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陶渊明集译注

_11 魏正申(当代)
[注释]
(1)这首诗分别以扬雄和柳下惠自况,一方面说明家贫无酒,幸赖友人馈赠;另一方面表示闭口
不谈国事,以远祸全身。其中暗寓对国事前途的深忧。
(2)子云:扬雄,字子云,西汉学者。嗜(shì试):喜欢,爱好。
(3)时:常常。赖:依赖,依靠。好(hào 浩)事人:本指喜欢多事的人,这里指勤学好问之人。
载醪(láo 牢):带着酒。 祛(qǖ区)所惑:解除疑惑问题。《汉书?扬雄传》说扬雄“家素贫,耆
(嗜)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
(4)是谘(zī资):凡是所询问的。无不塞:无不得到满意的答复。塞:充实,充满。
(5)伐国:《汉书?董仲舒传》:“闻昔者鲁公问柳下惠:‘吾欲伐齐,如何?’柳下惠曰:‘不
可。’归而有忧色,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
言何为至于我哉!’”渊明用此典故代指国家的政治之事。
(6)用其心:谓谨慎小心,仔细考虑。失:过失,失误。显默:显达与寂寞,指出仕与归隐。
【译文】
扬雄生性好饮酒,
无奈家贫无处得。
幸赖一些勤学者,
时常携酒来求学。
酒杯斟酒即饮尽,
有问必答解疑惑。
有时沉默不肯言,
岂非国事不敢说?
仁者行身细思量,
进退出处何尝错!
其十九(1)
畴昔苦长饥,投来去学仕(2)。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3)。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4)。
遂尽介然分,终死归田里(5)。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6)。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7)。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8)。
[注释]
(1)这首诗记述自己当年因饥寒而出仕,由耻为仕而归田,又由归田而至于今的出处过程和感
慨。尽管目前的境遇同样贫困,但走的是正途,没有违背初衷,且有酒可以自慰,所以诗人已经感到
十分满足。从而表现了归隐的志趣与对仕途的厌恶。
(2)畴昔:往昔,过去。投耒(lěi 垒):放下农具。这里指放弃农耕的生活。
(3)将养:休息和调养。(墨子?尚贤中):“内有以食饥息劳,将养其万民。”不得节:不得
法。节:法度。馁(něi):饥饿。 固缠己:谓自己无法摆脱。
(4)向立年:将近三十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后遂以“而立之年”称三十岁。渊
明二十九岁始仕为江州祭酒,故曰“向立年”。志意多所耻:指内心为出仕而感到羞耻。志意:指志
向心愿。
(5)遂:于是。尽:完全使出,充分表现出来。介然分:耿介的本分。介然:耿介,坚贞。《荀
子?修身):“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杨倞注:“介然,坚固貌。”田里:田园,故居。
(6)冉冉:渐渐。星气流:星宿节气运行变化,指时光流逝。亭亭:久远的样子。一纪:十二年。
这里指诗人自归田到写作此诗时的十二年。
(7)世路:即世道。廓悠悠:空阔遥远的样子。杨朱:战国时卫人。止:止步不前。《淮南子?说
林》:“杨子(即杨朱)见逵路(即歧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
(8)挥金事:《汉书?疏广传》载:汉宣帝时,疏广官至太子太傅、后辞归乡里,将皇帝赐予的
黄金每天用来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挥金甚多。恃:依靠,凭借。这里有慰籍之意。
[译文]
昔日苦于长饥饿,
抛开农具去为官。
休息调养不得法,
饥饿严寒将我缠。
那时年近三十岁,
内心为之甚羞惭。
坚贞气节当保全,
归去终老在田园。
日月运转光阴逝,
归来己整十二年。
世道空旷且辽远,
杨朱临歧哭不前。
家贫虽无挥金乐,
浊酒足慰我心田。
其二十(1)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2)。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3)。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4)。
