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刘晓庆422天的痕迹》

_4 陈孝英 (当代)
  几乎与买楼花赚钱同时,刘晓庆借钱买的蛇口那座别墅未加任何改造装修,一下就从150万港币升值到300万港币以上,这两件事使刘晓庆感到做房地产生意大有可为。她开始行动了!要在80年代后期中国这片土地上演出的以房地产为题材的巨型剧作中担任“角色”了,而且要当“主角”!
  从那以后,刘晓庆开始做房地产生意。虽然那时她还是不动声色地做,但实际上已经做得轰轰烈烈。她不动声色地创办了一家“刘晓庆实业发展总公司”,任命妹夫靖军担任这个公司的总经理。
  但是,刘晓庆毕竟是演员而不是商人。如果说频繁走穴使她迈出了脱贫致富第一步的话,那至少还是她能力和专业范围内的事,是一种必然;而她买楼花赚到一笔足以使她成为富人的钱,就多少有点偶然因素了。可惜,当时的她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过早和过于顺利的成功使她头脑发热,以为天下万事万物皆备于我,于是纵身跃入了遍布险滩暗礁的商海,要做新时代的弄潮儿了。也许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刘晓庆性格中坚韧倔强、不甘居人后的特征由于肆意的挥洒和无节制的张扬而逐渐变形、畸化,这种潜在的、不易察觉的变化迅速发酵了她“兼济家人”的欲望,并且搀进了一种充满感情色彩的、幻想的成分。理性被澎湃的激情裹挟着,催动欲望的快车加速飞驰在幻想的国度里,终于偏离正常的轨道,失控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刘晓庆的被捕,仿佛给新闻界注入了一支兴奋剂,刘晓庆再一次惨遭污水淋头的厄运。
  2002年7月25日,新华社向全国新闻媒体发了通稿,主要内容是:刘晓庆因其公司涉嫌偷税,已于7月24日经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批准被依法逮捕。同日,中央电视台《现在播报》也向全国、全世界播报了这一新闻。
  一石激起千层浪,刘晓庆被正式逮捕入狱无疑是2002年的一大新闻。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都是中国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直接代表了中央的声音。刘晓庆因涉嫌偷税被捕的消息被这两家“巨无霸”新闻媒体公布,一方面结束了数月来社会上关于刘晓庆税案的各种猜测和传闻,另一方面无异于给一度沉寂的新闻媒体注射了一针兴奋剂,引起全国媒体的轩然大波。
  一夜之间,媒体上刚刚有所平抑的“关于刘晓庆”和“刘晓庆税案”的话题顿时又火爆起来。7月25日以后,不少报纸几乎天天都有刘晓庆的照片以及关于刘晓庆税案的话题。以媒体和公众对此事的关注程度来看,至少新时期以来,还没有一个人的被捕入狱能够在社会上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
  既然是爆炸,就会有飞沙走石硝烟弥漫;既然是巨石击水,溅起来的就不仅仅是晶莹的浪花。在报道刘晓庆入狱的大量消息中,很多参与者不顾事实,仅仅凭着道听途说街谈巷议甚至主观猜想就敢落笔成文,一时形成了谣言满天飞的混乱局面。
  8月3日,香港某报报道了刘晓庆狱中落泪的消息。消息说:“中国影后刘晓庆早前因涉嫌逃税被捕,拘留在北京看守所,一向给人女强人感觉的刘晓庆,在入狱时因被要求全裸接受检查,有感自尊心受损而当场落泪。”
  针对这些报道,警方于2002年7月30日出面辟谣,北京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称:“这些报道是严重失实的,是极不负责任的,是毫无根据的,纯属炒作。”
  警方已经辟谣,但是一些媒体置若罔闻,依旧自说自话,对刘晓庆的狱中生活进行了猜测和想像性描述。说刘晓庆“原本染成的一头乌黑的长发露出了白色。由于情绪极度不稳定,她经常用头撞墙”。某些报刊出于商业动机,仍采取辱骂、指责甚至诽谤的手法,往刘晓庆身上大泼脏水,把她妖魔化,侵权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对媒体在报道刘晓庆事件中出现的“偏差”,全国记者协会十分重视,一连召开了3个旨在制止假新闻和炒新闻的行业自律会,要求传媒界时刻牢记肩负的社会责任,不能只为扩大自己的影响、抓读者而进行商业化的炒作。
  在大众媒体排山倒海般地谤损刘晓庆这个“恶心”那个“丑态”的同时,《法制日报》、《检察日报》等法制媒体的一些理性文章也频频见于报端。其中一篇文章,在提到有关媒体披露刘晓庆被关押期间曾请求出去“一头上的白发”、“刘晓庆原本就有满头白发”等内容时指出:刘晓庆作为一个演艺明星,十分注意自己的形象,这是她隐私的一部分。媒体将其与案件本身毫无关系的个人隐私公诸报端,应该说是严重侵犯了刘晓庆的隐私权。
  从法律的角度讲,刘晓庆在此事件中只是一个犯罪嫌疑人,她享有和普通公民一样的各种民事权利,任何个人和媒体都无权随意侵犯她的隐私权、践踏她的人格尊严。即使刘晓庆真的被判有罪服刑,只要法律没有剥夺她的公民权,她的人格尊严,她的名誉权、隐私权依旧应该受到法律保护。而有些媒体借刘晓庆被捕之机,报道她的种种绯闻,将她的一些个人隐私公之于众,甚至通过一些文化传播工具大肆侮辱她的人格,这显然有乘人之危、落井下石之嫌。
  对于刘晓庆的被捕,除了一片骂声和正义之声以外,叫好声和叹息声也同样响彻大江南北。叫好的人心态各异:有的是出以公心 —— 名人犯法与庶人同罪,说明国家整顿税制的决心之大;有的是妒忌和压抑的心理得到了释放 —— 你也有今天呀!也有少部分人纯粹是觉得解恨,这不是个人之间的仇恨,而是穷人对富人与生俱来的仇恨 —— 活该,谁让你有钱来着!至于叹息的人则多半心同此想:挺好的一个演员,不好好演戏,瞎折腾什么呀,这下被逮起来了,连戏也演不成了。这部分人多半是刘晓庆的影迷,真心实意地喜欢她,喜欢她的戏。这种叹息代表了多数老百姓的心声。刘晓庆在公众和媒体的关注下活跃了20多年,虽然是非不断,官司缠身,但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她。影迷喜欢她,喜欢她的表演;不是影迷的人也喜欢她,喜欢她的率真,喜欢她的敢为天下先。就在一些无聊小报对刘晓庆的入狱胡猜乱写极尽侮辱诽谤之能事的时候,正是这些善良正直的人默默地做着维护刘晓庆合法权益的事情。2002年8月9日,在刘晓庆已经入狱40多天的时候,还有人在报纸上为她叫好:
  “我没当过刘晓庆的影迷,也从来不认为她是中国最好的女演员,但我从未怀疑过她有真本事。比如她的文章写得真是不错,尤其是《我的路》,给人石破天惊之感”。
  是的,只要不是对刘晓庆持有特殊偏见的人,都应当承认:无论刘晓庆惹过多少是非,也无论她身上有多少缺点和错误,她对中国电影事业的贡献是不可抹煞的,她的真性情、大勇气,她的坚强和韧性,都是多数人 —— 包括多数男人应该敬佩的。
刘晓庆被拘留以前,除了一些必要的社会活动之外,主要还是在拍戏。当初拍完《火凤凰》之后,还友情客串了一部名为《执行局长》的电视剧。在这部反映高法系统工作人员精神风貌的电视剧中,刘晓庆扮演省长夫人。虽然是个戏份不多的角色,但她的表演非常精彩到位,把一个深明大义、知法守法的中年女知识分子刻画得细致入微,不少看过此剧的人都认为她的表演技艺不同凡响。
  刘晓庆被捕的消息传出后,《执行局长》的制片人和导演曾经大伤脑筋。最初的反应是,刘晓庆成了犯罪嫌疑人,在她刚刚被捕的时候播出这部戏,会不会被误解为替刘晓庆张目?而且最麻烦的是,当时这部戏还没有送审,这个时候送上有刘晓庆出演正面形象的电视剧,会不会使整部电视剧胎死腹中?他们召集有关人员进行了讨论,商量是否要对刘晓庆的戏进行删节,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刘晓庆虽然被逮捕,但她只是“犯罪嫌疑人”。按照我国现行法律,未经人民法院正式判决有罪的人,都应当视为无罪。也就是说,刘晓庆虽然在押,也还是一个享有完全公民权的人,任何人都无权限制、损毁、剥夺其艺术形象的展示。就算她最后经法院审判认定有罪,那么她自会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但也不能因此抹煞她的艺术创作。于是决定,《执行局长》不删不改,照常送审。果然,这部电视剧顺利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查,而刘晓庆的戏也没有进行任何删节。与那些幸灾乐祸、惟恐天下不乱、以围剿刘晓庆为乐事的小报记者们相比,《执行局长》剧组的制片、编导的人格水平令人肃然起敬,国家有关审查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也应当受到人们的钦敬!
  刘晓庆身陷囹圄,一代影星失去了自由。她的艺术因为自己的失误而成为可怜的陪绑。我们不能为刘晓庆失去自由而悲哀;但是我们为艺术而悲哀,为艺术的双翅不能自由翱翔而悲哀。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了无牵挂的刘晓庆真的没有牵挂了吗?外面,牵挂着她的人还有很多……
  其实,刘晓庆在被拘留的前一天就已经知道自己将要失去自由了。据她的司机小齐说,她被捕前很长一段时间,就已经被有关部门实施24小时监视了。无论刘晓庆到哪里去,总有人不远不近地跟着她。“不远”是指刘晓庆总在这些跟踪者的视线范围之内;“不近”是指这些人并不干扰刘晓庆的工作和社会活动。刘晓庆被捕是7月24日,但是6月20日她就被北京市公安局拘留了。拘留的前一天,也就是6月19日下午,刘晓庆到公司办事,上楼正好碰见小齐,她不顾身后的监视者,坦然地对小齐说:你跟我来一下。小齐随刘晓庆走进办公室,她掏出一个红包:“你爱人生了一个女儿是吧?我可能没时间看望她了,这个给你,算是我的一点心意吧。”
  当时小齐的夫人生孩子刚刚半个月,因为正是刘晓庆全天24小时被监控的非常时期,所以小齐根本就没跟老板说这件事。他接过这个红包,心里不禁百感交集。也就是在这一天,楼下的保安无意中听到监视刘晓庆的工作人员的对话:
  “今天是最后一天了。”
  “怎么?”
