情况认真加以考虑。这里不提倡过早地向孩子作这方面的解释,尽管这并不总会产生有害的结果。
问卷中关于收养和过继的孩子的问题也比较棘手。这种类型的孩子通常会把良好的对待视为理所当然,而把一切苛刻、严厉的对待归咎于他们在家庭中的独特地位。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通常会紧紧依恋自己的父亲。当过一段时间父亲再婚时,这个孩子就感到自己被抛弃了,并拒绝和继母友好。有趣的是,有些孩子甚至把自己的生身父母视为继父继母,这里当然包含对他们生身父母的尖刻批评和抱怨。由于许多把继父母描述为性格歹毒的神话故事的影响,继父继母背上了一个不好的名声。这里顺便提一下,神话故事并不是儿童的最佳读物。这当然不可能完全禁止,因为孩子会从中了解很多关于人性的知识。不过,应该在这些神话故事读物中附上正确的评论,应该阻止他们阅读那些含有残忍描述和扭曲幻想的神话故事。人们有时会运用那些强者残忍行为的神话故事来磨砺儿童,使他们坚强粗犷,克服其温柔的情感。这又是一个源自英雄崇拜的错误观念。男孩子认为表示同情是一种没有男子汉气概的表现。温柔的情感如果不被误用和滥用,毫无疑问是有价值的。当然,任何一种情感都可能被误用和滥用。
私生子的处境尤为艰难。说女人和孩子应该承受这汇总负担,而男人则逍遥自在,这并不公道。这其中付出代价最大的当然是孩子。不管人们如何想去帮助这种孩子,都不可能消弭他的痛苦,因为常识很快就会告诉他,他的境遇并不正常。私生子会受到同伴等人的嘲笑,或者国家的法律使他们处境艰难,法律把他们烙上私生子的印迹。于是,他们会变得很敏感,容易和人发生争吵,并对周围世界抱有敌意,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一些丑陋的、侮辱性和鄙视的字眼来称呼他们这些私生子。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问题儿童和罪犯之中有那么多的孤儿和私生子。孤儿和私生子的反社会倾向不是天生和遗传的,而是环境的结果。
第十章 孩子在学校
当一个孩子进人学校学习时,正如上章所说,他会发现自己进人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正如所有其他的新环境一样,学校也是对儿童先前的准备性的一种测试。如果他准备良好,他会顺利通过这种测试.相反,如果他准备不足,他这方面的欠缺就会暴露无遗。
我们一般没有记录下孩子在进入幼儿园和小学时心理准备的情况,不过,这种记录(如果有的话)会帮助我们解释孩子成年以后的行为。这种“新环境的测试”当然比一般的学校成绩更能揭示出这些孩子的情况。
当一个孩子上学时,学校对他会有什么要求呢?他需要和教师合作,和同学合作,同时还要对学习科目产生兴趣。通过孩子对学校这个新环境的反应,我们可以判断出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兴趣范围,可以判断出他对哪些学科感兴趣,判断出他是否对别人的说话感兴趣、是否对所有一切都感兴趣。要确定这些方面的情况,我们需要研究儿童的态度、举止、眼神和倾听别人说话的方式,需要研究他是否以友好的方式接近老师,还是远远地躲避老师,等等。
这些细节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发展,这里仍以一个案例来说明。一个男性病人因在职业上遇到诸多问题,便去找心理学家治疗。心理学家从他对童年的回顾中发现,他是父母唯一的男孩,在姐妹群中长大;他出生不久父母就去世了。到了上学的年龄时,他不知道是到女子学校还是到男子学校就读,后经他的姐妹劝说,便去了女子学校读书。不过,他很快就被学校辞退了。我们可以想象这件事会对他的心理产生多大的影响。
学生是否专注于自己的学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教师的兴趣。促使并保持学生的专注,发现学生是否专注或是否能够专注,这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一个部分。有许多学生不能专注于自己的学业。他们一般是那些被宠坏的孩子,一下子被学校里这么多的陌生人吓坏了。如若教师又较为严厉一点,这些孩子就会表现出似乎记忆力欠缺。不过,这种记忆力欠缺并不像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那样。那些被教师指责为记忆力欠缺的学生,却能对学业之外的事情过目不忘。他们完全能够精神专注,但这只有在溺爱他们的家庭情境中出现。他们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被宠爱的渴望上,而不是集中在学校的学业上。
对于这些在学校里难以适应、成绩不佳和考试不及格的孩子,批评或责备是没有用的。相反,批评和责备只能让他们相信,他们不适合上学,并对上学产生悲观消极的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这种孩子一旦获得教师宠爱,他们通常都会成为好学生。如果学习对他们有好处,他们当然会努力学习;不幸的是,我们不能保证他们永远受到宠爱。如果他们转学或更换了教师,或他们在某一学科(算术对于被溺爱的孩子来说永远是一门困难而危险的学科)上进步不大,他们就可能突然裹足不前。之所以不能勇往直前,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别人把他们所面临的每件事都搞得轻松容易一些。他们从未被训练去奋然努力,也不知道如何去奋然努力。对于克服困难,对于通过有意识的努力而勇往直前,他们没有耐心,也没有毅力。
接着,我们来探讨一下什么是良好的入学准备。在孩子不良的入学准备上,我们总是可以看到母亲的影响。我们知道,母亲是第一个唤醒孩子兴趣的人,并在指导孩子把兴趣转入健康的渠道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如果母亲没有尽到责任,其结果就会明显地体现在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上。除了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外,还有其他一些复杂的家庭影响因素,如父亲的影响,孩子间的竞争,我们将在其他章节予以分析。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外在因素,如不良的社会环境或偏见,我们将在接下来的章节对此进行详细论述。
简言之,由于这些因素会对孩子的人学准备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仅仅根据孩子的学习成绩(例如分数)来对孩子进行评价和判断是愚蠢的。我们倒是应该把学校成绩报告视为儿童目前心理状况的反映。这些成绩报告反映的不仅仅是他所获得的分数,更是反映了他的智力、兴趣和专注能力,等等。学校考试和诸如智力测试等科学测试尽管在结构和形式方面存在差异,其实质并无不同。这两种测试的重点都应该放在揭示儿童的心理上,而不是记录下一堆事实。
近年来,所谓的智力测试获得了长足发展。教师们很看重这种测试。的确,这种测试有时也有价值,因为它们会揭示出普通测试所不能揭示的东西。这种测试还曾一度是儿童的救星。如果一个孩子学习成绩较差,教师也想让他降级,而智力测试却突然揭示这孩子智商很高,于是,这个孩子不仅没有降级,反而被允许跳了一级。他感觉颇为得意,他的行为也因此大为改变。
我们并不想贬低智力测试和智商的功能,我们的意思是,如果要进行测试,那么被测试的孩子及其父母都不应该知道测试的结果,即智商的高低。因为孩子及其父母并不理解这种智力测试的真正价值。他们会认为这种测试结果是对孩子一种最终的和完整的评定,认为测试结果判定了孩子的最终命运,这个孩子从此也就会受这种测试结果的限制和左右。实际上,把测试结果绝对化的做法,一直备受人们的批评。在智力测试中获得高分并不能保证孩子的未来成功,相反,那些长大成人以后获得成功的孩子在智力测试中却获分较低。
按照个体心理学家的经验,如果孩子在智力测试上获分太低,我们可以找到正确的方法来提高他的分数。办法之一就是让孩子琢磨某种类型的智力测试,直到他们发现其中的窍门和他应做的准备。孩子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进步,积累经验,并在以后的测试中,取得更高的分数。
学校的日常教学如何影响学生,孩子是否为沉重的课业负担所累,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不是贬低学校课程中的科目,也不认为要削减这些数量繁多的科目。重要的是,这些科目要连贯和统一。这样孩子就能理解这些科目的目的和实际价值,也不会把它们看作是纯粹抽象的理论。对于是应该教育孩子学习知识,还是注意发展他们的人格,这一问题目前颇受争议。个体心理学认为,两者可以兼顾。
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那样,学习科目的教学应该富有趣味,并与实际生活相联。数学(算术和几何)的教学应该与建筑的风格和结构、居住其中的人等联系起来。有些科目可以结合在一起来教。有些更为进步的学校就有一些懂得把科目相互联系起来进行教学的教学专家。他们和孩子们一起散步,试图发现孩子对哪些科目更有兴趣。他们力图把某些学习科目结合起来教学,例如,把对某一植物的教学和这一植物的历史、所生长国家的气候等结合起来教学。这些教学专家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激发了那些对这一学科本无兴趣的学生的兴趣,而且还使这些学生能以融会贯通的方法处理事情,这也是所有教育的最终目的。
还有一点,教育者也不能忽视,即在学校读书的孩子都感到自己处于一种竞争之中。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这一点比较重要。理想的班级应该是一个整体,每个学生都可以感到自己是这个整体的一分子。教师应该注意把竞争和个人的野心限制在一定的程度。有的学生不喜欢看到别人遥遥领先,他们或不遗余力去追赶,或陷入失望,带着主观的情绪看待事物。这就是为什么教师的建议和指导如此重要。教师一句恰当的话会把孜孜于竞争的学生引向合作的轨道。
制定适当的班级自治计划会对加强合作有所助益。我们不必等到学生完全准备好了进行自治才去制定这类计划。我们可以先让孩子观察班里的情况,或提出建议。如果不做好相应的准备就给予学生完全的自治,那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在惩罚方面比教师更为严格和严厉,或他们甚至会运用政治手腕来为自己谋取好处和优越感。
评价儿童在学校所取得的进步时,我们应该既要考虑教师的意见,同时也要考虑孩子的意见。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孩子在这方面具有良好的判断力。他们知道谁拼写最好,谁绘画最好,谁运动最好。他们能够很好地相互打分。他们有时未必十分公正,不过,他们能意识到这点,并能尽力做到公正。在评价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妄自菲薄。他们会认为,“自己永远赶不上别人”。教师必须向他们指出这种自我评价方面的错误,否则,这会成为儿童终身的判词,永难改变。一个拥有这样自我观的儿童永远不会取得进步,只会踏步不前。绝大多数孩子的学校成绩总是变化不大:他们要么最好,要么最差,要么居于平均水平。这种变化不大与其说反映了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不如说反映了孩子心理态度的惰性。它表明了儿童自己局限自己,经过若干挫折后便不再抱乐观态度了。不过,有些儿童的成绩会不时出现一些相对变化。这一事实很重要:它表明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并不是命中注定,一成不变。学生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点。教师也应该教育他们懂得实际运用这个道理。
教师和学生都要破除这样的迷信观念,即把智力正常的儿童所取得的成绩归因于特殊的遗传。这也许是儿童教育中最大的谬误,即相信能力是遗传的。当个体心理学率先指出这一点时,人们认为这只不过是我们的乐观之见,并无科学依据。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和病理学家开始相信我们的看法。能力遗传的说法太容易被父母、教师和孩子用作替罪羊了。每当出现困难,需要人们努力加以解决时,人们就搬出遗传原因来推卸责任。但是,我们没有权利逃避我们的责任,我们应该永远对那些旨在推脱责任的任何观点持怀疑和否定态度。
一个教育工作者,一个相信自己教育的价值的教育工作者,一个相信教育可以训练人的性格的教育工作者,不可能毫无逻辑矛盾地认可能力遗传的观点。我们这里并不关注身体上的遗传。我们知道,器官的缺陷,甚至器官的能力差异是可以遗传的。不过,连接器官的功能和人的精神能力之间的桥梁是什么?个体心理学坚持认为,精神也在体验和经历着器官所拥有的能力水平,并且也要顾及到器官所具有的能力。不过,有时精神对器官的能力顾及太多,器官的缺陷吓坏了精神,以至于器官缺陷消除之后,精神的恐惧却还会持续很久。
人们总是喜欢究本穷源,总喜欢探寻事情发展的根本。不过,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成就时,这种究本穷源的癖好(即相信能力遗传)却是一种误导。这种思维方式常见的错误就是忽略了我们祖先的众多性,忽略了在我们家族世系中,每一代都有父母两人。这样,如果我们上溯到第5代,那么就有64位先祖,这64位先祖中毫无疑问会有一位可将其后人的才能归因于他的聪慧才智;如果我们上溯到第10代,那么就会有4096位先祖,其中我们无疑可以发现至少一位可将其后人的才能归因于他的出类拔萃。当然,我们也不要忘记,出类拔萃的祖先留给家族的流风余韵对孩子发展的影响类似于遗传的功效。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些家族比其他家族更加人才辈出。显然,这并不是因为遗传,而是因为家族的流风余韵。我们只要回顾一下过去欧洲的情况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因为那时的孩子往往被迫继承父亲的事业。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一社会制度的作用,那么,自然就会对有关遗传作用的统计数字印象极为深刻,错以为这些数字具有相当的说服力。
除了关于能力遗传的错误观念之外,儿童发展的另一个最大障碍来自于家长对他们成绩不佳的惩罚。如果一个孩子的成绩不好,他会发现老师并不怎么喜欢他。他在学校为此苦恼,回到家里又会遭受家人的责备。父母会批评他,甚至还经常责打他。
教师应该清楚不佳的成绩单带来的后果。有些教师以为,如果学生不得不把欠佳的成绩单向父母展示,那么他会因此更加努力。不过,这些教师忘记了有些家庭的特殊情况。有些孩子的家庭教育极为严格,甚至严厉。这种家庭的孩子会对是否把不好的成绩单带回家而犹豫不决。结果,他可能根本不敢回家;极端的情况下,他甚至会由于恐惧父母责备而绝望自杀。
教师自然不用对学校制度负责,他们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同情和理解来缓和一下学校制度非人性和苛刻的一面。教师可以对那些具有特殊家庭背景的孩子宽和一点,鼓励他们,而不是把他们赶上绝路。那些成绩老是不佳的孩子会感到心情沉重和压抑,别人不停地说他是学校最差的学生,结果他自己也这么认为。设身处地想一下,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这些孩子不喜欢学校。这也是人之常情。如果一个孩子总是受到批评,成绩不好,并丧失了赶上其他学生的信心,那么,他自然就不会喜欢学校,自然会设法逃离学校。因此,一旦遇到这种孩子逃学旷课,我们也不用感到惊奇。
虽然我们对这种情况的发生不必惊恐万状,但还是应该认识到其中的含义。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一个糟糕的开始,尤其是这种情况通常会发生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为了使自己不受责罚,他们会涂改成绩单,逃学旷课,等等。他们会和同类学生混在一起,形成帮派,并逐步走上犯罪道路。
如果我们认可个体心理学的观点,即没有不可救药的孩子,那么,这一切都是可以避免的。我们认为,总是可以找到方法来帮助这类孩子。即使是在最糟的情况下,也总会有解决之道。当然,关键是我们要去寻找。
对于学生留级的坏处,几乎不用我们去说。教师一般都会认为,留级生会给学校和家庭带来问题。虽然情况并不完全如此,但例外的情况是少之甚少。绝大多数的留级生都不止一次地重读。他们总是落后,这是因为他们的问题总是被回避了,从未得到解决。
