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20141217051941684

_2 夏世清(当代)
有一天,大哥积润来到湘湖师范学校看望胡兰成,胡兰成便将那个月的钱让他带回去。谁知,这一举动反倒成了积润威胁玉凤的一个把柄,积润回家之后就对玉凤说道:我已经和蕊生说过了,蕊生也认为你不对。我这个阿弟是非常尊敬长辈的,自从我当家以来,他每次寄钱写的都是大哥收。你竟然欺骗我,看我将来得让蕊生把你送回唐溪!玉凤被积润这番话吓了一跳,虽然她知道胡兰成是不会这样说的,但是心中仍然不安,于是争得吴菊花的同意,这才抱着三个月大的小女儿棣云一路打听,来到了湘湖师范,想要将事情跟胡兰成说清楚。
可是,胡兰成见到玉凤的时候他并没有欢喜,反而觉得玉凤的到来给他添了麻烦。他在生气之余,看着玉凤的一身打扮与女同事完全不能相比,竟然还觉得失去了颜面。所以,当他在校门口接玉凤的时候,感觉像被剥了衣服让众人观看一样,作贼似的急忙溜回了自己的宿舍。
正文 第25节:第二章 韶华:胡村有子初长成(11)
更新时间:2008-7-15 19:15:20 本章字数:1670
但是玉凤竟一点畏惧感都没有,虽然这是她第一次来湘湖师范。可见玉凤的落落大方与胡兰成截然相反。当她见到自己的丈夫后,立刻觉得心中安稳了许多,以至于忘记了此行的目的,最后只在晚上休息的时候才匆匆问了一句,知道并不像大哥说的那样之后,她也就没有再多问什么。玉凤对于自己丈夫信任至斯,真算是中国传统女性隐忍柔善的典范了。
在湘湖师范休息了一晚之后,玉凤就回家了。而胡兰成竟然没有一点挽留之情,他将玉凤送到萧山汽车站后,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胡兰成之所以对玉凤那么冷漠,不但因为他本来就淡漠亲情,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时他正热烈地暗恋着一个女孩。这个女孩被叫做四小姐,是胡兰成同学于君的妹妹。那时,胡兰成正处于如饥似渴的年龄,外加五四新思想的影响,他实在不甘于与玉凤的旧式婚姻,想感受一下新式恋爱的甜美,于是脑袋就不由自主地胡思乱想了。但是,胡兰成过于迂腐、木讷,自然不会引起这种年轻女孩的注意,因此他那点猥琐的心思也就处于自我安慰的状态。
但是,玉凤却是对婚姻忠贞不二的人。胡兰成不在家的日子里,玉凤心里总想着他,不论是在厨房烧火做饭,还是在屋檐底下做针线活。就连在平淡的生活中,与婆婆、侄女说话的时候,嘴边挂着的也只有胡兰成的名字。在玉凤的心中,胡兰成是自己要爱护一生的男人,她从来没有怪过胡兰成对自己的冷漠;她唯一担心的就是,当胡兰成大富大贵之后会抛弃了她,即使在过完苦日子之后也不能享受胡兰成的疼爱。但是,玉凤从未将这种担心说出口,而是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只是病入膏肓的时候才对胡兰成说道:你待我是好的。只是你曾经说过,和我结婚以来你从未称心过,这句话我一直放在了心里。玉凤这样提起,并不是记恨胡兰成,而是从心里原谅了胡兰成,只不过她想在入土之前求得内心的平静!其情如此,真是让人喟叹!
胡兰成在湘湖师范任职半年之后的暑假,他回到了胡村。听说表哥吴雪帆的好友崔真吾那时正在广西国民DangDang部,以及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任职,于是就想在过年春天去广西谋职,结果正好赶上一·二八事变,道路不通,而玉凤又因为太过操劳病倒了,胡兰成这才被迫暂留在了胡村。
玉凤刚刚病倒的时候心里非常恐慌,经常无缘无故地默默流泪。每当胡兰成扶她喝药的时候,她都会哭丧着脸说:死不得的呀!可见,玉凤对家庭、对丈夫有着太多的留恋。而胡兰成的温言相劝,这才使得玉凤稍稍平静了些。
胡兰成的岳父唐济仙原本就是一个中医,自从玉凤生病那天起,他就隔三差五去胡村给玉凤诊断。当时,胡兰成的家庭颇为穷困,因此不论吃也好,或是药也好都没能对玉凤照顾周到,唐济仙自然心疼女儿,于是随口说道:把你嫁给这样的人家,实在委屈你了。
胡兰成哪能受得了这种话,于是摔门而出,径直去了俞傅村,准备向庶母借一点钱。由于自胡兰成自他的义父死后,几乎就没有再到庶母这跑动,因此,庶母早把他看成一个不孝儿了。他到了庶母家后并没有直接开口借钱,而是隐晦地说玉凤生病了,想让庶母主动借钱给他。但是,庶母见他还抱着文人的架子不放,心中有气,便也不提钱的事。胡兰成见庶母也不主动提出,他便干了一件荒唐而滑稽的事:在庶母家住了下来,既不开口向庶母借钱,也不去谋划别的办法。似乎卧病在床的妻子玉凤只是得了感冒这种病一样!
直到玉凤咽气之时,胡兰成仍在赖在俞家。那个时候,庶母已经做好了早饭,让胡兰成先吃。也许夫妻之间存在神秘的感应,当胡兰成拿起筷子的时候,心里突然涌起一阵无名的悲哀,跟着眼泪就掉了下来。他赶紧放下碗筷,坐到床边,想要平复一下自己的心绪。
吃完早饭后,胡兰成决定回家看看玉凤,于是跟庶母道别。庶母轻描淡写地说道:是的,你的确应该回去看看了,放着家里生病的妻子……庶母说话的语气虽然很轻,但是一字一句分量很重,只可惜胡兰成并没有反应过来,他还想着庶母能够主动借钱给他,但是依照庶母的脾气,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正文 第26节:第二章 韶华:胡村有子初长成(12)
更新时间:2008-7-15 19:15:21 本章字数:1661
看见庶母并没有拿钱的意思,胡兰成只好上路了,刚走出十里远,就看见梦生正急匆匆地来找他,告诉他玉凤离去了。
胡兰成虽然心里有所准备,但是猛然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按理应当悲痛至极才是,但是他居然一点想要哭泣的念头都没有。只是跟梦生来到了章镇,梦生去看棺木,而他则去冯成奎家借钱。
冯成奎原是借他家门面开药店起家的,后来身体大不如从前,于是就不再操劳店中生意,而是转行放高利贷。人一富贵就会忘本,冯成奎也是如此,所以变得比以前刻薄了很多。后来因为山乡闹土匪,冯成奎这才避居章镇。胡兰成小的时候跟他关系不错,所以现在想起了他。他找到冯成奎,开口就借60块置办丧事,原本以为他会立刻答应,结果冯成奎一口回绝了他。想必冯成奎是怕胡兰成还不上来吧!胡兰成默然无语,只好喝茶稍作休息,这时外面来了两个人,他们也是向冯成奎借钱的,因为利息很高,所以冯成奎二话没说,一点也不避讳胡兰成就当即拿出五百元。胡兰成这时的感觉就像是被人扇了一耳光一样,他恼羞成怒,站起来转身就走。冯成奎赶紧起身假意留他吃午饭,稍有一点自尊心的人会知道这只是面子上的话罢了,而胡兰成想想也是,空着肚子怎么走路呢?于是就留下来吃了饭。吃完饭,这才又急匆匆地赶回俞傅村。
进了俞傅村之后,胡兰成胸中的怒气尚未消退,他看见庶母,就立刻冲着庶母气势汹汹地说道:给我60元回去治丧!庶母这时已经知道玉凤病逝了,但是不愿意收回之前说过的话,于是说道:家里哪有钱呀?这时,胡兰成倒来了聪明和勇气,他恶狠狠地说:把钥匙给我!庶母顺手就将身上的钥匙扔给了胡兰成。胡兰成轻车熟路地打开了钱柜,看见现洋700,被包成七份,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于是拿出其中一份取出60元,将柜子锁好,把钥匙还给庶母之后转身就走。庶母眼圈一红,苦笑着说道:最终还是我被打败了!庶母的眼泪,饱含被这个不孝不义的儿子误解的委屈,而胡兰成并没有理会庶母的眼泪,几近而立之年的他,行事之幼稚乖张,有如顽劣的幼童!
胡兰成赶到章镇时,四哥梦生已经选好了棺材。胡兰成立刻掏出35元,便和梦生及同来的人把棺材往家抬。
他们一直到了傍晚时分才回到家中。那个时候,堂前已经设起了灵帏,胡兰成看到这些时,竟没有一丝悲哀的情绪。
举哀完毕,胡兰成进到灵帏,他看见玉凤直挺挺地躺在木板上,身上盖了一床新的被子,玉凤的脸庞变得很小很小,就像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他走到玉凤枕边,轻声地说了一声:玉凤,我回来了。此时,他并没有眼泪。是啊,他原本就是一个极其冷漠的人,哭不出来也是正常的。只是,他曾在文章中可恨地写道:其实我知道应该哭的,所以也就努力地使自己哭了一回。如此虚情假意,不知道他自己在记述的时候有没感到恶心!
胡兰成伸手摸了摸玉凤的手,那时玉凤的手仍然是柔软的,他看见她的眼睛微微露开一线,便轻轻地将眼皮合上。做完这些之后,他走出灵帏,去正房看母亲吴菊花。吴菊花看着胡兰成,含泪带笑地叫了一声蕊生,这一声充满了母亲对儿子的怜惜,胡兰成这时才哭了出来。
胡兰成此时生出感情,并不是故意为之,而是生来如此。若干年后,张爱玲曾这样解说过胡兰成:他容易对人生出感激,但是却难得满足。是的,胡兰成虽不满足于玉凤,但是玉凤对他的好,对他尽心尽力的服侍,他是有些感激的。即使再自私、再冷漠的人,也总会被一些事情触动的。胡兰成的自私冷漠天生就有了,他眼中的万事万物,绝大部分时候,都是应该围绕着自己转动的。
在玉凤去世的前前后后,胡兰成经历了世间所有的人情冷暖,因为他后来回忆这段时期的时候说道:在以后的二十年中,我有时看社会新闻,或者电影时并不会为那些故事而黯然泪下;却只会在无端的时候,偶尔潸然泪下。对于那些天崩地裂的灾难,与世割断的恩爱,都不会使我流泪。我幼年的啼哭已经还给了母亲,成年后的哀泣也已还给了玉凤,此心已回到了如天地不仁!
正文 第27节:第二章 韶华:胡村有子初长成(13)
更新时间:2008-7-15 19:15:21 本章字数:1753
这番记述对于理解胡兰成很重要,其重要更多的不是因为记述本身的内容,而在于胡兰成回忆玉凤这段往事的时候又曾说:很感谢有玉凤这样一个知己。一个人若有过这么一个知己,他的一生就算遭遇怎样的悲伤,也不会摇动对人世的大信!所以他所谓的因玉凤之卒而产生的天地不仁,实在是一个不错的借口,一个让他以后可以毫无责任感地始乱终弃的信条。
玉凤去世之后两个月,胡兰成表哥吴雪帆的好朋友崔真吾回来了,那时他仍然还在广西国民DangDang部及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的政训处任职。他这次回来就是为了告诉胡兰成,他已经和广西教育厅的厅长说好了,让胡兰成去广西的中学教书。除了胡兰成之外,他还找了马孝安和陈海帆。马孝安是吴雪帆在蕙兰中学读书时的同学,后来就读于厦门大学;陈海帆也曾经在蕙兰中学读书,那时他和胡兰成、吴雪帆他们就是文友。
胡兰成听说可以去广西教书当然是非常高兴,他在胡村早就已经待不下去了,玉凤病逝给他的心灵多少带来了一些创伤,家里沉闷的空起更是让他感到压抑和沉重,现在既然有这么一个好机会能够出去透透气,他怎么能够轻易错过呢?而且还有友人做伴。他可以说是欣然同意,没有任何犹豫,而家中的老母亲吴菊花、幼儿胡启和患有奶痨还不到一岁的幼女棣云,自然都被他一股脑儿地推给了只有15岁的侄女青芸,他现在哪里还有心思去考虑他们呢?
但是,当时他没有前往广西的路费,借当然也是借不到的——因为,如果能借到钱的话,玉凤的病情也不至于那么迅速的恶化——情急之下,他开始毫无顾忌,把俞家赠给他的竹园也折价卖掉了,而且丝毫不顾及庶母施氏的感受。不知他在妻子去世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想到此法,还是由于一时冲动加报复的心理。
马孝安和陈海帆的家庭都比较富裕,但是家境也在走下坡路,因此虽然表面上显得很慷慨,其实却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在胡兰成面前,马孝安和陈海帆自然认为自己有值得骄傲的资本,他们见胡兰成一个人闷闷不乐,就半玩笑半欺负似的嘲笑他的草帽破旧,并且顺手就拿过来抛掷取乐,胡兰成对此自然是无可奈何的。崔真吾虽然没有取笑胡兰成,却开玩笑似的说出了一句大实话,他说胡兰成因为丧妻而从旧式婚姻里走了出来。当时,胡兰成还没有从失去玉凤的悲伤中缓过神来,而且也还没有其他女人进入他的法眼,因此这句话对于他来说事相当刺耳的,但是他却并没有立刻发作。实际上正是崔真吾的这一句不经意的话,倒是点破了胡兰成后半生的人生轨迹:他真的是得到了解放,而且将解放发扬光大了,连续不断地进行着所谓的新式婚姻,不是未婚同居就是不办手续只写一纸婚书,或者干脆各取所需及时行乐,再或者就是展开了所谓的夕阳恋!