  “上边正研究呢,甭管什么结果,反正是最后一天这么跟着她了。”
  保安听出了话音,急忙上楼把这些话告诉了小齐等人。刘晓庆自然也得到了这个信息。这个信息不用分析,既然是最后一天这样监视她,那么这一天结束后,无非是两个结果:一是解除监视,也就是说问题没那么严重,她刘晓庆又可以随心所欲做自己的事了;二是把她抓起来,像妹妹刘晓红、妹夫靖军那样,收到“里面”去。“上边”研究的结果会是什么呢?种种迹象表明,“收”的可能性比较大,“放”的可能几乎是零。这一点,刘晓庆早就想清楚了,也早就有了思想准备。因此,听到保安传过来的话,她几乎没有任何表示,好像保安说的是别人的事情一样,照常处理着手边的工作。
  6月20日上午,公安人员走进刘晓庆的玫瑰园别墅,刘晓庆平静地随公安人员走了。这也许是平生第一次,她走出家门时没有化妆。临走时,她只带走了一套英语书。
  汽车开出玫瑰园别墅,绝尘而去。坐在汽车里的刘晓庆不无依恋地望着飞快掠过的树木和街道,倏忽间产生了一种茫茫然的感觉。那一刻,现实和幻象发生了倒错,清醒的理智和混沌一片的下意识在她脑海里开始打架。朦朦胧胧的幻觉中,她觉得自己好像是在去摄影棚的路上,她要考虑的是角色的问题。这是职业习惯,是一个演了20多年戏的演员的惯性思维模式。恍惚间,她仿佛是在扮演着一个新的角色,她要认真把握这个角色,甚至一遍遍提醒自己不要演砸了。汽车在行驶中颠簸了一下,朦胧的潜意识骤然退去,理智把现实的铁青面孔凸显出来。这不是去摄影棚,而是去……公安局?法院?监狱?
  刘晓庆生平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这些“国家机器”,她还真不知道自己将被带到什么地方去;身边这些默不作声目不旁视的执法者也不是自己熟悉的那些同事,她想和他们开个玩笑,马上就意识到这很不合时宜,于是抿住嘴唇,一任严肃压抑的氛围弥漫开来,压迫着她和车厢里的每一个人。一向敢说敢做无所顾忌的刘晓庆,也许是生平第一次把想说的话憋了回去,跳脱活跃的思维却信马由缰,一下子想起了柳三变的《雨霖铃》。“……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像不怎么搭界,却偏偏就想到了,也算是一种别离吧。刘晓庆经历过太多的聚散,也经历过真正的生离死别。两度离婚的创痛、几任男友的分手、是非不断官司缠身的困扰、屡遭批判围攻的窘迫,尤其是父母的相继去世……精神上遭受打击的同时,也磨砺了她的心理承受能力,可以说是钝化了她对骤然袭来的变故的反应。
刘晓庆被捕的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作为曾经在中国影坛叱咤风云逾20年之久的“大姐大”级人物,刘晓庆拥有大批喜爱她的影迷和观众。对于这些影迷和观众来说,一夜之间,昔日的偶像变成了阶下囚,如此戏剧性的人生变故胜过任何一部刘晓庆主演的影视剧。刘晓庆似乎注定成为中国影坛最富争议性的人物,那么影迷和观众对入了狱的刘晓庆又是如何评说呢?
  一位影迷在网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我们择要摘录如下:
  “这是真的!这真的是那个整整风靡了一个时代至今还麻烦不断,但依然顽强地孤独地站在我们视野中心,张扬狂傲的刘晓庆!
  “在我少年时看她的电影,读她写的小说,至今我仍然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关注着明星和偶像!尽管不时传来种种不利于她的新闻或花边或偷税漏税或口无遮拦或官司缠身,但这些依然挡不住我对她的喜爱和热情!
  “我心痛!我心恨!我心痛的是他们辜负了大众的感情和期望,他们也同样辜负了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对他们的付出;我心恨的是他们曾经是我们心中的明星和偶像,是社会的精英分子和成功人士,他们本应该做出自己的表率,他们本应该以一种更阳光健康的形象和更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影响着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
  这一番评论饱含激情,多么痛切,多么无奈,又是多么的失望啊!
  社会各界人士对刘晓庆因涉嫌偷漏税被捕也纷纷发表看法,如果说牵挂,这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牵挂吧。
  天津青年影协负责人、河西区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张绍祖说:我看到刘晓庆被逮捕的消息后,一点也不感到意外,我觉得早晚会有这一天。刘晓庆早期拍过不少好片子,也得过几次百花奖,但她应该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艺术成就和在观众心中的美好形象。可以说,刘晓庆给其他演员敲了一下警钟。
  《中国电影市场》编辑李宝江说:刘晓庆这些年来一直风风火火、起起伏伏,但我没有想到她会触犯法律。刘晓庆在表演艺术上确实有过辉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肯定。如果她在艺术上不断地进取,不是过多地陷入是是非非之中,那么她可能在艺术上比昔日还要辉煌。我曾见过3次刘晓庆,每一次她对影迷、观众都很热情、谦虚,没有什么架子。最后一次在《火凤凰》剧组看到她跟其他演员一起吃盒饭,并不像有些媒体所说的那样不可一世。人都有两面性,她的内心世界究竟是怎么形成的?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用“直抒胸臆、众说纷纭”来概括这些人的话应当不会错,但也未免失之肤浅。实在说,对刘晓庆而言,这是一份份牵挂。缅怀你昔日明星耀眼的光华,是牵挂;批评你张扬无忌的狂傲,也是牵挂;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还是牵挂;骂也是牵挂,赞也是牵挂。这一份份深情系之的牵挂,刘晓庆,你可曾领会?你何以报答?
  昔日种柳,依依江南;今朝摇落,凄凄惨惨;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在狱中的刘晓庆,是否也有如斯感慨?
  从灿烂辉煌的巅峰跌至凄凉惨淡的谷底,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不是每个人都受得了的。何况还有铺天盖地的流言蜚语,还有自由发挥的揣测臆想。
  就在刘晓庆被拘留后第3天,深圳律师刘少雄匆匆来到北京,他是受朋友之托,专程赶来为刘晓庆税案提供法律帮助的。对于刘少雄的北京之行,《我们为刘晓庆辩护》一书中曾有过详细记述,委托并向刘晓庆的亲人们推荐刘少雄的人被称为周姐,这个周姐和刘晓庆的表哥表嫂是世交。表哥以为人和善著称,又极有权威,人们都叫他“大哥”。刘少雄被千里迢迢请来,当然是看中了他的学识、修养和辩才。刘少雄曾是武汉大学法学系的副教授,当律师以前还有过在省纪委和省公安厅供职的经历,具有MBA硕士学位和经济管理学博士学位,并曾受我国司法部的委托,主编过《律师通略经典》,如此经历和学历,在全国11万名注册律师当中,应该算是佼佼者了。
  在北京迎接刘少雄的有刘晓庆的表哥、表嫂,刘晓庆的秘书林竹,还有刘晓庆的男朋友阿峰,以及推荐刘少雄来京的周姐。除了已经被关进去的妹妹刘晓红和妹夫靖军,这些人都是刘晓庆至亲至近的人。
  刘晓庆的大哥当场就写了委托书。
  当时也谈到了律师费,大哥表示了歉意,说刘晓庆进去了,钱都“死”了……律师费是一定要付的,但不是很多。刘少雄笑着把大哥的话拦住了。
  关于律师费的问题,刘晓庆出狱后,笔者曾经在采访刘晓庆的合作者王海峰和司机小齐时听他们谈起过,话题是从外界传说刘晓庆到处欠账、赖账说起的。
  笔者问他们:外界盛传刘晓庆经常欠账不还,很多媒体上也这么说。你们二位跟刘晓庆合作多年,能不能告诉我一句实话,刘晓庆是这样的吗?
  王海峰和小齐异口同声:根本没有的事!
  王海峰说:我跟刘晓庆合作5年了,拍了5部戏,每次都是做她的制片主任。这5部戏的总投资有上亿元了吧,她从来分文不欠!像我们这些员工的工资、劳务费什么的,一天都不拖欠。这次她进去之前有几笔没来得及支付给人家的,她一出来首先就惦记着赶紧还给人家。刘晓庆在里边的时候,她的账号都给封了,有钱也不能动。那笔律师费她不欠着怎么办?她出来签的第一部戏是人家请她拍《永乐英雄》,片酬是税后80万元,这事报上登了,您肯定也看见了。可是您光知道她拿酬金80万元,其实这80万她根本就没过手,当时问清了律师的账号,这笔钱就直接付给律师了。还有我知道的,比如《洛神》的后期剪辑费,刘晓庆进去的时候这部片子的剪辑工作还没完,所以欠着负责剪辑的刘X一部分剪辑费。刘晓庆一出来就惦记这件事。其实剪辑费没多少钱,可她念叨好几遍了,说是赶紧挣了钱把剪辑费付清了。
按照规定的法律程序,刘少雄获准会见了刘晓庆。刘晓庆对这位陌生的律师好像不太放心,一见面就问:你办过税案吗?
  刘少雄答:办过。一共办过4个税案,你这个是最小的。你知道有个广告“难言之隐,一洗了之”吗?那个产品涉嫌逃税1个多亿,我参与办过此案。
  刘晓庆问:你们律师大多数只懂法律不懂经济,办我的案子不但要懂法律,还要懂经济。你懂经济吗?
  刘少雄答: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当律师光懂法不行,必须要了解经济。因此本人修完了MBA的课程并获硕士学位,现在又读完经济管理的博士,加上本人原是武汉大学法学系副教授,不知是否够资格为你辩护。但我会请我的导师组织一批一流的税务专家和一流的刑法专家支持我的工作,依法维护你的权益。如果我达不到你的要求,你随时可以撤换,这是你的权利,我将尽职尽责维护你的权益。根据法律规定,在侦查阶段,您有权获得律师提供的法律帮助。包括委托律师申请取保候审,代为申诉及提请控诉等,这些您是否明白?公安机关办案人员在拘留您24小时后,是否告知您有这些权利?
  刘晓庆答:不清楚,当时心情较乱,好像告诉过。
  刘少雄问:您是否知道您所涉嫌犯罪的罪名?您有什么要辩解或需要委托我们代您向有关方面申诉的?
