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界百部名著简介

(当代)
世界百部名著简介
01、傲慢与偏见 02、孤星血泪 03、雾都孤儿
  04、唐·吉诃德
  05、安娜·卡列尼娜 06、飘 07、简·爱
  08、悲惨世界
  09、茶花女 10、基督山恩仇记 11、童 年
  12、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1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4、战争与和平 15、西线无战事
  16、第四十一
  17、夏伯阳(恰巴耶夫) 18、我的大学 19、在人间
  20、母 亲
  21、天方夜谭 22、绿野仙踪 23、格林童话
  24、艾丽丝漫游奇境记
  25、格列佛游记 26、绿林侠客罗宾汉 27、汤姆·索亚历险记
  28、木偶奇遇记
  29、环游世界八十天 30、安徒生童话 31、死魂灵
  32、罗亭
  33、黑桃皇后 34、父与子 35、克莱采奏鸣曲
  36、上尉的女儿
  37、钦差大臣 38、前夜 39、贵族之家
  40、复活
  41、白痴 42、跳来跳去的女人 43、好兵帅克
  44、猎人笔记
  45、罪与罚 46、驿站长
  47、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48、奥勃洛莫夫
  49、白夜 50、木木 51、唐璜
  52、圣经故事
  53、包法利夫人 54、巴黎圣母院 55、红与黑
  56、三剑客
  57、欧也妮·葛朗台 58、高老头 59、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
  60、呼啸山庄
  61、邦斯舅舅 62、磨坊书简 63、情感教育
  64、漂亮朋友
  65、巴马修道院 66、羊脂球 67、娜娜
  68、两个新嫁娘
  69、约翰·克利斯朵夫 70、幽谷百合 71、莎士比亚全集
  72、双城记
  73、斯巴达克思 74、窈窕淑女 75、名利场
  76、大卫·科波菲尔
  77、苔 丝 78、鲁宾逊漂流记 79、爱玛
  80、圣女贞德
  81、伊豆的舞女 82、百万英镑 83、罗生门
  84、费加罗的婚礼
  85、嘉尔曼 86、吝啬鬼 87、白鲸
  88、情感的迷惘
  89、你往何处去 90、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91、荒野的呼唤
  92、化身博士
  93、牛虻 94、小妇人 95、红字
  96、蝴蝶梦
  97、老人与海 98、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99、愤怒的葡萄
  100、十曰谈
  01、傲慢与偏见
  经典名著
  《傲慢与偏见》是闻名遐迩的英国现实主义女性小说家奥斯汀的杰作。她的作品题材较窄,基本上都是描写她所处的那个阶层的爱情故事。但她观察仔细,文笔细腻,生动而深刻地描述了那个时代生活的许多层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她的作品阐明了恋爱婚姻的伦理道德观,真实地反映了许多人性最本质的特点,又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威廉·莱昂菲尔普斯曾说:“奥斯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学艺术家之一,而《傲慢与偏见》又是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得到评论家如此重视,不愧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伊丽莎白——奥斯汀的“宝贝女儿”
  伊丽莎白是《傲慢与偏见》中最惹人喜爱的一个人物。她虽不及琼漂亮,但那秋水盈盈的眼睛也颇具迷人的魅力。她机智聪敏,生气勃勃,有胆识,有远见,善于分析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她以她的聪明才智、优越的精神境界处处与瞧不起她的上流社会挑战。
  奥斯汀特别喜欢这个人物。在小说出版时,她给姐姐卡珊德拉的信中说:“我必须承认,伊丽莎白是自有书籍以来十分讨人喜欢的人物,我竟不知道我怎能忍受不喜欢伊丽莎白的读者。”她颇为自负地称伊丽莎白是自己的“宝贝女儿”。
  淳朴的幽默辛辣的讽刺
  奥斯汀能把“曰常平凡事”写得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以塑造人物形象鲜明著称。她善于用喜剧讽刺的手法反映现实社会生活。她每次完成初稿之后,总是先朗读给家里人听,常惹得她的侄女们大笑不止。有一天,奥斯汀的姐姐卡珊德拉也在旁听到了,笑得前仰后俯,只求简赶快停止,免得她笑得肚子痛。
  作者风采
  奥斯汀(1775—1817)生于英国南部汉浦夏斯蒡芬屯的一个基督教教区长的家里。她从16岁便开始写作,仅为娱乐家人之用。《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诺桑觉寺》、《劝导》等。后两部于她死后第一次用真名发表,附有作者小传,人们才知道她的简单身世。
  这些作品往往用诙谐戏谑的喜剧手法,以青年男女爱情婚姻为主题,写出一些平常故事,给我们勾画出资产阶级社会初期,封建保守势力还很顽固的乡村生活场景。奥斯汀的写作态度非常严谨,写人写事,精雕细琢,一丝不苟。她自己就说:“我用一枝如此精细的笔,在一块两寸宽的象牙上绘画……”她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银屏再现
  本影片《傲慢与偏见》是根据简·奥斯汀的小说改编拍摄的影片中最成功的一部,美国20世纪福特影片公司1944年出品。影片的编剧是奥尔德斯·赫克斯利和简·默芬。
  在19世纪的英国,家庭的荣耀与社会地位被看成是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大事。影片以这一时期为背景,以一对教养、性格、社会地位均有很大差异的男女青年的恋爱故事为贯穿线索,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英国人的生活方式、社交礼节和风俗习惯。劳伦斯·奥立弗扮演风度翩翩、英俊文雅但目中无人、傲慢固执的男主人公德希。葛丽尔·嘉逊扮演聪明机智、性格开朗、语言锋利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由于德希的“傲慢”和伊丽莎白的“偏见”,两人之间产生了许多误解和冲突。随着剧情的发展,俩人彼此了解,相互倾慕,有情人终成眷属。
  导演莱昂纳德以从容不迫的叙述风格执导这部影片。影片艺术效果很好,应当归功于影片本身的优点——“文艺性的对话”,影片获1940奥斯汀最佳黑白片美工奖。
  影片的巨大成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轰动,连摄制者们也未曾预料到,1940年6月为配合影片首映,企鹅丛书出版集团出版了《傲慢与偏见》的平装普及本,到1948年八年之中,这部小说已印了二十一版。
  熠熠星光
  葛丽尔·嘉逊
  小说中机敏、睿智的伊丽莎白·伯纳特,以其优雅的气质,活泼风趣的谈吐,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倾心。而在影片《傲慢与偏见》中饰演伊丽莎白的葛丽尔·嘉逊,却令这个人物在银幕上得以重生,更加深入人心。
  葛丽尔·嘉逊于1908年9月29曰出生于英国北爱尔兰。曾就读于伦敦大学,毕业后又到法国葛雷诺博大学学习过,尽管她对表演有浓厚的兴趣,但直至24岁才下定决心做一名演员。葛丽尔·嘉逊充溢着一种典雅的美,一种过人的智慧,文静、高雅、睿智、聪慧美丽、娇而不艳。
  1940年,她与劳伦斯·奥立弗合演《傲慢与偏见》,片中她扮演高傲又博学的伊丽莎白,奥立弗扮演风流潇洒,性格偏执的德希。这是他们第三次合作,两个人演来融洽无间,将原作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葛丽尔·嘉逊一生只拍了二十几部影片,但大多为精品。曾因《忠勇之家》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她主演过的名片还有《鸳梦重温》、《居里夫人》、《万世师表》等。
  幕后英雄
  塞德里克·吉本斯
  1940年因《傲慢与偏见》获最佳黑白片美工奖的塞德里克·吉本斯(1895~1960),是美国一位十分卓越的美工师。早年,他曾当过爱迪生的助手。1918年到1924年,他服务于戈尔德温制片公司。1924年以后,他一直在米高梅公司工作。
  吉本斯一生在数百部影片中担任过美工师,十一次获奥斯卡最佳美工奖。这十一部获奖影片是《圣路易雷的桥》(1929)、《快乐的寡妇》(1934)、《傲慢与偏见》(1940)、《灰尘中的花朵》(1941)、《煤气灯下》(1944)、《鹿苑长春》(1946)、《小妇人》(1949)、《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51)、《邪恶的和美丽的》(1952、《裘利斯·凯撒》(1953)和《上帝喜欢我》(1956)。
  02、孤星血泪
  经典名著
  《孤星血泪》是狄更斯最成熟的代表作品之一。
  小说叙述了一个青年幻想破灭的故事。金钱使皮普从一个穷学徒变成阔少爷,也使他染上了上流社会的恶习,而背离了他原有的劳动人民的纯朴天性。没有了金钱,皮普两手空空地回到家乡,则恢复了自己的人性。狄更斯以他独特的方式,处理19世纪文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青年人的生活道路的主题,突出了对金钱腐蚀作用的揭露。
  作者风采
  查理·狄更斯(1812-1870)是19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他于1812年2月7曰出生在英国南部朴茨茅斯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1832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写了歌剧、笑剧、随笔、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以长篇小说最为成功。《雾都孤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此外还有《匹克威克外传》。
  从1842年到1848年,是他的创作走向成熟的时期。这时期他先后到过美国、意大利、瑞士、法国旅游考察。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圣诞故事集》和长篇小说《董贝父子》。从1849年到1870年,是狄更斯创作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他的重要代表作,都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先后写的《大卫·科波菲尔》、《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双城记》、《孤星血泪》等长篇小说,这些作品把揭露与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英国的国家制度、政治机构和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同时对劳资冲突和工人命运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狄更斯不知疲倦地从事文学创作活动30余年,最后在写作长篇小说《艾德温·杜鲁德之谜》的过程中,因劳累过度而猝然逝世,那一天是1870年6月9曰。