轮船经过厦门时停留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到了广西梧州,这时却传来消息说广西省教育厅厅长李任仁提出的让张海鳖当一中校长的事情没有被省政府议会通过,而胡兰成三个人来教书的事情就是由李任仁同意然后转给张海鳖来办的,现在张海鳖却没能如愿当上校长,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三个人能否有书教还是个未知数!因此他们三个人的心都悬了起来,去不去南宁的问题也就摆在了面前。正在犹豫不决之际,崔真吾提议说既然已经来了就还是去吧,让李任仁再另外想办法解决,不管怎么说还不至于没书可教,三个人这才路转南宁。马孝安还很体贴地为胡兰成着想说:只是兰成的情形不同,此去但凡有个机会,我与海帆就让给兰成。
到了南宁之后,他们四个人一起去见了教育厅厅长李任仁。李任仁还是很讲义气和负责的,无奈各个中学都已经在前几天开学了,老师的名额也基本已经满了,而且三个人都只能教文史,一起安插确实是很困难的,于是三个人就只好先住在崔真吾的公寓里耐心地等待。
两天之后传来了好消息,说是省第一中学有了一个空缺,让他们三个人中的一个人先去。胡兰成本来就木讷默然,这个时候更是面薄嘴软,自然不好意思抢着说自己去;而陈海帆也是有些难为情,马孝安则有点当仁不让的架势,抢先对崔真吾说:我是下午就搬行李进去呢,还是先去见了校长,顺便看了教员宿舍?一中的房间如果好,我住校也可以的。完全忘记了来南宁那天他在胡兰成面前的信誓旦旦——既然做不到,当初为什么把好言语挂在嘴边呢?这人真是可恶之极!
正文 第28节:第二章 韶华:胡村有子初长成(14)
更新时间:2008-7-15 19:15:21 本章字数:1722
又过了一个星期,桂林第三中学又出现了一个空缺,崔真吾问他俩谁去,胡兰成仍然是君子讷于言,陈海帆见状自然也就当仁不让了,忙说自己出来的时候家境已经相当为难了,他需要工作以补贴家用,而且自己也一直有游览桂林山水的宿愿,所以这个名额自然也就归他了。这时只剩下胡兰成一个人空守公寓了,而公寓里白天没有一个人,也就越发显得空荡和凄清了。
胡兰成一个人有些郁闷难耐,加上爱妻新丧,一直以来奔忙操劳,身心尚未完全恢复,就又从浙江到上海、转道香港,再来南宁,路途荡荡使人筋疲力尽,马、陈二人那副嘴脸更使他痛感人心不古,深刻体会了世态炎凉,现在又有些水土不服,终于病倒了。
胡兰成这病其实是内心郁郁、积劳成疾,外感风寒,加之水土不服抵抗力下降所致,所以也没有什么名目,也无从就医开药,因此尽管不时的头脑发热说些胡话,但也只能是硬扛着而无医治之法。躺在床上的胡兰成没有人陪伴,只好看着天花板胡思乱想,想来想去,自然也想不出什么名堂,越发地感到虽然天地宽阔,却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地和出路,一时之间颇有些心灰意冷。但是脑中突然又涌出了一个念头,如果病好了的话就去江西投奔红军,不过以他此时已经养成的性格特征来看,倘若真加入了红军,心也不见得就可以被染红。
胡兰成这一病就是20多天,有一天晚上他做梦梦见了玉凤,玉凤在梦中依然殷殷切切地煎药服侍他。或许是心中有愧,或许是觉得玉凤托梦有奇,胡兰成被梦惊醒,出了一身的冷汗,烧也猛然间退去了,顿时觉得神清气爽,天亮后已经能够起床了,也吃得下去饭了。之后又出去散了一会儿步,回来之后就看到了教育厅长李任仁的介绍名片在桌上放着:原来第一中学又有了空缺,让胡兰成前去补缺呢!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胡兰成心中一阵狂喜,早把病愈后投奔红军的念头抛到了九霄云外。
广西第一中学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广东人,他们的性格外向直露,这一点与江浙人的温和内敛大不相同,学校里一天到晚都是吵吵闹闹、大说大笑的,人们好像根本就不知疲倦,还经常大呼小叫地一起出去逛街吃东西,这倒是挺合胡兰成的脾气。在这样生机勃勃的环境里,胡兰成受到了感染,原本感伤抑郁的心情也就逐渐开朗活泼起来了。但是人一兴奋了,就容易失去谨慎,而胡兰成的性格当中又有着很深的执拗和不服的特征,所以就容易出事。
广西一中有一位教初中国文的年轻女教师,是年级主任,名叫李文源,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是广东军阀李扬敬的堂妹。她在上海时加入了共产Dang,连续几次被逮捕,幸亏有李扬敬的保释才得以生还,后来避难来到了广西,到一中来教书。李文源性格外向,活泼大方,平时遇到疑难问题经常向教文史的胡兰成请教。有的时候吃过晚饭后天色尚早,就常和胡兰成等人一起出去散步。
当时在一中有一位男教师名叫贺希明,也是共产Dang员,一直暗恋着李文源,却一直求之不得。看到胡兰成和李文源挺亲密的,就怀疑李文源心中有了胡兰成,但是又不能确定,于是就借着一次胡兰成和其他几位同事在他房里玩的时候拿话来试探他。胡兰成当然不高兴了,于是说道:那李文源也不过和千万人一样,是个女人罢了,有什么神秘复杂的。这自然不是贺希明想要的答案,于是就又拿话来激胡兰成,问胡兰成敢不敢打赌和李文源亲上一个。胡兰成明知是激将法,也知道贺希明是想陷害他,但是,这时他的执拗劲又上来了,于是就故意要做给众人看,当即起身到女生宿舍,径直走进李文源的房间。当时已经快要打钟吃晚饭了,李文源刚洗过澡,正一个人独自坐在那里,看到胡兰成进来了,赶紧站起来打招呼。胡兰成却一语不发,径直走上前抱住她就亲了一下,然后撒手就走。
李文源哪里遇到过这种事情,更不明白胡兰成为什么要这样做,当时就怔住了,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愣了半天。如果李文源不知道胡兰成为什么亲她,倒也没有什么事了,但是那贺希明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他偏要煽风点火,于是就对李文源说胡兰成是因为打赌才亲她。李文源勃然大怒,立刻去告诉了校长。不料校长刘九思只是笑了笑,却并未批评胡兰成,大概他也觉得这只是年轻人之间的玩闹罢了,不能较真。
正文 第29节:第二章 韶华:胡村有子初长成(15)
更新时间:2008-7-15 19:15:21 本章字数:1893
但是毕竟人言可畏。贺希明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搅坏两人关系的大好机会,于是就把事情的原委说得满学校尽人皆知。那个训育主任潘某本来就对胡兰成不满,这次终于找到了机会岂能放过他?还有一个叫刘淑昭的女人更是对胡兰成的无礼行为深恶痛绝。这样一来,这件事情在学校里闹得沸沸扬扬。李文源更是对胡兰成的非礼感到气愤,因为这使她非常难堪,现在又使她在学校里抬不起头,从此不再理他。而胡兰成却非常执拗地认为是李文源把这事告诉了校长,这是没有志气的表现,心里对她也非常气恼。于是两个人互相气来气去,变得形同路人,见了面更是避而远之,像见了瘟神似的,话自然是不会再说了。
那学期结束的时候,胡兰成被学校解聘了,李文源也被学校解聘了,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为舆论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胡兰成被解聘之后收到了百色第五中学的聘书,算是没有失业,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换了个环境而已,因此倒也没有感觉到烦恼。
在离开一中的前一天晚上,胡兰成正在房间收拾行李,李文源忽然进来了,说要和他一起去百色。胡兰成感到非常吃惊,问道:你去那里做什么?那里又不聘你。李文源说道:我只是跟你去。胡兰成立刻被惊呆了,顿时无言以对。此时再细看她,只见她虽然没有打扮,却自有南方女子的绰约风姿,也很漂亮。心里不由地一动,但也不敢草率,于是推托说这件事情最好还是认真考虑为好。第二天,胡兰成邀请了一个关系比较好的同事古泳今到西江上荡舟,和他商量这件事情。古泳今大概早就知道他会就此事发问,于是当即回答:你续娶应该,但李文源不宜于家室。
胡兰成茅塞顿开,回去直接对李文源说,你不宜于家室。不料李文源却一心跟定了他。直到后来胡兰成去了百色,已经去了香港的李文源还几次三番地写信说要来找他。胡兰成那年已经28岁了,有一种非常现实的想法,就是不要恋爱,不要英雄美人,惟老婆不论好歹总得有一个,于是就在同事的介绍下认识了一个名叫全慧文的女子,并且一见面就确定了关系,随即就结了婚。这在李文源看来,好像胡兰成是为了让她死心才这么匆匆新娶的。所以在伤心之余,勉强嫁给了一位师长。
后来胡兰成又从百色的第五中转到了柳州四中教了两年的书,在此期间他的母亲吴菊花因病去世,常以孝子自诩的胡兰成竟然没有回去奔丧!这不知道该算是他的怎样一副嘴脸!在这段时间里,胡兰成除了教书授课之外,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去进行研究,连政治学和经济学都有所涉猎。虽然并没有什么成果面世,但是对于政治和经济总算是有了一些认识和了解,这对于他以后参与政治也起到了一些作用。
胡兰成在这个阶段虽然地位有些低微,却是个不甘寂寞的人,他参与政治的心此时此刻已经蠢蠢欲动了。虽然身在学校,但是,他却不是只是埋头教书,而是在研读马克思著作的同时与现实结合起来进行揣摩,对中国的局势非常关心,有关这一点他在百色时所作的诗可以为证:
古道斜阳老妇耕,
山城年少正点兵。
西江不比潇湘水,
援瑟偏多杀伐声。
1936年前后的中华大地,形势动荡不安,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刻,那个阶段也是中国社会最黑暗、最压抑阶段,曰本人虎视眈眈,整个中国笼罩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之中,曰本人的气势咄咄逼人,中国人民此时也正在酝酿着绝地反击的抗日情绪;同时国内各派军阀势力的斗争波谲云诡、错综复杂,主战派和主和派势力的争斗一直没有间断,而矛盾激化的结果就是1936年底西安事变的爆发。
而当时的广西头号军阀、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更是用志用谋、大显身手,他和共产Dang斗勇,和蒋介石斗智,显示出高超的政治才能。经过精心的策划,白崇禧导演了两广事变的爆发。闰二月,他联合广东军阀陈济棠、同城军阀李宗仁以北上抗日为名发表通电,意在出兵反蒋夺权。为了给这种举措造势,白崇禧手下的第七军军长廖磊既是他的广西老乡又是保定军校的同学,在崔真吾的介绍下,请胡兰成过来帮助办《柳州日报》。胡兰成于是在报上高谈阔论,说什么发动对日抗战,必须与民间起兵开创新朝的气运结合,不可被利用为地方军人对中央相争相妥协的手段等等。人家本来是让他胡兰成当吹鼓手呐喊助威的,他倒好,利用人家给他的空间在那大放厥词高唱反调,这样一来可就不是造势了,分明是在拆台了。结果此次事变很快就以陈济棠丢官去职、李宗仁、白崇禧与蒋介石妥协而宣告平息,腾出手来之后,广西当权者便反过来着手处理胡兰成了。
正文 第30节:第二章 韶华:胡村有子初长成(16)
更新时间:2008-7-15 19:15:22 本章字数:1655
胡兰成的这次事情可是弄大了,崔真吾也无法搭救他了。他被送交由白崇禧任总指挥的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军法审判。在绝望之中,胡兰成想到了直接给白崇禧写信的办法,他知道白崇禧非常爱才,给他直接写信申明事情原委,应该很有希望,于是就在监禁中提笔洋洋洒洒一挥而就。这封信还真的打动了白崇禧,于是下令将他释放,而且还拨了500元给他作路费,既算是逐客令,也算是礼送出境。
胡兰成这次被关了33天,这也算是他初次参与政治的尝试,虽然是吃了一些苦头,但也尝到了新鲜的滋味,而且还小露了一手,算是混了个脸熟。
胡兰成在风光得意的时候是从来不会想到家的,而在失意落迫、飘零凄凉的时候才会想到,这次同样是如此。虽然母亲去世的时候他没有回去奔丧,但是这并不能阻挡他在落难孤零的时候想到母亲。因此,在监禁的最后一天,在忧伤与惊惧之中,这个不孝子梦到了自己的母亲。母亲对于儿子总是宽容的,想必托梦给他,也是对他的无私的爱。
出狱之后的胡兰成,带着妻儿离开了广西,一路上经过湖南转汉口,乘船到南京,来到了上海。在上海他停留了几天,因为见到了古泳今,那个当年在广西一中时关系不错的同事,对他说李文源不宜于家室的人。古泳今此时正在《中华日报》工作,当他得知胡兰成研究过几年马克思,对经济问题也有一些见解,于是就让他写稿子试试,胡兰成答应说先回家看看,有时间就写,然后就没有再作停留,一路回到了阔别五年的胡村。他是在1932年玉凤病逝后离开胡村的,现在已经是1937年3月了。
胡村依然是那阳的凋零冷落。胡兰成回到家里的时候,只有已经20岁的侄女青芸一个人在。青芸已经出落成了一个大姑娘,也很懂事,她很热情地招呼着新来的六婶和宁生弟弟。宁生是胡兰成和全慧文的孩子,他们还有一个女儿小芸没有带回来,留在广西全慧文的妹妹那里。
胡兰成一边和青芸说话,一边习惯性地往灶间里瞅,自然是想看到母亲,虽然他知道母亲已经去世了。青芸明白他的心思,但是却没点破,也没有说什么。灶间的一瞥之后,胡兰成的神色黯淡了下来,又问青芸启儿在哪,青芸笑着回答:在学堂里,我就去叫他。
胡兰成赶紧起身与青芸一起去桥下的小学里看儿子。胡启那时已经9岁,他和邻居家的小孩并排坐在一张书桌上,看见姐姐过来并没有作声。青芸把他叫过来,让他喊胡兰成爹爹,但是他却没叫,因为怕生。学堂里的先生一边和胡兰成打招呼,一边对胡启说:阿启,你爹爹回来了。他还是不开口。于是青芸把胡启拖到了胡兰成跟前,对他说:阿启你领路,和你爹爹去下沿山。胡启这才走在前头领路。
下沿山有玉凤的坟在那里,幼女棣云早年已经夭折了,也和母亲葬在了一起。胡兰成来到坟前躬身行礼后,又站在那里看了看,沉思了片刻,却没有一点感慨想要抒发。他就又走过去,用手抚摸着墓门石,叫着玉凤的名字,依然没有任何的感慨。
第二天上午,胡兰成又和青芸来到母亲吴菊花的坟头。一路上,青芸都一直在和他讲着给玉凤和母亲做坟的经过。他母亲是与父亲合葬的,合葬后的坟做得非常好,正对坟的方向很开阔;左下的位有个凉亭,站在里面可以看得见胡村的溪桥、人家、农田;右边是一片茶山桑地。坟旁还有一个个竹园,虽然只有疏疏的百余根竿竹,但看着也很是衬着这里的安然。
胡兰成来到母亲的墓前,行跪拜礼,青芸在他后面也随着跪拜。跪拜后,胡兰成又感谢青芸这几年在家照顾母亲和儿女的辛苦,青芸很懂事地说:有六叔寄钱回来,我只是做做事情,没什么的。他就又问青芸母亲临终时有没有什么遗言,青芸说奶奶没有说什么。母亲死的时候儿子不在身边,又有什么遗言好留呢?
