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比特币:一个虚幻而真实的金融世界

_2 李钧(当代)
据美国卡托信息政策研究主任吉姆·哈珀透露,会上讨论了包括隐私、支付机构、监管以及如何更好发展在内的诸多问题。
基金会法规事务委员会主席桑托利认为:在比特币市场蓬勃发展的今天,明确的监管法律和监管部门不可或缺;比特币本身不需要监管,需要监管的是比特币的使用。
“丝绸之路”被查封
2013年10月2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宣布逮捕年轻人罗斯·威廉姆斯·乌布利希。据信,乌布利希是“丝绸之路”网站站长。
“丝绸之路”网站上线于2011年2月,允许用户使用比特币进行匿名交易,还采用了一种叫做“洋葱路由”的技术,让追踪变得更加困难。这种“超级安全性”使得“丝绸之路”很快受到了某些人群的追捧,非法交易丛生,交易物品包括毒品、黑枪、信用卡资料、色情服务和黑客服务等。该网站对每一笔交易都征收8%~15%的手续费,获利异常丰厚。
FBI彻底捣毁了该网站,并扣押了乌布利希的2.6万个比特币,时价约360万美元。后来又有消息称乌布利希尚拥有另外60万个比特币,其中有14.4万个已经移交给FBI,另外48.9万个的最终归属尚不得而知。FBI查封“丝绸之路”的当天比特币价格下跌了15%左右,但是第二天就基本恢复正常。许多比特币玩家认为,FBI打击的是非法交易,并非比特币。像“丝绸之路”这样的非法网站被查封,实际上净化了比特币的交易环境。
世界首例比特币零售订单完成
2013年10月30日,国内企业果壳电子宣布开通比特币支付功能,果壳旗下GEAK Watch智能手表、GEAK Eye/Mars智能手机均可使用比特币购买。就在今年“双十一”期间,有国内用户真的用比特币在果壳电子官网购买了两块果壳智能手表,果壳电子也已为其发货。宣告了比特币的世界首例零售订单完成。当然,这更多的是一种极客精神的体现,比特币支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比特币的名人效应
创新的传播
传播学教授埃弗雷特·罗杰斯在他的专著《创新的扩散》中对创新的传播进行了全面阐述。他认为,创新(一个理论、一项实践或一个产品)过程伴随着不确定性,创新的实质是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案。但对于决策者来说,他并不清楚这个新方案在多大程度上优越于传统的解决方案。
在罗杰斯看来,在创新扩散的过程中,早期看似势单力薄的群体能够在人际传播中发挥很大的作用,他们率先接受和使用创新事物并甘愿为之冒险。这些人不仅对创新初期的种种不足有着较强的忍耐力,还能够对自身所处各个群体的意见领袖展开游说,使之接受乃至采用创新型产品。之后,创新又通过意见领袖们迅速向外扩散。这样一来,创新距离“起飞期”就越来越近。
持续创新的能力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们通常会思考:如何将一个产品做到更好,如何将一种制度设计得更完美,如何将一套理念理解得更加透彻。同时,创新是多方向的,很难预先知道哪个方向是正确的。对于个体来说,创新方向的错误会带来失败,但对于群体来说,从多个方向中选择最佳的那个一定是有利的过程。
对于一种新兴事物,不论是产品还是观点,一般都会有一定的门槛,比如技术或理解力。通常只有少数人会率先理解、尝试和使用,他们属于试错者、创新者,但也完全有可能走在错误的道路上。
如果他们的创新的确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就能够说服早期跟风者使用产品或者接受理念,而接受者会逐渐成为主流,甚至连非常排斥的人也被迫跟进,其出发点可能仅仅是防止被淘汰。
对创新的接受程度与个人的学识、阅历有关。由于个体差异,同一种创新产品在不同的人眼里可能是截然不同的东西。比特币的创新在很多程序员看来,是那么显而易见,简直就是数学接管世界的起点;而在有些人眼里,这只是毫无价值的浪费电力的传销产物。
任何一种观点都有自己的市场,正如罗杰斯在其专著中提到的,会有“劝服、决策和证实的过程”。创新只有被大众接受,才可能成为更广泛意义上的社会产品。在这个传播过程中,在人群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通常会有一个引爆点,用户的指数级增长会是一个典型标志。
对于比特币来说,如果你真的不太懂加密算法、硬件知识、货币理论、金融趋势,除了可以从《创新的扩散》、《失控》、《货币的非国家化》、《货币生产的伦理》、《美国货币史》这样经典的著作中汲取营养外,还有一种很好的方式:找出比特币领域的创新者和公认的精英,了解他们的观点。这对于你判断比特币这一创新的未来发展趋势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名人眼中的比特币
比特币价格在3个月内上涨十几倍的疯狂态势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科技、金融巨擘们都被媒体追着要求发表看法。其中有比特币的狂热爱好者,也有对比特币还缺乏足够了解的精英。他们的言论能够为我们提供参考。但需要提醒的是,资本市场是残酷的,所以不论这些精英怎么看,仅可以当作参考。要想看清比特币,还得靠自己。
/巴菲特、比尔·盖茨和查理·芒格/