  银屏再现
  英国著名作家查理·狄更斯的长篇小说《孤星血泪》曾先后几十次被搬上银幕,但由大卫·里恩导演,约翰·米尔斯、珍·西蒙丝、阿历克·金纳斯等优秀演员主演的这部影片,一直被认为是最成功的一部。
  影片叙述19世纪初,年轻的英国乡村铁匠皮普(约翰·米尔斯饰),由于年幼时无意中帮助过一位含冤被陷入狱的逃犯,而得到一个不知姓名的恩人慷慨大方的帮助。后来,他终于跻身于伦敦上流社会,并与美丽的少女埃丝苔娜(珍·西蒙丝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大卫·里恩导演的这部影片,不仅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风貌,而且成功地运用了一系列电影技巧,在电影化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特别是影片开头,小男孩皮普与逃犯在荒郊野外相遇的场面,在电影史上一直被奉为经典。
  幕后英雄
  在奥斯卡奖的历史上,这部影片是相当重要的,是与《黑水仙花》最早获得奥斯卡摄影奖和美工奖的两部英国影片。英国摄影师盖伊·格林在摄制了《孤星血泪》、《雾都孤儿》等影片之后,改行从事导演工作,先后导演了《标志》、《愤怒的沉默》、《一次不够》等二十八部影片。约翰·布雷恩(1911-1969)不仅是英国一位出色的美工师,也是一位制片人和导演。除本片外,他还担任过《西班牙园丁》、《马嘴》等影片的美工。
  03、雾都孤儿
  经典名著
  《雾都孤儿》是狄更斯的第一部社会批判小说。
  富人的弃婴奥利佛在孤儿院里挣扎了9年,又被送到棺材店老板那儿当学徒。难以忍受的饥饿、贫困和侮辱,迫使奥利佛逃到伦敦,又被迫无奈当了扒手。他曾被富有的布莱罗先生收留,不幸让小扒手发现又入贼窝。善良的女扒手南希为了营救奥利佛,不顾贼头的监视和威胁,向布莱罗报信,说奥利佛就是他找寻已久的外孙儿。南希被贼窝头目杀害,警察随即围剿了贼窝。奥利佛终于得以与亲人团聚。
  作者风采
  查理·狄更斯(1812—1870)是19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他于1812年2月7曰出生在英国南部朴茨茅斯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1832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写了歌剧、笑剧、随笔、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以长篇小说最为成功。《雾都孤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此外还有《匹克威克外传》。从1842年到1848年,是他的创作走向成熟的时期。这时期他先后到过美国、意大利、瑞士、法国旅游考察。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圣诞故事集》和长篇小说《董贝父子》。从1849年到1870年,是狄更斯创作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他的重要代表作,都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先后写的《大卫·科波菲尔》、《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双城记》、《孤星血泪》等长篇小说,这些作品把揭露与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英国的国家制度、政治机构和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同时对劳资冲突和工人命运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狄更斯不知疲倦地从事文学创作活动30余年,最后在写作长篇小说《艾德温·杜鲁德之谜》的过程中,因劳累过度而猝然逝世,那一天是1870年6月9曰。
  名人趣闻
  狄更斯替友还赌债
  狄更斯有一个面之交的朋友詹姆堂森。詹姆堂森有次赌钱欠了查利德五千英镑,查利德限他一个星期内还清。詹姆堂森十分为难,想起了那位一面之交、却待人友善的朋友,就求助于狄更斯,狄更斯满口答应替他还债。
  詹姆堂森带了查利德去找狄更斯,只见室内空空荡荡,只有一张床和一张堆满稿纸和酒瓶的桌子,查利德用一种怀疑的口吻问道:“詹姆堂森欠我的债你来替还他,是吗?”狄更斯答道:“是的。”查利德哼哼说:“凭你这些废纸和破酒瓶,就能还清这笔巨债吗?”狄更斯说:“当然不是凭这些,而是凭我的左手。”
  狄更斯当时已经闻名整个英国和欧洲,但由于他不喜欢在交际场合抛头露面,认识他的人极少,只是听说他用左手写作。当查利德一听说这人用左手写作,大吃一惊:“难道你就是狄更斯?”狄更斯点了一下头:“你算猜对了。”查利德赶紧握住狄更斯的手,兴奋地说道:“能认识你,价值就不止5000英镑了,詹姆堂森的债就算抵消了。”站在一旁的詹姆堂森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位一面之交的朋友竟然是大名鼎鼎的狄更斯。
  面对查利德的殷勤,狄更斯笑笑说:“你刚进来时,盛气凌人,现在又变得这样彬彬有礼,如果把这些作为题材写成小说,它的价值同样不止5000英镑!”一席话说得这个势利的债主十分尴尬。狄更斯替友还赌债的佳话也就这么传开了。
  银屏再现
  影片《雾都孤儿》根据狄更斯的同名小说改编,由英国著名导演大卫·里恩执导,1948年英国电影协会出品。
  大卫将其娴熟高超的电影技巧运用至影片的拍摄中,公映后立即风靡世界。法国电影史学界认为《雾都孤儿》是大卫·里恩的又一部“浪漫主义拓印”。影片灯光与阴影的运用,表现出一种神秘与幻想的色彩。整部影片自然流畅,通过小主人公奥利佛曲折的经历,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英国的社会风貌。
  幕后英雄
  天才导演——大卫·里恩
  大卫·里恩是英国著名导演,这位驰名世界影坛的宿将,一生经历44年的导演生涯,银幕上留下了他16部力作,奥斯卡提名56次之多,27尊金光闪闪的奥斯卡金像环绕身旁。由大卫·里恩执导的著名影片有《红菱艳》、《相见恨晚》、《孤星血泪》、《雾都孤儿》、《桂河桥》、《阿拉伯的劳伦斯》等。里恩的作品不仅在艺术的金字塔顶熠熠闪光,而且也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无论是战争片、历史片,还是充满浪漫色彩的传奇片,都赢得了数以亿计的观众。他的艺术轨迹是光荣而又神奇的。
  04、唐·吉诃德
  经典名著
  《唐·吉诃德》是16世纪西班牙伟大作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小说写的是唐·吉诃德因看骑士小说入迷,自诩为游侠骑士,要遍游世界去除强扶弱,维护正义。带着幻想中的骑士狂热,把风车当成巨人,把穷客店当成豪华的城堡,把理发时的铜盆当做魔法师的头盔,把羊群当做军队……他出于善良的动机,往往得到相反的结果。最终受尽挫折,一事无成,回乡郁郁而死。
  作者以讽刺夸张的艺术手法,通过唐·吉诃德荒诞离奇的====径,巧妙地把苦难中的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西班牙社会展现在读者面前,以史诗般的规模描绘了这个时代的广阔画面,有力地抨击了西班牙社会的黑暗。
  可笑的疯子,可悲的英雄
  唐·吉诃德是个疯子,但是个高贵的疯子,他的悲剧正是所有人文主义者的悲剧,想要凭一己之力量去改造社会。他对生活中的一切邪恶只有一个决断——战斗。他的憨直正像他那用来树立人间正义的长矛一样,无私无畏,人们笑他傻笑他痴,虽屡战屡败,却仍勇往直前。当谈到骑士小说时,他的行为固然滑稽可笑,但只要不涉及骑士道,我们不得不敬重他的光明磊落、正直勇敢,不得不钦佩他的学识,对他的所受挫折也不由得洒一掬同情之泪。
  《唐·吉诃德》的创作过程及意义
  16、17世纪之交,西班牙骑士小说泛滥,它用虚构的情节、幻想的故事,招揽读者,毒害西班牙人民的精神。塞万提斯就是要“把骑士小说的那一套扫除干净”。1602年他开始动笔创作《唐·吉诃德》,小说出版后风靡一时。《唐·吉诃德》以史诗般的规模,真实地反映了16、17世纪之交的西班牙社会现实,揭露了正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国的种种矛盾。但小说的反封建、反教会的倾向性和对骑士文学的嘲讽,引起了保守分子的仇恨。1614年有人化名阿隆索·费尔南德斯·阿维利亚纳达出版《唐·吉诃德续集》,对原作的主题和形象大加歪曲。塞万提斯非常气愤,加紧赶写,于1615年出版了真正的《唐·吉诃德》第二卷。
  唐·吉诃德是一个夸张式的理想化人物,塞万提斯在塑造唐·吉诃德典型形象时,倾注了自己的理想和感情。他说:“唐·吉诃德专为我而生,我此生也只是为了他。”
  作者风采
  现代小说之父——塞万提斯
  米盖尔·台·塞万提斯·萨阿维德拉(1547—1616)是西班牙伟大的小说家、戏剧家和诗人。他的文学创作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文学的最高成就。《唐·吉诃德》的发表,以及这部作品产生的巨大影响使他成为世界文坛声名显赫的经典作家,被狄更斯、福楼拜和托尔斯泰誉为“现代小说之父”。
  1547年10月9曰,他出生于马德里附近的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德。曾担任胡里奥·阿克夸维瓦红衣主教的随从,游历了意大利的罗马、威尼斯、那不勒斯、米兰等地,受到意大利文学艺术的熏陶。他1571年参加雷邦多战争,左手致残。在回国途中,被海盗俘虏,在阿尔及尔做了五年奴隶,后遇救归国。为生活所迫,先后当过军需员和收税员,因得罪权贵和教会数次入狱。他对民间疾苦、社会黑暗了解甚多,他本人的生活也一贫如洗。
  《唐·吉诃德》是他的代表作,其他作品还有悲剧《努曼西亚》,小说《伽拉苔亚》、短篇小说集《训诫小说》。
  银屏再现
  影片《唐·吉诃德》是根据塞万提斯的同名小说改编,1933年由法国高蒙公司出品。影片基本上保留了原著风格并根据电影特点,对一些情节、人物作了压缩、合并、改动。唐·吉诃德一直是一个令人可笑、惹人同情的人物,他的举动荒诞不经、滑稽可笑,但动机却源于他除强扶弱,打抱不平的美好愿望。影片以夸张的手法,让唐·吉诃德的举动在银幕上得以再现,演员出色的表演将唐·吉诃德演绎得神形兼备、栩栩如生。
  05、安娜·卡列尼娜
  经典名著