诛泅辍微响,漂流逮狂秦(5)。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6)。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7)。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8)。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9)。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10)。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11)。
[注释]
(1)这首诗以历史的思考为基础,慨叹眼前世风日下,而思慕远古伏羲,神农时的真朴之风,表
现了诗人对现实强烈不满的情绪。
(2)羲农:指伏羲氏、神衣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去:离开。真:指真淳的社会风尚。
(3)汲汲(jí级):心情急切的样子。鲁中叟:鲁国的老人,指孔子,弥缝:弥补,补救行事的
闭失。《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
(4)凤鸟虽不至:凤鸟即凤凰。古人认为凤凰是祥瑞之鸟,如果凤凰.出现,就预示将出现太平
盛世。《论语?于罕》:“凤鸟不至,河图不出,吾已矣夫!”礼乐暂得新:据《史记?孔子世家》
载,“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后经孔于的补救整理,“礼乐自此可得而述”,才又得以复兴。
(5)洙泗:二水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县北。孔子曾在那里教授弟子。辍(chuò绰):中止,停止。
微响:犹微言,指精微要妙之言。《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没而微言绝”。漂流:形容时光的流逝。
逮(dài 代):至,到。狂秦:狂暴的秦朝。
(6)这两句指秦始皇焚书事。(史记?秦始皇本纪):丞相李斯奏书:“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诸守、尉杂烧之。”
(7)区区:少,为数不多。诸老翁:指西汉初年传授经学的饱学长者,如伏生、申培、辕固生、
韩婴等人。为事:指传授经学之事。
(8)绝世:指汉代灭亡。六籍:指六经。亲:亲近。
(9)驰车走:指追逐名利之徒奔走不息。走:奔跑。不见所问津:指没有像孔子那样为探求治世
之道而奔走的人。问津:见《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注(7)。
(10)快饮:痛饮,畅饮。头上巾:这里特指陶渊明自己所戴的漉(lù,过滤)酒巾。《宋书?隐
逸传》载,渊明“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
(11)多谬误:谓以上所说,多有错误不当之处。这实际上是反语,为愤激之言。
【译文】
伏羲神农已遥远,
世间少有人朴真。
鲁国孔子心急切,
补救阙失使其淳。
虽未遇得太平世,
恢复礼乐面貌新。
礼乐之乡微言绝,
日月迁延至于秦。
诗书典籍有何罪?
顿时被焚成灰尘。
汉初几位老儒生,
传授经学很殷勤。
汉代灭亡至于今,
无人再与六经亲。
世人奔走为名利,
治世之道无问津。
如若不将酒痛饮,
空负头上漉酒巾。
但恨此言多谬误,
望君愿谅醉乡人。
止酒
[说明]
此诗为渊明闲居时所作。止酒,停止饮酒,即戒酒。诗人可以辞官,可
以守穷,但不可一日无酒,饮酒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嗜好。所以对于渊明来说,
停止饮酒将是十分痛苦的事情。但诗人却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说明自己对于
酒的依恋和将要戒酒的打算。诗中每句用一“止”字,读来风趣盎然,具有
民歌的情调。
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1)。
坐止高荫下,步止革门里(2)。
好味止园葵,大欢止稚子(3)。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
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
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4)。
徒知止不乐,未知止利己。
始觉止为善,今朝真止矣。
从此一止去,将止扶桑涘(5)。
清颜止宿容,奚止千万祀(6)!