作为久负盛名的投资大师,巴菲特对比特币的看法一定是很多人关心的。在2013年5月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上被问及如何看待比特币时,巴菲特表示:“我们共有490亿美元的资金,但我们一分钱也没有投到比特币上。我对比特币成为一种通用货币一点儿信心都没有。”
几天后,美国福克斯电视台曾专门邀请巴菲特、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好搭档查理·芒格一起座谈,询问他们对比特币的看法。
查理·芒格心直口快:“我觉得比特币就是能害死人的老鼠药,我虽然不懂,但我知道这玩意儿就是不靠谱。”
比尔·盖茨比较谨慎,他只是面带笑容地评价说:“我觉得它是技术上的杰作,但它所涉及的领域应当让政府保持主导地位。”
巴菲特不置可否,只是说了一句:“我不了解比特币,但我知道他们俩肯定有一个是对的。”
/卡马斯/
卡马斯是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脸谱网)的核心成员,曾长期担任副总裁,主管增长、移动与国际业务。他也曾经投资过诸多创业公司,目前正在运作着社区资本基金(TSCF)。
卡马斯在科技博客网站TechCrunch于2013年4月举行的2013TC Disrupt创业公司大会上说:“我个人的风投资金中有比特币,我的基金中有比特币,我的私人账户中也有比特币……你现在谈论的这种东西是为未来三五年准备的好到难以置信的保值品。它就是黄金2.0,不是吗……我能用比特币去做不在任何政府管辖范围之内的事情,比特币能在你想象到的任何地方使用……比特币很可能成为一种付款机制。”
/约翰·多纳霍/
eBay(易趣)首席执行官兼总裁约翰·多纳霍在接受美国CNBC(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采访时称,比特币是“仍处在非常非常初期的颠覆性创新创意的另一个案例”。他认为比特币有趣,随着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加入,它可能会找到出路。他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比特币是颠覆性的技术,我们正在仔细观察,可能有多种方式将它融入Paypal(贝宝)。”他还表示,对Paypal是否采用比特币不做任何承诺。
/保罗·布赫海特/
保罗·布赫海特是谷歌邮箱(Gmail)和广告联盟(AdSense)的创始人。2009年,布赫海特创立的社交媒体创业公司Friendfeed被Facebook收购,他随公司加入Facebook,2010离开后成为美国著名创投公司Y Combinator的合伙人。
2013年4月29日,他在Twitter上发了条消息:“>Bitcoin may be the TCP/IP of money.”(比特币有望成为金钱的基础协议。)从这条短短的消息中可以看出他把比特币置于何种高度,进而引发了很多讨论和猜测。
/阿尔伯特·温杰/
阿尔伯特·温杰是美国顶级风险投资机构USV(联合广场风投)的合伙人。USV曾经投资过Twitter、Tumblr(汤博乐)、Foursquare(社交定位网站)、Etsy(手工艺品在线集市)、Kickstarter和Shapeways(3D打印创业公司)等知名企业。USV现在也是投资虚拟货币创业公司的先锋,已投资了Coinbase。
他在个人博客上称,如果将来比特币的使用规模能够占据世界经济规模的1%,那么比特币的价格应该达到2 000美元/个。
/李笑来/
原新东方学校教师、原艾德睿智国际教育咨询合伙人、畅销书《把时间当作朋友》作者李笑来从2011年开始筹备显卡矿场,但以失败告终。之后,开始利用资本的力量低买高卖。在央视的采访节目中,他自称有6位数的比特币。2013年6月,他成功募集2 000万元人民币,创建了国内首只大型比特币基金Bitfund。
为了给100多个有限合伙人一个更好的交代,李笑来把教育咨询公司的股份送人了,连他在2013年年初创立的Knewone(新奇科技产品导购网站)也只留了少量股份。
他的观点非常直白:“我反复强调,同样的东西放在那里,人们各自看到的是不相同的,至于他看到的是什么,完全取决于他过去的知识积累和他的思考层次,仅此而已,所以很多争论是没有必要的。”
/保罗·克鲁格曼/
身为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2013年4月,保罗·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网站上接连发表两篇文章——《亚当·斯密认为比特币很傻》和《反社会的网络》,批评比特币。其核心思想是耗费现实资源制造虚拟的比特币是愚蠢的,比特币的狂热追随者们不懂货币,严重误解了货币。他还引用萨缪尔森的观点,称货币是一种“社会发明”,无法超然于社会之外存在,而比特币试图把货币的价值从它所服务的社会中抽离。
社会属性带来的分歧
所有社会科学课题的研究和论述都很难得到统一的标准答案,通常是持不同观点的人尝试说服更多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进而使自己的观点成为主流。这样的例子非常多,比如死刑废除与否、同性恋婚姻的合法性、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等。
比特币的社会属性与技术属性一样重要,而且在成为通用货币的过程中,其社会属性会越来越强。在一定时间内,观点的分歧是必然的,也是无法改变的。而比特币支持者对比特币的理解、推广以及应用本身就是增加其社会价值的方法,也是帮助社会整体更准确地理解比特币、减少分歧、赢取共识的途径。