  刘晓庆答:偷税,我从来没有怂恿、指使、胁迫他人偷税,我不懂财务、不懂会计,我只懂艺术,我绝不会有意识地偷税。公司成立以来,我在公司的时间很少,基本上在外拍片,因此根本不知道税务问题。偷税应该是有意识的偷税,而我不是,我根本不知道。如果税务局告诉我们,我会缴税,该缴多少缴多少,实际上我要求公司已按税务局的通知缴了税,还有抵押。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关我。
  刘少雄答:我们期望您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并振奋精神,实事求是陈述自己的问题。这里所说的“实事求是”是指:不能称大姐大,不要把不属于自己的问题都大包大揽到自己头上。不要受亲情影响,要对办案机构、对事实、对自己负责,各人做事各人当。
  我们期待您对政府、对党、对执法机关,仍要像过去那样充满信心。证明犯罪有一个过程,证明无罪同样需要有一个过程,既然已经启动了程序,就要面对现实。我们将尽一切努力,使您的案子既得到程序的公正,也得到实体的公正,我们有信心,所以也要请您充满信心。
  请放心,我们不仅会向您提供法律帮助,我们还会向您提供其他资助。大哥、大嫂、文萍大姐及周大姐她们都有充分的准备。今天他们都来了,正在外面焦急地等待,等待您的消息,请您保重。
  这时,刘晓庆掉泪了。
  对于刘晓庆的这场“牢狱之苦”,投井下石的姑且勿论,隔岸观火的也无需理会。而许多人纵然平时不喜欢刘晓庆的张扬,甚至妒忌她的当红和财势,但是见到红颜落难、才女蒙羞,也未免感慨系之,这就是多数善良的人们的态度。因此,刘少雄的感慨也正是刘晓庆的亲人、朋友以及许多善良人们的感慨。
  从“影后”到囚徒,从事业的巅峰到人生的低谷,角色的转换,心理的落差,转换成为习焉不察的冷漠 —— 刘晓庆经历过这样的情境与心境,这是她身陷囹圄还能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因素。毕竟是在狱中,毕竟远离了亲人和朋友。寂寞,如秋雨般缠绵细腻而又挥之不去。喧嚣,已是明日黄花不堪回首。
  昔日种柳,依依江南;今朝摇落,凄凄惨惨;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在狱中的刘晓庆,是否也有如斯感慨?
2003年8月16日,刘晓庆在被关押了422天后,获准取保候审,她出狱了。
  踏出监狱大门的那一刻,刘晓庆内心充满着焦渴、冲动,还有一丝怯意。这一点点怯意像春日清风中漫空掠过的一只燕子,只是在春光潋艳的地面上划过一道难以捕捉的影子,转瞬即逝,未留痕迹。她渴望着见到朋友,见到那些日日夜夜为她的事情操劳着奔波着的朋友。她渴望倾诉 — 把痛苦说给朋友听,这快乐会减少一半;把快乐说给朋友听,这快乐会增
加一倍。她感到周围的一切都弥漫着一种气息,这是自由的气息,亲切、舒爽,令人产生莫名的振奋。
  与当初入狱稍有不同的是,媒体只是客观地报道了刘晓庆获准取保候审出狱的消息,没有出现一年多以前的狂炒局面。
  当初刘晓庆入狱,媒体狂炒,公众对她的印象降到了她成名以来的最低点。随着她被关的时间越长,人们的关注度也在逐渐冷却。但是刘晓庆仍然拥有许多古道热肠、忠心耿耿的朋友,还有更多的铁杆影迷。这些人爱她,无论她在银幕上还是在看守所里。她进了看守所,这些人反而对她投注了更多的关怀和义无反顾的支持。一般认为,名人犯了事儿,即使媒体、商家加倍炒作以求保其名,其“名”的含金量也绝对是要打折扣的。因为,衡量名人之名分量的“秤”毕竟在大众心里。大众怎么会对一个犯了法进了看守所的名人继续投以热情的关注呢?这大概就是刘晓庆此次出来没有引起很大反响的原因吧。
  当名人累,做事情不累。我自己的心态保持得很好,出了这样的事,心态并没有随之大起大落。
  2003年9月,作为《281封信》的合作方北京华百年传媒投资公司的总经理陈孝英去看望刘晓庆。在谈到合作拍摄青春偶像剧《281封信》及今后其他合作项目时,陈孝英对刘晓庆说:我们希望和你一起打造一艘文化产业的航母。也许是刚刚经历了一场牢狱之苦的缘故,刘晓庆对这个前瞻性很强的“宏伟设想”未置可否,只是对陈孝英说:我现在惟一要做的事就是要尽快多挣钱,还账。还国家的账,私人的账。
  挣钱,还账。这是刘晓庆出狱之后念兹在兹的一件大事,她对不止一位朋友讲过同样的话。她有这个能力,更具备这样的客观条件。因为很多“独具慧眼”的商家看到了刘晓庆出狱之后不会衰落反而会更加“抢眼”的锦绣“钱”程。
  果然,刘晓庆前脚刚踏出监狱大门,很快就有了关于她“挣钱”的消息。有报道:尚处于取保候审的刘晓庆正与一杂志发行商洽谈广告合作事宜,提出120万的合作价,欲出山为该杂志拍摄平面广告。
  大概不会有人怀疑消息的真实性,因为这不仅符合刘晓庆的性格,也符合某些善于借“名人效应”以达商业目的者的思维习惯和行为规律。有人撰文评论说:刘晓庆尚在取保候审期间,就这么迫不及待地洽谈广告事宜,无论对刘晓庆个人还是商家而言,都潜藏着巨大的风险。这种风险,源于双方都忽略了一个需要冷静思考的问题:犯了事儿的名人,其名人效应是否还能像过去那般灵验?
  现在看来,这种设问是杞人之忧了。
  现实情况是,刘晓庆刚刚出狱,可能连她自己都还没来得及适应自由的空气,各种各样的片约、广告就纷至沓来。刘晓庆陡然发现自己“升值”了,媒体上的说法是“刘晓庆通货膨胀”。这就是通行世界屡试不爽的所谓“名人效应”,只要是名人,无论他蒙难也好、凯旋也罢,只需有所动作,必会吸引更多人的眼球。看来,“名人打个喷嚏也挣钱”的说法还真不是虚妄之词了。
  曾经有人问刘晓庆,是否觉得在监狱里关400多天很意外,是否原先没想到会关这么久。
  刘晓庆说:不,想的比这个要长得多。没想到会这么快就出来。总之这次进去,失去的是短暂的和有价的,得到的是长久的和无价的。
  这话说对了,铁窗生涯对刘晓庆肯定有不少收获。她本来就是个思想十分活跃的人,在监狱里,长夜难眠,她会认真整理已经走过来的风风火火的人生路,会为自己设计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20多年的生聚教训,20多年的苦辣酸甜,会被思想的筛网滤它个得失毕现利害分明。失去的不过是400多天的自由以及拍戏、经营的有限的经济效益;而由此得到的教益将受用终生,由此损失的经济效益也会得到加倍的补偿 —— 这的确是无法用具体的数字衡量的。
  刘晓庆在监狱里的时候,外面一度风传她满头白发、以头撞墙。对此,刘晓庆回答得很轻松:“我倒真是渴望有一天变成满头白发呢。你想,鹤发童颜,那是什么感觉?那多有风度啊!”说着还伸手捋了捋头发,甩头做长发飘飘状:“不过要说我没有一根白头发可能也不对,要是在灯光下仔细扒着找,兴许也能找出一根两根的。”
  问到她这么风风火火地到处忙碌,是否感觉到很累,刘晓庆说:当名人累,做事情不累。主要是出名太久了。还好,我自己的心态保持得很好,出了这样的事(指这次入狱),心态并没有随之大起大落。我感觉到做事的过程是一种享受,有乐趣,所以从来不觉得累。尤其是做电影,我非常熟悉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做起来就更觉得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了。
论经历,我可以说是经历最丰富的女人了吧?
  说起电影,刘晓庆立即变得神采飞扬:做电影,好比整个过程是一座工厂,我现在是厂长,是从学徒工、车工等等各个车间里最基层的工作中慢慢做到车间主任、厂长的位置上来的。所以,下面每个人在自己的位置上做任何小动作都瞒不过我的眼睛。只不过有时候我故意不揭穿他们罢了,“水至清则无鱼”嘛。
  对小事“故意不揭穿”,因为她心里全明白,总要给人家留口饭吃,还要照顾人家的面子。所以,不是大的原则问题,她装装糊涂也就算了。
  但是刘晓庆不能容忍别人拿她当傻瓜。遇到这样的事,她很较真,而且眼里绝对不揉沙子。刘晓庆是四川人,有着辣妹子的精明和算计,管家理财绝对是一把好手。她说,有一次他们拍一部古装戏,剧情需要的一个场景是布置一条街都是卖蔬菜的摊子。就为了布这个景,负责道具的人竟然一下子买了1000吨菜,足足好几十卡车的载重量,回来找刘晓庆报账。刘晓庆开始都有点不相信,问:“真的买了1000吨的菜?”来报账的人说:“是真的,真的买了1000吨菜。”刘晓庆说:“如果是真的,叫那个负责道具的明天不用来了。”刘晓庆当时很生气:拍电影又不是当菜贩子,就为了这么个景,竟然买了这么多菜!既然是拍戏,你在外面摆一些菜,里面用砖头瓦块填充一下,效果出来完全一样的啊。买1000吨菜,这不是败家子吗!
  还有一次拍卖肉的戏,负责道具的人居然买了整整一头猪的肉挂在那里。刘晓庆告诉他们,拍戏嘛,搞点猪肉摆一摆就算了,要买那些过期的、坏了的肉,要便宜的,拍出来看着是肉就行了,反正又不会有人吃。负责道具的人照她的话做了,结果开拍时那几块肉四周老是围着很多苍蝇,当时天气很热,再加上肉臭,演员们都说受不了。刘晓庆告诉他们:“要想不臭就得多花钱,忍着点吧。”
  为了多方面了解出狱后的刘晓庆,12月1日,我们特意采访了长期在刘晓庆身边工作的司机小齐和与刘晓庆合作5年、以制片主任身份跟着刘晓庆拍过5部片子的王海峰先生。对于“与从前相比较,刘晓庆出狱后有什么变化”的问题,他们两人异口同声:什么变化都没有,还是从前那个爱说爱闹总想找点什么开心事逗大伙一乐的刘晓庆。
  这一点让我们唏嘘不已。我们也都是几十岁的人了,生活经历不可谓不丰富,听到、看到、遇到的由于各种原因被关进去的人也不少,无论这些人被关的时间长还是短,也无论他们是罪有应得还是冤屈误会,总之只要是关进去放出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一副精神萎靡、木讷呆滞的样子。而独独刘晓庆例外,从监狱回到家里,重新融入从前的生活中,居然什么都没有改变!这一点,相信连她的对头都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坚强的女人。
  经历了如此巨大的人生变故,刘晓庆没有倒下,没有气馁,相反,她还自我解嘲:我算是真正从巅峰跌到低谷的人了。论经历,我可以说是经历最丰富的女人了吧?!
刘晓庆是个醉心银幕的人,她真正把电影当做事业来做。她对电影的执著、对表演艺术的痴迷,使她成为中国影坛的“无冕影后”。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刘晓庆在被舆论和电影界公认为“新电影皇后”的时候,居然还没有获得过一项大奖。不要说国际上,就是国内权威性的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她也无缘获得。而这个奖项正是当时刘晓庆梦寐以求的。对这段经历,各种有关刘晓庆的书籍上都有记载,刘晓庆自己也念念不忘。
  1980年,第三届中国电影百花奖开始在全国颁发选票,根据规定,凡是本年度在国内公映过的影片都有参评资格。当时刘晓庆有《小花》、《婚礼》、《瞧这一家子》三部影片的三个角色可以参加竞争,其中前两部影片她都是主角,因此,她踌躇满志,以为当年的“最佳女主角奖”非她莫属。
  可是,因为刘晓庆两部影片(《小花》和《婚礼》)同时参加最佳女主角的角逐,两个角色选票的号码不同,投票者“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导致刘晓庆因选票分散而落选了。
  刘晓庆当时的心情简直糟透了。还是看看她自己是怎么形容的吧:
  “情况完全没有朝我预期的方向发展,我不仅没有得到最佳女演员奖,人们也没有如我想像的那样拍案而起大声疾呼为我呜不平,而是纷纷向我祝贺:祝贺我获得了“最佳配角奖”!天知道我根本就不想得这个臭配角奖。我是主角,凭什么得配角奖?本来主角奖和配角奖都是我的,为什么不公平?