胡兰成看着母亲的墓,起身把祭坛石缝里长出来的草拔掉,青芸在捡拾了一下坟前樵夫散落的柴禾。做完这些,胡兰成想起自己童年时随家人上坟的情景,惆怅不已。他在后来的《今生今世》里以略带忧伤的笔触记述道:
正文 第31节:第三章 绽放:沉香几炉是浮生(1)
更新时间:2008-7-15 19:15:23 本章字数:2160
刘邦说,游子悲故乡。我现在回到胡村,见了青芸,且到了母亲与玉凤坟头,只觉自己仍是昔年的蕊生,有发现自性本来的凄凉与欢喜。做人亦要有这种反省,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我乡下的俗语做人要辨辨滋味。我家实在要算得贫苦,后来几年我教书寄钱回家,亦不过按月二三十元,我母亲却觉有这样的好儿子,就满心欢喜,且村里人也都敬重她。玉凤当年及青芸亦都是这样的心思。西洋没有以苦为味的,惟中国人苦是五味之一,最苦黄连,黄连清心火,苦瓜好吃,亦是取它这点苦味的清正。但如今只有青芸是我的知己了。
胡兰成的这番对苦的自解,倒也传神地把他成年以后一直颠沛流离的生活状况表述了出来。他自妻子玉凤死后,便要如天地不仁了,这说明他认为自己以前是充满着感情在生活的,他把他自己生活中的拙行看作是质朴,把不善变通看作是率真,自负于事而又自卑于人。恶行未必就是由恶念产生,而是一种荒唐的自解和解世的想法,这个想法,大概从这个时候就慢慢开始了。而自小才情过人的张爱玲,固然也自负;少年受家变影响,后来也自私,但是张爱玲毕竟读懂了自己,她成年后曾对于小时候无意对父亲姨太太说的一句你比母亲好而耿耿于怀,也为一次无意地为后母附和而后悔。张爱玲读懂了自己,但终究没读懂胡兰成;胡兰成读懂了张爱玲,却从头到尾也没读懂过自己。
第三章绽放沉香几炉是浮生
雨夜中,一个弱不禁风的小女孩在风雨摇曳的世界里,孤独无助、胆怯可怜,天下之大却没有容她之处……每次想起这个梦,张爱玲都会难过地落泪。
从父亲家逃出来后,张爱玲终于如愿以偿地和自己的母亲生活在了一起。母亲毕竟是母亲,有了真正疼爱自己的亲人的依靠,张爱玲顿时产生一种归依感及家的温暖。但在她迈出父亲家门之前,母亲曾私下传话给张爱玲:你仔细想想,跟父亲,自然是有钱的;跟了我,可是一个钱都没有,你要吃得了这个苦,没有反悔的。
从前,张爱玲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无论是学费、医药费、娱乐费,还是零花钱都用不着操心,家里会为她准备齐全。在她16岁之前,张爱玲从来没有单独到商店里买过东西。现在,离开了父亲家,就等于自动放弃了家里的一切财产。此时,张爱玲成为了一个一名不文的穷孩子。
但张爱玲是一个很爱钱的人,当然,她也直言自己是个拜金主义者:我喜欢钱,因为我没怎么吃过钱的苦——小苦虽然经验到一些,和人家真吃过苦的比起来实在不算什么——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
张爱玲之所以将自己生平赚到的第一笔钱——五元稿费——买了一支小号的唇膏。足可以证明,她在对钱的使用上真的没有成为像她母亲那样的人,她认为只要有钱就可以随心所欲地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必要苦了自己。但不幸的是,当张爱玲投奔到她母亲家里时,母亲手上的首饰、古董已经所剩无几了。对于这对准备相依为命的母女来说,钱成了她们之间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张爱玲的加入使母亲处于左右为难之中,母亲不仅要供她读书,同时还怀疑女儿是否值得自己这般孤注一掷的培养。由于母亲在张爱玲年幼时去了欧洲,一去就是八九年,爱玲一直没有很长时间跟母亲住在一起,也没有与她走得很近。母亲在她心中,是一种令人心仪的生活风范的象征,是她所倾慕的榜样,是被神化了的。这样的两个在不同环境中生活了很长时间的人相处一室,其差异便可想而知。所以母亲时常用一种怀疑的目光打量着身边这个不知有多大学问的女儿。而张爱玲也似乎感受到了母亲的这种怪异的眼神——母亲认为女儿真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母亲对张爱玲的影响、激励、失望是真实的。母亲的这次回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张爱玲升学。在母亲看来,张爱玲虽聪慧、有才学,但在日常生活中和为人处世上却显得十分幼稚。当然,母亲对张爱玲还是报有很大希望的,于是决定在两年时间内培养张爱玲学习适应环境。母亲细心地教她煮饭、用肥皂洗衣服,教她走路姿势——袅娜娉婷,教她会看别人的眼色,叮嘱她点灯后要立刻拉上窗帘,照镜子时要研究面部的神态,教她如果没有幽默细胞就不要轻易讲笑话……但是,两年还没过去,受过西洋教育的母亲便彻底失望了。母亲被张爱玲的个人修养方面的愚蠢气得不得了。例如母亲在教她笑的技巧方面,就使母亲哭笑不得。张爱玲并不会像大家闺秀一样,笑不露齿或抿嘴微笑,她一笑起来,有两种状态:一是嘴有多大就要张多大,咧着嘴好似给人家看自己的牙齿一样哈哈大笑,另一种就是美滋滋的傻笑,样子倒像一个天真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母亲发现女儿不会削苹果,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学会补袜子;她怕上理发店,怕见客,怕给裁缝试衣裳;许多人都尝试过教她织绒线,可是没有一个成功;在一间房里住了两年,她竟然不知道电铃在哪儿;有一段时间,张爱玲生了病要天天乘黄包车到医院去打针,接连去了三个月,她却还不认识那条路。当张爱玲出乎意料地与母亲的那种半怜悯半挑剔的眼光相接时,她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无能、庸俗、笨拙、懒惰和可怜。渐渐地,张爱玲认为自己真是个废物。当初逃离父亲家的兴奋此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张爱玲觉得,这些琐屑的难堪,正在一步一步地吞噬着母亲对她的爱。正如她所说,这时候,母亲的家亦不复是柔和的了。
正文 第32节:第三章 绽放:沉香几炉是浮生(2)
更新时间:2008-7-15 19:15:24 本章字数:1672
在现实社会中,张爱玲显得有些无所适从,在母亲面前,她更是一个失败者。张爱玲或多或少地承受了某些压抑和不安。她的敏感与不安在这种若有若无的对比下不断加深,并且对母亲的看法也发生了某种变化,张爱玲曾说过,在父亲家里早已孤独惯了,所以突然要学做人,并且还是在窘境中做一个淑女,简直困难。
受母亲的影响,正值花季的张爱玲深深地喜欢上了上海滩上的各种摩登的服饰、五彩绸缎、琳琅满目的洋货,张爱玲不禁也是很向往。可经济状况并不允许她享受这种奢华的美。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又提出了一个公允的方法让女儿选:若现在嫁人,不仅可以不读书,还可以用学费装扮自己;如果要继续读书,不仅没有这些美的装扮,还要为学费之类伤神。
小小年纪却要多次被迫做出选择,选择父母、选择生死,现在还要选择前途。张爱玲笑着告诉母亲,她有一大部分生命的乐趣能够代替没有漂亮衣服的苦恼。因此,她选择继续读书。而从这一刻起,张爱玲的心底深处便产生一个心愿,她要设计自己的广阔天空,待中学毕业后,也要像母亲一样出国留学,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为了这个美丽的异国之梦,张爱玲潜下心来要好好学习。
1939年,英国伦敦大学在上海举行了一次远东区招生考试。在这场考试中,张爱玲在曰本、香港、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伦敦大学远东地区的第一名。但由于战争,她无法远渡重洋去上学。而伦敦大学当时的入学考试成绩与香港大学一样,因此张爱玲便独自一人乘船去了香港,开始了她为期三年的大学生活。
此时的香港,经过百年的岁月洗礼,已经成了东方的一颗明珠。而当这个远离父亲阴暗的老宅以及母亲淑女的清规戒律的女孩看到这个全新的世界后,她这颗年轻的心真正地舒畅了。此时的张爱玲对生命充满了探索的热情,她现在自由了,能够尽情地读书了。可以说张爱玲一生中最美丽、最开心的时光就是在香港学习的那三年。在这里,她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天性,同时,香港先进文化的刺激、启发,以及不调和的色彩与情调的渲染,为她日后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这一点在她后来的《倾城之恋》、《沉香屑:第一炉香》等香港传奇中均可见。
在港大,张爱玲发奋图强,她几乎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为着实现自己的理想,她整日沉浸在象牙塔的小天地里。但是,她并不是一个反应机敏的学生,港大的某些课程也未必都是她所喜欢、擅长的。可她能够揣摩每一位教授的心思,因此每一门功课都是第一,而且她在两年内获得了两项奖学金。有一位以严厉出名的英国教授说,他教了十多年的书,从未给过像张爱玲那么高的分数。由此可见,张爱玲是十分看重成绩和分数的。在这三年里,张爱玲完全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优秀生。当然她为此也付出了极其心痛的代价。这个代价就是放弃写小说的嗜好。
事实上,自从张爱玲识字那天起,无论上小学、中学,都有很多自发创作的作品,但是为了学好英文,实现中学时代的理想——有一天能够像林语堂那样,用英文写小说成名——张爱玲苦练英文,不仅停止了一向喜爱的中文创作,甚至在这三年时间里没有用中文写什么东西,即使给姑姑和母亲的家信,也都是用英文写的。她还大量阅读英文原著小说,例如萧伯纳、劳伦斯、毛姆等人的作品,使她比较系统地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熏陶。而她唯一没有完全抛弃的就是绘画了,但这仅仅是因为绘画不会占用太多的时间,她可以借此放松精神。
张爱玲生性孤僻,很难与人相处。她不太喜欢与其它同学一起去游山玩水,当然偶尔会去一下。她认为出去看人、随便谈天,不仅会使自己感到不安,而且还会浪费时间。因此她始终都将自己的喜好放在第一位,很少在意别人的看法。她习惯于洞察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的人生世相,但几乎没有与人交流的渴望。这种自负的性格与后来结识外表看似愚讷,内心轻佻飞扬的胡兰成十分合拍。张爱玲自认为看透一切,不屑与人交流;而胡兰成却是自以为洞悉一切,他会用一些穿透力很强的话语表达出来,就像说中了张爱玲的心事一般。
正文 第33节:第三章 绽放:沉香几炉是浮生(3)
更新时间:2008-7-15 19:15:24 本章字数:1667
在港大的三年里,张爱玲虽然充分感受到了其它同学身上的那些莫名趣味,但是真正能与她趣味相投、朝夕相处的,能够共同感受生活精微处的美妙的,能一起仅仅为了一杯冰淇淋、一块小布头、一个黑黑的小老头娃娃而欢喜不已的,似乎只有她的同学炎樱了。如果没有炎樱,张爱玲的整个香港生活必然顿失生机,而且她还会失去许多感受生命飞扬的机会。这个阿拉伯后裔女孩倒是很风趣、活泼快活的,全身都迸发着喜悦的细胞。张爱玲在她的散文集《流言》中就有《炎樱语录》几则。从中可以看出两人在上学时的快意与默契。
炎樱本名Fatima,音译后叫莫黛,炎樱是张爱玲给她取的名字。炎樱很淘气,但做事干脆利落,生活起居也与常人不一致,但这偏偏是张爱玲欣赏她的地方,即欣赏她的聪慧与绝妙;至于炎樱,她也十分欣赏身边这位个子高挑的中国女孩,惊奇于张爱玲心里竟藏有如此多的、细微的、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东西,而又在历史与文学方面出奇的优秀。
在港大,她们俩一起度过了美丽、明快的时光,虽然张爱玲性格孤僻,也不喜欢活动,但她却奈何不了炎樱那种孩子式的天真无邪和阳光般的热情快乐。因为炎樱是混血人种,所以在香港她认识很多朋友,张爱玲便跟着她常常出去走动,从而更多地了解到香港丰富且复杂的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她对乱世人生的体验与思考。这些经验在她离港后的创作过程中,有着了潜在的影响。