[注释]
(1)居止:居住。次:居住之处。闲止:闲居,家居无事。
(2)荜(bì毕)门:犹柴门。荜同“筚”,用荆条或竹子编成的篱笆或其他遮拦物。这两句是说,
坐歇在高树荫下,步行限于柴门之内。
(3)止园葵:只有园中的葵菜。大欢:最大的欢快、乐趣。止稚子:莫过于和幼儿在一起。
(4)营卫:气血经脉与御病机能。营指由饮食中吸收的营养物质,有生化血液,营养周身的作用。
卫指人体抗御病邪侵入的机能。止:止酒。不理:不调理,不调顺。
(5)将止:将到。扶桑涘(sì四):指神仙所居之处。扶桑:古人认为是日出之处。涘:水边。
(6)清颜止宿容:谓停到清癯的仙颜代替旧日的容貌。奚止:何止。祀(sì四):年。
[译文]
我家住在县城边,
自任逍遥得悠闲。
高树清荫下面坐,
散步只到柴门前。
园中葵菜味道好,
最喜幼儿在眼前。
平生一向不戒酒,
戒酒我心不喜欢。
晚上不饮睡不安,
早晨不饮起床难。
天天打算把酒戒,
又恐经脉不循环。
只知戒酒心不乐,
不知戒酒身健全。
开始感觉戒酒好,
真正戒酒在今天。
从此一直戒下去,
一直戒到成神仙。
戒得仙颜换旧容,
岂止戒它千万年!
述酒(1)
[说明]
这首诗约作于宋武帝永初二年(421),陶渊明五十七岁。
晋元熙二年(420)六月,刘裕废晋恭帝司马德文为零陵王,自己称帝,
改国号为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九月,以毒酒授张袆,使鸩王。袆自饮而
卒。继又令士兵越墙进毒酒,王不肯饮,士兵以被褥闷杀之。故陶渊明此诗
以“述酒”为题。诗中运用隐晦曲折的语言反映此事,表达了诗人对篡权丑
行的极大愤慨,同时也表现出诗人不肯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抗争精神。
重离照南陆,鸣鸟声相闻(2)。
秋草虽未黄,融风久已分(3)。
素砾皛修渚,南岳无余云(4)。
豫章抗高门,重华固灵坟(5)。
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6)。
神州献嘉粟,西灵为我驯(7)。
诸梁董师旅,芊胜丧其身(8)。
山阳归下国,成名犹不勤(9)。
卜生善斯牧,安乐不为君(10)。
平王去旧京,峡中纳遗薰(11)。
双阳甫云育,三趾显奇文(12)。
王子爱清吹,日中翔河汾(13)。
朱公练九齿,闲居离世纷(14)。
峨峨西岭内,偃息常所亲(15)。
天容自永固,彭殇非等伦(16)。
[注释]
(1)逯本于题下有“仪狄造,杜康润色之”八字,并注云:“上八字宋本云旧注。曾本、苏写本
此下又注,宋本云,此篇与题非本意,诸本如此,误。”
(2)重离照南陆:寓言东晋之初,如日丽大,得以中兴。重离:代指太阳。离为周易八卦之一,
卦形为,象征火。重卦(离下离上)后又为六十四卦之一,卦形为,卦名仍称离。《周易?说卦》:
“离为火、为日。”故“重离”代指太阳。又暗喻司马氏。《晋书?宣帝纪》谓司马氏“其先出自帝
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是说晋代皇帝司马氏是重黎的后代。而“重离”与“重黎”谐音。南
陆:《周易?说卦》:“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所以诗人说“重离照南陆”。
南陆又暗指东晋所统治的南部中国。鸣鸟声相闻:比喻东晋之初人才济济,名臣荟萃。鸣鸟:指鸣叫
的凤凰。凤凰喻贤才;凤凰呜喻贤才逢时。《诗经?大雅?卷阿》:“凤皇于飞,翙翙(huì,鸟飞声)
其羽;亦集爱止,蔼蔼王多吉士。”(第七章)“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第九
章)
(3)融风:立春后的东北风。《说文?风部》:“东北曰融风。”段玉裁注:“调风、条风、融