在什么情况下才让孩子留级,这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很多教师成功地避免了这个问题。他们利用假期来辅导孩子,找出他们生活风格中的错误并加以矫正,从而使得这些孩子能顺利地升级。如果学校有这种特殊的辅导老师,那么这种方法值得推广。我们有社会工作者,上门给孩子家教的老师,但却没有这种补课的辅导老师。
德国没有上门给孩子家教的制度,我们似乎不需要这种教师。公立学校的任课教师对孩子的了解最为清楚。如果他懂得如何正确观察,他就会比其他人更了解班级的实际情形。有人会说,因为班级人数太多,任课教师不可能了解每一个学生。不过,如果我们从孩子一入学就开始观察他们,我们就会很快认识到他们的生活风格,这样也可以避免一些后来观察的困难。即使是班级很大,这也能做得到。显然,我们了解这些孩子要比不了解会更好地教育他们。班级人数过多当然不是一件好事,应该加以避免。不过,这并不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障碍。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我们最好不要每年更换教师,或像有些学校那样,每隔6个月就更换教师。教师最好是跟班,随学生进人新的年级。如果一个教师能执教同样的学生2年、3年或4年,这会大有裨益。因为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有机会密切地观察和了解所有的孩子,就能知道每个学生的生活风格中的错误,并能加以矫正。
有些学生会跳级。跳级是否有好处,尚有争论。这些学生往往不能满足自己由于跳级而带来的过高期望。只有那些在班级年龄相对较大的孩子,如果他们成绩出色,才可以考虑让他们跳级。那些曾经留级后来又努力赶了上来且成绩出色的孩子,也可以考虑让他们跳级。我们不能因为学生学习成绩好或因为他懂得比别人多,而把跳级作为一种奖赏。如果这些成绩出色的孩子把一些时间投人到课外学习如绘画、音乐等,这对他们更有好处。这对整个班级也有益处,因为他对其他学生也是个激励。把班级中的好学生抽走并非好事。有人说,我们总是要促进聪明杰出的学生的发展。对此,我们并不苟同。相反,我们认为,正是成绩优异的学生带动了整个班级的进步,并赋予班级进步更大的动力。
探讨一下快班和慢班学生的发展情况也有意思。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快班中的一些学生的智力实际上却很有问题,而慢班的学生也并非像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也不是智力低下,只是出身贫困家庭而已。贫困家庭的孩子一般在学校都有呆笨的名声。其原因是他们对于学校缺乏准备性。这很容易理解。他们的父母过于操劳和忙碌,从而没有时间关注自己的孩子,或这些父母所受教育不足以胜任这样的教育任务。这些对学校缺乏准备的学生不应该被编人慢班。对孩子来说,编人慢班是一种不好的标记,并总会受到同伴的取笑。
照顾这种孩子的更好办法就是发挥辅导老师的作用。之前,我们已经对此讨论过了。除了辅导教师外,我们还应该有儿童俱乐部,让孩子们在这里获得额外的辅导。他们可以在这里做家庭作业,玩游戏,阅读,等等。这样他们就可以锻炼勇气,获得自信。而他们在慢班体会到的只能是灰心和丧气。如果再给这种俱乐部配以更多的游乐场地,那么就可以使这些孩子完全远离街道,远离不良环境的影响。
男女同校的问题也一直是所有教育实践争论中会遇到的问题。有人指出,我们原则上应该促进男女同校的发展。这是男女学生更好地相互了解的一种好方法。不过,认为男女同校可以任其发展的观点,则大谬不然。男女同校会涉及到一些特殊问题,需要加以考虑,否则,其缺点会大于其优点。例如,人们通常会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即女孩子在16岁之前要比男孩子发育成长得更快。如果男孩子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当他们看到女孩子发展比他们快的时候,往往会心理失衡,并和女孩进行一场毫无意义的竞赛。如此之类的事实,学校的管理者和任课教师都必须在他们的工作中加以考虑。
如果教师喜欢男女同校,并且能够理解其中的问题,那么,男女同校就可以获得成功。不过,如果教师不喜欢男女同校,也因此感到这是一种负担,那么,他们的教育和教学就必然失败。
如果男女同校的制度管理不善,对孩子们又缺乏正确引导和管理,那么,这必然会产生性的方面的问题。我们将在第十二章详细讨论学校的性教育问题。这里仅仅指出,性教育问题极为复杂。事实上,学校并不是性教育的合适场所,因为当教师面对整个班级谈论性问题的时候,他不知道学生的个别反应。当然,如果学生私下询问性方面的问题,则又另当别论。如果女孩子询问这方面的情况,教师应该给予正确回答。
在偏离主题来讨论多少是属于教育的管理方面的问题之后,我们再回到本章问题的核心。通过了解儿童的兴趣和发现他们所擅长的科目,我们总可以找到如何教育他们的方法。成功引发更多的成功,对教育是这样,对人生的其他方面又何尝不是如此。这就是说,如果一个孩子对某一学科感兴趣,并取得了成功,那么,这会激励他尝试去学好其他的科目。教师的一个职责就是利用学生的成功去激励他获得更多的知识。单是学生自己并不知道如何做到这点,不知道如何依靠自己来提升自己,这就像我们所有人从无知迈向有知时经历困惑而需要帮助一样。不过,教师能在这方面给予学生帮助。教师若能这么做,他就会发现,学生会认识到这一点,并予以积极配合和合作。
上面关于找出孩子感兴趣科目的讨论,同样也适用于孩子的感觉器官。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找出孩子最经常使用的感觉器官,找出他们喜爱哪种感觉类型。许多孩子在视觉上受到良好的训练,有些孩子则在听觉上受到良好训练,还有些孩子在运动上受到良好训练,等等。近年来,时兴起一种所谓的劳动学校,这些学校奉行这样一种正确原则,即把科目教学和眼耳手的训练联系起来。这些学校的成功显示了利用孩子的感官兴趣的重要性。
如果教师发现一个孩子偏爱用眼睛,属于视觉类型,他就应该使所教科目的内容便于眼睛的使用,例如地理。因为这孩子看的效果要比听的效果好。这只是教师观察学生所获得的认识之一。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获得其他诸如此类的认识。
总之,理想的教师负有一种神圣的、激动人心的使命:他铸造学生的心灵,人类的未来也掌握在他的手中。
不过,我们如何从理想过渡到现实呢?仅仅建构理想的教育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推进理想的实现。很久以前,本书的作者就在维也纳开始寻找这样的方法。寻找的结果就是在学校里建立教育咨询诊所。
诊所的目的就是用现代心理学知识服务于教育系统。诊所会在一定的日子举办咨询活动:有一位不仅懂得心理学、也了解教师和父母生活情况的杰出心理学家和教师们一起参与活动。教师们聚集在一起,每人都提出一些问题儿童的案例,如懒惰,扰乱课堂纪律,小偷小摸,等等。有个教师描述了一个具体案例,然后由心理学家提出他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并开始讨论,其中包括问题的原因是什么?问题什么时候出现?应该怎么做?这需要对这个孩子的家庭生活和整个心理发展史加以分析。最后把各种信息综合起来,对一个具体的问题儿童做出一个具体的矫正决定。
这个孩子和母亲参与了第二次咨询活动。在确定对母亲做工作的具体方式以后,先是和母亲商谈。这个母亲听取了他的孩子遭遇挫折的原因解释。接着,由这位母亲讲述了这个孩子的情况,再由心理学家和她讨论。一般来说,母亲看到别人对她孩子的案例感兴趣应该很高兴,并乐于合作。如果这位母亲不够友好,并富有敌意,那么,教师或心理学家还可以谈论一些类似的案例或其他母亲的情况,直到她的抵触情绪被化解为止。
最后,在商定帮助孩子的方法之后,孩子便走进咨询室。他见到了教师和心理学家。心理学家和他谈话,但并不谈他的错误。心理学家就像在课堂上课一样,以一种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客观地分析问题、问题的原因和导致他受挫的观念和想法。心理学家帮助孩子了解清楚他为什么受挫,而其他孩子受到偏爱;为什么他对成功不抱希望,等等。
这种咨询方法持续了将近15年,在这方面受到训练的教师非常满意,也不想放弃持续了4年、6年或8年的工作。
孩子们在这种咨询活动中得到双重的收益:原来的问题儿童恢复了心理健康,他们学会了与人合作,恢复了勇气和自信。那些没有去咨询诊所接受咨询的学生也获益匪浅。当班级个别学生出现潜在问题的时候,教师会提议孩子们对此展开讨论。当然,教师要对讨论进行指导,孩子们参与讨论,都有充分机会各抒己见。他们开始分析某个问题的原因,比如个别学生的懒惰,最后会得出结论。虽然这个懒惰的孩子并不知道他就是讨论的话题,但仍会从众人的讨论中获益良多。
这个简短的总结显示了把心理学和教育结合在一起的可能性。心理学和教育是同一现实和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要指导心灵,就需要了解心灵的运作。只有那些了解心灵及其运作的人才能运用他的知识指导心灵走向更高、更普遍的目标。
第十一章 外在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个体心理学在心理和教育方面视野广阔,固然不会忽视外在环境的影响。古老的内省心理学太过狭隘,为了研究这种心理学所遗漏的事实,冯特认为有必要创建一种新的科学——社会心理学。不过,个体心理学则不认为有这个必要,因为它既注重个体心理,同时也不忽视外在的影响因素。它并不只专注个体心理,而不考虑影响心理的环境因素;也不只专注环境因素,排斥个体独特心理的重要性。
负有教育职责的人或教师不应该认为他是儿童唯一的教育者。外界的影响也会涌人儿童的心理,并直接或间接地塑造了他。这就是说,外界因素是通过影响父母及其心理状态来影响儿童的心理。外在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个体心理学必须加以考虑。
首先,所有的教育者都必须考虑到经济因素对儿童心理的影响。例如,我们必须记住,有些家庭世代经济窘迫,总是满怀痛苦而悲伤地挣扎着生活。这种家庭为这种痛苦和悲伤所笼罩,因而不可能教育孩子持一种健康与合作的人生态度。他们饱受心灵的压抑,总是为经济恐慌所困,因而不可能有合作的心态。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要忘记,长期的半饥饿或恶劣的环境会对父母和儿童的生理产生不利影响,而且这种生理影响反过来又会对心理产生重要影响。这可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出生的儿童身上看出。这些孩子的出生和成长的环境要比他们的前代人更为艰难。除了经济环境及其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外,我们也不要忽视父母对生理卫生的无知而带来的影响。这种无知和父母羞怯与溺爱的态度息息相关。父母溺爱孩子,担心他们受苦。不过,有时他们却又比较粗心,比如,他们会认为,脊柱弯曲会随年龄增长而消失。他们并没有及时带孩子去看医生。这当然是一个错误,特别是有些城市并不缺乏医疗服务设施。身体状况不良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成为严重而危险的疾病,并可能留下心理创伤。从个体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每个疾病都是心理上一个“危险的暗礁”,因此,要尽可能地加以避免。
如果“危险的暗礁”未能加以避免,我们可以通过发展儿童的勇气和社会情感来降低它的危险性。事实上,可以说,只有当一个儿童缺乏社会情感时,生理疾病才会对心理产生影响。对于一个感到自己是环境一分子的儿童,危险的疾病对他心理的影响不会像这种疾病对一个被溺爱的孩子那样强烈。
病例经常显示,那些得了百日咳、脑炎和舞蹈病等孩子的心理都开始出现问题。人们以为是疾病造成这些心理问题。不过,疾病实际上只是诱发了这些孩子潜在的性格缺陷。患病期间,孩子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他发现他可以控制家人。他看到了父母脸上的担忧和焦虑,知道那完全是因为他的缘故。病愈之后,他仍想继续成为关注的中心,并以各种要求摆布父母来达到这个目的。这当然只发生在那些缺乏社会情感训练的儿童身上,因为他们需要以此来表现自我。
不过,有趣的是,疾病有时却可以改善儿童的性格。这里有个关于一位教师的次子的案例。这位教师曾经很为这个孩子担忧,却又束手无策。这孩子有时离家出走。他总是班里成绩最差的学生。一天,这位父亲带他去管教所改造,这孩子被发现得了忧郁型肺结核。这是一个要求父母长时间悉心照料的疾病。这孩子最终病愈后,却变成了家里最乖的孩子。这孩子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额外关注,而疾病期间他得到了这种关心。他以前不听话的原因就是他感到自己生活在有才干的哥哥的阴影之下。既然他没有像哥哥那样得到家人的喜欢,所以就不断地抗争。不过,疾病使他相信,他也可以像哥哥一样得到父母的喜爱,因此,他就学会了用良好行为来获取父母的关注。
还应该注意的是,疾病经常会给儿童留下难以消磨的印象。儿童对于诸如危险的疾病和死亡等事情,常感震惊和震撼。疾病留在心灵的印记,会在后来的生活中显现出来。我们会发现有些人只对疾病和死亡感兴趣。其中一部人会找到发挥自己对疾病感兴趣的正确之道,也就是说,他们成为了医生或护士;但更多的人却一直担惊受怕,疾病的阴影在他们的心理挥之不去,严重妨碍了他们从事有益的工作。对100多名女孩的调查表明,将近50%的人承认,她们一生中最大的恐惧就是想到疾病和死亡。
因此,父母要注意避免孩子在童年期间太受疾病的影响。他们应该让孩子对此类事情有所准备,避免他们受到疾病突如其来的打击。要给孩子这样的印象:生命纵然有限,关键是要活得有意义。
儿童生活中的另一个“暗礁”是跟陌生人、家庭的熟人或朋友的接触。跟这些人接触之所以会对儿童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是因为这些人实际上并不真正对孩子感兴趣。他们喜欢逗孩子开心,或在最短时间内做那些可以给孩子留下印象的事情。他们对孩子的高度赞扬,会使孩子变得自负起来。这些人在与孩子短暂相处中,会尽力宠爱、纵容他们,从而会给孩子的正常教育带来麻烦。所有这些都应该加以避免。不应该让陌生人干扰了父母的教育方法。另外,陌生人通常还会弄错孩子的性别,称小男孩是“美丽的小女孩”,或称小女孩为“漂亮的小男孩”。这也应该加以避免,理由会在“青春期”一章来讨论。
家庭的环境对于儿童的成长自然也非常重要,因为它让孩子看到家庭对社会生活的参与程度。换句话说,家庭环境给予了孩子关于合作的最初印象。那些生长在封闭的、不与人交往的家庭中的孩子,通常会在家人和外人之间划上明显的界限。他们感到似乎有一条鸿沟把他们的家庭和外部世界割裂开来,也自然会用充满敌意的眼光来看外部世界。这种家庭不会增进与外部世界的社会关系,只会使孩子疑心很重,并只从自己利益出发来看待外部世界。这当然会阻碍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
孩子到了3岁时,就应该鼓励他们和其他的孩子一起做游戏,应该训练他们不害怕陌生人。否则,这些孩子以后与人交往时会脸红、胆怯,并对他人怀有敌意。这通常会发生在被宠坏的孩子身上。这种孩子总想“排斥”他人。
父母若能较早注意矫正孩子的这些毛病,就肯定会给孩子以后的生活免去很多麻烦。如果一个孩子在出生后的3、4岁间受到良好的养育,如果他们被鼓励和其他孩子一起做游戏,富有集体精神,那么,他不仅不会在与人交往时脸红、胆怯和自我中心,也不会患上神经官能症或精神错乱。只有那些生活封闭、对人不感兴趣和无法与人合作的人,才会患上神经官能症和精神错乱。
在讨论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时,我们应该提到家庭经济境况变化对儿童的不利影响。如果富裕之家堕人困顿,特别是孩子年幼之时家庭的这种变故,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明显的不利影响。这种变故对被宠坏的孩子来说尤为难以忍受,因为他过去已经习惯了被人宠爱和关注。他不免总是怀念以往的优越生活,痛惜它们的逝去。
家庭暴富也有可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这样的父母可能对合理使用财富方面准备不足,尤有可能在财物上对孩子犯错。他们想给孩子好的生活,并宠爱和纵容他们,因为他们觉得现在不需要对钱物吝音了。结果,我们经常会在这样的新近暴富之家发现问题孩子。暴富家庭之子往往就是这种问题孩子的典型代表。