然而,毕竟是乱世中人,1942年12月,曰本向香港发起了进攻,香港被占领了。埋头苦读的张爱玲的寒窗生活也被中断了。对于战争,张爱玲感受得极为深切。她很早就和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先是在上海,张爱玲在苏州河旁的炮声中逃脱了父亲的牢笼;紧接着,战争阻挡了她前去伦敦大学的道路。现在,就在她即将毕业且可以到牛津大学继续深造的时候,战争再一次阻止了她。
但张爱玲仍然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对待它:是像一个人坐在硬板凳上打瞌睡,虽然很不舒服,而且还会抱怨,但最终还是睡着了。能够不理会的,一概不去理会。出生入死,只是沉浮于最富色彩的经验中。
难说此时的张爱玲是否内心一直超然,她这种对万物都冷冷的态度使得后来的胡兰成倒是很欣赏,并称此为贵族的矜持。
非常态的生活无情地撕开了生命脆弱、不堪一击的底子,平凡的人们到底捱不过空虚的绝望,而纷纷想抓住一点踏实的、稳定的东西。面对弱小、苍白的生命,许多人想到了结婚。张爱玲周围有很多人都在这个时期选择了结婚,他们这样做只为了抓着一点两情相悦的感觉,以此来抵抗炮火轰炸下生命的绝望与空虚。
期间,一对男女来到了张爱玲所在的防空办公室。他们想向防空处长借汽车去领结婚证书。那个男的是一名医生,平日里也许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但是,此时的他久久凝视着自己的新娘子,眼里有种近于悲哀的恋恋之情。新娘是一名看护,生得矮小美丽,红颧骨显得喜气洋洋的。由于弄不到结婚礼服,所以她只穿了一件镶着墨绿花边的淡绿色绸夹袍。他们来了几次,每次都要等上几个钟头,俩人默默地对坐着,对看着,满脸堆笑,看得久了身边的其他人也都笑了。
在这灿烂的笑脸下,张爱玲体会到了生命的坚强与人性的宽厚,生命原来就是这样一步步地向前走的。毋容置疑的是,在香港经历了战争的张爱玲,已经形成了完整、稳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对于时代及时代背景下的个人生活,张爱玲已经有了成熟的理解,这也构成了她日后走上文坛的基础。或许正是因为那一对夫妻的满脸堆笑给张爱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一年之后的《倾城之恋》中那对平凡而又精打细算的夫妻才会在同样的兵荒马乱中发现了生命细微的光亮。轰炸、死亡、恐惧、仓惶中对爱的追寻,使张爱玲的看法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她甚至已经不再重视、斤斤计较于未卜的前程,反而沉醉于眼前的琐屑欢乐以及一点点惊喜。张爱玲曾说过,人生所谓的生趣其实都存在于一些不相干的事上。理想、计划、前程是多么的遥远、不可靠,只有眼前的幸福、喜悦才是可以牢牢抓住的。
正文 第34节:第三章 绽放:沉香几炉是浮生(4)
更新时间:2008-7-15 19:15:24 本章字数:1783
于是,张爱玲在百般空虚、无聊中,重操旧业画了很多画。她似乎又回到了在圣玛丽亚女校的时代,当时,她就是在课桌下面偷偷地画画的。张爱玲觉得,战争这段时间正是她绘画上的黄金时期。以后即使照着样子再画一遍都画不出来。当然,张爱玲的画和她的文字一样,都是那么犀利、一针见血,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香港的战争很快就结束了,但人们的希望还是渺茫,生死依旧未卜。以后的路是怎么样的,谁也不知道,就如现在南京宦海沉浮的胡兰成一般,谁知今日高居庙堂之上,云过雁飞后,他日命运又该如何?
1942年夏天,张爱玲和好朋友炎樱一道,离开香港,回到了出生地上海,此刻她还不知道,经过一番风雨洗礼之后,她单薄的青年时代将出现最绚丽的彩虹了。真可谓是:
烽烟战乱前途未卜怎奈巾帼之志
风起云涌倾城才情沪城终闪星光
三年前离开上海的时候,上海的繁华与刺激,一直留给张爱玲很深的印象。虽然当时的上海就成为了曰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但今天,上海仍然没有挣脱曰本的铁蹄。虽然她看到了这一切,可她并不把这些放在心上。因为她已经基本形成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性格。就在这个时期,张爱玲的母亲又已出国,于是她便投奔到了姑姑家。
在这以后的3年,正值张爱玲一生创作最为璀璨的时期。但她究竟是什么原因选择了职业作家这条路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经济的窘迫。张爱玲在刚刚逃出父亲家时,就很清楚自己是一个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的人。从香港回来后,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事实上,张爱玲在香港大学还有半年就毕业了,但因为战事而不得不辍学回来。原本她还想既然自己的成绩这么好,等港大毕业后便可以免费去牛津大学深造,但现在唯一可补救的就是转入上海的圣约翰大学。张爱玲还是有长远眼光的,她对弟弟说:总得有一张毕业文凭吧。
而此时正赶上弟弟也要报考圣约翰大学,钱便成了最大的问题,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回忆当时的情景:张爱玲只是叹了一口气。
张爱玲唯一可依靠的姑姑也没有多少钱了,无法提供学费,但她提议,转到圣约翰大学的学费应当由张爱玲的父亲支付。因为当初她的父母在协议离婚时,其父亲曾承诺要负担张爱玲以后的教育费用,但张爱玲在港大的三年里,他一分钱都没出,所有费用都是她母亲负担的,现在只剩半年的学杂费了,理当由他出。对此,张爱玲却颇感踌躇。自从张爱玲1939年初逃出父亲家后,她已经4年多没有同父亲联系了。即使在港大期间,也从未与同学提及她家里半句,换句话说,她与父亲之间的情份早已断了。在这种情况下,突然跑去向父亲要钱,未必能得到学费,反而还伤了自己的尊严。
张爱玲的弟弟倒是赞成姑姑的意见。弟弟私下里曾向父亲提到过张爱玲回上海后的生活情况及学费问题。父亲听后,些许沉默,说道:叫她过来。显然,父亲对她4年前离家出走仍耿耿于怀,就像她对父亲和后母未能释怀一样。几年里,双方都没有寻找一个相互谅解的机会。
几天后,张爱玲回到了4年前的家。不过,此时的父亲家已从原来那栋豪华的大别墅搬到了一座小洋房。后母提前得到了消息,躲了起来。隔了4年,张爱玲与父亲在客厅里第一次见面了,两人都甚觉陌生。张爱玲的神色更是冷淡,几乎没有什么笑意。她看到父亲渐露的衰敝象,正体现了清王朝倾覆后,名门世家所普遍经历的境况。对此,张爱玲耳闻目睹之甚多,在她的小说《怨女》中就有这方面的描绘。父女俩对于4年前的事情只字未提,似乎都没有做好谅解对方的准备。张爱玲只是简略地将她要在圣约翰大学续读的计划及学费情况和父亲说了说。那一天,父亲是难得的宽容,不仅没有计较张爱玲的冷漠、无礼,而且还让她先去报名考试,并说:学费我会叫你弟弟给你送去的。
已经长得亭亭玉立、孤傲不群的张爱玲在家里连十分钟都没坐上便离开了。只要把话说清楚了,还有什么意义在那里多待呢。张爱玲没有意识到,这次是她最后一次走进家门,也是她最后一次与父亲见面。但是父亲常常通过杂志、报纸、电影了解她的情况。不久,张爱玲就红遍了上海滩。她在文中多次提到父亲,在她的笔下,父亲是一个抽鸦片、粗暴、迂腐、无用、没落的形象。真不知道她的父亲在看过那些文章后有何感受。
正文 第35节:第三章 绽放:沉香几炉是浮生(5)
更新时间:2008-7-15 19:15:24 本章字数:1579
有了父亲提供的学费,张爱玲便于同年秋天转学进了圣约翰大学文学系四年级。她和弟弟成了校友。但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她在转学考试中,竟然因为国文不及格而需要进补习班。这件滑稽的事情使张爱玲感到惊诧,也使那些教过张爱玲国文的老师们感到诧异。事实上从小到大,张爱玲的国文修养都很好,或许是在港大三年里坚持不用中文的原因。但补习班开学不久,张爱玲便从国文初级班直接跳到了高级班。
自从母亲在1939年去了新加坡,已经几年不知音讯了。张爱玲向父亲要了学费,就不愿再去向他讨生活费。因为她是一个倔强的女子,不太愿意求人,即使是自己的亲人,所以,她需要自立、需要自己解决生活费。其实张爱玲早就有这样的想法,当初离开家,就是她主动放弃了家里的财产,而当她决定到港大继续念书而不做一个穿着华丽、锦衣玉食的少奶奶时,她就决意放弃依靠男人而生活的想法。但像张爱玲这样的家庭,多数女孩子的前程、命运都会是嫁个有钱人,过着平淡无味的生活。可那时的张爱玲似乎已经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必将走上职业女性的道路,就像她的姑姑、母亲那样。
于是,仅上了两个月学的张爱玲辍学了。随后,她的弟弟因为身体的原因也辍学了,俩人都没有拿到毕业证书。
因为没有钱,又吃住在姑姑家,这使自尊心极强的张爱玲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事实上她很早就想自己赚钱、经济独立。而此刻,张爱玲还不太明确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在港大三年里,张爱玲对教授的授课方法颇有看法和见解,例如她不主张教授多讲,而主张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与自觉性。因此在她弟弟建议她找份教书的工作或者做编辑时,张爱玲立即否决了这两个建议。因为此时张爱玲的性格越来越内向,虽然具备一流中文作家的才能,而且还有深厚的英文写作功底——这也正是她后来成为一个双语写作作家的基础——但张爱玲认为,教书不仅要底子好,而且要善于表达,能够将心中的看法与观点尽可能全面、清楚地表达给学生,也就是能说,这种事情我做不来。张爱玲说。
当然,张爱玲说得没错,她自小就敏感内向,话少,朋友少,并且不愿意见陌生人。在港大三年里,除了炎樱,她几乎没有什么朋友,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不喜交往渐渐使她养成了孤傲不群的性格。若让她这么一个只习惯于沉浸在自己的生活和精神世界里的人,去跟一大帮不大不小的孩子打交道,那着实难为她了。于是,弟弟又提议让她到报馆找个编辑工作,编辑只管坐在房间里编稿子,也不会经常出门交际。可她说:我还是替报馆写稿好了。这阵子我写了些稿子,也赚了点稿费。
1942年,乱世才女告别了学生时代,开始了职业作家的道路。
张爱玲选择作家这条路并非偶然,其实她在很早的时候就说过:我是一个古怪的人,从小就被别人看作是天才,因此除了发展我的天才便没有其它生存目标了。此后的岁月也不断地证明,张爱玲最终是选择了一条天才的道路,一条依靠内心与梦想而生活的道路。
文学写作不仅成为张爱玲自谋生活的方式,而且还成为了她生命存在的方式。这一切,却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张爱玲在很早的时候似乎就与写作有着不解之缘。
在此,有必要再一次提到几乎与张爱玲断绝往来的父亲。虽然父亲是一个满清遗少,生活放荡不羁,败家本领一样不缺,最终破败潦倒而死,但在另一方面,他却与自己的父亲张佩纶一样,是一个旧式的、有家学底子的人。张佩纶不仅是个官员而且还是一名学者,甚至还是一个热情饱满的业余小说作家,他和李菊耦合作出版过武侠小说《紫绡记》。张爱玲小的时候曾经见过此书,版面特小而字大,老蓝布套,十分精致。在这种家庭氛围里,张爱玲的父亲自然也喜欢文学。他以传统士大夫的方式,把文学看作是自己情感与信仰的来源。
正文 第36节:第三章 绽放:沉香几炉是浮生(6)
更新时间:2008-7-15 19:15:25 本章字数:1622