02 震撼世界的比特币
过山车行情
比特币诞生于2009年,最早是局限在小圈子里的极客玩物。在密码破译界以外的用户开始慢慢熟悉比特币后,它赢得了很多电子货币行业资深人士的赞许,但谁也没有想过可以用它来兑换真实世界的货币。早期的玩家基本都是本着分享开源软件项目的社区精神,投入运算能力,维护比特币社区的运转。
美国佛罗里达州程序设计员拉斯洛·豪涅茨一般被看作是第一个在现实世界使用比特币的人。2010年5月,他用1万个比特币换回了一张比萨连锁店棒约翰的比萨优惠券(当时价值25美元)。现在,1万个比特币的价值为100多万美元,足够在美国换一栋豪宅加一辆豪车。人们问他怎么看,他只是笑笑说,比萨味道不错,就是有点儿贵。
这份目前价值上百万美元的比萨是比特币在几年时间内价格飞涨的最好注脚。
第一次暴涨暴跌
2011年1月,1个比特币还不值30美分,但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它一路突破1美元、8美元、20美元,2011年6月9日达到29.55美元,半年时间涨幅约为100倍。
在一片叫好声中,一些令人不安的事情开始困扰比特币持有者。
2011年6月中旬,一位名为Allinvain的用户称自己的2.5万个比特币(当时价值50多万美元)被盗。6月19日,这个朝气蓬勃的网络金融试验遭受突如其来的重创,Mt.Gox上出现了令人震惊的售价:一分钟内,比特币的交易价从每个17美元跌至每个10美元,几分钟后,价格降至每个0.013 4美元。最终,有26.1万个比特币以每个1美分的价格成交。30分钟后,比特币价格又重新回到每个13美元。
Mt.Gox随即发表声明称,价格急剧波动是因为一个拥有很多比特币的账户被黑客攻破。该黑客在低价抛售的同时,又用另一个账号吃进。幸运的是,Mt.Gox有每天提现不超过1 000美元的限制,这名黑客最终只转走了价值1 000美元的比特币。
Mt.Gox因此停业一周,之后虽然恢复了服务,但此事严重动摇了比特币爱好者的信心,并引发了一连串的负面报道,比特币的价格也随之一路走低。
价格暴跌使比特币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一夜之间就从未来货币变成了乌托邦式的笑话,但比特币的忠实粉丝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论对中本聪本人还是对他建立的整个系统都是信心满满。
即便如此,比特币的价格还是一路狂跌,仅仅半年时间后的2011年11月,比特币的最低价格已降至每个2美元,相比6月份的最高价缩水90%以上。
第二次暴涨暴跌
经历了2011年的暴跌之后,比特币的总市值缩水为千万美元,从大众喜爱的投资品变回了极客圈的玩物,也逐渐消失在媒体的视野中。在整个2012年,比特币交易并不是非常活跃,媒体也鲜有大规模讨论,但价格却慢慢的从年初的2美元涨到了年底的10美元。
2012年年底发生的几件大事又重新触发了比特币的暴涨行情。从2013年2月开始的两个月里,价格上涨超过10倍。
/4年产量减半的时间点/
比特币历史上的第一个每天新币产量减半的日子终于到来了。根据每4年减半的设定,第一个4年的节点是2012年11月28日。在这之前,每10分钟产生的一个新的运算块(block)会奖励50个比特币,每天产生的新币总量为7 200个,而在此之后,每个运算块的奖励减为25个比特币,每天只能产生3 600个新币。
如果根据新币的生产成本判断其价值的话,那之后的生产成本就相当于增加了一倍。即使根据简单的供求关系判断,在每天的供给量突然减半,而需求还在上升的情况下,价格也是会逐渐上升的。
/集成矿机的投入使用/
由于比特币挖矿有利可图,且根据其分配原则,运算能力就是分配权,因此逐渐有资本投入研发ASIC(专门用于挖矿运算的高效率集成电路)矿机。随着南瓜张阿瓦隆(Avalon)和烤猫矿机的成功研发与投产,比特币的挖矿难度急剧提升。
难度的提升意味着显卡矿工挖矿的收益将减少。如果以显卡挖矿为标准,相当于比特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成本的上升给价格的上升提供了有力支撑。当然,这样的计算方法并不被很多人认同:一些人认为,在现在的挖矿装备中,显卡已经完全被淘汰,矿机虽然具有强大的运算能力,但生产成本并不高,市场价格的居高不下是由于技术垄断,也有人由此预测比特币将进入下跌通道。
/区块链分叉事件引发短暂恐慌/
2013年3月12日,使用0.8.0版本客户端的比特币矿工创建了一个大区块,但该区块与之前的0.7.0版本客户端创造的区块不兼容,使用比特币新版本的矿工、商家、用户接受了这个区块,但旧版本的使用者选择了拒绝,并生成了自己独立的区块链,导致了区块链的分叉。这一问题致使比特币价格当即下跌了30%。
当然,问题解决得也很迅速。比特币基金会经过讨论,决定关闭比特币交易平台,并通知矿池退回旧版本并创建适合所有比特币版本的区块链。之后,旧版本与新版本的区块链产生速度相当,问题得以解决,比特币价格也迅速回弹。
由于是在一天之内解决了问题,并没有造成价格的大波动,绝大部分人甚至都没有觉察到危险,但很多真正了解比特币原理的网络工程师都把这次事件看成是真正威胁到比特币安全的大事件,认为这简直就是一次51%攻击的预演。(所谓51%攻击,之后会详细阐述。)
在此次区块链分叉事件中,比特币基金会迅速提出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的做法广受好评。
/塞浦路斯事件推波助澜/
爆发于2013年3月的塞浦路斯银行危机凸显了货币背后国家信用背书的无力,成为映衬比特币价格飞涨的良好背景。