如能恰当地训练孩子的合作精神和能力,上面诸如此类的问题,甚至灾难都是可以避免的。所有这些(外在)处境犹如一个个敞开的大门,儿童借以逃避了合作精神和能力方面的训练,对此,我们尤其要严格留意。
不仅外在的物质环境如贫穷和暴富会对孩子产生心理影响,不正常的精神环境也会对儿童的成长带来困难。对此,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源自于家庭的偏见。这种偏见的产生大多是因为家庭成员的不良行为,例如,父亲或母亲做了丢人现眼的事情。这会对孩子心理产生极大影响。他会对未来感到害怕和恐惧,总想躲避同伴,担心被人发现是这种父母的孩子。
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不仅有责任教育孩子阅读、书写和做算术,还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心理气氛,这样,孩子就不会比其他孩子承受更大的困难。因此,如果父亲是个酒鬼,或脾气暴烈,他就应该意识到这都会影响到他的孩子。如果父母婚姻不幸福,总是相互争吵,为此付出的代价将是孩子。
这些童年经历镌刻在孩子的心灵深处,难以从记忆中抹去。当然,如果孩子学会与人合作,这些经历的影响也可以消除。不过,这些经历造成的创伤却妨碍了他与人合作。这也是近年来学校儿童咨询诊所运动兴起的原因。如果父母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未能履行自己的职责,那么,经过心理学训练的教师将承担起他的责任,指导孩子走向健康的生活。
除了产生于个人之间的偏见外,还有源于国家、种族和宗教的偏见。我们总是能够发现,这种偏见不仅伤害被侮辱的儿童,甚至也会伤害侮辱的实施者。后者会变得自大和自负,他们会认为自己属于优越群体,并在生活中尝试去落实自己树立的优越目标,但他们也只会以失败而告终。
这种民族之间和种族之间的偏见一般都是战争的基本根源。如要拯救人类的进步和文明,就必须根除酿成这种人类大祸的偏见。对此,教师的任务是阐明战争的真实根源,而不是给予孩子轻易、低廉的机会去通过舞枪弄棒来表达自己对优越性的追求。这不是为以后的文明生活应做的准备。许多孩子后来投身军旅,多是童年时代军事教育的结果;除了这些从戎的孩子外,还有无数的孩子会因为少时厮杀打仗游戏的影响,而在后来的生活中心理残缺不全。他们总像战士一样好勇斗狠,始终无法学会与人相处的艺术。
在圣诞节或其他节日,父母尤其要对送给孩子的玩具加以留心注意。父母应该杜绝孩子玩刀枪棍棒和战争游戏,同时也要禁止他们阅读崇拜战争英雄及其事迹的图书。
关于如何选择适当的玩具,要说的很多。不过,其原则是我们应该挑选那些能够激励孩子的合作意识、建设性精神和能力的玩具。孩子自己制作玩具当然会比玩弄现成的玩具如布娃娃和玩具狗更有意义和价值。顺便指出,还要教育孩子尊重动物,不要把他们当作玩具,而是要把它们视为人类的朋友,教育他们既不要害怕动物,也不要任意驱使和虐待动物。如果孩子虐待动物,我们可以认为他有欺负弱小的倾向。家里若有小鸟、小狗和小猫等动物,我们要教育孩子把它们看作和人类一样能够感受痛苦的存在。我们可以把孩子学会与动物相处视为他们与人进行社会合作的准备阶段。
孩子的成长中总是有相关的亲戚因素。首先就是祖父母。我们不得不以冷静的客观态度来看这些祖父母的困境和境遇。祖父母的处境在我们这个时代有点悲剧色彩。随着年岁增长,他们本该有更多的扩展空间,应该有更多的事务和兴趣。不过,我们的时代却完全相反。老人感到被社会抛弃,被晾在一边,待在角落里。这非常可惜,因为这些人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如果有更多的工作和奋斗机会,毫无疑问,他们会更幸福,更快乐。我们不应该建议一个60岁、70岁或80岁的人从自己的事业上退下来。继续他的事业显然要比改变他一生的计划要容易得多。不过,由于错误的社会风俗,我们却把那些仍充满活力的老人晾在一边,束之高阁。我们不再给予他们继续表现自我的机会。这样会产生什么结果呢?我们对待老人的错误便殃及孩子。祖父母总是试图证明(他们本来却不必如此去证明自己)他们仍然充满活力,仍然对这个世界有用。为此,他们总是干预孙子孙女的教育,并用一种灾难性的方式去证明自己仍然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即对孩子呵护备至,宠爱纵容。
我们当然要应该避免伤害这些好心的老人的感情。我们应该给予这些老人更多的活动机会,但要让他们知道,孩子需要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长大成人,孩子不应该成为他人的玩物,也不应该把他们牵涉进家庭的纠纷里。如果老人和孩子的父母发生争论,那就让他们去争论吧!但是,千万不要把孩子卷进去。
我们经常发现,那些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大多曾是祖父或祖母的“最爱”。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祖父母的“疼爱”会导致孩子后来的心理疾病。因为所谓“最爱”要么意味着溺爱纵容,要么意味着挑起孩子间的相互竞争或相互妒忌。许多孩子会对自己说,“我是祖父的最爱”,这样,他们一旦不是其他人的“最爱”时,就会感到受伤害。
在其他对孩子成长产生影响的亲戚中,有一类也很重要,这就是“聪明的表兄弟姐妹”。他们也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麻烦。有时他们不仅聪明,而且漂亮。当人们对一个孩子提起他的表兄弟或表姐妹不仅聪明而且漂亮时,不难想象,这会给孩子带来苦恼。如果这个孩子自信且具有社会情感,他就会理解,所谓聪明仅仅意味着“获得了较好的训练或准备”,那么,他自己也会找到赶上去的方法。不过,如果他像多数人那样认为聪明是上天赐予的,是天生的,那么,他就会感到自卑,感到命运不公。这样,他的整个成长就会受到阻碍。长得漂亮当然是自然的馈赠,不过,它的价值却被当代文明社会过于夸大了。我们可以从儿童的生活风格中看到这种错误,他因为长相不如漂亮的表兄弟而深感痛苦,于是便对心理产生了不利影响。甚至20年后,人们仍能强烈地感到对漂亮的表兄弟(或表姐妹)的嫉妒和羡慕之情。
消除这种因他人外表美而给孩子成长带来的伤害的唯一方法,就是教育孩子认识到,健康和与人相处的能力要比外表美更重要。不用说,外表美有其价值;相对于丑陋的外表,我们更欲求美丽的外表。不过,我们在对生活进行理性的规划时,不能把一种价值和其余的价值隔离开来,也不能把这种价值提升为最高目标。对于外表美,自然也应作如是观。一个人的外表美,并不足以使他过上理性的和善的生活。实际上,在犯罪者中,除了一些相貌丑陋之人外,也有一些外表非常漂亮的孩子。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这些外表漂亮的孩子走上犯罪道路:他们知道自己漂亮,招人喜爱,便认为自己可以不劳而获。因此,他们对于生活准备并不充分。后来,他们发现,不经努力就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于是,就选择了一条最不用努力的路径,即犯罪。就像诗人维吉尔所说,“通向地狱之路最为容易”……
这里还应该对孩子的读物说上几句。什么样的书才可以给孩子阅读?童话故事应该如何处理才能给孩子阅读?像《圣经》这样的图书如何让孩子阅读?这里主要的一点是,我们通常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即孩子对事物的理解和成人完全不同。我们也会忽视,孩子是根据自己独特的兴趣来理解事物的。如果他是一个胆小的孩子,他就会在《圣经》和童话故事中寻找赞成他胆小的故事,从而使得他永远胆小。童话故事和《圣经》的段落需要加上评论和解释,使得孩子理解其原意,而不是让他主观臆测。
童话故事当然是孩子喜爱的读物,甚至成人也能从中受益。不过,有一点需要指出,即今天的儿童对产生于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童话故事有一种遥远感。儿童一般很难理解其中的时代差异和文化差异。他们阅读的是在完全不同的时代创作的故事,并没有考虑到世界观的差异。故事里总有一个王子,这个王子也总受到赞扬和美化,他的整个性格总是以迷人的方式被展现出来。这类故事当然是子虚乌有。不过,这种理想化的虚构对于一个需要对王子进行崇拜的时代是恰当的,合时的。此类事情应该向儿童告知。要告诉他们在这些神奇故事的背后是人们的想象和幻想;否则,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总是想寻求不费力气的捷径。例如,有人问一个12岁的小男孩他想成为什么,他回答说,“我想成为万能的魔幻师”。
如果加上适当的评论,童话故事可以作为刺激儿童合作精神和扩展视野的一个工具。关于电影,可以说带一个1岁儿童去电影院看电影完全不会有什么问题。不过,稍大的孩子就会误解电影的内容。他们甚至会经常误解童话剧的含义。例如,一个4岁的孩子曾在电影院看过一出童话剧,多年以后,他仍然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卖有毒苹果的妇人。许多孩子不能正确理解电影的主题,或对电影作出仓促、草率的概括。父母应该向他们做解释,直到确信他们已经正确理解了电影的内容。
报纸也是孩子成长的一种外在影响因素。报纸是为成人而设,并不反映孩子的观点。因此,应避免孩子阅读报纸。不过,也有一些针对儿童的报纸,这自然是好事情。普通的报纸常常给予那些准备不足的孩子一种扭曲的生活画面,使这些孩子相信,我们整个生活是充满谋杀、犯罪和各种事故。各种不幸事故的报告尤其令孩子感到沮丧和压抑。我们可以从很多成年人的谈话中得知,他们童年时是多么恐惧火灾,这种恐惧又是多么持续地困扰着他们的心灵。
上面只是选择了教育者和父母在教育儿童时必须注意的几个方面,它们只是影响儿童成长的外在因素中的几小部分,却是最重要的部分,说明了这些因素影响儿童成长的一般原理。这里个体心理学还是要重提其最基本的概念:“社会兴趣”,“勇气”。这两个基本概念对这里的问题,就像对其他的问题一样适用。
第十二章 青春期和性教育
关于青春期的图书可谓汗牛充栋。这个主题确实很重要,但这里所说的重要性绝不是人们通常意义上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青春期的表现不尽相同。我们会在班级发现各种类型的孩子:有的积极进取,有的懒惰笨拙,有的整洁干净,有的邋遢肮脏,等等。我们也发现,有些成人,甚至老人的举止言行仍像青春期的孩子。从个体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并不令人惊奇,它仅仅意味着这些成人在青春期阶段停止了成长。实际上,在个体心理学看来,青春期是所有个体必经的成长阶段。我们并不认为成长的任何阶段或遭遇的任何环境会改变一个人。它们只是起着准备性测试的功能,即它们只是作为一种把过去形成的性格特征显现出来的新环境。
例如,有些孩子童年时被看管太严,他们未曾体会到自己的力量,也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一旦到了青春期这个快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期,这种孩子的言行举止似乎像摆脱锁链一般。他快速成长,人格稳步发展。相反,有些孩子却在青春期阶段停止了成长,并回顾和依恋过去,找不到当下成长的正确之道。他们对生活丧失了兴趣,变得性格内向。他们没有表现出童年时被压制、而在青春期寻求发泄的能量爆发的迹象,相反,却表现出他们在童年曾受到溺爱,并因此被剥夺了对生活的适当准备。
我们在青春期比以前任何阶段更能看出一个人的生活风格。这自然是因为青春期比童年离真正的成人更近。这时我们更容易看到他对生活的态度,看到他是否易于与人交友,是否具有社会兴趣。
一个太缺乏社会兴趣的人,其社会兴趣有时会以夸张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的社会兴趣丧失了一种分寸感,一心只想为了他人牺牲自己的利益。他们的社会兴趣过于强烈,从而会阻碍他们自己的成长。我们知道,一个人要真想对他人感兴趣,并为公共事业奋斗,他首先必须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他必须有东西可贡献给社会,如果这种贡献真的有内容、有价值的话。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许多在14至20岁之间的青少年丧失了社会兴趣。他们14岁离开学校,便失去了与老同学和老朋友的接触和联系,而建立新的人际联系又需要很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他们感到与社会完全的隔离。
接下来是职业问题。青春期会显示出一个人的职业态度。我们会发现,有些青少年开始变得独立自主,工作出色,显示他们走上了健康的发展之路。相反,有些人则在青春期停止了成长。他们不能为自己找到合适的职业,不断折腾——要么变换工作,要么变换学校,等等。否则,他们就会无所事事,根本不想工作。这些问题并不是在青春期才产生的,它们只是在青春期时才清晰地浮出水面而已,它们是过去形成的。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一个孩子,如果我们给予他更加独立地表达自我的机会,而不是像童年时那样处处被监视、监护和限制,我们就能预测他在青春期时的表现。
我们现在转向个体生活中的第三个问题:爱情和婚姻。一个青少年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揭示了他人格中的什么情况呢?问题的答案仍然与它青春期之前的生活密切相关,只不过青春期强烈的心理活动使得这个答案更为清晰、准确。我们会发现,有些青少年完全清楚自己应该如何表现,对待爱情问题,他们或是浪漫,或是勇敢。而不管是浪漫还是勇敢,他们都显示了正确地对待异性的行为规范。
有些青少年则处于另一种极端。他们对待性的问题非常羞怯。越是接近真实的成人生活,他们越是表现出对这个问题缺乏准备。他们在青春期的人格表现使得我们能够对他们将来的生活做出可靠的判断。如果想改变他们的未来生活,我们自然也就知道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如果一个青少年对异性表现出极为消极的态度,我们只要探寻他过往的生活,就会发现他也许曾是一个好斗的儿童。他可能曾经感到非常沮丧,因为父母更偏爱其他的孩子。结果,他认为自己应该勇往直前,傲慢自大,拒绝一切诉诸感情的事情。因此,他这种对于异性的态度是他童年经验的体现。
我们会经常发现,很多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离开家庭。这是因为他们对家里的情况感到不满,这时便寻求机会断绝与家庭的联系。他们不再想被家庭供养,虽然这种供养对孩子和父母都很有好处。否则,万一孩子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他们会把这种失败归因于缺乏父母的帮助。
同样的离家倾向还表现在那些住在家里的孩子身上。不过,这些孩子的离开渴望要弱一点。他们会利用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在外过夜。自然,晚间出去的诱惑力更大,因为晚间出去肯定比安静地待在家里更容易找到乐子。这也是对家庭无声的指控。他们在家里感到不自由,感觉总是受到监视和看管。因此,他们从没有机会表现自我,也没有机会发现自己的错误。青春期是孩子开始表现自我的危险时期。
在青春期,许多孩子会比以前更加强烈地感到自己突然丧失了他人的欣赏。也许他们在学校一直是个好学生,受到老师的高度赏识;接着他们突然进入一所新学校,或转到一个新的社会环境,或转换一份新职业。我们知道,很多优秀的学生在青春期并未继续保持优秀。他们似乎是经历了一场变化,而实际上,这里没有变化和中断,只是过去的环境没有像新环境那样显示出他们真实的性格罢了。
由此可知,阻止青春期的孩子出现这些问题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培养友谊。孩子之间应该成为好朋友或好伙伴。孩子也应该和家庭成员和家庭之外的人成为朋友。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信任。孩子也应该信任父母和教师。实际上,在青春期,只有那些一直是孩子的朋友和同情他们的父母和教师,才能继续引导他们。除此之外的父母或教师若是想指导他们,会立即被青春期的孩子拒之门外。孩子不会信任他们,把他们视为外人,甚至敌人。