风,一也。”《淮南子?天文训》:“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按《太平御览》卷九引《易纬》:
“立春条风至。”融又暗指司马氏。融为火,火神即祝融。相传祝融为帝喾时的火官,后人尊为人神。
而祝融实即司马氏先人重黎。《史记?楚世家》:“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
帝喾命曰祝融。”又见注(2)所引《晋书?宣帝纪》。所以融风又代指司马帝风。分:分散消失。这两
句说,秋草虽然没有完全衰黄,但春风久已消失。同时暗喻东晋王室运柞已经逐渐衰弱。
(4)素砾(lì力)皛(xiǎo 小,又读jiǎo 皎)修渚:暗喻奸邪得势。素砾:白石。古人常用砾
与玉并举,砾指好邪,玉比忠贤。《楚辞?惜誓》:“放山渊之龟玉兮,相与贵夫砾石。”范晔《后
汉书?党锢传赞》:“径以渭浊,玉以砾贞? .兰获无并,消长相倾。”皛:皎洁,明亮。修渚:长
洲。这里是以江陵九十九洲代指渚宫江陵。汤汉注:“修渚,疑指江陵。”桓玄自称荆州刺史后,曾
增填九十九洲为一百,为他称帝制,造祥瑞。素砾显于江清,则喻好邪得势,同时也暗指桓玄盘踞江
陵阴谋篡权。南岳无余云:暗喻司马氏政权气数已尽。南岳:即衡山,五岳之一,在湖南。晋元帝即
位诏中曾说“遂登坛南岳”,而且零陵就在南岳附近。所以“南岳”代指江左司马氏政权。云:指紫
云,即古代数术家所谓王气。《艺文类聚》引晋?瘐阐《扬州赋》注云:“建康宫北十里有蒋山,元
皇帝未渡江之年,望气者云,蒋山有紫云,时时晨见云云。”又《晋书?元帝纪》:“始皇时望气者,
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元帝之渡江也,乃五百二十六年,真人之应在于此矣。”则“无余云”
即指司马氏政权气数已尽。
(5)豫章抗高门:暗指刘裕继桓玄之后与司马氏政权分庭抗礼。豫章:郡名,在今江西南昌。《晋
书?桓玄传)载,太尉桓玄讽朝廷以“平元显功封豫章公”。又《晋书》义熙二年(406),“尚书论
建义功,奏封刘裕豫章郡公”。抗:对抗,抗衡。高门,即皋门,天子之门。《诗经?大雅?绵》:
“乃立皋门,皋门有伉。”毛传:“王之郭门曰皋门。”(伉,通“闹”,高貌)孔疏:“皋高通用。”
又《礼记?明堂位》:“天子皋门。”郑注:“皋之为言高也。”重华固灵坟:暗指晋恭帝己死,只
剩坟墓而已。重华:虞舜名。这里代指晋恭帝。晋恭帝被废为零陵王,而舜墓即在零陵的九嶷山。固:
但,只。固灵坟:只剩一座灵坟。这两句意思是说,刘裕继桓玄之后与晋工室相抗衡,晋恭帝只有死
路一条。
(6)抱中叹:内心叹息。抱指怀抱、内心。司晨:指报晓的雄鸡。这两句是说,内心忧伤而呗息,
彻夜难眠,侧耳听着雄鸡报晓,等待天明。
(7)神州:战国时邹衍称中国为‘赤县神州’,后来用‘神州’作中国的代称。这里指国内。献
嘉粟:嘉粟又称嘉禾,生长得特别茁壮的禾稻,古人认为是吉瑞的象征。晋义熙十二年(417),巩县
人得粟九穗,刘裕把它献给帝,帝又归于刘裕。西灵:西当为“四”之误。《礼记):“麟、凤、龟、
龙,谓之四灵。”义熙十三年,进封刘裕为宋王,沼书中曾说:“自公大号初发,爱暨告成,灵祥炳
焕,不可胜纪。岂伊素雉远至,嘉禾近归已哉!”又晋恭帝《禅位诏》中也说“四灵效瑞”。为我驯:
为我所驯服,即归属于我。“我”代指刘裕。这两句是说:刘裕假托祥瑞之兆,图谋篡位。
(8)诸梁:即沈诸梁,战国时楚人,封叶公。董:治理,统帅。师旅:军队。芊(qiān 千)胜:
楚太子的儿子,居于吴国,为白公。《史记?楚世家》载:白公杀楚令尹子西,赶走楚惠王,而自立
为楚王。月余,叶公率众攻之,白公自杀,惠王复位。按:桓玄篡晋建立楚国,刘裕籍彭城,也为楚
人。所以这两句以叶公、白公征战之事,影射桓玄篡晋后又为刘裕率众部所灭。