  “我昏头昏脑地参加了百花奖及各种奖项的颁奖仪式。懵懵懂懂地上台,踏着棉花下台,领完了这个奖领那个奖,文化部的‘优秀创作奖’我根本就没有打算去领,赖在外景地不去北京,结果是张金玲帮我领了奖。”
  看看,得了一个在别人看来已经非常荣耀的“最佳配角奖”,刘晓庆居然如此沮丧!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刘晓庆的这种沮丧仅仅是因为太在乎那个最佳,更不能简单地说她是追名逐利。她太看重电影,太看重自己在电影事业中的地位,太看重自己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争强好胜的刘晓庆憋足了劲,拍每一部片子都为朝着精品的水准而努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她付出的又岂止是心血和汗水!
  按刘晓庆的说法,《神秘的大佛》是她从影以来拍得最困难最艰苦的一部影片。
  刘晓庆所谓的困难与艰苦,不只是指整日缠绕着她的谣言。由于进入电影界不久,许多东西对她而言是颇为陌生的、不熟悉的,她只有靠自己的摸索边演边学,边学边演。《神秘的大佛》是建国以来第一部武打片,从不知“武功”为何物的刘晓庆自然又要付出不小的代价。她临时抱佛脚,每天摸爬滚打,学习如何做一个有功夫的女子。在她自己的叙述中,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到她在拍摄这部影片时全身心的投入与战胜困难的决心:
  “有一个镜头需要连续在地上摔好几次,且不谈平日千百次摔打的练习,在实拍的时候需要在亮铮铮的青石板上摔。开始试了一遍,起来时手、腿都肿了。实拍了,由于疼痛产生了怯懦心理,动作完成得不好,拍得不理想。这个时候,当我从地上爬起来时,已十分费力。导演、摄影师都停了下来,大家都望着我。摄影师梁子勇说:‘别拍了,太惨了’。我忍住泪水,想起平时含辛茹苦的练习,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到关键时刻我如此不争气,我将会为此遗恨终生!一定要再拍一次,直到拍好为止,哪怕是粉身碎骨我也认了。”
  一心沉醉于艺术上追求突破、表演上寻求完美的刘晓庆,虽然整日处于各种骂声的包围之中,但她已经不再为这些骂名而焦虑、烦恼,更不会因此而止步不前,缩手缩脚。其时的她已经意识到骂声与名声的必然联系,所以她不在乎别人的骂,别人越骂,她在艺术上对自己的要求越苛刻。为了艺术,她可以把自己的性命搭上。多年后,她在《我这八年》里,对她从影以来所受的种种磨难做了些许披露—演《大太监李莲英》时,因为要赶在故宫开放前拍摄完,她每天早晨3点起床化妆。扮演老年慈禧,脸、脖子、胳膊上都必须粘上厚厚的乳胶,眉毛也剃了不下十来次,每次卸妆时,要把那些乳胶一块块撕下来,疼痛难忍。撕下后的皮肤过敏,奇痒无比。
  演《原野》时,到大东北出外景,冲来一群北方的蚊子,正在拍戏的她,一动不能动,只好任凭蚊子叮个够。
  拍摄《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她扮演慈禧,脚穿花盆底高跟鞋,身穿20多斤重的古装,头戴10多斤重的头饰,全靠一小撮头发支撑着,每天大把地掉头发。梳头时头疼欲裂,就像遭受酷刑。每天如此,整整一年。最后头顶上一片头发不翼而飞,8个月后才长出头发来。
  她一天同时拍3部戏,《小花》、《婚礼》、《瞧这一家子》,上午拍《瞧这一家子》要卷发,下午拍《小花》要直发,晚上拍《婚礼》又要烫成大波浪,一天三次,头发简直成了冬天的干草。
  拍摄《北国红豆》,有一个她跳水自杀被男主角救起的镜头。初冬季节,跳到刺骨的河水中,要等太阳从云中钻出来,她被救才合格。可每次跳下去后,太阳就钻进云里,没了阳光。反反复复好几次镜头才拍到,她已全身冻得青紫,大病了好几天……
用栉风沐雨艰苦卓绝来形容,恐怕并不为过。大牌明星耀人眼目的光彩大多数是这样“熬”出来的。
  当时,刘晓庆在全国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全国各地观众给她寄来的信件、邮包在北影厂收发室堆积如山,以至刘晓庆每天要用麻袋去装这些如雪片般飞来的信件。同时,各种各样的崇拜者、爱慕者蜂涌而至北京电影制片厂找刘晓庆,几乎到了络绎不绝、门庭若市的
程度。
  被观众认可、爱戴,是一个电影演员最大的满足。刘晓庆是属于电影的,所以,在监狱的400多个日日夜夜里,她想得最多的不是税案,而是电影;踏出监狱大门的那一刻,她首先想到的还是电影。
  一部叫《永乐英雄》的电视剧,因刘晓庆的加盟而声名鹊起。横店也随之门庭若市起来。
  刘晓庆获准取保候审之后,很快就投入了电视剧《永乐英雄》的拍摄。
  谈起此事,许兰亭律师告诉我们,刘晓庆取保候审出狱之后,的确接下了不少影视片约,也正在浙江的横店影视基地拍摄《永乐英雄》和《谁主沉浮》两部电视剧。
  刘晓庆出狱的新闻并没有像她当初入狱时那样被媒体热炒,但是她签约拍摄电视剧《永乐英雄》的消息却吸引了媒体和公众的目光,这毕竟是她出狱后参演的第一部戏。刚刚因为税案被关押了400多天,刘晓庆这次格外注意缴税的问题。接拍电视剧《永乐英雄》之前,她特地要求所得片酬一定是完税后的收入。据苏州市吴中地税局介绍,刘晓庆这次拍戏的片酬为80万元,个人所得税税额达35万多元,2003年11月7日,应刘晓庆本人要求,在吴中地税局积极配合下,刘晓庆复出后的首笔个税入库吴中地税局第六分局。
  实际上,刘晓庆在80年代的“青岛税案”之后就十分重视个税缴纳,只不过这次恰好是因为公司的税务问题而被捕入狱,才使得这个问题变得敏感起来。
  刘晓庆出演《永乐英雄》的消息传出后,浙江杭州的横店镇立即热闹起来。有记者声称,在横店影视城的明清宫“刚好碰到”刘晓庆从车中出来,当时,刘晓庆为避免围观群众和媒体偷拍,从车里出来后提着裙子一溜小跑钻进遮有白布的拍摄场地,经过2个多小时之后,直到天黑,她又急匆匆地跑回到车里,前后露面的时间加起来不过1分钟。据了解,当天,寇世勋饰演的“永乐帝”与刘晓庆饰演的“锦娘”在室内大演对手戏。但由于片厂临时封闭了起来,四周又围着白纱巾,所以几乎看不到主角。
  为了减少麻烦,刘晓庆每次到拍摄场地拍戏都是乘坐自己的汽车前往。男友阿峰来后,每次都是阿峰亲自驾驶。那辆“尼桑”车是刘晓庆的私人坐驾,她从北京到横店没坐飞机,就是直接开车去的。据说去见张纪中的路上还曾发生了一次小小的车祸,在横店的记者们看到,这辆车的右后侧有明显的擦伤痕迹,证明此言不虚。为防止记者们偷拍照片,刘晓庆上车下车都是用剧本把面部遮住,而且阿峰每次都是先下车,很警觉地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她。在“锦娘”居住的樊楼附近,刘晓庆曾经遇了一次“险”:那天,不知是从什么渠道走漏了消息,樊楼被围观的群众和部分记者包围了起来。刘晓庆到达后,一些群众和几名记者冲破层层封锁来到樊楼门口,立即遭到保安们的阻拦和推搡。有记者当场表明身份,无奈保安“护驾”心切,无论记者还是群众一律往外推,终于导致冲突发生。事后,剧组让保安道了歉,但同时也明确告知记者们:如果没有制片人张纪中发话,刘晓庆不接受任何人采访。刘晓庆拍戏时,整个樊楼的每一扇窗户都被工作人员用白纱布缠裹封闭起来,以防记者“偷窥”。《金陵晚报》的记者曾目睹了刘晓庆到片厂时戒备森严的情景:
  “樊楼的每一扇窗户上都有白纱布缠裹,记者攀着窗棂,透过缝隙可以看到里面的布景,但无法看个清楚。正当记者因为遍寻门径不入而空自着急时,突然发现樊楼朝东面的一个小门竟然开着,记者因此终于进入了神秘的樊楼。樊楼的陈设十分复杂,有刘晓庆扮演的锦娘的卧室,有书房,还有会客厅。最吸引记者注意的是一张装饰华丽的大床,床两侧放置有画着牡丹图案的宫灯,床上铺着金色床单,几套蓝红色被子,但被褥很陈旧,没有光泽;床的里侧还摆设了一个用织锦做成的巨大的孔雀开屏,显得尤为雍容华贵。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别看这里陈设很多,其实很多东西都是在横店就地采买的,布置整个樊楼的陈设只花了不过几百元。
  “记者刚刚走出樊楼,一辆挂着《永乐英雄儿女》牌子、满载道具的卡车就停在了樊楼门前,两位工作人员用一条粗粗的绳子将樊楼与外界隔离开来,凡有意或无意接近樊楼者,两位保安都会上前仔细盘问,警惕性非常高。一位现场的工作人员悄悄告诉记者,刘晓庆每天都会在12点半左右准时出现,因为她每天要睡到中午11点多起床,洗漱完毕,再由保安和男友阿峰探路踩点,护送来到樊楼。这前后要花费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而平常人坐车走这短短的一段路只需要5分钟。