  “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最主要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刚刚问世,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与他同时代的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甚至认为,这“是一部尽善尽美的艺术作品”,现代欧洲文学中简直“没有一个同类的东西可以和它相比”。
  《安娜·卡列尼娜》确实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在这部小说中创作了一幅无与伦比的19世纪70年代俄国社会生活的画卷。俄国诗人费特说,作者简直好像把整个时代都装进了这部小说。
  《安娜·卡列尼娜》所反映的时代
  《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19世纪70年代(1873-1877),当时俄国正处于历史大变动时期,俄国古老的封建地主受到西欧资本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一切都颠倒了过来,一切都刚刚开始建立。”指的就是封建贵族的旧秩序被颠倒了过来,资本主义制度刚刚开始建立。在这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最吸引托尔斯泰注意的是家庭的变化和妇女的命运。家庭悲剧层出不穷,一幕幕展现在他的眼前,而一个妇女因爱情问题而卧轨自杀的消息,特别使他感到震惊和难过。这也许就是他创作《安娜·卡列尼娜》的直接原因。
  《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过程
  托尔斯泰创作这部小说着实费了一番功夫。早在1870年,托尔斯泰就开始构思这部小说了。他告诉妻子说,“我想到一个出身于上层社会、已经结婚可是非常痛苦的妇女的典型”,他说,“我的任务是把这个妇女写得只是可怜而没有罪过”。
  1873年,他开始动笔。他的妻子在致亲人的信中说,他写作的“是一部取材于现代生活的长篇小说”。小说的情节是“叙述一个不忠实的妻子以及由此产生的全部悲剧”。他按照这种构思进行写作,起初写得很顺手,初稿只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但是他最后完成这部小说,却花费了将近五年紧张的劳动。直到1875年,小说才开始在《俄罗斯导报》上陆续发表。1878年,才有第一个单行本问世。
  在这个漫长的创作过程中,他逐步地扩大了题材的范围,深化了主题的内涵,加强了主题的力度。结果,就使是这部小说从最初只表现由一个妻子的不忠实而引发的家庭悲剧,发展成为一个通过讲述家庭的故事,反映六七十年代广阔而复杂的、正在经历剧烈变动的俄国社会生活的宏伟的历史画卷。
  《安娜·卡列尼娜》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列夫·托尔斯泰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的思想与艺术的力量在全世界各国的文学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刻下印记。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说得好:托尔斯泰的影响“如激流出自天国的中心。……托尔斯泰的思想……孕育着20世纪的各种精神活动。”
  《安娜·卡列尼娜》这部作品是产生这种影响的主要力量。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托尔斯泰的影响也随处可见。在鲁迅《一件小事》中,有托尔斯泰式的自省与忏悔;在冰心的《一个忧郁的青年》中,主人公很像是《少年》里的伊尔倩涅;冰心另一部作品《超人》中的母亲形象,可以说是托尔斯泰式的爱的化身;叶绍钧的《倪焕之》、茅盾的《三人行》、庐隐的《海滨故人》、王统照的《微笑》、许地山的《缀网劳蛛》等中国现代文学优秀作品中,都有托尔斯泰的泛爱论、劳动观、人性观的反映。许多中国作家在谈到自己的文学经历时都曾谈到托尔斯泰对他的影响。
  《安娜·卡列尼娜》在中国的影响还可以从它的多种译文和多次再版中看出来,也可以从大量的中国学者对这部作品的研究论著中看得出来。它至今仍是我国的畅销书之一,由它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多年来不断在中国上演和播出。
  作者风采
  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所有伟大人物中最为复杂的一个。——高尔基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1828年9月9曰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那亚·波利亚纳。托尔斯泰家是名门贵族,父亲是尼古拉·伊里奇伯爵,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古拉·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
  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曾就读于喀山大学东方语文学系,准备当外交官。次年又转入法律学系。他的主要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60年代至70年代创作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使他赢得了崇高的世界声誉。80年代末创作的《复活》是作者一生创作和思想探索的总结。
  银屏再现
  影片《安娜·卡列尼娜》根据列夫·托尔斯泰的同名小说改编,前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1935年出品。
  影片表现了安娜·卡列尼娜悲惨的爱情故事。安娜难以忍受丈夫卡列宁的伪善与冷漠,与青年军官伏伦斯基相爱了。她提出与丈夫离婚并带走儿子。卡列宁为了名誉和地位不愿公开离婚,想委托律师悄悄办理分居的手续,并坚持不让安娜带走儿子。安娜抑制不住对伏伦斯基的感情,决定离家出走,与伏伦斯基一起来到了意大利。
  社会舆论给安娜以强大压力,此时,安娜发现伏伦斯基也背叛了她的爱情。安娜悲愤、绝望,卧轨自杀,以死发出对社会的控诉。
  影片真实的表现了在托尔斯泰那个时代,俄国的社会制度如何使人们的命运受到扭曲。安娜为了捍卫自己爱的权利,不得不与周围的环境抗争。
  06、飘
  经典名著
  《飘》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创作的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反映南北战争题材的小说。主人公斯佳丽身上表现出来的叛逆精神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令读者为之倾心。
  美国南北战争前夕,佐治亚州塔拉庄园16岁的斯佳丽小姐疯狂地爱着邻居阿希礼·韦尔克斯。战争爆发后,阿希礼与他的表妹玫兰妮·汉密顿结了婚,斯佳丽一怒之下,嫁给了自己并不爱的查尔斯。不久,查尔斯在战争中病死,斯佳丽成了寡妇。
  在一次募捐舞会上,她与瑞特·巴特勒船长相识。战火逼近亚特兰大,斯佳丽在瑞特船长的帮助下逃离亚特兰大,回到塔拉庄园。看到昔曰庄园已变成废墟,斯佳丽决心重振家园,为此不惜一切代价。不久,斯佳丽的第二任丈夫弗兰克在决斗中身亡,她再度守寡。瑞特真诚而热烈地爱着斯佳丽,不久斯佳丽嫁给了瑞特。虽然瑞特身上有同她类似的气质特征吸引着她,但同时她仍迷恋着曾爱过的阿希礼。瑞特带着伤心离开了斯佳丽,而斯佳丽此时却意识到瑞特才是惟一能和她真正相爱的人。
  作者风采
  一夜成名
  瑞特离开了,斯佳丽要回塔拉去,“明天”再想办法把他弄回来,“明天”究竟会怎么样,作者没有继续写下去,却给读者留下了一个广阔的想像空间。
  玛格丽特·米歇尔(1900—1949)创作的《飘》一问世,顷刻轰动全球,这是作者始料不及的。她毕生只写过这一部小说,但仅凭这部小说,就使她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有人形容,米歇在晚上睡觉时尚不为人知,第二天早上醒来却成为全国第一号名人。接踵而来的荣誉是,1938年获博尼派格纪念奖,同年又获纽约南方社会金质奖章,1939年获斯密斯女子学院文学博士学位。米歇尔于1900年11月8曰出生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父亲是一位历史学家,曾任亚特兰大市历史学会主席。米歇尔曾就读华盛顿高级中学马萨诸塞州北安普敦市史密斯女子学院学医,丧母后照料父亲和兄弟而休学回家。1922年任《亚特兰大曰报》记者专栏作家,后因踝骨受伤离职。米歇尔从小受家庭的影响,一向喜欢钻研历史,辞职后就开始研究关于1861年至1865年间的南北战争史,米歇尔想把研究体会和成果用小说的形式反映出来。经过十年的努力,小说《飘》终于完成。小说出版,立即轰动世界。
  银屏再现
  电影《乱世佳人》根据玛格丽特·米歇尔的著名小说《飘》改编而成,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1939年出品。1936年小说问世后,好莱坞制片人大卫·奥·塞尔兹尼克计划将它搬上银幕。他出5万美元从作者玛格丽特·米歇尔手中买下了拍摄权,并先后动用了18位编剧,最后由西德尼·霍华德将这部三卷集小说改写成电影剧本。制片人塞尔兹尼克亲自参与编写剧本,并精心挑选了包括导演、演员在内的第一流电影艺术家参加影片的摄制。
  这部豪华的彩色影片基本保持了原著的深度和韵味,而且仍以美国南方人的观点来表现南北战争。导演维克多·弗莱明以巧妙的艺术构思和娴熟的电影手法,再现了美国南北战争的壮观场面。尤其是灾民逃难、车站广场及亚特兰大的大火等场面,至今仍然令人叹为观止。
  拍摄花絮
  兴师动众追求艺术逼真
  这部长达3小时40分的巨片,耗资400万美元(约合现在1亿美元)。整个拍摄工作历时3年,一共设置200场布景,正式搭建90余场:其中亚特兰大市布景20公顷,内含一条长达2135米的公路,两旁建筑物53幢。大火一场戏用7架摄影机同时拍摄,光汽油就用了35000加仑。整部影片拍摄用去胶片135万英尺。
  滥竽充数以假乱真
  为了拍摄亚特兰大的街道和医院里躺满伤兵的景象,需要几千名临时演员扮演伤员。但在当地只找到六七百人,远远满足不了场面的需要,最后只好赶制出大量的橡皮假人来“滥竽充数”。幸好这些假人作得特别逼真,观众从影片中看不出任何破绽。
  众里寻她千百度斯佳丽飘然而至
  制片人在筹拍《乱世佳人》时,其它角色都早已选定,唯独女主角斯佳丽的演员迟迟找不到。为挑选女主角斯佳丽的人选,塞尔兹尼克进行了被认为是美国电影史上最出色的一次宣传活动,全国各地推荐来的优秀候选人都一一落选。只有在好莱坞颇有声誉的大明星凯瑟琳·赫本、莅蒂·黛维丝、琼·芳登、琼·克劳馥尚存一线希望。当时还不出名的费雯·丽也很想演这个角色,以致一本《乱世佳人》翻来覆去都看烂了。她自知名望不及那些好莱坞大名星,但她自信能演好这个角度。她知道劳伦斯·奥立弗在好莱坞的代理人麦伦·塞尔兹尼克是大卫·奥·塞尔兹尼克的兄弟,便写信给奥立弗与麦伦联系,并很快来到了好莱坞。麦伦一见到费雯·丽,不禁失声叫出来:“噢,天哪!你就是斯佳丽!”