塞浦路斯借助自身离岸金融的发展模式,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存款,而其中又有大部分投资于希腊国债一类的收益高、风险大的海外资产。欧债危机爆发后,希腊国债的市值下跌以及部分违约使塞浦路斯的银行业遭遇巨额亏损,需要得到外部资金的援助,否则金融业将迅速瘫痪,且有可能退出欧元区。
塞浦路斯期望欧盟能够提供100亿欧元的纾困资金,欧洲央行同意拨付,但同时要求其自行筹集58亿欧元。
2013年3月16日,塞浦路斯政府为了得到这笔援助,同意向银行储户征收一次性存款税,10万欧元以上的存款税率为9.9%,10万欧元以下的存款税率为5.6%,但该方案于3月19日遭议会否决。
此后,塞浦路斯政府向俄罗斯求助未果,而欧洲央行于3月21日又向塞浦路斯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必须在3月25日前按照救助协议要求筹集资金。
最终,塞浦路斯与欧盟、欧洲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组成的“三驾马车”达成协议:关闭塞浦路斯第二大银行大众银行,该行10万欧元以下存款将转移至第一大银行塞浦路斯银行,10万欧元以上存款中超出10万欧元的部分,37.5%被转为塞浦路斯银行的股权,22.5%被冻结,剩下的40%被暂时冻结直至援助结束。
于是,人们疯狂地寻求资金出路。他们突然发现,比特币或许可以挽救其财富。随着比特币钱包下载量的突飞猛涨,比特币价格也一路走高。从3月下旬到4月10日,仅用了3周时间,比特币兑美元的价格就从65美元升至有史以来的最高值(266美元),增幅超过3倍。
/价格泡沫破裂/
2013年4月10日晚,比特币价格突然从每个266美元跌至每个105美元,一天之内跌幅超过61%,并在之后的一星期之内一度跌至最低每个50美元。
对于很多刚刚通过大众媒体了解到比特币,看好并大量买入比特币的人而言,那一晚简直就是噩梦般的死亡之夜。由于比特币的24小时交易属性,很多人都是早上醒来时才发现价格已经下跌了40%。交易所被攻击没法登录,各种负面消息扑面而来,一夜之间,比特币的致富梦变成了负债泪。
这就是金融市场的残酷:由于市值小、7×24小时交易,比特币很容易成为资本操控的对象。
任何资本市场都会有庄家,一拥而上、一哄而散的散户往往是被宰割的对象。即使比特币的原理再完美,未来再美好,现在仍处在初期,发展过程中的大起大落一定会让很多人流泪退场。
/全球媒体轰炸/
比特币从2013年1月开始上涨,短短3个月内价格就增长了10倍以上,制造了巨大的财富效应,国内外媒体争相进行研究和报道。
科技媒体和大众媒体进行报道的深度和思考的层面是不一样的:科技媒体喜欢分析其内在机理,试图从原理上理解其内在价值;大众媒体则喜欢分析其社会效应,擅长从社会影响方面预测其增长潜力。从一定意义上讲多方位的媒体轰炸也是推动这轮价格大涨大跌的重要因素。
在这次疯狂的浪潮中,《福布斯》杂志的编辑卡什米里·希尔艰难地说服别人接受比特币,用比特币满足衣食住行的需求。他依靠比特币生活了一周,并记录了每天的生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想单纯地依靠比特币生活仍非常艰难。
比特币价格的爆发式增长,也引起了国内媒体的跟进报道。新兴的科技媒体如Pingwest、36氪、虎嗅网、爱范儿、创见等通过原创或翻译资料对比特币进行剖析;第一财经、央视等大众媒体随后加入讨论阵营,对比特币做了一次全国范围的科普。
在价格飞涨的疯狂时期,媒体轰炸和价格泡沫互为因果,比特币价格的一路上升惊动了媒体,媒体报道又吸引了更多的参与者,进而加剧了泡沫。在价格稳定时期,媒体的参与能够让更多的人真正地学习和了解比特币的内涵和精髓。
第三次暴涨
经历4月的暴跌之后,比特币经过一个月的调整,逐渐恢复元气。到5月下旬,其价格一度攀升到130美元左右。6月上旬,受美国国土安全部冻结Mt.Gox美国银行账号和Mt.Gox寻求“合法化”的影响,价格又跌至70美元左右。此后,比特币的价格又开始持续上扬,10月2日的“丝绸之路”事件亦未能阻止其上涨趋势。10月23日,其价格一度超过230美元,而在11月初,比特币一度站上340美元的高位。
比特币的这一轮上涨,中国用户功不可没,据测算,国内比特币的交易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甚至一度超越。10月23日的价格暴涨普遍被归因于国内“大户”的进场。这轮涨势能持续多久,是否会被某种因素打断,是否会再度出现暴涨暴跌的轮回,有待后续观察。未来,FBI如何处置其缴获的比特币(尤其是假如FBI完全掌握了乌布利希剩余的48.9万个比特币,那么FBI拥有的比特币总数将占到已发行量的5%以上),很有可能会对比特币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价格的依据
比特币价格长线增长、短线忽上忽下的过山车行情令很多人惊诧不已。抓住了机会的人在欢呼一夜暴富,而高点买入的人则在后悔没能把握住时机;拿到首批集成矿机的矿工们享受着几十倍的收益;而集中出芯片后预订期货矿机的人很可能收不回成本。
矿工和比特币炒作者、投资者都会思考如下问题:比特币的合理价格到底是多少?其价格的支撑体系又在哪里?最后能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价格?如果不能形成稳定的价格,它又如何成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呢?