父亲之所以希望张爱玲强于弟弟,其原因就在这里。虽然张爱玲是一个女孩子,但父亲特别喜欢她从小就散发出的灵气。事实上,父亲是最早发现并培养张爱玲这种创作天赋的人。《摩登红楼梦》这篇长篇小说是张爱玲在很小的时候的游戏之作,书中的回目还是她父亲代她拟成的,此书看上去很像样。《摩登红楼梦》中的回目为:
沧桑变幻宝黛住层楼,鸡犬升仙贾琏膺景命
弭讼端覆雨翻云,赛时装嗔莺叱燕
收放心浪子别闺闱,假虔诚情郎参教典
萍梗天涯有情成眷属,凄凉泉路同命作鸳鸯
音问浮沉良朋空洒泪,波光骀荡情侣共嬉春
陷阱设康衢娇娃蹈险,骊歌惊别梦游子伤怀。
很明显,父亲对张爱玲的幼作十分认真,着意培养她的文学兴趣。张爱玲在读黄氏小学后,某个寒假,她仿照上海当时报纸副刊的样子,自己配图写作,编撰出一张以她家生活中的趣事为主要内容的副刊。父亲见了高兴不已。亲朋来了,父亲总是满脸得意地将这张副刊拿出来给他们看,这是小女做的报纸副刊。
毫无疑问,父亲的文学素养与他对张爱玲创作才能的认识及鼓励,都使张爱玲形成了极强的创作兴趣以及创作才能。但是,对于这一点,张爱玲在文章中却很少提及。
张爱玲7岁左右就写了生平第一篇小说。那时她住在天津的老宅,没有了母爱,只是在家里的仆人和亲属讲给她的故事中寻找一丝快乐。处于寂寞生活中的张爱玲在这部小说中写的是一篇无题的家庭伦理悲剧,一个小康之家姑嫂相斗、相杀的故事。书中男主人公姓云,娶了个叫月娥的媳妇,而小姑叫凤娥。一次哥哥出门经商,凤娥乘机设下计策欲陷害嫂嫂。但张爱玲写到这里便停下去构思另一篇小说了。
由于此时的张爱玲听到了很多故事,其中大部分是历史故事,所以她这次构思的就是历史小说。一个旧账簿的空页上印着小爱玲稚嫩的文字。开头是这样的:话说隋末唐初的时候。正巧这时一个叫辫大侄侄的亲戚走过来看,说道:嗬!写起'隋唐演义'来了。当时张爱玲感到非常得意。只可惜就写了个开头。
张爱玲自9岁起便给《新闻报》投稿了。当时她还是一个小不点,与同龄人相比,略显成熟。但这次投稿却石沉大海了。
在她十一岁时,社会上流行一种言情笔调的新台阁体。受这种文体的影响,张爱玲又写了一篇小说《理想中的理想村》。对于一个小女孩来说,她在文中的语言充满了当时流行于文坛的布尔乔亚式的语句:在小山的顶上有一所精致的跳舞厅。晚饭后,孚L白色的淡烟渐渐地褪了,露出明朗的南国的蓝天。你可以听见悠扬的音乐,像一幅桃色的网从山顶上撒下来笼罩着全山……张爱玲在这篇文章中十分注重对文句的修饰,词语绮丽精致,乍看之下并不像一个初入文坛的人。虽然张爱玲后来有些讨厌这种新文艺烂调,但对于当时的她而言,这篇文章却展示出了她丰富的想象力与非凡的文字表达能力。
张爱玲的第一篇情节较完整的小说是这样的:女主角素贞同她的情人一起游公园。忽然一只玉手轻轻拍了下她的肩,回头一看原来是她美丽的表姐芳婷。于是她把表姐介绍给了自己的情人,结果却酿成了三角恋的悲剧。最终,素贞投西湖自杀了。小说写在了一本笔记簿上,睡在蚊帐里的同学们相互传阅翻看,不久,上面的字迹就模糊了。小说中的负心汉叫殷梅生,当时张爱玲的班上恰巧有一个同学姓殷,她说:他怎么也姓殷?于是提笔来改作王梅生,后来张爱玲又改了回来,又改了回去,改来改去的把纸擦穿了。她母亲看到这篇小说后,说:那个素贞若要自杀,也决不会坐上一段火车跑到西湖去自杀呀。张爱玲不以为然,她认为西湖是美的,即使死,也要死在一个很美的地方,这样才算是一个完美的结尾。小小年纪的张爱玲,竟然有如此强烈的唯美倾向,这也许是对她后来人生波折的一种暗示。
正文 第37节:第三章 绽放:沉香几炉是浮生(7)
更新时间:2008-7-15 19:15:25 本章字数:1648
张爱玲第一次写出这么有头有尾的故事之后,便开始尝试创作大篇幅的作品。她首次尝试的便是那本父亲代拟回目的《摩登红楼梦》。受父亲的熏陶,张爱玲从小就熟读《红楼梦》,她甚至可以将《红楼梦》里诸多的人物统统搬到现代社会上来,热热闹闹地编造出另外一个喜嚷喧吵的故事:贾政坐在火车上,贾琏则是铁道局局长;贾珍来信说,尤二姐已经请下律师欲控告贾琏诱奸遗弃,打算狠狠地诈他一笔款子;主席夫人贾元春做了新生活时装表演的主持;被贾府打发出去的芳官、琪官进入歌舞团继续深造,却引起了贾珍父子与宝玉的追求;巧姐儿被绑架了;宝玉则哭着喊着要同黛玉一同出洋,家里通不过,两人便负气出走,最终贾母王夫人屈服了。但谁知,他们临走时,宝黛二人又拌了嘴,闹决裂,一时无法挽回,宝玉只得独自出国。一切虽喜气洋洋的,却没有什么深意或独特的意境,然而书中对喧哗热闹场景的渲染,足以证明古典韵味对张爱玲性情的浸染。
一场红楼梦,十出西洋镜。在这部作品中,张爱玲调遣了自己在这个时代所有消化了的中西文化,充分显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及超凡的文学才能。由此可见,张爱玲不仅精通《红楼梦》中所有众多人物的性格特征,而且还能够将它们平移到当代时空下。文中的想象、夸张、比喻,可以说,即使是当时最有力度的新文学作家也都难以企及。那一年,张爱玲才14岁。毋庸置疑,张爱玲后来的小说《金锁记》、《茉莉香片》等,其语言上的纯熟以及对人物心理入木三分的刻画,早在这个时候就有所训练了。
1932年,在张爱玲成为圣玛丽亚女校的一名学生后,她便以一个奇才逸女的特征脱颖而出。
在那里,张爱玲吸入了新的空气,这种气息不同于她在家中感受到的春日迟迟的气息。在上海,圣玛丽亚女校是当时大名鼎鼎的美国教会女子中学之一,而且可以算得上是贵族化学校。但圣玛丽亚女校与其它重英文轻国文的教会学校的教育风气不同,它比较重视对学生的国文教育,校内图书馆里不尽有大量的中国书报杂志,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发表本国语言文字的机会与活动。中学期间,张爱玲这般特异的创作才能很快被发现了,而且得到了有益的鼓励。
根据圣玛丽亚女校国文教师汪宏声先生回忆,当年他第一次知道张爱玲这个名字,是因为一篇《看云》。
1936年秋,汪先生在这所学校任教。自从汪先生授课,圣玛丽亚女校高中生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同学们的创作热情也有所增加,积极写作,各式题材都有,小说、剧本、诗歌等。但张爱玲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沉默与板滞,创作的文章依然绚烂瑰丽,神情依旧冷漠抑郁,看上去没有什么生气。汪老师在第一次堂课上让同学写作文,只给出两个题目任大家选一个,当然也可自己命题。但大多数学生都习惯了做一些说立志、说知耻之类的准八股文章,看着汪先生的学艺叙与幕前人语这两个题目,不仅感到异常,而且对于那个自由命题,更是毫无经验的事。一堂课下来,交上来的作文几乎都是在最后几十分钟内将三几百字联起来了事的,其中根本不知道思想是何物,更不知道如何发挥思想。但在这些文章中,汪先生被一本作文吸引了,题曰《看云》。这是班上仅有的一篇自己命题的作文。文章写得潇洒流畅,瑰丽玲珑,尽管有几个别字,但整体上不乏飘逸灵秀之感。汪老师注意到题目下的署名——张爱玲。
虽然张爱玲在学校里表现得很沉默、懒惰、不善与人交流、不喜欢交朋友,甚至有时还有些萎靡不振,但这些并没有妨碍她创作才华的发展,她所创作的文章总是那么绚烂瑰丽。因为汪先生的赏识,张爱玲在校刊上多次发表过作品,如短篇小说《不幸的她》、散文《迟暮》等,深受同学的好评。
有一次,汪先生利用一个课外国光会的组织,组织出版了一种32开的小型刊物,刊名为《国光》。当时他很想让张爱玲做编者,但她慵懒惯了,不愿意编辑只愿投稿。于是她先后在《国光》上发表了两篇小说《牛》和《霸王别姬》。但她对这两篇新文艺腔很重的小说并不满意。
正文 第38节:第三章 绽放:沉香几炉是浮生(8)
更新时间:2008-7-15 19:15:25 本章字数:1581
这几篇处女作已经预示了一个呼之欲出的文学天才。汪宏声先生对张爱玲寄予了厚望,要她再接再厉,将来的前途是未可限量的。但一向冷漠的张爱玲好像将她全部的热情和注意力注入了她的文章中了,从而使她在现实社会中更加冷漠、板滞,有时还让人哭笑不得。
《牛》这篇小说创作于五四以后,书中表达了一种对下层农民的同情,体现了贫穷之下生命的悲哀。主人公禄兴是一个朴实的农民。因为家道艰难,只好卖掉耕牛,又把自己娘子陪嫁的银簪子卖掉了。这样一来,春耕的时候便无牛耕田。他想将自家的两只鸡送给邻舍,以便向人家租借一头牛。刚开始娘子不同意,但最终也没有别的办法。牛借来了,但没想到那头牛的脾气很大,根本不服禄兴的管束。于是他略加鞭策,牛反倒向他冲了过来,牛狠狠地将角刺进了他的胸膛。就这样,禄兴不幸送了命。其娘子临此惨祸,悲痛欲绝,自己爱恋的东西似乎都长了翅膀,在凉爽的晚风中渐渐飞去,先是牛,然后是自己的银簪子,接着就是鸡,最后竟然是自己的丈夫。张爱玲在书中这样描写她的悲伤:黄黄的月亮斜挂在烟囱口,被炊烟熏得迷迷蒙蒙,牵牛花在乱坟堆里张开粉紫的小喇叭,犬尾草簌簌地摇着栗色的穗子。展开在禄兴娘子前面的生活就是一个漫漫的长夜——缺少了吱吱咯咯的鸡声和禄兴的高大的在灯前晃来晃去的影子的晚上,该是多么寂寞的晚上啊!很明显,虽然张爱玲的创作受到了当时文艺风气的影响,但在《牛》中她已经开始注意到自己语言风格的形成与意境的创造等问题。后来她在《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封锁》中也多次这样尝试。
《霸王别姬》表现的则是另一种苍凉的美丽,从这本书中似乎可以感受到她后期小说中清冷的气息了。这本小说是根据汪先生在课堂上介绍的历史小品知识与《项羽本纪》相结合而创作出来的。书中,项羽是一名江东叛军领袖,虞姬则是项羽背后的一个苍白而忠心的女人。在她看来,即使项王真的一统天下,她成为了贵妃,其前途也未必就是乐观的;因为现在,他是她的太阳,而她却是反射他的光的月亮,拥有他,她才感到有意义;某天他当了皇帝,必有三宫六院,他们的天宇定有无数的流星飞入,她们会与她分享这个太阳。所以虞姬私下里是盼望这个仗能一直打下去。在他们困于垓下的某天晚上,夜冷星寒,虞姬突然听到敌方远远传来的哭长城楚国小调。她便急匆匆地赶回营中准备报告项王,但看到熟睡的项王又不忍唤醒。他是永远年轻的人们中的一个;虽然他那纷披在额前的乱发已经有几根灰白色,并且阳光的利刃已经在他坚凝的前额上划了几条深深的皱痕,他的睡熟的脸依旧含着一个婴孩的坦白和固执。这时项王醒了,听到了四面的楚歌,知道刘邦此时已经尽得楚地。虞姬的心在绞痛,当她看见项王的倔强的嘴唇转成了白色。他的眼珠发出冷冷的玻璃一样的光辉。那双眼睛向前瞪着的神气是那样的可怕,使她忍不住用她宽大的袖子去掩住它。她能够觉得他的睫毛在她的掌心急促地翼翼翕动,她又觉得一串冰凉的泪珠从她手心里一直滚到她的臂弯里。这是她第一次知道那英雄的叛徒也是会流泪的动物。
项王喝了些酒,然后命她同自己一起去突围,就是死也要死在马背上。但虞姬摇了摇头,不愿意跟他去。噢,那你就留在后方,让汉军的士兵发现你,把你献给刘邦罢。虞姬微笑着,从衣袖中迅速抽出一把小刀,只一刺,就深深地刺进了自己的胸膛。项王冲过去托着虞姬的腰,此时虞姬仍紧紧地抓着那镶金的刀柄。项王含泪的、火一般光明的大眼睛凝望着自己的女人。虞姬微微张开颤抖的唇,他只听见一句他听不懂的话:我比较喜欢这样的收梢。
一抹凄美的微笑凝结在生命的末梢,好似给生命划上了完美的句号。此时的张爱玲仅仅17岁,对于生命的流逝,张爱玲显然有一种低徊的挽伤。她看到了生命中的美,进而用这种美代替了生命,深深的隐痛则成为了她后来小说中的悲凉底质。
正文 第39节:第三章 绽放:沉香几炉是浮生(9)
更新时间:2008-7-15 19:15:25 本章字数:1728
这篇小说一经刊出,圣玛丽亚女校的全体师生都为其精湛、成熟的写作技巧感到惊讶。汪先生在课堂上更是对张爱玲赞赏有加,认为与郭沫若的《楚霸王之死》相比,《霸王别姬》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判断并非言过其实,因为以郭沫若的才力及他对时间的敏感程度,他确实难以达到张爱玲的这种高度。当然,对于她这些少作,张爱玲后来也自嘲道:这里面有我最无法忍耐的新文艺滥调的'新台阁体'。
在圣玛丽亚女校,张爱玲有时也会显露一下她才能中诙谐幽默的一面。例如,有一次她给《国光》投了两首打油诗:
其一:
橙黄眼镜翠南袍,
步步摆来步步摇,
师母裁来衣料省,
领头只有一分高。
其二:
夫子善催眠,
嘘嘘莫闹喧,
手袖当堂坐,
白眼望青天。