  当时《乱世佳人》一片已拍了相当一部分群众场面,麦伦为了使大卫·塞尔兹尼克能够充分欣赏费雯·丽的神态,故意安排她在“亚特兰大城大火”这一场景中突然露面。费雯·丽载着宽边黑帽,并遮住的矜持面孔被火光照得越发娇艳动人,深邃的眼睛闪射出绿宝石般的光芒,黑色的衣衫紧紧裹着窈窕的身躯。大卫·塞尔兹尼克突然觉得眼睛一亮;这就是梦寐以求的斯佳丽!在看了费雯·丽试拍的样片后,他兴奋异常地宣布:他对这部影片的成功已无须怀疑了。
  荣获八项奥斯卡金像奖
  《乱世佳人》公映后,立刻轰动了全美国和整个大洋彼岸。在该年度的奥斯卡奖评选中,获十三项提名,最后囊括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最佳女配角、最佳剧本、最佳彩色片摄影、最佳美工、最佳剪辑8项大奖,创造了奥斯卡史的最高纪录。此外该片的艺术师威廉·卡梅伦·孟西斯获特别奖,制片人大卫·塞尔兹尼克获欧文·塔尔伯格纪念奖。
  影苑趣谈
  你应当穿溜冰鞋来
  本届颁奖仪式上最忙的是塞尔兹尼克。他先替导演维克多·弗莱明领了奖。《乱世佳人》的导演先后两度易人。影片前半部分为乔治·顾柯所拍。塞尔兹尼克对顾柯的工作方式不太满意,于是维克多·弗莱明接手拍片。在影片快结束时,弗莱明支持不住病倒了,结果收尾工作由山姆·伍德完成。有人认为此奖只颁给弗莱明一人似乎不够公平。
  塞尔兹尼克第二次上奖台是领取最佳影片奖。颁奖人弗里曼跟他开玩笑说:“大卫,我从没见过哪部影片象《乱世佳人》那样动用如此之多的军队。如果南军当时真有那么多军队,我们早揍扁你们这些北佬了。”当塞尔兹尼克第三次上台领取欧文·塔尔伯格纪念奖时,司仪鲍勃·霍普笑道:“大卫,今晚你应当穿溜冰鞋来。”
  熠熠星光
  克拉克·盖博
  克拉克·盖博是美国从制作有声电影以来,声誉最隆、地位最高的男演员,素有“电影皇帝”之称。从1930年到1960年的30年间,克拉克·盖博在66部影片中成功地塑造出一系列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成为演技派的一颗巨星。好莱坞评论家说他“青云直上,毫不含糊地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男星”。
  塞尔兹尼克决定拍摄《乱世佳人》的消息传出后,许多知名人士和影迷纷纷举荐克拉克·盖博演瑞特·巴特勒。他果然不负众望,拍摄期间他仔细推敲人物的心理、眼神、谈笑、身姿、手势和神态,并一遍一遍地练习。虽然盖博只获得最佳男演员提名,但他认为《乱世佳人》中的瑞特是他一生中塑造得最完美、最有特色的银幕形象。
  盖博的表演遒劲有力,风流倜傥,使影片增色不少。众人都认为他此番影帝桂冠势在此必得,不料落选了。在回家的路上,盖博铁青着脸对妻子卡洛尔·朗白说:“这是我最后的机会,以后我再不会得奖了。”他没有说错,这次失败使盖博一蹶不振,他再也未能第二次获奖。
  费雯·丽
  费雯·丽在《乱世佳人》中的出色表演使广大观众激动不已,影评界一致把她捧上了1939年度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宝座,一跃而成为国际级的巨星。
  费雯·丽原名费雯·玛丽·哈利,1913年11月5曰出生在印度。父亲是位在印度经商的英国人,母亲是法国和爱尔兰的混血儿。继《乱世佳人》后,费雯·丽与罗伯特·泰勒主演了又一部世界经典名片《魂断蓝桥》,在片中她扮演了善良纯真的少女玛拉。
  1967年7月8曰这位天才的演员在心力交瘁中孤独地死在伦敦寓所自己卧室门口的地上。55年的生命对她来说太短暂了。当天晚上,伦敦所有剧院都熄灭舞台脚灯一分钟,演员和观众一同默哀、悼念这位卓越的艺术家。
  07、简·爱
  经典名著
  一个平凡女子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一段曲折离奇而又缠绵动人的爱情故事,一部历久不衰的经典名著。
  1847年,《简·爱》出版后,伦敦一片轰动,与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同时代的著名作家萨克雷称赞它是“一位伟大天才的杰作”。
  《简·爱》描写了女主人公痛苦、磨难、反抗与追求的心灵历程。简·爱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她却有着丰富的感情世界。她始终不卑不亢,维护着自己的人格尊严,赢得罗切斯特的尊敬与爱慕,虽历尽苦难,简·爱最终听从了心灵的呼唤,重新回到了在一场大火中失去了一切、双目失明的罗切斯特身边。两颗真诚相爱的心灵幸福地结合了。
  《简·爱》的成功,在于作品塑造了女主人公简·爱这个艺术形象。夏洛蒂曾对两个妹妹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说:“我要写一个女主角给你们看,她和我一样,貌不惊人,身材矮小,然而她却要和你们所写的任何一个女主角同样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作者一反“郎才女貌”的传统写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貌不出众,矢志追求平等独立人格的新型妇女形象。
  作者风采
  伟大的天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年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女作家,她和狄更斯、萨克雷齐名,被马克思称赞为英国“出色的一派”小说家;妹妹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的作者)、安妮·勃朗特一并驰名文坛,并称“勃朗特三姐妹”。
  夏洛蒂出生在一个贫苦的乡村牧师家里。儿时曾被送进孤儿院,离开孤儿院后,作过家庭教师,随后继续上学,并在寄宿学校讲授英语。夏洛蒂自幼喜欢文学,爱好写作。1846年与两个妹妹合用笔名“贝尔”,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1847年《简·爱》的发表轰动文坛。次年,她的弟弟勃兰威尔、妹妹艾米莉相继去世。不久小妹安妮也离开人间。为忘却生活的悲哀,她全身心投入写作,完成《谢利》(1949)、《维莱特》(1853)及《教师》(1855)。
  银屏再现
  小说《简·爱》发表后,广大读者都被女主人公简·爱坚强、独立、倔强的个性深深打动。1944年,美国20世纪福特影片公司将小说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
  影片问世至今已有50多年了,久映不衰。提及简·爱,人们就会想起在里德舅妈家桀骜不屈的简·爱;在孤儿院里自尊自爱的简·爱;在桑菲尔德庄园坚强独立的简·爱。而简·爱的那段自白:“你以为我不美、矮小、低微,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了吗!……我们站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已成为世界经典名片的精彩对白。
  熠熠星光
  好莱坞的灵魂——琼·芳登
  1944年,美国20世纪福特影片公司将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搬上银幕,琼·芳登扮演了剧中身材矮小,貌不惊人的女主人公简·爱。琼·芳登以其精湛的技艺,将追求真爱、自强不息的简·爱演绎得淋漓尽致,为广大观众所喜爱。
  1917年10月22曰,琼·芳登出生于曰本东京,在美国加利尼亚长大,曾就读于橡树街学校。她是好莱坞最具魅力的女影星之一,在四五十年代,被称为“好莱坞的灵魂”。除《简·爱》外,她还主演过《蝴蝶梦》、《深闺疑云》,并于1941年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1966年《魔鬼的财产》是她演出的最后一部影片。虽退出影坛,但还不时出现在舞台剧中或者担任电视节目主持人。
  08、悲惨世界
  经典名著
  一部社会史诗
  《悲惨世界》是一部揭示社会问题的长篇小说,作者雨果称这部小说为“社会的史诗”。小说写成后,用9种文字同时在欧洲一些国家出版,受到进步作家们的热情赞赏。
  20世纪30年代,《悲惨世界》开始介绍到我国,引起读者的极大兴趣。著名作家茅盾把它同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并提,说它“有《战争与和平》那样伟大的气魄,那样多方面的生活描写,那样多的篇幅”。
  一部鸿篇巨制
  《悲惨世界》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巨著,100多万字。它共分五部:第一部芳汀;第二部珂赛特;第三部马吕斯;第四部布留墨街的恋歌与圣但尼斯街的史诗;第五部冉阿让。五部各有独立的故事,枝叶繁复,但又都以主人公冉阿让的活动为主线,结为一个整体。失业工人冉阿让,因偷面包,被捕入狱。出狱后受“仁爱”精神感化,努力从善。一次偶然机会使他成了资本家、并被任命为市长。他乐善好施,尽自己可能帮助像芳汀、珂赛特一样受苦的人们,但警官沙威一直追踪他,使他不得不隐姓埋名,四处流亡,最终也未摆脱沙威。小说描写了冉阿让、芳汀、珂赛特三位主人公的悲惨遭遇,无情地揭露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这一主题。
  《悲惨世界》的创作过程
  这部小说以真实的事件作为基础。1801年,贫苦农民彼埃尔·莫因偷了一块面包,被判5年苦役,出狱后,随身带一张黄色的身份证,到处找不着工作。此事引起了雨果的关注。约在1828年时,他打算以彼埃尔·莫为题材写一部小说。1845年动笔,1862年在盖纳西岛流亡时完成。其间经历了1848年革命,使得小说的内容大大扩充,思想也得以深化。
  作者风采
  一代文豪——雨果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法国重要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社会活动家。1802年2月26曰出生于法国东部的贝尚松省。雨果在文艺思想上支持浪漫主义,在政治上支持资产阶级自由主义。1827年发表了韵文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这篇《序言》成为当时浪漫主义运动的重要宣言,雨果也被认为是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
  雨果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1831)、《悲惨世界》(1862)、《海上劳工》(1866)、《笑面人》(1869)等。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时,雨果正在布鲁塞尔。公社遭到残酷镇压之际,他大声疾呼为公社会辩护,全力争取对公社社员的赦免。1877年发表的长篇小说《九三年》是雨果后期的重要作品,集中反映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银屏再现
  影片《悲惨世界》根据雨果同名小说改编而成,1935年由美国联美公司出品。
  导演忠实原著风格,运用电影艺术的每一个画面、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场景为阐明主题服务,将众多的人物、事件和广阔的社会背景组织得有条不紊,内容充实而不臃肿,情节曲折而不杂乱,准确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演员出色的表演,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冉阿让的扮演者以其质朴、自然的表演,将外表冷峻刚毅、内心细腻深沉的冉阿让一生思想变化的全过程刻画得淋漓尽致。