(9)山阳归下国:山阳指汉献帝刘协。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魏王曹丕称帝,废献帝为山
阳公。山阳公十四年后寿终,年五十四。下国,即指逊位后归山阳(在今河南怀州)。成名犹不勤:
指零陵王被杀。(周书?溢法解):“不勤成名曰灵。”古代帝王不善终者,即追溢为“灵”。不勤:
不劳,不安慰。成名:指受到追谥。这两句的含义是,零陵王虽然被迫禅位,但仍不免被杀害,死后
也得不到安慰,他的命运还不如山阳公的善终。
(10)卜生善斯牧:卜生,指卜式。《汉书?卜式传》:“‘式’布衣草0 (jué,通“? .”,草鞋)
而牧羊? .上(汉武帝)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
匆令败群。’上奇其言,欲试以治民。”善斯牧:善于牧羊。卜式善牧的特点,即在于“恶者辄去”,
这一点也同样适于施政,汉未许芝在奏启曹丕应代汉称帝时,就曾引《京房易传》说:“凡为王者,
恶者去之,弱者夺之,易姓改代,天命应常。”那么陶渊明此诗用卜式善牧的典故,则暗指刘裕铲除
晋室中异己,为篡权作准备。安乐不为君:安乐,汉昌邑王刘贺的臣僚。不为君,不为君主尽职尽忠,
《汉书?龚遂传》载,昭帝死,刘贺嗣立,日益骄溢。而安乐身为故相,并不尽忠劝戒。此句以安乐
不尽忠刘贺事,暗指晋臣僚不忠于晋室。
(11)平王会旧京:东周的开国君主周平王,于公元前七七○年东迁雒邑(今河南省洛阳市)之
事。去:离开。旧京: 旧都镐,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这里是借平王东迁事,指晋元帝建基江左。峡
中纳遗薰:峡同“郊”,指郏鄏(jiárǔ颊辱),即今洛阳。薰,薰育,亦作严狁。猃狁、荤粥、獯鬻、
荤允等。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名。殷周之际,主要分布在今陕西、甘肃北境及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春秋
时被人称作戎、狄,后亦称为匈奴。刘聪为匈奴遗族,曾攻陷洛阳,晋元帝因此东迁。这两句是说,
晋元帝离开旧都东迁江左之后,洛阳一带中原地区就被匈奴占领了。
(12)双阳甫云育:双阳,重日,寓言“昌”字。指晋孝武帝司马昌明。甫云育:开始有了后嗣。
《晋书?孝武帝纪)载:“初,简文帝见谶云:‘晋祚尽昌明’。”待其于孝武帝降生,无意中竟取
名为“昌明”。于是流涕悲叹,以为晋柞已尽。但孝武帝死后,子安帝又嗣位,晋朝并未尽于“昌明”。
这句是说,孝武帝既已有了后嗣,便可延长晋朝江山。三趾显奇文:三趾,三足,即三足乌。晋初曾
用它作为代魏的祥瑞。《晋诸公赞》:“世祖时,西域献三足乌。遂累有赤乌来集此昌陵后县。案昌
为重日,乌者,日中之鸟,有托体阳精,应期曜质,以显至德者也。”显奇文:是说谶纬之言,本为
晋代魏之祥瑞,而今又成为宋代晋之祥瑞,故曰“奇”。《宋书?武帝纪》:晋帝禅位于王,诏曰:
“故四灵效瑞,川岳启图? .瞻乌爱止,允集明哲,夫岂延康有归;咸熙告谢而已哉!”这句意思是,
三足乌又成了刘宋代晋的祥瑞征兆。
(13)王子爱清吹:王子,即王子晋。《列仙传》载,周灵王太子名晋,好吹笙,年十七,乘白
鹤,白日升仙而去。清吹,即指吹笙。此句以王子晋托言东晋,谓已亡去。日中翔河汾;日中,即正
午,有典午之意。典,主其事,即“司”;午,属马,典午托言司马,暗指晋。翔:邀游。河汾:晋
国地名。遨游河汾,暗指禅代之事。《梁书?武帝纪》载禅位策说:“一驾河汾,便有窅然之志;暂
适箕岭,即动让王之心。”又《庄子?逍遥游》:“尧往见四子于汾水之阴,窅然丧其天下焉。”这
两句是以王子晋年十七而仙逝喻晋朝在刘裕的控制下十七年而亡,司马氏政权以禅代而告终。
(14)朱公练九齿:朱公指战国时范蠡。范蠡佐越破吴后,变姓名游于江湖,至陶(地名),号