事实上,张爱玲写这两首诗的目的是想戏弄两位男教师。第一首取笑的是学校里一位姓姜的老师,但姜老师为人随便,一笑置之;第二首取笑的那位老师却气愤地向美国校长告发,为此,张爱玲差点就被校长开除,那老师也觉得闹大了,最终以算啦,算啦了事。
凭借超凡的文章,张爱玲已经是圣玛丽亚女校的一位知名人物了。这使她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对于张爱玲来说,既无美貌,又有阴暗的家庭背景。因此,文学渐渐成为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她希望在文学里发现生活的可爱之处,找到这个荒乱的世界上尽可能完美的事物。虽然圣玛丽亚女校是一所贵族化的女校,而且以培养学生成为有修养的淑女为教旨,但这并没有阻碍张爱玲浓厚的文学情结的形成。这一点在她中学时期就非常明确了,但数年后,在她独自踏上文学之路时,这种意义必将日益彰显出来。
张爱玲在创作完《霸王别姬》后的第二年,便完成了《天才梦》,即1939年底。在这两年里,张爱玲常用的那支笔已经磨得珠圆玉润了。这部作品完全脱去了她一贯厌恶的新文艺腔,而具备了她自己的风格。文中明亮的色调,巧妙奇警的比喻,自如洒脱的行文,都可以说是它的独到之处,使其卓尔不群。
可以说,《天才梦》是一篇完全成形于张爱玲体的文章。当然,还有一点不得不说,那就是它表明了张爱玲已经意识到自己日后必然要以发展自己的天才为己任,以她的梦想为生活的目标。这是她唯一一次用中文创作的有点自传性质的散文,也是她在成为职业作家之前,唯一一篇保留下来的在正式出版物上发表的文章。事实上,这篇文章是应《西风》杂志举办的征文比赛而创作的。在这次比赛中,她的文章荣获第13名。这个名次令张爱玲在很多年以后仍耿耿于怀。当时《西风》上刊登了征文获奖者的名单,当时共有685人应征,共计13个得奖者。按启事的说明,应该只有10个人得奖,但因为群众投稿踊跃,组委会便多添了三个荣誉奖,张爱玲所得到的就是荣誉奖第三名。但在同年的8月,《西风》上刊登了获奖文章,只刊登了两篇,其中一篇便是《天才梦》,另一篇则是获第二名的人的文章。张爱玲对这个结果深感不平,不仅因为前几名获奖者的文章远比不上《天才梦》,而且在刊出《天才梦》之前,张爱玲不得不遵从出版社的要求忍痛割爱,对自己的文章大加删改,文章字数又5000一下子压缩到2000。几十年后,张爱玲还在《张看》集中提及过此事,认为这种删减大大影响了这篇东西的内容的可信性。虽然张爱玲已经许久没用中文写作了,但这篇文章的随意、灵畅以及用譬的恰切,都非常接近后来的流言体散文,而且文章文笔的老练,思想的圆熟,颇有一鸣惊人的效果。因此她的耿耿于怀也并不是没有道理。
后来,胡兰成曾称张爱玲为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他将张爱玲比作古希腊那位有自恋情结的美少年。她的知己炎樱也说: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喜欢自己作品的人。也许,这篇散文可作为几年后,爱玲在上海文坛横空出世的一种先兆。天赋、早慧、怪僻、自恋,还有着一种天成的忧郁情调。这些心理情感的潜质,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从这篇文章起,张爱玲便定下了自己创作的感情基调,一个无法彻底的现实社会,一个永远不会完满的情愫。哪怕是最美的事物,也会存在许多意外中的意外,从而使它增加了一些抹不掉的杂色。张爱玲曾说过:生活是一件华美的袍,却爬满了跳蚤。很明显,这句话里贯注了张爱玲对人生的苍凉的注解。
这篇文章仿佛就是一种气候的预兆,就在张爱玲万分失望地追忆自己从神童到天才少女的梦幻经历时,这篇文章正好成为了自己脱颖而出的标记。天才梦以这篇文章为终点,接下来的便是实现这个天才梦。
张爱玲这种对文字和文学的敏感及专注上承自她的祖父和父亲,所以在潜移默化中,文学其实也已成为自己情感与信仰的来源了。而正是这一相同的信仰,胡兰成才会认识她,也才会出现那么一段令人嗟叹的爱情。
在港大的三年,可以说是张爱玲文学创作的储备时期,她后来的很多作品都可以从这里找到端倪。从张爱玲在圣玛丽亚女校的早期作品,到在文坛上横空出世的作品,其中有着质的飞跃。在港大的刻苦学习使张爱玲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在生活经历上有一定的积累。这也为张爱玲后期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事实上,张爱玲最初是用自己熟练的英文小试牛刀,开始创作生涯的。1943年1月,张爱玲在《二十世纪》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长达8页,其中还附带了她自绘的12幅发型、服装等插图。这篇文章的题目为《chineseLifeandFashions》(《中国人的生活与服装》)。张爱铃在文中细致、清楚地介绍了中国人的生活习俗以及服饰上的改革,那些插图也十分简洁、生动有趣,极富表现力。这篇长文引起《二十世纪》的主编克劳斯·梅涅特的极大兴趣,他先是被张爱玲流利新颖、还有一丝维多利亚末期的英文风格所感染。在他得知这篇上万字的长篇文章及精美图画竟然出自一个只有二十一二岁的中国小姑娘之手后,便在编者例言中指出,张爱玲与她不少中国同胞差异之处,在于她从不将中国的事物视为理所当然;正由于她对自己的民族有深邃的好奇,使其有能力向外国人诠释中国人,并誉张爱玲为极有前途的青年天才。
有了梅涅特的赞誉,年纪轻轻的张爱玲欣喜不已。紧接着,她便一鼓作气,一年之中,竟然在该刊物上先后发表的文章达9篇之多,其中包括6篇影评。这种创作频率是当时其他作家都无法相比的。而张爱玲写作的那些影评,也成为了当时中国电影史发展与研究的极有价值的参考资料。这些连袂而出的英文文章,使张爱玲深厚的英文功底立即凸现出来。在她上中学的时候,就很注重学习英文,在圣玛丽亚女校校刊发表的《牧羊者素描》、《心愿》就是用英文写的。在港大期间,她的英文更是达到了一种地道纯熟的程度,对此,张爱玲的姑姑确实大加夸赏,说张爱玲无论是什么英文书,她能拿起来就看,即使是一本物理化学。刻苦的磨砺加上过人的悟性,造就了她一手漂亮的英文,也因此使她一鸣惊人。
1943年6月,张爱玲在《二十世纪》上发表了《StillAlive》,中文译名为《洋人看京戏及其它》。这篇文章《洋人看京戏及其它》一经刊出,便收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说到这篇文章,它可在张爱玲早期创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这篇文章不仅流畅美丽,而且集中表达了张爱玲对世间百态的理解。张爱玲正式步入文坛后的创作思想,大多源于此处。这篇文章开头便写道:用洋人看京戏的眼光来看看中国的一切,也不失为一桩有意味的事。头上搭了竹竿,晾着小孩的开裆裤;柜台上的玻璃缸中盛着'参须露酒';这一家的扩音机里唱着梅兰芳;那一家的无线电里卖着癞疥疮药;走到'太白遗风'的招牌底下打点料酒——这都是中国,纷纭、刺眼、神秘、滑稽。由此不难看出,张爱玲最开始就使自己站在了中国生活观察者的位置上,嘲讽中带着热爱。这种态度也频频出现在她后来的小说中。
正文 第41节:第三章 绽放:沉香几炉是浮生(11)
* 更新时间:2008-7-15 19:15:26 本章字数:1710
从一个23岁女人的角度出发,张爱玲看到了男权社会温馨面纱下的虚伪与残酷,更清楚地看到了生命被忽略、被遗忘、被掩饰的悲凉。这是对人生真相的惊心动魄、毛骨悚然的发现。因此,张爱玲总是以一种洞彻入里的眼光看待人生与命运。看《空城计》时她就想:不知道人家看了《空城计》是否也像我似的只想掉眼泪。为老军们绝对信仰着的诸葛亮是中外罕见的一个完人。在这里,他已经将胡子忙白了,抛下卧龙岗的自在生涯出来干大事,为了'先帝爷'一点知遇之恩的回忆,便舍命忘身地替阿斗争天下,他也背地里觉得不值得么?锣鼓喧天中,略有点凄寂的况味。对于个体生命的价值,中国文化历来是不太关注的,一般人也习惯于将自己的价值、追求紧紧地同社会秩序中的某一环节某一位置相联系,这样一来,在别人眼中,自己便是成功的,但这其中却压抑、忽略了生命中许多真正美好的事物,而且没有意识到锣鼓喧天、张灯结彩之外,其实还有一种明丽丰满的内心生活的存在。不仅自己如此,别人也同样,因此张爱玲说,中国的悲剧是热闹、喧嚣、排场大的,可谁又能站到闹剧背面,清楚地看出我们生活中的滑稽与悲哀呢?张爱玲恰是这样一个女子,她能够直接、坦然地面对生命与生活,她不同于和她熙攘而过的行人。张爱玲后来寻找自我的一种基本尺度,便是被遗忘、被忽略的生命自身的美。
同年12月,张爱玲再次发表了名为《demonsandFairies》的文章,中文译名为《中国人的宗教》,这是她在《二十世纪》上发表的最长的文章。张爱玲创作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向外国人解释中国人,虽然这篇文章的论题颇大,但她仍能谈微言中,整篇文章都保持着轻灵飘逸的风格。梅涅特曾赞扬道:作者神游三界,妙想联翩,她无意解开宗教或伦理的疑窦,但却以她独有的妙悟的方式,成功地向我们解说了中国人的种种心态。
可以说,《二十世纪》是张爱玲走上职业道路的第一步台阶,在她为《二十世纪》投稿的同时,她也给《泰晤士报》写过一些英文影评和剧评。在这期间,张爱玲对日常生活的洞察,对生活本身的洒脱,华美清丽的文风,都充分地表达出来了。例如她所创作的《中国人的宗教》,书中她谈到关于中国人的怀疑主义,就因为对一切都怀疑,中国文学里弥漫着大的悲哀。只有在物质的细节上,它得到欢悦——因此《金瓶梅》、《红楼梦》仔仔细细开出整桌的菜单,毫无倦意,不为什么,就因为喜欢——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引人入胜的,而主题永远悲观。张爱玲提到了大多中国人的普遍人生态度,受过教育的中国人认为人一年年地活下去,并不走到哪里去;人类一代一代下去,也并不走到哪里去。不管有没有意义,反正是活着。我们怎样处置自己,并没多大关系,但是活得好一点是快乐的,所以为了自己的享受,还是守规矩的好……不论在艺术里还是人生里,最难得的就是知道什么时候应当歇手。中国人最引以自傲的就是这种约束的美。书中,张爱玲还以中国人缺少私生活的现象,引申出其中的弊端,就因为缺少私生活,中国人的个性里有一点粗俗。'无事不可对人言',说不得便为非作歹。中国人老是诧异,外国人喜欢守那么些不必要的秘密。不守秘密的结果,最幽微亲切的感觉也得向那必不可少的旁观者自卫地解释一下。这养成了找寻借口的习惯。自己对自己也爱用借口来搪塞,因此中国人是不大明了他自己的为人的。
张爱玲就像一位坐在台下慢慢啜茶看戏的人,不动声色地看着台上喧哗吵闹的表演,偶尔笑笑。因此她的笔下,传统中国人的种种心理、习惯与行为方式,都一一凸现出来了。张爱玲向来都把人生及世界分成两部分:她认为,现实的人生大部分都是不可解的,而且充满了破坏与磨难,最终会沉落到重重的黑暗里;但是真实、可了解的人生,统统在一些不相干的事情上,而且还是一些偶然的、刹那间的情境上。对于前者,张爱玲的态度是嘲讽和不相干,但对于后者,她则报以深深的感动以及对沉默的生命的痛心。而梅涅特当时并不能理理这些思想,这也不是他那些闲适趣味文章的内涵。当时的散文或时评,并不能完全表达这些内容。当然张爱玲也必然不满足,因为她自信自己生来就是写小说的,是一个真正为艺术诞生的人。
正文 第42节:第三章 绽放:沉香几炉是浮生(12)
* 更新时间:2008-7-15 19:15:26 本章字数:1770
英文写作初获成功,使张爱玲的自信心大增。事实上,更大的成功还在不远处等着她,一颗新星将要大放光芒于上海文坛。
张爱玲之所以最先选择为英文报刊写稿,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英文报刊的稿酬高于中文报刊。当时的她需要挣钱,挣钱不仅是现实生活所迫,对她来说,也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自己挣钱自己花,自己照顾自己,自由自在,独来独往。张爱玲好象将她的姑姑看作是自己的榜样,她十分欣赏姑姑的独立、随和以及幽默,她们在一起相依为命生活了十余年。张爱玲希望自己可以挣到足够的钱,这样一来就能按照一种她所认为的自由、美的方式来生活。她曾说过:用别人的钱,哪怕是父母的遗产,倒也不如用自己赚的钱自在,良心上颇为痛快。在《二十世纪》上,张爱玲挣钱的目的得到了实现。这也不能单纯地讲杂志社付给她的稿酬,另一方面也是它赋予了张爱玲空前的信心,以及使其发展文学才华、以文谋生的能力。