我们会发现,到了青春期,有些女孩子会表现出厌恶自己的女性角色,她们喜欢模仿男孩子。这是因为模仿青春期男孩子的坏毛病如抽烟、喝酒和拉帮结派,比模仿工作努力者要容易得多。这些女孩会借口说,如果她们不模仿这些行为,男孩子就不会对她们感兴趣。如果对青春期女孩子的这种男性抗议加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女孩即使在早年也从未喜欢过自己的女性角色。这种厌恶一直被掩盖着,直到青春期才明显地表现出来。因此,对青春期女孩子的这种行为加以观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以此可以发现她们如何对待自己将来的性别角色。
青春期的男孩子经常喜欢扮演一种聪明、勇敢和自信的男人角色。不过,也有些男孩子则不敢面对他们的问题,不相信自己可以成为真正的、完善的男人。如果他们过去曾在男性角色教育上存在缺陷和不足,那么,这种缺陷会在青春期暴露出来。他们会表现出脂粉气十足,举止像个女孩,甚至模仿女孩子的坏习惯,如卖弄风情,忸怩作态,等等。
和这种男孩子极端的女性化类似,我们也可以发现,有些男孩子却极端的男性化,把男性的人格特征发展为极端的恶习。他们酗酒,纵欲,甚至仅仅为了表现和炫耀他们的男子气而不惜犯罪。这些极端化的恶习常常表现在那些想获得优越感、想成为领袖和想令人侧目的男孩子身上。
尽管这种类型的男孩子气势汹汹,野心勃勃,但他们的内心通常都比较怯懦。近来美国就有一些臭名昭著的例子,如希克曼、勒奥波德和罗伯。研究一下这种人的履历,我们就会发现,他们总是寻求一种不费气力的生活,总是寻求一种无需努力的成功。这种人虽然积极主动却没有勇气,这恰恰是有罪犯特征的孩子。
我们还经常发现,有些青春期的孩子还会第一次殴打父母。那些不愿探讨这种行为之后的人格统一性的人会认为,孩子突然变了。不过,如果我们对这之前发生的事情做一番研究,就会发现他们的性格一直如此,并没有变化,只是他们现在拥有了更多力量和更多的可能性来实施这样的行为。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每个青春期的孩子都面临这样一个考验,即他感到必须去证明自己不再是一个孩子。这当然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感觉,因为每当我们感到我们必须证明什么的时候,我们就可能走得太远,做得太过。青春期的孩子自然也是这种情形。
这确实是青春期孩子最有意思的毛病。解决的办法就是向他们解释并指出,他们不必向我们证明自己不再是个孩子了,我们不需要这种证明。由此,我们也许可以避免他们的过度行为。
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类型的女孩:她们会夸大对男性的喜爱,甚至成为“男痴”。这种女孩总是和母亲争吵,总是认为自己受到了压制(也许真的受到了压制);为了惹母亲生气,她们会和任何自己遇到的男人搭上关系。她们想到自己母亲一旦发现她们的所为而震怒痛苦的样子,就感到非常开心。许多因为和母亲吵架或父亲过于严厉而离家出走的女孩子,还会和男人发生初次性行为。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那些对自己女儿过于监管的父母,本希望她们成为好女孩,没想到她们却成了坏女孩。这是因为父母缺乏心理学洞见。错误不在于这些女孩,而在于她们的父母,因为他们没有使自己的女儿为她们必然要遭遇的情境做好准备。他们过去总是想把她们保护起来,却没有训练她们具有避免青春期陷阱所必需的判断力和独立性。
这些问题有时没有出现在青春期,而是出现在青春期之后,例如,出现在后来的婚姻中。其中的原理是一样的。这只是因为这些女孩比较幸运,在青春期时没有遇到此类的不利情境罢了。不过,这种不利情境迟早会发生的,关键是要对它有所准备。
这里举一例来具体说明青春期女孩子的问题。这个15岁的女孩来自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不幸的是,她有个总是患病的哥哥需要母亲照顾。这样,她在很早的时候就感受到父母对她和哥哥之间关注的差异。她出生的时候,她爸爸也病了。于是,她母亲不得不照顾父亲和哥哥,这对缺乏父母关注的女孩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她看到哥哥和爸爸受到关注和照顾,内心也强烈地渴求这种关心和关爱。不过,她在家庭里得不到这种关爱。特别是她妹妹不久又出生了,于是,她仅有的一点关注也被剥夺了。就像是命运的安排,她妹妹出生时,她爸爸便病愈了,这样妹妹便获得了比她作为婴儿时更多的关爱。这些事情一般是逃不过孩子的眼睛的。
这个女孩为了弥补父母关注的缺乏,便在学校努力学习。她成了班里最好的学生,受到老师的关注。由于她成绩好,老师建议她继续学习,去读中学。不过,在中学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她的成绩并不好,因为新老师并不认识她,自然也不会关爱她。而她却极为渴求这种关爱,但现在不仅在家里得不到,而且在学校也得不到这种关爱了。她不得不到其他地方寻找这种关爱。于是,她便出去找个关爱她的男人。她与这个男人同居了两周,这个男人很快就厌倦了她。后来的情况便可想而知。她会认识到,这不是她想要的关爱。同时,她的父母很是担心她,并四处寻找她。她父母突然收到她的一封信,信中说“我服毒了。不要担心我——我很幸福。”显然,在她追求幸福和关爱失败之后,下一步想法就是自杀。不过,她没有自杀,她只不过用自杀来吓唬她的父母,并以此获得他们的原谅。她继续在街上游荡,直到父母找到她,并把她带回家。
如果这个女孩像我们一样能认识到,她的整个生活是被一种追求关爱所主导,那么,所有这些都不会发生。而且如果中学教师能认识到这个女孩成绩好,认识到她所需要的就是一点关爱,那么,悲剧也就可能不会发生。如果在事情发生的任一环节中采取适当措施,都会挽救她的毁灭。
接下来,我们再来探讨性教育的问题。性教育问题近来被可怕地夸大了。许多人对于性教育问题简直到了丧失理智的地步。他们主张在每个年龄阶段都要进行性教育,并夸大因对性的无知而带来的危险。不过,如果我们观察一下我们自己和他人过去在性教育上的经历,我们既看不到有这些人所谓的问题,也看不到有这些人所谓的危险。
个体心理学的经验教导我们,孩子2岁的时候,应该告诉他们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还应该向他们解释,他们的性别是不可以改变的,男孩长大成为男人,女孩长大成为女人。孩子知道了这些,即使他们缺乏其他的性知识,也不会带来什么危险。只要让孩子认识到,女孩的教育不能以教育男孩的方式进行,反之亦然。这样性别角色就会固定在他的意识中,他也肯定会以正常的方式发展和准备自己的性别角色。相反,如果他认为通过某种戏法就可以改变他的性别,那么就会产生问题。而且如果父母老是表达希望改变孩子的性别,也会给孩子带来麻烦。《孤单的井》就有对这个问题的精彩描述。父母经常也乐于把女孩当男孩来教育,或把男孩当女孩来教育。他们把自己的孩子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为他们拍照。有时女孩长得像男孩,周围人便以男孩称呼她。这会给她带来很大的困惑,不过,这完全可以避免。
我们还应该避免贬低女性和主张男性优越的论调。应该教育孩子认识到男女是平等的。这很重要,它不仅可以阻止女孩产生自卑情结,也可以阻止对男孩产生不利影响。如果男孩被教育认为男性优越,他们就会把女孩当作仅是泄欲的对象。如果我们能教育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未来责任,他们就不会用丑陋的眼光看待两性关系。
换句话说,性教育的真正问题不仅仅是向孩子解释性的生理知识,还要涉及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的培养问题。这个问题和孩子的社会兴趣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他缺乏社会兴趣,他就会对性玩世不恭,并完全从自我欲望的满足来看待与性有关的事物。这种情况常常发生,也反映了我们文化的缺陷。女性是受害者,因为我们的文化更有利于男性发挥主导作用。不过,男性实际也深受其害,因为这种虚幻的优越感,他们便丧失了对最基本的价值的关注。
关于性教育的生理知识方面,孩子没有必要太早接受这方面的教育。我们可以等到孩子对此开始好奇,开始想知道这方面情况的时候,才告诉他们。如果孩子太过羞怯而不愿意问这方面的问题,那么,对关注孩子需求的父母总会知道什么时候该主动告诉他们这方面的知识。如果孩子感到父母就像朋友,他们就会问这方面的问题,不过,我们必须用一种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告诉他们答案,同时,还需注意避免给予他们可能会刺激和激发其性冲动的回答。
与此相关的是,如果孩子明显表现出性早熟,也不必太多惊慌。性发育很早就开始了,实际上,在出生后的数周就已经开始了。婴儿肯定也能体会到性快乐,有时他们会故意刺激性的敏感区域。看到这种情况,我们不必恐慌。不过,我们要尽力加以阻止,同时也不要把这个问题搞得太过严重。如果孩子发现我们对此类事情太过担心和忧虑,他们就会故意继续这样做,以引起我们的关注。孩子的这种行为常常会使我们认为他们已经沦为性欲的牺牲品,而实际上,他们只不过把这个习惯当作炫耀的工具。小孩通常会玩弄自己的性器官,因为他们知道父母害怕他们这么做。这和小孩装病的心理是一样的,因为他们注意到,一旦他们生病,他们会得到更多的宠爱和关爱。
为避免刺激孩子的身体,父母不应该太过频繁地亲吻和拥抱他们。这对孩子很不好,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我们也不要从精神上刺激孩子的性意识。孩子通常会在爸爸的书房里看到一些轻浮、挑逗的图片。我们在心理咨询诊所也不断遇到这种案例。孩子不应该接触那些讨论超越其年龄理解水平的关于性的图书。我们也不应该带孩子去看关于性主题的电影。
如果我们能使孩子避免所有这些形式的过早的性刺激,那么我们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我们只需在恰当的时候给予孩子简单的解释,不要刺激孩子的身体和性意识,给予他们真实、简洁的回答。重要的是,不要欺骗孩子,如果我们还想拥有孩子的信任的话。如果孩子信任自己的父母,他就会信任父母对于性的解释,就会对来自同伴的关于性的解释大打折扣——我们90%的关于性的知识都来自同辈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信任和朋友般的关系,比那些在回答有关性问题时所使用的、自以为得计的各种回避、托词要远为重要。
如果孩子性经历太多,或性经历太早,他们后来通常都会对性失去兴趣。这就是为什么要避免让孩子看到父母做爱。如果可能,最好不应该让孩子和父母同睡一屋,当然,也不应该同睡一床。兄弟和姐妹也不应该睡在一屋。父母应该留意孩子是否行为得当,也应该留意外界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这些话对性教育进行了最重要的总结。我们这里看到,就像孩子其他方面的教育一样,性教育最为重要的原则就是家庭内部的合作和友爱精神。有了这种合作精神,有了早期关于性别角色的知识,有了男女平等的观念,孩子会很好地应付将来可能遇到的任何危险。重要的是,他们已准备好以健康的态度去迎接未来人生的工作。
第十三章 教育的失误
家长或教师在孩子的教育上容不得半点灰心丧气。他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即刻的回报而滋生绝望情绪;不能因为孩子没精打采、冷淡默然和极端的消极被动而滋生失败之想;同时也不能受到孩子有天赋和没有天赋之类的迷信说法的影响。个体心理学认为,为了激发孩子的精神能力,要努力给予他们更多的勇气和更多的自信,要教导他们,困难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而是我们遇到并要加以征服的问题。一分耕耘,未必总有一分收获。不过,诸多成功的案例还是足以补偿那些没有取得预期结果的努力。下面就是一个努力获得了回报的有趣案例。
这是一个读6年级的12岁男孩。他虽然成绩不好,但却满不在乎。他以往的经历尤为不幸。他因为得了佝偻病,直到3岁才学会走路。3岁末的时候,只会说少量单词。4岁时,他妈妈陪他去看心理医生,医生告诉她这孩子没法矫正。不过,妈妈并不相信这点,并把孩子送到一家儿童指导学校。这孩子在学校进步缓慢,学校对他帮助不大。孩子6岁的时候,大家觉得他可以上学了。上学的头两年,由于在家里获得了额外的辅导,他才勉强通过考试。后来,他又尽力读完了3年级和4年级。
这个男孩在学校和在家里的情形是这样的:他在学校以极端的懒惰而引人注目;他抱怨自己不能集中精力,听课分心。他与同学相处不好,被他们取笑,他也总是表现得比他们虚弱。他在学校只有一个朋友。这个男孩很喜欢这个朋友,并经常和他一起散步。他认为其它孩子不够友好,难以与他们相处。他的老师也抱怨,他的数学不好,也不会写作。不过,老师还是相信,男孩会像其他孩子一样能够搞好学习。
从这个男孩的过去经历和他所能做的一切来看,对他的治疗很明显是建立在一个错误诊断的基础上。这男孩是为一种强烈的自卑感即自卑情结所折磨。他有个优秀的哥哥。父母认为,哥哥不用特别努力就能升入中学。通常,父母们都喜欢说自己的孩子不用努力就能搞好学习,他们的孩子也喜欢这样自我吹嘘。这个男孩的哥哥也许注意训练自己上课时集中精力,认真听讲,记住学校所学的一切,这样他就不用在家里额外学习,从而给人一种无须努力就能搞好学习的印象。而那些在学校不够专心的孩子则不得不在家里温习学业。
这个男孩与哥哥之间的差异多大呀!男孩不得不生活在一种压抑的感觉之下:他感觉能力不如哥哥,感到自己远没有哥哥有价值。他也许常听妈妈这么说,特别是当她对他生气的时候。他哥哥也会这么说,并称他是傻瓜或白痴。如果男孩不服从哥哥,哥哥就会对他拳打脚踢。我们可以看到,他过去经历的结果就是:他是一个相信自己不如别人有价值的人。实际上生活也似乎肯定了他的看法。他的同学嘲笑他;他的学业错误百出;他说自己不能集中精神。每个问题都令他恐惧不已。他的老师也不时地说,这个孩子在班级和学校找不到归属感。毫不奇怪的是,男孩最终相信,他不可能避免目前所陷入的境遇,他也相信,其他人加之于自己的看法也是正确的。一个孩子如此丧失自信,对未来感到绝望,已属可怜而可悲了。
当我们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和他谈话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看出他对自己已经丧失了信心,这不是因为他颤抖的身体和苍白的脸色,而是因为一个人们总可以观察到的小细节:当我们问他多大时(实际上我们知道他12岁),他回答说11岁。我们不要把这个错误回答视为偶然。我们曾经指出,此类的错误有其内在原因。如果考虑到孩子过去的生活经历,并联系他对年龄的回答,我们会得到这个印象,即他在试图回忆他的往昔。他想回到过去,回到那个他更小、更弱也更需要帮助的过去。
我们可以根据已经掌握的事实来重建他的人格系统。这个男孩并不想从完成他这个年龄力所能及的任务来寻求肯定和认可;他相信并表现出自己没有别的孩子发展全面,也竞争不过别人。他可能回答是11岁,但也有些情况下,他的行为却像一个5岁的孩子。他坚信自己不如别人,并尽力使自己的所有活动来应验自己的想法。
这男孩在大白天尿床,也不能控制自己的大便。当一个孩子认为自己还是个婴儿或把自己想象为一个婴儿的时候,才会出现这些症状。这也证实了我们的想法,即这个男孩依恋过去,如果可能,也愿意回到过去。
在小男孩出生之前,这个家庭有个保姆。保姆与男孩关系亲密,一有可能,就代替妈妈的位置来照顾她。我们可以就此得出进一步结论。我们知道男孩过去怎么生活,知道他不愿早起,家人曾带着厌恶的表情描述他早起要花很久时间。因此,我们的结论是,孩子不愿意上学。一个和同学相处不好、感到压抑和认为自己一事无成的孩子,不大可能喜欢上学。结果,他不想早起,不想准时到学校。
不过,他的保姆却说他的确想上学。事实上,只有他生病的时候,才请求上学。这至少和我们上面所言并不矛盾。不过,应该如何理解“保姆却说他的确想上学”这个问题呢?其实,答案很明显,当然也很有意思:当孩子生病的时候,他可以允许自己说他想上学,因为他期望他的保姆这样回答,即,“你不能上学,因为你生病了。”他的家人自然不理解这种表面上的矛盾,因而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他的保姆自然也不理解这男孩的真实想法,因而以为他真的想上学。
促使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诊所来接受治疗,则是因为不久前才发生的事情。这男孩居然拿保姆的钱去买糖果吃。这也表明他的行为像个很小的孩子。拿钱去买糖是极其孩子气的行为。只有非常年幼的孩子才有这种行为,因为他们不能控制自己对糖果的欲求。他们也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机能。这种行为的心理学含义就是:“你必须照顾我,否则我会做淘气的事情。”这男孩不断地做出此类行为,以使他人关注自己,因为他对自己没有信心。如果我们把他在家里和在学校的情况作一下比较,两者之间的联系是显而易见的。在家里,他可以使人关注他,但在学校,他却不能如愿。不过,谁又能矫正孩子的行为呢?