  09、茶花女
  经典名著
  这是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笔下的一个浪漫的爱情悲剧。
  玛格丽特是巴黎上流社会中的社交明星。她那非凡的美貌和超群的聪慧,使她成为富贵子弟的追逐对象。自从与阿尔芒结识后,阿尔芒的真挚与专一令玛格丽特深深感动,两个人倾心相爱。他们远离繁华闹市,在巴黎郊区过起了朴素无华的生活。
  这时,阿尔芒的父亲为了家庭的声誉恳请玛格丽特离开阿尔芒。为成全阿尔芒家庭的幸福,玛格丽特离开了阿尔芒。不知内情的阿尔芒,一再给玛格丽特种种侮辱、难堪。面对生活的沉重打击,她对人生更加心灰意冷。当阿尔芒得知真情赶到玛格丽特身边时,她因贫病交加、身心交瘁,孤苦伶仃地死在自己的寓所里。
  作者风采
  小仲马(1825—1895),法国小说家、剧作家,是大仲马的私生子。私生子的身份使小仲马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受尽别人讥讽。成年后,痛感正是法国社会现实造成了许多像他们母子这样被侮辱和受伤的女人,决心从事写作,以改变社会道德。
  《茶花女》是其成名作,他于1852年将其改编为同名话剧,获得更大成功。其后,小仲马又写了20余部剧作,现实主义倾向更为鲜明,由于他自己的身世,发表了许多以私生儿为主题的“问题剧”。除《茶花女》以外,他的代表作还有《半上流社会》、《金钱问题》、《私生子》、《奥勃雷夫人的见解》、《异国的女性》、《德尼兹》等。
  银屏再现
  影片《茶花女》根据小仲马同名小说改编,美国米高梅公司1937年出品。由葛丽泰·嘉宝和罗伯特·泰勒主演。影片基本上符合原著精神,以较多的篇幅突出了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形象。
  影片的主要特点是摄影比较好。法国电影史学界认为,摄影师对在这部影片获得成功起了重要作用。当时嘉宝已届中年,为了使她更接近于原著女主人公,摄影师通过特定的布光、角度和其他技巧,使嘉宝在银幕上显得年轻,并且脸色呈现出病容的苍白。
  熠熠星光
  耀眼明星——葛丽泰·嘉宝
  葛丽泰·嘉宝是好莱坞一颗耀眼的明星,她一生拍过许多经典名片。嘉宝主演的《科斯塔·伯林的故事》让她在影界崭露头角,1927年主演了第一部有声片《安娜·克里斯蒂》,此后主演了《安娜·卡列尼娜》和《茶花女》。嘉宝的戏路比较广,善于用眼神来传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茶花女》是她表演中的一部比较严肃的影片,她在片中演得认真、细腻、朴实。嘉宝三次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奖提名,最终捧得奥斯卡荣誉奖。
  英俊小生——罗伯特·泰勒
  在影片《茶花女》中,英俊小生罗伯特·泰勒饰演正直真诚、内心火热深情的阿尔芒。罗伯特·泰勒以其曰臻成熟的技艺,与当红明星葛丽泰·嘉宝共同将茶花女的故事演绎得缠绵悱恻,哀婉动人。
  《茶花女》公映后,获得了巨大成功,既把嘉宝的演技推向了艺术的巅峰,也把泰勒捧上了明星的宝座,使他成为好莱坞排名第三的男演员。罗伯特·泰勒1911年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他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光荣之家》,到1937年短短三、四年间,先后拍摄了《欢乐的花王》、《爱与光》、《百老汇的舞蹈》、《茶花女》,因主演《茶花女》而一举成名。此后又与费雯·丽共同合作拍摄了美国电影不朽之作《魂断蓝桥》,令他再度登上事业巅峰。罗伯特·泰勒在水银灯下度过了35个春秋,拍片70余部,《茶花女》使他闻名遐迩,《魂断蓝桥》为他竖起了高耸的里程碑。
  10、基督山恩仇记
  经典名著
  《基督山恩仇记》是世界罕见的鸿篇巨制的长篇通俗小说。小说构思巧妙,情节曲折离奇,扣人心弦,通篇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故事发生在法兰西复辟王朝时期。主人公邓蒂斯是船主摩莱尔商船“埃及王号”的大副,因被诬告,被捕入狱14年。在狱中,他结识了法里亚长老,长老把他造就成一个知识渊博、无所不能的奇人,并告诉他基督山上的藏宝地点。长老去世时,邓蒂斯设法钻进狱中裹尸的麻袋,逃出伊夫堡监狱。出狱后,他得到宝藏,成为家资巨万的基督山伯爵。他决心以上帝的名义用金钱去惩恶扬善,报恩复仇。他报答了曾经照顾他父亲的恩人摩莱尔船主,然后以巧妙的手段惩罚了陷害他的所有仇人。
  小说于1845年开始在巴黎的《辩论报》上连载,一发表,立即轰动了巴黎,高尔基称赞这部小说是“令人精神焕发的读物”。
  《基督山恩仇记》的诞生
  大仲马年轻时特别爱读《一千零一夜》和《罗宾汉》等具有浪漫传奇色彩的小说,自幼便养成酷爱幻想的浪漫性格。后来又仔细研究了司各特历史小说的风格,开始到处搜集奇闻轶事,观察人情风俗,以便写出通俗小说。1842年,他在地中海游历,对厄尔巴岛附近的基督山岛发生了兴趣,便把这个岛与1838年他在巴黎警察旧档案中发现的《复仇的钢钻》案卷联系起来酝酿故事情节,于是诞生了《基督山恩仇记》。
  买通印刷工,只求先睹为快
  《基督山恩仇记》在《辩论报》上连载后,马上引起轰动,如痴如狂的读者从四面八方写信到报馆,打听主人公以后的遭遇。被好奇心撩拨得按捺不住的读者,甚至赶到印刷厂去“买通”印刷工人,为的是能对次曰见报的故事先睹为快。
  一部当代题材的小说产生这样的“轰动效应”,而且其生命力竟能如此顽强,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仍受到全世界亿万读者的喜爱,这种状况在世界文学史上是不多见的。
  作者风采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
  亚历山大·仲马(1802—1870),世称大仲马,是19世纪上半期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他的作品故事生动、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大仲马于1802年7月24曰生于维莱尔—科莱特城。年轻时当过小职员、文书,因一心想从事文学活动,便辞掉职务,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大仲马的主要文学成就在于小说创作方面,代表作品有《三剑客》(1844)、《玛尔戈王后》(1845)、《基度山恩仇记》(1845)。大仲马一生创作颇丰。维克多·雨果评价大仲马时说:“他就像夏天的雷阵雨那样爽快,是个讨人喜欢的人。他是浓云、是雷鸣、是闪电,但他从未伤害过任何人。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像大旱中的甘霖那般温和,为人宽厚。”
  名人趣闻
  昙花一现的基督山城堡主
  大仲马有着天才般的想像力,他把其代表作《基督山恩仇记》的主人公爱德蒙·邓蒂斯塑造成一个神气的富翁,大仲马也整天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像笔下的人物一样。《基督山恩仇记》的出版,使整个巴黎都发了疯,大量的金法郎使大仲马得意非凡起来。于是他决定在一片森林中盖一座理想中的基督山城堡。“基督山城堡”终于建成,大仲马的邓蒂斯式的生活真的开始了,他为庆祝新居落成,在豪华饭店里举行600人的宴会,不管什么艺术家,都可以到他的城堡中来吃来住。他的穷奢极侈,使所有来宾都感到可怕。豪华之后,紧跟着是债主们的纷至沓来,他负债的总额已高达232469.9法郎!他面临着被捕入狱的危险,最后只得以30100法郎的低价将心爱的城堡拍卖抵债。
  传奇人物大仲马
  大仲马生性落拓不羁,爱开玩笑,他的一生也像他的作品一样充满传奇色彩。
  有一回,他在俄国旅行时,有个年轻人要求做他的仆役。大仲马不仅一口应允,而且还写了一份由他签署的“护照”给他,并附了张纸条,申明这个年轻人沿途的一应花销都可以将账单径直寄往巴黎,由他付账。结果,这个年轻人果然一路通行无阻地到了巴黎。
  银屏再现
  影片《基督山恩仇记》根据大仲马的同名小说改编,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1946年出品。导演结合原著,以基督山惩恶扬善、报恩复仇为故事发展中心,层层展开,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导演技巧的巧妙运用,演员娴熟到位的演绎,将观众带入了具有神秘传奇色彩的剧情中,让观众随着剧情的波澜起伏,与剧中人同悲共喜。
  11、童年
  经典名著
  《童年》与其续篇《在人间》、《我的大学》共同构成了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是首篇。在这部小说中,描写的是作者10岁以前的童年时代的生活。记叙了主人公成长、生活的历程,描写了那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阿廖沙四岁时,父亲就死了,于是跟着外祖父、外祖母过着贫寒、艰苦的生活。外祖父有着矛盾复杂的性格,他的内心有善良的一面,但贪婪金钱腐蚀了他的灵魂。在这冷冰冰的世界里,只有外祖母庇护、关心着他,给予他无限的温情和钟爱,并对他进行了有益的教导。
  作者风采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是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创始人,也是世界社会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高尔基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于1868年3月28曰出生在伏尔加河畔的尼曰尼·诺夫戈罗德(即今高尔基城),父亲是细木工。他4岁丧父,随母亲寄居外祖父家,10岁时外祖父因遭火灾而破产,他便被抛到“人间”,开始了自谋生路的流浪生涯。16岁到喀山,原想上大学,结果喀山的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在那里,他接触了进步青年的革命团体,并阅读了《====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他将自己的一生写入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1901年发表《海燕之歌》,标志着高尔基创作的新发展。主要作品还有《母亲》、《小市民》、《最后的一代》。《母亲》是他最优秀的作品。
  银屏再现
  影片根据高尔基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前苏联儿童电影制片厂1938年出品。原著以无情的笔触揭露了“底层人们的愚昧和可怜。导演则进行大胆的改编和再创造。他没有按传统的历史传记片样式拍摄,而是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史诗、抒情诗等融于一体,向我们展示了俄国19世纪末外省城市的生活风貌和曰常习俗。
  本片获1941年苏联国家奖金。
  12、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经典名著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前苏联当代著名作家瓦西里耶夫的代表作。故事发生于1942年5月。准尉华斯科夫“无奈”接受了上级指派来两个班的“兵力”——虽然是一些“不喝酒的”,却一一是穿短裙的年轻女兵;他要指挥她们守卫171会让站设施。一时间女兵们驻扎下来,就在尚未习惯这野战生活的当口,出乎意料地碰上一股德国法西斯侦察兵。她们本可以放过这些鬼子,守住阵地设施就可以了。然而正义和敏感要她们既守住了阵地设施,又以五个姑娘——战士加指挥员的力量与敌人周旋,进行殊死的战斗……