陶朱公。这里是以朱公隐“陶”字,是陶渊明自称。练九齿:修炼长生之术。九与“久”谐音义同;
齿,年龄。九齿即长寿。世纷:世间的纷乱。这两句说,我要修炼长生之术,退隐闲居,离开纷乱的
世界。
(15)峨峨:高大的样子。西岭:即西山,指伯夷、叔齐隐居之地,不食周粟,采薇充饥,终于
饿死。偃息:安卧。《诗经?小雅?北山》:“或偃息在床,或不己于行。”亲:“这里有钦慕、敬
仰的意思。这两句是说:那高高的西山之中,安卧着我所仰慕的伯夷、叔齐两位高人。
(16)天容:天人之容,即出众人物的形象,指伯夷、叔齐。永固:永久保持。彭:古代传说中
的长寿者彭祖。殇(shāng 伤):指夭折的儿童。等伦:同等,一样。这两句是说,伯夷、叔齐那出
众的节操将会永久存在,正如长寿的彭祖同夭折的儿童不能等量齐观。
[译文]
重黎之光普照南国,
人才众若风鸣相闻。
秋草虽然尚未枯黄,春风早已消失散尽。
白砾皎皎长洲之中,
南岳衡山已无祥云。
豫章与帝分庭抗礼,
虞舜已死只剩灵坟。
心中悲怨叹息流泪,
倾听鸡鸣盼望清晨。
国内有人献上嘉禾,
四灵祥瑞为我所驯。
叶公帅军讨伐白公,
白公兵败已丧其身。
献帝被废犹得寿终,
恭帝虽死不得存间。
卜式善牧恶者辄去,
安乐失职不为其君。
平王东迁离开旧都,
中原皆被匈奴入侵。
司马昌明已有后嗣,
三足乌显成宋代晋。
王子吹笙白日仙去,
正午遨翔汾河之滨。
陶朱修炼长生之术,
隐居避世离开纠纷。
高高西山夷叔所居,
安然仰卧为我所钦。
天人之容永世长存,
彭祖长寿难与比伦。
责子
[说明]
这首诗大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四年(408),陶渊明四十四岁。
责子,就是责备儿子。诗人以风趣幽默的口吻责备儿子们不求上进,与
自己所希望的差距太大;勉励他们能好学奋进,成为良才。其中流露出诗人
对爱子们的深厚、真挚的骨肉之情。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1)。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2)。
阿舒已二八,懒惰固无匹(3)。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4)。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5)。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6)。
〔注释〕
(1)被(pī披):同“披”,覆盖,下垂、鬓(bìn):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肌肤:指身体。实:
结实。
(2)五男儿:陶渊明有五个儿子,大名分别叫俨、俟、份、佚、佟,小名分别叫舒、宣、雍、端、
通。这首诗中皆称小名。纸笔:这里代指学习。
(3)二八:即十六岁。故:同“固”。曾本云,“一作固”。无匹:无人能比。
(4)行:行将,将近。志学:指十五岁。《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后
人遂以十五岁为志学之年。文术:指读书、作文之类的事情。
(5)垂九龄:将近九岁。觅:寻觅,寻找。
(6)天运:天命,命运。苟:如果。杯中物:指酒。
〔译文〕
白发覆垂在两鬓,
我身已不再结实。
身边虽有五男儿,
总不喜欢纸与笔。
阿舒已经十六岁,
懒惰无人能相比。
阿宣快到十五岁,
也是无心去学习。
阿雍阿端年十三,
竟然不识六与七。
通儿年龄近九岁,
只知寻找梨与栗。
天命如果真如此,
姑且饮酒莫论理。
有会而作并序
〔说明〕
这首诗约作于宋文帝元嘉三年(426),陶渊明六十二岁。“有会而作”
就是有感而作。陶渊明晚年的生活日渐贫困,加之遇到灾荒,家中常常困乏,