在这男孩被送到我们诊所之前,他被认为是个落后、卑弱的孩子。不过,他至少不应该被归入此类。他是个完全正常的孩子,一旦他恢复自信,他能够做到他同班同学所能做的一切。他总是倾向悲观消极地看待每件事,在没有做出一丁点的努力之前,就已经承认失败。他每一个举止都体现了他缺乏自信,教师的评语也证实了这点:“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差;注意力分散;没有朋友;等等。”他的不自信和消沉是如此的一目了然,以至于谁都可以看见;他的处境又是如此的不利,以至于很难改变他对自我的看法。
在他填完个体心理学问卷之后,我们和他又进行了咨询谈话。我们不仅和这男孩谈,而且还和与他有关的人谈。在这有关的人当中,首先就是他的母亲,这个母亲早已对他不抱希望,只想使他勉强完成学业,以后随便找个工作了事;其次是总是蔑视他的哥哥。
“你长大想干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男孩自然不会有什么回答。这一点很能说明问题。一个半拉子成人却不知道自己将来干什么,这总有点问题。确实,有很多人并没有从事孩时所选择的职业,不过,这并不要紧。至少,这些人曾受这种职业理想的牵引。他们在孩子时想从事司机、警卫和乐队指挥等他们亲见的并自认为是具有吸引力的职业。不过,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实际的目标,那就可以认为他把目光从未来移开,转向过去;或换句话说,回避未来,回避任何与未来相关的问题。
这似乎和个体心理学的一个基本原则相矛盾。我们不是历来宣称儿童总有一种追求优越感的心理吗?我们不是试图表明每个孩子都想发展自己、想变得更强大、想成就一番事业吗?而我们眼前这个孩子却希望后退,希望自己变得幼小,希望别人供养和帮助他。我们又该如何解释这个现象呢?精神生活的进展并不是简单的,它有着复杂的背景。如果我们对复杂的案例做出简单和天真的结论,我们就总会犯错误。所有的复杂案例都存在令人迷惑的假象,事物也会辩证地走向其相反方向。具体到这里的男孩,他没有去向前发展追求优越性,却想回到过去,似乎只有这样才最强大,才最安全。除非对这个孩子的整个情形有所理解,否则这种现象很是令人费解。实际上,这种类型孩子的做法,也有其合理之处,虽然那这种合理有点可笑。这些孩子从来没有像他们在幼年、弱小、无助和没有任何责任的事实那样强大或有支配力。既然这个男孩没有自信,担心自己什么事都做不成功,那么,我们还能期望他愿意面对未来而有所作为吗?他肯定会避免任何检验和测试其作为个体的能力和长处的情境。因此,除了在人们对他什么期望、没什么要求的、极为有限的范围内活动外,他的活动范围所剩无几。可见,他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追求被别人认可,这就像他年幼、无助、依赖他人时获得的认可一样。
我们不仅要和男孩的老师、妈妈和哥哥进行咨询谈话,还要和他的父亲以及他的教师进行协商和沟通。这样的咨询商谈需要大量的工作,不过,如果我们能赢得教师的支持,就会节省大量劳力。这虽不是不可能,但也并不简单。许多教师固守老方法和观念,并把心理分析视为有点另类的东西。其中也有的教师担心心理分析会使他们丧失部分权利,或认为心理分析是一种未经许可的干预。当然实际并不是这回事。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它不是即刻就能学会的,而是需要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不过,如果人们从一种错误的观点来看心理学,那么,心理学对他们也不会有什么价值。
对此,宽容是一种必需的品质,特别是对于教师而言,对新的心理学观点怀着开放的心态是很明智的,即使这些观点和我们至今所持的看法相矛盾。从今天的情况看,我们也没有权利断然否定教师的观点。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置这个男孩呢?按照我们的经验,只有把这个孩子从他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也就是说,让这个小孩转学。这样的处理方式没有伤害任何人。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孩子却摆脱了一个沉重的负担。他进入新的学校学习,没有人认识他,他不必担心别人对他作不好的评价,也不用担心别人的鄙视。具体如何去做,并不容易解释。家庭环境与此关系很大。案例不同,处理的方式也不相同。不过,如果有相当数量的教师熟悉个体心理学,对这种孩子的处理就会更加容易一些,因为他们会用理解的目光来看待这种案例,并能给予相应的帮助。
第十四章 对父母的教育
前面已经多次指出,这本书是为家长和教师而作。他们会从书中对儿童心理生活在新的洞见中获益。在上章分析中,我们并没有太多关注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是在父母帮助下还是在教师支持下进行的,只要孩子能获得正确的教育。这里的教育当然是指学校课程之外的教育,即不是指学科教学,而是指最为重要的人格发展。当今,虽然父母和教师都对教育工作有所贡献,父母纠正学校教育的不足,教师则矫治家庭教育的缺陷,但在现代社会和经济条件下,大城市孩子的教育责任主要是由教师承担。父母对新的观念没有教师敏感,因为教师的职业兴趣就是孩子的教育。个体心理学把孩子为明天作好准备的希望主要寄托在学校和教师的改变上,尽管家长的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必然会与家长发生冲突。这是因为教师纠正性的教育工作就是以家长教育的某种失败为前提的。在这种意义上,教师的教育就是对家长的指控,而且家长大多也这样认为。教师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处理与家长的关系呢?
下面就来探讨这个问题。这种探讨当然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来进行的,因为教师需要把与家长打交道视为一种心理问题。如果家长看到这种探讨,请不要生气,这里没有冒犯的意思,这种探讨只适用那种不够明智的家长,这种家长已经形成了一种教师不得不面对的大众现象。
许多教师认为,和问题儿童的父母打交道与问题儿童本人打交道更加困难。这种事实表明,教师要运用一定的策略来和这些家长打交道。教师必须总有这样一个概念,即家长并不需要为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所有毛病负责。毕竟,他们不是富有技巧的专业教育者,通常也只有按照传统来指导和管理孩子。当他们因为孩子的问题而被召唤到学校时,他们常感到像是被指控的罪犯。这种情绪也反映他们心里的内疚,因而需要教师富有策略地对待它。教师应该尽力把家长的这种情绪转变为友好、坦率,使自己成为他们的一个帮助者,使他们理解自己的善意。
我们绝不应该责备家长,即使这样做有充足理由。如果我们能和父母达成一种协议,改变他们的态度,使他们能按照我们的方法来行事,那么我们会获得更多的教育成就。直接指出他们过去行为中的错误,这于事无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尽力使他们采取新的方法。居高临下地告诉他这儿做错了,那儿也做错了,只会冒犯他们,使他们不愿意和我们合作。通常,孩子变坏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有一个历史过程。家长通常也会认为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中忽视了什么,但千万不要让他们感到我们也这么认为;我们绝不应该绝对而教条地和他们谈话。即使是向他们提建议,也不应该用权威的口吻,而是尝试用“可能”、“也许”或“你也许可以这样尝试一下”,等等。即使我们知道他们错在哪儿、如何纠正,我们也不要贸然提出,让他们觉得我们似乎在强迫他们。这并不是说每个教师都懂得这些策略,也不是说它们一下子就可以掌握的。有趣的是,富兰克林曾在自己的自传中表达了同样的思想。他写道:
“一个公谊会教派的朋友曾好心地告诉我,我被普遍认为是为人骄傲,这种骄傲经常表现在谈话之中,表现在讨论问题的时候不仅满足于自己正确,而且还有点咄咄逼人和飞扬跋扈。他还举出数例来证明我的骄傲。于是,我决定尽力改正这种毛病或愚蠢品性,当然我的毛病并不止这一个。于是,我便在自己的道德清单上加上了谦卑一条,我指的是广义上的谦卑。
“我不敢吹嘘自己真的已经具有了谦卑的美德,但我已经有了谦卑的样子。我给自己定下规矩,绝不直接对抗别人的观点,也绝不直接肯定自己的看法。我们甚至逼迫自己认可我们圈子的古老信条,在表达一个确定的观点时避免适用‘肯定’、‘当然’、‘我认可’或‘毫无疑问’等字眼,而是要使用‘我认为’、‘我的理解是’、‘我想事情可能是这样’或‘目前在我看来’。当有人提出一个我们认为是错误的观点时,我不是直接与他对抗,避免当场指出他们观点中的荒谬之处,而是回答说,‘他的观点在有些情况下有起合理之处,不过,在我看来,目前的情况似乎有点不同,’等等。我很快就发现我这种变化的益处。我和他人的对话更加愉快了。我以这种谦卑方式提出的观点,也更容易让别人接受,反对的意见也少了;即使自己错了,也不会太羞愧;如果自己碰巧正确,我也更容易说服别人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而站到我这一边。
“我刚开始采取这种谦卑的为人方式时,不得不压抑自己的自然倾向。不过,习惯成自然。或许这也是为什么50年来无人听到我说一句教条式的话语的原因。我早年提议建立新制度或改造旧制度时曾对民众产生重大影响;后来我成为议员时,也曾对议会产生很大影响,均受益于这种谦卑习惯(当然更得益于我的正直)。实际上,我是一个拙劣演说者,更不擅长雄辩,我在遣词造句时,也颇感犹豫,表达也不是很准确,不过,我的观点一般还是得到了认同。
“实际上,骄傲是人的自然情感中最难制服的。尽管我们掩盖它,和它搏斗,打倒它,阻止它,克制它,它却总是不肯灭亡,并随时会抬头露面,发荣滋长;我们会在历史中经常看到它。甚至即使我们认为自己完全克服了骄傲,我们也有可能因为自己现在的谦卑而骄傲。”
当然,这些话并不适合所有的生活情境。我们既不能作此期望,也不能作此要求。不过,富兰克林的话还是向我们表明,这种咄咄逼人、力图致人于死地的做法是多么的不合时宜,是多么的无效。生活中没有适合所有情境的基本规律。每个规则一旦超出自身的限度,就会突然无效。确实,生活中有些情境是需要措辞激烈的。不过,如果我们考虑到教师和已经体会到羞辱并将因为自己的问题孩子而进一步感受羞辱的忧心忡忡的家长之间的情况,如果我们考虑到没有家长的合作我们将什么也办不到,那么,显然为了帮助这个孩子,我们必然要采取富兰克林的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去证明谁正确或显示自己的优越,就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找出一个帮助孩子的有效方法,当然,这会遇到很多困难。许多家长听不进任何建议。他们会感到吃惊、愤怒、不耐烦,甚至会表现出敌意,因为教师把他们和他们的孩子置于这样一种令人不快的境地。这种家长有时会无视自己孩子的毛病,闭眼现实。但他们现在却要被迫睁开自己的眼睛。自然,整个情形并不令人愉快,因此,可以想象,当教师仓促或太过急切地和家长谈论孩子的问题时,他们自然没有可能赢得家长的支持。许多家长走的更远。他们对教师大发脾气,显示出一副不容接近的样子。这时,最好向家长表明,教师的教育成功取决于他们的协助;最好使他们情绪安静,能够友好地与教师谈话。我们不要忘记,家长太受传统的、陈旧的教育方法所局限,自然很难一下子解脱出来。
例如,如果一个家长已经习惯了用严厉的言词和表情来摧毁孩子的自信,那么,他自然很难在10年之后突然改变成一种友好、仁爱的态度和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这位父亲突然改换了一种态度,他的孩子开始也并不认为这种变化是真实的和真诚的。他会认为这是一种权宜之计,他要很长时间才会相信父亲的这种态度转变。这种情况对高级知识分子也不例外。有一位中学校长曾不断地指责和批评他的儿子,几乎使他濒于崩溃。这位校长在和我们的谈话中也意识到这点;他回家以后,对自己的孩子发布了一通刻薄的教育演说。不过,由于孩子太懒散,他又丧失了耐心,发起火来。一旦孩子做出父亲不喜欢的举动,父亲就会对他发火,并尖刻地加以批评。如果对一个自认为是教育者的校长都尚且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那么对于那些从小就浸染在应该用皮鞭去惩罚孩子所犯的每个错误的教条中的普通家长,不难想象其改变之难了。和孩子家长谈话时,教师应该运用一切圆滑和富有技巧的手段和辞令。
我们不要忘记,伴随皮鞭的儿童在底层社会是非常普遍的。因此,来自这些阶层的孩子在学校接受矫治谈话之后,还有家长的皮鞭在家里等他。一想到我们的教育努力经常因家长的皮鞭而付之东流时,我们就会感到悲哀。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经常要为自己的同一个错误受到两次惩罚,而我们认为,一次就足够了。
我们知道,这种双重惩罚会带来可怕的后果。假如一个孩子必须把自己不佳的成绩单带回给父母,他就会担心鞭打,害怕把成绩单给父母看,同时也担心学校的惩罚,于是,便逃学或伪造家长签字。我们可不要小看这些事情。我们要联系他的环境来考虑孩子的问题。我们要自问:如果我们一意孤行,会发生什么事情?会带孩子的行为造成什么影响?我们能确信我们的所为会对孩子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吗?孩子能承受加之于其上的负担吗?他能够富有建设性地学习到什么吗?