  “12点41分,一辆铂金‘尼桑’和一辆白色‘蓝鸟’轿车从樊楼的左侧驶过来,稳稳地停在樊楼门前。一名身穿黑衣、着牛仔裤的长发男子从车上下来,躬身和身后的‘蓝鸟’司机讲了几句,记者仔细辨认,发现此人正是刘晓庆的男友阿峰。接着,‘尼桑’车门再度打开,刘晓庆在2名保安和1名助理的陪同下走出了车门。
“刘晓庆是穿着戏装直接来到樊楼的。只见她里面穿着淡黄色低胸衬衣,外面套一件红色碎花夹袄,上面点缀着不少白色小花,下身则是深色裙子,头上扎着高高的发髻。看起来,刘晓庆根本不像是麻烦缠身,她不停地跟身边的人员说说笑笑,气色非常好,倒是身边的两名保安如临大敌,不停地环顾左右,不让陌生人接近。从阿峰打开车门到刘晓庆走进樊楼,这前后的时间不超过20秒。”
  这样的“保卫级别”,在横店恐怕是不多见的了。不过虽然如此防范,还是百密一疏:有一次,当梳了一个高高的发髻、化着浓妆、身穿一件黄色戏服的刘晓庆被众人簇拥着走出酒店时,等候在门外的记者们发现了她,立即举起相机。见到记者们拍照,刘晓庆的第一反应是用剧本挡着脸,可惜已经晚了。见已经被记者拍到了,刘晓庆倒也大方,索性告诉阿峰:那就让他们拍吧。
  刘晓庆在横店主要的戏都是在樊楼拍摄,是不同时段的戏,到后期制作时会穿插到整部戏的不同部位中。为了抓紧时间,刘晓庆到横店以后11月7日一天拍了15场戏,一直拍到夜里11点多。8日,刘晓庆的妹妹刘晓红特意赶到横店探望姐姐,一家人在这里温馨团聚,少了一份牵挂多了一份温情的刘晓庆心情很好。从中午12点多拍到凌晨1点多,十多个小时拍了18场戏。为了保证拍戏的有效时间,剧组还特意调来一辆豪华房车停在刘晓庆拍戏的樊楼门口,车里设备齐全,有休息室,还有卫生间和厨房。据了解,这辆车主要是为刘晓庆准备的。因为气温已经下降,刘晓庆的戏份又多,工作量大,为了让她更好地集中精力拍戏,剧组专门从北京开去了那辆车。
  说到关怀,最关怀刘晓庆的还是她的男友阿峰。按照与剧组签订的演出合同,刘晓庆至少要在横店待足2个月。她刚去的时候,阿峰没有跟着,只是每天至少通一次电话,叮嘱刘晓庆多多注意身体。刘晓庆经常是一进片场就拍到深夜,因此阿峰非常担心刘晓庆的身体情况,而且难耐思念之情,于是悄悄潜至横店,要亲自照料刘晓庆的饮食起居。在片场内,阿峰对刘晓庆的关怀称得上是真正的无微不至:吃饭时帮刘晓庆夹菜,休息时给刘晓庆端茶倒水,连刘晓庆如厕他都要守在门外。妹妹刘晓红来到横店以后,也陪姐姐进入片场,并不时趁拍摄间隙给刘晓庆补补妆。有了这样的亲情和温情陪护左右,刘晓庆拍戏的进度的确快了许多。
  工作了十几天后,她的戏快拍完了,到这时候,可能精神上也没有刚到横店时那么紧张了,虽然每天在户外露面的时间不会超过10分钟,但是到了夜间,她常常会在阿峰的陪同下趁着夜色到横店镇上的旅游大厦去吃夜宵。据目击的记者们报道:“刘晓庆依然年轻,而且,一身红装的她看上去神采奕奕,还挺漂亮的,最起码比实际年龄年轻十几岁。”因为是夜间,也因为当地老百姓在这里见到的明星太多的缘故,刘晓庆几次露面都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
  正如网上所说:一部叫《永乐英雄》的电视剧,因为刘晓庆的加盟而声名鹊起,如果仅凭保剑锋等人的号召力,可以想像它只有默默无闻的命。可如今刘晓庆来了,横店也随之门庭若市起来,盛况超过她当年出演武则天的情形,而这一切或许更大程度上是因为刘晓庆的官司。《永乐英雄》红了,“官司加刘晓庆”功不可没。
  前任丈夫在关心。制片导演心悦诚服。刘晓庆现身横店,再度成为各界瞩目的焦点人物。
  在横店影视城,大小报社的娱记们又开始各显神通,有的拉关系钻空子,千方百计打探一些可靠的消息,“刘晓庆如何能装扮成20多岁的‘锦娘’?”这成了每个来横店采访的记者心中颇为困惑的问题。尽管制片方一再对媒体封锁“刘锦娘”的所有消息,但有的记者还是“了解”到了一些内幕:原来,20多岁的‘刘锦娘’全是靠强光打出来的。”
  说得很有“现场感”,好像这位记者亲眼所见似的。可是很快就被证实,这些纯属臆测。《华西都市报》2003年11月6日报道:
  “日前,有媒体传出《永乐英雄》剧组的刘晓庆为了饰演20多岁的‘锦娘’,打着强光遮掩皱纹,并趁着目前尚未显疲态连夜赶拍。昨日,已从横店回到北京的张纪中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称,这些传闻都不真实,他十分肯定刘晓庆在剧中的表演。
  “张纪中说:‘刘晓庆和姜文、李雪健等中国一流演员一样,具备塑造各种形象的能力。她的年龄、长相、气质不一定和锦娘很像,但是她演出来的绝对是原汁原味的锦娘’。而张纪中身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曾目睹了刘晓庆拍戏,对那些不实传闻也很反感,他连称:我在横店看到刘晓庆时,觉得她只有40出头。
  “这位工作人员还称,刘晓庆现在的戏份比较多,为了拍好每个镜头,有时候花的时间相对长一些,但并不是因为怕刘晓庆出现疲态、皱纹增多等原因。可以说,自从刘晓庆来到剧组,由于她准备充分,拍戏进度反而提高了。张纪中也一再强调,到剧组后,刘晓庆格外勤奋,看剧本、背台词、与导演找感觉、与对手演员找感觉等,这说明她对工作的态度非常认真,这些都是一流演员应该具备的条件。他很自信地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我们绝对不靠灯光,而是靠化妆和镜头处理,观众看后会绝对满意。张纪中表示此剧拍摄完成后,如果有合适的角色,还会与刘晓庆继续合作。”
刘晓庆出狱后现身横店,忙坏了大小报纸的娱记们。由于剧组防范严密,加上刘晓庆本人也格外谨言慎行,各报记者虽然工作热情很高,但实际上没有捕捉到什么有价值的新闻,最多弄一点花絮补白而已。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的记者开始转移目标,采取迂回战略,有的去找参与《永乐英雄》拍摄工作的剧组人员,有的逮住参与演出的龙套演员不放,还有人另辟蹊径,换了一个谁都没想到的角度——采访刘晓庆的前任丈夫陈国军。
  陈国军在接受采访时,谈起前妻刘晓庆依然是那样“痴情”与“包容”。陈国军说,他目前正在筹划一部描写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爱情的40集电视连续剧,名叫《梦回清河》。陈国军介绍说,这部戏人物心理矛盾非常尖锐,目前该剧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演员的选择。他说,比较成熟的演员都已经老了,起用新演员又怕诠释不了这样的角色。记者问:现在刘晓庆正在《永乐英雄》一剧中饰演30多岁的锦娘,灯光和技术的处理使得刘晓庆与角色之间根本没有年龄差距,为什么不试着请刘晓庆呢?陈国军回答说:刘晓庆的年纪与女主角相差太大了,涂脂抹粉对剧作的真实性有很大的伤害,我不希望她太脂粉味,但这并不是我对她饰演锦娘的否定。她是一个性格演员,什么角色都能诠释,演什么像什么,经过税案的磨难,她应该变得更睿智了。她知道如何在观众心中重新树立形象。
  毕竟两个人一起生活了很多年,因为性格无法包容的原因,陈国军在与刘晓庆经历了太多的感情伤害之后选择了离婚。提起以往的点点滴滴,陈国军显得非常大度,他说:最好的和最坏的都留不住,我不否定当初我们伤害很深,但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相爱也很深。现在一切都已经烟消云散了,中国的男人应该学会虚怀若谷。我们现在是好朋友,我总是想着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她。陈国军和刘晓庆离婚之后,在拍戏中结识了自己现在的妻子付丽云,并再次走进婚姻的殿堂。陈国军说,付丽云是个很善良很大度的人。这次刘晓庆因为税案被关在看守所的时候,付丽云多次提醒陈国军去看望她,或者打电话去关心她。陈国军感慨地说:对刘晓庆,该做的都已经做了,我不会像有些人那样去落井下石。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多,我相信一切都会给她一个公正的说法。