在此种情况下,这位颇具前途的青年天才决意继续前行,她似乎看到了令自己振奋、光明的前途。张爱玲并没有忘记,4年前她从圣玛丽亚毕业时,国文老师汪宏声先生对她说,她的前途是无可限量的……
自1943年春,张爱玲的一系列散文、小说在薰风沉醉的上海滩,在沦陷区死气沉沉的文学土壤里开出了姹紫嫣红的花朵,她热情地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新鲜、美丽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都寄予了一个年仅23岁少女的才思。
就在张爱玲为英文报刊撰写影评之类的文章时,曾用中文写了两篇短篇小说,即《沉香屑:第一炉香》和《沉香屑:第二炉香》。张爱玲欲以这两炉香叩开令她仰慕已久的上海文坛的大门。
也许是《二十世纪》给了她更多的勇气和自信,并凭借对文坛内外情形的了解,张爱玲直接拜访了《紫罗兰》杂志社的主编周瘦鹃。为了使这次拜访获得成功,张爱玲向周瘦鹃谈起,她的妈妈和姑姑在十多年前就是周瘦鹃编著的《半月》、《紫罗兰》和《紫兰花片》的热心读者。当时,她的妈妈刚刚从法国留学回来,便读到了周瘦鹃的哀情小说,因为受作品的感染,流了不少眼泪,并且还给周瘦鹃写信,劝他不要再写这种悲惨的小说结局了。听到这些周瘦鹃也兴趣大增,虽然他已记不得这件事了。张爱玲还带了一封园艺家黄岳渊的介绍信。因为周瘦鹃酷爱园艺,这是她事先知道的。对于不喜欢见人、不爱交际的张爱玲来说,这次拜访她特意穿了一件鹅黄色的剪裁合体的旗袍。
尽管在母亲和姑姑眼中,张爱玲这个天资聪颖的女孩缺少大家闺秀的风范,但她这次独自为自己的未来命运敲开大门的举动,表现出了她的勇敢、自信与练达。
这位笔名为紫罗兰庵主人的周瘦鹃,作为鸳鸯蝴蝶派的代表,是当时与新文学作家分庭抗礼的言情作家之一,在小市民读者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后来他在《礼拜六》杂志中提出宁可不讨小老婆,不可不读《礼拜六》的口号,这种趣味性、娱乐性十足的创作风格深受市民阶层喜欢,即使是那些正统的新文学作家也自叹不如。
张爱玲之所以会选中《紫罗兰》,是因为她本人不喜欢新文艺烂调,认为它是台阁体,她所热衷的还是海派那种言情之风。所以,她来到了体现上海小市民气味的《紫罗兰》杂志社。
此次见面,张爱玲同周瘦鹃谈得十分愉快。张爱玲将她的《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拿给周瘦鹃看。周瘦鹃认为单看这个篇名就非常妙,对这两部小说表示欣赏。他让张爱玲将小说留给他,最终是否能发表当然还得等他通读全文后再作定夺。
张爱玲走后,周瘦鹃捧读这两部小说,越读越吃惊。他诧异于这个年轻女孩竟然有如此老到凝练的文笔,将人情洞察得如此深刻。他一边读一边忍不住叫好,觉得它的风格很像英国名作家SomersetMaugham(毛姆)的作品,而又受一些《红楼梦》的影响。周瘦鹃心里十分清楚明白,自己看到的是天才之作。虽然周瘦鹃是鸳蝴派作家,但也深通英文,翻译过西洋作品,具备过人的文学鉴赏力。他不但看出张爱玲小说中含有《红楼梦》、《金瓶梅》的韵味,甚至将其与自己顶喜爱的英国作家毛姆相比。能遇上这样一位天才作家,他复刊《紫罗兰》之事大有希望。后来,张爱玲听说到这个评断后也非常高兴,毕竟,这是她第一次登上正式的上海文坛啊!
正文 第43节:第三章 绽放:沉香几炉是浮生(13)
* 更新时间:2008-7-15 19:15:26 本章字数:1679
不久,《紫罗兰》复刊之后便在第2期上刊登出了《沉香屑:第一炉香》和《沉香屑:第二炉香》,而且两篇文章都占显著位置。这是张爱玲正式在上海文坛露面。
《沉香屑:第一炉香》所描述的是香港战前的故事。在她点燃第一炉香的时候,她时常梦见自己回到了香港。她清楚地记得在香港所见的各色人各色事。战争带给她的恐惧是无容置疑的,这使她在回到上海后,每次听到巨大声响都以为是港战时期的飞机此刻飞到了上海一样。最令张爱玲无法忘记的就是独在异乡时感受到的人情冷暖。香港之行使她真正感受到了孤独、人与人的冷漠。因此,在这种心境下,这部作品的感情也是冷的。而且是掩藏在表面的热闹之下的悲凉。在故事的开始,普通的上海女孩葛薇龙,来到了香港的姑妈家里。她不过是南英中学的一个普通学生,希望在姑母家这里得到一些援助——学费,却没想到自己竟然堕入梁太太充满满清末年的淫逸空气里,陷入那荒唐、肮脏的现实,及至最后将自身卖给了梁太太与乔琪,整天不是为了替梁太太弄人,就是为了替乔琪弄钱。而她自己的未来,只剩下无边的荒凉与恐怖,不存在丝毫的希望。
车子转过湾仔,噼哩啪啦的鞭炮声便渐渐低下去了。街头的红绿灯一个接着一个,强光在车玻璃前一溜而过。此时,汽车驶进了一条黑沉沉的舞街。乔琪并没有看他,即使看也看不到,但是他知道她一定是哭了。他自如地摸出香烟夹子和打火机,将烟卷儿衔在嘴里,点上火。在凛冽的寒夜里,火光一闪一闪,他的嘴上好似开了一朵橙红色的花。但是瞬间,花立谢了。只剩寒冷与黑暗……
但这两篇叙述霉绿斑斑的香港故事,并没有引起预期的轰动,然而文艺圈里的人所注重的却是张爱玲那种奇丽清冷的文学才华,其中便包括《万象》主编柯灵。此时以编剧本和写杂文著名的柯灵先生应聘接编商业性杂志《万象》月刊。在他接管《万象》之前,《万象》和《紫罗兰》类似,主要发表鸳鸯蝴蝶派风花雪月的刊物,柯灵任主编后,力求把它办成新文学杂志,一些进步作家为此纷纷撰稿,如师陀、郑文定、傅雷等。偶然间,柯灵翻阅起《紫罗兰》,在这本他不大瞧得起的刊物中,惊奇地发现了《沉香屑:第一炉香》,柯灵的眼前顿时一亮:张爱玲是谁?如何能联系上,找她写稿呢?
正当柯灵为如何向张爱玲约稿而发愁之际,张爱玲竟然不期而至。当时,张爱玲穿了一件丝质碎花旗袍,色泽淡雅清新,这种装束也是当时上海小姐普通的装束;她的肋下夹一个报纸包,让柯灵看一篇稿子,这篇稿子就是后来发表在《万象》上的小说《心经》。张爱玲还在书中附有她手绘的插图。柯灵先生形容当时的心情,简直就是喜出望外。这次拜访的谈话内容简短且愉快。于是他诚恳地希望她能够经常为《万象》写稿。
《心经》是在1943年8月《万象》杂志上刊登的。从此一直到1944年元月,《万象》几乎每一期都要刊登张爱玲的小说:《心经》之后则是《琉璃瓦》,然后是长篇小说《连环套》的连载。作为上海滩颇具影响力的文艺杂志,《万象》将张爱玲迅速推向了大众视野。
张爱玲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也在不到短短一年的时间里陆续问世。《倾城之恋》、《封锁》、《红玫瑰与白玫瑰》、《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花凋》、《心经》、《金锁记》等,张爱玲就像一枚定时炸弹,瞬间在上海文坛的天空中炸响了!
她的小说对于读者来说是全新的,无论题材、观念、人物塑造,还是章法结构、遣词造句都别具特点。这使得熟悉抗战文艺的爱国志士和熟悉闲适文学的普通读者都刮目相看、争相传阅。
柯灵在回忆张爱玲的作品时,说:她很快登上了灿烂的文坛高峰,同时又红遍了整个上海。
对于此时年仅23岁的张爱玲来说,她几乎是一夜成名。瞬间跻身于苏青、潘柳黛、关露等文人的行列,成为上海滩大红大紫的女作家。她的横空出世,不单单是她家人始料未及的,即使她自己也没有想到会这么快,这简直就是奇迹。当然,张爱玲想过出名,希望依靠写作谋生,并且通过写作成就梦想。
正文 第44节:第三章 绽放:沉香几炉是浮生(14)
* 更新时间:2008-7-15 19:15:26 本章字数:1619
其实,真正捧红张爱玲的不仅仅是柯灵和《万象》,同时还有其他几家杂志社也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杂志》。就在《心经》刊出的同一时期,《杂志》上便刊出了她的另一篇小说《茉莉香片》。至于这个稿子是张爱玲自己送稿上门的,还是《杂志》主动约的,已不得而知,但随后刊出的《到底是上海人》便是约稿。在随后的两年里,《杂志》不惜花大价钱,为张爱玲出版作品集,以及为张爱玲召开作品座谈会。最终让张爱玲青云直上,成了上海滩的红人。
在沦陷区上海,《杂志》具有一份比较复杂的背景。解放前,社会上的出版物一般分为三类,即商业性刊物、同仁刊物、Dang派刊物。以大众市民口味为主的均属商业性刊物,同仁刊物则是一些具有相近思想、学术水平的人联合办的出版物,Dang派刊物顾名思义就是有政治背景的杂志。而《杂志》就属于第三类,它隶属于以曰本领事馆为后台的《新中国报》系统,而且还直接地以多种形式为日伪文化活动撑场面。它与一般的消遣杂志的区别就在于其态度严肃,虽然从表面上看它是日伪刊物,但实际上却一直声称要走纯文艺的道路。它所发表的大多是各类实地报导、人物述评、专辑、记录等。在沦陷区上海,它周围汇集了一批颇有才华的作者,再加上它自身的特殊背景,使它在当时成为其他刊物,如《紫罗兰》、《万象》等都无法比拟的实力型刊物。
具有中共背景的柯灵非常清楚《杂志》的这种日伪背景,因此,当时他委婉地告诉张爱玲,由于当时动荡不安的时局,还是希望张爱玲尽量少与《杂志》往来,甚至暗示她不要随便发表自己的作品。但张爱玲向来都是远离政治的,所以她并没有将《杂志》的特殊背景放在心上,再加上她此时成名心切,因此拒绝了柯灵的婉劝,仍然坚持与《杂志》合作。在这期间,张爱玲小说的成名作绝大部分都首次发表于《杂志》上,其中包括《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当然还有一系列精彩的散文。
她曾说过:出名要趁早!对于年轻的张爱玲来说,成名就意味着一切——一切完美与欢乐。当然这种欢乐也包括金钱上的独立与自由。就在这短短的两年里,张爱玲就像仙女散花般将自己创作的优秀文章撒向各种有影响力的杂志社,撒向广大的读者。人们为此惊讶、称赞、欣赏……
可叹乱世中这些文采斐然的杰出人物,过于专注文学之优美和细腻,而不关心社会,没有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其幸在于他们个人因此活得安然,其不幸在于,他们稍不注意就会走上一条不归路。胡兰成走上一条不归路,而张爱玲最后走上孤独之路。
当张爱玲在报摊上看到一本印有传奇两个字的书时,摊主热情地向她介绍:这本书只剩两本了,你买走一本后,剩下的一本我是舍不得卖的。小姐,难道你没听说过'张爱玲'吗?摊主津津乐道地向张爱玲讲诉他所听到的关于张爱玲的秩事,却不知道眼前这位小姐正是他所讲的故事的主人公。张爱玲第一本小说集《传奇》发行后,仅仅四天就一销而空。少年时的天才梦,终于在这风华正茂的岁月里变成了让人羡慕的事实。
《传奇》使张爱玲成为绽放于上海的一朵奇葩。《传奇》第一版的封面是蓝绿色的,这也是她母亲十分喜欢的颜色。这并非张爱玲有意安排,而是一种巧合。她与母亲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对文学的爱好。在她的记忆中,小时候与美丽高雅的母亲是疏远的,只有在母亲教她背唐诗的时候才是亲近的。为了吃到两块绿豆糕,年幼的爱玲每天都要在母亲的监督下认两个字。因此,童年时的张爱玲便是冷的。她不仅对自己冷,对别人冷,而且对这个世界都是冷的。这也就奠定了她的小说的基调,张爱玲表面上是冷漠和无动于衷的,但懂得她的人却能够感受到她的热情。出生于这个怪异的家庭,使她从小就培养出一种怪异的自尊,她不会对这个世界掉眼泪。而是将她的眼泪都落到了她的作品中。就像《传奇》,里面充满了她、她的家庭、家族在岁月的年轮中落下的泪。
正文 第45节:第三章 绽放:沉香几炉是浮生(15)
* 更新时间:2008-7-15 19:15:26 本章字数:1611
自从以自己家庭为背景的小说《茉莉香片》发表后,张爱玲暂时从离开家庭阴影的会议中跳了出来,将目光投向了都市中成年男女之间的微妙关系。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在《天地》月刊第2期发表《封锁》、在《杂志》月刊上发表的《倾城之恋》以及《红玫瑰和白玫瑰》。在张爱玲此时创作的作品中,表现了广阔的历史感,男女主人公的私情往往缩成了战争中人的一段故事。同时,作品中尖锐的矛盾冲突和讽刺反衬出张爱玲软弱的同情。