我们通常用比特币新币的挖掘成本来衡量价格的合理性。根据矿机投入折旧以及挖矿电费和人力消耗,结合全网运算能力(挖矿难度)的发展预期,可以大概估算每个新币的生产成本。当然,这个成本在不断变化:一方面,随着矿机硬件技术的提升,单位运算能力矿机的生产成本和能耗都在降低;另一方面,随着挖矿设备的增加,单位运算能力能够挖掘到的比特币会逐渐减少。整体来看,新比特币的挖掘成本在快速上升。
其实虚拟货币所有的价格都是心理价位。成本核算具有一定的参考依据,但实际的涨跌是成本与市场信息的综合产物,由于新币占总量的比重较小(每天新产生的3 600个相对于1 100万个的总量和每天10万个左右的交易量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其生产成本能够提供的价格支撑的更多的是象征意义。从中短期来看,利好和利空消息对比特币持有者的心理预期影响远大于生产成本,进而对价格产生较大影响。
每次暴涨暴跌都发生在热点事件出现、新闻媒体推波助澜、大批新手涌入的时候。可以想象,在全球货币贬值、通胀预期严重的大背景下,一种总量恒定的货币对于默默承受着货币贬值后果的普通民众来说具有多大的诱惑力。在各种利好条件的支撑下,群体无意识的非理性冲动推动着价格泡沫一路膨胀。当价格飙升到一定的高度时,势必会出现大单抛售情况,泡沫由此破裂,任何一条负面消息都可能成为暴跌的导火线。
许多人也认为价格暴涨暴跌是比特币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每次泡沫破裂都是比特币老手从尚未理解价格形成机制的新手那里获得收益的机会。对于新手来说,这就是昂贵的学费。但随着社会对比特币的接受面越来越广,了解越来越深,其涨跌幅度可能会缩小。比特币发展越成熟,其价格就会越稳健。不管是芯片研发还是挖矿,都会有一个合理的收益率,门槛高的工作的收益率会相对较高,但已不能与早年夸张的数倍收益相提并论了。
比特币暴富神话终结的日子就是比特币成熟的日子。比特币逐渐走向社会大众的过程是比特币逐渐分散的过程,也是价格逐渐平稳的过程。
政府怎么对待比特币
“货币的非国家化”学说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根据自然的自由制度,政府应当承担3项职责:保护本国社会的安全(国防);保护人民不受社会中其他成员的欺侮和压迫(司法);建立和维持某些公共机关和公共工程(公共服务)。其中并没有提及货币的发行权。
货币是否可以引入竞争机制?货币的加速贬值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凯恩斯的宏观调控理论产生警惕心理,即大政府对货币政策的调控是否合理合法。
不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有自我膨胀和自我发展的需求,这对政府同样适用。如果没有一种合理的机制来制约,过度膨胀的政府会损害经济。
哈耶克在他的专著《货币的非国家化》中提到:“如果一种货币的发行量被一个机构刻意控制着,而这个机构的自私自利驱使它满足了其使用者的愿望,那么它就是一种最佳货币。”他的建议就是“废除中央银行制度,允许私人发行货币并自由竞争,在这个竞争过程中将会发现最好的货币”。哈耶克进行了数十年的逻辑思维试验,得出了允许私人发行货币进行竞争,最优、最稳定的货币自然会胜出的结论。
哈耶克即使再聪明,预见能力再高超,也肯定难以想象,在他去世后的20年里,互联网会得到这么迅速的发展,大量新概念不断涌现。在他诞辰110周年的2009年,比特币“呱呱坠地”;经过几年的发展,他的非国家化的货币理想正隐约实现,虽然和他设想的形式有些不同。
政府的态度
比特币发行的一个核心特点就是发行和交易的去中心化,但去中心化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监管。比特币行业中的骗局屡屡发生,适当监管是发展过程中的必备要素。
政府对比特币的态度可能会极端矛盾:一方面,担心比特币的成功会影响政府对货币政策的控制力度,所以希望能够控制或限制其发展;另一方面,只要互联网存在,比特币就难以禁止,如果比特币最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成功,现在的管制将会使本国国民付出巨额的代价。
由于互联网的发达以及政治理念的约束较少,比特币在欧洲和美国的接受程度相对较高,政府相关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条例予以规范和约束。
2012年10月,欧洲央行出台《虚拟货币报告》,对比特币做了专门介绍,并表达了对其安全性以及可能被用于非法目的的担心。
2013年3月18日,美国FinCEN出台了针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条例。条例中明确了用户、交易商和管理员的定义:用户指使用虚拟货币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人;交易商是专门从事虚拟货币与真实货币、基金或其他货币兑换的人;管理员是专门从事虚拟货币发行或拥有虚拟货币回收权力的人。管理员和交易商从事的是货币服务业务,需要以“货币转移者”身份接受相关的登记、报告、记录法规的约束,除非遇到一些例外情况。虚拟货币用户不涉及货币服务业务,因此无须接受FinCEN的监管。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的洪蜀宁应该算是我国体制内最早公开研究比特币的人,早在2011年10月,他就在《中国信用卡》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比特币:一种新型货币对金融体系的挑战》的文章,并对政府提出了3点建议:
1.政府和中央银行应正视比特币的存在,主动出击,动用国家巨大的计算能力,抑制私人挖掘的动力,将绝大多数比特币集中在国家手中。