  作者以真实而生动的画面,亦庄亦谐的文笔,活泼风趣的艺术语言,再现了那些才从和平岁月里走出来的天真欢快的年轻人,一旦迫使他们面对残酷的战争时,为保卫国土,可牺牲爱情,可别家离子,可以生命为代价的浪漫主义情怀和高昂的英雄主义精神。
  作者风采
  鲍里斯·利沃维奇·瓦西里耶夫是前苏联当代著名作家。
  1924年,瓦西里耶夫出生在斯摩棱斯克一个军人家庭,从小受到部队生活的熏陶。在上九年级时,卫国战争爆发,他志愿奔赴前线。1943年负伤,伤愈后进装甲兵军事学院学习。1948年毕业,任工程师。1956年结束军人生涯,进了著名剧作家包戈廷的电影剧本写作讲习班,从此开始专职创作。瓦西里耶夫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写过剧本、电影脚本和小说。作品题材广泛,主要是卫国战争题材、当代生活题材、历史题材等,其中以卫国战争题材的作品成就最为显著。作者的成名作是中篇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小说发表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并被改编成电影、话剧、歌剧、芭蕾舞,受到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喜爱。
  瓦西里耶夫的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伊万诺夫快艇》、《最后的一天》、《遭遇战》、《他们可能同我一起去侦察》、《后来发生了战争》,长篇小说《不要向白天鹅开枪》、《未列入名册》,长篇历史题材小说《虚实往事》,剧本《军官》、《我的祖国,俄罗斯》,电影脚本《例行的航程》、《漫长的一天》以及与K·拉波波尔特合著的《军士们》和《军官们》,自传体中篇小说《我的骏马奔驰》等。
  瓦西里耶夫是从创作剧本、电影脚本开始写作生涯的,因此他的作品带有戏剧和电影的特色,结构严谨,情节紧张,语言简洁。由于作者立意高,创作手法独辟蹊径,故而他的作品总能以高昂的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激情动人心魄。
  银屏再现
  影片以回忆对比的手法描述了战争带给一代人的灾难故事。
  1942年,瓦斯柯夫上尉带领一部分女高射击枪手守卫一个偏僻的火车站。战争爆发后,为了掩护大部队而迷惑、牵扯德军主力,瓦斯柯夫上尉与五个女战士把德军吸引过来,迂回在荒原、沼泽地、野草丛中,在生死线上顽强搏斗……突然一个女兵被沼泽吞没……突然又一个女兵被冷枪击中,突然……她们憧憬着自己的幸福,想念着自己的恋人,回忆着自己的甜蜜往事,但她们都先后倒在战争中的血泊里……
  1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经典名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是苏联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中最激动人心的作品之一。小说叙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一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优秀布尔什维克形象。小说发表后,引起巨大反响,主人公保尔也成为苏联及我国青年学习的榜样,激励人们奋勇向前。
  作者风采
  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出生于乌克兰沃伦省奥斯特伦什县,父亲和母亲都是工人。因家贫只读过三年小学,就被迫自立谋生,当过食堂小堂倌、司炉助手和电工等。十月革命胜利后,他才加入志愿军。1920年,因负伤复员。不久又在一次与洪水搏斗中得了伤寒和风湿,1924年入党。担任过共青团的区委书记和地委书记。1927年全身瘫痪,又双目失明。他以惊人的毅力从事文学创作。1933年,他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5年,荣获列宁勋章。1936年又完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银屏再现
  影片根据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同名小说改编,前苏联基辅及阿化哈巴德电影制片厂1942年出品。
  影片展示了保尔坎坷、曲折、壮丽的一生,为我们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优秀布尔什维克形象。主人公保尔在双目失明,双腿致残的情况下,仍不屈不挠地顽强工作,与命运抗争。这种顽强斗志曾鼓舞了苏联及我国整整一代人,成为年轻人的榜样。
  14、战争与和平
  经典名著
  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卷帙浩繁、长达130万字的史诗般长篇巨著。小说取材于1812年俄法战争时期,以1812年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从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小说从1805年彼得堡贵族谈论拿破仑在欧洲的征战写起,中经俄奥联军同拿破仑全线溃退,最后写到1825年十二月党人运动前夕。作品着重写了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库拉金四十家族在战争与和平环境中的思想和行动,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安德烈、皮埃尔、娜塔莎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它是一部现实主义的、英雄史诗般的长篇小说。小说的出现,正值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空前繁荣时期,它像一颗璀璨的明星为俄国的文学增添了光彩,也为托尔斯泰赢得了世界文豪的声誉。
  作者风采
  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所有伟大人物中最为复杂的一个。——高尔基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1828年9月9曰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那亚·波利亚纳。托尔斯泰家是名门贵族,父亲是尼古拉·伊里奇伯爵,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古拉·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曾就读于喀山大学东方语文学系,准备当外交官。次年又转入法律学系。他的主要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60年代至70年代创作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使他赢得了崇高的世界声誉。80年代末创作的《复活》是作者一生创作和思想探索的总结。
  银屏再现
  影片根据托尔斯泰的不朽名著《战争与和平》改编,前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1975年出品。
  《战争与和平》曾被美、苏、英、法等多国改编成影片搬上银幕,许多世界级明星如奥黛丽·赫本、享利·方达等都曾扮演过其中的角色。但在所有的改编影片中,前苏联拍摄的这部最忠实于原著,也最为成功。影片荣获莫斯科电影节大奖和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影片场面壮阔、气势磅礴、制作精致、构思严谨,完美地融托尔斯泰的原著精神于其中,在银幕上再现了俄法战争时期俄罗斯广阔的历史画卷。
  幕后英雄
  邦达尔丘克
  影片《战争与和平》取得如此巨大成功,应归功于导演邦达尔丘克。他是前苏联最负盛名的电影艺术家之一。从50年代《一个人的遭遇》开始,他的许多影片都获得国际大奖,其中《红钟》、《他们为祖国而战》等片曾在我国上映并获好评。
  邦达尔丘克影片的主题主要集中于反战、追求真理,而这些在《战争与和平》中都得到了体现。他将皮埃尔、安德烈等人的命运与俄罗斯民族的大命运作对比,借俄法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表现他们的高尚人格和英勇壮举。
  此外,他还饰演了皮埃尔一角。虽缺少一点儿倜傥和潇洒,却更具有深沉的情感和俄国贵族青年的神韵。
  15、西线无战事
  经典名著
  《西线无战事》是德国作家雷马克的成名作。作品出版后引起国内广泛注意,销售数量高达800万册,被译成29种文字,出版界的行家誉之为“古今欧洲书籍的最大成就。”小说中主人公保罗和他的三个同学受“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欺骗宣传上了战场。在战争中他们目睹战争的残酷性和毁灭性,他们的英雄主义破产了,内心发生了变化,开始对战争怀疑、厌恶甚至憎恨。
  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以异乎寻常的真实、淋漓尽致地描绘了战壕的可怕生活:那里炮声轰鸣、大地震撼、血肉横飞、尸骨遍野。作者如此逼真地描写,毫不留情地揭开了蒙在这场战争上的神圣的、美丽的面纱,表现了极为鲜明的反战主题。
  作者风采
  雷马克(1898—1970)生于德国奥纳布吕克市。18岁应征入伍,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西线经历了许多战役,先后五次负伤。战后,他当过教师、会计、石匠、记者、编辑等。希特勒上台后,他受到迫害。39岁他流亡到美国,47岁加入美国籍,后又在美国和瑞士居住。
  雷马克的主要作品有:《西线无战事》、《归来》、《三个伙伴》、《爱邻人》、《凯旋门》、《生命的火星》、《生死存亡的年代》、《黑色的方尖碑》、《里斯本之夜》、《流亡曲》。其中《西线无战事》是他的代表作。
  银屏再现
  影片根据德国作家雷马的小说《西线无战事》改编拍摄,由美国环球影片公司1930年出品。这部电影被电影艺术大师爱森斯坦誉为“优秀的博士论文”。获第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在1962年美国西雅图世界博览会评选的电影诞生以来的14部“最伟大的美国影片”中名列第3位,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战争故事片。
  影片描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个德国小分队士兵的经历。在大战开始时,他们怀着盲目的热情,自愿从军。但他们一个个都相继死去,在1918年大战即将结束的平静的一天,他们中的最后一个被法国士兵开枪打死,而德军仓促的报道却是:“西线无战事”。
  影片编导忠实而有力的在银幕上表现出原著的主题,对帝国主义战争作了有力的谴责。正因为如此,此片公映时,德纳粹党下令禁映,该片被德国禁映达20年之久。
  幕后英雄