  一段时间以来,刘晓庆与男友阿峰要结婚的消息被传得沸沸扬扬,陈国军说他也听到过这样的消息,记者问他对此有何看法,陈国军说:刘晓庆现在的男友阿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一点也不了解,但我相信刘晓庆的判断力,他应该是她的如意郎君。也祝他们幸福吧!记者再问:你们一起生活多年,对刘晓庆应该有足够的了解,那么对刘晓庆新的爱情有什么提醒呢?陈国军说,随着时间的变化,大家的心态都已经变了。对于刘晓庆选择男友的标准,现在说什么也显得画蛇添足了。
  在横店的记者们恐怕没人想到采访刘晓庆的前夫也能挖到新材料,实际上这样的采访多半也是万般无奈—毕竟新闻的焦点是刘晓庆,迂回太远了未免离题也远。在横店影视基地“守株待兔”的记者们当中也有幸运的,据说就有一位记者“意外”地与刘晓庆来了一次零距离接触。
  11月6日中午,该记者照常在樊楼片场等候机会。12点15分,两辆小车相继驶抵樊楼。一身古代装束的刘晓庆从车里钻了出来。刘晓庆身着朱红色上装,领口处白色皮毛滚边,米黄色暗花曳地束腰长裙,将她窈窕的身段展露无遗。发髻上斜斜地插着几枝与衣服颜色同样的珠花,浑身上下贵气袭人。刘晓庆那张饱满的鹅蛋脸在化妆师手中变成了瘦削上镜的瓜子脸,除非贴近观察,绝对找不到岁月在她脸上划过的痕迹,“用强光来让刘晓庆扮嫩”的说法显然不攻自破。
  记者迎上前去,刘晓庆见到了,没有回避,反而绽放出友好的笑容,用坦然的目光迎着他。记者说:“晓庆,你好,我是专门从成都来看你拍戏的。”刘晓庆眼睛里飞速闪过一丝惊喜,她笑着说:“你好啊!”记者关切地问:“连日都在拍戏,累吗?”刘晓庆亲切地回答:“还行。”随后她径直走向樊楼外剧组安放的一张椅子,舒服地坐下来,和记者这个小老乡聊开了:“我很高兴你从四川来看我。我现在无论精神状态还是拍戏的状态都很不错。但我这几天上网看新闻,却看见有些记者将我瞎写一气。说什么我一天就拍了30多个镜头,一见镜头就兴奋莫名,还迫不及待地给北京的朋友打电话说我又拍戏了。嗨!我没有接受过记者采访,网上却天天有我的新闻,还写得活灵活现的,我不就是一个演员吗!”说完,刘晓庆哈哈一笑。
  这时,一位工作人员走上前来提醒她,该进片场准备拍戏了。刘晓庆向记者微微一笑,起身告别。记者提出能否与她合影,那位工作人员立即表示:这不行,连我们和她合影都是不允许的,今天她说这么多已经破例了。刘晓庆在一旁笑而不语。
  在一位工作人员指引下,记者顺利地来到了刘晓庆拍戏的楼上,在位于楼梯转角处,可以清楚地看到拍摄的情况。刘晓庆正拿着台词本,认真地听导演说戏,不时和导演轻声探讨着。刘晓庆的化妆师在一旁用相机对准她,观看镜头下刘晓庆的妆容。
随后开始的拍摄,刘晓庆也一丝不苟。饰演4个宫女的年轻演员,不时被导演叫停,身为主角的刘晓庆对此没有不耐烦,一遍遍地配合着从头来,还微笑着鼓励这些后辈:“没关系,咱们再来一次。”刘晓庆拍摄时,一般都是半小时休息一次,这时候化妆师就忙活开了,刘晓庆乖乖地坐着,任由别人在自己脸上“耕耘”。据工作人员称,刘晓庆在片场里和大家一样,除了有一把椅子专供她坐下来休息之外,再一个“特殊待遇”就是每天下午6 点钟开饭时,她和阿峰每人端上一个盒饭到房车上享用,处上半个小时温馨甜蜜的二人世界。
  这次出狱后接拍《永乐英雄》的目的,用刘晓庆的话说是“挣钱、买菜、生活”。也许个人的财务状况不是很好,中国文联才能够仅仅以80万元的片酬就请动了刘晓庆。28集,80万元,对刘晓庆来说不能算是高价,只能算是很一般的酬劳。
  这次签下《永乐英雄》的重要意义远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因为公众和媒体一直以为,刘晓庆这次从云端跌至谷底,出狱后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恢复斗志振奋精神。但是所有人都没想到,在刘晓庆出狱后仅仅两个月的时间里,她就一连签下了3部大戏:《永乐英雄》里的锦娘,《谁主沉浮》中的孝庄皇后和电影《神兵》中谢霆锋的母亲。
  电影《神兵》是刘晓庆取保候审之后所签的第一个演出合约,据香港媒体报道,这次刘晓庆签约接拍这部香港电影,是由她的好友郑明明铺路搭桥完成的。
  影片《神兵》改编自黄玉郎原著漫画《神兵玄奇》,由黄百鸣的东方电影制作公司投拍,程小东执导,成龙在此片中客串演出。据该片投资方东方电影制作公司掌门人黄百鸣在上海向媒体记者表示,刘晓庆在《神兵》中的戏份很重,是当然的女一号,将从20岁一直演到50岁。
  在结束了《永乐英雄》一个多月的拍摄后,刘晓庆又马不停蹄地来到《江山美人》剧组,8天赶完80场戏。她在26集电视连续剧《江山美人》中扮演宋徽宗的嫂子孟皇后,孟皇后疯狂地爱上了比自己小十几岁的皇帝,对围绕在宋徽宗身边的女子她都不择手段地加以迫害,却把宋徽宗一直蒙在鼓里。当宋徽宗终于发现嫂子对自己非正常的爱恋时,孟皇后也歇斯底里地喊出:“我是变态,我就是喜欢你!”,最后宋徽宗将孟皇后打入冷宫,她也彻底疯了。
  《江山美人》的女主角、在戏里一直被孟皇后欺负的韩雪评价刘晓庆:“人挺随和的,戏里的东西很张扬,一到镜头前身上就会闪光,十分出挑。”而宋徽宗的扮演者孙耀威更是情不自禁地说:“晓庆姐演得很妩媚。”孙耀威坦言和许多老演员演过对手戏,但没有像和刘晓庆这样能够擦出火花,“她的心态很年轻,我们在一起没什么代沟。”  
  2004年3月,刘晓庆来到横店参加大型神话爱情喜剧《宝莲灯》的拍摄。由于在北京赶拍《281封信》,所以刘晓庆并没有出席开机仪式,剧中原定由阿峰扮演的二郎神也改由焦恩俊扮演。这次刘晓庆来横店拍摄《宝莲灯》,除了开来房车、阿峰相随之外,还带来了两个灯光师、一个专职化妆师。在刚到的头两天,刘晓庆主要是呆在屋里,定妆照是在她房间里拍的。
  在剧中扮演嫦娥的颜丹晨,已经是第三次和刘晓庆合作了,而且每次都是跟她作对:“《永乐英雄》中拿剑刺刘晓庆,《谁主沉浮》中扮演的陈圆圆鼓动吴三桂反对刘晓庆扮演的孝庄,这次扮演的嫦娥又经常和刘晓庆扮演的王母娘娘作对。”几次合作下来,给颜丹晨印象更深的是阿峰,颜丹晨说他“除了帮刘晓庆接待媒体等之外,有时还会看到他帮刘晓庆递水果,吃柚子的时候他甚至细心到帮刘晓庆撕掉上面的柚络!”
  刘晓庆扮演的王母娘娘是剧中的重要角色,她在全剧中有18到20集的戏份。她之所以选择王母娘娘这个角色,是被这个人物浓浓的母爱亲情打动,她觉得整个故事非常轻松,特别是带有神话色彩的爱情喜剧在今天的电视市场上并不多见。
  2004年2月电视剧《281封信》开拍后,由刘晓庆、李幼斌主演的20集电视连续剧《我的兄弟姐妹》的拍摄也进入尾声,刘晓庆在哈尔滨结束了4天的拍摄之后,返回了《281封信》剧组。
  半年多以来,刘晓庆接戏十分频繁,又是《我的兄弟姐妹》,又是《281封信》,之前还有《永乐英雄》、《宝莲灯》等古装电视剧,中间未曾休息过一天。频繁地拍戏让刘晓庆劳累不已,出狱大半年健康状况均十分良好的刘晓庆终于因过度劳累住院。不过她只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神采奕奕地出现在《281封信》天津拍摄基地,令该片的投资方代表大呼:刘晓庆真是敬业!由于3月5日下午剧组接待了部分媒体记者的探班,使拍摄进度有所延缓,刘晓庆身为制片人,在当天晚上没有戏份的情况下坚持现场督阵,连续工作时间长达24小时。投资方代表洪女士告诉记者, “我觉得她太热爱表演了,如果一般人连续演那么多戏肯 定受不了,而她却坚持了下来。”洪女士透露,“我们都劝她多休息一下,可她说没事,租来的道具和场景每天都要算钱,为了省钱,她坚持带病拍戏,而且演出质量一点都不差。”
由著名词作家牛朝阳创作剧本、刘晓庆出任艺术总监和制作人,并与男友阿峰一起出演剧中一对离异中年夫妇的20集电视连续剧《281封信》,早在2002年6月15日就应该开机,后因刘晓庆的入狱而被迫搁浅。
  刘晓庆2002年6月被关进看守所之前,就已经和北京华百年传媒投资有限公司有了合作拍摄电视连续剧《281封信》的意向,当时这部新剧已经开始筹备。虽然到了原定开机的日子
没有开机拍摄,但6月底时刘晓庆还打电话告诉导演很快就能开机。此外,刘晓庆入狱前,她投资的电视剧《洛神》已于5月底关机。《洛神》的拍摄还比较顺利,而且未拖欠演员一分钱。她曾许诺会在关机时和剧组人员吃关机饭,但可能是因为公司税案的事,5月26日关机那天她并未如约现身。
  这一切都表明,刘晓庆即使在官司缠身的情况下,在自己每天被24小时监控的非常时期,仍然念念不忘她钟情于斯并赖以成名的演艺事业。是的,虽然她说过自己已经“洗去铅华,薄施粉黛,成为一个生意人;从艺术创作集体烘托的包装中挣脱出来,成了颇具规模的企业领导者、决策者”,但是20多年的“铅华”又怎能一朝“洗去”?对企业的领导和决策又怎能代替她心底深处对艺术的追求?何况《281封信》是她一眼相中了的,她又怎能轻言放弃?