甚至到了揭不开锅的程度。这首诗就真实地再现了诗人的这种困境。尽管穷
困如此,但诗人仍能固穷守节,决不向权贵妥协,表现了老而弥坚的性格。
旧谷即没,新谷未登(1),颇为老农(2),而值年灾,日月尚悠(3),为患未
已(4)。登岁之功(5),既不可希(6),朝夕所资(7),烟火裁通(8)。旬日以来,
始念饥乏。岁云夕矣(9),慨然永怀(10)。我今不述(11),后生何闻哉(12)!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13)。
寂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14)!
怒如亚九饭,当暑厌寒衣(15)。
岁月将欲暮,如何辛苦悲(16)!
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17)。
嗟来何足吝,徒没空自遗(18)。
斯滥岂攸志,固穷夙所归(19)。
馁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师(20)。
〔注释〕
(1)未登:谷物没登场,即尚未收割。
(2)颇为老农:做了很久的农民。老农是作者自称。
(3)日月尚悠:日子还很长。悠:久远。
(4)未已:不止。
(5)登岁之功:一年的农业收成。
(6)希:希望,指望。
(7)朝夕:指每天,日常。资:资用,指吃的用的生活必需品。
(8)裁:同“才”,仅。
(9)云:语助词,无意义。夕:指年终。
(10)永怀:用诗歌来抒写怀抱。永:通“咏”。
(11)述:陈述,抒写。
(12)后生:后代,子孙。
(13)弱年:少年时期。更:经历。
(14)菽(shū叔):豆类的总称。甘肥:指精美的食品。
(15)惄(nì逆)如:因饥饿而愁苦之状。(诗经?周南?汝坟》:“未见君子,惄如调饥。”毛传:
“惄,饥意也。调,朝也。”郑玄笺:“怒,思也,未见君子之时,如朝饥之思食。”亚九饭:亚,次于。
九饭:一个月吃九顿饭,指子思。《说苑?立节》说,子思住在卫国时,非常贫困,“三旬而九食”。这
句是说,我饥饿穷愁,仅次于子思。当暑厌寒衣:在暑天还穿着讨厌的寒衣,谓贫穷而无夏衣更换。
当:值。
(16)暮:指年终,一年将近。如何:奈何。
(17)善:称许,称赞。粥者:施粥以赈济饥民的人,这里指黔敖。《礼记?檀弓》:“齐大饥,
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
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蒙袂(mèi
妹):用衣袖蒙住脸。袂:衣袖。
(18)嗟来:不礼貌的吆喝声。吝:恨。徒没:白白地饿死。遗:失,弃。以上四句称许黔敖的
善良本心,并为蒙袂者不食嗟来之食而婉惜,其实诗人自己也是不主张食嗟来之食的。萧统《陶渊明
传》说渊明“躬耕自资遂报赢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僵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
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陶渊明此诗“有会而作”,疑即有感于此而作。
(19)这两句用《论语?卫灵公》“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的典故,是说君子可以为保持节操
而穷困,小人如穷困就会干出越轨之事。夙所归:平素的志向所期望达到的。
(20)馁(něi):饥饿。在昔:过去。余多师:我有很多老师。指值得效法的先贤,如伯夷、叔
齐、子思,以及不食嗟来之食的蒙袂饥者等。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