我们知道,孩子和成人对困难的反应差异巨大。对孩子进行教育,我们要认真、谨慎,在我们重塑他们的生活模式之前,我们要理性地探讨其可能的结果。只有那些对孩子的教育和再教育进行过深思熟虑和客观判断的人,才能更为明确地把握自己教育努力的效果。实践和勇气是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素,就像令一个不可动摇的信念也是其基本要素一样,即不管出现什么情况,总能找到挽救儿童的办法。首先,我们要遵循一个古老而有见地的法则,即越早越好。那些习惯把人视为一个整体,并把它的毛病视为其整体的一个部分的人,将比那些习惯根据机械的、僵死的模式来对待孩子的毛病的人更能理解和认识孩子,例如,后者在孩子没有做家庭作业的时候,总是会立即给家长写信给予告知。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对儿童的教育不断有新观念、新方法和新理解的时代。科学正在破除陈旧的教育习俗和传统。这些新知识把教师的责任置于一个更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使他们更加理解儿童的问题,赋予他们更多的能力去帮助孩子。重要的是要记住,单个的行为如果脱离了整体的人格就没有意义,我们只有联系整个人格,才能对它加以研究。
附录1:个体心理问卷
(供理解和矫治问题儿童之用,由国际个体心理学家学会拟定。)
1、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何时出现?当问题初次被发现的时候,他处于什么样的情境(心理的或其他的)?
诸如此类的重要情境有:环境改变,开始上学,家庭有新生孩子如弟弟或妹妹,学校中的失败和挫折,生病,父母离婚,父母再婚,父母死亡。
2、在问题暴露之前,是否存在一些特殊的心理或生理缺陷?例如在吃饭、穿衣、洗澡或睡觉时胆怯、粗心、拘谨、笨拙、嫉妒、羡慕和依赖他人等。孩子是否惧怕独处或是否恐惧黑暗?是否理解自己的性别角色?是否理解第一性特征、第二性特征或第三性特征?如何看待异性?对自己的性别角色理解多深?是继子吗?是否在合理的时间内学会说话或走路?学说话和行走有没有困难?在学习阅读、绘画、唱歌或游泳是否有明显的困难?是否特别依恋父亲、母亲、祖父母还是保姆?
有必要确定他是否对环境富有敌意并寻求他自卑的根源;有必要确定他是否倾向避开困难,是否表现出自我中心主义和过分敏感的性格特征。
3、孩子制造很多麻烦吗?他最惧怕什么?最惧怕谁?夜间哭喊吗?是否尿床?是否有支配弱小者或强壮者的倾向?是否有和父母同睡一张床的强烈意愿?是否举止笨拙?患过佝偻病没有?他的智力怎么样?是否常遭人逗乐和嘲笑?在发型、衣饰和穿鞋等方面是否爱慕虚荣?是否喜欢咬指甲或挖鼻孔?吃东西是否一副贪婪相?
了解他是否自信地追求优越感,了解他的固执是否阻碍了他行动的动力,这将对我们很有启发作用。
4、孩子是否很容易交上朋友?对人对动物是否耐心、宽容,或是否骚扰和折磨他(它)们?是否喜欢收藏或贮存?是否吝啬和贪婪?是否乐于领导和指挥他人?是否倾向于自我孤立?
这些问题是与儿童和人交往、接触能力有关,也与儿童的信心程度有关。
5、鉴于以上所有问题的回答,儿童目前的状况怎样?他在学校如何行动?他喜欢学校吗?他是否准时?上学前是否情绪激动?上学是否匆匆忙忙?丢失书本、书包和练习本吗?做作业或考试前,他是否紧张激动?是否忘记做作业,或是否拒绝做作业?是否浪费时间?是否懒惰?是否精神不集中?是否扰乱课堂?他如何看待老师?他对老师是批评、傲慢还是冷漠?他是主动请求他人帮助他学习,还是被动等待人家帮忙?他在体操和其余方面是否有雄心?他认为自己天赋相对较低,还是完全没有天赋?他阅读广泛吗?他喜欢哪种文学形式?
这些问题帮助我们理解孩子对学校生活的准备性,帮助我们理解他们经历“学校新情境测试”的结果及其对困难的态度。
6、关于他家庭环境的正确信息,包括家庭成员的疾病状况,是否酗酒,是否有犯罪倾向,是否体弱,是否患有神经疾病、梅毒和癫痫病及生活的标准,等等。家庭是否有人死亡,死亡发生的时候孩子多大?家庭的主导精神气氛?家庭教育是否严格苛刻?对他是抱怨不止、挑剔找茬还是纵容溺爱?是否存在让孩子恐惧生活的家庭影响?对孩子的监视管理情况如何?
从孩子在家庭的处境及其对家庭的态度来考察,我们就可以判断孩子所受到的影响。
7、孩子的出生次序情况:他是家庭的长子、幺子、独生子、唯一的男孩还是唯一的女孩?相互间是否有竞争,是否常常哭闹,是否有恶意嘲笑,是否有贬低他人的强烈倾向?
这些问题对于我们研究孩子的性格、了解孩子对他人的态度非常重要。
8、孩子是否形成了选择职业的观念?他如何看待婚姻?家庭其他成员从事什么职业?父母的婚姻生活如何?
从这些问题中,我们可以得出孩子是否对未来有勇气和信心的结论。
9、他最喜欢的运动、故事、历史人物和文学形象是什么?是否喜欢对别人的游戏捣乱?是否爱冷静的思考?是否爱做白日梦?
这些问题涉及他在生活中扮演英雄角色的可能倾向。相反则可认为是缺乏勇气。
10、孩子早期的记忆是什么?是否印象深刻地做一些诸如飞行、坠落、无力和赶不上火车的梦,或是周期性地做这些梦?是否做一些焦虑性的梦?
由此,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他是否有孤立封闭的倾向,是否被警示要小心,是否雄心勃勃,是否偏爱特定的人或乡村生活,等等。
11、孩子在哪些方面丧失了信心?他认为自己被忽视了吗?他是否积极应对别人对他的注意和赞扬?是否有迷信的观念?是否回避困难?是否尝试过多种事情但最终都有始无终?他对未来是否确定?是否相信天赋和遗传的不良影响?周围的一切都令他灰心丧气吗?他对生活的看法是否悲观?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孩子是否丧失了自信心,是否走上了一条错误之途。
12、是否爱耍花招,是否有其他的坏习惯如做鬼脸、装傻、耍孩子气和出洋相等?
在这些方面,孩子为了引人关注,会表现出些微的勇气。
13、他是否有言语缺陷?是否相貌丑陋?是否有畸形足?是否膝盖内扣或罗圈腿?是否身材矮小?是否特别肥胖或高挑?是否比列不协调?眼睛或耳朵是否异常?是否智力迟钝?是否左撇子?是否夜间打呼噜?是否特别美丽?
这些不足和缺陷通常都被孩子夸大了,并由此而丧失勇气。那些非常漂亮的孩子经常也会出现成长问题,因为他们认为他们无需努力,就能获得一切。这样的孩子会错失无数为生活做准备的机会。
14、他是否经常谈到自己缺乏能力,谈到自己对学业、工作和生活“缺乏天赋”?是否怀有自杀的念头?他的失败和制造麻烦之间是否存在时间上的联系?是否过于看重外在的成功?是卑躬屈膝、执拗顽固还是桀骜反叛?
这些表明他极度的气馁,这在孩子徒劳地消除自己的问题之后表现尤为明显。他的失败部分是由于他努力的无效,部分是由于他对与他交往的人缺乏了解。不过,他也总要满足自己对优越感的追求,因而便转向那些轻松容易的事情。
15、找出孩子取得成功的事例。
这些积极表现会给我们重要的启示。因为孩子表现成功之中的兴趣、性向和准备性很可能指向另一种方向,这种方向和孩子至今所走的方向有所不同。
上面这些问题不宜以一种固定的或程式化的顺序来提出,而是建设性地和借助谈话来提出。从上面所有问题中,我们可以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孩子的个性。我们将会发现,错误不是被辩护与合理化了,而是变得可以认识和可以理解了。我们应该耐心友善而不是威胁性地向孩子解释他们在问卷中暴露出来的错误。
附录2 五个孩子的案例及其评论
案例一
这是一个15岁的男孩,是独生子。他的父母工作努力,家庭也算小康之家。父母对待孩子细致体贴,以确保他身体健康。因此,孩子的早年生活是快乐而健康的。他的妈妈心地善良,比较容易哭泣。她叙述起自己孩子的事情来断断续续,很是费力。我们不了解孩子的爸爸。他的妈妈说他是一个诚实、自信且精力充沛的人,也热爱家庭。孩子很小的时候,一旦不听话,他爸爸就会说,“如果我们不扑灭他的意志,将来他就会变本加厉。”所谓扑灭他的意志并不是谆谆教诲,而是一旦孩子做错什么事,他就鞭打孩子。这样,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反抗意识,他的反抗意识表现在他想成为家里的主人,我们经常会在被宠坏的独生子中发现这种想成为家里支配者的欲望。这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不服从倾向,并形成了拒绝顺从的习惯。只要父亲不动手鞭打他,他就不会服从。
我们这里停了一下,看看孩子最鲜明的性格特征是什么。这就是撒谎。他靠撒谎来逃避父亲的责打。这的确也是他妈妈对他主要的抱怨。现在,孩子已经15岁了,可他的父母从来不能确定孩子是在说实话,还是在撒谎。我们还进一步了解到,孩子曾在一所教会学校学习过一断时间,那里的教师也抱怨孩子不服从管教,扰乱课堂。例如,老师没有提问到他,他却高声回答;老师上课期间,他会突然提问,打断老师;上课期间,大声和同学说话。他做作业时字迹极为潦草、难认。他还是左撇子。他的行为最终超越了所有界限。他越是害怕父亲惩罚,就越是撒谎。他的父亲先是决定让他继续留在学校学习,但后来却不得不把他领回家,因为他的教师认为他已经不可救药。
这孩子很活跃,智力也正常。他念完公立学校,要参加中学入学考试。考试后,他告诉一直等他的妈妈说自己通过了考试。家人很高兴,夏天还去乡村度假。孩子经常谈及中学的事情。后来学校开学了。孩子每天背着书包上学,中午回来吃午饭。不过,有一天中午,他妈妈陪他走了一段上学的路,她听到有个人在说,“那不是早晨给我带路去车站的孩子吗?”她就问孩子那个人说话是什么意思,是否他上午没有上学。这孩子回答说,上午学校是10点放学,那个人问他去火车站的路,他便带他去了。他的妈妈并不相信他的解释,将此事告诉了他爸爸。他爸爸决定第二天陪他去一次学校。在一起去学校的路上,他爸爸不断地询问,后来发现孩子并没有通过入学考试,自然也就从来没有上过学,不过一直是在街上闲逛而已。
家里为他请了家庭教师教他,孩子最终也通过了入学考试。不过,他的行为并无丝毫改善。他依旧扰乱课堂,并开始小偷小摸。他偷了妈妈的钱,却矢口否认,直到家人威胁送他去警察局,才坦白承认。这个案例接下来则变成了一出忽视孩子教育的悲剧。这个曾经骄傲地认为自己可以扑灭孩子意志的爸爸,现在则放弃一切对孩子的希望。孩子得到的惩罚则是:家人不再理他,不和他说话,也不关注他。他的父母也声称以后不再揍他。
在回答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问题时,妈妈说,“从出生开始。”他妈妈实际的意思是,既然父母想尽一切办法都没有办法把孩子教育好,那么孩子的不良行为肯定就是天生的。
他在婴儿的时候,就特别的不安分,日夜嚎哭,而所有的医生认为孩子非常正常,非常健康。
这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婴儿哭泣本身并无值得关注之处。孩子哭泣的原因则是多种多样。此案例中的男孩是独生子,他母亲也没有养育方面的经验。孩子哭泣,通常是因为他尿湿了,他妈妈则未意识到这一点,而是跑过去把他抱起来,轻轻摇摇,给他东西吃。她本应该找出孩子哭泣的真正原因,换一下尿布,让他感到舒适,就不用再管他了。这样,孩子就会停止哭泣,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给他留下不良影响。
他妈妈说这孩子在正常的时间内毫无困难地学会了说话和走路,牙齿也发育正常。孩子有毁坏玩具的习惯。这并不必然表示孩子性格不好。值得注意的是妈妈说,“孩子无法单独玩耍,一分钟也不行。”那么,妈妈究竟如何训练孩子单独玩耍呢?唯一的方法就是让他单独玩。要让孩子在没有成人的不断干预下学会独处。我们怀疑这个母亲没有这么做过,她的一些话也证明了这点。例如,孩子总是让她忙个不停,总是依恋着她,等等。这是孩子最初渴望得到母亲的宠爱,也是他心灵最早的印迹。
我们从来没有让孩子单独呆着。
他妈妈这么说,显然是在作自我辩护。
他从未一个人单独呆着,直到今天,他也不愿独处哪怕一个小事。夜间也从未独处过。
这也证明孩子对她是多么的依恋,多么的依赖。
他从不害怕什么,也不知道害怕为何物。
这似乎与心理常识矛盾,与我们的心理发现不符。进一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这孩子从未独处过,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害怕,因为对这种孩子来说,害怕就是迫使他人和他在一起的手段。这样,他就没有必要恐惧,害怕就是孩子一旦独处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情绪。下面是另一个看起来有点矛盾的陈述。
他特别害怕他爸爸的鞭子。这样看来,他的确也有害怕的时候。不过,一旦鞭打结束,他就很快忘记了,重又快活起来,即使有时他被责打的很严重。
我们这里看见一种不幸的对比:妈妈处处迁就孩子;爸爸则非常严厉,试图校正妈妈的软弱温柔。爸爸严厉苛刻却越来越把孩子赶向妈妈一边。这就是说,孩子会转向宠爱和纵容他的人,转向那个可以不费力气而获得一切的人。
孩子6岁在教会学校的时候,他受到教士的监护。这时已经有人开始抱怨这孩子的好动、不安分和注意力不集中。这些抱怨更多指向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他的学业。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他的不安分。如果孩子想获得关注,那么有什么比不安分更好的办法呢?这孩子想被关注。他已养成了获得妈妈关注的习惯。现在,他进入更大的圈子——学校,他也想获得新成员的关注。教师不理解孩子的真正目的,只是把孩子挑出来批评和惩戒一通,希望以此来矫正他的行为,成为他所期望的人。孩子不得不为这样寻求关注而付出代价,不过,他已经习惯了。他在家里受到爸爸严厉的责打,读书期间同样如此,可他依然故我。我们怎么又能期望学校所允许的温和惩罚能改变孩子呢?这种可能性不大。当孩子屈身回到学校学习时,他自然希望能成为关注的中心,以此作为一种补偿。
他父母向孩子指出,为了班级每个人的利益,他必须在课堂保持安静,试图以此来改善孩子的行为。当听到这种陈词滥调时,我们不禁怀疑这对父母是否拥有健全的常识。其实,孩子和成人一样根本就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不过,孩子却忙于其他的事情哩!他想获得关注,但保持安静是不能获得这种关注的,而通过努力工作来获得关注则又并不容易。一旦意识到他为自己设定的这种目标,我们就解开了他行为的谜团。显然,他爸爸的鞭打只能使他安静一会儿。不过,他的妈妈说,一旦他爸爸离开,孩子就故态复萌。他认为,鞭打和惩罚只是短暂地中断了他的追求,但绝对不会获得持久的效果。
他总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
对那些想要获取别人关注的孩子来说,发脾气显然也是一种方法。我们知道,人们经常把发脾气称为达到目的的一种方便手段,也是为这个目的所决定的一种情绪。例如,安静地坐在沙发上的孩子不需要发脾气。只有那些想引人关注的孩子例如本案例中的孩子,才会明显地表现出发脾气这种情绪。
他习惯了把家里的各种东西到带到学校换钱,然后和一帮朋友挥霍、娱乐。他的父母发现这种情况之后,每天在他上学前都要对他进行搜身。他最终放弃了这种行为,但马上又沉溺于恶作剧和上课捣乱。若不是他父亲的严厉惩罚,他很难改掉拿家里东西换钱的习惯。