  刘晓庆偶然发现了这个她准备用来与日、韩青春偶像剧一争高下的电视剧本,也圆了牛朝阳的导演梦。
  刘晓庆很看重《281封信》,因为她想凭借这部电视剧打造中国青春偶像剧的品牌。她一直想向观众表明,中国一样能创作出比日本、韩国更优秀的青春偶像剧。因此,刘晓庆入狱前,已经和编剧牛朝阳等人一起为这部电视剧选好了演员,制作好了宣传海报,甚至连开机日期都定好了,但是因为刘晓庆被捕,这部剧也就搁浅了。
  刘晓庆出狱后,该剧立即被纳入了议事日程。《281封信》全剧共20集,整部电视剧中的10首插曲,词曲和音乐制作都由牛朝阳担纲。谈到创作这部电视剧的初衷,牛朝阳说:也算是对歌坛内幕的一种披露。
  2004年2月1日,农历正月十一。新春佳节喜庆的氛围还笼罩着京城的各个角落,幸福舒心的余韵还写在人们的脸上,已经上了班的人还沉浸在节日长假亢奋的情绪中,整个城市的机制似乎还没有调整好自己的节奏,到处弥漫着慵懒的气息。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中,20集青春偶像剧《281封信》不事张扬甚至可以说是悄无声息地开拍了。说“悄无声息”,是因为该剧在2月1日上午就已经正式开拍,而这个消息却是在当日下午才正式对外公布的。
  《281封信》的开机时间原定于2004年3月,后在刘晓庆的建议下,决定提前在春节之后就开机。时间提前了1个月,紧张、忙碌,仿佛给这座城市注入了一种新鲜的充满活力的气息。2月1日早晨8点整,刘晓庆准时来到华百年传媒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的办公地。这里暂时成为剧中“星梦”公司的办公场所。更衣、上妆、置景、布光,导演一声“开始”,《281封信》就这样开拍了。
  事先,北京部分新闻媒体的娱记们只接到一个通知:20集青春偶像剧《281封信》开机仪式新闻发布会,将于2月1日下午5时在北京凯迪克大酒店举行。按照刘晓庆的意思,“大家在一起吃顿饭就算了”,连这个发布会也不想开。投资方北京华百年传媒投资有限公司从该剧的前期宣传角度考虑,认为这个发布会开了比不开好。刘晓庆对此表示理解,这才同意召开并出席议会。
  2月1日下午5点30分,刘晓庆携《281封信》剧组主创人员匆匆赶到会场,这是刘晓庆出狱半年以来第一次走到前台面对首都媒体。容光焕发神采飞扬的刘晓庆一出场就道歉:“对不起,我们从拍摄现场赶过来,有点堵车,晚了。”刘晓庆一进片场就忘情地投入,这是她多年养成的工作习惯。当天,她的确是拍完了计划中的最后一个镜头才匆忙卸装赶去参加发布会的。她曾经对朋友们坦言:“我怕媒体,但是为了《281封信》,我没办法。”刘晓庆出道20多年,国内国际各种各样的场合见得多了,按说出席这样的发布会对她来说实在算不了什么。但这毕竟是她历经422天的牢狱生活、出狱半年之后第一次公开面对记者,因此她很紧张,事先就申明:只回答与《281封信》相关的问题。华百年传媒投资公司的工作人员考虑到这是刘晓庆出狱后第一次公开面对内地媒体,所以不敢过分张扬,只是有选择地通知了在京的十余家媒体。没想到消息不知怎么还是走漏了出去,一下子吸引了北京和外地数十家媒体的记者,“长枪短炮”对准刘晓庆,黑压压架了一片。刘晓庆心里紧张,表面上却是一点也看不出来。她坦然自若满面春风的笑容和积极配合的态度使到场记者们精神大振,纷纷举起手中的相机。刘晓庆看到记者们拍照,还主动征询:“要不要我站起来?”这种友善的态度鼓舞了记者们,提问的涉及面也越来越宽。刘晓庆对《281封信》以外的问题一律不回答,但是她很懂得照顾提问者的面子,总是面带微笑地与对方商量:“这个问题我们私下谈好吗?”举重若轻的神采和驾驭场面的能力令人大为叹服。
  “为了《281封信》,我没办法。”这的确是刘晓庆的真心话,也说明了她对《281封信》的重视程度。
20集电视连续剧《281封信》讲述的是两个美少女和一对美少年的青春故事。两位艺校毕业的少女为实现歌星梦,千里迢迢到北京参加一次歌唱大赛,其间发生了一系列错综复杂又扣人心弦、令人忍俊不禁又感慨良多的变故。正是因为《281封信》的精彩情节和深刻内涵,牛朝阳的剧本刚刚杀青,就被刘晓庆的公司买断了版权。
  32岁的牛朝阳是一位词曲作家,《281封信》是他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的电视连续剧
。在创作这部电视剧之前,他还写过一个本子,叫做《少女总裁》。2004年2月,《281封信》正式开拍的时候,《少女总裁》已经进入后期制作了。而《281封信》得到刘晓庆的赏识,却凭借了一个偶然的机遇。
  当初牛朝阳创作了《281封信》之后,觉得自己毕竟不是影视圈里的人,于是委托一位朋友找内行人给看看,这位朋友就把剧本转给了刘晓庆。刘晓庆手里有很多剧本等着她过目,找她看本子的人实在太多了,她忙,根本看不过来,压在手里拖了一段时间。可是这个本子是朋友转交的,刘晓庆心里总惦记着这事,想给朋友一个交待。2002年初,她到焦作去,临行前顺手拿了这个本子放在包里,想在火车上翻一下,提点看法还给人家。没想到这一看就难以释卷,起伏跌宕的剧情和鲜明生动的人物性格把她吸引住了。当时的心情,正如她在2月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时所说的那样:“我很喜欢看时装剧,但是我一直认为没有好的。我看过很多剧本,就像是吃了很多肉食,看到《281封信》,就像看到一盘了绿莹莹的青菜,那么清新、诱人。这是一个像《人鬼情未了》、《魂断蓝桥》那样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我虽然不是这个爱情故事的主角,但我一直为这个故事所感动……在我最艰难的时候,我也在想,如果我还有机会拍戏,还有机会做制片人,我首先一定要把《281封信》拍出来。”在嘈杂的火车上,她一口气看完了这部长达20集的剧本,回到北京就让人找编剧来谈本子。
  牛朝阳想都没想到自己的本子会得到刘晓庆这样的大腕的赏识,他忐忑不安地来见这位大明星。也许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紧张情绪,也许是刘晓庆赞许和鼓励的眼神燃起了他的创作激情,他滔滔不绝地谈创意,谈构思,谈剧本内涵的社会性和人物性格的典型性。刘晓庆被他的才气打动了,她本来还要约见其他客人,朋友在一旁不断提醒,但她还是认真地听牛朝阳谈下去。牛朝阳谈完了,刘晓庆当场明确表示,这个本子我们来拍,我们要把它拍成中国的现代青春偶像剧,用它挑战日本和韩国的同类电视连续剧。因为已经约好了别的事,这次见面即告结束,分手时,刘晓庆与牛朝阳约定了下一次见面磋商的时间。
  牛朝阳是音乐圈里的人,可是却做着导演梦,尤其是想亲手导演这部自己编剧的作品。因此,第二次,牛朝阳携夫人一起来见刘晓庆商量剧本的时候,他就当面提出:能不能由我来担任《281封信》的导演?刘晓庆被他的真诚、执著和自信打动了,经过认真考虑,终于表示同意,并开玩笑对牛朝阳说:你等着吧,这部戏一播出,你的手机肯定会被人打爆的。虽然是玩笑,也可以看出她本人对这部戏也是非常看好的。
  刘晓庆突然入狱,原定2002年6月15日开机的事情一下子变得遥遥无期,牛朝阳很着急。当时,很多圈内人士都知道《281封信》是刘晓庆看中的本子,他们是相信刘晓庆的眼光的,于是纷纷出大价钱购买。牛朝阳舍不得,一直压在手里,苦苦等待刘晓庆。所以,当人们赞佩阿峰对刘晓庆一往情深不离不弃时,也有人笑言:牛朝阳对刘晓庆也是“不离不弃”。
  这样一部刘晓庆本人十分看重的电视剧,让一个从来没当过导演的人执导,剧组成员和投资方华百年传媒投资公司的工作人员都心存疑虑。刘晓庆却不以为然,她说,第一,剧本好;第二,牛朝阳很有才气;第三,刘晓庆指着自己,“有我呢。”人们常说刘晓庆喜欢说大话,但是这一次却没人认为她是在说大话。的确,华百年传媒投资公司就是冲着刘晓庆才肯斥巨资投拍这部戏的。他们明白,在影视界,“刘晓庆”三个字就是一块金字招牌,她的艺术修养、经验、造诣和敬业精神是可以让人放心的。这样,在《281封信》中,牛朝阳生平第一次出任导演,圆了他的导演梦。为了让剧组全体人员充分信任、尊重牛朝阳的导演意图,2月1日,刘晓庆在该剧开机时对剧组全体演职员宣布:我们是导演负责制,一切都听导演的。牛朝阳非常感激刘晓庆对自己的提携,工作起来也就格外尽心尽力。据牛朝阳透露,他的夫人已经有孕在身,将于4月初临产。因此,牛朝阳制定的拍摄计划也是4月初封镜,一心一意想赶在《281封信》封镜时生孩子。他连孩子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牛信”—— 纪念《281封信》。
  刘晓庆之所以看重这部电视剧,除了她想凭借这部戏打造中国青春剧的品牌之外,该剧展示了艺坛内幕的大胆和深刻恐怕也是因素之一。在《281封信》中,编剧借男主角于枫之口说出了一个人们不想接受却又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娱乐圈永远没有事实。你这样说,他那样说;你找记者澄清,他也能找媒体辩驳,而歌迷们永远弄不清真假对错,这就是娱乐新闻。”
对此,刘晓庆本人恐怕会有更深的感触,因为她出道以来,始终置身于这个“没有事实”的娱乐圈中,身受其害也身受其益。
  以“大龙套”的“光芒”照耀着新人“星路”,灿烂星河中注定又添新面孔。
  刘晓庆获准取保候审出狱后,投资《281封信》的华百年传媒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孝英
先生立即找到刘晓庆,商议重新启动拍摄程序的事。刘晓庆也对此剧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同意出任此片的艺术总监和制片人。
  《281封信》的情节和人物都是相当精彩的,刘晓庆要把它拍成一部表现当今流行歌坛的青春偶像剧,可谓慧眼识珠。该剧情节大致是:小城平州的追星女孩关晓霞和柳飘飘出于对歌星于枫的狂热追随来到北京;聚星堂公司总经理尹之华和星梦公司总经理方美慧是一对离异夫妻,又是竞争对手,各自为使自己包装的歌星能在歌手大赛中取胜而挖空心思。关晓霞和柳飘飘都是艺术学校的高才生,也都做着歌星梦。柳飘飘由于天真无知和性格软弱,被尹之华以卑鄙手段勾引,将其包装成为聚星堂的主打歌手,用她来坑陷星梦公司的主唱歌手于枫并与之竞争。关晓霞性格刚烈嫉恶如仇,她钟情于歌星于枫,却又不敢当面表白,只好匿名给于枫写信倾吐爱慕之情。而恰恰是因为这些匿名信,引发了很多误会,使坏人得逞其奸,好人蒙冤受难……随着剧情的展开,歌坛内部种种鲜为人知的内幕逐渐展露在观众面前,同时,关、于、柳三人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也丝丝入扣,异峰突起,高潮不断。由于该剧以关晓霞和于枫的感情戏为主干,整个剧情基本以关晓霞隐名给于枫写的信为经络,故而名为《281封信》。
  最初刘晓庆曾表示她本人不会在该剧中出演任何角色。剧中有一个不太重要的人物方美慧,论年龄身份,当时大家都认为刘晓庆出演比较合适。剧组负责人向刘晓庆说明了大家的想法,刘晓庆还是不同意,反复劝说,她才道出原委:“不是我不想演,更不是嫌角色小,而是觉得还缺乏创作这个角色的激情。”
  但是随着对剧本的深入研究,大家越来越觉得剧中方美慧这一重要人物非刘晓庆出演不可了。此前,大家对方美慧这一角色的人选一直摇摆不定,曾先后考虑过盖克、钟丽缇、斯琴高娃、普超英等等,但是选来选去,总是把刘晓庆和方美慧的形象重叠在一起,最有力的理由是:方美慧是文化公司的老板,而刘晓庆也正好是现实生活中文化公司的老板。所以,大家最后还是一致“请命”,决定要刘晓庆出演方美慧。在剧中,方美慧是尹之华的前妻,也是尹之华的竞争对手,这位30多岁的女人方正刚直,有着丰富的个人感情世界,对剧中青年歌手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对剧中人物理解程度的深入,刘晓庆自己也对方美慧这个人物产生了诠解和创作欲望。因此,一直坚持只做艺术总监和制片人而不肯饰演角色的刘晓庆终于决定接受建议,扮演方美慧。她解释了自己最初不想出演方美慧这个人物的原因:“我觉得由我来演她(方美慧),对我来说只能得负分,对华百年传媒投资公司来说才是正分。”笔者理解,这话的意思是说,以刘晓庆的身份出演方美慧这样一个并非一号、二号人物的角色,不但不会使她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得到“加分”,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使不明就里的观众以为,刘晓庆毕竟年龄大了,恐怕今后只能退居次席,出演这样的角色了。这样的印象对刘晓庆来说实在是很大的负分。而对于华百年传媒投资公司来说,能请到刘晓庆饰演角色已属不易,居然还让刘晓庆物演这样的次要角色,的确是大大的“正分”—公众会对华百年传媒投资公司另眼相看。这就是说,刘晓庆是在牺牲自己的利益成全华百年传媒投资公司。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刘晓庆不为公众所知的另一面 — 她很看重友情。
  的确,刘晓庆是很看重自己与华百年传媒投资公司的友情的,她之所以把这部筹备了将近3年的电视剧交给华百年公司投拍,除了资金方面的原因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友情的因素。刘晓庆的男友阿峰早些年在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时,华百年传媒投资公司现在的总经理陈孝英先生在陕西省艺术研究所任所长,他曾给阿峰他们上过几次课,有了师生名分。正是这种“师生之谊”和“乡党之情”,使他们的合作成为现实。谈到这次合作,陈孝英说:我们之间的合作更多意义上是朋友角度而不是商人角度的合作,大家志同道合,齐心协力,就像一家人在一起做自己的事。对这个说法,刘晓庆也很认同,她评价陈孝英先生是“我认识的人里面最善良、最宽容、最有才华的人之一。”这样的合作,淡化商情,强调友情,无疑给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谈到演员人选,刘晓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过:中国有全世界最好的演员,我一直希望向全世界推荐我们内地的演员。我创办文化公司也是这个目的,可惜我失败了。《281封信》我原来没打算出演,但我平时演的时装剧少,这次也是一种尝试。我们这部戏真正的主角都是刚出校门的俊男靓女,我给他们做铺路石。对他们来说,黄金时代在未来。
  在商议演员人选时还有这样一个插曲:剧中有一个惟一的男性“反一号”角色 ——“聚星堂”公司总经理尹之华。按照剧本的描写,此人是个阴险狡诈、诡计多端、玩弄女性的伪君子。刘晓庆选来选去,觉得她的男友阿峰和这个“尹之华”气质相近,于是建议:“反一号”让阿峰演吧。阿峰先是惊愕,继而强烈反对:我不行,我不演,我演不了。刘晓庆柔情万种地看着阿峰:你行,就是你最合适。阿峰不为所动,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我不演,这个角色根本不适合我。见阿峰如此固执,刘晓庆拿出了最有杀伤力的一招:你敢不演就断绝关系!虽然是开玩笑,但是阿峰也看出来了,刘晓庆是真的希望自己来演这个角色。其实,阿峰不想演这个角色的原因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只有两条。其一,他此前从未在影视剧中担任过这么坏的角色,他真是害怕破坏自己的形象;其二,也是因为他此前从未在电视剧中担任过主角,这次在刘晓庆任艺术总监和制片人的电视剧中出演主角,生怕别人以为自己是靠着和刘晓庆的关系才得以担任这样重要的角色的。但刘晓庆是个认准了什么事就要办成的人,而且我们也应当承认,她在中国电影届打拼了20多年,在什么人适合什么角色的问题上还是比阿峰有眼光的。因此,她不顾阿峰的反对,断然拍板:就这样定下来了,阿峰你来演这个尹之华,就是你最合适,你就不要推了,你肯定能演好!