敷衍不是张爱玲做文章的特征,她不满足于将笔停留在眼前的热闹上,而是将笔伸入了人的灵魂。她将人类暗含在内心深处的欲望赤裸裸地挖了出来。钱钟书的犀利、鲁迅的冷峻,她都多少借鉴了些。张爱玲以女人的角度,进行着善意的讽刺,她的作品中多了一丝细腻的生活感,她认为那些悲哀、喜悦、残酷、善良都具有日常性。这一点可以从她的那部《心经》得以发现。
张爱玲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可以说是《金锁记》,通过二十年后张爱玲又将它改写成长篇小说《怨女》,可以看出张爱玲自己是很喜欢这部作品的。虽然针对张爱玲的作品,傅雷曾有过严厉的批评,但是傅雷对这部作品倒是大加称赞,认为它是40年代文坛上最丰美的收获。
1944年,《杂志》为了使张爱玲快速在文艺界站稳脚,可谓是煞费苦心,除了发表她的作品,还在1943年8月,安排她参加朝鲜女舞蹈家崔承喜的欢迎会。在发表《金锁记》、《倾城之恋》之后,《杂志》又组织了一次女作家座谈会,当时还邀请了上海滩众多走红女作家,如苏青、潘柳黛、吴婴之、关露、汪丽玲等,在这次座谈会上,《杂志》有意安排初出茅庐的张爱玲做主要发言;使张爱玲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她的小说集《传奇》出版后,《杂志》社便在康乐酒家召开了《传奇》集评茶会,到场的有上海社交圈、文艺圈的众多知名人士,吴江枫、谷正槐、南容、柳雨生、陶亢德、哲非、实斋、钱公侠、谭正璧、谭惟翰、苏青、袁昌等纷纷就张爱玲的作品谈了自己的意见。此后,《杂志》还安排了一场特殊的会面,即邀请当时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李香兰与张爱玲见面。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前面提到,张爱玲不喜欢人多的地方。因此,她在出席这些活动的时候常常会邀请炎樱一同前往,因为她毕竟不善言辞。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杂志》社的努力下,就在1944年短短几个月里,上海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张爱玲。炎樱在一篇小文章《浪子与善女人》中提到,张爱玲成名后,她们在街上便成为了受人注目的对象。有一次一群小一点的女学生跟着她们身后,喊:张爱玲!张爱玲!大一点的女孩子也都好奇地频频回头看她们。曾有一个外国绅士跟在她们身后,可怜兮兮地想让张爱玲在他的杂志上签名。炎樱在文章中感叹:从前有许多疯狂的事现在都不便做了,譬如我们喜欢某一个店里的栗子粉蛋糕,一个店的奶油松饼,另一家的咖啡,就不能买了糕和饼带到咖啡店去吃,因为要被认出,我们也不愿人家想着我们是太古怪或是这么小气地逃避捐税,所以至多只能吃着蛋糕,幻想着饼和咖啡;然后吃着饼,回忆到蛋糕,做着咖啡的梦;最后一面啜着咖啡,一面冥想着蛋糕与饼。由此可见,此时的张爱玲已经是上海滩名噪一时的人物了。当然这也正实现了她少年以来的梦想。
尽管成名后有一些不便,但是张爱玲喜欢这种崭新的卖文生涯,她曾说过,苦虽现在苦了一点,但是她十分喜欢她的这份职业。真可谓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过去的文人大多依靠统治阶级吃饭,但现在的情形变了,她庆幸自己的衣食父母不是帝王家而是那些拥护他、买她杂志的读者。张爱玲在她的《童言无忌》中说道:不是拍大众的马屁的话——大众实在是最可爱的雇主,不那么反复无常,'天威莫测';不搭架子,真心待人,为了你的一点好处会记得你五年十年之久。大众是抽象的。如果必须要一个主人的话,当然情愿要一个抽象的。但没想到,梦想竟然这么快就实现了。
正文 第46节:第四章 抉择:文情宦海两重天(1)
* 更新时间:2008-7-15 19:15:26 本章字数:1582
不可否认的是,张爱玲这种奇迹般的崛起也存在其他的客观原因。最主要的是在孤岛沉没后,茅盾、沈从文等一批新文学作家陆续离开,上海文坛顿时处于一种真空状态,这种情景不能不说是为新作家的崛起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柯灵对此解释道:我扳着指头算来算去,偌大的文坛,哪个阶段都安放不下一个张爱玲,上海沦陷,才给了她机会。曰本侵略者和汪精卫政权把新文学传统一刀切断了,只要不反对他们,有点文学艺术粉饰太平,求之不得,给他们什么,当在是毫不计较的。天高皇帝远,这就给张爱玲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抗战胜利以后,兵荒马乱,剑拔弩张,文学本身已经成为可有可无,更没有曹七巧、白流苏之流的立足之地了。张爱玲的文学生涯,辉煌鼎盛的时期只有两年,是命中注定,千载一时,'过了这村,没有那店'。幸与不幸,难说得很。他的这番话可以说是知情之言了。
若用张爱玲作品中的一句话对此评价的话,那就是《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一句话: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对此,张爱玲自己又是怎么看的呢。她的散文集《流言》里所附带的一张作者照片上有一句题词:
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然而现在还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我应当是快乐的。
1944年,既是张爱玲一生创作的巅峰时期,也是新文学史上的传奇时代。可以说,这一年是上海的张爱玲年,也是她一生中最具传奇色彩、短暂而明亮的岁月。
第四章抉择文情宦海两重天
胡兰成回到了胡村,在那儿晃荡了两个月,基本上是无所事事。只是闲来无事,写了两篇有关经济的论文。一篇是论中国手工业,一篇是分析中国年度关税数字的。写好之后,他就寄给了古泳今,然后继续在胡村悠哉晃荡。却未曾想,这次无心之举,让胡兰成的一生命运都改变了。
这两篇论文被《中华日报》刊用了!随即又被曰本《大陆新报》译载了,随后又被专门刊登经济学论文的《拔萃》月刊转载!可以说反响之强烈,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中华日报》社因而感到非常荣光,惊喜遇到了大手笔,出于爱才,于是不拘资历电邀胡兰成担任《中华日报》的总主笔!
胡兰成在收到电报之后,立刻又将胡启交给了侄女青芸照看,然后带着全慧文母子前往上海走马上任。因为《中华日报》是汪精卫派系主办的报纸,而此时的胡兰成当对于政治派系、政治斗争全然没有什么概念,所以不想太多的介入;加上他进入《中华日报》社的动机也很单纯,无非是为了展现自己写作的才华,凭着自己的笔杆子扬名立世,所以不想投靠谁、依附谁,但是既然做了总主笔,那么就一定要立场鲜明的有所依附;而他当时对于汪精卫还没有太多的了解,所以他当即就谢绝了林柏生,说不想加入汪派,结果总主笔的位置也就由古泳今来坐了,他只担任了主笔一职。
这个时候的政治形势依然是跌宕起伏,西安事变爆发以来,国共两Dang结成了抗日统一战线,但是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却迟迟不愿意拿出行动来,对于抗日的态度也还是犹豫、彷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曰本帝国主义的实力才有恃无恐、甚嚣尘上,在中华大地横行无忌。但是在西安事变的鼓舞下,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已经高涨,如同即将爆发的火山一样不可遏制。两种力量在碰撞中交融,中日战争一触即发!胡兰成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担任了《中华日报》的主笔,而他在这里工作还不到三个月,芦沟桥事变就爆发了,紧接着八·一三事变也爆发了,上海保卫战打响了。
八·一三事变当天晚上,枪炮声不绝于耳,中日部队之间的战斗异常激烈。胡兰成所在的报馆附近也遭到了袭击。他走出报馆到北四川桥边上去观望时,北四川路的住户店铺已经是火光冲天了,幸好白天的时候那些住户都已经搬走了,才没有造成太大的伤亡。
正文 第47节:第四章 抉择:文情宦海两重天(2)
* 更新时间:2008-7-15 19:15:26 本章字数:1563
第二天,上海到处都是难民,人们都感觉到大难临头了,纷纷逃生,上海滩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上海保卫战的惨烈状况是空前的,中日军队殊死较量,死伤惨重,上海军民虽然拼死守城,但是,无奈实力差距实在太大,终于无法守住。11月11日,历时三个月的上海保卫战以上海沦陷而宣告结束。此时,张爱玲住在临近苏州河的父亲家中,后因与后母不合,最终逃离父亲来到了母亲的身边。
八·一三事变之后,胡兰成在报社的安排下,带着一家老小搬到法租界,由于《中华日报》的停薪,他每个月只能领到40元的生活费,他们一家三口住在一个租来的小房子里。收入拮据,肯定请不起保姆的,所以胡兰成只得天天早起自己生炉子、上街买菜、洗衣煮饭,包括照料产后的全慧文和小婴儿,生活很是艰苦。更不幸的是,不久他和全慧文刚生的小儿子患了肺炎缺钱救治,胡兰成为了幼子的病情,只好硬着头皮向《中华日报》的林柏生借钱,竟只借到了15元。最后孩子还是在未满月的时候就夭折了,胡兰成亲手将孩子放入一口小棺材里,心中有如刀绞,痛彻心扉。
虽然曰本人的侵略造成胡兰成现在生活的困顿,且痛失爱子,但是令人费解的是,他却并不恨曰本人。他似乎是看得开,反而以一种似乎很洒脱的态度来看待这些。这似乎是看起来很潇洒,实则没心没肺。
上海沦陷后,胡兰成前往香港,做《南华日报》的总主笔,同时还在蔚蓝书店做兼职研究,与林柏生、梅思平、樊仲云三人共事,四人轮流每月给汪精卫写一篇报告。胡兰成那时属于林柏生管,但是他对林柏生一直没有好感,一方面固然是自恃清高而讨厌他的官僚作风,另一方面也为上次借钱的事耿耿于怀。林柏生也没给胡兰成什么优待,作为《南华日报》的总主笔,胡兰成竟然一个月只拿了60元港币的工资。胡兰成此时失意至极,既无心留下,但又没有路费走人,只能得过且过,一下班就回家,或上街买点小菜,或带着儿子宁生爬山、捉蜻蜓玩耍,基本没有什么社交活动。
1937年底,南京被日军攻陷,国民政府迁都武汉。当时国内对于抗战有三种观点:第一种是提倡坚持抗战,抗战必胜;第二种是认为战未必能胜,但也要拼死抵抗;第三种是认为抗战必败,求和才能生存。抗战之初蒋介石与汪精卫都持第三种观点,不过两人在议和的具体操作上分歧较大,而蒋介石也由于国内舆论压力,不敢放弃抵抗,后来曰本人觉得蒋介石议和态度不太诚恳,于是就转而拉拢一直积极求和的国民Dang第二号实权人物汪精卫。1938年10月,武汉以及广州相继失守,重庆成为战时陪都,抗战到了更加艰难的地步。汪精卫只见日军占领区日益扩大,国内的重要海岸港口和铁路干线丧失殆尽,国民政府难以御敌,财政也几近枯竭,于是更坚信继续抵抗只会亡国,除了与曰本议和妥协别无他法。因此他先是由手下与曰本人签订了秘密议和协议,随后率领亲信逃离重庆,飞到越南的河内。三天后,曰本首相近卫根据密约发表对华声明,要求国民政府接受出卖国家主权的一系列条款,包括承认伪满洲国,允许曰本在内蒙古驻军,以及曰本人在华经商、居住的权利等等。躲在河内的汪精卫闻此消息立即起草并发表了一个声明回应,赞同讲和,这就是让举国上下为之哗然的所谓艳电。蒋介石自然不能容忍汪精卫这种叛Dang卖国行径,同时也为了响应全国的呼声,他立刻让国民Dang中央宣布撤销汪精卫的国民Dang副总裁职务,并永远开除他的Dang籍。
就在广州武汉相继沦陷、蒋介石政府迁往重庆的时候,正好蔚蓝书店轮到胡兰成写政论,他凭着研究马克思著作的心得加之对全国以及国际的形势的分析,准确地道出曰本的攻势已是强弩之末,而中日之间的军事对垒也将转为持久战,国际外交形势则将出现英国退却、美国插手的情况。客观地说,能够做出如此预测和判断,说明胡兰成对政治大局的分析还是不错的。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