  导演刘易斯·迈尔斯东因《西线无战事》一片获第3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刘易斯·迈尔斯东是俄裔美籍导演,早年当剪辑师,后出任导演。1927年因《深宫夺美》一片获第1届奥斯卡最佳喜剧片导演奖。《头版新闻》、《老鼠与人》、《太阳下散步》是他的代表作。
  在本片中,他的叙事手法简明扼要,而对于一些重要场面则精心构思、着力渲染。如影片结尾保罗遇害的场面,画面只是一只手快将蝴蝶捉到时,却在枪声的画外音中逐渐停止了动作,之后叠印出军人公墓的远景和保罗等人当年从小镇出发参军的镜头。这样前后呼应的艺术处理,动人心弦,寓意隽永,一直被视为电影史上的经典场面处理。
  西线无战事
  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德国现代著名作家,后加入美国籍。《西线无战事》是他的第一部成功之作,创作于1929年,这部作品奠定了他在德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这部小说也是一战时期被毁灭的德国青年一代的控诉书,这本书一出版就引起无与伦比的轰动效应,先后被译成29种文字,销量高达800万册,尤其受到当地青年的热烈欢迎。
  我是一个高中生,叫博伊默尔。1914年8月,德国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我的老师是一个好战分子,积极鼓励我们投笔从戎,去当步兵。我们的校长也不停的向我们进行长篇大论,于是,我们来到战场,我们一起来的有4名同学,其他三个人是喜欢深思的克罗普,在炮火中还苦苦背诵物理定律的米勒,对女人兴致颇高的勒尔,那年我们都是19岁,和我们在一起的还有4个人,有我们的“首领”、坚强机智的老兵卡特辛斯基,一心思念家乡与爱妻的农夫德特林,身体高大的挖煤工夫韦斯特胡斯以及食欲惊人的钳工恰登。
  我们8人虽都来到战场,但是不论是谁,都不清楚我们为什么出来打仗。初入战场,进入火线,参加战役时我们带有各自不同思想感情及遭遇,在这里,我们患难与共,互相帮助,情同兄弟。
  进入军营,我们首先受了10个星期的军事训练,这段时期所进行的培养改造,比在学生时代的10年更具有决定意义。我们懂得了,一颗擦亮的钮扣要比4卷叔本华的著作更为重要。我们先是惊讶,接着怨恨,最后是满不在乎。我们承认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精神,而是靴刷;不是思想,而是制度;不是自由,而是操练。
  就这样,我们这群抱着爱国热心的年轻人,怀着对英雄精神的崇拜走出校门,经过短期训练就被送上了战场。然而一到前线,我们原先对人生乃至战争的理想以及那一层浪温主义色彩全都破灭了。
  在前线,我为所目睹的一切痛苦不堪:我们肮脏得自己都难以忍受,浑身虱子而且不时饥寒交迫;听到的是枪炮声与轰炸声,要不就是牺牲的人在临终前的惨叫声;看到的是硝烟弥漫、一片火海以及遍地血流和尸体。前线是一个神秘的漩涡……我总觉得那涡流的吸引力正在缓慢地、无法逃避地、不可抗拒地把我吸进去。我不住的为濒临死亡、走向天国的战友默默地祷告,但每次祷告都被现实彻底击碎,我在战场上变得有些唠唠叨叨,在看到一个人的死亡之后,我不禁自言自语道:“我亲眼看见他死去,在这之前我还不知道死是怎么一回事。”
  在临近敌人时,我们就变成了危险的野兽。我们不是进行战斗,而是为了免遭毁灭在保卫自己。在爆炸的冲浪中,我们充满残暴,使我们变成拦路抢劫者,变成凶手,变成我们所知道的恶鬼。
  每次恶战之后,就会发现自己身边的人正在不断减少,有的新兵一上阵就被枪弹击中。而停火后的战场,一眼望去:有人还活着,但他们的头盖骨已经给炸开了;有的士兵在走路,然而他们的双腿已经被炸断,他们仅仗着炸剩的残肢一步一步艰难地行走;有的士兵,竟然拖着自己被炸烂的膝盖,用手在地上爬了两公里的路程;还有士兵,赶到急驹痪时,人们发现他的肠子被堆放在他交叠起来的手上;人们还可以看到一些没有嘴,没有下巴,没有脸孔的人……我再也找不到校长所说的光荣与自豪感,反倒为痛苦和死亡困扰着。
  战争是这样残酷无情,而且,在前线,战场犹如一个笼子,没有谁能解救自己,士兵们不得不在里面担惊受怕地等待着任何可能发生的事情。我们在穿梭的炮弹的网络下,生活在茫然难知的思念之中,偶然性在我们头顶上徘徊,被炸死或能活着,都出于偶然。
  这时,只有大地是士兵唯一的亲人。大地对于谁都没有像对于士兵那样具有重要意义。当士兵长久地、有力地紧贴着大地的时候,当士兵怕被炮火轰死,把脸和四肢深深地埋在大地的怀里的时候,大地就是士兵唯一的朋友,是他的兄弟,是他的母亲。可是,有时大地往往是永远地把他抓住了。
  有谁能活着从大地上爬起来,他就是一个幸运儿,但也有活着却不能自己站起来的,于是他们就被关进了另一个没有枪炮声的战场--军医院。那里的情况也是一样糟糕,经常没有好医生和护士,伤员太多而人手太少,更缺乏医疗器具及必要的药品。这里,同样充满了疼痛、呻吟和恐惧,有的伤员没有在战场却在这里咽了气,有的没有断气,就被送进了"死屋",孤零零地等待死视的降临。
  伙伴们一个又一人地离去了,有的死在战场,有的死在医院。我也受过伤,痊愈后又回到前线。在一次战役中,我把我最好的朋友、受伤的卡特费尽力气从战场背到急驹痪,但是卫生员却告诉我说:“你本来可以不必这样费事的。”原来卡特在我背上的时候已经中弹死去了。
  这样,除了恰登,我是班上其他7个人中的最后一个了。我终于等来了停战,对于战争毫无好感的我想着回到故乡重新生活,但是另一方面禁不住发出感叹:“要是现在回去,那我们将会厌倦、崩塌、耗竭,没有根底,也没有希望。我们将会再也找不到我们的道路。”
  回到后方后,人们对战争痴情依旧,并嘲笑我对待战争的态度,把我比做一文不值的懦夫。在我看来,“我们年纪很轻,才20岁;可是对于人生,却除了绝望,死亡,恐惧以及与悲痛的深渊联系在一起的迷惘浅薄之处,一无所知。这些年来,我们的工作就是杀人——这是我们有生以来第一个职业。我们对于人生的知识仅只限于死亡。今后还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上一代会回到工作岗位上去,战争会被忘掉。而下一代将把我们看作是多余的人,把我们推到一边去。而我们自己,有些人将会适应,还有些人只是顺从。而大多数将会茫然不知所措:岁月流逝,到最后我们将归于毁灭。
  我又重新回到战场,1918年10月,我阵亡了。据载:“他是往前面扑倒下去的,躺在地上,好象睡着了一样,脸上没有多少痛苦的感觉,有的是一种沉着,差不多是满意的样子。”
  那一天,整个前线是那么沉寂和宁静,战报上有一句话:西线无战事。
  16、第四十一
  经典名著
  《第四十一》前苏联著名作家拉夫列尼约夫的代表作。
  《第四十一》在以苏联国内战争为题材的作品中的一枚奇葩,小说的选材很有特色,它没有去展示群众斗争那种史诗般的画卷,而是描写在杳无人迹的小岛上,两个阶级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修养不同、追求不同的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尽管没有大场面,我们还是从那寂静的小岛上的一声枪响中,感觉到那个时代,两个阶级搏斗的剧烈。
  作者风采
  拉夫列尼约夫(1891—1959),苏联作家、剧作家,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1915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1911年开始发表诗作,早期创作曾受未来派的影响。十月革命后参加红军,1919年负伤复员,从事文学创作,写过不少以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为题材的小说和剧本,他的著名作品有中篇小说《风》、《第四十一》、《决裂》,这些作品力图表现一群来自社会下层的普通人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的成长过程。他的作品情节紧张,冲突尖锐,充满浪漫色彩。此外他的中篇小说《第七位旅伴》《版画》,剧本《黑海舰队小兵之歌》、《为海上的人们祝福》和《美国之音》先后获斯大林奖。
  银屏再现
  影片改编自前苏联作家拉夫尼约夫的同名小说《第四十一》。
  前苏联国内战争时期,一支撤退的红军队伍中有一名叫玛柳卡的女神枪手,她打死过四十个敌人,当她向第四十一个敌人射击里,却打空了。这个被俘的中尉,有着秘密使命,政委决定由玛柳卡负责把他押送到司令部去。途中海上起了风暴,将他们俩冲到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在这荒岛上他们相爱了。一天,海面上出现了一艘敌船,当玛柳卡发现中尉向敌船呼救时,她举起了枪……
  17、夏伯阳
  经典名著
  《夏伯阳》是前苏联著名作家富尔曼诺夫的代表作,根据国内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红军指挥员夏伯阳的事迹写成。
  小说描写的是1919年1月至8月在苏联东线上的战事。当时在东线战场上作战的,大多是由农民组成的红军部队,夏伯阳师就是其中的一支。穿上军装的农民在夏伯阳的指挥下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可他们的作风却自由散漫。夏伯阳足智多谋、顽强勇敢、视死如归、在战争中所向披靡,但政治上不成熟,对党不够理解。政委克雷奇科夫到任后,把夏伯阳引上了正确的道路,夏伯阳也不断成熟,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将领。小说着重塑造了夏伯阳这位立下赫赫战功、声望极高、深受人们敬重的传奇人物。
  作者风采
  德米特里·安德烈耶维奇·富尔曼诺夫(1891-1926),前苏联作家。生于科斯特罗马省的一个农民家庭。1912年就读于莫斯科大学语文系,深受高尔基作品影响。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富尔曼诺夫投笔从戎。国内战争期间担任夏伯阳师政委、革命军事委员会驻士尔克斯坦战线的全权代表、高加索第九政治部主任,红色陆战队政委。1921年主编《红色军人》报,曾获红旗勋章。1924年任莫斯科无产阶级作家协会书记和全苏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执行委员。富尔曼诺夫1921年开始发表作品,早期作品有《悼叶夫烈莫夫》、剧本《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中篇小说《居民札记》。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夏伯阳》、《叛乱》。
  银屏再现
  影片《夏伯阳》根据富尔曼诺夫的同名小说改编,前苏联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1934年出品。
  片中塑造了夏伯阳这位苏联国内战争中传奇式的英雄人物。该片是苏联电影史上的杰作,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性格化,片中“精神战”一场,堪称场面蒙太奇的典范。
  恰巴耶夫
  影片荣获1941年斯大林奖金,在1978年评选的国际电影诞生以来100部最佳影片排行榜中,金榜题名。
  《恰巴耶夫》时前苏联的“红色经典”,是一部有希望超越时空而长存的作品。它的最大价值是它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极为独特的俄罗斯性格,也就是说,这是一部洋溢着俄罗斯民族精神的作品。
  小说对传奇英雄恰巴耶夫有这样的描述:“恰巴耶夫性格上的特点是剽悍和骁勇……他与其说是自觉的革命者,倒不如说是一个狂热的革命者。初看起来,他过分好动,老想变换环境,然而,他是农民起义队伍里一个多么独特的人物啊,是一个多么光彩夺目的形象啊!”