由刘晓庆担任制片人和艺术总监并出演重要角色的电视剧连续剧《281封信》,是刘晓庆出狱以后第一部自任艺术总监和制片人的影视作品。片中的方美慧精明、干练、充满着知性美,戏份不多却丝毫挡不住刘晓庆纯熟的演技和深厚的功底,配角的表演竟为她又赢得了一个出演主角的机会。电视剧《玫瑰绽放的年代》的制片人尹哲在看到她在片中的出色表现和时尚造型后极力邀请刘晓庆扮演片中女一号柳秋莎。《玫瑰绽放的年代》是根据作家石钟山的“激情三部曲”完结篇改编而成,是作为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的献礼片而摄制的。尹哲
透露,原本他将目光锁定在巩俐、刘晓庆和宁静三位影后身上,他也一直有个顾虑,担心刘晓庆现在还能不能演30多岁的女性,但在他看到了刘晓庆在《281封信》中塑造的成熟、干练、时尚的唱片公司女老板形象之后,他的担心顿时就烟消云散了。 2004年3月,在和刘晓庆多次接触之后,他们已经达成了共识,刘晓庆将在片中展现知识女性40年的成长历程,该剧将在2005年10月作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献礼片播出。
  《281封信》的演员班底靓丽而强大,灯光、摄影也都是国内“腕级”人物,再加上与刘晓庆合作过5年、做过《开国大典》制片主任的王海峰出任此剧的制片主任,可以说,这是最强阵容和最佳组合。以该剧如此齐整的演职员班底和跌宕起伏的情节及鲜活的人物性格而论,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部电视剧将会成为2004年荧屏的一个新看点。
刘晓庆给予了我们什么?
刘晓庆一世独立,敢说敢为,以顽强不屈的个人奋斗精神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她的起伏跌宕的人生经历、我行我素的立世原则和领异标新的思想方式仿佛就是一部人生教科书。尤其是经历过这场税案风波之后,以刘晓庆的聪明才智,她对自己所走过的路不能说没有思考,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肯定也有着更深入、深刻的自省。
  在狱中的422天,刘晓庆的思想方式和人生观经历了一场真正的炼狱般的磨砺。正如她自
己所说,这场牢狱生活,使她失去的很少很少,得到的却很多很多。失去的是422天的人身自由,得到的是可以终生厮守不离不弃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失去的是有限的物质财富,得到的却是滤掉浮躁、沉淀经验、升华情感、了悟人生的崭新思维方式。一句话,失去的是瞬间,得到的却是永远。
  也许有一天,当我们打开刘晓庆这部“人生教科书”的时候,会发现姹紫嫣红的潋滟春光多了一份绿肥红瘦葱茏葳蕤的成熟;会感到欢快跳跃的音符融注了浑厚苍莽的旋律。勿庸讳言,就生命的自然形态来说,刘晓庆已经过了花团锦簇的季节,但是,就人生的本质意义而言,走出高墙、重新投身于社会的刘晓庆却实现了崭新的涅。
  悲剧的意义在于,把美好的东西打碎了给人看。“山羊自救”给我们的启示 — 奋斗才有出路。
  有人称刘晓庆为“悲情影后”。一个“悲”字,道尽了人生况味、世态炎凉。
  如果刘晓庆当年演“小花”出名、得奖成名之后,不公开离婚风波、不写那部引得洛阳纸贵世人侧目的《我的路》,也不在外国记者面前公然声称自己是“中国最好的女演员”的话,那么,今天她也许会像大多数成名既早享名既久的女演员那样,雍容地享受着人们的尊敬,无可奈何地听凭人们把她淡忘,把她变成一个遥远的美丽而朦胧的符号 —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标识;刘晓庆也许会像她同时代的那些演员一样,成为那个年代的一种标识,而不会像现在这样,鲜活生动而又历久不衰地吸引着公众的目光。可是,由于她没有按照人们想像的那样发展自己完美自己,于是,就成了一场又一场悲剧的主人公:公开离婚横遭非议是悲剧、出书自辩惹得谤声四起是悲剧、一次次婚变情殇是悲剧、沸沸扬扬的税案风波更是她生意场上的一场悲剧……她蔑视传统、反叛习俗、挣脱羁绊,左冲右突旁若无人地张扬着自己的个性,因此,她的人生的每一个顿挫,都是那么引人注目发人深思令人感叹,是高处不胜寒的悲凉,是“凄凉四顾、慷慨生哀”的无奈。在影视舞台上,刘晓庆不是一个悲剧演员;在人生道路上,她却始终扮演着悲剧的主角。中国人看惯了循规蹈矩的美,刘晓庆把它打碎了,给我们留下了一段惊奇、一个回想,一种难以忘怀也难以释怀的记忆。
  有这样一个寓言,很耐人寻味:一只山羊不小心掉进一口废弃的井里。人们正准备填埋这口井时发现了山羊。可是,当大家用尽了各种办法也没能把山羊救出来之时,为了防止再有山羊掉进这口枯井,就准备将山羊和井一起埋掉。第一锹土扔了下去,山羊便明白了人们的意图,拼命大叫,可并没有改变人们埋掉它和井的决心;随着第二锹和第三锹土扔到井里,山羊不再叫了。接着人们发现,山羊在拼命地把撒落到身上的土迅速抖掉,踩到脚下。人们继续往下扔土,山羊顽强地、默默地把撒在身上的土抖掉。随着土的增加,山羊离井口越来越近了,最后,终于从容地迈出了井口。
  厄运来临,祈求帮助不如自己奋争;压力面前,退缩只会换来更大的压力。能够把压力转换成动力,才是聪明的做法。刘晓庆一路走来,多少次像那只山羊一样,在人生的枯井中承受人们不间断扔下来的“土”。她得到的是自己的新生,给予我们的是一个誓不低头、抗争命运的不屈身影,和一个经过实践被证明了的道理:在人生的坎坷面前,只有奋斗、反思才可能有出路;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要期望别人的怜悯和施舍,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顽强抗争不屈奋斗,才会把那些可能葬送自己的“土”变成走向成功的阶梯。
  刘晓庆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孤独落寞却昂然奋进的身影。她踽踽独行,成了时代的标本,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
  纵观刘晓庆成名以来留给我们的种种新闻、绯闻和轶闻,她个性的张扬无忌、口无遮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她性格和心理上的弱点更是为人处世容易授人以柄的主要原因。
  老百姓有句俗话:小人不能当官,穷人不能发财。这句话大概有更多的人知道。老百姓的俗话听起来很简单,其实内含着很深刻的道理。之所以说“不能”,是因为一旦小人当了官、穷人发了财,他们心理上承受不住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巨大变化,往往举止失常,胡言乱语,不但害大家,而且害自己。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范进中举,骤然加之的巨大喜悦使他心智迷乱,若不是被明白事理的老丈人猛抽一个大嘴巴,恐怕范进从此就疯下去了。
  刘晓庆作为一个演员,她的演技、艺德都可以说是少可挑剔,这说明她称得上是一名好演员。她自己说是中国最好的女演员,我们也可以姑妄听之 —— 对自己满怀信心有什么不好呢?可是,当她因为电影以外的原因突然间红遍天下成为家喻户晓的大名人之后,当她从几乎一文不名的穷演员一下子变成腰缠万贯的富姐之后,我们可以说,她至少是部分地迷失了自己的本性。她的狂言无忌的狂悖是对社会传统环境和传统观念的背叛,遗世独立的孤傲是对既往生存状态和心理困惑的厌弃。这种行为和心理的形成,部分原因是社会环境和当时情势所迫,但另一方面的原因恐怕就是类似于穷人发财的自然的心态反应了。骤然加之的显赫声誉,宛如天降的巨大财富,再加上她心底深处永远放不下的穷困的阴影、“丑孩子”的心理压抑感……所有这一切,造就了她异乎寻常的张狂和异乎寻常的兴奋。而恰恰是这样的不正常心态,导致她被人目为“怪异”、“狂傲”。这显然是她心理和性格上的致命弱点。
人无完人。刘晓庆的优点和缺点都是如此鲜明,这也许正是她永远吸引公众瞩目的地方。一个身染污垢伤痕累累却仍然奋进不息的强者形象,一个孤独落寞却又昂然奋进的身影。她孤独,因为没有人能陪伴她;她昂然,因为她不屑理会身上的脏水和脚下的坎坷。这个身影踽踽独行,带着自身的全部辉煌和错失、骄傲和遗憾,成了时代的标本。这个身影将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