2.研究成立比特币银行,在比特币交易中推行中间机构,以消除其匿名性,使其可以被监管。
3.国际联合发行比特币本位的信用货币,从而促进非主权货币体系的建立。通过这种新型的国际结算货币来挑战美元的霸权地位,使国际金融体系更加和谐、稳定。
主流资金进场
一般来说,资金都是逐利的,而其中又以风险投资资金的反应最快、最灵活。创业投资产业链的完善、对新事物的开放态度使得美国的风投基金可以迅速进入比特币相关的创业公司。而由于硬件制造业发达,中国在矿机制造领域也几乎占据了垄断地位。虽然目前国内没有相关条文对比特币领域的投资进行规范和保障,但还是阻挡不了资金迅速进入的趋势。
早期风险投资
美国已经有大量相关的创业公司,而且其中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已经获得机构投资,其中不乏知名投资机构,包括美国著名创投公司Y Combinator、美国著名风投机构USV、美国国际数据集团等。
除了老牌的风投机构外,一些新机构或基金也在其中显现身影。
据媒体报道,2013年5月,美国60多位投资者组建了比特币创业投资机构BitAngels,募集600万美元,将为比特币创业公司提供资金和孵化器。
于2012年在纽约市成立的自由城市风投宣布,其总额1500万美元的数字货币基金将全部投资于比特币及其他数字货币创业公司。
在大众还在探讨比特币是否是骗局的时候,这些顶尖的跨国投资机构已经悄然在比特币领域渗透和布局。
光速创投公司董事总经理杰雷米·刘在TechCrunch上发文阐述了他对比特币的看法,并分析了投资机会,他认为创业公司可以在虚拟钱包、汇兑和支付3个领域大展拳脚:
1.虚拟钱包。虚拟钱包服务帮助用户持有比特币,提供银行活期存款账户的一些功能。如Coinbase等。
2.汇兑。汇兑服务将美元兑换为比特币,或将比特币兑换为美元。如Mt.Gox等。
3.支付。支付服务帮助商户在交易中接受比特币支付。如专为比特币提供支付解决方案的Bitpay公司等。
全球首只比特币基金留悬念
2013年7月初,美国的文克莱沃斯兄弟向美国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提交了文克莱沃斯比特币信托基金的证券上市注册登记文件,计划最高募集金额约为2 000万美元,旨在令投资者通过划算的、方便的方式进行比特币投资,并最小化其信贷风险。该基金若能够成功上市,将是第一个追踪比特币之类的数字资产价值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目前来看,该基金能否顺利发行还是个未知数,因为除了FinCEN外,包括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国税局和美国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在内的主要监管机构都未对比特币以及其他数字资产的监管提供过任何指导,或者发表过任何官方意见。但从长远来看,随着比特币拥护者的逐渐增加,比特币相关的金融产品被主流金融机构接受只是时间问题。
国内资金风起云涌
中国由于拥有丰富的硬件产业链经验,在比特币矿机的研发和生产上具有天然优势。凭借技术和资金,中国轻松地占据了先发优势。目前,全球知名的矿机生产商有南瓜张阿瓦隆、烤猫、蝴蝶矿机(Butterfly)、KncMiner、Bitfury、100TH、神鱼、彩贝、42btc、QQagent、Garden等。其中,部分自主生产芯片,也有一部分采用其他公司现成的芯片。
在矿机的生产过程中,常常用到众筹和预付款,这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当初烤猫要做集成矿机,众筹发行了40万股份,以每股0.1比特币的价格筹集了4万比特币后动工。矿机做成后,该公司通过自己挖矿和销售矿机获得收益。烤猫的算力一度占据全网运算能力的20%左右,股票价格最高达到5比特币,每周三的分红以及股票的增长让早期投资者获得了巨大收益。目前,由于其算力占比降低,股票价格缩水为每股2.5比特币左右,总市值为1亿多美元。
南瓜张的第一批阿瓦隆矿机也是采用预付款形式,敢于大胆尝试的前两批预订者就像拿到了印钞机一样,每天制造大量财富,其收益超过10倍。由于芯片是矿机最核心的技术,南瓜张的经营策略后来发生了变化,开始单独销售溢价能力高的芯片。
紧接着,比特币知名人士、“90后”在校生“七彩神仙鱼”发起了Bitfish V1 ASIC矿机生产项目。他只是通过QQ(腾讯公司出品的即时通信软件)群发了几个消息,短短一个晚上就筹集了3 000比特币,并订购出去了3万个芯片。拿到样片的他于2013年6月29日在上海的深度比特币沙龙现场演示了第一台研制成功的4模组Beehive(蜂巢式)矿机样机。
由于早期挖矿收益预期高,而拿到芯片后制造矿机的门槛并不高,短时间内出现了大量的矿机芯片代购生产托管公司,但因为南瓜张的芯片最后并没有能够及时发货,所以原本预期的较高的投资收益无法保证。除了神仙鱼的项目等少数几个项目,大部分项目均出现了大面积的投资人亏损,引发了很多纠纷与不满。
虽然至今国内官方没有对比特币进行界定与监管,但资本早已介入并在其中布局。当然,这种资本投入都存在一定的法律和收益风险。很可能正是出于法律方面的考虑,国内传统的风投基金相对谨慎和低调。
比特币金融衍生品内容丰富
比特币共计10多亿美元市值,在全球金融市场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这与其目前所引起的争议和获得的关注极不相称。但如果你留意观察比特币的产业链就能够发现,各种金融工具已经在里面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众筹、基金、债券、股票、期货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在这个领域,名声和信任至关重要。比特币圈子里的名人发起什么项目,很多人都愿意选择信任和尝试。同样,如果你一旦名声变坏,在这个行业内就很难再被认可了。