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要恶作剧,这也可归因于他想出风头的欲望,因为这会招致老师的惩罚,从而显示自己能够挑战学校规定。
他的捣乱行为后来慢慢减少,不过,仍会周期性发作,一如故往,最终被学校开除了。
这也证实了我们之前所说的观点。这个孩子想奋力获得他人的认可,自然会遇到很多障碍,他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此外,如果考虑到他还是个左撇子,我们会对他有更多的认识。我们可以想见,即使他想避免困难,却也总是躲不过去,也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但是,他越是缺乏信心,越是想证明自己值得关注。他无法停止恶作剧,直到校方再也容忍不了,把他开除。如果校方的目的是不允许一个捣乱者干扰其他孩子的学习,那么,校方别无选择,只能开除他,就有其合理性。不过,如果我们认为教育的目的是矫正孩子的缺点,那么开除就不是可取之道了。孩子既然很容易获得母亲的认可,也就无须在学校用功了。
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个教师的建议下,这孩子在假期被送到一个儿童矫治之家,那里的管理比学校更为严格,不过,仍未起到什么作用。他的父母仍然是孩子的主要监护人。孩子每周日回家,他对此很高兴。不过,即使儿童矫治之家不允许他回去,他也并不沮丧。这很容易理解。他想表现出像个英雄,也希望别人把他看作是英雄。他并不十分介意被鞭打,不管事情多么令他难以接受,他总是抑制住自己不哭,也不想有失男子汉气概。
他的学习成绩并不很差,因为家里总有家庭教师教他。
由此可以看出,他没有独立性。老师说,这孩子若是能静下来学习,成绩会更好一些。我们相信这孩子能搞好学习,因为除了弱智,任何孩子都可以搞好学习。
他没有绘画的天赋。
这很重要,因为从这个陈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完全克服自己右手的笨拙。
他体操很好;他很快学会了游泳,并且不惧危险。
这表明他并未完全丧失勇气,只不过把自己的勇气用在了其他不重要的事情上了,因为这些事情对他来说,比较容易,而且肯定能成功。
他从不知道害羞,总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每个人,不管对方是学校的门卫,还是学校的校长,尽管他从多次被告诫不要如此鲁莽、唐突说话。
我们知道,他从不在乎别人禁止他做这、做那,因此,我们不能把他这种不知害羞视为一种勇气的表现。我们知道,很多孩子都能很好地意识到教师、学校管理者和他们之间的距离。这个孩子不惮被父亲鞭打,自然也就不会害怕校长,为了显示自己的重要性,他会冒昧和放肆地说话,并常常用这种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对自己的男性性别并无明确认识,不过,他经常说,他不喜欢成为女孩。
这并没有明确表明他对自己性别的看法,不过,像他这种性格不良的孩子一般会倾向于轻视女孩,并从这种轻视中获得一种男性的优越性。
他没有真正的朋友。
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其他孩子也并总是愿意被别人领导。
他的父母至今还没有向他解释性方面的事情。他的行为总是表现出一种统治欲。
他对我们颇费气力收集的、有关他自己的事实十分清楚。这就是说,他对于自己的想要什么十分清楚。不过,毫无疑问,他并不理解自己这种无意识的目标和其行为之间的联系。他也不理解自己这种无意识的目标和其行为之间的联系。他也不理解自己强烈统治欲的范围和根源。他想统治别人,这是因为他看到了父亲对家庭的统治。他越是想统治别人,就越是虚弱,因为他不得不因此而依赖别人。而他所模仿的榜样——他的父亲却是比较自我克制地进行统治。换句话说,孩子的胆怯虚弱滋养着他的雄心勃勃。
他总是惹是生非,甚至对于那些比他强的人,也是这样。
不过,越是强者,就越是好对付,因为他们很看重自己的责任。而这个孩子唐突无礼时,却只顾及自己。顺便指出,这种唐突无礼很难根除,因为他不相信自己可以学会什么,因此,便只好以唐突的行为来掩饰自己缺乏信心。
他并不自私,而是慷慨施与。
如果认为这是一个善行的标致,我们就会发现这和他性格的其他方面并不一致。我们知道,有人会利用表现慷慨来显示优越感。重要的是要看到这种性格特征是如何与权利欲联系在一起的。这孩子把慷慨视为一种个人价值的提升。他有可能是从他爸爸那里学会了通过慷慨来自我炫耀。
他仍是不断制造麻烦。他最怕自己的父亲,其次是他的母亲。他随时准备起床,也并不特别虚荣。
最后一句话只是关于外在虚荣,因为他内在的虚荣心异常强烈。
他改掉了挖鼻孔的旧习惯。他非常固执,对食物很挑剔,不喜欢吃蔬菜和脂肪。他并不是完全不喜欢交友,不过,他喜欢和自己可以支配的人交往。他也非常喜欢动物和花草。
喜欢动物的背后总是一种对优越感的追求,一种统治欲。这种喜好当然不是坏事,它可以使人与地球万物成为一体。不过,就本案的孩子来说,这种喜好就表现了一种统治欲,即他总是想尽办法让母亲为他操心。
他表现出极大的领导欲,当然并不是一种智力上的领导欲。他喜欢搜集物品,但并没有充分的耐心。每种收藏都有始无终。
这种人的悲剧在于,他们总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因为有结果,就需要承担责任,而他则怕承担责任。
10岁以后,孩子的行为整体上有所改善。因为他过去总想到街头逞强好胜,因而不可能把他关在家里。经过艰苦努力,才使他行为有所改进。
把他限制在家庭狭小的空间里,实际上是满足其强烈的自我肯定欲望的最好手段。因为毫不奇怪的是,他会在家庭这个狭小的天地里制造更多的麻烦。若有恰当监护,应该让他去街头玩耍。
他一回家就做作业,并未表现出想离开家里,不过,他总想找到浪费时间的方法。
当我们把孩子限制在狭小空间里,并监督他学习的时候,我们总会发现孩子在分心和浪费时间。必须给孩子活动空间,让他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并在小伙伴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他过去喜欢上学。
这表明那里的教师对他并不严厉,因而他也很容易扮演英雄角色。
他过去总是丢书。他并不害怕考试,他总是相信他能把一切事情做好。
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性格特征。实际上,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持乐观主义态度,表明他并不自信。这种人当然是悲观主义者,不过,他们总是想方设法违反生活逻辑,陶醉在自己什么事情都能做到的梦幻之中;即使他们遭受失败了,他们也会表现出惊奇。他们为一种宿命感所攫取,因而总是表现出一种乐观主义精神。
他无法集中精神。一些教师喜欢他,而另一些教师厌恶他。
那些欣赏他的风格的温和的教师喜欢他。他很少制造麻烦,因为老师没有对他提出过高要求,他可以比较容易获得关注。像绝大多数被宠坏的孩子一样,他既不愿集中精神,也没有这个习惯。直到6岁之前,他也没有感到有这个必要,因为妈妈会为他操持一切。每件事情都被预见安排好了,他就像被关在笼子里一样。一旦面临困难,他就会感到缺乏准备。他从未习得过面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对他人不感兴趣,因而也不能与人合作。他缺乏独立完成事情所必需的愿望与自信。他所拥有的就是出风头的欲望,一种不费力气就能出人头地的欲望。不过,他没能扰乱学校的安宁,因而也没能引起别人的关注,这就更加剧了他的不良行为。
他对任何事情都掉以轻心,以最轻松的方式和最少的努力去做任何事情,从不顾及任何其他人。这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主旋律,这种主旋律表现在他所有的具体行为之中,例如偷窃和说谎。
他生活风格中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他的妈妈肯定只是部分地刺激了他的社会情感的发展。不过,不论是他温和的妈妈还是他严厉的爸爸,都没能为他的社会情感的进一步发展指明和确定方向。这种社会情感只被局限在他妈妈的世界之中,在这种世界里,他感到自己是关注的中心。
因此,他对优越感的追求没有能够指向社会有用的方面,而是指向了自己的虚荣心。为了把他引向对社会生活有用的方面,我们必须重新塑造他的性格发展,重塑他的信心,这样,他才乐于倾听我们的意见。同时,我们必须扩展他的社会关系的范围,由此来弥补他妈妈的忽视。他还要和妈妈达成和解。他的教育要逐步推进,直到他能够像我们一样地理解他过去生活风格中的错误。既然他的兴趣不再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他的独立性和勇气就会随之增强,他也就会把自己对优越感的追求转向对社会有用的方面。
案例二
这是一个10岁小男孩的案例。
学校抱怨,这孩子的成绩很差,已落后同年龄学生3个学期。
10岁小孩落后3个学期,我们简直要怀疑他是否是弱智。
他现在就读3年级,IQ是101。
显然,他不是弱智。那么什么原因使他学习落后呢?他为什么要扰乱课堂?我们看到,他追求优越感,也有一定的行动兴趣,但他的追求和兴趣全都指向了对社会生活无用的方面。他想富有创造性,积极主动,也想成为关注的中心,但他追求的方式却是错误的,我们也看到,他和学校对抗、战斗。他是一个好斗者,是学校的敌人。因此,我们能够理解为什么他成绩落后,因为学校常规生活对于他这样一个好斗者来说,是难以忍受的。
他不愿服从命令和纪律。
这很显然。他行为之中自有他明智之处。也就是说,他的不明智行为自有他的一套方法。如果他是一个好斗者,那么他自然会抗拒别人的命令。
他和其他孩子打架;他把自己的玩具带到学校去。
他是想制造一个自己的学校。
他口算不佳。
这意味着他缺乏社会意识以及与之相配的社会逻辑(参见第七章)。
他有语言缺陷,每周参加一次语言训练班。
这种语言缺陷并不是器官缺陷造成的。这是一种缺乏社会合作的症状,他的语言障碍显示了这一点。语言体现了一种合作态度,一个个体不得不与他人联系的合作态度。这个男孩就是利用这种语言缺陷作为他好斗性的武器。他并不寻求治疗他的语言缺陷,对此我们不用惊奇,因为治好语言缺陷就意味着放弃这个引人关注的工具。
当老师好他说话时,他的身体就左摇右晃。
他似乎是在准备战斗。他并不喜欢教师说话,因为这样一来他就不是关注的中心了,如果教师对他说话,而他只能去听,那么教师就成了征服者。
他的母亲(确切说是继母。他尚在襁褓之中,妈妈就去世了)。抱怨说,小孩有点神经质。
这个意味深长的神经质掩盖了孩子众多的不良行为。
他是由两个祖母带大的。
一个祖母就已经糟糕了,何况两个——我们知道,祖母通常都会以一种可怕的方式溺爱孩子。她们这么做的原因值得深思。这是我们文化的缺陷,即年老女人没有自己的社会位置。她们反抗社会这样对待他们,希望能被合理对待,在这一点上她们非常正确。她们想证明自己存在的重要性,于是便通过溺爱孩子并使孩子依恋她们,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她们就用这种方式来肯定作为一个人而被认可的权利。
我们可以想象,在这两个祖母之间,会有一种可怕的竞争。每个人都想证明孩子更喜欢她。当然,在这种竞争下,孩子最为得益,他会发现自己处于天堂之中,想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孩子只需说,“一个祖母曾给了我这个,”那么,另一个祖母就试图压倒竞争对手,而给予更多。在家里,孩子是关注的焦点,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如何把这种关注变成他的目标。现在,他去了学校,那里没有两个祖母,而只有一个老师和许多孩子。他想成为关注焦点的唯一办法就是好斗和反抗。
他和祖母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他的成绩并不好。
学校并不适合他。他对学校也准备不足。学校是对他的合作能力的一种测试,他过去也没有获得这方面的训练。妈妈是最能发展孩子这种合作能力的人。
他爸爸一年半前再婚了,这孩子于是就跟他爸爸和继母一起生活。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问题情境。若有继母或继父进入孩子的生活,问题就产生了,或者说问题就增加了。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来说,继父母问题是一个传统问题,至今也未见改进;特别是孩子尤为遭受这个问题的影响。即使是最好的继父母也会遇到问题。这不是说继父母的问题没法解决,而是说,他只能以特定的方式解决。继父母不应该期望把孩子的感激视为自己应得的权利,而是应该尽最大努力去赢得这种感激。由于这两位祖母把这个问题情境搞复杂了,继母和孩子的问题便增加了。
继母开始进入这个家庭时,也曾试图向这个孩子示爱。为了赢得这个孩子的欢心,她做了一切她应该做的。孩子的哥哥也是一个麻烦制造者。
家里还有一个好斗者。我们可以想象,这两个孩子之间的竞争只会加剧他们的争斗欲望。
这孩子害怕并且服从父亲,但并不服从母亲。因此,母亲常常向父亲求助。
这实际上是在承认,妈妈无法教育这个孩子。因此,便把教育的责任转移给了爸爸。当妈妈总是向爸爸汇报孩子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时,当她威胁孩子说“我将告诉你爸爸”时,孩子认识到,她没有能力管理和教育他们,便放弃了这个任务。于是,孩子便寻找机会对她颐指气使。这个妈妈如此说话和行事,也表现了她的一种自卑情结。
如果孩子答应听话,妈妈就带他去商店,给他买东西。
这个妈妈的处境也很艰难。为什么?因为她总是生活在祖母的阴影下,因为孩子总是认为祖母更为重要。
祖母只是偶尔来看他。
一个偶尔造访数小时的人很容易打乱孩子的教育,并把所有的麻烦和问题留给了妈妈。
似乎家里不再有人喜欢这个孩子了。
他们似乎都不喜欢这个孩子了。甚至曾经纵容溺爱他的祖母,现在也不喜欢他了。
爸爸会鞭打这个孩子。
鞭打并没有用。孩子喜欢赞扬,如果他被赞扬,他会高兴满足。不过,他不知道如何通过正确的行为获得赞扬。他喜欢不经努力就获得老师的赞扬。
如果他获得赞扬,他会把事情做得更好。
所有想成为关注焦点的孩子自然都是这样。
老师不喜欢他,因为他总是郁郁寡欢。
这是他所能采用的最好手段。因为他是个好斗的孩子。
孩子尿床。
这也表明孩子想成为关注的焦点。不过,他是以间接的方式来争取这种关注的。他如何间接地来争取妈妈的关注呢?通过尿床和让他妈妈半夜起来;通过夜间尖叫,通过在床上阅读而不睡觉;通过早上不起床;通过不良的进食习惯。总之,不论白天还是夜间,他总有方法让他妈妈为他操心。尿床和语言缺陷就是他所使用的两种武器。
妈妈夜间要唤醒他好几次,他才改掉尿床习惯。
妈妈夜里要数次起来叫醒他,关注他。这样,他就达到了他被关注的目的。
其他孩子不喜欢他,因为他总想支配他们。而一些弱小孩子则试图模仿他。
这孩子是一个脆弱、没有自信的人,从不想以勇敢的方式生活。那些弱小的孩子这所以想模仿他,是因为这实际上也是这些孩子获得关注的最佳之道。