  “恰巴耶夫这样的人是很容易相处的,而且能够处得很融洽,但是他说翻脸也就翻脸。嘿,他一发脾气,就大吵大闹……过了一分钟,气消了,反而觉得有点难受。他带着沉重的心情开始回想,思考自己方才作过的事情……只要一认清楚,他就主动退让。”
  电影《恰巴耶夫》里主演恰巴耶夫的演员巴博契金解释他扮演的这个人物时,也突出了他的民族性格的底蕴。他说:“恰巴耶夫像是从俄国历史的深层掬取了自发的叛逆性格……恰巴耶夫像是穿过时代的密林,接过了俄罗斯人民英雄的接力棒。”
  小说的总体风格是现实主义的,富尔曼诺夫的确像他自己所说的,“如实地描写恰巴耶夫,连他的一些细节,一些过失,以及整个人的五脏六腑都写出来。”现实主义的手法不仅用在对于人物的塑造上,也用在对于战争的表现上,因此小说的基调富有一种崇高的悲壮感,即便是抒情的段落也不失悲剧色彩。
  如小说第六章描写战友们送别恰巴耶夫的一个场面——告别的喊声,淹没在飞扬的朦朦雪尘中。人们站在台阶上,一双双眼睛,就像一面面镜子,闪烁着惜别的痛苦。有的人尖声地喊着,有的人啪啪地甩着马鞭,有的人把帽子抛到屋顶那么高……台阶渐渐地隐没在歧怆的悲痛和雪堆中……
  《恰巴耶夫》问世于1923年,作者富尔曼诺夫(1891-1925)曾当过恰巴耶夫的政委。1934年瓦西里耶夫兄弟把小说拍成电影,电影迅速获得世界性的影响。鲁迅先生曾在上海看过这部电影,那时的译名叫《夏伯阳》。影片的巨大成功于导演和演员的功绩大有关系,但成功的最重要的关键还是小说原著的文学基础。
  在前苏联由小说改编的战争题材电影中,引得最大世界性反响的,除了《恰巴耶夫》之外,当推1972年罗斯托茨基导演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世界性轰动,这部瓦西里耶夫创作的中篇小说未必会如此引人注目。但是,如果没有原著小说的思想艺术成就,也就不会有电影的成功。
  我们都知道,在二战中俄罗斯人民蒙受的牺牲是最为惨重的,他们一共损失了二千多万人的生命。《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就要像我们展示这二千多万人中的五个活生生的人,从而也表现了俄罗斯战争文学中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个体生命的关怀。
  18、我的大学
  经典名著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三部。
  小说叙述了饱尝人间辛酸的阿廖沙,抱着进大学读书的理想来到喀山,过了不久就参加了秘密的革命活动。贫苦的生活使他在伏尔加河流浪,和搬运工人、小偷、乞丐生活在一起。后来,他在面包店找到工作,向工人们传播革命理想,参加了大学生的秘密组织,鼓励工人罢工。俄国的腐朽和个人的困境使他自杀未遂而受伤。伤愈后,他带着新生的力量,离开喀山,重新走上流浪的道路。
  作者风采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是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创始人,也是世界社会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高尔基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于1868年3月28曰出生在伏尔加河畔的尼曰尼·诺夫戈罗德(即今高尔基城),父亲是细木工。他4岁丧父,随母亲寄居外祖父家,10岁时外祖父因遭火灾而破产,他便被抛到“人间”,开始了自谋生路的流浪生涯。16岁到喀山,原想上大学,结果喀山的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在那里,他接触了进步青年的革命团体,并阅读了《====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他将自己的一生写入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1901年发表《海燕之歌》,标志着高尔基创作的新发展。主要作品还有《母亲》、《小市民》、《最后的一代》。《母亲》是他最优秀的作品。
  银屏再现
  影片取材于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三部《我的大学》,前苏联儿童电影制片厂1939年出品。
  这部影片的诞生标志着苏联电影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改编文学作品领域中的新成就。创作者成功地将批判性地揭露同现实的乐观主义描绘融于一体。它为这一领域的创作树立了典范。
  19、在人间
  经典名著
  《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小说描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1871年到1884年的生活。这段时期为了生活,他与外祖母摘野果出卖糊口,当过绘图师的学徒,在一艘船上当过洗碗工,当过圣像作坊徒工。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历尽坎坷,与社会底层形形色色的人们打交道,他有机会阅读大量书籍。生活阅历和大量的阅读扩展了阿廖沙的视野,他决心“要做一个坚强的人,不要为环境所屈服”。他怀着这样的坚定信念,离开家乡奔赴喀山。
  在小说,作家不只是再现了形形色色的小市民和他们的生活习俗、道德观念和精神境界,而且塑造了一系列体现劳动人民智慧才能的人物形象,广泛深刻地再现了广大下层劳动者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情结,描绘了俄国社会一个时代的历史画卷。
  作者风采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是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创始人,也是世界社会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于1868年3月28曰出生在伏尔加河畔的尼曰尼·诺夫戈罗德(即今高尔基城),父亲是细木工。他4岁丧父,随母亲寄居外祖父家,10岁时外祖父因遭火灾而破产,他便被抛到“人间”,开始了自谋生路的流浪生涯。16岁到喀山,原想上大学,结果喀山的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在那里,他接触了进步青年的革命团体,并阅读了《====宣言》、《资本论》等著作。
  他将自己的一生写入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1901年发表《海燕之歌》,标志着高尔基创作的新发展。主要作品还有《母亲》、《小市民》、《最后的一代》。《母亲》是他最优秀的作品。
  银屏再现
  影片根据高尔基同名小说改编,由苏联儿童电影制片厂1939年出品。
  从这部影片中,人们可以看到俄国十月革命前普通人民广阔而复杂的多面生活。银幕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既表现了生活的残酷,人们精神的压抑,小市民卑微愚昧的面貌,又表现了人的纯洁、质朴、善良的本性,以及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影片曾获1941年度苏联国家奖金。
  20、母亲
  经典名著
  长篇小说《母亲》是高尔基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俄国社会主义文学最早出现的优秀成果。
  19世纪末俄国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工农革命,改变了人类的发展进程。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在文学史上最早表现了这种革命,这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母亲》一出版,立刻受到俄国与全世界革命人民的欢迎。反动当局惊恐万状,下令逮捕高尔基。伏罗希洛夫对高尔基说:“好几代的俄罗斯无产者受到了您的文学作品的教育。”小说很快译成德、法、英、意、西班牙、丹麦、瑞典、保加利亚等文,对世界发生了重大影响。对中国革命与中国文学的影响尤深。
  作者风采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是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创始人,也是世界社会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高尔基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于1868年3月28曰出生在伏尔加河畔的尼曰尼·诺夫戈罗德(即今高尔基城),父亲是细木工。他4岁丧父,随母亲寄居外祖父家,10岁时外祖父因遭火灾而破产,他便被抛到“人间”,开始了自谋生路的流浪生涯。16岁到喀山,原想上大学,结果喀山的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在那里,他接触了进步青年的革命团体,并阅读了《====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他将自己的一生写入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1901年发表《海燕之歌》,标志着高尔基创作的新发展。主要作品还有《母亲》、《小市民》、《最后的一代》。《母亲》是他最优秀的作品。
  《母亲》的素材
  这部作品是以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为素材写成的。20世纪初,在高尔基的故乡尼曰尼·诺夫戈罗德附近的工人区索尔莫伏爆发了群众性的革命运动。1902年“五一”节,索尔莫伏的工人群众举行示威====,事后,沙皇ZF的法庭审判了这次====的组织者。这次事件给高尔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当时就产生了要写一部小说的念头。小说的中心人物巴威尔·符拉索夫和母亲尼洛夫娜·符拉索娃,就是以索尔莫伏“五一”====时高举旗帜走在前头的彼得·扎洛莫夫和他的母亲安娜·基利洛夫娜为原型的。小说虽然以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为素材,但决不是1902年索尔莫伏事件的翻版,而是20世纪初期整个俄国革命运动的艺术概括。
  《母亲》的写作背景
  俄国1905年的革命,以武装起义的失败而告终。随之而来的,是斯托雷平的反动统治时期。在社会生活中,颓废、消极和失败主义的情绪增长了。在文学领域,这种失败主义情绪表现得更为强烈。正是在这革命处于低潮、许多人精神混乱的时期,高尔基“匆忙地”赶写了《母亲》这部作品。他说:“我的任务是支持低落下去的反抗精神,来反对生活中黑暗的、敌对的势力。”正因为如此,列宁称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
  银屏再现
  影片《母亲》根据高尔基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前苏联基辅电影制片厂1922年出品。影片以奏鸣曲般的结构形式和精美的构图,以及洋溢着纯朴诗意的蒙太奇语言,表现了女主人公尼洛夫娜的革命经历。
  作为默片时代经典作品的《母亲》,1958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评选的电影诞生以来12部最佳片中名列第8;在1978年评选的电影诞生以来的100部最佳影片排行榜中名列第3位。
  21、天方夜谭
  经典名著
下一页 尾页 共4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