以比特币为媒介的投资环境已逐步形成。有人发起众筹做矿机,有人发起基金投资产业链,有人发行债券,有人搭建期货市场,有人筹备银行。参与这些投资的一般都是长线看好比特币的人,他们都在想办法获得更多的比特币。他们相信比特币比纸币更加接近货币的本质。不论是基金还是股票,一旦被认定是稳定获得比特币的投资渠道,其获得的认可和追捧相当惊人。
无处不在的风险
比特币本身的特性导致了种种风险,因此那些盲目贪图发财机会而进入的新人很容易遭受损失。要知道,不论传统行业还是新兴的互联网行业,所有投资都是以了解和熟悉为前提的,人云亦云的跟风操作只能使自己沦为被宰割的对象。在自媒体时代,独立思考能力至关重要。
价格的涨跌无度
从创新的传播来看,比特币还处在中早期,距离成熟状态尚远。在有百万人群参与的情况下,其市值仅有十几亿美元,市值过小使得价格容易被庄家操控,因此暴涨暴跌的现象在短期内很难被制止。比特币的价格能在两个月内上涨10倍,也能在一个星期之内跌掉80%,这对于很多短线投资比特币的人来说是最大的风险。
比特币本身的技术风险
比特币本身的技术风险是永远悬在用户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区块链分叉事件虽然在一天之内就得到了妥善解决,但的确让很多人意识到了比特币隐藏的巨大风险。在分叉的时候,如果出现拥有巨大算力的对手,完全有可能将比特币带入万劫不复的死亡之地。
对于技术问题,普通的比特币参与者相对难以理解,而且无能为力。这种信息不对称同样构成风险。但反过来想,比特币客户端是开源的,所有原始数据都可以从比特币网络获得,比特币社区对各种技术问题的公开讨论可起到足够的风险警示作用。分叉事件的及时解决也显示出社区号召与算力投票的强大纠错功能,彰显了比特币的自我修复能力。与传统的中央银行系统相比,比特币网络更加透明,其技术风险并不比后者高。
也就是说,虽然从理论上讲比特币的技术风险较大,但是作为一个不断演进的系统,这种风险基本上可控,技术问题也不是比特币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
交易平台的风险
除了场外的大单交易,交易平台是绝大部分比特币爱好者买卖比特币的地方。由于离钱比较近,且账户资金额度较大,交易平台是整个比特币系统中最容易受到黑客攻击的环节。
常见的黑客攻击都配合做空操作以获得利益。在比特币价格虚高时,黑客们借币做空,然后组织大规模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使交易平台瘫痪,引起恐慌,造成大规模抛盘,他们再在底部接单买入。
这种手段在买卖频繁、交易量较大的时候很容易达到目的,但如果频频采用,制造的恐慌效果就一般了。
另外还有一种方式,即直接以盗取比特币账户资金为目的的入侵,国内某交易平台就曾因遭受这类攻击而丢失数量可观的比特币。
除了这些外在的攻击,交易所自身参与比特币的买卖也是很多人担心的问题。如果一个平台的大量用户在币值大跌时无法卖出,或在高涨时无法买入,却有个别人在那段时间内达成了交易,基本可以判定这样的平台自己也买卖比特币。除了对用户不公平,交易所的“自营业务”一旦仓位控制不好,造成大规模亏损,风险很可能会转嫁到用户头上:损失严重的交易所可能会卷钱逃窜,用户血本无归;损失较轻的交易所可能会导致用户无法提现。
由于比特币法律地位不明确,即使用户因权益受到侵害而发起诉讼,也很难被法院受理,追回损失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在进行比特币交易时,选择一家诚信、可靠、稳定的交易所至关重要。
山寨币的暴富诱惑
现在比特币的价格高、开采难度大,市值缺乏进一步暴涨的空间。而很多拥有技术实力的开发者就模仿比特币的原理,号称做一些改进或者优化,推出自己的虚拟货币。这类虚拟货币通常被称为山寨币,山寨币是否有价值也是人们一直争论的焦点。
一些人认为,山寨币毫无价值,通过简单的逻辑思考就能想明白;另外一些人认为,既然比特币的本质是一套支付系统,山寨币相当于比特币之外的另外一套支付系统,而只要有人使用,支付系统就有其存在的价值。在矿机大量发货的当下,显卡矿工的阵地转移显然对山寨币是一个利好消息。
山寨币同比特币一样,普遍信任是价格的基础,只要有人相信,就会有价格。除了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因而相对较安全的少数山寨币外,不安全的山寨币是很多人的噩梦。中国币(CNC)一类的山寨币因为登上了交易平台BTC-e,其价格曾经一度很高,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不被人接受,价格也随之一路暴跌,成为烫手山芋。
比特币常被人诟病的一个地方是,巨大的验证运算能力被浪费掉了。于是,有人设想利用这些巨大的运算能力做点儿事,比如解决数学难题,素数币(Primecoin)由此诞生。它号称是首个挖矿运算有实际价值的加密货币,要放弃“无用”的哈希算法,以找素数长链的方式进行工作量证明。除此之外,它还在难度调整、时间确认、总量自我调整等方面做了一些改动。
在刚刚诞生的短短半个月内,伴随着质疑和追捧,素数币价格在一个星期内从0.002比特币一路飙升至0.017比特币;在热度过去后,价格又逐渐跌回0.004比特币左右。所以,投资山寨币请务必谨慎。
期货矿机的期货风险
最早拿到集成矿机的矿工都获得了较大收益,投资回报动辄数十倍。这些财富神话极大地刺激了比特币新手。他们疯狂地涌入挖矿这个表面上可以用低成本获得大量比特币的领域。这也是南瓜张接受芯片预订后,会有这么多人参与的原因,殊不知这些投资中的很大部分可能是难以收回成本的。
比特币挖矿投入实质上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如果大家都不投入新装备,只有你的运算能力增加了,你的盈利就会增加;如果大家都投入新装备,全网运算能力暴涨,每个人的盈利可能维持不变,但如果你不增加算力投入,盈利就会下降。这一点在期货矿机上则表现为:你按照当前的算力估算矿机到手后的收益,似乎前景很光明,但几个月后拿到矿机时,你的收益只有当前的几分之一,可能根本就无法收回成本。