另一方面,他并非真的不被人喜欢,“当他的作业被选为全班最好时,有些孩子也乐于认为他已有进步。”
当他有所进步时,其他的孩子会感到高兴。这也体现了教师教育得法,知道如何在孩子中间培养合作精神。
这孩子喜欢在街头和其他孩子踢球。
当他有把握成功和征服别人时,他喜欢与人联系。
我们和妈妈一起讨论这个孩子。我们向她解释,她与孩子和祖母处于一种非常困难的境地。孩子非常嫉妒他的哥哥,总是担心比不上他。在我们的谈话中,这孩子总是一言不发,虽然我们告诉他我们诊所的所有人都是他的朋友。说话对这孩子来说,意味着合作。他只想战斗,不想说话。这是因为他缺乏社会意识,他拒绝矫治自己的语言缺陷也是出于同样的道理。
这也许有点令人惊异。事实上,我们甚至在有些成人身上也经常发现这种情形:用一言不发来表示对抗。曾有对夫妻发生激烈争吵。丈夫向他妻子大声吼道,“看看你,看看你,现在没话了。”妻子回答说,“我不是没话,而是不想说。”
案例中的这处男孩也是这种情况:“只是不想说话”。当谈话结束时,孩子被告诉可以走了,但他却似乎不想走。他的敌意被激发起来了。我们告诉他讨论结束了,他仍不想离去。我们要求他下周和他爸爸一起来。
同时,我们对他说:“你一言不发,做得非常对,因为你总是做与别人要求相反的事情。如果别人叫你说话,你就沉默;如果叫你上课安静,你就大声讲话,来扰乱课堂秩序。你认为只有这样才算是一个英雄。如果我们要求你‘不要说话’,那么你就会滔滔不绝。我们只需向你提出与我们希望相反的请求,就能引你就范。”
孩子显然被激起了说话的欲望,因为他觉得有必要回答这些问题。这样,他就通过言语交谈与我们合作。后来,我们才向他解释他的情况,并使他认识到并相信自己的错误之处。于是,他慢慢有所改进。
这时,我们必须记住,只要孩子还在老环境里,他就没有改变的动力。他的妈妈、爸爸、祖母、老师和伙伴对他的态度已经固化了。他对他们的态度也是固定的。不过,当他来诊所时,面临的却是全新的情境。我们也尽量为他营造一个新的环境——实际上是一个全新的环境。这样他就能更好地暴露他在老环境中形成的性格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聪明的做法就是告诉这个男孩,“你不能说话”,这个男孩就会说,“我偏要说话”。按照这种方法,男孩不会感到有人和他直接谈话,因而也不会警惕和抑制自己不想说话的心理。
在诊所,孩子通常面临很多听众,这给他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这是一个全新的环境,给他们的印象是,他们不仅不再被束缚于以前狭小的空间,而且其他人还对他们感兴趣,因而感到自己是这个大环境的一个部分。他们甚至还想突出和表现自己,特别是他们被要求下次还来的时候。他们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人们将要向他们向问题,询问他们情况怎样,等等。有些人一周来一次,有些人每天都来,视具体情况而定。在这里,人们训练他们对老师的行为。他们知道,在这里没有人批评、责骂和指责他们,所有的事情都被公开地讨论和评价。如果一对夫妇正在争吵,这里如果有人打开窗户,争吵就会停止。因为当窗户打开时,争吵就有可能被人听到,而人们通常都不想给人一种印象:他们性格有问题。这是前进的第一步。当孩子来到我们诊所接受咨询时,他们就迈出了这前进的一步。
案例三
本案例的孩子13岁半,是家中长子。
孩子11岁时候,IQ是140。
可以说,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自从进入高中第二学期以来,他几乎没有取得进步。
根据我们的经验,如果一个孩子认为自己聪明,他就很可能会希望无需努力就可以获得一切,其结果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孩子常常无所进步。例如,我们发现,这些孩子在青春期觉得自己要比实际年龄更成熟。他们想证明自己不再是孩子了。他们越是想这样去证明自己,就越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于是,他们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像他们所认为的那样聪明。我们建议,不要告诉孩子他很聪明,或他的智商是140。孩子智商高低,绝不能让他们自己知道,也不能让家长知道。因为这就是一个聪明孩子后来却屡遭失败的原因之一。告诉他们智商是非常危险的。一个野心勃勃却没有把握通过正确的方法来获得成功的孩子,会去寻求一种错误的成功之道。这些错误之道包括患神经病,自杀,犯罪,懒惰,或消磨时光。孩子会找出无数的理由,来为自己无效的成功之道作辩解。
孩子最喜欢的科目是科学。只喜欢与比自己年龄小的孩子交往。
我们知道,孩子和比他年小者交往的目的是使事情对他来说要更容易一些,也是为了显示优越感和想当年小者的领袖。如果他喜欢和比他年龄小的孩子交往,那么,我们就会怀疑他怀有这样的目的。当然,情况并不总是如此,孩子有时也是为了显示自己的父性而与较小的孩子交往。不过,这也有问题。因为孩子父性的表达会排斥他与比他年长孩子的交往。他会有意识地排斥与年长孩子的交往。
他喜欢足球和垒球。
我们可以假设,他肯定擅长这两体育项目。也许,我们会听说,他在某些方面很擅长,而对另一些方面则丝毫不感兴趣。这意味着,只有当他感到有把握获得成功的时候,他才会表现积极主动。一旦他没有成功的把握,他就会拒绝参与。这当然不是一种正确的行为方式。
他喜欢打牌。
这意味着他在浪费时间。
由于打牌,他便不会按时睡觉和做作业。
现在我们接触到对孩子的抱怨之真正所在,这些抱怨总是指向同一点:他没法取得学习进步,只是在浪费时间而已。
当他是婴儿的时候,发育缓慢。两岁以后发展迅速。
我们不知道他为什么两岁前发育缓慢。可能是因为他受到了溺爱,造成了他发展缓慢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被溺爱的孩子无需说话、走路或发挥身体机能,因为他们喜欢一切都为他们做得好好的,因而也就没有了发育的刺激。他后来发育迅速的唯一解释就是,这期间他获得了发育成长的刺激。正是这样强烈的刺激才使得他成为一个聪明的孩子。
他突出的性格特征就是诚实和固执。
仅仅知道他很诚实,这还不够。诚实自然是很好的品质,也确实是一个优点。不过,我们并不知道他是否在利用自己的诚实来批评和责备他人。诚实很可能是他自我吹嘘的资本。我们知道他喜欢做领袖和支配他人,因此,他的诚实便成了他优越感的一种表现。我们不能确信,如果处于不利环境下,他是否还继续诚实。至于他的固执,我们发现,他确实想走自己的路,喜欢与众不同,而不想仰人鼻息。
他欺负他的小弟弟。
这个陈述正是我们的判断。他想成为领袖,而弟弟不愿顺从,所以便欺负弟弟。这表现他并不非常诚实。而且,如果你真正了解他,你还会发现,他甚至可以说是个骗子。他是个自我吹嘘的人,并表现出一种优越感。不过,他所表现的实际上是一种优越情结。这种优越情结清晰地显示出,他内心实际上深受自卑感的折磨。由于其他人过高评价他,他便低估了自己。而又因为他低估了自己,所以不得不通过自我吹嘘来补偿。因此,过高赞扬孩子是不明智的,因为他会认为别人对他期望太高。如果他发现实现别人的期望并不十分容易,他就会开始害怕和担心,结果他就采取办法掩饰自己的弱点,例如欺负他的弟弟,等等。这就是他的生活风格。他感到自己不够强大、也不够自信去独立而恰当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因此,他便沉溺于打牌。当他打牌的时候,就没有人发现他的自卑,即使他的学业成绩不佳。父母会说,他成绩不佳是因为他总是打牌。这样就挽救了他的骄傲之心和虚荣之心。渐渐地,他也受到这个观点的影响:“是的,因为我喜欢打牌,所以我学习不好;如果我不打牌,我的学习会是最好。但是,我确实喜欢打牌。”这样,他便获得了满足,他自我安慰说,他能够成为最好的学生。只要这孩子不理解他自己心理的这种逻辑,他就会沉溺于自我安慰,把自己的自卑感隐藏起来,既不让别人知道,也不让自己知道。只要他坚持这么做,他就不会发生变化,获得进步。因此,我们必须以一种友善的方式向他解释他性格的根源,并且指出,他的实际行为就像一个感到自己不能胜任自己任务的人,他感到自己强大不过是为了隐藏自己的弱点和自卑感。我们应该通过友好的方式和不断的鼓励来做这一切。我们不应该总是赞扬他,赞扬他的智商高——这种不断的赞扬可能使他害怕自己不能永远取得成功。我们十分清楚,智商在孩子的后来生活中并不起很重要的作用。所有实验心理学家都指出,智商只不过揭示了测试当时的情况。生活是复杂的,并不是通过测试就能认识清楚。高智商并不能证明孩子真的能够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孩子的真正问题在于他缺乏社会意识,在于他的自卑感。而这必须向他解释清楚。
案例四
本案例中的小孩8岁半,它向我们说明,孩子是如何被宠坏的。罪犯和神经病患者主要来自这一类型的儿童。我们时代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停止溺爱孩子。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停止喜爱他们,而是说要停止溺爱和纵容他们。我们应该把他们视为朋友和平等者来对待。这个案例很有价值,因为它描述了被宠坏孩子的性格特征。
孩子当前的问题是,每一年级都要重读,他现在才2年级。
一个孩子在一年级时就要重读,我们可以怀疑他是否弱智。我们要在本案例的分析中记住这个可能性。另一方面,如果孩子开始学习很好,后来才出现问题,我们就可以排除他弱智的可能性。
他以婴儿方式说话。
他想被溺爱,因此便模仿婴儿。不过,这也意味着他心中有一个目的,因为他认为模仿婴儿能带来好处。他这种理性的盘算实际上排除了他弱智的可能性。他不喜欢学校生活,他对此也没有准备。他没有按照学校的规定和制度来发展,而是选择与环境对抗和敌对来表达他的追求。这种敌视态度的结果就是他每个年级都要重读。
他并不服从自己的哥哥,还和哥哥进行激烈争斗。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哥哥对他来说就是一个障碍。我们可以从这一点来推测他哥哥肯定是个好孩子。他和哥哥唯一的竞争手段就是做坏孩子。当然,他会在梦中想象,如果他还是个婴儿,他就能超过哥哥。
他22个月才学会走路。
他可能患过佝偻病。如果他到22个月才学会走路,也很有可能因为他总是被看护着和监护着。这22个月期间,他的妈妈与他形影不离。他越是不会走路,也越是刺激他妈妈更加看护他,更急溺爱他。
他学会说话比较早。
现在,我们可以肯定他不是弱智。弱智通常表现为学习说话困难。
他说话总像个婴儿。他爸爸很是温柔亲切。
他爸爸也很溺爱他。
他更喜欢妈妈。家里有两个孩子。他母亲说,长子很聪明。这两个孩子经常争斗。
这两个孩子相互竞争。大多数家庭都是这样,特别是家庭的头两个孩子之间更容易展开竞争。不过,任何两个在一起成长的孩子之间都会产生竞争。它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当另一个孩子出生时,首先出生的孩子会感到被剥夺了王位,就像我们指出的那样(参见第8章),只有孩子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能力,才能阻止这种恶性竞争的产生。
他算术很差。
受溺爱的孩子在学校的最大困难通常就是学不好算术,因为算术涉及到社会逻辑,而这种社会逻辑是被溺爱孩子所不曾拥有的。
他的大脑肯定有问题。
我们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就他自己的目的来说,他的行为非常合理和聪明。
他的妈妈和老师认为他手淫。
他可能手淫。不过,大多数孩子都手淫。
他母亲说,他眼睛有黑圈。
我们不能从他眼睛有黑圈就推论他有手淫,虽然人们一般都这么认为。
他吃东西非常讲究。
这表明他总想引起母亲的关注,即使在吃饭方面。
他害怕黑暗。
这是被溺爱孩子的又一表现。
他妈妈说他有很多朋友。
我们认为,这些朋友都是些他能够支配的人。
他很喜爱音乐。
考察一下音乐人的外耳,会对我们有所启发。人们发现,音乐人的外耳曲线发育的更好。我们看了这个孩子之后发现,他有一双精致敏感的外耳。这种敏感性表现在喜爱和谐的声音。拥有这种敏感性的人更有能力接受音乐教育。
他喜欢唱歌,但患有耳疾。
这种人一般很难忍受我们生活中的噪音。他们中的有些人更容易患上耳疾。听觉器官的构造是遗传的,这就是为什么音乐天赋和耳疾代代相传。这孩子深受耳疾之苦,他家庭中有几个精通音乐的人才。
要矫治这个孩子,就必须尽力使他更加独立和自立。目前,他并不自立。他觉得有必要永远占有妈妈,永不离开她。他总是想得到妈妈的支持和操心,他妈妈也自然乐于给予。现在,我们要让他自由的去做他想做的一切,哪怕是犯点错误。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学会自立。他还要学会不要和他的哥哥争夺妈妈的爱和关心。这样他俩每个都感觉受到了偏爱,因而也就不用相互嫉妒了。
尤其必要的是,要让孩子勇敢地面对学校生活中的问题。想一想,如果他不继续上学,那么会出现什么情况。他一旦脱离学校,就会偏向生活中无用的一面。他也许先是逃学,然后干脆不去上学,离家出走,加入帮派。预防远胜于治疗;现在训练他适应学校生活比后来要去对付一个少年犯会更好。学校现在不过是一种重要的测试环境。孩子没有被训练去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也缺乏解决问题的社会意识,这就是他为什么在学校遇到了困难。不过,学校应该给他新的勇气。当然,学校也有自己的问题:也许班级人数太多,也许教师对如何激发学生内心的勇气准备不足。这就是事情的悲剧。不过,如果这个孩子有幸遇到一个能够鼓励他、使他振作起来的老师,那么他就得救了。
案例五
本案例涉及的是一个10岁的女孩。
由于她在算术和拼写方面有困难,便被送到我们诊所接受指导和治疗。
算术对于被溺爱的孩子来说通常都是一门困难的学科。这并不是说被溺爱的孩子算术肯定不好。不过,根据我们的经验,情况常常如此。我们知道,左撇子通常都有拼写困难,因为他们习惯从右向左看,从右向左阅读。他们能够正确的阅读和书写,只不过方向相反而已。这一点通常并不为人所知。人们只知道他们不能阅读,也只简单地说他们不能正确的阅读和拼写。因此,我们认为,这个女孩可能是左撇子。也许她拼写有困难还有其他的原因。若在纽约,我们就必须考虑她可能是来自其他国家的移民,因而不熟悉英语。若是在欧洲,我们就不必考虑这个可能性。
她过去历史的重要之处:她的家庭在德国丧失了大部分的财产。
我们不知道她何时从德国移民。这个女孩也许曾经有一段幸福时光,而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新环境就像是一种测试,揭示出她是否受到与人合作的训练,是否具有社会意识,是否具有勇气,也揭示出她是否能够承受贫穷的重负,换句话说,这也意味着她是否学会了在生活中与人合作。从她目前的情况来看,她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有所欠缺的。
她在德国时还是个好学生,8岁的时候离开德国。
这是两年以前的事。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