举例来说,假设每个月比特币的整网算力提升25%,或者说每个矿机的收入减少到上个月的80%,而你以10比特币的价格预订了一台5个月后才能到手的矿机,按照当前的情况估算,每月该矿机可以挖4个比特币,5个月挖20个,足以收回矿机成本甚至还有一倍的收益。但事实上,你的矿机5个月后才到货,到货的当月你只能挖到1.31个比特币,而下一个月只能挖到1.05个。一直挖下去,最终你累计挖到的比特币也就6.55个,这意味着你永远都收不回成本。
不要以为这个数据很夸张,真实的算力增长其实更夸张。2013年6月1日的算力是90TH/s左右,而3个月后的2013年9月2日的算力高达700TH/s左右,增加了大约6.7倍。照此计算,每月矿机的收入仅为上个月的50%左右。因此,投资矿机一定要合理估算整网算力的变化,进而计算收益。投资期货矿机更需要估计等待期间的算力变化,其风险更大。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比特币领域的风险无处不在。所以,想明白以下几点很重要:你赚钱的逻辑是什么?凭什么你能赚钱?你赚的钱从哪里来?只有严密的逻辑才是最可靠的。既然你已经相信了比特币这样的纯数学逻辑的产物有未来,那么请在投资的时候,多思考下你赚钱的逻辑。
金属货币的世界靠天然的产量限制货币发行量,靠天然的化学属性进行防伪,靠天然的珍稀性保证购买力。
纸币的世界靠中央银行的领导和经济专家决定发行多少货币,靠不断提高制作工艺和更高级的验钞机进行货币防伪,靠国家力量来保证购买力。
而在比特币的世界,上面的规则通通失效。数字世界有自己的规则:通过数学,更确切地说是通过密码学保证比特币种种天方夜谭般不可思议的特性。
03 比特币技术解密
比特币数学基础
密码学和协议
说起密码学,大多数人想到的可能是摩斯电码、移位加密、字符替换之类的东西。在各种侦探小说里,“字母e在英文里的出现频率最高”这种基本的破解方法也被很多人熟知。但真正说到密码学的研究内容,大家其实都比较陌生。密码学关注的事情主要有两点:一是加密解密的数学算法本身,二是如何在现有算法基础上实现各种安全需求。
这两点有什么差别呢?以防止“消息泄露”举例,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防止消息在传输过程中被第三方截获,比如说话被偷听、邮件被偷看、网络数据被窃取。而事实上,小偷是防不住的,但我们可以保证数据即使被偷了,窃取者也无法使用。只要双方事先约定一套加密解密的方法,以密文的方式传输信息,就可以有效地防止信息泄露。
但有时候消息泄露的内涵比这更复杂,加密算法的方案并不适用。设想一下,公司某小组有10个员工,他们都想知道组内平均月薪是多少,但都不愿意透露自己的月薪数额,公司制度也不允许讨论薪水。有什么办法可以既得到答案又不泄露各自薪水数额呢?其实办法很简单,甚至不需要用到密码学知识。第一个人随便想一个大数,比如12 345,接着在纸上写下自己月薪与这个数字之和并传给第二个人;第二个人再在这个数字上加上自己的月薪,然后将最新数字写到另一张纸上传给第三个人;直到最后一个人把纸条传回第一个人,第一个人用字条上的最终结果减去只有自己知道的12 345,就得到了所有人的月薪总和,而且每个人都没有泄露自己的薪水。
以上两类情况分别对应了密码学的两个研究方向:密码学不仅研究加密解密的数学算法,更多时候,它还研究保护信息安全的策略,我们称之为“协议”。
哈希算法
现在设想这样一个场景:爱丽丝和同学鲍伯商量明天早上谁先去教室打扫卫生。两个人都不想去,于是鲍伯想了一个办法:“我扔一枚硬币,你猜一下是正<¨fēng yè wén xué ¨>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如果猜对了,我去打扫卫生。如果猜错了,嘿嘿……”如果爱丽丝和鲍伯此时是面对面地站在一起,那么这个策略当然没有问题,可以说相当公平,甚至可以用更简单的办法,比如石头剪子布。可是,如果他们是通过网络聊天的方式商量,那爱丽丝显然不会同意这个办法,因为她担心自己无论猜正面还是反面,鲍伯都会说她错了。
有什么办法可以保证通过网络聊天的方式也能做到公平扔硬币呢?有人会说,那我们给扔硬币的结果加个密吧。现在假设任意奇数都代表硬币的正面,任意偶数都代表硬币的反面。鲍伯随便想一个数,然后乘以另外一个数,把结果先告诉爱丽丝,比如1 234×531 = 622 254,鲍伯想的是1 234,然后把622 254这一结果告诉爱丽丝,并声称另一个秘密数字531是密钥,由他自己保管。但这样做显然也不行,因为验证结果的时候,鲍伯可以谎称1 234才是密钥,531是原始数字,这样鲍伯依然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如果鲍伯事先把密钥公布出来呢?这样也不行,因为爱丽丝知道密钥后就能直接计算出原始数字,便失去了保密作用。
传统加密方法不能公开的原因是知道了加密方法也就知道了解密方法,只需要反向计算就能解密。那么,有没有一种加密方法,使得即使知道了加密方法,也不能恢复出原文呢?有的,我们只需要在加密过程中加入一些不可逆运算就行了。这次鲍伯又设计了一种新加密方式:
1.鲍伯先设想一个数,并加上123 456。
2.把结果平方,取第3~10位,组成一个8位数。
3.再用这个数除以456 789求余数,然后把这个结果告诉爱丽丝。
4.爱丽丝猜测鲍伯设想的是奇数还是偶数。
5.鲍伯告诉爱丽丝原始数字,爱丽丝按照上面的过程再计算一遍,看结果是否和鲍伯给的结果一致。
假设鲍伯想的依然是1 234,按照上面的过程依次得到:
1 234+123 456 = 124 690
124 690×124 690 = 15 547 596 100
54 759 610 mod456 789=401 719
(Mod表示除法求余数)
爱丽丝拿到的结果是401 719,既可以验证鲍伯有没有撒谎,同时爱丽丝又很难根据401 719反向算出123 456。
返回书籍页